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鬼话〗“杜鹃声里斜阳暮”——少游经典之作【踏莎行】赏析~~欢迎大家积极展开讨论))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423 回复:10

〖竹林鬼话〗“杜鹃声里斜阳暮”——少游经典之作【踏莎行】赏析~~欢迎大家积极展开讨论))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流星无愿

ZxID:15342418

等级: 脱颖而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5-22 0
〖竹林鬼话〗“杜鹃声里斜阳暮”——少游经典之作【踏莎行】赏析~~欢迎大家积极展开讨论))
— 本帖被 煞 执行加亮操作(2012-05-25) —
[align=center]“杜鹃声里斜阳暮”——少游经典之作【踏莎行】赏析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align]
在众多的婉约名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秦观、姜夔和纳兰了,而在《淮海集》中,少游的这篇【踏莎行】以凄婉的笔墨,营造出的曲折迷离、幽怨伤情的气氛,蜚声于词坛。

宋人填词喜欢用些对偶句,而那些精彩的对句,从来就是诗词中的亮点。除了【踏莎行】外,象【满庭芳】、【浣溪沙】、【满江红】、【忆江南】、【鹧鸪天】等这些词牌中,都有用到对句,不过词牌中的对句并不象律诗那样严格要求,如少游在另一篇【满庭芳】开头的“晓色云开,春随人意”就没有对偶,小晏的一首【鹧鸪天】中“从别后,忆相逢”也不是对句。

这篇【踏莎行】少游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四言对句来开端,把当时因为被贬谪后的痛苦和迷惘,很好地表达出来。桃源一向是古代士大夫心中的理想乐土,此时此刻,词人被一贬到底,孤独地宿在郴州的旅舍,一个“断”字写尽了词人对仕途的绝望和理想的破灭。

一些诗词评家对“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中的“斜阳”颇为不解,认为:既然之前已是“月迷”了,怎么又是“斜阳”了?岂不前后矛盾?我认为:诗词中的意境,不能光从字面上来理解。此句看似无理,却是情理兼顾。因为开端的三句是词人被一路贬谪下来的心情的反映,又不能直接点明,只得用“雾、楼台、月、津渡、桃源”来含蓄地作喻了。古人即使在贬官罢职中,文章中也是要为尊者讳的,如东坡被贬到黄州后的诗句,而象孟浩然这样直接的“不才明主弃”应是个例。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孤馆、杜鹃、斜阳等这些字眼,也多是表达一些思乡之情,在如此一个凄清的环境中,词人看到的是斜阳正暮,感受的是孤馆清冷,听到的是杜鹃哀鸣,虽没有明写愁字,但词中表现的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下片过片处“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两典,不仅仅是写亲友殷勤致意的深情,更是为下片更深一层地“砌成此恨无重数”作铺垫。在敏感多情的词人心中,亲友的安慰,不但不能减轻痛苦,更是累积成了离恨无数,所谓悲愤交加也不过如此耳!可是,词人心中的悲愤愁苦,又能对谁说呢?又怎么能白白地诉之于口呢?其实,不要说封建王朝了,就算是现在,也是河蟹无处不在。所以词人的一腔悲愤和冤屈,到最后也只能荡开一笔,问道:郴江啊,为何要“绕郴山”,又是“为谁流下潇湘去”呢?读到此,不觉掩卷叹息,秦淮海,真乃古今伤情之人也。

北宋词坛自东坡用诗语入词后(诗语入词可,反之则不可),虽也可说是一扫以往靡靡之风。但是,词的本质终究要归于婉约,而少游凭着抒情的笔墨,大量的经典之作,更是奠定了其在婉约诸家中的领头地位,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写于2012年5月22日下午。
[ 此帖被qiongqiong35在2012-05-28 13:30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5
燕雁无心

ZxID:14718963


等级: 热心会员
我总是告诉自己,保有一颗年轻的心,如同宝藏青春!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5-22 0
同喜欢!琼琼辛苦…
尤其喜欢“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裹斜阳暮”,孤、闭、杜鹃、斜阳,均是伤感相依相偎之语,烘托全态!

