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军事人物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946 回复:2

[人文通史] 隋唐时期军事人物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慕若涵

ZxID:14387487


等级: 总版主
配偶: 时不予
爱就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9-23 0
隋唐时期军事人物
— 本帖被 慕若涵 从 原创工作区 移动到本区(2013-09-24) —
[table=600,#ffffff,#205867,1][tr][td]
[color=#205867][b]【李存孝】[/b][/color]

谈及李存孝这个人,正史着墨不多,但在演义小说和民间传说中却非常有名,撇可这些传说单从历史的角度,依然能看到他的骁勇善战。

  《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中记载:“本姓安,名敬思。少于俘囚中得隶纪纲,给事帐中。及壮,便骑射,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武皇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新五代史?义儿传》“存孝,代州飞狐人也。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掠地代北得之,给事帐中,赐姓名,以为子,常从为骑将…存孝猨臂善射,身被重铠,櫜弓坐槊,手舞铁楇,出入阵中,以两骑自从,战酣易骑,上下如飞。”

  两书中都提到李存孝的勇猛果敢,他经常带领骑兵做李克用的先锋,所向无敌,他身披沉重铁甲,腰挎弓箭长矛,独自挥舞铁楇冲锋陷阵,成千上万的人在他面前都丧胆逃退。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常常带着两匹马作战,骑着的马稍微疲乏,他就在阵地上改骑另一匹马,上下如飞,其骄健神勇之极。

  由于李克用军营中的将领都比不过他,后来同样是“义儿”的李存信出于嫉妒的挑唆而使他背叛了李 克用,但以他一勇之夫,不是老谋深算的李克用的对手,结果被李克用稍施小计在幽州捉住,押解回太原后,用五马分尸(或五牛分尸)的酷刑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对此,《新五代史?义儿传》记曰:“缚载后车,至太原,车裂之以徇。”

  京剧《飞虎岗》或《飞虎山》中则主要讲的是:李存孝即安敬思父母早亡,自幼替人放羊度日,后安敬思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正逢李晋王李克用目睹安敬思之神勇,收为义子,取名李存孝的故事。

  李存孝墓在山西太原西山风峪沟口的太山脚下,其墓为一石砌坟丘,坟前有小平台,上面摆放着两枚石元宝,有石碑一幢,上刻“李存孝之墓”。
       五代史最鼎鼎有名的猛将莫过于李存孝,在一些野史中曾说李存孝引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虽说是夸张之词,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个。

  在传说中,对于他的死就说得更神了:由于他神力无边,行刑时,在他的双手双脚和脖子上拴上绳子用五头牛往开拉,硬是拉不死他。相反,他一发力,就能把五头牛都拽得倒回来。后来,还是李克用派人哄他说,他死了以后,天上玉皇大帝会给他一个很好的职务,比在地上强多啦。他才放松五体,从容赴死。

  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正月,王熔、李匡威合兵十余万攻尧山,李克用任命李存信为蕃、汉马步都指挥使,协同李存孝一同攻打王,李存孝、李存信二人互相猜疑忌恨,彼此逗留观望而不前进;李克用只有改派李嗣勋,大败幽州、镇州的军队,斩杀擒获三万人。李存信回到李克用那里,谗言说:“存孝有二心,常避赵不击。”(原文:存孝望风退衄,无心击贼,恐有私盟也。)李存孝心里不安,暗中联结梁(朱温)和赵,向朝廷上呈表章以邢州、州、磁州三州归顺朝廷,并请求赏赐给他节使度的旌旗节铽,以及会同各道军队讨伐李克用。昭宗颁发诏令,任命李存孝为邢州、州、磁州节度使,但不同意会合军队的举动,只命王镕前往救援。

  紧接着三月,李克用又与义武节度使王处存联合军队攻打王熔,癸丑(初九),攻克滹沱河东北的天长镇。戊午(十四日),王熔在镇州九门县的新市与李克用、王处存展开激战,结果这次李克用、王处存大败,反被斩杀擒获三万余人;辛酉(十七日),李克用率众退到栾城驻扎。唐昭宗颁发诏令劝河东及镇州、定州、幽州四镇和解。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李克用亲领大军出井陉,逼迫真定,而这是李存孝却去见了王镕商讨军机。李克用知道后大怒,七月出兵讨存孝,王熔先是遣兵救援邢州,被李克用在平山打败了,壬申(初六),李克用进击镇州。王熔十分惧怕,临阵易帜,“乞盟,进币五十万,归粮二十万,请出兵助讨存孝”(《新唐书》)。李克用许可了王熔的请求。李克用在栾城整训军队,会合王熔军队总共三万人在邢州东南的任县驻扎,李存信则在邢州龙冈县的琉璃陂驻扎。

  九月,李存孝夜犯李存信营,虏奉诚军使孙考老,存信军大乱。李克用亲自率兵前往,掘沟堑以围城。李存孝出兵冲击,晋军无法筑成沟堑。河东牙将袁奉韬派人对李存孝说:“您所畏惧的只是晋王。晋王待沟堑筑成,一定会留兵围城自己退去,他手下诸将都不是您的对手,筑好了沟堑又有什么用?”(原文:大王俟堑成即归太原,如堑垒未成,恐无归志。尚书所畏惟大王耳,料诸将孰出尚书右。王若西归,虽限以黄河,亦可浮渡,况咫尺之洫,安能阻尚书锋锐哉!)李存孝同意,于是任由晋军筑沟堑。沟堑筑成后,深沟高垒,无法靠近,李存孝非常被动。城中粮尽。

  乾宁元年(公元894年)三月,存孝登上城楼,哭着对城下的李克用说道:“儿蒙王的大恩,位至将相,难道愿意舍父子的关系而投仇敌?这是由于存信诬陷的缘故。希望能活着见王,说一句话就死。”(原文:儿蒙王深恩,位至将帅,苟非谗慝离间,曷欲舍父子之深恩,附仇雠之党!儿虽褊狭设计,实存信构陷至此,若得生见王面,一言而死,诚所甘心。)李克用很感伤,派刘夫人入城慰谕。刘夫人带着李存孝回来,他磕头请罪道:“儿于晋有功而无过,所以至此,是存信的缘故!”(原文:儿粗立微劳,存信逼儿,失图至此!)李克用呵斥道:“你写给朱全忠、王熔的信,大肆毁谤我,这也是李存信逼你干的吗?!”(原文:汝遗朱全忠、王熔书,毁我万端,亦存信教汝乎!)于是将他押回太原,以车裂之刑处死。其实李克用本不想杀他,希望诸将为他求情,就此顺势免了他的罪,谁知诸将都妒忌他,没一个为他求情。李克用为此深恨诸将,但却没有谴责过李存信。李克用惋惜存孝,为之十多天不理政事,兵势也逐渐转弱,而朱温的势力则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大。

  李存孝死后,李克用每次和诸将赌博,谈到李存孝都流泪不止。乾宁元年十月,昭义节度使康君立前赴晋阳拜见李克用。已未(三十日),李克用会聚属下各位将领尽情饮酒,喝到兴头上,李克用谈起李存孝,泪水不停地往下流。康君立平时和李存信亲近友好,不慎一句话触怒了李克用,李克用拔出剑来就向康君立砍去,把他囚禁在马步司,不久将他毒杀。[/color][/size][/td][/tr][/table]


[table=600,#ffffff,#205867,1][tr][td][size=2][color=#205867][b]【谢艾】[/b][/color][/size]

五胡十六国之时,凉州地区先后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五个小国,但地处偏远,大都只是中原霸主的配角,每当北方统一或有霸者出现时,一旦大军西进,凉州的小国往往难道降灭的厄运。然而在前凉,却出现了一位三次大败中原大军的名将---谢艾。

  当时正值两晋之间,中原各地为胡骑所蹂躏,晋室与大士族纷纷南迁,在北方,只有张氏掌控的凉州长期未受外族侵入而保全下来,同时大批关中士族也涌入凉州避乱。在这样的背景下,凉州的学术文化显得异常的繁荣,出现了宋纤等一代大儒,而谢艾,在成名之前也是一名儒生。有关谢艾的出身背景,随着时间的流逝,已逐渐堙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从目前仅有的一点资料来看,谢艾应为凉州人士,但出身一般,不是像索、宋、张、辛那样的世代西州大士族,这样的出身,要入仕,一般只有军功和儒术两条路,而在凉州军以往的战史上亦不见有谢艾的之名,所以谢艾应该是以儒学入仕,在张重华执政时位至主簿。公元346年之前,谢艾一直是名不见经传的。

  公元346年,后赵石虎已平定了北方大部,此时凉州的张骏新亡,十六岁的张重华刚刚继立。石虎乘此机会以将军麻秋为凉州刺史攻入凉州,连下武街、金城,兵锋直指姑臧,而凉州统领全军的大 将裴恒却列阵于广武,逗留不进,形势并不容乐观。  

