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陵墓与祠堂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840 回复:2

[宗教民俗] 中国的陵墓与祠堂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司凌。

ZxID:9742737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此微夜
原名:独爱穿越。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9-02 0
中国的陵墓与祠堂
— 本帖被 独爱穿越 从 学习&职场 移动到本区(2012-09-02) —
[table=100%,#ffffff,#dddddd,1][tr][td]
[size=2]

  中国古代习用土葬。新石器时代墓葬多为长方形或方形竖穴式土坑墓,地面无标志。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曾发现不少巨大的墓穴,有的距地表深达10余米,并有大量奴隶殉葬和车、马等随葬。周代陵墓集中在陕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阳附近,尚未发现确切地点,陵制不详。战国时期陵墓开始形成巨大坟丘,设有固定陵区。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县,规模巨大,封土很高,围绕陵丘设内外二城及享殿、石刻、陪葬墓等。
  据记载,地下寝宫装饰华丽,随葬各种奇珍异宝,其建筑规模对后世陵墓影响很大。汉代帝王陵墓多于陵侧建城邑,称为陵邑。唐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一个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筑,气势雄伟。由于帝王谒陵的需要,在陵园内设立了祭享殿堂,称为上宫;同时陵外设置斋戒、驻跸用的下宫。陵区内置陪葬墓,安葬诸王、公主、嫔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将、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兽、阙楼等。北宋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巩义市,规模小于唐陵。南宋建都临安,仍拟还都汴梁,故帝王灵柩暂厝绍兴,称攒宫。元代帝王死后,葬于漠北起辇谷,按蒙古族习俗,平地埋葬,不设陵丘及地面建筑,因此至今陵址难寻。明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另一高潮。明代太祖孝陵(见明孝陵)在江苏省南京,其余各帝陵在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总称明十三陵。各陵都背山而建,在地面按轴线布置宝顶、方城、明楼、石五供、棂星门、祾恩殿、祾恩门等一组建筑,在整个陵区前设置总神道,建石象生、碑亭、大红门、石牌坊等,造成肃穆庄严的气氛。清代陵墓,前期的永陵在辽宁新宾,福陵、昭陵在沈阳,其余陵墓建于河北遵化和易县,分别称为清东陵和清西陵。建筑布局和形制因袭明陵,建筑的雕饰风格更为华丽。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河南】[/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河南太昊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81]

  太昊陵即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18大名陵之一。有内外两城,建筑很多,寝殿后的伏羲陵高20余米,陵前巨碑上镌“太昊伏羲之墓”。太昊伏羲氏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圣明帝王,他“为百王先”,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传说伏羲氏在位114年,死后葬于陈。后人为追念他的功德,尊他为中华民族的先祖,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三日,这里都举办“朝祖进香”庙会。因太昊陵是中国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庙,故有“天下第一陵”之称。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河南医圣墓祠[/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82]

  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张仲景故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汉伟大医学家张仲景墓为圆锥形,高3米多,方圆?0余米,墓前立有清朝顺治十三年的墓牌,上刻有“万代医圣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先生之墓”。墓后建有医圣祠,祠的正殿塑有张仲景像,偏院有医圣井、医圣桥、素门亭、内经楼、桂花轩、待月轩、梅花轩等。词内还有张仲景事迹史画和117幅历代名医石刻画像。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河南武侯祠[/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83]

  武侯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郊的卧龙岗上。系为纪念三国时著名军事家诸葛亮而修建的祠堂。该祠始建于唐代,元初毁于战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大规模重建。元延佑二年(1315年)增设孔明书院。以后历朝都对该祠进行过修缮。武侯祠由前、后、南、北四院组成。山门为无梁殿,前有仙人桥、诸葛井等古迹。前院左有三星殿,右有三官殿。南院为道房院,上房为老君殿,内供汉白玉老君坐像,左有七真殿、右有八仙殿。北院有关(羽)张(飞)殿、三顾堂。现留宁远楼一座,楼内奉有武侯雕像一尊。楼左有读书台,右有龙角塔。楼前假山上存留有武侯当年坐过的抱膝石。山前筑一茅庐,庐内立汉篆字碑一通。庐后有一小桥,桥左有躬耕亭,右有伴月台。武侯祠的另一大景观就是排列有序的400余块碑碣石刻,被誉为“卧龙碑林”。其中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碑,可称得上是“三绝”碑。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河南轩辕故里[/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84]

  轩辕故里位于郑州市南部40公里外的新郑市北关。黄帝姓公孙氏,因生于轩辕之丘,故号称“轩辕氏”。黄帝生在这里,因而这里成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根之所在。轩辕故里为后人所建,大殿塑有高大的黄帝塑像,四壁绘着有关黄帝事迹的壁画,还有内容翔实的文字介绍。东西两座厢房里分别供有黄帝二妃嫘祖和嫫母的塑像。此外,这里还有黄帝故都、仓颉造字台遗址等。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河南白居易墓[/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85]

  白居易墓位于河南省龙门石窟东山,和龙门石窟一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年老时曾居住在洛阳的香山,号“香山居士”,终年75岁。香山伊水中的龙门滩原来水浅路窄,中有石头,船行其中易触石倾覆,相传白居易捐钱募款,与群众一起把水路凿通。白居易死后葬在香山,坟形似琵琶,这显然是后人为纪念诗人的名诗《琵琶行》而修建的。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河南巩义宋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86]

  宋陵在河南省巩义市。分布于孝义、芝田、西村、回郭镇等处,有宋太祖赵匡胤等7个宋朝皇帝及赵匡胤父亲的陵墓,统称七帝八陵。此外,还有宗室子孙及亲王墓葬97座。陵前有大批石刻造像,集中分布在庙神门外“司马道”两侧。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有八棱柱华表、大象、角端、瑞离、御马、文武臣以及陵园四门的四对高大雄伟的门狮等。石刻造型逼真,神态生动,遒劲有力。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张衡墓[/size][/color][/backcolor]

  张衡墓是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位于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小石桥村西,因张衡晚年曾担任尚书,故又俗称尚书坟。这里面山依水,景色秀丽。墓北一箭之地,便是平子读书台。相传是张衡幼年发奋读书、钻研学问的地方。墓东濒临宛、洛古道,与宛北名刹--鄂城寺隔路相望。墓西是一片活野平畴,新修的公路贯通南北。宛如锦带似的洱水自墓前绕流东行,两岸重柳舞姿婆娑。如果说其他景观是一串形如项链珍珠的话,那么张衡墓园就是一颗晶莹无比的宝石。千百年来,曾吸引了多少人们到此来拜谒瞻仰,寻古探胜,发思古览物之悠情。初唐文坛之一的骆宾王在拜谒张衡墓后,写下了过张平子墓诗: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玉卮浮躁丽,铜浑积思深。等等。这些情真意切的诗句,表达了对张衡才华横溢,伟绩丰功的敬仰之情。张衡墓原建造宏伟、翁仲、石兽对立,祠庙巍峨壮观,然而岁月悠悠,历经千余年,由于风雨剥蚀,战乱破坏,景况日渐荒芜。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修了张衡墓园。近年经增建、扩建,规模渐宏。

  进入建成后的墓园大门,首先映入人们视野的是一对高大雄伟的汉阙,汉阙为砖石结构,上覆重檐屋顶,阙身上部饰有斗拱和凤鸟,顶部檐下,两个顽单手抓屋檐,在嬉戏游荡,憨态可掬。汉阙过扣,东西两侧各有面阔七间的展厅,陈列着张衡发明创造的器物及介绍张衡一生伟大贡献的文图展板。展厅顶部各建望楼一座,东西对称,颇为壮观。循路北行,是一座十字形曲桥,东西通向碑楼和廊房,正经通向墓冢,沿中轴线继续前行,两侧石像生排列有序,穿过正中的祭台,拾阶而上,便是一片平地。站在这里,放眼眺望,蒲峰远峙,洱河如带,古塔巍然耸立,村庄田舍相间,近处楼亭各抱其势,奇树异草争荣斗研。宛如一幅优美的彩墨长卷,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穿过石亭堂,便是一尊通高五米的张衡半身花岗岩石像,雕像仰首凝视、神态庄重、栩栩如生,基座四周的大理石覆面上,镌刻碑文和浑天仪、地动仪浮雕。雕像背后为一碑墙,呈深灰色,上面镌刻着张衡歌颂家乡的《南都赋》全文。绕过碑墙便是高大的墓冢,该墓高8米、周长79米,墓冢四周松柏簇拥,并辟有环形甬道,供游人瞻仰游览。墓前竖郭沫若先生词碑,墓冢环砌青砖八棱形花墙,墓冢大门两侧,竖明嘉靖与清光绪年间的碑刻,并加盖了碑楼。碑楼东则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西则竖严济慈先生题词碑等。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宋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87]

  北宋皇陵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4个镇区,占地约30平方公里。北宋九个皇帝、除微、钦二帝被金兵虏去死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人皇帝及赵弘殷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名勋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公元960年,宋太袓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963年便开始营建宋陵。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皇家陵墓群,堪称为露天艺术博物馆,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十分珍贵的实扔物资料。 位于市中心的永昭陵就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赵祯也就是民俗演义“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宋仁宗是真宗赵恒的第六子,生于1010年,1022年继帝位,在位42年。在北宋诸帝中,仁帝在位时间最长,国家基本安定,文臣武吏荟萃,农业和科学文化发达,是宋代帝王中的明君圣主之一。 永昭陵与北宋其它陵寝的建筑布局基本相同,都是按照唐、宋的“地形堪舆”和“山水风脉”选葬,它坐北向南,东南穹窿,西北低垂,这就是“山高水来”的“风不宝地”。各陵园都由“上官”、“官城”、“地官”、“下官”四部分组成,围绕陵园还建筑有寺院、庙宇和行官等。陵台植松柏,横竖成行,四季长青。陵园内种松柏,陵区四周种值枳橘。 宋陵有庞大的石刻群,虽经破坏散失,至今尚有941件。每个帝陵石刻的内容都有望柱、象及象奴、瑞禽、角端、马及挖马官、羊、虎、文武臣、狮子、武士、传庐、内侍计58件,各有象征,表示皇帝死后还要驾驭万物,主宰世界。每个后陵都有石刻34件,其它亲王,皇子皇孙和大臣的石刻中的杰作,它是马首、龙身、鹰爪、孔雀尾,背有翼,后衬山峰,威猛有力,设在陵前表示祥瑞。 为了抢救国家历史文化遗产,鉴于宋陵的历史及学术价值,永昭陵九万三年被国家首次批准为大型皇帝寝陵抢救保护示范工程,同时,被列为河面省“八五”期间十大旅游项目。九五年元月动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2亿元。几年来,巩义市政府先后投入资金8000万元,征地568亩,恢复建筑了两个鹊名、两个乳台、四个角阙、八个门阙、神城、神道、南大门和2100米长的环陵路、化厕等,陵区内进行了绿化、水电及服务性设施基本完成,初步形成陵园部分整体规模,以优美的环境对外开放,每年可接待游客12万次,门票收入80多万元。1982年2月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景点门票20元/人,在巩义市汽车站乘1路或6路公交车坐2站即到,自带车在市区直接到永昭陵。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河北】[/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河北清西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88]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是清王朝皇室的陵墓群之一。有帝陵四座——泰陵(雍正墓)、昌陵(嘉庆墓)、慕陵(道光墓)、崇陵(光绪墓)。后陵三座,妃园寝三座,王公、公主园寝四座。共十四座,葬七十六人。陵园建筑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大部都保存完好。泰陵前3座精美的石牌坊和大红门构成西陵的总门户。昌陵建筑与泰陵规制相同,但其隆恩殿内以花斑石漫地非常独特,有“满堂宝石”之誉。慕陵隆恩殿、配殿建筑木构架均为楠木,并以精巧的雕工技艺雕刻出1318条形态各异的蟠龙和游龙。祟陵殿宇木构架均为钢铁木,质地坚硬,被称为铜梁铁柱,其地宫内的石雕佛像精美无比。永福寺、行宫和亲王、公主园寝则是清陵建筑中完整保存的珍品。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河北娲皇宫[/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89]

  娲皇宫位于河北省邯郸西部群山涉县,始建于北齐,是我国最大的祭祀上古天神女娲娘娘的庙宇。娲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茸、续建,现有建筑分山上、山下两组。山下有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绕山登上十八盘,便到达最高处的娲皇阁。娲皇阁建在山势很险峻的绝壁上,巧妙地利用了山崖间的半圆形石坎,建筑群位居依山就势的石砌台上,有梳妆楼、迎爽楼、钟鼓楼、六角亭等。在娲皇阁外山崖上刻有摩崖佛经6部,13万余字,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是我国佛教典籍中弥足珍贵的无价之宝。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河北清东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90]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东陵占地78平方公里,有帝陵五座,即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惠陵(同治),埋葬着5帝、15后、141个妃嫔等。清东陵北有昌瑞山,南有金星山,中间有影壁山,东有鹰飞倒仰山,西有黄花山,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当年顺治皇帝到这里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清东陵的建筑恢宏、壮观、精美。有580多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中,有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巧夺天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随山势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宫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叹为观止,慈禧陵三座贴金大殿,其豪华装修举世罕见。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封氏墓群[/size][/color][/backcolor]

  封氏墓群,又名封家坟,俗称“十八乱冢”,它位于景县前村乡后屯村北一带。现墓群保存有封土的尚有15座,最大者高约7米,墓群占地面积2000余亩。
  景县封氏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门望族之一,极盛时期在北魏,上可追溯至后汉及魏晋,下延续到北齐、隋和唐。据《魏书》、《北齐书》、《北史》、《隋书》、《新唐书》宰相系表和《景县志》记载,见于史传的,有官位者就有六七十人之多。南北朝时期讲门阀,景县的封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之一,其官位之高,人数之多,在当时也是少有的。

  1948年当地群众挖开4座,取出许多随葬品,还有5合墓志和1方墓志盖,其中人物有封魔奴、封延之及妻崔氏、封之绘及其妻王氏。封氏墓群所出文物,是北魏、北齐时期珍贵实物资料,它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中一青瓷精品仰覆莲花大尊,一仰一覆两朵大莲花,上贴有浮雕的飞天和飞龙,制作异常精美,造型极其雄伟,为北朝时期青瓷的代表作。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磁县北朝墓群[/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91]

  磁县北朝墓群位于磁县城南,距临漳邺城10公里处,有一片封土堆,当地称“曹操七十二疑冢”,实为134座墓葬封土。有关“疑冢”历史早有争论,北宋王安石有诗“青山如浪人漳州,铜雀台西八里丘,蝼蚁往还空陇亩,麒麟埋没几春秋”。宋人俞应符有诗“生前欺人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焉有余道到丘陇。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葬君尸”。当然这是古人不实地考察,以讹传讹的结果。1971年,河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对墓群进行全面勘查,证明是北朝时期王室贵族墓,共有134座,并发掘北齐故司马氏太夫人比丘尼垣墓、北齐皇族左丞相文昭王高润墓、东魏尧氏赵郡君墓。

  高润墓最具有北朝大型墓葬的典型特征。墓为甲字形砖石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基坦长50米,宽2.96米,墓道与甬道相接,甬道长5.62米,宽1.86米,通过甬道的三层封门墙即达墓室。墓室平面呈方形,边长6.4米,正中为砖砌棺台。星室四壁及墓道两侧饰绘彩色壁画,北壁壁画保存最完整,宽6米,残高2.8米的壁画上绘有《举哀图》。图正中为一中年男子,头戴折巾,身着便服,坐于帐内,神态凄凉,这是墓主人即将瞑目去世的状态。两侧分立众多男女侍从,或举翅葆、华盖,或执麈尾、食盘,均垂首锁眉,神态哀戚忧伤。整个画面犹如一曲悲伤的挽歌,人物刻画惟妙惟肖。此外还有《车马出行图》、《天象图》等,均表现了北齐时代的绘画风貌和独特风格。墓中还出土了陶俑300余件、各种瓷器l00余件。

