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地图和人员分布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8454 回复:21

[人文通史] 中国历代地图和人员分布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9-27 0
— (细。) 你分的楼层实在太多了,按版规一个楼层超过1W字时可以占用下一个楼层,改一下吧 (2013-10-08 12:38) —
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图上可以看到原始时代的分布,以及存在的人群分布。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共十万件以上。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已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有些学者认为,当时已会制造骨角器。除狩猎外,可食的野果、嫩叶、块根,以及昆虫、鸟、蛙、蛇等小动物也是日常的食物来源。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表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研究发现,北京人通常几十人结成一群。寿命很短,大多数人在14岁之前就夭亡了。
北京人是用天然火,所谓的天然火不是人工取的火,而是打雷正好击中干燥的木头,点燃了火,又或者是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晚上轮流看火,他们是用灰来保存火种的。那一时期他们用火烤着东西吃,晚上睡火边,这样可以取暖,还可以赶走野兽,因为野兽怕火。那时的周口店一带,深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丁村人是发现于中国山西襄汾县丁村的早期智人化石,距今二十多万年,属于晚更新世早期的旧石器时代遗存。丁村遗迹在山西省襄汾县南约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铁路两侧。1953年,建筑工人发现了石器和脊椎动物化石。1954年大规模发掘时发现了三枚人类的牙齿化石,为同一个体的10余岁小孩的门齿2枚,臼齿1枚,1976年9月在丁村人牙齿化石出土的同一地点的砂砾层中,又发现一个小孩右顶骨化石。丁村人的牙齿呈铲状,其舌侧隆突和指状突的发达程度介于北京猿人与现代黄种人之间。但齿冠和齿根细小及咬合面纹理较不复杂又显然比北京猿人的牙齿进步。新发现的小孩顶骨骨壁比北京猿人的小孩顶骨薄。丁村人的石器加工更细,在技术上比北京猿人有显著的提高,应属古人阶段的人类。与其共生的动物化石有梅氏犀、普氏野马、野驴、纳玛象、葛氏斑鹿、方式鼢鼠、转角羚羊、熊及鲤科鱼类咽喉齿等。距今约5-10万年

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在约在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根据出士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蓝田人的年份较北京人早数十万年。因此他们在体质形态上有不少差别。例如蓝田人的容貌更似猿猴,智力和四肢也比不上北京人发达。考古学家因而把蓝田人分类为“早期直立人”,把北京人分类为“晚期直立人”。他们住在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人为西安最早的居民。蓝田人在1963年中国陕西省在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发现,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眉嵴硕大粗壮,左右几乎连成一条横脊;头骨高度很低;骨壁厚度超过北京人,脑量只有780毫升,亦小于北京人。她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据测定距今约50万年,晚于公王岭化石。有人将这件化石也称为蓝田人。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她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直立人”是指已能直立行走,并懂得制造石器的人类。“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长阳人化石,在1956年发现于湖北省长阳县西南下钟家湾村一个称为“龙洞”的石灰岩洞穴中,由贾兰坡教授命名为“长阳人”。长阳人化石近于现代人的特征较多,没有北京猿人那么原始。长阳人”是中国长江以南最早发现的远古人类之一。“长阳人”不仅具有现代人的特征,而且也有一定程度的原始特征。距今年代不少于19.5万年,为“更新世中期的后期”古人类化石,迟于马坝人、早于丁村人。
“长阳人”的问世,说明了长江流域以南的广阔地带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国古文化发祥地,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长阳人”,世界人类进化发展于古人阶段的典型代表,填补了人类考古学“中更新世后期”和“亚洲长江流域”时空两个空白,也进一步否定了“中华文明西来说”。长阳地处鄂西南山区,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这里山岭纵横,植被丰富,洞穴较多,这就为远古人类居住和生存提供了较优越的条件。在这些溶洞中,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且早在清代就被发现。据同治年间的《长阳县志》记载:“老鸦岭在邑西南八十里有土坑,形圆如锅,围数亩余,其底有小眼,如井口,深不可测,一日突陷成巨穴,沿围数丈,裂处有折缝,掘得此物,骨脑如巨兽,身盘穴口二周,其刺骨如猪肋而锐,有四齿,粗如巨指,长三寸,板牙四枚,径半寸,长二寸,入城市之众莫识,……视神物委蛇之余。深山古洞中,多有此物,舔之粘舌者龙蜕也。”在“遗闻”部分也有出土化石记载。由于科学落后,当地人们将这些古脊椎动物化石统称为“龙骨”。

河姆渡人,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建造房屋,用船、筏载人荷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羊、鹿、猴子等牲畜。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准,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中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

大汶口是大汶口文化的指称,而不仅仅是指这个地方,更是指这个地方曾经产生大汶口
过的文明。通过其遗址,研究其文明程度,有利于人们更好的把握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生产,艺术等各种水平程度和表现。
大汶口遗址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山西街村南,大汶河东西贯穿,将遗址分为南北两片,北片在卫架庄东,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遗址和命名地。大汶口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040—前2240年。分布于山东、江苏北部、河南东部、安徽东北部。有泥质、加砂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蛋壳陶。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烧成温度900—1000℃。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单耳杯、觚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许多陶器表面膜光,纹饰有划纹、弦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花叶等


[ 此帖被南星夜在2013-09-29 20:37重新编辑 ]
+++++南南南南星星星星夜夜夜夜+++++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9-27 0
原始社会部落分布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炎帝部落作为早期华夏族的主干,在其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其迁移和活动空间也必然是从点到面不断扩展扩大的,已有多处地方留下有关炎帝生平、发祥地及其活动区域的传说与历史遗迹。其中有陕西、湖北、湖南、山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就发祥地的说法而言:影响较大的有陕西宝鸡说、湖南九嶷山说、湖北随州说,,“黔中”(黔中即今湖南沅陵西,包括今会同)说。其中应以“宝鸡说”较为确信。
其中,陕西宝鸡的炎帝,是以粟作农业为主,因此他是北方粟作农业的代表和北方农业文明的奠基人,可称为“北方炎帝”。由于炎帝时代没有文字,更谈不上史籍记载了。于是,中国各地农耕文明的奠基人。只有北方的炎帝依据传说而名垂千古;由于各种各历史原因,南方炎帝”(南方的农业奠基人)则因为华夏早期以北方为中心的文化传播途径所限,其影响范围和知名度相对于“北方炎帝”应该是相对较少。炎帝在南方肯定是存在的,而且其对华夏农耕文明的贡献绝对不亚于北方炎帝”,因为湖南发现了早于炎帝数千年距今1.2万年的人工栽培的稻谷。根据史籍记载和2009年5月一些专家在湖南会同的考察,可以初步断定,湖南民俗学者阳国胜提出的“炎帝故里会同说”是有一定根据的,湖南会同就是“南方炎帝”发祥地。《晋书》卷92《文苑传·伏滔》说炎帝生于“黔中之地”,炎帝又号“连山氏”。为炎帝出生地提供了史籍上的证据。再根据阳国胜提供的《“炎帝故里会同新说”证据材料》,参以2009年5月一些专家在湖南会同的实地考察,“炎帝故里会同说”的证据则更充分了。会同境内也有常羊山,它既是炎帝的出生地,也是炎帝的居住地,更是炎帝尝百草、获嘉谷之地。炎帝所尝“断肠草”,据阳国胜说,该草“据《本草纲目》记载即"钩物",钩物只适宜生长在长江以南部分地区。”阳国胜还根据自己对古籍和古地名的研究和考证,认为连山就是今会同的连山;炎帝所出生的华阳之常羊山,其“华阳”指巴蜀地区(会同在其地望内),“常羊山”则指会同连山境内的常羊山。与连山一山之隔的马鞍乡境内有“神农山”“神农庙”。相传炎帝发明了“茶饮”,连山至今还完整地保存一个“茶亭庵”(遗迹在北方炎帝故里似未见到,会同保存的“茶亭庵”正好说明了炎帝在南方的特色)。炎帝“日中为市”的传说广为流传,会同连山地区称“日中为市”为“赶连山”。如此等等,这些都为炎帝研究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九黎在远古时代是一个部落联盟,居住在长江流域的今湖北、湖南及江西一带。或说大抵上古之时,江汉之区皆为黎境。九黎共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9个氏族,蚩尤是他们的大酋长。九黎在游戏诛仙2是一个门派,在天下贰是一个地区。苗族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苗族传说和汉文记载中,苗族先民与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蚩尤、九黎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风俗通义》说:“颛顼有子曰黎,为苗民。”同时,古代《苗经》及苗民《姓氏歌》都说古代苗民大姓的首领是“纹黎够尤”,即“九黎蚩尤”。苗族长期以来尊蚩尤为其始祖,把他当作祖先和英雄加以崇拜。如今各地苗族都有关于蚩尤的传说,有的地方称为“尤公”;在川南、黔西北等地区还有蚩尤庙,受到苗族人民的信奉。”(见《川南黔西北苗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湖南城步的苗族有祭“枫神”为病人驱除“鬼疫”的风俗,装扮“枫神”的人,头上反戴铁三脚,身上倒披蓑衣,脚穿钉鞋,手持一根上粗下细的圆木棒。这位令人敬畏的“枫神”就是蚩尤,与《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载的“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的传说有联系。黔东南的《苗族古歌》中有一首叫《枫木歌》,歌中唱道:“枫树生妹榜,枫树生妹留……榜留和水泡,游方十二天,成双十二夜,怀十二个蛋,生十二个宝。”其中从黄色的蛋里孵出了苗族的祖先--姜央,因而这里的苗族将与蚩尤有直接关系的枫木作为始祖看待。

关于黄帝和炎帝部落的起源地,绝大多数古代文献记载黄帝部落起源于陕西渭水流域,黄帝以姬水成。黄帝与炎帝是华夏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因此,他们是起源于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

伏羲氏司马贞继续写道:“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 华胥也是一个氏族名。《列子·黄帝篇》中说是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大概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一带。或者华肾是一个时代,因为《庄子·胠箧篇》中把华胥氏和伏羲氏,祝融氏并列,都属于至德大治之世。母曰华胥,即说其源出于华胥。言母不言父,即是说当时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婚姻以母系为主,所以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后来好事者纷纷考证,说伏羲之父,华胥之夫即是雷泽之神。但又感觉有些渺茫;于是在《春秋公羊传》中说,“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伏羲之父便成了悬案。伏羲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他和女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受到了中华儿女的称赞和共同敬仰。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天水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龙城天水”之称,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中华文明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伏羲;一个叫华胥美丽的女人生下了伏羲,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这是中国最早的计数文字,是中国古文字的发端,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八卦后来被星象学家用来占卜。他创造历法、教民渔猎、驯养家畜、婚嫁仪式、始造书契、发明陶埙、琴瑟乐器、任命官员等等。
高阳氏是上古时期华夏族与东夷族融合的部族首领,主要活动在冀、鲁、豫一带。当时还有个部族,首领叫共工氏。活动在太行山东麓冀州一带。共工氏勇猛彪悍,欲霸九州,要与颛顼争夺帝位,于是就发动了向颛顼部落进攻的战争。颛顼足智多谋,沉着应战,利用神箭手羿作为先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打败了共工氏,共工氏逃到大西北(现宁夏),怒触不周山而死,颛顼部落才得以太平。颛顼是位沉静、博识、有谋略的人,能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发展生产,聚集财物;又以观天象,按日月运行而定四时,他曾命重和黎二人编制历法,后人称“颛顼历”,开始将一年定为360天,并制定出各种礼仪制度来教化人民,规定妇女在路上遇见男人必须先回避,不然要拉到十字大街示众,还规定兄妹不准通婚 ,完成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他改革了原始宗教“绝天地通”,按时祭祀祖先和天地鬼神。他命重为南正,专管天地鬼神之事,命黎为火正,专管人间之事。颛顼的辖区非常大。“北至于幽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木砥属。
高辛氏,即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蟜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葬于故地辛(今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建有帝喾陵。
帝喾高辛氏以仁爱治国,生活俭朴;他平常神色庄重静穆,品德崇高如山。他广施恩惠、仁爱、讲究信誉。他了解民间的疾苦,对天下人都一律平等。他绝不违背自然规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灵降福万民。由于他德行崇高,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帝喾亦能知人善任。羿的射箭技术天下无双,帝喾选拔他担任射官,赐给他彤弓和蒿矢。羿也不负帝喾深望,当白难反叛时,他一举将其平定。咸黑、柞卜长于音乐和制作乐器,帝喾命他们为乐官,终于创作出《九招》之乐和鼙鼓、笭、管、埙、帘等新乐器。帝喾有四妃。正妃有邰氏名姜嫄,生子弃,即后稷,是周朝的始祖。次妃有娀氏名简狄,生子契,是商朝的始祖。
三苗,与欢兜、共工、鲧合称为“四罪”。中国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和鄱阳湖之间。梁启超认为,三苗的苗就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 当禹的夏部落联盟跨入奴隶社会时,三苗已有“君子”、“小人”之分,开始有了阶级分化。有的文献记载三苗“惟作五虐之刑”,最早发明了刑罚。三苗有“髽首”的习俗,即把麻和头发合编成结,在湖南岳阳、湖北武昌及江西九江一带。《书禹贡》:三苗丕叙。《史记正义》: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今江州鄂州岳州也。



陶唐氏,尧(前2214--前2097),又称帝尧、唐尧,中国上古帝王之一。于公元前2168年--公元前2097年在位,卒年118岁。其部族主要活动于今河北省唐县至望都一带的滹沱河流域。尧《后汉书·郡国志》唐县条引注:“《帝王世纪》曰: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舆地广记》及《太平寰宇记》等著名的古代地理志书,都持此说。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国古代史的传说时代》中也说:“陶唐氏旧城应该是今河北唐县、望都一代。”周长富先生则通过龙山文化的特点,在其《浅谈唐尧氏》中指出:“从年代和分布范围来讲,河北龙山文化相当于唐尧氏古族。”


北熊氏据《世本》、《古今姓氏书辩证》及《元和姓纂》等所载,黄帝的子孙在商末有个叫鬻熊的,很有学问,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其子事文王,早卒。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成熊姓。周成王分封先王功臣时,封熊绎于荆楚,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建立了楚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度强大起来,势力扩展至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223年,楚灭于秦。楚君的后人多以熊为姓,称为熊氏,史称熊氏正宗,即湖北熊氏。从上古时期开始,就有熊姓人物的活动。夏初曾夺取太康帝位的后羿就有臣叫熊髡。西周时在楚国附近建立的子爵罗国,亦为熊姓,后为楚国所灭。先秦至汉代,熊氏主要是在今湖北、湖南省境内发展繁衍。魏晋南北朝时,熊氏部分人迁居江西,还有迁至山东的。此后直至元、明时期,江西南昌熊氏和湖北江陵熊氏繁衍昌盛,人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此外,熊氏在宋代还分布于福建、江苏的一些地方。明代,今四川、浙江、安徽、等省也有熊氏的聚居点。清代时,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也有熊姓居民。湖南、贵州、等省的熊氏,有一部分融入苗、水、布依等民族中。闽粤熊氏,有些人迁至海外,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山戎是我国春秋时期北方的一支较强大的少数民族。又称北戎,匈奴的一支。活动地区在今河北省北部。见《春秋·庄公三十年》﹑《汉书·匈奴传上》。后亦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据史书记载,山戎部族以 "射猎禽兽为生","随畜牧而转移",经常联合侵犯中原,成为燕、齐诸国之边患。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兴兵救燕伐山戎,灭掉令支、孤竹山戎部旅,约战国晚期,山戎逐渐销声匿迹。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唐虞以上有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这说明,在唐尧、虞舜的上古时代,就已有山戎一族,居住于中国北方。据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记载:春秋时期,中国的少数民族统称为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戎族是少数民族的一支,不仅人口数量大,而且居住地区广,并逐渐从西方迁至东方和北方。戎族分支颇多,有大戎、小戎、陆洋之戎、九州之戎、骊戎、犬戎、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姜戎、茅戎、北戎(又称山戎)无终等名称。山戎,即为戎族的一支,也即是由西方迁往北方居住的戎族。

有虞氏,是中国古代五帝之一的舜帝部落名称。有虞氏部落的始祖是虞幕,这个部落信奉一种食自死之肉的仁兽“驺虞”为图腾。舜为虞幕的后裔,后来成为有虞氏部落首领,受尧帝禅让,登帝位。舜帝(约公元前2128 ~2086 年),姚姓,名重华,号有虞氏,谥号曰舜。舜建都于蒲坂,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一带。国号有虞。有虞氏部落在山西南、河南西北一带活动,都城在蒲阪(古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而舜禅让给禹后,禹上演了“隔代遗传”的好戏,让自己的儿子启间接登上了皇位,开创了“家天下”的夏王朝。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禹和启对仍很强盛的有虞族进行迫害是可以想象的。禹将舜的儿子封于河南虞城,实际上是强迫有虞氏进行迁徙。有虞氏大部分族人大量向南、北、东方迁移,有虞氏进入衰落时期。到了少康时期(约1950 B.C.),少康受到伯思的帮助,其时伯思的封地是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伯思给了少康巴掌大的一块地叫纶邑,在虞城东南。有虞族的一支后裔虞遂一直留居在蒲阪。至于其他有虞部落后裔的分支,虽有不少,但大都不成气候。周武王灭殷后,因有虞氏的虞阏父做周室的陶正有功,周武王把自己的长女太姬嫁给虞阏父的儿子满,封他在陈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是为胡公。陈是古时虞国的后裔,妫姓。妫是有虞氏的另一个姓,《史记.陈杞世家》载:“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讷,其后因为姓氏,姓妫氏。”元前672年,陈国内乱,公子完投奔至齐,改姓为田。田氏遂在齐国扎根,直到最后喧宾夺主,取代齐国姜姓而获取其君权。虞舜的一支后裔妫满被封于陈(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宛丘),算是可以一提的。

淮夷,是商周时期生活在我国东部的黄淮、江淮一带的古少数民族。夏朝以前生活在今山东、河北等地,称东夷。有传说中的著名部落首领蚩尤,在与炎黄部落的交战涿鹿之战中失败瓦解,一部分融合进炎黄部落,另一部分则举家南迁,至淮河流域一带定居,始称淮夷。在后来的几百年里,淮夷族不断地与中原一族作斗争,时战时和,既融合了中原先进的科学文化,也逐渐被中原一族追逼着退到了长江以南,与当地“苗蛮族”杂居融合,形成了百越的一支,也就是今天的苗族。现在的苗族中还流传着他们祖先的艰苦跋涉与迁徙的故事,诸如“过浑水河(黄河)”等。这些故事还被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刺绣在衣裙上,激励着他们世世代代艰苦奋斗勇往无前。淮夷,大概分部在今安徽泗县,江苏,山东 。

莱夷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时期,活动于山东中、东部的东夷人一支,是山东的土著居民。他是来源于神农氏,据王献唐先生考证:“莱为神农苗裔,神农起于西方,自西伹东,族众随之,山东之莱族,殆亦由西徒来者。”约在黄帝时代,莱人便在九河流域定居生息繁衍。莱人之所以被称为莱人,据王献唐考证:“莱人之名称来源于莱人首先培育了小麦。莱人首先发明麦种东者亦即原始之农业民族。”
“小麦”一词。《辞海》、《辞源》对来字的解释,也有“小麦名曰来”。《说文》对来字的解释:“周所受瑞麦来髀,一麦二缝,象芒刺之形”。王献唐对来的解释:来为莱之初文,来为小麦之本字,“因其种来,而呼地为来。种来之人。更称其族亦日来,而来地来族之名因以成立。”
甲骨文之来,作 、作、作等,有人统计有几十种写法。钟鼎文作来、囊等。这些来字,上边是麦穗,中间是麦茎,下边两出是麦叶、麦根,是一棵麦子的象形字。由此可见人们为了纪念他们育麦之功,把这个夷人称作【莱夷】。

莱人由西一路迁徙,经过了关中地区,由于地域、自然、水利等因素,使得他们继续东移。到了中原地区,由于当时的中原是黄帝的居住地,加之战争不断(据历史记载此时正直黄帝统一中原一带),迫使他们继续东移。大约尧帝时莱人来到九河流域。在此“开垦沃野,植桑养蚕,种植稻、麦”。 根据《周礼。夏官。职方氏》记载:九州中适宜种麦的地方,只有青州“其谷宜稻、麦”,种麦最多。与青州相邻的兖州,“其谷宜四种(黍、稷、稻、麦)”,种麦较次。豫州、并州“其谷宜五种(黍、稷、菽、稻、麦)”,种麦又其次。其他五州:扬州、荆州、雍州、幽州、冀州,都没有种麦的记载。莱人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城邑【麦丘邑】,这便是莱人最早的地望。
舜时九河流域封于契,《史记。五帝本纪及商本纪》均有记载:“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姓。”契封于商是九河流域的滳河流域,随着甲骨文的出土,已被学术界公认。随着商的势力不断壮大迫使,莱人北下东进,进入了山东东部。并在【营丘】建立都城,成为莱夷地望之二。周灭商吕尚封于营丘,此时的莱夷以统治中心在昌乐、临朐县附近,东部可以到达黄县的沿海地区。此时莱夷比较强盛,《史记·齐世家》记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春秋时齐与莱夷时战时合,据《史记。齐世家》记载:直到“公元前567年,齐国灭莱”。莱夷最后的都城有争议,一说黄县,范文澜认为:“前五六七年(鲁襄公六年)齐灭莱(山东黄县东南有莱子城)。”[10]郭沫若也认为:“周灵王五年(公元前567年),齐灭莱(今黄县东南)。”[11]李白凤《东夷杂考》云:“黄县固春秋时莱国,后属齐。”[12] 一说,昌乐、临朐附近,如:王献唐《黄县器》认为,潍水、淄水流域上游的临朐“为姜姓莱国都城所在”。又说:“黄县志考莱国旧都在临朐附近,大体正确”。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宣公七年注》中主张昌邑东南说。周昌富认为,莱都大体位置当不出益都、昌乐、临朐一带,以当时的地理形势观之,似以在昌乐西北境域为宜。迟克俭认为,莱都当在山东中部昌乐、临朐一带,靠近齐都营丘。逄振镐认为,自西周(甚至商代)到春秋,莱国的中心地带是在潍淄区域,国都大抵在昌乐外延区域,东部直到黄县沿海一带。三说 潍水中游附近,杜在忠认为,莱国的政治中心应在于安丘、高密、诸城交界处的潍水中游附近。 四说寿光,王恩田认为,莱与纪为一国,西周时的纪都亦即莱都。春秋早期鲁庄公四年以前的都城在寿光,鲁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后,都城迁于黄邑,即黄县归城。随着考古界的不断探索终究有一定论,至此有着辉煌文明莱夷消失融入华夏民族。
先秦时对居于今山东东部、淮河中下游江苏、安徽一带的诸少数民族的泛称,古时谓东夷有九种。《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疏:“东有九夷:一玄菟、二乐浪、三高骊、四满饰、五凫更、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 《后汉书·东夷传》云: “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论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书中也均提及九夷。“九”并非具体数目,只表示众多之义,如《尔雅·释地》中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之说。郭璞《尔雅注》云:“九夷在东”,泛指中国东部夷人。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9-27 0



夏朝形势与商朝形势分布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前1046年。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了中国近四千年世袭制的先河。夏朝共传十七王(后羿、寒浞除外),延续约471年,被商汤所灭。
夏朝疆域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迄今为止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当前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釐清。

夏朝是部落城邦联盟到封建国家的过渡期,因此没有明确的疆域,夏氏族与其他部落城邦的关系很多就像是宗主国与朝贡国一样,但又有些方国是受夏室分封的,就如同诸侯国,故仅能以势力范围来表示其影响力。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71]。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当时夏的势力延伸到黄河南北,甚至长江流域。夏朝早期,夏族主要在山西中南部的河内地区活动,沿汾水、河水向东南方向迁途,晚期至河南中部伊、洛河流域。《国语·周语上》谓,“昔伊洛竭而夏亡”,可见伊洛河水对夏晚期都畿的重要性。
对于夏朝的行政区,世传为“九州”:
冀州,夹右碣石入于河,三面距河,是各州贡道必经之处。今山西、河北省境、辽宁西部。
兖州,浮于济、漯,达于河。今山东西部、河北东南角。
青州,浮于汶,达于济。今泰山以东之山东半岛。
徐州,浮于淮、泗,达于河。今淮河以北之江苏、安徽以及山东南部。
扬州,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今淮河以南之江苏、安徽以及浙江、江西北部。
荆州,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今湖北、衡山以北之湖南以及江西西北端。
豫州,浮于洛,达于河。今河南、湖北北部、陕西东南、山东西南角。
梁州,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今四川以及陕西、甘肃南端。
雍州,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商朝疆域,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 除了包括夏所属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苏,陕西的一部分,还可能包括陕西江苏的剩余土地,辽宁,甘肃,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据《尚书商书》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八迁的地点,历来说法不一。大体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出河南省北、中部和河北省西南部范围。有人认为郑州商城、偃师商城都可能是汤都西亳。成汤灭夏至盘庚五迁,始居于殷。


