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画眉深浅入时无-----古代画眉的一些知识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312 回复:4

[其他] 【转载】画眉深浅入时无-----古代画眉的一些知识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ys445718934

ZxID:2136801


等级: 读书识字
寂寞如此, 彼此心照不宣。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8-06 0

    "妇容"是古代妇女四德之一。妇女的仪容除了天生的模样之外,适宜的妆扮可使姿色更美。据记载,中国女子从商周以来,就开始使用脂粉黛泽来妆饰自己。因为眉目最能影响人的面部表情,因此在面部化妆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画眉。


   屈原《楚辞大招》中:“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青色直黛,美目媔只。”之句, 说明早在战国时代,爱美的女性就开始用铅粉扑面、黛黑画眉把自己变媸为妍了。早期时,女性画眉所用的“黛”是用一种叫石黛的青黑色矿石,加入麝香等香料制成的。


眉的样式以及变化

  我国历史上流行过很多种眉式,粗略的说有以下这些:

  眉的形式有:云纹眉、蝶翅眉、柳叶眉、蝠形眉、螳螂眉、鸳鸯眉、花眉、直眉、环眉、刁眉、方眉、尖眉、点眉、鸭蛋眉、棒槌眉、葫芦眉、火焰眉、寿字眉等。

      唐明皇令画工画的十眉图名称为:鸳鸯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却月眉、分捎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等(这些名目显得很有文学特色)

  其中最普遍的还是蛾眉。在中国古人的装束中,人们早就知道了运用化直为曲的艺术手法。《楚辞》说:“曾颊倚耳,曲眉规只。”可见 曲眉之好,这时即已出现。《诗经硕人》中写美女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比喻她的眉毛象蛾须一样弯曲而细长。王褒《咏月赠人》写道:“初魄似峨眉。”唐人小说《游仙窟:“乍出双眉,渐觉天边失月。”这些描写都是将美丽的眉毛比作弯弯的月亮,曲而细长,妩媚小巧,富有美感。

  《中华古今注》说,三国魏时,宫人“作蛾眉,惊鹄髻。”其形广短,色淡微。为当时妇女所崇尚,直至唐、宋、明、民国都很流行。
  蛾眉甚至被赋予了很多深意,如屈原《离骚》写“众女嫉予之蛾眉兮,谣诼谓予以善淫”,即以蛾眉指出众的美女。古时“蛾”与“娥”通解,南唐后主李煜失国后曾写“垂泪对宫娥”,与在位时欣赏女性之眉而作的《长相思》:“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顰双螺蛾。”相比已是全然两种心情了。

  先秦流行画蛾眉,细长而弯。
  汉代在贵族妇女中流行以长眉为基本式样的眉妆。长眉是在蛾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它 的特点是长、阔。司马相如《上林赋》“若夫青琴密妃之徒……靓妆刻饰……长眉联娟”。长眉即把眉画得很纤长,汉代蛾眉在宫廷贵夫人中仍流行,《汉书》载:“明帝宫人拂青黛蛾眉”。汉代除了蛾眉外,尚流行八字眉、远山眉、惊翠眉、愁眉等。

  西汉也曾流行阔而短的“广眉”, 又叫吕后眉,浓重如卧蚕,女人们个个显得精明干练。(强烈建议现在的职场女性画这种广眉……:))《后汉书?马援传》中记载了一个当时的民谣“…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可知“广眉”是由宫廷流行到民间的一种眉式,后来《太平御览》中又把“广眉”比作“半额”,根据文字的意思猜测广眉大约是一种很粗的画眉样式。

  远山眉, “远山”也是一种汉代常见的眉式。东晋葛洪著《西京杂记》中形容卓文君眉若远山、脸若芙蓉。“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一时成为时尚,称为“远山眉”。宇文氏《妆台记》还说因受卓文君影响,时人效画远山眉 。汉氏伶玄《赵飞燕外传》载,汉成帝妃赵飞燕妹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将美女的眉喻为远山、春山,远山很淡,这是无可怀疑的,春天的山不像夏天的山那么浓郁,因此这些颜色都是淡淡的,是一种淡远、细长的眉毛画法,宛如水墨画里一泓秋水后面遥远的连山。韦庄《荷叶杯》词云 :“一双愁黛远山眉 ,不忍更思惟 。”可见远山眉往往含有愁情。一双远山眉、新柳眼,已隐隐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淡淡哀愁。(虽然不像八字眉那般苦楚)

  汉代的眉式八字眉、远山眉、广眉,到唐代还有,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双眉画作八字低。”。