  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凉州司马张耽言于重华曰:“国之存亡在兵,兵之胜败在将。今议者举将,多推宿旧。夫韩信之举,非旧德也。盖明主之举,举无常人,才之所堪,则授以大事。今强寇在境,诸将不进,人情危惧。主簿谢艾,兼资文武,可用以御赵。”这仿佛是萧何荐韩信一幕的重现,谢艾,凉州的韩信从此出现在历史的舞台前。  

  《资治通鉴·卷九十七》:“重华召艾,问以方略;艾愿请兵七千人,必破赵以报。”《晋书·列传第五十六》:“重华召艾,问以讨寇方略。艾曰:‘昔耿弇不欲以贼遗君父,黄权愿以万人当寇。乞假臣兵七千,为殿下吞王擢、麻秋等。’”古之赵括,纸上谈兵之时豪气也不过如此,但终沦为天下笑柄,在当时人眼里,同样是书生,一直名不见经传的谢艾大概还不如赵括。此时的张重华,年仅十六岁,谈不上什么英明睿智,完全是以情绪好恶来处理问题,而他余下的生命里,也一直都是这样。不妨试想一下他的心情,大敌当前形势危急,而本部诸军却未采取积极形动,这足以令他坐立不安,而张耽颇有道理的谏言和谢艾豪气干云的应对,足以使他下了一个令自己兴奋的决定------“以艾为中坚将军,配步骑五千击秋。”在任何人看来,这都是在押宝,不过张重华押宝也有谨慎的一点-----谢艾要兵七千,他只给了步骑五千,大概张重华自己对谢艾也没多大信心吧。碰上这样一个主君,是谢艾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不过书生拜将,也可传为佳话了。

  谢艾出兵之时,有两只枭鸟在他的牙帐中夜鸣。枭鸟鸣叫,是要死人的预兆,又是在谢艾的牙帐鸣叫,一般人都会觉得此次出阵凶多吉少,再没有比这更令士兵沮丧的事了。谢艾对此却说:“枭,邀也,六博得枭者胜。今枭鸣牙中,克敌之兆。”这样的解释,是很牵强的,但一定程度上也鼓舞了士气。从此事也隐约可见谢艾的临变不惊的大将风度了。“于是进战,大破之,斩首五千级。”当时的后赵军与裴恒对垒于广武相持不下,这一幕又与战国时秦赵对垒长平何其类似,时间长了,双方都会生懈怠,这时谢艾的五千锐卒,应该是采取突袭并收到了奇效,加上裴恒军的呼应,所以有斩首五千级之巨。这便是谢艾的初战,此战过后,后赵军暂时停止攻势,大喜之下的张重华立封谢艾为福禄伯,福禄为地名,是汉时的酒泉郡治,张重华的祖父张寔就被封过福禄县侯,由此也可见谢艾所受的待遇之隆。然而随后不久,“诸宠贵恶其贤,共毁谮之,乃出为酒泉太守。”在这些宠贵中,我们大概也可见到张重华的庶长兄、后来篡位为王的张祚的身影。

  公元347年,即晋永和三年,谢艾被贬酒泉后,后赵军又开始攻略凉州,先下大夏城,《晋书·石虎传》:“季龙又以孙伏都为征西将军,与麻秋率步骑三万长驱济河,且城长最。”《晋书·张重华传》:“重华以谢艾为使持节、军师将军、率步骑三万,进军临河。秋以三万众拒之。”此战是谢艾一生中最经典的一战,当时谢艾乘轺车,戴白窥,鸣鼓而行。一代名将陈庆之、韦睿作战时大约也是这样的,但谢艾比他们早了很多年。麻秋见状大怒,曰:“艾年少书生,冠服如此,轻我也。”于是立命三千黑槊龙骧军向谢艾突击,其声势之汹汹,使得谢艾身边的人都乱成一团,有人甚至劝谢艾骑上马以便于逃跑。谢艾却下车坐到胡床上,指挥若定,赵军看到他这样镇定还以为是有伏兵,反而犹豫起来,不敢再前突了,这时谢艾手下部将张瑁已奉命沿河而上绕到赵军背后进行了掩袭,赵军顿时大乱,谢艾乘此机会大举进击,前后夹攻,遂大败赵军,“斩秋将杜勋、汲鱼,俘斩一万三千级,秋单马奔大夏。”在麻秋背水为阵的前提下,淹死的人也应该不在少数,所以麻秋出兵时有三万人,最后却单人匹马逃回大夏城。“重华论功,以谢艾为太府左长史,进封福禄县伯,邑五千户,帛八千匹。”

  随后麻秋以所有兵力围攻黄河以南的枹罕城,却遭到守将的重挫。此战与长最临河之战的先后顺序,《晋书》与《通鉴》上出现了错乱。《晋书》以枹罕之围在长最临河之战前,而《通鉴》以此战在临河之战后。《晋书·张重华传》:[麻]秋退保大夏,谓诸将曰:“我用兵于五都之间,攻城略地,往无不捷。及登秦陇,谓有征无战。岂悟南袭仇池,破军杀将;筑城长最,匹马不归;及攻此城,伤兵挫锐。殆天所赞,非人力也。”这一段话的真实性应该是很高的,从麻秋本人的话可以看出“筑城长最,匹马不归”是在“及攻此城[枹罕],伤兵挫锐”之前,这一段话与《晋书·石虎传》的“季龙又以孙伏都为征西将军,与麻秋率步骑三万长驱济河,且城长最。”相吻合,与《晋书·张重华传》的叙史顺序却有出入,而司马光著《通鉴》时,对此二战的顺序大概也产生了疑问,经过推敲后,《通鉴·卷九十七》上就记作“王虎复遣征西将军孙伏都、将军刘浑帅步骑二万会麻秋军,长驱济河,击张重华,遂城长最。”为麻秋与谢艾的最后一战,同时略去了麻秋围枹罕一节。这样的怀疑是很有道理的,不过《通鉴》在记叙此事上的真实性也就大大降低了。

  根据麻秋的自叙可知事情的顺序是长最临河之战中麻秋的三万人匹马不归,随后麻秋集结黄河以南的兵力,大约有八万余人围攻枹罕却受到大挫,在此情况下,才有《晋书·张重华》“季龙复遣其将刘浑等率步骑二万会之。”随后,“麻秋又袭张重华将张瑁与河陕,败之,斩首三千余级。枹罕护军李逵率众七千降于季龙。自河以南,氐羌皆降。”----《晋书·石虎传》。张瑁即长最临河之战的功臣之一,败于河陕,当是乘长最临河之胜的追击作战,随后久围不下的枹罕城终于落入麻秋手中。这样就与《晋书·张重华传》的“麻秋又据枹罕,有众十二万,进屯河内,遣王擢略地晋兴、广武,越洪池岭,至于曲柳,姑臧大震。”连贯起来。

  麻秋再一次兵威大盛,于是张重华“以艾为使持节、都督征讨诸军事、行卫将军,[索]遐为军正将军,率步骑二万距之。”此时的张重华对谢艾已是心服口服,放心的委以全军之重,谢艾果然不负众望,在神鸟打败麻秋军的前锋王擢,使得后赵军退回到黄河以南,随后谢艾顺路讨伐了叛变的斯骨真万余落,斩首千余,俘擒二千八百,获牛羊十余万头。至此,谢艾的军事生涯达到了顶锋。而麻秋虽依然据有枹罕,带甲十余万,却再无北袭凉州之胆。

  再说说作为谢艾与前凉的对手的麻秋,并不是无能之辈,他是传说中的麻姑神之父,《太平广记·酷暴》载:“后赵石勒将麻秋者,太原胡人也,性虓险鸩毒。有儿啼,母辄恐之麻胡来,啼声绝。至今以为故事。”大概是侯景一类的人物,也是后赵为数不多的几员异姓大将之一,从他的自叙也可见其战绩非凡:“我用兵于五都之间,攻城略地,往无不捷。”所以石虎才长年委之以十几万大军与专征西方之重任。事实上,麻秋也长期使前凉处在恐慌之中,直到谢艾的出现。后来后赵灭亡,麻秋降于苻氏氐族势力[也就是前秦的前身],不久毒杀了大名顶顶的前秦之祖苻洪,进欲夺取兵权,却为苻洪之子苻健挫败而兵败身死,这与后来侯景乱梁之事又是何其类似,这样一个狠角色和优势兵力,却屡败于谢艾之手,称谢艾为一代名将,也绝不为过吧。

  神鸟之战过后,谢艾得到张重华重任,却被张祚与内侍赵长谗害,再一次迁任酒泉太守。这一次迁任,大约有八年。谢艾在酒泉,也是颇有作为的,据《河西旧事》载:“福禄(酒泉)城谢艾筑,城下有金泉,味如酒,故名酒泉。”谢艾还创建了酒泉的钟鼓楼,作巡逻、报时、防寇报警之用,现在酒泉仍存此楼,不过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到谢艾虽被贬偏远却依旧不减的壮志雄心和保家为国的忠义之气。同时,谢艾才兼文武,作为儒者出身,他的文章在当时也是为人们称颂的,史载谢艾通《春秋》,他的奏疏被《文心雕龙》提到过,《隋书·经籍志》也著录过他的文集。

