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5587 回复:10

[宗教民俗] 基督教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mylord

ZxID:3331904


等级: 文学大师
倦怠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1 0
— 本帖被 wj宝宝 执行合并操作(2014-12-28) —


基督教
1、基本概述
2、起源
3、耶稣的生平和传说
4、基督教的发展
5、教义
6、基督教和教父哲学
7、道德十诫

8、基督教主要节日
9、基督教教堂和遗迹
10、圣经
11、大事记,组织,传播
12、礼仪,历史,习俗
13、重要人物

1楼
基督教三大派别

2楼
1、蔷薇十字团
2、末日四骑士
3、十二使徒
4、长老会
5、十架七言
6、基督徒
7、教堂音乐  配乐♫
一、东正教
变动改革
迁往君士坦丁的行动
国王兼教宗制度的统治
神学

礼仪,圣事
七大圣礼
节日,教历
东正教的十字架



二、天主教
发展
教义
组织
制度
宗派
新教与天主教的区别


三、新教
教规
三位一体
组织,发展
天主启示的传递
...
1、圣痕

2、圣杯

3、圣餐

4、圣殿

5、神的名字

6、圣灵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一个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25%-30%。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中文也可译为公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别。中文的“基督教”一词有时被用于专指基督新教,这似乎是中文的特有现象。





基本概述

  基督教(英语:christianity、希腊语:Χριστιανισμός、拉丁语:Christianismus)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天主教(拉丁语:Ecclesiam catholicam)、新教(德语:Protestantismus、法语:Protestantisme、英语:Protestantism)、东正教(希腊语:Ορθόδοξη Εκκλησία、教会斯拉夫语:Правосла́виѥ)、基督教马龙派等统称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称“耶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马龙派的统称一般用“基督宗教”这个词。但在本词条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总称,而不是新教。

  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约22亿信徒,为拥有信徒最多,全球分布最广,对世界影响最深远的宗教,现在以亚洲、非洲的信徒的发展最快。   从395年罗马帝国分裂至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1054年)马丁·路德1517年 加尔文   英国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英国国教会(圣公会)


耶稣



基督教起源(origin)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旧称:迦南地)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希腊语:Παλαιά Διαθήκη、拉丁语:Vetus Testamentum)。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希伯莱语:ישוע、希腊语:Ιησοῦς,拉丁语:Iesus)。出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母亲名叫玛利亚。基督教发端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环境。1至5世纪基督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颁布米兰诏书(Edictum Mediolanensium),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所允许的宗教。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宣布它为国教。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 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 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使得罗马帝政下的犹太教的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后快。后来由于门徒犹大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Pontius Pilatus)将耶稣逮捕。耶稣受尽打骂侮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稣的心意却是为了要赎世人的罪,甘愿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据他门徒们的见证,耶稣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了。他的坟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满心疑惑的门徒们显现。他们渐渐确信耶稣真的复活了,是胜过死亡的救主。在耶稣升天超离这世界的时空后,他的门徒们起来热心宣扬耶稣的教训,并且宣告他是复活得胜死亡的主。信徒们组成彼此相爱、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团体,就是基督教会。 耶稣复活的这一天成为后世的复活节(希腊语:Πάσχα、拉丁语:Pascha)(每年春分以后、又逢月圆的第一个星期日)。罗马教皇当时以太阳神的生日制定了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即圣诞节(拉丁语:Christi Natalis、希腊语:Χριστούγεννα)(耶稣出生的确实日子已不可考)。耶稣出生的那一年被后世定为公元纪年的元年(但因计算错误,耶稣实际出生的年份应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部分非基督宗教教徒的史学家认为,耶稣传达的教义更加接近犹太教,而保禄(又译保罗,希腊语:Απόστολος Παύλος、拉丁语:Sanctus Paulus)对基督教教义做了较大贡献,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于犹太人范围。在蛮族之间传播基督教,具有开化功能并能确保罗马法的精髓和拉丁语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区流行。只有英国视罗马基督教为异教信仰。在克洛维的统治之下,法兰克人成为基督教徒,尔后并渡过莱茵河把基督教传播给日耳曼人。拜占庭人则在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之间传播东正教。在公元第五世纪初期,圣巴特瑞克把基督教带到爱尔兰,然后传播到苏格兰,再从北方返回英格兰。在第六世纪后期,教皇格列哥里(伟大者)派传教士由南部进入英格兰。在同一个世纪,英格兰人再一次皈依基督教。




信徒在祈祷



耶稣的生平和传说

    研究基督教起源的人,总是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历史上的耶稣是否实有其人? 否认耶稣实有其人的学者大约持有下列几种观点:

  (1)认为耶稣只是基督教神话中的偶像;

  (2)耶稣是错误传说中的人物;

  (3)基督教中的耶稣实际上是历史上同名者的捏合杂揉;

  另外,教会中同样有一部分人否认耶稣有血肉之躯,他们认为耶稣基督是神,作为历史上有血有肉的人的耶稣只是一种“幻影”,或者说是人的幻像。


  主张耶稣实有其人的既有护教人士,也有非基督徒的学者, 各种看法之间往往大相径庭,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1)全盘接受圣经的记载, 维护教会传统,认为耶稣就是道成肉体的基督;

          (2)耶稣是当时犹太人"叛乱的首领";

          (3)耶稣是一场革命运动的领导人。学术界对圣经中"拿撒勒人耶稣"这个名称展开过讨论。《新约》头5卷称耶稣为"拿撒勒人(Nazarene)或"拿佐拉派。(Nazoraean);而在犹太教文献中,耶稣及其门徒被称作"拿撒利姆"(Notarim)。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词都与加利利一个叫做"拿撒勒"(Nazareth)的城市有关,但也有少数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在《旧约》中找不到这个拿撒勒城的名字,可能它是一个小村庄名字。近人罗伯逊(Archibald Robertson)引述4世纪的有关文献後指出:公元前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境内就有一个教派叫"拿撒利派"(Nasaraens),并说:"另一桩奇事是,一个叫做曼达安派的教派,他们崇奉施洗者约翰为真先知,而斥责耶稣是说谎者和骗子,但是依然称他们的主要成员为拿撒拉(Nasoraye)也就是"拿佐拉派"。他因此得出结论说:"约翰和耶稣的信徒们被称为拿佐拉派。但是这个称号并不是源於拿撒勒的村名,却是源于希伯来语Natzar一词,原是'守'的意思 即指守秘密者或严守犹太律法者。" 国内也有人认为基督教是由上述拿撒勒派发展而来。 似乎更多的学者坚持拿撒勒派是基督教中的一个派别的观点,认为该派出现的时间应为1、2世纪。

  "耶稣"在希腊文作Ιησοῦς,是希伯来文ישוע(耶霍书亚)。יהושע (耶书亚/约书亚)等词的译音,原意为"耶和华(是)拯救"。罗伯逊认为希腊文中"基督‧耶稣"就是"弥赛亚‧约书亚",同《旧约》中的先知约书亚有内在联系。但这种一家之言忽略了"约书亚"这词本身的含义,也撇开了《马太福音》第1章第21节的解释,所以不能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圣经》中记载耶稣生平事迹寥寥无几,童年的事几乎未提到,只在《路加福音》第2章讲到他12岁时跟父母去耶路撒冷,在圣殿里坐在教师中间听讲发问的情景。然後就是第3章第23节说:"耶稣开头传道,年纪约有30岁。"此外,福音书记载的都是他传道以後的言行。所以黑格尔也觉得不无遗憾地说:"关於耶稣[思想]发展的成熟过程这一有趣的问题,我们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他最初出现时已经是在成年时期,那时他已经从犹太人传统旧俗念意识中解放出来了。"

  综合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耶稣生平有下列几点我们可加以肯定:

    1.生活在公元1世纪初;

    2. 30岁左右在加利利和犹太各地传教;

    3. 曾收12个人为大弟子(门徒,后亦称“使徒”);

    4. 遭到犹太教上层分子的嫉妒;

    5. 後以"谋反罗马"罪被钉死与十字架。

  "基督"一词在希腊文作"Χριστός",意为"受膏者",即希伯来文"弥赛亚"的对应词。在《新约》圣经中,常同耶稣连用或换用。但近代研究者常将耶稣同基督分开。有的还将"历史的耶稣"和"信仰的基督"加以区分。


  信者得救的典故

  《路加福音》23:39-43 在众人不信耶稣的情况下,和耶稣同钉十字架的一名犯人,悔过并信了耶稣,他的罪被赦免,并得救。

  不对.耶稣有自己的福音,在耶酥在最后的晚宴上和他的十二门徒传达以后如何传承信仰的时候口述的福音.但因为这个福音会动摇整个基督教会世界的轴心.所以凡蒂冈一直拒绝承认.别认为它是异端.这段在1945年死海洞窟里出土的羊皮纸上用阿拉姆语.一种比基督世界官方语言拉丁语更官方更真实的语言.这些都出自一个世纪以前.耶酥在最后的晚宴上和他的门徒说《圣汤玛斯福音》: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段.耶酥说:“神的国度存于人心,无所不在。不存在于木石打造的房子。劈开一块木头,我必将显现;搬开一块石头,你必找到我。” 也就是说.神不存在于教国,教区,教会.不存在于教皇,教宗.教父.这些人手里..只存在于你的心里.当你在你的内心深信神时.神必将无所不在.而不是出现在哪些木石打造的教堂中.神只存于你内心的虔诚信仰中.



早期基督教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相对于传统犹太教强调遵循律法,基督教则强调耶稣救赎的恩典,并认为只要信奉耶稣基督就是旧约圣经里众先知所默示的救世主,愿意接受他为主,并决意以上帝的心意为生活的准则,让耶稣基督为自己承担所犯的过错,就被认为是已悔改,可以借着洗礼被接纳成为教会的一分子。

  在基督教早期阶段,基督教会曾实行财产共有,外界视其为一种秘密性的宗教组织。犹太人视教会为离经叛道的异端,常常向罗马当局控告他们。罗马政府认为基督教只是犹太教的一支,起初并不如何逼迫教会。直到尼禄皇帝(公元54年-68年)在位时,教会的人数已增长到不可忽视的程度,从公元60年代中期罗马政府的迫害就开始了。当时教徒普遍不分种族及社会阶层,就连当时的奴隶在信主以后亦可即时被接纳为弟兄。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社会各阶层愈来愈多人加入教会。教会虽在第二、三世纪遭遇多次可怕的大逼迫,许多主教和信徒被烧死,在竞技场中被野兽吃掉,但教会依然继续茁壮,直到313年颁布的米兰敕令,罗马帝国终于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随着基督教的发展,教会开始将耶稣复活的一天定为复活节,又定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即圣诞节(耶稣出生的确实日子已不可考)。



中世纪的基督教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之后,不少日耳曼人的部族,例如法兰克人,亦开始皈依基督宗教。由于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平比罗马人低,甚至连自己的文字也没有,于是教会便成了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唯一学术权威;因为当时几乎只有教士和修士才能读书识字,所有的学者都是教会人士。正因如此,西欧便开始完全陷入一片黑暗的迷信时代。

  1054年,基督教分化为公教(在中国称天主教)和正教(在中国称东正教)。天主教以罗马教廷为中心,权力集中于教宗身上;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教会最高权力属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展开了8次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16世纪,德国、瑞士、荷兰、北欧和英国等地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它产生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新教教会。领导人物是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他们建立了新教和圣公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新教。


  基督教的经典

  唯一书籍:圣经即《新旧约全书》

  基督教基本经典是以《旧约全书》(希伯莱语:הברית הישנה、希腊语:Παλαιά Διαθήκη、拉丁语:Vetus Testamentum)和《新约全书》(希伯莱语:הברית החדשה、希腊语:Καινή Διαθήκη、拉丁语:Novum Testamentum)两大部分构成的《圣经》。旧约全书的内容基本上与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没有太大分别,可是在书卷的分类上,与犹太教的分类有所不同,因此希伯来圣经和基督宗教的旧约圣经的书卷数目并不相同。而基督新教则是经斟酌后,未采纳《希伯来圣经》中的6卷经文,这6卷经文的希伯来文原文几已全部失传,只留下很少很少的残卷,希腊语译本仍完整,少数几卷则原本就是用希腊文写成,详情可参见思高圣经学会出版的《圣经》译本《旧约》对这6卷经书的说明。这六卷经书,在圣公会被归入次经的类别。



现今的基督教

  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还包括宣称跟其他教会有着不同历史渊源和信念的基督教派。2004年止,基督教信徒有20亿人。当中基督教信徒包括天主教会的11亿人、东正教会的2亿1600万人、边缘教会约3170万人、属基督新教各教派约3亿6700万人和英国国教会的8400万人。至于独立教会(不隶属于任何主要的宗派)的4亿1400万人,实际上主要是指在非洲的科普特派。  

 目前基督宗教乃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但整体上和世界人口成长率比较却是正在萎缩。当世界人口以大约每年1.25%的成长率增加,基督教却是每年仅成长1.12%。相较之下,伊斯兰教是以每年1.76%成长。不过基督教在特定区域(如非洲、亚洲)和特定的教会族群(如福音派、灵恩派和“独立”教派)却是快速成长。



基督教在中国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但当时传入中国的是当年一度被认为是异端的聂斯托利派(中国称景教,现称“东方亚述教会”),后来在唐朝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传播。元朝时基督教(景教和罗马公教)又再次传入中国,称为“也利可温”(蒙古语“有福缘的人”),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利玛窦,他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成功地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立足。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东正教开始在中国传播。1807年,新教派遣马礼逊来华传教,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为基地迅速发展。1843年,洪秀全借助基督教的教义,自称是耶稣的弟弟,建立“拜上帝会”,后来建立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




基督教的教义

1. 共同教义

   基督是“基利斯督”的简称,意思是上帝差遣来的受膏者,为基督宗教对耶稣的专称。基督宗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各教派的统称。该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于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他是上帝的独生子,为圣灵感孕童贞女玛丽亚而降生;他曾行过很多神迹,让瞎子复明,跛子行走,死人复活,但是因为犹太公会不满耶稣基督自称为上帝的独生子、唯一的救赎主,把他交给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显现于诸位门徒,复活第40天后升天;还会于世界末日再度降临人间,拯救人类,审判世界。被12使徒中的犹大叛徒出卖并受难,受难日为星期五,最后的晚餐连耶稣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们忌讳的数字,并且与星期五一起视为凶日。

   尽管有三大教派,但是基本教义都是相同的。即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是基督教的经典。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他们信奉的“上帝”或“天主”本体上是独一的,但是包括圣父、圣子、圣灵(圣神)三个位格。

  上帝 神(Deus):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圣灵三而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体——圣父是万有之源造物之主,圣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圣灵受圣父之差遣运行于万有之中、更受圣父及圣子之差遣而运行于教会之中。但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个上帝——三位格、一本体,简称三位一体。 人们理解上帝只能根据上帝的有形的形象来感知上帝,实际上还要透过上帝的形象感受宇宙万有。

  创造(Genesis):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时间和空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始祖。

   (Peccatum):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中违逆上帝出于爱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脱离造物主而获得自己的智慧,从此与上帝的生命源头隔绝,致使罪恶与魔鬼纒身,而病痛与死亡则为必然的结局。后世人皆为两人后裔,生而难免犯同样的罪,走上灭亡之路。

   救赎(法语:Expiation、英语:Atonement):人生的希望在于信奉耶稣基督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赎罪,并他在三日后从死里复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并得到能胜过魔鬼与死亡的永远生命。

  灵魂与永生(法语immortalité、英语immortality):人有灵魂,依生前行为,死后受审判,生前信仰

      基督者,得靠基督进入永生。怙恶不悛者,将受公义的刑罚与灭亡。世界或许会有末日,但在上帝所造的新天新地中,却是永生常存。



2. 不同教派的教义

  天主教:天主教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七项圣事,即圣洗圣事、坚振圣事、修和圣事、圣体圣事(弥撒)、婚配圣事、圣秩圣事、病人傅油圣事。在这其中,弥撒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诵经也是天主教信徒经常进行的活动,这些经文大都是一些经过编排好的重要经文的连祷,例如天主经﹐宗徒信经和《玫瑰经》。

  东正教:东正教派的神学和对于经卷的解释都是遵循基督教兴起初期所传下来的典范。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要继续和延续基督传给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传给早期教会僧侣的神学和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正教是最保守的基督教派。

  新教:新教具有与天主教和东正教不同的教义,比如:信义宗(路德宗)强调“因信称义”,即得以称义是不需要任何善行,只在乎信;人人皆可为祭司,因为彼得前书2: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只有圣经为最高的权威,并只承认洗礼和圣餐礼两者为圣礼,这与天主教和东正教注重圣事(即圣礼)的传统截然不同。



3.基督教的教义

  基督教教义中关于上帝的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上帝是有位格的独一真神;

  2、上帝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

   3、上帝是历史的主宰;

  4、上帝要拯救他的百姓,赦免他们的罪孽,令他们作他的儿女;

  5、上帝将于世界末日审判世人。

  关于魔鬼,基督教教义认为,魔鬼撒旦本来是上帝所造,他是上帝的对手和敌手,对抗上帝的救世计划。

  撒旦原来是上帝的天使,是一位天使长,管理着众多的天使。但由于见上帝有那么大的权力,心生恶念,带领一些天使反抗上帝。上帝便把他们赶出天堂,撒旦跌入地下,做了魔鬼,公开反对上帝。污秽人的心灵,控制人思想,驱使人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远离上帝的真理。

  从基督教会创立伊始,教会内部对于耶稣的解释就一直莫衷一是。例如《马可福音》说耶稣是人,他在约旦河里受洗时,圣灵降在他身上,当时有声音透过云层传来,宣布他是上帝之子。安提阿派神学家在研究基督论时,都遵循这样一种解释。《约翰福音》提出另外一种看法,它认为耶稣是道成肉身。按照这个说法,耶稣具有神性,并不是说他是具有天赐神力的人,他的神性乃是自先于世界存在的道一脉相承而来。亚历山大派神学家坚持这种看法。耶稣基督宣布天国将要来临,并开始建立天国的事业,相信耶稣基督就必然要相信天国。基督教的末世论与《旧约》中上帝所发出的有关弥赛亚来临的诺言有关。在耶稣出世以前,以弥赛亚为标榜的起义此起彼伏。耶稣拒绝成为政治上的弥赛亚,使盼望这种天国的民众失望。除了这种政治性的愿望以外,另一种形式的末世论不期望地上的弥赛亚,而指望上天命立的弥赛亚,这位弥赛亚将要建立的是天国而不是地上的国家。

  耶稣自命为实现天国的人。对于圣母玛利亚的崇拜,在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大批民众改信基督教时开始盛行。居住在地中海和近东地区的各民族难以理解圣父的绝对权威;犹太教对上帝的概念中含有狭窄的族权观念,基督教的早期宣传中继承这种观念,它是上述各民族难以接受的。这些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在崇拜一位圣母女神,一位神圣的童贞女,这种崇拜从巴比伦和亚述的古代民间宗教一直传到希腊文化的末期。尽管基督教的福音书的教导反对崇拜这位女神,但是,这种崇敬却得以借崇拜马利亚的形式表达出来;据说正是在马利亚腹中,具有神性的道才与人性实现奇妙的结合而成为耶稣。根据基督教义,圣灵这个概念的实质是象风吹那样自由自在,预言之灵与知识之灵不是先知或智者可以随意左右的。圣灵的启示,表现为先知的预言或智慧的语言,写出来就是《圣经》。圣灵又是不断推进教会历史的、有创造力的革新动力。基督教关于三位一体的教义来源于早期基督教徒所经历的特殊教义形成过程。500年通过的《亚大纳西信经》对三位一体教义提出最终的明确定义。关于人,基督教教义首先认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出来的,因此在上帝彰显自己的作为时,人必然起决定性的作用。既然人反映上帝的形象,上帝在实践自己的计划时就必然要求人的合作。上帝和人互相紧密依附,可以说上帝和人是互相为了对方的缘故而存在的。根据基督教教义,教会是由蒙上帝拣选的人组成的末世团体,圣灵浇灌于教会的生命过程中;教会由相信耶稣基督的人们组成,其中既有犹太人也有非犹太人,教会成员都是“新以色列人”,都是上帝的选民;教会是耶稣基督的身体,教会的成员都是建造教会大厦所用的“活石”。基督教教义记述在获得各派基督教会普遍承认的《使徒信经》(Symbolum Apostolorum)、《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Symbolum Niceno-Constantinopolitanum)(又名《尼西亚信经》)以及《亚大纳西信经》(Symbolum Quicumque)上。属抗罗宗的多地区性教会分别制订各自的信纲。1960年,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中央委员会在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城一致通过表达基督教各派共同信仰基础的较详细的草案:“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是教会的联谊组织,这些教会根据《圣经》相信主耶稣基督是上帝和教主,它们因而谋求实现为此共同应召的目标,以归荣耀于上帝圣父、圣子和圣灵。





基督教和教父哲学

  1、上帝   上帝是唯一的最高的神圣的存在者、人格神、绝对完美的终极实在   三位一体:同一个上帝具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和圣灵。惟有耶和华他是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 --《旧约·申命记》4   神的本质为一,称为 上帝,是无始无终,无形无像,不可分开(无部分),全能,全智,全善的,是一切有形无形之万物的创造者保存者;但他有三位,同质,同权,又同属永恒,就是父,子,圣灵。   ---- 《历代基督教信条·奥斯堡信条》

  2、原罪  罪的本质:人拒绝服从神的旨意,不让神决定他一生路程,而决意选定走自己的路。

  原罪要素:知识上不信与骄傲;意志上有与神同等的欲望;感情上放纵与放任

  3、拯救(Salvation)   上帝的独生子化身成人,以其在十架受死替人赎罪,克服人离弃上帝的罪况,使人与上帝重新修和。

  4、上帝之国和末日审判   “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眼,比财主进上帝的国还容易呢!”(马19)

  5、启示   上帝本身、上帝的意志和上帝的话语自我显示并在人间的传播。启示是上帝的恩赐。基督徒根据启示认识上帝和信仰上帝。


  
基督教道德十诫:

  1.除了我(上帝)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和敬拜偶像;

  3.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

  4.当守安息日为圣日;

  5.当孝敬父母;

   6. 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作假证陷害人;

  10.不可贪恋别人妻子和财物.




  1、以色列的伦理传统:《旧约》中的“摩西十诫”。

  2、基督教的伦理:,《新约》中登山宝训:

  A.「不可杀人」---尊重人的生命(5:21-26)   B.「不可奸淫」---尊重异性(5:27-30)   C.「不可离婚」---尊重配偶(5:31-32)   D.「不可起誓」---尊重真理 (5:33-37)   E.「不可报复」---放下自我(5:38-42)   F.「爱仇敌」---多走一哩(5:43-48)

  3、基督教道德的核心是爱,原则是爱神与爱人的统一。

  “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第一的,也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教父哲学概述

  1、含义:护教者阐述、制订教义,使之系统化,从理论上论证和捍卫基督教信仰的神学家,称为教父,其思想被称作“教父哲学”。

  2、时期:发端于2世纪,终结于6世纪。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

  3、第一位希腊教父:查士丁(Justinus又译游斯丁约100-166)提出基督教高于、优于希腊哲学,基督教就是真正的哲学。主张对信仰进行理性辩护主义。

  4、第一位拉丁教父:德尔图良(Tertullianus,约160-240)神学上一些专门名词,如“三位一体”、 “圣礼”、“救赎”等为其首创。 当得起拉丁神学鼻祖之尊称。提出“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 ---信仰主义:上帝的儿子钉在十字架上了,并不因为这是耻辱的就让人耻辱;上帝的儿子死了,正因为这是荒谬的,所以是绝对可信的;他被埋葬后又复活了,正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是确定无疑的”。



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著作:一百一十三本及五百多篇讲演。代表作《忏悔录》、《上帝之国》,浪子回头的典范 晚年任北非希波主教。 被称为“伟大的教父”、“上帝的使者”。

  上帝的启示使奥古斯丁浪子回头   《忏悔录》






基督教主要节日

   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升天节、诸圣日(万圣节)等,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有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命名日等节日。

  圣诞节:12月25日。原为罗马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生日;罗马帝国以基督宗教为国教后将此日改为纪念耶稣基督诞辰,但耶稣基督降生的真实日期无人知道。

  受难日:复活节前的礼拜五,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

  复活节: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间,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礼拜日,纪念耶稣基督复活。

  感恩节:(北美洲基督教传统节日,而非普世基督教节日)11月的第四个礼拜四(美国),或10月的第三个礼拜六(加拿大)。





基督教教堂和遗迹


 1. 中国基督教文物

  中国著名的天主教教堂和遗迹: 北京南堂和北堂;利马窦墓;天津老西开教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上海佘山圣母大教堂;广州圣心大教堂;

  中国著名东正教教堂: 哈尔滨圣索非亚教堂;上海圣母大教堂;

  中国著名新教教堂: 上海国际礼拜堂;上海沐恩堂;上海圣三一堂;上海景灵堂;杭州崇一堂;


  2. 世界其他地方著名教堂

    巴黎圣母院(法国巴黎),科隆大圣马丁教堂(德国科隆),救世主大教堂(俄罗斯莫斯科),圣索非亚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圣保罗大教堂(英国伦敦),圣约翰大教堂(美国纽约) 。




基督教《圣经》

      圣经是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各宗教)的宗教经典,由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组成,旧约全书是犹太教的经书,新约全书是耶稣基督以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纪录。

  旧约圣经   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旧约圣经共46卷,当中包含了其他宗派划为次经的数个书卷;基督新教的旧约圣经有39卷;而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由于把多个章节较少的书卷合成一卷,总数只有24卷,内容和新教的旧约全书一致。

  新约圣经   新约圣经的数量比较一致,都有27卷。犹太教并不承认新约圣经为正典。

  此外,伊斯兰教只接受旧约全书的前五卷(摩西五经)、诗篇和新约全书的四福音书为正典,但认为其中有大量错误,是传抄翻译过程中的人为失误;基督宗教各传统用不同版本的抄本来反驳穆斯林的这一指控,并以奥斯曼版本的形成过程反诉古兰经有被哈里发奥斯曼篡改穆罕默德口述原文的重大嫌疑。

  旧约全书有书三十九卷,新约全书有二十七卷,共是六十六卷。考古学证明,旧约全书完成於耶稣诞生前数百年至千年,例如摩西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完成于公元前1400年左右,《玛拉基书》完成於公元前400年左右;新约全书则完成於公元一世纪末,所以新旧约全书的写作历时1500多年。

  圣经中的各卷书均是独立写成,写成後即在各犹太会堂及基督教堂传读。到了公元前250年左右,犹太大祭司以利沙从犹太十二支派中各选出六位译经长老,聚集在亚历山大城,将希伯来文旧约译成当时流行的希腊文,这就是著名的七十士译本。到公元70年,当圣城耶路撒冷将被摧毁之际,犹太人召开了高级会议,正式承认希伯来圣经正典二十四卷书(即旧约全书正典三十九卷书)。而在公元382年及公元397年的两次著名会议上,则追认了新约全书正典二十七卷书的地位。

  圣经的执笔者有四十几位之多。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职业、身份也不同。有的是政治、军事领袖,有的是君王、宰相,有的是犹太律法家,有的是医生,还有渔夫、牧羊人和税吏。有的写於战争危难之中,有的写於太平盛世之时;有的完成於皇宫内,有的则在牢狱或流放的岛上……这些在时间上跨越了千年的作者们,并不知道这些书卷日後会被汇编成册,成为新、旧约正典。然而,当人们把这六十六卷书汇在一处时,这些跨越六十代人写成的作品,却呈现出前後呼应、和谐一致、浑然一体的风貌来,彷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穿过千年的时光,操控著每位作者手中的笔,使这些作品,超越了作者身为“人”的有限性,成为宏篇巨著圣经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

  目前,基督新教使用的中文圣经为1919年面世的和合本圣经。和合本圣经分为文理、浅文理、官话。前两种使用文言文,官话本使用当时的白话。联合圣经公会在1983年决定对官话和合本作出修订,并组织一队圣经学者、翻译顾问及编辑人员,开始了修订的工作。在修订委员会的努力下在2006年完成了新约部份的修订。《新约全书—和合本修订版》奉献礼于4月24日傍晚在播道会港福堂举行,由和合本修订版总编辑周联华博士证道、圣公会邝广杰大主教主礼。联合圣经公会和香港圣经公会的同工以及众多教牧同工出席。




基督教的大事记

  1.自耶稣出生至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为止的大约500年,是早期基督教时期。

  2.其后,自500—1500年,基督教逐渐传播给罗曼、凯尔特、日耳曼和斯拉夫等民族,在欧洲建立起中世纪基督教文明。但是,也是在这个时期,基督教受到严酷的考验。它早期的势力范围巴勒斯坦、叙利亚、小亚细亚、北非乃至西班牙部分地区已经伊斯兰化,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也受到威胁。俄罗斯沦于蒙古可汗及突厥金帐汗的统治之下,随之安瓦尔人、匈奴人、蒙古人、土耳其人也先后侵入西方。

  3.1054年,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派。

  4.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使基督教又产生了新教、安立甘宗、信义宗、归正宗和其他各派。

  5.19世纪是基督教传播史上的“伟大世纪”,在这个世纪里,基督教被传到世界各地。




基督教教义的形成

  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既有继承又有分离。在1、2世纪,罗马统治者认为基督教无非是犹太人的教派,对基督教和犹太教一律迫害。自君士坦丁大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后,特别是从6世纪起,基督教迫害犹太教,历次十字军东征把犹太人与穆斯林同样视为敌人。然而,历代基督教神学家向犹太教圣经学家寻求指引,犹太教神秘主义也不断对基督的神秘主义派别发挥影响。2世纪以后,基督教又从希腊文化吸取营养。一些神学家认为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就是弥赛亚,他成为肉身就是耶稣基督。柏拉图对现实世界的唯心主义解释,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和知识的论述,都渗入基督教义。基督教的一部分崇拜仪式和赞美诗也可溯源于希腊密教和神秘哲学。在基督教作为罗马帝国国教时代,特别是4世纪末,皇帝狄奥多西登位之后,信奉异端成为应受国家制裁的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4—8世纪参加帝国宗教会议的主教们往往将少数持不同宗教观点的人宣布为异端,当作国贼加以剪除。中世纪教会为了维护正统教义,根据教会法成立异端裁判所并颁发《教廷禁书目录》。




基督教组织形式

  关于教会的组织,东正教和天主教都一贯实行主教制。在英格兰,尽管经过教改运动和革命,清教徒和独立派的反对虽然十分激烈,但是,从使徒时代一脉相承的主教制的理论和实践都原封不动地由圣公会保存下来。瑞典国教信义会保留主教制。在德国福音会(在信仰上属信义宗和归正宗)主教制已在宗教改革运动时废除。苏格兰长老会以及北美洲的各长老会还有许多清教派别都采用长老制,形式上类似民主共和政体。公理制强调由各个教会独立自主地进行传教、礼拜、管理和行政等方面的事务。



基督教礼仪

  基督教的崇拜形式不一而足,个人祈祷和家庭崇拜受到重视。家庭是基督教社会的基本。集体崇拜形式和多寡因教派而异。关于圣礼,天主教规定七件圣事,即圣洗、坚振、告解、圣体、圣品、终傅和婚配。东正教圣礼也是七件。抗罗宗的古典派信义会、圣公会和归正会只采用两种圣礼,即洗礼和圣餐。



基督教在世界的传播

  基督教传遍全球,其传布范围超过任何其他宗教,在伊斯兰教向西方冲击之前,东方教会已大力从事传教活动。东方教会,特别是聂斯托利派教会在3、4世纪传入中国(称为景教)、亚洲中部和蒙古等地。东方教会也向西扩展,迁移中的日耳曼部族在小亚细亚和拜占庭督教。在北方、东北方和西北方,斯拉夫系统的不同民族也通过拜占庭受基督教。传教、开化和殖民这三种活动往往配合进行,因此,代表较先进文化的传教士往往给许多较后进地区带来重要变化。抗罗宗的传教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虔敬派的一种理论的影响,这种理论认为,必须用基督福音之光去照亮“黑暗”的异教世界。在20世纪,由欧美传教机构产生的所谓子教会,强烈要求独立,要求基督教各派联合。





基督教的历史

  (按照遭到后现代主义批判的现代主义历史观,不是按教义)

  基督教的前身是犹太教,而且至今基督教的圣经的大部分内容也是犹太教的圣经内容(旧约全书)。说到犹太教就必须说到它的创始人摩西。摩西是在以色列人被埃及人征服并沦落为埃及法老的奴隶时代的以色列人。但他与一般的以色列人不同,他是以色列人,却是由埃及法老的女儿抚养,并受到良好的埃及文化教育长大的以色列人。正因为他的传奇般的经历和良好的文化教育使得他成为犹太教的创始人和以色列人的宗教领袖。本来以色列人的原始宗教神是耶和华神(上帝),于是摩西利用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神的信仰,传神的意旨,组织以色列人完成了摆脱埃及法老奴役的逃亡行动。对于民族大逃亡行动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在当时没有宗教力量的帮助是不可能完成的。不光是领导以色列人,而且对付埃及法老也都是利用了宗教的力量,因为他了解埃及的宗教文化所以才能与埃及法老进行交涉。这些在圣经中都有很具体的记载。如在圣经《出埃及记》“摩西与燃烧的荆棘”一节中有这样的描述:[神又对摩西说:“你去招聚以色列的长老,对他们说:‘耶和华你们祖宗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向我显现,说:我实在眷顾了你们,我也看见埃及人怎样对待你们。”我也说:要将你们从埃及的困苦中领出来,往……’]。通过与埃及法老的多次交涉与斗争,埃及法老才不得不同意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由于摩西的智慧和勇气,带领以色列人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的摆脱埃及法老的追杀,安全到达巴勒斯坦地区。成功的摆脱埃及法老奴役使摩西成了以色列人心目中的英雄、民族的救星。但是,他知道以色列民族的命运这样悲惨,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民族的团结。而要实现民族的团结就必须有一个精神上的统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这一点要求,唯一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能够为全民族接受的宗教;并且,这个宗教的教义必须与原始宗教不同,应该具有对人的思想、行为的统一作用,也就是对人的社会性有更加强的支持。为了使大家接受他的思想,摩西需要利用人们对他的信任,利用传达耶和华神(上帝)的话来建立新的、更加强力的宗教。为此,摩西和以色列人的长老们在西奈山准备了相当隆重、神秘的仪式。这在圣经《出埃及记》“在西奈山”一节中有这样的描述:[你要在山的四围给百姓定界限,说:‘你们当谨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到山的边界;凡摸这山的,必要治死他。不可用手摸他,必用石头打死,或用箭射透;无论是人是畜牲,都不得活。’到角声拖长的时候,他们才可到山根来。”]所以上帝的话是完全由摩西来转达的,从而他垄断了与神之间的交往权,成为神的唯一代言人。这点对于摩西建立新的宗教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这实际上使他变成了神的唯一代表,因此他的话也就成了不可违背的神喻。摩西建立新宗教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全体以色列人提出《十戒》,并且是以与耶和华神(上帝)的约定的形式提出的用石板刻下,所以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必须无条件地、全面地遵守。

  对于人的社会性问题,我们来看看作为犹太教的基石的摩西《十戒》的内容。(1)耶和华神是唯一的神;(2)不可用自己想象的任何偶像来祭拜,而要从心里遵守戒命;(3)不可滥用耶和华神的名义;(4)当记住安息日,工作六天,就休息一天,定为圣日,以记住耶和华神的创造天地功绩;(5)孝敬父母;(6)不可杀人;(7)不可奸淫;(8)不可偷盗;(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10)不可贪财。从这些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摩西《十戒》除第1~4条是对祭拜的规定,第5~10条就都是对人的社会性的具体规定。并且在圣经《出埃及记》“希伯来人奴仆”,“人身伤害”,“保护财产”,“社会责任”,“公平与怜悯的条例”等几节都进一步对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秩序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和说明。这些都说明建立该宗教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培养人的社会性,维护统一的社会秩序。

