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器发展史∽-★-∽--------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740 回复:4

[物品器具] -------∽-★-∽中国陶器发展史∽-★-∽--------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岂乐

ZxID:9616214


等级: 内阁元老
默了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9-24 0


定义

凡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器物就叫瓷器。但目前对瓷器的具体定义,还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一般人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
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烧结为准。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基本概述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我们的祖先对粘土的认识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原始社会的生活中,祖先们是处处离不开粘土,他们发现被水浸湿后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变得坚硬起来。对于火的利用和认识历史也是非常远久的,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陶器的发明,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详细信息

简单说,陶器工艺品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风格粗犷、扑实的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代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瓷器创制于东汉时期,唐代在制作技术和艺术创造上达到了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陶瓷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超过前代。中国陶瓷至今兴盛不衰,宜兴的紫砂壶、石湾的陶塑、界首的三彩釉陶、淄博的降色陶、铜官的绿釉陶、崇宁的雕镂釉陶,德化的瓷雕、景德镇的柳叶瓶、凤尾瓶等,均闻名于世。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人们把粘土加水混和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形成陶器。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的意义。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陶器的发明,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

发明

陶器究竟是怎样发明的,目前还缺乏可靠的材料予以详尽地说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的注引中指出:“古奎是九世纪最早提出陶器发明的第一个人,即人们将粘土涂于可以燃烧的容器上以防火,其后,他们发现只是粘土一种可以达到这种目的。因此,制陶术便出现于世界之上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部落古代先民的专利品,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独立创造出来。
中国陶器陶器的出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加强了早期人类定居的稳定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制陶技术

制陶是一种专门技术,一般选用粘土,经过成型、入窑火烧而成。中国最早的陶器资料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1962年发现于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的圆底罐,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6875±240年,系夹砂红陶,质地较粗糙,外表饰绳纹。公元前5500~前4900年的裴李岗文化的陶器多为泥质或夹砂红陶,亦有少量灰陶,多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器形有杯、碗、盘、钵、壶、罐等,其中以三足钵、双耳壶最有代表性;其纹饰有篦点纹、弧线纹、划纹、指甲纹、乳钉纹、绳纹等。磁山文化(前5400~前5100)的陶器除仍用泥条盘筑法外,还出现了捏塑法,陶质以夹砂为主,有红、灰、褐、灰褐等色陶器,同时出现了豆、盂、支架等新器形,部分器物表面饰有绳纹、篦纹、剔刺纹、划纹、乳丁纹等。发现于甘肃秦安县大地湾的大地湾文化(前5200~前4800)的陶器,以夹细砂红陶为主,器形有圈足碗、三足钵、三足罐等;较之上述陶器不同的是大地湾文化陶器中,部分器物有外红里黑,或两面红中间黑的现象,较为别致;其纹饰有网状交叉绳纹、锯齿纹等。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文化遗址,以及商、西周至秦汉的遗址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依其种类可分为彩陶、墨陶、白陶、印纹陶、彩绘陶器等。彩陶即彩色陶器,系利用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作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绘各种图案,入窑经900~1050℃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图案。自1912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后,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省区均陆续出土,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早期彩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



1953年首次发现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因而得名。主要分布于甘肃东部和陕西关中地区。陶器以卷唇盆和圆底的盆、钵及小口细颈大腹壶、直口鼓腹尖底瓶为典型器物,造型比较单纯。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其纹饰主要有:①动物纹,以鱼、蛙、鹿及鸟为装饰对象,尤以人面鱼纹、鱼纹、鱼鸟结合纹,生动精采,变化多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见彩图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陕西西安出土)。②几何纹,多以抽象化的动物纹、植物纹、编织纹演变而来,有宽带纹、三角纹、曲折纹、斜线纹等。③编织纹,有线纹、篮纹、绳纹等。另外,在彩陶钵口沿的黑色宽带纹上,饰有各种符号,可能代表着各种特殊的意义或某种特定的记号。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葫芦形人面纹彩陶瓶(陕西临潼出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 1953年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其分布区域为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器形仍以盆、钵、瓶为主,另外还出现了瓮、罐等,造型多平底,大口、曲壁、小,形体多呈倒三角形,给人以挺秀、饱满、轻盈而又稳定的感觉。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公元前3900年前后。其纹饰有:①植物纹,多呈旋花纹、叶状纹;②动物纹,较少见,有蛙、鸟等形象;③编织纹,有线纹、篮纹、绳纹;④几何纹,主要由圆点、钩叶、弧线三角和曲线等组成的带状花纹。

