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鞋子。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3922 回复:4

[物品器具] 古代的鞋子。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萝卜已经成干了

ZxID:10354756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1 0
古代的鞋子。
— 本帖被 瑶池碧落 从 素材组工作区 移动到本区(2011-11-02) —
[table=600,#ff0000,#ff0000,1][tr][td][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table=100,#ffffff,#ff0000,1][tr][td][align=center][size=2][color=#ff0000][b]鞋 [/b][/color][/size][/align][/td][/tr][/table][/align]
[table=595,#ffffff,#ff0000,1][tr][td]
[table=590,#ffffff,#ff0000,1][tr][td][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0/17356_aa4213179058064dbcb3ea2f0aae6.gif[/img] [/td][td]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09/17074_e68d13171213170d26d81260018d6.gif[/img][/td][td][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0/17356_aa4213179058064dbcb3ea2f0aae6.gif[/img][/td][/tr][tr][td] [/td][td]
[size=2][color=#ff0000][b]定义:
[/b]
[/color]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远古时代,土地的高低不平,气候的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于是就出现了鞋:简单包扎脚的兽皮,树叶,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古人类保存下来的文献,仍能给我们提供一部精彩的鞋史。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1/19210_0e75132015800158c3899ea021ff1.png[/img]
[b][color=#ff0000]
历史:
[/color][/b] [/size]
[size=2][color=#ffc000][b]——中国

[/b][/color]新石器时代( 约1万年前-约4千年前 )中国的先民用草、麻、葛编织成履。鞋的称谓很多,有屦、履、舄等。其中以舄最为显贵。
[/size]
[size=2]古鞋的种类以对材料来分,有草葛、布帛和皮革三种。布帛鞋是指以大麻丝、绫、绸、锦等织物布鞋成的鞋。

汉代(前206年-公元23年)布帛鞋的鞋头多呈分叉状,底用麻线编织,称之为双尖翘头方履; 魏晋时期( 公元220年-公元316年),一般鞋的前端织有双兽纹饰,配色和谐,鞋式优美; 北齐(公元550年-公元577年 )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流行穿屐,所谡屐,指有木齿的鞋,它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size][size=2]
[/size][size=2][/size][size=2]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97年)男性多小头皮鞋,女性所穿鞋多为圆头、平头或翘头,上面也饰各式花鸟图纹。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男鞋多以厚实为主,质料样式多样,一般北方多穿菱纹绮履,江南多着棕麻鞋;此外,元末明初还流行鞋头高耸,鞋底扁厚的女式布帛鞋。使人显得格外修长。[/size]
[size=2]
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男鞋以尖头鞋为主,其材料夏秋用缎,冬则用建绒;其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作单梁或双梁,鞋帮有刺花或鞋头作如意头卷云式;清代的女鞋颇具特色,鞋底多为木质,高一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为上宽而下圆,被称之为"马蹄底",此鞋鞋面常以绸缎所制,上施五彩刺绣,贵族妇女有的在鞋面上还镶嵌各种珠宝。老年妇女则多穿木制平底鞋。

高跟鞋的来历众说纷纭,也有人说高跟鞋源于中国。六朝时已有高跟木屐。满族妇女古时所穿旗鞋,有的跟部中央高达五寸以上。
[/size][size=2][/size]
[size=2]靴,原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又称"马靴"和"高筒靴"。靴的样式有旱靴、花靴、皮靴、毡靴、单靴、棉靴、云头靴、鹅顶靴等等。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1年)时期,靴在北方广泛流行,且波及到江南;唐时(公元 618年-公元907年 )靴已官庶咸宜;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97年)始出现女靴;
[/size]
[size=2]元代(公元 1279年-公元1368年)盛行高丽式靴;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虽朝廷下令禁止庶民百姓穿靴,但仍出现了许多似靴像履的短筒靴;清代男子着便服以鞋为主,穿公服才着靴。靴多以缎、绒、布皮为材料,朝靴为方头靴,民间皆为尖头靴。 [/size][size=2]
[/size][size=2][/size][size=2]
民俗学家认为,中国缠足始于南唐。俗称"三寸金莲",鞋形似翘首的鸟头,鞋底为木质,弯曲如弓,故称"弓鞋"。弓鞋原本指弯底鞋,后泛指缠足妇女所穿的小脚鞋子。
[/size]
[size=2]元明代有规定只准有钱人家的女子缠足。这一时期的弓鞋多4-5寸高的鞋底。到了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汉族女性的"三寸金莲"深得满族妇女的青睐。清政府多次禁止旗人缠足,但屡禁不止,许多旗女仍仿效不疲,缠足之风极盛。弓鞋式样多,有眠鞋、换脚鞋、尖口鞋、踏堂鞋、网子鞋、莲鞋、棉鞋、套鞋丧鞋、坤鞋、合脸鞋等数百种。考究的弓鞋在鞋头、鞋底、鞋里和鞋帮上绣满了各种吉祥的图案,有钱女子的弓鞋跟上还加缀明珠等饰物。

在中国,凉鞋最早是由拖鞋演变而来。拖鞋,古称 鞋,始于汉代(前206年-公元23年)。随后,相继出现了麻凉鞋、布凉鞋、皮凉鞋。古人在凉鞋上绣以龙凤等吉祥图案,有的甚至饰以珠宝。 [/size][size=2][/size][size=2]
[/size]
[quote]
[size=2][b][color=#ff0000]最早的鞋成型[/color][/b]

有底、帮,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足部穿着物。鞋的制作包括鞋设计、材料选择、加工成型等过程。

沿革 鞋的历史悠久。在中国,鞋的形象最早见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彩陶。现存最早的鞋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一双用皮缝制的鞋。古代的鞋主要有屦、舄、屐、靸等。①屦:有麻屦、葛屦、皮屦等。麻屦最常用,以麻绳编成,编时边编边砸,使之结实。葛屦穿于夏天,皮屦穿于冬天。皮屦即早期皮鞋,另有革履、韦履之称。少数民族的皮鞋称鞮。《说文》:“鞮,革履也,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络鞮即鞾(靴),因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而传入中原。约自汉代以后,履取代屦,成了鞋的通称;自宋代,鞵又取代履成为总称。②舄:屦的别名。有单底为屦,木制复底的叫舄之别。复舄是帝王大臣祭祀时专用的鞋,故又称达屦。③:又称亐。是一种草编的鞋,常称芒,被劳动者穿用。③屐:即木屐。一种为平底木屐,一种为底下设齿木屐。此外,屐曾引申为鞋的泛称,如草屐、锦屐、帛屐等。⑤靸:即拖鞋。深头、平底无跟。初以皮制,属韦履的一种;秦代始以蒲草制作,并称靸鞵。   

自商周时期起,鞋的穿着均有制度。如汉代,祭服穿舄,朝服穿靴,燕服穿屦,出门则穿屐。至唐代,官民都可穿靴,只是式样略异,女子流行软底透空锦靿靴。宋元基本沿用唐代的鞋,但款式品种增多。明代官员着靴或云头履(朝鞋),儒生多穿黑色双梁鞋,庶民百姓则穿布鞋、蒲草鞋或牛皮直缝靴,缠足妇女穿以樟木为高底的弓鞋(木底露在鞋帮外边的叫“外高底”,木底在鞋帮里边的叫“里高底”)。清代,皇帝上朝时穿方头朝靴,官吏公服为黑缎靴,武弁穿快靴(称“爬山虎”),高级官员多穿牙缝靴。鞋头逐渐由方变尖。鞋的名称有云头、镶嵌、双梁、单梁等。贵族旗人女子穿花盆底鞋。此外还有室内穿的拖鞋、雨天的钉靴、冰上用的冰鞋。   

近代,中国人多穿布鞋;皮鞋初为上层人士着西装、军服时穿用,后来穿者增多;胶鞋随体育运动的兴起而流行。20世纪初,中国有了初具规模的制鞋工业,生产皮鞋、布鞋和胶鞋;50年代后,逐步形成皮、布、胶、塑为主要材料的制鞋工业体系。   

世界各国的鞋中,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牛皮凉鞋,为现存最古老的鞋。在埃及还发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用纸莎草编结的鞋。中世纪欧洲曾流行软鞋、凉鞋和简单的长统靴,贫困的人则多穿木鞋;阿拉伯人用优质皮革制鞋。直至近代,大多数鞋仍由家庭制作。[/size][/quote]

[size=2][color=#ffc000][b] ——国外
[/b][/color]
公元前8000年 在密苏里州,发现了美洲土著人的鞋子遗骸。   
公元前3300年 一个死在法国高山上的冰商,留下了一双原始的用草编织的鞋子。   

公元前3000年 在埃及的神殿,可以发现关于鞋或鞋匠的油画。   
公元100年 光着脚丫是希腊奴隶与自由人服装上最根本的区别。   

公元200年罗马皇帝马可.奥里利乌斯声明,除他和他的继承人外,任何人都禁止穿红色沙鞋。   
15世纪 骑士都穿长鞋头(24英寸长)的鞋,素来提倡节俭的法律明文规定鞋头的长度。   

16世纪早期 在达芬奇的影响下,发明了高跟鞋。   
16世纪中期 30英寸的高跟鞋风靡了整个欧洲南部。   

17世纪早期 作为一种最流行的点缀,鞋带出现了。   
17世纪末 由于误译,法国童话故事中的灰姑娘的绒布拖鞋,变成了灰姑娘的水晶鞋。   
18世纪中期 花费近百年的时间,才终于取代了传统制鞋方法,第一家鞋厂出现。很快,第一家鞋铺又在波士顿出现。   

19世纪早期 扁平鞋与希腊沙滩鞋很受欢迎。   
19世纪中期 出现了第一双运动鞋(也称橡皮底帆布鞋)。随后,伊莱亚斯、豪发明第一部针车。   

19世纪末 服装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搭纽扣,也运用到鞋款上,并很快成为时尚标准。   [/size][size=2]本世纪以前,鞋匠与木匠、铁匠和裁缝一样,是一个低贱的行当。鞋的设计不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具有艺术性的工作,而被看作是整个制鞋工序中的一部分。[/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size][size=2][/size][b][color=#ffc000][size=2]——地方鞋的诞生:[/size]
[/color][size=2][/size][/b]
[size=2]俗话说,寒从足上起。穿鞋的原始目的就是保暖、安全,因而气候环境(如冷热、晴雨)直接影响了人们对鞋子的选择。纵观全球,各国各地气候差异很大,鞋子的样式也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气候特色。
[/size]
[size=2][color=#e36c09][b]意大利
[/b][/color][/size][size=2][/size][size=2][/size]
[size=2]意大利的威尼斯有“水城”之称。由于当地降水频繁,船舱和路面时常积水,早先,一些贵妇人为了避免打湿脚面和裤裙,就尝试着穿鞋底较高的鞋子。在中国的江南水乡,也很早就流行穿高跟鞋。清·余怀在《鞋袜辨》中写道:“高底之制,于今独绝。吴下妇女,有以异香为底,围以精绫者……行步霏霏。”高跟鞋之所以一直备受女性宠爱,除了美观大方、利于健康外,与降水时可涉足积水也不无关系。    [/size]
[size=2][/size]
[size=2]在中国长江流域的夏季,一些户外劳动者喜欢赤脚穿自编的草鞋,既透气凉爽,又有效防滑。而在中国的干旱沙漠地区(例如塔里木盆地),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午后地面温度可达70℃以上,走[/size][size=2]长路时必须穿上用牛皮和毡做底的“乔拉克”鞋,这样方能有效隔热,避免烫伤。
[/size][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1/19210_850d13201580781c6ea57bafe2b55.png[/img]
[size=2][color=#e36c09][b]
日本[/b][/color][/size][b][size=2][color=#e36c09][/color][/size][/b]