  公元一世纪左右,巴勒斯坦犹太人处于罗马帝国奴隶主统治下,残酷的民族压迫和掠夺,激起犹太民族的强烈反抗。当时发生了多次犹太民族大起义,但都在罗马帝国的残酷地镇压下失败了。特别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奴隶、贫苦农民、渔民和手工业者是反抗运动的主力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原来以维护以色列国家的奴隶社会秩序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犹太教已经不能起到团结犹太民族摆脱罗马帝国的统治的作用。所以在巴勒斯坦拿撒勒地区的贫苦农民、渔民和手工业者中间出现了一些新的宗教思想。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给耶稣施洗礼的约翰,耶稣和他的门徒们等。他们同投靠罗马帝国的犹太教上层权贵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对立。因为新的宗教思想是提倡人人平等、互爱,反对强权统治,而且他们组织民众与犹太教上层权贵作对,所以传播新宗教思想的人都遭到统治阶层的迫害。这些内容在圣经新约四福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中都有记载。如:[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假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他。虽有好些人来作假见证,总得不着实据。]后来,这一派信徒中有许多人遭到杀害,剩下的人被从各个犹太会堂中驱赶出来。但是,新的宗教思想已经得到广大民众的接受,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新教派。它于一世纪五十年代,发展成最初的基督教。从基督教的圣经可以知道,新宗教完全接受了原犹太教的社会规范——犹太民族以色列国家的秩序,同时也接受并扩展了诸如一神论(上帝耶和华是唯一的神)、先知弥赛亚(基督)等犹太教教义。但犹太教领袖一直认为基督教的一些改革思想与犹太教相悖。其实,正因为当时犹太民族是处于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所以继续宣扬上帝的绝对统治权威,不仅是支持了罗马帝国的统治,而且也无法向民众解释上帝为什么不来解救他的子民于苦海。新宗教要利用宗教意识来向民众宣扬他们的思想,所以基督教说真正的先知弥赛亚(基督)已经出现,他就是耶稣,他是上帝的儿子,上帝的意旨由他来宣扬。虽然基督教接受了原犹太教的圣经,但它的一些基本思想的确是不同于原犹太教。在敬拜对象上犹太教只承认上帝,而说上帝许诺的先知弥赛亚(复国救世主)还没有到来,应继续等待。不承认耶稣就是上帝许诺的先知弥赛亚。在宗教思想上,犹太教仍坚持传统的礼仪、律例和典章,如只承认接受割礼的人才是犹太教徒。而基督教简化了犹太教的传统礼仪,对律例和典章也不强调教徒必须遵守,而且接受除犹太人以外的任何民族、任何人种。基督教主要强调思想上的信仰和认可,以信仰、希望、爱为思想纲领,特别强调爱上帝,爱世人,以爱为其最根本的准则,称爱之律法为最大律法。在服从性上,基督教特别强调“顺服掌权者”[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教导仆人要服从主人,妻子顺从丈夫,不要与别人争斗等等。这些内容在圣经新约《罗马书》等章节中都有叙述。所以基督教的这种以信仰、希望、爱为主体的宗教思想,对人的社会性的培养、教育上是特别有利,与宗教的基本社会作用有相当的一致性。在国家机器日益完善的社会中,很容易被民众和统治阶层同时接受。这也是基督教以后能在全世界广泛发展,并一直延续几千年而不衰,直至成为世界第一大宗教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基督教纲创立的早期(一世纪30~40年代)主要还是为犹太人信奉,被视为犹太教的异端派别。一世纪40年代后期,保罗等人向非犹太人进行传教,基督教会突破犹太民族之界限,相继在叙利亚的安提阿、亚历山大、罗马、君士坦丁堡等地建立教会,在受罗马帝国统治的古代各民族中广泛传播。并且各地的教会吸收当地民族文化,形成各自的为当地民族接受的文化背景。基督教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在思想信仰上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在组织上形成日趋完备的教会制度。早期的基督教徒主要是社会下层的奴隶、贫苦农民、渔民和手工业者,因为基督教教义是不分种族,不分社会地位贫富贵贱,甚至是奴隶只要承认基督信仰,加入教会都可以平等相处,称兄道弟。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基督教会,在教会的组织下进行集体活动。罗马帝国统治阶层认为基督教徒只承认上帝和耶稣为王,会排斥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威,而且越来越强大的教会组织可能会动摇罗马帝国统治;犹太教上层权贵因为基督教对传统犹太教的改革,以及基督教会反对犹太教祭师的腐败,所以他们都极力压制、迫害基督教。基督教宗教领袖保罗和彼得的被害是典型的代表。在历史上记录的大迫害活动有十次之多,其中尼禄皇帝持续三十年之久迫害浪潮是最厉害的。大批教徒惨遭杀害,许多教堂被查封,财产被没收。然而,统治阶层的政治迫害和肉体消灭,不能阻挡更不能禁止基督教发展和传播。这进一步说明宗教是社会的需要,是不以统治阶层的行为而改变的社会现象。到公元三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统治阶层才逐渐认识到基督教的社会作用,而取消迫害基督教的政策。随着基督教教会组织的发展,也有社会知识阶层和较富裕者加入教会。并且,在基督教的教义解释和宣扬上,进一步强调服从和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提倡的忍辱负重;把追求幸福的希望寄托于死后进天国,寄托于基督再临人世。当时,最有影响的基督教神学大师奥古斯丁(公元353——430年),他的代表作《三位一体》和《上帝之城》,奠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基础。在编纂基督教经典《圣经》中,除了《旧约全书》之外,《圣经》中的《新约全书》就是于公元一世纪后半期用希腊文写成。到公元四世纪左右,编辑完成了至今使用的的《圣经》全文,完成了基督教的思想理论体系。到公元四世纪左右罗马帝国当局不仅承认和支持基督教,而且逐渐利用基督教来统一和治理罗马帝国,把基督教定为国教,指定罗马贵族担任基督教教皇和主教,用国家机器来铲除其它宗教支持基督教的发展。到公元五世纪左右基督教已经不仅在罗马统治地区,而且在整个希腊语及拉丁语地区,向西还包括高卢与北非的一些非拉丁族群,向东已达亚美尼亚成为了基督教国家,另外基督教也还立足于一些叙利亚语族群、古埃及族群、阿拉伯人中,甚至可能已到达哥德人、格鲁吉亚人及印度人中。基督教逐渐成为欧洲各封建王朝稳定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各国的皇帝登位,往往都要由罗马教皇来主持,体现君权神授的意义。随着基督教教会的财产迅速增长、权利越来越大所以基督教教会不仅是宗教的领袖,而且是实际上的跨国家的封建王朝。教皇和各国大主教成为教会政治和权利争斗的焦点人物,甚至插手和参与很多欧洲封建王朝的政治和权利斗争。11世纪基督教会分裂成罗马公教和东正教,完全把宗教组织变成政治和权利斗争的工具。特别是罗马公教发动的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十字军东征战争,表面上是两种宗教信仰的争斗,实际上是基督教教会的统治阶层,利用和煽动民众的宗教热情,为他们的财富和权利进行战争,是完全违背基督教教义的政治行为。从1096年至1291年的近二百年时间里,罗马公教先后组织了向东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八次十字军东侵,给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罗马公教还为镇压异端建立了宗教裁判所,残酷镇压所谓的异端思想和部分自然科学家。所有象这样一些黑暗的宗教行为并不是宗教本身的社会作用,而是少数统治阶层利用宗教对人的思想控制作用,利用广大信教民众对宗教教义的盲目性来达到为少数统治阶层谋利益的行为。当然,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由于宗教的非科学性,宗教的社会作用往往容易被少数人利用而产生反社会行为。所以十六世纪后基督教的改革,特别是新教的产生使基督教获得了资本主义发展伦理基础的宗教思想。




中国基督教的两会

  两会包括基督教协会和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是中国基督徒本土化的一种运动,或者说一种行动。旨在推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所以要施行“自治、自传、自养、”这三个“自”,是指切断与国外基督教会堂的“附属”关系,实现中国基督教的独立性,三自运动所起到的作用是“通过官方代表接受中国本地政府监督,以实现中国教会的完全中国化”的机构。本质上还是一个组织,但又不完全是宗教组织,因为其中也有官方的代表。所以就是一个“半自律”的机构。而基督教协会就是基督教的社会组织。起到中国各基督教教会联合协调合作的作用。





重要人物

早期教会

  保罗,彼得,坡旅甲,帕皮亚


教父时期

  主条目:教会父老   亚历山太的革利免,罗马的革利免,特土良,居普良,圣奥古斯丁,耶柔米安波罗修,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教宗额我略一世,俄利根


中世纪

  大阿尔伯特,托马斯·阿奎那,圣伯尔纳铎


宗教改革以来

  圣依纳爵·罗耀拉,马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约翰·卫斯理,约翰·纽曼枢机,多马斯·摩尔,爱德华滋


现当代

  沃伊蒂瓦枢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拉辛格枢机(现任教宗,神学家), 罗云·威廉斯(现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神学家) ,葛培理博士 (布道家) ,钟马田, 薛华, 斯托得巴刻, 卡尔亨利,唐崇荣博士 (布道家,神学家)


基督教圣城

  伯利恒——耶稣的出生地。 耶路撒冷——该市的最终地位尚未确定,它是以色列自1950年以来的首都,但大部分国家未予承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将是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发生其他圣经事件的地方。 拿撒勒——耶稣长大的地方,耶稣又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 安提阿——基督教向罗马帝国开展的中心。 梵蒂冈——全球天主教教会的中心,历任教宗的办公地点。 君士坦丁堡——直到1453年拜占庭灭亡为止,一直是东正教的中心。




基督教习俗

  星期五加13历来被认为是非常不吉利的日子,这是从神话、圣经故事、风俗习惯产生的一些不好的联想而来的。据圣经上讲,上帝创造了第一个男人——亚当。然后,上帝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又造了一个女人-夏娃。据说,亚当是在星期五被造出来的,他和夏娃吃禁果也在星期五,他俩死的日子也是星期五。

  英国从前常常在星期五处死罪犯、因此星期五有时也叫"绞刑日"。

  从挪威神话中,人们产生一种想法:13个人坐在一起聚餐是不吉利的。这种迷信被耶稣和其12个门徒的最后的晚餐加以证实。圣经上说,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稣 和他的12个门徒坐在一起,正好是13人。他的门徒之一-犹大,为了三十个银币而出卖了自己的老师。第二天,耶稣便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天碰巧也是星期五。










蔷薇十字团

      在17世纪早期的德国,有一个由学者和改革家所组成的神秘社群,被称为蔷薇十字会。 在日本被称作“蔷薇十字会”,是流传在欧洲的秘密结社。这是中世纪为了与罗马教皇及教会对抗,实践希腊真正教义而发展起来的结社,但是被罗马天主教视为异端。






        原称Rosae Crucis, 相当于英文里的Rose of the Cross, 就是蔷薇十字会的意思。相传,这是由一位德国人克里逊.罗桑库鲁斯Christian Rosenkreuz 在公元1484 年创建的一个神秘组织,其传统符号是十字架中间有一朵玫瑰花(Rosy Cross)。据说,这个组织里有其代代密传的教义与修行方法,在17、18世纪时,曾大为流行于欧洲社会中。又称为玫瑰十字,会徽是等臂十字架上有一朵玫瑰。

  蔷薇十字会也跟西洋神秘学有很大的渊源,它是炼金术团体,近代塔罗历史中-1888年,一个承袭中古神秘学派「玫瑰十字」)的巫术结社「金色曙光」在伦敦成立。他们将塔罗牌、占星术、卡巴拉密教与炼金术再一次的结合,使的塔罗牌的理论系统更形完备,他们自称是蔷薇十字会的传人。  

   说起神秘学,在很多人的想法中,可能直觉联想到魔法,会有女巫,拿着一个骷髅头诅咒,嗯嗯~应该说,魔法是神秘学,神秘学不是只有魔法。神秘学的范围很广,除了魔法,除了占卜,除了塔罗外,符号学,草药学,灵修,占数学等等,都是神秘学的范围。


  在日本被称作“蔷薇十字会”,是流传在欧洲的秘密结社。这是中世纪为了与罗马教皇及教会对抗,实践希腊真正教义而发展起来的结社,但是被罗马天主教视为异端。

  在那段时期,这个结社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合法的组织,因此被视为神秘的存在。团员的目标在于想要成为神秘学知识的通晓者,以“博爱”为尊,把尽快救助重病患者当作责任。正因如此,蔷薇十字团需要研究并实践炼金术的医学。而到了18世纪,由于与罗马天主教对立,蔷薇十字团被视为异端。

  如果被蔷薇十字团当作基础的炼金术具有实用性的话,或许就能取代罗马天主教,成为国家宗教。“炼金术是为大众服务”,像亚美斯特利斯这样极大发挥其实用性的国家,也可以看作现实当中不存在的以蔷薇十字团为母体的国家。


由来

     蔷薇十字团是一个名为克理斯多夫的德国人所成立,传说中这个秘密团体中拥有许多实现理想世界的魔法超人,而于1614年的时候在德国所出版的一本名为《世界改革》的书中就曾经附录了一本小册子,小册子外在封面写着“蔷薇十字团的名声”等字眼,但是里面的内容却充满了谜一般的记事。在开头的记事提到了克理斯多夫的生涯描述等许多个人的事迹,但是这本小册子的出版公司名称,发行人,还有发行的地点都没有印上,只有封面印著 C·R·C·克理斯多夫的名称缩写。但是为何书商要附录这本谜一般的小册子于书中也不得而知。在这本小册子发出了以后有很多的人都想加入成为蔷薇十字团,但是都相继失败。最有名的是法国的有名哲学家Descart曾经试图加入蔷薇十字团,不过在不断的接触与测试中失败,残留下了一桩未完成的梦想。

  要进入蔷薇十字团到底需要怎样手续与计划?根据传说中的记载,蔷薇十字团必须判断意欲者是否可以入团,所以会展开一连串的“检验”。就如同电影剧情一般,在某一天突然收到一封只属名C·R·C的信函,内容记载着欲参加者的会面与考试时间、日期等,需通过层层的测试后才能正式入团。当然,在往后的日子中也不可以对外提出整个蔷薇十字团的事情,也就因此许多的内情都成为谜一般的传说。虽然详细内容与过程无法得知,不过从《蔷薇十字团的名声》这本小册子中克理斯多夫的自传里或许可以得知一二。

  在1378年时的德国贫穷家出身的克理斯多夫,由于父母早逝,在5岁的时候就被送进修道院中学习,在修道院的生活中造就了希腊语与拉丁语的能力,之后随着修道院的老前辈旅行前往圣地——耶路撒冷。但是,处于异地的不适应下老前辈急病而死,留下了这个未满16岁的少年。而克理斯多夫在一个人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没有滞留,准备离开,在偶然的情况下突然听见一个奇妙的传闻,那就是在阿拉伯地图中有一个找不到地名的地方,那里存在着许多修炼已久的高人。因为无法停留在耶路撒冷,克理斯多夫直接前往了这个传奇的地方。当他抵达时,很奇怪的是此地的长老们却以好像熟识多年的老友一般来对待他这个未满16岁的少年,似乎他们也等待着他的来临。诸位长老将东方的密教知识、医学、数学和一些关于世界的真理传授给克理斯多夫后,指示他前往埃及求得动植物学与医学。在所有知识领域都具备后,长老们要求他前往摩洛哥接受神秘学的洗礼,而其中的“特殊技能”中就包括魔术这一项。克理斯多夫在摩洛哥的修炼中由于取得密法与古代智慧后打开了天眼,而后回到德国,决定成立蔷薇十字团。所以蔷薇十字团在成立后以“看见不到的学校”传授神秘学,其中也包括魔术,并且追求真理以实现理想的社会。只不过,这些东西在历史中并没有留下任何有力的证据,只留下许多神奇的传说。(日本曾出版过一本相关资料集)

    克里斯丁•罗森克鲁兹(Christian Rosenkreuz)  

     蔷薇十字会的创立是个传奇故事,创立者来自德国的一个落魄贵族家庭的克里斯丁•罗森克鲁兹(Christian Rosenkreuz),他的名字在德文中有“蔷薇十字”之意这是蔷薇十字会命名的由来。

  罗森克鲁兹从小被父母送进修道院进修,在那里他学会希腊文和拉丁文,怀着对知识的渴望,他又去了一座名为丹卡的城市,在那里他获得了丹卡有关世界的神秘知识。之后他离开丹卡见到许多学者和卡巴拉传教者,并跟他们学习,这些经历让罗森克鲁兹有了改革科学与社会的想法,他回到了德国,将自己关在间大房子里面进行研究探索,建造科学仪器,做起实验,希望能以科学来革新世界,梦想在他死后他的想法可以借由一群被选出的学者们流传后世,1484年,罗森克鲁兹逝世,享年106岁,恰巧于他死后120年,有四位学者偶然间发现了他的墓穴,他们从罗森克鲁兹的遗物与手稿得知他的秘密,决定成立神秘的蔷薇十字会。这一团体的目的在于将科学应用于世界的所有改革上,他们所指的科学包括数学与物理,另外,对医学与化学他们也极有兴趣。他们相信,所有的知识皆有价值,而且所有的知识都可以整合在一起,并可追踪到整体的存在。蔷薇十字会的目的在于将科学应用于世界的所有改革上,相传,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儿(Descartes)也曾经是蔷薇十字会的成员。



相关资料

   原称Rosae Crucis, 相当于英文里的Rose of the Cross, 就是蔷薇十字会的意思。相传,这是由一位德国人克里逊.罗桑库鲁斯Christian Rosenkreuz 在公元1484 年创建的一个神秘组织,其传统符号是十字架中间有一朵玫瑰花(Rosy Cross)。

  据说,这个组织里有其代代密传的教义与修行方法,在17、18世纪时,曾大为流行于欧洲社会中。又称为玫瑰十字,会徽是等臂十字架上有一朵玫瑰蔷薇十字会也跟西洋神秘学有很大的渊源,它是炼金术团体,近代塔罗历史中-1888年,一个承袭中古神秘学派「玫瑰十字」)的巫术结社「金色曙光」在伦敦成立。他们将塔罗牌、占星术、卡巴拉密教与炼金术再一次的结合,使的塔罗牌的理论系统更形完备,他们自称是蔷薇十字会的传人。 说起神秘学,在很多人的想法中,可能直觉联想到魔法,会有女巫,拿着一个骷髅头诅咒,嗯嗯~应该说,魔法是神秘学,神秘学不是只有魔法。神秘学的范围很广,除了魔法,除了占卜,除了塔罗外,符号学,草药学,灵修,占数学等等,都是神秘学的范围。 前段时间风靡全球的小说《达芬奇密码》一书的重心,圣杯,一堆的叙述与谜语都跟玫瑰有关,例如”圣杯的关键就在玫瑰之下”或”位于玫瑰之下的拱顶石”,于是,玫瑰成了破解谜语的重点。玫瑰的花瓣依据着黄金分割率(phi)生长,玫瑰代表维纳斯,地球的子午线又称玫瑰线….因此,玫瑰在秘密会社的象征意义是重要的。本书中的峋山隐修会,事实上与圣殿骑士团同源,而许多名人也同时为峋山隐修会与蔷薇十字会的成员-笛卡儿,雨果,牛顿,哥德…会徽也是一朵五瓣蔷薇在一个等臂十字架上 蔷薇十字骑士团是17、18世纪的秘密结社会。

  据传于1484年由德国贵族基督教徒罗森克鲁斯(Christian Rosenkreuz)创立,但于1614年才为世人所知。以一本名为《兄弟会与玫瑰十字架密令的传说》著称,以一本《世界改革》的出版为起始。《兄弟会与玫瑰十字架密令的传说》中记述了罗森克鲁斯的旅行经历。该会的信仰及密术与占星术和喀巴拉神秘主义相仿。蔷薇十字骑士团又称玫瑰十字会。标志是放置于十字架臂之间的玫瑰花图案。代表从十字架中心开放出的精神之花。十字架的四个架臂上,分别标有代表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字母。蔷薇十字会,被认为是秘密结社之一.一般认为,由德国牧师罗赞克洛伊创设于十四世纪的社团,但据说,起起源应追溯至纪元前数千年的古代. 创设者罗赞克洛伊的坟墓,虽于其死后经过一百二使二年之后才被发现,但其埋葬室之中,仍尚有未熄灭的"万古灯",仍被点亮着,尸体也未腐败,壁上雕刻着:"我将在一百二十年之后复活!" 此会依照一贯的"除了以免费治疗疾病之外,一切皆不对外公开"这个缄言,借由遵从卡巴拉神秘学的教义的化学医学,是一种白咒术的集团,其宗旨为借由白咒术拯救世人. 另外,在金十字的红蔷薇象徽图腾上,表示男性的十字,种植了表示女性的蔷薇花房,一般认为,此图腾具有产生宇宙的秘密性意义,暗中流传着. 牛顿,歌德以及黑格尔被认为是此会的成员,根据某一说法,也有人说培根才是此会的真正创设者. 此会传布于欧洲各地的教义及活动,很快地从十七世纪前后起被输入共济会之中。


发展

      前段时间风靡全球的小说《达芬奇密码》一书的重心,圣杯,一堆的叙述与谜语都跟玫瑰有关,例如”圣杯的关键就在玫瑰之下”或”位于玫瑰之下的拱顶石”,于是,玫瑰成了破解谜语的重点。玫瑰的花瓣依据着黄金分割率(phi)生长,玫瑰代表维纳斯,地球的子午线又称玫瑰线….因此,玫瑰在秘密会社的象征意义是重要的。本书中的峋山隐修会,事实上与圣殿骑士团同源,而许多名人也同时为峋山隐修会与蔷薇十字会的成员-笛卡儿,雨果,牛顿,哥德…会徽也是一朵五瓣蔷薇在一个等臂十字架上。这两者有何关系呢?

  一般认为,由德国牧师罗赞克洛伊创设于十四世纪的社团,但据说,起起源应追溯至纪元前数千年的古代.

  创设者罗赞克洛伊的坟墓,虽于其死后经过一百二使二年之后才被发现,但其埋葬室之中,仍尚有未熄灭的"万古灯",仍被点亮着,尸体也未腐败,壁上雕刻着:"我将在一百二十年之后复活!"

  此会依照一贯的"除了以免费治疗疾病之外,一切皆不对外公开"这个缄言,借由遵从卡巴拉神秘学的教义的化学医学,是一种白咒术的集团,其宗旨为借由白咒术拯救世人.

  另外,在金十字的红蔷薇象徽图腾上,表示男性的十字,种植了表示女性的蔷薇花房,一般认为,此图腾具有产生宇宙的秘密性意义,暗中流传着.

  牛顿,歌德以及黑格尔被认为是此会的成员,根据某一说法,也有人说培根才是此会的真正创设者.  

 此会传布于欧洲各地的教义及活动,很快地从十七世纪前后起被输入共济会之中.

  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写到:

  历经五百多年世人方注意

  他的存在是那个时代的荣誉

  伟大的启示在瞬间产生

  同世纪的人得到巨大满足

  这首诗同第三章第2首以及后面的第五章第42首预言诗一样讲述了从宇宙中来了一位救世主。从诗意来看,这位救世主不是来拯救人类的生命,而是来塑造人类的灵魂。

  “五百年以上”的意思不是很清楚。诺氏预言诗的研究专家亨利·罗伯茨解释说这首诗讲的是16世纪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故事。F·培根不仅是哲学家,还是一位很优秀的科学家,同时还担任过“蔷薇十字会”的领袖。这个秘密派系被认为同外星人有联系,因此救世主的出现或许隐含有“培根重生”的意思。这是个非常大胆的设想。

  『蔷薇十字团』是一个名为克理斯多夫的德国人所成立,传说中这个秘密团体中拥有许多实现理想世界的魔法超人,而於1614年的时候在德国所出版的一本名为『世界改革』的书中就曾经附录了一本小册子,而小册子外在封面写著『蔷薇十字团的名声』等字眼,但是里面的内容却充满了谜一般的记事。在开头的记事提到了克理斯多夫的生涯描述等许多个人的事迹,但是这本小册子的出版公司名称,发行人,还有发行的地点都没有印上,只有封面印著『C˙R˙C』克理斯多夫的名称缩写。但是为何书商要附录这本谜一般的小册子於书中也不得而知。而在这本小册子发出了以后有很多的人都想加入成为蔷薇十字团,但是都相继失败。最有名的是法国的有名哲学家Descart曾经试图加入蔷薇十字团,不过在不断的接触与测试中失败,残留下了一桩未完成的梦想。

  到底要进入蔷薇十字团需要如怎样手续与计画?根据传说中的记载,蔷薇十字团必须判断意欲者是否可以入团,所以会展开一连串的『检验』。就如同电影剧情一般,在某一天突然收到一封只属名『R˙C』的信函,内容记载著欲参加者的会面与考试时间,日期等,而前往需通过层层的测试后才能正式入团,当然,在往后的日子中也不可以对外提出整个蔷薇十字团的事情,也就因此许多的内情都成为谜一般的传说。不过详细内容与过程虽然无法得知,但是从『蔷薇十字团的名声』这本小册子中克理斯多夫的自传中或许可以得知一二。在1378年时的德国贫穷家出身的克理斯多夫,由於父母早逝之下在5岁的时候就被送进修道院中学习,而在修道院的生活中造就了希腊语与拉丁语的能力,之后随著修道院的老前辈旅行前往圣地耶路撒冷。但是处於异地的不适应下老前辈急病而死,留下了一个未满16岁的少年。而克理斯多夫在一个人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也没有滞留,准备离开。不过在偶然的情况下突然听见一个奇妙的传闻,那就是在阿拉伯地图中有一个找不到地名的地方,那里存在著许多修练已久的高人。就因为无法停留在耶路撒冷的状况下克理斯多夫直接前往这个传奇的地方,不过当他抵达时很奇怪的是此地的长老们却以好像熟识多年的老友一般来对待他这个未满16岁的小伙子,在这些对待下似乎高人们也等待著他的来临。诸位长老将东方的密教知识,医学,数学与一些世界的真理传给克理斯多夫后,并指示他前往埃及求得动植物学与医学。在所有知识领域都具备后,长老们要求他前往摩洛哥接受神秘学的洗礼,而其中的『特殊技能』中就包括魔术这项。就在摩洛哥的修练中由於取得密法与古代智慧后克理斯多夫打开了天眼,而后回到德国决定成立蔷薇十字团。所以蔷薇十字团在成立后以『看见不到的学校』传授神秘学,其中也包括魔术,并且追求真理以实现理想的社会。只不过,这些东西在一般的世界中并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只留下许多神奇的传说。

  相关小说:《玫瑰十字录》












末日四骑士

      末日四骑士,又叫天启四骑士(Four Horsemen of theApocalypse)或天启录四骑士。   出自新约圣经末篇《约翰默示录》(俗称《启示录》)。




宗教典故:

          末日四骑士,又叫天启四骑士(Four Horsemen of theApocalypse)或天启录四骑士。

  出自新约圣经末篇《约翰默示录》(俗称《启示录》)。

  描述的是在世界终结给予全人类审判之时,有羔羊解开书卷七封印,召唤来分别骑着白、红、黑、绿四匹马的骑士,将战争、饥荒、瘟疫和死亡带给接受最终审判的人类,届时天地失调,日月变色,随后就是世界毁灭。

  第一个骑士是白马,传统上代表的是征服者,魔鬼之子,反基督。弓和冠冕都代表着征服,而白色代表的是神圣的逆反。

  第二个骑士是红马,传统上代表大领主,大刀象征着战争和毁灭。

  第三个骑士是黑马,代表的是饥荒和不公正的交易,这是天平的象征意义。

  第四个骑士是绿马,代表的是纯粹的死亡和与无尽的苦难。。(很多版本也将第四匹马翻译为“灰色”,因为英文圣经是根据希腊语拉丁语版本翻译而成的。原版圣经在这里用了一个含有代表“绿色”的希腊词根,这个词代表了生物将死或刚死时的颜色,但英文的“green”无法表达这个词义,所以就用了“pale”,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就成了“灰色”。)

  参见原章节内容如下:

  “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

  揭开第二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二个活物说,你来。

  就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又有一把大刀赐给他。

  揭开第三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三个活物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黑马。骑在马上的手里拿着天平。我听见在四活物中,似乎有声音说,一钱银子买一升麦子,一钱银子买三升大麦。油和酒不可糟蹋。

  揭开第四印的时候,我听见第四个活物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惨绿色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作死。阴府也随着他。

  有权柄赐给他们,可以用刀剑,饥荒,瘟疫,野兽,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














十二使徒

      十二使徒,基督教术语,原意为“受差遣者”,指的是耶稣开始传道后从追随者中拣选的十二个作为传教助手的门徒;今也作日本漫画神之雫中的葡萄酒名称。






简介

  《圣经》记载十二使徒是彼得、安德烈、西庇太之子雅各、约翰、腓力、巴多罗买、多马、马太、亚勒腓之子雅各、达太、西门、加略人犹大。犹大因出卖耶稣后自尽,补选马提亚为使徒。使徒分别到黑海、帕提亚和小亚细亚等传播福音。


彼得

  彼得(Peter,亦译“伯多禄”):原名西门(Simon,亦译“西满”),是加利利的渔民,家住迦百农,和弟弟安得烈是最早跟随耶稣的门徒。彼得性情刚猛,对耶稣忠心耿耿,是耶稣最紧密的三个门徒之一,在门徒中威信很高,被公认为十二使徒之首。耶稣给他起名叫“矶法”(Cephas,亦译“则法”或“刻法”,阿拉米文的音译,意思是“磐石”,希腊文译作“彼得”),对他相当器重。他曾第一个公开承认耶稣是“基督,永生上帝的儿子”。为此,耶稣夸赞他说:“你是有福的……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耶稣升天前曾三次嘱托彼得:“你牧养我的羊。”耶稣升天后,彼得成为众门徒的领袖,圣灵降临时,他率先站出来宣传福音,并组织了最早的教会雏形……原始基督徒社团。彼得和约翰搭伴先在耶稣撒冷、撒玛利亚一带传道,行神迹医治病人。约公元44年,犹太统治者杀害了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并把彼得囚在监狱里。天使把彼得救了出来,他就到罗马去,在那里建立了第一所教会。约公元48年,彼得回耶路撒冷主持了基督教的第一次宗教会议,支持保罗和巴拿巴,确定了向外邦人传福音的方针,为基督教的发展与传播奠定了基础。会后,彼得又外出传道。《新约》中的《彼得前书》和《彼得后书》都是神感动他所写的。约公元67年,罗马皇帝尼禄迫害基督徒,把他钉十字架。临行前彼得说:“我不配像我主耶稣基督那样钉在十字架上。”因此,他被倒钉死在十字架上。16世纪中叶,画家米开朗琪罗创作了一副名画,描绘彼得被倒钉时的壮烈情景。传说彼得的遗骨埋葬在今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下面。1940-1949年天主教会曾对此进行过考古挖掘。由于罗马教会是彼得建立的,彼得优势十二使徒之首,所以,后来罗马主教据此提出“彼得优越论”,自称罗马主教是圣彼得的嫡传继承人,应是普世教会的元首,遂成为教皇制的理论基础。天主教会称彼得为第一任教皇,定6月29日为圣彼得瞻礼日。


彼得在狱中



安得烈

  安得烈(Andrew,亦译“安德肋”):西门彼得的弟弟。为人忠厚老实。起先是施洗约翰的门徒,听施洗约翰说耶稣是弥赛亚,就和哥哥西门彼得一起跟随了耶稣,《圣经》中对安得烈的记述不多。据说,耶稣升天后,他曾到巴尔干半岛、黑海一带传道,约公元60年,在希腊的帕特雷被钉在叉形十字架上殉道,因此叉形十字架被称为“安得烈十字架”。希腊教会称安得烈是“第一个被选召的使徒”,对他特别尊敬,奉他为守护圣徒,他还是苏格兰的守护圣徒。天主教会定11月30 日为其瞻礼日。


雅各(西庇太的儿子雅各)

  雅各(James,亦译“雅各伯”:亦称“大雅各”或“长雅各”,以区别于十二使徒中另一个名叫“雅各”的人。原是加利利渔民,其父名西庇太(Zebedee,亦译“载伯德”)故又称“西庇太的儿子雅各”,以免混淆。他与弟弟约翰一起跟随耶稣后,成为耶稣最亲密的三门徒之一。性格暴烈,耶稣称他为“雷子”(又译“半尼其”Boanerge,亦译“巴乃热”,意为“雷霆之子”),曾与彼得、约翰一同目睹耶稣改变了圣容。耶稣升天后,成为院士基督徒社团的核心人物之一,主持耶路撒冷的教务工作。约公元44年,被犹太统治者希律•亚基帕一世(公元37-44在位)所杀。据说他曾去西班牙传道,但目前还缺少必要的证据。天主教会定7月25日为其瞻礼日。


约翰

  约翰(John,亦译“若罔”):西庇太的儿子,大雅各的弟弟。耶稣最喜爱的门徒。与哥哥雅各一起被耶稣成为“雷子”。耶稣被捕后,曾跟到大祭司的院子里去打听消息。耶稣受难时十二使徒只有他一个人守在十字架下,耶稣就把母亲玛丽亚托付给他照看。耶稣升天后,约翰和彼得搭伴积极进行传道活动,被保罗称为“教会的柱石”。约翰曾因传道被罗马政府放逐到小亚细亚以西的拔摩海岛(亦译“巴毛斯”或“帕特摩”),在那里见了异象,写成《启示录》。后来,约翰获释在以弗所传道,并把玛丽亚接到以弗所去奉养。在圣灵感动下,著有《约翰福音》与三封《约翰书信》。于公元104年去世。天主教会定12月27日为其瞻礼日。


腓力

  腓力(Philip,亦译“斐理伯”):伯赛大人,与彼得。安得烈是小通向。耶稣最早亲自选召的门徒之一。跟随耶稣后又把自己的朋友拿但业(Nathanael,亦译“那达乃尔”)介绍耶稣作门徒。耶稣升天后,腓力曾到小亚细亚一带传道,最后在希拉波立殉道。天主教会定5月1日为其瞻礼日。


巴多罗买

  巴多罗买(Bartholomew,亦译“巴尔多禄茂”):有些学者认为他就是腓力介绍给耶稣的门徒拿但业。为人坦率诚朴,口直心快。腓力告诉拿但业说他遇见了弥赛亚,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拿但业不信,脱口而出说道:“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么!”所以耶稣一见他就称赞他:“心里没有诡诈!”他立即回答说:“拉比,你是上帝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耶稣升天后,他曾到印度、亚美尼亚等地传道,最后在亚美尼亚殉道,死得很惨,被斩首、剥皮、倒钉十字架上。米开朗琪罗的名画《最后的审判》中那个从天而降宣布审判的人就是巴多罗买。天主教会定8月24日为其瞻礼日。


多马

  多马(Thomas,亦译“多默”):又名“低土马”(Didymus,亦译“弟弟莫”或“狄狄摩”)。加利利人,渔民出身。据《约翰福音》记载,耶稣知道拉撒路死了,就要去救活他。拉撒路的家离耶路撒冷很近,当时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正想捉拿耶稣,门徒们劝耶稣不要冒险到那里去,耶稣不听。这时,多马挺身而出,对大家说:“我们也去何他同死吧!”耶稣复活后向门徒们显现,第一次多马不在场,没有亲眼看见耶稣,就表示怀疑,说一定要亲手摸摸耶稣被钉的伤痕后才能相信。过了八天,耶稣又向他们显现,对多马说:“伸出你的手来摸摸我的伤痕!”多马这才相信耶稣真的复活了。因此,后人称他为“怀疑的多马”,成为文学作品中性格多疑的人的典型。据说,他曾到波斯、印度传道,在印度被人用长熗刺死而殉道。天主教会定12月21日为其瞻礼日。


