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130 回复:5

[物品器具] 旗袍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gulongdan

ZxID:10636261

等级: 寒窗墨者
桑逝ing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0-05 0
旗袍
— (瑶池碧落) 请到素材工资贴http://www.paipaitxt.com/r5358684/跟帖登记,感谢支持素材区,O(∩_∩)O~ (2010-10-28 20:25) —
一个中国结,一枚铜钱,传统的福、禄、寿、龙、凤图等都得以巧妙融入。而且着墨不多,或胸口,或领袖点上一笔,留下大片空白,给人以诗的意境。言不在多,点到为止。细腻婉约、精致的手工扦边儿和盘花扣,叙说着东方女性一丝不苟的自我涵养,表达了东方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尽诉中国礼仪之邦的有礼有节的大气、不卑不亢的民族尊严与个性尊严。

旗装、旗袍的由来和特征

        袍服的由来已久,中华民族以袍为服,早在商代就已形成,一直沿用至明代末年。它是一种宽松舒展的掩体服装,历朝历代曾经在腰间束带上,产生无数种变化,那些滞洒、宽肥的袍服一直被宫廷作为礼服而沿用。无论是蟒袍、龙袍,还是朝袍,都是一种长至脚踝,加里或填絮的宽体外衣,除形式以外,从色彩和绣饰上,都反映出威严的权势和不寻常的富有身价。经过漫长历程的发展,中国历代袍服虽然各具有特色,风格特征也比较鲜明。但是,仍然存在着世代的承袭关系,总是在袍服的基本形式范围内稍加变化。

  旗袍属于满族的民族服装。

  满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支。

  满族在中国东北部长白山、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满族历史非常久远,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西周时期。那时的满族前身是肃慎人,是中国当时东北最早记载的居民之一,聚居在现在的长白山乌苏里江一带。公元16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了世代建州女真统治者的后代第八子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爱新,满语“金”觉罗,满语“族”)。这位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创立了满语,统一了女真,建立了女真氏族八旗制度。1616年,在女真统一的基础上建立了后金政权。1636年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废了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由此女真人逐渐演化为满族。1644年满人入关建立清王朝,定都北京。从此,满汉两族渐渐融合。由此可见,满族并非满清建都才被发现,而是经过三千年的演变发展历程,逐步演化而来。

  努尔哈赤经过30年的努力,于1583年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事业。在统一的过程中,建立了名为“牛录” 的八旗制度。八旗制就成为满族社会的根本制度。从此,满族就被称为“八旗”或“旗人”,所着的服装也就统称“旗装”。


  旗人的常装与军装不同,一般是袍服,其形式世代相传。从西周时期的麻布窄形简装, 延传其后,同时也受元代蒙族妇女长装的影响,一直是以简约的直身为基本样式,均称“旗 袍”。

  清王朝建立之前的满服(即女真人男、女服饰),在使用原料和色彩处理上很有特色,反映了女真人的着装意识非常强,色彩修养也很高。

  如投身自然,依靠自然,融人自然。

  为适应游牧狩猎生活,衣服以保护颜色处理,所选用的织物颜色与所在的生活环境色彩相接近,起到不被猎物发现的掩蔽作用。从而以此麻痹猎物,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并取得理想的效果等等。

  满人的衣着受当时周边民族及时空的影响很大,仿效辽金及元代蒙族的衣装习俗。早期的袍装衣身偏于瘦长,袖口窄小,配色调和典雅,只是使用右衽开襟与其有所区别。男人袍褂两侧开衩,腰间束带,窄形马蹄袖,头后半部留发束辫垂于脑后;妇女则着宽大直统旗袍,头顶盘髻,佩戴饰物,天足(大脚)以花鞋为饰。