[size=2][color=#e36c09][/color][/size][size=2][/size][size=2][/size][size=2][/size][size=2]日本是一个海洋中的岛国,海洋性气候使这里常年多雨,空气潮湿,路面泥泞。因此日本祖先发明了一种木头制成的木屐,用于防雨防水。在日本,“进屋脱鞋”不仅仅是一种卫生习惯,更是由于气候酿就的“潮气文化”的具体表现,因为日本降水日数较多,鞋常常沾着泥水,穿鞋进屋当然很不合适。    [/size]
[size=2]中国东北气候寒冷,历史上的乌拉鞋十分出名。这种鞋一般用牛皮(或狍皮、鹿皮)制成,鞋底和鞋帮是一块整皮,因而不怕荆棘泥沼,不畏冰土疙瘩,堪称一种“全天候”鞋。由于鞋内还垫了经过加工的乌拉草,绵软、暖和、舒适,非常适合东北的冬季气候。清太祖努尔哈赤穿过的一双乌拉鞋,至今还保存在沈阳故宫里。 “
[/size][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1/19210_8c461320158075fd45bb70c9446f4.png[/img]
[color=#e36c09][b][size=2]
荷兰[/size][size=2][/size]
[size=2][/size]
[/b][/color][size=2]荷兰木鞋”是荷兰四宝之一。这种鞋的制作稍嫌麻烦:选择两块厚木,先凿空,再填以松软保暖物,制成雏形后还需修整。鞋子最后的形状是头和跟部都向上微翘,故荷兰木鞋又称荷兰船鞋。这种鞋子适应了荷兰冬季气温较低且地面潮湿的特定气候,穿起来既防潮防泥又保暖安全,因而至今仍在荷兰乡村流行。[/size][size=2][/size]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1/19210_1d1213201580725037514b4cfafcc.png[/img]  
[color=#ffc000][b][size=2][/size][/b][/color][color=#ffc000][b][size=2]
——鞋文化[/size]
[size=2][/size]
[/b][/color][size=2]鞋文化是由古至今各种鞋的款式,用途形成背后的文化背景。如千层底鞋,婚庆鞋,绣花鞋等等,背后都有一段发展的历程故事,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这些就是所谓的鞋文化[/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size]
[b][size=2][color=#e36c09]传说:[/color][/size][size=2][/size][/b]
[size=2][/size]
[size=2]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都是赤着双脚走路。 [/size][size=2]当一位国王外出巡视偏远地区时,道路崎岖不平,碎石把他的脚刺得又痛又麻。 [/size]
[size=2][/size]
[size=2][/size][size=2][/size][size=2]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将国内所有的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 [/size]
[size=2][/size]
[size=2]工程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不计其数。再说,即使是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集不到足够的皮革啊!尽管这项工程根本完不成,甚至相当愚蠢,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老百姓也只能暗自叹息。 [/size]
[size=2][/size][size=2][/size]
[size=2]一天,一位聪明大胆的仆人向国王建议:“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牛?差遣那么多人?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可以割两小片牛皮包住自己的脚呀,而且所有的人都可以这样做。” [/size]
[size=2][/size]
[size=2]国王听后先是很惊讶,仔细一想,便采用了仆人的建议,并收回了以往的命令。 [/size]
[size=2][/size][size=2]从此,世界上便有了“皮鞋”这种东西。[/size]
[size=2][/size]
[color=#e36c09][b][size=2]起源:[/size]
[/b][/color][size=2][/size]
[size=2]南北朝时期,传说有一女子做布鞋,内里用香垫子,鞋底用麻绳纳成莲花图案。这种鞋踏在泥土上会留下美丽的莲花图案,时人称这种鞋为“步步生莲鞋”。在唐代还有人发明了适宜步行的远游鞋。据说,大诗人李白很爱穿这种鞋,尔后,许多文人墨客争相效仿,它的出现要比现在风靡全球的旅游鞋早一千多年。据传说,在古代的齐鲁大地,还流行一种面上用牛皮包的鞋,名日“踢死牛”,可与现代的优良足球鞋相媲美。[/size][size=2][/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size][size=2]至于屐,一般采用木制。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流亡国外19年,即君位后封赏随从。其中有一个名叫介子推的臣子,他不愿接受晋文公的封赏,于是隐居深山,敦请不仕。晋文公一怒之下,以焚山相胁,而介子推抱树焚死。事后,晋文公甚为哀惜,便以此树制成木屐以作纪念,于是木屐在民间广为流传。据考证,古代百姓穿木屐,一是为了凉爽,行走硬朗;二是为了防湿,尤其是潮湿阴雨的南方,常把木屐作为雨鞋穿用。在明末清初,仕女和小孩多穿红色木屐,而男子则穿黑色木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便鞋。即使是姑娘出嫁,也要漆画彩屐作为妆奁。[/size]
[size=2][/size]
[size=2]在古代,鞋、靴、屐是分得很清楚的,特别是什么场合穿靴,什么场合穿鞋或屐,都有严格的规定。在我国历史上,有关鞋的传说很多,如“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至其坐,至三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削足适履”(《准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扰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寇准背靴”以及“穿小鞋”等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和传说。这些富有哲理的典故和传说给人们带来许多启迪和警示。由此可见,鞋不仅是人类征途上的助跑物,而且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size]
[size=2][/size][size=2][/size]
[size=2]新石器时代( 约1万年前-约4千年前 )中国的先民用草、麻、葛编织成履。鞋的称谓很多,有屦、履、舄等。其中以舄最为显贵。 [/size]
[size=2][/size][size=2][/size]
[size=2]古鞋的种类以对材料来分,有草葛、布帛和皮革三种。 布帛鞋是指以大麻丝、绫、绸、锦等织物布鞋成的鞋。 汉代(前206年-公元23年)布帛鞋的鞋头多呈分叉状,底用麻线编织,称之为双尖翘头方履; 魏晋时期( 公元220年-公元316年 ),一般鞋的前端织有双兽纹饰,配色和谐,鞋式优美; 北齐(公元550年-公元577年 )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流行穿屐,所谡屐,指有木齿的鞋,它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 [/size][size=2][/size]
[size=2][/size]
[size=2]鞋是人们服饰的组成部分,在服饰穿着上起着“画龙点睛”的装饰效果。鞋,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因地域、气候、民族不同,加之政治经济的影响,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这些看上去只是横着的英文“L”型的鞋样,通过历代人们的智慧不断地发展创新,可以随心所欲地生产出成千上万个花色品种来,而这种发展,正是鞋文化的发展。那些做工精细,色彩艳丽,花样繁多的一双双鞋子,无不充满着美的魅力,值得我们去欣赏它、收藏它、研究它。 [/size]
[size=2][/size][size=2][/size]
[size=2][/size] [size=2]在传统文化中,鞋文化的地位是很高的,从古典经籍对鞋的规定特别严肃而认真可以看出。沈德潜《古诗源》载:"行必履正,无怀侥幸。"说明鞋同人的道德观念密切相关。《礼记· 曲礼》说到"君子"吃饭这些规定至今在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中仍然成为重要的"庭训"。
[/size]
[color=#e36c09][b][size=2]鞋与中国文字[/size]
[/b][/color]
[size=2]在我国,鞋与文字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多种称呼,[/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size]
[size=2]比如:[/size][size=2]舄(xi),我国早期对于一种重木底鞋的称呼,是帝王大臣常穿的尊贵的鞋,多用兽皮或丝绸作面,布底之下加一厚木为底,有的还在木上注腊,以防潮湿。周代的舄有等级之分,天子足登赤舄,依次为赤、白、黑;王后之舄亦为厚底及赤、青、元三色,夏用葛麻、丝绸,冬用兽皮制作而成。   [/size]
[size=2][/size]
[size=2]屦(ju),《诗经》上有“纠纠葛屦,以屦霜”一句,其中的屦就是指一种比较简陋的用麻、葛编成的单底鞋。 [/size][size=2]履,是早期用草、麻、葛等编织而成的鞋。《说文》中即有“履,足所依也”。它是汉代以后对鞋较普遍的称呼。 [/size][size=2]另外还有屣、靴等。   [/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size]
[size=2]不但如此,鞋与中国文化还相互融汇,在成语典故、文学作品,乃至现代的歌谣、相声、小品中都不乏有与鞋相关的内容。透过鞋,您能窥见中国某一时期、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遗憾的是,尽管中国很早就开始了鞋的生产制作,但是现在皮鞋的制作工艺却仍要从欧洲引进。   [/size][size=2][/size]
[size=2]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鞋的文化内涵愈加丰富,从品牌的取名到产品的设计、工艺技术管理、员工培训以及质量检测和产品包装、营销策略等等,都渗透着思想与技巧,中国的鞋文化与制鞋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我们期望中国的鞋文化、中国的鞋历史能够沿革下去…… [/size][size=2]  [/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size][size=2]
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我国橡胶工业的起步,我军从穿布鞋转变为穿解放鞋。解放鞋也就成为我军的主力鞋,一穿就是50多年。50多年来,它在部队作战、训练、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size][size=2][/size]
[size=2][/size]
[size=2]由于解放鞋采用纯棉材料制作鞋面、鞋里,不结实,战士们经常是“一年穿破五六双解放鞋”。加之,解放鞋透气、透湿性差,容易滋生细菌,常常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有的战士甚至因脚气感染,影响了训练。   [/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size]
[size=2]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广大科研工作人员开始长达20年的攻关。1997年,总后军需部成立了新型作训鞋课题组,经过数百次实验,新型作训鞋终于在10个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增强新型作训鞋耐磨性,他们研制出新型应用化学纤维材料;为了解决新型作训鞋抗菌防臭,他们在织物中加入抗菌防臭剂;为了减轻鞋的重量,他们研制出短纤维增强型发泡橡胶新材料,并采用世界先进制鞋新工艺,使新型作训鞋既舒适又美观。
[/size][size=2][/size][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1/19210_c49e13201580706b897f03df9c8b8.png[/img]
[size=2][color=#e36c09][b]
鞋与婚俗[/b][/color][/size][b][size=2][color=#e36c09][/color][/size][/b][size=2][/size]

[size=2][/size][size=2][/size][size=2]俗话说:“腿勤人长寿,脚健人身壮”。养生、保健、长寿是当今人类最关注的问题。脚部保健可起到祛病益寿的功效,而脚部保健的关键是保暖、吸潮、透气,使用纯棉或真丝制造的布鞋,能保持干燥,防止病菌生存,减少脚病产生,达到祛病益寿目的。[/size]
[size=2][/size]
[size=2]结婚是人生大事,鞋文化在婚庆文化中占有重要位。并以其特有的色彩和装饰,扮演一定角色。洞房中穿的新婚鞋,色彩以大红、绯红为主,鞋面绣吉祥图案。中华鞋俗与婚庆有着密切的关系,“鞋”与“和谐”的“谐”,同偕到老的“偕”同音,利用这象征着协调、合谐。旧时婚庆时人们常用鞋祝颂新婚夫妇白头到老,在礼品中放一面镜子和一双鞋。因古时的镜子是铜做的,所以寓为“谐(鞋)同(铜镜)到老”,也有的送有鞋有铜镜的风俗画。有的地区新婚夫妇人洞房前要共同走过一段麻袋铺地,然后互换鞋子,以示同甘苦共命运。一双新婚洞房鞋“又名三寸金莲”,折射出我国古代时期家长对儿女进行性教育是非常隐秘,含蓄而文明的。“三寸金莲鞋”是古代新娘进洞房时的睡觉鞋,鞋子里面藏有男女做爱的春宫图,它是家长对新婚夫妇进行性教育的隐晦方式。也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用鞋子作为性爱的传递信物。在洞房花烛夜用睡鞋进行婚前教育,是我国性文明教育史中的一种表现形式。[/size]
[size=2][/size][size=2][/size]
[color=#e36c09][b][size=2]鞋中礼仪[/size]
[size=2][/size]
[/b][/color][size=2]周代时,人们遵守脱鞋入室习俗,平时生活中在室内大都赤足行走。据《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室里。”意思是说,楚王因事出室,不及穿鞋,屦人追到了室里(即寝门),才进屦由楚王穿上。又,《列子》载:“宾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屦跣而走。”这都说明古人在室内是不穿鞋的,都是赤足走路的。如果在宫廷内穿鞋上殿见君,那就会遭杀身之祸。[/size]
[size=2]    [/size]
[size=2][/size][size=2][/size][size=2]春秋时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次晋平公召见师旷,师旷上堂没有脱屦。平公十分生气,说:“那有人臣不脱履而上堂的?”那时,臣子朝见君王,也要脱下鞋子放在殿外。如果不遵行这个礼俗,还会招来大祸。《吕氏春秋》载:一次,齐王疾 ,叫人到宋国迎文挚归来,文挚匆匆到了宫内,忘了脱鞋,就登床问侯齐王的病情。齐王边叱责边起来,就准备生烹文挚。又据《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卫侯与诸大夫饮酒,褚师声子(革几)而登席,公怒戟其手曰:‘必断其足’。”以上两例,都是因入室不脱履,而险遭断足遭烹之灾。那时,只有宫高位尊的亲近大臣,才能有穿鞋上殿见君的特殊待遇。[/size]
[size=2][/size] [size=2]在秦汉时,也传承周代不能穿鞋入室,不能穿鞋入屋,必须脱鞋于阶外,赤脚进入户内的习俗。据《新序》载:秦二世胡亥,邀昆弟数人饮宴,并以酒飨群臣。诸子先行赐食。后胡亥下阶,看群臣所脱的鞋子,如发现其中有因年久而穿坏了的,就被立即逐出宴会之外。    [/size]
[size=2][/size]
[size=2]到西汉时,仍传承脱履于外的礼俗。《史记·滑稽列传》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宴饮的描写:“日暮酒阑,合樽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这里反映的正是宴会时众人将履、舄等放置在门外的情景。又,《汉书·隽不疑传》载:“胜之直指使居传舍中,一次,闻隽不疑来,因隽负有盛名,胜慌忙之中‘趿履出迎。’师古曰:履不着跟,曰(革及)。”因为时间匆促,在门外纳履未正,曳之而行。这说明在传舍中仍有户外脱履之俗语。    [/size]
[size=2][/size][size=2][/size]
[size=2]汉时,还规定:有罪的人不准着履。《汉书·匡衡传》载:“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谒者诏衡冠履。”又,《董贤传》:“(贤)诣阙免冠徒跣谢。”这可证明凡待罪者都跣足。    [/size]
[size=2][/size]
[size=2]魏晋时,入室仍须脱履,赤足。《魏书·曹真传》有“赐剑履上殿”之句,说明当时上殿都要脱履。就是远出在外,仍习惯于室内脱履,《邴原传》注:“太祖北征归,原至通谒,太祖大惊喜,履而起,远出迎原。”《世说》载:“王子猷子敬兄弟,共坐一堂,上忽发火,子猷遂走避,不惶取履。子敬徐扶侍者出。”这里所说的“不惶取履”,反证入室必跣足也。又,"谢遏夏月尝仰卧,谢公清晨卒来,不暇着衣,跣出户外,方蹑履。"这最后一句,也说明了当时仍持入室即脱履的习俗。[/size][size=2] [/size][size=2] [/size][size=2]  [/size]
[size=2][/size][size=2][/size][size=2]在礼节的规范上,如在南北朝时,对着履和穿屐,在礼节上也有所区别。魏晋六朝因循古仪,着履表示尊敬,着屐以图轻便。凡在主要场合,如访友、宴会等,均须穿履,不得穿屐,否则被认为“仪容轻慢。”《齐书·蔡约传》载:蔡约为高祖重用,“任尚书辅政,百官脱屐到席,约蹑屐不改。”说明蔡约身居重职才有此特权。《粤东笔记》载:广州男子轻薄者,多长裙散屐,人皆呼为裙屐少年,以贱之。 到唐代,入室脱靴之俗已变,但在某些场合仍有脱鞋的习俗。《法苑珠林》二八:“若是白衣,多着靴鞋为荣。初入寺内不劳脱履,若入佛堂,得脱也。”[/size]
[size=2][/size]
[size=2][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09/17074_e68d13171213170d26d81260018d6.gif[/img][/size]
[size=2][/size]
[color=#ff0000][b][size=2]分类[/size][size=2][/size]
[/b][/color][size=2][/size][table=585,#ffffff,#ff0000,1][tr][td]
[color=#e36c09][b][size=2][/size][/b][/color] [color=#e36c09][b][size=2]布鞋:[/size][/b][/color][size=2][/size]
[size=2][/size]
[size=2]布鞋,顾名思义,即用布制作的鞋。 布鞋,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考证,最早的手工布鞋是在山西侯马出土的西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size][size=2][/size]