  墓葬区内还有东魏元景植碑和北齐兰陵王碑等,均为北朝名碑。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陕西】[/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陕西秦始皇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92]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于秦始皇即位起开工修建,前后历时38年之久,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80万。陵园仿照秦国都城咸阳建造,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区内有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秦始皇陵的封土夯筑而成,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秦始皇陵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又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园,在所有封建帝王陵墓中以规模宏大、埋葬丰富而著称于世。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陕西炎帝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93]

  炎帝陵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乡常羊山上,史传神农炎帝生于姜水九龙泉,旧时宝鸡境内天台山与姜水畔目口建有规模巨大的神农庙、炎帝殿待,后均毁圮。?993年于此重建炎帝陵寝,以常羊山为主体,三面临空,气势磅礴,分为陵前区、祭祀区、墓冢区三部分,总面积3300平方米。陵前区包括十里神道和九龙泉遗址;祭祀区设拜炎阁及祭祀广场;墓冢区在常羊山中峰顶,四周植松柏,树碑林。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陕西茂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94]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县南位乡茂陵村。公元前87年,71岁的汉武帝病死,葬于茂陵。陵高46.5米,顶部东西长39.5米,南北宽35.5;墓冢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东西墙垣430.87米,南北墙垣414.87米,城基宽5.8米。茂陵不仅在西汉帝陵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也最长。从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39年)开始,到他死前后共用了53年。茂陵陪葬的珍宝在汉帝陵中也是最多的。由于陪葬物品多,许多物品放不进墓,只好放入陵园内,以致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打开茂陵园羡门,成千上万的农民俑入陵园搬取陪葬物,搬了几十天,园中物品还“不能减半”。1981年在茂陵东侧出土2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鎏金铜马,鎏金鎏银竹节熏炉均为稀世珍品。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陕西霍去病墓[/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95]

  霍去病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约15公里处,是西汉武帝茂陵的陪葬墓。霍去病是西汉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病逝时年仅24岁。汉武帝因其早逝十分悲痛,下诏令陪葬茂陵。墓用天然石头垒成祁连山形状,象征霍去病生前驰骋鏖战的疆场。病墓前共有16件石刻,包括石人、石马、马踏匈奴、怪兽食羊、卧牛、人与熊等,题材多样,雕刻手法十分简练,造型雄健遒劲,古拙粗犷,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圆雕工艺品,也是汉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其中“马踏匈奴”为墓前石刻的主像,长1.9米,高1.68米,为灰白细砂石雕凿而成,是极具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作品。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陕西杨贵妃墓[/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96]

  杨贵妃墓在陕西省西安附近兴平市马嵬镇西门外的马嵬坡上。现存的墓是一个小陵园,来此首先看到门楼上刻着“唐杨氏贵妃之墓”。进门正面是一座3间仿唐献殿,建筑高大壮观。殿堂之后是墓冢,高约3米,墓顶及周围砌以青砖。墓前有一小碑楼,上刻“唐玄宗贵妃杨氏墓”。墓地周围有回廊,廊壁上嵌有大小不等的30余块石碑,刻有历代名人游历后的题咏。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陕西乾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97]

  乾陵是唐朝第三代皇帝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西安80公里。东有豹谷,西有汉谷,依山为阙,气势雄伟。这是唐十八陵中最有代表性和迄今保存最好的一座陵墓。陵园内城的南北城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墙体厚2.4米。乾陵的地面设置,遗留到现在的主要是陵墓石刻。这些石刻十分精美,屹立在梁山之巅,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另还有朱雀门外两座大碑,即“七节碑”和著名的“无字碑”,以及石像61尊。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陕西铜川药王庙[/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98]

  药王庙为纪念隋唐时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而建,位于陕西耀县城东的药王山上。药王山又称五台山,平均海拔高度约1000米,是孙思邈的隐居之地,明代修建的药王大殿位于五台中的显化台上,是药王庙的中心。殿高22米,长57米,宽24米,坐北面南,殿内中央供奉着孙思邈的彩色塑像,像高3米,身着昏黄袍服,头戴道巾,两腿跨坐,双手搭膝,姿态和蔼可亲,色彩绚丽异常。殿前东边有碑亭一座,明隆庆六年所刻的五通碑石立于此亭内。其中习通石碑的两面刻写的是《千金宝要》,记载了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近千副重要药方。另一通刻写的是《海上仙方》,记载了药王搜集、整理的治疗各种病症的单方、验方。碑亭东侧室内陈列着药王画像和各种版本的《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等著作。位于药王庙西南200米处的洗药池,为两个直径约2米,深1.5米的石窝。传为孙思邈当年洗药用的池子。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西安昭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099]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位于西安北约70公里处的九峻山上。昭陵始建于贞观十年(636年),李世民入葬时方才建成,历时13年之久。它开创了唐代帝王“以山为陵”的先例,比以往帝王堆土为陵更为壮观。陵园内还有167座功臣贵戚的陪葬墓,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陪葬最多的一座皇陵。李世民的陵寝居高临下,陪葬墓列侍两侧,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陵后有太宗所乘六骏石刻像,刻工精细,姿态生动。今存四骏,保存在西安市陕西省博物馆内。

  李世民(公元599-649年),李渊次子,母窦皇后。封秦王,通过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而后继位,在位24年(公元626-649年),中毒死,葬昭陵,年号贞观。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公里九嵕山的主峰上。九嵕山,山势突兀,峰峦挺拔,沟壑纵横,山环水绕,有泾水环绕其后,渭水萦带其前,海拔1888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雄才大略,颇有作为的皇帝,他为建立统一强盛的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高祖李渊立嫡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嫉妒太宗之功,屡次陷害,欲置于死地而后快。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唐太宗先发制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尔虞我诈、嗜酒色如命、畋猎成性的兄长李建成,并同时杀死了谋害他的弟弟齐王元吉,迫使李渊让位,自己当了皇帝。第二年改元“贞观”。他继位后,励精图治,任用贤良,勇于纳谏,发展经济,国力昌盛,出现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为盛唐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昭陵依九峻山峰,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据说是因贞观十年文德皇后临死时给唐太宗说要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旧唐书》卷五)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关于以山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写着:“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这里所说因山为陵,不藏金玉,与其说是为了俭薄,不如说是为了“好盗息心”更恰当些;虞世南上书唐太宗时就说过:“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为陵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利用山岳雄伟形势和防盗掘而已。

  九峻山属石灰岩质,长期遭受高空风雨的剥蚀,山洪冲刷,不仅山陵建筑无存,就连原有的山势形体亦改变了不少。但仍可略辨当年陵寝构造遗留之痕迹:山势外形逞马鞍形(当地俗称笔架山),南面山体两侧岩层伸出,逞簸箕形状;山腰残存有窑洞。窟窿等痕迹,可能与当年栈道建筑有关。根据文献记载,昭陵建筑时,在南面山腰凿深75丈为地宫,墓道前后有石门5重;墓室内设东西两厢,列置许多石函,内装随葬品。五代军阀温韬盗掘昭陵记载有“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这都可想象这个“山下宫殿”内部寝殿层层窍深和宏丽的情景。

  当时地宫外面还有许多木构建筑,建有房舍和游殿等。由于地宫前面四周山势陡峭凸凹不平,往来不便,又“缘山傍岩架梁为栈道,悬绝百仍,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元宫门”。用栈道连结上下左右,通达地宫的道路。但山上栈道建筑又不能垂直上下,必须左右回绕旋转,这从杜甫所写的《重经昭陵》“陵寝盘空曲”诗句中得到证明。虽然前人的这些记载未必绝对可靠,但从中却可看出其规模的富丽堂皇和工程繁难的程度。昭陵四周当时建筑,根据宋敏求《长安志图》记载:“以九峻山山峰下的寝宫为中心点,四周回绕墙垣,四隅建立楼阁,北为玄武门,南为朱雀门,周围12里”。

  祭坛遗址位于陵北玄武门之内。遗址面积东西53.5米,南北86.5米,略呈梯形,墙基屋阶,尚可辨认。山陵的正南面有朱雀门和献殿,西南面有“下宫”(俗称皇城),遗址面积东西237米,南北334米,周围墙基厚约3.5米,其范围是一个比较正规的矩形。现由山南刘洞村沿山而进,可看出陵道已被山洪冲刷成深沟,沟两旁有土阈一对,此处当为山陵的御道口;陵西南稍平处,石础、瓦砾遍地皆是,这就是“陵下宫”遗址,当时大量的房屋就建造在这里。昭陵地面建筑早年毁坏,仅留几处废墟,但在献殿遗址出土的屋脊上的一个鸱尾,高1.5米,底长1米,宽0.65米,重约150公斤,由此可推想这座殿堂是多么高大;所有这样的殿宇楼阁构成的建筑整体,又是多么宏伟。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秦始皇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00]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黄帝陵[/size][/color][/backcolor]

[table=98%,#ffffff,#dddddd,1][tr][td] [attachment=11339101][/td][td] [attachment=11339102][/td][/tr][/table]

  汉司马迁《史记》中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黄帝陵始创于汉代,桥山因山形像桥而得名,山上古柏参天,山水环抱,面积333公顷,山上6万株古柏参天遍野,长青不凋。黄帝陵在桥山之颠,陵前所刻“黄帝陵”三字,是1958年郭沫若所写。传说黄帝活了110岁,天宫中的玉皇大帝派了一条巨龙接轩辕黄帝升天,人们把黄帝和巨龙团团围住,依依难舍,巨龙驮着黄帝昂首升空,慌乱间有人扯住黄帝一块衣襟,有人拽下一只靴子,有人拉住了黄帝佩剑,后来,把这些黄帝的遗物埋葬在桥山之颠,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

  黄帝:黄帝姓姬,名轩辕,是距今约4700年前我国远古社会的传奇领袖,因崇尚土德,所以后人尊称为黄帝。相传他有25个儿子,分别得12个姓,后来的唐、虞、夏、商、周、秦都是这12个姓的后代;苗、戎、狄、毛、匈奴等少数民族都承认是黄帝的后裔,所以黄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尊他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自己是黄帝的子孙,因炎帝与黄帝是近亲,故又称“炎黄子孙”。

  轩辕庙:传统的南北纵深布局,进深340米。内有第一进院:黄帝手植柏(一棵近5000年历史的古柏)、挂甲柏、碑廊(存40多通历代帝王祭黄帝的古碑);第二进院:过殿中有孙中山先生的祭词和毛泽东、蒋介石祭黄帝陵时所题的墨迹石碑

  桥山:现有古柏81600株,其中千年以上数龄的有3万多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林
汉武帝祈仙台:传说汉武帝非常羡慕黄帝驾龙升天,在这里祭拜黄帝后,对人说:“如果我也能像黄帝那样乘龙归天,仍下老婆孩子算得了什幺。”为了向苍天表达他的祈求,武帝在黄帝冢前修筑了祈仙台。

  黄帝与中国文明
  先秦两汉时期的《逸周书》、《国语》、《左传》、《庄子》、《管子》、《商君书》、《韩非子)、《世本》、《竹书纪年》、《吕氏春秋》、《大戴礼记》、《淮南子》、《山海经》等重要文献都记载有黄帝的事迹。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胺兵法·势备》,有黄帝作剑以及战涿鹿之语。以上情况反映了黄帝的事迹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西汉司马迁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时,收罗遣散的历史传闻,阅读皇室所藏图书、档案。对黄帝、尧、舜的遗迹进行了调查,听到的民间传说也不违背古文记载。于是以《大戴礼记》中的《五帝德》、《帝系姓》两篇与《国语》、《左传》相印证,认为黄帝、颛顼 、帝誉、尧、舜的事迹可信,对百家之言,长老口碑,则择其言雅驯者,才写了《五帝本纪》,冠于《史记》书首,作为中国可信历史的开端。

[attachment=11339103]

  这既反映了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对古史的认识,对史料的态度和写作方法,也是对中国古史研究的贡献 据《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蛟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构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蛮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在那神农氏世衰,部落间战争纷起之时,黄帝以他聪颖的智慧,非凡的才华,开拓的性格,率领其部落,面对现实,习武为战,保卫自己,兴起于姬水,后沿洛水南下,东渡黄河,顺中条山和太行山向东北发展,到达山西南部、山东黄河之滨及河北一带。与此同时,炎帝部落兴起于美水,其发展路线较黄帝偏南,沿渭水、黄河向东,到达河南。山东一带。在氏族部落的不断繁衍过程中,炎帝部落与东南的黎族部落发生冲突,炎帝战败,向黄帝求援。黄帝和炎帝联兵,与蛮尤率领的九黎部落发生了“涿鹿之战”,蛮尤败北。战后,炎帝恃强,欲侵凌“诸侯”,黄帝规劝无效,便发生了‘阪泉之战”,炎帝战败。在那乱世中,凡有不顺者,黄帝就从而征之,以战争手段制止了部落间的长期混战,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伐神农氏,是为黄帝。”《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修德振兵…··官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这就显示了王国政治体制的初建。《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动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种五艺,抚万民,度四方。”显示了黄帝之时已从采集渔猎、漂泊流徙的‘“野蛮”生活,跨进铜石并用的农业经济时代。《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获宝鼎,迎日推荚”。其《索引》、《正义》说,荚音策,神策即神蓍,黄帝得蓍以推算历数,于是逆知节气日辰之将来,故日推策迎日。又说黄帝命大挠造甲子,容成造历。《世本》载,黄帝令“羲和占日”,“常仪占月”,“仓颌作书”。《说文解字·叙》说:“黄帝之史仓颌,…·‘初造书契。”以上记载显示黄帝时已有历法和文字。《史记·五帝本纪》还记载黄帝“曾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峻们,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于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这里约略可见黄帝时代的疆域。以上文献记载说明了黄帝的伟业和中华民族文明始祖的地位。
  根据文献记载探索黄帝与中国文明时,若证之以考古发现和研究,则不难看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年前,我们曾主张黄帝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晚期,也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佐证,今仍坚持原来的观点,不再赘述。我们相信,随着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的“遍地开花”和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黄帝是中华民族文明始祖的地位,将会被考古发现进一步证实。

[attachment=11339104]

  黄帝与神话传说
  黄帝时代,文字尚未成为历史的载体,今所见有关黄帝的文献是经过世代口耳相传,到先秦两汉才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内容比较复杂,其中既有先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有演化了的情节,还包含着一些神奇的色彩,因而被称为神话传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先民对自身周围的一些自然、社会现象无法理解,认为是某种神秘的力量所致,于是就根据自己的经验构思它的形象及活动,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和社会,这就导致了神的崇拜,并以神意看待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因百,现实生活中具有杰出才能和高尚品德并被大家拥戴的英雄人物,经过人们神异性的升华变成为多智多能的神,从而后人在他身上所见更多的便是凡人所不具备的神奇性,这也是东西方古老民族发展历史上的共性。

  正由于黄帝是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在传说中既阐述有他的真实事迹,又将他说成是无所不能的天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内容被人们一代一代地传颂着。如果说在古代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和感情上的需要以及“神权”的影响,而将黄帝神化是可以理解的话,那么,现代的中华儿女就没有理由和必要再按照被神话化或演化了的模式来理解、称道和传颂黄帝。

  但是,我们还应该了解,远古的神话传说是人类童年的一种创造,既反映了先民天真进取的生活与执着的追求,也反映了那一时代的稚气和局限,其产生与当时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说,远古的神话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的性质,或者说具有历史的成分。正如拉法格论述神话传说的史学价值时说:“神话既不是骗子的谎话,也不是无谓的幻想产物,它们不如说是人类思维的朴素和自然形式之一。只有当我们猜中了这些神话对原始人和他们在许多世纪以来丧失掉的那种意义的时候,我们才能理解人类的童年。”(《宗教和资本》)。