  清初满族妇女服饰体制严格,宫廷富贵,民间朴素无华、简约适度。清朝旗人的袍服,虽然是满族独树一帜,但是,这时期的袍服也仍然是直身式、外及型,并且同样强调在颜色、装饰上展示端庄、华丽与权势的威严。旗袍服与过去的袍服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明代以前的袍形,多为宽体松散、飘逸状态,袍身与人体间的空隙较大,而旗袍与人体间的空隙略小,呈严密、挺拔、封闭状态,两者从形式感觉上略有不同。

  同样是袍服襟前的带结与扣结也有较大区别。扣结虽然在金代产生的辩线袄上就已经出现,延至元代、明代,从侍从到皇帝、大臣都能接受。但是,以带结衣的形式,仍然是几千年的习俗。因此,明代以前的袍服,大多是以结带增添长衣的深洒和风度,而清代的旗袍才是真正结束了带结的传统方式,以纽扣取而代之。

中国历代袍服从商、周代时开始惯用的开襟形式,大多是右衽。但是左开襟也并非千抨一贯。因旗袍形成基本上在17世纪初年,努尔哈赤已将各部女真统一,并定“大清”国号,进而达到全国的统一。从此,由于皇族的尊贵,地位的上升,传统的延续已成必然。因此,此时的旗袍恢复右衽又可视为正常。总之,与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袍服相比较,旗袍已经十分简化,具有许多如轻便、易用、省工、省料等近代化的优点。但是,从高翘掩面的立领,肃穆修长的衣身,封闭包裹的底襟中,仍然强烈地反映出几千年来封建的伦理道德和保守禁锢的审美意识。
  当满清王朝建立之时,满汉服装相融十分困难。在乾隆皇帝当政之时,尽管仍坚持穿着满服,还是吸取了汉宫廷袍装中一些特有的装饰成分。
  将清代以前表冕服饰中的“十二章纹” 织绣图案(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水藻、火、粉米、黼、黻),引用在满清朝服之上。
  将明代朝服上的“补子”装饰,运用到清宫廷的补服之上。这样的取舍收录,使得满清宫廷服装更加庄重威严,体现了历代袍装等级观念的延续。
  从清军入关,顺治皇帝在北京建立王朝开始,一直到辛亥革命时期,清王朝自始至终,以强大的政治压力归顺民心。入关以后,立即命令全国军民“剃发易服”,迫使汉民族老小更衣改装,上自满清政府,下至平民百姓,均以旗袍为统一规定服装。

        清初旗装有如下特征:
  官用袍服宽肥,上窄下阔呈三角状,无领,下摆设2~4个开衩,便于端坐和骑射,扣襻和箭袖为实用,也为装饰。
  10~17厘米(3~5寸)形似马蹄的箭袖(又称护袖),是一种“仿生”设计。平时回挽至肘部增加美观,外出时放下遮盖手背御寒防冷。当王公大臣人朝廷见皇帝时,将马蹄袖掸下,双手扶地,行三拜九叩大礼,以示主仆的尊卑关系。
  旗袍风格拘谨,与朝廷对内高压统治、对外闭关自守政策相一致。从1644-1911年前后267年间,旗袍服式没有很大变化,官用、民用式样基本相同,只在用料、选色和饰物上表现了等级区别。
  旗装的工艺繁复,是历朝袍服所不及的。盘金满绣在历史服装中可称之为“最”。为表现显赫的地位和富贵的身价,一般旗装绣花图案面积可占70%,工艺之重超乎寻常。
  宫廷旗袍按官品等级选择高档华贵面料,如缎、绢、绸、纱及剪绒织物。
  王宫旗装用色明朗、强烈、艳丽,平民则以灰暗颜色为习俗。
古老旗装的演变及原因

服装是一种民族文化,世界服装融汇了各个种族、各个区域民族文化的积淀。它们中间无论是独立还是共存,其中都蕴涵着共通的内在联系。传统服装一代代延续。欧洲、美洲和亚洲服饰的互相碰撞影响,先进区域与落后区域的传播与效仿,表明各民族服装存在着个性与共性的密切关系。