[color=#ffc000][b][size=2]——传说[/size]

[/b][/color][size=2]布鞋在湘西有一个非常优美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大山深处古老的山寨里生活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黛帕斯,她勤劳善良,心灵手巧,擅长针织女工。在一年传统的赶秋节对山歌的时候,她遇上了自己心仪的阿哥,为了表达心中的情意,于是把自己亲手做的、收藏了多年的布鞋和绣花鞋垫送给阿哥。阿哥穿上布鞋,刚好合脚,不长也不短,心喜是先祖安排良缘,于是与黛帕斯结成伴侣,过着幸福生活。此后,湘西地区也就一直有着婚嫁必送布鞋和鞋垫为礼物的习俗。[/size]

[color=#ffc000][b][size=2]——历史[/size] [/b][/color][color=#ffc000][/color]

[size=2][/size][size=2]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先秦时期的鞋履早在仰韶文化时期,我国人民已在着尸非、屦或履了,当时男女鞋饰没有明显的差别。   [/size][size=2][/size]

[size=2]到殷商时,初步建立了礼制,已有各种鞋履,可说皮、绵、布、草俱全。据《实录》中说:“夏商舄履皆以皮为之。”从哈密市五堡墓地出土的3000年前的长筒皮靴,就是很好的证明。其靴长12.7厘米,宽9.4厘米。由靴面、靴底、靴腰三部分,以细皮条缝制而成。自靴底毛靴腰最上部约19.5厘米,靴尖上翘,并在其上及跟、靴内外两侧各附一铜扣饰.[/size]
[size=2]   [/size][size=2][/size]
[size=2]商代贵族,腹下佩黼或韦革毕,脚穿翘头船式样的翘尖鞋,而商代武士穿的则是薄底翘尖皮履。从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玉人,也见已着履,并有鞋翘。其实,在殷商时,人们已熟练地掌握了丝织技术,丝织物和纺织物已普遍流行。当时在贵族阶层中,除穿皮履外,并且普遍地穿着各种麻鞋和丝鞋了。   [/size][size=2][/size]

[size=2]建国之前的布鞋,主要都是传统的手工、绣花布鞋等。由于是手工纳底,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湿的特性,深受中国百姓喜爱。建国后,我国各地开办了很多布鞋厂,集中大量生产机制布鞋,这是中国布鞋的鼎盛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布鞋逐渐淡出了鞋类市场的主要舞台,但依旧保持着巨大的生命力。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观念趋向自然和健康,而怀旧也成了现代人心底共存的一份纯情。穿上一双合适的布鞋,成为了很多现代青年男女追赶的时尚潮流。[/size][size=2]   [/size][size=2][/size]
[size=2]布鞋相对于其他鞋类,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场所,尤其适合在休闲、旅游、室内、开车等任何场合穿着,而时尚的绣花女鞋一直以款式新颖、漂亮端庄而闻名,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标志之一。   [/size][size=2][/size]

[size=2]可以说,布鞋和中国女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据调查,在很多女性眼里,布鞋是一种时尚和传统的产物。穿上布鞋,那种舒适惬意,是无法用语言所形容。而中国女性一旦穿上布鞋,则更添了十分性感和妩媚,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品味。布鞋的柔和,自然的美丽,简洁的风格,在女性穿上布鞋后尽现无遗。而美丽清纯的白底黑布鞋,更能带给你美好的永恒回忆。[/size][size=2][/size]
[size=2][/size]
[size=2][color=#ffc000][b]——传情[/b][/color][/size]

[size=2]前些年,侗族姑娘,几乎没有一个不会做布鞋的。   [/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在侗族的村村寨寨,每当农闲或劳动空隙,便常看见姑娘们三五成群,聚集在鼓楼上、岩坪边、田头地尾或火塘边,一边唱着优美的侗族,一边飞针走线地纳鞋底,上鞋蓬、团鞋边……她们还互相比赛,看谁做得快,做得好。   [/size][size=2][/size]
[size=2][/size]
[size=2]布鞋最大的优点就是汲水性强,穿上它干燥舒适,暖和无臭,走路时粘脚轻便,是商品世界的胶鞋、皮鞋、塑料鞋所不可比拟的。但在侗家看来,布鞋除了这些实用价值之外,还有它更深一层的含意。   [/size][size=2][/size]
[size=2]人们常以会不会做布鞋,做得好不好来衡量一个姑娘的手脚是否灵巧,为人是否聪明。   [/size][size=2][/size]

[size=2]侗族男女青年的恋爱是含蓄的。他们从不使用“我爱你”这种苍白 的语言,他们绵绵的恋爱,炽热的感情,常常隐蔽在行动里。如双方的感情发展到十分密切融洽的时候,女方便把一双手艺精巧的布鞋,悄悄地送给男方。送布鞋是侗族姑娘传情的一种方式,姑娘的千言万语尽在其中。[/size][size=2]   [/size][size=2][/size]
[size=2]侗家办婚事向来都是俭朴的。男方无须费什么彩礼,女方也无嫁妆陪送。但新娘过门时,布鞋却万万不能缺少。往往是几双、十几双乃至几十双。布鞋做得越多越漂亮,越说明新媳妇能干,勤快,贤慧。   [/size][size=2][/size]

[size=2]这么多布鞋送给谁呢?首先是公、婆,其次是堂伯、堂叔,再次是舅 父、舅母、姑父、姑母。大凡长辈,每位一双。自然新郎更不可少。新郎的鞋做得特别讲究,鞋底一般全用白布。以示高尚纯洁的爱情。有的 鞋面上绣着精美的花鸟,意味着前程似锦,美满幸福。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1/19210_e21f1320158069825e231134f7bfb.png[/img][/size][/td][/tr][/table]
[table=585,#ffffff,#ff0000,1][tr][td]
[color=#e36c09][b][size=2]虎头鞋:[/size][size=2][/size]  
[size=2][/size]
[/b][/color][size=2]虎头鞋是童鞋的一种,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民间制做此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孩子穿上虎头鞋唇,兔毛随风飘动,虎头也有了动感。虎头鞋鞋底肥大,插空纳上九个菱形破花,九个破花称为九颗圆子,意为“九子十成”。[/size][size=2] [/size][size=2]   [/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
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一岁左右。此时的儿童跃跃欲试,想要走路,但又离不开大人的搀扶。这时父母给孩子穿双虎头鞋。利于孩子脚踏实地。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护情孩子健康成人。    [/size][size=2][/size]  
[size=2][/size]
[size=2]关于穿虎头鞋,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传说黄河岸边有个姓石的船工,他乐于助人,为两岸人摆渡过河从不要钱。一天,一位老奶奶冒雨过河请人为即将临产的儿媳接生。谁知她刚走到河边。风一刮,雨一淋,头像炸开似的疼。姓石的船工看见了,将老奶奶搀到屋里休息,自己替老奶奶去请接生婆。雨过天晴,老奶奶的儿媳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老奶奶千恩万谢,送了一张画给船工。画上画的是一个正在绣虎头鞋的俊俏姑娘,船工看了很喜欢,就将画贴到了自己的茅屋里。[/size][size=2] [/size][size=2]  [/size][size=2] [/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
从那以后,船工收船回到家里,总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做好饭菜等他。原来,姑娘是天帝的女儿,天帝派她下凡与船工结为夫妻。过了一年,他们添了儿子,取名石虎。    [/size][size=2][/size]  
[size=2][/size]
[size=2]几年过去了,人们都知道了船工娶画上的美女结为妻子的事。这天,县官来到渡口,见船工的妻子貌美,想霸占为妾。船工的妻子见县官起了歹意,便收了凡身,回到画上。县官抢走了画并把面贴在了床头。可是,不管县官怎样甜言蜜语,画上的美人就是不下来。 [/size][size=2]  [/size][size=2] [/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
小虎在家一直哭着要妈妈,送画的老奶奶告诉船工,让小虎的姑姑做双虎头鞋,小虎穿上它,就一定能够找到妈妈。按照老奶奶的嘱咐,小虎的姑姑连夜做好了虎头鞋。小虎穿上一试,身轻如燕,立刻向县行飞去。见了县官。虎头鞋变成了老虎,咬死了县官、船工的妻子见小虎来救她,赶忙从画上跳下来,带着小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size][size=2][/size]  
[size=2][/size]
[size=2]现在,人们仍认为虎头鞋能除恶魔保平安,因此都要给孩子做双虎头鞋穿。有些地区还讲究穿三双虎头鞋,并保留让姑姑做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送侄儿的风俗。俗语有:“头双蓝(取谐音拦,即拦住不大折),二双红(红能辟邪,可以免灾),二双紫落成(意即孩子在自家长大成人)。”有了蓝、红、紫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孩子必会安然无恙。[/size][size=2][/size]  [/td][/tr][/table]
[table=585,#ffffff,#ff0000,1][tr][td]
[color=#e36c09][b]屐
[size=2][/size][size=2][/size]
[/b][/color][size=2]屐:一种鞋底装有双齿的鞋子,它主要是用木料为主,称木屐。木屐是由匾、系、齿三个部分组成。匾即为鞋底,鞋底上系有鞋带,即系、齿在屐的底部前后,呈直竖式。[/size]
[size=2]
汉代末年,女子出嫁多穿木屐。屐上彩画,并用五彩带系之,十分美观。晋朝,有一种木屐,匾、帮、齿全部用整块木头制成,帮代替了原来的系。还有一种,它的双齿可以任意拆卸。据说,这种木屐为南朝诗人谢灵运所创,称谢公屐,为登山旅游时穿用,可以在上山去前齿,下山去后齿,以便保持人体平衡。[/size]
[size=2][/size][size=2][/size]
[quote]
[size=2][color=#ffc000][b]——简介[/b][/color]

木屐,简称屐(giek),是华夏传统的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木屐是汉人在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普遍服饰,一直没有中断过,目前木屐在潮汕地区仍非常普及,据说木屐有男方女圆的区别。

[color=#ffc000][b]——历史渊源 [/b][/color]

木屐是为中国古代人所钟爱服饰,在隋唐以前非常流行。《释名·释衣服》云:“屐,搘也,为两足搘以践泥也。”因此木屐上有两齿,适合在泥中行走。《庄子·天下》注:“木曰屐者。” 桎和屐的汉字构造联系按,雨行所以践泥。《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屐中可以践泥的齿是为了走路轻便及雨天防湿防滑的作用。《后汉书·逸民列传》云:“初,良五女并贤,每有求姻,辄便许嫁,疏裳布被,竹笥木屐以遣之。五女能遵其训,皆有隐者之风焉。”汉代汉女出嫁的时候会穿上彩色系带的木屐。木屐的鞋面是人字形,这是因为木屐绑带的样子像人被捆起来一样,也就是形如“桎”的篆字体(见右图)。《后汉书·五行一》云:“延熹中,京都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五采为系。此服妖也。到九年,党事始发,传黄门北寺,临时惶惑,不能信天任命,多有逃走不就考者,九族拘系,及所过历,长少妇女皆被桎梏,应木屐之象也。”《颜氏家训》记称:“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述,……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着)跟高齿屐。”《南史·宋本纪》“制诸主出适,遣送不过二十万,无锦绣金玉。内外奉禁,莫不节俭。性尤简易,尝著连齿木屐,好出神武门内左右逍遥,从者不过十余人。”晋干宝《搜神记》提到:“初作屐者,妇人圆头,男子方头,盖作意欲别男女也。至太康中,妇人皆方头屐,与男无异。”
  
除了两齿木屐以外,汉人军队里还采用了平底木屐,防止脚部被带刺杂草划伤。《晋书·宣帝纪》:“关中多蒺藜,懿使军士三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然後马步俱进。或作跂。”不仅仅军人如此,平民也往往在路上穿着木屐,防止脚被带刺植物划伤。南朝梁《本草经集注·草木上品》:“乌头为之使。多生道上,而叶布地,子有刺,状如菱而小。长安最饶,人行多著木屐。 今军家乃铸铁作之,以布敌 路,亦呼蒺藜。”   
此外,晋代还出现了屐齿可以拆卸的谢公屐,方便登山。《南史·列传第九》云:“(谢)灵运……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明朝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云:“蹑屐登崖。”   