鬼方是商周时居于我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其活动载于《汲冢周书》、《易经》、《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和出土的《小盂鼎》及商周甲骨卜辞中。那时,漠南地区多次发生讨伐鬼方的大规模战争,甲骨卜辞载“鬼方易”,即鬼方向远方逃走或迁走。史载,居匈奴北和康居北。本世纪以来,经我国、原苏联、蒙古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证明鬼方迁到了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鬼方是夏商时居于我国东北北方的少数民族,在周时从西北方进攻过华夏。其活动载于《汲冢周书》、《易经》、《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和出土的《小盂鼎》及商周甲骨卜辞中。那时,漠南地区多次发生讨伐鬼方的大规模战争,甲骨卜辞载“鬼方易”,即鬼方向远方逃走或迁走。虽然鬼方进行过迁逃,但是这个民族前后给中国多次重大打击。史载,居匈奴北和康居北。本世纪以来,经我国、原苏联、蒙古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证明鬼方迁到了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但是,白人有亚马孙女战士的传说,而且以鹿为图腾的文化也远达德国柏林等地。


犬戎是古族名。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即猃狁,也称西戎,活动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在甘肃静宁县威戎(今静宁威戎镇)立都。西周中期以来,随着周王朝实力的削弱,共、懿、孝、夷四王仅能守成,而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特别是猃狁,进一步加强对周朝的压力,不时入侵。宣王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蓄力量,宣王命尹吉甫、南仲等出军征伐猃狁,取得很大胜利。但是,到了周宣王晚年,周王朝又重新出现了衰落的现象。周幽王即位,以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国人皆怨。幽王三年,又改立嬖宠美人褒姒为后,相传为博得褒姒最美的一笑,曾点燃烽火(军事警报用),戏弄诸侯,失去诸侯信任。接着,又废去申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子伯服为太子,并拟问罪申侯。周幽王十一年 (公元前 771年),申侯联合缯(今山东枣庄东)和犬戎军队大举进攻西周都城(丰、镐两京,今西安西),幽王急命点燃烽火,结果诸侯一个也不来救。周王室卫队毫无战斗力,一触即溃。幽王携褒姒及太子伯服仓皇出逃,终被犬戎军队追上。幽王及太子伯服被杀死于骊山脚下,西周亡。随后,晋、郑、卫、秦等诸侯联军又将犬戎军队打败,拥立宜臼为平王,迁都雒(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犬戎后为秦所灭。
犬戎族为游牧民族,当时的犬并不像现在这样完全脱离狼的状态,那时的白犬如狼一般凶猛,族人的图腾为狼,但家中的犬又是家中的一分子,非常尊敬它,故取名为“犬戎”。



濮,中国古代民族。商汤时分布于江汉一带,曾助武王伐纣。春秋战国时楚西南(今滇、黔、川以至江汉流域以西)有许多分散部落,总称「百濮」。
根据《彝族源流》、《西南彝志》、《诺沤苏》、《特确》、《赠确》[3]等彝文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在金沙江中下游、乌江和北盘江流域,活动着称之“武僰”的庞大族群,夜郎的主体夷濮即其中的分支。夷濮的群体有多个来源,活动在今贵州省的贵阳、毕节、安顺、六盘水、黔西南境内的够阿娄部族先后结合了“武僰”群体中的武濮所部族、“六祖”分支的第六支默氏的两大分支和古侯的两个分支。
关于夷濮中的武濮来源,《彝族源流﹒武濮源流》载:洪水泛滥后,武濮所一支不敢居住地上,立了铁柱要上天上居住,因“要上天去,濮所立铁柱,铁柱伸到天。万物都献祭,不献祭蚂蚁。濮所攀铁柱,濮所防意外,背上负簸箕,到了半空中,蚂蚁蛀铁柱,铁柱倾刻倒,簸箕如濮所的翅,簸箕顺风飘,斜着飘降,斜着落地上。”幸有够阿娄后裔名叫糯雅毕古的,“同他住一处。我通百样活,你有百样艺,你和我,以工匠为生。”武濮所从西部迁往东部,与够阿娄氏后裔融为一体后,繁衍了朵吾、朵洛、拉吾、拉纪、侯大、拉甫、四阿那、四阿窦、拉洛、债吕、尼吕等号称九十姓的“夷濮”。有关夷濮来自“六祖”分支的第六支默氏的两大分支,《西南彝志》载:“在惹额妥朵,舍氏有五子:舍翁娄,成为娄额濮;舍阿朵一支,成为白彝;舍补任,住合莫洪所;舍补过一支,成为堵珠濮;幼子舍乌蒙。”《西南彝志》第十一卷载:“额雅娄恒,是舍五子之母。舍伍姆为君,舍理何为臣,……舍子分五房。舍理何家,一世舍理何,……九世阿达阿卓,十世阿卓娄格。一世格阿卡,二世卡阿克……七世阿诺那娄,满了十七代,到阿诺那娄,阿诺那娄之时,那娄有三子,八世那娄阿黎,九世阿黎鲁哲,十世鲁哲阿局,一世阿局鲁额,迁往笃地去,居住在北方各地(原义:北边十一部之一)。那娄杓家,一世那娄杓,二世杓阿俞直,三世直俄则,四世则雅吐,五世吐鲁默,六世鲁默阿琦。在珐吐苦姆,阿琦有五子,是洪洛尼益;阿局有二子,不叫德卧(德卧、境南)濮,叫作博阔(博阔:山北)濮”。“那娄鲁歹家,一世那娄鲁歹,二世鲁歹阿额,三世阿额勿,……九世壳娄布直,十世布直阿末。一世抹噜泰,二世噜泰阿达,三世阿达阿琦。在古洛益朵,阿琦有八子,不叫卧博卧濮人,叫作博卧濮……”。“舍哺果家,一世舍哺果,二识哺果旨,三世旨阿苦,四世阿苦堵珠,传到第四代,阿苦堵珠之时,在拍维乌直洛,堵珠有九子。堵珠三个大儿子,迁往南部去,在德实耿俄、实默武处,成了种稻濮”。“堵珠三个二儿子,迁往北部去,在额阿糯、密雅恒处,成了种稻濮”。“堵珠阿泰家,来到了中部,五世堵珠阿泰,……九世柏俄赤博,十世赤柏阿达。一世阿达阿朵……,六世额徐阿迭,七世阿迭阿赤,跟随朴色簸吐,到德歹朴卧去了。妥阿哲之后,成割草盖房濮”。
彝族“六祖”第六支以慕齐齐——齐雅宏——宏雅德——德翁舍传四代后,第五有舍乌蒙、舍理何(舍翁娄)、舍哺果、舍阿铎、舍哺任五子,其中的舍理何、舍哺果两支繁衍了体额、吾加、葛启、拉娄、拉吐、恒那、毕糯、毕古、帕那、阿笃、葛吕、高亚、吕惹、拉鄂、拉迤、牟哈、牟恩、莫宏娄、傅娄祝、阿愁、阿垢、阿余等数十个姓氏“夷濮”,专从事制陶,放蜂、造仓濮、盖房、放鸡、种地、打铁,管酒、缴租赋、上租税等职业。彝族“六祖”分支的第四支侯支系里,也有两支融入“夷濮”,其一为《彝族源流·费夺阿武氏》载的侯毕列氏:“幼为侯毕列。毕里列一代,毕斗杜二代,斗杜阿娄时代,侯氏迁往北,渡舍杜大河,侯氏成为濮,就是这样的。”侯毕列是侯氏的九大分支之一。其二系《彝族源流·费夺阿武氏》载的侯氏所传的九德额之一的德额巴氏。“夷濮”的这种分布状况,还有遗留的地名和古歌上的支持,地名的存在,成为客观的难以抹除的活动历史痕迹,如贵阳一带彝语地名做“gu33nuo13(古诺音),”gku33nuo13或谐作“gui33nuo13(鬼诺音)”、“gen33nuo31(艮诺音)”、“gou33nuo13(苟艮诺音)”等。“古”还是“鬼”、“艮”、“苟”等,是同一彝义在不同土语区发音的差异现象,意思是一样的,都专指“夷濮”中的够阿娄支系及其职业特征;“诺”、狭义理解为土地、地方,广义理解为活动空间。《尚书》等先秦文献中的“鬼方”应与以贵阳为中心的贵州有联系,当然贵州后来的命名与彝语的“gu33nuo13”是有关系的。以“gu33”为彝语词前缀命名的地名如“果仲(黔西)”、“瓜仲(大方、纳雍)”、“古珠、古阻嘎(威宁)等,还比比皆是,这类地名当是“夷濮”的活动留下历史痕迹。彝族古歌中,有一类是专门以《够阿娄》作歌名的,如黔西南一带流传的《戈阿楼》,这些古歌同样记录了“夷濮”群体在古夜郎这片土地上分布活动的历史轨迹。
金沙江中下游、乌江和北盘江流域,也是彝族的发祥地之一。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09-27 0
西周初期形势及主要诸侯国前1046年-前771年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其中西周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後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後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汉)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亶dǎn)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陕西关中地区),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说文》云“黄帝居姬水(一说是陕西关中中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另一说位于陕西关中北部黄陵县附近的沮河,两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语言为上古汉语,文字采用的汉字字体为大篆。周朝行分封制,周王为“天下共主”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定都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西周共传12王,历时275年左右。从西周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族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从周朝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族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其它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周武王灭众多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强迫封建制的小邦国接受周朝的分封制,周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它是按照诸侯与周王室的亲疏关系而划分的。周王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众建诸侯、裂土为民”的分封制东征结束后,周公按原来的计划,在东方修建洛邑,以加强对东方的监督。又在洛邑以西修建王城,以军队八师驻守,作为朝会东方诸侯的东都。于是,西起岐阳,东到圃田,所有渭、泾、河、洛地带,都成为周的王畿。关中的镐京被称为“宗周”;东都王城被称为“成周”。周公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便实行大分封,以作为王室的屏藩。首先,对于殷都旧地,以朝歌为中心,封给武王弟康叔,建立卫国。东方以商丘为中心的商代宗邑,分封给旧殷贵族中反对纣王的微子启,称为宋公,使他保持商人的宗祀。周公自己受封以今天山东曲阜为中心的鲁国,命长子伯禽前往。受封时,又分有“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具备有周王室的各种文物制度。鲁国成为代表王室镇抚东方的大国。在海、岱之间的薄姑故地,由师尚父受封,在营丘建立齐国。对于违抗王室的侯伯之国,齐国有征伐的特权。河东地区,是北通太原防御群翟部落内侵的前哨。为了加强镇守,封成王同母弟叔虞于唐国故地,建立晋国。周王室除了加强广大“东土”的统治之外,又扩展了它的“北土”和“南土”。在北方,为了加强控制燕山南北和辽西一带的戎翟部落,周王封召公奭于蓟,建立燕国。在南方,为了加强对巴、濮、楚、邓等部的控制,在淮水上游建有蒋、息等同姓国,在唐、白河流域建有申、吕等姜姓国,还在淮、汉之间建有“汉阳诸姬”,在大江下游的江东地区,在文王以前,就有太王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在周王朝统治下,还有大量的旧国。仍然保持原来的地位不变。据荀子说,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国,姬姓之国共有五十三个,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而在姬姓之国中,属于文王诸子的有十六国;属于武王之子的有四国;属于周公后裔的有六国。这些封国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内的采邑。它们广泛地分布在中原地区内,与众多的旧国错杂在一起,这就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羌方又称羊方,是古代亚洲民族。羌方在今陕、甘一带。与羌龙、北羌、马羌等合称羌族。武丁时,国力强盛,以妇好统率13000名士兵与羌方作战,俘获大量羌人充奴隶,经常被作为祭祀时的牺牲品。
羌人曾是古东方大族,形成于青藏高原地区。 “姜”、“姜姓”部落集团,是羌人的一个分支,是古中原的地区最著名的民族共同体之一,从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至春秋战国之际,“姜姓”族群在中原政治、经济等领域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是西羌之一种。实际上,“姜”、“羌”本是一字,因姓氏称之“姜”,为族名称之“羌”,以羊为图腾(早先以畜牧业为主)。因“姜”、“姜姓”族群在中国上古时期显赫的历史地位,汉晋史家是有此论的。羌人于青海河湟地区,渭水上游草原一带的羌族,早在西周时期就活动于甘肃临洮一带,一般认为羌族是当地土著与外迁来的苗民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最后形成的。战国时期,羌人部落活动于祁连山区,并至迟在战国晚期北出扁都口(今甘肃民乐南),霍城一带(今甘肃山丹),进入河西走廊。《汉书地理志》,《括地志》以及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出土的简牍文书都有关于河西羌人的明确记载。秦汉之际,游徙,生活于河西走廊的羌人渐渐话跃于政治,军事历史舞台。《汉书地理志》所载汉政府设立于河西走廊的番(音皮)和县,就是为安置番乐羌而设置。仅东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至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80年间,河西羌人就发动过针对河西走廊四郡及重要军事,政治要塞的战争近十起,范围遍及河西走廊。他们攻城略地,但屡战屡败,始终无力与中央政府对抗。随着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拓经营和西北疆域的扩展和中原强势文化的扩散,河西地区各民族融合进程加快,河西羌人在这一过程渐渐消逝,但从考古发掘的葬俗,遗址等方面,我们仍可以窥见羌人远去的背影。

北戎
也称山戎(有史学家认为山戎是另一个民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名。匈奴的一支。春秋时分布在今河北、山西北部。后亦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山戎是我国春秋时期北方的一支较强大的少数民族。又称北戎,匈奴的一支。活动地区在今河北省北部。见《春秋·庄公三十年》﹑《汉书·匈奴传上》。后亦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据史书记载,山戎部族以 "射猎禽兽为生","随畜牧而转移",经常联合侵犯中原,成为燕、齐诸国之边患。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兴兵救燕伐山戎,灭掉令支、孤竹山戎部旅,约战国晚期,山戎逐渐销声匿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唐虞以上有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这说明,在唐尧、虞舜的上古时代,就已有山戎一族,居住于中国北方。据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记载:春秋时期,中国的少数民族统称为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戎族是少数民族的一支,不仅人口数量大,而且居住地区广,并逐渐从西方迁至东方和北方。戎族分支颇多,有大戎、小戎、陆洋之戎、九州之戎、骊戎、犬戎、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姜戎、茅戎、北戎(又称山戎)无终等名称。山戎,即为戎族的一支,也即是由西方迁往北方居住的戎族。






[ 此帖被南星夜在2013-09-27 19:46重新编辑 ]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9-27 0
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公元前379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是为“田齐”。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平王东迁
公元前770年,因为内乱和犬戎频繁入侵,很快就打到镐京,所以周平王被迫将国都从镐京东迁至东都洛邑(今洛阳)。因洛邑(今洛阳)在镐京之东,此后的周朝史称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平王东迁以后,周室渐渐衰落,首先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师,害死幽王,申侯拥立平王,使平王有弑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诸侯间的威望下降,其次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互相攻伐,最后平王东迁,使周室只有一小块小地盘,周王室因而衰微,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年),由于边境问题与郑国争执,周桓王率军讨伐郑国,郑庄公不仅敢于领兵抗拒,而且打败了王师,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说明周王的地位已经严重下降,只是还保存着天下共主的名义罢了。郑庄公带兵东征西讨,小霸中原。
五霸争雄
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公元前716—前643年),中国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吕氏,名小白。僖公三子,襄公之弟。在位时期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中原霸主。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前685年,齐桓公继位,以管仲为相,整顿国政,废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终于在周僖王三年(前679年)成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以优势兵力迫使楚国服从他,订立了召陵之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齐桓公建立了霸主会盟的制度。

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争对手鲁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灭鲁的与国纪,扫除东面障碍。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公子纠奔鲁,公子小白奔莒。次年,无知被杀。鲁伐齐,欲纳公子纠,而齐高氏、国氏已召小白先入,击败鲁师,立为齐桓公。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霸主。公元前684年,齐灭掉西面小国谭,向鲁推进。公元前681年,又与宋、陈、蔡、邾会于北杏,南下灭小国遂,迫使鲁与齐言和,盟于柯。次年,齐假王命合陈、曹伐宋,迫使宋国屈服,并与宋、卫、郑会于鄄,又次年,齐与宋、陈、卫、郑复会于鄄,开始称霸诸侯。
春秋中期,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中原诸夏,讨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公元前664年,齐北伐山戎,救燕;又逐狄,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合诸侯之师侵蔡伐楚,与楚盟于召陵。此后,齐多次大会诸侯。公元前651年,齐会鲁、宋、卫、郑、许、曹于葵丘。齐霸业达于顶峰。公元前643年,桓公卒,齐从此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89年,齐、晋大战于鞍(今山东济南),齐大败。到灵公、景公时,齐依旧是仅次于晋的中原强国。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国,疆土扩大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
春秋末年,齐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8年,崔抒杀庄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庆封灭崔氏之族。庆封专齐政。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奔吴。景公时,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强大。公元前532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国氏、高氏(齐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陈僖子联合鲍氏攻国氏、高氏,国夏、高张奔鲁,遂杀晏孺子,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杀,阚止为政。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阚止,专齐政。公元前386年,陈成子玄孙太公和立为诸侯,迁齐康公于海上。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姜齐绝祀。宋襄公称霸
宋襄公(?―公元前637年),《史记》和《汉书·诸王侯表序》与中学课本中被列为“春秋五霸”。宋桓公的次子,子姓,名兹甫,谥号曰“襄”,为宋国君主,称“宋公兹甫”,简曰“宋兹甫”(先秦贵族男子用氏,故不称子兹甫)。被史料认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立,以其庶兄目夷为相,行“东宫图治”。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助齐国平定内乱,拥立齐孝公,因此襄公小有名气。平定齐乱后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宋与楚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结果宋军大败,次年宋襄公因重伤而卒,其子宋成公王臣继位。
齐桓公死后,竖刁、易牙等为乱,五公子夺位,齐国内乱不止。据说,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互相战争,箭矢射到了齐桓公的尸体上,都没有人顾及。南方的楚国兴起,楚成王消灭了其北方的几个小国之后将矛头指向中原。宋襄公以拥立齐孝公、平定齐乱之功,试图再次大会诸侯以成为霸主,但宋国实力威望不足,反而见辱于楚。宋襄公十五年(前638年),宋楚两军交战于泓水。楚军渡河时宋大司马子鱼建议宋襄公“半渡击之”,宋襄公称趁敌渡河时攻击是为不仁不义拒绝建议;楚军渡河后子鱼建议趁楚军列阵混乱之时攻击,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义为由拒绝。楚军列阵完毕后发起攻击,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伤重而死。楚国称雄一时,楚成王成为了有其实而无其名的霸主。
宋国是中国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公爵,国君子姓,位于今河南商丘一带,为周朝三恪之一、春秋战国十二诸侯之一。周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丘,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南),国号宋,即宋国,以奉商朝的宗祀。到宋襄公之时,宋国国势渐盛达鼎盛时期,宋襄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称霸
在北方的晋国,与周室同宗。晋献公宠信爱姬,使国政大乱。前636年,晋献公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军队护送下继承晋国君位,是为晋文公。他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国,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年),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成为霸主。
晋襄公接霸
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文公对内,拔擢贤能:以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赵衰、胥臣辅其政;栾枝、冀缺佐其事;郤溱、霍伯将其兵;贾佗、阳子制其礼;魏犨、荀伯御其戎。晋民各执其业;吏各司其职。晋国由此大治。对外,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尊王攘楚。作三军六卿,勤王事于洛邑、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为后世儒家、法家等学派称道。
晋文公死后,其子晋襄公继位,成为新一任晋国的国君及诸侯的霸主。前628年,秦穆公趁文公新丧,派军伐郑。晋襄公遣军在崤之战中打败秦国,俘秦国三将。之后,秦国屡次攻晋。仍然无法打破晋国的战略封锁,晋襄公坐稳了霸主之位。
晋国(公元前1033年—公元前403年),周代春秋时期诸侯国名,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疆域约为今山西省南部。唐叔虞之子晋侯燮父徙居晋水,至晋孝侯时,国都名翼(今山西翼城县);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别都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公元前403年春秋末年,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国君被赶至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其子孙居住于此,所以后来在此地,也就出现了晋氏。据《姓纂》载,周叔虞封于唐,传至子燮父,徙居晋,称晋侯,其子孙以国名为姓,称晋氏。山西省晋姓按姓氏人口统计,晋姓居全省第118位。据《姓氏考略》载,晋姓望族出于平阳(三国魏置郡,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虢郡(汉置弘农郡。隋废郡为弘农县,属陕州。隋末复置郡。义宁元年,改为凤林郡,仍于卢氏置虢郡。武德元年,改为虢州,改凤林为鼎州。贞观八年,废鼎州,移虢州于今治,属河南道。开元初,以巡按所便,属河东道。天宝元年,改为弘农郡。乾元元年,复为虢州,以弘农为紧县,卢氏、朱阳、玉城为望县。天宝领县六,户二万八千二百四十九,口八万八千四十五。西至京师四百三十里,东至东都五百五十三里)。周威烈王赐三家为诸侯,于是韩国、赵国、魏国三国分晋,晋国灭亡。
秦穆公称霸
秦穆公(—前621),一作秦缪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汉族,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谥号穆。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秦穆公在晋文公死后,谋求向东方发展,被晋所阻。崤之战、彭衙之战,秦军皆大败。秦穆公果断的调整国策,转而向西,吞并了一些戎狄部族,称霸西戎。秦起源于今天水地区,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今天水市),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国多位国君在对西戎的战争中战死,长期的征伐使秦人尚武善战,同时为拱卫中原做出了一定贡献。国君为嬴姓、赵氏。秦最初的领地甘肃东南部,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秦穆公时开始参与中原争霸。
晋楚战争之期
楚王问鼎
楚国在城濮之战后,韬光养晦,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今云南,北达黄河。楚庄王改革内政,平息暴乱,兴修水利,国力更为强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祭天地的鼎的大小轻重,意在灭周自立,此即“问鼎”一词的来源。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与晋会战于邲(今河南荥阳东北),大胜。不久又进兵围宋,晋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国纷纷归向于楚,楚人称霸中原。
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汉族,姓芈,熊氏,名侣(一作吕、旅。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该称为熊侣而不是芈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楚庄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楚国王室是华夏族南迁的一支,最早兴起于汉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其国君为熊氏,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的部分地方。
吴越争霸
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后吞并淮夷徐夷等小国而扩张到今苏皖两省全境、浙中北、赣东北地区。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越国(又称作“于越”),是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我们所熟知的春秋五霸的勾践卧薪尝胆即是第39代越王。史书称越国为夏朝少康庶子于越的后裔,国君为姒姓越国前期的核心统治区域主要在今天的浙江省诸暨、东阳、义乌和绍兴周边地区,其早期都城即在该区域内迁移。公元前473年,越国灭亡吴国后,势力范围一度北达江苏,南入闽台,东濒东海,西达皖南、赣东,雄踞东南。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有著名兵器吴钩。吴国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于夫椒之战南服越;于艾陵之战北败齐;于黄池之会会盟晋。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吴国当中原诸侯争霸战争尘埃落定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吴王阖闾重用孙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吴军攻进楚都郢,伍子胥为父兄报仇,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吴军挥师南进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越大夫灵姑浮一戈击中阖闾,阖闾因伤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兴兵败越。勾践求和。吴王拒绝了伍子胥联齐灭越的建议,接受越国求和,迫使越王勾践向他称臣。继续转兵向北进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夫差在中原会盟诸侯而内部空虚的时机,消灭吴国,夫差羞愤自杀。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成为了最后一个霸主。吴国,是姬姓诸侯国,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473年,历700余年,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越国,勾践卧薪尝胆是为美谈。而二者,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邾分三国约在公元前643年前后,叔术来滥立国,滥在今滕州市东南30公里羊庄镇土城村。至此邾国分立为邾国、小邾国和滥国,这便是史学界所说的“邾分三国”。邾国是子爵国,也史称邾子国,东周时期著名方国之一,其故城在今邹城市东南12.5公里,邹城市峄山镇纪王城村周围。邾国的先祖是晏安,晏安的五世孙侠始封曹称曹侠,是曹姓国,晏安的十二世孙是夷父颜。夷父名克,字颜,另字伯颜,谥号邾武公,史称邾子夷父或邾颜公。当时齐国推行霸业,夷父颜响应随从,去各国奔走联络,曾夜宿滕国和薛国。邾原属鲁国的附庸,鲁国非常愤恨夷父颜的行为,被视为叛逆,借故向周王诬告夷父颜。鲁是周王室同宗姬姓国,公元前678年,周王诛杀夷父颜,《左传》庄公十六年载有“邾子克卒”,时为周僖王四年。夷父颜被诛后,周王命夷父颜的同母弟叔术代理邾国君位。叔术名群,在曹姓公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位贤明有德的人,族人称他为群公子。叔术代位十多年后,夷父颜的冤诛才得以昭雪,谥号邾武公。这时,代国君叔术又把国君位子,让给了他的侄子、夷父颜的儿子夏父,夏父继位后史称邾文公。邾文公在位五十一年,是邾国在位最长的一代国君。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今邹城峄山之南另立新都(见《左传》)。约在公元前643年前后,叔术来滥立国,滥在今滕州市东南30公里羊庄镇土城村。至此邾国分立为邾国、小邾国和滥国,这便是史学界所说的“邾分三国”。
前550年至前497年,晋国国政把持在范氏、中行氏、赵氏、韩氏、智氏、魏氏的手上。前455年,晋国贵族只余下智、赵、魏、韩四家。智氏出兵攻赵氏,并胁迫魏韩两氏出兵。战事持续两年,后赵氏游说魏韩两家倒戈,灭智氏,瓜分智地并把持晋国国政。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幽公仅余绛、曲沃两地。前403年周威烈王册立韩、赵、魏三家为侯国,即为《资治通鉴》中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兼并其他小国,其中以楚、齐等大国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统治的的时代。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割据时代——战国。