  东汉,梁冀的妻子,大美人孙寿标新立异,作愁眉,啼妆,天下景从,女人们全变得多愁善感。愁眉又叫八字眉,眉头高,眉梢低而长,看上去一脸苦相。有人把汉末的大动乱归罪於这种不祥的妆式,孙寿成了罪魁祸首。《中华古今注》载,汉梁冀妻孙寿创新妆样式,改惊翠眉为愁眉。愁眉的样式为颜色浓重、细长曲折、眉梢上翘,据说是继承文君的远山眉而来。

  魏时曹操喜欢纤细的长眉,米庄台记》中说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时人称之为“仙娥妆”。 流风遗韵,后梁间的宫女还是这副模样。晋人崔豹《古今注》亦说“魏官人好画长眉。”所谓长、阔也是相对的,……

  晋时还有翠眉,当时很流行的面妆就是 “翠眉警鹤譬”。(见崔豹《古今注》)我们从江淹的《丽色赋》及多首唐诗申都可以看到咏翠眉的文句。翠眉已成为美女的代称。此外,还有柳叶眉,或称柳眉,指画成纲长的秀美之眉。

  北朝时期,敦煌石窟中的女子眉式有两种,一为细长倒八字眉和上翘细长眉,如西魏第285窟的供养比丘就为此眉。这就是梁简文帝《咏美人妆诗》中的“散黛隋眉广,胭脂逐脸生”的描述。另在顾恺之的《列女图》中亦可见到。另一种为阔一字眉和阔八字眉。一字阔眉,眉形粗阔,眉尾稍翘。如北魏第254窟,尸毗王本生中的飞天,北周第428窟,中心柱北向龛坛沿供养人,和第263、431、435窟以废北周第296、297中女子眉饰。阔八字眉,这种眉型以阔为主,两眉距离较近,尤其眉头接近,眉尾翘,双眉为八字底。如西魏第285窟诸天女眉饰。此眉与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中女子八字长眉近似。

  隋代相继出现了画眉史上的高潮,隋炀帝重金从波斯进口大批螺黛,以供后宫女子画眉之用。颜师古《隋遗录》载:“由是殿角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宫吏日给黛五斜,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值十金。后征赋不足,杂以铜黛给之,独绎仙得赐螺子黛不绝”。可想而知,昂贵的螺子黛,亦使“黛螺”成为眉毛的美称。
  隋朝盛行长峨眉。隋炀帝巡幸江甫,其中有位名叫吴绎仙的女子,因画长眉而显美貌,为隋帝宠幸,并招致后。隋炀帝喜欢看宠妃吴绛仙画眉,每“倚帘顾之,移时不去”地痴看。他还对别人说:“ 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吴绛仙的蛾眉让隋炀帝魂不守舍,立为贵妃。她成了隋炀帝丢掉天下的原因之一。后来内宫佳人群起仿效,最后螺黛竟供不应求。

  隋代莫高窟壁网中也绘有长眉女子,如第62窟西壁龛顶北侧持拂天女。敦煌此时除了长眉,尚有阔、短一字眉和两眉双连阔柳眉。如第305窟北壁下部供养人等。此外,敦煌隋代洞窟中还出现了一种上挑寿眉,如第313窟北壁说法图中飞无,时尚有八字阔眉,如第303窟中心柱座东向西供养人。

  唐代的眉妆争奇斗艳,品类齐备
  唐初又流行广眉。唐诗人张籍《倡女词 》:“轻鬓丛梳阔扫眉。”
  开元、天宝后,长眉再度时髦,又称柳眉。唐诗人王衍《甘州曲》:“柳眉桃脸不胜春。”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在这首诗中春山喻美人的眉峰。古代女子用黛(青黑色颜料)画眉,故称眉为眉黛。从古代文学作品的描写来看,古代的美女一般都是柳叶眉。在古代典籍中,吴融的《还俗尼》中有“柳眉梅额债妆新”的描写,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芙蓉妇画柳如眉”也是类似说法。莫高窟第196窟柳眉弯而长,描绘在女子眉毛上十分醒目美丽,柳叶状,时称“柳叶眉”。 《柳眉》云:“弯弯柳叶眉间发桃花”。

  唐代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当时的女子纷纷效法,称其为新妆,诗人徐凝描述这一场跟风的潮流为:“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虢国夫人自炫美艳,常常素面朝天,然而淡扫蛾眉还是要的。风流天子李隆基狻有眉癖,张泌《妆楼记》记载说:“明皇幸蜀,令画工作十眉图。”十眉为鸳鸯眉(八字眉)、小山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横烟眉)、倒晕眉。苏东坡说:“成都画手开十眉,横烟却月争新奇。”