宋明时期,木屐成为像斗笠、蓑衣一样重要的雨具。

[color=#ffc000][b]——特色[/b][/color]

屐是一种有齿之履。齿被安装在鞋履底部,前后各一,呈直竖状,多用于出行。鞋底设齿,为的是行走方便,因古代路面崎岖不平,有了双齿,就可减少鞋底与路面的接触,行走时就会显得稳当便捷。屐齿通常以木料为之,和一般的麻底之履相比,木齿更经得起磨损,木齿坏了还可以更换,所以特别适合外出旅行。由于装上了双齿,鞋底的高度有所增加,在雨天的泥地或长满青苔的山道上行走还不易滑跌。汉史游《急就篇》“屐赢窭贫。”唐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所以践泥。”说的就是这种鞋履。叶绍翁在《游园不值》诗云: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olor=#ffc000][b]——历史发展[/b][/color]

据文献记载,中国人穿木屐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两件残存的木屐,均为左脚所穿,屐木扁略呈足形,前宽后窄。其中一件木扁身平整,上有五个小孔,头部一孔;中间和后跟处各有二孔,两孔间挖有凹槽,槽宽和孔径相同,推测其用途是在绳子穿过小孔后将其嵌入槽内,以使表面平整。出土时绳带已腐,也不见屐齿(图四)。另一件为圆头方跟,开有六孔,后跟处二孔间也挖有凹槽。据研究,这两件木屐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属良渚文化遗物。   

据《庄子》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制作了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木屐。《庄子·异苑》云:“介子推抱树烧死, 晋文公伐以制屐也。”南朝宋刘敬叔《异苑》提到,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饿,派随臣遍寻吃食不得。就在几近绝望之时,跟随重耳一同逃难的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重耳喝了。一碗肉汤下肚,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发现所食之肉竟是介子推从自己身上割下的时候,重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晋文公返国,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遂携母隐居到了绵山。文公得知后,命人去绵山搜寻,求之不获,遂下令三面举火以逐介子推下山。然而大火未能动摇介子推归隐之心,大火过后,人们发现介子推和他的老母已被烧死在了一棵大树下。晋文公很悲痛,就用那棵树的木料制成一双木屐,每天穿着并不时叹曰:“悲乎,足下!”以此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让嗒嗒作响的木屐之声时时提醒自己,不重蹈覆辙。木屐之声激励着重耳励精图治,最终使晋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足下”也成为对人的尊称。   

吴王夫差得到越国进献的美女西施,命人造了一条“响屐廊”,即在雕梁画栋的长廊之下挖坑,埋下成排陶缸,再在上面铺设一层有弹性的木板,让身系小铜铃佩带种种宝玉饰品衣裙,脚著精巧木屐的西施於廊中翩翩起舞,让长廊发出琴瑟般的节奏,与清脆的铃声、玉佩声共鸣,伴随著西施优美舞姿,使夫差为之倾倒。宋代王禹称《游灵岩山·响屐廊》诗云:廊坏空留响屐名,为因西施绕廊行。 可怜五相终死谏,谁记当时曳屐声。

春秋战国时期,穿屐者日益普遍,据说孔子当年就穿过木屐。《太平御览》卷六九八引《论语隐义注》:“孔子至蔡,解于客舍,入夜,有取孔子一只屐去,盗者置屐于受盗家。孔子屐长一尺四寸,与凡人异。” ⑿ 说的是孔子周游列国,来到蔡国,投宿于客舍。按当时习俗,鞋履不能穿入室内,只能放在门口,没想来到第二天起来,木屐不翼而飞,原来在半夜里被人偷走了。论者以孔子之屐“与凡人屐异”,故遭失窃,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估计是人们出于对孔子的敬重,故将其所穿木屐当作宝物珍藏起来。《晋书·五行志》中有一段记载,即涉及孔子之屐的下落:“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武库火。张华疑有乱,先命在守,然后救火。是以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及二百万人器械,一时荡尽。”⒀可见在被大火焚烧之前,孔子的木屐一直被视为“异宝”典藏于库。
  
汉代男女也以穿着木屐为尚,在东汉首都洛阳,还流行一种习俗:新娘出嫁,嫁妆之中必备有木屐,考究者还在屐上施以彩画,并以五彩丝绳为系。如《后汉书.五行志》以及应劭《风俗通义》所说:“延熹中,京师长者皆着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屐,五彩为系。” 这种漆画木屐在安徽马鞍山市郊东吴名将朱然及其妻妾合葬墓中曾有出土:屐身小巧精致,木扁上凿有三个较小的孔眼,周身施以漆绘,屐底则装有两个木齿,当为朱然妻妾的随葬物品。

[color=#fac08f]三国时代的出土木屐[/color]

《神仙传》云:“后出游,谓慈俱行,令慈行于马前,欲自后刺杀之。慈著木屐,持青竹杖,徐徐缓步行,常在马前百步,着鞭策马,操兵器逐之,终不能及。”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木屐的盛行时期。这个时期的木屐不仅用于出行,还用于家居,如《世说新语·忿捐》记晋人王述性情急躁,用餐时以筷子戳刺鸡蛋,刺之未破,便大怒掷地,鸡蛋圆转不止,王述便“下地,以屐齿碾之。”⒂ 这是晋人家居着屐的一个例证。《晋书·谢安传》中也有这方面记载:“(谢)玄等既破(苻)坚,有驿书至,(谢)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说的是淝水之战期间,东晋宰相谢安,亲任征讨大都督,指挥战事,令其侄谢玄率兵迎敌,自己却在住所与人下棋。突有前方驿书送至,报告其侄获胜消息,谢安不为所动,依然与棋友对弈,表现出持重沉稳的大将风度。直到棋局结束,返身回房,再也按捺不住激动之情,过门槛时竟忘了抬脚,以至将屐齿折断。这也是晋人家居穿屐的实例。

[color=#fac08f]南朝活络齿屐[/color]

南朝活络齿屐 :这是一双仿南朝"谢公屐"形制的活络齿屐。南朝宋永嘉太守谢灵运,是我国山水派诗的鼻祖。性喜山水,根据《南史》记载,他创造了一种活络木屐。为了登山时保持人体平衡,这种木屐利用榫头、插子和两枝活动齿屐,在上山时卸掉前齿,下山时则脱掉后齿,史称"谢公屐"。   

后被市井人所模仿,并相沿成习。由于这木屐优点甚多,便很快流传到南方。木屐之声伴随着重耳“悲乎,足下”的叹息,伴随着寒食禁烟、伴随着清明上墓、伴随着清明植树的风俗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也许是历史的一个巧合,也许是后人接受了晋文公重耳足蹬木屐“以志吾过”的教训,总之,若干年后,决定唐王朝命运的介休之役就在绵山脚下进行。刘武周、宋金刚会同突厥军队数万人与太原公子李世民进行决战。李世民坚壁挫锐,慎择战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此役李世民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就是礼贤下士,收降了一位割股奉君的名将尉迟恭。不过在后来的凌云阁封臣中,李世民没有像晋文公那样健忘,首先重赏了这位忠义名士,由此传为千古佳话。然而在今天的世界里,穿木屐最多的当属日本人。在日本传统的节日里,在婚庆、祭典等仪式中,日本人穿着传统的和服,而木屐在整套的和服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看惯了日本人穿木屐,多数人会以为这是日本人的传统服饰,然而循着木屐之声,回到久远的过去,人们会惊讶地发现,日本服饰中的木屐确实是起源于日本本土,但是在唐朝时却吸收了由中国传来的木屐。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这种木屐还被传播到国外,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穿着木屐的习俗,就是从中国传入的。笔者在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文物库房曾见到巨幅刺绣《释迦如来说法图》,为唐人所作,画中即有多人穿屐。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屐式与现代日本民间所流行的木屐十分相似,所以猜测对其产生过影响。除男性外,唐代妇女也有穿着木屐的习惯,尤以江南女子为常用。李白《浣纱石上女》诗中就有“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的吟唱,清王琦注引《南越志》:“军安县女子赵妪,着金箱(镶)齿屐。”说明当时女子所着之屐形制考究,屐齿还加以镶饰。李白的另一首诗《越女词》也谈到女子着屐的情况,诗中有句云:“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鸦头袜一作“丫头袜”,这是和木屐相配用的一种袜子,制作时将大脚趾与另外四趾分开,形成丫形,以便卡住屐上的绳系。从李白的诗句中可了解到,当时穿着木屐,既可穿袜,也可赤足。   

[color=#fac08f]穿木屐的宋人[/color]   

宋代以后的汉族妇女,因为崇尚缠脚,故多不穿木屐。男子却依旧穿着,不过多用作雨鞋。《宋高僧传·十九丰干传》:“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宋张瑞义《贵耳集》:“东坡在儋耳,无书可读,黎子家有柳文数册,尽日玩诵,一日遇雨,借笠屐而归。”说的是苏东坡冒雨戴笠着屐而归的情景。《小辨斋偶存·题坡翁儋耳小像》:“东坡一日访黎子云途中值雨乃于农家借箬笠木屐戴履而归妇人小儿相随争笑邑犬争吠东坡谓曰笑所怪也吠所怪也。噫嘻笑所怪者妇人小儿也以笑为常者东坡也吠所怪者邑犬也以吠为常者东坡也彼自见其怪我自见其常所以寜与农家共箬笠木屐而不与章惇吕恵卿共冠裳也噫嘻。”《张逵东坡笠屐图》「后有魏了翁、冯子振、邓熙、李孝光跋语并诗。今录三人。“东坡在儋耳,一日访黎子云,中涂值雨,从农家借箬笠、木屐,戴履而归。妇人小儿争笑,邑犬争吠。」穿着木屐的宋人形象,在宋画《归去来辞图》中有所描绘。《奇女子传·双鬟女子》云:“超他日过胜业坊北街时春雨初霁,有三鬟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籹蓝缕,穿木屐于道侧槐树下値。”   

明清时期将木屐称之为“泥屐”,也着眼于屐的用途而言。如《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五回:“狄员外打了伞,穿了泥屐,别了薛教授回家。”在缠足之风盛行的明清时期,广东、福建一带的妇女未染此习,仍为天足。因当地气候比较炎热,那里的女子和男子一样,不论晴天还是雨天,平时家居都以穿屐为尚,只是在屐的装饰上比男子所穿者的略微讲究。如明谢肇《五杂俎》记:“今世吾闽兴化、漳、泉三郡,以屐当革及,洗足竟,即跣而着之,不论贵贱男女皆然,盖其地妇人多不缠足也。女屐加以彩画,时作龙头,终日行屋中,阁阁然。”这个时期的木屐形象,在王圻《三才图会》中还有描绘。   

清代男女日常家居所穿之屐多无屐齿,以广东潮州一带出产者为上品,由木包木制成,含有微香,着之可除秽气。也有在木屐表面漆,或包裹绣帛、皮革者,多见于女屐。如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称:“今粤中婢媵,多着红皮木屐。士大夫亦皆尚屐。沐浴乘凉时,散足著之,名之曰‘散屐’,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为雅,或以木包木为之。……新会尚朱漆屐;东莞尚花绣屐,以轻为贵。”这种无齿之屐,已接近现代的拖鞋。

[b][color=#ffc000]——缠足[/color][/b]

缠足用木屐   
满清末年距今一百二十年前的古物,清朝女子流行缠足,脚越小越美,大概六岁起就用白布绑紧双脚,再穿这种木屐使脚长不大,木屐要越穿越小,这是最大的。

[b][color=#ffc000]——潮汕便屐[/color][/b]

出花园小孩穿的红木屐,是潮汕人日常的一种。《潮阳县志》(光绪十年,潮阳知县周恒重监修,简称“周志”或“甲申志”)云:“屐有五便:南方地卑,屐高远湿,一也;炎徼虐暑,赤脚纳凉,二也;所费无几,贫子省钱,三也;澡身濡足,顷刻遂燥,四也;夜行有声,不便为奸,五也。”《南粤笔记》云:屐,“以潮州所制拖皮为雅。”这里所说的拖皮屐,就是林大钦穿的红木屐。   

[color=#fac08f]潮州木屐[/color]  
 
潮汕木屐的式样与省城广州的木屐大致相同,但制作工艺比较精巧、讲究,其形式有:椭圆形,前略宽,后略窄,只适应男人穿的“龙船屐”;分左右脚,前趾略低,中呈弓形,后跟略高的“认脚屐”;不加任何油漆的原木的“白胚屐”;涂上红、橙、黑、棕等颜色,绘上花卉、图案的“油彩屐”;晚上在家穿的“高脚屐”;用坚韧的木材制成并上漆的称为“漆屐”等等。潮汕木屐又名“散屐”,做工精细,屐皮用料考究,清代以来,已享有很好的声誉。
  
旧时,潮汕人穿红木屐实为平常之事。我儿曹时,也曾穿过木屐,夜行戏耍,喀喀咔咔,颇有童趣。
  
可在外地人看来,却有一番异味古风。清康熙时曾官至内阁学士、刑部尚书的徐乾学,写有《潮州杂兴》云:蛮女科头足踏尘,大夫偏裹越罗巾。天无晴雨穿高屐,岂是风流学亚人。木屐作为潮汕地区旧时的生活用品,现已被各种塑料鞋类所取代,但现在农村仍有少数人还喜欢使用它。

[b][color=#ffc000]——文昌木屐[/color][/b] 
 