  黄帝作为远古时代的人物,我们要研究他势必要依靠神话传说。在处理这种问题时,要以现代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认识为基础,从当时人类社会的生活状况来剖析神话传说。也就是说要用历史说明神话传说,而不是用神话传说来说明历史。例如《大戴礼记》载:“宰我问于孔子曰:‘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何以人也?抑非人也?何 以至三百年乎?’对日:‘生而人得其利百年,死而人畏其神百年,亡而人用其教百 年。”’又据《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尸子》云:“子贡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 孔子日:‘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谋而亲,不约而成,大有成功,此谓之四 面也。”’上述孔子的回答是合理的。不能说黄帝是神,活了三百年,有四张面孔。例二 例于·黄帝》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 鹖、鹰、鸢为旗帜。”这条资料应解释为:黄帝率领着以熊、罴、狼、豹、貙、虎为图 腾的部落,挥舞着用雕、鹖、鹰、鸢的羽毛制成的旗帜,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因为在 远古时代,部落都各自有图腾,而这些图腾多取自动物或无生物的名称,如蛇图腾、龙 图腾、凤图腾、云图腾等。用鸟的羽毛作旗帜,在后世也仍有使用,如李斯在《谏逐客 书》中的“建翠凤之旗”,意即树立起用翠羽编成鸟形状的旗帜。这样的解释,想来符 合于当时的实际情况,今人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不能说成是黄帝卒领着熊、罴、狼等动 物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例如《管子·轻重》载:“黄帝作钻隧生火”,《周易·系辞》载: “黄帝作弩”。据考古发现所知,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发明了用火,火的使用“第一 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和动物分开”(恩格斯《反杜林论》)。根据古人类 用火遗迹判断,距今170万年的“北京人”虽不会人工取火,还处在保存天然火种阶段,但距今50O00年的“河套人”已发明了磨擦生火的技术,使火能更有效地为人们服务。关于弓箭的发明,也早在黄帝之前,“山顶洞人”遗址和大荔沙苑遗址发现的矢镞都是明证。因而,我们就不能附和这类文献记载,将原始社会早期和晚期的发明创造混为一谈,记在黄帝的名下。

   总之,在黄帝的研究上,对于古文献的记载,信,就要信而有征,信而合理,不能轻信和迷信,不能将黄帝说成是神,也不能将黄帝生活的岁月说成是中国古史的黄金时代;疑,就要疑而有据,疑而合理,不能武断和迷疑,不能因为神话传说中有矛盾或者具有神奇色彩,就否定黄帝的人格以及他是中华民族文明始祖的地位。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茂陵[/size][/color][/backcolor]

  位于咸阳市兴平县东北,距西安市约45公里,是西汉第五个皇帝汉武帝刘彻的墓。特点:茂陵雄居在渭北高原上,冢高46.5米,底部边长230米,顶部边长40米,环绕墓冢的陵园边长430米。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attachment=11339105]

  咸阳原:辽阔高傲的咸阳原上,埋葬了西汉11皇帝中的9个,他们的陵墓大致排成一条直线,东西近百里,气势宏伟。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阕。”

  自西向东陵墓依次为武帝刘彻茂陵墓、昭帝刘弗平陵墓、成帝刘骜延陵墓、平帝刘衍康陵墓、元帝刘渭陵墓、哀帝刘欣义陵墓、蕙帝柳盈安陵墓、高祖刘邦长陵墓、景帝刘启阳陵墓。其中汉高祖长陵、蕙帝安陵、景帝阳、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合称为“五陵”。这些陵墓建成后,不仅设专人看守,并且还把全国各地富家迁到附近,建立了新县。据《关中志》载,当时长陵的陵邑有5万多户,茂陵有6万多户。

[attachment=11339106]

  汉武帝: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很有才略的封建帝王,他在位时,是汉帝国的鼎盛时期,他采用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抗击匈奴的宏伟战略,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同时,在经济上实行煮盐、治铁、运输和贸易的官营制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开展对外贸易;在军事上抗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的控制了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基本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格局,从而使汉帝国以统一、繁荣、强大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陪葬墓:“武皇遗寝寺荒墟,名将佳人扶左右”,在茂陵的东西两侧有皇亲国戚、文臣武将的陪葬墓,其中有李夫人墓、卫青墓、霍去病墓等。

[attachment=11339107]

  霍去病墓:霍去病,汉代著名将领,是汉武帝之妻卫皇后的姐姐卫少儿的私生子,大将卫青的外甥,他从小喜欢骑马射箭,十八岁作校尉,随舅父卫青攻打匈奴,带八百七十杀敌两千,首战告捷,被武帝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二十岁时,武帝拜他为骠骑将军,再战匈奴他屡建奇功,武帝为他修了一座华丽的住宅,他却说:“匈奴未除,何以为家!”公元前117年,霍去病暴病而死,武帝很痛惜,把他葬在自己的陵墓边,并动员霍去病生前招降的人们身穿黑甲,排队从长安到茂陵送葬。

[attachment=11339108]

  茂陵博物馆:建在霍去病墓前,陈列展出原置于墓前的16件大型石刻和茂陵附近出土的珍贵文物。其中的石刻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卧象、石猪、石人等。文物中有稀世国宝“鎏金铜马”。
  卫青墓:在茂陵以东900米,是离茂陵最近的陪葬墓之一,卫青在于匈奴的战争中度过了21年的军事生涯,前后7次出击,屡建战功,是著名的大将。他的一生具有喜剧色彩,他的妻子阳信长公主是汉武帝的姐姐,他的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皇后,所以卫青和汉武帝是姐夫兼大舅子,皇亲国戚,又是朝廷重臣。
  阳信长公主墓:在卫青墓以东1330米,是茂陵以东5ss座陪葬墓中最西的一座,因封土南端高大,北端低小,状如羊头,当地人称“羊头冢”。
  李夫人墓:茂陵与其他汉陵不同之处是没有皇后陵,汉武帝先后册封过两位皇后,但均被废黜,失去了葬入茂陵的资格,这里只有一座李夫人墓,离茂陵西北525米处。李夫人出身梨园世家,能歌善舞,更有一副娇容,很受武帝喜爱,不久却因病去世,汉武帝很痛惜,便把她按“准皇后”葬入茂陵。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杜陵[/size][/color][/backcolor]

  中国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在陕西省西安市曲江乡三兆村南。始筑于元康元年 (公元前65),初元元年(公元前 48)汉宣帝葬此,为西汉诸帝陵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一座。1982~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陵园、寝园遗址和陪葬坑进行了钻探和发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平面方形,边长430米。墙夯筑,基宽8米。四面正中各辟一门,门址通宽85米,进深20米,由门道、左右塾和左右配廊组成。门道宽13.2米,底铺素面方砖,正对陵墓羡道。门道两边为左塾和右塾。左右塾外侧,分别与左右配廊相连。王皇后陵的陵园及其门址形制与杜 陵陵园基本相同,唯其规模较小,边长330米。

  寝园位于陵园东南,四周筑墙,北墙利用陵园南墙东段(即陵园南门以东的南墙)。平面长方形,东西173.8米,南北120米。辟有南门3座,东门和西门各 1座。寝 园里有寝殿和便殿两大组建筑。寝殿是寝园的主体建筑, 位于寝园西部,东西107.8米,南北110.6米,面阔十三间,进深五间。周施回廊,地铺素面方砖,廊外有卵石散水。便殿在寝园东部,是一组多功能的建筑群,由殿堂、院落和成套的房间组成,有周密的地下排水设施。寝园南部有大面积的房屋建筑,当为守陵者住所。王皇后陵寝园在王皇后陵园西南,形制与杜陵寝园相近,规模较小,东西129米,南北92米。

  陵墓居陵园中央,封土覆斗形,底部和顶部边长分 别为175米与50米,高29米。四面正中各有一条羡道通向地宫,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宽 8米,底部在封土边处深达20米。与宣帝合葬的王皇后陵墓在杜陵东南 575米,又称东园,陵墓封土亦为覆斗形,底部和顶部边长分别 为145米和45米,高24米。

  陪葬墓现有封土者62座,分布在杜陵东南、东北和北部3处,其中以东南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分布密集,排列有序。根据文献记载,陪葬的有大司马车骑将军张安世、丞相丙吉、建章卫尉金安上、中山哀王刘竟等。

  陵邑位于杜陵西北2.5公里,平面长方形,东西2100 米,南北 500米,是西汉诸陵邑中人口较多的一座城邑, 居民中有不少“随帝陟陵”而居的达官显贵。 出土遗物主要为砖瓦建筑材料。砖有方砖、长条砖, 纹饰有素面、几何纹和小方块纹。瓦当有“长乐未央”、“长生无极”。还有铁刀、铁□、铁钎、鎏金铜构件、 铁镞和五铢钱、大泉五十等。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桥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09]

  桥陵为唐睿宗李旦之墓,位于蒲城县城西北15公里的丰山。丰山海拔为751米,这里是峰恋起伏,沟壑纵横,形成各自独立的山头。向南平野辽阔,与秦岭诸峰遥遥相对,山川壮丽,气象万千,丰山据记载叫金帜山,亦称金栗山和苏愚山。当地人们依其展翅欲飞的天然形势,称它为凤凰山。

  桥陵因建于开元盛世,所以各种设施规模也就较大。就陵园来说它包括整个凤凰山,四面由高大城墙,南墙长2871米,西墙长2836米,北墙东至2433米处为沟壑所断,距西北角楼约450米,东墙全长2303米,由北向南至903米,沿山势向西折进427米,再南至东门,直通东南角遗址。整个平面呈一规矩的刀把形。占地总面积为85万平方米。朱色墙身宽1.3米,基宽3米,四周城墙夯土若隐若现。其基室就凿造于墙中的山腹中,陵墙四周各开一门,即前朱雀、后玄武、东青龙、西白虎(东西门又名东华门、西华门),门前两侧均有石刻和门阙,陵墙建有角阙,陵墙周长约13公里。朱雀门内有献殿遗址附近,立有《唐睿宗桥陵》石碑,系清朝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隶书。

  桥陵石刻的特点是高大精美,富于写实性,是盛唐石刻艺术的代表。朱雀门外雄伟的石刻群,排列在长625米,宽110米的神道两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历经风霜一千二百多年,仍然眉清晰,神采奕奕,堪称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顺陵[/size][/color][/backcolor]

  顺陵是武则天之母杨氏的陵墓,在咸阳市东北18千米的陈家村南,杨氏死于咸亨元年(670的),以王礼葬。武则天在天授元年(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追封其母为孝明高皇后,将墓改称为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有内城和外城。内城也叫皇城,为方形,四角夯土墙尚存。内城南门二土阙,间距20米,陵底部平面呈方形,边长48.5米,陵高12.6米。经钻探获知,墓道为斜坡形,长28.5米,高2米。墓道绘有壁画。陵前现存石人、石羊、石走狮、石莲花座、华表顶、石础、天禄等石刻30余件。在陵的东、西、北三面各有石坐狮1对,陵北还有石马1对。

  石走狮和天禄是顺陵石刻中的精品。石走狮高达4米,体型庞大,造型雄伟,作阔步缓行的动态,整个雕刻气势磅礴,极富质感。天禄(又名独角兽)头似鹿,身如牛,有双翅,双翅上雕有美丽的卷云花纹,足为马蹄,尾垂与石座相连。在外城中部,原立有顺陵石碑,是武则天为其母所立。碑刻于长安二年(702年)正月,系武三思撰文,相王李旦(即唐睿宗)书,字体方正,篆隶相兼,系唐代名碑。碑石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毁断成7块,后修复。现藏咸阳市博物馆内。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山西】[/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山西尧庙[/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10]

  尧庙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南,始建于晋代,自唐以后,历代重修,规模逐渐扩大。庙内最初有东西朝房、光天阁、尧井宁,后面有尧宫、舜宫、禹宫、万寿宫,最后是寝宫,建筑十分宏丽。现尚有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尧宫)和寝宫。广运殿始建于唐朝,殿高27米,内供巨大尧像。两边墙壁有精雕的龙、凤、狮子、麒麟等动物图像,尤为精美。尧庙附近有尧庙村,村内有尧王井,相传为尧所凿。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山西解州关帝庙[/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11]

  关帝庙位于运城市解州镇西关,为纪念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而建,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现存庙宇总面积为18000平方米,属清康熙年间重建。平面布局分南北两部分,南为结义园,由牌坊、君子亭、三义阁、假山等组成。北部为正庙,主要建筑有御书楼、崇宁殿、春秋楼等,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布局完美的宫殿式建筑群之一。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西夏王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12]

  西夏王陵就是西夏王朝历代皇帝的寝陵,虽然已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然而,外形虽毁,但骨架尚存,宏伟的规模,严谨的布局,残留的陵丘,仍可显示出西夏王朝特有的时代气息和风貌。

  西夏陵区座落在贺兰山东麓,东西约五公里,南北约十公里,在50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着岗丘垄阜的自然起落,布列着9座帝王陵墓和200多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一座座黄色的陵台,高大得像一座座小山丘,在贺兰山下连绵展开,在阳光照映下,金光灿烂,十分壮观。西夏王陵区的规模同北京明代十三陵的规模相当,陵园地面建筑均有角楼,门阙、碑亭、外城、内城、献殿、塔状陵台等建筑单元组成,平面总体布局呈纵向长方形,按照中国传统的以南北中线为轴,力求左右对称的格式排列。西夏王陵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西夏建筑形式。

  西夏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西夏皇家陵园为背景,真实形象地提示了西夏王国的兴衰历史。博物馆占地5300平方米,仿西夏建筑造型,风格别致,既有现代建筑之气势,又与陵区遗址相呼应,形成了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博物馆内精选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西夏文物671件,专著、论文、杂志文章413册(篇)。里面可以看到雕龙石柱、石马、琉璃鸱吻、西夏碑文、石雕人像座、佛经、佛画、西夏瓷器、官印等;特别是重达188公斤的鎏金铜牛,更是西夏文物中的瑰宝;还有以6:1的比例复制了维修前的西夏古塔;在二楼有精选临摹的8幅西夏壁画,展现了西夏石窟艺术的精华,让人们领略西夏王国昔日的辉和灿烂。诸多的历史之谜,独特的民族文化,定会勾起您的无限遐想。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司马光墓[/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13]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著作中,《资治通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主编是夏县人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字君实,山西夏县人,为宋代宰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著有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著作《资治通鉴》,死后赠封为温国公。

  司马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大历史学家,曾在宋哲宗时期任宰相。司马光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民间传说的“小儿击瓮”的故事,就是说他的事,传说司马光小时候曾和一群小孩在庭院玩耍,一个孩子失足掉进水瓮中,其他的孩子吓得逃走,而司马光却用石头把瓮击破,水流出来,孩子才得救。司马光墓,位于夏县水头乡,坟墓占地近3万平方米。司马光墓地分为茔地、碑楼、碑亭、余庆禅寺等几个部分。茔地位于右翼,禅院列于左翼,碑楼在最前方。

[attachment=11339114]

  碑楼高大,壮观,内有“司马温国公神道碑”一通。碑身厚硕高大,碑文介绍了司马光一生的成就。碑额“忠靖粹德”由宋王哲宗亲笔;碑文为苏东坡书。是司马光墓的重要标志,对外很有影响。

  余庆禅院是宋代为保护司马光墓而建立的一处寺院。寺内,现存有一座明代的大佛殿。殿内有3尊造型优美的大佛 像。在大殿后部,还有宋碑五通,明清碑10多通。这些碑文,详细记载了余庆禅寺的历史,是研究司马光墓的重要史料。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广武汉墓群[/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15]

  广武汉墓群在朔州市山阴县西南,旧广武与新广武城之北,共有 288座。整个墓群南依群山,北连朔州平川,从南向北俯瞰,由高到低,大小不一的封土堆星罗棋布。最高封土十多米,最低的也有三米多。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为全国之首,1988年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并在汉墓群南端修建了广武汉墓群保管所。现在广武墓群虽然未发掘,但从墓群西北端被水冲塌的四座墓室看,为砖室墓,出土的文物有陶壶、陶罐、陶钵、陶奁及五铢钱等,从墓的形状和出土文物考证:当为东汉时期。

