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201/19860_77b5132542497679f2c9d95d9cbfa.gif[/img]国师老谋子近年来的电影之路一直是个纠结的矛盾体。一边厢我能看出他对奥斯卡小金人的渴望。(哎,李安的卧虎藏龙开启了所谓大制作的滥觞。)一边厢我看着二张组合(投资人+导演)真是没某也疼。那些“大片”,森森的使人有过度消费国师品牌的感觉。这一回,一是因为原著给的命题,二是这个题材涉及的那段历史。我还是买单了。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201/19860_77b5132542497679f2c9d95d9cbfa.gif[/img][color=#ff0000]整体说这是一部追求艺术范儿的商业片[/color]。聪明的选择了战争里痛苦历史事件的素材。同龙门类似的是,只开篇第一个镜头就已经交代了全片的基调。奇妙的是,也成了两部片表达症结的暗喻。那沦陷的南京城,炮火下建筑与人体的废墟。迷雾一般氲氲氤氤。全片有泪点,你可以用面纸。[color=#ff0000]奈何节奏上总是内敛的缺乏真正的高潮。[/color]我需要的突破口总是在堪堪将有希望时又被隐忍压抑了下去。完结时我和剧中书娟的眼神一样略带迷茫。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201/19860_77b5132542497679f2c9d95d9cbfa.gif[/img]国师有慧眼,毋庸置疑。单看这一次的嗅觉。选择了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故事。作家的特点是用历史做背板,给出女性的传奇命运。[color=#ff0000]老谋子则是捕捉到了弥足故事性短板,引入诱人的道德讨论的价值。他过往的作品一概有共同特征,形式感极强。这是独家招牌,也一度成了硬伤。所以,这一次,选择看起来是明智的。不过,真的达成圆满了吗?[/color]
任何根据原著改编的小说,都不可能100%忠于它。照搬固然愚笨,但转化也是个高端技术。小说里,日军屠城,作家用一座实际没有了保护力的教堂做外壳。宿主是女学生、国军伤兵、妓女、神父。每个人在战争怪兽前需要做的是:选择。
而[color=#ff0000]电影做了个转化。框架不变。但内核变成了保护。或者说更想追求的是:救赎。[/color]应该说论编剧,金陵十三钗好于龙门飞甲。但是[color=#ff0000]恰恰也正是在寻找这个支点上,落入了陷阱。[/color]保留了原著里书娟的第三者观察视角。强化了女学生与妓女一开始的对立。却在最后一样对自己提出的命题未完成解答。
其实就小说《金陵十三钗》而言。原本各个群体间不存在尖锐的对立。女学生固然看不起妓女们。但在残酷命运前都是待宰的羔羊。终局也是妓女走上了直面日军的道路。但这一选择,基于人性的何种来源?什么理由?作家巧妙的不去完成题面。选择了戛然而止。
电影则是很快的就借着佟大为饰演的李教官之口把主题抛了出来:保护这批女学生。谁都明白在当时的氛围下这意味着什么。这里其实已经把被牺牲的对象固定了。所要做的一切工作不过是让十三钗自主走向牺牲之路。并努力的将其合理化而已。[color=#ff0000]所以症结正来源于此:它成了叙事的起源。而不是叙事的终点。创作者爱上的是随心所欲的操弄着剧中人物命运的快感。而不是十三钗们。也就注定了电影商业的命运。[/color]
即使是强如刘恒这样的编剧。也没办法在人性上做深挖。只能是在情节、台词上做的极致华彩。[color=#ff0000]但在救赎这一终极目标上天然不足。所以人物种种行为模式的可信度自然要打个问号。而最后波及的是对此题材选择的质疑。[/color]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201/19860_77b5132542497679f2c9d95d9cbfa.gif[/img]来看核心人物的转折。贝尔的演技精彩。很好的调动了演员所能使用的一切表现手段。对白、眼神、肢体语言。但[color=#ff0000]角色的转变太仓促[/color]。本来是个敛葬师。战争来了,骗钱走人的混混。在目睹了日军闯入教堂后。只一个镜头,瞬间变身成了人格高贵,担负起保护者角色的假神父。中间那些盘算计较衡量的心路历程呢?从一个品行不端到高尚灵魂的自我救赎上的力度来看,很可惜的,打了折扣。之后他亲眼目睹了豆蔻和香兰的惨死。那一幕是导演用心刻画的残暴。 可当他爱的玉墨走上了要接受同样命运道路的时候,那些痛苦挣扎纠结呢?平滑的叙事再一次失去了爆发力的机会。
至于玉墨。我自己很喜欢倪妮的表演。有股傲雪欺霜的风骨。无疑,她是十三钗的精神领袖。在她充当救赎者角色上,明显铺垫的要多一些。李教官一开始就嘱托了。日军头回冲进教堂里,是书娟领着女生们离开了她们藏身的地窖口。之后被告知离开教堂的妓女豆蔻是日军性虐惨死的。到后来面对日军的胁迫,女生们要跳楼自杀。所以,创作者觉得至此,铺垫足够了,完成了。妓女们可以慷慨赴死了。可那些做了同样抉择的女性却总是让我觉得面目模糊。缺乏辨识度。她们充当女学生保护者的救赎,[color=#ff0000]更多的是一种自慰式的理想过度。而不是坚定意识的实体升华。[/color]
