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千年的12个古老民族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00 回复:7

[宗教民俗] 现存千年的12个古老民族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回到夏末之初

ZxID:12124946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沐觅谨。
执笔之间,种种前尘往事,终于散若云烟:阿紫的新文《飞凰引》已完结,豆瓣也能看ヾ(•ω&a ..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8-22 0
— 本帖被 回到夏末之初 从 休闲灌水 移动到本区(2015-08-22) —





1. 汉族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以及外族入侵和躲避战乱等因素,汉族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一直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客家人继承了当时中原汉人的文化传统,比如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

    汉族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汉族人口约为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除中国两岸三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北美洲和西欧也有较多分布。

历史: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中原地区为活 动范围;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虽都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然而历史传说又表明,汉族远古先民,实包括来自等氏族部落集团的人。因而,又有虞舜出自东夷夏禹出自的记述;还有一些传说中的人物,按不同记述,可解释成亦羌、亦夷、亦苗黎。这种历史传说的矛盾现象,反映了不同来源的氏族部落集团逐步融合为同一个族体,创造共同祖先的历史过程。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 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 [15] [16] 西周[17] 几个王朝。夏王族为大禹之后。商王的祖先本是东夷,周王自称其先民为夏人的一支,杂居于戎、狄之间,与羌人关系密切。这些虽都自认黄帝为其祖先,而实际却是来自不同部落集团的人们,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接近、交往、斗争和融合,而形成为共同族体。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以与蛮、夷、戎、狄相区别。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13] 春秋 [18] 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19] 战国 [20] ,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21] 进至中原的也逐渐与华夏融化,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

2. 羌族 民族历史:5000~6000年

  中国最古老民族——羌族(现集中于中国西部)羌族,炎帝正统后人,甲骨文就是古羌族人的通用文字,种族历史不下于6000年,现存约31万人。
  作为炎黄子孙,你知道我们民族的起源吗?炎黄子孙的起源,实际上是来自于中国上古时期的两个重要民族,一个是古老的华夏族,另一个则是古老的羌族。华夏族经过千百年的吸收融合,逐渐转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而古老的羌人经过千百年的分化与融合,一部分融入汉民族,成为了汉民族重要的成员;更多的则是经过逐步分化,成为今天十几个独立民族的重要源头,这些民族的族源史都与古老的羌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言: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许多民族都流有羌族的血液。还有一部分基本沿袭古老的生活方式,顽强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依然以一个独立的民族形态一直留存到今天,这便是生活在岷江上游河谷地带的当代羌族。羌族伴随着中华文明的每一个脚印一步一步地从上古走来,它远远早于汉族和藏族,是中国大地上最古老的民族,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民族,一个被历史和人们忽视了的东方大族。

  史料记载“先有炎帝后有黄”《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是姬周吴魏鲁胡阎令狐 等姓氏的始祖),炎帝为姜(是姜吕齐聂高张崔 等姓氏的始祖)。”我们常看到海内外、两岸三地的中华儿女自称是炎黄子孙,可祭拜的多数只是黄帝,这是因为汉族人口最多,而当今汉族主体源于黄帝部族后人的华夏族,而非炎帝部族古羌族(炎黄战蚩尤后炎帝部落被黄帝吞并逐渐融合,因此汉族也参有古羌族血统.加之姜姓后人逐渐与华夏族融合统一形成汉族)西南一带很多少数民族 如:藏族、彝、纳西…… 都起源羌

历史文化:

    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氐羌族群绝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帝属古羌族部落,部落众多。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今汉族的先民)。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纳西族等等。
    约公元前2100年,善于治水的古羌后裔,华夏族人大禹继任部落联盟总首领。史记记载: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为了天下子民的安生,告别家乡的大山,开始了漫漫治水之路。他专心治理水患,疏通了九河,战绩显赫,民间还有大禹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传呢!大禹王后来破除了“禅让制”,传位于其子启,史称“夏启”。启即位后联合诸部落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县治城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正式的国家,历传500多年。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史称“秦始皇”)攻灭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始了历时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秦始皇本生于羌人老故居甘肃天水,天水羌种是也(在今羌族聚居地茂县松坪沟仍有其祖始于秦始皇的说法)。秦的族属,经蒙文通教授考定为“秦之为戎,固不自疑”。他建国后东迁陕西咸阳,并且颁布法令不准对西边的羌戎部落用兵。

    汉代,四川羌族建有牦牛、青衣羌国,地辖今西昌、甘孜、雅安、乐山一带,国都在宝兴县灵关镇。西汉时西北地区的汉阳(天水)、金城(兰州)、安北地、陇西五郡羌族人口达259990户,1001802人。西汉时羌人在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居住,人口多达1200多万,占全国人口1/4(当时全国人口为5995万)。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氐羌人建立了成(成汉)、前秦、夏、后凉、后赵等国家,但都只是昙花一现,生命力不强,影响不大。

    公元881年(唐代末期),党项羌人拓拔思恭在夏州(今内蒙与陕西交界处的白城子)建立夏州政权,辖夏、绥、银、宥四州。夏国是以陕、甘、宁、青一带的党项羌族为主体,包括西北其他民族在内组建的国家。党项羌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八族,以拓拔氏最强,起群首领导作用。后因受吐蕃不断的侵犯和骚扰,向唐朝政府申请内迁于陕西、宁夏一带。公元1031年,第十一世太祖李得明逝世,其子李元昊继位,号夏景宗。公元1032年,元昊改姓嵬名氏,自称“兀卒”(青天子),立国号为“大夏”(因在宋之西,宋称“西夏”),纪年为夏景宗显道元年。西夏疆域包括今甘肃大部、宁夏全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的部分地区,总共统辖32州,国都在兴庆府(今银川市)