马家窑文化类型彩陶


1924年发现于甘肃临洮县马家窑村,其范围可达青海、宁夏、四川等省区。器形仍以盆、钵、罐、壶为主,尖底器已基本消失。其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3300~前2900年。其纹饰有:①人物纹,如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绘有15人分3组手拉手跳舞的形象(见彩图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青海大通出土);②动物纹,有蝌蚪纹、蛙形纹;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为旋涡纹和波浪纹,纹饰旋转、起伏,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见彩图螺旋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甘肃永靖出土)。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1924年发现于甘肃和政县(今临夏回族自治州)半山地区,分布于甘肃及青海东北部。器形有短颈广肩鼓腹罐、单把壶、敛口钵、敞口平底小碗等,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公元前2650~前2350年。纹饰有锯齿纹、网纹及鱼、贝、人、蛙等形的纹样,尤以锯齿螺旋纹、波浪纹、锯齿纹最为典型。另外,有的器物盖纽还被塑成人首形,形象较生动。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1924年秋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等省。器形基本沿袭半山类型的造型,较之半山显得高耸、秀美。出现了单耳筒形杯,耳、纽的造型富有变化。其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2350~前2050年。纹饰有同心圆纹、菱形纹、人形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等。
另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中也出土有彩陶。但其数量、规模和艺术水平已与上述文化类型有一定的差距。

黑陶


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
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1928年,黑陶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县(原属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其文化遗存,考古学界称为“龙山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其年代为公元前2500~前2000年。这种典型的龙山文化,又称为山东龙山文化,是继大汶口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其分布区域以山东和苏北地区为主。黑陶作为山东龙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与彩陶相媲美的又一光辉创造。


白陶


用高岭土烧制,质地洁白细腻。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因制作技术的提高,使原料的淘洗更加精
中国陶器细,烧制火度的掌握也恰到好处,因而使所烧器物愈加素净可爱。白陶的器形多为生活用品,有壶、卣、簋等。其纹饰主要吸取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如兽面纹、饕餮纹、夔纹、云雷纹、曲折纹等。其装饰方法有刻纹和浅浮雕两种。白陶的装饰往往遍布器物全身,构图严谨而富于变化。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据残片复原的商代白陶壶,其主体以浅浮雕雕出相对的双夔,底层按空白地位的大小施以云雷纹,底纹与浅浮雕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而又彼此和谐,使器物显得庄重华贵。
白陶是当时奴隶主贵族使用的一种生活器皿,至西周已渐消失。

印纹陶



指定部位捺印上去后进行烧制。依其烧制温度的低高,又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前者又有泥质与细砂质之分,多呈红褐、灰白、灰等色,多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以前;后者因烧制时温度较高,故胎质坚硬,呈灰色,系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其出现年代约在商代以后。印纹陶的器形大多为日常生活用具,主要有瓮、坛、罐、盂、钵、杯、盘、豆、簋、尊、□等器皿。制作方式为手制、模制和轮制。其纹饰是用印模在作好的坯胎上捺印出来,最初只是出于防止器物变形,有加固陶坯的目的,故早期的印纹陶上多留有布纹、席纹和绳纹的痕迹,后随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审美能力的发展,逐渐使纹样趋于丰富、精美。印纹陶的纹样均为几何形,主要有水波纹、米字纹、回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其纹饰多与器形相协调,如曲折纹、云雷纹、回纹等较粗犷的纹样,多用于瓮、坛及较大的罐等。而小件的盂、钵等多饰以米字纹、方格纹等细密、秀美的纹样,其中尤以商、西周、春秋时期的纹饰线划均匀,结构严谨,且富有韵律感。
印纹陶的装饰工序,寄寓于器物脱坯后的压印过程中,制作较为简单,且一旦制成模具,即使不会刻画的人,也能从事捺印。因此,简单易行,适合大量生产,故它在一定区域内获得极大发展,成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一种制陶工艺。它主要流行于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江西、安徽等省区,盛行于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暗纹陶、彩绘陶器等的兴起和迅速发展,而走向衰落,至汉代以后逐渐消失。

