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e=999999,rvrc]《北平组曲》作者:谈话册
[url]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405344[/url]
[color=#ff0000]关于剧情[/color]
恕我直接摘引原作,因为再没有比作者的笔法更能说清这个故事了:
[quote]她们全部的生活如同一条平静的河流,在他眼前缓缓流过,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切都清清楚楚。
沙龙中第一次见面,晚宴上的相聚,她疯狂开车救了他的命,他们第一次接吻,无数次的约会,颐和园的碧水,西山的晚风,胡同里的冰糖葫芦,段政 府广场的血迹,银杏树上挂满的罗愁绮恨,回教巷子里他平静的求婚,雨帅惨死后的哀痛,易帜时长夜里的泪水,为人父母的喜悦,主政华北的辛劳,对苏联绝望的战争,可笑的三十岁寿辰,出兵止息中原大战,辉煌瞩目的南京之行,儿子惨死的悲剧,九一八不堪回首的耻辱,热河失守,通电下野,海外流亡,剿匪的惨痛记忆,不忍回顾的西安事变,她舍命伴狱,辗转凤凰,女儿重病的消息,撕心裂肺的诀别,她刻骨铭心的思念,日日夜夜的期盼……最初的爱情,最后的宿命,似水的往事,平静的告别。
——“我会用一生给你写一首曲子,幼卿,你准备好听了吗?”[/quote]
若要一句话形容此文妙处:多组矛盾元素貌似有微妙的违和感,品之却有奇妙的谐合感。真真是不同而和。
用真实的历史做舞台,其间穿插真人真事,主角却是作者捏塑的。倥偬岁月做行板下那一曲悲歌。史矫若游龙,情翩若惊鸿。
[color=#ff0000]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color]
怎能不矛盾?小说的男女主,一个是“本来是”一个是“应该是”。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作者用三个原型人物各取所需,成就了陆方妮这个充满女性魅力和追求的角色。她就是人应该的样子。从空谷幽兰到傲雪寒梅,完美的合成了爱人和母亲的双重角色。
小说中的方妮,出身大家。一方面受西式教育,有极好的音乐素养。同时又接受了东方价值体系的熏陶。两种观念在她身上各有烙印。所以在思宁初见时的印象是外表温婉,曲子弹奏的却如疾风催草。柔中带刚的魅力瞬间征服了他。
这也是她最大的性格特征。如果说初初只是小荷露尖尖角,随着故事推进。读者熟悉的那一幕幕史剧上演。方妮在其间的心路历程,才是露峥嵘。侵略者的杀机、权利人的操弄,肉体的苦痛、心灵的摧蹂。丧子失父丢夫……大洋彼岸近二十年的相思不能相亲。与此同时,她是北女师的“猫头鹰”与“撒旦夫人”。她是南京记者会上生辉却不愿做焦点的顾夫人。她是洛杉矶交响乐团第一位女性执棒人,指挥家P •K。
小说里方妮最动人处就在思宁被打压时显示出的柔韧力。君也许不是磐石,可妇真乃纫如丝的蒲柳。无论是幽禁岁月的二人独处,还是异国他乡的一人自立。是更著风和雨。却未曾零落成泥,只是香如故。”
方妮种种都清晰的道明,爱是最大的精神动力,是生命里最坚强的堡垒。角色体现了人的尊严,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抽拔。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如果说方妮是神化似的人物,顾思宁就是人化的男主。在他这里,是人“本来是”的面目。
隔着舞台看他,总是年少成名,意气风发,人称民国四公子并四大美男子之一。一时风头无两。可小说掀起了幕布,给了读者更多探视他心灵世界的机会。
原来这个年少时也曾要做个医生的男孩,后来上了战场。惹人艳羡的权势也是熗林弹雨间换来的。哪有不曾受伤的将军?你看他莺歌燕舞,珠环翠绕。可他最想拥有的爱情曾经亲近了他,最终又远离了他。
而那个少帅之名则更悲催,父亲本想多打磨他些年岁,好锻淬的如精钢一般。无奈皇姑屯事件撒手人寰。于是那带着孩子气的天真,未经收敛的冲动,优柔寡断的良善,不合时宜的英雄崇拜,就统统成了性格体的一部分。
这样的男子,因为和方妮有着同样的理想主义所以灵魂契合。可要做权力的掌握者,用阳谋阴谋于家仇国恨间周旋恐怕就力不从心了。他缺的就是作者借禅宗故事暗示的那一点“慧”。这不只是随机应变,更是要高瞻远瞩。
一个在历史的滔天巨澜中背负着一座巨轮的舵手,却迷失了最重要的灯塔,怎能不失航?因为作者在性格塑造上足够的例证,使得读者对于西安事变、对于数十年幽居、对于晚年突然古怪的声明和离异、对于一生的缄默不语都有了自己的解读。