中国南部海南省著名侨乡文昌县素有穿木屐的习惯,虽然木屐逐渐被淘汰,以布鞋、皮鞋、塑料鞋取代,但是在城乡,目前还有一些人仍然喜欢穿着木屐。  
 
木屐,是木底鞋子的通称。相传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晋国贵族介子推曾随晋文公流亡国外,回国之后,介子推隐居绵上(今山西公休东南)山中,晋文公多次召请不至。后来奉命来召介子推的军士想用纵火焚山的办法逼他出山,介子推竟抱树而死。晋文公哀叹之余,便用该树为木料做成木屐,每当穿着时就说:"悲夫,足下!"以表示对介子推的眷念。  
 
文昌木屐已有悠久的历史。初时,它的外形宛若一只用木板钉成的小凳子,上面再接合鞋帮,着地的两只脚称为屐齿。由于屐齿的接触面积小,所以能适应泥泞的路面或在雨天行走,人不易滑倒。
 
后来出于生活的需要,慢慢出现了由整块木料凿成的拖鞋形式的木屐。这样的木屐有更多的优点。   

文昌木屐种类颇多,有苦楝木屐、苦常木屐、江斧木屐等等,特别是用苦楝木料做的用油漆画得很漂亮的木屐,因为苦楝木轻便耐用,着之足下,真是妙不可言。

[color=#ffc000][b]——日本木屐 [/b][/color]

日本木屐又称下駄(geta)。木底通常是用桐木或者杉木制成。连歯下駄是指台下前后两片屐齿相同的木屐 。只有一齿的称为「一本歯下駄」。「一本歯下駄」用于山道的步行,特别是在山中修行的僧侣和山间野宿者。一本歯下駄可能源自谢公屐。台面鼻绪的材质自古多种多样,古代常用布包住的麻、棕榈、稻草、竹皮、蔓草、皮革所制。彩色的鼻绪又称为“花绪”。   

日本的木屐在历史上的大致源流是起源于日本本土,但是中国南部和东南亚谱系,以及亚洲北部和朝鲜半岛谱系也被日本木屐所吸收。日本平底木屐 一本歯下駄  

[color=#ffc000][b]——荷兰木屐[/b][/color]

木鞋(clog)是荷兰服饰中最著名的特点。木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那时皮鞋是达官贵人独享的奢侈品,而老百姓会在农闲的冬季制造经久耐用的木鞋。杨树和柳树的木材成为制造木鞋最好的原料,并且通常是人们在自己的村庄或地区进行相对封闭的木鞋制作。这样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木鞋在兼备了保暖、坚固、防潮防汗和舒适特性的同时,还显示出不同的地区特色。 木鞋在荷兰还是订婚的信物。传统的青年男女订婚时,男方要把自己亲手做的木鞋作为信物送给女方。几乎每一位荷兰男人一生中起码要做一双精美的木鞋送他的未婚妻。这种木鞋形状细腻,图案精美。常见的花纹是两颗交错在一起的心,象征爱情,上面颊上土耳其纽扣,象征永恒,合在一起寓意为被永恒环绕的爱情。如果男方送给女方的木鞋精美又很和脚,女方就认为男方能干,心诚,爱她,将来的婚姻一定可靠、幸福。订婚的当天,未来的新娘就可穿上木鞋以示婚约。有时结婚后,她还会继续穿着这双木鞋,但通常因为新娘木鞋太漂亮了,她们舍不得穿,往往会把木鞋挂在新房的墙上,象征生活幸福、吉祥。
  
如今,荷兰每年生产300万双木鞋。虽然其中的大部分作为纪念品带出国界,但越来越多的人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木鞋。据了解,100万以上的荷兰人经常穿用木鞋。这种返璞归真的怀旧,当然是以木鞋本身的优点为基础。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木鞋的存在显示着它的实用意义,并且在未来还会延续它的生机。
  
荷兰传统格屐 荷兰桑德拉斯传统婚礼用clog

[b][color=#ffc000]——沙滩木屐[/color][/b]

夏天啦,海边的活动肯定少不了吧,如何能在沙滩上玩乐的时候留下更多的乐趣?日本 kiko+ 工作室的“ashiato”木屐就可以发挥作用了。木屐底部是各式各样的图案,有小猫、猴子、壁虎等小动物的脚印,小孩子们穿上它在沙滩上跑来跑去,在沙滩上压出的痕迹,看上去就好像各种小动物在聚会一样,让周围人也会情不自禁地笑出来吧。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1/19210_442313201580572ee8ea4e7a9fa36.png[/img][/size][/quote]
[quote]
[size=2][color=#ff0000][b]花盆底鞋[/b][/color]

满族妇女的鞋称为“旗鞋”,极富特色。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现在都已不穿了。

[b][color=#ffc000]——起源 [/color][/b]

关于花盆底鞋(木屐)的起源 民间相传,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第一、认为古人衣服比较长,置高底,可使衣袍不拖地弄脏(男女都可以穿),(《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妇女穿还可不暴露双脚。
第二种说法
第二、认为古代妇女,为了增其身高,表现女性的婀娜多姿、故置高底。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在汉代成为妇女出嫁时所必穿的鞋子。(《后汉书·五行一》云:“延熹中,京都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五采为系。此服妖也。)
第三种说法
第三、古人行军为防止脚部被带刺杂草划伤,同时免使鞋底遭泥湿。故习惯在鞋底部加附木块增高,(《晋书·宣帝纪》:“关中多蒺藜,懿使军士三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然後马步俱进。)到清代后发展为宫廷妇女专用的花盆底鞋。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1/19210_ec231320158055ab5883c66ecfd09.png[/img]
[/size] [/quote][/td][/tr][/table]
[table=585,#ffffff,#ff0000,1][tr][td][size=2][color=#e36c09][b]
舄[/b][/color][/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size][size=2]
舄:古代一种加有木底的鞋子,在古代的诸鞋中,以舄为贵,舄的穿着只限于朝勤、祭祀时穿用,而履随时可用。舄的穿着只限于朝勤、祭祀时穿用,而履随时可用。舄是双底,木制或注蜡,以防潮湿。周代皇帝之舄为白、黑、赤三种颜色,其赤为上服,其次是白舄与黑舄。王后为赤、青、元三色,以元色为上服,其次是青舄和赤舄,在隆重的庆典,皇帝穿赤舄,王后穿元舄,舄的材料是绸缎。[/size][size=2][/size]  [/td][/tr][/table]
[table=585,#ffffff,#ff0000,1][tr][td]
[b][color=#e36c09][size=2]靴[/size][size=2][/size]

[/color][/b][size=2]靴:一种高度在踝骨以上的长筒鞋,原为北方游牧民族穿用,多为皮革制成。[/size][size=2][/size]
[size=2]
我国在三千八百多年前,已有皮靴出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 “ 胡服骑射 ” 靴才开始流入中原。南北朝时期,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靴流入中原为礼服,造型更为完美。这时,有六合靴出现(用六块皮革拼合缝制而成)。唐代官庶普遍着靴。靴有长靿、短靿、圆头、平头、尖头等多种款式。宋代初期仍沿用唐、五代遗制。宋后期,用黑革为其面加以靴统,里面衬毡子,靴高八寸,文武官员按其品级服色来饰其靴边缝滚条。辽、金元时期,靴的式样较多,有鹅头靴、云头靴、花靴、颉嘴靴、旱靴、革翁靴、高丽式靴等,造型简单,靴的颜色随衣搭配。明代开始禁止庶民百姓穿靴,穿靴已有等级制度。到了清代,男子着便服以鞋为主,穿公服需要靴子,靴子面料多为黑缎,式样初期为方头,后改行尖头。朝服仍用方头靴。民间为尖头靴,贫富式样相同,只是用料有严格区别,富者在春秋时,可着青素缎靴,冬季可着青绒靴。贫者只能着青布靴。牙缝靴为高级官员所穿。武弁、公差旗鞋 —— 俗称“花盆底鞋 ”。是清代满族旗人妇女穿的一种高底鞋,鞋子为木底,由于满族妇女从小骑马,从不裹脚,她们习惯穿这种鞋,尤其是贵族妇女,普遍穿这种鞋,所以称为“旗鞋”。旗鞋的木跟镶装在鞋底在中间,三寸多高,整个木跟用白细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绫或涂白粉,俗称“粉底”。旗鞋的面料为绸缎,上绣五彩图案。随着年龄增长,鞋底高底也逐渐降低,一般老年或劳动妇女,多穿稍矮的或平底鞋,如“船形高底鞋”等。[/size][size=2][/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
靴,原为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又称马靴和高筒靴。相传靴的发明者为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孙膑,为纪念孙膑,旧时鞋匠们便奉他为制鞋业的始祖,设牌位,挂画像供奉。现存最早的靴;,是新疆孔雀河古墓出土靿至胫的牛皮靴,可见3800余年前的新疆已出现了靴子。靴的样式有旱靴、花靴、皮靴、毡靴、单靴、棉靴、云头靴、鹅顶靴等等。[/size]
[size=2][/size] [size=2][/size]
[quote]
[size=2][/size] [size=2][color=#ff0000][b]毡靴是指我国北部少数民族用毡制成的靴子[/b][/color][/size]
[size=2][/size] [size=2]
[color=#ffc000][b]——材料[/b][/color][/size]
[size=2][/size] [size=2]
主要是羊毛、骆驼毛、牦牛毛等,经湿、热、挤压等物理作用制成片状的无纺织物,具有回弹、吸震、保暖等性能。早在周代已有制毡技术和使用毡的记载。 [/size]
[size=2][/size] [size=2]
[b][color=#ffc000]——俄罗斯历来的毡靴文化[/color][/b][/size]
[size=2][/size] [size=2]
“没有缝好的小毡靴,怎能穿它见情郎”,这是俄罗斯非常有名的民歌《毡靴》中的一句。毡靴是一种冬鞋,对于俄罗斯人而言,是每年严冬不可缺少的保暖用品,菜市场、超市、商场里都有毡靴卖,甚至在很多礼品店里,毡靴作为俄罗斯传统的工艺品也卖得非常火。  [/size]
[size=2][/size] [size=2]
俄罗斯历来就有用羊毛制作毡帽和毡靴的传统,尤其是毡靴,以其独有的防寒、耐磨、舒适等实用且美观的特点,成为俄罗斯人冬季的主要装备之一。天冷的时候,人们甚至要穿两双鞋,一双普通的鞋外面再套一双毡靴。在伏尔加河畔的卡力亚津镇,很多手工艺人世世代代都以制作毡靴为业。制作传统的毡靴程序比较繁琐,工人们先将粗羊毛打成捆,然后再经过敲打、熏蒸和干燥等程序,最后才能用来缝制靴子,鞋底为皮质或者毡质,非常适合俄罗斯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季,方便人们在冰天雪地里劳动、行走。   [/size]
[size=2][/size] [size=2]
值得一提的是,毡靴现在还成了俄时装设计师们的新宠,经过年轻的设计师们的装饰,这种古老笨重的毡靴看起来时尚且轻巧,充分地展示俄罗斯的民族情调。不久前,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冬季手工艺品节上,一只高约2.13米、重达299.37公斤的超大毛毡靴吸引了众人眼球,很多人在这只“巨鞋”前拍照留影,有的孩子则拿水彩和粉笔在靴子上涂鸦并写下祝福的话。  [/size]
[size=2][/size] [size=2]
毡靴已从俄罗斯人的传统生活必需品,逐渐变成了艺术礼品,收藏西伯利亚毡靴的风气也悄然兴起。“俄罗斯毡靴”博物馆在莫斯科、古城梅什金等地相继开设。在博物馆里,各种造型以及各个时期的毡靴,毡靴形状的手提包,毛毡做的冰鞋,毛毡做的衣服和裙子等等,展示了毡靴以及毛毡的历史。最吸引人的还是各式各样的毡靴艺术品。   [/size]
[size=2][/size] [size=2]
据俄罗斯毡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毡靴,数百年来曾一次又一次帮助了俄罗斯人。当年彼得大帝领军与瑞典作战时,俄罗斯士兵就是因为穿上耐寒、耐磨、舒适的毡靴,才在雪地上顺利打胜仗。卫国战争期间,毡靴就犹如“喀秋莎”一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了俄罗斯士兵在冰天雪地中不被冻伤、冻僵。如果没有毡靴,俄罗斯探险队很难在南、北极实行科研考察。如果没有毡靴,生活在北方的俄罗斯人,将不可能度过严寒的冬季。2006年1月份,俄罗斯遭受了数年来的最低气温,莫斯科气温骤降,达到零下40℃左右,极度严寒的天气迫使俄罗斯当局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街上执勤的交通警察们也穿上了传统的俄罗斯毡靴。[/size]
[size=2][/size] [size=2]
俄罗斯人说,毡靴已经成为俄罗斯服装的一部分,甚至是形成俄罗斯人性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毡靴的朴实无华,正如俄罗斯人的淳朴豪爽的性格 。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1/19210_cecc1320158052c50882f804eb21d.png[/img]
[/size]
[size=2][/size][/quote][size=2][/size][size=2][/size]
[quote]
[size=2][color=#ff0000][b]皮靴是帮子略呈筒状高到踝子骨以上,用皮做的鞋。[/b][/color]

[b][color=#ffc000]——皮靴的诞生与民族鞋饰[/color][/b]

靴始于战国时期,由西域少数民族传入中原,成为汉民服饰的一部分,《释名》云:“古有舄履而无靴,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最有代表性的是著名的“六合靴”(也称皂靴),隋、唐、宋、元、明代皆穿用,以皮革为之,清代改为布靴。   