显现给多马



马太

  马太(Mathew,亦译“玛窦”):又名利未(Levi,亦译“肋未”),蒙召前在迦百  呼召税吏农当税吏。税吏为罗马政府服务,是犹太人(特别是法利赛人)看不起的职业,认为税吏都是仗势欺人,敲诈勒索的罪人。马太自己并不避讳这一点,他在自己写的《马太福音》中直接自称“税吏马太”,而其他福音书则没有使用这种称呼,或使用婉转的说法。由于职业上的习惯,马太在神默示下的著作中较多地记录了一些有关银钱的事,而且对法利赛人的反感很明显。耶稣升天后,马太在巴勒斯坦一带传道多年,后来又到外地去传道并殉道,遗骨现存意大利的萨莱诺。天主教会定9月21日为其瞻礼日。


呼召税吏马太



雅各(亚勒腓的儿子雅各)

  雅各(James,亦译“雅各伯”):父亲名亚勒腓。因与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同名,故称“亚勒腓的儿子雅各”或“小雅各”、“次雅各”。所谓“大”、“小”、“长”、“次”,不是指年龄大小,而是按照跟随耶稣的先后而区分,大雅各在前,小雅各在后。有些学者认为小雅各是耶稣的表弟,又是《圣经•新约•雅各书》的作者,但你有争议。公元44年,大雅各在耶路撒冷殉道,小雅各就成为耶路撒冷基督徒的核心领导之一,保罗称他为“教会的柱石”。公元48年,耶路撒冷会议时,他与彼得一同主持会议。公元58年,曾在耶路撒冷接见了第三次旅行布道归来的保罗。据说小雅各于公元62年在耶路撒冷殉道。天主教会定5月1日为其瞻礼日。


达太

  达太(Thaddaeus,又称“达陡”):小雅各的弟弟,《马太福音》与《马可福音》中称其为“达太”,而《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中则称其为“犹大”(Judas,亦译“犹达”)。有些学者认为他是耶稣的表弟,又是《圣经•新约•犹大书》的作者,但有争议。他也是殉道而死。天主教会定10月28日为其瞻礼日。


西门(奋锐党的西门)

  奋锐党西门(Simon Called Zelotes,又译“热诚者西满”或“加那人西满”):跟随耶稣以前曾是一名奋锐党成员,因与西门彼得同名,固在名字前加上“奋锐党”以表区别、奋锐党亦译“热诚党”或音译“吉拉德人”、“加那人”,是公元一世纪时犹太法利赛人中的一个极端激进的政治派别,其成员以下层人民为主,宗教上狂热地拥护传统律法,蔑视其他任何权威;政治上激烈地反对罗马占领及犹太希律王朝和撒都该派的统治,宣称弥赛亚即将来解救犹太人的民族苦难。其中一部分儿女热衷于搞恐怖活动,被称为“匕首党”(Sicaril,亦译“短刀党”)。奋锐党是公元一世纪犹太民族起义斗争中的中坚力量。奋锐党的西门在埃及、波斯等地传道,后来殉道。天主教会定10月28日为其瞻礼日。


犹大(加略人犹大)

  加略人犹大(Judas Iscariot,亦译“犹达斯依斯加略”或“加略人茹答腓”):即出卖耶稣的犹大。加略是犹太南部的一个城市,注明他的籍贯是与亚勒腓的儿子犹大相区别。加略人犹大是十二使徒中唯一的非加利利人,精明干练,善于理财,耶稣委派他管路钱袋,后来以30块银钱为代价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带领大祭司的差役到客西马尼园去以亲吻为号捉拿耶稣。所以西方常用“犹大的吻”代表“叛卖活动”、“阴谋诡计”或“口蜜腹剑”、“犹大”也成为“叛徒”的同义词。西方人忌讳“13”也源于此。耶稣受难后,犹大后悔莫及自缢而死。为补足十二门徒之数,门徒们又补选了马提亚(Matthias,亦译“马弟亚”)以代替加略人犹大。


犹大之吻










长老会

        长老教会 (Presbyterian church) 是基督更正教的一派,他们的根源是从十六世纪的西欧改革运动开始。

  长老会的协会起源可以追踪到苏格兰改革, 特别是依照由约翰・诺克斯的带领下。

  由于这背景, 长老会一般被发现在英国以前的殖民地像美国, 加拿大, 澳洲, 新西兰, 印度等等。   这个教派的名字是从希腊文词 “πρεσβύτερος” (Presbyteros) 就是“长老”之意。

  历史背景

  苏格兰人约翰・诺克斯 (1505年 - 1572年), 在日内瓦学习了加尔文主义, 1560年返回到苏格兰和带领苏格兰教会接受改革。

  长老会的特征

  参看长老会制度。

  教义

  有一些长老派的传统采取了1647年创作的《韦斯敏斯德信仰宣言》当他们唯一的信条,作为本会牧师受训练的教条标准。







十架七言

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临死之前说的七句话:

  一、“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记载于《圣经·新约全书·路加福音》23章34节)

  二、“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记载于《圣经·新约全书·路加福音》23章43节)

  三、“夫人,看,你的儿子!看,你的母亲!”(记载于《圣经·新约全书·约翰福音》19章26-27节)

  四、“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记载于《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27章46节、《马可福音》15章34节,引用《旧约全书·诗篇》22篇1节)

  五、“我渴了。”(记载于《圣经·新约全书·约翰福音》19章28节)

  六、“成了。”(记载于《圣经·新约全书·约翰福音》19章30节)

  七、“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记载于《圣经·新约全书·路加福音》23章46节,引用《旧约全书·诗篇》31篇5节)











基督徒

      基督徒的希腊文意思是“基督的人”。这名称出自圣经,在新约圣经里出现过三次在安提阿耶稣基督的追随者被首次称为“基督徒”,按照圣经的纪录,从安提阿的教会聚集起首,他们被称为基督徒。在彼得前书里,彼得把基督徒与受苦连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耻,而是荣耀神的事。 韦伯斯特词典给基督徒的定义是“一个信奉耶稣为基督或信仰耶稣教义的人。” 从世俗意义上看这是对基督徒的一个最基本的解释,但它还没有全面道出圣经上所讲的基督徒真正含义。




名称的来源

  公元44年左右,耶稣基督的忠贞跟从者开始以基督徒的名字为人所知。有些人认为基督徒这个名称是由外人怀著贬意加于他们身上的。可是,好些圣经词典编者和注释家却指出,使徒行传11:26所用的动词含有受上帝指引或启迪的意思。因此,这节经文在《圣经》(和合本)译作:“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到公元58年,甚至罗马官员也熟知基督徒这个名称。

      如果基督徒行为不检点,例如偷窃、通奸、淫乱等,教籍可能会被所属教会开除,天主教叫绝罚。只有真心悔改才会被重新接纳为基督徒。

  基督徒泛指相信耶稣基督及跟从其教导的人,包括天主教徒、基督新教徒,及部份一些自由派人士。


其他名称

  基督徒之间有些特别的相称,如弟兄(公教惯称兄弟)、姊妹、教友、会友等。但有基督徒认为根据《圣经》原则基督徒最好以弟兄姊妹相称,不适合使用教友或会友.


历史中的基督徒

  基督的使徒仍然在世的日子,基督徒这个名称的确独特而具有识别作用。(彼得前书4:16)所有以基督徒自居,但行为或信仰却与基督的教训相背的人,均被逐出基督徒群体之外。可是,正如耶稣曾预告一般,使徒们去世以后,撒但便趁机撒下一些产生假基督徒的种子。这些冒充信徒的人也自称为基督徒。其后,叛道的基督教采用强迫人归信的手段,於是有些人只为了免受逼迫而自称为基督徒。后来,凡是欧洲人,只要没有自称为犹太人、回教徒或无神论者,不论他们的行为或信仰如何,都常被人视作基督徒。

  不幸的是多少年来,“基督徒”这个词已经丧失了它的大部分含义,现在常指某人带有宗教色彩或有高的道德标准,而不是指一个真正的,重生的,耶稣的跟随者。有许多不相信耶稣基督的人认为自己也是基督徒,因为他们去教堂或是生活在一个“基督徒”的国家。但是去教堂,服事那些比你不幸的人,或者做一个好人并不能使你成为基督徒。一个宣教士说过:“去教堂不会让你成为基督徒,就好比去修车行不会让你变成车一样。”做教会的成员,定期参加崇拜,为教会的工作奉献都不会让你成为基督徒。甚至你已经受洗了,但是不代表你绝对一定是一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

  圣经教导我们做好事不能被神接纳。提多书3:5告诉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因此,基督徒是一个由神重生(约翰福音3: 3;约翰福音3:7;彼得前书1:23)并信靠耶稣基督的人。以弗所书2:8告诉我们:“你们得救是本乎恩, 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 乃是神所赐的。”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是认罪悔改,只相信耶稣基督的人。他们的信不是盲从一个宗教,一套道德标准,或是几条清规戒律。

  一个真正的基督徒要相信耶稣基督和他在十字架上为赎罪而死,并战胜死亡,三天之后复活,为那些信他的人赢得永生。约翰福音1:12告诉我们:“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是神的孩子,神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一个在基督里被赋予新生命的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的标志是:爱人如己并遵守神的话语(约翰一书2:4;约翰一书2:10)。


新教与天主教的区别

神人中保

  新教与天主教最大的差异当首推中保论。中保在希伯来语中为 “中间人”,指的是神与人之间交流的通道。人因犯罪而与神隔离,神为了与人修复关系亲自设立了中保。在旧约时代,神呼召摩西、以利亚等祭司、先知作为中保,引导以色列人认识神,求神赦免人的罪过,并传递神的旨意。圣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经历十字架受难,以及死后复活真正完成了神的计划。通过耶稣的降生、代死、复活,神和人的隔阂已完全修复了,神人关系从此和好。升天后的耶稣基督成为人类的中保,为人类代求。使徒保罗指出:“在神与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前2:5)新教认为,信徒只要信靠耶稣基督,专一仰望他就能与神沟通,不需要通过任何天使或圣徒。而天主教则认为,人的罪恶极大,无法直接面对神,除了基督作为中保外,还需要加上天使以及众圣徒的代祷。他们根据次经《多俾亚传》12章12节天使拉斐尔的代求以及《马加伯传下》15章14节先知耶利米的代祷确立了理论基础。在所有圣徒中,圣母玛利亚地位最为崇高。天主教并未将玛利亚视为神,但认为玛利亚是神特别为耶稣道成肉身而派到人间的,所以她是无罪之身,不同于其他凡人。迦拿婚宴则说明玛利亚有为世人代求的能力,她可以为世人祈求赦罪。她还是人类服从的代表, 和夏娃的悖逆正好相反。同时认为玛利亚的崇高德行为教会、信徒的楷模。又因其信德、爱德及与基督完美结合,成为教会的预表。可以说天主教对圣母只是适当的敬礼而非崇拜,并非很多人认为的天主教信玛利亚,而新教信耶稣。


炼狱存在

  炼狱指的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地带。天主教根据次经《马加伯传下》12章40-45节的记载确立了炼狱存在的理论。认为人死后必须经历精炼,将人身上的罪污加以净化,才能升入天堂,按教会传统人类存在七大罪过,在炼狱根据自己的过犯忏悔,使灵魂得到洗涤。但丁在《神曲》中就描绘了中世纪人们的炼狱观念。天主教徒将为亡者祷告视为一种功课。马丁路德觉得炼狱说在《圣经》中的证据不充分,又认为炼狱说为教会兜售“赎罪卷”提供理论支持,造成腐败,因而断然否认炼狱的存在,强调灵界只有天堂和地狱两个世界,并无中间地带,人的归宿仅在于是否“因信称义”。之后的新教教会继承了路德的观点,否定炼狱的存在,认为替死人祷告无益。


教会组织

  马丁路德以及新教神学家都认为基督徒只要聚集在一起读经、祷告、敬拜神就是教会,强调“信徒皆祭司”。新教的教会组织一般较灵活,采用多种组织制度。如:圣公会为代表的主教制,主教管理各教区,下设会长和会吏。加尔文宗为代表的长老制,由平信徒推选长老、执事掌管教务,委派牧师。以浸礼宗、公理会等为代表的会众制,由教堂的全体信徒掌管教务,聘任牧师。天主教将《马太福音》16章18节耶稣对彼得(伯多禄)说“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这句话理解为耶稣立彼得为教会的元首,而彼得是罗马教会首任主教,彼得之后历代罗马主教为其继承人,是普世教会元首,基督的代理人,为确立教宗地位(教皇)提供理论依据。教宗掌管“天堂之门”的钥匙,享有教会最高的立法权和司法权,能制定或废除教会法规,指定人员组成教廷,创立教区,任命主教,是信徒的属灵领导人。天主教具有一套上至教宗,下至信徒的圣品教阶制。她有世界性的统一领导机构——罗马教廷,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教区、教会一般都隶属“教廷”领导,教会组织结构严密。教廷、各教区的事务由教宗、枢机主教、宗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等各级神长负责管理。


信仰权威

  新教认为《圣经》是神默示人类写成的,是无误的,为信仰最高权威,任何神学著作或教会传统都不能凌驾其上。信徒的一切思想、工作、生活都以《圣经》的教导为圭臬。此外,信徒都可根据圣灵的带领解读《圣经》。天主教不否认《圣经》的权威,但亦强调教会传统,称从使徒时代留传至今的教会传统,是应该重视的,具有信仰上的权威。历代大公会议的决议、教义信条、重要的神学著作以及教宗的教导都是圣传的组成部分。此外,天主教徒长期无法自由读经(最近变化极大,不少信徒都组织查经班),《圣经》的解释权在神长手中。


旧约经卷

  新教和天主教的《圣经》在旧约卷数上有所不同。新教为39卷,天主教为46卷。主要的争议在于《次经》的地位。所谓次经是指几部存在于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但不存在于希伯来文圣经的著作。次经的权威地位,教会中存在两种意见。奥古斯丁认为次经是圣经的一部分。而哲罗姆(一译:耶柔米)认为次经在权威上不及希伯来圣经,只能用作信徒道德的教化,而不能作为信仰的依据。这两种观点在中世纪一直争论不休。宗教改革时,马丁路德追随哲罗姆的观点认为次经缺乏信仰权威,只是有益的读物,将其从正典中去除。新教教会继承路德的主张,形成39卷的旧约。1546年,天主教的特兰托会议定次经为正典,视其为“神圣的经典”应受到“相应的信仰与尊重”。从此天主教确定了46卷的旧约。(天主教收录的次经包括:巴路克、多俾亚传、友弟德传、智能篇、德训篇、玛加伯上及玛加伯下等七卷以及但以理书、以斯贴记的补篇)


因信称义

  新教和天主教都承认耶稣基督为唯一的救赎道路,都认为“因信称义”。所谓“因信称义”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信仰得到救赎和在神面前得到称义的必要条件,此为所有正统教派所信奉。狭义指新教尤其是马丁路德关于如何得救的教义。马丁路德从保罗的《罗马书》中的因信称义的观点引申出信徒可以由于信仰神而直接成为义人,不再受功德律的支配,他们通过自己的信仰而与基督建立了新的关系。灵魂的得救不是教会的工作,是神把恩赐给了他的信仰者。因此,信徒不必依靠教会极其繁琐的宗教礼仪,只凭对神虔诚信仰就可以得到灵魂的拯救。而天主教认为除了靠信德(信心)之外,还需遵循神的旨意行善工,行圣事,以及不断向神长忏悔得到救赎。新教的牧师一般只作为灵性的指导者,并无赦罪权柄,而天主教神长都握有神权,能赦免信徒的罪过。


教会仪式

  天主教有洗礼、坚振、圣体(即:圣餐)、婚配、告解(向神长忏悔赦罪)、圣秩(也称神品)、终傅等七件圣事。而新教仅保留了圣餐和洗礼两件圣事。而且在圣餐的理解上有很大不同。天主教认为在举行圣餐时,经过神父祝圣的饼和葡萄汁会化质为耶稣基督的实体实血。基督用他的身体和宝血真正地、实在地、体质地与饼和葡萄汁融合而一。因此被称为“圣体血”。而马丁路德认为圣餐只是赦罪的表示与印证。慈运理和加尔文仅认为饼和葡萄汁只是对耶稣基督救赎的纪念,并非神秘仪式。此外,举行圣餐时,新教徒都可领取饼和葡萄汁,而天主教普通信徒只能领取饼,不过天主教现在的情况有所改变。在婚姻问题上,天主教不许离婚,神长、修女不可结婚。新教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离婚,牧师、长老都可建立自己的家庭。


供奉圣像

  天主教许可在教堂或教友家中供奉圣像(比如:耶稣、天使、圣徒的圣像),供信徒瞻仰敬礼。圣像起源于中世纪,由于当时教育不普及,文盲很多,不少人无法读经。因此,教会供奉圣像,使信徒通过它明白圣经的故事。天主教认为,供奉圣像不是偶像崇拜,并非让人尊敬该像本身,而是助人引发睹像思人之心,比如目睹耶稣苦像,内心就会想起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代人赎罪之大恩。新教以十诫中“不可雕刻偶像”为依据,反对供奉圣像,认为是偶像崇拜。新教教堂一般只设十字架标志,所刻所绘的“圣像”仅视为艺术品。

  除此之外,新教和天主教还有以下区别:新教主日礼拜比较简单,仅读经、讲道、唱圣诗,天主教的弥撒则较为复杂,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仪式。新教仅有圣诞、受难、复活等节日,天主教除此之外还有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等许多节日。天主教有隐修制度,新教没有。天主教将一些属灵伟人册封为圣徒,新教无此仪式。新教教堂一般比较简约,而天主教教堂则富丽堂皇。天主教徒划十字,新教徒一般没有。天主教都有朝圣活动,新教则无。在中国,关于祭祖,天主教认为慎终追远、发扬先祖的美德,在一些时候举行祭祖典礼,遵循天主十戒第四戒。新教反对祭祖典礼,认为是崇拜偶像。一般行鞠躬礼。


结论

  尽管新教和天主教存在不少差异,但彼此都共同敬拜一位神,都是主内的弟兄姐妹,因而双方皆不可相互排斥、视对方为异己,应在主的爱中求同存异,友好往来。











教堂音乐

     基督教崇拜仪式中的音乐。

      教堂音乐的早期基督教会曾沿用犹太教音乐,以唱诵《诗篇》为主。基督教本身最早的诗歌载于福音书,故称福音颂歌,其中4 首教会沿用至今:《尊主颂》(载《路加福音》1章46~55节)为向上帝感恩的颂歌;《以色列颂》(载《路加福音》1章68~79节)用于降临节;《荣归主颂》(载《路加福音》2章14 节),又称《大三一颂》,具东方教会音乐的特点,后西方教会用于圣餐礼拜;《西面颂》(载《路加福音》2章29~32节)则常用于晚祷。





早期

  保罗在其书信中提到:“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可见使徒时代的教会已普遍应用音乐。由于早期基督教受希腊文化影响很深,其音乐当是糅和了希伯来音乐与希腊音乐的特点。


2世纪后

  基督教传至地中海周围大部分地区,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形成以颂调为主要形式的礼仪歌唱音乐。早期教会音乐大都起源于东方,主要有阿美尼亚、拜占庭、科普特和叙利亚四大礼仪颂调,其中以叙利亚颂调为代表。叙利亚教会的伊法莲采用民间流行曲调,创制圣歌──颂调,并亲自指导吟唱。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引进叙利亚唱答式颂调,创作圣礼颂调,从而确立了适应崇拜礼仪需要的圣乐体系。他还创办学校专门培养颂调作家,为西方教会颂调之始。后凡与其古诗风格和格律相仿的颂调均被称作安布罗斯颂调。


中世纪

  6世纪,教皇格列高利一世改进教会音乐,主持编订《格列高利颂歌谱》,形成音调简朴优美的格列高利颂调,至今继续通过于天主教会弥撒仪式中,成为天主教会音乐的典范。安布罗斯颂调与格列高利颂调在欧洲和小亚细亚流行达千余年,影响弥深。西方教会的四大礼仪音乐除以上两种颂调外,还有流行于西班牙的摩萨拉伯颂调(于11世纪被禁)和流行于法国的加利亚颂调(8世纪后衰落)。自格列高利颂调问世以后,教会对主礼神父在举行圣礼时所唱的经文及礼文、唱诗班的唱答均有详细规定。

  随着罗马教会在基督教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其他地方性颂调也逐渐为格列高利颂调所取代。格列高利颂调这一名称在9世纪时已广泛流传,12~13世纪又获平调之称,并泛指所有古代东西方颂调。这种颂调为吟诵式颂歌,单音无伴奏,音调简单,无和声,不划分小节,节奏自由,依歌词字音的长短唱出节拍;歌词用拉丁文,系散文形式,无韵,一般直接选自《诗篇》。圣礼中的颂歌由教士或指定人员组成的男声唱诗班齐声合唱;会众唱诗受限制。东方教会通用的拜占庭颂调与格列高利颂调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在于后者的歌词以经文为主,用拉丁文,前者多用希腊文诗歌,优美和谐,其音乐也比西方颂调华丽。拜占庭颂调在音乐与诗歌方面均有所创新,但也只供教士吟唱,会众不参加唱诗。

  10世纪出现复调音乐。最早者是多声部重唱或合唱,后出现无伴奏合唱赞美诗,至16世纪发展到顶峰。中世纪教堂音乐有以下几种形式:经文歌,为单音无伴奏齐唱;弥撒曲,包括《求主怜悯颂》、《荣耀颂》、《信经颂》、《三圣文》、《上帝羔羊颂》5个乐章, 是罗马天主教会唯一的大型礼仪音乐(信奉新教的巴赫于1733年创作的《b 小调弥撒曲》被认为是同类音乐中最杰出的作品);赞美诗为复调分节歌曲,用拉丁文;合唱赞美诗,为四声部合唱圣歌,流行于德国路德宗教会,用德文。中世纪后期最有代表性的教会音乐家为帕莱斯特里那。他创作了大量无伴奏合唱曲,包括弥撒曲93部,经文歌260 余首。其作品追求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礼仪音乐,在天主教会影响极大。




宗教改革时期

  16世纪宗教改革对教会音乐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教提倡信众用民族语言唱赞美诗,使教堂音乐从1000多年来由教士独占的传统中解放出来,并且摆脱了拉丁音乐的戒律,使会众唱诗在崇拜仪式中占重要地位,妇女也能参加唱诗。宗教改革以前,德国已经产生了民间宗教歌曲,但当时天主教会禁止在教堂内唱这类歌曲。马丁·路德吸收民间宗教歌曲,注入新的精神,自写歌词,自谱曲调,为新教的赞美诗奠定了基础。他所创作的《上主是我坚固保障》一歌曾被诗人海涅誉为“宗教改革的《马赛曲》”。

  1524年德国作曲家瓦尔特出版第一部德文新教合唱赞美诗集。德国的合唱赞美诗大量吸收民间曲调,旋律朴素优美,采用分节歌的形式,无伴奏或用管风琴伴奏,在17、18世纪的德国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巴赫一生共创作了 400余首合唱赞美诗。 加尔文宗排斥一切天主教残余影响,强调以圣经为中心,反对拉丁颂调,提倡唱《诗篇》,由音乐家配曲。英国国教会在拉丁颂调的基础上产生了安立甘颂调。


17世纪

  西欧新教音乐家受意大利歌剧影响,发展了清唱剧与神曲的形式,题材多取自圣经。其名作如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记》、贝多芬的《橄榄山上的基督》、门德尔松的《以利亚》等。以耶稣受难为题的神曲称受难曲,其名作有巴赫的《圣马太受难曲》。


段近代

  近代新教教会宗派林立,各有自己的圣乐,对音乐在崇拜中的作用,见解亦不尽相同,甚至有主张摈弃音乐的。大多数宗派采用赞美诗,歌词用民族语言,多节,有韵、曲调简易,便于会众齐唱,有时配以四部和声,用风琴等乐器伴奏。卫斯理宗创始人卫斯理兄弟创作有数千首,被新教各派广泛采用。吸收美国黑人灵歌及其他民族音乐素材创作的民族化赞美诗,也逐渐发展。教堂音乐受不同地区文化特点的影响,带有明显的时代和地方特色。如19世纪随着奋兴运动而兴起于美国的福音圣歌,就是宗教内容的民歌,其音乐语汇接近流行音乐。


乐器与器乐

   早期基督教提倡苦修主义,视一切乐器为世俗化的象征,故乐器及器乐长期被视为教会音乐的禁区,发展极为缓慢。如风琴本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产物,这两种文化衰落以后,风琴在中东得到发展,后又传回西方。早在6世纪,西方教堂已有风琴, 直到12世纪方正式用于弥撒。当时著名大教堂均有大型管风琴,14世纪出现可移动的小型风琴,供唱诗班伴奏之用,故有唱诗班风琴之称。

  18世纪,管风琴几乎遍及欧洲较大的教堂。现代更发展了电风琴、电子风琴、合成风琴等,但目前尚不能取代管风琴在教会崇拜仪式中的地位。器乐在巴洛克时期(1575~1750,以格调华彩复杂为特点)有较大发展,主要为非礼仪性的宗教集会之用。教堂器乐有礼拜仪式开始前的序乐、礼后的殿乐、婚礼音乐、献堂和庆典音乐、安魂曲等。



教堂音乐欣赏

安魂曲-莫扎特
[flash=25,20]http://www.51119.com/play/swf/2.swf?file=http://file.sin80.cn/mp3/classic/200805/[0513]莫扎特%20-%20痛哭之日(选自《安魂曲》).mp3&width=25&songVolume=100&backColor=E8E8E8&frontColor=000000&autoStart=false&repeatPlay=false&showDownload=false[/flash]



The Lord Bless You And Keep 圣马克教堂儿童唱诗班 Les Petits Enfants De Saint Ma


点击在新窗播放



Maria Mater Gratiae 圣马克教堂儿童唱诗班 Les Petits Enfants De Saint Marc


点击在新窗播放






相关帖子

http://www.paipai.fm/r5888000_u3331904/
七宗罪与七美德
http://www.paipai.fm/r5886855_u3331904/
地狱七君&七宗罪



http://www.paipai.fm/r5888128_u3331904/
圣经中人物名字意义
http://www.paipai.fm/r5885018_u3331904/
关于圣经的资料
http://www.paipai.fm/r5888005_u3331904/
圣经中记载惨无人道的上帝律法
http://www.paipai.fm/r5887985_u3331904/
宗教相关资料——圣经
http://www.paipai.fm/r5888586_u3331904/
《圣经》中最让人感动的十句话
http://www.paipai.fm/r5886818_u3331904/
古圣经里的天使们&堕天使
http://www.paipai.fm/r5887942_u3331904/
关于圣经

http://www.paipai.fm/r5887025_u3331904/
欧洲十字架的写作素材

http://www.paipai.fm/r5887511_u3331904/
圣殿骑士简介

http://www.paipai.fm/r5887965_u3331904/
七大天使 Seven Archangels
http://www.paipai.fm/r5886776_u3331904/
天使资料全集+56楼 死海文书
[ 此贴被mylord在2010-11-02 16:0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30
mylord

ZxID:3331904


等级: 文学大师
倦怠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11-01 0
1楼
基督教三大派别

2楼
1、蔷薇十字团
2、末日四骑士
3、十二使徒
4、长老会
5、十架七言
6、基督徒
7、教堂音乐  配乐♫
一、东正教
变动改革
迁往君士坦丁的行动
国王兼教宗制度的统治
神学

礼仪,圣事
七大圣礼
节日,教历
东正教的十字架



二、天主教
发展
教义
组织
制度
宗派
新教与天主教的区别


三、新教
教规
三位一体
组织,发展
天主启示的传递
...
1、圣痕

2、圣杯

3、圣餐

4、圣殿

5、神的名字

6、圣灵















基督教三大派别







东正教

        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是基督教其中的一个派别,主要是指依循由东罗马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教会,它是与天主教、基督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正教”的希腊语(Orthodxia)意思是正统。与天主教不同,正教由一些被称为“自主教会”或“自治教会”的地方教会组成。这些教会彼此独立,但却有着共同的信仰。


    


      东正教 (英语:Eastern Orthodox Church) 又称正教、希腊正教、东方正教,是基督教其中的一个派别,主要是指依循由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教会,它是与天主教、基督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正教”的希腊语(Orthodxia)意思是正统。如果以“东部正统派”的主要的和狭义的定义来分,“东部”教会里人数最多的教会是俄罗斯正教会和罗马正教会。而欧洲正教会(不分东西边)最古老的则是希腊正教会。若是以英语系国家的西方人惯用的用法来分,“东部正统派”有较广的定义,也包含了“东方正统教会”(“Oriental 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东正教一样,但两者是不同的教会)。


第十五个世纪

  在15世纪期间俄国教会是举足轻重的在俄国状态的生存和生活中。 这样圣洁图 Radonezh Sergius 并且 大城市Alexis 帮助国家承受几年 Tatar 压迫和经济上和精神上扩展。

  在 佛罗伦萨委员会 1439一个小组天主教和东正教教会领导同意基督教二个分支的统一的期限。 俄国人 basil王子II莫斯科然而,在俄国拒绝了让步对天主教教会并且禁止了委员会的行动的宣布 1452在短命的东西方团聚以后。 大城市Isidore 是在从他的位置逐出的同年象变节者。

  在 1448当俄国主教选举了他们自己的族长,俄国教会变得独立与君士坦丁堡主教的职位, 大城市Jonas没有依赖向君士坦丁堡和俄国教会从那时起autocephalous。

  大城市Jonas 给了标题 莫斯科的城市居民 并且所有Rus'。 他在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Antioch和耶路撒冷的族长以后在荣誉也接受了第五种等级。 五年后,君士坦丁堡 落 对无背长椅土耳其人。 从这点东正教教会向前看见了莫斯科作为 第三罗马合法的后继者向君士坦丁堡和莫斯科的族长作为东正教教会的头。



段变动和改革

  王朝 Ivan III 并且许多异端邪说和争论困扰他的后继者。 一个党,被带领 零Sorsky 并且 Vassian Kosoy要求修道院物产的俗。 他们是由显要oppugned Volotsk的约瑟夫保卫土地和物产传教士归属。 君主的位置动摇了,但他最终投掷了他的支持对约瑟夫。 新的派别出现了,一些,其中显示倾向恢复 摩西律法: 例如, 主牧师 Aleksei 转换 犹太教 在遇见确定以后 Zechariah犹太人.   修道院生活在俄国茂盛了,集中于祷告和精神成长。 门徒 St. Sergius 左边 Troitse-Sergiyeva Lavra 到被发现的数百修道院横跨俄国。 某些最著名的修道院位于俄国北部,为了展示怎么信念在最不好客的土地可能茂盛。 中世纪俄国的最富有的田主包括 约瑟夫Volokolamsk修道院, Kirillo-Belozersky修道院 并且 Solovetsky修道院. 在18世纪,三个最伟大的修道院被认可了 lavras,而那些居次要地位直接地对宗教会议被标记了 stauropegic.

