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书评,其实并非一种特定化的文体。文体这种东西代表什么?我们说诗歌、散文、戏剧、小说。是四大基本文体。杂文是散文的一种,书评是杂文的一种。那为什么不用这四大文体分立版块,而单独要把杂文版拿出来。而后,更是把书评这个从属杂文的文字类型提出来,单独作为一个版块而存在呢?
首先,要写好文章,首先要有看书学习的自觉性。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是怎样一个存在?它不同于电影、电视剧,它不会给予你听觉视觉的双重刺激。开玩笑说,就是“不管你看,或者不看,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但同时,我们又有无数的前辈时闲不断地告诉我们,一定要多读书。山东教科书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截去一半,是对学生乃至书本本身的亵渎。而我们亲爱的高尔基先生在很多年前就告诉我们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光知道它重要是不够的,还得知道它为什么重要。这里先把工具性和技术传播能动性的书本排除在外,仅说文学作品,我窃认为,说这样的书本里有不同的处世技巧、语言技巧、写作技巧、生活技巧那是功利性的,也是对作品本身的误解。那为什么要看书呢?不同的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自然历史更是有差异。每个人所理解的世界和人生是不同的。如果要形成一个独立的,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系,就必须要广泛阅读。综合诺贝尔文字奖的获奖理由,我们可以看到,评判一本书的好坏,不在于它的文字有多优美,情节有多强大。而在于,它是要表达的思想到底有多深刻。书本是文字符号的集合。它是一个作家在某一个时间段,因有所感而写出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含义的。而看书,也就是要去理解这个特殊含义。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看出书评之意义所在了。
你有没有看懂一本书,也就是,你觉得把一本书的文字和语言技巧全部抛开,还剩下什么东西。来针对其中一点衍生出自己的感慨和体悟。
当然,并不是说书评里不可以阐明一本书的写作技巧。我总强调,文字从优到劣有三种,神气、匠气、死气。雕琢文字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思想。但若没有这能力,思想也就无以维系了。一篇好的书评,思想和技巧两相统一,有所侧重。这样的文字写出来,一来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来实用,从功利性的角度,我通过你的一篇书评,就可以知道,这书我是不是感兴趣,符合不符合我的胃口,能不能对我的认知世界和写作有所帮助。同时,书评也是对自己看书的一次自我审核,我看懂这本书了没?它是想表达什么?如果你想更深入一步,你可以想,去掉华丽的词藻和鸡肋爱情,你的文,是想表达什么?
书评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它不应该是惊涛拍浪式的,不应该是“看完这本书,泪水充满了我的眼框。**的高大形象,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也不应该是“这本书简单介绍了,主人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它应该是淡然的,优雅的,在午后的阳光透过葡萄架叶缝的斑驳里,捧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发一段感慨,看一个世界。
看书,不是挂在学校墙上的“读史使人明智。”而应该是一种自觉性的,自发的,能动性的活动。被逼着看的书味如嚼腊,你不可能了解读书的乐趣和真谛。但本着求学、善思、审视的眼光去读书,就一定能让自己从书中找到黄金屋,也必然能找到颜如玉。如果找不到颜如玉,那研究“生”和先“生”也是一种能力。当然,这是玩笑。谁也不会想让自己的文字变成一场攻受合一的强*盛宴。那就从有益的书开始看起,从有益的书开始想起吧。
最后,相信大家都能写出好书评。
http://www.diliubi.com/read-htm-tid-11621.html[ 此帖被耀武扬威!在2012-05-25 18:2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