  张重华在位八年而亡,而后暴虐的张祚篡位称王,不久谢艾就被张祚诱杀了。一代名将,值此纷乱之世,处此偏远之地,逢此暴虐之君,纵有满腹韬略,也只能空叹枉然。从此以后,前凉内乱迭起,再无经国之大将,二十年后为前秦所灭。谢艾以书生拜将,年纪最多在三十左右,经历了风云变换的八年,被害死时大概还不到四十,实在令人叹息。假使谢艾多活二十年,前凉恐怕就不会那么容易被灭掉了。

  掩卷而思,怅叹不已,正是:五凉烽烟皆散尽,至今犹见谢艾楼。[/td][/tr][/table]

[table=600,#ffffff,#205867,1][tr][td][size=2][color=#205867][b]【李嗣业】[/b][/color][/size]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这是唐代诗圣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中的句子,高度赞扬了万里赴国难的安西士兵,他们军容严整、秋毫无犯,堪称大唐军人的典范,五千安西士兵的领头人就是大唐名将李嗣业,这位陌刀将一生屡建奇功,尤其在安史之乱的生死存亡中,为军前驱,率领陌刀队“如墙前进”,所向披靡,一手扶起了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

  李嗣业是京兆高陵(今天陕西省三原县境内)人,身长七尺,也就是2.1米,膂力绝众,天生就是练武的好胚子,在盛唐崇尚军功的氛围下,从军入伍、建功边塞,成为他顺理成章的选择。年轻的李嗣业每次战役都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很快升为昭武校尉,天宝初年,应募安西,在西域为大唐效力。当时,军中推广陌刀(一种长柄两刃刀),这简直是为李嗣业准备的兵器,他很快脱颖而出,成为赫赫有名的陌刀将。

  天宝六年,李嗣业跟随当时的安西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出征小勃律国,在唐军的必经之地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吐蕃军队依山旁水,修筑工事,严阵以待。高仙芝任命李嗣业和田珍为左右陌刀将,下了一道命令,“中午以前必须攻占连云堡,不然都得死”。战斗开始了,李嗣业身先士卒,从最险峻的地方爬上山头,陌刀挥舞,敌人鬼哭狼嚎,死尸遍地,掉下悬崖、淹死水中的有十之七八,唐军一举拿下了连云堡。然后乘胜前进,直捣小勃律国,俘虏了小勃律王和他的妻子吐蕃公主,唐军夺回了克什米尔以西和以北的军事霸权,“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回军之后,李嗣业因功升为疏勒(今喀什地区,疏勒镇是安西四镇中最靠西边的一个军镇)镇守使,捍卫着大唐帝国的边疆地区。

  疏勒镇曾一度被吐蕃攻陷过,城池残破,缺乏用水。李嗣业不辞辛苦,带领大家修复城墙,挖掘沟渠,引水灌溉,短短几年,疏勒镇面貌一新,成为一方富镇。

  当时,高仙芝身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开始了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他屠戮石国,诸胡震怒,招来了大食国的军队,怛罗斯之战爆发了,相持五天五夜之后,葛罗禄人被大食军队收买,临阵倒戈,唐军终于溃败。“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高仙芝本想收拾残部再战,李嗣业见大势已去,劝其退兵。唐军的盟友拔汗那部众阻塞了退路,唐军情势危急,退无可退。右威卫将军李嗣业手持大棒,连人带马打死了上百名拔汗那士兵,才为唐军开通了道路。别将段秀实颇为不满,昂然争辩,“避敌先奔,无勇也;全己弃众,不仁也。幸而得达,独无愧乎”,李嗣业大为羞惭,知耻而后勇,率领陌刀队留拒追兵。陌刀队勇猛绝伦,如墙前进,大食联军顿时胆寒,不敢再行追击,李嗣业收拢散兵游勇, “得俱免”。回到安西以后,李嗣业向高仙芝推荐了段秀实,“以秀实兼都知兵马使,为己判官”。

  天宝十二年,李嗣业升为骠骑大将军,回京面圣。酒宴之中,他跳起了疏勒的民间舞蹈,令唐玄宗大为欣赏。鉴于李嗣业镇守边疆劳苦功高,皇帝的赏赐极为丰厚, 但李嗣业回到安西都护府之后,就把这些赏赐全部充公了,他自己一向不置私产,只养了十匹精壮的大宛马,平时的赏赐也多分给将领士,因此深受将士们的喜爱和敬重,都愿意跟他冲锋陷阵。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平卢、范阳、河东 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杀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造反,安史之乱爆发了,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难,长安和洛阳都陷入了叛军手中,多少龙子风孙,成为叛军的刀下之鬼。皇太子李亨不负众望,挺身而出,在众人的拥戴下,于甘肃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遥奉唐玄宗为太上皇。各地勤王之师纷纷赶到,李嗣业带领的五千安西精锐粉墨登场了。

  安西精锐的到来,让唐肃宗吃了一颗定心丸,感到十分安慰,唐肃宗对李嗣业说,“今天有你助阵,胜过数万兵卒。成功与否,就看你的表现啦”,李嗣业和安西精锐为大军先锋,每战必持大棒冲击,势不可当,所向披靡。在这支队伍里,涌现了白孝德、荔非元礼等诸多名将,后来都成为保卫大唐江山的栋梁之臣。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唐军集结了十五万人马,以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郭子仪自领中军,在长安城西的香积寺北与安守忠、李归仁的十万叛军决战。贼将李归仁率精锐骑兵数次挑战,都被唐军万箭齐发,射了回去,唐军骑兵乘胜与叛军激战,结果不敌叛军,反被叛军突入唐军阵营。此时,唐军阵营一片混乱,溃兵不断后撤,眼看唐军士气就要崩溃。李嗣业站了出来,他对郭子仪言道,“今天不跟敌人拼命,我们每个人都休想活着回去。为国家牺牲,请从嗣业开始”。他赤膊上阵,手持陌刀立于阵前大呼,溃兵经过他的身边,陌刀一挥,人马俱碎,连杀了十几个溃兵,才重新稳住了唐军的阵角。李嗣业率领他的陌刀队排成一条散兵线,如墙而进,他冲锋在前,所向无敌,唐军逐渐占据了格斗的上风。叛军正面进攻未能奏效,埋伏于阵东的叛军骑兵乘机杀出,偷袭唐军后方,唐军大将仆固怀恩率领四千回纥骑兵迎头痛击,叛军骑兵伤亡殆尽,李嗣业与回纥骑兵冲锋在前,又迂回敌后,中军在郭子仪的带领下奋勇杀敌,双方从中午一直战到晚上,唐军斩首六万余级,取得了振奋人心的大捷。安守忠、李归仁放弃长安,向东撤离,安庆绪再度集结叛军十五万人,在新店(今河南陕县西)与唐军鏖战,李嗣业再为前锋,与回纥合兵,表里齐进,贼众大败,安庆绪惊恐之下,只带了一千多步骑兵逃到邺城(今河南安阳),唐军收复了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李嗣业以功加开府仪同三司、卫尉卿,册封为虢国公,食实封二百户。

  乾元二年,唐军围困邺城,筑堤引漳水灌城,“经月余,城不拔”。李嗣业亲自“被坚冲突,履锋冒刃”,终于被流箭所伤。他在帐中养伤几日,本来伤势好得很快,一天晚上,突然听到外面金鼓齐鸣,以为又要打仗,从病榻上一跃而起,大叫杀贼,箭疮破裂,流血数升,一代名将,就此而逝。皇帝听到恶耗,十分震惊,伤痛不已,追赠李嗣业为武威郡王,谥号忠勇。李嗣业的儿子李佐国袭封爵位,食实封二百户。后来李佐国因为父亲的功绩,死后追赠宋州刺史。

  “北庭送壮士,貔虎数犹多,精锐旧无敌,边隅今若何? 妖氛拥白马,元帅待雕戈,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每当咏起杜甫的这首《观兵》,就想起了李嗣业,就想起了香积寺外那个坚毅的身影,就想起了他在危难之际的豪言壮语,“国家至此,危矣,请自嗣业始”,这位典型的大唐军人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至今让人十分感动。通过他,我们认识了大唐军人,通过他,我们感受了大唐盛世。 [/td][/tr][/table]

[table=600,#ffffff,#205867,1][tr][td][size=2][color=#205867][b]【尚让】[/b][/color][/size]

唐末农民战争领导人之一,后叛降唐。生卒年不详。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爆发的唐末农民战争,是王仙芝和尚让、让兄尚君长一起发动的。

  三年九、十月间,仙芝遣尚让分兵进入嵖岈山(今河南遂平西)作战。黄巢与王仙芝分军作战后,他随仙芝转战南方。五年二月,仙芝战死于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他率余众至亳州(今安徽亳县)附近与黄巢会师,推巢为黄王,号冲天大将军。后随巢南下广州。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入长安时,尚让向聚观的群众宣称:“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黄巢建立大齐农民政权,以尚让为太尉,兼中书令。