  在 1540s, 大城市Macarius 召开了很多次教会宗教会议,在达到高潮 一百次章节宗教会议 1551. 这个汇编在俄国的整体疆土成一体了教会仪式和责任。 在教会阶层的需求政府取消了tsar的司法在神职者。



第十七个世纪

  17世纪的初期被证明是困难时期为俄国。 波兰人和瑞典人侵略了俄国从西部。 在麻烦的这时候俄国教会在人民之前履行了它的爱国义务以荣誉,它以前做了。 族长Germogen (1606-1612),将被拷打到死亡由侵略者俄国的一个热心爱国者,是Minin和Pozharsky带领的许多征收的精神领袖。 英勇防御 三位一体St. Sergius Lavra 从瑞典人和波兰人在1608-1610之间为俄国状态和俄国教会的记载被题写了。


老信徒的分裂

  主要和悲剧在17世纪是伟大的分裂,分裂所谓 老信徒从主要教会在抗议脱离反对族长Nikon传教士改革。 在期间,在侵略者从俄国之后被驾驶了,俄国教会在一个最重要中参与了它的内部任务,即,介绍更正入它的祈祷书和礼拜式。 对此的巨大贡献由Patriarch Nikon、一种明亮的个性和卓著的教会改革者做。 某些神职人员和被放置的人不了解和没有接受介绍由Patriarch ・ Nikon和拒绝的礼拜仪式的改革服从教会当局。 这是怎么老信徒的分裂涌现了。

  Nikon,追求神政国家的理想,在俄国试图建立东正教的首要在状态,并且他也承担东正教文本和仪式一个详尽的修正带领他们进入协议以其余东部正教。

  在 1652 Nikon 解决集中当地分布了的力量,当一致的东正教礼拜式和仪式对那些时 希腊东正教. 例如他坚持,俄国基督徒横渡自己用三个手指,而不是然后传统二。 这激起了反感在看见被改变的礼拜式作为异端邪说信徒的一个坚固部分之中,虽然他们有仅较小礼节意义。 这个小组出名作为老礼节信徒或 老信徒拒绝新的族长的教学。 Tsar Aleksey (谁同时集中政治力量)被维护的Nikon的变动。 在所谓期间 Raskol老礼节信徒从东正教被分离了。 Avvakum Petrov, Boyarynya Morozova 并且许多其他不满分子强迫或自愿被烧了在铁砧。

  成千上万从正式教会脱离了和由状态强烈迫害。 为了逃脱迫害,他们移居到领土的偏远地区并且平衡海外。 许多去 西伯利亚 并且其他不好客的土地,他们在半隐居会居住直到现代。 1666年,当Nikon被废除了,但是俄国教会锐化的分裂保留了他的改革并且anathematized继续反对他们的那些人。 老信徒和形成持异议者的一个苍劲的身体在东正教教会之内为下二个世纪。



扩展

  在末期 第十七 并且及早 第十八 世纪,东正教教会体验了现象地理扩展。 1684年, 莫斯科主教的职位 请求的君士坦丁堡 基辅Metropolia 使下级到莫斯科,但请求拒绝了。. 最终, 1686年,在族长Parthenius IV由Dionysius继之后IV之后它同意居次要地位 基辅Metropolia 到莫斯科。 但一年后1687年这样附属被谴责了 由 君士坦丁堡普遍主教的职位 由于贿款,并且那些负责解除僧职。

  无论如何这带来了成千上万忠实和半打主教管区在东正教族长的牧人和行政关心之下。 在以下二个世纪,传教士努力横跨西伯利亚延长进入阿拉斯加,然后进入美国在加利福尼亚。 突出的人在那传教士努力包括St. 清白的人 伊尔库次克 St.阿拉斯加的Herman St. 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的清白的人。 他们学会了地方语言并且翻译了福音书和赞美诗。 有时那些翻译要求副本新的系统的发明。



改革和圣洁宗教会议

  18世纪的初期在俄国由彼得・执行的根本改革指示I。 这些改革没有离开俄国教会未触动过。 在 1700跟随死亡 族长Adrian彼得伟大防止了一个后继者被命名。 在 1721遵循建议 Feofan Prokopovich他废除了莫斯科patriarachate并且用替换它 圣洁和至尊宗教会议 治理教会而不是一个唯一大主教。

  圣洁治理的宗教会议在路德教会的国家编制的宗教会议以后在瑞典和普鲁士被塑造了和是紧紧由状态控制的。 在19世纪上半,宗教会议的首要代理人,得到大臣等级的位置官员,对教会的管理的从此行使的有效的控制直到1917年。 这控制,在procuratorship期间(1880-1905) archconservative K.P.,由大多数政治屈从促进更高的僧侣,特别是被标记了。 Pobedonostsev。   宗教会议在俄国教会依然是至尊教会身体差不多二个世纪。 在它的历史的宗教教会法规期间从1721年到1917年,俄国教会在省支付了对宗教教育的发展的一个特别留意和使命。 恢复了老教会,并且新的教会建造。 19世纪的初期由精采神学家工作指示。 俄国神学家也做开发这样科学象历史、语言学和东方人研究。

  19世纪看了上升 starchestvo 下面 Paisiy Velichkovsky 并且他的门徒在 Optina修道院. 这在西洋化以后的一个长的期间在俄国教会里指示了重大精神复兴的起点。



飞翅desiècle宗教新生

  在皇家命令的最后的十年期间在俄国许多教育的俄国人寻求回来到教会和使他们的信念复苏。 较不显然不是精神不符合传统规范的道路搜寻以神寻找著名。 作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在大数被画了到私有祷告,玄妙, 唯灵论, theosophy和东部宗教。 充满自然力感觉的迷恋,与不自觉和神话,与以后的浩劫和收兑一起视觉激增了。 神寻找的可看见的形式是广泛的。 一系列的‘宗教哲学会议’召开 St. Petersburg 1901-1903,带来著名知识分子和僧侣一起探索方式和解教会以生长,如果undogmatic在教育之中在生活中渴望为精神意思。 特别是在1905年以后,各种各样的宗教社会出现了,虽然这宗教大变动是不拘形式的: 圈子和沙龙, séances,私有祷告。 某些僧侣也寻求最著名使正统信念,吸引人父亲复苏 Kronstadt的约翰, 1908年直到他的死亡(虽然他的追随者以后长期保持活跃),被强调的基督徒生存和寻求恢复热烈和出现神奇在礼拜仪式的庆祝。 1909年,杂文的感觉创造的容量出现在标题之下 Vekhi (地标或路标),创作由一个小组带领左派知识分子,主要前 马克思主义者直言地否定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控制了知识分子想法为世代如不可避免地导致失败和道德灾害。 你特别是在大变动1905年以后在宗教生活中看相似地更新的强健和品种和灵性在低级之中。 在农民之中我们在精神道德文学和不符合传统规范的道德精神运动上看普遍兴趣; 高潮在朝圣和其他热爱对神圣的空间和对象(特别是像); 坚持信仰在存在和力量的超自然(幻象,财产,走死,邪魔、精神、奇迹和魔术); ”活跃地塑造他们自己的礼节和精神生活,有时在没有僧侣时和定义他们虔诚的自己神圣的地方和形式地方“ecclesial社区的更新的生命力; 并且什么的扩散正统创立烙记了作为‘宗派主义’,包括两个非正统基督徒衡量单位,著名地 浸礼会教友和各种各样异常普遍的正教和玄妙。




形成背景
 
  “正教”的希腊语(Orthodxia)意思是正统。 如果以“东部正统派”的主要的和狭义的定义来分,“东部”教会里人数最多的教会是俄罗斯正教会和罗马正教会。而欧洲正教会(不分东西边)最古老的则是希腊正教会。若是以英语系国家的西方人惯用的用法来分,"东部正统派"有较广的定义,也包含了“东方正统教会”(“Oriental 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东正教一样,但两者是不同的教会)。 早期的基督宗教在公元1054年发生了基督宗教大分裂,教会从这里分成东部和西部两个教会。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教会才是由基督/宗徒使徒所开创的最原始的教会,并且都不让对方拥有这头衔。东部教会在自己的名称里头加上了“正”(正统)所表示的是他们认为东正教会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导和崇敬的教会传统。有些人认为罗马天主教会代表的是“西部传统”,然而持不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罗马教会已经背离传统。 所有的东正教派教会都可以回溯他们的脉系直至五个早期的基督教会中心:罗马教会、耶路撒冷教会、安提阿教会、亚历山大教会和君士坦丁堡教会。虽然所有的东正教教会都承认君士坦丁堡牧首为最高领袖(正式头衔为君士坦丁堡,新罗马大主教和普世牧首 ),但是教会之间并不是完全一体,而是在彼此承认的状态下相互独立。   因强调自身是《尼西亚信经》中所言“唯一的、从使徒传下来的”教会,故称正教;又因由基督教初期流行于东罗马帝国希腊语地区的教会发展而成,故称东正教;而由于教会的精神中心在希腊,而且希腊语是仪式中的主要语言(另外的主要语言有俄语、斯拉夫语等),故又称希腊正教。根据1990年统计,全世界共有信徒1.7亿人。


  西方教会教堂


      政治背景:此一基督教支派占去基督教世界的六分一,拥有悠久的基督教传统。他们没有好像西方教会般,有宗教改革的分裂情况。实际上,他们一直相信自己才是地上真正的“基督身体”。倘若西方基督教人士宣称东方教会将自己分隔出来,那么,东方教会就会反驳西方教会,认为西方教会才是与“正统”教会分离。历史事实乃是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不是十六世纪的复原派改革,而是东西方教会分裂。这次分裂事件在1054年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东西方教会的分裂,不是一朝一夕做成的,要了解这段历史,就须要由政治及神学思想两方面去探讨。



迁往君士坦丁的行动

  西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帝国的首都迁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君士坦丁堡的位置,此处位于商业贸易的通道上,除了在商业上有价值外,在军事上,亦是非常有利的位置,拥有防范异族入侵的屏障。但却在宗教上使得教会分裂更加确定,同时也因为政治权力减缩,不再轻易受到管辖。



  罗马主教


      罗马当然失去身为首都的政治重要性,不过另一方面,迁移政府带来的权力真空,却令罗马主教有机会增加他在世俗和属灵事物上的影响力。罗马的主教和后来的教皇逐渐夺得政治上强大的权力。由330年君士坦丁迁都,至1054年东西方教会正式分裂的期间,教会面对两个互相对抗的中心。特别是当查理曼在800年被加冕,实质上成为另一个罗马帝国后,东西方的纷争更趋明显,两者的关系几乎到达分裂的程度。至此,在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两个皇帝互相争竞。而在宗教方面,罗马的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亦互相争夺权力。



国王兼教宗制度的统治

      在东方,大主教与统治者之间,并没有如罗马教皇与帝王间出现的相争情况。起初,东方教会就与治理君士坦丁堡的领导人保持一段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非常密切,被西方教会人士和历史学家称为“国王兼教宗制度”,意思是指教会事务完全顺从皇帝的管理,教会实际上成为政府的一个部门。不过拜占庭的历史学家驳斥这项指摘,指出皇帝不是教士,而且大主教有权革除他的教籍。支持东正教的神学家宁愿用“和谐”(symphon)来代替“国王兼教宗制度”。和谐的意思是指宗教和政治权力互相支持,教会让信奉基督的领袖管理国家;但整个社会是由神眷顾的,国王是由神膏立的。“国王兼教宗制度”的指控,是东西方教会裂缝越来越大的过程中一个重要事件。而当时的西方教会在数百年来,正努力争取教权高过政权的地位。



   国王兼宗教制度




神学

  一般来说,东正教派的神学和对于经卷的解释都是遵循基督教兴起初期所传下来的典范。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要继续和延续基督传给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传给早期教会僧侣的神学和信仰。神学上的创新往往带来质疑;如果一个意见真的和最初的教会所教导的不同的话,那么这意见很可能被视为异端邪说。然而进一步的详细解说传统神学是可以被接受的。

  西方教会从不坚持要禁止图像敬拜,而东方教会最后都放弃图像敬拜。事实上,双方为图像敬拜都设立界线,并且订立了规条。然而当这个问题引致教会与政府发生磨擦时,东西方教会的关系就受到严重伤害。726年,皇帝利奥三世颁发反图像崇拜的命令,罗马主教因而指斥他,导致皇帝报复,撤消罗马对很多地方的管治权。罗马在失去了宝贵的土地的同时,另外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影响到罗马的地位,矛头因而重新指向东方教会,指出其倾向国王兼教宗制度。皇帝干涉很多宗教的问题。



历史发展

  325年尼西亚公会议以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教会间,因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矛盾逐渐尖锐。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迁都君士坦丁堡后,两派在谁居教会首席地位的问题上,争斗愈烈。以后历经6~8世纪的“和子句纠纷”和9世纪的佛提乌分裂,以及11世纪东西教会对意大利南部教会控制权的争夺,1054年终于酿成东西教会大分裂。东派教会自9世纪起,已逐渐向保加利亚、基辅罗斯等国发展。1054年后,拜占庭国势日益衰落,罗马教会继续谋求居整个基督教世界首席的地位。1096年教皇乌尔班二世组织十字军东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1206年,东正教普世牧首区被迫迁往尼西亚。1261年,拜占庭皇帝弥迦勒八世帕利俄罗戈斯收复首都,牧首区迁回君士坦丁堡。


  东派教会


  12世纪后,拜占庭帝国外忧内患频仍。东派教会原有的四大主教区已有两个(安提阿和亚历山大)为穆斯林占领,另一主教区耶路撒冷则为十字军建立的拉丁王国所占。15世纪30年代,奥斯曼帝国对拜占庭发动进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机于1438年召开佛罗伦萨公会议,旨在使东方教会屈服,确立教皇在基督教内的首脑地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约瑟二世率领东正教会代表 700人参加。会议就炼狱、和子句等教义问题展开争论。由于东正教会让步,次年7月会议签署通过东西教会合一决议,确认教皇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权地位。史称佛罗伦萨合一。后因东派教会内反对派的抵制,迫使参加会议的东派代表声明签字无效,合一终于没有成功。

  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苏丹出于政治考虑,对东正教会采取宽容政策,承认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被征服的东正教徒总管,其监管范围包括东正教会四大牧首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君士坦丁堡牧首虽自称具有普世性,实际上处于被征服地位。16世纪以后,一些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正教会先后成立自主教会。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在督管区基础上成立。1589年,俄罗斯正教会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区。以后,使用俄罗斯正教礼仪的教会,常通称俄罗斯正教。


东正教教堂




正教派和宗教改革

  正教派并没有经历宗教改革,而且基督新教派教会对正教派的态度从开始就一直不明确。两边开始时维持着一种热忱和友善的关系,但是基本的教条神学歧见仍是突显了出来,尤其是关于神圣传统,圣灵/圣神由父子分出、自由意志、神圣预定、称义(释罪)、圣礼/圣事的数目、洗礼(正教派的“全部浸在水里”相对于马丁·路德的“用撒或是淋水”)以及是否要如同正教派的“在洗礼后马上施行圣油礼和圣餐礼/圣体圣事”,圣餐礼变动的意义以及使用未发酵的面包,教会和大公会议的无错误,崇敬,盛宴,对圣者、圣者塑像和遗物的祈祷,斋戒和其他教会的传统。由于这些歧见,最终导致两者停止来往。



东正教自主教会与牧首区

      在拜占庭帝国时期,东正教是帝国国教,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世俗政权,大主教的任免,主教会议的召开,对教义的解释,均由皇帝控制掌握。日常领导则由牧首负责。早期主要牧首区有4个,即君士坦丁堡、亚力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15世纪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各国家、地区和民族先后成立自主教会。16世纪末,莫斯科都主教脱离君士坦丁堡自立,建立牧首区,形成使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会,东欧各国正教亦陆续宣布自主。各自主教会在法规和行政方面有独立自主权,并可自选大主教,但彼此之间在信仰和圣事上是共同的。东正教自主教会有15个,即君士坦丁堡正教会、亚历山大正教会、安提阿正教会、耶路撒冷正教会、俄罗斯正教会、格鲁吉亚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罗马尼亚正教会、塞浦路斯正教会、希腊正教会、阿尔巴尼亚正教会、波兰正教会、捷克斯洛伐克正教会、美国正教会,另外在日本和芬兰也有自治教会。20世纪60年代,东正教各教会曾联合召开了几次世界性会议,讨论使其教义、礼仪符合时代要求,与罗马天主教平等对话以及参加“普世教会运动”等问题。


    东正教堂


  东正教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和领导,它自设牧首区,牧首区下辖数个首府主教区。主教区首脑为主教,以下是司祭和辅祭。东正教各牧首区承认君士坦丁堡牧首为“普世教会牧首”,是教会的精神领袖。但这仅仅是一个荣誉地位,普世牧首并不对其他牧首区具有任何实际的领导权。

  君士坦丁堡牧首区 原为东派教会首席大主教区。相传使徒安德列始建主教座于此。牧首区首脑驻节座堂。从1586年后,设在伊斯坦布尔北部法那尔的圣乔治教堂(见希腊正教会)。

  亚历山大里亚牧首区 早期东派教会四大主教区之一。相传圣马可始建主教座于此。总会现设在希腊基菲西亚(见希腊正教会)。

  安提阿牧首区 早期东派教会四大主教区之一。相传使徒彼得始建主教座于此。现在总会设在大马士革(见希腊正教会)。



  耶路撒冷牧首区


      耶路撒冷牧首区 早期东派教会四大主教区之一。相传耶稣的弟兄雅各始建主教座于此。管辖巴勒斯坦的正教会(见希腊正教会)。[8]   俄罗斯正教会 在正教传统的尊称排列上,位居第五。1589年取得自主地位。以后在北美、芬兰、日本、朝鲜和中国相继建立隶属其管辖的教会和教区。俄罗斯正教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目前实行牧首制,总会设在莫斯科。崇拜礼文使用教会斯拉夫语。

  格鲁吉亚正教会 4世纪时格鲁吉亚教会属安提阿大主教区范围。据史载,罗马皇帝芝诺在位时,它取得自主地位,并得到安提阿牧首“漂布者”彼得的同意。此后,格鲁吉亚教会首脑尊称为卡托利科斯。1801年,格鲁吉亚并入俄国,该教会也于1817年受俄罗斯正教会委派的督主教管辖。俄国十月革命后,教会重建自主的卡托利科斯。

  塞浦路斯正教会 正教中古老的自主教会之一。教会在塞浦路斯的希腊民族独立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见希腊正教会)。

  塞尔维亚正教会 其所属教区大部在今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和马其顿境内。辖 31个教区(其中3个在北美)。

  保加利亚正教会 927年,保加利亚教会成为大主教区,属君士坦丁堡教会管辖。在保加利亚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500年中,君士坦丁堡牧首通过希腊神职人员管理该教会。1870年成立的保加利亚督主教区,直到1945年才为君士坦丁堡牧首所承认。1953年牧首区恢复。目前有12个教区。


罗马尼亚正教会


      罗马尼亚正教会 1865年,罗马尼亚的自主教会成立。1885年得到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承认。1925年罗马尼亚正教会成立牧首区。1950年,特兰西瓦尼亚的东仪天主教徒重返东正教。现有12个教区。礼仪使用罗马尼亚语。

  波兰正教会 1924年建立。原属俄罗斯莫斯科牧首区管辖。1948年莫斯科牧首同意其自主。

  希腊正教会 一般称希腊教会。在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希腊正教会都属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管辖。1850年,普世牧首承认其自主地位。希腊独立以后,希腊正教成为希腊国教。最高首脑称雅典和全希腊大主教。

  捷克斯洛伐克正教会 19世纪,捷克地区建立正教会。1910年,有信徒千余人。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后,塞尔维亚正教会牧首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组建正教会。1921年,在喀尔巴阡山区设立穆卡切沃教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穆卡切沃地区并入苏联。同时,在苏联乌克兰伏尔希尼亚地区的 1万名信仰正教的捷克移民回到捷克斯洛伐克。现有4个教区。1951年,俄罗斯莫斯科牧首区承认其自主地位。

  阿尔巴尼亚正教会 原属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管辖。1937年取得自主地位。

  美国正教会 1794年俄罗斯正教会传教士在当时尚属俄国的阿拉斯加建立教会。1872年,在旧金山建立第一座属俄罗斯正教会的主教座堂。1890年,北美已有50万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移民。1905年,教区中心迁纽约。俄国十月革命后,美国正教会与俄罗斯正教会断绝关系。一些非俄罗斯民族的东正教会纷纷与本民族的自主正教会或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联系。1922年,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在美国建立希腊正教大主教区。美国正教会就此分成众多按民族划分的教区,并于1924年宣告自治。在这以后,美国都主教区事实上已经自主。1970年美国自主教会建立。1978年信徒人数约100万。包括近500个牧区。祈祷仪式大都使用英语。除美国正教会外,在北美还有属于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管辖的希腊正教会和乌克兰正教会。

  日本正教会 1872年俄罗斯正教会传教士尼古拉·卡萨特金在日本建立。1945~1970年间,属美洲俄罗斯都主教管辖。1970年,莫斯科牧首承认其自主教会的地位。

  西奈正教会 东正教中最小的自主教区,实际上只辖有圣凯瑟琳修道院,修士20余人。该院现保存有大量早期基督教希腊文羊皮卷手稿(见希腊正教会)。



    芬兰正教会


    芬兰正教会 自治教会。按教会法典规定,自治教会的大主教由所属牧首区指定。教会事务中,除与其他教会的关系外,教会均可自主决定。奉正教的芬兰人多源于卡累利阿。1919年,莫斯科牧首区同意它有自治地位;1923年作为自治教会转入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治下。教义特点 ①信守前七次公会议信条,不承认以后天主教所举行的历次公会议。在“和子句”问题上,东正教继承东派教会的观点,认为此乃是对《尼西亚信经》的篡改;②关于救赎论,注重道成肉身,认为人之得救,在于把有罪必死之人,通过与道成肉身的基督神秘联合而变成属于神的、不死的生命。在东正教神学中,很少有涉及人性本原败坏的内容,因此不十分强调赎罪论。关于恩典和原罪论,东正教的观点和奥古斯丁的预定论有所不同。东正教认为每一个人都在亚当的罪中犯了罪,拯救既要依靠自身,也要依靠天主,首要的是自身必须择善,天主才能帮助他们。善功只是条件,并不具有得救的效用,只有靠天主的恩典才能获得重生和得救。圣事中基督的血所生的救赎作用,是给予一切人的,凡愿意接受信仰和洗礼的,都可以得救。认为凡是愿意敬奉天主的,都可得到报偿;③特别重视对圣母的崇拜。三一论确立后,对圣母的崇拜,反映了信仰者需要一个可靠的“中保”思想,童贞女马利亚就成了最理想的对象。在东正教中,圣母的名称有数十种。在东正教各自主或自治教会中,有许多以圣母命名的教堂。



神学思想

  一般来说,东正教派的神学和对于经卷的解释都是遵循基督教兴起初期所传下来的典范。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要继续和延续基督传给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传给早期教会的神学和信仰。神学上的创新往往带来质疑;如果一个意见真的和最初的教会所教导的不同的话,那么这意见很可能被视为异端邪说。然而进一步的详细解说传统神学是可以被接受的。

  西方教会从不坚持要禁止图像敬拜,而东方教会最后都放弃图像敬拜。事实上,双方为图像敬拜都设立界线,并且订立了规条。然而当这个问题引致教会与政府发生摩擦时,东西方教会的关系就受到严重伤害。726年,皇帝利奥三世颁发反图像崇拜的命令,罗马主教因而指斥他,导致皇帝报复,撤消罗马对很多地方的管治权。罗马在失去了宝贵的土地的同时,另外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影响到罗马的地位,矛头因而重新指向东方教会,指出其倾向国王兼教宗制度。皇帝干涉很多宗教的问题。



礼仪和圣事

  在信仰教义上,东正教特别重视对圣母诞神女玛丽亚的敬礼,注重道成肉身教义的意义,不强调人的原罪,因而不十分强调“赎罪论”。正教强调信徒的得救在信靠上帝的拯救同时,应通过自身的善行作为外在的表现。在基督论方面,东正教坚持并只承认教会成立后8个世纪的7次公会议所阐明的教义,强调三位一体。谴责西方教会将《尼西亚信经》”圣灵自父而发“改为”圣灵自父子而发“的行为。

  东正教的弥撒实际上把公众礼拜都包括在内。在专为尚未领洗的慕道者安排的诵读长篇经文和诗篇的仪式上,东正教仍然保持了过去的规模。它十分重视讲道,并视之为主教的专职。在信徒弥撒或圣体圣事礼开始前,须先遣散慕道者。弥撒在正教里是作为祭献的概念。这是根据《希伯来书》中基督作为祭司的作用的观念(基督是祭司,是赎罪的牺牲者,是中保)而来。其弥撒仪式,古老而隆重。

  在东正教祈祷仪式中,主要一项是颂唱以9首经文赞美歌为基础的9首颂诗。据说它起源于 7~8世纪的耶路撒冷教会,在早祷仪式中代替经文赞美歌。每首颂诗末节往往都是赞美童贞女马利亚。教历中每一节日和圣徒纪念日都有不同的颂歌;还有一种求告耶稣的祷文,教徒认为不断诵念便极为灵验。祷文常为“主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可怜我吧!”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沙漠中的隐修士,特别是埃瓦留斯·庞蒂丘斯所提倡的内心祈祷。



七大圣礼

  “仪式”在东正教中,占重要的位置。透过“仪式”信徒能与教会保持关系。“东正教的神学家认为,宗教仪式是教会对教徒思想发生影响和作用的重要手段。”

  东正教与天主教一样也有七大圣礼:受洗、涂圣油、受圣职、告解、婚配、终傅、圣体血。



东正教受洗仪式



受洗

  东正教的信徒受洗,都要浸到水中。因为东正教认为,浸到水里可以洗除原罪和本罪,并且可以得到“神的恩惠”,因此再生,之后才有资格领受其它的圣礼。

涂圣油

  “圣油”需要经过主教祝圣之后才能被使用。涂圣油是表示“圣灵恩赐的印记”。这是在刚受洗后的施行的,为的是使新入教者坚定对三位一体真神的信仰。


受圣职

  受圣职是当有人担任神职时,所举行的圣礼。


告解

  又称为“忏悔”。当信徒有犯错时,可以透过此行动能得赎罪的方式。东正教会规定:七岁儿童以上,需要先忏悔告解后,才可以领圣餐。


婚配

  透过一套仪式在教会内举行婚礼。


终傅

  在信徒临终前所行的仪式。在临终病人的眼、耳、口、鼻、脸颊、胸、手、脚涂抹圣油。目的是让临终病人可以免受病痛之苦,赦免罪过,可以安心的进入天堂。


圣体血

  又称“圣餐礼”。是最重要的一项圣礼。东正教会每周日都会举行一次圣体血。



仪式特色

  坚持大马士革的约翰的“变体说”,相信在祭台上的饼和酒,在祝圣之后,已发生质的变化,成为基督真正的、固有的、能给予生命的肉和血。领圣体是真正领受救主的圣体血,因而也分享了主的生命(天主教通常只有司祭领圣血,平信徒只领圣体)。正教在弥撒祭献中用发酵面饼(天主教用无酵面饼)。洗礼被视为进入基督教神秘世界的庄严仪式,一般要经过数星期的准备,在复活节举行。领洗礼是浸入水中 3次。洗礼由主教主持或在其指导下由司祭进行,受洗者的身体要完全浸入水中,而一般不赞成采用天主教的注水礼(只对头部施洗)。。婴儿受洗仪式基本和成人相同,由父母替婴儿答问,受礼后,也同成人一样,可立即领圣体。接受新成员加入教会时,继洗礼之后,要进行敷圣油仪式,以示接受圣灵。司祭用经过主教祝福的含有香液的橄榄油抹于受礼者之额、眼、鼻、嘴、耳、胸、手、足,每抹一处,司祭诵念:“圣灵恩赐的印记”。已脱离正教的教徒重新入教时,也须施行此圣事。其余圣事与天主教相同。



教堂特点

  在拜占庭教堂里,内部的陈设和布置,通常有一屏风将至圣所与教堂中殿隔开。祭坛前方有一大门,两边各有一小门。门和屏风上绘有精致的圣经故事、人物、天使长等圣画像。圣像崇拜虽在圣像破坏运动中受到攻击,被定为异端,但几经反复,787年尼西亚公会议终于宣布废除圣像崇拜的法令为异端。这一决定被以后的东正教奉为信条。其教义基础是:由于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采取物质形象,他也能在画像中表现出来;圣像是一种象征性而非现实性的艺术,是用线条和色彩来表达教会的神学思想和表明上帝启示的重要形式,同时也展示了基督教奥秘的形象化的历史。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后,拜占庭教堂的建筑艺术对俄罗斯正教会产生了极大影响,圣索菲亚大堂成了俄罗斯正教教堂建筑的楷模。但在教堂内部的陈设方面,俄罗斯正教具有独特的风格。其典型的布置是:在祭坛处布置有许多圣画像,上绘东正教崇仰的圣人、圣徒等。

  东正教在复活节前的斋期内不允许食用肉蛋类,在斋期之外不允许饮用和食用血和血制品。



  东正教传入俄罗斯


  东正教反对天主教会倡导的“所有神职人员均需独身”,其神职人员分为出家、在家两个系统。结婚的在家者可成为诵经士、副辅祭、辅祭、大辅祭、司祭、大司祭,出家修行者,可成为修士、修士辅祭、修士大辅祭、修士司祭、修士大司祭、主教、大主教、督主教(牧首派驻国外教区的代表)、都主教、牧首。



组织制度

  东正教否认天主教“只有‘使徒教区’即由使徒建立的教区有权成为牧首区”的观点,而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如根据国家或城市在经济、政治方面的重要性设立牧首区。牧首区(大主教区)下辖数个首府主教区。主教区首脑为主教,主教的人选必须是高级修士(修士大司祭)或领圣职后保证效法修士生活的司祭。司祭可以结婚,但不能作为主教人选。主教以下的位次是:修士大司祭(或司祭)、修士司祭(或司祭)和修士辅祭(或辅祭)。再以下的助祭、诵经士等教职人员无神品。



节日和教历

  节日繁多。其中以复活节最为重要(又称耶稣复活瞻礼),称为节中之节。据尼西亚会议规定,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因正教沿用儒略历,故其复活节日期较天主教和新教所采用的格列历(即公历)推算至今约晚13天。1924年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和希腊正教系的大部分教会改用格列历;属俄罗斯正教系的多数教会包括中国东正教会仍沿用儒略历。除复活节外,还有“十二大节日”。其中3个大节,依复活节为推算标准,称为移动瞻礼,即棕树节,又称主进圣城瞻礼,在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天;耶稣升天瞻礼,在复活节后40天;圣三一瞻礼,在复活节后50天。其余9个为定期瞻礼,即圣母圣诞瞻礼(约9月20~21日,公历。下同)、荣举圣架瞻礼(约9月26~27日)、圣母献堂瞻礼(约12月3~4日)、耶稣圣诞瞻礼(约1月6~7日)、圣母行洁净瞻礼(约2月14~15日)、圣母领报瞻礼(约4月6~7日)、耶稣显荣瞻礼(约8月18~19日)、圣母升天瞻礼(即圣母安息节,约8月27~28日)。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许多节日和斋期。



在中国的传播

  东正教和其它基督教派别一样,亦来华宣教。据《旧唐书·拂菻传》记载“开元七年正月,其主遣吐火罗大首领献狮子、羚羊各二。不数月,又遣大德僧来朝贡。”拂菻是大秦的别名,大秦即拜占廷帝国。大德僧指的应该是传教士。如记载属实则说明当时的君士坦丁堡教会派遣传教士来华。只是这还不能证明东方教会在唐朝时已进入中国,此问题还有待学者深入研究、探讨。


    东正教传入中国


      东正教入华时间始于17世纪,1665年,以切尔尼柯夫斯基为首的沙俄武装人员侵占中国黑龙江左岸的雅克萨地区,竖木建堡。俄军随军修士、基廉斯克修道院长叶尔莫根在该地建基督复活教堂。1671年,他又在该地磨刀石山建立仁慈救世主修道院。

  清军收复雅克萨后,一部分俄国战俘被押至北京,编在满洲镶黄旗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驻地在北京城东北角胡家圈胡同。为照顾战俘的信仰,康熙帝准许随军修士大司祭马克西木为战俘们举行宗教仪式,清政府将该胡同内一关帝庙,改建为东正教堂,取名“索菲亚教堂”。因堂内挂有圣·尼古拉圣像,故该堂又称为“尼古拉教堂”。1695年,该堂会得到俄罗斯东正教会的承认。1700年6月,沙皇彼得一世发出派遣俄罗斯东正教会驻北京传教士手谕。1715年得到康熙帝同意,俄国正教会正式派遣传教士团驻北京。次年,司祭伊拉利翁诺夫带领传教团抵达北京,进驻尼古拉堂。不久,建立北京东正教总会。1732年,传教士团又在东交民巷兴建“奉献节教堂”。

  1715年到1858年期间,共有十三届俄罗斯传教士团进驻北京。其中1858年前的13届传教士团均由沙俄政府直接委派(从1807年起,沙俄外交部向每届传教士团委派监护官)。由于俄国东正教会始终无法摆脱皇权的控制,因而使福音事工受到很大拦阻,在近150年间,仅有200名教徒入教。部分神职人员甚至沦为“恺撒的附庸”,负责收集情报资料,充当沙俄政府的参谋,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瑗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1858年以后,驻北京传教士团改由俄罗斯正教最高宗教会议派遣(共派遣五届传教士团来华)。其外交职能改由俄国派驻的外交公使办理。华东正教会摆脱了皇权的束缚,开始大规模在中国内地宣教, 1900年前后,陆续在哈尔滨、沈阳、旅顺、上海、天津、青岛、新疆,以及河南省卫辉等地建立教堂。培养中国籍神职人员。据统计,在1917年前,属俄罗斯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的机构,有教堂37座,神学院1所,男、女学校20所,气象台1座,图书馆、工厂等企事业机构46家,拥有教产150万卢布。受洗的中国籍居民逐年增加。教会还出版《中国福音报》。1864年修士大司祭古里·卡尔波夫翻译了《新遗诏圣经》(即《新约》)此后,东正教传教士卡法罗夫又将诗篇译成中文,称“圣咏经”。此为东正教唯一的《圣经》汉译工作。

  俄国十月革命后,白俄人员大量流亡中国,教徒人数骤增。1922年,驻北京传教士团更名为中国东正教会北京总会,并断绝同苏俄控制下的莫斯科正教会的关系,归属流亡在塞尔维亚卡尔洛瓦茨的俄罗斯正教国外临时主教公会管辖(此会曾派两届传教士团来华),并相继在哈尔滨、上海、天津、新疆等地设立4个主教区。1923年东北各地有教堂38座,仅哈尔滨主教区就有信徒约30万人,几乎都是白俄流亡者。抗战爆发后,1938年在东北各地有教堂、修道院和祈祷所共67座,信徒急剧下降至2.5万人(其中哈尔滨市有1万人),神职人员为155人。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东正教会北京总会和哈尔滨主教区、新疆教区同设立在慕尼黑的俄罗斯正教临时主教公会断绝关系,归属莫斯科牧首区。但遭上海教区主教伊凡和天津教区奥西波夫反对。

  1949年后,由于中、苏之间的特殊关系,在华东正教会并未受太大影响。直到1955年10月,莫斯科牧首区牧首阿历克谢一世、伊拉列昂大主教和尼古拉修士大司祭到上海召开中国东正教各教区主教和负责人会议,讨论中国东正教会自主问题。中国教区主教被邀请到中央人民政府宗教局会谈,他被告知:外国组织不能继续掌管中国教会事务,这项职权将由宗教局掌任,所有教士的任命和调动都要经宗教局核准,督主教区必须终止运作。遵牧首的命令,尼堪德尔于1956年2月离开哈尔滨。1956年4月,国务院任命修士大司祭瓦西里·姚(姚福安)为北京主教,也是事实上的中国正教会临时监管,维克多总主教被要求将北京教区的所有教务教产交给瓦西里主教。在宗教局对中国正教事务做出相关承诺后,同年3月,教会房产被无偿地转手给中国政府,而动产则被交给中华正教会中指定的华籍司祭,教会附属事业被苏联大使馆接收。

  文化大革命前夕,中国所有的东正教会停止了一切活动。文革后,才逐步恢复。现在,全中国仅有一万三千多名东正教徒,绝大部分为俄罗斯族,他们主要生活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和北京等地。东正教至今仍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承认,但官方默许“中国正教会”进行活动,目前包括哈尔滨、额尔古纳、乌鲁木齐和伊宁4个堂区。有13名来自北京、河北、黑龙江、内蒙古、上海和天津等地的中国东正教信徒正在俄罗斯的莫斯科神学院、斯列坚斯卡亚神学院和圣彼得堡神学院学习。



东正教的十字架

  -第一重横木(名牌):   十字架上的第一根横木上写着“罪犯”的的名号——“纳匝瑞特的耶稣,犹太人的君王”,这是庞提彼拉托为了嘲笑耶稣所制的名牌。(这行字是以希伯来文、希腊文和拉丁文书写,通常情况下,希腊文缩写为INBI,而拉丁文缩写为INRI)在这些字的两侧各有一位天使,在他们的膝下写着“荣耀之君”的字样。

  在这根横木上还写着ICXC四个字母,这是希腊文中"耶稣基督"的首尾字母。接下来我们还能在基督的双臂上看到“NIKA”的字样,这在希腊文里的意思是“(他)战胜”或者“(他)得胜”的意思。这两行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耶稣基督凯旋得胜”(战胜了“死”和“罪”)。

  -第二重横木(刑木横梁):   主的双手钉在了第二根横木上,在横木的左右我们可以分别看到太阳和月亮,这是为印证《约伊尔书2:31》中所说的:“日隐其辉、月作血色”。在主的双手旁边,写着“上帝之子”的字样,而在他的双臂下面,我们可以读到“我等伏于尔十架前,主,我等颂扬尔之复生。”

  在主的光环中,写着三个希腊字母,它们的意思是:“自有永有者”和“他是那是者”,这是让我们知道,基督就是在旧约中藉着这两个词向摩伊息斯显明的那位上帝。

  -第三重横木(踵木):   十字架最下面的斜置横木是放脚的地方。虽然在主被钉的那具十字架上是否有这样一根横木有些历史学家表示怀疑,但信徒们都承认,它是十字架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它应验了《圣咏集98:5》里的话:“(让我等)敬拜其脚凳。”


  东正教教徽


  在《九时课》中,教会将十字架(特指“踵木”----译者注)喻作“正义之秤”:“于二盗间,尔十架乃为‘正义之秤’——一盗因渎之‘重’而坠狱,一盗因悔之‘轻’而升天。吁!上帝基督,荣耀归于尔。”

  教父们也试图让人们形象地看到,那不信的盗贼因为亵渎而遭受上帝的审判,坠于地狱(显于十字架的底端),而那虔诚的盗贼,因为悔改与对主的宣信而与主同升天堂(显于十字架的顶端) 。

  而这个形似十字架的标志多出来的两痕上面代表:善者可进天堂、下面像撇的则代表:做坏事的就会入地狱。








新教

          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简称新教,或译为更正教、反对教,也经常被直接称为基督教,是与天主教、东正教并列,为广义上的基督宗教的三大派别之一。






      与天主教、东正教并列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为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各个新宗派,以及从这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众多宗派的统称。亦译抗罗宗或更正宗。词源起于德文Protestanten。原指1529年神圣罗马帝国在德国境内斯拜尔召开的帝国会议上的少数派,因该派诸侯对会议通过支持天主教压制参加宗教改革运动各派的决定,提出了一项正式抗议,后即泛指接受宗教改革运动的各宗派。中国的新教各教会则自称基督教或耶稣教。而不称新教。20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新教徒人数约3.6亿,三分之二集中在欧洲和北美。



新教的发展历史


1、产生的背景

  15世纪后期的西欧,封建制度开始解体。随着一批大、中城市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王侯统治。本来就松弛涣散的神圣罗马帝国和经受了大分裂创伤的罗马教廷,在长期的互相角逐较量中日见削弱。教会内部腐败。农民、城市平民和新兴市民阶级反抗封建神权统治的斗争,日趋激烈。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唤起新的觉醒。一批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皇、主教和修道士的虚伪、贪婪和无知。经院主义神学已成为烦琐僵死的教条和无谓争辩的代名词。理性主义和批判精神开始在知识分子中传播。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都有了新的突破。这一切都预示着中世纪封建主义的崩溃,为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2、三大主流派的形成