    公元1226年,蒙古人铁木真率兵伐夏。次年,蒙古军尽破大夏国城邑,人民伤亡惨重。为避免人民更大的伤亡和损失,第二十一世末帝夏见屈降。蒙古诸将尊铁木真遗命,将夏见杀之,并毁大夏王陵。至此,大夏国立国346年,于公元1227年灭亡,其后裔在今阿坝州理县桃坪乡、甘孜州丹巴等地仍有分布。

    四川古羌四川古为巴蜀国,夏代属梁州。巴蜀出自氐羌,蚕丛(故居蚕陵,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遗迹毁于1933年8月25日15时发生的叠溪大地震)称王。李白在《蜀道难》里吟咏:“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古羌人还建有冉駹(发音与“Rrmea” 几无差别)国,乃今日30万羌人之故居地,统辖区域包括今四川阿坝之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九寨沟、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坝、红原、若尔盖等县地。三国时(公元221年),疆域尚包括有今都江堰(古称都安县、齐基县、灌县)、彭县(古称白马县、兴乐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古称石泉县)、青川县(古称广武县)、平武县(古称刚底县)、甘肃文县(古称阴平县)。汉代羌都在今茂县凤仪镇。  

3. 爱斯基摩人 民族历史:5000~年


  
    爱斯基摩人(Eskimo)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自称因纽特人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总人口约13万(2000),分别居住在格陵兰(5.3万)、美国的阿拉斯加(4.1万)、加拿大北部(3.4万)和俄罗斯白令海峡一侧(约2千)。属蒙古人种北极类型。先后创制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写的文字。

 多 信 万 物 有 灵 和 萨 满 教,部 分 信 基 督 教 新 教 和 天 主教 。住 房 有 石 屋、木 屋和雪 屋,房屋一半陷入地下,门 道极低。一般养 狗,用以拉 雪 橇。主要从事陆 地或海上狩 猎,辅以捕 鱼和驯 鹿。以猎 物为主要生活来源:以肉为食,毛 皮做衣物,油 脂用于照 明和烹饪,骨 牙作工 具和武 器。

    爱斯基摩”一词是由印 第 安 人首先叫起来的,即“吃生肉的人”因为历史上印 第 安 人与爱斯基摩人有矛盾,所以这一名字显然含有贬意。因此,爱斯基摩人并不喜欢这名字,而将自己称为“因纽特(Inuit)”或“因纽皮特(Inupiat)”人,在爱斯基摩语中即“真正的人”之意。
 爱斯基摩人的祖先来自中国北方,大约是在一万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五千年前被印第安人驱赶到北极地区。。由于气候恶劣,环境严酷,他们基本上是在死亡线上挣扎,能生存繁衍至今,实在是一大奇迹。
他们必须面对长达数月乃至半年的黑夜,抵御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和暴风雪,夏天奔忙于汹涌澎湃的大海之中,冬天挣扎于漂移不定的浮冰之上,仅凭一叶轻舟和简单的工具去和地球上最庞大的鲸鱼拼搏,用一根梭标甚至赤手空拳去和陆地上最凶猛的动物之一北极熊较量,一旦打不到猎物,全家人,整个村子,乃至整个部落就会饿死。因此,应该说,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爱斯基摩人无疑是最强悍、最顽强、最勇敢和最为坚韧不拔的民族。

  很久以来,爱斯基摩人给人的印象都是遥远、神秘、原始而且不开化的,今天我们就带您走进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甚至是宗教领域,更深一层地了解北极这块神奇土地上的土著。

历史:

    爱斯基摩人是北极土著居民中分布地域最广的民族,其居住地域从亚洲东海岸一直向东延伸到拉布拉多半岛格陵兰岛,主要集中在北美大陆。通常西方人把爱斯基摩人分为东部爱斯基摩人和西部爱斯基摩人。西部爱斯基摩人指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北部麦肯齐三角洲地区讲因纽特语的居民。这些地区的爱斯基摩文化深受相邻地区亚洲和美国印第安人文化的影响。 东部爱斯基摩人指北美北极地区的中部和东部讲因纽特语的居民。当人们不分青红皂白笼统地称之为爱斯基摩人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爱斯基摩人实际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当然,这些语言属于同一个语系,即如今所说的爱斯克兰特语。人们相信这个语系和东亚地区的某些语言有关系,只是至今还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说明这一点。[3]
    “爱斯基摩(Eskimos)” 一词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来的,即“吃生肉的人”。因为历史上印第安人与爱斯基摩大有矛盾,所以这一名字显然含有贬意。因此,爱斯基摩人并不喜欢这名字,而将自己称为“因纽特(Inuit)”或“因纽皮特(Inupiat)”人,在爱斯基摩语中即“真正的人”之意。
爱斯基摩人都是矮个子、黄皮肤、黑头发,这样的容貌特征和蒙古人种相当一致。基因研究发现,他们更接近西藏人。

    爱斯基摩人在过去几千年里,他们虽然生活得自由自在,并没有外人来打扰,但其发展变化却也极其缓慢,没有货币,没有商品,没有文字,甚至连金属也极少见,是一种全封闭式的自给自足,一种真正的自然经济,与人类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差不多。直到16世纪,西方持熗的狩猎者才发现了他们的存在。于是,毛皮商人、捕鲸者、传教士们接踵而至,本来冷冷清清的北极,顿时变得热 闹非凡,世界各国的报刊也频频出现“爱斯基摩”这个名字。这些外来者带来的两种东西曾对爱斯基摩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金钱,这引起了爱斯基摩人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二是疾病,曾使爱斯基摩人的数量减少了许多。