  中和元年(881)三月,黄巢遣尚让与林言等率众五万攻凤翔,在龙尾陂(今陕西岐山东)为郑畋、唐弘夫等所败,损失两万余众。三年二月,尚让等以十五万之众与李克用战于梁田陂(今陕西渭南东),败绩,损失数万人。起义军撤出关中后,围攻陈州(今河南淮阳),黄巢遣尚让屯太康(今属河南)。四年三月,太康为唐军所陷。五月,黄巢败于王满渡(今河南中牟北),尚让以所部约万人降于唐朝感化军(即徐州)节度使时溥,时溥遣尚让随唐将领李师悦追击黄巢。巢失败后,尚让亦为时溥所杀。[/td][/tr][/table]

[table=600,#ffffff,#205867,1][tr][td][size=2][color=#205867][b]【高仙芝】[/b][/color][/size]

高仙芝①(?—756.1.24),高丽人,唐朝著名军事将领。

  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父亲高舍鸡,起初以将军在河西(指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从军,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高仙芝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但仍以其“儒缓”②而担心。少年时随亲父至到安西(治龟兹,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因父亲有功被授予游击将军。二十余岁时即拜为将军,并与父亲班秩相同。高仙芝先后在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手下任职,未受到重用。后来夫蒙灵詧担任节度使时,发现了高仙芝的才干,从此不断提拔重用。詧发现了他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年,高仙芝已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高仙芝任都知兵马使时,每次出军时,身边的随从就有三十多人,而且衣服鲜明。夫蒙灵詧门下的封常清见高仙芝很胡才能,也想成为高仙芝的随从,便慷慨激昂向高仙芝投书一封,毛遂自荐。但封常清的形象却非常差,不但身材细瘦,而且还斜眼、脚短跛足。高仙芝见到封常清后,嫌他相貌丑陋,不愿接受。第一天失败后,封常清没有恢心,于第二天再次投书。高仙芝只好推辞道:“吾奏傔已足,何烦复来!”封常清听后大怒,说道:“常清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所以无媒而前,何见拒之深乎?公若方圆取人,则士大夫所望;若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矣!”③尽管如此,高仙芝还是没收留他。从此,封常清就早晚不离高府之门,等他出入,如此数十日。高仙芝迫不得已,只好收留了他。

  天宝初年④,达奚诸部叛乱,从黑山以北,直到碎叶城(又称素叶城、索虏城,在今俄罗斯伏龙芝市北楚河南岸楚伊斯阔叶附近,一说在今俄罗斯托克马克附近),唐玄宗诏令夫蒙灵詧前去平叛。夫蒙灵詧派高仙芝率2000精骑自副城向北,直至绫岭下邀击叛军。达奚部因行军劳顿,人马皆疲,尽为唐军所杀。封常清在帐中私下写好捷报,捷书中详细地陈述了他们如何“次舍井泉,遇贼形势,克获谋略”⑤。高仙芝想说的,封常清都周到地替他讲了,“仙芝大骇异之”⑥。回军后,夫蒙灵詧设宴犒劳。此时,高仙芝已让封常清“去奴袜带刀见”⑦。判官刘眺、独孤峻等争问:“前者捷书,谁之所作?副大使幕下何得有如此人。”高仙芝答道:“即仙芝傔人封常清也。”⑧众人闻后皆惊,便求仙芝请封常清入坐,并互相谈话,谈得很投机,好象旧相识似的。从此,封常清遂知名。此后,经高仙芝不断提拔,先后授镇将、果毅、折冲。

  开元年间,唐朝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开元盛世”。国力的增强,使唐朝的军事实力也随之增强,唐在与吐蕃的战争中也逐渐占有优势。这一时期,唐朝在西域的战略主要是依托安西、北庭(治金满,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所辖各军镇,号令当地土著,或攻或守,不断巩固和扩大控制区域。吐蕃起初是和后东突厥汗国及突骑施等(主要是和后者)联盟,同唐军多次较量,争夺的重点在安西四镇及北庭一带。后来东突厥及突骑施衰落后,唐蕃争夺的重点逐渐转移到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南地区。

  葱岭上有两个国家,即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都城孽多城,今吉尔吉特)和大勃律(今克什米尔中部一带,都城巴勒提斯坦)。小勃律原为唐属国,是吐蕃通往安西四镇的交通要道。吐蕃赞普把公主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之为妻,小勃律国遂归附于吐蕃,吐蕃进而控制了西北各国,因此“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⑨,中断了对唐朝的朝贡,唐几任安西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眢数次派兵讨伐,因地势险要,加之吐蕃进行援助,皆无功而反。

  天宝六年(747年)三月,唐玄宗下制,以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充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万人,征讨小勃律(参见唐击小勃律之战)。由于这次行军要翻越雄伟的葱岭,所以高仙芝在出征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待一切准备就绪,便率部从安西出发,一路西行,经十五日至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又经十余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再经十余日疏勒(今新疆喀什),随后挥军南下,踏上葱岭,开始了异常艰苦的行军。葱岭即今天的帕米尔(塔吉克语,意为世界屋脊)高原,由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兴都库什山等交汇而成。高原海拔4000—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帕米尔高原分东、中、西三部分,东帕米尔以中山为主,是帕米尔高原海拔最高的部分,海拔平均6100米或更高,山峰相对高度1100—1800米,山体浑圆,山间谷地宽而平坦,海拔3690—4200米。唐军行军路线不但要经过东帕米尔,而且还要经过海拔7564米青岭(慕士塔格山),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当时唐军士兵皆有私马相随,后勤方面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得到保障;加上唐军选择从平坦宽阔的山间谷地行军,这才使行军困难降至最低。经过二十余日的艰苦行军,唐军到达了葱岭守捉(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然后再次向西,沿兴都库什山北簏西行,又经二十余日到达播密水(今阿富汗瓦汉附近)。唐军继续前行,再经二十余日到达特勒满川(今瓦罕河)。至此,唐军经过百余日的跋山涉水,于同年六月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行军。

  随后,高仙芝兵分三路,会攻吐蕃的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兰加尔):一路由疏勒守捉使赵崇玼统3000骑兵从北谷向吐蕃连云堡;一路由拨换守捉使贾崇瓘统领,自赤佛堂路南下;一路由高仙芝与中使边令诚率主力从护密国南下。三路兵马约定于七月十三日辰时在连云堡下会合。

  三路兵按时出发,如期抵达。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堡中吐蕃守军仅有千人,又在城南15里处因山为栅,有兵八九千人,遥相声援。当唐军进至婆勒川时,河水暴涨,无法渡河。高仙芝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唐军必须尽快渡过婆勒川,否则吐蕃守军一但发现唐军,势必做好准备,那样一来将大大增加唐军攻占连云堡的困难。于是他命兵士每人自备三天干粮,准备次日清晨渡过。将士都不敢相信高仙芝会下这样的命令,“皆以为狂”。次日清晨,婆勒川河水低缓,唐军迅速渡过了婆勒川,以至“人不湿旗,马不湿鞯,已济而成列矣”。高仙芝见此情景,兴奋不已,对边令诚说:“向吾半渡贼来,吾属败矣,今既济成列,是天以此贼赐我也”。随后高仙芝指挥唐军攻城。吐蕃守军未料到唐军能突然至此,大为惊骇,慌乱中只能依山拒战,滚木擂石如雨而下,不可攀登。高仙芝任命郎将李嗣业为陌刀将,下令说:“不及日中,决须破虏!”⑩李嗣业手持一旗,领陌刀手自险处先登,奋力杀去,自辰时至巳时,大败吐蕃,斩首5000级,俘虏千余人,余皆逃入山谷。唐军缴获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

  高仙芝准备乘胜追击,但边令诚认为孤军深入敌境过远,惧而不敢进。高仙芝遂让边令诚率老弱士卒3000留守连云堡,亲率大军继续前进。唐军疾行三日,到达坦驹岭(今克什米尔北部德尔果德山口,在今克什米尔西北境巴勒提特之北、兴都库什山米尔峰东)上。坦驹岭长四十里,山口海拔4688米,是兴都库什山著名的险峻山口之一,下岭就是阿弩越城。登临山口,必须沿冰川而上,别无其它蹊径。这里有两条冰川,东面的一条叫雪瓦苏尔冰川,西面的一条叫达科特冰川,冰川的源头就是坦驹岭山口。这两条冰川长度都在10公里在以上,而且冰川上冰丘起伏,冰塔林立,冰崖似墙,裂缝如网,稍不注意,就会滑坠深渊,或者掉进冰川裂缝里丧生。高仙芝料想:“阿弩越胡若速迎,即是好心。”又担心士卒惧怕艰险不敢下岭,便选遣20余人装扮成阿弩越城的奉迎使者,从岭下攀援而上,假称阿弩越城人前来迎接,以消除兵士的惧怕心理。到坦驹岭时,士兵果然恐惧不肯下,并对高仙芝说:“大使将我欲何处去?”话未说完,其事先派出的二十人恰巧从岭下赶到,并说:“阿弩越城胡并好心奉迎,娑夷河藤桥已斫讫。”娑夷水(即今克什米尔西北吉尔吉特之北的印度河北岸支流)即古弱水,水上架有一座藤制桥,是小勃律通往吐蕃的唯一之路,断桥则吐蕃不能入援。高仙芝奉迎之语后,假装闻讯欢喜,兵士听后,畏惧心理顿消,唐军得以迅速下岭,向阿弩越城进发。