  中国服装既然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由于多方影响而形成17世纪旗袍的这般模样,那 么随时代的演变,必须还要经受世纪风云变幻的渲染,受多方文化艺术思潮的冲击,受先进 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生活的推动,而继续变换结构,变化形象,从而形成民族文化融合的一种阶新的产物。

  满清王朝的晚期,由于政权腐败,对世界列强人侵,实行不抵抗主义,因而丧权辱国,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是门户开放却打破了闭关自守政策,开始了国际交流,使西洋文化东进,从而影响了一批办洋务、搞外交的开明绅士,站在废除封建服饰潮流的最前列。鸦片 战争之后,一种欧式西装率先进人中国,那时的欧装对旗袍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宽体、宽袖日渐变短、变窄,“大拉翅”头饰去掉了,高高的鞋底不见了。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倡导中山式男装,对中国旧帝制时期的朝服,是一次根本性的服饰革命。中国人逐渐接受了来自西方的文化渗透。西装在中国的出现并未影响旗袍的应有地位。当时的北洋政府大典曾经规定“文官和文职的礼服有两种:一种是黑色燕尾服(白衬衣、黑领花、高筒大礼帽和黑皮鞋),一种是中式蓝色长袍,外罩黑马褂,白袜和青便鞋。在1928年(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北伐成功以后,为了将孙中山先生的灵枢从当时的北平迎往南京安葬,参加这一隆重的“奉安大典”的人员需规定统一的礼服,于是1929年4月民国政府公布了有关服装的条例,正式将旗袍定为国服。所谓国服,条例中规定,男子礼服包括一褂、二袍、三鞋、四帽;女子礼服有两种,一种是长身旗袍,一种是短上衣和单裙。

  由于中、西风格相距甚远的两类服饰习俗互相碰撞,处于这种变革动荡时期的女式旗袍,为适应这一历史阶段的生活需要,大襟形式被保留下来,而宽镶密滚的影子不见了。长袍改短袄配裙的多了起来,长袍变短袄和长裤的也比比皆是。最大的特点是上衣袖口和裤口较以前宽肥了;一种前高后低的“元宝式”领型流行起来。民国初年,男、女服饰的变化,从形式上看,是将袍形的长“尾巴” 砍掉了,实质上是和头上的辫子被剪掉了的意义相同。它宣布了古老陈旧的历史年代的结束,也象征着一个崭新向前迈进的新时代的来临。因此,在政治、文化变化的同时,服饰外观同样出现了特别的新面貌。

  服装在20世纪20年代的流行,已模糊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界限。男性此时的常服有下列四种:欧式西装;中山装、学生装;长袍、马褂或长袍、坎肩;衫袄、长裤。女性在民国初年,多流行上衣、下裙,旗袍也有服用者,但不普遍。而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旗袍又一度盛行起来。这种一衰一兴的现象,正是服装循环起落流行规律的反映。男式改良的旗袍,大大精简了繁琐的装点修饰。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领前低(5.5厘米),领后高(8厘米),袍面加里,加宽下摆,提高开权,显露缎面长裤,以示荣华风姿。20世20年代前期袍身较长;中期袍身逐渐减短,有的短至膝下6~12厘米,腰身变窄,下摆收小,同时开衩变低,并去掉长裤。领型也相继降低,领前低(1.5厘米),领后高(2.6厘米);后期产生了新的变化,女性以突出领型为时尚,流行以10.5厘米的“马鞍型”掩面护颊高领,显示女性柔美容颜。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学生活动和体育事业的兴起,对世人着装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民国时期女性旗袍不断改进,其原因:
  女性接受维新思想,进学堂、下工厂,步入社会者日渐增多,如上海学堂的女学生们,一身蓝布旗袍为校服,起了带头作用。这种改良的袍衫,一时成为妇女衣着时尚,引起社会注目,争相仿效。