    如今,在树线(由于寒冷的气候条件,再往北就不可能生长树木了,有人把这条线而不是北极圈作为北极的界限)以北的当地居民总共还不到10万人,而外来居民却越来越多。生活在阿拉斯加北坡自治区的爱斯基摩人实在是幸运者,因为这里有两个美国最大的油田,他们每年可以从石油公司那里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主要靠打猎为生。有些人即使有了工作,可以有一笔很好的工资收入,但仍然要依靠打猎来解决一家的温饱问题。他们虽然有时也吃熟食,却总觉得生肉吃起来更带劲,既能抗寒,又能充饥。

    今非昔比,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已经相当现代化了。他们以前住的冰屋伊格鲁(igloo)早已不复存在,代之以装有下水道和暖气设备的木板房子;用海豹皮做成的小船尤米安克 (Umiak)也已经进了博物馆,而为水上摩托所代替;狗拉雪橇已很少使用,狗儿们因此失了业了,因为人们大部分都用上了汽车;为了抵御冬天的严寒,兽皮虽然仍必不可少,但外面却罩上了非常漂亮的尼龙布。孩子们可以就近上学,直到高中毕业;大人们在工作之余,也可以坐在家里看看电视,听听收音机。总之,爱斯基摩人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从相当原始的传统生活一跃而进入了现代文明,其速度之快和变化之大不能不说是历史上的奇迹。爱斯基摩人与阿留申人(Aleut)的族源关系最相似,两者共同构成北极地区及近北极地区土著居民之主要成分,其范围自格陵兰、阿拉斯加、加拿大以至俄罗斯最东端(西伯利亚)。

    爱斯基摩人自己称呼自己的名字很多,在不同的方言中称谓各异,如:因努伊特人(Inuit)、因努皮雅特人(Inupiat)、尤皮克人(Yupik)及阿鲁提伊特人(Alutiit)等等,其义为「人民」或「真实的人民」。爱斯基摩一名源出蒙塔格奈语(Montagnais,一种阿尔冈昆语〔Algonquian〕),自16世纪以来,即由欧洲人及其他民族用以指称北极居民。此名一度被认为涵义是「食生肉者」,现今则认为是「雪鞋」。加拿大和格陵兰的北极居民宁愿自称为因努伊特人,而在阿拉斯加地区则仍以爱斯基摩人这一名称深受当地居民欢迎。现今已知最早的爱斯基摩文化出现于阿留申群岛中乌姆纳克岛(Umnak Island)上的一个地点,据记载,距今大约为3,018±230年左右。20世纪末,估计自认为爱斯基摩人的人数约有11.7万,其中格陵兰和丹麦有51,000人;阿拉斯加有43,000人;加拿大有21,000人;其馀约有1,600人在西伯利亚。

4. 苗族 民族历史:5000年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942.6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1]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易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后20世纪50年代后期苗族又开始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召龙节”、“苗年节”、“牯藏节”等。

历史:

    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集团[2]

    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发展,先后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蚩尤先打败炎帝,“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了蚩尤,“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2] 。”
蚩尤死后,天下大乱,黄帝便画了幅蚩尤的画像威慑天下,天下这才安定下来。而蚩尤的九黎集团战败后大部分向南流徙,开始了苗族多苦多难的迁移史。至今苗族人民中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他们始终信奉蚩尤为其始祖[2]

    贵州关岭一带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炎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2]
    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苗族在原始社会,以树叶为衣,以岩洞或树巢为家,以女性为首领的情况,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从一些地区的亲属称谓制度中,还能看出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从血缘婚到对偶婚的演变痕迹。秦汉以后,封建王朝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建立郡县,实行“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羁縻政策。五溪地区的苗族先民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掌握了用木皮织绩和以草实染色的纺染技术,出现了产品交换[5]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地区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苗族的原社会开始逐渐解体,原来由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公社,已逐渐发展成为地缘关系的农村公社。唐宋年间,苗族逐步进入到了阶级社会,农村公社的首领已有了土地支配权。汉族的封建经济,通过汉、苗等民族间频繁接触,促进了苗族封建社会领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有些“蛮酋”、“蛮帅”成为世袭的“土官”,领有大量的土地。在这些“土官”境内的苗民沦为农奴(称为“田丁”),耕种着领主的土地,交纳租赋和服无偿劳役,并须参加领主间的械斗,为其卖命[5]
    南宋王朝开始用官职来笼络各族首领,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许多土官都受到封赏,后来成为大大小小的土司[5]
元、明时期,苗族地区的封建领主经济已相当发展。明朝中央政府于弘治十五年(1502)在湖南城步苗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其他地区开始派遣流官。苗族地区地主制度的兴起,又使以领主制度为经济基础的土司政权受到削弱。封建王朝对土司的限权,又使土司制度走向衰落。到明末清初,其他苗族一些地区开始改土归流,使地主经济得到顺利发展。但湘西的腊尔山区、黔东南雷公山和古州山区,仍处于“无君长、不相统属”状态,被封建王朝统称为“生界”。其社会发展仍处于农村公社末期
     清雍正年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对封建领主的瓦解和地主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对“生界”的武力征服,造成了苗族人民大量伤亡,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产力。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兼并和财富的集中日益加剧。乾隆年间,湘西已出现拥有一二千石谷子的大地主,至嘉庆年间,已出现了七八千石谷子的大地主。封建领主制到这时才基本上消亡[5]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苗族地区先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苗族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与其他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作出了贡献。1949年后,苗族地区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 亚述
民族历史:4500~5000年

  公元前3000年代末期,在两河流域的北部,亚述人的部落兴起。到了公元前8世纪后期,亚述国已经成为两河流域最强大的国家。亚述人在人种上有着许多闪族的特点:长脸钩鼻、黑头发、多胡须、皮肤黝黑。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比其他游牧民族更崇尚武力,更喜好穷兵黩武。
  亚述人可以说是恐怖主义的始作俑者。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亚述君王阿述纳西帕二世的碑刻铭文,这样讲到他对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的洗劫:“我用敌人的尸体堆满了山谷,直达顶峰;我砍去他们的头颅,用来妆饰城墙。我把他们的房屋付之一炬,我把他们的皮剥下来,包住城门映墙;我把人活活砌在墙里,我把人用木桩钉在墙上。并且斩首。”。