[ 此帖被燕雁无心在2012-05-22 17:1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流星无愿

ZxID:15342418

等级: 脱颖而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5-25 0
帖一段博客上的留言吧,我觉得很有道理~~


关于诗语可以入词,词语不可入诗,晏殊的《浣溪纱》中有两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因为词人自己也很得意很喜欢,所以在他的一手七律中也原封不动的装了进入,但是效果却不如词,显得过于纤弱~~
示张寺丞王校勘  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 此帖被qiongqiong35在2012-05-25 08:00重新编辑 ]
白梦青洲

ZxID:15533927

等级: 文学俊才
从来有百种忧愁,不敢回头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5-26 0
这么一说,词果然不可入诗啊。。
偶表示来偷师专业知识了

楼主留言:

连一些大家都有可能犯的错错误啊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哪来的此生不换,又有什么敌得过人心欲念
倦·别枝

ZxID:17257401


等级: 内阁元老
从容无色天偏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5-26 0
虚虚实实,传情达意即可,太考究了,日暮用起来,本就不是纯粹的实景~
啦啦啦~琼琼的词评姐粉喜欢~

楼主留言:

舟舟的留言我也稀饭。。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紫林一叶

ZxID:16225667


等级: 家喻户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5-28 0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裹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填过两首《踏莎行》,当然也深读过此篇。
前三句楼主谈到与“月”与“斜阳”前后矛盾的问题,也写出了自己的看法,很有道理。
毕竟作为朝廷官员,再怎么不得志、再怎么心怀怨怼,也不能表达出对圣上的不敬。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私以为此三句皆为虚写。作者当时应该是在驿馆,而写到“雾霭弥漫的楼台,月色迷离的津渡”,更写到“桃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以虚景表达了词人遭贬谪后的苦闷和迷茫,作者想逃离世俗,却又“桃源”“无寻处”。“望断”,更是寻之而无果的悲切。
后两句则转写实景。春寒易冷,孤馆深闭,杜鹃悲啼,斜阳凄凄。
提出疑问,不是“杜鹃声里斜阳暮”么?是不是“里”的繁体“裏”被错写成“裹”了。
杜鹃声里斜阳暮,王国维言此句甚为“凄厉”。想来也是。向来皆言“杜鹃啼血”,此句借残阳如血,而隐含此意,确实有点“凄厉”了。但由于作者笔法,曲意婉转,所以读起来,并没有“凄厉”这么夸张。

其他不必赘述了。楼主解得很好。
特别喜欢最后一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相比于上阕的略带凄厉之感,这句写尽了伤婉沉痛。也是委婉之笔法,流露的意境深远流长……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流星无愿

ZxID:15342418

等级: 脱颖而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5-28 0
里字已改。
关于“杜鹃”句,王国维的话我也看到过,我更倾向于乡愁方面,因为下片有紧接着写到的两个典故。
起拍三句博客里也有网友提出难道不会是时间的推移吗?对此,我仍旧坚持自己的论断。
关于情景交融,古典诗词和新诗不同,一句话中下了一个字眼,就能含蓄地、若隐若现的表达出整片的意境和作者的情绪,如这阕词中的断、孤、闭、暮等字。

叶子的观点:2小时前  一般写诗词,都是写即时之感慨,而且前三句,抛开其他不说,完全就是所见之景。
所以时间推移这个说法,我并不是很认同。
杜鹃声里斜阳暮,这句也是实景,只不过暗含了杜鹃啼血的悲切。若说是纯粹用典,且非要连系至乡愁,未免太狭隘了。
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没有古今之别吧。美感都是有相通之处的,只不过每朝每代的认知角度不一样罢了。