历代少数民族鞋靴凝聚着历史的足迹和人们的智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常分为皮靴和布靴两种,皮靴中有皮筒皮底和皮筒布底之分,布靴有布筒皮底和布筒布底之分。流行于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主要有蒙古、藏、维吾尔、达斡尔、锡泊、满、鄂伦春、朝鲜和赫哲族等。  

出土于新疆楼兰的羊皮女靴,是新疆原始社会时期贵族妇女的鞋饰,做工精巧,已脱离了用整块兽皮裹在脚上的原始鞋状态。整双靴由靴筒和靴底两大部件组合而成,说明四千年前的西域民族已经懂得采用兽皮的不同部位制作帮和底了。   

我国少数民族皮靴各具特色,传统蒙靴分布靴和皮靴两种,布靴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用牛皮、马皮或驴皮制成,结实耐用,便于御寒防水。生活在高寒积雪地区的藏民,喜穿皮靴(牛皮)和布靴(平绒和条绒),毡里,皮底,以红色最流行。维吾尔族形成了穿鞋套的习惯,目的是为了保护靴、鞋、袜免受雨雪侵蚀,入室即脱去鞋套。满族缎靴分为一般穿着的尖头靴和入朝时穿的方头皂靴……。这些都是各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写照,也是各民族鞋艺术的瑰宝。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1/19210_5b6a132015804903f6a599240df58.png[/img]
[/size][/quote]
[quote]
[size=2][color=#ff0000][b]马靴是马具的重要装备之一基本上穿马靴是因为地理环境所决定的。有其历史渊源。个人感觉西欧地区的马靴外形最好看,他主要是因为骑马的原因决定的。[/b][/color]

[b][color=#ffc000]——历史资料[/color][/b] 
   
马靴是马具的重要装备之一,基本上穿马靴是因为地理环境所决定的。有其历史渊源。   

一般认为西欧地区的马靴外形最好看,这主要是因为骑马的原因决定的。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

法国宪兵的马靴全部是专门定做的,要量脚长,脚宽,脚弓高,踝关节、小腿肚、小腿上围的周长,小腿长度等等。这是西欧马靴制作的特点——量脚定做。使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现在应该只是手工上鞋底,机器缝合皮革的半手工制作。但传统制作工艺的质量和外形是毋庸置疑的,每双鞋的造价是5000法郎(注意是价格不是价值,老单位了,法国人还是习惯用法郎表达价值,)。

[b][color=#ffc000]——简介[/color][/b]

靴型是欧洲的传统式样,薄鞋底,高脚踝缝合线(为骑马而设计,尤其是上马刺后不磨缝合线,行走并不便),靴型流畅美观,尤其是脚踝位置的外形设计非常优雅。靴筒制作极其贴合腿型,尤其不会象国产坦克靴根据小腿肚的形状走一个内弧线,远远一看象套鞋(国产马靴多年来一直有象套鞋的特点)。不过缺点是穿厚的裤子就塞不进去了。

[b][color=#ffc000]——产生[/color][/b]

英国马靴的产生主要是多雨的潮湿气候,他的马靴和欧洲大陆的马靴在设计上有很多共同之处,主要是靴筒口的翻皮这个区别,不知是为美观还是放水。

俄国马靴和其他欧洲国家的马靴有着一定的区别,关键在于低脚踝缝合线,当然历史上也有很多高脚踝缝合线设计,现在主要是军队用的多,这样的设计是骑马行走全能的。其它外形上的设计与西欧风格没有太大的差别。(东德的马靴是受了俄国影响的产物,已经改变原有风格。)

国外的摩托靴,一般头型较圆,看起来比较粗犷,不象马靴的头部那样尖细,底部一般用比较厚实的橡胶底,并包钢头,还有一种高至臀部,可保护歌关节不受风寒侵袭,国内比较少见.法国的比较例外一些,他还是看起来象马靴。

[b][color=#ffc000]——特点[/color][/b]

二战的德国士兵马靴是公发的偷工减料产品,军官们自己掏钱定做的马靴才是真正德国工艺和审美观的体现。   

中国的骑兵马靴,在加工工艺上毕竟要考虑军费的问题,但可以说无论是3516厂71年的马靴

那批线缝底骑兵靴,还是3514厂的胶粘底骑兵马靴,在用料制作上都是让人无话可说的。但必须说说国产马靴外形设计上的几处硬伤。   

靴头太肥,脚踝正面部位的连接弧线起点太过靠前,加上肥大的靴筒,顿时就平添几分臃肿。没有西欧马靴外形上的轻逸优雅之感。   

加上脚踝部位,靴筒和靴面连接处的低缝合线设计,不仅在行走时正好卡住踝关节的最高处很不舒服。外形上也显得有些笨重。   

其实马靴最关键的设计是靴筒的外形,国产坦克靴的靴筒外形设计个人认为很不成功,尤其是靴筒后部根据小腿肚的形状走一个内弧线,远远一看象套鞋。以前我总是要不厌其烦的解释:“是皮的!”后来没办法,只好把靴筒割开将后端割去一条,再真正的手工缝上,足足干了3天,手都肿了。   

最近国内出了不少新设计的军用马靴,尤其是一种皮底阅兵靴(不知是不是)已经改变了靴型和脚踝的低缝合线设计,但还是隐隐的觉得外形上有什么不妥之处。毕竟中国没有穿马靴的传统,自然审美和制作上的经验就少的多。

[b][color=#ffc000]——马靴文化[/color][/b]

这个冬天流行马靴。你到大街上走一趟,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马靴:黑色的,白色的,红色的,黄色的,褐色的还有蓝色的,长统的,中统的,更短统的介于马靴与皮鞋之间的,中跟的高跟的更高更尖跟的,常规的靴腰翻卷着的,皮的绒的,素净的有种种装饰的,总之马靴们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与一般的高跟鞋比较起来,马靴以它的体积和不菲的价值昭示着主人的卓尔不群。似乎穿上了马靴,该女士就时髦了一点儿,动人了一点儿。这是真的,同样一位女士,穿上了马靴,她就给了你脚登马靴的感觉,她有点儿异样,你觉得她与不穿马靴的她有些不同了。你真的觉得她更耐人寻味了一点儿。你不由得投去欣赏的目光。你应该用你的目光甚或语言去赞美她。该女士对你的赞美肯定会报以微笑。穿马靴的女士兴许会让你想到花木兰穆桂英这些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军事分子。但她们本质上是女人。这很有趣。女人们需要炫耀她们的女人性。她们用恰当的衣着把她们身体的线条突出出来,把她们女人的体态和柔美的气质展示出来,以表明自己的存在。但她们懂得,要想甜加点盐,稍稍男性化一点恰恰更加女性化。于是她们穿上了马靴。有的还穿上了马裤。   

穿上马靴的女士在大街上商场里嘎嘎嘎行走,趾高气扬,她们的高贵和自信因了马靴而得以表达和播撒。她们为社会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众多的马靴弹奏出时尚的主旋律,男人们和不穿马靴的女人们应该仔细地聆听,享受这旋律的美。   

想来马靴肯定有不方便之处,那个高统子并没有保暖的意义,它对女士的双腿只能是一种束缚,她们到家后的第一件事怕是脱掉马靴换上拖鞋,解放自己的双腿和双脚,让它们享受一段自由的时光。她们暂时地中止了文化对自然的压抑和伪饰。出门的时候她们再套上马靴。她们需要用马靴的自我束缚表明自己是入时的,新潮的,高贵的,不可轻视的,值得注意的。这正应了波伏娃那句话: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她们自己让自己成为女人。   

马靴不仅仅是马靴,它还需要女士们衣着的配合。过时的衣着配不上新潮的马靴。老迈的女人基本上不穿马靴。马靴女士因此将自己与其他的人群作出某种程度的切割。她们不必振臂一呼形成统一战线与非马靴们对抗,因为非马靴们在时髦的马靴面前已自惭形秽了。非马靴们对她们的不可一世心有戚戚焉。她们有可能反躬自问:我是不是落伍了,老了?在这种压力之下,本不准备穿马靴的也赶紧到商店里买一双。尽管其中有自觉的非马靴主义者,她们以自己的非马靴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独立的品味,她们对马靴主义者不屑一顾。在马靴主义者面前她们是另类。在某种场合,她们也能对马靴主义者形成压力。看,人家不穿马靴,更显得随意和成熟。毕竟,马靴有点儿男性化,马靴给了女人某种强势但减弱了女性的柔美。不穿马靴有不穿马靴的好处。马靴的美完全可以为更为时髦的鞋子所替代。   

女士们不骑马,但她们穿上了马靴。   

不知道有没有哪一位女士在穿着马靴之前或者之中思考一下马靴的历史,思考一下马靴的生活化和女性化过程,不,她们不必要这样耗费脑筋,她们仅仅随潮流而动,不假思索地加入到时尚的队伍中去。骑马打仗的马靴一跃而变为时尚的娘子军。她们跃马扬鞭,为社会的时尚化冲锋陷阵。   