    在历史记载中,仗着铁器的应用和推广穷兵黩武的亚述士兵,被描述为凶猛残暴、杀人如麻的魔鬼。他们的劣行甚至纪录在《圣经》里。他们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片哀鸣。亚述将士功劳的大小,以所斩敌人的首级的多少为标准。因此,所掳战俘,大多斩首。对战败一方的贵族,处置更为残忍:有割耳割鼻的,有断手断脚的,有五马分尸的,还有剥皮剐肉的。令人触目惊心。
    而且,这些酷刑的记载并不是来自敌方骇人听闻的传说,而是亚述人自己史官的记载。这说明在亚述人看来,这不是残暴,而是体现了亚述士兵的英勇,是一种荣耀。后来由于军中流行瘟疫,亚述军队在圣城耶路撒冷遭到惨败。当新巴比伦王国的缔造者那波帕拉萨尔王与米底王国结盟,向亚述都城尼尼微进发后,在熊熊的宫廷烈火中,亚述都城陷落。持续了300年的亚述功业,与末代王萨拉克一起消失在无情的大火中。
  在中世纪阿拉伯人侵占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以后,亚述人由于没有全民改信伊斯兰教而成为受压迫的对象。在近代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末期,居住在其疆域内的亚述人由于信奉基督教,同亚美尼亚人一样,也遭到了土耳其奥斯曼当局的大规模屠杀,许多亚述人被迫离开故土开始流亡,其中小亚细亚地区(现在的土耳其)的亚述人数量锐减。亚述人由于迫害和战乱,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了世界范围的大离散。
  目前,全世界约有300多万亚述人。亚述人在西亚地区的伊拉克北部、叙利亚、伊朗西部和黎巴嫩以及约旦仍有大量人口。而在土耳其东南部仍有少量亚述人。伊拉克是亚述人的祖居地,也一直是全世界亚述人最多最集中的区域。
  但是由于2003年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随之而来的动荡,许多亚述人被迫离开伊拉克,迁到邻国或西方国家,伊拉克的亚述人数量已减少了一半,而叙利亚、约旦、美国和瑞典等国的亚述人数量近几年来明显增多。美国的底特律和瑞典的南泰利耶等地有来自中东的亚述人的大型聚居区,他们在那里建有自己的教堂、商店、俱乐部等。

历史:

(约前2500~前1500)
    又称阿淑尔城邦时期。阿淑尔城邦的居民最初为印欧语系的胡里特人,后来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等进入 此地,他们逐渐与原有居民融合,形成亚述人。其语言为阿卡德语之亚述方言,文字为楔形文字。当阿卡德王国与乌尔第三王朝(见乌尔)强盛时,亚述受它统治。公元前2006年获得独立。古亚述最高机构为阿淑尔城邦贵族长老会议。公务人员有一年一任的号里木的名年官(即以其名名其任职之年),管理财政经济,由抽签选出。土地为公社所有,定期分配给大家族使用,很少买卖。奴隶较少,社会主要劳动者为承担公社义务的自由民。中介贸易具有重要意义,部分贵族和商人从事商业和高利贷活动而致富。约公元前2000~前1000年,奴隶制大地产逐渐形成 。对外侵略加强了伊沙库的地位。约公元前17世纪初,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占领由阿卡德北部至地中海的广大区域,自称天下之王。他死后,亚述先后沦为古巴比伦王国和米坦尼王国之藩属。

6..瑶族 民族历史:4500~年

    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为2637421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
  瑶族祖先为盘古,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 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 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和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又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称谓之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

    关于瑶族的瑶字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以历史学家何光岳先生所著《南蛮源流史》中所理线索较为可信:瑶族先民在新石器时代擅长制作瓦器、陶罐,故最早的瑶族先民称为“窑民”;后来陶罐坯料制作由手工发展为旋转摇动制坯,窑民改称“摇民”;

    瑶族先民中四大姓之一雷氏,来源于发明养蚕缫丝的黄帝之妃方雷氏(嫘祖),故瑶民善养蚕,又衍生出“繇民”一称;后蚩尤率领三苗和摇民与炎黄大战失败,摇人历经夏、商、周征伐,一部分被当成劳役奴隶,称之为“徭役”或“傜役”,即“傜人”(周去非《岭外代答》曰:徭人者,言其持徭役与中国也);
    此后历代傜人不断反抗封建统治压迫,啸聚山林、不缴赋税,至宋代又有“莫徭”之称,意即不缴税赋、不赋劳役之人;到了元代,统治者认为这种不赋徭役、刀耕火种的人群是野人,故将徭人的徭字改为具有侮辱性的犬旁的猺字,谓之“猺民”;至新中国成立之后,采纳了民主人士的提议,广泛征得本民族同意,将美玉旁的”瑶“字作为该名族统一名称:瑶族。
历史与现状:

    瑶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湖南、云南等省。此外,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家也有瑶族。但是,在欧美的一些国家如美国、法国、加拿大、瑞典等国也有与中国瑶族生活习俗相同的瑶族却鲜为人知[1]
据历史文献记载[1] ,瑶族源自中国,在原始社会时期就生活在黄河流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由于部落、诸侯割据,战事连年不断,瑶民被迫逐步迁入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他们大都居住在边远的高寒山区或深山密林,以刀耕火种、不固定的游耕农业经济为主。因此,瑶族居住的地区其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但是在欧美国家的瑶族又是怎样呢?为解开这个谜团,笔者通过翻阅各种历史档案,查找有关信息资料,了解了欧美瑶族的一些情况。