  (其实古人诗文中出现的眉式何止这十眉呢?但这些夸张的眉式渐渐地退出了女性的审美视角,如清代绘画中的仕女大多都是两弯温婉秀美的柳眉。)

  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将眉只画一半,虽然阔,但并不长,象贴上去的两片桂叶,所以又叫桂叶眉。)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

  还有一种是把眉毛画得很细,称为“细眉”,故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之句,在《长恨歌》中还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到了唐玄宗时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光是眉毛就有这么多画法,可见古人爱美之心的浓厚。

  唐时还流行略宽的柳叶眉,形弯曲如月,叫“月眉”或“却月眉”。有诗曰:“诏下人间觅好花,月眉云害选人家”;“春江欲疲临妆镜,试写纤纤却月眉”;《生查子》云:“新月曲如眉”等即指此。月眉的两端,一般画得比较尖锐,黛色也用得比较浓重。大约从贞元年间开始,阔眉由长式转变为短式,元和年间,两汉“八字眉”再次复现,并盛行一时,然而,这时的“八字眉”与汉时的大不相同,不仅阔而且相当弯曲。

  唐代平康名妓莹姐,也留下了关于画眉的逸话。宋代陶谷所著《清异录》里说莹姐不但生有“玉净花明”之貌,而且“尤善梳掠画眉”,画的眉毛每天换一种式样,绝不重复。当时有位叫唐斯立的文人对她戏言道:“西蜀有《十眉图》,你爱画眉成癖,简直可作百眉图了。”后世称记载青楼女子故事的书为“眉史”,即源于此。

  唐代丰富的眉型,我们从温庭筠的诗词里可以看到很多。这厮相比也是恋眉成癖的。描写眉毛的句子特别多。至少有21句。而且就眉毛画出来的形状颜色也有很多讲究,大致给我的印象是,或有个山一样的眉峰(眉黛远山绿、宿妆眉浅粉山横、一双愁黛远山眉、远山眉黛绿),或要细长(髻鬟狼藉黛眉长、频低柳叶眉、欲敛细眉归绣户),颜色也不全是炭黑色的(黛眉山两点、眉黛远山绿、谢娘翠蛾愁不消),颜色深浅也有讲究(妆浅旧眉薄、两蛾愁黛浅、眉浅淡烟如柳、眉黛薄、宫女愁蛾浅)。
     可见唐朝人将女子容貌里的眉毛看得是非常重要的,甚至直接就用眉毛来指代女人们了(六宫眉黛惹香愁、翠娥争劝临邛酒、黛眉愁)。关于面部其他地方,如“香雪腮”是一带而过,眼睛鼻子和嘴巴一句也没有直接写到。温庭筠的心中一定就是以眉来代表美人的。就如我小时侯曾听过描写美女的儿歌:“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嘴一点点”,达到了这个目标就是美女。联想起现在网络上有个词语叫“美眉”,用来形容年轻漂亮的女人,温庭筠仙界得知,当会心笑之。

  五代时,眉样已经非常丰富,而且画眉的流行程度远非汉唐时可比。这从五代时的诗词出现的众多描写MM的美眉的句子中可见一斑。
  韦庄的《荷叶杯》“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的句子,.<谒金门>中: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女冠子》词:”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晏几道的“更教谁画远山眉,又是陌头风细、恼人时……”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别恨远山眉小。无情莫把多情恼。第一归来须早。”

  到了宋代,眉式的发展却更有后来者居上之势。据宋代《清异录》记载:一名叫莹姐的妓女,发明了近百种眉形以求日新月异。不过突出的还是“倒晕眉”,其呈宽阔的月形,而眉毛端则用笔晕染由深及浅,逐渐向外部散开,别有风韵。敦煌莫高窟宋代第15窟就有类似眉饰。北宋名妓李师师,色艺双绝,在青楼中首屈一指。词人秦观有《生查子》词专写李师师之色容:“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看遍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宋朝时流行西域传入的翠绿色“青雀头黛”,晏几道《六么令》形容:“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远山”是西汉初期流行的眉式,按我们今天的说法,宋代画眉时尚是汉代时尚的复古。

  苏东坡说:“成都画手开十眉,横烟却月争新奇。”其实苏东坡的时代,已经不止十眉了,据说宋代教坊勾栏中的女子,百日内眉式无一重复。
  元代的后妃多画一字眉。
  明清崇尚秀美,眉妆复归纤细弯曲。