还会不会流行马靴?不得而知。也许情况会是这样:明年流行某种帽子或者裙子。穿马靴的还大有人在,但人们的注意中心已不在马靴上了。   

变化总是好的。改革开放30年来,时尚的更迭变换愈加迅速,这是社会富裕和思想环境宽松的表现。上世纪70年代有机关干部到街上剪喇叭裤的,现在已不能设想,有哪位厌恶马靴的官员会组织干部到大街上剪马靴去。
[/size][/quote][/td][/tr][/table]
[table=585,#ffffff,#ff0000,1][tr][td]
[color=#e36c09][b][size=2]三寸金莲[/size][/b][/color][b][size=2][color=#e36c09][/color][/size][/b][color=#e36c09][b][size=2][/size][size=2][/size][/b][/color]
[size=2][/size][size=2][/size][size=2][/size][size=2]
三寸金莲跟我国古代妇女裹足的陋习有关。裹足的陋习始于隋,在宋朝广为流传,当时的人们普遍将小脚当成是美的标准,而妇女们则将裹足当成一种美德,不惜忍受剧痛裹起小脚。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大于四寸的为铁莲,四寸的为银莲,而三寸则为金莲。三寸金莲是当时人们认为妇女最美的小脚。[/size]
[size=2][/size]
[size=2][color=#ffc000][b]——起源传说[/b][/color][/size][b][size=2][color=#ffc000][/color][/size][/b][b][size=2][color=#ffc000][/color][/size][/b][size=2][/size]
[size=2][/size][size=2][/size][size=2]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size]
[size=2][/size]
[size=2]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于是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因此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size]
[size=2][/size]
[size=2][/size][size=2]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size]
[size=2][/size]
[size=2]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后主李煜的嫔妃,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宫嫔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李煜看后十分喜欢,称其有凌云之态。 [/size][size=2]    [/size]
[size=2][/size][size=2]总之,这种风气先兴起于宫帷之中,后传入民间,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就广为流传了,并把缠脚当成了妇女的美德,把不缠脚当做耻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娘娘,就是因为有一双天然大脚而受尽嘲笑。   [/size]
[size=2][/size]
[size=2]根据2001年初审通过的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是北宋时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习俗也逐渐传开。这反映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size]
[size=2][/size]
[size=2][/size][color=#ffc000][b][size=2]——相关记载[/size]
[size=2][/size]
[/b][/color][size=2]一些学者经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也可称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应该看到,缠足诗的写作是以缠足习俗的出现为依存条件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局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时,缠足的风俗是由北方传到南方的,大约是在宋室南迁之时。 [/size][size=2] [/size][size=2] [/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目前这种缠足鞋的实物已在考古中有所发现。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推测,穿这种鞋所缠裹出来的小脚要比后来的大。   [/size]
[size=2][/size]
[size=2]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他们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相反还持赞赏的态度。这样,使得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元代妇女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但这时不缠足者仍很多,特别是南方江浙、岭南地区。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明末张献忠进占四川时,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 [/size]
[size=2]  [/size]
[size=2][/size][size=2]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关,有“剃发令”,在武力高压下,汉族男子最后不得不屈服执行,故而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女子缠足虽也同样为清廷下令停止,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由此可见缠足之风的根深蒂固。也正因为此,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开始了缠足习俗。与此同时,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现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进进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这样的女子在当时还挺受欢迎的。[/size]
[size=2][/size]
[size=2][color=#ffc000][b]——目的习俗[/b][/color][/size][b][size=2][color=#ffc000][/color][/size][/b][b][size=2][color=#ffc000][/color][/size][/b][size=2][/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size][size=2]
过去的女孩一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   [/size]
[size=2]这种人为的伤残行为之所以能广为流行,是因为它以人工的方式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女性美”。在五代之前,即有诗文称赞女性小脚之美,五代之后缠过的小脚更是被誉为“金莲”、“香钩”、“步步生莲花”等等。文人们甚至总结出了小脚的“四美”(形、质、姿、神)、“三美”(肥、软、秀)。到清朝。缠足之风大盛,汉族女子没有不缠足的。这种审美心理事实上包含了浓厚的性意识,清朝文人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甚至公然声称,缠足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满足男人的性欲。由于小脚“香艳欲绝”。玩弄起来足以使人“魂销千古”,他竟将小脚的玩法归纳出了48种之多。如:闻、吸、舔、咬、搔、脱、捏、推等。可以说,在古代小脚是女人除阴部、乳房外的第三“性器官”。在古典名著《金瓶梅》中就有“罗袜一弯,金莲三寸,是砌坑时破土的锹锄”之类的说法。甚至穿在小脚上的绣鞋也被赋予了性的内涵。清朝时,一位中国留学生被日本海关官员要求解释为什么携带一些小巧的编织绣鞋,这位学生有点害羞地说,他希望在空闲时间能欣赏到他爱人的“脚”。   [/size][size=2][/size]
[size=2][/size]
[size=2]除此以外,缠足似乎还有另一个目的。由于脚小不便于行走,让女人缠了足就可以防止“红杏出墙”。如同古代埃及的男人不给妻子鞋穿;中世纪的欧洲男人为女人制作了贞操带。而实际上,在贫穷落后的中国,除了少数的富裕人家女子外,大多数小脚女人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她们付出的艰辛,要远远超过一个天足的女人。也有人说缠足是为了使女人在行走时必须绷紧大腿根部的肌肉,于是保持阴道的紧窄,从而让男人获得更大性快感。   [/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缠足作为一种习俗,也造成了另外一些习俗的形成,如古时候山西大同的赛脚会,就是女人们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小脚,以博得好评为荣。   [/size][size=2][/size]
[size=2][/size]
[size=2]缠足,在历史上也曾被禁止过。清康熙帝曾明令禁止,太平天国也曾颁布过类似法令。直到清末,海禁大开,在外来的文化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断呼吁声中,缠足的风气才非常缓慢地走向灭亡。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发布缠足禁令),从城市到乡村缠足才逐渐被废除。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有一双被称为“解放脚”或“半裹脚”的妇女,而那些真正的“三寸金莲”已越来越少见了。   [/size]
[size=2][/size][size=2]缠足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男尊女卑的社会结构。它的消亡,显示了妇女的解放和地位的提高,也标志了中国已从传统走向现代。[/size]
[size=2][/size]
[size=2][/size][color=#ffc000][b][size=2]——小脚为何称“金莲”[/size]
[size=2][/size]
[/b][/color][size=2]讲到“三寸金莲”,人们不禁要问,妇女因缠裹而成的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金莲”与小脚是怎样联系起来的?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也是倍感兴趣,却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   [/size]
[size=2]一种说法认为,金莲得名于南朝齐东昏侯的潘妃步步生莲花的故事。东昏侯用金箔剪成莲花的形状,铺在地上,让潘妃赤脚在上面走过,从而形成“步步生莲花”美妙景象。但这里的“金莲”并不是指潘妃的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金莲得名于前述五代娘在莲花台上跳舞的故事。但这里的金莲指的是舞台的形状,也不是娘的脚。  [/size][size=2] [/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size][size=2]
对此,有学者认为,小脚之所以称之为金莲,应该从佛教文化中的莲花方面加以考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门中被视为清净高洁的象征。佛教传入  所谓的“三寸金莲”,是对妇女肉体的残害![/size][size=2]中国后,莲花作为一种美好、高洁、珍贵、吉祥的象征也随之传入中国,并为中国百姓所接受。在中国人的吉祥话语和吉祥图案中,莲花占有相当的地位也说明了这一点。故而以莲花来称妇女小脚当属一种美称是无疑的。另外,在佛教艺术中,菩萨多是赤着脚站在莲花上的,这可能也是把莲花与女子小脚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要在“莲”前加一个“金”字呢,这又是出于中国人传统的语言习惯。中国人喜欢以“金”修饰贵重或美好事物,如“金口”、“金睛”、“金銮殿”等。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在“莲”字旁加一“金”字而成为“金莲”,当也属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因此,后来的小脚迷们往往又根据大小再来细分贵贱美丑,以三寸之内者为金莲,以四寸之内者为银莲,以大于四寸者为铁莲(关于这种说法见最后一段)。于是言及金莲势必三寸,即所谓三寸金莲。后来金莲也被用来泛指缠足鞋,金莲成了小脚的代名词。   [/size]
[size=2][/size]
[size=2]至于三寸金莲的“三寸”有极言其小的含义。其实并非一定要小到三寸。考缠足起于五代时期(公元960年前后),并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这期间不知更换了多少朝代,各个时期的度量衡也不尽相同,如果说一定要“三寸”,那么,要哪个朝代的“三寸”就成了大问题。缠足是纯粹的民间行为,它是以约定俗成为基础的,并没有严格的尺度。足的大小观念在女性群体中的比较中产生,当然有愈缠愈小的趋势,以至于有小於三寸的小脚,但这绝不是主流,因为这样的小脚几乎是不能走路的,可以说这是一双废脚。所以是不足为训的。当时公认的标准是:脚缠得小而又能走路方为美足,这样的小脚一般在三至四寸之间(10—13.2 cm)。[/size]

[size=2][/size][size=2]现代还有人把三寸左右的小脚称作“金莲”,把四寸左右的小脚称作“银莲”,五寸左右的小脚称作“铁莲”,这实在是毫无根据的杜撰,而且甚属滑稽,与正统的缠足民俗相去甚远。事实上,一个女子,只要双足缠成尖形并且四趾弯向足底,就一律称之为金莲,至於金莲的大小则另有别论。这才是缠足民俗的本原含义。[/size]
[size=2][/size]
[size=2][color=#ffc000][b]——“三寸金莲”的6种样式[/b][/color][/size][b][size=2][color=#ffc000][/color][/size][/b][b][size=2][color=#ffc000][/color][/size][/b][size=2][/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size][size=2]
三寸金莲按式样有:高筒金莲、低帮[/size][size=2]金莲、翘头金莲、平头金莲。   [/size]
[size=2][/size]
[size=2]按种类分有:皮金莲,下雨天穿雨鞋,室内外穿套鞋,生日做寿穿寿鞋、祭鞋、吉祥鞋,戴孝穿孝鞋,拖鞋等。   [/size]
[size=2]按季节分有:棉金莲、夹金莲、凉鞋。   [/size]
[size=2]按鞋饰分有:绣花金莲及素色金莲两种。   [/size]
[size=2]按鞋底分有:平底金莲、弓形底金莲、高跟金莲。   [/size]
[size=2]按款式及走路姿势分有:并蒂金莲、并头金莲,钗头金莲、单叶金莲、红菱金莲、碧台金莲,鹅头金莲、棉边金莲等。 [/size][size=2] [/size][size=2] [/size]
[size=2][/size][size=2][/size][size=2]三寸金莲上的图案是中国民族传统图案,有牡丹等花草,有鱼、虫、鸟、人物、福禄寿、铜钱、龙、凤、暗八仙、石榴、寿桃、荷花、藕,莲藕等等。一双金莲上的五彩图案本身是对鞋主人的祝愿和鞋主人的梦想,一双金莲同时亦代表着其主人的身份等级。一般年轻女子着红色等鲜艳多彩的金莲,老年妇女着黑色及深色金莲。 “三寸金莲”鞋是中国的特产,约从唐朝开始,历经一千余年,中国妇女都是缠足穿小鞋。1911年以后,清朝覆灭,妇女不再裹足,然而长年的积习使一些人还不愿意改,因此解放后仍有很大一批“小脚女人”。为了满足这一群体的需求,有的地方组织了“三寸金莲”鞋的批量生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三寸金莲”鞋的特定消费群体人数越来越少,“三寸金莲”鞋也就逐渐失去了市场,所以近几年“三寸金莲”鞋开始严重积压,鞋厂被迫停产。   [/size]
[size=2][/size]
[size=2]1999年,哈尔滨最后一家生产“三寸金莲”鞋的工厂主人,将“金莲”鞋楦送进了博物馆永久保藏。[/size]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1/19210_8b9013201580650c259bade410bb3.png[/img][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1/19210_f30d1320158060f7b4674c71ee58f.png[/img][/td][/tr][/table]
[table=585,#ffffff,#ff0000,1][tr][td]
[size=2][color=#ff0000][b]绣花鞋[/b][/color][/size][b][size=2][color=#ff0000][/color][/size][/b]
[size=2]
在鞋类大家庭中,鞋文化与刺绣艺术完美结合的中国绣花鞋是华夏民族独创的手工艺品,这种根植于民族文化中的生活实用品被世人誉称“中国鞋”。[/size][size=2][/size]
[size=2][/size] [size=2][color=#ffc000][b]
——简介[/b][/color][/size][b][size=2][color=#ffc000][/color][/size][/b]
[size=2]
独领风骚的中国绣花鞋在华夏古老的大地上自从由母系社会转成父系社会后,便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历代妇女一代一代传承着古老的绣花鞋技艺,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她们一针一线地述说着各个朝代的审美观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与时尚价值。绣花鞋的刺绣修饰手法沿袭了东方装绣花鞋[/size]
[size=2]
饰唯美的审美风尚,注重鞋面的章法,和鞋帮的铺陈,并配以鞋口、鞋底的工艺饰条。应用彩色丝线从鞋头到鞋跟甚至鞋底和鞋垫上都绣上繁缛华丽的纹样。绣花鞋绣纹主题来源于生活,主旋律是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基本参案有花鸟草虫、飞禽走兽、爪蒂花果、山川风物、戏剧人物等。吉祥参案有莲生贵子、榴开百子、双蝶恋花、龙飞凤舞等,寓意着生命的赞歌和美满的人生。踏遍大江南北的绣花鞋最早起源于何时何地?从当前所遗留下的传世品已无从考证。广泛流传在山西晋南的“晋国鞋”的传说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两千六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当时位于山西的晋国是个小国,在公元前六百六十年晋献公当了国君后竭尽拓疆,一举吞并了十个诸侯小国,开始称王称霸。为了让全国百姓永远记住他的文治武功,他命令宫中所有女子的鞋面上必须绣上石榴花、桃花、佛手、葡萄等钦定的十种花果纹样,同时还下令全国平民女子出嫁时必须以这种绣了纹样的“十果鞋”作为大婚礼鞋,以便世世代代都不忘晋献公的赫赫战绩。当时称此种图案的绣花女鞋为“晋国鞋”。从此晋国的刺绣工艺便以绣花鞋延伸到绣花衣以及其他用品上。三百年后即公元前三百一十三年,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荀子出生在绣花鞋的故乡。荀子十分重绣花鞋视当地的刺绣业,他的名著《荀子》一书中的一篇文章记录了推广用铁针刺绣的绣花工艺,并以哲学家的角度赞扬了绣花针,认为铁针不仅能在鞋上绣花还能“下覆百姓、上饰帝王”,为社会经济繁荣与稳定作出贡献。直到近代该地区的丝织与绣花的闻名远近,当地女子从童年起开始鞋上绣花的生涯,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用十几年的时间为出嫁含辛茹苦地绣鞋,将少女纯真的爱针针线线绣到鞋面上,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对幸福的追求。历史的变革使绣花鞋的制作与刺绣水平成为当地评价一个姑娘心灵手巧的先决条件。她们从自己的婚嫁喜日到孩子的满月周岁,从家人的华诞大寿到老人的丧事冥日,凡是人生大事之际都用一双双绣花鞋表现自己的才能智慧和艺术魅力。无独有偶,在少数民族地区寻找绣花鞋的行踪时也有类似“十果鞋”的传说: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大河家一带的保安族,至今还保留穿绣花鞋的民族传统,这个民族地区流传下来的古老诗歌艺术“花儿”中这样唱道“青缎与鞋面斜截上,十样锦花草绣上……尕妹是牡丹我接哩,阿哥是绿叶配哩”。经初步考察,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把绣花鞋作为本民族的穿着特色。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绣花鞋已成为全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绣花鞋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鞋”。[/size][size=2][/size]
[size=2][color=#ffc000][/color][/size][size=2][color=#ffc000][b]
——历史[/b][/color][/size][size=2][/size]
[size=2][color=#e36c09][b]
婀娜绣花鞋仕女[/b][/color][/size][size=2][/size]
[size=2]
历代文人笔下所形容的仕女,走起路来婀娜多姿,尤其莲步挪移间,裙摆下绣花鞋不经意露出的鞋尖,上头可能是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一只顾盼生姿的美丽孔雀,千娇百媚尽在足下绽放,既惹人怜爱,也引人遐想,难怪千百年来,女性从不放弃在绣花鞋上争相竞艳,为了增添足下风姿而努力。[/size][size=2][/size]
[size=2][color=#e36c09][b]
5000多年前[/b][/color][/size][size=2][/size]
[size=2]
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皮制靴子已出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而后随着时代及地域的不同,陆续发展出不同材质及样式的鞋类。如鞋尖往上翘的翘头履,鞋底装有双齿、还系有鞋带的木屐,只限于朝觐、祭祀时穿着的舄,高度在脚踝以上的皮制长统靴,以及清朝时期满族妇女所穿的花盆底鞋等等,都是不同时代衍生的鞋类。而也因为材质和样式繁多,所以自古以来鞋的称法很多,如足衣、履、屐、靴、舄等指的都是鞋子。[/size][size=2][/size]
[size=2][color=#e36c09][b]
五四运动以后[/b][/color][/size][size=2][/size]
[size=2]
五四运动以后,缠足陋习渐渐废除,妇女重新拥有脚的自主权,也穿起正常尺寸的绣花鞋。不过由于绣花鞋是用昂贵的绸缎做鞋面,再以丝线刺绣花鸟等图案而成,是属于富家太太和千金的专利品。而在上海,名媛淑女出入社交场合频繁,莫不争妍斗艳,遂造就了绣花鞋专业街的出现,北京、上海等地的专业作坊都有百余家之多,而橱窗内陈列的绣花鞋缤纷多彩,将街道点缀得犹如百花盛开。 [/size][size=2][/size] [size=2]上世纪40年代,显贵人士仍是穿着绣花鞋的主要族群,服务方式采取订做,也就是量好顾客脚的尺寸,并由顾客挑选颜色及刺绣花样后,先交付专人画图样,再由刺绣女工依图样绣出花样,接着将花样剪裁下,将其缝制成鞋帮,最后再将皮革削出鞋底形状,垫上一层层布底,然后将鞋帮及鞋底缝合,就是一双手工扎实的绣花鞋。 [/size][size=2]  [/size]
[size=2]
在此之后,绣花鞋慢慢转换成用楦头做固定尺寸的成鞋贩卖;此外,随着塑料及强力胶的出现,鞋底由皮革改为便宜的塑料底,并可用强力胶将鞋帮及鞋底黏合,节省了制作工时,价格慢慢往下降,只要爱美的女性都可穿上这种轻巧、舒适又秀气的鞋子,绣花鞋成为当时最火红的时尚。[/size][size=2][/size]
[size=2][color=#e36c09][b]
上个世纪中叶[/b][/color][/size]
[size=2][/size][size=2]
到了上个世纪中叶,运动鞋、休闲鞋和新颖时髦的高跟鞋,已成为绅士淑女追求时尚的流行指标,绣花鞋业面临生存危机。上世纪九十年代吹起的复古风,又将已沉绣花鞋寂20年的绣花鞋,重新推回流行的风潮上,形成只要货一上架就卖光的盛况。而业者也看准绣花鞋须在传统中创新,才能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心,于是花样不再固定于花鸟,配色也更加大胆,如过去忌讳的黑色、白色和牛仔布料也运用到鞋面,连楦头也出现尖头或方头样式,鞋跟也兼具平底和高跟。[/size]
[size=2][/size][size=2][color=#e36c09][b]
近几年[/b][/color][/size]
[size=2][/size][size=2]
近几年绣花鞋业又跌入谷底,何时流行的风潮会再转向绣花鞋,谁也说不准。但随着刺绣女工难觅,手工刺绣已逐渐被电子绣代替,未来要找到用手工一针针刺绣出的绣花鞋势必愈来愈难。套用一个老板的话说:“除了老太太还懂得刺绣好坏,年轻人根本分不清电子绣和手工绣的差异。”   [/size]
[size=2][/size] [size=2]
是啊,再经过一世纪的轮替,年轻人可能早已弄不清楚绣花鞋曾是火红超过千年的鞋类,谁还会在乎电子绣和手工绣的差异呢?[/size]
[size=2][/size] [size=2][color=#ffc000][b]
——各地绣花鞋[/b][/color][/size]
[size=2][/size] [size=2][b][color=#e36c09]
水族绣花鞋
[/color][/b]  
水族自称"虽"(Sui³³ ),称为"水家"、"水家苗"等,其现行族名"水"系由自称"虽"转音得来。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独山、都匀、凯里等县市,少数散居在广西、云南等省。 [/size][size=2]  [/size]
[size=2][/size][size=2]
水族的鞋饰同云贵地区的苗、瑶、壮、侗等民族有许多共同性特点,喜爱穿用"勾头"的绣花鞋。水族绣花鞋制作工艺非常讲究,先用干竹笋叶剪出鞋底模型,用旧布依样层层加厚,做成"千层底";再将剪好的鞋面罩上绒布绣花,图案各式各样,多为禽鸟花卉,有时在鞋头缀毛线绒球;最后是将帮与底缝合。 一般而言,制作一双绣花鞋,熟练的妇女大概需2-3周时间,普通妇女则需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size]
[size=2][/size][size=2]
鞋底为布制千层底,部面的头部为红色布料,鞋后跟部为蓝色布料。鞋尖呈尖形往上翻翘,鞋帮上先用丝线刺绣成底色图案,然后再采用"马尾绣"的方法,卷曲成各种几何图案拼镶在鞋帮上,图案为花卉、云朵等纹样。刺绣精美,做工讲究。水族妇女多在庄重的场合或走亲戚时穿,并配上百褶裙和银扣上衣,十分典雅华贵。[/size]
[size=2][/size][size=2][b][color=#e36c09]
侗族的女凉鞋
[/color][/b]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湖南等地。由于所处地区气候潮热,服饰多以透气性好的裙子、绑腿、凉鞋等为主。这里展出的就是深受侗族妇女喜爱的绣花凉鞋。该鞋为布料手工缝制,鞋底为麻线纳成的布底,工艺十分讲究。该鞋的造型亦很别致,只要后部有鞋帮,鞋头以细长布条与鞋尾相连,既简单明快,又坚固耐用。在细布条、尾帮等处绣有花卉,间以金属片点缀,凸显了侗族刺绣一丝不苟的风格,表现了侗族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这样的鞋饰穿着不仅凉爽实用,而且美观大方。[/size]
[size=2][/size][size=2][b][color=#e36c09]
侗族绣花鞋
[/color][/b]  
侗族自称"更"、"君"或"金",汉族称之为"侗家"或"侗人"。主要从事稻作,素有"水稻民族"之称。您所见到的是侗族女子穿用的绣花鞋,该鞋为千层底,用棉线纳成,鞋头为双梁尖头,整个鞋面由蓝布和红布拼接而成,在鞋的前部绣有抽象几何纹,并在中间缀有亮片;鞋后跟用桨过的黑布缝成勾云纹。[/size]
[size=2]壮族“回头”绣花鞋[/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
“回头”绣花鞋为妇女常穿用。鞋头有钩,象龙船。分有后跟和无后跟两种,鞋底较厚,多用砂纸作成。针法有齐针、拖针、混针、盘针、堆绣、压绣等。在色彩上,年青人喜用亮底起白花,有石榴红、深红、青、黄、绿等色彩,纹样有龙纹、双狮滚球、蝶花、喜鹊等;老年人多用黑色、浅红、深红等色,纹样有云、龙、天地、狮兽等。这里展出的是壮族家居“回头”女绣花鞋。鞋尖呈三角锥状,尖部呈“回头”状。鞋面为蓝布,上有用黄、红、绿线绣成花草图案。鞋底为用麻线纳的千层底,针脚细密,坚固耐穿。[/size][size=2][/size]
[size=2][color=#ffc000][/color][/size][size=2][color=#ffc000][b]
——"另类"客家绣花鞋子[/b][/color][/size][size=2][/size]
[size=2][color=#e36c09][/color][/size][size=2][color=#e36c09][b]
不缠足的客家[/b][/color][/size][size=2][/size]
[size=2][/size][size=2]
在江西赣州客家博物馆里,有一批特殊的绣花鞋,就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绣花鞋相对于旧时传统的三寸金莲的标准大一些。这就是客家女性出嫁时穿的绣花鞋,因为她们从不缠足,所以鞋子都很大。   [/size]  [size=2]