赞许作者评语:“不是英雄,不是罪人,他是一段年代的悲剧旋律下,一支令人摧折的和弦。”看着他在暗河里踉踉跄跄,在巨力下一筹莫展,无力与无奈感令人扼腕叹息:“自古良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color=#ff0000]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color]
怎能不矛盾?小说里的爱情有和风细雨的柔情,也有疾风暴雨的凄情。
爱情之舟初登如如临碧波之上,奈何乘者非常人可比,航途波云诡谲。战争的阴霾,国柄的争斗使其终是要入黑海,经冰山。可泰坦尼克会沉没,爱情之心却永远璀璨。
微笑:北平城——他们用青春的足迹一处处踏遍了大街小巷。小儿女的耳鬓厮磨。
心动:伦敦郊外的别墅——两人争食一块红豆糕,思宁的促狭偷嘴,方妮的绵长一吻。情浓夫妻的旖旎风情。
纠结:协和医院——那一封方妮压在早餐盘子下的短信。虽然当时并未分离,可日寇炮制的丧子之痛只是痛苦的开始。
叹服:奉化雪窦山——冰天雪地的夜奔—方妮毅然与夫赴难,那勇气与决心令人动容。可之后是天各一方数十年的别离。
喟叹:台北阳明山——儿子阿欢演奏的那用方妮一生写的曲子。思宁颈间挂着的那个琥珀吊坠。本是海滩上捡来之物,那个千万年前松柏植物的一滴泪凝结之物。却保留了所有关于北平的青草气息和阳光记忆。还有那句“留下她痕迹最多的,是我自己。”
分隔和毁坏是迅速而容易。而连结和重聚却要经过多久的漂流而不可得。所以当你看到方妮在美国对着宋子文说“我已经不吃红豆糕了。” 你才通晓什么叫做“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当你看到思宁信中将妮妮换做宝宝的称谓。你恍然大悟彼时方妮要思宁为孩子起名,他不肯,说宝宝已经被我用了。也许第一次看那句“妮妮,你知道我有多爱你么。”——“有多爱?”——“很爱很爱。”——“有没有长一点的形容词啊?”——“很爱很爱很爱很爱。”平淡的言辞似乎不过尔尔。可到了终篇再看这句。埋伏在爱情汪洋之海下成了终生难以磨灭的铭誓。
爱情里的相处并不完美。武人与艺术家,惊惧与愁恨,可离别的爱情却最大的价值化了,与林觉民的《与妻书》简直如出一辙:“吾爱汝至,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纸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
[color=#ff0000]二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color]
怎能不矛盾?秀丽的风光引来贼人的觊觎,可战火洗礼后的江山依然壮美的不可摧折。
“这世上有很多城市值得为之而死,北京城却让人们愿意为之而活。”
“这世上有很多城市值得为之而死,南京却让人们愿意为之而活。”
北平城,红墙碧瓦的千年帝都。金陵城,粉黛无颜色的六朝古都。一个大气浑厚,一个秀美怡人。可偌大的华夏神州多少这样美的让人爱的城市。却齐齐在战火中凄风苦雨。侵略者、掌权者用一波波的钢甲洪流蹂躏着它们。
思宁、方妮是四万万国人难的二十年,北平、金陵是千座座城池痛的三千里。山是丹躯与精魂,河是热泪与赤血。那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永远抹不去的伤痕。太深太重,至今仍隐隐作痛。山河虽永寂,却遗世独屹立。
[color=#ff000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color]
怎能不矛盾?创作对每一个创作者来说大概都得有王国维所言之三重门吧。
方妮一生的音乐之路是最好的印证。第一个缪斯是爱情,第二个缪斯是命运。作品也犹如俄罗斯套娃般因着自身经历的不同,如花般次第盛放。无忧少女时光下第一钢协的潇洒。初获爱情里的第一交响曲的热烈浪漫。重重磨难后的第二交响曲的宏伟。 小说中借乐团圆号手道出的是作者对创作的理解。任何艺术形式,美是其表,真是其里。先给人以光风霁月的舒适感。可最终打动人的是抛弃了外在华丽修饰后蕴含之要义。那些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世间不可解的问题。也许荒谬甚至迷茫。可超越了所谓的悲喜这真却是美的世界的珠穆朗玛峰。所以,精致的美脆弱易折,粗糙的真能固守永存。