  新广武和旧广武地段,在汉代时属雁门郡的阴馆县管辖。阴馆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 154年)置,东汉时雁门郡治从善无县(山西右玉境)迁于此。据《太平寰宇记》称:“阴馆城今名下官城”,故治即今朔州市朔城区汴子疃乡下官城一带。这里依山傍险,雄踞雁门关前,在古代历为屯兵扼守、兵家必争之地,汉王朝在此设县置郡,抵御匈奴贵族南下,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广武汉墓群是汉代雁门郡治和阴馆县官吏与富豪人家的集中墓地。它是研究我国汉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

[attachment=11339116]

  原太高速公路通车后,我回故乡一般都改坐汽车,当我第一次出雁门关看到广武汉墓群,那高耸连绵的封土使我震撼,我当时强烈的渴望能够下车去走到近处看一看这些汉代的古墓,尽管这些并非都是汉代戍边将士的墓葬,但我眼中,每一座形如山丘,高达十余米的汉墓无异于一座丰碑,置身其中,立刻感觉到个人的渺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正是这每个渺小的个体,护卫着汉室天下的无限江山,千百年之后,依然排列着整齐的阵形伫立在塞外的秋风之中。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辽宁】[/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沈阳清北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17]

  清北陵位于沈阳市内北部,本名昭陵,为清太宗皇太极和他的后妃的陵墓,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历时八年竣工。清康熙时又增修了碑楼。建筑形式与东陵相似,而无108磴。隆恩殿建筑在雕刻精美的花岗石台基上,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解放后加以扩建和修缮,拓造了人工湖,堆建了隆业山,增设了一些文化娱乐设施,辟为北陵公园。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沈阳清东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18]

  东陵在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的丘陵上,本名福陵,是清太相努尔哈赤和他后妃的陵墓。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清康熙、乾隆两朝又加以增修。建筑以方城为主,前有正红门和砖砌的台阶——108磴。正红门内外有石雕华表、骆驼、狮子和牌坊等。108蹬上的台地上建有碑楼和祭祀用的茶果坊、省牲亭等。方城有隆恩门、隆恩殿以及东、西配殿。方城后面的月牙城,即努尔哈赤和那拉氏葬处。整个建筑规模宏伟,气魄浩大。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辽阳壁画墓群[/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19]

  中国东汉魏晋时期石室壁画墓群。分布在辽宁省辽阳市北郊太子河两岸的棒台子、北园、三道壕、小青堆子、东台子、南台子等处。辽阳东汉魏晋时为辽东郡治所,汉魏之际公孙氏曾割据于此50年,其中一批大型多室墓,墓主应属公孙氏政权望族。20世纪初发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作过调查,50年代对部分墓葬进行清理发掘。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ttachment=11339120]

  壁画墓均有高大的封土。墓室为石板构筑,白灰勾缝,平面略呈方形,大墓长、宽 7米左右,小墓长、宽为 3~ 4米。一般由墓门、前室、棺室、前廊(或回廊)、左右耳室组成,棺室2~6个不等,棺室间石板上有窗式空洞。东汉墓设石棺,左右耳室大小相当,魏晋墓设尸床,耳室大小不同。

  随葬器物有井、灶、罐、盘、楼等陶明器,铜带勾、铜镜、金指环、银顶针、铁剪刀、骨簪、骨尺等生活用具以及半两、五铢、货泉等铜钱。

[attachment=11339121]

  墓门两侧、前廊(或回廊)、耳室及墓室顶部绘有壁画。内容以表现墓主的经历和生活的题材为主,有门卒门犬、百戏乐舞、车骑仪仗、宴饮庖厨、楼阁宅院、武库仓廪等,墓室顶部多绘有日月流云。棒台子墓的车骑仪仗图,全队有175人,127匹马,10辆车,场面宏大。壁画直接描绘在石板上,采用墨线勾勒后,平涂朱色。

  辽阳壁画墓早年多次被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画家对墓中的重要壁画进行了临摹,将被盗墓室封闭保护。1961年后,辽宁省文博部门对墓群进行多次复查,并采取复原措施,划定保护范围,成立文物保护组织,对壁画采取科学方法进行保护。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清西陵[/size][/color][/backcolor]

  清西陵是清朝四个皇帝陵、三个皇后陵以及一些王公、公主、妃子 园寝的陵墓群,位于河北适紫亍*西陵周边共有100公里,是一片丘陵地 带。陵区内树木茂盛,景色宜人。

  关于清西陵的传说

  本来,清王朝入关后已选定河北遵化昌瑞山麓为陵区,为什么顺治 帝的孙子雍正又另选陵址呢?对这个问题有种种传说,一种说法是雍正 派人去东陵查勘,认为没有理想的地方,于是派人另找,便找到易县这 块地方。另一种说法是,雍正当皇帝,是篡改了父亲康熙的遗诏,因此 不敢葬在父皇的旁边,找个借口另辟陵址。到乾隆时,又规定以后父、 子不葬一地,相间在东、西两两陵选址建陵,因此,东西两陵的规模大 体相当。

  西陵的陵园建筑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 余座,大部都保存完好。

  规模最大的雍正泰陵

  雍正的泰陵,居于陵区的中心位置,是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 的一座。其余各陵分布在东西两侧。

   泰陵的神道,由三层巨砖铺成,两边苍松翠柏,上南往北分布着40 多项大大小小的建筑。第一座建筑物是进入陵区的一座联拱式五孔桥 ,桥北有三座高大的石牌坊,巍然矗立。牌坊的建筑庄重、美观,色彩调 和。这三座石坊,都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形式,用青花石筑成,上刻 有山、水、花、草、禽兽等图形,形态生动,被视为西陵建筑艺术中具 有代表性的作品。

   嘉庆的陵称昌陵。昌陵和泰陵并列,其规模与泰陵不相上下。嘉庆 是乾隆的第十五子,乾隆传位给他时并为他在泰陵南西士南一公里的地 方,选好陵址。昌陵的隆恩殿很有特色,地面铺 的是很贵重的黄色花 斑石 ,石板上还带有紫色花纹,光滑耀眼,好像是满堂宝石。大柱包 金饰云龙,金碧辉煌。   工艺精巧的道光慕陵

  道光的陵称慕陵。慕陵的特点是规模小,没有方城、明楼、大碑亭、 石象牲等建筑,但其工程重量之坚固,则超过泰、昌二陵。整个围墙, 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墙身平齐结实。隆恩殿的建筑工艺精巧,大殿全 用金丝楠木,不饰油彩,保持原木本色,打开殿门,楠木香气扑鼻而来。 天花板上每一小方格内有龙,而且檩枋、雀替,也雕上游龙和蟠龙。这 些龙都张口鼓腮,喷云吐雾。据说,这都是道光本的的主意。原来为他 选的陵址,发现地宫浸水,道光便另选一址,并命名为龙泉峪,道光认 为,地宫浸水,可能是群龙钻穴、龙口埕水所致。如果把龙都移到天花 板上去,就不会在地宫吐水了,于是,他命千百个能工巧匠,用金丝楠 木雕成许许多多的龙,布满天花藻井,造成“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 气势

   崇陵是光绪的陵墓,在泰陵东5公里,是我国现存帝陵中最后的一座, 建于1909年,1915年完工,其时清朝已被推翻,由逊清皇室继续修建。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清昭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22]

  沈阳(盛京)昭陵位于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

  昭陵陵寝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乐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历经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现现在的规模。陵寝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昭陵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包括华表、石狮、石牌坊、更衣厅、宰牲厅。;中部,从正红门到方城,包括华表、石象生、碑楼和祭祀用房。;后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宝城,这是陵寝的主体。

  方城正门称为隆恩门,上有门楼。方城四角有角楼。方城内有隆恩殿、东西配殿、东西晾果房和焚帛亭。隆恩殿后面有二柱门、石五供和券洞门,券洞顶端是大明楼。方城之后是月牙城和宝城,在宝城中心,上为宝顶,下为地宫。宝城后面是隆业山,登山俯视,陵园风光可尽收眼底。

[attachment=11339123]

  游昭陵时,先游前部。前部在缭墙外,参道两侧有华表、石狮、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楼。牌楼是前部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美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游罢牌楼,即可至正红门,这是游中部的开始。正红门为缭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十分庄严,而其两翼所装饰的五色琉璃蟠龙壁,因造形生动,更引人注目。正红门内的参道两旁,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它们两两相对。既整饬又肃穆。石兽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大白"和"小白"。这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据说是以墓主生前最爱骑的两匹骏马为原型雕琢而成。欣赏罢石马,即可至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为颂扬墓主而建,里面所竖碑称"昭陵神功圣德碑"。

  出碑亭即至隆恩门。隆恩门是方城的正南门,与碑亭相对。方城为后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缭墙,仿佛是城中之城。游方城先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楼,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故显得异常雄伟。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金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画栋雕梁、金匾红墙,故又显得异常华丽。

  参观罢隆恩殿,经过明楼,即可至宝城。宝城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又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安置着墓主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登上宝顶,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现在昭陵已辟为北陵公园。

  昭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数里的古松群。现存古松二千余棵,松龄达三百多年,摇曳挺拔,参天敝日。这些苍翠的陵松在金瓦红墙中构成昭陵又一壮丽景观,其中的“神树”、“凤凰树”、“夫妻树”、“姐妹树”、“龟树”等更是别具特色。

  民国十六年五月(1927年),以陵寝为中心辟为“北陵公园”,如今占地面积330万平方米。其总体规划是以陵寝为中心,分陵寝、陵前和陵后三部分。园内的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其中芳秀园是北陵公园的园中园,总面积4万平方米,种植了近200种植物,四季分呈,各具特色。初春樱花盛开,满园飘香;盛夏荷花竞放,柳浪闻莺;深秋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苍松挺拔。纵观整个园林,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奇花异石,小桥流水,颇有江南之秀。园内建筑与景观巧妙结合,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来此参观。北陵公园拥有3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夏天碧波荡漾,柳岸成荫,乘坐脚踏船、快艇观光游玩,泛舟湖上,别有一番情趣。

  沈阳昭陵古老的历史、神秘的皇陵、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成为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为之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浏览胜地,亦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沈阳的窗口。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福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24]

  福陵(满语称“瑚图灵阿蒙安”)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东北天柱山上11公里处。故又称东陵。其与沈阳昭陵、新宾永陵合称“关外三陵”。

  福陵创建于天聪三年(1629年),距今已有三百七十余年,初称“太祖陵”、“先汗陵”。崇德元年(1636年)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韩非子》曰“全寿富贵谓福”取福气、运气之意。寓意大清福运长久。顺治八年封福陵陵山为天柱。此山原名为“石嘴头山”(一说为渤海国的东牟山),是长白山的余脉。以“天柱”为陵山命名,寓意福陵犹如擎天大柱,支撑着大清江山。

  福陵背靠辉山、兴隆岭,前临浑河。辉山是沈阳地区最高的山峰,海拔265。8米,属长白山余脉。浑河古称沈水,山南水北为阳,沈阳一名的意思即是在沈水“浑河”的北面。按古代堪舆家选择陵址“风水”要前有沼(河),后有靠(山)的标准,福陵所在是一块风水宝地。福陵占地2960丈,方圆二十里。建筑布局因山势形成前低后高之势,南北狭长,从南向北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大红门外区:从大红门往南至浑河北岸。东西设有下马碑四座,靠近大红门附近,设有石下马牌坊两座,华表两座,石狮一对。早年此处还有红楼一座,今已不存。石下马牌坊前有一条东西通道,是行人东西往来的道路。神道区:此区南起大红门,北至方城。大红门三间,中间往北有石铺甬路(即“神道”),其两侧分别设有擎天柱、石象生、华表,再向北有神桥、一百单八磴等建筑。由此拾级而上,便是神功圣德碑碑亭。碑亭两侧东有“茶膳房”、“果房”。西有“涤品房”、“省牲亭”、“齐班房”,均为三间,分别是制作祭品、贮藏祭品以及官员侯祭之所在。方城、宝城区:南起隆恩门,北至宝城,包括“隆恩殿”、“东西配殿”、“焚帛亭”、“二柱门”、“石祭台”、“明楼”、“月牙城”、“宝城”等建筑,方城将这一建筑围在中央,俨然如一座城堡。福陵的“心脏”——地宫便建在宝城之下,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就长眠于此。

  福陵每年大祭小祭三十多次,大祭在清明、中元、冬至、岁暮举行,小祭每月初一、十五举行。另在“忌辰”(皇帝皇后驾崩日)也要举行大祭。凡遇国家庆典也要在此行“告祭礼”,新官到任或途径盛京的官员也要到此行礼。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四帝先后十次东巡盛京,曾至福陵拜祭。清朝灭亡之后,溥仪小朝廷时期仍不时祭祀,伪满洲国时期,溥仪曾亲至福陵告祭。

  福陵建筑宏伟,气势威严,幽静肃穆,古色苍然,其中“天柱排青”为盛京八景之一;“天柱衡云”为陪都十六景,其余如“龙滩垂钓”、“天桥挂瀑”、“明楼过雨”、“西山晴雪”等景致也都久负盛名。福陵规模尽管比昭陵小,然而由于它有上列两大特点,再加之环境优美,仍独具魅力。所以,人们游罢昭陵,依然能兴致勃勃地续游福陵,而且不会产生雷同感。现在,福陵一带已辟为东陵疗养地。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永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25]

  永陵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起连山脚下,是努尔哈赤远祖、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叔父的陵园。始建于1598年。清天聪8 年(1634年)称兴京陵,顺治16年(1659年)尊为永陵。
永陵是著名的清初关外三陵之首(另外二陵是座落在沈阳的福陵和昭陵)。也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体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群。它具有我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和满族艺术风格,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浙江】[/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浙江绍兴禹王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26]

  禹王陵位于浙江省绍兴东南会稽山北麓,距城约3公里。传说大禹死后就葬在绍兴。现存的大禹陵碑亭是1979年重建的,亭内巨碑上刻有“大禹陵”三字。据当地人说,即使极有生命力的竹根,凡延伸到大禹陵的区域,竹子无一不枯死,非常神秘。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岳飞墓[/size][/color][/backcolor]

  在杭州城的西北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栖霞岭南麓,有一组古朴雄伟、庄严肃穆的建筑群――岳飞墓、庙,这里背枕青山,面临西湖,是南宋抗金将领、民族英雄岳飞的长眠之地,也是历代人民凭吊、瞻仰岳飞的纪念场所。

[attachment=11339127]

  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8日),坚持抗金、反对妥协的岳飞,被宋高宗、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临安(今杭州,南宋都城)大理寺狱中。岳飞因为坚决抵制民族侵略,时刻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反遭诬陷迫害,引起南宋爱国军民的强烈不满,也赢得了人民的深切同情。当时,有位叫隗顺的狱卒,非常敬佩岳飞的为人和尽忠报国精神,又十分同情岳飞的不幸遭遇,他冒着生命危险,连夜将岳飞的遗体偷偷背出钱塘门外,草葬于九曲丛祠。 到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宋孝宗继位。为平定军民的不满情绪,笼络民心,宋孝宗于七月份下诏为岳飞平反诏雪,追复岳飞生前原官,并访求岳飞遗体,将其遗骸以礼改葬于栖霞岭南麓今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岳飞墓、庙收归国有。1961年3月,岳飞墓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期间,岳飞墓曾遭破坏,岳庙也一度作为收租院等阶级斗争教育展览馆。197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拨专款对岳飞墓、庙进行全面的整理维修,于1979年底修复重新开放。

[attachment=11339128]

  岳飞墓庙现占地23.5亩,建筑面积2793平方米,总体布局上可分为墓园区、忠烈祠区和启忠祠区三大部分。墓园区位于这组建筑群的西南部,岳飞墓坐西朝东,左前侧附岳云墓,墓道两侧列明代遗留下来的石像生,石阶下墓阙两侧面墓面跪诬害岳飞的秦桧等四奸铁像。出墓阙有陵园,甬道尽头为“尽忠报国”照壁,南、北两侧各有碑廊一列。庙是墓的附属建筑,由忠烈祠和启忠祠组成,现存建筑大多为清康熙年间重建,虽经几次大修,仍保留了清代的格局和建筑风格。忠烈祠位于岳飞墓的东北,祠前有门楼,为游客参观浏览的入口处。忠烈祠西为启忠祠,原奉祀岳飞父母,现辟为岳飞纪念馆。