[ 此帖被南星夜在2013-09-27 20:18重新编辑 ]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9-27 0
战国时期形势前475年-前221年
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战国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或者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 (公元前403),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并六国。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诸侯强国,即战国七雄,连年征战,在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斗争十分激烈。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发挥了富国强兵的重要作用,秦国终于后来居上,逐一灭掉了其他六国,完成了“秦王扫六合”的统一大业,形成“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统一国家。
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合称)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齐、楚、秦、燕、赵、魏和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七个诸侯国之中,除了秦国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其东边。因

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东南西北上中下;齐楚秦燕赵魏韩。

国名

都城

都城现今所在地

国土在今省份

齐国

临淄

山东淄博东北

山东、河北的一部分。

楚国

鄢郢后迁寿春

湖北荆州后为安徽寿县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带,后发展至江苏、重庆、广西等地。

燕国

后迁辽东

北京后为辽宁辽阳

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的一部分。

韩国

新郑

今河南新郑

河南、山西一部分。

魏国

安邑后迁大梁

今河南开封

陕西、河南一带,极盛时地跨陕、豫、冀、晋、鲁、皖六省

赵国

邯郸

河北邯郸

山西、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秦国

栎阳后迁咸阳

陕西咸阳

陕西、甘肃、后发展至四川、重庆一带。

秦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其后非子受封于犬丘,建立秦国。几代人的惨淡经营,后因勤王有功,始为诸侯,称秦襄公。秦国之贫瘠,中原诸侯皆卑之。至秦穆公图强,国势稍盛,称霸西戎。而后,秦国又长期陷入低迷,屡为晋国所败。后三家分晋,三晋联合攻打秦国,秦国更衰。战国时期,魏用吴起为将,屡败秦军,攻入关中腹地。秦孝公即位后,下求贤令,卫鞅入秦,见用于孝公,孝公委之以国政实施变法,史称“商鞅变法”。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46年秦王赵政[5]即位,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秦起源于今天水地区,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今天水市),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国多位国君在对西戎的战争中战死,长期的征伐使秦人尚武善战,同时为拱卫中原做出了一定贡献。国君为嬴姓、赵氏。秦最初的领地甘肃东南部,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秦穆公时开始参与中原争霸。战国初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直到商鞅变法才复兴崛起。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国正式超过楚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前246年秦王政登基,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前207年,亡于秦末农民战争。


魏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国家,属于战国七雄之一,前期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有淮、颍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自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到现在河南开封的大梁后,魏国亦称梁国。国君姬姓魏氏。魏国先祖为毕公高,后毕国亡,公族称毕氏,流散各地。有一人曰毕万,侍奉晋献公为车右,因军功封于魏城,立魏氏。晋悼公时提拔魏绛为卿士,魏氏大宗始入晋国六卿行列。魏氏发家较晚,较之其余五卿稍弱。前453年,魏桓子魏驹伙同赵、韩灭智伯,剖分晋国。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为诸侯,史称魏文侯。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姜子牙立国。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田齐妫姓国家,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公元前672年,陈完入齐,事齐桓公。陈完传五世至陈桓子,陈氏开始强大。以后陈氏逐渐兼并齐国的栾、高(齐惠公之后)和国、高(齐文公之后)以及鲍、阚等族,专齐政。田齐的国都仍在临淄,疆域亦袭姜齐之旧。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到威王 、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齐宣王时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攻秦,罢于成皋。又次年,齐灭宋。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齐湣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湣王子法章为齐襄王。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单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


韩国韩国先祖为晋公族。曲沃桓叔生子万,封于韩原,立韩氏。后晋国称霸,韩氏中衰。至韩厥,为晋悼公正卿,晋悼公复霸,韩厥之力颇多。后韩起执政晋国27年,韩氏显贵。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虔与赵、魏同为诸侯,建立韩国。
韩虔位列诸侯,不及魏氏强盛。“三晋”同盟之时,韩国随之瓜分中原,获利颇多,国势达到鼎盛。但由于韩国四面受敌,且国人不尚武,屡为列强所攻打。在残酷的战国烽烟中,韩国不得不先后依靠于魏、齐、楚、赵、秦等大国。
赵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赵氏大宗的宗主后位列周王卿士。周幽王时,叔带因见周室腐败,离开镐京,来到晋国。以下七代而至赵衰,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赵氏因之位居世卿。至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晋为诸侯,赵氏正式建国。


楚国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亦称荆。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古书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但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为氏。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战国早期,楚惠王再度灭蔡,占领淮水流域;公元前431年,简王北上灭莒(在今山东莒县)。简王卒,声王立,立仅六年,“盗”杀声王。楚悼王立。时三晋强盛,楚国多次与晋军交战,然今非昔比。三晋多次大败楚军,楚国黄河以南大片土地被三晋所占,楚军一胜难求。后悼王任用魏将吴起变法,南收扬越,占领洞庭、苍梧,楚国稍见起色。战国中期,楚威王败越。楚怀王时,楚与齐纵亲。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等国合纵攻秦,以楚怀王为纵长,不胜而归。秦使张仪入楚,离间齐、楚,许与商(今陕西商县)、於(今河南西峡一带)之地六百里,已而背约不与,楚因伐秦。公元前312年,秦败楚于丹阳(今河南西峡一带),取楚汉中。楚反攻,秦又败楚于蓝田(今陕西蓝田)。楚服秦,但仍与齐、韩合纵。
战国晚期,楚背齐合秦。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楚军于垂沙。次年,秦亦攻楚,取襄城。又次年,楚怀王入秦被执,后三年死于秦,楚从此一蹶不振。顷襄王时,秦继续攻楚。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拔郢,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顷襄王卒,考烈王立,以黄歇(封为春申君)为相。公元前257年,黄歇与魏信陵君救赵败秦。次年,楚灭鲁。公元前253年,楚迁都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亦称郢,今安徽寿县西南)。考烈王卒,李园杀黄歇,立幽王。幽王卒,同母弟犹代立为哀王。哀王立仅二月余,为庶兄负刍之徒袭杀,负刍立为王。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破楚,虏王负刍,楚国灭亡。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前323年,公孙衍发起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前314年,燕王哙禅让于相邦子之,太子平不服,作乱,失败被杀。齐国、中山国趁机伐燕,燕国大败几乎被灭,燕王哙和子之被杀。齐国退兵后,燕人拥立在韩为质的公子职,是为燕昭王。昭王即位后礼贤下士,筑黄金台,各国士人“争趋燕”。乐毅自赵国来,邹衍自齐国来,剧辛自赵国来。(此节据杨宽《战国史》作了修正。)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齐地只剩余莒(今山东日照市莒县)和即墨二城。前278年,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齐国即墨守将田单施反间计,燕惠王中计以骑劫代替乐毅。前279年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国趁势复国。燕太子丹年轻时在秦国作人质。逃回燕国后太子丹并没有致力振兴燕国,而是寻找到一位叫荆轲的刺客。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前228年,秦国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逼近燕国。前227年,太子丹送荆轲和他的13岁的助手秦舞阳到易水之畔(现河北易县)。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后荆轲刺杀秦王赵政未遂。这一事件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前222年燕灭于秦。


匈奴 按《史记》,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遗民,西迁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白种人。“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獯鬻、熏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熏育、獯鬻)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獯鬻、熏育)在殷商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淳维又作熏育、獯鬻、熏粥、荤粥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以灭夷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民族,统称为匈奴。至汉代,“匈奴稍强,蚕食诸侯,故破走月氏,因兵威,徙小国,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即匈奴统一了北方的游牧民族。从此,匈奴又自称胡人,或“天之骄子”,“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在匈奴建国以前,东北亚草原被许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据着。那时的部落和部族联盟的情况是“时大时小,别散分离”;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然莫能相一”。当时分布在草原东南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东胡部落联盟;分布在贝加尔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联盟;分布在阴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谓“河南”(鄂尔多斯草原)一带的,是匈奴部落联盟。此外还有部落集团分散在草原各地。后来的匈奴国,就是以匈奴部落联盟为基础,征服了上述诸部落联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国而建立起来的。
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林胡、楼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等县。林胡、楼烦北迁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在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曾大败匈奴。


:“胡人”的说法出现很早,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战国策》。非中原的周边民族通称,通常是指中国北方以及西方(现今蒙古、黑龙江及新疆等地)的游牧民族。


羌族,羌人是古代戎人中的一部分。《国语·周语》载西周宣王时有“羌氏之戎”,势力强大,曾败王师。姜戎中有申戎,后与犬戎等共灭西周,杀幽王。《左传》载有“姜戎氏”,春秋前期入居豫西,其俗被发,与羌同。“姜”、“羌”二字古相通,学者多以此姜戎即羌人。据说这支戎人是被晋惠公自“瓜州”招引到晋南,把原来是“狐狸所居,豺狼所嗥”之地,开垦出来,虽然当时还是“衣服饮食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但已进入农耕定居生活。晋国在争霸战争中曾多次得到这支戎人的支助。他们后来都与华夏族融合了。战国时在今甘肃东部、宁夏南部有义渠之戎,其俗火葬,学者多以为即羌人。他们“筑城数十,自称王”,与华夏诸侯国有交往,常与秦争战,互有胜负。在战国后期朝服于秦,后为秦昭王所灭,设置陇西、北地等五郡。战国初期,居住在河湟地区的那部分羌人,还处在较落后阶段,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有戎人无弋、爰剑者为之豪,”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称雄于河湟之间。爰剑子孙世为酋豪。到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向西发展。忍叔父昂畏秦之威,率种人西南迁。其后子孙分散,便是汉代居住在今甘肃、川西的牦牛、白马、参狼诸羌。忍及弟舞留居湟中,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逐渐兴起。到爰剑五世孙研时,羌武力最强,乃以研为种号;至十三世孙烧当又极豪健,子孙乃更号烧当。





[ 此帖被南星夜在2013-09-27 21:03重新编辑 ]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9-27 0
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前209年
秦国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到岭南平定百越族,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炎黄地图,达360万平方公里左右,秦朝的疆域大致为:东起辽东,西至甘肃、四川,北抵阴山,南达越南北部及中部一带,西南到云南、广西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前207年),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秦朝开国君主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首创皇帝这一词语。国号秦,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别于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国祚。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西周时期流传下来的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其后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后陆续分析出东海、恒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郡。
秦朝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有说法“百代犹得秦政法”。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赵高篡改秦法导致大规模平民暴动起义。
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东胡
东胡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了大约1300年。东胡、濊貊、肃慎被称为古东北三大民族。东胡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主要活动在当时燕国(在北京一带)的北部和东北部,也就是西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柔然出自于鲜卑,《魏书·蠕蠕传》中记载:“蠕蠕(即柔然),东胡之苗裔也。”。库莫奚和契丹也是出于鲜卑,库莫奚,《魏书·库莫奚传》说它是“其先,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契丹原先与库莫奚、宇文两个部落一起游牧后从鲜卑分离出去,自号“契丹”,游牧于潢水(西拉木仑河)及土河(老哈河)流域一带。室韦,《北史·室韦传》载:“室韦,盖契丹之类,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失韦(室韦)”。“蒙古”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室韦传》,传中称它为“蒙兀室韦”,是居于望建河(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是室韦部落联盟的一个成员。《辽史》中所载的契丹语和蒙古语差不多,清末著名蒙古史学者沈曾植,经过用鲜卑语和蒙古语相比较之后,说“蒙古语与鲜卑语相去无几”,从地域上看,鲜卑起源于今额尔古纳河东南的大鲜卑山,而后来的室韦的活动地区也在额尔古纳河这一带,可见鲜卑、契丹、室韦、蒙古都是属于东胡这一族系的。

东胡起源争议
:1,先为屠何唐人尹知章注《管子》称:“屠何,东胡之先也。”此说与《逸周书》《管子》等书记载:东胡与屠何并列的史料相矛盾。东胡与屠何应为并存的两族,屠何在今辽西,东胡则在今东蒙。屠何不能是东胡之先。2,先为山戎张博泉《东北历代疆域史》中说:“东胡春秋时为山戎,入战国后统称为东胡。”主此说者大都认为东胡之名始见于战国。然据《逸周书》东胡之称周初已经出现,《山海经》记载东胡出现于史的时间也不能晚至战国,《史记——匈奴列传》及《逸周书》更将东胡与山戎并列,因此,东胡与山戎应为并列的两族。山戎在大凌河流域上游,东胡则在今西拉木伦河流域,齐桓公破山戎后,东胡一度曾南下占山戎之地,秦开破东胡,东胡北却千里,复退至西拉木伦河流域,山戎可能有些入东胡者,但不足以说明山戎为东胡之先。3,先为土方  土方的确切方位一时还难以定论,也没有更多足以证明土方是东胡之先的史料,只能作为一说留以备考。 从考古上看,东胡一族分布在西拉木伦河一带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对东胡的考古文化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夏家店上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分布范围为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其以南诸地,一度曾分布更西南些,这与东胡的活动范围是一致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存在的时间是周初至战国,也与东胡活动的时间相当。有人认为东胡始见于战国是没有根据的,史料证明东胡于周初及春秋已见于史。夏家店上层文化墓葬中有殉犬的习俗,与文献所载乌桓以犬殉葬相符合。夏家店上层文化诸遗址发现的铜版上的人形皆秃顶不蓄发,与东胡各族“以髡头为轻便”相合。铜版的人物形象经过鉴定属于典型的蒙古人种,与人们对东胡语言的研究为属蒙古语族相符。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前身是分布在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富河文化,富河文化的时间距今大约五千三百年。它的文化特征为:陶器器形简单,纹饰为之形纹,石器多大型打制的砍砸器,细石器较多,是一种游牧狩猎的文化。这一文化的存在及其和夏家店上层文化的渊源关系,证明了东胡的先人在西拉木伦河一带的活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只是不知道他们当时的名称而已。东胡强盛之时,“控弦之士十余万”,以每户五人出一控弦之士计算,东胡盛时的人口达到一百余万。这一百余万人的分布范围,大约东到辽河,南到赤峰附近,西到泺河,北到乌力吉木仁河。4,富河文化   如果从考古文化来看,一般学者都认为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前身富河文化是东胡文化的代表,表现为陶器器形简单,纹饰为之形纹,大型石器多打制的砍砸器,箭镞类细石器较多,这些特征表现出与呼伦贝尔地区扎赉诺尔文化以及哈克文化的一致性,扎赉诺尔文化为公元前11400年——7000年,哈克文化为公元前7000——5000年前,可以断定,富河文化是哈克文化的传承,而哈文化则是扎赉诺尔文化的传承,因此,东胡人实际上扎赉诺尔人的后裔,而扎赉诺尔人则是世界80%蒙古人种的源头。东胡人的民族成分据此可以说既包括现代的蒙古族,还包括现代的通古斯语族,从整体上说是东胡是一个蒙古语族族群与通古斯语族群联合的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古代氏族部落国家的名称,其次才是民族称谓。

夜郎
,古县名,今日的新晃侗族自治县曾名夜郎县。走廊,即进出的过道,文中指的是新晃历来是中原进出西南地区的必经之路。摇篮,意为事物的发源地,文中指的是探寻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国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后约300年。之后古夜郎国神秘消失。这个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记载中留下了一团迷雾。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开了辉煌的一角。可乐距毕节赫章县城西58公里,这里具有乌蒙高原的旖旎风光,富饶的农林牧矿资源,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被考古学家们称为贵州考古的圣地,夜郎文化的“殷墟”。它历史悠远、厚重,散发着浓郁而古老的文物气息;它神奇、魔幻,在历史长河中曾经显示过繁华而双悲壮地衰落沉没。可乐四周群山拱卫,中间为一坝子,乌江北源的麻腮河、可乐河于坝中交汇后向东流去,坝子周边属缓坡丘陵地起伏延伸至远方山麓,海拔1788米到1890米之间。在这起伏的缓丘陵地上,埋藏着成千上万座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古墓葬,他们依山傍势,按地形组成14个群体,分布在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墓葬之密集,延续时代之长,实属贵州乃至西南地区之最。夜郎民族墓葬中随葬的器物如铜鼓、立耳铜釜、鼓型铜釜、铜扣饰、铜锄及铜戈、剑等兵器都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地方文化风格,如云雷纹柄青铜剑,卷云纹柄铜柄铁剑,蛇头型柄青铜剑,无胡铜戈等均是典型的夜郎青铜文化的代表。到西汉晚期,夜郎民族墓葬中出土的有汉文化特点的铜釜、铜带钩、陶罐、铁剑等应是民族矛盾缓解,汉文化与夜郎文化相互影响与交流的产物,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汉文化与多种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交流、融洽、结合的历史现象。夜郎古国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之一,它和消失在沙漠的楼兰古国、变身著名旅游圣地的大理古国一起丰富绚丽了大中华的民族文化,并成为中国人心里一块当仁不让的历史文化品牌。因此,不但黔地,曾为夜郎县属地的湖南沅水流域都在探讨这个在历史上存留了两三百多年,然后又神秘消失的蛮夷古国。

南越
南越国(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1年),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4年建立,于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传五世,历93年。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国的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或前赵朝。南越国(越南语:Nam Việt quốc)是在秦朝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立国之后,赵佗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在郡的设置上,赵佗保留了南海郡和桂林郡,并把象郡拆分为交趾郡和九真郡。鼎盛时期的南越国,其疆域北至中国岭南,南至越南中北部,“东西万余里”,实力雄厚。北部边界一直到南岭一带,包括今天广西北部的三江、龙胜、兴安、恭城、贺州,广东北部的连山、阳山、乐昌、南雄、连平、和平、蕉岭一线,大部分地区与长沙国交界;东部边界一直到今福建西部的永定、平和、漳浦,与闽越交界;南部边界一直到今越南中部的长山山脉以东及大岭一线以北的地区;西部边界到达今广西百色、德保、巴马、东兰、河池、环江一带,与夜郎、毋敛、句町等国。9世纪中叶,阮朝的嗣德帝组织史官编纂《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嗣德帝在御览该书之后,朱批:“统观前后,则我越地之沦入中国已几太半。惜乎历代明君良臣亦多有不世出者,然终不能收回寸土,大是憾事。非特于今复宇为难,悲夫!”

闽越
远古时代,居住福建的原始人类属于海洋蒙古利亚人种。这些原始人类在距今3000年以前(相当于中原的夏商时期),已经创造出灿烂的独具特色的原始文化——闽文化。到了周朝,形成七个大部落,史称“七闽”。与“七闽”关系较密切的是浙江的于越族。在越王允常时代,于越族有人进入福建定居。于越首领无诸统一“七闽”,自称闽越王。原先比较落后的七闽迅速发展成为百越诸族中最强大的一支。七闽和于越族融合而形成闽越族;七闽的分布,除今福建、台湾外,还包括浙江南部(古代温、台、处三州)、赣东地区以及广东的潮梅地区。史臣吴士连曰:五岭之于我越者是为险塞,国之门户,犹郑之虎牢,虢之下阳也。帝越者固宜设险守国,不可使之失也。赵氏一失其守,国亡统绝,土宇瓜分,我越又分,南北之势成矣。后有帝王之兴,地险已失,复之必难。故征女王虽能略定岭南之地,不能据得岭险,旋底于亡。士王虽复全盛,然犹为当时诸侯,未正位号,没后又失之。而丁、黎、李、陈止有交州以南之地,不复赵武之旧,势使然也。闽越,或称闽越国,位于今中国福建省北部,是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的越人、在逃到该地时与当地的百越族原住民所共同建立的一个国家,存活的时间大致上在西元前334年至西元前110年之间。尤其是西元前202年之后的六、七十年之间,国力达到鼎盛,是当时中国东南一带势力最强的国家,闽越王无诸在城村(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南边的兴田镇)所建的王城,也是当时东南一带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西元前475年-西元前221年)中期,那个由越王勾践所恢复起来、位于今浙江省绍兴一带的越国,再一次遭到灭国之灾。西元前334年,越王勾践七世孙无疆与楚威王作战,失败被杀,越国遂被楚国所灭。越国王族于是航海入闽,越国国民则徙居越迁山(今福建省长乐县)。越族人的体质特征和生活习惯与中原的华夏族有很大的差别。越人身体矮小、短面、须发少、鼻形广、眼睛圆而大,习惯傍水而居、好水斗、善于驾舟行筏、还有“断发纹身”的习俗。

越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分为东越、闽越、南越……有百越、百粤之称,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越族的一支即为今天越南的主体民族,亦称京族。那么,越族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大约有以下各种说法。
禹后裔说这是传统的观点,大致又可分为两种说法。一说越族起源于中原少康之世。张守节《史记正义》引贺循《会稽志》云:“少康,其少子号于越,越国之称始于此。”显见,这是有史可查的证据。一说越族是夏朝被商消灭后,夏桀和一部分遗民向南迁移的一支。按《尚书》、《史记》记载,商汤和夏桀战于鸣条,桀败,成汤放桀于南巢。南巢即今安徽省中部的巢县,春秋战国时期在吴国、越国之间。此后,这些夏朝贵族及一部分夷人由安徽南迁至江南,成为越族的先民。
土著说据考古资料显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更可能在中国,而不是非洲。具有解剖学上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比人类学家原先所认识的要更早地生活在华南地区。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或更早,而不是原先所认识的不超过3万年。这一结果使现代人“非洲起源”学说受到挑战。越族的活动地域部分处在或最接近柳江人所在的区域,越族最有可能是这些古人类(柳江人)的后裔之—。①(注①参考黄革撰《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更可能在中国而不在非洲》,载《大众科技报》和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楚越同源说细究古代文献,有资料表明楚、越共同渊源于一个芈姓的种族,是一个氏族中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亲族。《国语·吴语》中韦昭注曰:“勾践,祝融之后,允常之于,芈姓也。”战国时史官所编的《世本》,则直言:“越为芈姓,与楚同祖。”可见,楚、越族的形成是同源的。
混合说从史籍记载,越族经常与夏人、楚人发生战争,人员对流频繁,因此越族不是纯土著民族,而是由夏人、楚入和当地的土著融合形成的。
外来说此说又有两种意见。一是太平洋人种,持论者认为,南太平洋人种曾经分两路进入中国,其中一支就是由越南进入中国广东、广西、福建等东南沿海一带的。一是马来人种,此说认为,越族就是所谓的马来人,春秋战国以前就已住在山东半岛及江浙闽广湘赣等地。然而,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越族文化接近仰韶文化。这样看来,越族似乎不可能是外来的民族。
综观上言,诸种说法各有道理,孰是孰非,尚有待于进一步考证、研究。
京族越族,正式名称为“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京族历史上曾被称为“安南”、“越族”,自称“京族”。1958年5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在越南,京族是主体民族,在越南的54个民族中,京族占越南总人口近90%。

滇越
傣族是云南省的古老居民,但傣族族称“傣”是新中国建立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依其自称“滇越”而正式定名的。傣族先民“滇越”一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与当时福建的闽越,广州的南越,广西及越南北部的西瓯越和骆越,两广的扬越,皖南及赣湘东部的山越,浙南瓯越,同称“百越”或“百粤”。滇越作为古越人的一支,与其他越人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如种水稻,习水性,烧制印纹陶器,住干栏式建筑,有断发文身之俗等,这些都为后代傣族所继承。