[color=#ff0000]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color]
怎能不矛盾?实录与爱奇的何以两全。
所谓历史, 便只是马蹄声、鲜血、和诗歌之爱。----蒋勋。历史对现实者来说就是个已经成为过去,不断消失和变化的世界。留下太多的缝隙给创作者挥洒空间。可同时它又是无法违背的既定框架。
作品是民国数十年的时光流转,却不是少帅与原配夫人的再现。我称其为半架空。深厚起伏的背景与质感隽永的文字合力。最重要的是作者采取的春秋笔法与假语村言,摆脱了补花的不熨帖感,是双面绣的流光溢彩。
此段引语本是司马迁著《史记》之言。对于一般创作者,也许通晓古今确实难度极大。我自己想来要做到如此,一是要有史学素养。这临时抱佛脚的局促与养成后的通达自有分晓。二来作者要有正确的史观。这里指对于历史涵盖下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有合乎时代特征(定)性与普世价值性的观念体系。
整篇文字,单取一段也许不惊艳,但整体却具有流动性的美感。配合着跌宕的历史大背景,真是“去掉沉繁画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color=#ff0000]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color]
怎能不矛盾?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个永恒的难题。
小说里的方妮感叹着这个属于每个人的课题,自己也领到了试卷。而方妮曾经的拷问为何是我,在自我的调和和超越下获得了和解。而作者也巧妙的借她之口说出那些展现美与苦难的作品,之所以恒久,不在于作品形式,不在于创作者的才思。这些有解。而在于提出握住了恒常的部分:命运。
在我看,这也是此文最大魅力所在。叙事的中心在人物的命运上。从而使读者思考命运究竟为何物?
它本来就是人对存在与生命的困惑。命运是以人为中心辐射世界的一个基点。人何以为人?那句写在德尔斐神庙上的“认识你自己”是思索一生的话题。
作品里是作者对命运的解构。小说固然有言情的抒发。但也有现实的探索意义。是作者以自己眼中的“真、善、美”在探索生命的意义。对方妮自我的挖掘,对思宁内心挣扎的刻画,揭示了个体的命运是看似是偶然的机会所主导,实则是个人价值观所导致的必然的悲剧。
小说通篇命运之无常,承诺之背叛,欲望之丑陋都有所展示。而两位主人公在开篇就通过二人之子顾念欢的旁白说思宁是个如阿喀琉斯般的悲剧人物。无论是形象的白描还是性格的速写都延续了这种悲剧气质。似乎神秘的宿命论挥之不去。两位看来是上帝的宠儿却难逃战争的利刃、政治的黑爪。思宁更多的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承受苦难。但方妮却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在命运里不放弃希望,虽然也还是在政治洪流中沉浮看来终是悲剧的无解。可我看到的是对命运现实的再现中生命的真谛——爱溶化了悲哀。
无情的命运现实里却因为人们经历过苦难的洗礼后,领悟到人生的伟大与成功的喜悦。而思想也获得无形的能量。孤独是人生的旋律,是命运的课题。爱是最大的精神动力,是生命里最坚强的堡垒。偶然是命运的手拨弄着人们,而若是人沉沦于欲望,才是真的悲剧。死亡不过是命运的终点站,却不是真的归处和意义。生命才是最伟大的力量。
驾一页扁舟,随着北平的几回寒暑去历史的长河里悠游,河畔的金柳,波光的斑斓。和着星辉,放歌青春的恣意,触怀爱的灵犀。沉淀生命的真义。
[color=#ff0000]题外话:以下是可恶的挑剔环节[/color]
小说开篇以顾念欢为引子,出整个故事。章节外他的画外音旁白颇有点染的效果。可惜于全局未能贯彻,只是寥寥几笔。
到1 3处场景的切换微微有些断层之感。作为交待性的文字和故事主线的发展似乎未尽。
而整体上,在某些方面饱满度还是有短板。比如文势的起伏更多的依赖于历史背景自己。而作为小说主人公情感的表现力度微滞后于背景情节的推进。因此这种不同步感使得整体的饱和度略不足。
也因为历史激荡和人物命运交互关系上力度问题使得最后关于命运的探讨性还是不够深入。当然,作者能触及到此,已经不同凡响。但是作为一个男作者,我总觉得还可以再开阔明朗大气点或者更深沉雄厚些的。(好吧,我又习惯性的苛求了。)
[/hide]
[ 此帖被艾米栗在2013-04-05 23:0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