  八百多年来,岳飞墓庙一直是历代人民纪念和瞻仰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今天,更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又被定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国家教委、文化部等六部门列为百家“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甘肃】[/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甘肃伏羲庙[/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29]

  伏羲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区,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嘉靖三年(1524年)重修。相传古时伏羲、神农部落即聚居在这一地区,后人便在此修庙祭祀。庙为两门三进。主体建筑太极殿,面阔7间,进深5间,通长26.6米,上覆重檐歇山琉璃瓦顶,殿内有伏羲泥塑彩绘像。庙院内有古柏、古槐几十株,依然生长茂盛。庙内还有塑像、壁画、碑碣等珍贵文物。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湖北屈原故里[/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30]

  屈原故里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城东北的屈坪,四周高山环抱,一条屈河横贯其中,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东面山梁下的香炉坪相传即为屈原诞生地。唐朝时改旧宅为屈原庙祭祀,至今仍存,庙内奉有屈原像。香炉坪对面山坡上有照面井,传屈原在此与姊女翌照面梳洗,井口围石雕栏杆,井水清澈甘美。在响鼓溪左岸有一山洞,洞高仅2米,四周景色幽美,上镌“读书洞”三字,传为屈原少年读书之处。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湖北宜昌黄陵庙[/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31]

  黄陵庙位于宜昌市西25公里的黄牛峡中,又名黄牛祠。它背靠黄牛岩,面临长江水,重檐高挑,古朴雅致。据县志载,庙为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首建。诸葛亮率师入蜀,过黄牛峡,见山岩壁立,峰峦如画,有神像影现,前竖旌旗,右站黄牛,想到大禹治水有黄龙相助方得成功,认为是黄龙显灵,因此建庙祀黄牛。唐朝时,在祠中建禹王庙,以后历代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代修建,庙内有明、清以来的碑刻等古迹遗物。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擂鼓墩古墓群[/size][/color][/backcolor]

  擂鼓墩古墓群在随州市城关西北2.5公里的擂鼓墩。擂鼓墩古为随国领地,北望桐柏,南面涡山(即大洪山),东临极水,山岭绵亘,古冢森森曾侯乙系战国早期曾国君主,其墓营建于红砂岩坡之上,凿石为穴,墓扩面积220平方米,深近20米,停分四室,均以巨木镶隔。主棺分内外两层,全为彩绘,外棺长3.2米,高2.19米,殉葬棺21具,除一格只髹红漆外,皆施彩绘,殉葬人多系13-25岁之青少年女性。。随葬物品有礼乐器、兵器、车马器、金玉器、漆木竹器及竹简等达1.5万余件。
  擂鼓墩古墓群以九鼎、八簋为中心的铜礼器,品类齐全,造型奇妙,浮雕、透雕、细镂,错金嵌玉,巧夺天工。金杯、金盏,光灿夺目。壁、环、璜、佩等玉器玲珑璀璨,刻技精湛。漆器造型新颖,图案繁缛,蟠龙、卧鹿,栩栩如生。钟、磐、鼓、瑟、琴、竺、萧、笛等乐器,种类繁多,排列有序,宛如一间古代乐厅。尤其是其中一套拥有64件的编钟,设计精巧,铸造瑰丽,出土时,尚完整地悬挂在钟架之上。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古今乐曲均能演奏,令人惊叹叫绝。这批反映我国古代科学艺术成就的文化瑰宝,现藏在湖北省博物馆;并在原地加盖厅庑,保存墓坑、椁室及大部分棺木,并陈列着相应的文物及其复制品等。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闯王陵[/size][/color][/backcolor]

  云中湖是九宫山镇所在地,也是九宫山旅游的食宿基地。这是一个以人文景观为主的中心风景区,主要有青松迎客、泉崖喷雪(瀑 布)、真君石殿、吴雄楚关、乌龟朝圣和铜鼓擂天。除泉崖喷雪和真君石殿位于镇上,不需乘车,徒步可以去参观外,其余景点均需乘坐当地面包车方可抵达到,去迎客松每人需花10元,去云关古寺约需5元,去铜鼓包也需花5元,去石龙沟30元,一般租面包车去石龙沟(10座左右)100—150元。其它景点除乘车外,还需有一段步行的路程,方可抵达。

  祭闯王陵位于九宫山西麓牛足迹岭小月山上(黄株包),既现通山县高湖乡高湖村,陵园面积200多亩。

  闯王陵背依九宫山老崖“虎山”,旁西流溪水,座南超北,主体建筑有门楼、墓冢、陈列馆。整体建筑依山就势,气势宏伟。陈列馆内收藏有李自成流鎏金马镫等许多珍贵文物和不同时代的史志文献。陵园附近有落印洞,拴马松等李自成殉难古迹。

  也许是农民起义英雄的缘故吧!李自成墓没有富丽唐皇的琉璃瓦,没有朱门和红楼,清砖灰瓦陵园映衬在绿茵茵的树丛中,多了几分肃静。纪念馆中郭沫若《甲申三百祭》让人读了浮想联翩,一年前李自成还是大顺帝国的皇帝,转眼含恨九泉。当年那么多苦难都没有让李自成军队倒下,在美女和酒色下却很快沉沦而不能自拨。伟人总会有过错,但过错永远也淹没不了一代天骄不朽的业绩。这就是很多人拜谒闯王陵的缘故。凡读过姚雪银的《李自成》的人,此时此刻一定会思绪万千。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打虎亭汉墓[/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32]

  打虎亭汉墓位于郑州市西南35公里处新密打虎亭村。穿过仿汉阙式大门,沿路南行约七十米,但见路的右侧有一个高大的土冢,犹如土山,东西两墓并列,相距约30米,这就是打虎亭汉墓。该墓为东汉宏农太守张伯雄及其亲属的陵墓,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已发掘的最大汉墓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虎亭汉墓墓东为画像石墓,墓西为壁画墓,墓主可能是和张伯雅有亲属关系的人。这两座汉墓的内部建筑形式和结构基本相同,墓壁均绘有色彩绚丽,内容丰富的石刻画像和壁画,它们给研究东汉时期中原地区民生风俗的专家们留下了重要的线索。画像石墓通长26.64米,宽20.68米,中室高6.3米,由前室、中室、后室、东南北三个耳室组成。除中室、后室外,其它各室内壁与甬道、石门均有内容丰富、瑰丽多彩的画像石刻。壁画墓通长19.8米,宽18.4米,中室高6.7米,墓壁上的雕刻画像约200平方米,彩色壁画约100平方米。

  它为研究东汉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八岭山古墓群[/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33]

  八岭山又名龙山,属荆山余脉,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西北部,总面积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拨39.6米,最高海拨109米,位于北纬30°23′57″~ 30°28′58.8″,东径112°04′14.9″~ 112°06′23″之间。八岭山属丘陵地形,其山势宛若八条蛟龙,呈西北东南走向,因此又称“龙山”,山上物产丰富。

  武汉至宜昌一级公路紧邻八岭山南麓,荆州至马山公路沿八岭山东边向北至裁缝,裁缝至马山的公路环绕八岭山麓,杨场至新场公路绕八岭山南麓自东向西。总之环八岭山地区的公路早已修通,路况较好。

  八岭山古墓群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古城西8公里的八岭山上,行政管辖属荆州市荆州区。

  八岭山古墓群现有大中型有封土堆古墓葬467座,其他无封土堆古墓不计其数,以东周时期楚墓和明代藩王墓最为著名。史载“楚庄王冢在城西龙山乡”,“前后陪葬十冢,皆成行列”。五代“南平武信王高季兴墓、文献王高从晦墓、餐懿王高保融墓”三代墓俱在龙山,明“辽简王墓城西北八岭山、松滋安惠王墓、益阳安熹王墓、麻阳悼喜王墓、应山悼恭王墓、枝江庄惠王墓”俱在八岭山,“肃王贵绶墓、靖王豪盛墓、惠王恩稽墓、恭王宠绶墓、庄王致格墓俱在八岭山”。以史载:纪南城自楚文王“始都郢”(公元前689年)到公元前秦将白起“拨郢”,先后411年为楚国都城,其楚王和高级贵族墓地应距楚都不远,综合其他方面材料来看,八岭山可能是楚国王公贵族墓群埋葬地之一。

  八岭山古墓群中还有明代藩王墓葬,这不仅明史上有较多记载,而且明辽简王朱植墓已正式发掘,因该墓早在明末就遭到严重破坏,陵园布局也毁掉了,随葬器物大都散失,所以遗存文物不多。

  该古墓群延续年代上至东周时期,下至明清,前后达2000年之久。

  虽然目前八岭山古墓群上大型古墓仅仅抢救发掘了明辽简王墓,尤其是东周时期的大型楚墓至今一座也没有发掘,对八岭山地区的古墓葬的陵园布局,墓葬形制、随葬器物、葬式葬俗等情况不清楚,在古代,也有秦将白起“拨郢”后“烧先王墓夷陵”的记载,但综合多方材料和现代物探技术的有关成果来看,八岭山地区的大中型楚墓保存情况是比较好的,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我国南方,仅此一例。 南方的楚文化与北方的中原文化一道,构成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两大渊源,楚文化在中华民族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已知的发掘成果和历史记载来看,楚国在南中国的广大国土首先实现了统一和民族融合,吸收了南至五岭,东至吴会,西至巴蜀的各族先民创造的优秀成果,创造了与古希腊文化同时并肩的楚文化,但楚文化的发展水平到了怎样的程度,现在谁也难以说清,因为楚王墓至今一个也未发掘。尤其是八岭山上的东周楚墓,至今还是一个迷。 历史记载楚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楚国在八岭山以东5公里的纪南城为都,先后长达411年;在以纪南城为中的周围丘陵岗地和八岭山、纪山、马山、雨台山等山脉,有一条呈带状分布的古墓密集区域。先后有二十个楚王以纪南城为都,那么楚王和楚国的高级贵族的陵寝应当在这条呈带状分布的区域内。以目前调查的资料看:最大的封土堆古墓(指现存墓冢封土直径和高度),在八岭山上(如平头冢、冯家冢等),东周时期的楚王墓应该在这些封土直径最大(80米)高度很高的封土堆古墓之中,我们也是据此将八岭山古墓群作为东周时期楚王墓群申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由于八岭山地区大型楚墓至今一座也未发掘,我们对其陵园布局,墓葬形制、葬俗葬式和随葬器物一无所知,但以已发掘的楚国附属小国曾侯乙墓比较,曾侯乙墓为岩坑竖穴木椁墓,椁室面积为260平方米,葬于楚惠王熊章五十六年,该墓出土大量的精美文物,以青铜器、玉器、兵器、金器、礼乐器、漆器、竹简,质量之优,数量之多,在先秦已发掘的大型古墓葬中,首屈一指,尤其是编钟及编钟上万余字的铭文,堪称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明珠,若是楚王墓,那规模只会比曾侯乙墓大,随葬器物肯定远胜于曾侯乙墓。

  第二,紧邻八岭山已发掘的楚国中小型墓葬的出土文物,其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极高,如紧邻八岭山的马山砖瓦厂一号楚墓,仅仅是一座小墓,出土了大量的丝绸制品闻名于世,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是东周时期兵器中的精品,以及随葬的大量精美漆器如双凤悬鼓,彩绘鸳鸯豆,双鱼耳杯和彩绘木雕蛙蛇龙凤座屏等。

  再者,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寿县和长沙等地非科学出土楚国文物,到现在不过七十余年,对楚文化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加之由于秦国在统一过程中有意识地毁灭楚文化,因而对楚文化的历史记载和著录也不是很多,人们印象中只有老庄哲学、楚辞、离骚和楚庄王霸业等等。直到目前为止,灿烂的楚文化可能只露出了冰山一角,许多不为人知的楚国历史及科学与艺术成就,可能就掩埋于八岭山古墓群中的幽幽古冢之内,许多悬而未决的历史疑问,也需要从中寻找答案。

  因此,八岭山古墓群对研究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楚文化,其历史地位和科学研究价值,在我国南方所有的古墓葬群中,首屈一指。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李时珍墓[/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34]

  李时珍墓在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外雨湖之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时珍(1518-1593)是我国杰出的医药学家。字东壁,号濒湖,蕲州(治今蕲春)人。一生著书十余种,尤重药物研究,重视临床实践,主张革新。为纠正古代记载本草中存在的“品种既烦,名称多杂”,“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之弊,决心自己编修本草学。为此,经常上山采药,深入民间,“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花了近30年时间,参考800余种书籍,先后易稿3次,写成一部集我国明代以前本草学大成的《本草纲目》。出版后,陆续有了日、朝、英、德等各种译本或节译本,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国后修葺了墓冢,增建了牌坊、莲池、拱桥、层台、花坛、药圃、六角亭、纪念碑等,并扩地增建了李时珍纪念馆、国药馆,陈列有李时珍生平、《本草纲目》的各种版本和中草药标本以及全国各大药厂研制的中药成药产品。已形成一座占地达75亩、建筑典雅、轩敞明丽的陵园,吸引着国内外游人、药商来此瞻仰和开展药材贸易活动。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山东】[/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山东曲阜孔庙[/size][/color][/backcolor]

  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庙宇,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其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327.5亩,南北长1120米。整个孔庙的建筑群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共有九进院落。全庙共有五殿、一祠、一阁、一坛、两堂、十七碑亭、五十三门坊,共计有殿庑四百六十六间。孔庙内最为著名的建筑有:棂星门、二门、奎文阁、杏坛、大成殿、寝殿、圣迹堂、诗礼堂等。杏坛,传为孔子讲学处,坛旁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大成殿为孔庙的主殿,殿内正中奉祀孔子塑像,两旁为4配和12哲的塑像;东西庑殿原供孔子弟子及儒家历代先贤;故宅井后的“鲁壁”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第九代孙孔鲋收藏《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书的夹墙。孔庙与孔府、孔林并称“三孔”,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四大古建筑群之一。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田齐王陵[/size][/color][/backcolor]

  东方金字塔---田齐王陵

  临淄,周朝为齐国都城,汉为齐王首府,长达千余年,期间齐国的王侯、大臣、贵族死后大都葬于此地,形成庞大墓群。但因历经沧桑,大多墓形已失原貌,现存有150余座,其主要代表有二王冢、四王冢,称为田齐王陵。

  田齐王陵位于临淄城南(齐陵镇南部)山岭之中,南有稷山,北临淄水、西靠牛山、东枕鼎足山。陵墓山水相映,铁路、公路穿过陵区,铁桥双架,路桥双飞,更增加了田齐王陵的雄姿。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田齐王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王冢,俗称二王坟,又称齐王冢,位于盯足山上,因紫金山、牛首岗、菟头山三足鼎立而得名。二王冢坐落于三山之间,民间有“齐王埋在三山口,临淄永世不为京”的传说。二墓东西并列,东西总长320米,南北约190米,高30余米,方基圆顶,犹如山上之山,气势雄伟。

  二王冢,《史记》文献记载为姜齐桓公小白与晶公杵臼之墓。
1984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根据二王冢和四王冢的规模、形制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并联系田氏王族世系和古代帝王葬制,进行了稽考,确认二王冢为田齐侯剡与田桓公午之墓。

  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称“四辈坟”、“四女坟”。此乃田齐威、泯、襄四代君主之墓。位于盯足山西南,牛山之东侧,东西直列,状若山丘。按自西而东的顺序:其一高30米,周长140米;其二高34米,周长157米;其三,高22米,周长190米;其四高23 米,周长130米,四墓相间,二距一130米,三距二105米,四距三160米,总长541米,俨然四峰并峙,气势雄伟,十分壮观。素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葬在中国的外国国王——苏禄王墓 [/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35]

  古苏禄王国在今加里曼丹岛和菲律宾群岛之间的苏禄群岛上。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巴哈刺与西王、峒王率34O人的大型使团访问中国,在北京受到朝政府盛情接待。归途中东王病逝于山东德州,遂就地埋葬。明成祖为他举行隆重葬礼,谥“恭定”,遣官致祭并亲撰碑文,勒石以志。