  新教所代表的抗议原则和精神可以追溯到14世纪后期的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英国威克里夫派和罗拉德派、波希米亚的胡斯运动和意大利G.萨伏那洛拉的信徒,把改革思想的种子撒播在欧洲广大地区。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迅即在整个德国形成燎原之势。在瑞士,U.茨温利和J.加尔文等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响。英王亨利八世出于政治上的原因,由上而下推行宗教改革;在克兰麦的协助下,组成具有独特形式的新教教会,以摆脱教皇的管辖。到1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个主要宗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格兰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并同罗马天主教相抗衡。三大宗派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得到所在民族独立国家的世俗政权或诸侯的支持与保护。在长期复杂的“宗教战争”之后,根据随之订立的一些和约,如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和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的“教随国定”原则,基本上形成了新教在西欧各国分布的格局,路德宗分布于德国大部和北欧诸国,包括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等;归正宗为瑞士、德国一部、荷兰和苏格兰;安立甘宗主要在英格兰。三大宗派的信徒人数当时占新教徒的绝大多数,因此也被称为新教的主流教派。

  16世纪末到17世纪,新教的三个主要宗派在教会组织和崇拜仪式上已基本定型。对教义的表述和阐述,经过长期的争论,也逐渐形成体系。新教的理论家以欧洲一些大学为基地,热衷于编写大量的神学著作,但内容充满烦琐的争辩和考证,失去改教初期那种富有抗议精神的活力。这一时期后被称为新教经院主义时期。17世纪中叶,英格兰的清教徒运动要求以加尔文主义改革妥协保守的安立甘国教会,曾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把新教运动又推进一步,结果产生了脱离国教的一些新的独立宗派,如英格兰的长老会、公理会、浸会、公谊会等。清教徒运动后来由移民传到美洲,使新教在北美发展成为影响最广的教派。在德国,以斯彭内尔为代表的虔敬主义运动和清教徒运动相呼应,提倡人个的虔修生活和布道工作,举办慈善事业,由弗兰克等创办的哈雷大学成为德国虔敬主义的中心,对后来新教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3、神学的发展

  18世纪,资产阶级在欧洲取得全面胜利。在思想和文化上的表现,是崇尚理性、自由,对一切旧体系采取批判的态度,故称启蒙时期。这时期新教出现了一批哲学家,如德国的莱布尼兹、莱辛和康德,英国的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等。他们运用唯理主义哲学对基督教信仰和神学作了新的论证和解释。他们提倡自由思想和宽容原则,企图在信仰和理性之间作出某些调和,如英国的自然神论和广涵主义,德国的唯理主义神学,以及荷兰的阿明尼乌主义。这些都对19世纪新教神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宗派,如英国卫斯理兄弟创立的卫斯理宗。在此之前,溯源于15世纪胡斯运动的摩拉维亚弟兄会,在亲岑道夫的倡导下,又有新的发展。这些教派重视信徒的灵修生活,在组织和仪礼上较自由灵活,后传到北美,有较大的发展。

  19世纪欧洲的新教,在启蒙时期唯理主义的冲击下,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施莱尔马赫受康德批判哲学和谢林浪漫主义的影响,把宗教看作一种感情的产物,强调个人宗教经验的重要性。他被称为新教现代神学之父。稍后,在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哺育下,出现了一批神学家,如包尔和施特劳斯以杜宾根大学为中心,对传统信仰和早期基督教发展史作出新的解释。杜宾根学派对后来的圣经考证学的发展,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里敕尔提出“回到康德”的口号,把道德价值作为捍卫基督教的法宝。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哈那克和特劳赤等自由主义神学的巨匠。自由主义神学强调人的价值和自由,在保存道德价值的前提下,主张调和宗教和科学,信仰和理性,提倡社会改革,用改良代替革命。还有一部分人,在社会革命的浪潮中,企图把基督教的信仰和伦理思想同社会改革结合起来,如英国的摩里斯、金斯利提出了“基督教社会主义”,美国的饶申布什等提出了“社会福音”的主张。

  20世纪西方世界的各种危机,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使自由主义神学面临绝境。代之而起的是以巴特和布鲁内尔等为代表的新正统神学。它强调人的堕落和罪性,宣告历史决非人力所能扭转,人类只有通过否定自己,完全顺从上帝的旨意,用“上帝的话”作为审判的依据,才能得救。它声称这是回到路德和加尔文的正统教义,上溯到奥古斯丁和保罗的福音真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由主义神学的统治地位为新正统神学所取代。另一方面,20世纪初,美国新教还出现了一股反理性主义思潮,称为基要主义,与调和信仰与理性的现代主义相抗衡。基要主义主张必须接受耶稣为童贞女所生、肉身复活、十字架代赎、基督复临和《圣经》每字每句绝对无讹等传统教义为信仰的基本要道。基要主义派的兴起使美国新教陷入长期激烈的争论,并导致一些宗派的分裂。此外,还有一些属于基要主义的派别和鼓动宗教狂热的灵恩派或奋兴派结合,曾在欧美出现“宗教复兴”,推动了传教运动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教的传统教义和社会伦理思想,受到世俗主义、怀疑主义以及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问题的冲击,主流派日形衰落,信徒人数逐渐减少,同时又出现许多形形色色新的小派别。20世纪初,新教的一部分教会曾发起普世教会运动,企图在基督教世界中协调关系,加强合作。东正教也表示支持。这个以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为主要代表的运动,半个世纪来未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核心。天主教和拥有大量信徒的一些新教非主流派教会,至今还没有参加。目前新教正在向多元化和世俗化发展,已显示出重新分化组合的倾向。




新教的基本教义

  新教强调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三大原则。这是和天主教针锋相对的,是新教各派共同的特点。


1、因信称义

  新教[1]救法论的核心,主张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根据基督教教义,人因有原罪和本罪,不能自救,在上帝面前不能称义。唯一的救法是借上帝之子基督将救恩赐给世人。因此,拯救的根源来自上帝的恩典。这是基督教各派共同的信仰。至于如何使罪人获得这种恩典,收到得救的效果,天主教主张除了信仰外,还必须凭借圣事,通过天主教教阶制的神职人员,才能将救恩颁赐给信徒。在新教看来,这是把圣事作为上帝和人之间的一种“交易”,因为天主教规定信徒必须按教会的要求履行某些功课或善行,如做弥撒、奉献、悔过、补赎等,表示自责或补偿,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教会神职人员(神父、主教和教皇)成为垄断救恩的代理人。新教认为这不仅违背《圣经》的教训,而且带来许多弊端,根据《新约》的《罗马人书》和《加拉太书》的教训,认为遵守律法和诫命不能使人称义。得救的真谛在于相信和接受耶稣基督为主,凭借信心,通过圣灵的工作,使信徒和基督成为一体。由于这种神秘的结合,基督的救赎就在信徒身上生效,使信者“还是作为罪人的时候,在上帝面前得及被称为义”。新教认为行善是应该的,但这是重生得救的表现,而不是一种功德,其本身没有使人得救的效能。这种得救观对天主教用来垄断救恩的圣事观和圣职制起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2、信徒皆可为祭司

  新教认为既然只凭信心即可得救,那么信徒人人均可为祭司,无须神职人员作为神人之间的中介。此外,信徒还可以互相代祷,每个信徒都有在宗教生活中彼此照顾相助的权利和义务,都有传播福音的天责。这就冲淡甚至取消了神职人员与一般信徒之间的差别。虽然新教的多数宗派仍然保留教务专职人员(牧师等)的职称和封立仪式,但这主要是职务上的标志,不意味着具有颁赐恩典的特权。


3、《圣经》具有最高权威

  这也是针对天主教提出的。天主教虽然不否认圣经的权威,但坚持圣经的解释权属于教会。实际上就把有关宗教信仰的一切问题,包括教会传统(教父遗训、教会法规,以及历届公会议的决定)的最高权威集中在天主教会和教皇身上。新教则主张唯有圣经才是最高权威、每个信徒都可以借圣灵的引导直接从圣经领悟上帝的启示和真理。新教一般虽然接受最初几次公会议关于三一论和基督论等的教义和有关的信经,也认为教父遗训有指导作用,值得尊重,但都不能和圣经同等看待。当然新教更不受后来天主教历次公会议的决议和教会法规的约束。宗教改革以后,新教将圣经译成各种民族语言,并致力于圣经的传播和注释工作。但新教各派对圣经的解释和用法不尽一致。如基要派强调圣经的每句每字都出自上帝的灵感,绝无讹误,其他一些派别的神学家却认为圣经是上帝启示的记录,它反映了圣经各卷的作者在不同时代对上帝启示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应用文字考据和历史考证的方法研究和解释圣经,以发现其中蕴藏的真理。这样,在新教内部,对圣经作为最高权威的理解,长期存在着争论。


4、圣事

  新教一般只承认两种圣事,即圣餐礼和圣洗礼,认为是圣经明确记载由基督亲自设立的礼仪。天主教和东正教则认为除这两种外,还有坚振、告解、终傅、神品和婚配五种圣事,并认为也都由耶稣亲自设立,也可在圣经上找到根据。新教的某些宗派,如圣公会,也保留由教会施行坚振礼,按立圣职和婚配的仪式,但不认为这些具有完全的圣事意义。对圣事的解释,新教各派也不尽一致。一般说来,路德宗最接近天主教,认为圣事本身具有神秘的能力,如在圣餐礼中,饼、酒经过祝圣之后,虽然不像天主教认为的那样变成了基督的身体和血(即变体论),但已有基督的身体和血与之同在(即体同在论);洗礼也能使受洗者立即变为新人。茨温利和浸礼宗则认为圣餐礼仅具有象征或纪念的意义,饼酒仅代表基督的血肉,并不是基督的血肉;洗礼也不过是与上帝订立新的表记,表明受礼者与基督同死同复活,而与基督的生命联合,并不意味着神恩的具体施受。归正宗和安立甘宗则容许在上述两派之间,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这个问题,在新教各派间也曾长期存在争论。



新教的组织

  新教各派一致拒绝天主教将一切权力集中在以教皇为首的教阶体制中。新教各派在形成过程中,根据各自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教义主张,采用不同的教政原则,并都自称是以《新约》的原始教会为模本。大体有三种教政体制:


1、主教制

  各主教区的管理权集中于主教,下设牧师(一称会长)和会吏。各大地区(或国家)的全体主教组成主教团(或主教院),形成该大地区(或国家)教会的集体领导核心。在世界范围则无统一的领导人物或机构。安立甘宗为其典型代表。


2、长老制

  由信徒推选平时从事社会职业的信徒领袖数人任长老,掌管教务权力,并委派或选举牧师执行教务;若干地方教会的长老和牧师联合组成区会,对其下属地方教会有领导权。这可以说是一种共和体制。故采用这种体制的归正宗,亦名长老宗。


3、公理制

  或称会众制,由各教堂的全体信徒会众直接执掌教务权力并聘任牧师,各堂皆独立自主,同一宗派教会的联合组织对各教会没有领导权。采用这种制度的有浸礼宗、公理宗、基督会等。



新教的制度

1、神职人员

  新教废除天主教的修道院制度和神职人员独身制。

  为了培养教会的专职教牧人员,各宗派单独或合作举办神学院或其他宗教学校。此外,还通过家庭影响和教会自己举办的主日学、查经班、学道班等,对一般信徒进行宗教教育。为了扩大宗教影响,欧美一些教会还开办学校、医院、慈善机关,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如基督教青年会等。


2、政教关系

  在教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新教各派的主张也不尽相同。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虽然提出“两个国度”即政教分离的原则,但实际上他的改革活动是和世俗政权的支持分不开的。现代德国和北欧国家的路德宗仍然可以说是一种不成文的国教。加尔文在日内瓦所建立的实质上是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苏格兰教会和英国教会现在仍保留着国教的形式。一些从主流派分裂出来的派别,在不同程度上都主张政教分离,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宗教自由。


3、认信文

  新教的主要派系,为了使他们所信奉的教义和组织原则保持稳定和规范化,都先后订立认信文作为信仰和教会生活的准绳。如德国路德宗教会有《奥格斯堡信纲》(1530),瑞士归正宗各教会(茨温利派和加尔文派)有(第二赫尔维西认信文)(1566),英格兰、苏格兰归正宗各教会有《威斯敏斯特信纲》,安立甘宗有《三十九条信纲》等。


4、崇拜仪式

  新教反对崇拜圣像和圣物,并一致拒绝天主教的弥撒,认为其规定用拉丁文举行的礼文(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以前),不易为信徒理解,且由神职人员包办,一般信徒处于被动地位,不符合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的原则。因此新教很重视崇拜仪式的改革。首先是将弥撒改为使用民族语言的圣餐礼文,并逐渐以较为灵活的形式,引用《诗篇》、经课、祷文等,由信徒参加诵唱。有些宗派还编成专书,供公开崇拜之用,如圣公会的《公祷书》,归正宗的《祷告式》等。新教在崇拜中很重视讲道的作用,其内容为解释圣经,宣传教义,以坚定听众的信仰和诱发宗教热忱;有时还从教义出发对社会道德政治问题作出评论。由参加礼拜的全体信徒同唱赞美诗也是新教在崇拜仪式上的特点之一。

  新教在礼堂建筑、陈设布置,以及宗教服饰上,无划一规定。一般说来高教会派较为重视保留传统的教堂艺术和宗教表像,如圣像、圣画等,仪式也较繁复。低教会派以及各种自由教派教会则崇尚质朴,仪式较简化,教堂内外除十字架外,一般不多用其他宗教表像;有的连十字架也不用。



新教的宗派(新教较大的宗派)

  由于新教的新兴宗派、小宗派十分繁复,加上教理差异,一些宗派曾被其他宗派视为异端。以下仅列出一些主要的宗派

  *英国国教派-圣公宗

  *圣公会

  * 路德派-信义宗

  *信义会

  * 福音会

  * 加尔文派-归正宗

  * 长老会

  * 归正会

  * 清教会

  * 卫斯理宗

  * 卫理公会

  * 循道公会

  * 浸信会

  * 公理会

  * 福音派

  * 布道会

  * 宣道会

  * 灵恩派

  * 五旬节会

  * 神召会

  * 基要派

  * 再洗礼派

  * 门诺会

  * 贵格会



新教与天主教的区别

  1. 在成义得救的大事上,基督教各教派除圣公会外,其他各派都主张人只靠信德就可成义得救,不需要行善功。天主教却按基督的教诲,主张人的成义得救,一面要靠信德,一面要遵照天父的旨意去生活行善功。

  2. 在天主三位一体的基本教义上,天主教完全信奉不渝。基督教中有的教派接受信奉,有的教派如唯一神派和耶和华见证人派则予以否认,他们只信有一个天主,不信一个天主有三位:父、子和圣神。关于耶稣所立的七件圣事,天主教都一一遵行。基督教除圣公会外,其他教派只奉行圣洗圣事。对圣体圣事,他们则称之为圣餐,只举行耶稣在最后晚餐成圣体圣血时所举行的礼仪,以资纪念,但并不相信饼酒于祝圣后即已变成耶稣的体血。对其他圣事,如坚振、弥撒圣祭、告解、病人傅油〔终傅〕、圣秩、婚配等圣事都予以删除。在婚姻上救主基督曾郑重声明,不许离婚。天主教世世代代谨守不渝。基督教各教派却准许离婚。

  3. 关于教义来源,按天主和救主基督的传授,教义的来源有二,即圣经和圣传,称为信德宝库。天主教自宗徒时代迄今,世世代代忠心保管此宝库。基督教各教派却只承认圣经为教义唯一根源,对圣传却拒不接受。

  4. 关于圣经的卷数目录,天主教的圣经共计七十三卷,其中旧约四十六卷,新约廿七卷。基督教的圣经却只有六十六卷,其中新约廿七卷,旧约却只有三十九卷,因为他们把旧约中希腊原文的巴路克、多俾亚传、友弟德传、智慧篇、德训篇、玛加伯上及玛加伯下七卷予以删除,不承认这七卷为圣经。

  圣经是天主的圣言有客观的正确真意,为此在解释上有应守的客观标准,个人不能主观的自由解释,以防圣经原意变质,犹如国家的宪法不能由每个国民自由解释一样。天主教对此标准,非常尊重谨守;基督教各教派却拒不接受,主张每个教徒都可自由解释圣经。倘若两人的解释彼此不同、甚至不和谐时,他们认为双方的解释都是正确的,每人都可按看自己的解释去了解圣经。就因如此,基督教内才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教派,各行其事。

  5. 关于敬拜天主及救主基督之礼,天主教非常注重礼仪生活,俾能促进天人感应,为此每主日为教友举献弥撒圣祭,每年复活节前举行圣周特别典礼;为敬拜望体,常年内屡次举行圣时及圣礼降福;为恭敬耶稣圣心,每月举行首星期五敬礼;为丧葬举行追悼礼仪等。这些礼仪能激发参礼者敬拜天主和救主基督之心,使人体认到天人感应之亲切,加强信仰生活。基督教各教派却不重视礼仪生活,即在主日礼拜中也只有读经、讲道、唱圣诗而已,其它礼仪生活,则付诸阙如。

  6. 在信仰内容及教务行政上,世界各国天主教会信奉同一教义,遵守同一诫命,领受同一净化、圣化心灵的圣事,参与同一祭祀天主的弥撒典礼,又在同一元首基督在世代表-罗马教宗的领导下,向普世万民宣扬基督福音,引导他们归信天主,获得基督的救赎大恩。基督教各教派则不然,在教义及圣事上各教派彼此不同,在教务行政上更是各自为政,各行其事。

  7. 对耶稣基督的母亲玛利亚,天主教予以适当的敬礼,第一,因为她是耶稣的母亲,她养育了耶稣,当耶稣代人赎罪受苦受难时,她在精神上分担了耶稣的痛苦。耶稣基督都很敬爱她,我们作基督信徒的,对她也该予以尊敬。第二,因为圣母玛利亚拥有许多美德,如服从天主、谦卑自下、忍耐宽仁、慈善助人等,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榜样,值得我们效法敬重。不过天主教恭敬圣母玛利亚、与恭敬天主和救主基督不同,天主教恭敬圣母玛利亚,并不认为她是神明主宰如同天主成基督一样、能降福免祸,只认为她是我们在基督前的中保,她在耶稣基督前说话有力量,她能为我们转求、为我们求得天主的丰富恩宠,加强我们的信仰生活,能更虔诚的事奉天主和救主基督。基督教各教派并不恭敬圣母玛利亚,他们认为圣母玛利亚与其她一般妇女一样,为什么要恭敬她?有的教派还反对恭敬圣母,甚至谴责、曲解天主教恭敬圣母之本意;有的教派还公开诬蔑说: “天主教不崇拜上帝,不崇拜耶稣基督,只崇拜玛利亚,天主教是玛利亚教。”社会上有许多人受到这种诬蔑宣传的误导,令人遗憾。

  8. 关于供奉圣像之事,天主教许可在教堂或教友家中供奉圣像,比如耶稣苦像、耶稣圣心像、圣母及其他圣人圣女像等,供教友瞻仰敬礼;其目的非为引人尊敬该像本身,乃为助人引发睹像思人之心,比如目睹耶稣苦像,内心就会想起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代人赎罪之大恩;目睹耶稣圣心像,就会想起耶稣圣心爱人之深;目睹圣母像,就会想起圣母的慈悲为怀。天主教供奉圣像,犹如我们供奉父母的照相一样,供奉父母照相之目的,乃为赌像思亲,天主教供奉圣像之目的也是如此。基督教各教派反对供奉圣像,认为是崇拜偶像,罪恶行为;不过他们却把十字架供奉在他们的教堂顶上,令人瞻仰尊敬,不认为是偶像崇拜,这种矛盾作风,令人莫解。

  9. 关于祭祖之事,天主教过农历新年时,遵照中国传统礼俗举行祭祖典礼,因为按先哲立礼之本意,祭租乃为提倡孝道,发扬祖先遗留美德,以达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之目的。这与天主十诫第四诫颇相符合,故在中国人中传扬基督福音也有助益。基督教各教派反对举行祭祖典礼,认为在祖先牌位前举行祭拜,是崇拜偶像之罪恶行为。

  10. 关于创造宇宙万有的真神主宰之名称,天主教方面,当明朝末年利玛窦神父刚到中国传教时,曾用中国经书上所用之“天”或“上帝”之右,以后改用“天主”之名。基督教方面则用“上帝”之名,最近又用“神”之名称。关于天主三位一体中之第三位,天主教从圣经原文译为“圣神”,基督教方面则译为“圣灵”。圣经上有许多人名或地名,由于音译之故,天主教与基督教所译者,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不同者颇多,兹略举数则:地名方面,耶稣诞生之地,天主教译为白冷,基督教则译为伯利恒。耶稣成长之家乡,天主教译为纳匝肋,基督教则译为拿撒勒。人名方面,耶稣的宗徒如伯多禄、保禄、玛窦、马尔谷和若望,是天主教按拉丁文所译者;基督教方面则按英文译为彼得、保罗、马太、马可及约翰。其他不同译名尚多,兹不多赘。



新教在中国的传播

  1807年前后,新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时候先后来中国布道的传教会有:伦敦会、荷兰传教会、美部会、美浸会、美国圣公会、英行教会、美国长老会等。他们分别代表新教的不同派别,传教士主要来自英国、美国、德国。他们中有教师、医生、教授、作家等。当时,由于清朝政府对基督教实行禁止政策,所以他们只能在广州秘密传教。 基督教新教虽然传入中国比天主教晚,但他们采取了更为中国人所喜欢和接受的措施。比如,对在中国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有更大的热情,特别是在开办大学方面。 马礼逊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他在华25年,在许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

  中国的基督新教各教会则因传教方便的原因,自称耶稣教或基督教而不称为新教。一般华人称呼的基督教,常常便是专指基督新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广大爱国基督教徒开展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中国基督教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新教的伦理观

  新教伦理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理论。 “天职”观念,即某种由上帝安排的任务,成为新教的核心内容。他抛弃了原来天主教那种禁欲主义的修行而超越尘世的空洞劝解和训令,而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所赋予他的义务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 在韦伯看来,新教在客观上为证明世俗活动具有道德意义起了作用,导致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萌芽和发展。为了进一步考察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韦伯还分析了新教的其他分支,特别是加尔文教的禁欲主义伦理。











天主教

          天主教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称公教,自明朝时就沿用的名称“天主教”,已成为正式的中文代名词。在基督宗教的所有公教会之中,罗马公教会(罗马天主教会)的会众最为庞大,全世界人数有11.3亿,占世界总人口17%,因此“公教会”(天主教会)一词往往指的是“与罗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会”,目前天主教会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会中最为庞大的教会。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旧称:迦南地)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希腊语:Παλαιά Διαθήκη、拉丁语:Vetus Testamentum)。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希伯莱语:ישוע、希腊语:Ιησοῦς,拉丁语:Iesus)。出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母亲名叫玛利亚。基督教发端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环境。1至5世纪基督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颁布米兰诏书(Edictum Mediolanensium),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所允许的宗教。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宣布它为国教。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 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 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

  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音译加特力教,意译公教,也称罗马正教。中国人根据明末耶稣会传教士的翻译,称之为天主教、罗马天主教,是取自中国一句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根据2010年统计,全世界共有信徒13余亿。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西帝国在政治、社会、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了基督教,在其形成初期,就逐渐分成以罗马为中心的拉丁语派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希腊语派,东西两派为教会最高权力和教义等问题长期争论,终至1054年正式分裂。东派强调自己的正统性,称为正教,西派强调自己的普世性,称为公教。公教即天主教在中世纪曾深入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法律、学术、文化、教育和艺术等各个领域,成为无所不在的精神力量。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从中又分裂出与罗马教廷脱离关系的新教(抗罗宗)各派。天主教一方面发动了与之对立的反宗教改革,加强教廷权力,整肃教会纪律,同时成立耶稣会等组织,深入社会各阶层进行加强天主教的活动。随着欧洲列强相继向海外扩张,天主教向非洲、中南美洲、北美洲和亚洲开展传教,扩大了影响。在20世纪,面对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天主教一方面在其内部反对现代主义神学,反对共产主义等“错误学说”,另一方面也逐步改变僵硬立场,提出了革新和对话的方针,谋求与基督教各派及社会各方面进行合作。


  天主教十字架



名称由来

  “天主教”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καθολικός",意思为“普遍的、通用的”,因此也被翻译为“公教”。“公教会”的“公”原文起源自拉丁语的catholicus,意思是“普遍的”,翻译作中文“公”是取自“天下为公”的“公”,因为天主教徒认为只有天主教会才是“全世界的”、“一般的”、“大众的”教会。他们选择这个名字,是由于他们认为最初的教会是开放给全部的人,而不是特定的种族、阶级,或者特定宗派的。“公教会”一词的出现早于现在的天主教会,在宗徒信经:“神圣的公教会(sanctam Ecclesiam catholicam)”,以及尼西亚信经里面一句:“我信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Et unam, sanctam, catholicam et apostolicam Ecclesiam)”。

  “公”的原文意思虽然平常,但是在基督教的发展史上却有许多教派与教会想要拥有这个头衔,到了最后,“公教会”一词在法理上已经由罗马天主教会所拥有,这就如同正教会的“正”,其字面意思虽也平常,但是后来仅由正教会所拥有。尽管如此,仍有不隶属于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会在名称上使用或是保有“公教会”(天主教会),比如古公教会、宽宏公教会。

  “天主”一词源自《史记.封禅书》所载“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我国古人称“天”为老天爷,这个“天”指按正义赏善罚恶的上神(人格神)。至明末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传教时,为了与中国传统宗教所信奉的神灵相区别,根据中国古典和儒家“最高莫若天,最尊莫若主”之句而称自己所信仰的神为“天主”,取意为“天地真主,主神主人亦主万物”,故称自己所信奉的宗教为天主教。


中文翻译

  在中国,基督宗教的一些中文翻译名称造成了对天主教和新教的误解,“基督教”翻译自英文的“Christianity”,指一切相信救主耶稣·基督的信仰,包括天主教、正教和新教等;而在中国,“基督教”则一般是指英文的“Protestantism”,更确切的翻译是“新教”,是1517年由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形成的基督宗教教派。为了避免误解和混淆,本词条避免使用“基督教”一词,而使用“基督宗教”表示英文中的“Christianity”,“新教”或者“基督新教”表示英文中的“Protestantism”。

 
天主教教堂


   公元1517年,天主教奥斯定会的马丁·路德神父“另立门户”,由罗马天主教分离出去。天主教会一度称之为“抗议宗”、“抗罗宗”、“誓反教”等,直到1962年-1965年梵蒂冈第二次会议(简称“梵二”)后才慢慢改变这些称呼,乃称之为会离的兄弟教会,即是基督新教或新教,也就是在中文中所称的“基督教”。国际上称天主教为“基督宗教”,称新兴的教会为“基督新教、新教或福音教”,中国却称新兴的教会为“基督教”,以致为数不少不明历史的中国的基督新教徒与中国的教外人士都误认为,天主教是从基督教分裂出去:先有基督新教(中国称的基督教),后才有天主教。殊不知,天主教是罗马天主教,由耶稣基督亲自创立的,乃建基于对耶稣基督的信仰上,它的前身是犹太教,因此,继承犹太教的一神观念和旧约圣经。而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即是国际上所称的基督新教,是在耶稣诞生后第1517年才由国际上所称之为基督教的罗马天主教分裂出去的教会。

  公元1517年前所称的基督教,并不是基督新教,而是罗马天主教。因为马丁路德神父所创办的基督新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还没有诞生。公元1517年后所称的基督教,并不是天主教,而是基督新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因为马丁路德神父所创办的基督新教已诞生了。 梵蒂冈第二次会议所称的基督宗教,并不是专指基督新教,而是指所有信仰耶稣基督的教会。

  我们应注意,当阅览非教会人士着的、非教会出版的书籍,或是译自国外教会书籍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年代,不要把基督新教(中国称之为基督教)与天主教混为一谈了。



教义教规

"三位一体"

  天主教认为,三位一体是奥迹,这种奥迹是不能让世人所完全明白的,只是描述了三位一体的由来和形态。天主教认为,世界和宇宙中存在一种超自然和超社会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天主。他是独一无二、无所不能、创造有形和无形万物的神。由于他具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所以称他为“三位一体”的天主。因圣父在天,称他为天父,被认为是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力量。他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一位。圣子为耶稣基督,受圣父的派遣降临人间,以自己在十字架上的流血牺牲拯救世人的苦难。他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圣灵启迪人的智慧和信仰,使人弃恶从善。他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位。这三个位格不是各自独立的三个,而是同一本体,三者组成天主的统一整体。


天主创世说

  天主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天主创造的,人类当然也是天主创造的。《旧约·创世纪》记载:天主用5天时间创造出了自然界万物,第6天造人,第7天歇息。天主创世说是天主教的核心。正是因为天主创造一切,他才被说成是至高无上、全能全知、无所不在的唯一真神,是宇宙的最高主宰。


原罪说

  天主教认为,人的本性是有罪的。宣扬天主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他们被安置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来夏娃在魔鬼(蛇)的引诱下,怂恿亚当偷吃了伊甸园内善恶树上的果子,因而触怒了天主,被驱逐出乐园,到地上劳动。亚当和夏娃的罪一直传到他们所有的后代,成为人类苦难的根源,即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即便是刚出世即死去的婴儿,虽未犯任何罪,但因其有与生俱来的原罪,故仍是罪人。


救赎说

  天主教认为,人类既然有了原罪,又无法自救,于是天主派遣其独生子耶稣降世人间,为人类的罪代受死亡,流出鲜血,以赎人类的原罪。只有相信和依靠一个救世主耶稣为人类赎罪,人才能求得死后永生。


天堂地狱说

  天主教认为,人世间充满了罪恶,将来基督从天降临,审判地上的活人和死人,善人将进入天国获得永生,恶人将被抛入地狱受永罪。教会把天堂描绘成一个极乐世界。它是“黄金铺地、宝石盖屋”,“眼看美景、耳听美音”,“口尝美味,每一感官都能有相称的福乐”。地狱则到处是不灭之火,蛇蝎遍地,可怕到了极点。此外,在天堂和地狱之间,还有炼狱。有一定的罪,但不必下地狱者,就被暂时放在炼狱里受苦,等所有罪过炼干净,补赎完了,方可进入天堂。


忍耐顺从说

  天主教号召人们做到忍耐、顺从。《新约·罗马人书》讲,要人们顺从掌权者,因为权是天主给的。因此,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天主的命令,抗拒的必自取刑罚。 

    总之,天主教相信天主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也敬礼圣母玛丽亚。宣扬圣父创造天地万物;圣子降生成人,在十字架上死而复活,拯救世人,打破天和人的界限,成为天主与人的唯一中保;圣灵来自圣父和圣子,是赋予生命之神。宣称教会为耶稣基督所创立,是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有权赦免世人的罪。宣传诸圣相通功、人的肉身可复活和永生。还说善人得享永福、恶人要受永苦等等。



圣母玛利亚

 

组织形式

  天主教会的组织形式严格集中。它重视教阶制,教阶制分为神职教阶和治权教阶。神职教阶有:主教、神父和执事。治权教阶有教宗、枢机主教、宗主教、总主教、教区主教、神父等,教宗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由枢机主教构成的枢机团选举产生,枢机团也是教宗的主要咨询机构。天主教严格规定神职人员不得结婚,与俗人有明显界限。修会由信徒组成,会士须发神贫、贞洁、服从三愿,并过集体生活。除教宗之外,公会议也具有至高权威。公会议由教宗主持召开,代表为世界各地区的主教。重要修会、修院领导人及著名神学家、教会法专家也常应邀参加。12世纪至今,天主教已召开过13次公会议。天主教第一部完整的教会法令是12世纪中叶的《格拉蒂安教令集》。16世纪时,《教会法大全》问世,20世纪初又修改简编为《天主教会法典》,1983年,又颁布了更为简明的新《天主教会法典》。

  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并尊玛丽亚为圣母。教义统一,基本教义信条有天主存在;天主永恒、无限、全知、全能、全善,他创造世界和人类,并赏善罚恶;圣父、圣子、圣神三位一体、道成肉身、圣子受难,复活升天,末日审判等。天主教认为教会为基督所创,乃基督之身,人只有通过教会才能获得拯救。早期天主教主要根据亚历山大派神学及奥古斯丁神学解释教义,13世纪后,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体系逐步成为官方神学。20世纪后,新托马斯主义、超性托马斯主义也被用来论证天主教的信仰和教义。天主教把耶稣的诞生、死亡、复活、升天、圣母的升天都定为节日,记于专门的教历之上,每逢这些节日要举行的弥撒为主的仪式。又设有圣洗、坚振、圣体、终傅、告解、神品、婚配七项圣事。


天主教圣像



发展历程

  传说,基督教是由耶稣在巴勒斯坦创立的。早期基督教曾受到罗马皇帝的残酷迫害和镇压。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兰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可与所有其它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

  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西派教会自称公教。大主教会及其教皇制,作为独特的单一教会和体制,至此乃正式确立。

  中世纪时,天主教是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天主教在欧洲部分国家丧失统治地位。为了对抗宗教的改革运动,维护自身的统一和权威,天主教罗马教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史称反宗教改革。

  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和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对罗马教廷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1809年拿破仑将教皇国并入法国版图。1929年,庇护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签订拉托兰条约,教皇拥有独立的梵蒂冈城国的主权方被正式承认。

  1962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会议强调天主教要跟上时代,在教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对外采取开放政策,主张与天主教以外的基督教各派以及其它宗教和不信宗教的人们对话。会议之后,天主教在神学上打破了以往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禁锢,使神学出现了多元化和世俗化的现象。

  现在,全世界天主教有总主教区130个,教区628个,监牧区和代牧区129个,共有教徒10亿左右,占全球人口的17.5%。现任教皇为波兰人约翰·保罗二世,于1978年10月就任,是第266任教皇。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元朝覆灭后,天主教在中国几近绝迹。16世纪,天主教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度传入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传教士也陆续进入中国,天主教又发展起来。传教士在中国的土地上受他们本国政府的保护,到处设立教堂、修道院,兴办学校、医院、孤儿院,用各种方法传播,发展天主教。

  从1840年到1949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天主教在中国已经有了300万教徒。


东方礼天主教

  东方礼天主教会(Eastern Rite Catholic Churches或称东仪天主教会) 采用各派东方礼仪的天主教教会的总称。多是16-17世纪从东正教和一些较小东方古老教会中分离出来而参加天主教会者,他们承认教宗的首脑地位,但继续保持各自原有的东派传统礼仪和特点,而不受拉丁语系天主教会之礼仪和规章的约束。曾被称为合并派教会,但因被认为带有贬意,而未用作正式称谓。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东欧、苏联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在美洲和西欧的移民中亦有不少信徒。其宗主教承认教宗在教会中的最高地位,但拥有远比一般天主教主教大的自治权。他们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天主教的枢机主教。

  东方礼的天主教有下以特点:东方礼天主教会在许多方面有别于拉丁语系天主教会,而与东正教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礼仪方面:圣餐礼(弥撒)中大都不用无酵饼而用有酵饼;在自身划十字时,横线从右肩到左肩,而非自左至右;只用平面的圣画像而不用立体的圣像雕塑等;在文字方面主要用希腊语、叙利亚语、古斯拉夫语、阿拉伯语、科普特语、亚美尼亚语等而不用拉丁语;在体制方面:设自治的宗主教制、终身助祭制。除隐修士和主教外,一般教士可不守独身。