我的看法:
对美感的理解固然是古今没有区别,但是写作的方法还是有明显不同的。杜鹃句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本来诗词的评论也是百家争鸣的。

[ 此帖被qiongqiong35在2012-05-28 13:03重新编辑 ]
乐槿年

ZxID:8958121


等级: 热心会员
长盼无别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5-28 0
话说,楼上这么多让我亚历山大……其实我就是纯粹来围观仰望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流星无愿

ZxID:15342418

等级: 脱颖而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5-28 0
不管是古今中外,只要给人以美感,就是好的诗词了。我认为,新诗要写好比旧诗难,古风要比近体诗难,写诗要比填词难。

关于上片的争论古往今来一直有之,这里也欢迎各位象叶子一样积极展开讨论吧)))
[ 此帖被qiongqiong35在2012-05-28 13:17重新编辑 ]
燕雁无心

ZxID:14718963


等级: 热心会员
我总是告诉自己,保有一颗年轻的心,如同宝藏青春!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5-28 0
呵呵,看到楼上的一大堆讨论,我觉得很有意思。这篇我也曾经读了好久。前三句确实算是虚指,我觉得指的是笔者当时的心情吧,试想,既然已经雾失楼台,怎么可能在看到月迷津渡,显然是不合常理的,诗歌必先源于生活,这样的写法如果初学者就很难把握!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流星无愿

ZxID:15342418

等级: 脱颖而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2-05-30 0
昨天晚上我特地又找了些资料去看,持时间推移论的认为:词人当时正在黄昏时的“孤馆”,就一直坐到了月夜,表现了词人的孤独。如此判断的话,也可能词人在创作时倒装了。

我一直认为,诗词评论本就是后人的主观理解,象我、燕子还有一些的评论者喜欢“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象苏轼就更偏爱“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叶子好象也是),我觉得也并不一定要争他个孰是孰非,当然一些基本的常识问题、普遍认可的观点是无可争论的。

关于新旧诗词创作手法的区别,我认为在学习创作旧体诗词时,有些基础的东西还是要掌握的。
如学律诗,就一定要熟悉韵律、掌握对仗,避免失粘失对,前人的一些格律不严谨的律诗并不是今人可以随意冠他个坳体、变体的理由,因为如王维等一些大家的水平并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初唐时对律诗的格律还没有象盛唐时完善,而且先贤的其他作品还是非常合律的。
如对典故和前人成句的化用,如果不熟悉意思的话,就有可能张冠李戴。
如果不懂得比兴手法,可能诗词在意境方面就会流于直白,当然含蓄和痛快也是相对。。。

对于新诗,我个人觉得和散文还是有明显不同的,不是随意地逗号和断句就行了,新诗还是要突出诗味,没有诗味的新诗,和羊羔体、梨花体、郭沫若的马屁诗又有什么区别呢?以前我曾作过《羊羔体》一手,不知那位获得文学奖的纪委素鸡看了有何感想呢?呵呵~~

少游的这首词太沉重了,发一篇轻快点的踏莎行旧作,楼上各位亲们,你们还在吗?

【踏莎行】淀山湖烧烤纪事
(2014年5月21日)
鳞点平湖,蝶邀小径,几行鸥鹭风前请。纷飞暖絮为谁惊,邻家饿犬空馋饼。
蓬帐难眠,渔舟何幸,碳烟更染诗人领。书香怎敌肉油香,斜阳不忍归时令。

注:和几个朋友趁上海召开亚信会议21日放假,带了一大箱的食材、帐篷吊床、网鱼的网兜,还带了了古今中外几本书籍,准备烧烤之余看几页书,谁知自烧烤开始,吃都来不及了,没人想着午睡,书也早忘到一边,更没人愿意去捞鱼,就这样从中午一直烤到了下午五点,期间不时有泰迪犬、哈士奇等名犬闻香过来骚扰。。。。。。
[ 此帖被云柒梦筝在2015-01-06 19:13重新编辑 ]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