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南康的《浮生六记》和《我等你到35岁》。
看以前就知道斯人不再,早就水逝湘江,音容渺茫了。于是隐隐戒备,生怕被触动。结果自然是预防针无用,泪奔.
傻孩子,傻孩子。知道他自杀不是心存怨恨,想要男友后悔。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别人几滴眼泪,几日失眠,几句嘲讽,几句闲言,并不值得。他死,只是因为太喜欢一个人,撑不下去,等不到三十五岁。傻不可怕,也不可鄙。只是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痴人傻人太少罢了。
知道南康才华横溢,内敛自傲,还隐隐带着自卑和压抑。甚至,他写文的时候,尽管很想表现他男友对他的感情,可是从文字里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依然那么淡。淡到……单恋。不对等的感情,一方抓这么紧,又这么敏感;另一方本来就无所谓,还那么粗线。那么结局,所有人都可以预见。
可是,自杀是唯一的方式么?怎么就不能再找一个人呢?别人能活,你怎么会活不下去呢?我也没有质疑这些的权力。南康如果反问:你怎么就没有这样深切的感情呢?你怎么就知道我死了就不不比活着幸福呢?你们体验过这样的无望又浓烈的感情么?我想大多数活着的人是回答不了这些问题的。
好久以前写过一句话,关于爱情,我可以为你生,不能为你死。爱人爱到了要死的地步,总是为了自己。人如果连选择死都是因为别人的意愿,是悲哀也是愚蠢。自杀就是很自我的事,到心意已定的时候,就与他人无涉了。所以自我了断的人恐怕根本不期待被理解,被分析,甚至被悲伤。“我根本不在意你们”,真是很伤人的话。要是真还有在意的,怎么会轻萌死志。心心念念的东西仿佛不在此岸,奈何?大概只能去彼岸找找看了。
想起薛宝钗的淡定和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我觉得曹雪芹写她的时候并无恶意。相反是用了最大诚意塑造了她和林黛玉。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薛宝钗能懂一些,可并不期待,更不会向往去体验一番,真来一次,冰雪早化为水了,可能都蒸发干净也未可知。因此她旁观者清。她是喜欢宝玉,可是也只是当成“夫婿后备”的喜欢。并没有在追求精神上的契合。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薛宝钗想要过那样的炽烈的感情么?不见得。也许她的愿望,就像南康曾经的呓语:“幸福是什么?就是晴天晒晒太阳聊聊天,阴天打打孩子吵吵架。”可见宝林的疾风骤雨,精神上的试探和反复,对这位“山中高士”没什么太大影响。她不想要什么神交和思维波的同步。她想要正常的人世生活。这是对待情感的态度问题,并不太有封建礼教的因素参杂在里面。大观园内,十二钗和宝玉之间,曹就是大旨谈情,而不是抨击礼教压迫。讲述家散有外线。
不管在什么社会,任何时代,大多数人生下来的时候是林黛玉,大多数人或早或晚变成薛宝钗;大多数人小时候喜欢薛宝钗那样的姐姐,大多数人成熟后疼爱林黛玉那样的妹妹。循环往复。其实对长大后依然林黛玉着的人们来说,世界没有留给他们很多选择。
中国还有一个比较有名,因为“爱情”投水死的人物,刘兰芝。同样的美艳无双,兰心蕙质。最后她“举身赴清池”,他的前夫“自挂东南枝”。老师总是逼问我们:“刘兰芝为什么一定要死?”到今天,我终于能给个狡猾的答案:她是为自己死的。但是当时老师没有问焦仲卿为什么死的。其实以诗歌的内容来说,我也不知道。他们有多相爱?我觉得他们之间的感情实在说不上浓烈。身为女性,我觉得焦仲卿的选择倒是更像泄愤和报复,对社会的抗议。也就是我前文说的,被社会傻傻诱导,然后自杀的那种。
不过两人都死了那么多年,两棵树都枝枝相错,叶叶相连了,实在也没必要争论爱不爱的问题。他们爱不爱,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在意我纠结,大概是因为隐隐憧憬这样的爱情吧。
南康的《浮生六记》一点也不浮生六记,因为沈复活着,好像还去了琉球,而他自杀了。归有光写完了《项脊轩志》,也依然活得好好的。活着才有回忆,活着才能一遍遍体验痛苦。……活下去,敢不敢。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话不知胜过多少呼天抢地。一切都逃不过时间,丧妻之痛到底是随着年年如期而至的一树金黄而加深,淡化还是沉淀?
选择生,活人也就这样缅怀了一辈子,会哭会痛,不能忘怀。
选泽死,逝者也就这样被缅怀了一辈子,无知无觉,往事随风。
To be or not to be, it is a question. 忽然发现这句话是真好。
你死不死呢?面对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