天主教与基督新教

历史起源

  天主教是从犹太教脱胎而来的

  在公元前1003年,大卫王领导以色列12支派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统一的北以-南犹联邦王国。统一的联邦王国只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很快就分裂和没落了。前722年,北以被亚述王撒尔贡所消灭。在前598年和公元前587年,南犹太分别有3023名高阶层的犹太人、800多中阶层的犹太人被放逐于巴比伦。前587年南犹太被巴比伦王拿步高二世所消灭。以色列人世代居住的巴勒斯坦地区沦为先后兴起的波斯帝国,埃及帝国,希腊帝国,罗马帝国的殖民地。罗马帝国在耶稣逝世后的宗徒时代,即是公元70年-72年的犹太战争,消灭了以色列。从此,以色列人被分散到世界各地,直到1948年才建立以色列国。

  犹太人历经长时期的帝国的殖民生活,日日夜夜地期待天主向他们所许诺的拯救者“默西亚”来救他们脱离压迫者的手。大约在公元前8年至2年间,默西亚拣选了犹太少女--玛利亚做自己的母亲,诞生在犹太-巴勒斯坦的土地上:耶路撒冷南端的伯利恒。他的妈妈用襁褓裹着他,把他放在马厩(也称马槽)里,有天使在欢唱:“天主受享光荣于高天,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路二1-20)。”他在接受贤士们(是外邦人)朝拜以后,他的母亲带着他逃往埃及,并住在那里,直到迫害他的黑落德王死后,才从埃及回来(玛二7-22)。他的名字叫耶稣。在他十二岁的时候,曾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的圣城耶路撒冷圣殿聆听经师讲经,并向他们询问(路二39-46)。他在加里肋亚省的纳匝肋小镇中隐居长大,直到30岁左右(路三23)才离开此地,前往加里肋亚宣讲天国的喜讯(谷一14-15)。因此,他被称为加里肋亚人与纳匝肋人(玛二23)。这个纳匝肋人耶稣在约旦河里,接受约翰的洗礼(谷一5)之后,开始他的福音传扬:“时期已满,天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谷一14-15)。”他本是元始和终末(默二十二13),过去和现在,时间和历史,光荣和权能属于他;但他来到人间,属于自己的领域,自己的子民却没有接纳他;他受尽世人的奇耻大辱与痛苦之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其时,大约三十三岁。他死后第三天,应验了自己所说的话:第三天必要从死者中复活起来(谷十六1-20)。这些见证,他所召唤的门徒都一一记在心中,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已有二千年了。

  耶稣三十岁离开隐居的纳匝肋来到约旦河,公开宣讲天主的国与他的福音,众多人开始接受他的宣讲,并跟随他,度福音生活。他从中拣选了十二人作宗徒。他从死者中复活之后,便祝圣(按立)伯多禄为教会的磐石:“约纳的儿子西满,你要叫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势力决不能胜过他(玛十六13-19)”,明确宣布建立教会。以伯多禄为元首的宗徒在共融牧养下,跟随主的人渐渐形成了一个可见的小团体。这个小团体就是日后发展成为普世教会的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罗马天主教会。公元一世纪末天主教传入罗马帝国。由于教会所倡导的自由、平等与博爱精神和当时罗马帝国统治者的生活格格不入,所以教会初期受到罗马帝国的多次迫害,史称“十大教难”,这个时期又称“教难时期”。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意大利米兰颁布赦令,承认天主教与罗马旧教(多神数)有同等地位。因此,教会在帝国获得自由传播,教会事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正式承认天主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从那时起,虽然教会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特权,但是教会与政治混合在一起,尤其在欧洲中世纪政教合一的时代,由于人为的因素,为历史遗留下一些负面的影响。从正面看,在欧洲古老文化与蛮族各种新生活习俗交融互动中,基督信仰以它潜移默化的功能慢慢地助长一个新文明的诞生,天主教会成为欧洲社会文明进程的摇篮这是一个永远不可、也没有人能否认的历史事实。那时,由于君士坦丁皇帝在君士坦丁堡建立新都,无形中,教会的重心便由罗马移到君士坦丁堡。从此以后,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之间衍生了许多大大小小、属于政治、宗教、文化、礼仪和教义方面的芥蒂和摩擦,这些摩擦经过七百多年的折腾,终于在1054年演爆出天主教会东西之间最后的决裂。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自称“正教”--东正教,主要分布在东欧各国;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自称“公教”--罗马公教。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地世风日下,社会良知摇摇欲坠,许多神职人员的学术品德修养无法满足要求严格的教友的需要。在这个世道人心低沉的时代,教会有志之士,曾多次呼吁召开大公会议,进行宗教与社会改革。1517年10月31日,德国奥斯定会士马丁.路德神父在威登堡公布了他的九十五条控诉状,批评教会当局有关不合理的立论和做法。于是点燃了十六世纪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关于罗马天主教内部因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而导致的分裂,一般认为是教会内部很多人渎职,滥用权势,致使一些人看不惯教会,又无力挽回狂澜,终于失望地放弃了天主教会。事隔将近五百年,今天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昔日宗教改革运动的真正因素是属于内在精神方面的,也就是说:到了中古世纪结束之际,人们一心渴望追求福音中耶稣基督真正的面目。这是经过几百年的痛苦考验之后,人们比较公平、客观的看法。近几十年来,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经多方努力,拉近彼此的距离。大家都认为马丁.路德的行为是出于宗教狂热热忱。教会是由人组成的团体,人的缺陷和缺失往往造成教会的不幸,这些不幸有时是难以弥补和复原的。这次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基督教,但分裂后的各教派在国际上仍统称为基督教。

  教会本着耶稣基督的训导福传天下,把天主的爱通传给世人,努力圣化人灵,福利社会,保全基督全部的宝训。教会从来没有改变、加添或删减天主亲自颁布的十诫和亲定的七件圣事。

  基督新教是在1517年从罗马天主教分离出去的教会

  16世纪初叶,欧洲的大小国家多达四百多个,其政治异常复杂,宗教生活也相当低落。 当时,罗马的圣伯多禄大殿兴建之中,费用浩大,一时不能筹措。教宗良十世派人到各处募捐,对踊跃捐赠者,颁赐若干大赦。颁赐大赦并非不合法,但担任劝募的人,或有过分重视金钱之嫌,因而招致许多人的反感。在1511年,德国天主教奥斯定修会的马丁路德神父前往罗马,目睹教廷的生活奢侈,遂萌生改革教会的决心,不过,他并没有“另起炉灶”的企图。实因后来的大赦事件,造成了他改革教会的导火线。1517年10月31日,他在德国威丁堡教堂张贴95条,发表了自己的信仰主张,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浪潮。不幸的是,这种浪潮愈演愈烈,进而涉及教会的基本信条。教宗无法说服他,就在1520年6月15曰颁布诏谕,限他在60天内撤消争议,否则,将其开除教籍。路德当众将诏谕焚毁,以表示愤慨。在1521年1月3曰,教宗剥夺了他的教籍。从此,新诞生的基督新教从天主教分裂出去,直到现在仍没有达到共融合一。


成义

  天主教主张人的成义得救,不但靠信德,而且也要行实这信德,即是信德要结出善工。基督新教各教派除圣公会(在1534年正式脱离罗马)、信义宗外,其他各派都主张人只靠信德就可成义得救,并不需要善工;可喜的是,在1999年10月31日,天主教与信义宗在德国奥斯堡正式签署《成义教理联合声明》。

  天主教的成义观

  信仰是无偿贶赠,因信成义。

  公元前1250年,上主雅威把若瑟家族从为奴之地--埃及领出来,在西乃山脉的曷肋布山与天主订立盟约--西乃盟约(思高版圣经P81-108)。此盟约是神人之间互立的权利与义务的盟约--双方性,是天主自我起始率先的行动(德国方济会士傅和德神父着《旧约的背景》P325厄罗兴典有条件的信仰盟约),要求以民作出回应--服从天主的法律和举行宗教崇拜。从旷野时期(申、主前1250年-前1200年)经过定居圣地时期(苏、民)到南北的合分与流亡巴比伦的充军期(撒上下、列上下)共700多年(到前561年止),此其间凡遵守法律的,则蒙祝福;弃守法律的,则受惩罚(列下二十五27-30,《旧约的背景》P6)。此时期,以民却误解了此有条件的信仰真谛,其错误观念中认为获取天主的爱就是成就所换挣。更遗憾的是在宗教改革时代,强人路德最终还是爬到另一个无可救挽的极端--只“信”足够了,而拒绝一切功行的价值。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德,而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难道这信德能救他吗(雅二14)?

  确实,天主国的救恩不是论功行赏的,而是与天主建立位际关系。打破论功行赏观念在福音中是屡见不鲜的。主,你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耶稣伸手抚摸他说--我愿意,你洁净吧(玛八1-3);百夫长的仆人的康复,基督对百夫长说--在以色列我从来未遇见过一个人有过这样大的信心(玛八5-13);你看见吧,你的信德救了你,这是耶里哥盲者复明恩典(路十八:35-43)。特别在雇工比喻中,耶稣对那个“红眼病”说--难道不许拿我所有的财物行我所愿意的吗(玛二十1-6);在荡子比喻中(路十五11-32)和拉亚禄复活中(若十一17-44)--主耶稣打破自己民族因守法而得赏报的固有观念,进一步加强了与主建立位际关系。显然,雇工与主人之间的权利与名份绝对不能套在天人之间位际关系上。从上面小小片断可知,不论功行抑或无功行赏,都与恩宠性不相违背,一切都是天主的恩惠,我们那一样不是领受来的(格前四7)。天主在我们内工作,使我们愿意,使我们力行,为成就他的旨意(斐二13)。我们该明白,无偿恩宠与赏报不是件东西--物质性,而是天主整个自我的给予,如此报酬决非凭任何名份可要求的赏报,反而是天主恩赐,永恒无偿的。

  马丁·路德对物化恩宠的反弹推出唯独靠信成义,唯独恩宠,唯独圣经的三大至上原则。他的神学信念与圣经相悖。以致在德文罗马书三28中“成义”之后加上alene唯独一词,可知他没有遵从圣经,不尊重圣经权威。他宣称义人只靠信本身便能成义,《雅各伯书》是“无价值的书信”。但是,雅各伯书二24明确表示人的成义是由于行为,不仅是由于信德。强人马丁.路德主张成义只靠信德,不靠圣事和个人努力。他在教堂竟然鼓吹只靠信心,更甚在讲道台上宣称--我可在一天内犯罪奸淫100次而不影响我在上帝前的成义(史考特与金柏莉夫妇着《甜蜜的家--罗马》P7)。确实,天主教与新教都同意救赎是来自恩宠(弗二8-10),但圣经没有否定行为的价值(罗二6,玛二十五40)。

   基督新教的成义观:因信称义

  因信称义是新教救法论的核心,主张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根据基督宗教教义,人因有原罪和本罪,不能自救,在上帝面前不能称义。唯一的救法是借上帝之子基督将救恩赐给世人。因此,拯救的根源来自上帝的恩典。这是基督宗教各派共同的信仰。至于如何使罪人获得这种恩典,收到得救的效果,在新教看来,这是把圣事作为上帝和人之间的一种“交易”。在基督新教看来,天主教规定信徒必须按教会的要求履行某些功课或善行,如做弥撒、奉献、悔过、补赎等,表示自责或补偿,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教会神职人员(神父、主教和教皇)成为垄断救恩的代理人。新教认为这不仅违背《圣经》的教训,而且带来许多弊端,根据《新约》的《罗马人书》和《加拉太书》的教训,认为遵守律法和诫命不能使人称义。得救的真谛在于相信和接受耶稣基督为主,凭借信心,通过圣灵的工作,使信徒和基督成为一体。由于这种神秘的结合,基督的救赎就在信徒身上生效,使信者“还是作为罪人的时候,在上帝面前得及被称为义”。新教认为行善是应该的,但这是重生得救的表现,而不是一种功德,其本身没有使人得救的效能。


天主观

  天主教的天主观

  天主教是信仰以色列所期待的弥赛亚、唯一的救主耶稣基督,以敬拜他是主基督为信仰核心。通过这信仰的认识,在基督内,接受圣神的洗礼,敬拜天主圣父,成为父的子女。这就是三位一体的天主观。

  信仰,首先不是对某些特定教义的认识,而是天主圣父的自我展示、个人与天主的相遇和对他的皈依。信仰不是知识的雏形的、部分式的、或者模糊的形态,而是纯正的知识。信仰不是接受一套关于天主的理念或教义,而是一种道德反应,绝对信靠他的诺言、坚守他的言语、期望他的帮助、相信降生成人的真命天子--耶稣基督身上的天主大能。

  信仰是对天主皈依的呼召,而最彻底的皈依就是完全地转向上主和他的国。此信仰就是接受天国降临的福音,由耶稣本人宣认的。它仍然不是要对某些教义认同的教条式信仰,而是对天主圣言--耶稣的完全信靠,接受他的召唤,作一个终生不悔的追随他的抉择,接受洗礼,进入生命的门,和基督同死、同生,获享他救恩的许诺,并在人间践行天国,把基督的爱活出来。

  基督新教的天主观

  敬拜他是主基督为信仰核心。除了唯一神派、耶和华见证人派、普救派、一位论派、完全不信一个天主有三位格,即是圣父、圣子、圣灵,只相信有一个天主外,其他基督新教的各教派基本与罗马天主教会一致,绝对坚信一个神有三个位格,即是圣父、圣子和圣神(灵),只相信有一个上帝。


圣事

  天主教的圣事观

  天主教尊重圣经,忠实履行与保全耶稣基督的宝训,从来没有改变、加添或删减耶稣亲自建立的七件圣事。

  圣事是从耶稣十字架的苦难,那无穷的功劳而得到它的价值。它是由耶稣基督所建立,又经教会确定了的七个神圣标记,由教会用作救赎我们的途径。耶稣愿意用这种外在的动作来表示不可见的恩宠的通传,这种通传就是圣事。圣事共有七件,称为七件圣事(Sacraments):圣洗、坚振、感恩(圣体)、忏悔(告解)、病人傅油,圣秩、婚姻。

  基督新教的圣事观

  基督新教一般只承认两种圣事,即圣餐礼和圣洗礼,认为是圣经明确记载由基督亲自设立的礼仪。

  除圣公会外,基督新教其他教派仅仅保留耶稣亲自建立的七件圣事中的圣洗圣事。对于耶稣建立的圣体圣事,基督新教仅称之为圣餐,只是纪念耶稣在晚餐厅成圣体圣血时所举行的礼仪,但并不相信饼酒在被祝圣后立即变成耶稣基督的真实血肉。对于坚振、告解、病人傅油(终傅)、圣秩、婚配五件圣事都删除了。在婚姻方面,天主教世世代代谨守不渝:有效婚姻不可拆散(离婚);基督新教各教派允准离婚。

  新教强调信徒人人都可为祭司。认为既然只凭信心即可得救,那么信徒人人均可为祭司,无须神职人员作为神人之间的中介。此外,信徒还可以互相代祷,每个信徒都有在宗教生活中彼此照顾相助的权利和义务,都有传播福音的天责。这就冲淡甚至取消了神职人员与一般信徒之间的差别。虽然新教的多数宗派仍然保留教务专职人员(牧师等)的职称和封立仪式,但这主要是职务上的标志,不意味着具有颁赐恩典的特权。


天主启示的传递

  天主教观点:

  主张天主的启示来自圣经和圣传,并称之为信德宝库,世世代代忠诚地保管。

  一、宗徒圣传

  “主基督、至高天主的全部启示之完成者,命宗徒们把那曾藉先知们预许、由他本人实现及亲口宣布的福音,向一切人宣讲,藉此,而把天主的恩惠,通传给他们,并以福音作为一切得救的真理和道德规范的根源”。

  宗徒的宣讲

  福音的传递,依照上主的命令,是以两种方式进行:

  口传:“宗徒们以口头的宣讲、以榜样和制度,将他们从基督的口授、生活和行事上所承受的,或他们从圣神的提示所学来的传授给人”;

  笔录:“宗徒及他们的弟子们,在圣神的默感下,把救恩的喜讯辑录成书”。

  藉宗徒继承(apostolic succession)而延续

  “为使福音在教会内时常保持完整与生生不息,宗徒们立了主教们作为继承 者,并把自己的训导职务交给他们”。因为,“以特殊方式写在默感书上的宗徒们的宣讲,必须以不间断的继承予以保存,直到时期的圆满” 。 这种在圣神内完成的活生生的传递,称为圣传,因为它有别于圣经,纵使跟 圣经有密切的关连。透过圣传,“教会在它的教义、生活和敬礼中,把本身所是以及所信的一切,都传诸万世,永垂不朽”。“教父们的言论证明了圣传 确实活生生地存在着,圣传的丰富内涵渗透在教会实际生活的信仰和祈祷中”。 就这样,圣父透过圣子,在圣神内所作的自我通传,不断在教会内临现和进 行:“过去曾说过话的天主,仍不断地与他爱子的净配交谈;而福音的充满生命的声音,藉圣神而响遍教会,藉教会而响遍全世界。圣神引领信友走向一切真理, 并使基督的话洋溢于他们心中”。

  二、圣传与圣经的关系

  一个共同的泉源

  “圣传与圣经彼此紧紧相连并相通,因为两者都发自同一的神圣泉源,在某种情况下形成了同一事物,趋向同一目标”。两者都使基督的奥迹在教会内临在并使人受益,基督曾许下要与自己的门徒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 (玛28:20)。

  两种不同的传递方式

  “圣经是天主的话,因为是在圣神的默感下写成的 ”。

  “至于圣传,则保存了主基督及圣神托付给宗徒们的天主圣言”,并把它“完整地传授给他们的继承 者,俾在真理之神的光照下,他们能以自己的宣讲,把天主的话忠实地保存、陈述及传扬”。 于是,教会受托传递及解释启示,“并不单从圣经取得一切有关启示之事的 确实性。因此,两者都该以同等的热忱和敬意去接受和尊重”。

  宗徒圣传与教会传统

  我们所说的圣传是来自宗徒,是他们从耶稣的言行举止所接受、及从圣神那 里所学到而传授的事。事实上,第一代的基督徒还没有写下新约,而新约本身也证实了圣传是一个活生生的传授过程。

  与此不同的,是地方教会历来所产生的神学、纪律、礼仪或敬礼方面的“传 统”。它们构成了具体的模式,透过这些模式,伟大的圣传就能以适当的方式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代表达。在宗徒圣传的光照下,这些传统可被保存、修改 ,甚或依照教会训导的指示予以放弃。


  三、信仰遗产的诠释

  信仰遗产交托给整体的教会

  蕴藏在圣传和圣经里的信仰“神圣遗产”(信仰宝库) (弟前6:20),是 宗徒们委托给整个教会的。“当全体子民依恃着它,并与自己的司牧团结一致,在宗徒的训诲、共融、擘饼及祈祷上持之以恒,即坚守、实践及宣认所传授的 信仰时,主教与信徒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精神团结”。

  教会的训导当局

  “正确地解释书写的或传授的天主圣言的职务,只委托给教会内活生生的训 导当局,”即是与伯多禄的继承者──罗马教宗共融的主教们,“他们以耶稣基督的名义行使这权力”。 “但教会的训导职务并非在天主的言语之上,而是为它服务,这职务只教导 所传授下来的真理。因为,训导当局因天主的命令和圣神的助佑,虔敬地聆听天主圣言,圣善地予以保管并忠信地加以陈述。训导当局提出为天主启示的一切当信之 道,乃取自唯一的信仰宝库”。 信友们由于追忆基督向宗徒们所说:“听从你们的,就是听从我”(路10:16)这句话,应顺服地接纳牧者们以各种方式所给予他们的训诲和指示。




  天主教教堂内部



基督教观点:

  唯独圣经

  基督新教各派强调惟一根源就是来自圣经,对天主教所强调的圣传拒绝不纳。

  唯相信圣经,只凭据圣经论据,只有记载在圣经里,才有效力。一切不符合圣经的理由,都拒绝承认圣事的事效性,这就是唯独圣经。

  认同天主教圣经观,但不承认旧约中属于七卷希腊原文的巴路克书、多俾亚书、友弟德书、智慧书、德训书、玛加伯书上及玛加伯书下为天主所默启的圣经

  《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共66卷:《旧约》有39卷,《新约》有27卷


  自由解经

  基督新教各派对圣经的解释和用法不尽一致。如基要派强调圣经的每句每字都出自上帝的灵感,绝无讹误,其他一些派别的神学家却认为圣经是上帝启示的记录,它反映了圣经各卷的作者在不同时代对上帝启示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应用文字考据和历史考证的方法研究和解释圣经,以发现其中蕴藏的真理。总之,各教派主张每个信徒都可自由解释圣经,按着自己的解释去了解圣经。因为每个信徒都可以借圣灵的引导直接从圣经领悟上帝的启示和真理。因此,致使基督新教内部分裂成许多不同的教派,各行其是。


  崇拜祈祷

  天主教的崇拜:礼仪生活的中心是弥撒圣祭。

  天主教注重礼仪生活,阅读、默想、分享、见证生活圣经,常年施行圣事,天天为天主子民奉献圣祭,拯救人灵,领受主的体,恭敬耶稣圣心和圣母无玷圣心,追悼先人……

  基督新教的崇拜:解释圣经,宣传教义、唱赞美诗   新教很重视崇拜仪式的改革。首先是将弥撒改为使用民族语言的圣餐礼文,并逐渐以较为灵活的形式,引用《诗篇》、经课、祷文等,由信徒参加诵唱。有些宗派还编成专书,供公开崇拜之用,如圣公会的《公祷书》。新教在崇拜中很重视讲道的作用,其内容为解释圣经,宣传教义,以坚定听众的信仰和诱发宗教热忱;有时还从教义出发对社会道德政治问题作出评论。由参加礼拜的全体信徒同唱赞美诗也是新教在崇拜仪式上的特点之一。

  敬礼圣像

  天主教许可在教堂或教友家中供奉任何圣像,犹如供奉先人的遗照一样。

  上主天主是一切受造物之美的源由(智十三3)。他是万有,超越他的一切化工(德四十三27-28)。


其他区别

  1、在成就大义上,基督教(新教)各派都主张靠信德可称义,通过行为成义(得胜);天主教按耶稣基督的教诲,一方面靠信德,一方面要遵照天主的旨意行善功。


  2、在圣事上天主教有七件圣事:洗礼、坚振、圣体(天主教徒相信面饼和红酒经过神父祝圣后从实质上就成为耶稣基督的体血,因此称圣体圣事)、婚配、告解(我们认为主教们是使徒的继承人,根据新约圣经若望福音20章21~23节,便有了现在的告解圣事)、圣秩(也称神品,即成为神职人员)、终傅(病傅);基督教各教派都予以变化(并不成为圣事)或者删除。另外天主教不许离婚,基督教允许。

  3、根据教义的来源:按天主和基督的传授,有两个来源:圣经和圣传,又称信德宝库;基督教只承认圣经为唯一根源(事实上也包含一部分类似“圣传”,比如宗徒信经等,但是新教认为天主教的圣传有误,已经不能作为教义来源)。

  4、圣经的卷数目录,天主教新旧约共七十三卷,其中旧约四十六,新约二十七;基督教圣经只有六十六卷,旧约只有三十九卷,基督教把旧约中用希腊原文写的七卷划为次经,不承认是天主所默示的。

  5、在礼仪上,天主教注重礼仪生活,基督教在一些礼仪方面则予以简化和删除。

  6、在体制、信仰内容和教务行政上,普世天主教会都奉行统一的教义、戒命、圣事;基督教各教派都有所不同,除公认异端外的所有教会,都有共同的基要信仰,但各有所侧重。信教在行政方面互不联系,教会的沟通类似于一个有实体的松散联盟。

  7、对于圣母玛丽亚,天主教给与适当的敬礼,因为她是耶稣基督肉身的母亲,养育基督,在基督代人补赎时为基督分担精神上的痛苦,并有服从、谦卑、忍耐等等美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基督教尊敬玛利亚,也认为是圣徒学习的榜样和模范,但不认为“圣母无原罪”,也不承认她是“天主之母”(圣经中,耶稣也从没有称呼玛利亚为母亲)。但是某些不了解敬礼玛利亚的肢体甚至谴责、曲解天主教恭敬圣母玛丽亚的本意。

  8、关于供奉圣像,天主教许可教友在家中供奉圣像,共教友瞻仰敬礼,比如供奉耶稣苦像,就会使我们想到耶稣为我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代人赎罪的大恩等等。基督教反对供奉圣像,认为是崇拜偶像,是罪恶的行为。

  9、关于祭祖,天主教为慎终追远、发扬先祖的美德,在一些时候举行祭祖典礼,遵循天主十戒第四戒。基督教反对祭祖典礼,认为是崇拜偶像,有的行鞠躬礼,有的只做一般记念。

  10、在称呼方面无论是对于主的称呼也有不同,天主教称天主,基督教成上帝或 神(前面有两个字节的空格),在天主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位,天主教根据译为圣神,基督教译为圣灵。在圣经中对与地名、人名的翻译也有不同,如天主教称伯多禄,基督教称彼得,其他不一一列举。

  11、神职人员,天主教神职人员,修女等需要发愿终生坚贞,基督教无此要求。另外天主教神职人员称为神父"priest"(比神父低一级的叫执事,高一级叫主教"bishop",其主要区别为可执行圣事的多少),基督教根据教派不同多称为牧师"minister",也有称为长老等等的。天主教有修女,基督教没有。



天主教与东正教

分裂原因

  由于东西方两派教会都自认为自己才是天主教的正统,因而,两派人马相互争夺天主教会的首席地位。罗马教皇以教会元首自命,自命不凡;同时,君士坦丁堡教长以总主教自居。所以,东西方教会分裂不能说是神学的争执,因为神学争执在之后才发生的。天主教的分裂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文化的差异也是分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前言所提,东西两派的希腊文化和拉丁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一面,而在宗教面反映出来。拉丁人被日耳曼民族征服,产生新的血缘;另一方面,希腊民族与斯拉夫人和亚美尼亚人通婚。因此,古罗马的纯一种族变成两种不同的种族。文化背景不同,神学思想上所存在的问题就不同。例如:东派教会认为“得救之道”是“圣言成血肉”,而西派教会强调“救赎论”。由此可知,两派宗教认知的差异。再来就是东方帝国和西方帝国的逐渐分裂,因而也造成东西方教会的分歧。在西方,教宗可以自由的行使职权,管理调度西方教会与文化。但在东方,牧首因为驻节在京都之地,在行使职权受到拜占庭皇帝不少的牵绊。这也是东西方教会领袖的不同之处。


历史背景

  起始原因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各自为政的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天主教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分化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东派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派。从而,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就成为东西教会的宗教中心。

  由于时代的交替和帝国的衰弱,罗马帝国在地中海世界的霸业也逐渐消失。以前各民族都屈服在帝国的统治下,因而大多数人都懂希腊文和拉丁文。教会也因此易于从事教会活动。帝国的衰弱,语言的统一使用也成为空话,东西方教会各自以希腊文与拉丁文钻研宗教问题,忽略双方的交流,造成更大的宗教隔阂,进而发生了历史上的天主教大分裂。


综合比较

  在教义方面,东正教主张圣神只来自圣父,天主教则主张圣神来自圣父和圣子。东正教没有关于“天堂”和“地狱”之间存在“炼狱”的说法,而天主教声称两者之间有炼狱。东正教否认贞女玛利亚童贞受孕及其肉体升天的教理,而天主教承认。东正教不承认罗马教宗为普世教会首脑,只承认他的主教和“西部教会牧首”的职位,而天主教教宗自称是全世界教会的领袖。

  在神学方面,东正教没有什么革新和发展,较保守、缺乏活力,天主教则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在世界许多地区开展的活动较有生气,主张社会开放、自由、平等,提出诸多进步神学,像解放神学、妇女神学、大众神学、等。

  在礼仪方面,东正教教士衣着打扮与天主教教士不同,东正教主教头戴圆顶帽,身穿银白色或黑色神袍,胸挂圣像,手持令牌,而天主教主教头戴桃形尖顶帽,身穿特制黄色神袍,胸挂十字架,手戴权戒;举行仪式时,东正教除了可使用希腊语外,还可使用地方民族语言,天主教则在长时期内只使用拉丁语(天主教在梵二之后,允准用本地方言),但有些天主教教会也可以使用地方民族语言;唱圣歌时,东正教唱诗班没有风琴伴奏,而天主教唱诗班则有;祈祷时,东正教徒用三个手指﹝拇指、食指和中指﹞在胸前自上向下,自右向左画十字,而天主教徒用整个手掌在胸前自上向下,自左向右画十字;受洗时,东正教采用浸水式,天主教则采用注水式。东正教主张婴儿受洗后就有资格领圣体,天主教则持反对意见。东正教的坚振礼在小孩﹝七岁前﹞受洗不久举行,天主教的坚振礼在小孩长到七岁到八岁时进行;举行圣餐礼时,东正教使用发酵面包和酒,天主教使用无酵面包,并规定,只有神职人员才能使用面包和酒,一般教徒只能使用面包;礼拜时,东正教堂里不摆坐椅,参加者只能站立,而天主教堂里放有成排的长板凳,供祈祷者跪坐;忏悔时,东正教规定,教徒在神父面前可站、可跪,天主教则规定,教徒在神父面前只能跪着;东正教允许除主教以外的一切神职人员结婚,在婚姻问题上比较自由,而天主教则很严格,一切神职人员都不得结婚,强调独身主义和禁欲主义。   在节日方面,东正教的一些大节日与天主教的大至相同,只是称谓不同。在神品方面,天主教分裂后,东正教会实行牧首制,牧首制确立后,神品分黑白两种:黑神品有修士、修士辅祭、修士大辅祭、修士祭司、修士大祭司、主教、大主教、督主教﹝牧首派驻国外教区代表﹞、都主教、牧首;白神品有诵经士、副辅祭、辅祭、大辅祭、司祭、大司祭、司祭长等,天主教会神品分为七品:司门员﹝一品﹞、诵经员﹝二品﹞、驱魔员﹝三品﹞、襄礼员﹝四品﹞、副助祭﹝五品﹞、助祭﹝六品﹞和主教﹝七品﹞。罗马教廷制进一步发展后,主教品位又分为教宗、枢机主教﹝红衣主教﹞、宗主教、 大主教和一般主教。



  红衣主教服饰


  在教历方面,东正教使用儒略历法,是现在公历的前身,即旧历。罗马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对旧历进行改革,于1582年公布新历法,称格列历法,自那时起天主教就用此历法。此历法被多数国家使用,被公认为公历。

  在教堂方面,东正教教堂的建筑式采用拜占庭式,或斯拉夫式。天主教教堂采用罗马式或哥德式。而其内布置也各有不同,东正教堂圣坛中央挂有圣像,四周则挂圣徒画像,而天主教堂圣坛中央挂圣母玛利亚画像,圣坛两旁挂耶稣画像,周围墙上挂十四幅耶稣受难画像。

  在哲学方面,东正教哲学主张天主和世界的统一、天主和人类和谐性、神性与人性结合、神学与哲学合一,反对理性,提倡神秘主义,通过神秘主义,使人吸取神的智能,强调救世主如何变成有血有肉的躯体和如何降临于人世的奥秘;天主教哲学主张理性,强调天主的启示和人类的理性是一致的,反对神秘主义。东正教哲学提倡用神学和哲学的思维方式来建立真正的基督文明,贬低天主教,认为天主教不能发扬基督的博爱和自我牺牲精神,指责天主教把天主和人类分离开来,因而不能建立真正的基督文明。


中国天主教

  天主教大规模传入我国有两次:第一次于元朝铁穆耳时期(十三世纪末),时称“也里可温教”。第二次于明末(1582年)再次传入中国,定名为“天主教”。

  天主教会在元朝时,曾由方济会会士孟高维诺来华,任北京总主教。不过未能融入汉人社会,并随元亡而终。至明朝中叶,开始有天主教传教士到达中国。隶属于耶稣会的利玛窦成功进入中国传教并获得明朝皇帝信任,天主教再次在中国传播开来,虽然经历清雍正“禁教”政策以来的各种影响,但天主教在中国至今已经根深蒂固。   辛亥革命后,教会采取了天主教“中国化”的措施。1922年教宗比约十一世派遣刚恒毅为教廷驻华专使。1926年教廷首次任命六位中国籍主教。1946年教廷宣布在中国建立圣统制,全国设137个教区,分属20个总主教区,辖教友300余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的天主教会仍然与罗马教宗保持共融。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07年6月30日向中国的天主教徒发一封名为《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天主教徒信》的牧函, 他在牧函中坚持教廷才有权任命主教,但在提名主教的名单上,教廷可以和中国内地能够达成协议;此外,他促请中国政府给予信徒宗教自由,并期望能够和北京政府重新建立外交关系。教廷随牧函附有一份声明,声明中指出,“教宗本笃十六世表示完全愿意同民事当局展开平静而建设性的对话,最终找到解决有关公教团体的各种问题的办法;从而实现我们所期盼的圣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正常化。”

  目前在中国大陆的天主教教友人数,预估约有1500万人。华人世界的天主教皆为拉丁礼的罗马天主教会。

  
[ 此贴被mylord在2010-11-02 16:07重新编辑 ]
mylord

ZxID:3331904


等级: 文学大师
倦怠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11-01 0


圣痕

      圣痕又叫做圣伤,英文写作 stigma ,源自希腊文στίγμα,意思是纹身的记号。圣痕被认为是一种超自然现象,则可写成 stigmas 。在基督教的历史上,经常会有异像出现在基督徒的身体上,所展现的现象则是与基督受难时的情况一样,甚且更为厉害,例如在手掌心或头部大量无原由地留下鲜血,或者自双眼中也流血。不仅活生生的人出现难以理解的异常现象,就连无生命的雕像也会留下血泪,更是神奇。科学界无法解释诸如此类的事实,只能默认是一种极端的宗教上的心灵现象。另外也是美国1999年同名恐怖片。


圣痕的显像

  圣痕显现的方式因人而异,大部分的案例是教徒的左右手掌与脚踝出现圆形伤口并有不等量的出血现象,但也有个案是显现在膝盖、额头等其他部位或甚至是双目流下大量血泪等等。而在不同的案例中,有些圣痕没有任何感觉,有些却会带来无比的剧痛。



圣痕的分类

  圣痕有三种:

  第一种是皮下出血点,不经意的磕碰、静脉注射或其它原因形成,小的有芝麻大,大得比指甲略大些。因为手脚是容易磕碰的地方,产生这种现象并不奇怪。这些出血点都在静脉部位。

  第二种是手脚附近局部皮肤不明原因溃疡。

  第三种最为神奇,手心皮肤会自行裂开并出血,形似钉痕,没有疼痛感,会自行愈合,这种才是基督徒所说的真正的圣痕。

  跟耶稣一起被钉死的,还有两个强盗,很难断定出现“圣痕”的是基督的门徒还是强盗的传人,圣痕是圣灵的印记还是邪灵的印记不好说。天主教信徒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出现圣痕的几率肯定会超过其它教派,这只能说是一种偶然。但是具医学界来看,圣痕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皮肤病,具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病症,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一中。


圣痕的案例

圣方济各

  世界最早的圣痕发生在十三世纪的圣方济各的身上。传说因著天主的圣意安排,在圣弥额尔总领天神的四十天斋期前,天主显现异相,在他身上印下了耶稣受难时所承受的五伤(即双手双脚与左胁)用以感化罪人的硬心,使之痛改前愆而得救恩。圣方济各的圣痕也是至今为止罗马教廷唯一官方承认的圣痕。


毕奥神父

  1918年,正在耶稣苦像前祈祷的毕奥神父(Pio of Pietrelcina),身上忽然出现五伤,伤口贯穿他的手掌并且大量出血。在此后毕奥神父的圣痕始每天平均流出两盎司的血液,但是从不需输血伤口也未曾发生感染。虽然一直有不同的医生试图治愈他,但是直到他去世的五十年间伤口从未愈合疼痛感也未曾减轻,轻一碰触就会造成剧痛。


