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被一篇帖子惊得一身冷汗,大意是端午节原本并非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是早于屈原300多年前的公元200年的吴国便有了“仲夏端午,烹鹿鹭角黍,采艾悬于户上,踏百草,竞渡”的记载。而那时便有了对于五月初五称为“端午”的叫法了,并且也有了龙舟竞渡这项民俗活动,而这比屈原投江的时间早了300年。
当然大家会问,这有什么可冷汗的呢?不过是学术上的一点小争执罢了。大家且同我往下看,下面才是真正惊出我一身冷汗的内容。
文章内容源自于1944年9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教授在《中央日报》发表的文章《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指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竟是一代文学弄臣,依附于楚怀王的庇护而生存,而后又因楚怀王的移情别恋而伤心欲绝进而愤投汨罗江。此说由来之一,便是屈原在《离骚》中纷纷以“美人”、“芳草”自居,以“灵修”称呼楚怀王,而“灵修”则是古时女子对恋人的称呼,且言辞间暧昧不明之词比比皆是。其二,便是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男风盛行,凡皇家士族均以豢养貌美的少年为爱好。其三,便是战国时期尚未实行科举制度,而当时的文人地位低下,当时的文人只得凭借才华或美色依附于国君和贵族才能得以生存,进而成为所谓的“文学弄臣”。
由此上三点得知,屈原为楚怀王宠幸的“弄臣”,然其个性清高不屑争宠亦不愿卷入宫闱之争,进而渐渐失宠直至被放逐,最后心中郁结难解,终而自投汨罗江而亡。
这篇文章写的有理有据,似乎是令人不得不信服。由此我有些迷惑,这些所谓“被误读的历史”究竟是真的被误读了,还是有心人借由对历史人物的曲解而进行的自我炒作呢?若是后者,我希望今后如此摸黑历史人物的事件还是越来越少的好啊!
[ 此帖被慕若涵在2013-06-09 21:4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