高句(gōu)丽(lí)
(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现又叫“高氏高丽”) 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 与百济,新罗合称朝鲜三国时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后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由于高句丽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国土横跨今日的中国及南韩、北韩国,都声称高句丽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
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记载,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一些学者认为高句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成立。“高句丽”作为一个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词就出现在《汉书》中。大多数的史籍认为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或公元前1世纪中期。据推测,高句丽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濊貊人和部分迁移到这一地区的扶余人组成的。“濊貊人”这一词语最初并非指一个确定的民族实体,而仅仅是中原古代史家对出现在东北这一特定地区的一些古代部族的泛指。在高句丽建立之初,与扶余长期处于军事对抗中。扶余与中原王朝关系十分友好,为了扼制处于成长期而十分具有侵略性的高句丽政权,中原与扶余在军事上常常协同打击高句丽,相关记录在《三国志》、《汉书》中时有出现。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9-27 0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战争前209年-前207年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
张楚,是秦朝公元前209年陈胜所发动的农民起义成立的政权。也有说法称国号为“楚”。
秦朝末年(公元前209年7月),包括陈胜与吴广在内的900余名贫苦农民,去渔阳驻守边地,途中却延误了时间。由于逾期应役按秦律都要被杀头,陈胜与吴广一起号召起义,迅速组织了一批农民为主的队伍,并占领了蕲县大泽乡(安徽宿县西寺坡乡刘村集),史称大泽乡起义。陈县是东周陈国的都城,又是楚国末期的国都。陈胜在占领陈县后自立为王,根据《史记》的记载,后人对政权名称有“楚”和“张楚”两种说法。
陈胜以吴广率重兵进攻荥阳(今属河南),又以周文为将军,率部由陈县出发西击秦,破函谷关。再集数十万兵力,进抵关中戏地(今陕西临潼境),逼近咸阳,秦二世大惊。急令少府章邯率领几十万在骊山修墓的刑徒,迎击周文军。周文因为孤军深入,旋被击败,退出函谷关,驻扎曹阳(河南灵宝东),久待救援不至,三个月后,楚军退到渑池,周文自杀。不久吴广被其部将田臧杀死,吴广死后,军心涣散。秦将章邯率军攻来,田臧兵败被杀。前209年12月,章邯率军进攻陈县,陈胜败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公元前208年陈胜被车夫庄贾所杀。他的部下吕臣在安徽地区组织了“苍头军”,并重夺陈县,处死庄贾,拥立景驹,重新建立楚政权。不久原楚国贵族项梁拥护楚怀王孙熊心为楚怀王,吕臣立即投奔。楚自此合并到西楚。
项羽,刘邦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09-27 0
西汉疆域前206年-公元2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又称前汉,与东汉(后汉)合称汉朝。是中国古代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功业鼎盛,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首次开拓了北绝大漠、西愈葱岭、南至大海、东并朝鲜的辽阔疆域,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开辟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首次确立了儒家的统治思想等。对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西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出土文物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多姿多彩的时代风貌。对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公元9年,王莽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史称“新莽”,西汉灭亡。西汉共有十二帝,历经211年。
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武功鼎盛,国土大幅扩展。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云中、雁
西汉疆域 门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扩展。西汉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阴山以北。元狩二年(前121年),汉将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酒泉郡。后又分割为张掖、敦煌、武威三郡。连同在湟水流域设置的金城郡,合为五郡,开始对西域的控制。
西汉极盛时的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一线,西南到今云南、广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东北至今朝鲜半岛北部。
建元三年(前138年),东瓯迫于闽越王的威胁,举国内迁到今江淮流域。[82]元封元年(前110年),汉军又平定闽越国,其地划入会稽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军平南越国,又占有海南岛,在该地设十郡。在西南方向,汉军征服诸国,边界推移到云南哀牢山和高黎贡山。元封二年-元封三年(前109年—前108年),汉军在东北地区平定卫氏朝鲜,设置辽东四郡。边疆形势蔚为改观。

鲜卑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鲜卑族起源于东胡,在秦汉之际,退保鲜卑山,以山为号。东汉时期,占据蒙古草原,逐渐强盛。二世纪中叶,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将鲜卑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在檀石槐死后,鲜卑重新分裂。此后,轲比能曾短暂统一鲜卑。西晋永嘉之乱后,鲜卑族开始南下西进,先后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北魏、东魏、西魏、北周等十个国家,显赫一时。直到隋唐以后,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逐渐消弱,融入其他民族之中。
《三国志》《后汉书》《晋书》和《十六国春秋》都记载“鲜卑”族名是“依鲜卑山,以山为号”,《魏书》记载为“大鲜卑山”。剧考证,鲜卑山即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的蒙格罕山;而大鲜卑山则位于发现有嘎仙洞的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境内的大兴安岭北段。
民族起源东胡说
鲜卑源于东胡是最广泛的说法。《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和《十六国春秋》均说鲜卑就是东胡的余部。晋代王沈编纂的《魏书》与司马彪的《续汉书》等史籍也提到,鲜卑与东胡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史记索隐》引东汉胡广云:“鲜卑,东胡别种”,更证明鲜卑来源于东胡。
东胡是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古老游牧民族,族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东胡强盛在战国中叶,频繁与赵、燕等国互相攻掠。战国后期,燕昭王派大将秦开兴师讨伐,大败东胡,东胡北遁千里。秦汉之际冒顿单于杀父自立后,率兵击败东胡,掠夺其大量人口,而东胡余部演化成鲜卑和乌桓。
东夷说
三国韦昭在《国语·晋语》:“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一条注解为:“鲜卑,东夷国。”很多学者据此论证,详细解读了鲜卑起源于东夷。比如李德山认为鲜卑是东夷支系邾娄族[2];黄烈认为鲜卑应是九夷之中的白夷[3]等等。总结方家的言论及各种载籍,可见鲜卑祖源为东夷之一的说法更符合史实,能够解释先秦史书中关于鲜卑记载的来历。
东夷位于今山东半岛与淮河以北的那些非华夏各国与部落。东夷诸国与殷商王朝为同源关系,文化习俗相近。商纣王自焚后,周武王把他的儿子武庚流放到东夷。成王继位后,武庚与周政权派驻监控东夷的蔡、管、霍诸侯国一齐反叛,被周王朝镇压。东夷族开始向北、向南迁移。
山戎说
《史记集解》引东汉服虔云:“山戎、北狄,盖今鲜卑。”
山戎是我国春秋时期北方的一支较强大的少数民族,又称北戎,活动地区在今河北省北部。据史书记载,山戎部族以 "射猎禽兽为生","随畜牧而转移",经常侵犯中原,成为燕、齐诸国之边患。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兴兵救燕伐山戎,灭掉令支、孤竹山戎部旅,约战国晚期,山戎逐渐销声匿迹。
逃亡汉人说
《史记索隐》引东汉应奉上奏汉桓帝书云:“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引以为号。”
《翰苑集》引《汉名臣奏》云:“鲜卑者,秦始皇遣蒙恬筑长城,徒亡塞外。鲜者,少也。卑者,陋也。言其种众少陋也。”
哀牢云南、缅甸北部地区一古国,属西南夷濮人系统,存在时间大约自公元前3世纪左右至公元76年。 哀牢人穿鼻儋耳,镂身文身,有着先进的文化,根据华阳国志、后汉书等的记载,其地矿产丰富、贸易繁荣。
传说哀牢的开国君主是九隆,乃东海龙王之幼子,故哀牢崇拜龙神。其鼎盛时期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大致统治范围南至西双版纳,西至伊洛瓦底江,北至横断山脉,东至洱海一带,是西南夷的一个支系。哀牢的中心区域是今云南保山哀牢山一带。
汉武帝时期,派人开通西南夷,希望打通前往印度的道路,于元封二年(前109年)派兵渡过兰沧水,攻打哀牢,“置雟唐、不韦二县”。这次侵略使得哀牢全盛时期结束,国势衰落。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哀牢王贤栗遣使内属,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柳貌继承哀牢王位,派其子献国于东汉,其时哀牢共有5万户、55万余人。东汉政府以益州六县与哀牢地设立永昌郡,以哀牢王为部族君长,另派官吏进行行政管理。哀牢史称此一事件为“柳貌丧国”。
汉章帝建初元年(76年),类牢继位为哀牢王,起兵反抗东汉,为东汉击破,类牢被杀。自此之后,哀牢不复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出现。
在滇西,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哀牢古国。 这个疆域辽阔、特产丰富、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大约形成于公元前300多年的战国中前期, 其开国之王为九隆。经若干代后传至柳貌,公元69年,柳貌父子率众归附东汉,东汉以其地设永昌郡。
哀牢国最鼎盛时期,疆域十分辽阔, 号称东西3000里,南北4600里, 其范围大半与东汉所设全国第二大郡——永昌郡辖地基本一致。 即东起洱海区域,西止于伊洛佤底江; 南达今西双版纳南境,北抵喜玛拉雅山南麓。

乌孙
乌孙是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乌孙的首领称为“昆莫”或“昆弥”。 公元前2世纪初叶,乌孙与月氏均在今甘肃境内敦煌祁连间游牧,北邻匈奴。乌孙王难兜靡被月氏攻杀(据《汉书·张骞传》),他的儿子猎骄靡刚刚诞生,由匈奴冒顿单于收养成人,后来得以复兴故国。从公元前53年起,乌孙有了大小昆弥两个王统,分疆而治。二者都是内讧迭起、变乱丛生。终前汉之世,汉朝皇帝和西域都护尽力设法为乌孙排难解纷。《汉书·西域传》总结这一情况说,从乌孙分立两昆弥后,“汉用忧劳,且无宁岁”。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与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乌孙仍有大小昆弥之分。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匈奴北单于为汉左校尉耿夔所破,逃至乌孙,可见在后汉时期,乌孙仍与匈奴时有联系。公元5世纪初,乌孙因蠕蠕(柔然汗国)入侵,西迁葱岭山中,不久为之所灭。但乌孙西迁时,也有一部分人留居当地。
乌孙族属向有数说一、匈奴族说。此说强调乌孙"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但乌孙王室始终与匈奴保持密切的联系,尽管有时亦兵戎相见。二、突厥族说。主此说者有俄国突厥语学家B.B.拉德洛夫、日本学者白鸟库吉等人。所持理由,一是乌孙与突厥开国始祖的传说均与狼有关;二是乌孙称国王为昆莫或昆称,王族贵人的名字多以"靡"字收尾,以及见于记录的少数乌孙语均属于突厥语族;三是突厥阿史那氏系乌孙的后裔;四是乌孙分布的区域恰为后来突厥族兴起的基地。三、东伊朗族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苏联一些考古学家以A.H.伯恩什坦为代表认为乌孙很可能属于东伊朗族。特别是从50年代起,苏联考古学界有更多的学者认为乌孙是东伊朗族塞卡人(即中国史籍中的塞种,亦称塞人)的一支,塞卡文化与乌孙文化是一种文化的两个阶段。乌孙于西汉初期至南北朝初期游牧于天山以北伊塞克湖南岸至伊犁河流域一带,国都赤谷城位于伊塞克湖南岸,另说在纳林河畔。
乌孙的种属不清楚,提到乌孙种族形态学的资料很少。唐代颜师古对《汉书·西域传》作的一个注中提到“乌孙于西域诸戎,其形最异,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弥猴者,本其种也”。按此说法,乌孙人应为赤发碧眼、浅色素之欧洲人种。
乌孙西迁前居于河西地区。迄今为止河西走廊地区出土的先秦时代人类学、材料都无例外地显示出蒙古人种支系类型的特点。这说明乌孙人西迁之前.在河西地区居住的是蒙古人种集团,与史书所记乌孙人的人类学特征矛盾。与甘肃相邻的新疆东部如哈密地区发现有公元前10~公元前5世纪人类骸骨,经研究为欧洲人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乌孙人或许与新疆东部的古代欧洲人种有关,他们也许是从新疆进入河西的。

发羌国
,原为羌人的一支。羌系民族,发源于我们渭水流域(甘肃省南部)。发羌作为羌系民族的一支,最早定居在四川省西部金沙江滨一带,后逐渐西迁到青藏高原境内,建立发羌国。发羌人建立的国家,大致位于今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范围包含自治区林芝地区、山南地区,及印度次大陆的阿萨姆邦东北部(Kokrajhar谷叻呵、Dhuburi竺贝里、Bongaigaon勐街岗、Goalpara、Brapeta、Nalbari、Kamrup、Darrang大陇、Marigaon茉莉岗)等地。直到吐蕃王朝覆亡之后,今印度阿萨姆邦东北部一带,逐步被由傣族建立的亚掸王国(Asom)所占据。一般称发羌国为“山南的发羌”,其意即指发羌国的主要土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以南,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一带,大致相当于21世纪初所说的藏南地区,但其南面要比藏南地区更往南一些。发羌人后来又联合羌系民族的另外一支唐旄羌,在公元101年以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古称逻些)为中心建立了羌国。唐旄羌是羌人的另一分支,原来住在帕米尔高原(属于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缘地带)一带,后来向东回迁,在今西藏羌塘高原地区建立了唐旄国。
唐旄国位于雅鲁藏布江上游(羌塘高原南部),而原来的发羌国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并非同一个国家,不在同一个位置。而由唐旄羌和发羌联合建立了羌国,实际上象征着唐旄羌和发羌的重新融合,它建都于今西藏拉萨一带。羌国的建立,也是青藏高原上各部落走向融合的最早事件,为后来吐蕃王朝的建立开创了基础。发羌国周边还存在几个羌系民族的国家,包括:唐旄国(在雅鲁藏布江上游,在发羌国西北面)、苏毗国(在唐旄国北,国境狭长),苏毗国以西有三波呵国(森巴)、西女国(今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羊同国(或称象雄,狮泉河流域,印度河的上游地区),苏毗国以东有东女国,苏毗国北面与吐谷浑国接壤。苏毗国,即玛域,包含21世纪初的羌塘高原、青海省南部、拉达克等地。此外,还有附国(在东女国南,发羌人南迁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后,附国占据了此地)、东辉国(在发羌国南,羌属,后为滇越族亚掸国所取代)。青藏高原上的羌系民族,以发羌为核心而统一。以发羌为基础的民族融合,建立了以发羌为主体的吐蕃国,吐蕃民族系今藏民族的祖先。吐蕃国存在的时代,还存在另外一个著名羌系民族国家,即黄河上游的西夏国(五代至南宋)。13世纪时,吐蕃、西夏,均为中原王朝所统一。







[ 此帖被南星夜在2013-09-27 22:34重新编辑 ]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09-27 0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一统朝代,东汉又称为后汉,乃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东汉时的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公元25年刘秀称帝,仍沿用汉的国号,以这一年为建武元年,定都洛阳。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东汉时,三公权力再次大幅被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蔡伦发明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 佛教也在此时传入中国。但是在章帝后期,外戚窦氏日益跋扈,揭开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两股势力争斗的序曲。此后东汉政局不稳,政治黑暗。东汉因富商豪强势力已成,而无法撼动,造成地主庄园势力的膨胀,其后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加上人口不断增加,而粮食生产又没有跟上人口增长,终于在184年爆发了黄巾之乱,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结束。
新莽末年,疆域萎缩。东北撤销真番、临屯二郡。西南地区由七郡变成五郡,并且放弃海南岛上的珠崖、儋耳二郡。光武中兴后形势得到改观,版图基本恢复。东汉末期,中原战乱不断。曹操放弃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河套、陕北、晋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后放弃。高句丽与林邑两国蚕食东北及南方国土。只有西南地区扩展至大盈江一带,其中益州郡、牂牁郡、永昌郡,与西南滇王(前278年—115年)、夜郎王(直至前27年)、哀牢王(直至76年)及钩町王共同并存。东汉兴平元年(汉献帝年号公元194年),李傕控制下的汉献帝分凉州和三辅地区置雍州。辖郡九。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偏西。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一部分。

扶余国,古国名,亦作夫余,是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民族扶余人所建立的东北亚国家。扶余人聚居于今日中国东北,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扶余国从前2世纪立国到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后世的高句丽,百济都是扶余国的延续。朝鲜半岛的政权认为扶余人是今天韩国人/朝鲜人的先民之一。日本学者的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说也认为扶余、高句丽可能为日本民族的起源。此外,沃沮、东濊都是扶余的兄弟民族。美国一位人类学家贾德·戴蒙认为夫余就是布里亚特人,前四、五世纪从贝加尔湖移居东北。[来源请求]。扶余一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名凫庾,是九夷之一。松嫩平原上有一种树,树上有种盐可食用,古代部分越人到了松嫩平原,他们把食用这种盐的人叫扶余。这是扶余名称的另一解释。根据《后汉书》卷85的〈东夷列传〉: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扶余国的起源地[位于今吉林、辽宁北部]、黑龙江南部,大体以扶余王城(吉林省[长春市)]为中心,包括吉林省长春市、松原市、四平市、白城市,辽宁省昌图县、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凡辽宁省昌图县以北,吉林省洮南县以东,至吉林省双城县(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以南,皆其国土“。扶余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满族先祖)、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三国时期的一里约有今日450米,方圆二千里即约900公里的范围)扶余国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公元前108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后来在解夫娄时,宰相阿兰弗(有「右辅」的意思)假借「天帝」的话而篡位,解夫娄东迁。为分辨这两个扶余,史书一般称前者为「北扶余」,东迁后的为「东扶余」。至西汉时期,被划入玄菟郡。汉武帝年,扶余开始向汉朝进贡。汉顺帝永和元年(136年),扶余王曾来到洛阳。之后到了三国时代],辽东半岛[被公孙氏支配。后来扶余受到鲜卑的攻击,慢慢步向衰亡。至晋太康时,为慕容廆所破,旋即复国。最后在北魏被同是肃慎族系的勿吉(一说高句丽)所灭亡。唐薛仁贵征高句丽,尝攻拔之。金朝置蒲与路,明朝置福余卫,皆扶余之音转也。“扶余国在玄冤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捐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两千里,本秒地也”位置相当于今日中国辽东及朝鲜半岛.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等汉 以来对玉门关 、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 ,欧洲东部和 非洲 北部都在内。后亦泛指我国西部地区。《汉书·西域传序》:“ 西域 以 孝武 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馀,皆在 匈奴 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东则接汉 ,阸以玉门 、阳关 ,西则限以葱岭 。”南朝宋谢惠连《雪赋:“臣闻雪宫建於东国,雪山峙於西域。”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时 林文忠公已由西域赐环,文宗特诏起之田间。西域从汉武帝刘彻时起属于汉朝。西域三十六国是:婼羌、楼兰(鄯善)、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秆、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今乌恰县)、莎车、疏勒、尉头、姑墨(今阿克苏县)、温宿(今乌什县)、龟兹(今库车县)、尉犁、危须、焉耆、姑师(车师)、墨山、劫、狐胡、渠犁、乌垒。三十六国中,一部分是游牧部落,另一部分是城郭之国。塔里木盆地南缘、西缘属于雅利安人。塔里木盆地东部和北部诸国属于吐火罗人。西域三十六国于公元前后分裂成55国。东汉初,鄯善、于阗、车师曾分别兼并附近的一些小国。东汉重新设立西域都护以后,进行了干预,被兼并的小国又纷纷恢复独立。当时于阗、焉耆、疏勒是西域三大强国。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3-09-27 0
三国鼎立形势229年-263年
蜀汉(221~263),又称季汉,三国之一。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汉室宗亲刘备在军阀混战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次年(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四川(蜀地)成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国力强盛,但是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元气大伤,后来诸葛亮治国,恢复生产,使得能与魏吴抗衡。蜀汉后期拥有益州、汉中、南蛮等地(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后被曹魏所灭。蜀汉为刘备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在诸葛亮协助下,由荆州南部开始发展。其势力一度涵盖荆州(占东汉荆州西部)、益州及汉中。立国前后与孙吴发生多次战争并损失荆州,于诸葛亮南定南中后获得云南一带疆域,至此渐渐稳定。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22郡、仅益州一州。于益州下设庲降都督,治味县(今云南曲靖),专辖益州南部。
由刘备在214年打败刘璋得来,为蜀汉主要郡地,包括:蜀郡,秦已设置,领有五县成都县(蜀汉首都)、繁县、江原县、临邛县、郫县梓潼郡,刘备分广汉郡设置,领有五县梓潼县、涪县、汉德县、汉寿县、白水县广汉郡,西汉设置,领有五县雒县、什邡县、绵竹县、新都县、阳泉县(蜀分绵竹县置)东广汉郡,蜀汉时分广汉郡设置,领有四县郪县、德阳县、五城县、广汉县汶山郡,东汉时设置,领有八县汶山县、湔氐县、都安县、绵虒县、平康县、蚕陵县、广柔县、白马县(蜀置)巴郡,秦已设置,刘璋于201年分巴郡设置永宁郡,蜀汉保留,领有四县江州县、垫江县、临江县、枳县巴西郡,最初由刘璋于201年从巴郡中分设,领有七县阆中县、西充国、南充国、汉昌县、宣汉县、安汉县、宕渠县巴东郡,于216年,东汉分巴郡设置固陵郡,蜀汉时改为巴东郡,领有六县永安县(原鱼复县)、朐忍县、羊渠县、北井县、汉单县、巫县涪陵郡,于201年,东汉分巴郡设置,领有五县汉复县、涪陵县、汉平县、汉葭县、万宁县犍为郡,西汉设置,领有五县武阳县、南安县、僰道县、资中县、牛鞞县江阳郡,于221年,蜀汉分犍为郡设置,领有三县江阳县、符县、汉安县汉嘉郡,东汉设置,原为蜀郡属国,于221年,蜀汉改为汉嘉郡,领有四县汉嘉县、徙县、严道县、旄牛县。北方守地为蜀汉本土的北方守地,进攻曹魏而得来,包括:汉中郡,秦已设置,219年刘备于汉中之战打败曹操得来,领有五县南郑县、褒中县、沔阳县、成固县、南乡县武都郡,西汉设置,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从曹魏处夺取,领有六县下辩县、河池县、沮县、武都县、故道县、羌道县阴平郡,东汉设置,原名广汉属国,曹魏时改为阴平郡,诸葛亮北伐从曹魏处夺取,领有二县阴平县、平广县
南中之地本土南方称为南中之地,设庲降都督,包括:朱提郡,东汉设置,原名犍为属国,于221年,蜀汉改为朱提郡,领有五县朱提县、南广县、汉阳县、南昌县、堂狼县越巂郡,西汉设置,领有十一县会无县、邛都县、卑水县、定苲县、台登县、安上县、新道县、潜街县、三缝县、苏祁县、阐县牂柯郡,西汉设置,领有七县且兰县、谈指县、夜郎县、毋敛县、鄨县、平夷县、广谈县云南郡,于诸葛亮南征后,分建宁郡、永昌郡设置,领有七县云南县、梇栋县、青蛉县、姑复县、邪龙县、楪榆县、遂久县兴古郡,于诸葛亮南征后,分建宁郡、牂柯郡设置,领有九县句町县、宛温县、漏卧县、贲古县、汉兴县、进乘县、西丰县、西随县、铎封县建宁郡,西汉设置,原名益州郡,于诸葛亮南征后改为建宁郡,领有十六县味县、存[马邑]县、母单县、同濑县、牧麻县、谷昌县、连然县、秦臧县、双柏县、俞元县、修云县、滇池县、同劳县、同井县、胜休县、建伶县永昌郡,东汉设置,领有七县不韦县、永寿县、比苏县、南涪县、巂唐县、哀牢县、博南县

魏国,三国时期的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旋迁都洛阳,曹魏始建。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由于曹魏在三国之中占据长江以北的广大中原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实力远胜蜀汉和东吴。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魏晋时代之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曹魏的疆域主要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占东汉荆州北部)、扬州(占东汉扬州北部)。
曹魏于西域设置管辖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的西域长史和管辖高昌的戊己校尉。221年孙权称藩后,曹魏让孙权领有荆州牧,将荆扬等孙权势力则定为荆州,曹魏原直辖的荆州北部改称为郢州。双方决裂后曹魏复改郢州为荆州。220年至226年,分陇右置秦州,最后并入雍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两州。