  以后东王长子回国继承王位,东王妃葛木宁和王次子温哈刺、三子安都鲁及侍从长留中国守墓,他们均受明朝俸禄,赐拨祭田,并派专人守庙护陵,祭扫陵园。永乐二十一年东妃归国,偏妃及温、安二子继续守墓,他们逝世后均附葬于王墓东侧。清雍正九年(1731)应苏禄王国的要求,宁墓人员子孙均人籍德州,现此地温、安二姓即是苏禄东王后裔。

  今陵园位于德州市北约1公里处,园内松柏成林,郁郁葱葱,园正中有墓家,前立一墓碑,上书“苏禄国恭定王墓”七字。甬道两彻翁仲、石兽排列有序,碑碣林立,环境清幽穆。明清以来,南来北往的游客多至此凭吊,明末顾炎武谒墓诗云“世有国人供洒扫,每词客驻轮蹄”,清人程先贞有“万里游魂滞此方,丰碑犹自焕奎章”之句,表达了中国人民菲律宾友好使者的悼念之情。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内蒙古】[/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内蒙古昭君墓[/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36]

  昭君墓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南岸冲积平原上。王昭君名嫱,西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嫁远入匈奴,后立为宁胡阏氏。墓高33米,是一座全部由人工夯筑而成的大土丘。墓身拔地而起,矗立在一望无际的辽阔平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墓呈台状体,顶部甚平,上面建有琉璃瓦凉亭。墓前建有两层平台,第一层平台中央立有巨大石碑一座,第二层筑有六角凉亭。在墓的两侧,建有历史文物陈列馆,展出昭君有关文物。墓前立董必武题《谒昭君墓》诗碑,诗碑前方有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在马上并辔而行的大型铜铸雕像。雕像高3.95米,重5吨,形态逼真,单于和昭君英姿丰采, 两匹骏马相依。昭君出塞和亲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代名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

  现代史学家翦伯赞赞美:“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还有鸟语花香的自然情趣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其诗情画意,令人流连。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内蒙古成吉思汗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37]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召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市70公里。陵园占地约5.5公顷,包括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和西廊。正殿建在花岗巨石上,高26米,平面为八角形,四周环绕雕花石栏杆,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这里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蒙古包式的穹庐顶用黄蓝两色琉璃瓦覆盖。东西殿的形状与正殿相似,高23米。在东西走廊和东西两殿的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西走廊绘成吉思汗一生重大事件,东走廊绘成吉思汗孙子——忽必烈的事迹。

[attachment=11339138]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铁木真,他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显赫一世的蒙古族英雄,他的业绩对于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和现今版图的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包头市185公里。

  这里牧草腾碧浪,羊群卷雪花。蓝天绿草之间,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肃然伫立,明黄的墙壁、朱红的门窗、辉煌夺目的金黄琉璃宝顶,使这座帝陵显得格外庄严。陵园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组成。陵园分作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西廊六个部分。整个陵园的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雄鹰,极富浓厚的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成吉思汗陵的正殿为成吉思汗纪念堂,正中有5米高的成吉思汗塑像。他戎装端坐,神态威严。塑像背后的弧形背景是“四大汗国”疆图,象征着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统率中亚和欧洲的显赫战绩。堂后的寝宫安放着四个蒙古包式的大灵包,上面覆盖着巨大的橘黄色缎子,这就是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柩,两旁还安放着成吉思汗两个胞弟的灵柩。灵柩前陈列着3个巨大的“苏勒定”,相传这“苏勒定”就是成吉思汗出征时用的大旗上端的铁矛头。此外还陈列着他生前使用过的三个马鞍及其他纪念品。


  
  在正殿的东西两廊有大型壁画。西廊的壁画主要描绘成吉思汗出生、遇难、西征、东征、统一蒙古各部等重大事件,其中有成吉思汗登基的场面。壁画还表现了自从成吉思汗当上蒙古地区的皇帝后,部落之间的隔阂打破了,经济联系加强了,牧民的生活安定了。成吉思汗在征服蒙古各部落的过程中,为了不断加强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军事、政治、护卫、宫务管理等制度,并制定了法律条例。他还命畏兀儿人塔塔统阿用畏兀儿字母拼写蒙古语言,从此,蒙古有了自己的通行文字。这些措施,促进了蒙古经济、文化的兴旺发达。蒙古统一河迅速强大后,成吉思汗河他的后代,从公元1205年起,先后灭掉了西夏和金朝,然后又征服了中亚、西亚和亚洲西部的许多国家,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畔。  

  正殿东廊的壁画再现了当时冶铁、桑织、农业、航海、贸易、天文等业的情况,以及元朝与边疆各少数民族间的睦邻友好关系。壁画还表现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统一中国,定都北京,于公元1271年正式改国号为元,并追封成吉思汗为元太祖的盛况。  

  这里最热闹、最隆重的日子,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七,这一天是成吉思汗显示军事才华、建立不朽战功的日子。这一天要举行隆重的祭奠“苏勒定”大会。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辽陵及奉陵邑[/size][/color][/backcolor]

  辽陵及奉陵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

  辽代的帝陵可以确定的有祖陵和庆陵两处。祖陵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陵墓,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辽祖州城址西北2公里的山谷中。庆陵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三帝及其后妃陵的总称,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江庆州城遗址北约10公里的大兴安岭中的王坟沟。祖陵所在的谷口山峰陡立,筑有土墙和守卫建筑。谷内林木参天,环境清静幽雅。石块垒砌的陵墓地宫的墙身遗址已暴露在地表,山坡下尚存有享殿遗址。谷口东侧的小山顶有一个石雕的大龟趺,在附近的残碑石上,刻有工整秀丽的契丹大字,是研究契丹史的重要资料。 奉陵邑祖州城分内外两城,周围约2公里,残垣高约6米。外城的四个城门遗址尚存,东门和北门可以见到瓮城的遗迹。内城有几处高大的台基,西北角现存有一座石房子。内城的南门有直通外城南门的大街,宽40多米,两旁尚保存有明显的建筑遗迹。

  庆陵中的三陵分别通称“东陵”、“中陵”和“西陵”。三陵东西排列,间隔约2公里。民国初年,陵墓曾被盗掘,随葬的文物多已散失。三陵都有陵门、享殿和羡道,都是东南向。墓室都有前、中、后室及四个侧室,墓内都有壁画,内容有装饰图案、人物和山水等。墓门及墓内砖砌的仿木结构上,装饰有红、绿彩,墓门上的鸱吻装饰黄褐彩。仿木结构的细部及墓壁的上方,用工笔彩绘出龙凤、花鸟、祥云、宝珠以及网格状的图案,在已发现的辽墓彩画中,是等级最高的。在墓道、前室及东西侧室、中室和各甬道的壁面上,彩绘有与真人等高的人物70余个,其中有仪卫、乐队、侍女等形象。

  人像的上方都有墨书的契丹小字榜题。壁画中有一巨幅的四季山水图,分别绘出春、夏、秋、冬四季的风光,表现了辽代皇帝四时“捺钵”的习俗,最富有地方特色。

  在辽庆陵南约10公里的地方,是江庆州城的遗址,是守护陵墓的奉陵邑。城垣南北长930米,东西宽1090米,建筑遗址十分明显,有的残高可达2.5米。遗址区内的地表散布着许多遗物,俯拾皆是。城内的西北部有辽代的释迦如来舍利砖塔。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江苏】[/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南京中山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39]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东郊,钟山南坡,是伟大的民主主义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建于1926~1929年间。陵区建筑总体轮廊似一口巨大的“自由钟”,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石门、碑亭和墓室。墓室中央是长方形墓穴,上面是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卧像,下面安放着遗体。陵区前临平川,后拥青嶂,建筑和谐,遍植苍松翠柏,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明孝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40]

  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

  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式动工,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规模巨大。当时从朝阳门(今中山门)至孝陵卫到到陵墓西、北所筑的皇墙有45 华里长,护陵驻军有5千多人。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因屡遭兵火,现仅存神烈山碑,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对德碑,神道石兽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等六种24只,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将各四。

  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卫桥与中山陵之间,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桥(今红桥),绕过梅花山再折向北,长约1800米。其中段为石象路,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12对石兽,分别是狮、骆驼、象和马等6 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4对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可惜有些已经损坏。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系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治隆唐宋”四个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时亲笔题书。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今均已毁坏,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栏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见到64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现在享殿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复建,比原来的要小得多,内供奉朱元璋画像。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 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是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方城以大条石砌成,正中开拱门式斜隧道,有台阶可步入,计54级。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明楼顶部及木质结构已毁,现仅存四面砖墙,南面有拱门3 个,另三面各有拱门一道。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不禁令游人发思古之幽情。宝顶是一个直径约400 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梅花山因三国时东吴君主孙权及其夫人葬此,古称孙陵岗,位于明孝陵正南300 米。

[attachment=11339141]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南唐二陵[/size][/color][/backcolor]

  南唐二陵位于南京市南郊祖堂山西南麓的高山之下,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开国皇帝先主李昪与中主李璟的陵墓。1950年至1951年间,由南京博物院进行科学发掘,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昪钦陵二陵均系依山为陵,相距约100米。李昪及其皇后宋氏的合葬陵居东,称为钦陵,建于公元943年。李璟及其皇后钟氏的合葬陵居西,称为顺陵,建于公元961年。李昪陵因建于南唐国势强盛时;故规模较大,随葬品较丰富;李璟陵则建于南唐国势衰弱时,规模略小,随葬品亦不丰富。

  李昪钦陵全长达21米余,宽10米余,包括前、中、后三间主室和十间侧室。前、中两室及其所附四间侧室是砖结构,后室及其所附六间侧室是石结构。墓门及前、中、后三个主室都仿照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木结构建筑式样,在壁面上用砖砌或石雕成梁、桥、柱子和斗拱,再用石青、石绿、储石和丹粉等矿物质颜料在其上绘以鲜艳的彩画,图案多作牡丹、莲花、宝相、海石榴和云气纹等。据有关学者研究,认为这是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附属在柱枋部分的彩画遗迹,在建筑史和艺术史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李昪陵的中室和后室之间有哺道,在雨道口的中室北壁上方,横列大型的双龙攫珠的石刻浮雕,下方的左右两侧各置一尊足踩祥云、披甲持剑的石刻浮雕武士像,原均敷金涂彩。后室的室顶为巨大青石条砌成的叠涩顶,上面绘有彩色的天象图,包括日月星辰一百余颗。后室地面的青石板上又雕刻着婉蜒曲折的江河形状,象征着地理图。这种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陵墓内部装饰,是秦始皇陵以来帝王陵寝的装饰传统。后室的中后部有石砌棺床,棺床的侧面有行龙浮雕,并用浅刻的卷草和海石榴花纹作为棺床平面的装饰。

  李异陵前、中、后室所附的侧室内均有放置随葬品的砖台,原置的金、玉、铜、铁和陶瓷质的器物均被早年盗墓者所掠走或破坏扰乱。考古发掘所得的劫余器物以玉哀册和陶涌像较为重要,前者刻字填金,标明了该陵的陵名及下葬年代;后者有数以百计的男女宫中侍从涌和舞诵,以及各种动物涌,亦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见。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广西】[/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广西靖江王陵[/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42]

  靖江王陵位于广西自治区桂林市尧山的西南麓,为明太祖朱元璋的重孙靖江王朱守谦及其历代子孙的陵园,共有十一代靖江王均葬于此,有王、妃及宗室墓共三百余座,是全国比较保存得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陵园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每座王陵都有内外两道围墙,墓前有享堂和碑亭,两旁陈列高大的石人,华表以及虎、狮、羊、象、麒麟等石兽,陵墓封土硕大,墓内用青砖修砌,山墙上饰有琉璃瓦当、勾滴、鸱吻、花砖,整个工程浩大,建筑豪华。俯瞰整个陵园,苍松翠柏与红墙朱殿交相辉映,非常壮观。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广西恭城文庙[/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43]

  恭城文庙位于广西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山,建于明朝,清初毁于兵火,现存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修,仍大体保持原状。整个建筑依山就势,殿堂高低错落,由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等组成,占地面积为3500平方米。殿堂屋脊、飞檐、石柱、栏杆、梁栋都有山水、人物、花草、飞禽、走兽等雕刻或绘画,风格华丽,气势壮观。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安徽】[/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明皇陵[/size][/color][/backcolor]

  明皇陵位于县城西南7.5公里, 为朱元璋父母之墓地,与南京明孝 陵和北京十三陵等同一制度,虽历 经沧桑,但各种石刻仍保存完好。 共有石像三十二对其中麟二对、狮 八对、华表二对、马与控马者共六 对。虎四对、羊四对,文臣二对 ,武勋二对、内侍二对、皇陵碑位 于南端西侧,通身高6.37米, 碑文系朱元璋亲撰,记述过了他自 己的艰辛身世,戎马生涯和夺取江 山的全过程,阐明昌运兴盛的道 理,全文1105字 。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四川】[/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成都武侯祠[/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44]

  武侯祠位于四川成都南郊,占地56亩,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初与刘备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入昭烈庙。1672年重建,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它同先主庙、刘备墓相毗连。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一进大门,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由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权书写,名匠鲁建刻字,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被称为“三绝碑”。诸葛亮死后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他在遗嘱里要求依山造墓,墓穴能容下棺材就行了,入殓时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随葬器物。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成都杜甫草堂[/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45]

  杜甫草堂在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为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原宅中唐后已不复存。北宋年间,知府吕大防始重建茅屋,立祠宇。元、明、清历代曾改建修葺。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及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两次修建,奠定了今日草堂规模。主要建筑自前至后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诗史堂两侧为陈列室,环以回廊与大廨相连,布局紧凑,相互呼应。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麻浩崖墓[/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46]

  麻浩崖墓位于凌云、乌尤两山之间的溢洪河道东岸,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是四川突出的一种墓葬形式,其特征是沿着浅丘,山谷的砂质岩层由人工凿成方形洞穴,然后安葬遗体和殉葬品。从外部看去,是一个个神秘的山洞。这种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故称东汉崖墓。
  乐山东汉崖摹分布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沿岸和浅山谷的崖壁上,数以万计。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石刻之丰富居蜀中之首。麻浩崖墓是乐山崖墓群中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墓葬群,在长约200米、宽约25米的范围内有崖墓544座,墓门披连,密如蜂房,极为壮观。崖墓内真实记录了东汉时期(即一世纪)的社会生活,出土的大批文物在考古、建筑、绘画、雕塑、制陶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麻浩崖墓反映了东流时期乐山经济的发达和文化的繁荣。该墓群于1988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王建墓[/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47]

  王建墓即永陵,坐落于成都市中区繁华大街抚琴东路,为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

  王建是唐末五代时期封建统治者中的杰出代表。他忠君、勤政、谋勇兼备、尊重人才、知人善任、容纳直言、廉恭俭素、仁爱士卒、劝课农桑发展生产,政绩绰著。在王建励精图治之下,前蜀国成为当时社会最稳定,国力最强的国家。都城成都亦成为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大都市。

  王建墓曾被盗,但仅存的无法盗走的陵墓建筑和精湛的石刻艺术以及文物,仍可算得上是陵宫艺术之精品。墓封土高15米,直径80米,周长225 米。气势胜过刘备的“惠陵”。墓内有14道双重石券砌成,分前、中、后三室,全长23.6 米。中室放置王建棺椁,棺床东、南、西三面刻有图案,图案中的十二力士雕像,他们抬扶着棺座,造型奇特,无一雷同。棺座东、南、西三面的24个乐伎浮雕以不同姿态,手持汉族的笙、筝、排箫、笛和自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铜拨、琵琶等乐器,是研究隋唐五代音乐史的珍贵文物,是少见的唐代艺术珍品。颇受国内外专家关注。后室放置御床,正面有双龙戏珠浮雕,左右是狮兽浮雕。床上则是王建的坐像,神态肃穆。整个建筑气魄雄伟,装饰华丽精美。

[attachment=11339148]