  又过了三天,阿弩越城守军果然派人前来请降。次日,唐军顺利进入城中。入城以后,高仙芝先令将军席元庆、贺娄余润率兵先修桥梁、道路。为了避免强攻造成大的伤亡,高仙芝决定用“假途灭虢”之计智取孽多城。次日,高仙芝令席元庆率1000余众行至小勃律首府孽多城下,对小勃律王说:“不取汝城,亦不斫汝桥,但借汝路过,向大勃律去。”城中有五六个首领,皆死心塌地投靠吐蕃。但高仙芝对此也早有准备,席元庆临行时,高仙芝就曾对他交待:“军到,首领百姓必走入山谷,招呼取以敕命赐彩物等,首领至,齐缚之以待我。”席元庆依计而行,果然俘获小勃律众大臣。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慌忙逃入石窟躲避,使唐军一时无法找到他们的踪迹。高仙芝率唐军主力到达后,首先处死了那五六个首领,然后急令席元庆率军砍断通往吐蕃的藤桥。藤桥离孽多城有六十里,席元庆在日落时终于将藤桥砍断。藤桥刚砍断,吐蕃兵马已至婆夷水东岸,但桥已砍断,这座藤桥长有一箭之地,修复需要一年的时间,吐蕃兵马只得隔水观望,束手无策。接着,高仙芝又派人招谕小勃律王,小勃律王得知吐蕃兵众被隔在水东,援军路绝,生路无望,只得携公主出降,其国遂平。自平定了小勃律国之后,唐军声威大震,“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11)

  八月,高仙芝押着小勃律国王和吐蕃公主经赤佛堂路凯旋而归。九月,行至婆勒川连云堡,与边令诚会师,一起返回。九月末,高仙芝回军至播密川,即令刘单起草捷报,并派中使判官王廷芳进京告捷,但由于事前未告诉四镇节度使夫蒙灵詧,招致了他的妬嫉与怨恨。当高仙芝一行人回到河西时,夫蒙灵詧不派一人前来迎接慰劳。一见面,就大骂高仙芝:“啖狗肠高丽奴!啖狗屎高丽奴!于阗使谁与汝奏得?”高仙芝忧惧不安,回答说:“中丞。”夫蒙灵詧不依不饶,又问“焉耆镇守使谁边得?”高仙芝答:“中丞。”“安西副都护使谁边得?”高仙芝答:“中丞。”“安西都知兵马使谁边得?”高仙芝答:“中丞。”灵察曰:“此既皆我所奏,安得不待我处分悬奏捷书!据高丽奴此罪,合当斩,但缘新立大功,不欲处置。”又对刘单说:“闻尔能作捷书。”刘单听后大为恐惧,急忙请罪。监军边令诚感到夫蒙灵詧对待此事殊不公正,遂将此事上奏朝廷,称:“仙芝立功而以忧死,后孰为朝廷用者?”(12)

  十二月二十八日,玄宗任命高仙芝为鸿胪卿、摄御史中丞,代夫蒙詧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征夫蒙灵詧入朝(唐玄宗将小勃律王赦而不罪,拜为右威卫将军,留京宿卫。诏改小勃律国号为归仁,置归仁军守卫。),夫蒙詧灵十分害怕。高仙芝虽升任安西四镇节度使,但见了夫蒙灵詧仍是“趋走如故”,毫无报复之意,这倒使夫蒙灵詧更加不安。副都护程千里、大将军毕思琛、行官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等,也曾在夫蒙灵詧面前诋毁过高仙芝。高仙芝领节度使后,当面责骂程千里说:“公面似男儿,心如妇人,何也?”又责备毕思琛:“此胡敢来!我城东一千石种子庄被汝将去,忆之乎?”毕思琛忙回答:“此是中丞知思琛辛苦见乞。”最后高仙芝又说:“吾此时惧汝作威福,岂是怜汝与之!我欲不言,恐汝怀忧,言了无事矣。”又把王滔等叫到面前,命拉下去将笞打,然后全部都释放。由于高仙芝把过去彼此之间结下的怨隙一一挑明,并予以宽免,使军将们消除了顾虑,“由是军情不惧”。

  高仙芝出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后,以封常清为庆王府录事参军,充节度判官,赐紫金鱼袋。不久,又加朝散大夫,专门负责四镇的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田等事宜。以后高仙芝每次出征,常令封常清为留后使。封常清有才学,办事果断,而且治军极严。封常清任留后使时,高仙芝乳母之子郑德诠已为郎将,乳母也住在内宅,高仙芝对郑德诠更是视如兄弟,家皆委任于他,所以郑德诠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封常清每次办回来,诸将都前去拜见,唯独郑德诠傲漫无礼,瞧不起封常清,有一次甚至骑马从常清身旁走过。封常清到了使院,派人把郑德诠召来,每经过一道门,就让人把门关住,见面后,封常清起来对郑德诠说道:“常清起自细微,预中丞兵马使傔,中丞再不纳,郎将岂不知乎?今中丞过听,以常清为留后使,郎将何得无礼,对中使相凌!”并喝斥他道:“郎将须暂死以肃军容。”(13)于是将郑德诠杖打六十,然后又将郑德诠脸朝下拖出。高仙芝的母亲和乳母闻讯后,在门外号啕大哭,想要救郑德诠,但已来不及了。她们又把情况告诉了高仙芝,高仙芝看后,吃惊地说:“已死矣!”(14)等见到封常清时,高仙芝因封常清执法公正,便不再提起这件事,而封常清也不谢罪。此后,封常清又先后处死了两员有罪的大将,从此“军中莫不股栗”(15)。

  天宝八年(749年),高仙芝入朝,加特进,兼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员,一个儿子也被授五品官。
  同年十一月初五,吐火罗(在小勃律以西,今阿富汗北部)叶护失里怛伽罗上表朝廷说:“师王亲附吐蕃,困苦小勃律镇军,阻其粮道。臣思破凶徒,望发安西兵,以来岁正月至小勃律,六月至大勃律。”(16)高仙芝奉命出军。从安西到竭师国(今巴基斯坦奇特拉尔)的距离还要远于小勃律,由于有了第一次远征的经验,高仙芝这次准备更加充分,加上形式对唐军有利,唐军的行军虽然艰苦,但却很顺利。天宝九年(750年)二月,高仙芝击败了竭师国的军队,俘虏了竭师王勃特没。三月十二日,唐廷册立勃特没的哥哥素迦为朅师王。

  经过这两次的征战,使唐朝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全面胜利,唐朝也发展到了其顶峰。同时高仙芝也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誉,被吐蕃和大食誉为山地之王。高仙芝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的一个弱点就是贪婪,这个弱点在他处理民族关系时暴露无疑。

  当时大食(阿拉伯帝国)勃兴于西方,并不断向东扩张,安国、火寻、戊地、石国、吐火罗等国屈服,让它们按时交纳沉重的赋税。唐与大食在争夺西域的统治地位时发生了矛盾。由于唐朝在西域实施了有效的对策,有效地遏止了大食向东继续扩张的势头。当时由于唐玄宗有好大喜功,使唐朝边帅经常不顾大局,肆意作成作福。西域的边帅也不例外。这些行为都严重损害了唐朝和西域各国的关系,从而导致边疆出现不稳定的局面。

  当时地处中亚的石国(昭武九姓之一,都城拓折城,在今乌孜别克斯坦塔什干)地处丝绸之路,农业发达,住民善于经商,可谓富甲西方。高仙芝垂涎于石国力财富,想要掠为己有。天宝九年,高仙芝诬告石国王“无蕃臣礼”(17),领兵前去讨伐。其实石国与唐朝关系还是不错的,据《册府元龟》卷971记载,自从他继位后,对唐朝一直朝贡不断:天宝二年(743年),遣女婿康国大首领泰染缅献方物;天宝五年(746年)。遣使献骏马十五匹,石国副王伊捺吐屯屈也遣使献方物;天宝六年,遣使献马,天宝八年,还派王太子远恩入关朝觐。对比西域各国,石国国王对唐朝的态度可以说是比较恭顺和真诚的。石国国王那俱车鼻施继位之后,因为对唐朝忠诚,曾被唐玄宗皇帝册封为怀化王,并赐予优待和免罪的证明——铁券。所以当唐军到来后,那俱车鼻施同意高仙芝的约和。高仙芝假意遣使者将那俱车鼻施骗到长安,然后趁乘其不备,出兵掩袭,俘虏石国部众。随后高仙芝纵兵杀掠,甚至连老弱病残都不肯放过。这次行动,高仙芝共获石国“瑟瑟十馀斛,黄金五六橐驼,其馀口马杂货称是,皆入其家。”(18)高仙芝从石国回军的途中,又诬蔑突骑施反叛,攻打了突骑施(19),俘虏了移拨可汗。