吴国(229—280)是中国三国时期由孙权建立的政权,亦称孙吴、东吴。是在三国之中水军最强的一国,占领扬州 (古代)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东吴势力发迹于孙坚时代,3世纪由孙权建立的政权,开始建于吴郡(今苏州市),后孙权筑石头城迁都建业(今南京)。222年,因与蜀汉决裂而预感兵危将至,加固孙曹联盟,孙权让曹魏封己为吴王,名义上作为曹魏的藩国吴国始立。229年四月,孙权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东吴也应始于此年。280年,亡于西晋。东吴的灭亡也标志着汉末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晋朝基本完善了统一。吴国也展开海上的发展,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达吴都建业。东汉灭亡后鼎足而立的魏、蜀、吴三国之一。孙权所建。都三国鼎立·吴国建业(今南京)。据有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南的广大地区。汉末黄巾起义时,孙坚随会稽朱儁到中原镇压黄巾,以后又转战于江南诸郡。董卓之乱时,孙坚参加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隶属于袁术,在淮南活动。孙坚死,子孙策统领部众,约于兴平元年(194)开始向江东发展 。他得到周瑜等人的助力,驱逐暂驻曲阿的扬州刺史刘繇,逼降会稽太守王朗 。建安元年(196)献帝都许以后 ,孙策拒袁术而联曹操,受封为吴侯。建安四年,孙策取得豫章郡地。建安五年孙策死,策弟孙权统众。建安十三年孙权由吴徙治京城(今江苏镇江)。筹划赤壁之战,势力达于荆州;十五年取得岭南 。建安十六年孙权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建安二十四年孙权破关羽,占有荆州全境 。黄武元年(222),孙权接受魏国封号,在武昌称吴王。后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限制了蜀国出峡发展的可能,夷陵之战结束后不久,蜀相诸葛亮遣邓芝出使吴国,吴蜀恢复同盟。吴军以舟师为主,步兵次之。孙吴水军发达,在濡须口和西陵设有水军基地,在侯官(今福建闽侯)设有造船厂。孙吴的疆域在孙策时即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最南达越南的中部。孙吴原有32郡及三州:荆州、扬州、交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


羌胡指我国古代的羌族和匈奴族,亦用以泛称我国古代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又庞参将羌胡兵七千馀人,与钧分道并北击零昌。”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今羌胡徵数,负贩记缗,其遗风欤!”唐高适 《蓟门行》:“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南中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南中诸郡,并皆叛乱。”《魏书·李寿传》:“ 寿 ,字 武考 。初为 雄 ( 李雄 )大将军,封 建宁王 ,以南中十二郡为 建宁国 。” 唐 王勃 《蜀中九日》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参阅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2,《文选·孙楚》:“南中 吕兴 ,深覩天命,蝉蜕内向,愿为臣妾。” 李善 注引《吴志》:“ 交阯郡 吏 吕兴 等杀太守 孙諝 ,使使如 魏 。” 宋 杨万里 《明发龙川二绝》之一:“北人不识南中瘴,只到 龙川 指似君。” 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四:“又言 泉州 有红牙大戟树,其大数围,南中之所无,而 泉 人所不知者,3,”唐 王建 《荆门行》:“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宋 陈善 《扪虱新语·南地花木北地所无》:“南中花木,有北地所无者,茉莉花、莟笑花、闍提花、渠那异花之类。”《檮杌闲评》第四二回:“那基址正在 岳墓 之左, 断桥 之右……真是宇内无双景,南中第一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逾岁,春将半,始载南中异卉而归,於都中设花肆,十日尽售,复归艺菊,4南中一词出现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孟获。历史上的南中指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三国时期,南中成为蜀汉的一部分。
在南中地区生活着以彝族为主的众多民族。唐朝时期,南中地区出现南诏国。宋朝时期,南中地区有大理国。
【南中】南中地区①泛指南部地区;南方。《魏书·李寿传》:“封建宁王,以南中十二郡为建宁国。”②古地区名。相当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三国蜀汉以巴、蜀为根据地,其地在巴、蜀之南,故名。
【南中七郡】元鼎六年(BC111) ,汉武帝拜唐蒙为都尉,开牂柯,分犍为郡置牂柯郡。同年开邛都国置越嶲郡。元封二年(前109年),以滇池为益州郡,分牂柯郡部分并入益州郡,并置朱提郡。永平十二年(69年),汉明帝置永昌郡。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平南中,改益州为建宁,分建宁、越嶲置云南郡。又分建宁、牂柯置兴古郡,至是南中七郡形成,是为: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
山越汉末三国时期分布于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部分山区民众的通称,是以古越族等土著后裔为核心,逐步融入汉族移民而形成的族群混合体,其汉化程度不一,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也不尽相同。山越是百越的一支,依其字面意思,最初是指居于山地的古越族。由于秦汉以来的民族融合,山越已与汉人区别不大,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因逃避政府赋役而入山的汉人。所以山越虽以种族作称谓,但实际上是分布于南方山地的族群混合体,其中有汉人成分,也有越人成分,故亦称“山民”。山越的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又因“山出铜铁”,而常常“自铸兵甲”。他们大分散、小聚居,好习武,以山险为依托,组成武装集团,其首领有“帅”、“大帅”、“宗帅”等诸多称谓,对于中央封建政权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山越主要居住于古代扬州(今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一带)的山岳地带,尤其大多分布于丹阳、会稽、鄱阳等郡。他们平日耕植于谷地,并懂得以铜铁制作武器与农具。山越十分勇猛且善于山地作战,他们也会利用由居住的山中出产的铜铁,加以铸造自给自足,并曾经屡屡袭击汉人居住的聚落。 因此陆逊便向孙权表示若不平定山越,东吴将难以经营北方,于是他亲自率军讨平了山越,他并以强健者为兵士,以老弱者为农,如此共得数万精兵。此后吴国仍然时时征讨山越,以便不断地开发江南。

秽貊是中国东北的古老的民族,又称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献称之为“白民”,“毫人”或“发人”。濊貊族是由濊人和貊人汇合而成,以农业城栅为特点,不同于游牧族。秽貊族在夏商之际广泛分布于南起辽东半岛北至松花江流域中游的广大地区,秽貊主体在关东,周灭商后逐渐迁至其他东部地区,另有一部分秽貊人迁至古朝鲜半岛北部(汉四郡地区),最远到汉江南北两岸都有秽貊人的足迹。据《三国志·魏志·夫余传》记载:“夫余……国有故城,名濊城,盖本濊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濊城,即为濊人所建的城。吉林市龙潭山下的古“濊城”,是秽人的活动中心。周成王在洛阳召开的成周大会,东北地区到会的“肃慎、秽、良夷、高夷、孤竹、不屠何”等东北夷,其中“秽”的代表,就应该是居住在“濊城”的濊王,其“濊王之印”,亦为中原王朝所赐。濊貊人的北支为索离族,饲养猪、马、牛,又善于狩猎。索离人生活在嫩江以东、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地带。嫩江下游肇源县白金宝遗址就是索离人的文化遗存。索离人的社会内部已出现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已跨入文明的门坎。索离族人东明称王,不用濊族和索离族名,而采用凫臾族名,中原汉族王朝译作夫余,后改为扶余。夫余是汉朝在东北的地方政权,汉时受玄菟郡管辖,汉末三国初改属辽东公孙氏,晋朝时由东夷校尉管理。








[ 此帖被南星夜在2013-09-28 17:32重新编辑 ]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3-09-28 0
  
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301年-311年
西晋(265—316年)是中国一个朝代名,且具有政治意义,西晋君臣在政治上是得到北魏承认的,这点有别于东晋。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1]与东晋合称“两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形势。八王之乱之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为汉国(前赵)所灭。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317年,琅邪王司马睿于南方建立东晋,中国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行政区划西晋政区制度承袭东汉末期的制度,为州郡县三级制。于三国曹魏时两晋州郡期有司、豫、兖、青、徐、冀、幽、并、雍、凉、荆、扬十二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265年西晋代曹魏后,分雍、凉、梁三州之地设秦州,后分益州地设宁州,后分幽州地设平州。[29]280年灭孙吴后得荆、扬、交、广四州,并将荆、扬两州与原曹魏荆、扬两州合并,共十九州。秦州、宁州曾经废止,后来复置。291年分荆、扬州地设江州,307年分荆、江州地设湘州,至此共二十一州。州以下分郡、王国。晋武帝防止野心世族篡位,制定分封制,依人口多寡封国诸王,有大国、次国、小国三种类型。  。
挹娄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来源于肃慎。是系继肃慎称号后使用的第二个族称,前后约有600余年(汉至晋)。公元5世纪后,改号勿吉。 挹娄族称出现于公元前1—2世纪时(西汉),挹娄一词,含义有两说:一,音近通古斯语“鹿”,为鹿之意;二,与满语“叶鲁”音近,为岩穴之穴的意思。《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载“挹娄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极。其土地多山险。其人形似夫余,言语不与夫余、句丽同。”挹娄人俗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又从“常穴居”分析,后说是比较可信的。挹娄用作族称,即“穴居人”的意思。挹娄称号本是他称,久之成为族称,然直到公元554年(北齐天保五年),他们向中原王朝纳贡还自称肃慎。挹娄源于肃慎,参稽诸史,有明确记载,是可信的。
卢水胡是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西北的少数民族,族源复杂,既有匈奴、月氏的成分,又在民族演进中吸收了羯族、氐羌乃至汉族等部族,因而兼具白种人和黄种人的特征,其核心成分被认为是源自商代的卢方卢水胡活动于中国西北部,分为三大部:泾渭流域的安定卢水胡,河西走廊的临松卢水胡、河湟谷地的湟中卢水胡。安定郡是卢水胡的发源地,境内有卢水(又名泸水)向东南流入泾河,自古便是羌戎杂居的半农半牧地带。卢水之名源于殷商时代的西戎卢方,卢方是以现在的甘肃平凉崆峒山为根据地的部落方国。
武王伐纣之后,西戎卢方和西迁泾渭流域的彭人部落逐渐融合成为彭卢戎,活动于现在的甘肃东部和宁夏南部。彭人部落源自大彭氏国,大彭氏国位于徐州,是夏商时代的诸侯,曾经称霸一时,后被商朝中兴之主武丁灭国。大彭氏国亡国后,部分彭人投奔商朝的敌国西戎,在泾渭流域定居下来,与周人、卢人毗邻,并加入周人的灭商战争,对此《尚书·牧誓》有生动的描写。彭人、卢人除了在泾渭流域的彭卢戎外,还有随周人东迁内地的,被周王朝封为子爵之国,称为彭国、卢国,但都在春秋时期亡于楚国。
留居西戎故地的彭卢戎则在春秋时期为义渠戎国所灭。当义渠戎国在公元前272年亡于秦国后,彭卢戎的遗民开始受到华夏族的影响,成为半戎半夏的宗族,不少人改用汉姓,彭姓是其中之一。秦汉以来,彭卢戎的遗民广泛吸收其他部族的加入,比如匈奴、月氏、赀虏、杂胡、秦胡、羯族、氐羌乃至汉族等等,并最终以“卢水胡”这一民族共同体的形象登上了历史舞台。随着卢水胡被中央政权征调到其它地区,其活动区域从陕甘宁交界处的泾渭流域逐渐扩大到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河湟谷地一带,泾渭流域的安定卢水胡是其本部,河湟谷地的湟中卢水胡以及河西走廊的临松卢水胡则是其迁徙后的别部,2006年青海出土的“安定左佰长”铜印就是这段迁徙历史的明证从东汉开始,卢水胡作为雇佣军曾多次出征西域和匈奴,镇压各地起义,是汉代河西士兵的重要来源。卢水胡雇佣军中也有因军功被汉族朝廷启用,而彻底汉化的。这群生活在祖国西北的族群在活跃了四、五百年之后于南北朝时期渐渐与其他民族一道融入了汉族之中。。

羯族
在中国历史的比较短暂,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后赵政权,其地位非常卑贱,是匈奴的奴隶,根本不被当作人看待。匈奴造反的时候,羯人强大,最后消灭了匈奴政权,称霸中国北方。羯族异常残暴,倒行逆施激起广大被统治的汉人的反抗,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并且羯族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成为一个民族,它是匈奴的一个分支。 但是相比黄种人匈奴,羯族具有明显的白种人特征。羯人入塞之前,隶属于匈奴,即“匈奴别落”。羯人具有深目、高鼻、多须的特点。其族源有数说:曰为入塞匈奴19种中羌渠之后裔;或曰西域胡占主要成分;或曰即西域胡之一种;或曰与小月氏有渊源关系。约于汉代为匈奴所俘而带入塞。在历史上闪光的时期非常短暂,仅仅在五胡时期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地方割据政权。羯族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成为一个民族,它是匈奴的一个分支羯人石勒于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建立赵国,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参照魏﹑晋王朝的法规,建立各种政治制度,设立学校,提倡经学,阅实户口,劝课农桑,对安定社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法政严苛,杀人甚多。实行“胡汉分治”,禁说“胡”字;称羯人为国人,称汉人为汉人;纵容羯人欺压异族。朝廷设有专门官吏门臣祭酒,管理羯人诉讼。333年,石勒死,侄石虎夺取政权,施行暴政,民不聊生,于349年为冉闵所灭。羯人最后主要被冉魏帝冉闵屠。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从先秦至南北朝,氐族分布在今甘肃、陕西、四川等省的交界处,大部分集中于陇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氐族为主,先后建立过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对当时的历史有重大的影响。南北朝以后,氐族逐渐融合于汉族等民族中。氐族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史籍中。其来源可能与三亩及街、冀、獂道之戎有关。同时,由于与羌族相邻,又杂居共处,也吸收一些羌族成分。汉魏后,氐族已形成一个较强大的人们共同体。魏晋,氐人除原在武都、阴平二郡外,又在关中、陇右一些郡县形成与汉人及其它各族交错杂处的聚居区,一是以京兆、扶风、始平三郡为中心,尤以扶风郡为多,集中在雍(今陕西省凤翔县西南)、美阳(陕西省武功县西北)、(今陕西省陇县东南)、隃麋(今陕西省千阳县东)等县。另一分布中心是陇右的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市)、南安(治今陇西县东南)、广魏(治今秦安县东南)三郡。广魏郡晋时改为略阳郡,其中最著名的如略阳蒲(苻)氏、吕氐,其先人都是从武都迁来的。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3-09-28 0

东晋和十六国形势304年-439年(五胡十六国)
东晋(316年-420年),中国朝代名,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形成特殊的统治形式。因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东晋是门阀世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东晋(317-420),西晋灭亡后,汉族在江东建立东晋政权。公元317年,镇守建康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西晋灭亡后,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的统治者,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一带先后建立许多割据政权,连同汉族所建立的政权,较重要的有十六个国家,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但东晋的统治范围却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土地。
巴氐 巴人的一支,巴人,古巴人的简称,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传说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肃南部,后迁到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秦灭巴以后,巴人的一支迁至今鄂东,另一支迁至今湘西,构成武陵蛮的一部分[2]。留在四川境内的,部分叫板楯蛮,南北朝时因大量迁移,大都先后与汉族同化。东汉末自巴西(治今四川阆中县)﹑宕渠(治今四川渠县东北)郡北徙于汉中杨车板号为杨车巴。魏武帝时首领李虎率族众500余户附魏受封将军并将族众尽迁略阳北(今甘肃秦安县东南)遂号为巴氐。西晋元康(公元291-299年)年间关西连年饥馑族人又大量流入四川。首领李特乘机拥兵割据于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建立成汉政权为十六国之一。后渐与当地汉族融合。 巴氐是一个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五胡十六国”时期,巴氐和五胡有时被统称为“六夷”。

西凉(400--421),晋十六国时期在凉州地区先后出现“五凉”割据政权,史家为区别其他的4个,将中心位于凉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权称为西凉。400年汉人李暠在敦煌称“凉公”。405年迁都酒泉,逼近北凉。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武昭王李暠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但次年,北凉军围敦煌,李恂战败,乞降不成后自杀。西凉因此亡于北凉。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李氏和诗人李白、李商隐尊为其先祖。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1]。盛时有今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历三主,共二十二年。北凉天玺二年(400年),李暠据敦煌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哈密小部分。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前赵319年赵国分裂为二赵:关中的刘氏“赵帝”和关东的石氏“赵王”两个独立政权。史家为加以区分,将关中的刘氏赵国连同刘渊所建的汉国,即将稍前的(屠各)刘姓政权统称为前赵,而将随后的石姓赵国称为后赵。前赵(304-329),亦称汉赵,十六国时期16国之一,是西晋晚期少数民族第二个建立的政权。304年十一月,刘渊即位汉王,建年号元熙,建立汉国(匈奴汉国)。310年刘聪篡位,316年灭西晋。318年八月靳准发动平阳政变,十月刘曜军行至赤壁(今山西河津市西北的赤石川),曜即帝位,改元光初。[2]319年迁都长安,六月改国号为“赵”,以冒顿配天,光文帝刘渊配上帝。赵是汉政权的延续,政治上是对匈奴本民族的肯定。石勒叛赵而自称赵王,丧失东土,赵帝刘曜独存西境。329年为后赵兼并。汉国5主15年,赵国2主11年。一说汉赵传3世5主。

北凉,(397/401年-439年),十六国之一。由匈奴支系卢水胡族的沮渠蒙逊所建立,,另有一种看法认为建立者为段业,此说是以蒙逊堂兄沮渠男成拥立段业称凉州牧,并改元神玺为立国之始(397年)。401年,蒙逊诬男成谋反,段业斩男成,蒙逊以此为借口攻灭段业,亦有人以此为北凉立国之始。北凉最强盛的时候控制今甘肃西部、宁夏、新疆、青海的一部分,是河西一带最强大的势力。421年灭西凉,433年,沮渠蒙逊去世,其子沮渠牧犍继位。439年,北魏大军围攻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凉灭亡,北魏统一华北。
而后,牧犍弟沮渠无讳西行至高昌,建立高昌北凉,一般认为已脱离五胡十六国时代之范围,460年,高昌北凉为柔然所攻灭,无讳弟沮渠安周被杀,高昌北凉亦亡。
大夏国是(公元406年-公元431年)十六国时期在鄂尔多斯内陆建立的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割据政权。公元407年,郝连勃勃仿照中原王朝政制,设立百官,建立大夏国,并在河套南端建立都城,名曰“统万”(今乌审旗南靖边县北白城子)。自建国至公元431年为北魏所灭,立国凡25年。其最强盛时期,疆域“南阻秦岭,东戍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大致包括今陕西渭水以北、河套地区、山西南部及甘肃东部,河套地区是其统治的中心。公元431年正月,赫连定攻灭西秦,同年六月胁迫西秦民众十余万人,至今甘肃临夏西北黄河南岸,正欲渡河时,遭遇吐谷浑首领慕璝率领的十万骑兵袭击,赫连定被俘,大夏灭亡。夏自赫连勃勃称帝至赫连定被俘,历二代三王共25年。

前燕(337—370),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为“燕”。为区别同期的慕容氏诸燕,历史学家把它称为前燕。其统治地区包括今天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各地一部分,历三世三主,共三十四年。前燕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和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的一部分,西接前秦,与东晋以淮水为界。其疆域“南至汝颖,东尽青齐,西抵崤黾,北守云中”,与关中的前秦平分黄河流域。
幽州,治蓟,统6郡,其中4郡11县在今北京市境:燕郡,治蓟,所领15县中之7县,蓟、军都、昌平、广阳、潞、安乐、狐奴;渔阳郡,所领之1县,渔阳;范阳郡,治琢,其所领8县中之2县,良乡、长乡北部;上谷郡,治沮阳,其所领2县中1县,居庸
后燕(384-407年)后燕是十六国后期中原地区的一个强国,是鲜卑慕容氏所建。384年,在淝水之战后,原前燕吴王、前秦冠军将军慕容垂集合鲜卑叛秦复国,在荥阳(今河南荥阳)自称燕王,史称后燕。385年定都中山(今河北省定州)。394年,灭西燕。后燕极盛时期,“南至琅琊,东讫辽海,西届河汾,北暨燕代”,包括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的一部分。395年,慕容垂率军同北魏进行参合陂之战,大败,后燕开始衰落。397年,北魏围攻中山,后燕惠愍帝慕容宝突围前往龙城(今辽宁朝阳)。后燕国土被一分为二,南部由慕容德在398年建立南燕,后燕实际上只统治辽西一带。407年,后燕末位皇帝慕容熙被杀,后燕灭亡。后燕历七主,共二十四年。
西秦(385—431年),十六国之一。陇西鲜卑族(一说属赀虏)酋长乞伏国仁所建。都苑川(今甘肃兰州西固)。其国号“秦”以地处战国时秦国故地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用西秦之称,以别于前秦和后秦,后世袭用之[1]。385年,鲜卑酋长乞伏国仁在陇西称大单于,又被前秦封为苑川王,都勇士川(今甘肃榆中)。388年,其弟乞伏干归立,称大单于,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407年,改称秦王,迁都苑川。乞伏炽磐又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市东北)。最盛时期,其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区。历四主,共四十七年。431年被夏国所灭。
南凉(397-414)位十六国时期16国之列,鲜卑政权。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所建。都乐都今属青海,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一部。历三主,共十八年。 秃发即“拓跋”的异译。汉魏之际,拓跋氏的一支由酋长统率,从塞北迁到河西,被称为河西鲜卑。在此居住约两个世纪,部众渐盛,务农桑,修邻好,境内安定。至秃发乌孤时期,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西北)为中心,势力不断发展,初附于后凉吕光。
南燕,十六国时期16国之一,鲜卑族慕容德所建,都广固,盛时有今山东及河南的一部分。399年滑台为北魏攻占,德率众向东,攻取青、兖,入据广固。400年,德改称皇帝。405年,德病死,兄子慕容超嗣位。超好游猎,委政宠幸,诛杀功臣,赋役繁多,百姓患苦。409年,东晋刘裕率师北伐,次年二月攻下广固,超被俘斩,南燕亡。
后赵(319~351),石勒从305年起兵后,辗转归于汉国刘渊,为渊部将。311年,石勒军全歼西晋主力,并会同刘曜、王弥之众攻破洛阳。石勒以襄国为基地,发展成为今河北、山东地区的割据势力。后来汉国靳准弑君自立,他率军攻破汉都平阳。319年,刘曜自立为帝,建前赵,迁都长安。十一月,石勒脱离前赵,自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赵王,于襄国即赵王位,称赵王元年,史称后赵。后赵最强大的时候统一了中国大部,北方除辽东慕容氏和河西张氏外,皆为石勒所统一。以淮水与东晋为界,初步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349年,石虎病死,后赵内乱,诸子争立,互相残杀。石虎养孙冉闵乘政局混乱,杀石鉴,灭后赵,政权落入冉闵之手。351年,称帝于襄国的石祗也被冉闵消灭,后赵亡。
成汉(也称成、后蜀;304年-3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十六国”之一。公元301年巴氐族领袖李特在蜀地领导西北难民反抗晋朝的统治,304年其子李雄称成都王,二年后称帝,国号“成”,都成都。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有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一部。347年为东晋桓温所灭。成汉国号说明:306年始建国号“成”,史书也有称“大成”,或以为“大”是尊称。国号“成”来自于成都这个地名,也有说是袭用公孙述的旧称(成家)。公元338年,汉王李寿发动政变,,改国号为“汉”,史书上又合称为“成汉”,以区别于其他的“汉”的政权。由于统治地区主要为蜀地,故又被少数史书称为“蜀”(如《十六国春秋·蜀录》)。《晋书》又称之为“后蜀”,以别于三国时期刘备的蜀汉。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政权出现之后,已基本不使用“后蜀”来指称“成汉”政权。
前秦(350年—394年)是十六国之一。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1]。352年苻健称帝,定都长安。370年,前秦灭前燕,擒慕容暐;371年,灭仇池氐杨氏;373年,西南夷邛、筰、夜郎皆归附于秦;376年,灭前凉;同年,进兵灭代;382年,中原地区尽为前秦版土之下,史称“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东北、西域各国都遣使和前秦建立关系,只有东南一隅的东晋与他对峙。当时朝鲜半岛由高句丽、百济、新罗割据,接受前秦册封。北方外族有柔然、库莫奚、契丹及高车。西有吐谷浑及白兰。历六主,共四十四年。盛时疆域东至大海,西抵葱岭,南控江淮,北极大漠,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民族政权。因其所据为战国时秦国故地,故以此立国号。前秦之称最早见于《十六国春秋》,后为别于其他以“秦”为国号政权,而袭用之。。又以其王室姓苻,故又称为苻秦。。
后凉(386年-403年)是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吕光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以地处凉州为名。东晋太元八年(383年)苻坚淝水兵败后前秦瓦解,吕光据有姑臧(今甘肃武威)于386年称大将军、凉州牧。389年吕光称三河王,后改称天王 建立大凉,史称后凉。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399年吕光卒,子吕绍继位,庶长子吕纂又杀吕绍自立。401年吕隆(吕光弟吕宝之子)又杀吕纂自立,国势益衰。403年,吕隆因后秦、南凉、北凉交相攻逼,降于后秦,后凉亡。
后秦(384年―417年)位十六国时期十六国之列,羌族政权,又称姚秦。前秦龙骧将军姚苌所建,都常安,长安避讳苌而改常安。极盛时辖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河南的一部分。占据关中绝大数的重要政治、经济城镇和关东大片领土,威服陇右、河西诸国。历三主(姚苌、姚兴、姚泓),共三十四年。鉴于台湾朝代歌诀,改为“二姚后秦,死休前秦;长安称帝,受首东晋”。
前凉(320-376,一说314-376),十六国时期的国家,五凉之一,并且是十六国中享国最久的国家!汉族张骏所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301年,凉州大姓汉族人张轨被晋朝封为凉州刺史,313年封西平公,课农桑、立学校,多所建树。又铸五铢钱,全境通行。314年张轨病死,其子张寔袭位。西晋灭亡后,仍然拒守凉州,使用司马邺的建兴年号,成为割据政权。320年,张茂改元永元,前凉遂彻底成为独立政权。345年,张寔[shí]之子张骏称凉王,都姑臧,以所在地凉州为国号“凉”,史称“前凉”,以别于其他以“凉”为国号的政权。张骏、张重华父子统治时期,前凉极盛。353年张重华病死,宗室内乱不止,国势大衰。盛时疆域覆盖今甘肃、新疆及内蒙古、青海各一部分。376年,前秦天王苻坚以十三万步骑大举进攻,张天锡投降,前凉灭亡。前凉,共传4世8主,立国56年(一说62年)西晋之后,中国北方虽处于“十六国”的大分裂时期,但偏踞西北的前凉张氏割据政权仍积极经略西域,使西域一度前曾成为前凉版图之一部分。这一段历史时期,在西域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就全国而言,前凉经略西域史是中国西北边疆史的一部分,它为中国西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乃之民族大融合有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
西凉(400--421),晋十六国时期在凉州地区先后出现“五凉”割据政权,史家为区别其他的4个,将中心位于凉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权称为西凉。400年汉人李暠在敦煌称“凉公”。405年迁都酒泉,逼近北凉。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武昭王李暠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但次年,北凉军围敦煌,李恂战败,乞降不成后自杀。西凉因此亡于北凉。
西凉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李氏和诗人李白、李商隐尊为其先祖。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盛时有今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历三主,共二十二年。
北燕(409年—436年),五胡十六国之一。第一代天王是汉人冯跋。都龙城(今辽宁朝阳)。盛时有今辽宁西南部和河北东北部。历二主,共二十八年。西燕亡,冯跋东徙龙城,为后燕禁卫军将领。慕容熙荒淫无道,407年四月,冯跋等政变推翻慕容熙,拥立后燕主慕容宝养子慕容云为主。云称天王,以跋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掌军国大权。409年十月,云被其宠臣离班等所杀,冯跋又杀离班等,自称燕天王,仍以燕为国号,都龙城,史称北燕。430年九月,冯跋病死,其弟冯弘杀跋诸子自立。冯弘之世,北魏连年进攻,掠徙北燕民户。435年,弘遣使请高句丽出兵迎弘。436年四月,北魏大军又攻龙城。五月,冯弘在高句丽军保护下率龙城百姓东渡辽水,奔高句丽。北魏军入占龙城,北燕亡。 冯跋统治时,能留心政事,革除后燕苛政,简省赋役,奖励农桑,惩治贪污,社会较为安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又建立太学, 选派二千石以下子弟入学读书,培养统治人才。推行胡、汉分治政策。冯跋、冯弘都曾派遣使者到江南,当时南朝称北燕为黄龙国。