    由广西瑶族学会会长黄钰(瑶族)所著的《国际瑶族概述》一书指出,欧美国家的瑶族(主要是盘古瑶)是于上世纪70、80年代从泰国难民营迁往欧美国家定[1] 居的。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出兵[1] 侵略越南、柬埔寨,印支地区局势动荡,战争频繁。有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因躲避战乱而被迫离开家园,无家可归,逃亡到泰国,沦为难民。联合国难民事务部便把这些难民集中送到难民营生活。战争结束后,联合国为解决安置这些难民,根据难民的意愿,由难民选择去向,帮助难民们返回故地或迁移到第三国家。在泰国难民营中,有部分为瑶族,这些瑶族有部分就是在这个时候迁往欧美国家定居,后又被称为“东方吉普赛[1] 人”。

    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泰国等有不少瑶族会使用统一的瑶文互相通信往来,进行文化交流。于是瑶文已成为世界性的瑶族(勉语)文字了。但瑶文还处于试验阶段,还有待于普及和推广。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由于长期与汉、壮、苗等族接触,各地瑶族一般又兼通汉语,部分兼通壮语苗语
7.希腊 民族历史:4000~年

  希腊、南塞浦路斯的主体民族。另有部分分布在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和土耳其。多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希腊语,属印欧语系希腊语族。文字有古希腊文与新希腊文之分。多信东正教,少数信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由古希腊人与其他民族混合而成希。分布在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和土耳其。是一个世居于希腊及爱琴海一带的民族,已有超过四千年的历史。目前希腊人主要居住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希腊诸岛及塞浦路斯,以至世界各地,总人口约1.7千万。
    公元前2000年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伊奥利亚人、多利安人等希腊部落从巴尔干半岛北部进入后,同化了佩拉斯吉等土著居民,在前8~前6世纪,建立雅典、斯巴达等奴隶制城邦国家。同时,相互间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称谓——海伦人,即古希腊人。

    前5世纪建立起高度的古代文明。前8世纪起,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殖民,使古希腊语和古希腊文明得以广泛传播,对欧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后受罗马、东罗马、奥斯曼等帝国的统治。历史上曾有瓦拉赫人、斯拉夫人、阿尔巴尼亚人、土耳其人相继迁入,但均被同化,同时亦使希腊的语言、文化、风俗等增添新因素。
    18~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反对奥斯曼帝国的斗争的开展,各种民族和文化因素进一步融合,最终形成现代民族,1832年建立希腊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协约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军占领。政府与王室流亡国外。在“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下进行了反法西斯侵略的武装斗争。1967年军人发动政变,实行军人专政。1974年确立共和制政体。

历史沿革:

    希腊大陆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是西方文明的摇 篮。
    公元前3000至1400年,克里特岛曾出现米诺斯文化伯罗奔尼撒半岛出现迈锡尼文化。克里特岛约于公元前第3千纪末出现了青铜文化,公元前第2千纪初有了国家和文字。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些讲希腊语的部落开始在希腊半岛定居。公元前第 2千纪的中、后期,希腊人建立过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旧译“派洛斯”)等小国,已有文字,创造了灿烂的迈锡尼文明。公元前第2千纪中期起,希腊人逐步向爱琴海(包括克里特岛)的诸岛扩张。传说发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的特洛伊战争,可能就在希腊人向外扩张的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或者公元前12世纪初。[7]

    公元前1200年左右,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一些生活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讲希腊语的部落从北方进入希腊半岛,引起了塞萨利亚及其以南的许多希腊部落和部族向不同方向的迁徙。国家、文字和宏伟的宫殿都消失了,继之而来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希腊人居住的地区占统治地位的“荷马时代”。

8.波斯 民族历史:4000年

  波斯帝国兴起于伊朗高原的古国。波斯人属印欧语系的一支,约公元前二千年代末叶从中亚一带迁至伊朗高原西南部(法尔斯地区—),有十个部落(六个农耕,四个畜牧)。曾一度处于米堤亚统治之下。后经过数十年扩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鲁士二世大帝推翻米底部落的统治,建立了波斯帝国。
  在国王大流士一世 (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统治时期,波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尔干半岛,北起亚美尼亚,南至埃塞俄比亚,境内包括70个民族,约1800万人口,近700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在公元前492年希波战争后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

    公元前334年,兴起于欧洲巴尔干地区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东侵,征服波斯全境。波斯人过征服及同化当地的伊朗人及非伊朗人族群来向伊朗高原散播他们的语言及文化。即使面对马其顿、阿拉伯、蒙古、突厥等势力的入侵,同化依旧持续进行,直至伊朗伊斯兰化。随着时日的推移,大量的方言及区域性特性涌现,二十世纪的伊朗及阿富汗以波斯人自居,反映出后奥斯曼土耳其、欧洲、高加索及阿拉伯世界的演化。最后的波斯帝国阿夫沙尔王朝、赞德王朝及卡札尔王朝瓦解后,高加索地区及中亚或独立,或并入俄罗斯帝国。

历史:

    埃兰和米底时期(前2700年-前553年)埃兰米底尚未被希腊人称为波斯,但却是波斯地区历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份。
埃兰是波斯地区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位于今天伊朗的西南部,公元前三千年以前在底格里斯河东岸建国。他们和达罗毗荼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以善战的人民著称,在公元前2700年至前600年期间屡次被灭及复国,最后于前639年被新亚述帝国所灭。

    米底(前678年~前553年)是一个以古波斯地区为中心的王国,领土最大时包括今伊朗全境及土耳其西部。米底属于印欧语系雅利安人,也是第一批在伊朗高原地区定落的民族。亚述帝国曾入侵伊朗高原,试图征服。但是亚述的入侵,促使米底各部落走向联合,从而形成了米底王国。公元前553年居鲁士大帝起兵叛变,并于公元前550年推翻米底王国对波斯地区的统治。

