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知道这首诗是在《非诚勿扰2》里的一个情节,一个小女孩在她父亲的葬礼上念了这首诗。看电影的时候听到这首诗真的蛮惊艳的,呵呵,那电影这个画面我印象最深了。
记得这电影上映后,见与不见突然就流行了起来,手机里会经常收到朋友转发的短信,都是以“你见与不见”开头的,当时网上戏称为“见与不见体”。
说回仓央嘉措,其实人们对这些冠以仓央嘉措名头的诗歌真正的含义并不大关心,也不在乎真正的作者是谁——虽然这样说对原作者感到很抱歉。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呢我觉得是这些诗歌被打上了“西藏”的标签,而近年来西藏就与“遥远而神秘”划上了等号,西藏出品的东西,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在很多人眼里,那甚至是品位的象征。
现在我们的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变化是促使人们对西藏文化关注的直接诱因,放20年前,有几人想往藏区跑?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的需求就要求更高了,忙忙碌碌,尘世喧嚣,很多人渴望心灵的平静与慰藉,西藏这个地方就寄托了大家美好的企盼,因为它相对来说离普通人是遥远的,而对藏文化的不够了解也使得它蒙上了神秘的面纱。神秘是某种美学范畴,而神秘的美是我们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如此而已。
第二呢仓央嘉措这个人本身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他的事迹一直在藏族民众中流传,在人们心中有崇高的地位(记得他的传记里有这么写)。
其实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喜欢把某些“品行”托附在圣贤甚至是想象出来的圣贤身上,这是很常见的文化现象,如包公啦,关羽啦,诸葛亮啦,当然我举的这些例子可能还不够“圣贤”的标准,但说白了其实就是人们yy出来的东西硬往名人身上套,这样就能得到一种“权威性”甚至是“神圣性”,大家就会认同了,然后去敬畏去信仰。
还有,仓央嘉措身世的神秘性和不确定性,还有他的写作天赋和一些流传下来的诗歌,是人们在他身上述说并建立传奇性的基础。只有不完全透明的人生(我要表达个什么= =),才便于大家去展开想象,如果是另一个一生都有详细记载的喇嘛,自然不可能有如此待遇了。打上仓央嘉措的标签,这些诗歌才更有卖点。
第三呢他的这些“冒名”作品在今天的流行,应该是与现代男女的感情需求有很大的关系。而且这些冒名作品,它们的语言,都便于在这个时代流行,朗朗上口而又小资味儿十足,普遍都能接受,反而是仓央嘉措真正的诗歌多数人并不欣赏。
现在的人,情感上再也不同以前的含蓄,是奔放大胆的,但是这样一来,就到了另一种极端,那就是情感的肆意挥霍,而且变得随便且功利,于是真爱难求,这也是大家的无奈吧。
而挥霍着情爱而又难以拥有真爱的人们,把真爱放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几乎成了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大家为真爱虔诚不悔地孜孜寻求。
一些可以确定为别人创作,却又被托附在仓央嘉措名下的“仓央嘉措情歌”,就如这首见与不见,感情浓烈真挚,描述的东西可以理解为信仰也可以理解为真爱,受追捧是必然的了。
于是经过一些包装和大家的脑补,就把名托附在了具有藏文化背景的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身上,也算是一种情感的救赎途径吧。
........废话那么多,也不知道跑题了没=。=
还有,很感谢楼主为大家解惑啊。
楼主留言:
非常赞同亲的观点。仓央嘉措之所以在现代如此流行,我觉得很大程度是因为他被废黜的六世达拉喇嘛的身份。“作为佛教中人而怀有‘情思’,写下不少情诗,而最终导致被废黜”是人们对他的普遍认识。这种越是被禁锢却越发蠢蠢欲动的禁忌情感似乎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所谓得不到的总是最美好的这一观念,恐怕早成为大家的共识。看看被贴上“仓央嘉措”而大卖的诗歌,有个共同点,就是深情且悲凉。“仓央嘉措”刚好击中了人们心中那个柔软点,配上那些本就优美的诗歌,大卖和盲目崇尚似乎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