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608 回复:2

[人文通史]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zy32593

ZxID:12679754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十夜凉
你笑起来真好看  像夏天的阳光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10-05 0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
[table=100%,#ffffff,#1f497d,3][tr][td]
[align=center][b][color=#1f497d]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color][/b][/align]
       [color=#1f497d]非物质文化遗产[/color]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color=#1f497d]闽南文化[/color],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吸收采纳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有机地融合,孕育、发展。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大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闽南文化就占了很大一块比重,下面介绍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项目:

[b][color=#1f497d]【南音】[/color][/b]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2918][/align]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我国古代音乐保存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它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取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疾如醉的心田。由于南音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特点,因而在闽南和海外拥有众多的知音。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南音所用的主要乐器洞箫又称"尺八",十目九节,其长0.6米,延用唐箫规制,声韵浑厚深沉。南音的琵琶(南琶),弹奏时采用横抱姿势,与竖抱的北琶迥然而异,却和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伎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十分相似。南音的二弦与魏晋"奚琴"相似,拍板与唐以前的"节"相同。而用闽南话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许多中原古语的词汇和音韵完好地保存至今。
  南乐的演唱形式多为弹唱及清唱,弹唱形式为:演唱者手执琵琶自弹自唱、或唱者手执琵琶中坐弹唱,持二弦、洞箫者各分左右两旁坐奏为其伴奏。清唱形式为:唱者居中坐执拍板击拍,持琵琶、三弦、洞箫、二弦者则分左右两旁坐奏并为其伴奏。
       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两千余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曲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南音由"大谱"、"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称"指"、"谱"、"曲")构成完整的音乐体系。"指",即"指套",亦称"套曲",是一种有词、有谱、有指法(即琵琶弹奏指法)、比较完整的套曲。每套套曲由两首至七首散曲组成,以音乐的"管门"和"滚门"归类编成套,共50大套,主要有《自来》、《一纸相思》、《趁赏花灯》、《心肝拨碎》、《为君出》5套。"谱"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附有琵琶弹法,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没有曲词,以琵琶、洞箫及二弦、三弦为主奏乐器。每套包括三支至十多支曲牌,共16大套。内容多为描述四季景色、花鸟昆虫或骏马奔驰等情景,其中著名的有"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4套。"曲"即散曲,又称草曲,只唱不说。有谱、有词,一般由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四件主要乐器伴奏。内容大致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三类。曲词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人物故事,其中《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因送哥嫂》等曲目广为流传。
  南乐的价值体现在:
  (1)社会价值:南乐流传于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各国闽南人聚居地,特别是台湾地区,在数百年前,南乐就随着闽南人开发台湾而传播台湾、根植台湾,传承和保护南乐,将促进海峡两岸人民的交流与沟通,对于加快台湾回归,祖国统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唤起了无数爱国华人回国投资建设祖国的愿望与行动。
  (2)学术价值:南乐是我国四大古乐之一,有着音乐活化石之称,南乐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b][color=#1f497d]【高甲戏】[/color][/b]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2919][/align]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金门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音乐曲牌属南音系统。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一种化妆游行演出,在民间乐曲的伴奏下作即兴表演。后来发展成专业戏班,因主要演宋江的故事,被称为“宋江戏”。清中叶,艺人们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渐次发展成为有文有武的“合兴戏”,突破了专演宋江戏的局限。清末,又吸收了徽剧、江西弋阳腔和京剧的艺术表演形式,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闽南地方戏曲,始称高甲戏。传说高甲戏因“搭高台,穿盔甲”得名。
  高甲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独树一帜的剧种,所创立的傀儡丑(木偶丑)表演艺术的独特性,是其他剧种少有的,它演时活泼风趣,舞蹈性极强,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涌现出“柯贤溪、陈宗熟、林赐福、许仰川”等闽南名丑。培育出中国戏剧“梅花奖”优秀演员。
  1949年以来,高甲戏《连升三级》、《凤冠梦》、《金魁星》、《金刀会》、《上官婉儿》等剧目接连引起轰动,在中国戏曲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高甲戏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曾多次到香港、菲律宾、新加坡、台湾、金门进行访问演出。它不仅深入到闽南人的精神世界,且是维系大陆、台湾、东南亚华人华裔的一条重要情感纽带,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color=#1f497d][b]【歌仔戏】[/b][/color]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2920][/align]
       歌仔戏是以流传于闽南的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听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它诞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台湾岛,是我国三百六十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诞生于台湾的剧种。它流传于台湾、福建闽南和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
       歌仔戏初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三行并兼备科、曲、白的成熟戏剧。其生行有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行有苦旦、正旦,丑行有三花、老婆等角色。众脚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歌仔戏的内容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剧目有《陈三五娘》、《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强调忠孝节义,一般没有固定剧本,至今仍沿袭以"戏先生"讲戏并分配角色的方式演出。歌仔戏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歌仔戏的音乐曲调包括《七字调》、《哭词》、《杂念调》唱腔道白则是以厦门、漳州方言合成的台湾腔。唱词视情节而定,可长可短。在一百多种传统曲调中,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和背思调,又有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念调。歌仔戏乐器和其他戏曲一样,分文场戏和武场戏,武场戏的乐器同京剧相似,有通鼓、竖权、板鼓、木鱼、小钹、大钹、大锣、小锣、铜铃,还加上小叫、柳盏等。文场戏乐器,早期以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台湾笛为主,后来又采用二胡、洞萧、鸭母笛、唢呐;又有以琵琶、大唢呐及西洋乐器参与伴奏的。按照表演形式和剧场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落地扫歌仔阵、野台歌仔戏、内台歌仔戏等,随着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兴起,广播歌仔戏、歌仔戏电影及电视歌仔戏等也相继涌现出来。歌仔戏装扮颇为费时,演员于演出前先依剧中脚色化妆抹粉,通常极为浓艳,其用意在于突显五官,夸大色彩以使远距离之观众得以看清楚演员的扮相、表情。以造型而言,旦脚及青衣贴头片,受到京戏的影响;但歌仔戏与现实生活较为接近,逐渐改成不贴头片,不梳大头,而将头发梳成发髻,小生则绑水纱,尔后演变成戴头套,犹如古装之造型。早期歌仔戏在野台演出,基本上戏服色系比较原始,充满野趣。