  此外,永陵博物馆(王建墓)附设的园林环境优雅、鸟语花香。陵墓墓室、文物展览每日对中外游人开放。博物馆内设有茶园,是成都最负盛名的品茶胜地。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西藏】[/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西藏藏王墓[/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49]

  藏王墓位于西藏自治区琼结县宗山的西南方,是吐蕃王朝时期赞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总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墓群从北到南排列着10多座巨大的陵墓,各陵的封土形制如同一座座土山,与周围的丘陵浑然一体。藏王墓是用土石垒成的高台式平顶墓,各陵墓封土高大,可看到明显的夯土层,每层约厚1 5~20厘米。墓原为方形平顶,经过长期雨水冲刷,已成略近椭圆形的平顶。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藏王墓[/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50]

  琼结县的藏王墓是西藏保存下来的最大规模的王陵,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都长眠于此。
  藏王墓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境内,是吐蕃王朝时期第29代赞普至第40代(末代)赞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总面积385平方米。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松赞干布墓。

  藏王墓系公元7-9世纪各代吐蕃赞普的陵墓群,是西藏保存下来最大规模的王陵。墓群背靠丕惹山,前临雅砻河,说明吐蕃当时已很注重"背山面水"的"风水"了。整个陵墓群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各墓封土高大,高出地表约10米左右。墓顶呈平顶形,跟内地馒头形封土显然不同,这与《通典》所作"其墓方正,垒石为之,状若平头屋"的记载基本上是吻合的。封土经夯实,夯层清楚,每层厚度约20-40厘米。

  藏王墓究竟有多少座?众说不一,由于长年水土流失及流沙的堆积,位于山坡的几座陵墓已与丘陵相混,不易辨认,从现在看到的封土堆似为九座。

  据藏文史料记载:"君死,赞普之乘马、甲胄、珍玩皆入墓";"墓内九格,中央置赞普尸,涂以金";"墓内设有经堂五座,藏各种珍宝"等等。另据唐朝官员刘元鼎记述:当时吐蕃赞普死后,不仅有随葬品,而且还用活人殉葬,其方法是:用二根削尖的木棍刺进殉葬人的左右二肋骨放血,血尽致死。

  在藏王墓前有吐蕃时期的石碑二方。与松赞干布墓邻近的据说是赤德松赞(798-815年在位)之陵,在此陵东侧坡地上矗立着赤德松赞墓碑一方。碑上覆宝珠翘角盖顶,顶的下面浮雕流云,四角为飞天,刀法精简,线条流畅。正面上宽78厘米,下宽83厘米,两侧均雕云龙纹。碑身下面已被流沙掩埋,露出地面部分为2.3米,有关部门曾下挖3米,仍不见碑座。正面刻古藏文,碑文内容主要记述了赤德松赞一生的业绩,称颂他是一位"足智多谋,宽宏大度,勇毅不拔,骁武娴文"的赞普。另一块石碑立在离藏王墓不远处的桥头边。此碑形制与赤德松赞墓碑相似,唯碑顶略为不同。顶为重珠,盖下有承柱,亦雕流云,但无飞天,两侧为云龙纹。碑身露出地面为3.56米。碑的南面刻古藏文,碑文已多风化剥落。有人考证,此为赤松德赞(754-797年在位)之墓碑。赤松德赞为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他的文治武功仅次于松赞干布,故碑文全是歌功颂德之词:"赞普赤松德赞,天神化身,四方诸王,无与伦比..."

  在藏王墓前,尚有镇墓石狮一对。一狮已残,一狮除左腿断外,还较完整。石狮通高(带座)1.55米,座长1.2米,宽0.76米。刻工简练,形象生动。

  藏王墓不仅反映了1000多年前西藏的丧葬制度和墓葬水平,同时它对于研究吐蕃王朝的兴起、衰落具有重要价值。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海南】[/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海南海瑞墓园[/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51]

  海瑞墓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滨涯村。墓呈圆形,直径1.6米,高2.6米,用特制墓砖砌成,砖上雕有各种花纹图案。墓前立有石碑,上镌“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赠太子太保谥忠介海公之墓”。墓四周砌有石墙,园内广植花木。海瑞为广东琼山(今海口市)人,少时家境贫寒。中举后曾任浙江淳安知县,户部主事,应天(今江苏苏州巡抚,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南京右佥都御史。在任曾平反一些冤狱,民间称海青天,传说甚多。

[backcolor=#ff0000][color=#ffffff][size=5]【新疆】[/size][/color][/backcolor]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新疆香妃墓[/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52]

  香妃墓位于新疆自治区喀什东北郊,是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巴和加及其家庭的墓地,始建于1640年。墓中所葬共计五代72人。陵墓建筑包括墓室、礼拜寺、讲经堂等,规模宏大,充满维吾尔族特色。主墓室呈圆拱形,高40米,四座小型尖拱支持中心圆拱顶,周围以厚墙依托,四周以塔楼固定。墓室平台上,排列着72座坟丘,香妃坟设在东北角(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爱妃,她本是阿巴和加的孙女,在清宫生活了28年,于1788年病逝后被葬入清东陵,这里是她的衣冠冢。因此此墓原名虽为“阿巴和加麻扎”,但人们习惯于称其“香妃墓”)。陵墓左为礼拜寺,其外殿装饰华丽,转角处的高大塔楼与大门两侧塔楼构成了伊斯兰教的建筑特征。

[backcolor=#002060][color=#ffffff][size=4]阿斯塔那古墓群[/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39153]

  这座庞大的古墓群,被称作地下历史博物馆。

  从50年代至今,这里先后进行过14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56座,出土各种珍贵文物达万余件。1985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里的阿斯塔那和哈拉和卓附近,南邻高昌故城,平均海拔高为-25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

  阿斯塔那古墓群是当年高昌故城居民寻求死后安乐的幽静之地,在方圆10多公里的戈壁沙丘之中,堆积着密密麻麻的古冢。既有达官贵族、威武将军,也有平民百姓、下层兵士。因而又被当今学者称为“高昌的历史活档案,是吐鲁番地区的地下博物馆”。阿斯塔那古墓群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墓葬形制是以一个家族的习俗来营造自己的墓地。在墓区处处可见井然有序、界线分明的一个个莹院。鼓区内是一个父系大家族的墓园,按照祖、父、子、孙辈份大小,依次进行排列,非常正规。墓葬皆为土洞墓,墓室中大多是居住在当地汉族人,少数为兄弟民族,此处以姓氏为家族的墓葬结构,同河西走廊以至中原墓葬有许多相似之处。  阿斯塔那古墓位于吐鲁番市东南约40公里。

[/size]
[/td][/tr][/table]
[ 此帖被独爱穿越在2012-09-02 21:2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5


司凌。

ZxID:9742737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此微夜
原名:独爱穿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9-02 0


阿巴和加麻札



  清代喀什地区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巴和加及其家族的墓地。麻札,意为陵墓。在新疆喀什市东北郊。阿巴和加(约1626~1695)曾据有叶尔羌汗国王位,是当地知名政教领袖。陵墓始建于1640年,原是为其父和加玉素甫修建的墓地,阿巴和加死后亦葬于此,先后共葬其家族成员5代72人,经多次改建和扩建,遂成现在的规模。麻札由墓祠、礼拜寺和讲经堂等构成,总面积约50100平方米,具有浓郁的伊斯兰教色彩和维吾尔族建筑风格。1956、1972和1982年文物部门3次维修加固。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祠在陵园最东部,面阔35米,进深29米,通高26米。中部为土坯砌成的大穹窿顶,直径长17米,顶上置亭状建筑。四周为厚墙,四角建半嵌在墙体中的圆柱形塔楼,直径约3.5米,内设楼梯。圆拱外表铺饰绿色玻璃砖,塔楼、墙面以黄、绿色玻璃方砖与白色墙面和谐组合。门上绘有精美图案,两侧墙壁装饰米黄色的石膏花饰,雕刻精细。整个建筑造型稳重简练。墓祠内全部粉刷成白色,气氛庄严、静穆。

  麻札西侧分布大礼拜寺、小礼拜寺、讲经堂等建筑。西端为大礼拜寺,是节日期间前来朝觐的教徒们进行礼拜之处。外殿为敞廊式,正面15间。廊檐由70多根雕镂不同图案的木柱支撑,显得宽敞壮观。后部则由19个低矮的圆拱组合而成,显得幽暗神秘。小礼拜寺在大礼拜寺与陵墓之间,供宗族成员平日礼拜。前殿为面阔四间、进深三间的平顶式敞廊。后殿为覆盖绿琉璃砖的穹窿顶,直径11.6米,高16米。

【北京】

北京十三陵



  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郊昌平区境内的天寿山南麓,在方圆20千米的范围内,埋葬着明朝自成祖到思宗13位皇帝、23位皇后和众多的嫔妃、太子、公主、从葬宫女等。十三陵东、西、北三面群山林立,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南面龙山、虎山分列左右,如天然的门户,被喻为守卫陵园的“青龙”、“白虎”。陵园中每陵各居一山之下,各陵除面积大小、建筑简繁有异外,其建筑布局、规制等基本一致。平面均呈长方形,建筑自石桥起,依次为陵门、碑亭、棱恩殿、明楼、宝城等。各陵之间均有神路沟通,陵区四周设有陵墙,南为正门。现在游人一般游览参观石牌坊、大宫门、石像生、长陵、定陵等处。

长陵



  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前,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公元1360-1424年)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
  陵寝的主体部分陵宫,始建于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竣工。占地约1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宝城,直径达300米左右,内填黄土,中部隆起部位称为宝顶,宝顶下深埋着陵寝的墓室-玄宫,明楼、棱[礻旁](下同)恩殿(祭祀用殿堂,重檐9间)、棱恩门、左右廊庑(配殿,两过各15间)、神厨(制做祭品用的房间)、神库(临时存放祭品的房间)、宰杀豕、牛、羊的地方)、具服殿(皇帝祭陵时的更衣处所)等。在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
  明亡后,陵园建筑经过多次修茸,除左右廊庑、神厨、神库、宰牲亭、具服殿不存外,其它主要建筑均被保存下一,其中楠木结构的棱恩殿和棱恩门是明代陵寝中仅存的殿门建筑,规制宏阔,用材考究,堪称我国古建中的瑰宝。

  明十三陵长陵分馆
  明十三陵位于京北昌平境内燕山脚下,是我国帝王陵墓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处。这里埋葬着明成祖朱棣及其以后的13位皇帝,自1490年营建长陵到清初建成思陵,贯穿了明朝200余年历史。陵区占地120余平方公里,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共13座帝陵布局有序,每座陵园都依山而建,规模宏伟,陵监、陵卫、祠祭署、宰牲亭等设施齐备,各成体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现已成为首都的著名旅游景点。为进一步促进十三陵的文物保护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1995年建立明十三陵博物馆,下设定陵、长陵、昭陵、神道四个分馆。
  长陵坐落在天寿山中峰之下,是十三陵中的首陵,埋葬着明代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陵建于1409年,地上建筑曾经多次维修,地下部分尚未发掘。长陵在十三陵中是保存较完整的一座陵墓。地面建筑形制为前方后圆,基本仿照南京朱元璋的明孝陵而建造。其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有碑亭、神路、陵门、棱恩门、棱恩殿、棂星门、明楼、宝城,附属建筑对称两旁。


  棱门内有三个院落,第二进院落中的棱恩殿是十三陵所有建筑中最大的一座殿宇,也是我国唯一的一座本色楠木巨殿,为谒陵时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内竖六根不加粉饰的楠木巨柱,最高达14米,直径1.17米,殿后穿过内红门便是明楼方城,方城下有甬道可登上明楼。与明楼相连的是宝城城墙,周长1公里左右,中间是宝顶。长陵棱恩殿陈列的“出土文物展览”,是将定陵部分出土文物移到长陵陈列,分为三部分:西半部是出土文物,共22个展柜180余件文物,分别为金器、银器、瓷器、玉器、金锭、银锭、宝花、玉佩饰、玉带、宝带、首饰、袍服、百子衣等,其中有原物也有复制品;东半部是御用织锦陈列,均为复制品,共11个柜子17件展品;中间是十三陵全景模型。

【重庆】

重庆张飞庙



  云阳张飞庙原位于长江南岸的重庆飞凤山,因三峡截流上移迁至北岸。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的祠宇,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形成了一组宏伟壮丽、独具一格的古建筑群,号称“巴蜀一胜景”。张飞庙殿宇巍峨,造型雄奇,布局严谨,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园林面积11.1万平方米。庙前临江石壁上刻有“江上风清”四个大字,隔江可辨。庙内主要建筑有:纪念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结义楼,祭祀张飞的正殿,寄托张飞对关云长思念之情的望云轩,以及为纪念传说中张飞神灵为上下航船助风而修的助风阁。

【贵州】

杨粲墓



  杨粲墓,坐落在贵州省遵义县龙坪永安皇坟嘴,北距遵义市10公里。建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为平顶双室,用白砂岩条石砌筑,最大的一块石料达一万二千余斤,以子母扣层层套合的方法固定。占地面积50.1平方米,在西南地区已发掘的同类墓中居于首位。

贵州安顺文庙



  文庙位于安顺市区东黉学街,是贵州现存文庙中规模较大的一座,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于明洪武初年,天启年间(1621~1628年)重修。清初增建,道光年间(1821~1851年)先后三次维修、扩建。大成殿和大成门的4根龙柱,每根长达5米以上,大可合围,各有两条直径约20厘米的云龙盘绕,精雕细刻,线条流畅,造型生动,矫键有力。其中大成殿的两根,系镂空透雕,一鳞一爪一须,均有细致的刻画,生动传神。在蛟龙腾云、浪翻波涌的艺术处理上也有独到之处。大成门的两根,刀法梢涉粗犷,颇具古朴苍劲之风。

奢香墓

  坐落于贵州省西部的大方县城城边雾笼坡上,与县城西南的千风衢和县城东南的大渡河桥共同形成了大方县彝族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专线。

  奢香墓是彝族妇女奢香的后人为了纪念她而修建的。奢香是明初洪武年间人,其夫死后代夫领贵州宣慰使一职。辖属下48部彝族民众与当地汉人和平共处。后因贵州都指挥使马晔意欲侵占其地而百般刁难、辱挞,汉彝两族人民出现了矛盾。奢香深明大义,一方面拒绝了属下土司“扫境以反”的要求,一方面亲自不辞劳苦,千里迢迢赶赴京师告御状。明太祖朱元璋出于平定云贵,稳定全国的需要,准其状,处死了马晔。这样,奢香回到贵州后,四处宣扬朝廷的威德,并通过筑路、朝觐、进贡等活动加强了贵州与明中央王朝的联系。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奢香去世。明王朝为表彰其在民族团结、民族和解方面的贡献特遣专使参加了她的葬礼,并赐以“顺德夫人”称号。后来形成一惯便:凡是被任命到大定、黔西等地任职的官员,为加强彝汉两族人民的团结,每年在清明时节都要登上雾笼坡祭扫其墓。

  奢香墓占地不大,也不奢华,仅为一土封石围的小纹,墓前有石碑、碑亭及奢香祭祠,但其在彝汉两族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1988年1月国务院将奢香墓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

伊斯兰教圣墓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就被誉为“东方的第一大港”,海外交通非常繁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踏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宗教遗迹和伟大的方建筑,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泉州伊斯兰教圣墓。伊斯兰教圣墓位于泉州东郊灵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山青水秀,绿草有茵,是穆斯林向往的胜迹。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目前它的教徒人数仅次于基督教徒。该教创立于公元七世纪初,创始人穆罕默德。七世纪10年代,阿拉伯半岛原为多神教信仰地区,后来因受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逐渐向一神教过渡。后来汉志地区有人根据社会需要,反对崇拜偶像,因此就创造一种不太拘泥于教条与仪式的一神教,即“哈尼夫教”。该教尊古莱氏人的部落主神“安拉”为唯一的神,相信“天命”、“复活”、“惩罚”、“报应”等。它的产生为伊斯兰教打下了思想基础。但是,哈尼夫教不具备统一阿拉伯民族的条件。因为当时不重视教义理论建设,又缺少一位能接受“安拉”启示的先知,所以,穆罕默德目睹多神教的落后和阿拉伯半岛的分裂,于是进入希拉山洞沉思。