  与石国一样,突骑施也是当时西域各国中与唐朝关系最亲密的国家之一。石国与突骑施的被攻打,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抗,唐军因此大肆镇压,被害者除石国的老弱之外,多为在石国贸易的昭武九姓的胡商。于是,高仙芝在向朝廷报功队又多了一项“破九国胡”(20)。

  天宝十年(751)正月二十四日,高仙芝入朝,献其所俘获的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石国王、朅师王。那俱车鼻施行至长安的西北的开远门时,被唐玄宗所杀。移拨可汗也被处斩。玄宗以高仙芝功勋卓著,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大概是不长时间,唐玄宗识破了高仙芝西征的底细,迁就了高仙芝,没有治他的罪,所以高仙芝及其部下虽有灭国之功,但却没得到重赏。不久,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武威太守,并代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欲将其调离西域。但由于安思顺讽劝部下“割耳捴面”苦苦相留。此时监察御史裴周南也上奏,故此令未能实行,遂改任右羽林大将军。

  由于高仙芝的一系列的错误行为,使唐朝在西域的威望大大下降,“由是西域不服”(21)。石国王子逃到诸胡部落,将高仙芝欺诱贪暴之事遍告诸胡昭武。诸胡部落大怒,就暗中联合大食国欲共攻安西四镇。大食遂以此为借口,实施其扩张计划。

  高仙芝获知此事后,收中不安,遂决定先发制人。四月,高仙芝亲率蕃、汉兵3万攻打大食。唐军深入大食国境700余里,到怛罗斯城(又作咀逻私,即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部江布尔城),与大食军遭遇(参见怛罗斯之战)。唐军虽在兵力上居于劣势,但因高仙芝指挥有方,所以双方激战五日,未见胜负。但在双方相持的重要时刻,唐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与大食前后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乘夜间逃跑。由于道路阻隘,拔汗那部众又在前面挡住去路,人马壅塞道路,幸亏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奋起大棒,为他杀开一条血路,才得以逃脱。这次战役,士卒死亡略尽,高仙芝仅率数千人逃回。

  从军事角度上讲,怛罗斯之战在中国战争史上只是一次普通的作战,但它对当时的世界格局却影响重大。唐军的失败,使唐在中亚的羁縻府州沦丧殆尽。安西都护府属下的精兵死伤惨重,所剩至几,在以后的日子里,对于入侵之敌,仅有招架之功,再无反击之力。唐朝的号令也不再西出伊犁河。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唐再也无暇顾及中亚。不仅如此,唐朝还征发西域精兵入关勤王,北庭和安西又抽调了7000人,只剩一些老弱病残守卫西边,以致不得不依附于新兴的回纥国,勉强支撑残局。后来吐藩与葛逻禄相联合,首先攻陷了北庭都护府;不久,吐蕃又独力攻陷了安西,唐朝彻底退出西域。八世纪末,回纪汗国强盛,征服天山以北的葛逻禄,赶走天山以南的吐蕃,势力远达碎叶西域终于归于回纪汗国。怛罗斯一战对大食的影响也很大。大食取得了中亚诸国后,重征赋税,经济实力大为增长,为其继续扩张打下了基础。同时被俘的唐军中有造纸工匠,造纸术也从此传入西方。

  怛罗斯之战后,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入京任右金吾大将军,节度使一职由王正见担任。天宝十一年(752年),王正见死,封常清接任节度使之职。天宝十四年(755年),高仙芝被封为封密云郡公。

  天宝年间,在一派歌舞升平声中,唐玄宗开始踌躇满志,不愿过问政事,委政于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之人,一味纵情享乐,政治日趋腐化。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发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反唐,向洛阳、长安(今西安)进攻(参见范阳起兵)。中原已多年没有战事,很多郡县无兵可用,毫无应变准备。地方官吏闻叛军将至,或弃城逃跑,或开门出迎。安军长驱南下,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很快占领了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唐玄宗惊恐,急派入京朝见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赶赴洛阳募兵迎战。又仓猝部署对安禄山的全面防御: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卫尉卿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程千里为潞州长史;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率飞骑、彍骑及朔方、河西、陇右等兵,又出禁中钱召募了关辅新兵,计5万人。十二月一日,高仙芝从长安出发,玄宗亲自在勤政楼为荣王、高仙芝举行宴会,又到望春亭为他们送行,并命边令诚为监军,进屯陕郡(治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

  十二月,安禄山率众从灵昌(今河南滑县东)渡过黄河。由于叛军皆是精锐部队,所到之处无不披糜。封常清虽然善于用兵,但所募之兵皆是市井之徒,无法与叛军急锋,连战连败,叛军很快便攻下洛阳(参见安军攻占东都之战)。封常清率残部迟守陕郡时,陕郡太守窦廷芝已逃往河东,城中吏民皆已逃散。封常清向驻守该地的高仙芝说:“常清连日血战,贼锋不可当,且潼关无兵,若贼豕突入关,则长安危矣。陕不可守,不如引兵先居潼关以拒之。”(22)这在当时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是明智之举。高仙芝听了封常清的详细汇报,知其所言非虚,于是接受了他的意见,率军退往潼关。急忙打开太原仓,把库中的缯布全部分赐给将士,放火焚烧了仓库,率兵向潼关方面撤退,中途被叛军追及,官军一触即溃,“甲仗资粮委于道,弥数百里”。唐军退到潼关后,高仙芝马上整顿部伍,修完守备,据险抗击,士气也渐渐振作起来。安禄山部将崔乾祐率部赶至,一时不能攻下,只好退居陕郡。安禄山派部将崔乾祐率兵屯于陕郡,临汝、弘农、济阴、濮阳、云中等郡都降于安禄山。当时,唐廷所征的朔方、河西、陇右诸道兵,尚未抵达长安,关中震动。幸好安禄山滞留洛阳准备称帝,没有全力进攻,加之高仙芝、封常清及时退守潼关,作好拒守准备,遏制了安军攻势,关中军民慌恐之情才得以稍安。

  玄宗听说封常清兵败,便削其官爵,让他以白衣在高仙芝军中效力,高仙芝命封常清巡监左右厢诸军,以助自己。高仙芝率军东征时,监军边令诚曾向高仙芝建议数事,高仙芝不从,使边令诚怀恨在心。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入朝奏事,向玄宗反映了高仙芝、封常清败退之事,并说:“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23)玄宗听了信边令诚的一面之辞后,大怒不已,派遣边令诚赴军中斩高仙芝与封常清。

  十八日(即公元756年1月24日),边令诚到了潼关,先把封常清叫来,向他宣示了敕书,将其斩首,暴尸于芦苇之上。高仙芝回到官署后,边令诚带着100名陌刀手,对高仙芝说:“大夫亦有恩命。”高仙芝听后立刻下厅,边令诚遂宣示敕书。高仙芝说:“我退,罪也,死不辞;然以我为减截兵粮及赐物等,则诬我也。”对边令诚说:“上是天,下是地,兵士皆在,足下岂不知乎!”这时被招募的新兵皆排列在外,对高仙芝非常信认。高仙芝大声说:“我于京中召儿郎辈,虽得少许物,装束亦未能足,方与君辈破贼,然后取高官重赏。不谓贼势凭陵,引军至此,亦欲固守潼关故也。我若实有此,君辈即言实;我若实无之,君辈当言枉。”士兵皆呼:“枉。”声音震天。但边令诚不听。高仙芝又看了看死去的封常清,叹息道:“封二,子从微至著,我则引拔子为我判官,俄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子同死于此,岂命也夫!”(24)言毕被杀。

  高仙芝与封常清是当时名将,他们的被冤杀引起了军心的动摇,也使唐廷丧失了两员具有作战经验的大将,对平定安史之乱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点评:高仙芝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军事将领。他镇守安西,为维护唐西陲的安全作出了贡献。他退守潼关,暂避敌锋的战略有利于阻止叛军西进长安。但由于宦官的诬陷,唐玄宗的偏听偏信,遂致身死,令人惋惜。另外高仙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唐朝之所以失去在西域的统治,高仙芝也是有很大一部分责任的。

  高仙芝生活的时间,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从高仙芝的几次征战来看(尤其是两次帕米尔高原的行军),都显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他的军事思想也非常丰富。

  高仙芝的军事思想:

  1,长途奔袭,分进合击的作战指导。玄宗时期的西域战场,长途奔袭是一大特点,以唐、吐蕃为首的各方都经常采用这一作战指导,而高仙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攻打小勃律、竭师,还是石国、突施、大食,其行军距离少则数百里,多则上千里。不仅如此,高仙芝的行军常常是隐蔽的,这样一来更能出其不意。而当接近目的地后,高仙芝又会采用分进合击的方法攻打敌军。如攻打连云堡时,高仙芝鉴于连云堡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为了避免顿兵坚城之下,于是兵分三路,对连云堡实施战略包围,从而一战取胜。

  2,高超的山地行军艺术。中外战争中,不乏出色的山地行军,如汉尼拔、拿破仑、苏沃洛夫等西方名将都有过类似的壮举。但纵观中外名将,能够在帕米尔高原那种极为恶劣的环境下,统率大军两次完美地完成行军任务的,只有高仙芝一人。这主要得益于高仙芝所做的充分准备:在后勤保障方面,高仙芝做了充分准备。由于高原上补济困难,高仙芝遂让唐军将士携带私马,用来驮运物资,这使使后勤补济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得到保障。在行军路线方面,高仙芝也做了精心的选择。首先是决定翻越帕米尔高原,这样一来在战略上可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进入帕米尔高原后,又挑选平坦宽阔的山间谷地或河道行军,从而将困难降至最低。在行军时间的选择上,高仙芝同样做了周密的安排。选择气温最热的三至十月份行军,这样一来可使唐军避免在严寒中艰苦行军,从而使唐军将士和马匹都的体力不至于消耗过大,从而保证了战斗力。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高仙芝不仅考虑到了出征时所用的时间,还想到了作战时所用的时间和回军时所用的时间,使唐军免受严寒之苦。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高仙芝在第二次行军时更显游刃有余,居然选择在最冷的冬季翻越帕米尔高原,再一次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且从开元八年十一月初五接到奏书时算起,到九年二月击败竭师国,只用了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其达山地行军艺术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胡秋原先生特地引出英国政府于不久前派遣的斯坦因先生探险故事,斯坦因先生在帕米尔高原勘察了一千年前高仙芝先生行军路线后,评论曰:“数目不少的军队,行经帕米尔和兴都库什,在历史上以此为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给养,不知道当时如何维持军队的供应?即令现代的参谋本部,亦将束手无策。”又慨叹道:“中国这一位勇敢的将军,行军所经,惊险困难,比起欧洲名将,从汉尼拔,到拿破仑,到苏沃洛夫,他们之越阿尔卑斯山,真不知超过若干倍。”

  3,夺取战略要地的思想。从强攻连云堡到不战而取阿弩越城,从计智取孽多城到砍断藤桥,高仙芝先后采取了出其不意、乘胜追击、假途伐虢、断桥阻援的策略,拔其要点,速战速决,将唐军的伤亡降至最低。在谋略的运用上又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牢牢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使敌无机可乘。[/td][/tr][/table]


[table=600,#ffffff,#205867,1][tr][td][size=2][color=#205867][b]【郭子仪】[/b][/color][/size]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身系国运 初战告捷

  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历任绥州、渭州、桂州、寿州、泗州五州刺史。

  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他从小爱读兵书,练武功,无论读书还是习武都刻苦认真。郭子仪身材魁梧,体魄健壮,相貌秀杰。他不仅武艺高强、阵法娴熟,而且公正无私,不畏权贵,传说,他20岁时,在河东(今山西太原)服役,曾犯过军纪,按律处斩。在押赴刑场的途中被当时著名诗人李白发现。李白见他相貌非凡,凛然不惧的样子,甚感可惜。他认定此人将来一定会大有造化,会成为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便以自己的官职担保,救下了这条年轻的性命。郭子仪果然不负所望。参加武举考试后,便获高等补左卫长史(皇帝禁军幕府中的幕僚长)之职。因屡立战功,多次被提升晋职。天宝八年(749年)便出任安塞军使,拜左卫大将军。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他已出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这时由于唐玄宗专宠杨贵妃,不理朝政,政治十分腐败。他又在边镇设10个节度使共拥兵49万,而中央禁军不过12万人。节度使后来又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逐渐发展成割据势力,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和进行的叛乱战争。

  安禄山,本姓康,是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混血胡人。母亲是巫婆。他年少丧父,随母改嫁到虏族将领安延偃家,因而改姓为安,字禄山。开元初年,安延偃携带他投归了唐朝,在幽州节度使张守硅的部队里做事。

  安禄山因为偷羊的罪被押送到张守硅的军帐,张守硅准备杀掉他。临刑前,安禄山毫无惧色,大声呼叫:“你不是要灭掉两蕃吗?那为什么还要杀掉我?”张守硅见他身体魁武,长得又白又胖,是条汉子,又听说他知道6种蕃语,将来必有所用,于是放他一马。张守硅还把他和唐宁夷州突厥族人史思明一起提拔当了捉生将。史思明就是后来同安禄山一起造反,自称“大燕皇帝”的逆贼。

  安禄山作战勇敢又有智谋。他还特别善解人意。有一次,张守硅在闲谈中,无意流露出嫌安禄山太胖的意思,安禄山就立刻警觉起来,每次吃饭都不敢吃饱。这事传到张守硅的耳中,张守硅更加觉得安禄山将来有大出息,竞把他收为养子。从此,安禄山青云直上。

  天宝元年(742年),御史中丞张利贞到河北采访,安禄山对他百般谄媚,拿出很多金钱结好张利贞的左右人员作为私恩。张利贞入朝,极称安禄山有才干,玄宗便任用他为平卢节度使兼任柳城太守。于是有了入朝奏事的机会。第二年入朝,他的奏对很符合旨意,玄宗很欣赏安禄山办事干净利落,于是迁升为骠骑大将军。第三年,又兼任了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

  这时朝廷由宰相李林甫专权。安禄山便大肆贿赂他。李林甫嫉恨儒臣因战功提升,对自己不利,便劝玄宗大批启用蕃将,因此皇帝对安禄山的宠爱更加牢固。

  安禄山大行韬晦之计。他表面上装作愚蒙不敏以掩盖其奸诈。天子让他去见皇太子,他故意不叩拜,左右官员指责他,安禄山说:“臣不识朝廷礼仪,皇太子是何官?”皇帝说:“我百年后将皇位付给他。”安禄山谢罪说:“臣愚蠢,只知天下有陛下,而不知有太子,罪该万死。”于是再叩拜。当时杨贵妃得到皇帝的宠幸,安禄山即请求做贵妃的养子,皇帝同意了。他叩拜时,必先叩拜贵妃后叩拜皇帝,皇帝对此感到奇怪,他回答说:“蕃人是先母后父。”皇帝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安禄山存有朝廷不难对付的心理,令麾下刘骆谷居住在京师,为他窥伺朝廷的动静。安禄山晚年更加肥胖,腹部松驰到膝盖,两只臂膊用力拉牵着腹部才能行走,可在皇帝面前跳起《胡旋舞》,仍然迅疾如风。皇帝看着他的腹部说:“胡儿腹中有何物而这样大?”安禄山说:“惟有一片赤心!”玄宗于是被他的赤诚所感动。天宝六年又进升为御史大夫,封他的妻子段氏为国夫人。皇帝给安禄山在京师建立府第,让宦官监督工程,告戒他们说:“要好好部署,安禄山的眼孔大,不要令他笑话我。”为他雕窗镂户,台观池沼的华丽都超过了他的身份。皇帝登临政殿,御座的东间特设金鸡幛,中置一榻,诏令安禄山坐,来表示对他的恩宠。太子进谏说:“自古以来幄座不是人臣应当享有的,陛下宠爱安禄山过分,必然要骄慢。”玄宗置若罔闻。

  当时社会由于长期太平,人民已忘记战争,皇帝春秋已高,被受宠的美人牵制封固,李林甫、杨国忠更替把持朝政,纲纪大乱。安禄山估计天下可取,造反的阴谋日益炽盛,每当他经过朝堂龙尾道时,就要向南北侧目窥察,好久才离去。

  安禄山回到范阳后筑雄武城,扩充兵士,积聚粮食,暗中派遣胡商到各地经商,每年坐收百万之利,同时为他采购了大量叛乱物资。为了迷惑皇帝,他骗诱契丹各酋长,大排酒宴,酒中放麻药,待他们喝得酣醉,将其全部斩首,先后杀戮数千人,将被杀人的耳朵献到阙下。皇帝不知真情,赏赐给他铁券(免死牌),进为东平郡王。安禄山还不满足,又求兼领河东,玄宗遂拜他为云中太守,河东节度使。他遂兼制3个道,兵力称雄天下。

  安禄山造反的苗头皇太子和宰相都有察觉。杨国忠屡次上奏说明安禄山的野心,唐玄宗也有些不放心了,杨国忠出主意说:“现在把安禄山召进京来,他若有意造反,怕我们扣留他,肯定不敢来;若无意造反,他就敢来,这叫‘做贼心虚’。”唐玄宗觉得是个办法,就下旨召安禄山进京,不几日,安禄山真的来了,唐玄宗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他庆幸自己没有错怪安禄山,并在华清宫摆宴招待。酒酣之际,安禄山在唐玄宗面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诉怨道:“臣是蕃人,受人歧视,又没有一点学问,可是圣明的皇上并不嫌弃,不断地提拔,我真是感激不尽啊!臣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杨国忠,他一直想要杀掉我,请皇上为我作主啊!”唐玄宗听了这一番哭诉,更加同情和信任安禄山了,还授给他左仆射的官职。