[b][color=#1f497d]【蔡氏漆线雕】[/color][/b]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2921][/align]
       漆线雕工艺在厦门流传三百余年,历经蔡氏十三代传人,千锤百炼,不断精进。
  漆线雕是古代的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是受宋元时期的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等工艺的启发而产生的,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清晚期逐渐成熟。漆线雕在厦门沿海地区的发展依赖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在原材料上,南方盛产樟木,是雕像的首选材料;厦门同安特有的“白土”,是粉底打磨的最佳原料;而此地又广出桐油,盛产青砖,都是漆线雕的上好材料。这便是历史与地理条件使然。
  传统的漆线雕制作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对作品的创作设计而言,雕塑是首要的。但就漆线雕线雕艺术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线装饰的技艺才是关键,因而这道工序成了它的工艺名称,逐渐成了它的产品名。漆线雕:用陈年的砖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经过反复舂打成柔软,又富有韧性的泥团。俗称“漆线土”。再由手工搓成线称为“漆线” 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塑造浮凸的图形。原料就地取材,工序繁难。
  三百年前漆线雕的制作基地在同安县马巷镇。蔡氏作坊原名“西竺轩”,现在有姓名可考的可上溯到第八代蔡善养,年代约在清嘉庆年间,著名艺人蔡文沛(1911——1975)为第十一代传人,将作坊迁至厦门。文沛先生首次将漆线雕用以表现历史人物,且广收学生,将家门绝技公开于世。文沛之子水况先生是蔡氏第十二代传人,为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艺术视野更加开阔,作品《还我河山》和《波月洞悟空降妖》作为工艺美术的经典之作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藏。1972年他还将许多漆线雕图案做成独立的装饰艺术品,成为现代漆线雕生产的主流产品,获得了极大的效益。而蔡氏一门至今仍从事漆线雕的仅有十三代传人省工艺美术名人蔡彩羡,目前人才的匮乏和传统技艺的荒疏是它面临的最大障碍。
  漆线雕的“漆线”工艺真正关注线本身的审美特质,使线的形态丰富而多变,在创作中随心所欲而达到“线”的审美的极高境界。体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在线条美的表现上的进化。其精细之处毫厘必现,所有细节都非常严谨,虽以线条盘结,却以浮雕形式展现。可以说“手工”体现了漆线雕的最大的工艺价值,也蕴含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是漆线雕的灵魂。
  漆线雕完整地保留闽南民间艺术特色,它所表现的五彩杂陈,金银交错的典型美凸显中华民族特色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有很大的潜力。