  《红楼梦》中写林黛玉用的是“烟眉”,清、淡。作者用虚笔写意展示黛玉的肖像,还为突出其才情女子超尘拔俗的空灵感:那种脉脉之情、袅娜之态,那种欲说还休的柔媚,“娇羞默默同谁诉”的眉目,那聪明灵慧的谈吐,都从这独具匠心的肖像描写中显示出来。

  李渔的《闲情偶记》中研究过美女的眉毛:“眉之秀与不秀,亦复关系性情,当与眼目同视。然眉眼二物,其势往往相因。眼细者眉必长,眉粗者眼必巨,此大较也,然亦有不尽相合者。如长短粗细之间,未能一一尽善,则当取长恕短,要当视其可施人力与否。张京兆工于画眉,则其夫人之双黛,必非浓淡得宜,无可润泽者。短者可长,则妙在用增;粗者可细,则妙在用减。但有必不可少之一字,而人多忽视之者,其名曰”曲“。必有天然之曲,而后人力可施其巧。”眉若远山、眉如新月,皆言曲之至也。即不能酷肖远山,尽如新月,亦须稍带月形,略存山意,或弯其上而不弯其下,或细其外而不细其中,皆可自施人力。最忌平空一抹,有如太白经天;又忌两笔斜冲,俨然倒书八字。变远山为近瀑,反新月为长虹,虽有善画之张郎,亦将畏难而却走,非选姿者居心太刻,以其为温柔乡择人,非为娘子军择将也。”他认为眉毛的清秀与否是与人的性格相关的,漂亮的眉毛应该浓淡适宜、有一定弧度,像新月,或像远山,否则即使画师再高明也无济于事。

  眉的修理方法
  宋代朱翌猗《觉察杂记》云:今妇人削去眉,画以墨,盖古法也,释名黛,代也。灭去眉毛以代其处也。从这里看,宋时妇女剃去眉毛,重新画眉,已是一种极为普通的现象,而且还是“古法”,这说明,在宋之前,也早就流传了。到了唐代,由于扬贵妃喜画黑眉,所以妇女们群起仿效,又叫黑烟眉,《诗经》中便有美目盼兮,峨眉倩兮的诗句,漂亮的眼睛,纤细弯曲的眉毛,似乎是对妇女美丽的最佳衡量标准。

  到唐玄宗时,宫中杨贵妃,以纤细弯曲的蛾眉为美,所以妇女们画眉又重新回归为画蛾眉。而且这种富有女性特点的峨眉,也逐渐被古代妇女们传承下来,直到今天,蛾眉仍是当今妇女们喜欢的一种眉毛形式,只不过大多数现代妇女们用的方法是通过杖、剪、修的方法,把眉毛修成蛾眉,当然,也有用剃去眉毛然后用青黑色纹上黛眉的,这种纹眉,也是传承于古代妇女美容的一种遗风,只不过手法更现代化一些。


  眉的流行色
  眉的颜色也有变化。传说,苏妲妃就是用青黑色画眉,因黑色是眉毛的本色,所以画出来的眉毛有接近真实的效果。秦以前流行绿眉,所以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形容女子“眉如翠羽”秦始皇的後宫“皆红妆翠眉”。 《西京杂记》记:赵飞燕为妹合德修发,号新兴髫;为薄眉,号远山黛。 《玉京记》亦记:卓文君色不加黛,如远山。人效之,号远山眉。看来,汉代女子喜欢黑眉,而且画眉,还是画得比较淡的。不过,也就在这一时期,也有一些妇女在画眉时加进了绿色,画青绿色的翠眉。 六朝绿眉之风再起,“双眉本翠色”的风气一直延续到唐初,诗人们还在歌颂“眉黛夺将萱草色”、“深遏朱弦低翠眉”。

  然後,杨贵妃作白妆黑眉,时尚为之一变,徐凝说:“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黑眉的时代又到来了。

  画眉的颜料,古人用的多为一种青黑色的矿石,叫石黛,有专门的黛砚研细。有时也用其他材料,如 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黛粉调水,就可画眉了。

  暴君隋炀帝其实是很有艺术修养的人。颜师古《大业拾遗记》说:隋炀帝的妃子吴绛仙,因善画长蛾眉得宠,於是宫中嫔妃皆画长蛾眉。当时流行的还是绿眉,宫中每天消耗五斛螺子黛。螺子黛是波斯来的贡品,极其珍贵,每颗¤值十金,後来,财大气粗的隋炀帝也供应不起了,遂杂以 螺。隋宫只有吴绛仙一人得赐螺子黛不绝。

