前段时间看韩剧《女人天下》,顺带普及了一下从母法,即小妾生的庶子女,只能当奴仆,女妓,以及小妾,不管生父地位如何,都属于贱民。不能管生父叫父亲的。这种情况下,不明白妾室为什么还要生孩子,生下来就是受罪的,也不能保证给生母养老。不像中国,妾室想生孩子,一来多少能分点家产,自己可以老有所依,另外,庶子也可以通过科考等功成名就,为生母求诰命,历史上不乏案例,当然律法规定首先封的是嫡母来着
[b] 可以扯出宅斗,以致于宫斗的主要原因---希望,别名盼头---这边就是庶子女的继承权[/b]
就好比美国打中东为了石油一样,有限的资源导致人类的争斗,宅斗一样。
只有小说中,生活中少数,可能会出现至情至性的女子,餐风饮露,有爱情足够的。这种人多半斗不赢。
其他的宅斗主力军,斗的最恨的,绝对是有子女的[s:267]有子女就涉及到了继承权,比如汉景帝栗夫人和王夫人,薄皇后表示相当淡定
嫡庶这个问题诺,按朝代来看哦,总体趋势是[color=#ff0000]严格(秦前)---不严格(汉至唐)---严格(宋至清)--不严格(现在私生子都有继承权了,真心对我朝的立法无语[/color][s:271])这个只是大概划分,波动的,太平盛世大家注意点,乱世的时候谁问出身那,不是说少数民族政权就一定不看重嫡庶,清朝的时候很注重这个。
===========谈谈各朝的继承制度,想到哪说哪的分界线=============================
殷商的时候有没有嫡庶这个问题不是很清楚,多半是有的,再往上走母系社会,大家懂的。[s:257]
春秋的时候,贵族很看重出身,不仅仅是父系,如果母系血统比较高贵的话,子孙是很乐意随母系姓氏的,提一下,当时只有贵族是有姓氏的,姓和氏是分开的,平民只有名字。扯远了,春秋战国时的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一点水分都不掺哦,当然庶子是可以分封的。周王室周围的诸侯们好多就是这么冒出来的。由于庶子有钱拿,有地住,日子过得可能还比周王轻松,造反这种高难度的事情好少人。
至于庶女们,可能比庶子要惨一点。这里提一下陪嫁媵妾制,算是群婚制的残留吧,当然只有贵族才这么干,其他人也没这个能力。《管子·大匡》中说:"诸侯无专立妾为妻",即诸侯们不准擅自立妾为妻。与正妻制并存,春秋战国时贵族内部还实行陪嫁媵妾制。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妻,女方以侄、娣随嫁。这些陪嫁女多半就是庶出或者旁系女了,毕竟嫡女产量太低了。很快,庶女的产量也不够了,陪嫁的则是以宫女,女仆等等,我们看到的小说中的陪嫁丫头是有历史渊源的哦[s:267] 开玩笑了,媵的身份还是比较尊贵的。有点好玩的是,夫人和媵组成同一战线的多,内斗的少,比如齐灵公的妻妾们,为神马捏,同一国来的属于同一战壕么,当还有外部矛盾的时候,内部斗争先放放,要是么有陪嫁集团的话,一个人怎么斗得过对方一群呢
总体来说,春秋还算安稳,战国时绯闻就比较多了,按孔子的话说礼崩乐坏么,东周列国志就刻画了不少早期经典宫斗案列,虽然是野史,到也挺有意思的。
[color=#ff0000]引第一章周幽王宠褒姒,幽王元后,申后对太子有一段话:“汝父宠幸褒拟,全不顾嫡妾之分。将来此婢得志,我母子无置足之处矣”[/color]
总结一下周幽王的宠妃过程哈
1:褒姒仗王宠,不对申后行礼以及朝拜
2:太子提母出气,和褒姒起冲突。褒姒哭诉有孕,求放出宫,保全母子二命,于是太子被放了
3:褒姒有了儿子,可以考虑夺位了,于是下一步废后
4:下一步,既然王后被废,太子自然名不正言不顺了
之所以把这个领出来给妹纸们看看,是因为这个简直是历代宠妃经典教材哈,不管哪朝还是那本小说,虽然手法各异,压缩压缩也就这么几步
即使是春秋礼仪,架不住当权者一定要废嫡,但是他会受到来自臣下,宗族的种种制约,即使成功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祸起萧墙就是这么来的,总结这个的是男人,但是历史上会反思这个的男人太少了,他们总是以为祸起别人家的萧墙,自家的是很牢固的[s:260]
[ 此帖被sarahyun在2012-11-12 18:5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