东洋原材料不断涌人、充斥市场。

  影星着装起了示范作用。明星着装、歌舞艺人着装、各种交际场合着装,对社会都起了带头和宣传作用。20世纪30~40年代《良友》画报,全面反映了都市文化的方方面面,不少画面登载了电影场上女明星的婀娜多姿形象,她们都是身着高领连袖旗袍。有的镶边饰,有的选用印花丝绸,有的外加坎肩或勾花马甲,有的外披斗逢;有的宽袖沿边,有的无袖露臂。有的是明星剧照,有的是学生爱国宣传,也有的是救灾活动;有的是封面,有的是香烟广告,也有的为推销国货——丝绸面料或服装,邀请男女模特穿着新奇服装进行时装表演。民国十九年在《生活周刊》上曾有记载:“1930年1月9日,上海大华饭店举行国货时装表演,到者千余人,由体格健美的男女穿着时装,缓步鱼贯而出,分男女西式服、女子长旗袍、晨服、晚服、婚礼服等九大类。”

  受国际服装大潮的间接影响,使旗袍在形式上有所简化,随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传人,中国人开始注重强调人的体型,利用做褶、打裥,完美地体现人体。因此,这时的旗袍趋向合体。连袖削肩,收腰突胸,高领开衩,整件裁剪,用料多样,单色花料兼顾,高低档面料共存,一般边饰替代繁杂饰物等等。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旗袍艺术发展到了顶峰,这种顶尖艺术,以它简练的线条,完美的造型,折服了国内的民众,形成旗袍大同的可喜局面。从旗袍的变化,可以看到此时的中国服装业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个时期已成为旗袍的黄金时代、全盛时期。


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类型:

  浓妆艳服,珠翠金饰。这一类型以影星和歌舞艺人为主体,所着旗袍以春、夏季节为重点。形式上衣身长至脚踝,腰身合体,开衩较高,衣袖有长、短或无袖,变化较大。衣料上乘,质地以软、薄、亮为多,装饰以镶边、织、印、绣花为主。配合面部脂粉,耳臂饰物,加上手袋、马甲、斗篷及高跟鞋、手套、小洋伞等,显得十分华丽富贵。

  朴素淡雅,趋新为尚。这一类型以知识界学生群体为主。自北伐革命以后,政府对校服有明文规一,上衣浅淡,下裙深暗,表现严肃静穆、高雅文明的风度。当时也有全身浅色(淡蓝)较短的棉衣旗袍为校服的(女生旗袍校服有两种形式:一为大襟式;一为偏大襟式)。与白袜、黑鞋、刘海娃娃头相配,一幅纯净甜美的少女形象。

  自由形式,各取所需:这一类型以家庭主妇为主体。无论家居还是外出,甚至出人礼仪场合,都可任意选择称心的原料,制作满意的款式。可以十分华丽,也可以非常朴素;可以庄重典雅,也可以宽松深洒。从少女——中青年——老年均可穿着,年龄范围较宽。

20世纪30-40年代的旗袍,具有如下特点:

  受欧美服装影响,在展露女性体型方面前进了一步。20世纪30年代中期,流行的旗袍腰身紧紧贴体,明显暴露人体曲线,使人体与服装之间的空间压缩到极小程度,外部呈现流线型。

  受西方短裙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期,旗袍的长度缩短至膝盖,袖口也相继变窄。

  受西方服装流行变化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中期,旗袍衣身又加长,甚至齐地面,左右下摆开权加高。而到20世纪40年代,长度又缩短至膝上,袖短至肩下6-9厘米,或者无袖。30年代领型以高为时髦,甚至盛夏的旗袍用薄纱,也有高至耳边的硬领出现。而40年代低领的流行,又几乎省去了衣领。这个时期的旗袍,比起清末民初的形与势,简化了许多,无论是衣身、袖型和领型,均比较轻便适体。