十六国时期拓跋猗卢建立的政权。代王拓跋什翼犍曾为质子,在后赵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生活多年,深受汉文化影响。咸康四年(338年)即代王位,置百官,制法律,由部落联盟最终转变为国家形式。代建国三年(340年),代国定都云中盛乐宫,后又在故城南筑盛乐新城,发展农业。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3-09-28 0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1])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人及奴隶,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与印度。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也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步伐。在隋朝统一天下后,合并关东与江南人而形成新汉族,开创出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时期。
南朝疆域方面,南朝宋继承东晋疆域,基本上为二十二州上下。河南地于太初四年(422年)之后逐渐被北魏并吞,改以淮水为界。南朝齐基本上同南朝宋为为二十二州上下,可是相继失去雍州沔北及淮南豫州之地。南朝梁时州郡设置和疆域变化很大,因北伐获得淮北之地,一度达河南地。又开拓闽、越、平俚洞,破牂柯。到539年共有大小不一的一百零七个州。侯景之乱后,北齐占领江北淮南之地,西魏占领汉中巴蜀。西魏又受萧詧之托,率军夺下南朝梁江陵以北之地,建立附庸国西梁。南朝陈成立后国土不多,至569年开始陆续收复淮南及部份淮北之地,并且一度夺下北齐长江以北之地(573年—577年)[66]。到陈末时受北周入侵使得国土减少,仅剩长江以南至交广地区。
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出身于行伍,自幼家贫。时值东晋末期,民变此起彼伏,朝廷内部斗争也十分激烈。公元402年,东晋大将桓玄乘朝廷实力虚弱,起兵篡位,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刘裕与刘毅等起兵勤王,并最终消灭了桓玄的力量。此后,刘裕率军南征北伐,其势力不断得到稳固壮大,并先后攻灭刘毅、司马休之等实力派,最终迫使晋恭帝将帝位禅让给他,南朝宋建立。南朝宋建立后,北方诸国虎视眈眈,战事不断。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他在位三十年,励精图治,国家生产经济终于有所恢复,遂有元嘉之治。但公元453年,其长子刘劭为了篡夺皇位,骇人听闻地杀害了自己父亲,之后王室诸子争位,混战不止,帝王荒淫残暴,朝政日益腐败,国家实力从此一蹶不振。公元479年,宋顺帝刘准把帝位禅让给了萧道成,南朝宋终被南齐所取代。刘宋在东晋之后,延续晋代的文化发展。陆探微为宋明帝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家,然而其作品均已失传。强盛时,其统治地区北以秦岭、黄河与北魏相邻,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刘宋的行政区划袭承东晋,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南朝宋州是第一级行政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刺史。尹、郡、王国、公国(部分)是第二级行政区。尹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尹,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太守,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内史,公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相。县、公国(部分)、侯国、伯国、子国、男国是第三级行政区。县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令或长,公国、侯国、伯国、子国、男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相。
南朝齐,即南齐(公元479--502年),开国之君萧道成是刘宋将领,在宋明帝在位期间担任右军将军。宋明帝去世后,他与尚书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公元474年,萧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的反叛,进爵为公,迁中领军将军,掌握了禁卫军,督五州军事。此时刘宋政权内斗激烈,萧道成逐渐掌握大权。公元477年,萧道成杀后废帝刘昱,立刘准继位。萧道成被封齐王。在这之后,萧道成铲除了忠于刘宋的袁粲、沈攸之等人。公元479年,萧道成迫使刘准禅让,刘宋灭亡,南齐建立。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萧衍改国号为梁,是为梁武帝,南齐灭亡。
南朝梁(502年-557年),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四个朝代中的第三个朝代,由萧衍取代齐朝称帝,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国号梁,因为皇帝姓萧,又称萧梁。梁朝后期国势败坏,北齐和西魏相继来攻,失去了大片土地,注定了北强南弱之势。萧方智时陈霸先废帝自立,改国号陈。另外萧衍的孙子萧察曾在江陵建立西梁,传三帝,后亡于隋。至隋末大业十三年,萧铣在江南重建萧梁,历五年,为唐朝所灭。
南朝陈(557年―589年),亦称陈朝、南陈,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霸先代梁所建立的,都建康(今南京),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地区。陈朝建立时已经出现南朝转弱,北朝转强的局面,陈朝刚建立时面临北方政权的入侵,形势十分危急。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带领军队一举击败敌军,形势有所好转。亡国君为陈后主陈叔宝,陈最后被隋文帝所灭。历五帝,共三十三年。中国历史上朝代名与皇帝之姓重合者,仅陈朝一家。
北朝疆域方面,北魏自代北之地崛起,至439年统一华北而结束十六国时期。其屡次入侵南朝宋,占领山东、河南与淮北地。又取南朝齐淮南地及南朝梁汉中、剑阁一带。至此疆域北至漠南草原,西抵西域东部,东达辽西,南达江汉流域。在扩充领土期间,州郡多因时制宜,到487年开始整顿。到北魏孝明帝之后领土减少,州郡滥置。魏分东西后东魏有八十州,西魏有三十三州。北齐建立后,开始整顿政区规划,废除三州、一百五十三郡及五百八十九县。北齐江淮之地后被南朝陈占领。西魏屡次攻占南朝梁巴蜀之地与江汉之地。北周武帝灭北齐,取南朝陈江淮之地,领土大大扩充。
北魏(386~557年),公元385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公元386年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其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正式结束。从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北魏历经20帝,共148年。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同时含有续曹魏,对抗东晋政权。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数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疆域并州、肆州、恒州、朔州、汾州司州、豫州、荆州、洛州、东荆州、东豫州、南兖州相州、冀州、幽州、平州、瀛州、安州、定州、营州雍州、豳州、夏州、华州、泰州、东泰州、泾州、岐州兖州、青州、齐州、徐州、南青州、济州、河州、凉州、郭煌镇、 武川镇、御夷镇、怀荒镇、柔玄镇、抚冥镇、
东魏(534年―550年)北朝的朝代之一,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河南安阳市北),有今河南汝南﹑江苏徐州以北,河南洛阳以东的原北魏统治的东部地区,[1]历一帝,约十七年。北魏政权在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打击下摇摇欲坠,统治阶级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权利争夺。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控制了北魏中央政权。534年,权臣高欢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皇帝,被迫逃往关中投奔关陇军阀宇文泰。高欢拥立年仅十一岁的北魏孝文帝的曾孙元善见为帝,即东魏孝静帝,东魏开始。高欢掌权期间土地兼并情况严重,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且屡败于劲敌西魏宇文泰。550年,孝静帝禅位于高欢之子高洋,东魏灭亡。在北魏分裂以前,高欢占据着关东地区,所以在建立东魏后,东魏的疆域包括今河南汝南,河南洛阳以东的原北魏东部地区。由于占据了山东传统富饶地区,东魏当时的经济实力、人口数量都居三国(东魏,西魏,南梁)之首。
西魏(535年―556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北方朝代,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对立,建都长安。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经历两代三帝,历时二十二年。535年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后,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魏文昭帝,改元大统,建都长安,西魏开始。551年三月,元宝炬死,长子元钦嗣位。554年元钦被宇文泰所废,不久被毒死元宝炬四子元廓即位,称元年,为了迎合宇文泰胡化运动而被迫改复姓拓跋。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护承继。557年宇文护得将领支持,迫使魏恭帝禅让于宇文觉,西魏灭亡。在整个西魏统治时期,一直都由权臣宇文泰控制著政权,在他努力下,任用苏绰等人改革,采用和北攻南策,使西魏进一步强盛。甚至攻入南梁的成都,夺取南朝西川荆雍地盘。在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人民安居乐业,且在三次战役中大败东魏大军(最著名的是两魏沙苑之战),奠定北周统一中国北方和隋朝统一中国的基础。西魏期间,社会较为安定,国力日趋强盛,有效地抗击了东魏的多次进攻,而且于废帝二年(553年)取得南朝梁的蜀地,次年又夺得江陵。557年初,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即孝闵帝,建立北周。西魏沿东汉末年的州郡县制。当时因北方战乱,大批北人举族南徙长江中下游定居避乱,其聚居区仍沿用北方原籍的州郡县旧名,于是各地出现大量侨州、侨郡、侨县,造成地方政治制度混乱。后经长达二百年的九次“土断”,才基本解决这一问题。与此同时,南北两朝政权还多次滥设州郡。至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方已有221个州、508个郡、1124个县;梁大同五年(539年)时,南方也有州107个、郡586个。不少地区出现有州而无可辖的郡,郡无可辖的县;有的两州同在一地或一地有两个郡名,使地方政治制度陷于极度混乱境地。
北齐(公元550年—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独担魏朝大任,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次子高洋袭位,这位“内虽明敏、貌若不足”的人,很快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于公元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大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河南安阳市北),史称后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共六帝。公元577年被宿敌北周消灭,享国二十八年。北齐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盘,占有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同时与其并存的王朝有西魏、南朝梁、南朝陈等。北齐天保三年(公元552年)以后,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属匈奴族),南取淮南,势力一直延伸到长江边,这时北齐的国力达到鼎盛。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孝闵帝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宇文护又毒死明帝,立宇文邕为帝,是为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周武帝宇文邕杀宇文护,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北周亡。
柔然,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之一,与其并存的还有敕勒。当时,正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北朝的碑志、杂曲中,往往泛称之为“匈奴”、“鬼方”、“凶奴”、“猃狁”、“北虏”、“北狄”等。“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认为柔然智力低下,败多胜少,所以嘲讽他们是不会思考的虫子,才下令,全国军民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蠕蠕”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称或姓氏。“柔然”一词,有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或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或认为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等。关于柔然人的来源,由于史籍记载歧异、简略,有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诸说。如《魏书·蠕蠕传》提及蠕蠕为“东胡之苗裔”、“匈奴之裔”、“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宋书·索虏传》、《梁书·芮芮传》均认为柔然是“匈奴别种”。而《南齐书·芮芮虏传》则以为是“塞外杂胡”。此外,欧洲历史著作中有称柔然为“阿哇尔人”(Avars),其实为公元八世纪中叶由亚洲迁到欧洲的柔然人,并在今巴伐利亚东部建立了阿瓦尔汗国。公元788—796年,阿瓦尔汗国在与法兰克国王查理进行了8年战争后覆灭。
吐谷浑又称吐浑、退浑,是我国西北的古代民族之一。原为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先祖游牧于徒河青山(今辽宁省义县东北)。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初,即晋太康四年至十年(283—289年)左右,鲜卑单于涉归庶长子吐谷浑,因与以母贵继单于位的嫡弟若洛廆(慕容廆)不和以及开拓新牧场的需要,率所部1700户从辽东慕容鲜卑中分离出来,西迁到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313年,(西晋永嘉末)左右,又从阴山南下,经河套南,度陇山,至陇西之地枹罕(今甘肃省临夏市)西北的罕原。以此为抿点,子孙相承,向南、北、西三面拓展,统治今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北和青海省等地的氏、羌等族。317年(东晋建武元年),吐谷浑卒,长子吐延嗣位。329年(咸和四年),吐延为昂城(今四川省阿坝境)羌酋姜聪所刺,临终时嘱长子叶延速保白兰(今青海省巴隆河流域布兰山,即柴达木盆地都兰县一带),以巩固其统治。叶延在沙州立总部,仿汉族帝王传统,以其祖吐谷浑之名为氏,“亦为国号”。初步形成了一套简单的管理国家的政治机构。从此,“吐谷浑”由人名转为姓氏、族名乃至国名。由于地处黄河之南,其首领受大夏、刘宋等封为河南王,故又被称为河南国。此外,西北诸民族又以“阿柴虏”或“阿赀虏”、“赀虏”等作为对吐谷浑部众的贱称。疆域东起洮水,西至白兰(今青海省都兰县、巴隆县一带),南抵昂城(今四川省阿坝境)、龙涸(今四川省松潘县),北达青海湖一带。最盛时辖地西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且末县;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毗邻。后期的政治中心在伏俟城(今青海湖西15里,共和县铁卜卡古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原为辽东鲜卑一支的吐谷浑逐渐与羌、氏、汉、匈奴、西域胡、高车等一些民族融合成为新的民族共同体。
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族党项羌”的称谓。 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汉代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此时的党项族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此外还有黑党项、雪山党项等部落。 另一说拓跋氏是鲜卑族的后裔,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就自称是鲜卑后代。南北朝末期(6世纪后期)开始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上游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隋书·党项传》记载:党项"每姓别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徭赋,不相往来。牧养牦牛、羊、猎以供食,不知稼墙"。也就是说早期的党项人不事农业,衣、食、住皆仰赖畜牧,天文字历法,以草木枯荣计算岁月,崇拜天神,死后火葬。党项人尚武而勇猛。同氏族的人须互相帮助,当受到外族人伤害时,必须复仇,未复仇前,蓬首垢面赤足,禁食肉类,直到斩杀仇人,才能恢复常态。此外。党项人还特别崇尚白色,故自称“大白上国”。党项诸姓部落中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离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部,称为党项八部。其中拓跋氏先世本出自鲜卑族拓跋部,后成为党项诸部中的一部,在党项诸部中最为强盛。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蒙古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古契丹有八部,涅里是辽的始祖。契丹人有三年选一次可汗的习惯,早期可汗都在大贺氏家族中产生,中期在遥辇氏中产生,最后由契丹迭剌部耶律氏族夷里堇建立统一的契丹[1]。唐代末年,契丹贵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乘机建立了与五代和北宋相始终的辽朝 。契丹人的风俗习惯与汉人不同。契丹人髡发,服装通常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裤脚放靴筒内。契丹人住所为毡帐,皇帝的御帐称为捺钵。辽国契丹人只有皇族帐和后族帐的人才有姓,两帐之外的其他契丹人是没有姓的。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国北方的民族,如汉族、女真族、蒙古族等。由于金帐汗国自13世纪至15世纪长期是欧洲的霸主,而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后该词泛指中国。在一些国家的语言例如俄语中至今犹称中国为“契丹”
濮部三国时代以前,蜀身毒道一直是中原通往孟加拉国一带的唯一通道。晋朝前后,古羌族开辟了经青藏高原到达这里的通道。并占据了今不丹、阿萨姆邦等地,建立白羌国,也叫发羌国。在今孟加拉国南部沿海地区,恒河三角洲,则另建立一个达光国。达光国的民族可能是濮人,也可能是濮人跟当地原住民族(达罗毗荼民族)长期相融之后,形成的新的民族。在今印度西孟加拉邦,贾木纳河西岸,则建立了另外一个国家,叫做“大秦婆罗门国”。还有,在今大吉岭、锡金、梅加拉亚邦、阿萨姆邦西部建立了车离国,车离国也叫东辉国,建立车离国的民族跟发羌国很亲近,也是属于羌族的分支。那加山脉一带成为濮人保留区,也叫做“濮部”。
库莫奚一词是鲜卑语音译,为今蒙古语“沙”、“沙粒”、“沙漠”之意。从含义揣测,这一族称当因其境内多沙漠而得名。6世纪下半叶(隋代),省去库莫,单称“奚”,此后单一的“奚”字成了族称。库莫奚族称始见于388年(北魏登国三年),然这一称号的出现,应在4世纪中叶宇文部被慕容皝攻破后不久。自此以后,史书有了不间断的记载,到13世纪才不见其名,前后存在近千年。库莫奚族源出东胡,为鲜卑宇文部之后,与契丹本是同族异部,登国年间“分背”后,各自形成为一族。然史书对其族源的记载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使后人众说纷坛,至今尚无一致认识,综合史载可归纳为二说,所谓“东胡之种”,“东部鲜卑之别种”,“东部宇文之、别种”,可列为鲜卑说;另一说即“本匈奴之别种”的匈奴说。实际史书的不同记载并无实质性的差别,只是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为宇文部为东部鲜卑的一支,鲜卑源出东胡;而宇文部内确有不少人出自匈奴血统,但他们早在2世纪时已自号鲜卑, 在后来数百年鲜卑族的发展进程中,他们已完全鲜卑化了。即有了东达今辽宁省阜新市附近,西到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以南一带。《魏书·太祖纪》卷二,第22页,登国三年条载:“五月癸亥,北征库莫奚。六月,大破之,获其四部杂畜十余万,渡弱落水。”据《辽史·世表》卷六三,第951页:“鲜卑葛马菟之后曰普回..九世为慕容晃所灭,鲜卑众散为宇文氏,或为库莫奚,或为契丹。”按《北史·匈奴宇文莫槐传》卷九八,第3260页,此指宇文部为皝所破灭,时在345年。故此将宇文部与库莫奚、契丹并列,不妥。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3-09-28 0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于北周静帝建立隋朝,至619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隋朝灭亡为止,国祚38年。[1]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亡,杨坚定国号为“隋”。[2]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隋初的开皇之治。为了巩固隋朝发展,隋文帝与隋炀帝兴建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建立京师大兴城和东都洛阳。隋朝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制,兴建隋唐大运河使到很多城市从此出生,令很多新旧事物交替废兴,这些政策几乎被唐朝和宋朝全盘承袭,唐朝在某程度上更是隋朝的伸展。此朝代深刻影响往后唐朝、宋朝、以后中国朝代,以至今日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  杨坚为北周开国元勋杨忠之子,他的女儿为太子妃。578年周武帝去世后,由太子宇文贇继立,即周宣帝。他荒淫昏庸,迷信佛道二教,立五位皇后并夺人妻子。他杀宗室功臣宇文宪并大撤诸王就国。杨坚开始集结周廷文武诸臣,形成一股庞大的集团。周宣帝去世后,其子宇文阐继位,即周静帝,刘昉、郑译矫诏以杨坚总知中外兵马事,入朝辅政。由外戚杨坚专政。尉迟迥、司马消难等人不满杨坚专权,起兵反杨。杨坚得李德林策划,以韦孝宽等人平定。581年杨坚代周为帝,即隋文帝,改国号大隋,北周亡。587年隋文帝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588年隋文帝发动灭陈之战,以杨广为主将,同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发兵攻陈。隔年隋军攻陷建康,南朝陈亡,中国再度统一。自永嘉风暴以来,中国分裂近三百年之久,至此「南北朝时代」结束,进入「隋朝时代」。历经民族混成后的新汉族,不久即开创隋唐盛世,在世界史留下不朽的伟业。
疆域:在东北地区边界固定在辽河一带。在北方到五原、定襄等阴山以北之地。西域地区取得青海一带领地,深入青海湖及西域东部。西南地区设南宁州总管府于味,南方设置比景郡、象浦郡、海阴郡等三郡隋朝行政区划有两次重大变化。隋文帝基本统一天下后,鉴于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州郡县三级制已经混乱不堪,废除天下郡置,改为州县二级制。隋炀帝继位后,不久将所有的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全国190个郡,1255个县。隋朝时把洛阳为东都。
突厥汗国被隋朝分裂以后,成为东西突厥两部,
西突厥,原是突厥汗国西面可汗。突厥汗国被隋朝分裂成东西两部后,西突厥在西域称雄,以控制丝绸之路。最强盛时期领土面积东起今山西到西海诸国。西突厥汗国立国于6世纪中期,强盛时疆域囊括整个中亚,7世纪后期被中国唐朝所灭。
587年(隋开皇七年),突厥阿波可汗大逻便被叶护可汗处罗侯生擒。西突厥立达头可汗一后裔为泥利可汗继其位。泥利妻向氏为“中国”人,生子达曼。泥利死后,达曼继位为泥撅处罗可汗。向氏再嫁泥利可汗弟婆实特勤。突厥兴起时,土门可汗弟室点密西征,役属西域铁勒各部、葛逻禄、拔悉密等诸部。室点密先是联合波斯消灭了白匈奴,以后又同拜占庭结盟,进攻波斯。583年东西突厥分裂,西突厥射匮可汗广开疆土,东起金山西到西海诸国都在他的统治之下,汗庭建在龟兹北面的三弥山。弟统叶护可汗把汗庭迁到石国(今乌兹别克塔什干)北面的千泉,派吐屯驻西域各国 ,收敛征赋。这是西突厥最强盛的时期。
贞观初年,统叶护被伯父所杀,西突厥内部变乱迭起,贵族争立。
651年,阿史那贺鲁自立为沙钵罗可汗,建牙帐在双河(今新疆博乐、温泉一带)和千泉,总领十姓部落,控制西域各国,进攻唐朝的庭州等地。657年,唐朝派苏定方等征讨西域,俘获贺鲁,西突厥灭亡。东突厥(583年-630年)大体上以金山(今阿尔泰山脉)为界,与西突厥划分汗国原来的疆域。但是,随着两国势力的消长,所辖范围也时有伸缩。在东突厥汗国内,突厥分布在南部,铁勒诸部则在北方。强盛时疆域囊括阿尔泰山到大兴安岭之间的整个蒙古高原及附近地区。从木杆可汗统治期间553-572年,东突厥开始迅速强大起来。
560年前后,木杆打败了契丹人,势力到达了辽河西岸。 565年,北周武帝为了全力对付北齐,谦卑地向木杆之女求婚。并向东突厥进献了大量财富。581年,东突厥沙钵略可汗即位,西突厥达头可汗拒绝承认沙钵略可汗名义上的宗主地位,东西突厥正式分裂,并引发内战。达头联络辽西的契丹一起进攻沙钵略。当时隋文帝立国不久,在面临突厥有可能重新统一的关头,非常英明地派部队有力地支持了沙钵略可汗一同对付达头,并在达头退走后,在东突厥内部不断制造权力纠纷。
587年,东突厥都蓝可汗即位,隋文帝支持突利反叛,599年突利失败,隋文帝立刻隆重迎接突利,承认他的可汗地位,并让他在河套地区做隋的盟邦,东突厥自此分裂、
600东突厥都蓝可汗死,西突厥达头可汗再次企图统一突厥,为了吓唬隋朝,西突厥于601年进攻长安,602年进攻内蒙的突利。可惜他们遇到的还是老辣的杨坚。隋文帝不用军事手段,只是暗中利用小恩小惠在达头的后方策动西域各部落反叛达头,达头准备不及,偌大帝国居然被迅速瓦解,其本人也只能逃往青海。隋文帝确实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玩弄政治最娴熟的一个。其分裂鼎盛时期突厥的功绩,对于刚从大分裂时期走出的中国来说,值得大笔称颂。
室韦族见于汉文文献,始于5世纪(北魏),进入11世纪后(金前期),史书上才无室韦活动记事,凡历6个世纪左右。其间,约从9世纪末起,因累遭契丹袭击等原因,一些部落西迁南徒,采用了新的称号,走上新的发展道路,中世纪后期名震亚欧大陆的蒙古族,即是他的蒙兀部西迁后发展形成。中国古族名。公元5~10世纪主要活动在嫩江﹑绰尔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流域。又作“失韦”﹐或“失围”。中唐以后﹐文献上又把室韦称作 “达怛”。室韦-达怛人是东胡后裔﹐是蒙古族的先民。 室韦族见于汉文文献,始于5世纪(北魏),进入11世纪后(金前期),史书上才无室韦活动记事,凡历6个世纪左右。其间,约从9世纪末起,因累遭契丹袭击等原因,一些部落西迁南徙,采用了新的称号,走上新的发展道路,中世纪后期名震亚欧大陆的蒙古族,即是他的蒙兀部西迁后发展形成的。10世纪初被契丹人征服后,他开始了与其它民族融合以及消失的过程。室韦,初作失韦,隋时始用室韦,后也有写作失韦、失围的。原系蒙古语音译,森林之意。用作族称,意为“林中人”,方壮猷等说室韦为“鲜卑”的同名异译或别称