  据传他在洞中听到天使加波列大向他传达真主的声音,并确信真主选他为“先知”。真主向他启示,他将成为真主的使者。于是,穆罕默德向人们转达真主“安拉”的恩典。力量和威严。因为穆罕默德宗教宣扬“一切顺从安拉“,故称“伊斯兰”。伊斯兰教的教徒就是顺从安拉的人,故称“穆斯林”。但是穆罕默德受到古莱氏多神教徒和奴隶主贵族的残酷迫害,于公元622年,便率领麦加的穆斯林转移麦地那,这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也因此被定为伊斯兰教历的元年。穆罕默德在“凡穆民皆兄弟“的“大一统”口号下,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了封建神权的国家。并且迅速地发展传教到周边地区,因此便成为世界性宗教。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就被誉为“东方的第一大港”,海外交通非常繁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踏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宗教遗迹和伟大的方建筑,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泉州伊斯兰教圣墓。伊斯兰教圣墓位于泉州东郊灵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山青水秀,绿草有茵,是穆斯林向往的胜迹。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目前它的教徒人数仅次于基督教徒。该教创立于公元七世纪初,创始人穆罕默德。七世纪10年代,阿拉伯半岛原为多神教信仰地区,后来因受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逐渐向一神教过渡。后来汉志地区有人根据社会需要,反对崇拜偶像,因此就创造一种不太拘泥于教条与仪式的一神教,即“哈尼夫教”。该教尊古莱氏人的部落主神“安拉”为唯一的神,相信“天命”、“复活”、“惩罚”、“报应”等。它的产生为伊斯兰教打下了思想基础。但是,哈尼夫教不具备统一阿拉伯民族的条件。因为当时不重视教义理论建设,又缺少一位能接受“安拉”启示的先知,所以,穆罕默德目睹多神教的落后和阿拉伯半岛的分裂,于是进入希拉山洞沉思。

  据传他在洞中听到天使加波列大向他传达真主的声音,并确信真主选他为“先知”。真主向他启示,他将成为真主的使者。于是,穆罕默德向人们转达真主“安拉”的恩典。力量和威严。因为穆罕默德宗教宣扬“一切顺从安拉“,故称“伊斯兰”。伊斯兰教的教徒就是顺从安拉的人,故称“穆斯林”。但是穆罕默德受到古莱氏多神教徒和奴隶主贵族的残酷迫害,于公元622年,便率领麦加的穆斯林转移麦地那,这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也因此被定为伊斯兰教历的元年。穆罕默德在“凡穆民皆兄弟“的“大一统”口号下,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了封建神权的国家。并且迅速地发展传教到周边地区,因此便成为世界性宗教。



  当时泉州人感念神威法力,托庇安宁,信奉回教者甚多,又因海外交通发达,所以很多阿拉伯商人便定居泉州,并且与当地人通婚。就现在泉州一带的回民还有四万多人,他们有的还保留着回教的习惯,有的已经汉化,于是三贤、四贤就结庐在灵山并在此传教。他们死了以后也就葬在这里,因为夜里常有灵异之光发出,所以人们就称之为“灵山圣墓”。当时还没有清真寺,所以很多人都到这里来礼拜。后来随着穆斯林教徒的不断增多,到了宋朝才由阿拉伯人出资建造了通淮衔清净寺,它是我国唯一保留至今的宋代伊斯兰教寺。



  墓地正中有亭,亭中有两座花岗石雕的长方形墓盖石,墓盖底座环刻莲花瓣图案,简朴无华,衬托二位贤者的高洁品德。墓后是一个半月形回廊环抱墓室,据说这样象征伊斯兰象初月一样纯洁。这几根造型特异的廊柱,上下两端偏细,据主建筑学家考证,为唐代柱式叫“梭柱”。这一考证为圣墓的历史年代提供了实物佐证。回廊正中这方青草石雕琢的阿拉伯文石碑刻,记载了元代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有一批阿拉伯穆斯林远渡重洋来到泉州,为圣贤修墓的过程,他们的这举动表达了对真主的尊从。还有明代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一行香碑。公元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航行圣地麦加之前,专程到泉州来拜谒。这是泉州地方官蒲日和为他所立的行香碑,以作纪念。



  这个风动石就是当年传说中神鹰掷落的大石头,这块石头风吹则晃,手推则动,俗称为“风动石”。也是福建省三个风动石之一。回教徒们把它看作是真主安拉赐予平安的遗物。明朝嘉靖年间,泉州知府周道光在上面刻上“碧玉球”三字,后人又勒上“天然机妙”四个字,因此便构成了泉州一景“玉球风动”千百年来,这座伊斯兰教圣墓一直受到历代泉州人民和穆斯林的保护,它是我国极为珍贵的伊斯兰历史文物。它犹如不朽的花朵,永远开放在穆斯林的心中。

郑成功墓



  郑成功墓在南安市水头康店覆船山麓。

  郑成功(1624-1662年)南安石井人,生于日本平户,七岁回国,青少年时在晋江安海读书。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1661年4月到翌年2月,郑成功率领义军东渡台湾,收复宝岛。迫使荷兰侵略者在投降书上签字,在列强东侵的艰难时代,大长中华民族志气。他同时为开发建设台湾呕心沥血

1662年病卒于台湾承天府,葬于台南州仔尾。清康熙38年(1699年)台湾与清朝版图划一。经康熙帝御批,由郑成功之孙郑克爽迁葬回原籍郑氏祖茔,一同迁葬有郑成功子郑经。

  郑成功陵园在赤土坡上,墓为闽南风格,古朴庄严。墓前有石雕华表一对,高入云表。左右侧有旗杆夹数对。石砌墓道基庭其碑。墓体三排九室为三合土。解放后几经修葺,并修通公路,遍植树木,并立《重修民族英雄郑成功陵墓碑记》。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港】

香港宋王台遗址



  宋王台,亦称“宋皇台”,位于九龙原启德机场的西角外宋皇台道西头与马头涌道交汇处的宋皇台公园内。相传宋幼帝赵呙在景炎二年至三年间(1277~1278年)曾迁徙驻跸于此,后人筑台以留纪念。原台高43米余,周长约90米。英国取得九龙以后尚存,1 941年被日本军队摧毁,现仅余一块大石,上立一块石碑,镌“宋王台”三字。大石下面有洞穴,传为当年行宫石殿遗址。

【湖南】

湖南炎帝陵



  湖南炎帝陵在湖南省炎陵县西南15公里处,又称“天子坟”。炎帝即神农氏,是传说中远古时代的部族领袖。史称他教民播种五谷,收获粮食,故被称为“神农”。他又尝百草,发明医药,故又是“医药神”。最后因品尝剧毒的断肠草,无药可解而死去。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载,其死后葬于长沙,宋罗泌《路史》载:“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炎陵县在南宋时由茶陵分置)。炎帝陵的四周古木掩翳,水环绕其间。陵侧有一“洗药池”,传说是炎帝洗涮草药的地方,还有明清两代的御祭石碑数座。

湖南岳阳屈子祠



  屈子祠位于汨罗市玉笥山,著名的汨罗江水从山脚流过。祠始建于汉代,清乾隆年间重修,三进院落。祠前日棵梧桐,亭亭玉立,院内4株古桂,枝叶繁茂。正殿内设有屈原神龛。玉笥山后有“骚坛”,四壁如削,兀立江边,传说屈原曾在此构思《离骚》、《哀郢》、《怀沙》、《九歌》等。坛下有“濯缨桥”,相传屈原曾在此洗帽缨;祠前有“独醒亭”,是诗人当年与渔民谈心之处,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意。

【黑龙江】

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位于哈尔滨市南岗东大直街,共三进院落,九殿二室,规模相当宏伟。前院为棂星门院,院南有泮池虹桥,苍松翠柏,池北则为棂星门,三门四柱木牌坊,上覆黄色琉璃瓦庑殿顶。中院依次为五开间大成门,面阔九间的大成殿。大成殿为全庙主体,气势雄壮,富丽堂皇,两旁为配殿,后院有面阔七间的崇圣祠。

【吉林】

洞沟古墓群

  集安洞沟古墓群位于吉林集安县境内,因有老岭山脉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境,且河流纵横,景色宜人,素有东北 "小江南"之称。同时,这里也是吉林省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洞沟古墓群分布在群山环绕的洞沟平原区,这里有高句丽国建国700多年间遗留下来的墓葬达1万余座,仅现存较为完好的就有7160座之多。这些古墓群分布的范围极广,绵延几十里,加之墓类繁多,内涵博大精深,不愧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古墓群之冠。

  洞沟古墓群可分为石墓与土墓两类。石墓有积石墓、方坛积石墓、方坛阶梯积石墓、方坛阶梯石墓。其中,积石墓现今保存下来的有1700余座,约占整个古墓的四分之一。在整个墓群中最为雄伟壮观的便是公元4世纪中叶高句丽的王陵以及显臣之墓,它们均是方坛阶梯积石墓,现存的有400座。千秋墓是石墓之最,它边长85米,现高15米,占地约10亩,石墓虽已坍塌,但仍可见许多的字砖残段,如"千秋万岁永固"等,此墓为高句丽最大的王陵。此外,将军墓是古墓群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方坛阶梯石墓,亦是构筑严谨精良,被世人誉为 "东方金字塔"的古代高句丽石造建筑的典范。墓的底面积有960平方米,墓高12米半,由1100多块巨型花岗岩石条堆垒砌筑而成。其中,仅最小的护坟石就有15吨重,经专家测定,这些石材均采自于40里外的老岭山绿水桥。如此繁重的石料运输在古代是如何完成的,至今仍是个谜团。

  公元5世纪后,建筑庞大,耗财伤民的石筑墓室逐渐被构筑精巧的土墓所替代。高句丽民族素有厚葬的习俗,因此这些古墓群中均藏有大量的古代文物。现已挖掘出的有价值的葬藏文物就有数千件。此外,除了洞沟古墓群外,高句丽国骸遗留下来许多的文化遗迹,较为有名的如:关马山城、丸都山城、霸王朝山城等,俱是研究历史文化的宝库。

六顶山古墓群



  六顶山古墓群,坐落于敦化城南4公里处的六顶山上,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六顶山上从北向南看,东西走向,连绵起伏的六座山峰呈一字排列,像一道屏风矗立在田野上,主峰南坡有个向阳避风的山坳,这里便是古墓群之所在。古墓群依山北凹而葬,取山地灵气,墓区绿树环绕、青草芳茂,在一派肃穆中给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六顶山古墓群是渤海国早期王族和贵族的陵寝。是古渤海时期重要文化遗存之一,墓地共有两个墓区,一百余座墓葬,第一墓区在西侧,以贞惠公主墓为主。第二墓区在东侧,是个很规整的椅子形山坳。前面不远,有个不高的平岗,像一个书案,它的西边右侧矗立着一座尖形的小山,风水家说:那是一支军,“宰相笔,案头出”。是啊,公元726年大钦茂不仅晋升为国王,同时唐王朝又授予他相当于宰相的“检校太尉”之职。这应当是主体墓区,就贞惠公主的碑文中“七年(公元779年)陪葬于珍陵之西原”看,在其附近应有大钦茂之墓葬地,是否如此,尚有待于地下考古挖掘。贞慧公主是渤海国第三代王大钦茂的次女,生于公元737年,死于公元777年,终年40岁。去世后曾停柩待葬3年,于780年正式下葬于“珍陵之西原”,即现在的敦化市六顶山上渤海王室贵族坟莹地内。陵墓为大型石室封土墓,发掘出珍贵的墓碑一方,雄雌石狮各一尊,海流鎏金圆帽等文物,贞惠公主的墓志碑中说:“大兴宝历孝感……法王(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第二女也)。生于深宫、绰质绝纶、温如昆峰之片玉……早受女师之教每慕曹家之风。”墓碑的文体是唐代流行的骈体文字,字型清奇、笔法流畅、文彩绮丽,在书法和文词方面都堪称稀世之珍品,墓中石狮造型雄浑生动,一派唐风,反映了那段时期吸收汉民族文化后灿烂的渤海文明。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六顶山古墓群,是六顶山旅游区的一个重要考古专项旅游项目,具有极高的历史现实意义。其中渤海国公主墓及迁移时遗留下的二十四块石等遗迹,对研究渤海历史文化、培育深层次旅游市场起到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龙头山古墓群

  中国唐代渤海国(698~926)王室贵族的墓地。在吉林省和龙县龙海村西北 1.5公里龙头山的东坡。

  1980年发现并发掘了贞孝公主墓。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区范围约长 200米,宽 100米,已查明古墓10座。墓室多以石块和大石板修筑,封土上散布有砖瓦,可知原来应有建筑物。贞孝公主墓位于山坡顶部,由墓室、甬道、墓门、墓道及墓塔等构成,南北长15米,东西宽 7米。墓葬早年被盗。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1米,东西宽2.1米,高1.9米。底铺方砖,四壁以青砖砌筑,东西两壁上部用砖和石板搭叠出两坡式顶,再横搭数块大石板封盖。室内有砖筑棺床,前置石板门。墓道后端作斜坡式,前段为 5级台阶。墓塔修筑在墓室正上方,砖砌塔基近方形,南北长5.65米,东西宽5.50米。正中为一平面方形的空心塔,南北长2.7米,东西宽2.6米。上部早年已毁。墓壁涂白灰,绘壁画。甬道后部东西两壁各绘一头戴兜鍪、身穿铠甲的武士。墓室东西北 3壁绘侍从、乐伎等10人,头戴幞头或系抹额,身着圆领长袍,腰束革带,足踏靴或麻鞋,手持乐器等物。人物均以细线起稿,敷染朱、红、赭、青、绿、白等色,最后用墨线定稿,笔触工谨,形象丰腴,作风悉同盛唐。墓中出土有贞孝公主墓碑 1通,另有陶俑、陶器残片、鎏金铜饰等。墓碑通高 105厘米,宽58厘米,厚26厘米,阴刻汉字楷书,共18行, 728字。据载,贞孝公主是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的第四女,卒于大兴五十六年 (792)。墓中骨骸分属两个男女个体,推知此墓当为公主与驸马的合葬墓。碑文明确记载公主“陪葬于染谷之西原”,推知这一带应有渤海王族的陵墓。

  1981年文物部门在贞孝公主墓上建造房舍,并对壁画作了化学封护。

【上海】

徐光启墓



  徐光启墓位于上海南丹路上的光启公园内,于1957年整修,现墓地有徐光启花岗岩雕像。东侧是碑廊,有徐光启画像、手迹和传记石刻,共12块。四周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庄严肃穆。

  徐光启,上海徐家汇人,我国明代著名的科学家,中国研究和介绍西方科学的先驱,历史上“四大农学家”之一。曾官居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终生从事天文、历法、水利、测量、制盐、数学和农学研究,在农业与天文上的成就极为突出。1600年,结识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翻译了《几何原本》、《大测》等书,介绍西方科技知识。

   1633年,徐光启在北京去世,后被葬在当时的法华浜和肇嘉浜汇合处,其子孙也多汇居在此,“徐家汇”由此得名。

【云南】

云南建水文庙



  建水文庙在云南省建水县城北门附近,为云南省最大文庙,始建于元,明、清两代按曲阜孔庙布局先后扩建。内有一殿、二庑、二堂、二阁、三祠、八坊,相互对称,矗立于苍松翠柏之中。庙内有一个椭圆形大池塘,名叫“学海”。正殿先师庙,为明朝重建。殿周有20根大石柱,每根高5米,重约万斤,用整块青石雕成,其中两根有镂空雕刻的巨龙盘绕。屋顶全铺五光十色的琉璃瓦。正殿大门的22扇屏门上,雕有近百种飞禽走兽,工艺极精细。



[ 此帖被独爱穿越在2012-09-02 21:23重新编辑 ]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文坛鼻祖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9-11 0
已审、很好很齐全的内容!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