  1949年建国前夕,旗袍已经相当普及,似乎每位女性都会有一二件,成为城市妇女的日常着装。

  20世纪50~60年代旗袍的延续。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在中国是一个社会制度与思想观念变革的年代,也是人们着装新旧概念交替的年代。在亚洲的东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标志着旧生活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从社会制度的变革,到经济生活、文化意识全面实现了革新。曾几何时,灰色翻领“列宁装” 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建国初期,由于经济处在恢复和整顿阶段,所以较长时间曾被人们热衷的旗袍,似乎没有了踪影,还被视为拖泥带水的“落后尾巴”,被放人箱柜之中,成为不实用之品而束之高阁。这时人们的衣着趋向简朴。政府要求服装设计师本着经济、实用和美观的原则,为人民设计美观大方,省工省料,便于工作和劳动的服装。因此当时精干的短装成为服装的主流。这完全附合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虽然人们的生活已经稳定,生产也在发展,广大群众对穿着也有新的要求,但是提倡重视经济、强调实用和大众化的服务目标,仍是十分适当和务实的。

  50~60年代期间,一批批中山装、西装和旗袍开始恢复,并以改良的面貌陆续出现。这时的女装由三个部分组成:西式套装为制用,用于工作;中式短装为常服;旗袍仅供礼仪活动时的着装。旗袍式样稍有变化,譬如,衣身减短,衣袖变窄,开机降低,装饰全无。原料选择均在中、低档范围以内(单素色或印花棉布或丝绸),形成一种纯朴的平民化服装流行趋势。从这个时期开始,那些上乘和典雅的旗袍,只在为当选有限的外事活动中展现。其形式虽然简化已成趋势,但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似乎形成规格,即各色锦缎或高档丝织品制作的立领、盘扣、收腰、低开现长袖、长衣身的旗袍完全统一的形象。着装者之间,只在面料的颜色上显示一点差别。因此,常被人们称之为“夫人服”。其优点是,用色单纯,以织物图案代替了以往的繁复装饰工艺。此时的男装以中山装为主体,从此男式袍衫在中国就销声匿迹了。

  在新旧着衣观念交替更新的年代里,人们对服装与时装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在服装设计领域里对流行趋势尚无研究,对未来也无预测,因此,更不可能经常性地推出崭新的形式在社会上传播。当时的设计,实质上仅仅是局部的设计。譬如,旗袍因受西式裁剪法的影响,略有改进。一些绣花、补花、盘扣、镶边等装饰工艺,由于均为手工作业,生产量受到很大限制。只有机械化、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服装设计观念的更新,才能促进中国服装业进步,使传统的旗袍再次焕发青春,在社会上重新展现自身的价值。
旗袍的特性

当前西洋服装,虽然已成为国际性的通服服装,亚洲诸多国家也都在大范围地普及着但与此同时,仍然保存着东方区域性特色的服装。一些具有浓厚传统色彩的旗袍、和服、纱丽等服装,也在随时代的变迁,审美趣味和生活习俗的变化,一步一步日渐迈出古老的羁绊,旧貌换新颜,由突出装饰性逐渐演变成强调舒适性能,由繁至简,走向更加现实的发展道路。旗袍作为中国古装遗制,在现代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由于旗袍具有鲜明的特点,使其具有很高的存在价值。

  浓郁的民族特色。民族性反映在民族精神方面,是民族意识、民族素质在深层结构中的文化内涵。反映在民族风格方面,是一种感觉机制,是民族精神的外部形式。旗袍就是具有极其浓厚民族色彩的服装,它区别于缠裹的纱丽,也不同于捆绑的和服。集满、汉文化于一身,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结晶,又是中西方服式交融的成果。

  西方人从旗袍的形象上认识了中国人。由于这种连身衣和欧洲的连衫裙不同,与俄国的布拉吉也有区别,与越南飘逸的女长衫在服用方式上也存在差异。因此,中国旗袍,作为东方女性的代表形象,被称为佳作之品,绝非过分之言。今日的旗袍,其形、其色、其料、其饰、其内涵、其韵味,都是几千年来中国历代服装精髓的积淀,是传统理念的延续。