契骨是隋代西北游牧民族,又作结骨、纥骨,今柯尔克孜族先祖。公元6世纪中叶,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向北占领并统治了叶尼塞河流域的古柯尔克孜人,亦即史籍中的契骨人。贞观时期,唐太宗大败突厥。契骨附唐,贞观十六年,契骨首领接受唐册封为洁容可汗。据《隋书》记载,在伊吾(今哈密)以西、白山(今天山)这旁,有契骨居住。
铁勒是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中国古代北方、西北方民族。又称狄历、丁零、敕勒、高车。隋代起作为除突厥以外的突厥系民族的通称。语言、习俗均与突厥同。546年突厥灭高车尽降其部众,铁勒诸部遂广泛地散布在从东到西直至黑海岸边的整个草原上。隋代,铁勒分属东、西突厥,西边有个别部落始事农耕。605~611年间,铁勒以契苾、薛延陀二部为主建立部落联盟。唐初漠北铁勒诸部中以薛延陀与回纥最强,共建汗国,薛延陀首领夷男为可汗,受唐册封,助唐灭东突厥。646年,唐灭薛延陀汗国,于铁勒诸部分置羁縻都督府、州。后突厥汗国兴起,重受突厥统治。744年,回纥灭后突厥建汗国。840年,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所破,部众迁徙。室韦-鞑靼人逐渐进据蒙古高原。后契丹人统有大漠南北,铁勒一族才逐渐消失。
女国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和中亚细亚地区相交界古代游牧民族名。公元6世纪中期存在于中国大陆地区(时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至隋朝的过渡时期)西南部的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地区(含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喀喇昆仑山脉以南、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部的西藏自治区西部和克什米尔东部地区),保持着母权制(见母系氏族制)。有关记载见《隋书》、《北史》等。地处葱岭以南,有万余户。世代以两位女王共管国政,女王大抵出自一氏族。女王的丈夫名“金聚”,不预闻政事。俗贵女子、轻丈夫,“妇女为吏职,男子为军士”。女子主持家务,一妻多夫(见一妻多夫制家庭),“生子皆从母姓”
宝髻,两晋、南北朝、隋朝时期活动在西藏一带,亦是吐蕃的前身,管辖疆域包括今藏南、锡金、不丹等地。
附国,中国西南古代民族。居于蜀郡西北境外,分布于今四川西部西藏地区东部昌都地区。《隋书·附国传》称,附国属汉代西南夷,距蜀郡2000余里,其地南北800里,东西1500里,近山谷,有水南流。产青稞、 小麦、 牛、马、白雉、细鳞鱼等,并出产金、银。因避部落间复仇,傍山垒石为以居,高10余丈,下开小门,由内上通。居民2万余户,有王者及酋帅,无姓氏。俗好歌舞,鼓簧,吹长笛。戴圆钵形皮帽或幂,穿毛毼皮裘及漆皮甲,着牛皮靴,饰铁制项锁、手钏,首领用金饰。婚姻行转房制;丧事无服制,行土瘗二次葬;习俗重鬼神。重罪处死,轻刑罚牛。其地东与嘉良夷、南与薄缘夷相邻。其西为女国,东北连山数千里为党项。隋大业四年(608)其王宜缯遣素福等8人为使朝隋,翌年又遣使宜林等率嘉良夷60人朝隋。隋朝于西南边置诸道总管遥控之。其邻接诸部落或附吐谷浑,或附附国。唐初吐蕃兼并东边诸部后,附国名称遂不复见于记载。
高丽[lí],王建所建,定都开京(今开城),是朝鲜半岛政权。王建立国时打出“高丽”的旗号,依违“高句丽”而希冀赢得政治筹码,其实与高句丽并无必然关系。新罗末年,新罗王族弓裔建立泰封国,尚州土豪甄萱建立后百济国。918年泰封部将王建杀弓裔自立,建立高丽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基本统一朝鲜半岛。1287年起高丽国王兼任征东行省达鲁花赤,成为元朝附属国,1356年恭愍王恢复独立直到灭亡为止。1392年被朝鲜王朝取代。佛教是高丽国的国教。历经16年时间雕刻成的高丽大藏经是世界瑰宝之一。 高丽被今天的朝鲜政府认为是朝鲜族历史上首个统一国家。宋代以来的史家由于认知的浅薄,往往错将高丽与高句丽混谈作为高丽;为了将其与中国历史上的地方政权高句丽区分开来,,此高丽特指王氏的高丽,史称其为王氏高丽,以正清史实。
靺鞨(mò hé)是古通古斯语,或者更精确地说是通古斯—沃沮语,这个语言后来发展成为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等通古斯民族的语言,这个词的原音可以拼为“olgi”,读为:“沃沮、窝集、勿吉、瓦尔喀(基)”,不能读成“mo he”,因为它是对olgi的音译,因此,只能读为沃沮或勿吉等,唯独不可读成“mo he”。通古斯-沃沮语“olgi”是翻花矿泉、漩流矿泉的意思。olgi(沃沮)由于战乱迁居松花江流域,他们称松花江为“粟末”,“粟末”也是古通古斯-沃沮语(亦即现代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等族语),“粟”(su)指的松花江水的色泽呈乳汁白色,意为“象乳汁一样”,“末”(mu)是江、河、大水等意思,合起来就是“象乳汁一样的大水”,这就是松花江的形象化名称。靺鞨:中国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先祖。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北魏称“勿吉”,唐时写作靺鞨。
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本称库莫奚,后简称奚,南北朝时自号库莫奚﹐隋唐简称为奚。库莫奚一词是鲜卑语音译,为今蒙古语“沙”、“沙粒”、“沙漠”之意。从含义揣测,这一族称当因其境内多沙漠而得名。6世纪下半叶(隋代),省去库莫,单称“奚”。自公元四世纪的北魏时期起,直至十三世纪的元代,在历史上活动近千年之久,一直是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民族,对中国历史做出过突出贡献。

霫xí中国古族名。隋唐时居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以北,东接靺鞨,西至突厥,南邻契丹,北接乌洛侯。四面有山,以射猎为生。以赤皮为衣缘,妇女衣襟上下悬小铜铃,习俗与契丹相近。其都伦纥斤部落有众四万户,兵万余名。贞观三年(629),其君长遣使向唐朝贡,后迁潢水以南,并于奚。中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的一支,隋、唐时居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以北,后迁潢水以南,并于奚族。唐末,奚、霫俱附契丹,逐渐融合。《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北狄/霫》霫,匈奴之别种也,居于潢水北,亦鲜卑之故地,其国在京师东北五千里。东接靺鞨,西至突厥,南至契丹,北与乌罗浑接。地周二千里,四面有山,环绕其境。人多善射猎,好以赤皮为衣缘,妇人贵铜钏,衣襟上下悬小铜铃,风俗略与契丹同。有都伦纥斤部落四万户,胜兵万馀人。贞观三年,其君长遣使贡方物。《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七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下/回鹘下》白霫居鲜卑故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与同罗、仆骨接。避薛延陀,保奥支水、冷陉山,南契丹,北乌罗浑,东靺鞨,西拔野古,地圆袤二千里,山缭其外,胜兵万人。业射猎,以赤皮缘衣,妇贯铜钏,以子铃缀襟。其部有三:曰居延,曰无若没,曰潢水。其君长臣突厥颉利可汗为俟斤。贞观中再来朝,後列其地为寘颜州,以别部为居延州,即用俟斤为刺史。显庆五年,授酋长李含珠为居延都督。含珠死,弟厥都继之。後无闻焉。




[ 此帖被南星夜在2013-09-29 17:12重新编辑 ]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3-09-29 0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8]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9]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 山西太原)留守,起兵尊隋,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10-12]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设京师于长安。唐朝是一个强大而繁荣的时代。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唐朝也是秦汉、隋朝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13-15]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几乎全部承袭隋朝,历代史学家常把它和隋朝合并成“隋唐”。唐王李渊于618年6月逼隋恭帝禅位,取代隋朝,建国唐朝,设京师为长安(陕西西安),唐高宗显庆六年后设东都洛阳,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东都为神都并设北都太原,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恢复旧制。唐玄宗时进入盛唐,是唐朝的第二高峰与转折,开元时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开明,威服四周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禅位,降为济阴王,改国号“梁”,唐朝灭亡。唐朝的疆域广大鼎盛时为7世纪,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19]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20]一说1240万平方公里。中唐后漠北、西域的领地相继失去,到晚唐时衰退到等同中国本土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区。唐朝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那时的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和日本等周边属国在其政治体制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3][6][21]。在唐朝的前半叶,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五胡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唐朝的后半叶,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缓慢变化,藩镇割据势力的壮大与周边诸民族国家的形成,对此后近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以西的西亚一带,[25]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贝加尔湖至北冰洋以下一带,总面积达1251万平方公里,还有很多可不算。唐朝周围守边的少数民族很多,为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分别设立了安西 、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60-61]但安史之乱后数十年间,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回纥则入据河套草原,使得唐政府能控制之疆域大减,黄河以西甘、凉皆不可得,直到晚唐大中至咸通年间沙州人张议潮起兵收复河陇地区,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并趁吐蕃内乱,于咸通七年击溃吐蕃,使其分裂为一百多个部落。甘、凉也被张议潮收复。

泥婆罗尼泊尔 的旧译名。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波罗拔藻,叶似红兰,实如蒺藜, 泥婆罗国 所献也。”《旧唐书·西戎传·泥婆罗》:“ 泥婆罗国 ,在 吐蕃 西。其俗翦发与眉齐,穿耳,揎以竹筩牛角,缀至肩者以为姣丽。食用手,无匕箸。其器皆铜。多商贾,少田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佛教发源地 泥婆罗 近在南邻,又是 吐蕃 的属国,千余年来佛教徒向四方传教,却不曾进入 吐蕃 ,钵教的抵制,当是一个重要原因。”亦省称“ 泥婆 ”。唐 段公路 《北户录·蕹菜》:“国初 建达国 献佛土菜, 泥婆国 献波稜菜。”
回纥 又作回鹘,中国古代民族名,维吾尔族祖先,后亦为以回纥族为核心建立于漠北的游牧汗国名。西汉前,回纥是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隋至唐初,居住在娑陵水(今蒙古色楞河)侧。隋大业元年(605)实行君长世袭制,势力渐强。隋末唐初,役属于突厥。唐贞观四年(630),唐灭东突厥前汗国后,回纥遂与薛延陀族并称雄于漠北,势力逐渐向南发展,与唐接触较多。贞观二十年(646),助唐灭薛延陀,并其部落,兼有其地。次年,唐册封回纥可汗吐迷度为瀚海都督府都督。8世纪中期,其君长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自为可汗,受唐册封,号“怀仁可汗”,控制着东到黑龙江上游,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一直到开成五年(840)前后,回鹘(788年更名)可汗被黠戛斯所杀,汗国瓦解,诸部离散,其中一部分南下降唐,其余西迁。西迁的一支迁到了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带,一支迁到葱岭及其以西的地方。唐安史之乱时,回纥曾两次派兵助唐平乱,唐先后三次把公主嫁与回纥可汗为妻。唐后期与回纥贸易往来较多,以绢茶易回纥的马匹与皮毛。不少回纥人滞留内地经商,仅长安城就有千余人。在唐先进文明的影响下,回纥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他们已从事农耕,并创制了回鹘文。。
新罗(公元前57年~935年),朝鲜半岛国家之一,从传说时代起,立国达992年。公元503年开始定国号为“新罗”。新罗最初由辰韩朴氏家族的朴赫居世居西干创建。660年和668年,新罗联合唐朝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670年-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称为统一新罗。9世纪末期,统一新罗分裂成“后三国”。935年,“后三国”被高丽统一
吐(tǔ)蕃(bō ),7~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吐蕃一词,始见于唐朝汉文史籍。蕃,藏语作“bod”,为古代藏族自称。根据较普遍的说法,蕃是由古代藏族信奉的原始宗教──“本”(bon)音转而来;也有人认为,蕃意为农业,与卓(bro,牧业)相对。吐,多数人认为是汉语“大”的音转,系就吐蕃向唐朝自称“大蕃”而音译;也有解释为藏语“lho”(意为山南,吐蕃王室的发祥地)或“stod”(意为上部,即西部)的音转。“蕃”的具体含义有以下两种说法:一是,在远古时先民还不知晓农业为何物,而以狩猎为生。由于居住分散,先民们再遇到野兽、盗匪袭击或自然灾害时,为寻求伙伴帮助,经常在山顶或高处发出“噶耶”或“瓦耶”的求救信号,这种呼叫被称为“蕃巴”,久而久之,呼叫的“蕃”声,即成为其地名。二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状况,把高原从事畜牧业的区域叫做“牧区”,把低地经营林业的区域叫做“农区”,把介于二者之间、从事农业生产的区域叫做“蕃”。历史上的吐蕃王朝前身悉补野王世系兴起于雅砻河谷地区,当时为高原农业的中心,故称为“蕃域”。悉补野赞普世系将地名当做称号,成为“吐蕃赞普”。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才把赞普管辖的全部土地称为“吐蕃”。]公元6世纪时,兴起于今西藏山南地区泽当、穷结一带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已由部落联盟发展成为奴隶制政权。其领袖人物达布聂赛、囊日论赞父子,逐渐将势力扩展到拉萨河流域。7世纪初,囊日论赞之子松赞干布以武力降服古代羌人苏毗(今西藏北部及青海西南部)、羊同(今西藏北部)诸部,将首邑迁至逻些(今拉萨),正式建立吐蕃王朝。虽然按照藏族历史的传统,松赞干布是第33任吐蕃国王,但是因为在他即位之前藏文尚未创制,所以很难肯定在他之前的吐蕃王的历史正确性。在敦煌发掘的古藏文历史文献里记载着在松赞干布之前的吐蕃赞普的许多传说。
南诏国(738年-902年),是中国唐朝时代西南部的奴隶制政权,国境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西藏、越南、缅甸的部分土地。由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738年建立,902年权臣郑买嗣推翻蒙氏南诏,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长和”。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地区,各族聚居,名号繁杂,《新唐书·两爨蛮传》所谓“群蛮种类,多不可记”,确是实在的情形。苴兰城(昆明市附近)相传是庄蹻所筑。秦时常頞(音案àn)开辟五尺宽的道路,从蜀通到滇(诸葛亮始加宽路面)。公元前109年,汉武帝遣将军郭昌灭滇国,并赐“滇王金印”,“令其复长其民”,置益州郡。东汉增置永昌郡(治不韦,云南保山县北)。诸葛亮平定南方,又增置兴古(云南马龙县)、云南(云南祥云县)二郡。621年,唐高祖置姚州(云南姚安县北),管羁縻州三十二。632年,唐太宗置戎州(治僰(音伯bó)道,四川宜宾县西南)都督府,唐玄宗时,都督府管羁縻三十六州,一百三十七县,后又增管至九十二州。羁縻的意思是来去任便,彼此不相干涉。这种羁縻状态,不利于落后各族,因为汉族统治阶级可以缓慢地伸展势力,安置州县,逼迫各族逐步后退。反之,如南朝梁末,梁统治者退出云南,州县全为豪酋占据,也不利于各族民众,因为在州县恢复豪酋统治,增强落后势力,是一个退步。唐天宝年间,云南成立南诏国,才改变了上述两种不利的形势,对各族民众说来,推动作用是不小的。
南诏是乌蛮为国王,[1]白蛮大姓为辅佐,集合境内各族(包括汉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要统一政权,自然要削弱豪酋的分散割据势力;集合各族共同立国,自然要废除羁縻状态;抵御唐与吐蕃两个强邻,自然要提高本国的经济与文化。经南诏以及大理前后五百余年的统治,国境内原来的落后面貌,有很大改变,经济和文化,一般地提高到汉族的水平。有些族虽然还保持所谓“故俗”,与南诏立国以前相比,数量却不是那么多,水平也多少有些提高了。南诏在西南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它是西南地区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也是西南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
窟说部,即库页岛是日本阿依努人(虾夷人)的老家,西汉初年的地理书《山海经》,在《海外东经》篇里就记载了库页岛上的住民是“毛氏”。“有毛人在大海洲上”,这里指的是居住在库页岛上的费雅喀人,即吉烈迷人。在《后汉书》的《东夷列传》中,进一步记载:在北沃沮“海中有女国”。以后的史书也有相同的记载,如元朝的《开元新志》和明朝的《殊域周咨录》都记载居住在库页岛上的吉烈迷人,“人身多毛”,还提到岛上住民“女多男少”的情况。所以,《万绂图考》明确指出:“库页岛即古女国,亦名毛人国”。这些记载证明早在两千年以前,中国已经知道库页岛是一个海上的岛屿,并对岛上住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至迟从唐朝开始,中国就对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地区建立国际往来。当时库页岛上的流鬼国(阿伊努族)向唐朝政府进贡,唐王还加封其使者佘志为骑都尉。日本人认为流鬼国更可能是比库页岛更远的勘察加半岛上的国家,而居住在库页岛上的更加有可能是靺鞨族的窟说部,不管怎么说,库页岛至少在那时已经和中原王朝发生联系了。据《东亚史》,自唐始,中国就与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地区建立国际往来。725年,唐朝在黑龙江下游地区设置黑水府,对粟末靺鞨、黑水靺鞨、窟说等部落建立国际往来。[4] 公元十世纪,大辽国的五国部节度使管辖着库页岛。12世纪,库页岛在金朝的管辖之下。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3-09-29 0
五代十国;幽云十六州[891年-979年]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赵匡胤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合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国、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统一。唐亡于公元907年,公元861年张义潮又收复凉州(今甘肃武威),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称雄漠北。公元840年左右,统治黄河流域一带。淮水以南至广东的地区,先后为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荆南、楚、南汉所分据,吐蕃势力退出陇右。其后吐蕃国势日衰,北汉则割据太原;合计而成所谓的“十国”。五代疆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61]而十国的疆土则南平最小,南唐最大。
后梁(907~923年),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朱全忠(朱温)篡唐称帝,国号“大梁”,建都开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历史进入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后梁自梁太祖朱温开国之前就长期与后唐前身即河东的晋国争霸直至亡国,共历三帝,前后17年。因为皇帝姓朱,为于南北朝时的南梁相区别,故又称朱梁。
后唐,五代之一,李存勖(即后唐庄宗)所建,都洛阳,历三姓四帝,共十四年。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南、山东、山西三省,河北、陕西的大部及甘肃、安徽、宁夏、湖北、江苏的一部分,并占有四川十年,是五代十国时疆域最大的国家。891年,唐朝封李克用为晋王;923年,晋王李存勖称帝,国号“大唐”,史称后唐;同年底灭后梁。后唐实现了对中国北方的统一,对中原王朝最终统一全国具有历史推动意义。
后晋(936年—947年),五代之一,石敬瑭(即晋高祖)所建,都开封,历二帝,前后十二年。盛时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及河北、宁夏、甘肃、湖北、江苏、安徽的一部分。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夏,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在契丹扶持下于洛阳登基称帝,国号为大晋,史称后晋。后晋的建立造成了燕云十六州大片领土的丢失,为日后北宋边患埋下了祸根。
后汉五代时期的汉朝,高祖刘知远建立。后唐灭亡后,石敬瑭建立后晋,任刘知远为河东节度使,世居太原。西元947年,契丹灭后晋,占据中原,但是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刘知远抓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国号大汉”,后攻克中原,定都于汴京(今开封)。948年高祖第二子刘承佑嗣位,即汉隐帝。950年李守贞等藩镇发生叛乱,汉隐帝命郭威平之,但汉隐帝猜忌郭威,欲杀之,郭威不得已而反叛,汉隐帝为溃军所杀,汉朝灭亡。后汉盛时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及河北、宁夏、湖北、安徽、江苏的一部分。
3帝王世系
后周,五代之一。公元951年,郭威称帝,改国号为大周,都开封。盛时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陕西、安徽、江苏的大部,河北、山西南部、湖北北部及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甘肃的一部分。历三帝(二姓),共十年。公元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领兵抵御北汉和辽的进攻时,在开封东北四十里地的陈桥驿发动了“陈桥兵变”,灭亡周朝。
前蜀(907年—925年),五代时十国之一,王建所建,都成都(今属四川)。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二主,共十八年。王建原为唐忠武军将领, 后入为禁军, 光启二年(886年),出为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大顺二年(891年)攻占成都(今四川成都),据西川。乾宁四年(897年),占有东川梓(今四川三台)、渝(今重庆)诸州,遂有全蜀之地。天复二年(902年),取山南西道(今陕西汉中)。天复三年(903年),唐朝封王建为蜀王。后梁开平元年(蜀仍称天复七年,907年),王建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天汉元年(917年),王建改国号为汉。次年,复号为蜀(见前蜀高祖王建)。光天元年(918年),王建去世,其子子王衍继位。同光三年(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发兵攻蜀,王衍投降,前蜀灭亡。后来,王衍被送赴洛阳中途被杀。
后蜀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家之一,(934—965年),孟知祥所建,都成都(今属四川)。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2主,共31年,965年灭于北宋。同光三年(925年)后唐灭前蜀,以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次年正月,孟知祥入成都,整顿吏治,减少苛税,境内渐安。长兴三年(932年),孟知祥杀东川节度使董璋,得东川地。四年,封为蜀王。后唐应顺元年(934年)孟知祥称帝,改元明德,国号大蜀,史称后蜀。同年,孟知祥去世,子孟昶继位,仍用明德年号,明德五年(938年)改元广政。契丹灭后晋时,秦(今甘肃秦安北)、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东)三州附后蜀。后蜀又攻取凤州(今陕西凤县东),疆士遂与前蜀相同。广政十八年(后周显德二年955年),秦、阶、成、凤四州又为后周攻占。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发兵攻蜀,孟昶投降,后蜀灭亡。同年,孟昶卒。蜀地富庶,在孟知祥、孟昶统治时期,境内很少发生战争,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后蜀与南唐同为五代时期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区域。后主孟昶喜爱芙蓉花,于是命人在成都遍植芙蓉,故成都别称芙蓉城,流传至今。后蜀宰相毋昭裔与赵崇祚辑唐、五代词五百首为《花间集》,对后世影响很大。毋昭裔还曾出私财百万营学馆,并奏请雕版刻印“九经”,蜀主从之,“由是蜀中文学复盛”。当时节度使往往兼领禁军,住在成都。孟昶嗣立后,命文臣出任这些地区的知节度事,这一措施,开宋代削弱藩镇的先例。
、吴越、闽(公元934)中的吴(杨吴):吴(902年-937年)是五代时十国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为唐淮南节度使,据扬州。天复二年(902年)受封为吴王。建都广陵(即扬州),称江都府。杨行密注意招集流亡,奖励农桑,使江淮一带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吴最强盛时,有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唐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死,其子杨渥继位,大权旁落。919年,杨行密子杨隆演称吴国王。吴天祚三年(937年)为南唐所灭。吴共历4主,30年。杨吴的统治地区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一部分。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南唐国的疆域经过两次变动,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南唐昪元元年(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至保大三年(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这一时期,南唐保持原杨吴的疆域。(见右图)第二个时期,疆界开拓。李璟继位不久,闽、楚发生内乱,南唐有开始作扩展疆土的努力。保大二年(晋开运元年,公944元年)十二月,南唐将查文徽出兵闽国建州,保大三年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攻破建州,汀、泉、漳诸州归附。南唐于建州设永安节度使,又于延平、建浦、富沙三县设剑州。次年,改漳州为南州。闽亡国后,其土地分入南唐、吴越,南唐疆域扩展至汀、剑、建、泉、南五州。保大五年(后晋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南唐兵败福州,泉州将留从效趁机逐走唐军,拥兵在泉、南二州自立。南唐虽于泉州设有清源节度使,而其在当地的统治名存实亡。第三个时期,剩下江南一隅。交泰年间,南唐在淮南败于周,李璟尽献江北土地,南唐从此与中原政权以长江为界,疆土仅剩江南半壁江山,这一疆域维持到南唐亡国。
吴越国(907~978),中国五代十国之一。钱镠所建。自公元907年立国至978年归宋,共立国71年,三世五王。建西府杭州、东府绍兴。盛时疆域13州,约为今浙江全省、江苏西南部、福建东北部。 吴越国创建人钱镠,少时无赖,曾以贩盐为生;后应募为兵,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翦除刘汉宏、薛朗、董昌等势力的过程中,占有了两浙之地。唐昭宗天复二年(九○二年),封其为越王。九○四年,改封吴王。及朱温建梁,始封其为吴越王。吴越地域狭小,极盛时,只辖有杭、越、湖、苏、秀、婺、睦、衢、台、温、处、明、福十三州;另又设有镇海、镇东、中吴、宣德、武胜、彰武等节镇。由于地狭兵少,实力不足,因此吴越一直以效忠于中原王朝为主要军略。在唐亡之前,钱镠忠于唐朝;在朱温篡唐建梁以后,他又效忠于后梁,由是亦从后梁得到了吴越国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后唐灭梁以后,钱镠又向后唐上表称臣,不仅得到了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玉册金印,以示恩宠。凭此,吴越便有效地防御了周边割据势力对吴越国的侵扰。
时钱镠一面向中朝称臣,一面则自为小朝廷;其府署不仅称朝廷、僚属称臣,而且还自立年号,共有天宝、宝大、宝正等三个年号,直到其子钱元瓘继位,才改用中朝年号。同时,他还自行与新罗、渤海等国往来,又给他们行制册、加封爵,俨然中朝一皇帝。虽然如此,钱镠勤于政事,了解民间疾苦,如筑捍海塘等水利工程,就颇得民心。九三二年,钱镠以八十一岁高龄去世,子元瓘嗣,勤政仍有其父之风。公元九四一年,元瓘死,子弘佐、弘倧先后嗣位。九四七年,吴越将胡进思废其主倧,以其主弟钱弘俶嗣位。九七八年,钱俶(因避宋讳,去弘俶之“弘”字)上版籍于宋,吴越亡。从公元八九三年钱镠为镇海节度使算起,至灭亡前后存八十六年。
(909年-945年),五代时十国之一。王审知所建。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攻占福州,并逐渐据有福建全地。王潮被唐朝廷授职为福建观察使,不久升为威武军节度使。乾宁四年十二月(阳历为898年1月)王潮卒,遗命以王审知继位。审知受封为琅琊王,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受后梁封为闽王,都闽侯(即长乐,今福建省福州市)。王审知称臣后梁,交好邻国,提倡节俭,减轻赋役,以保境息民为立国方针,他还建立学校,奖励通商。在他在位期间,闽地的经济、文化都得以迅速发展。925年王审知死后,其子王延翰即位,926年被兄弟王延禀、王延钧杀害。926年,王延钧继任闽王。后唐长兴二年(931年)王延钧杀王延禀。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称帝,建都长乐(今福建福州),国号闽,年号龙启。935年,王延钧在政变中为其子王继鹏所弑。继鹏继位,改名王昶。939年,王昶被连重遇所弑,重遇立王曦(原名王延曦)为闽王。王曦在位时猜忌其弟建州刺史王延政,二人结怨,导致940年王曦进攻建州,开始了闽国内乱。941年,王曦称大闽帝。943年,王延政于建州称帝,改国号为殷,年号天德。944年,朱文进、连重遇杀王曦,朱文进自立为闽王,王延政出兵讨伐,945年朱文进、连重遇被部下所杀。王延政恢复国号为“闽”。同年,南唐进攻闽国,王延政战败,闽国灭亡。946年,闽国旧将留从效驱逐了南唐在泉州漳州的驻军,但仍向南唐称臣,留及后继者占有泉漳二州直至北宋建国之后。
楚国(公元896—951),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称马楚,又称南楚、马楚国、马楚政权,潭州(今长沙)为王都。楚国创始人马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全盛时,辖域包括潭、衡、永、道、郴、邵、岳、朗、澧、辰、溆、连、昭、宜、全、桂、梧、贺、蒙、富、严、柳、象、容共24州,下设武安、武平、静江等5个节镇,即今湖南全境和广西大部、贵州东部和广东北部。楚自896年马殷任命节度使到951年楚国灭亡,马楚共存世56年,在湖南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战争,消灭了湖南境内割据势力,实现了湖南的统一。马殷政权时期,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内靖乱军、外御强藩等政策,使百姓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经济上,采取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发展茶业、提倡纺织、通商中原等措施,使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907年,刘隐受后梁封为彭郡王,909年改封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为南海王。刘隐死后,其弟刘龑袭封南海王。刘龑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广州)称帝,称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刘龑以汉朝刘氏后裔的身份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南汉。971年为北宋所灭,历四主,共五十四年。
荆南(924年-963年),又称南平、北楚,是五代时十国之一。由高季兴所建,国土辖荆、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实力弱小。统治范围包括今湖北的江陵、公安一带。荆南又称南平、北楚,高季兴所建,为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荆南都城为荆州,辖荆、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当时,荆南所辖的10州为邻道侵夺,只有江陵一城。高季兴到任后,招集流亡,民渐复业,又收用一些文武官作辅佐,暗中准备割据。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今湖北江陵),史称荆南或南平。后唐灭前蜀以后,高季兴得到了归、峡二州。他本欲夺取夔、忠、万等州,终不敌后唐而作罢。
荆南虽地狭兵弱,但却是南北的交通要冲。其时南汉、闽、楚皆向后梁称臣,而每年贡奉均假道于荆南;因此高季兴便邀留使者,劫其财物。至南汉、闽、楚各称帝后,高氏对南北称帝诸国,上表称臣,以获取赏赐和维持商贸往来,由是被诸国视为“高赖子”。
929年,高季兴死,后唐明宗追封他为楚王,故南平又称北楚。据有今湖北江陵、公安一带,建都荆州(今湖北江陵)。其子高从诲继立,后经高保融、高保勖,直到第五主高继冲,于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纳地归降。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一称东汉,刘崇所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盛时疆域十二州(一作十州),约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历四主,共二十九年。刘崇(895―954)先世为沙陀部人。他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后汉隐帝时,刘崇官至河东节度使、太原尹。隐帝年少,大臣专权,刘崇见后汉政权不巩固,便在军事和财政上作了准备。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枢密使郭威于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起兵。十一月二十一日(951年1月1日),隐帝兵败为人所杀。郭威迎立刘崇子刘赟。广顺元年(951年)正月,郭威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杀刘赟。刘崇即据河东十二州称帝,改名,仍用后汉乾祐年号(直到次子承钧嗣位三年后,始改乾祐十年为天会元年(957年),国号汉,史称北汉或东汉。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在北方之国。北汉地瘠民贫,国力微弱。刘崇结辽为援,奉辽帝为叔皇帝。北汉曾联合辽兵,两度进攻后周,但先败于晋州(今山西临汾);乾祐七年又败于高平(今属山西),后周世宗柴荣乘胜进围太原达月余。后周兵退后,刘崇去世,庙号世祖,其子刘承钧(后改名刘钧,926―968)继立,奉辽帝为父皇帝。天会十二年(968年)七月,刘承均因宋军压境,国势日窘忧愤而死,刘继恩(刘承均养子)即位。同年九月,刘继恩被侯霸荣杀死,刘继元(刘承均养子)当了北汉皇帝。此期间,后周、北宋频频向北汉进攻。北汉势蹙,屡靠辽兵增援才得以幸存。太平兴国四年(北汉广运六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宋军先击溃辽援军,而后猛攻太原,北汉主刘继元被迫出降,北汉灭亡。