当然,好编剧的功力在于,他照顾到了这些软肋。用打补丁的办法去做。比如米勒回忆自己和女生们同龄的小女儿。比如最后上车时小蚊子的突然反悔。但这是补充说明的斑斑点点,不是自然天成的浑圆饱满。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201/19860_77b5132542497679f2c9d95d9cbfa.gif[/img]所以,[color=#ff0000]它无法回避对于消费苦难,消费女性的题材质疑[/color]。一方面创作者想要完成追溯民族浩劫的大使命。另一方面却无法摆脱妓女抗日的煽情演绎。而这恰恰悲催的呼应了鲁迅老先生所言“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亡国一次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电影刻意强化了女学生的白莲花和十三钗的黑色大丽花。前者对于后者的蔑视,后者张扬下的自卑。所以当那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来。我清晰的感受到她们是必然的悲剧角色。自我催眠式的牺牲,怎么看怎么觉得包装精美,却冲击力不足。而最后她们美丽的幻影在书娟的眼睛里再一次浮现。令我更加悲哀。妓女做了民族伤口愈合的象征性创可贴。但同小说一样,在人性之路上,无解。假神父米勒想起“上帝说人生而平等”不是更加讽刺?
十三钗赴难,为的是白莲花免于泥淖之苦。自己的生命低于道德价值的被洗白。又给了个这么厚重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相比有群体分层的受难者们,只有一个兽的面孔的侵略者们。加上导演为了镜头感制造的玉墨的曼妙背影、妓女们有意无意有裸露点的旗袍。教堂彩色玻璃下小光环笼罩下的女生们。此番操作,还真不能罔顾那些影评里提出的让观众围观暴力、消费性受害者惊惧凄婉之美的尖锐问题。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201/19860_77b5132542497679f2c9d95d9cbfa.gif[/img]电影和小说于艺术是两种形式。但却有相同之处。好故事是第一层面。但要跃升等级,必然不会滞留于此。按原著的路子,是给出了个色彩斑斓的故事。在转换成影像时,创作者团队也有圆熟的技法。上文里提到有功力的编剧刘恒。和奚仲文旗鼓相当,香港最出色的美术设计张叔平。贝尔和老谋子精心挑选的新人演员。(这一点,我从来佩服他的眼力。)[color=#ff0000]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精致。可就是无法真的把你的心揉碎。[/color]
电影是造梦的机器,戏中人的人生境遇和不同选择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和诱导本身就是戏剧更大的魅力所在。观众先是要被给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从而接近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color=#ff0000]逻辑的顺理成章自然过渡推导到形象完成,故事圆满。从而也完成了导演拖交出的价值观、观众自我价值的延伸与再塑。[/color]
我始终记得《辛德勒名单》里男主角的喃喃自语:“我本来可以救更多人的……”那一刻,我泪流满面。这种痛苦是辛德勒的,也是斯比尔伯格附加的。那些在战争里被摧毁的犹太人的生命,因为人性本源的同类相伤,那一霎,痛苦有了最致命的力量,穿透人心。
好吧,如果单看这一部电影,为了国师终于克制的不再流俗。为了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我可以打个好分数。[color=#ff0000]但若是放在表现战争题材的同类电影下,如同装修了一半的精舍,真的是未完成的救赎。 [/color]
PS:评论参考:豆瓣老晃关于此片的影评。
再PS:新年里看过的电影3。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吾栖之肤》。从线性到倒叙、插叙的多时间线混合,叙事却光滑流畅至极。没有多余的镜头。剔除了花团锦簇却有着迷人的色彩。绝不是所谓的“重口味小清新奇葩片”。精妙的剪辑保证了环环相扣的悬疑张力。
往简单说是个复仇和变性重生的故事。往复杂说,是个探讨皮囊与自我之哲学意义的故事。就像有影评人说的,它是那种你或许不会爱上,但一定会力荐给身边朋友看的电影。
大师那梳理复杂人物关系,随心所欲叙事的功力,真的赞。碍于时间,我不写这部的影评了。也打个补丁在此吧。
[ 此帖被艾米栗在2012-01-04 17:2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