  中国人偏爱红色。红绸、红缎、红绒、红纱,似乎内向的性格和火热的色彩,矛盾对比不可融合,实质上却是一种互补和充实。动与静之间、柔与烈之间本来就是对峙的。然而,没有动,比较不出静;没有热烈,分辨不出柔情。因此,旗袍选择红色和其他艳丽的颜色,反而渗透出很强的民族特性。

  旗袍饰物中,盘花扣的编制,镶滚边的精做,其独到之处,也是传统服装以及其他民族服装中未曾出现过的。盘花扣是古老的“中国结”的一种,这种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的绳结,是一种民间手工艺。延传至今,它凝结了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潜能。盘花扣是利用中国结的编制工艺手段,以大自然为题材,在旗袍扣位的小小面积上,进行精工再造。这是中国人的聪明,这是中国的民族艺术,这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以画龙点睛之笔出现在中国制造的服装上,才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
  锦、缎、绘、绸是中国生产的丝织面料,在这些丝织物上,大多织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如千字、寿字、团花等等。旗袍的用料,主要从这些国产原料中选择,因此制作完成的服装,不但具有传统文化的意韵,更体现了深途的民族精神。
  适应现代生活的机能性:旗袍作为官服,宫廷内服用。筒状斜下摆的衣襟便于端坐,双开权或四面开衩,方便于行走和骑射,这是实用的要求。旗袍沿用到民国时期,衣袖变短,女性去掉了“套袖”,男性去掉了“箭袖”,是为适应进学堂,从商业;将颀长的衣身缩短至脚踝以上,这也是为了实用。近代旗袍,改连袖为装袖,收腰合体,加大开权,结合流行趋势,融汇了西方时装的特点,既适应礼仪活动需要,又为了实用。
  中国历代服装,都是采用连身、连袖的平面裁剪工艺。多少年来,这种潇洒自如的袍服,伴随了男、女、老、少,度过千年岁月。女性的旗袍不垫肩、不束带;男性的长袍宽松舍展,不受任何约束,都是为了达到随意舒适的目的。难怪至今,一些世纪老人,依然留恋那连身衣、连裁袖,和那宽宽大大的“抿裆裤”。现代旗袍素雅简洁,从功能上、外观效果上,也是以适应现代生活为准则。
  旗袍的襟式变化比较多,有大襟、偏大襟、琵琶襟等。这些右衽襟式的确立,是“以右为上” 的传统思维观念决定的,也体现了以“用”为实际需要的审美趣味。是在平淡中取变化,在恬静中增加点缀。近、现代已摆脱了雕琢与繁复,趋向“简约”。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审美需要,这是必然结果。
  时代特性:17~19世纪,旗袍在清王朝统治时期,无论形、色、料、饰,都以宫廷规矩而定制。官吏品级之间;尊卑上下之间;官与官之间;男性女性之间都有区别。官、妃所用的箭袖、套袖、暖帽、凉帽,以及大拉翅头饰,均带有时代的痕迹,是清王宫贵族的形象标志,是那个时期服饰的代表形式。皇帝与官宦之间;官吏之间;官与民之间,在服式上的补服中,也是当时的特有现象。袍装上的纹饰更表明森严的等级划分。官吏的等级限制,文官的补纹以各种飞禽区分,武官的补纹以各种走兽区分。皇帝的团龙纹、皇后的凤纹,已被法定为“世上绝无仅有”、“天下第一”的帝王装饰。仙鹤、灵芝、千字、映队 孔雀、祥云,更是贵族独有的装饰图案。至于服装的原料,也被划分为高低贵贱,不得逾越。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旗袍具有鲜明的明代印记。