[ 此帖被南星夜在2013-09-29 18:27重新编辑 ]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3-09-29 0
北宋,辽,西夏形势[1038年-1125年]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以其建都于北方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北宋乃由后周末帝禅让赵匡胤开始。太祖即位后将手握重兵的将军与地方官吏的武将军权予以剥夺,委以虚职,并改以文官带军,将军权与财政大权全部集中到中央。免于出现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这也导致宋朝在对辽及西夏的战争中失败。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2],北宋时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据世界的60%。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 领土范围宋朝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 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宋神宗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宣和三年(1121年)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宋朝也在与大理交界处设立了黎、叙、泸、黔、邕等州。
(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辽朝(916~11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契丹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部的以奴隶制治契丹、以封建制待汉人的王朝。[1]辽国原名契丹,后改称“辽”。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并征服了突厥、党项、吐谷浑等。[1]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建立奴隶制国家,国号“契丹”。[1-2]918年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936年南下中原,947年灭五代后晋后定国号为“大辽”,983年曾去国号,1066年恢复国号“大辽”。[3]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辽朝皇帝使农牧业共同发展繁荣,各得其所,建立独特的、比较完整的管理体制。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发扬地,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契丹原为胡服骑射之族,部族众多,各部为疆域、猎物争夺不断。阿保机以良策治军,所在部落日渐昌盛,终于 辽 统并契丹八部,遏止了纷争。塞外物资匮乏,契丹族便开始了南下的侵扰。而此时的中原之地也是群雄逐鹿,于是中原河北的地方势力亦时常勾引契丹以为外援,契丹则从中取得实惠或好处。在互相的利用与被利用中,契丹族加强了与中原的接触。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唐朝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属于番汉联合政治,以党项族为主导,汉族与其他族群为辅。制度由番汉两元政治逐渐变成一元化的汉法制度。
漠北的蒙古国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后拆散金夏同盟,让西夏与金朝自相残杀。西夏内部也多次发生弑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争而趋于崩溃。最后于公元1227年亡于蒙古。
大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大理曾有着显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汉之际,大理是“蜀·身毒国道”(从四川成都,经云南大理、保山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经之地,这条通道,对促进大理地区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远古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在以洱海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围。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稻,驯养家畜,从事采集、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的远古文明。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5年),汉王朝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4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了汉王朝版图。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属永昌郡,蜀汉时期分属永昌、云南2郡;晋朝时分属宁州的永昌、云南2郡,刘宋王朝时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南齐时期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永昌郡;隋朝隋代属昆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洱海地区置有“八州十七县”,麟德元年(664年),改属姚州都督府。8世纪30年代,洱海地区“六诏”中的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大长和国,南诏亡。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又先后建立了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南宋宝元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军灭大理国,建立云南行省。南诏、大理国历唐、宋两朝,达500余年,使云南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统一体,奠定了祖国的西南边疆,推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元代,云南政治中心东移昆明,元朝在大理地区设立了上下二万户府。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设路、府、州、县,大理地区分属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明代,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代,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隶厅。1913年,大理地区属滇西道。
西州回鹘和黄头回纥也加高昌回鹘,是九世纪中期回鹘西迁的一支,曾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建立政权。辖境最盛时西至库车,东邻甘肃、北越天山,南大漠。黄头回鹘是属于河西回鹘、河西回鹘也是西迁一支,不过分布的地区和西州不同。他们分布在甘州、沙洲、贺兰山、秦州、合罗川等地。其中甘州回鹘最盛,所以也叫甘州回鹘。他们从事游牧,有自己的文字。后大部分与地方居民融合。其中黄头回鹘(撒里维吾尔)与蒙古、汉族等长期相处,发展成为现在的裕固族。回纥是古代突厥语“团结”、“联合”的意思,是他们的自称。公元745年,建立了回纥汗国,汗国的疆域包括贝加尔湖以南,阴山以北,兴安岭以西和阿尔泰山以东的蒙古草原地区。在汗国存在的近百年中,草原上各游牧部落以回纥部为核心,逐渐融合团聚成为统一的回纥族。从那以后,回纥一称已经成为一个包括草原各游牧部落的古代民族的名称了。回纥汗国的历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册封,成为唐朝的属国。公元84O年,汗国在天灾和外敌的夹击下崩溃。部众分几支向西、向南迁徒,其中一支沿弱水南下到达了河西走廊的甘州(今张掖)一带,被称为甘州回给,也就是日后裕固人的祖先。这支回纥人到895年占领甘州城,建立了独立政权。公元1208年,甘州回纥政权在西夏的进攻下崩溃,各部四散。其中一支退处敦煌以南,柴达木盆地以北,西到罗布泊、若羌一带,自称“撒里畏兀尔”、“撒里”“黄”的意思,因此汉文史籍又称其为“黄头回纥”。 准确的讲,黄头回纥只是回纥人的一支,这支回纥人后来并未建立政权。在元朝时,由于元武力推行伊斯兰教,而迫使信奉藏传佛教黄头回纥东迁,与蒙古部落逐渐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裕固族。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3-09-29 0
南宋,金,西夏形势[1127年-1234年]
南宋(1127-1279年)是宋朝的继续,是北宋灭亡后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一个朝代。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北宋灭亡。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继承皇位,后迁都临安,史称南宋。南宋由于军事实力较弱,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西边与西夏和大理为界。1279年,厓山海战爆发,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南宋灭亡。南宋虽偏安于淮水以南,但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为并存政权。与北宋相比,南宋的南部和西南边界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北界却因金人的入侵而大大南移了。南宋初,金兵一度进到今湖南、江西和浙江三省的中部。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金天眷二年),宋金第一次和议成立,双方确定以当时的黄河为界。但次年金人毁约,出兵取河南、陕西。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宋金议定以淮河为界。第二年又将西部界线调整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及今秦岭以南。以后虽有局部变动,基本稳定在这条界线。据赵汝括于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所写的《诸蕃志》一书记载,当时澎湖列岛已隶属于福建路的晋江县。这标志着大陆政权对海上岛屿行使管辖的加强。金 南宋时期全图画出金皇统二年、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金泰和八年、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的疆域政区和当时我国边区各政权以及各族的分布地。金境内画出诸京、诸路路治、路界、部分府州治所和边地部族。宋境内画出行在所、诸路路治、路界、部分府州治所和西南边区一些羁縻州、部、土著部族区。西夏、大理、吐蕃地区内容略同北宋,西北边区的西辽境内画出其主要城邑和属部。
金朝(1115-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统治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封建王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1115年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改元收国。贞元元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今北京)。金世宗与金章宗时期,金朝政治文化达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后期逐渐走下坡。完颜永济与金宣宗时期,受到大蒙古国的南侵,被迫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金朝作为女真族所建的新兴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质浓厚。初期采取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后逐渐由二元政治走向单一汉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机制得以精简而强大。军事方面采行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金朝在文化方面也逐渐趋向汉化。杂剧与戏曲在金朝得到相当的发展。金代院本为后来元曲的杂剧打下了基础。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之下灭亡。金朝自金太祖立国以来,接连不断对辽朝、宋朝、西夏与高丽发动侵略战争。金太宗时,金朝先后攻灭辽朝与北宋,其疆域东到混同江下游吉里迷、兀的改等族的居住地,直抵日本海;北到蒲与路(今黑龙江克东县)以北三千多里火鲁火疃谋克(今俄罗斯外兴安岭南博罗达河上游一带),西北到河套地区,与蒙古部、塔塔儿部、汪古部等大漠诸部落为邻;西沿泰州附近界壕与西夏毗邻。南部与南宋以秦岭淮河为界,西以大散关与宋为界。金朝疆域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原辽朝统治的东北区域与漠南地区,这是金朝龙兴之地,包括女真各部落的住地,还有契丹、奚、渤海以及五国部、吉里迷、兀的改等各族。金朝建国之初,对此一概搬用生女真旧制。如1116年金太祖占有辽东京州县以后,“诏除辽法,省税赋,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即不管是辽籍女真族、汉族、渤海族、契丹族或是奚族,全都以猛安谋克制度(即千夫百夫的制度)划分管理。第二个是辽上京临潢府以南,直到河北、山西等燕云十六州,这里居民主要是汉族,长期以来受异族统治,而金统治下之汉地亦维持汉官制度。第三种情况是原宋朝领地的淮河、秦岭以北之地,主要居民也是汉族,由于新受异族统治,大多不愿受金廷管制。先后设置张楚与刘齐等傀儡政权统治,最后由金廷以汉法直接管理。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蒙古”是蒙古族的自称。原为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据文献记载,蒙古族属于东胡系,是由室韦部落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前蒙古族就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西迁到了鄂嫩河上游的不尔罕山(大肯特山和克鲁伦河一带。在我国唐代史籍中称为“蒙瓦”,《辽史》中称为“萌古”。
“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在古东胡语中其意为“永恒之火”。古东胡系室韦一达怛人的语言,保持东胡后裔语言和方言的特点,这种语言和方言,应当叫作原蒙古语。《元朝秘史》中保留的一些原蒙古语的词汇和语法现象可以证明,这种原蒙古语与后来经过突厥化的古蒙古语有很大差别。“蒙古”一词在古蒙古语中的原意是勇敢或朴素;另有一种释义法,即将该词分解,即“我”与“炉灶之火”两个词合成,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同火人”,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每到一地同炊共饮,故有此称。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外蒙古的主体民族。除了外蒙古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位于俄罗斯西南方的一块是卡尔梅克人。“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克烈,辽、金时代蒙古高原的强大部族。居地在土拉河、鄂尔浑河上游一带。或译作克列夷、怯烈、怯里亦、客列亦惕、凯烈等。《辽史》称为“阻卜”或“北阻卜”,亦作“达旦”。[1]据《史集》记载:古昔此部之王生有八子,皆皮肤黝黑,因被称为“克烈”,后来诸子之裔各成部落,自立姓氏,唯继承王统的一支以克烈为名,其馀诸部都服属于克烈之王。克烈分部见于记载者有:只儿斤、董合亦惕(或作斡栾‧董合亦惕,斡栾意为多)、撒合亦惕、秃别干(或作土满土伯夷,土满意为万)、阿勒巴惕。
西辽(1131年~1211年)是中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国家。亦称黑契丹,哈剌契丹。由辽朝大将耶律大石在金朝灭辽后,率部驻扎蒙古国北部的可敦城,于西北召集残部建立。另有“西北辽”的史称。后来扩张到中亚,首都虎思斡耳朵,一时成为中亚强国,统治中亚94年。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灭亡。


南星夜

ZxID:175566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或许相逢,或许背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3-09-29 0
元朝疆域;岭北行省北部[1279年-1368年]

元朝(1271-1368)由蒙古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定都大都(北京市)。
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随后有逐步消灭金朝、西夏、大理等国,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经崖山海战后消灭南宋残余势力,[1]统一中国,结束了自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后对外扩张,但在征伐日本、东南亚诸国却屡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战争战败。中期皇位频繁更迭,政治始终没有上轨道。经济也未恢复到宋朝时期的水平,但是仍有发展。
后期因统治腐败,宰相专权和内乱频发和民族矛盾过深,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各地人民纷纷起兵反抗元朝暴政,1368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军攻占南京,改国号为大明,正式建元称帝,随后明军北伐,占领元大都。元朝在中国的统治结束,元政权退居漠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北至北海、东到日本海,西藏和台湾第一次被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政务。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2]其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其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元朝的前身为蒙古汗国,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成立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贝加尔湖一带)。经由成吉思汗等蒙古诸汗的经营,以及三次西征之后,蒙古汗国东达日本海与高丽、北达贝加尔湖、南到安南、西达东欧、黑海与伊拉克地区。成吉思汗时期分疆裂土给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很高。西道诸王是成吉思汗的儿子,独立性很好,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成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蒙古本部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蒙古大汗直辖。至于又称汉地的华北地区、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伊朗地区与吐蕃由蒙古大汗直辖。1279年元世祖在建立元朝后南灭南宋,一统南宋地区,当时的疆域是:北到西伯利亚南部,越过贝加尔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库页岛,总面积超过1300多万平方千米。自灭亡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与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先后攻灭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东部部分领土,领土达1400万平方公里。蒙元统一后的疆域是:北到北冰洋沿岸(包括西伯利亚大部),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中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鄂霍次克海,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接管辖的首都附近的腹里地区(即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今西藏自治区,及青海、四川部分地区,以及10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辽阳、甘肃、陕西、河南江北、湖广、四川、云南、江浙、江西行中书省)。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所写的。当时边境的具体情形有限,大概是,今天的内地、满洲、新疆、西藏、内蒙古、外蒙古、澎湖,济州岛及南海诸岛,都在蒙元统治范围之内,还包括东西伯利亚大部分,中西伯利亚,东到白令海、锡金、不丹、库页岛,克什米尔东半部、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朝鲜半岛北部。
骨嵬既是部族名,也是地名。它与唐代的窟说、屈说,明代的苦夷、苦兀,以及近现代的库页,均为同名异译。骨嵬的族源未有一定说法,一说为唐朝时人所记的“流鬼国”,一说是唐朝史书所记的靺鞨窟说部。
就是库页岛上的居民元代文献提到的骨嵬岛居民,有吉里迷、亦里于、骨嵬三种。关于吉里迷,详下文。亦里于在通古斯语中原意为鹿。用作部族名,意即使鹿人,其族属未易确言。而以骨嵬命名的部族,当为该岛的主要土著居民。在唐代,这里的主要居民是通古斯语族的靺鞨;近现代,岛上除了南部的阿努依人(虾夷人)、近海岸地区有部分基里亚克人(即吉里迷人)外,其主要土著仍为通古斯语诸部。由此可以推想,元代的骨嵬人也是说某种通古斯语的民族。他们大概不像以捕捞为生的吉里迷人那样擅于造舟,所以有时还得坐着吉里迷人制作的“黄窝儿”船,从骨嵬岛浮海来到奴儿干。至元元年,黑龙江下游的吉里迷人报告:“其国东有骨嵬、亦里于两部,岁来侵疆”,世祖命征东招讨使塔匣刺征之,因海流风势难渡而罢。十年,塔匣刺在弩儿哥(即奴儿干)从当地人处得知,须俟冬月赛哥小海(今鞑靼海峡北部)渡口结冻,方可冰上前去,遂奏请进征,不准。二十一年,诏命征东招讨司进讨骨嵬,次年又任命两个招讨使,决定出兵万人往征。二十三年,征东招讨使塔塔儿带、杨兀鲁带率兵万人、船千艘征骨嵬,结果如何不明。大德年间,骨嵬人多次越海劫掠,招讨司官军追之不及。至大元年,骨嵬王善奴等遣人来请求归降,每年贡纳异皮。 元朝将其纳入辽阳行省的管辖范围。。
察合台汗国(Chagatai Khanate),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察合台及其儿子哈剌旭烈及他的后人管理,建于1227年,于14世纪中叶分为东西两部分,1369年西察合台汗国亡于帖木儿帝国。察合台汗国原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初领有西辽旧地,包括天山南、北麓与裕勒都斯河和玛纳斯河流域及今日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初时建都于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即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察合台汗国君主都哇与窝阔台汗国君主海都联合,屡与元朝军队争战,终元世祖忽必烈一朝未断,并一度攻占漠北哈拉和林。至公元1304年始与海都子察八儿与元成宗讲和。1306年,笃哇败窝阔台汗国的君主察八儿,并尽收海都生前所占有的察合台汗国领土。1310年笃哇子怯别再破察八儿,兼并窝阔台汗国。他的后人答儿麻失里因为改宗伊斯兰教,引起蒙兀儿斯坦的伊塞克湖和伊犁河流域的游牧民动乱。他的前辈怯别放弃每年到蒙兀儿斯坦的巡视,使汗国开始分裂。合赞算端由突厥贵族加兹罕拥立,汗国正式分裂。西汗国的汗成了傀儡。河中的察合台人实际上仅仅是形式上的统治者。权力已经转到地区突厥贵族手中。这些部落有巴鲁剌思部,速勒都思部,札剌亦儿部,乃蛮部。蒙古汗国成了突厥汗国。东汗国的杜格拉特部拥立了秃忽鲁帖木儿成为新可汗,他和他的儿子也里牙思火者,曾经统一汗国,但帖木儿在1369年消灭最后的西汗国。察合台汗国的对外活动,主要是与德里苏丹国开战与掠夺阿富汗,因为被重重包围,因此军事活动限于掠夺印度。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