彩绘陶器



即陶器烧好后再描绘朱、黄、白、黑等彩色纹饰,色彩易脱落,兴于战国、盛于汉代。器形多为仿青铜器及陶瓷器皿,主要有杯、盘、碗、壶、盒、鼎、炉、豆、敦、罐等。制作方法分轮制和模制两种,以轮制居多。胎色有灰、褐两色。灰胎多敷黑色陶衣,后再敷白粉一层,然后用黑线、红色及其他色彩彩绘。褐胎多敷白粉或黄粉,后多用红色彩绘,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另外还有用金银绘线的。到了汉代,其色彩又有所增加,使用红、灰、褐、绿、蓝、黄、橙等色彩彩绘。纹饰有:①几何纹,占比重最大,包括弦纹、菱形纹、锯齿纹、三角纹、方格纹、圆圈纹等;②云纹;③花瓣纹,有梅花、柿蒂、卷草等纹样;④鸟兽纹,有龙、凤、铺首等纹样。其纹样组织多为二方连续,加之鲜明醒目、对比强烈的色彩,使彩绘陶器更为灿烂丰富。

中国出土的一些陶器鉴赏


越窑青瓷蟠龙罂

级 别:一级乙
年    代:五代(907-960)
尺寸及重量:残高:30厘米
来    源:杭州玉皇山南钱元瑾墓出土
内    容:残器有内口,圆肩,圈足外撇,器身浅浮雕二龙抢珠,龙作三爪,龙身划鳞,龙鳞上原贴有金片,出土时残留三片,器下腹作云气纹.


彩绘陶甗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
1975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土
通高37厘米口径34厘米
泥质灰陶,以上甑下鼎组合而成,甑底布满圆形箅孔。通体绘红彩三角纹。其间以黄、白彩填饰珍珠纹。

东汉 “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长37厘米 宽17厘米 厚4厘米
1981年深圳南头红花园出土

新石器 红褐陶双耳圜底壶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2100年)
高16.8厘米、口径4厘米
河南省长葛县石固遗址出土

新石器 彩陶片




尺寸及重量:纵:7厘米横:10厘米
来源:余姚阿姆渡遗址T117:90
为近口沿部分的残片,上部分绘有粗竖条的黑色彩绘,下部分为细竖条的红色彩绘,底为白色陶衣光亮细洁,胎色灰黑,胎质较一般陶器坚硬.

唐代 青釉褐彩镇墓兽(一对)



唐代(公元618—907年)
长沙咸嘉湖出土
高34.8厘米座长21.9厘米宽19.6厘米
高32.5厘米座长20.2厘米宽18.5厘米
    用于镇守坟墓,往往成对出土,一为人面,一为兽面,首先出现于北朝,均为陶制,这对镇墓兽为瓷质,且饰以釉下褐彩,非常罕见。出土于湖南,说明隋大一统后中原文化对江南的影响。此镇墓兽捏制后雕刻而成,半蹲于底板之上,睚(yá)眦(zì)正视,象是蓄力以随时跃起扑向来犯者之势,人面者背有火焰式棕毛,双目圆睁,表情严肃,似是在警戒周围;兽面者,额生独角,双口吐舌,显得凶猛异常。通体施开片青釉,周身饰釉下褐色点彩,是唐代岳州窑的代表性作品。