民国时期,最大的变化是废除了君主立宪制度。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后,从服饰上,那种从政治划分的贵族与平民等级的区别基本消失。旗袍的形式和用色不再受规定的限制,整体装饰趋向了自由选择。但是由于贫富经济的客观存在,在选料的档次上,仍然拉大了距离。上乘原料的锦缎、丝绒、绸纱、毛呢、裘皮为主;下档原料以棉、麻为多。这是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反映。
  近50年,可归为现代时期。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着装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无有等级和尊卑关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市场繁荣,购买力上升。在生活水平由温饱型走向小康型的同时,人们的着装要求,也从“经济实用型”步人“美观实用型”。受国际流行趋势的影响,日渐走近个性着装的审美行列。着装品种要求丰富;更新变化要求速度;着装择装挑选品牌;工艺精制要求板型;变换着装要求原料。旗袍虽然在这个时期,已经是非主流的形式,过于传统的古式旗袍,在中国已有很少有人问津,只有民族传统和现代意识相结合的创新作品,才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接受,才会日渐扩大市场。这又是当前旗袍的时代性所在。
  局限性反映。旗袍从古老的年代走来,它已跨越几个世纪。由于它产生的年代久远,又出现在问世纪中叶的宫廷之中,因而它带有深深的历史印痕。由于它源于少数民族,因而;它也带有一定的地域狭隘性。它有许多可歌颂的长处,也有一些世人皆知的短处。

  旗袍是长装,虽对端坐和行走无大妨碍,但弯腰劳作极不适宜。

  近、现代曲线旗袍,对于人体比例优秀者尚可扬长,而对于人体比例不佳者,则难于避短。

  旗袍开衩从无到有,由短(21厘米)至长(60厘米),虽然目的为方便活动,但只适应一定环境,对于运动幅度较大、范围较广的活动,显然不适合。

  因此,时至今日,旗袍的普及面受到一定限制。只有经过改良,使其扬长避短,才可变局限性为可行性,才可使旗袍焕发青春,增强精神活力,走向新时代

旗 袍


让年轮倒转,让美丽存盘,或许是世纪更迭带来的怅惘与躁动,或许是时尚潮流的风水轮转。今冬,伴随着《花样年华》那个温婉的爱情故事走人京城女人视野的是,那隆重的、妩媚的、华丽而不张扬的、魅惑但不轻浮的东方旗袍。经过了八十多年的岁月侵蚀,旗袍那独有的衣香依然不减。于是,当代都市成熟女性对那旗袍的渴望,就像30年代黄自的名曲《玫瑰三愿》:“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常曾几何时,”是一般的中式服装只是外国人难以忘却的心头之梦。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深的吸引着外国友人,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他们对中国传统民族服饰的兴趣与热情上。旗袍在国际上被公认为中国服装,并享有很高的评价。在北京新东安市场,木真了专卖店会碰到很多外国友人,在他们眼中,优雅、精致的中国旗袍是东方女性拥静、高雅旗帜的完美体现。也许这神秘的服饰正是连接他们与悠久中华文化的细带。

  有个性的服装一定拥有美,将设计者的艺术个性和消费者自身个性结合起来,一件服装才能最终实现它的价值。

  一种不了的情绪是生命永恒轮回、生生不息的存在感,是精神上的不懈,它体现在我们对生命本质的不断思索。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10-10-24 22:34重新编辑 ]
tutu6765

ZxID:7660505

等级: 脱颖而出
jealousy is the ugliest trait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10-15 0
长知识啦············································
Hear no evil, See no evil, Speak no evil
执素衣

ZxID:13389413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10-08 0
什么时候我有那种可以穿出旗袍的身材就好了!
布落格--

ZxID:12762609


等级: 明星作家
抓不住姐的心,就表說姐变芯  懂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10-07 0
有几张图片看的话  会更好!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10-06 0
已审,以后注意下段落间隔,以便于阅读。
kaolaheyu

ZxID:9380280

等级: 热心会员
可能愈想得到一样东西,愈得不到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10-05 0
谢谢!又增加很多知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