[b][color=#1f497d]【送王船】[/color][/b]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2922][/align]
       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在厦门的一些沿海村落有举行送王船的仪式,其中以同安区西柯镇吕厝村、海沧区钟山村和湖里区钟宅村三个地方的规模较大。
  送王船是送“代天巡狩”的王爷。关于王爷的传说尚无定论,最早的可追溯到明初,最晚也到清代雍正年间。2004年同安区西柯镇吕厝村送的是第148任王爷,依四年一次推算,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此王爷并非代表“瘟神”,而是代替皇帝巡游四方、赏善罚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般是三到四年举行一次,通过掷筊在固定的农历月份确定某一天举行送王船仪式,制造一艘王船,或是用杉木制成,或是纸制,把王爷请上王船,载上柴、米、油、盐以至各项生活用品等实物,在海边焚烧。
  送王船仪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信仰习俗由于历史悠久,信众数以万计,且长盛不衰。主要内容多以匡扶正义、赏善罚恶等道德观为主旨,祭祀活动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color=#1f497d][b]【宋江阵】[/b][/color]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2923][/align]
       厦门市翔安区赵岗“宋江阵”是一种融合武术、表演为一体的独特的民间表演形式,它的形成产生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明朝中后期,由于宦官专政,朝政腐败,百姓民不聊生,匪盗四起,和日本浪人结成武装海盗集团,向我国沿海地区窜犯侵扰。当时闽、浙两地海防极为薄弱,故倭患最为激烈。厦门市翔安区地处闽南沿海,更是倭寇登陆首当其冲的掳掠之地。再加上明朝中后期朝野混乱,兵灾匪祸、族姓械斗、社会动荡不安。小盈岭附近的乌营寨山上的土匪经常下山侵扰,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官府鞭长莫及。在这样内忧外患下,赵岗村有志之士组织乡勇练功习武,以抵御外来入侵,保一方平安。后来倭寇被赶走了,内乱也基本平定,但赵岗民众习武健身抗暴的习俗却一直沿袭下来,并发扬光大。人们认为乡村结社、习武练兵布阵既能保护乡邻,又能使民众精诚团结,一致对外抗暴。演练时阵势威武热烈极具观赏性,为民俗节庆日增辉。随着粱山一百零八条好汉“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的精神在民间广泛传诵,赵岗村的武术演练也逐渐融入了梁山好汉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表演中,村民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分别扮成梁山好汉模样,由逐步形成一定固定表演阵势,融民间戏曲、武术表演的艺术表演形式,成为当时的十八“阵头”之一,并在闽南诸地广泛流传,每逢重大节日,它便成为人们必看的重头戏。人们就把这种习武练兵布阵的活动形式叫做“宋江阵”、“套宋江”,它已从原来单纯的武术表演,发展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传统“宋江阵”摆阵过程包括布城、行礼、开场、摆阵、单人表演、对打演练、舞雄师、四面打盾、弑狮。“宋江阵”表演还融入了踩高跷、硬气功、踏陶瓷药罐等个人特技表演。

[b][color=#1f497d]【闽南皮影戏】[/color][/b]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2924][/align]
       闽南皮影戏是指流行于福建省闽南地区,具有闽南地方艺术特色的皮影戏。建国初期皮影戏在厦门、漳州、泉州仍有表演,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皮影戏在漳州、泉州已消失,而厦门的皮影戏一直延续流传至今。
  早期闽南皮影戏制作皮影的材料为牛皮或硬纸皮,所刻的人物脸谱与北方皮影不一样,它不着色,形象写实,造型夸张,发型、头盔精致,服装花纹细腻,图案近似宋代笔法,富有闽南地域特色。由于闽南皮影戏是从潮汕传入,故其起始演唱以潮调为主,对白带着潮州方言口音。今表演语言以普通话和闽南方言为主,剧情多采自历史传说或民间轶事。目前闽南皮影戏的代表性传承人是95岁的陈郑煊。

[b][color=#1f497d]【拍胸舞】[/color][/b]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2925][/align]
       拍胸舞是一种拍身体击出声响节奏的民间群体舞蹈,具有古闽越族原始祭祀舞蹈遗风,可称为是远古舞蹈活化石。
  自宋代以来,拍胸舞就一直在闽南地区传承遗存着,同安地区的拍胸舞一般认为是由晋江传入的。目前翔安区新圩镇金炳村有一支较完整的表演队伍。
  拍胸舞,素有“闽南迪斯科”之美称。舞蹈基本动作趋于单一节奏的击、拍、夹、跺、蹲为主,部位集中在胸、肘、腿、掌等处,基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跳跃,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颤头动作,构成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风格。

[b][color=#1f497d]【蜈蚣阁】[/color][/b]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2926][/align]
       闽台独特的民间游艺活动,旧时用于迎神赛会的化装游行,今为文艺踩街形式之一,广泛流传于厦门、泉州、漳州等闽南一带及台湾、金门地区。蜈蚣阁是艺阁的一种,又叫“装阁”、“龙阁”、“凤阁”,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中已有明确记载。蜈蚣阁装扮的形式是以多节“阁棚”连成蜈蚣身,两边有两人扛抬,象征蜈蚣之足。“阁棚”的数量有20至108节不等,上面装置一高凳,棚周饰以各种彩绸花卉,飞禽走兽,每块“阁棚”之间以活榫相接,连成一串,又可灵活转动,“阁棚”的首尾分别装上蜈蚣(或龙)的头和尾。表演时,蜈蚣阵由人力肩扛或装轮推动,由少年儿童扮成《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各种戏曲人物在棚上表演。

[/td][/tr][/table]
[ 此帖被zy32593在2013-10-05 23:51重新编辑 ]
细。

ZxID:10690886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凉卡就木
最近内心受到了无比严重的深层次打击 勿念 勿问 就当此人已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10-08 0
已审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08-09 0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