    波斯人是不拘一格的民族,以波斯语为共同的传统。中亚的许多人种如哈扎拉族仍残留下其蒙古祖先的影子。波斯语是伊朗高原的通用语言,因此被许多民族视为第二语言,如突厥人及阿拉伯人。伊朗的大部分波斯人信奉什叶派[32],东部则有逊尼派的追随者(除了法尔西万人(Farsiwans)及大部分哈扎拉族人),另有少数波斯人信奉巴哈伊信仰、琐罗亚斯德教、基督教及犹太教。
  西方坚称波斯人是一个种族分类,但波斯人在大体上是泛民族族群,包括那里很少自称为“波斯人”、有时以“伊朗人”自居的人们。波斯人及伊朗人二词共通的用法已延续了多个世纪,纵使伊朗人实际上带有不同的意思,伊朗人包括了那些使用不同语言但带有关系的族群。作为泛民族族群,将波斯人定位为一个民族可带来问题,因波斯人实际上是多样性的族群。

9.印度斯坦 民族历史:3500~4000年

  印度斯坦族,南亚印度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中国史籍中称其居住地为 “身毒”、“贤豆”、“天竺”、“印度”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历史悠久,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印度文化,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组成,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1947年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获得独立。
  印度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亚纳邦、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多数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

    根据印度官方2001年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计算,印度斯坦族人口约为3亿,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30%,系印度人数最多的民族。该民族主要分布于恒河中上游的印地语地区和印度斯坦语地区,主要操印地语,大体可以分为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阿里尔人、查特人、洛蒂人、马利人、卡狄贡比人、拉其普特人、查米达尔人等。后者有邦多人、科尔巴人、白伽人、莫特拉人、恰布阿人、沙哈利埃人和高尔人等。高尔人又有不少支派,如帕特人、牟利亚人、高亚人、波尔伽人、波罗坦人、波尔海亚人、拉吉衮德人、拉吉牟利亚人等。可见,印度斯坦族是一个总的称谓。上述各色人等的存在,保留了远古时代部落生活的信息,说明印度斯坦民族的融合还没有达到高度统一的程度。

    属高加索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一般认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左右从中亚草原地区经帕米尔—兴都库什山诸山迁往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古代印欧人种雅利安游牧部落与当地的棕肤色人种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故有人称之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
  印度斯坦人历史悠久,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间写成《吠陀》,成为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后来成书的还有《奥义书》、《往世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经,流传至今,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在天文、历算、医学、音韵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印度斯坦人与中国人民早有友好交往。公元前117年,张骞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5世纪及以后,中国高僧法显、玄奘曾游学其地,许多印度僧人也曾前来中国讲经。

文明:

    印度斯坦人,是亚洲南部印度的居民,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约有1.8亿人(1978),使用印度斯坦语。印度斯坦人是印度次大陆文明的创造者之一。《吠陀》《奥义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摩奴法典》等著作是印度斯坦人在文学、历史、思想等方面成就的标志。在雕刻、绘画、音乐、舞蹈、天文及自然科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对东南亚和中国的文化有较大的影响。印度斯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一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根据印度教的传说,恒河是天上的神女下凡,沐浴恒河水,饮用恒河水,可以冲涤身上的罪恶,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因此,印度斯坦人常要到恒河沐浴,虔诚的教徒终身只饮恒河水,死后将骨灰撒入恒河。他们所喜爱的舞蹈、音乐,内容也多与宗教有关。印度斯坦人男子一般穿无领长袖宽衣、围裤或宽大的裤子。女子穿浅色开襟短袖紧身衣和彩色纱丽,腰身袒露。女子喜佩首饰,戴鼻饰。印度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恒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棉纺织和传统手工业水平很高。


10.阿伊努 民族历史:3000~4000年

  阿伊努人(阿伊努语:Ainu),或翻译成爱努人、爱奴人、阿衣奴人,居住在俄罗斯库页岛和日本北海道。有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新石器时期早期(约六、七千年以前)就从通古斯北部和东南亚迁居到日本。阿依努是他们混血产生的民族。
  某些学者认为,阿伊努族人是阿拉伯移民,他们在某个时期控制了远东广大地区后分布在本州诸岛。随着日本的一些部族逐渐向北方移民,他们的地盘日益缩小。从公元七世纪后半期起阿伊努人被称为“虾夷”,系夷狄之意,这是日本人对占据日本外族或土著的称呼。大约从公元十四世纪中叶起逐渐地改称为阿伊努人。也有人说他们是绳文人(绳纹族)后人。

 三千年前阿伊努人的北海道和东北家园被日本大和民族收复了。阿伊努人被赶出了他们生活的土地…… 最后他们在北海道的北部地区找到了避难所。阿伊努妇女会在嘴上和手臂上刺青,阿伊努人最主要的宗教仪式是杀死一头被当作宠物的熊。他们歌唱、演奏乐器,并通过舞蹈和饮用米酒的方式来庆祝熊神之灵的离去。

    阿伊努人自明治时期结束后,几乎不为日本人所记起,他们为生存而呼吁的微弱呼声更是被置若罔闻。1993年,是联合国的“国际先住民年”。有关的研究、调查才纷纷公诸于众。阿伊努人有着和大和族祖先新绳文人、旧弥生人一样悠久的历史。他们是日本列岛较早的居民和主人。绳文人的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日本擦文化时期,也就是旧石器时期或新石器时代。而阿依努祖先之一的北方通古斯人则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移民到日本北海道和日本东北的。
  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等种种原因,1980年阿伊努人人口竟减少到2.4万人。而古代阿伊努人曾是一个渔猎民族,驾着独木舟在海上游弋,持熗在林中逐鹿奔跑,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属通古斯人种和绳文人种的混合类型。他们不高的身材、淡褐色的皮肤及波状翻卷的黑发,都显示出其与大和民族稍不同的特点。他们信仰万物有灵和多神(和大和祖先的绳文人相似),每年都举行隆重的“熊祭”和“鲑祭”仪式。广袤的北海道森林和原野、蔚蓝的大海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故乡。