在中国历史上,客家女性是汉族妇女中仅有的没有缠足陋习的一个群体。为什么客家女子没有缠足?   [/size]
[size=2][/size] [size=2]
专家认为:客家妇女和男人一样参加生产劳动,甚至大多数犁田、砍柴等粗重的体力活都由妇女完成。生活和家庭的责任让客家妇女必须要有一双大脚来承担,这是客家妇女不缠足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客家女性不缠足也和当时客家人的生活状态有关。因为生活在山区,客家人远离朝廷礼教的约束,她们的生活习俗往往因此而定格在南迁而来的那种状态,并以相对封闭的形式延续下 。[/size]
[size=2][/size][size=2][color=#e36c09][b]
客家传统绣花女鞋
[/b][/color]  
“在江西赣州客家博物馆里,珍藏着一批风格奇异的客家传统绣花女鞋。这些鞋概括起来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鞋头尖锐上翘,形如凤嘴。” 二是鞋帮均用青色或黑色土布制作,帮面上还用五彩线分别绣上了牡丹、菊花、石榴或凤鸟、蝴蝶等吉祥图案。帮口及帮的正缘均镶着一条彩色滚边,使整个鞋看起来既色彩艳丽、层次分明而又不失其庄重。三是鞋的后跟与帮面被分割为两个不同的个体,即在制作鞋帮时先预留后跟位置,再用麻线联结鞋帮左右两端,交织成网,形成后跟。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鞋,与一般鞋相比较,后跟显得十分松软,既可穿着,又可当拖鞋使用。   [/size]
[size=2][/size][size=2]
古人鞋子上的装饰均具有其特殊含意,一直维持了数百年之久无多大变化。唐宋时期的刺绣已向着精致化的方向发展。这主要由它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在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里人所穿的鞋,秦汉之前无男女之分,但鞋头一律要弯曲上翘。古人的鞋,鞋头一定要做成方型弯曲上翘的样式,以提醒穿着者行为谨慎,不左顾右盼。由于古,女孩子都要学习“女红”,都要掌握刺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于是在妇女中兴起了一种新的绣花女鞋。。这种鞋与过去那种笨拙的刀鼻鞋相比较,更显得纤巧秀丽,能充分展示妇女婷婷玉立的柔美姿态,所以在妇女中广泛传开,并一举成为唐宋二代最流行的鞋式。[/size][size=2]   [/size]
[size=2][/size][size=2]客家人的传统绣花鞋与唐宋时期的“鸾尾凤头”鞋比较,则不难发现,二者乃有相似之处。这种一度曾在中原地区城乡妇女中广为流行的鞋式,在经过数百年之后,仍能在客家地区保存,这不能不叹服客家人在继承汉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是何等的坚贞,何等的执著。   [/size]
[size=2][/size][size=2]
“客家人对汉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并非全盘照搬,一成不变,其中亦包含着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及对本族群文化的改造。客家人的传统绣花鞋,尽管其外观与唐宋绣花鞋几乎一模一样,但究其细部,如鞋跟,两者却大不一样了。”   [/size]
[size=2][/size][size=2]
一般的唐宋绣花鞋,鞋帮与鞋跟是连为一体的,即把鞋帮的左右两端接缝合在一起,组成鞋跟。而客家人的绣花鞋却是帮、跟分开制作,并以麻线编织的网作为鞋跟。据笔者研究,客家人之所以要用这种方式制作鞋跟,原因有二,一是客家妇女平时多般在田间劳动,除了过年过节,走亲访友之外,白天一般不穿鞋,只有晚上收工之后,洗完足,大家才有短暂的穿鞋机会。这时,足还是湿的,为了舒服,男人一般都穿木拖鞋。妇女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为达到“笑不露齿,行不出声”的要求,只好以布鞋取而代之。而依照传统的做鞋方法,为使鞋帮挺刮,帮内常要垫一层笋壳,这样一来,鞋帮虽然美观了,但穿起来极不舒服。于是客家人便改用软质材料制作鞋根,用这种方法制作绣花鞋,不仅在赣南客家地区流行,就是在客家地区之外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偶尔也可以看到,广西毛难族人的勾头绣花拖鞋,便是其中的一例。二是客家妇女一旦成了家,便成了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所以她们一生中所需的头套、鞋袜大都要在结婚之前,亦即做“姑娘”的时候就要全部料理妥当。这种超前制作的鞋自然很难顾及穿着时的足码大小,如果按照旧的传统方法做鞋,一旦脚变胖了或者变瘦了,鞋子不合脚,就非得把鞋拆掉重做不可。而依照现在客家人所用的方法做鞋,即使以后穿起来不合脚,也只要把鞋跟的麻线抽紧或放松便可,不必牵动鞋帮。   [/size]
[size=2][/size][size=2]
“从客家人的传统绣花鞋制作也可以看出,客家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何等地灵活,何等地富于创造精神。客家人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而改造并超越原有的旧文化,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的新文化,这就是客家人对待汉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是客家文化之所以能在汉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的根本原因”。   [/size]
[size=2][/size][size=2]
现在赣南的三南(龙南、定南、全南)及寻乌、安远等地,由于地处边远山区,不仅保留了大量客家围屋,而且还有许多客家风俗文化遗存,一些客家妇女还珍藏着自己结婚时及儿女小时所穿戴的刺绣生活用品,如绣花鞋、绣花荷包、绣花童帽等,这些绣品造型独具特色,图案夸张变形,色彩艳丽。[/size]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1/19210_3cf01320158019abd5db6435aedac.png[/img][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1/19210_a8971320158017a9b3859063fd040.png[/img][/td][/tr][/table][/td][td] [/td][/tr][tr][td][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0/17356_aa4213179058064dbcb3ea2f0aae6.gif[/img][/td][td]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09/17074_e68d13171213170d26d81260018d6.gif[/img][/td][td][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110/17356_aa4213179058064dbcb3ea2f0aae6.gif[/img][/td][/tr][/table]

[/td][/tr][/table]
[/td][/tr][/table]
[ 此帖被21世纪好基友。在2011-11-01 22:5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5
瑶池碧落

ZxID:11335430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齐小憩
小憩哥哥。哪去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1-02 0
已审
相关帖
中国古代的鞋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zixia.com/r4767378_u11335430/
鞋在中国的历史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zixia.com/r4743387_u11335430/
我最喜欢唐宋那时候女性穿的鞋子,O(∩_∩)O哈哈~
宝仔鱼

ZxID:14800345


等级: 热心会员
不如归去 看青山隐隐 流水迢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1-05 0
什么三寸金莲的很恶心啊  以前的女人太强大了 居然能忍受~
幽谷二少

ZxID:2338136

等级: 热心会员
For the best thing in life~~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11-14 0
不错不错!收藏
世俗的束缚

ZxID:5288029

等级: 热心会员
-      人品大爆发了嘛..现在是热心会员了.低调昂~斑竹啥的看不见我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1-20 0



那个三寸金莲...真的很难接受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