  五代墨工张遇手制的墨意外地成为贵族妇女的宠物,被称为“画眉墨”。一代制墨大师造出的佳墨没著落在纸上,大半点染上了女人的眉头,幸抑或不幸?金代诗人元好问感叹道:“画眉张遇可怜生。”

  女人用在眉头上的心思,可谓深矣。

  但总的来说,还是以青黑色为主,所以这种带绿的青黑色,久而久之,人们又把黛视为一种颜色,这也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黛色的来历。同时由于妇女剃眉,还产生了另一个相对应的名词,那就是须眉,并用须眉称男子。画眉的形状,在古代妇女中,基本以细长,略为弯曲为主,所以又称娥眉。

  十佳眉样--------画眉界的排行榜
  大约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徐士俊(字野君)曾作《十眉谣》描写眉式,为《十眉谣》作“小引”的张潮,在“小引”中还列举四名古代美女。认为她们都是“以眉著者”,由今日思之,“犹足令人心醉而魂消也”: 古之美人,以眉著者,得四人焉,曰庄姜,曰卓文君,曰张敞妇,曰吴绎仙。庄姜蜂首蛾眉,文君眉如远山,张敞为妇画眉,绎仙特赐螺黛。


  画眉的情趣

  画眉在古代也叫扫眉。画眉给古典文学增加了许多有趣的典故,耐人寻味。

  唐张祜《集灵台》:“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他们都将画眉称为扫眉,大约因为古代女性画眉的工具是毛笔。古代文人又将有文才的女子称之为“扫眉才子”,如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明程嘉燧《阊门访旧作》:“扫眉才子何由见,一讯桥边女校书。”

  说到画眉,就不能不提到张敞画眉的典故,据《汉书。张敞传》记载:京兆尹张敞和妻子情深,妻子化妆时,他为妻子把笔画眉,被长安人笑为‘张京兆眉怃’,后来汉宣帝亲自过问这件事,张敞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张敞的回答既巧妙又在情理之中,宣帝爱才,当然不会难为张京兆,从此又多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张京兆画眉实际上是画情,正因为如此,才为后人追慕。唐玄宗有首婉约的小令《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希望那个姑娘能嫁一个好郎君。元邵亨贞《沁园春》中写:“扫黛嫌浓,涂铅讶浅,能画张郎不自由。”大约是诗人效仿张郎给夫人画眉,却不得法反被嗔怨的自嘲。性情中人张潮自然不掩饰性情了:“大丈夫苟不能干云直上,吐气扬眉,便须坐绿窗前,与诸美人共相眉语,当晓妆时,为染螺子黛,亦殊不恶。”

  从古至今,爱美都是女子的天性,李商隐《无题》中写一个小女孩学大人化眉的稚态:“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等诗里的小女孩长大时,画眉除了自赏,也是为了让人欣赏。南朝子夜吴歌“芳萱初生时,知是无忧草,双眉画未成,那能就郎抱。” 梁简文帝萧纲《美人晨妆》诗:“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间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都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展现出最美的一面的意愿。

  温庭筠词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写一个女子因无人欣赏,连自赏的心情都没有了,这是古代女性共有的心情。唐玄宗专宠杨贵妃后就冷落了其他妃子,但又难免旧情难忘, 便给梅妃江采萍密赐了一斛珍珠以示歉意,谁料个性强烈的梅妃却把珍珠原封不动地退回来,并复诗一首:“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玄宗看到后虽然理解了梅妃哀怨后面的一片情愫,怎奈情随境迁。
  徐士俊的《十眉谣》中有几句很动人“…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 。” 谁说不是呢?古语讲“眉目传情”,眉目传送的自然也就是心里的私语,李清照《一剪梅》里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韦庄《女冠子》说:“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纳兰性德怀念亡妻的《齐天乐?洗妆台怀古》怕是关于画眉所表达的最凄凉的情话了“冷艳金消,苍苔玉匣,翻书十眉遗谱。”纳兰堪称张京兆的知己,尽管他们相隔了一千五百年。

从背后抱沵的时候,期待的却是祂的面孔。
ohmyladyyan

ZxID:12216559

等级: 博览群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08-17 0
看完整个帖子,我觉得楼主说的挺有道理的
红草

ZxID:14323250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8-17 0
喜欢张敞画眉这个的典故~
范小囡

ZxID:18507553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8-10 0
哇哦~~~~~
真的好全啊,慢慢啃...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8-10 0
已审,感谢支持素材区。。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