文化复兴

    1899年颁布的《北海道土著保护法案》,将明治时代对阿伊努的歧视正式合法化,否认了阿伊努的土地所有权,并授予北海道地方官以管理阿伊努公共资金的全权,阿伊努由此开始依附于日本国的社会福利。后来法案虽修改过几次,但很多阿伊努人仍然对其表示反对,法案的标题用“kyudo-jin”(意为“泥土”或“土地”之人)来形容阿伊努人,招致直接的批评,造成的后果是,很多阿伊努的后代由于害怕在住房,上学和就业上遭受歧视,隐藏起少数民族身份。据估计共有约10万阿伊努人,其中仅有2.5万人公开承认自己的身份。

    20世纪80年代,阿伊努各族群提出废止这一法案的要求,1998年日本政府用一部新的法案取而代之,新法案规定,政府资金将用于阿伊努研究,阿伊努语言文化的推广,以及改善学校中阿伊努的传统教育

11.阿拉伯 民族历史:3500年

  阿拉伯人,泛指西亚和北非讲阿拉伯语的居民。“阿拉伯”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占这些国家居民的大多数,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等国,估计约2.3亿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北非和南阿拉伯的一部分人混有尼格罗人种特征。
  在蒙昧时代,只有阿拉比亚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被称为阿拉伯人。大扩张之后倭马亚王朝建立,只有源出阿拉伯半岛、血统纯正的人才有资格自称阿拉伯人,拥有高贵的身份;而到了阿拔斯王朝,文明的融合进一步加强。阿拉伯人这个概念,逐渐包括了帝国属下所有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的各族人民。

 以上是简便的说法,民族的斗争与融合要复杂得多。很多人可以承受异族的统治,甚至皈依他们的宗教(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避税),但他们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语言。直到阿拔斯王朝的末期,阿拉伯语才成为整个帝国的通用语言。
和犹太人一样,同属闪族的分支。根据伊斯兰传统的说法,阿拉伯人的祖先是易斯马仪(以实玛利),而易斯马仪则是易斯哈格(以撒)的同父异母兄弟,是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的长子。因此,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兄弟民族。

    阿拉伯人的民族来源可以上溯到远古的闪米特人部落,他们认为自己是以实玛利的后代。在历史上与亚述人、阿拉米人、迦南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犹太人)等有亲缘关系。7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后,各阿拉伯部落在伊斯兰教旗帜下完成统一后,迅速向外扩张。
  8世纪中叶建立起东自印度河,西至大西洋,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中国史称“大食”)。 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建都麦地那,后移至库法。倭马亚王朝(661~750)迁都大马士革;阿拔斯王朝(750~1055)迁都巴格达。10世纪起,国势渐衰,并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哈里发政权。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攻占巴格达,东部哈里发国遂亡。西部各哈里发国也随之先后覆灭。

历史贡献

    阿拉伯人对文学的贡献:阿拉伯文学的主要题材是诗歌和散文。《古兰经》堪称阿拉伯文学的典范,而且《古兰经》不仅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对社会、政治、道德体系全方位规划的经典,她使伊斯兰更是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一千零一夜》则生动展示了古代伊斯兰世界社会生活的斑斓画面,高尔基在评论《一千零一夜》时,把它誉为民间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里程碑”。亚洲四大文豪之一阿拉伯作家卡里·纪伯伦的诗篇号称当代阿拉伯文学,乃至全世界文学的瑰宝。
    在整个中古时代,阿拉伯文学较少神秘主义的色彩,而以战争和爱情作为主题的作品,和宗教题材相比,占据了压倒多数,这是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出现的是“阿达卜”文学,阿达卜的意思是离开宗教,到诗文和其他作品中去寻求知识,所以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提倡对非宗教知识的索求;二是富有象征和讽刺意味,代表作家贾希斯,作品有《动物志》和《吝啬的国王》等。阿拉伯在"阿达卜"文学之后出现了广为流传并深受民众喜爱的"马开麦"文学,“马开麦”的意思是“集会”,顾名思义,就是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讲故事"。 先驱者是哈马沙尼,他编出了一套以阿市·阿鲁德托哈·阿鲁斯甘达里为主角的系列故事集。哈利里紧步哈马沙尼的后尘,代表作品为《阿布扎得言行录》。
    《一千零一夜》作为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品,享誉全世界。该书主要形成于阿拔斯王朝时期,实际上是一部民间故事总集,只是由编纂者将其汇为一个整体而已。《一千零一夜》最后成书于16世纪。
事实上,这本世界文学名著最早并非产生于阿拉伯,而是产生于印度。约在公元六世纪,这部具有连缀故事性的文学作品从印度传到了波斯,后在八世纪被译成阿拉伯文,开始在阿拉伯流传,经过几个世纪的增改,约到中世纪末,它才形成现有的样式,而原有的梵文底本则散佚了。按照书中所说,在印度和中国之间有一个叫萨桑的岛国,国王山鲁亚尔荒淫残暴,每天娶一女子,睡一夜后即杀掉。女子都纷纷躲藏起来,

    宰相奉命四处寻找而不得。宰相女儿山鲁佐德不忍心看父亲一筹莫展,自愿嫁给国王。山鲁佐德晚上讲故事引来了国王的好奇心,而且故意不讲完,国王也就不杀她,命令她继续讲下去。于是,山鲁佐德便一直讲了一千零一个晚上,国王最后终于悔悟。《一千零一夜》实际上讲了134个故事,其中亦包括了一些寓言和童话。登场亮相的有社会上各色人等。故事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深刻地刻划各种人物形象及心理活动,有时也鞭挞社会的某些丑恶乃至罪恶现象。故事中寓含的道理发人深思。