圣女爱波芙

  圣女爱波芙自从十四岁时,身上就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圣痕。那年复活节前夕,爱波芙的身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图案,酷似十字架的图案,并且还不断流著鲜血,但她身体仍然没有因为流血而有何不适。 31岁时,左膝盖处又出现了耶稣的样貌,经过医生检查确定是自然浮现在皮肤上的影像。这些图案多年来一直留在爱波芙的身上,从未消失过。



科学说法

  有人从医学的角度认为当人体的精神状况到达极限时可能会连带使肉体产生某些不可思议的变化,但此一说法没有办法得到确切的证明。


受难的部位

  千百年来所有的耶稣受难图和雕像都显示长钉贯穿的部位是在耶稣的手掌,但近来有研究指出人体的手掌无法承受全身的重量,如果手臂没有与躯干平行,那麼手掌承受的负担更会大幅增加,所以实际上长钉贯穿的地方手腕比手掌可能的多。但另有一些人认为此一说法没有考虑到脚踝也受到长钉贯穿,身体大部分的重量是由脚踝承受,因此手掌支撑身体并无可议。


教廷的态度

  教廷时常派出人员验证神迹的真伪,圣痕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有时可以发现明确的证据证明圣痕系由伪造,但绝大多数的情况既无法证明其真亦无法证明其伪,所以教廷对于圣痕的态度极为保守,几乎从未就任何个案发表意见。 到目前为止教廷唯一正式承认的即为圣方济各的圣痕,而本笃十六世则曾口头认定毕奥神父的圣痕为真,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批判说法

  由于圣痕的真伪极难验证,因此世界各地都有自称是圣痕者的出现。批判者认为不论是为了宗教理由或敛财,所有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上弄些伤口故弄玄虚。他们认为本来会被视为无稽之谈的事,一但加上宗教之名,似乎就变的神圣而不可侵犯了。


都是耶稣惹的祸

  圣痕指的是一个人身上突然出现如耶稣基督当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时,头部、手部、脚部和身上所受到的那种伤痕。历史上有许多虔诚的教徒身上都曾经出现这种 “圣痕”,但一直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而且这些“圣痕”并不全都出现在基督教信徒身上。不管是教会,还是科学家,2000年来一直都在试图解释这种现象。


自称患圣痕病的意大利人

  前不久,有个名叫乔佐·邦佐万尼的人专程来到莫斯科,就是为了向俄罗斯信徒展示出血的伤口。俄《共青团真理报》记者斯韦特兰娜·库津娜闻讯前往他下榻的 “俄罗斯宾馆”进行采访。只见他住在一间小小的房间里,脸色苍白而软弱无力地躺在一堆血迹斑斑的绷带中间,疼得直哼哼。手部的一些小窟窿在往外流血,脑门上有个十字架形的伤口。他的妻子在一旁忙着给他换湿敷。伤口几乎每天都要出血,医生们无法治愈这些伤口。除此之外,医生还发现他的血跟别人的不一样,有一种玫瑰香味,而且他并不是突然得的这种“圣痕”。

  据乔佐说,圣母在意大利托梦给他,叫他马上赶到葡萄牙一个叫法季玛的小镇,大约100年前圣母就是在那里显的圣。乔佐去了,站在一棵每年都有香客从世界各地涌来朝圣的大橡树前,突然便失去了知觉。等他苏醒过来之后发现双手在出血,从那时起一直持续了10年。


圣痕的来历

  在罗马帝国时代,“圣痕”这个词表示奴隶或犯人身上的烙印。自基督学说广为传播之后,便改用它来称呼耶稣受刑时所受的伤:被穿透的手掌和脚掌、被荆冠划伤的脑门和让军团士兵用矛洞穿的胸口。过去认为,基督教信徒都笃信耶稣的信仰和痛苦,于是都想接过他的不仅是精神上还有肉体上的伤痛。如有一些人的“圣痕” 出现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星期五,到星期天伤口自动愈合不再出血。

  据俄罗斯宗教学家、历史学副博士阿纳斯塔西娅·萨茨卡娅说,2000年来,历史上已经出现300多名得“圣痕”病的人,他们身上的“圣痕”形状和深度都不一样。据编年史记载,其中有瘤状肿块、有穿透性的出血伤口、也有像青伤一样的小红色斑块,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甚至还有正方形的。除此之外,许多得 “圣痕”病的人都有一只肩膀变形,像是在一个大十字架的重压下往下耷拉。


形形色色的圣痕

  尽管说得这种病的人基本上都是教徒,然而也有时候“圣痕”出现在一些不信教的人身上。比如说,比利时科学院前不久成立了一个特别研究小组,负责对一个叫路易莎·拉塔的普通妓女进行观察,因为她的双手出现了印痕。为了排除骗局,把她的一只手用绷带仔仔细细地包扎好,并留下印迹。实验结束后,科学家在绷带下方发现有像另一只手一样正在愈合却还在出血的伤口。

  葡萄牙有个30岁的叫多米尼卡·拉扎里的家庭妇女也得了类似的病。她从小就既不相信上帝,也不相信魔鬼。但几乎11年来她一直忍受着这种难以忍受的、定期犯的病痛。她手掌和脚掌都有穿透性的伤口,据给她看病的医生说,伤口都可以伸进去一个手指。这些医生在她身上还发现一个无法解释的现象:据里斯本中心医院的医生格列戈里·卡斯说,妇人伤口的血不是往下滴,而是流向大拇指方向,沿着大拇指流动,就像她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

  医生们还有一次看到血从她额头上往下滴,眼看就出来一些小小的伤口,像是隐性棘针划的,一段时间后又突然消失。

  另外,对很多圣尸现象也很难作出合理解释。有一种说法,他们的尸体甚至死后多年也不腐烂,有时在“圣痕”处渗出的血还很新鲜。为了证明这一点,美国的《伍斯特邮报》几年前还有过一则报道,说芝加哥的圣安德里安教堂的圣马克西米罗斯的蜡像在流一种“水分过大的血”,就因为放置在玻璃棺中的雕像装了圣者 1700多年前的骨头。

  那不勒斯从1329年起会定期出现一个有关预言的奇迹:圣人的干血粒被装在一些特制的坛子里,收藏在圣吉亚尔的长方形大厅里,迄今为止一直用来预卜该市及其居民的吉凶。如果在5月第一个星期六,还有11月19日的礼拜时间,坛子里的血粒开始起泡沫和往上涨,则说明来年风调雨顺,如果不见这种现象,就意味年成不好。据该城历史记载,这种预言通常都能兑现。


教会称观点

  教会对这些与“圣痕”以及神秘的出血现象有关的奇迹并不认可。还在16世纪召开的特兰托公会议上,教会便声称这种现象为“撒旦玩的把戏”。不过对普通教民来说,这种把戏一直是纯洁无瑕的象征。所以,有些神职人员为了刺激普通人的兴趣和信仰,不惜造假。有些狡猾的神职人员甚至想出一种妙招:用几根管子与藏在大袍里面装有红色液体的小瓶子连起来,伪造一种手掌出血的现象。现在还时兴一种特制的透明软膏,它遇烛光便能变成红色,在温度的作用下还能流动。

    莫斯科东正教圣大牧首公署代表阿尔捷米神父还说这是魔鬼作的孽。据他说,教会对“圣痕”病人表示极大的不信任,认为他们都是一些骗子和冒牌预言家,那些伤口多半都是人为的,或者是在魔鬼的影响下出现的,因为有魔鬼附体完全会出现这种情况。神父们认为,当一个人受到“魔鬼诱惑”,认为自己就是圣者,便会出现这种“圣痕”,可实际上是其全身心已被撒旦控制。


科学家的解释

  历史学副博士萨茨卡娅还说,她认为现代科学并不否认“圣痕”现象的存在,相反,认为这是人的心理在作祟。在科学家看来,“圣痕”出现的原因有自我暗示、心理障碍和感情上存在接过耶稣苦难的因素。

  据调查,患“圣痕”者一般都神经脆弱,易受刺激,心理上呈现某种病态。生理学家指出,病态多疑的人会导致自我得病,而经常性的病态情绪会强烈地联想到各种病症。譬如肺病患者在喉咙咯血阶段,身上会出现相应的溃疡,同时并发各种皮肤病。“圣痕”患者身上出现伤痕,通常与他们狂热的笃信有关。当复活节前一周, 教堂里诵读到耶稣上十字架的情景时,病态人就会过敏,产生强烈的受迫害心理,感到万分痛苦,好像是在亲身经历耶稣走向十字架时的磨难。继之,他们眼前会出现幻觉,仿佛在目睹耶稣被处极刑的活生生场面,使本来就是病态的神经系统受到震撼,结果身上出现“圣痕”,汩汩淌血不止。

  可奇怪的是,乔佐·邦佐万尼曾经过来自墨西哥和纽约的精神病学家的检查,他们一致得出结论,认为他的大脑不可能一连几昼夜绷得紧紧的,以致生出这些让人琢磨不透的伤痕。除此之外,为什么一些不信上帝的人的身上也会有这种圣斑?对此,目前还缺乏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相关链接

  世界上第一个“圣痕”患者是圣法兰西斯·阿西涅斯基。根据传说,从天上下来的六翼天使曾将要他肩负的苦难使命向他通报。这之后,从1224年到死前, 法兰西斯身上便出现出血的伤口。作家托马斯·德切拉诺在《奇迹论》中描述这些伤口是一些像黑钉子的鼓包,还像是穿透了肌肉。他发现,圣者即使死后,“圣痕”在他体上仍然保持铁的颜色和钉子的形状,好几年都不会消退。












圣杯

        Grail(圣杯)一词本来拼作graal,起源于古法语的gra(d)al,而gra(d)al则由中世纪拉丁语gradalis演变而来,意指某种餐具。对圣杯最传统的解释是在耶稣受难时,用来盛放耶稣鲜血的圣餐杯。历史上对圣杯有着各多种解释。最新的流行解释来自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书中说,圣杯并不像罗马教廷宣称的那样,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使用的杯子,而是一个隐喻;在塔罗牌中,圣杯是小阿尔克那中的其中一个花色;又有同名电影及同名动画片上映。




   基督教最为常见的礼仪之一是“圣餐”,仪式中人们饮用红葡萄酒来代表的基督之血。亚瑟王版本的传奇基于一段故事,说的是罗马将官朗吉诺斯曾用长矛插入基督身侧,以确认他的死亡。当时,亚利马太的约瑟夫拿来基督在最后晚餐中用过的酒杯,承接流出的血液。这具酒杯,一般被认为就是圣杯。基督的尸身,据说被放置在亚利马太约瑟夫家族的葬室内。爱德华一世率领的英格兰军队在十字军远征中几近溃败,于公元1274年从巴勒斯坦返国后需要重整士气。亚瑟王的骑士们被描绘成纯为正义事业献身的斗士。搜索圣杯可以更理想化这个目的。

  由于亚利马太的约瑟夫是基督的追随者,他在基督殉难后不久便遭到罗马人的监禁。他理应是保存下了圣杯,随身携带它旅经罗马到达法兰西南部,在那里的朗格多克省与抹大拉的玛利亚以及其他信徒们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据说他(可能与基督本人一道,很多人相信基督并未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作者才附加这种猜测。)前往英格兰,终生定居在现在英国南部的格拉斯顿伯里城。不列颠的第一座基督教堂就建在这个地方,现在仍然可见修道院的废墟,而圣杯或许就曾藏在这里。它从那时起就消失了,这成为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走上寻找圣杯之旅的起点。

  人们相信,圣杯曾在意大利停留了300年,先由罗马教廷的执事——圣劳伦斯僧侣保管。据说临近公元3世纪末,他派了两名西班牙军团士兵将它送回了他在比利牛斯山的家乡乌埃斯卡城。他的结局凄惨不堪——他的好友教皇西克斯图斯二世。罗马基督教会早期殉教圣徒之一,被罗马皇帝瓦雷利尤斯杀害。本书作者引用的日期属于传言,西克斯图斯教皇的殉难日应为公元258年。被处决数日后,他也被烤死在铁烤架上。圣杯在旧圣彼得罗教堂保存到公元711年。教堂的罗马式走廊上有一些可暗示圣杯存在的图案,其中有一位天使向耶稣交递酒杯。

  卒于公元1230年的沃尔夫拉姆·封·埃申巴赫,被普遍认为是中世纪最杰出的日耳曼叙事诗人。他的主要作品之一为《波西佛》,日后成为理查·瓦格纳的歌剧主题。他所用素材的一大来源是克蕾蒂安的作品,融会由普罗旺斯省基奥特提供的其他材料。基奥特的叙述多半基于他在西班牙的见闻,那里居住着穆斯林和犹太的哲学家,以及托利多城,那是当时科学与文化的中心。沃尔夫拉姆坚持认为,圣杯是类似“丰饶角”的一块灵石,它能提供无尽的食品和永恒的青春。

  圣杯的最终栖身之地(我们迄今仍能在那里看到它),是西班牙瓦兰西亚大教堂的一所附设礼拜堂。虽然罗马天主教廷从未把它崇为圣物,但他们承认它是最后晚餐中获基督赐福的酒杯,在圣劳伦斯把它送到西班牙之前曾为教皇们使用。圣杯如今保存在防弹玻璃之内。公元1437年3月18日,纳瓦拉,公元9世纪在比利牛斯山脉西南地区形成的王国。兴盛时期是11—12世纪,通过联姻这一家族曾占据加斯底尔、阿拉贡、里昂等国的王位,并在13世纪获得对法兰西的统治权。16世纪初,南部被西班牙王国占领,西部因纳瓦雷的亨利三世变成法兰西的亨利四世而被兼并。的国王派人将圣杯送到瓦兰西亚天主大教堂,尔后只于反法独立战争和西班牙内战时,因安全起见而两度短暂迁移别处。

  圣杯的纯金底托上镶嵌着28颗珍珠、2块红宝石和2块绿宝石。它的杯体高5?5厘米,直径9?5厘米,壁厚3毫米。包括底托,杯高17厘米,宽14?5厘米。杰出的考古学家安东尼奥·贝尔特兰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圣杯制作于佩尼亚的圣胡安修道院,制作者大概是来自拜占庭的金匠。圣杯的上部原制于近东地区,不是埃及的亚历山大便是叙利亚的安提奥克。贝尔特兰说,毫无疑问,圣杯是在公元前最后一个世纪的最后半期与公元第一个世纪的第一个半期之间造成。该时期恰好就是耶稣基督的生活时代。

  安东尼奥·贝尔特兰解释说,石质底托才是真正圣杯的组成部分。在这容器的立足之处,刻有一段无人能够完全确切翻译的阿拉伯语铭文。不同的译文有:“赠给携来辉煌之人”;“赞美玛利亚”;“慈悲之主”(这是阿拉伯人对安拉的称谓);“繁荣之主”,等等。根据一些传奇,铭文“LAPIS EXCILLIS”(超凡之石)有时也出现在上面。

  我们大概永远也不会知道圣杯的真实模样,但我们今天可以观赏到的那件精致而美丽的物品,可能就是耶稣基督在两千年前用过的真杯,而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奠定了西方神话与浪漫主义的基础。“圣杯”如今依旧引人入胜,它是我们文化结构的一个部分。就此而言,寻找圣杯的内涵不只是发现这物品本身,还要认同圣杯是什么和意味着什么。





圣餐

    圣餐就是为要记念主耶稣基督的死,但是一定要按照主耶稣基督自己所规定的来实行这一圣礼。圣餐是照基督所规定的,来分领饼和酒,以表明主的死,按理领受的,不是凭眼见,乃是凭信心,分领主的身体和血,并他一切的益处,以致灵性得养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长进。圣餐是主耶稣基督亲自设立的。

   
      圣餐[Eucharist Holy Communion]   基督教各主要派别共有的重要圣事。圣餐的设立源于耶稣与门徒共进最后晚餐,掰饼分酒给门徒时所说“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血”。基督教认为饼和酒是耶稣为救赎人类被钉于十字架的象征,基督教的一些派别认为耶稣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存在于圣餐中,但对于这种存在的方式各派说法不一。天主教称此圣事为圣体,使用无酵饼,而且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般信徒不领圣血(1963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改革后,允许平信徒兼领圣血)。东正教称圣餐为圣体血,使用发酵饼,信徒可领受圣体和圣血。是最重要的一项圣礼。东正教会每周日都会举行一次圣体血。新教各派不接受天主教传统的圣体礼仪,信徒可领饼亦可领杯(圣血)。各宗派的圣餐礼仪形式不尽相同,安立甘宗和信义宗的圣餐礼与天主教较接近。加尔文宗则认为饼和酒仅为基督血肉的代表。公谊派认为圣餐只是形式,故不举行这一圣事。基督教各派的圣餐礼均由神职人员。



意义

  圣餐中的饼和酒是表明主的死,也就是预表着主的身体,但是这饼和酒并不是主的身体,饼就是饼,酒就是酒。并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饼和酒经过祝福,经过祷告已经变成主的身体了,这都是人们对圣餐不明白的缘故。圣餐仅仅是预表着主的身体,但它们并不是主的身体,而主耶稣基督设立圣餐的目的,在于当我们看到这个仪式的时候,叫我们想起主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舍己。饼被掰开,预表着主为我们舍去他自己的生命;酒倒出,预表着主的血为我们罪人而流。当我们领受了这饼和酒之后,我们就应当感谢我们的主——那坐在天父右边的主,并不是我们心中的主。如果我们感谢我们心中的主,并向他祷告,这样,我们就落在偶像崇拜当中了。我们不要把这饼和酒当成偶像,它们不是主耶稣。虽然这饼和酒不是基督的身体,但是它们预表着基督的身体,因此就比世上任何一件事物更尊贵,所以我们更当尊重,不要看为平常。就好比看到我们去世的亲人的照片,我们决不能因为这照片仅仅是我们的亲人的留影,并非其本人,而毫不尊重地踩在脚下。对按理领受圣餐、凭信心领受的人就等于是吃喝主的身体,饮尝主的血了,就得着了圣餐的益处。因为主的身体和主的宝血可以养育我们的灵命,与主的话能够供养我们的灵命是一样的。

  在主耶稣基督为我们所设立的圣经、圣礼、祷告这三大外部的蒙恩之法都是围绕并见证救恩这一主题:“耶稣照着父神的旨意,为我的罪舍己,并救我脱离这罪恶的世代,又叫我在凡事上荣耀神,以神为乐。”圣礼中圣餐和洗礼所表明、印证的正是主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


世界圣餐主日

  每年的十月第一个主日,是世界圣餐主日,全球的新教基督徒都会在这一天举行圣餐仪式,纪念主耶稣。

  世界圣餐主日于1936年由长老会倡导设立,其后主流的新教教派纷纷加入。虽然东正教和天主教并没有加入世界圣餐日的活动,但东正教和天主教在每个主日都有圣餐仪式,因此实际上,在十月的第一个周日全球的基督徒都在这一天,共同参加了圣餐仪式,这场全球性的圣餐仪式,象征著普天教会的合一,和全球基督徒共同纪念主的恩典。

  圣餐的传统可以追溯到犹太民族的逾越节的晚餐。

  初期教会,圣餐就一直延续下来,自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以后,新教基督教的宗教礼仪仅剩下洗礼和圣餐,而每个教会的习惯上并不一样,并不是每个教会都是每主日进行圣餐仪式的,有些教会每月一次,有的甚至是每季才一次。

  虽然所有的教会都同意圣餐的目的是纪念主的死和主的复活,但有关圣餐的神学含意却是争执不休。天主教认为,每一次圣餐,主的灵都真正降临,并让圣餐转型为神圣的灵粮。是主的身体,但浸信会和五旬节教派的教会则认为圣餐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象征主的身体,而并非真的是主的身体,而路德宗的教会则介于两者之间,即圣餐并非主的身体,但是圣餐上有主的同在,已经不是普通的饼和酒了。

  无论那一种神学观点,所有的基督徒都认为圣餐是与主相遇,与众圣徒相交的重要活动,都是象征著教会合一和教会与主的合一,从这点看,世界圣餐主日经历了70年的历程,被越来越多的基督徒所接受,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












圣殿

    圣殿(the temple)或是古代以色列人最高的祭祀场所。在圣殿建成之前,以色列人在会幕中进行祭祀。直到圣殿建成,圣殿随即成为敬奉上帝的崇拜场所,也成了以色列民族的象征。



以色列消失的圣殿

第一圣殿

  以色列王国时代,第二代国王大卫为建殿的材料作预备,由继位的国王所罗门在耶路撒冷摩利亚山(圣殿山)兴建第一座圣殿。故第一座圣殿又称所罗门圣殿,圣殿长约30米,宽约10米,高约15米。圣殿落成后,随即成为敬奉上帝耶和华的崇拜场所,也成了以色列人民族的象征。直到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摧毁耶路撒冷,圣殿被毁。


第二圣殿

  前539年,波斯帝国推翻了新巴比伦王国。波斯王居鲁士大帝颁旨,让犹太人在公元前537年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由于重建过程并不顺利,第二座圣殿于公元前515年完工。在公元前37年,圣殿由大希律王得到扩建。直至公元70年,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暴政,结果提多将军率军围攻耶路撒冷,圣殿被焚毁,仅留下西边一道围墙(哭墙)。焚毁第二圣殿后,罗马帝国曾在圣殿遗址上盖一座邱比特神庙,将犹太省改名为巴勒斯坦。637年,伊斯兰教占领巴勒斯坦后在圣殿遗址上建奥玛清真寺,在毗邻兴建阿克萨清真寺。

第三圣殿

  1年7月29日,犹太人极端宗教团体“圣殿山忠诚者”在耶路撒冷老城马格里布门外的一个停车场举行简短仪式,纪念犹太第一和第二圣殿遭到外族毁灭,并象征性地为重建“第三圣殿”举行奠基仪式。结果奠基仪式引发了以巴的暴力冲突,终导致41名示威者和15名以警察受伤,另有27名示威者被捕。


  第二座圣殿在公元70年被焚毁后,只余西墙部分。公元691年,西墙被纳为伊斯兰教的奥玛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的围墙,圣殿原址现已是伊斯兰教奥玛清真寺。而现今的西墙则成为是露天的犹太会堂。1981年,哭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内。


所罗门的殿

  所罗门建造(约公元前940年),被巴比伦人毁灭(公元前586年)。当以色列民作为一个国定居下来后,他们用耶稣撒冷一座永久性的殿取代了会幕。大卫王从神那里得知殿的样式,他收集了建造的各种材料,但由他的儿子所罗门国王负责殿的建造、设备并制定程序。它是以允列拜神的热门地方(见列代志下6:7-10)。


以斯拉的殿

  以斯拉返回巴比伦后重建。在巴比伦人毁坏所罗门的殿后,七十年后被流放者根据古列的意思用一座小建筑代替殿(见以拉斯记6)。



希律王的殿

  在耶稣生活期间,由大希律王建建造的一座宏伟的新殿,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增建,一直到公元70年罗马军队围攻耶路撒冷时被毁灭(见马太福音24:1)。当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时,对耶稣的第一项指控是他说过会在三天之内毁坏和重建神殿(马太福音26:61),但约翰在他的福音中告诉我们说耶稣说的是他身体的殿(翰福音2:18-22)。见身体:body。


以西结的殿

  未来神国的殿,见于以西结预言。先知以西结在他书的最后部分说殿会在将来建立,即在以色列复兴他们地的时候。有些人会从字面上理解成当耶稣再次来到地球上时将进行的未来工程。它指导了在神的领导下的详细仪式及实际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法,但对其解释五花八门,因为先知和使徒们在其它地方表示神不需要建筑居住,而会居住在他信徒的内里:“主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你们要为我造何等的殿宇?那里是我安息的地方呢?”(使徒行传7:49;引自以赛亚书66:1-2)。使徒约翰在看见新耶路撒冷象征性异象时说:“我未见城内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启示录21:22)。



教会被比喻成圣殿

  “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成为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以弗所书2:19-22)。使徒彼得写道:“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彼得前书2:5)。



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城东的清真寺

  因其地基为沙里夫内院中部摩哩山的岩顶,故又称萨赫莱清真寺或岩石大殿。犹太教认为该岩顶为亚伯拉罕将其子以撒献给上帝之处,奉为圣地,古代两次在岩顶建立神庙,均被毁。伊斯兰教认为该地为穆罕默德升天处,亦奉之为圣地,于公元685-691年修筑此圣殿,奉之为第三清真寺,地位仅次于麦加的圣寺与麦地那的先知寺。有时误以为该殿为奥马尔一世所建而称之为奥马尔清真寺。圣殿为第一个采用拱顶的清真寺,为其后许多清真寺所仿效。殿的木质拱顶直径达18米,建筑堂皇。









神的名字

    在旧约圣经中神有几个名字表示自己。有些只单单指“神”。

  1.El-"......愿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赐福与亚伯兰”(创世纪14:19)。El还用于描写异教徒的假神以及以色列的神。

  2.Eloah-"但耶书仑渐渐肥胖,粗壮,光润,踢跳,奔跑,便离弃造他的神”(申命记32:15)。

  3.Elah-"于是,在耶路撒冷神殿的工程就停止了,直停到波斯王大利乌第二年”(以斯拉记4:24)。

  4.El Shaddai-全能的神。"亚伯兰年九十九岁的时候,耶和华向他显现,对他说:‘我是全能的神。你当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创世纪17:1)。另见全能的神:Almighty God。

  5.Elohim -Ailuoximu-神这种形式的名字最常见于旧约圣经中,使用2400次。复数形式表示伟大而不是复数(见创世纪1:1)。不是指三位一体的神:"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申命记5:6-7)。

  6.Yahweh-神的另一个名字是耶和华(英语"Yahweh",或"Jehovah")。这是以色列神立约的名字,意思可能是"他将是",神在荆棘里火焰旁是这样向摩西解释的(出埃及记3:13-15):

  “摩西对神说:‘我到以色列人那里,对他们说:你们祖宗的神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他们若问我说:他叫甚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甚么呢?’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自有的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神又对摩西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耶和华你们祖宗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耶和华是我的名,直到永远;这也是我的纪念,直到万代’”(出埃及记3:13-15)。


以罗欣(Elohim)

  Elohim是一个希伯来文的众数字。这字在旧约使用了超过二千次,是神的一个普通称号;众数是表示一种「华美的众数」(plural of majesty)。这字是从一个简略的名字El而来;El的字根很可能是「强」(比较创十七1,二十八3,三十五11;书三10),或「卓越」的意思。Elohim一般译为「神」。这名字强调神的超越性:神是超乎一切而称为神。有些人解释El和Elohim的关系,Elohim不过是El的众数字,两个名称可以互用(比较出三十四14;诗十八31;申三十二17、21)。在一些经文如以赛亚书三十一章3节,El是专用来说明神和人的分别。El表达出「神的能力和权势,及作为仇敌的人类的无助」(比较何十一9)。


主(Adonai)

  「主」这名词在希伯来文是Adonai(Adhon或Adhonay),字根的意思是「主人」。圣经一般翻译为「主」。Adonai在旧约中用了449次,其中315次是和耶和华的名一起使用的。Adhon强调一种仆人——主人的关系(比较创二十四9),显明一种神作为主人的权柄;至高的统治者神,是有绝对权柄的(比较诗八1;何十二14)。Adonai的意思应该是「一切的主」,或「至高的主」(比较申十17;书三11)。Adonai也可以用作个人的称呼,意思是「我的主」。


耶和华(Yahweh)

  「耶和华」(希伯来文Yahweh)是翻译自一个四个子音字母的希伯来字YHWH。这字原初的写法是没有母音的。正确发音今已不详。一些英文译本,曾将这名译为Jehovah,但大部分现代英文译本都将这字译为「主」(Lord)。犹太经学者一般都将这字读为Adonai,而下按正式发音将YHWH读出,这是对这个立约的名字表示尊敬。

  虽然这名字的来源及意义尚待商榷,但这个名称(在旧约中总共用了6,828次)应该和一个动词「to be」(是)有关,神在出埃及记三章14至15节宣告说:「我是自有永有的……」这个名字和基督所宣称的「我是」,有着特别的关系(比较约六35,八12,十9、11,十一25,十四16,十五1);基督正是宣告自己是与耶和华平等的。

  神用「耶和华」的名字,来表明他与以色列人的个人关系。亚伯兰在接受神之约的时候(创十二8),也是要回应神这个名字。神以这名字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拯救他们脱离捆缚,救赎他们(出六6,二十2)。Elohim和Adonai这两个名字,都曾在其他文化体系中被人用过,但「耶和华」(Yahweh)一名,是给以色列人的一个独特启示。

复合名字(Compound Names)

  神有很多个根据El(或Elohim)和Yahweh而来的复合名词。

  El Shaddai:翻译为「全能的神」。此名在原文大概和「山」字有关,是表明神的能力。神也以这名字来表明自己是守约的神(创十七1;比较1至8节,那里将约复述)。

  El Elyon:翻译为「至高神」。它强调神至尊的身份。神是在一切称为神的以上(比较创十四18至22)。麦基洗德认识神是「至高神」,是天地的主人(创十四19)。

  El Olam:翻译为「永生神」。它强调神的不变本性(创二十一33;赛四十28)。

  其他:此外还有其他的复合名字,可以用来形容神的:Yahweh-jireh,「耶和华的预备」(创二十二14);Yahweh-Nissi「耶和华是我的旌旗」(出十七15);Yahweh-Shalom,「耶和华赐平安」(士六24);Yahweh-Sabbaoth,「万军之耶和华」(撒上一3);YahwehMaccaddeshcem,「耶和华是叫你们成为圣的」(出三十一13);YahwehTsidkenu「耶和华我们的义」(耶二十三6)。











圣灵

        【希伯来文罗马字】Ruach HaKodesh

  【希腊文】πνεύμα

  【希腊文罗马字】Pneuma

  【英译】Wind of Holyness, Holy Spirit

  【传教士汉译】圣灵

  【瓪教士汉译】耶灵

  【天主教汉译】圣神

  Ruach在希伯来文里本来指的是风(wind),引申为灵(spirit)。希伯来圣经里的风和灵是一致的。耶经里一共出现了568次“风(wind)”,比如《创世纪》41章25节和《但以理书》第二章34-35节和《马可福音》13章27节。Ha是“的”的意思。Kodesh指的是“神圣”(希伯来文见右图)。在犹太人的观念里,火柱燃烧时的气息是神秘秘迹,耶经也记述了这些现象“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生命源自风吹(τὸ πνεῦμα ὅπου θέλει πνεῖ καὶ τὴν φωνὴν αὐτοῦ ἀκούεις, ἀλλ?οὐκ οἶδας πόθεν ἔρχεται καὶ ποῦ ὑπάγει· οὕτως ἐστὶν πᾶς ὁ γεγεννημένος ἐκ τοῦ πνεὐματος)(约翰福音3:8直译)”。犹太人的吕厄哈古得西(Ruach HaKodesh)指的一种预言,传统上是犹太教宗的预言,而且并不总是认为是正确的预言。不过,它也暗示的是来自耶神的灵感(divine inspiration)。犹太第二圣经《密西那》就经常说某些人通过Ruach HaKodesh看到了未来。虽然基督教的旧约把先知书的写作归因于Ruach HaKodesh,但是正统犹太信仰认为真正的预言需要比Ruach HaKodesh更高层的启示,也就是第一层次的涅伐(Nevuah),涅伐就是先知预言的意思,涅伐仅仅低于与耶神直接面对面对话的境界。必须要知道,犹太教的Ruach HaKodesh跟新约的“圣灵”不是一回事,新约结合希腊哲学进行了再创作。希腊文Pneuma,也是风的意思(air in motion,wind)。在斯多葛哲学里,风是生命的气息(breath of life),是四大元素中的风和火的混合物。基督教明显借用了希腊哲学的概念,在新约中也多次用风和火指代耶神(使徒行传2:2-11)。只是这个犹太教概念通过《新约》再到及读神学就变成了“三位一体”的说法了。



耶灵的原文



上帝的第三位格圣灵

  中国天主教称之为“圣神”。基督宗教相信:圣灵是万有被立之前创造宇宙的三位一体之上帝中的第三位格,是出于圣父和圣子,历世历代被信仰、爱戴、尊崇和敬拜。因着上帝的恩典,圣灵是唯一能施行救恩使人重生的那一位;这救恩就是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舍命流血所完成的。圣灵住在信徒的心里成为我们的保惠师并使我们成圣。圣灵来是为了启示和荣耀主耶稣基督,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并用公义和审判显明世人的罪。借着圣灵,所有的圣徒联合成基督的身体,在基督里所有信他的人被建成上帝的居所。上帝借着圣灵向人说话,其中的特殊启示就是圣经。

  一个人不能有三个不同的思想、主张、感受、意志……,而「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却可以有不同的思想、意志、感受、主张等等。然而,虽然他们三个位格不同,却在爱中相处,绝对的和谐和合一。



    圣灵大降临彼得获救出狱


      基督徒相信:许多人对「三位一体」想不通,认为一加一加一不可能等于一,只可能等于三。其实我们所说的「一」,是一个有限的数字。所以,三个有限的数字加起来,当然等于三。但是,三位一体的上帝都是「无限」的,在数学上,「无限」加「无限」加「无限」只等于「一个无限」而已。因此,在人不可能三位一体,在上帝是可以的。「圣父」是无限的,因为他是万有的造物主,在圣经中一直被称为「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又称为「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圣子」无限,因为他本是永生上帝,却降世救人,为我们人类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他原不能被死拘禁,所以他死后第三天就复活了。不但如此,过了四十天之后,他升上高天,去为我们预备天堂。等到预备好了,就必再来接我们所有信他得救的人回去,那时我们就可以享受永生福乐了。「圣灵」也是无限,因为他是耶稣基督升天前,求天父差派到世间来,代替主耶稣作我们一生的保护者。因此,圣灵又称为「保惠师」。当一个人真心决志信耶稣,圣灵就立即进入我们里面,住在我心中,成了我们更高标准的良心;又亲自保护我们,带领我们,好叫我们行事为人能讨上帝喜悦。圣经形容圣灵成为我们基督徒的「印记」和「质」。这两个词的意思,是借用古代商人到远方去做买卖的方式来解说。当这个商人看中了一批货品,他先付出部份「订金」,亦即是圣经所说的「质」(希腊文的意思与中文「人质」的意思相同),我们亦可以称之为「抵押」。然后,这个商人就用「印」在所购买的货品上打上一个「印记」,表示这批货是属于他的。下了订金之后,他就回去拿大量金钱回来「赎」货。这就是圣经所形容主耶稣在世界末日之时再来「救赎」我们,叫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复活被提升天的日子了。所以,一个人信了耶稣,最重要是清楚得救。人若未能信得准确和完备,就是未能得救。凡是未得救的人,都没有圣灵住在他们心中。等到主耶稣回来之时,他们就不能升天了,只能复活接受最后审判而下地狱。


【历史】  三位一体图


      圣灵的理解在最早和现今的基督宗教中是有分歧的。《圣经》从没有声称圣灵(圣神)为三位一体天主(上帝)中的一个位格。事实上,即使在最早的信经——《使徒信经》中,只是简单地宣认“我信圣灵(圣神)”。直到4世纪,教会发展三位一体的神学教义时,圣灵是上帝的说法才出现。教父亚他那修坚称圣灵与圣父是同质。另一位君士坦丁堡主教马西顿纽斯(Macedonius),他提出圣灵为被造者和圣灵的地位次于圣父和圣子的主张。结果,他的主张随即被视为反圣灵派。