    镇墓兽是人们创造出来保护死者坟墓及亡灵的神兽,担负着辟邪驱魔,保护墓室不受侵扰的职责。本源于古代傅说中的方相神,又称方良或鬼魅,是山川精怪,有驱除邪恶的法力。后来又有添祿的意思,所謂“天之禄籍,长终汝身”,希望来世继续享受富贵荣华。春秋战国时“好巫”的楚人便常在死者的墓中放置木雕的镇墓兽,张口吐舌,头有鹿角,十分狰狞,有单头、双头、四头之别。汉代以来镇墓兽又融入了一些西域文化因素,为陶质镇墓兽取代,或狮身或兽身,并成对出现,一为人面,一为兽面,置于墓门两侧,这些镇墓兽多彩绘,盛唐时变为三彩,这种施加光怪陆离釉彩装饰,可能是增加镇墓兽的恐怖感。

    唐代岳州窑开始烧造镇墓兽,其造型与中原如出一辙,显然是受中原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多用不施釉的素胎烧制而成,上釉的镇墓兽并不多见。另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南朝时湘阴窑(岳州窑前身)开始出现釉下点彩,而至隋唐时反而少见,但这对镇墓兽却满身饰釉下点彩,当也是仿中原陶镇墓兽施加光怪陆离的釉彩以增加其恐怖感,而做出的创造性的改进。


宋 哥窑贯耳八棱瓶



宋(公元960-1279年)
高14.8厘米口径4.5厘米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器物周身布满碎片纹(称"开片"),深层纹路呈紫褐色,浅层纹理呈金黄色,大小纹片相间,深浅两色交织,形成典雅美观的"金丝铁线"纹。

陶庄园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
1981年河南省淮阳于庄汉墓出土
长130厘米宽114厘米
    庄园由田园和宅第两部分组成。宅第为三进院落,布有悬山顶、四阿顶建筑,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内设伎乐俑、仆侍俑及生活器皿一应俱全。宅旁连以水旱农田、水井、沟洫等,前墙上绘有主仆生活图(已脱彩)。

彩绘陶鸭



战国(公元前476年——前220年)
通高30厘米长34厘米
1954年河南省郑州二里岗战国基出土
    陶鸭昂首张嘴,两翅作月芽形,尾部平直,双足呈扇形直立。双翅、尾部及双|足皆有榫头与腹部连接,可自由拆装。眼涂黄彩,口腔、下腹、双足涂红彩,羽毛以黑白相间涂染。
   夏商周时期,人们更多地将艺术创造的才能投向青铜器的制作上,而忽视陶器制作。这件陶鸭正是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创造出来的为数不多的精美陶艺之一。它的头与身部采用写实表现手法,而衔接上的双翅、尾与双足则省去细节采用了几何形的抽象表现手法。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形成了简与繁的对比,使陶鸭引颈鸣叫的主题更加突出。


黄釉舞乐扁壶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
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
高20厘米宽16.5厘米口径6厘米
白色胎质,通体施褐黄色釉。体扁圆,形如皮囊。壶身两面似为同模印出的“胡腾舞”图案。乐舞者的形貌、着装均为胡人形象。


元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五爪云龙纹高足杯




高9.5厘米、口径11.2厘米、底径3.9厘米。
    敞口,竹节状喇叭形高圈足,内壁中心印一几何形花卉,周围印两条追逐中的云龙,龙身细长,曲度较大,张口五爪,胎较薄,釉厚而柔润,足与杯底用瓷胎水粘接,印花五爪行龙夹云纹是元代器型的特点,仍属枢府类型。