12.犹太人 民族历史:3500年

    犹太人(Jewish),或称“尤太人”,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族群。希伯来(犹太)语:乃是指犹太教民,或者更笼统意义上所有犹太族人(也被称为犹太民族),是族群体既包括自古代沿传下来的以色列种族,也包括了后来在各时期和世界各地皈依犹太宗教的人群。

ww从广泛的角度,犹太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严格的宗教奉行者。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2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 ,上述数据也包含了自认为是犹太人但没有归属于任何犹太社团组织的人群。
 但事实上,全球犹太人的总人口很难得到准确统计,因为犹太人的定义存在多种标准和界定方式,导致统计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犹太人的祖先名字叫雅各(阿拉伯发音为叶尔孤白),雅各是以撒的儿子、亚伯拉罕(阿拉伯发音为易卜拉欣)的孙子,后来改名叫以色列,意思是“与神角力者”,而且因为他在和神搏斗的时候伤了腿筋,所以犹太人在宰杀动物时都要把腿筋挑出来丢弃。

    雅各生有12个儿子,由于约瑟的关系,在七个荒年的第二年迁移到埃及,受到当时统治埃及的西克索斯人建立的埃及第十五和十六王朝的优待(约公元前15世纪),居住在尼罗河下游,转变为农业民族。 西克索人被努比亚人暴动赶出埃及后,以色列人的地位急剧下降,沦为埃及人的奴隶,他们在摩西(阿拉伯发音为穆萨)的带领下逃出埃及,逃回巴勒斯坦定居,雅各的12个儿子的后代形成十二个支派,原来在巴勒斯坦分居,后来统一成一个国家,先由便雅悯支派中的扫罗作王四十年。  

    之后由犹大支派中的大卫担任国王。大卫(David)名字的意思是“被蒙爱者”,以色列国家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阿拉伯称为苏莱曼大帝)担任国王期间达到鼎盛。  

    所罗门死后,他的儿子罗波安继承王位。由于他及一班年青的大臣所施行的苛刻政策,北部10个支族的人分离出去,单独成立以色列王国,并推举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为王,犹大支族和便雅悯支族联合成立了犹太王国。以色列王国不久即被亚述人消灭,犹太王国尚坚持了几百年,后来也终于被巴比伦帝国攻占,人民被虏到巴比伦成为奴隶。波斯帝国消灭巴比伦后。犹太人被允许回犹太区,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后来相继沦为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属民。到了公元1世纪,撒马利亚人和犹太人是没有来往的。耶稣死后不久,犹太人起义反对罗马人,耶路撒冷被罗马大军攻破,圣殿被拆毁,犹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自称为犹太人。

历史上

    在历史上无论是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都有反犹的传统。但也有对犹太人较为宽容的基督教国家及伊斯兰教国家,对犹太人较宽容的基督教国家以波兰为代表,对犹太人较宽容的伊斯兰教国家以奥斯曼帝国为代表,虽然巴耶塞特二世之后的苏丹改变了巴耶塞特二世的亲犹作风,但总的说来生活在奥斯曼帝国的犹太人比生活在其他伊斯兰教国家的犹太人受到较少的迫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统反犹的基督教有较大的转变,现今的天主教教会在对待犹太人的态度上转好。甚至将其祈祷文中涉及犹太人的部分做出更正。

    波斯在刚刚开始伊斯兰化的时候(634 至1255年),犹太人要交特定的税禁止犹太人携带武器,禁止骑马,禁止犹太人在有关穆斯林的案件中作证,历史发展波斯宗教人口由伊斯兰教逊尼派占大多数转变为伊斯兰教什叶派占大多数的国家,伊斯兰教什叶派的神学观点认为异教徒是不洁的(阿拉伯语)生活在什叶派占统治地位的波斯犹太人(1502 至1925)就认为是不洁,谁接触过犹太人谁就要进行宗教的洁净仪式后才能进行祈祷,犹太人禁止用穆斯林的公共浴室,禁止下雨或下雪的时候外出,因为雨水或雪花会通过接触犹太人而污染穆斯林。犹太人被强迫戴特定的帽子穿特定的服饰进行识别,罗马尼亚旅行家历史学家J. J. Benjamin写到“在波斯,犹太人要买东西时禁止在商店里接触任何商品。如果商品被犹太人不经意接触了,就认为该商品被犹太人所污染,无论货主开个什么价钱犹太人都必须把该商品买下”




[ 此帖被wj宝宝在2015-08-22 15:52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东北虎92470

ZxID:63238526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8-22 0
努力回帖中、这贴长知识了。现在继续回帖
wj宝宝

ZxID:11619415


等级: 内阁元老
青春又回来了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08-22 0
已审核

好多乱码啊

寒烟柔。

ZxID:14225420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逐烟霞。
你看着眼前的人,分明还是以前的模样,可心里终究不是以前那般澄清透明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5-08-23 0
看来看去还是觉得汉族好好看
第一张照片最好看了

别的民族像我玩儿游戏觉得五毒苗疆人民的服饰就好好看
别的国家民族并没有什么觉得很好看的,。。
果然是颜控
还有汉服也是很好看的!!
古代人民的衣服真是很好看
之前学校办文化节的时候穿过一次
好想再穿一次
mislay

ZxID:356512

等级: 寒窗墨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08-23 0
汉服很好看呀
行尸_4ff6d

ZxID:18730249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08-24 0
          
qq_1342168175

ZxID:18874083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5-08-24 0
幸苦幸苦
qq6b3c2

ZxID:43777479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5-08-24 0
正需要这些材料谢谢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