  既然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公元325年)之后,三位一体的圣父和圣子的地位已奠下。至于圣灵(圣神),《天主教历史浅谈【上二十三】》指出:“凯撒勒雅的主教巴西略(Basilio,330-379)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思想作了一番神学思考,写了一部《论天主神圣》(Il trattato sullo Spirito Santo,374)的书,他在著作中指出圣神与圣父和圣子是同性同等的。”圣灵是三位一体天主(上帝)的讨论,被提到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公元381年)上。结果,教会在修定《尼西亚信经》时,加上“我信圣神,是主,是赐生命的,从父出来,与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荣”。从此,圣灵是三位一体上帝的地位才被确认。

  但在《尼西亚信经》中用词,东西部教会对圣灵是从父出来或从父和子出来的理解出现分歧,基督教称之为和子句争辩。此分歧最终成了基督教的第一次大分裂的因由之一。而今天的基督新教,一般接受西部教会(即今天的天主教)所用文句——圣灵是“从父和子出来”。



圣灵论

  虽然早在第二第三世纪时,特土良就已提出三位一体的基督教教义,但不可否认的,早期教会对圣灵感到困惑,在神学上无法制定多少教义,同时因当代神学讨论集中于基督论及急于解决政治争端,教父们认为还轮不到考虑圣灵的问题,甚至尚不确定圣灵到底是神还是一种作为?直到第四世纪后期圣灵的神性才终得确立;由于以上的因素,有关圣灵的讨论始终落于神论及基督论之后,讨论的内容也相对较少;但随着灵恩运动的兴起,使得圣灵这个议题在神学的领域上大放光芒;但本文并无意对灵恩运动多做探讨,而是期借由对历代神学家对圣灵看法的研究,整理出对圣灵的基本认识,俾使对神学有兴趣的读者有所助益。

  本于此写作思考架构,笔者特选择教父时期的奥古斯丁、宗教改革时期的加尔文及现代时期的莫特曼三位神学家为代表,整理出他们的圣灵论重要部分,以期对圣灵论的发展有较清晰的认识,并以圣灵的作用及本体并重方式平衡论述,以免造成偏废之憾。


奥古斯丁的圣灵论

  东西方教会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乃是西方教会在尼西亚信经上做了些许的变动,即是著名的教会历史事件───和子说,而倡议该说的一位重量级人物就是奥古斯丁,为什么奥古斯丁乃至西方教会要将两方教会都同意的圣灵「由父而出」改为圣灵「由父和子而出」呢?我们不妨从两造对圣灵的看法谈起,并探讨奥古斯丁的圣灵观。

  东方的教父基于三位一体的源头只有一个的观念,认为子由父而生,灵由父而出,这两个词汇在表达子与灵都源自于父,为的是规避可能产生上帝有两个儿子的说法;奥古斯丁则以约翰福音二十章22节,主向门徒吹气并说「你们受圣灵」为支持经文,表达其圣灵亦由子而出的立场;并且解释因为父赐给子独生之道的一切,既然一切都赐给了子,故圣灵必然是由两者而出。

  奥古斯丁之所以这样诠译圣灵,最主要的因素是因为他对于三位一体的看法是采互相的关系来理解的,在他的「三位一体论」中曾说明「圣灵是属于一种父和子不能言传的连结」,而它所指的连结到底为何?这方面他认为神最大的恩赐是圣灵,同时最大的恩赐也是爱,因此圣灵就是爱;使我们住在神里面的是圣灵,故圣灵成为神与信徒之间的联合基础,奥古斯丁更主张三位一体之内也有对应的这种关系,圣灵在神与信徒之间的关系在三位一体内圣灵也扮演类似的角色。

  我们不妨用通俗的用语来给奥古斯丁对圣灵的看法来做个整理:圣父与圣子彼此相爱,这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那一种关系就是圣灵,「圣灵似乎像一种黏胶」,把父与子连在一起,把他们与信徒连在一起,也把信徒们彼此连接在一起。事实上奥古斯丁这种关系也与「和子说」相同,企图藉以保证上帝神性内在关系的一体性,但爱的连结虽然能说明关系但却不是说明本体的用词,因此就这种说法圣灵实在很难再视为一个位格,故奥古斯丁的圣灵论曾被批评有将圣灵非未格化的倾向。


加尔文的圣灵观

  研究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中的圣灵观,重点可归纳如下: 神的话与神的灵一起做工是加尔文神学的中心思想,他并且相信不但是一起做工,而且通常是「神的话启动神的灵」,他也主张因来自圣灵的感动,必定与神的启示(圣经)一致,所以所有对圣灵的体验都必须透过上帝的话的检验,认识神不能单凭主观的宗教经验,若仅一昧追求主观的圣灵感动,却通不过圣经检验,极可能发生脱序状况。因此神的话必须记载下来,免得湮没、误传或为人的僭妄所败坏。加尔文是这样子看待圣经与圣灵的关系的。

  加尔文对圣礼中的圣灵亦有其独到的见解,他主张圣礼是上帝恩典的外在象征,信徒必须透过圣灵的教导,各种礼仪才具意义,所以他并未完全废除圣礼。以圣餐为例,他认为是信徒在圣灵里被圣化而与神产生连结,而不是饼和杯被圣化,这一观念带给后世的基督徒极大的影响。

  加尔文还强调基督是信徒与神之间的中保,但信徒如何与基督联系?是未曾处理的一个困难,其间必然也需要一位中介者,他以约翰福音十四章十六节「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为依据,认为圣灵就是基督和人之间的中介者,第一位保惠师是耶稣基督,第二位保惠师就是圣灵,因为二者的事工存在一种连续性,因此使圣灵的工作密切地接续在基督的启示上。有一段在《基督教要义》中文版中被省略的文字,经林鸿信博士在所著的《加尔文神学》第五章圣灵论中特别译出,可说明加尔文对圣灵与世界的看法,译文如下(闽南语):「圣神注入万物,使他们生长,在天地中赐他们活命,圣神无界限,无属于受造者,反转将力量注入万物,将活命吹入他们至深的所在、性命的表现与所有的活动,伊确确实实是上帝的神」。 即知加尔文对圣灵在万物当中的工作的体会于一斑,因此当他看到大自然的美妙,才会感悟到圣灵也在其中,因此加尔文视创造为圣灵的工作之一,并借着圣灵持续他的摄理。

  加尔文较当代一般神学家更重视圣灵,但后世大多数神学家强调他的预定论,以致预定论几成为加尔文神学的同义词,其实他的圣灵论甚为丰富,但可惜的是他虽提及了圣灵的位格,但因他的圣灵论未专章处理,致这部分的看法与西方教会传统没什么差异及特殊见解,基本上也是以关系的面向来了解;但必需一提的是他的圣灵论最好从他的三一论谈起,因他对于「位格」的解释极为重要,并与其圣灵论息息相关,他认为位格是神的本体中一种存在,和其它位格相互关联;三位格是对相互关系而言的;若无相互的关系则不具实质的意义,子对父才为子,父则是对子才为父,故圣灵对父是圣灵,是父的灵,对子亦是圣灵,也是圣子的灵;这一切都是在相互关系中才有位格的意义;因此,在讨论创造时,不仅讨论父的工作,也必定牵涉到子与灵的工作,其它方面也都是同一个道理;而他特别显现它的此一看法则为救恩论和教会论,他认为圣灵在个人身上所做的工为救恩论,在信徒团体中所做的工则为教会论。


莫特曼圣灵论

  莫特曼是二十世纪的更正教神学家,自谓其神学是后巴特神学,他虽然以末世论的盼望神学一书而一举成名,但他站在巴特肩膀上而发展的圣灵论却也有极丰富的内容及宽阔的视野;故亦将莫特曼的圣灵论略述如下:

  莫特曼认为在传统中,谈到圣灵即不自觉联想到灵性与精神方面,以致无法看到全面性的圣灵工作,所以他主张应该要用全备的生命来看圣灵,因为圣灵的工作不只单在生命的某一层面,而是对整体的生命在做工,因此它的圣灵论是一种结合了生活经验、宗教经验及与神交往经验共同思考的圣灵论。

  莫特曼基于以上的思考,认为圣灵不是经验的对象,而是使人体验新生命的媒介,所以当人借着圣灵而经验时,即知圣灵确确实实是一使得到经验的主体;他的此一看法解决了神的超越性(神远远的离开了他所创造的人)及神的临在性(神很贴近所创造的万物)所产生的困难而把两者连结起来,使人一方面能认识神,一方面又能体验他。因此莫特曼认为圣灵论是连结基督论与末世论的桥梁。

  莫特曼宽广的圣灵论在他阐述圣灵的工作时表露无疑,他除了赞同西方教会传统对圣灵工作的看法外,特别对于圣灵的更新这一方面有其独到的看法,成为其圣灵论的一大特色,莫特曼认为圣灵除了参与圣父最初的创造,更始终参与了万物的更新工作,他认为圣灵所要更新的不仅仅只是信徒的内心,「甚至宇宙大地世上所有生命的表现,春去秋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都是圣灵力量的展现,也是圣灵更新的结果」,而末世则是父藉灵终末的创造且亦为圣灵更新工作的完成。

  综整莫特曼对圣灵工作的描述可概略的如此说:

  1. 子借着圣灵来到世界,继续被圣灵充满见证他是父的儿子,同时圣灵也使人进入父与子的团契中。

  2. 父使子从死里复活,是借着圣灵使子胜过死亡权势,子则因圣灵成为父国度的主,同时赋予子所差遣的圣灵持续在更新万物。

  3. 圣灵做工在全地直到末世基督再临时,父将万物归于子,子把新的国献给父,把一切荣耀及自己一同归于父。

  莫特曼对于圣灵的位格亦是从三一神思考的架构来理解的,他除了接受西方教会的和子说传统外,也整合了东方教会的想法,他认为位格指的是主体性的源头,圣灵的位格就是指圣灵的主体性,也就是圣灵是谁的问题,并且认为应从圣灵与父及子的关系来理解;他认为「不应只提到圣灵分别与圣父、圣子的关系而已,也应当同时提到圣父与圣子的关系」,所以他提出由「圣父所出的圣灵亦由为圣父所生的圣子所出」的说法用以调和东西方教会的观念差异;略而言之,他对圣灵位格的看法是这样的:这共融为一是三一神内在生命(一),而相互寄居就表示父、子、灵之间的差异(三),而其间差异的互动则是爱。

  莫特曼圣灵论的贡献一方面是从三一神观出发,一方是人经历圣灵的多元性,同时在自然里体验圣灵则更是另一个特点。


总结

  综观以上三位著名神学家对圣灵的看法,可观察出人类对于圣灵的认识是从单一到多元,从片面到完整的;显示三一神乐意人们更加的来认识他。其中莫特曼对圣灵工作描述的清晰明白,又具宽广的视野,且对圣灵位格处理能执两用中。但圣灵论尚未发展完备,深值持续讨论及研究。在讨论、认识甚至研究圣灵时,若要避免在偏差有两点特别必须注意的事项,:

  1. 应该知道只有基督教里圣灵是上帝,不可把圣灵的作用或圣灵的能力看成圣灵的本身,如此才能平衡的来认识圣灵而不致沦为一意追求能力或者恩赐的狂热主义者。圣灵只能存在于新约里。

  2. 有限的受造者想要理解无限的上帝本是极困难的,也很容易把主观的因素加在里面,而更限制了对他可能的认识;如仅凭神秘经验去理解,可能产生瞎子摸象之憾,若单从理智知识面去理解也不啻是缘木求鱼,故在认识他的过程中,经验、知识及等候三者缺一不可,千万不要躁进而影响到对他整全平衡的认识。


[ 此贴被mylord在2010-11-01 19:08重新编辑 ]
倒霉白白

ZxID:10215500


配偶: 秋梗芷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11-02 0
好长好长……看了好久……
瑶池碧落

ZxID:11335430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齐小憩
小憩哥哥。哪去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11-02 0
已审
感谢支持素材区
O(∩_∩)O~
昔梧。

ZxID:10103833

等级: 专栏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11-02 0
菲小菲乃BH了啊啊BH了 

楼主留言:

OO~~~

看着BH,其实就是复制粘贴啊啊~~嘿嘿~

陌亦輕。

ZxID:4462376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墨水依澄
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11-02 0
菲菲,实在是强悍啊,

仙那度.希浩

ZxID:8451086

等级: 才华横溢
水月轻,颦花渐老。风露月,梧叶飘黄。谴情殇,那人何在?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11-03 0
LZ伟大的、嗯、好多东西、看不懂...
華之

ZxID:13281203

等级: 读书识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11-04 0
暈~~~~
戒音丶

ZxID:9566734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莫の桑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11-04 0
眼花缭乱

雪无冉

ZxID:15503349


等级: 热心会员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4-12-25 0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区别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在于:在世界范围内,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被统称为基督教,都以“圣经”为经典。天主教以自己的“普世性”,自称公教,信徒称其所信之神为“天主”。天主教以梵蒂冈教廷为自己的组织中心,以教皇为最高领导,实行“圣统制”和“教阶制”。天主教的《圣经》有73卷,其中《旧约》46卷,《新约》27卷。天主教堂中一般有圣母、耶稣、圣徒等塑像。天主教教职人员均为男性。主教、神甫、修士、修女,必须独身。天主教不主张信徒离婚。天主教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等四大瞻礼。教徒在天主教节日和星期日到教堂望弥撒。 在中国,基督教则专指“新教”,又称为“福音教”或“耶稣教”。基督教不接受教皇的领导权,没有自己的权力中心,废除了天主教的教阶制,认为教徒无需神职人员即可与神直接交通。基督教《圣经》只有66卷,《旧约》中有7卷未收入。基督教堂中一般没有塑像,只挂一个十字架。基督教的教职人员是主教、牧师、长老、传道员。有男性,也有女性,可以结婚,基督教不主张信徒离婚。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和圣诞节。基督教节日和星期日信徒到教堂做礼拜。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不同

许多人以为天主教和基督教没有甚么分别,甚至基督教范围内的基督徒也有同样的看法,以为两者之间非常接近,也有许多人以为基督教是从天主教分出来的 新教,这种思想和看法是错误的。他们只注意到马丁路得的改教运动产生了基督教,完全忘记自从耶稣降世一直到使徒时代,基督教便己经存在。天主教是使徒以后 基督教日趋腐化的产物。事实上,在第四世纪罗马王君士坦丁统治之前,在基督教里绝对没有教皇这一种位分。并且在第七世纪的初叶各教会才同意教皇作为教会中 看得见的元首。所以我们纵使按最保守的讲法,在第四世纪初叶以前根本就没有天主教,因为天主教最大的特点是有教皇,基督教乃是早在基督时代便开始存在的了。

基督教和天主教在信仰上是绝对不相同的。宗教是讲究信仰的,不讲信仰的不是宗教。基督教的信仰和天主教的信仰有甚么差别?本文限于篇幅仅列举十点以为参考:

一.教皇

天主教以马太福音第十六章十六至十九节为根据,认为彼得为教会第一任教皇,这是十分牵强而且不成理由的。他们的根据是以耶稣曾对彼得说过这样的 话:“……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耶稣在这里所说的,“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的盘石是指彼得本身抑 或是指彼得的信仰——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我们暂且不谈原文的争论。但不论“这盘石”是指彼得本身,或是指彼得所承认的信仰,和教会中有教皇的位 分都是毫不相干的。相反的,耶稣明明教训门徒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一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 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二○:25-28)所以天主教有教皇 的设立是与圣经的明文直接冲突的。

天主教传说彼得在主后四十二年到六十七年这二十五年中在罗马作教皇,这是完全没有圣经或历史根据的,而且在这些年间彼得是否到过罗马 也没有圣经的记载。保罗在主后五十六年左右写信给罗马教会,曾经向二十七位信徒问安,却没有提彼得的名向他问安,倘若当时彼得是在罗马,保罗是没有理由不 问彼得的安;因为彼得在他的书信中称保罗为“亲爱的弟兄保罗”,保罗又曾在罗马写过六封书信给其它各地教会,六封书信没有一封提过彼得的名字。天主教竟认 定彼得是第一任教皇,又擅自定了条例以为教皇必须有人承继。他们认为教会必须有看得见的元首,既然彼得是第一任教皇,就当有继承的人维持他的职位;可是他 们不能在历史上找出第二任教皇的记载。既然世上没有第一位的教皇,当然没有继任的教皇了!所以罗马教记戴他们历代的教皇历史时,从彼得以后到罗马教成立之 间,好些“教皇”都没有史实可记,况且使徒中最后离开世界的是使徒约翰,倘若教皇是应当有人继承的话,使徒约翰理当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可是年老的约翰在他 的书信中没有半点吐露他是教皇,只称自己为长老,反而在他所写的启示录中,极力高举耶稣基督为万主之主,万王之王。

二.拜马利亚

天主教敬拜主耶稣也敬拜马利亚,甚至高举马利亚过于神和主耶稣。他们认为马利亚是永远童贞的女子,在生了主耶稣后没有和约瑟过夫妇生活,马利亚 是耶稣的生母,耶稣既是圣子,马利亚便是当然的圣母。人要向耶稣求甚么,应先向马利亚求,通过她的代求,必能蒙应允,如此便把马利亚视为人与耶稣之间的中 保。把马利亚的地位抬高,实际上便是贬低耶稣中保的地位,这种讲法违背圣经的真理。

1. 圣经记载的马利亚是约瑟的妻子,在马太福音第一章明载天使吩咐约瑟把她娶过来作他正式的妻子。在第一章的末了一节如此说:“只是没有和她同房,等他生了儿 子。”小字注明“有古卷作等他生了头胎的儿子。”这一节经文很明显给我们看见约瑟娶过马利亚以后,并没有亲近她,但等她生了耶稣以后才过夫妻生活。

2. 马可福音第六章三节记载耶稣还有许多兄弟姊妹,耶稣本乡的人议论他的时候说:“这不是那木匠么?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布、约西、犹大、西门的长兄么?他妹 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么?可见马利亚除了生耶稣之外,又生雅各布、约西、犹大、西门和耶稣的妹妹们,倘若约瑟没有和她亲近,她怎样会再生这些孩子呢?难道约 瑟娶了这个妻子以后,却另外再娶?既有妻子却又另娶,岂不是犯奸淫?另娶之后,如何处置发妻?无法自圆其说。

3. 按圣经的记载马利亚和主耶稣除了在肉身的关系是母子以外,她便和其它的信徒一样只是一个人而已,如使徒行传第一章第十四节记载马利亚和其它一百一十九名信徒一样的向主祷告,马利亚和普通信徒只有一样不同,就是她把身体献上被主使用,让主道成肉身到世上来。

使徒保罗在提摩太前书第二章五节说:“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注意:“只有一位”, 不能在基督以外另有一位中保,这一点明明违背圣经。倘若马利亚或是其它去世的圣徒能代信徒转达祷告的话,便是说他们也是信徒和主耶稣之间的中保,圣经完全 没有这样的记载证明基督之外另有中保。

三.敬奉偶像

天主教是敬奉偶像的宗教,基督教则是完全拒绝偶像的。照毛劳主教所写的“我的公教信仰”中曾论到每一位天主教徒最少要供奉圣母像和耶稣受苦像。 除了向上述两像敬礼外,还主张信徒要向一些圣徒的像敬礼。他们称对神行的礼是“崇敬之礼”,对圣徒像则是“敬礼之礼”,不是要拜圣人,乃是表示尊敬而已; 因为圣人是天主的朋友,我们理当向他们敬礼。这便和圣经的明训有冲突。十诫的第二诫是这样:“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么形象,彷佛上天、下地、和 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又罗马书第一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中说“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 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彷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天主教对偶像行敬礼,明明违反了圣经的教训,圣经叫我们不可事奉偶像,不可把神的荣耀 变为偶像,基督荣耀的形像不是人心所设想的偶像所能代替的。

天主教解释说他们不认为那些像为偶像,所行的敬礼不过对圣人表示尊敬之意而已,这是取巧的说法,实际上和敬拜偶像是没有分别的。照圣 经的话,我们就算敬拜耶稣的像也不对的,何况敬拜马利亚及其它圣人的像呢?天主教徒常站在教堂内外的圣徒像前念经敬礼,实际上取代了对独一神的敬拜,否认 对像敬礼是“最高的敬礼”是巧辩而已。

四.圣经与遗传

毛劳主教在“我的公教信仰”第一册论到公教和圣经那一章中有两小段的话说“只有圣而公教会从天主获得解释圣经的权力,任何人不可作与圣而公教会 的传解相反的解释。”另一段又说:“圣经中并没有完全包括了为救灵魂而必须的全部真理。”举例来说,天主教徒必须守主日才能得救,但是在全部圣经中从创世 记到启示录找不到一句确定必须善守主日的诫命。

这两小段话可说是天主教对圣经的主要看法,一方面他们认为圣经没有包括整个救恩真理,换句话来说在圣经以外教会仍可以从神另得启示, 指示人如何得救。他们不但不根据圣经并无记载人必须守主日才可以得救,以说明守主日不是得救的条件,反而凭天主教会定规了要守主日才能得救,而断定了“圣 经不是包括救灵魂的必须全部真理”!真是本末倒置,是非颠倒。由此可见天主教把教会的权力放在圣经之上,以为圣经的真理还不够完全,从而擅自定规各种诫 命。

请看圣经如何指出他们的错误来:启示录第二十二章第十八至第十九节说:“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豫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豫言上加添甚 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甚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从启示录的末了给我们看见神的启 示已经完全,人不能再在圣经以外加增甚么启示,教会无权力设立圣经以外的真理,只可以照圣经真理来定规她的原则,指导信徒在信仰上和生活上实行真理。

“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三:15-17)

注意:提摩太是从小明白圣经,不是作传道才明白圣经的,乃是在他还是一个犹太教徒,没有遇见保罗以前,已经明白圣经。可见早在使徒时代人人可以阅读那些远较新约难明的旧约圣经,任何基督徒可以借着圣灵的教导领悟圣经的话,绝不是只有神父或圣品人才可以明白圣经的。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换句话来说,只有神默示的才是圣经,只有圣经才是神的启示,人不能在圣经以外说他得了神的启示。主耶稣在约翰 福第五章第三十九节说:“你们查考圣经(小字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可见基督徒是应该查考圣经的。

在旧约,摩西勉励以色列人要殷勤把神的律法教导他们的儿女,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带在额上为经文,可见普遍的人当读圣经而明白圣经。

使徒保罗称赞庇哩亚人比帖撒罗尼迦的人好,“因他们甘心领受这道,天天查考圣经。”(徒一七:11)可见照圣经的记载,每一个基督徒应该读圣经。

为甚么天主教说圣经并不包括整个救恩真理?因为他们有许多规条是没有圣经根据的,是受异教影响加上去的,而且教会的权威实际上高过圣经。

五.大小罪与炼狱

天主教把罪分成大罪和小罪,大罪即该死罪,使灵魂死的罪,小罪就是不致于死的罪。“我的公教信仰”第二十章说:“大罪也称为死罪,因它夺去成圣 的恩宠,……亵渎圣神,杀人,纵火,抢劫,奸淫等都是大罪。小罪即可赦免之罪,意即易得赦免的罪。如不忍耐,小过错,不关重要的谎言等。”在“我的公教信 仰”第二十七章又说:“在不大重要的事上犯了罪,便是小罪,或者有时虽在重大的事件上犯罪的人并未想到事情的重大,或未完全同意所犯的罪仍是小罪,如某人 偷了一只钻石戒指,原意以为只是假造膺品,那他所犯的罪便是小罪。”他们认为大罪必须借着圣洗,告解、圣事才得赦免,小罪使人失去神的恩典。人若犯了小 罪,还未做补赎的工夫便死亡,他的灵魂会下到炼狱,要迟一些时才能进天堂。这些教训完全没有圣经的根据。圣经对罪虽有轻重之说,对赦罪之道却没有大小之 别。天主教以无关重要的谎言是属于小罪,但圣经怎样论到谎言的罪呢?圣经说:“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 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启二一:8)请注意这里说“一切说谎话的”没有说是紧要的或是不紧要的谎言,显然圣经认为 一切说谎话的都该灭亡的。谎言的罪不是小罪,和其它使人灭亡的罪同样是大罪,主耶稣说:“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 上也不义。”(路一六:10)。圣经论到人因罪而灭亡的时候,没有分大小罪的。“罪的工价乃是死。”(罗六:23)又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 耀。”(罗三:23)“亏缺了神的荣耀”包括一切罪。

至于人死先到炼狱,为仍在炼狱之亲友多做功德,可使他们早升天堂,与佛教的念经、做法事来超度死人极为接近,与福音真理背道而驰。

六.神父赦罪

天主教对信徒犯了罪认为当向神父告解,借着神父的宣告才得赦罪。他们主要的根据是在约翰福音第二十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耶稣对十二门徒所说的话。 但十二门徒之中没有一个是神父。主耶稣在约翰福音第二十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的应许是为着向外传福音用的,却不是说门徒自己有赦罪权,或说信徒当得着他们的 赦免才算得赦罪,使徒行传第八章使徒彼得遇到行邪术的西门,他企图向彼得买按手在人身上而赐下圣灵的恩赐,彼得对他说:“你的银子和你一同灭亡吧,因你想 神的恩赐是可以用钱买的,你在这道上无关无分,因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请注意下面一节)你当懊悔你这罪恶,祈求主……叫你们所说的,没有一样临到我 身上。”请注意西门是在主的道上无关无分的人,却希望彼得求主使他不致于受刑罚咒诅。彼得告诉他,你当懊悔这罪祈求主。彼得要他自己祈求主,不是求彼得的 赦免。此外,在使徒行传第五章,彼得曾使亚拿尼亚和撒非拉在众人面前死亡,保罗在第十三章使以吕马瞎眼,他们运用的都是属灵方面的权柄,不是因为他们有一 个特殊的地位,人家便都得来向他们认罪,乃是他们自己有那种灵性的程度,便按他们的信心运用属灵的权柄。他们照神的旨意咒诅甚么人,甚么人便受咒诅,但现 今的神父并没有彼得保罗的属灵权柄。彼得保罗运用这些权柄的时候,也不是要人向他认罪,乃是行出惩罚性的神迹来。圣经也没有给我们看见信徒要向古圣徒认罪 的例证。使徒约翰在他的书信中说:“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要信徒向义者耶稣基督认罪。约翰壹书第一章第九节: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撒该悔改的时候,是向主耶稣认罪还是向使徒认罪?在主十字架旁的强盗并没有向神父告解,更没有从神父得着赦免的凭据,耶稣却应许他当天便可以和他在乐园里了。

七.圣体和弥撒

天主教根据耶稣和门徒最后晚餐所设立的圣餐礼仪所说的话:“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这是我立新约的血,为多人流出。”因此他们认为圣餐的 饼和葡萄汁经过祝福之后,便变成真的耶稣的身体和耶稣的血,而且还有耶稣的人性和神性隐藏在饼和杯里,这就是天主教变质不变形的讲法。并进而推论说,既然 杯和饼经过祝福而成为主耶稣的圣体,饼和杯的任何一部也包括了耶稣基督的灵魂和神性人性的全部。在“我的公教信仰”一书中论及圣体还有以下的话:“念了圣 体经,祭台再没有饼和酒的存在,因为饼酒变成了耶稣的圣体圣血,但是饼酒的形像却还存在,所谓形像便是饼酒的颜色滋味软硬、大小、轻重等,祝福过了的圣 体,就表面与原有的面饼完全一样,口味感觉也和原饼完全一样,但是它己经不是面饼,因为它整个的本质已经变作耶稣的圣体。”又说:

“另外任何一部分面形和任何一滴酒液内都有整个的耶稣存在,面形可以剖分,耶稣的圣体却不可以剖分。原是完整地存在每一个最小的部分中。”另一段又说:

“耶稣既然确实在圣体中,我人该怎样恭敬圣体?”

“我人恭敬圣体当如对天主本身一样的恭敬朝拜。”

“祭台上的圣龛中几时供有圣体,前面使用绣帘掩任,并燃着一盏常明灯,我人在进堂和出堂的时候,常该向圣体曲膝请安,用表朝拜。”又说:

“为要表现我人爱慕耶稣和感恩的挚情,每天可以进堂拜圣体、望弥撒、领圣体。”

所以有些虔诚天主教徒的家中设有耶稣的像,也有“常明灯”;因为有耶稣的圣体在其中,要经常朝拜。由于天主教相信祝福过的酒和饼就是耶 稣圣体本身——真正的耶稣,所以他们经常举行弥撒,把隐藏在酒和饼的耶稣当作祭物再次的献祭给神来为人赎罪,他们每一次这样举行弥撒,就是多一次把主耶稣 重钉在十字架上,所以天主教举行的弥撒和基督教守圣餐有不同的意义。天主教的弥撒是要将耶稣再献给神为人赎罪,使人得赦罪;基督教的圣餐是要记念主在十字 架为我们受苦所付救赎之功,是记念的性质,而天主教乃是朝拜之意。

当逾越节的那一天晚上,主耶稣拿起饼来说:“这是我的身体,你们拿来吃。又说,这是我的血,为多人流出来。”当主耶稣把饼和酒递给门 徒的时候,是否这饼和酒正式变成主耶稣的身体?其实耶稣那时还站在他们面前,饼和酒都没有变作另一个主耶稣的身体和血,天主教就是这样咬文嚼字地按字面强 解了圣经真理。

主耶稣曾说我是葡萄树,他没有真的变成葡萄树。主耶稣说我是门,也没有真的变成门。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很明显说明耶稣所祝 福的饼和酒是表明主的死。请看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二十六节:“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并没有说这饼就是主的身体和主的血, 乃是要表明主的死。天主教把充满记念基督的爱和代死意义的仪式,作为信徒敬拜的对象。使人在敬拜独一神以外又敬拜一切代表独一神的东西,就是神所厌恶的偶 像及其同类品。

希伯来书第九章二十五至二十六节——“也不是多次将自己献上,像那大祭司每年带着牛羊的血进入圣所。如果这样,他从创世以来,就必多次受苦了,但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注意:这里明明说耶稣不是多次将自己献上,乃是一次献上。

又第十章十至十二节——“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 了。”这里一再的强调主耶稣只一次献上身体,成就了永远赎罪的事。现今我们每逢多得一次赦免,并不是说耶稣又多一次为我们钉在十架上。乃是根据耶稣那一次 为我们在十字架献上自己为祭,赎了我们的罪,那一次的功劳存在到永远,我们是继续的支取他那一次的功荣而得赦免,却不是把耶稣不断的一再拿来献祭,好像天 主教所说饼和酒经过祝福,及念圣体经以后便成为有神性人性全备的耶稣圣体,然后把圣体献祭给神再一次为我们赎罪。这正是希伯来书所说的,是将耶稣重钉十字 架上,明明的羞辱他。

八.功德赦罪

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教义上和信仰上最大的不同是基督教是因信称义,凭恩典得救;天主教是凭功德赦罪得救。天主教的一切仪式和重要礼仪都一样有功 劳,使信徒可以减轻罪孽而得若干赦免,对他们的得救更有助益而已。在“我的公教信仰”一书中论及圣体和终傅,就是临终圣事第十五面中有一段关于终傅的讲解 如下:

下面的一段经文是附有临终大赦的,经文是:“吁,我天主我今准备甘心领受尔手赐我之任何情形之死亡,及一切烦恼、愁苦及病痛、如尔圣意。”又说:

“人在没有病的时候,告解领圣体后,发爱天主的心情,诵念上面的经文,可得一个全大赦,并有临终大赦的效力。我们该知道,妥善得到一个全大赦,可使死后直升天堂,为此我人该怎样热切辅助病人,为得到这样的神恩呢?又说:

“假如我人把这些浪费的金钱用到弥撒和行哀矜等善功去,那对死者的灵魂会有更大的益处。”

这些都是将功赎罪的方法,是世人自己设想的方法,并不是圣经中凭恩典得救的原则。

又如洗礼,他们称为圣洗,基督教的洗礼是见证现在的我不再是我,已经归入耶稣基督的死,与他同死,同埋葬同复活,天主教的洗礼却是除罪功效的仪式。“我的公教仰”中关于洗礼如此说:

“圣洗是吾主耶稣亲立的圣事,为消灭求进圣教人的原罪本罪,并一切罪罚,使成天主和圣教会的义子,也就得到领别件圣事的名分。”

论到圣洗的效能又说:“圣洗是唯一的赦免原罪的圣事,它赦免我人的罪和本罪,并赦免罪恶所当受的暂罚。”

又如天主教相信念经有赦罪的功效,天主经就是主耶稣教导门徒祷告的祷文,圣母经是马利亚受圣灵感动所称颂主的话。他们以为念圣母经,由 圣母转达他们的祷告而得神的恩典和赦免。他们念经的时候手拿一串念珠,一面念一面算,念珠中有大珠,也有小珠。数小珠的时候便念圣母经,数大珠的时候便念 天主经,每逢念了五十篇圣母经,五遍天主经,便算为一份玫瑰经,他们以为玫瑰经附有许多大赦,如果教徒拿着附大赦的念珠来念玫瑰经,每逢念一次天主经或圣 母经,或是圣三光荣颂,便可以得着三百日大赦。凡是这一类的事天主教都视为十分隆重的仪式,完全是用功德叫人得赦罪的原理。但是圣经告诉我们得救只有一个 方法,就是出于神的恩典。以弗所书第二章八至九节——“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天主教这一切的仪式是和圣经的明文完全冲突的,虽然天主教也讲信心和恩典,但他们却把信心也看作是行为的一种。圣经却告诉我们得救的信心“不是出于自己, 也不是出于行为”。天主教的恩典是用工价得来的,但是圣经说:“作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 义。”(罗四:4-5)

九.圣体游行

天主教有每年例定的若干日子为“圣体游行”典礼:(1) 在“游行队的前面常用苦像引导。两旁一对蜡烛,有时也张打旗帜等。(2) 除了圣体游行外,通常要捧圣像等。”

“圣体”游行,特指抬耶稣像游行。“在游行中,司铎恭捧着圣体,供在特备的露天的祭台上,供人朝拜。”(我的公教信仰第六册页“苦像”即耶稣受苦像)

事实上天主教除了抬耶稣的“圣体”游行之外,还另有不同的节日“恭捧”其它古圣徒的像游行。而游行的目的是在公众前表现他们所信的,并联合众人的祈祷恳求天父的仁慈。这类事跟拜菩萨的人在菩萨节日抬偶像游行,以宣扬他们所信的偶像之灵验,并求菩萨保佑赐福的用意相同。

十.圣徒神化

中国人民间迷信所拜的神明,不分儒、释、道,多半都是本国历史上的圣人,英雄……被人升格为神,而成为众民敬拜的对象,由于这些由人升格为神的 神明愈来愈多,所以通常拜偶像的人仅特选一二或三数个神明作为特别虔诚膜拜的对象。天主教则把圣经或教会历史中的人物神化,并教导信徒恳求圣徒代祷。“我 的公教信仰”第三册“敬礼圣母和圣人”一章中说:

“……当我们领洗的时候,要取一位圣人的名字作圣名;年中每日都要纪念一位或数位圣人。圣堂中悬挂着圣人们的圣像。此外在弥撒中、祷文和公共祈祷中,常在呼求着圣人们的代祷。

在一切圣像中,我们首先敬重苦像,那是我人得救的象征…… ”

“公教人临终时,手中要捧苦像。这苦像要陪他到坟墓中去。每一个公教家庭,都应该有一尊苦像,供奉在适宜的地方。”

总括来说,天主教的教义和基督教的教义不单不相同,更是相背。天主教的原理和中国人拜菩萨的原理相似。虽然天主教用了圣经的人物和名词,却是民间迷信的原理,所以天主教和基督教是完全两样的宗教。

有人建议天主教和基督教合一,这不是从信仰的立场提出的要求,乃是按属世利益方面或对世界政治影响力方面而提出的主张。从信仰立场来说,基督教和天主教是应当分开的,绝不应当合一。
开心快乐每一天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