汉代  黑陶豹噬野猪



   大凡能让人过目不忘、传世不朽的藏世珍品,必定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提起汉代的雕塑品,人们常会盛赞陈设在抗击匈奴名将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雕,那些依随采自秦岭山区花岗岩巨石的原有轮廓,经能工巧匠精雕细琢成的“马踏匈奴”、“卧牛”、“猛虎”、“野猪”、“猛兽吞羊”等组雕,显露着时代的气息和豪壮、粗犷的艺术风格,散发着古朴美,给观赏者以强烈的心灵撞击和视觉震撼。如石雕“猛兽吞羊”,是工匠利用原石的形状,以极其夸张的手法,巧妙而形象地雕出一头凶猛的野兽,正在贪婪地吞食一只羔羊,将大自然动物世界中弱肉强食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雕,被世人称为“举世罕见”的中国早期雕刻艺术宝藏。

    同样,这一时期的陶制品中,也不乏惊世之作。不久前,笔者在收藏家任虎成家里看到一件汉代磨光黑陶豹噬野猪,长21厘米,高9.5厘米。一只两眼怒睁的豹子,紧紧地伏于猪身,噬咬猪的颈部,而那突嘴、长鼻、獠牙呲于口外、形貌凶悍威猛的野猪被惊得目瞪口张,呼叫救命的嘶鸣声划破夜空,拼命地作最后无效的挣扎。工匠制作时,还有意将豹的双眼镂空,以增强其凶残性,更加深了恐怖的气氛,也预示着那最终的悲惨结局。这件小小的陶塑品,虽然没有霍去病墓前巨大石雕宏大的气魄,但依然闪现着生命与死亡、善良与邪恶、柔弱与强暴的剧烈矛盾冲突,生动形象,扣人心弦。

    当我细细品鉴这件表现大自然动物之间生死博斗的陶制品时,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揣摸起古代工匠创作的初衷:也许工匠在制作这件作品时,默默地倾注进对压迫者的仇恨,对受难者的同情!谁看到野猪那哀怨挣扎的凄惨情景会不动心呢?从这个意义看,此件陶制藏品向我们传递了那个时代的信息,因此也具有了跨时代的生命力。

卡约文化  彩陶鹿羊纹壶



高21.4厘米、口径8.3厘米、底径7.4厘米。
    泥质褐陶。小口、长颈、溜肩、深腹圆鼓、平底。器表用黑彩绘出弦纹和形态生动的鹿纹与羊纹。充分表现出当时游牧生活中人们对于鹿、羊等家畜的喜爱。


石辟邪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78年河南省许昌市出土
高130厘米长150厘米
辟邪为陵前仪仗石雕,常与天禄配对,俱属神兽之列。此兽以巨型青灰色石灰岩石块雕凿而成,形如虎似狮,态极凶猛,体魄健壮。

双鸟怪兽彩绘陶壶




西汉(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5年)
高45厘米宽25厘米
河南省荣阳北部乡牛口峪出土
   壶头为蒜头状,壶体正面高浮雕一呈坐姿的怪兽。怪兽面部肥胖,两眼凸起,鼻|子高大,嘴大张露出四齿,脖子短粗。身呈人体状,着衣捋袖,裤腿亦捋至膝盖。手|脚均为鹰爪。双手抱一鱼。壶两侧上下各塑二鸟,鸟首相背,长尾下垂与下部鸟首相接。通体用红、白、浅蓝彩绘。壶身背面平坦,原有彩绘现已脱落。双鸟怪兽彩绘陶壶,造型别致,浮雕画面形象生动,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这种形象可能与远古神话传说有关。






[ 此帖被醉唱清平调在2013-09-24 17:22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贫僧有尼

ZxID:9860188


等级: 内阁元老
争取半年回完周年礼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9-24 0
你也进攻素材了

楼主留言:

╮(╯▽╰)╭
你没发现最近素材的人格外多!



暮夏°

ZxID:2905679


等级: 总版主
配偶: 貓夫人°
深深深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9-24 0
加油加油哦

楼主留言:

正在努力着,今天继续~



细。

ZxID:10690886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凉卡就木
最近内心受到了无比严重的深层次打击 勿念 勿问 就当此人已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10-08 0
已审

人立佟

ZxID:12880626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11-03 0
很強大的資料,今天的收獲不小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