  安禄山从京城出来,惟恐杨国忠有埋伏,疾行出关,以日行300百里的速度返回了自己的范阳老窝。

  从此,再有人报告说安禄山要造反,唐玄宗就怒气冲冲地斥责报告人诬陷,还将他绑缚送给安禄山处置。但报告人还是很多,有人拿出了确凿的证据,唐玄宗才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还是采用杨国忠的计策,降旨召安禄山进京。可是,这次安禄山称病推辞了。唐玄宗又施一计,为安禄山的儿子赐婚,要安禄山前来认亲,安禄山还是推辞不往。唐玄宗一切都想过来了,可是为时已晚。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召集了诸蕃兵马15万人,号称20万,日夜兼程,以每天60里的速度长驱南下杀人中原。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提拔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命令他带领本军讨逆,唐朝的国运几乎系郭子仪一身之上了。

  自“贞观之治”以来,唐朝内地多年末发生战争。在和平环境里,刀熗入库,马放南山。军队战斗力锐减,军备空虚。因此,当叛军打来的时候,黄河以北24郡的文官武将,有的开城迎敌,有的弃城逃跑,有的被叛军擒杀。安史叛军长驱南下,势如破竹,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很快地就席卷了一大片地区。在安禄山的放纵下,叛军每到一个地方,就烧杀掳掠,奸淫妇女,强抽壮丁,残害百姓,无恶不作,使得沦陷区广大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长期沉溺于游乐宴饮的唐玄宗由于对这场叛乱毫无应变的准备,事到临头,仓促应战。他急派封常清、高仙芝去东京洛阳募兵抵抗。但乌合之众难敌虎狼之师,洛阳很快陷落。玄宗在盛怒之下,处斩了封、高二将。当时的形势十分严重。在这紧急关头,朔方(唐方镇名,镇治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右兵马使郭子仪被升任为朔方节度使,奉命率兵东讨叛军。

  郭子仪立即亲赴校场,检阅三军,誓师出征。

  756年四月,朔方军旗开得胜,一举收复重镇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大败叛军薛忠义,坑其骑兵2000人。接着郭子仪又使别将公孙琼岩率2000骑兵攻击马邑(今山西省朔县东北),大获全胜。马邑的收复使东陉关得以重开,从而打通了朔方军与太原军的联系,使安禄山下太原,人永济,夹攻关中之军事行动无法实现。从而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捷报传到京城长安,人心稍安,郭子仪以功加御史大夫。

  朝廷命郭子仪回到朔方,补充兵员,从正面战场出击叛军,以图收复洛阳。郭子仪则认为,必须夺取河北各郡,切断洛阳与安禄山老窝范阳之间的联系,绝其后方供给线,才能有效地打击叛军前线的有生力量。这一出击方向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经郭子仪的推荐,朝廷任命李光弼(契丹人)为河东节度使。郭子仪拨了1万军队给李光弼,送他出征。李光弼由太原出井陉口,一连收复7座县城,直奔常山(今河北正定)。史思明闻讯,率5万大军从西包围李光弼于常山。双方展开激战持续40多天。李光弼消耗很大,寡不敌众,被迫困守。只得派人向郭子仪求援。郭子仪急率军东进,火速驰至常山,与李光弼会合,以10万官军,与史思明会战于九门城(今河北省藁城西北)南,大获全胜。

  史思明新败后,又收整了5万叛军,退守博陵。博陵是河北重镇,西依丛山峻岩,东临百汇群川,易守难攻。郭、李两部久攻不下,郭子仪决定退守常山,采取先疲后打的战略,转战歼敌。史思明求胜心切,采取了追踪跟进的策略,企图重创唐军。“我行亦行,我止亦止”。郭子仪将计就计,亲选500精锐骑兵,交相掩护,牵着史思明的叛军疾速北进。史思明不知是计,一连追了3天3夜,追到唐县时,才发现前面只有500骑兵,方知卜当,然而已经人困马乏。郭子仪乘其疲惫不堪之机,返军掩杀,大败史思明于沙河,又打了—个大胜仗。

  安禄山忽闻败报,心惊胆寒。急忙从洛阳抽调2万兵马,派谢希德北上增缓。又发范阳老巢的精兵万余人,令牛廷蚧南下助战。会合5万叛军准备卷土重来。

  郭子仪这时驻扎恒阳(今河北曲阳),他见贼兵兵锋甚锐,兵力大增,欲求决战,仍然实行疲敌战术。加紧修缮防御工事,深沟高垒,严阵以待。“贼来则守,贼去则追,昼扬其兵,夜袭其幕”,使5万叛军欲战不能,欲退不可,大大挫伤了敌人的锐气。特别是郭子仪的扰敌战术,使叛军整日提心吊胆,不得安宁,几乎连休息也做不到了。当叛军被拖到相当疲劳的程度时,郭子仪对李光弼说:“敌已疲惫,我们即可出战了。”于是两位大将在嘉山(今河北定县)摆开了战场,布好战阵,史思明等叛将也列阵而至,一场大战随即发生。郭子仪指挥得当,唐军奋勇无畏,锐不可当。叛军士气低落,阵势混乱,四处溃逃。史思明见败局已定,吓得慌不择路,坠下战马,丢了头盔,连靴子都跑掉了,光着两脚,拄着一条断熗,逃回博陵。他总算捡了一条命。叛军被斩杀4万多人,被生擒5000余人,损失战马5000余匹。郭子仪指挥官军乘胜前进,进围博陵,声威大振。

  嘉山一战,对军心民心产生极大的影响。河北10多郡,自发集结武装,支援和响应官军,地方军民纷纷诛杀叛兵叛将,归迎唐朝。

  安禄山丢失河北,则后方交通线被切断。叛军将士家在范阳者,都惶惶不安,忧虑后退无路。安禄山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恐慌,对他的军师高尚、严庄骂道:“你们叫我反唐,说是万无一失。现在起兵已经几个月了,后路被郭子仪切断,只剩下汴、郑几州,进退两难,万无一失在哪里?”他和谋士们不得已才考虑出一个放弃洛阳,撤回范阳的计议。

  郭子仪在河北的辉煌战绩,扭转了唐军仓卒应战的被动局面,改变了整个战争形势。这时郭子仪提出了坚守潼关,挥军北上,直捣范阳的方略。如果朝廷采纳这个方略,平定安史之乱已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了。

  但是,在这个至关紧要的时刻,昏庸的唐玄宗却听不进郭子仪的正确意见,而对杨国忠的瞎指挥,乱参谋却言听计从。结果造成潼关失守。叛军从困境中得以解脱,使战局急剧恶化。

  当时驻守潼关的哥舒翰是位突厥人。立过许多战功,担任过陇右和河西两镇的节度使。此时由于年老多病,已回长安居家休养。安禄山叛军进逼潼关时,唐玄宗为了借重哥舒翰的威名吓走敌人,就任命他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元帅由太子李亨挂名),领兵御敌。哥舒翰推辞不准,只得抱病出征,把军队驻扎在潼关一带。他十分清楚,自己带领的十几万唐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并不能打硬仗,守住潼关就不错了。因此采取以守为攻的稳妥之计,潼关守得很好。杨国忠看到哥舒翰兵权在握,怕对自己造成威胁,权势不保,于是插手哥舒翰的作战指挥。杨国忠密奏唐玄宗,派使者催促哥舒翰速出潼关,收复陕郡、洛阳。哥舒翰明知这样蛮干,只能招致失败,可是又不能违抗圣旨,他失声痛哭一场后,怀着视死如归的悲痛心情,领兵出了潼关。在灵宝县西南中了叛军的埋伏。几场苦战下来,葬送了十几万唐军的性命,哥舒翰被杀,潼关失守。京城长安暴露在叛军的面前,已经岌岌可危了。

  唐玄宗知长安不保,听信了杨国忠的建议,奔向四川逃跑。第三天,唐玄宗一行走了100多里路,来到马嵬驿。愤怒的士兵杀死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对唐玄宗说:“士兵们杀了杨国忠,不把贵妃正法,他们就无心保驾了。”众怒难犯,自己的安危就在片刻之间,于是玄宗不得不忍痛割爱,将杨贵妃赐死。马嵬驿哗变平息下来后,唐玄宗继续向西南逃难。百姓上路拦驾,请求玄宗留下来率领人民讨伐叛贼。玄宗无奈,只好分出2000人马留给太子李亨,让他主持军事,留下来平叛。朔方镇的留守官员劝李亨称帝,以便号令全国。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李亨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即位,是为唐肃宗。

  收复两京 重整河山

  唐朝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首都设在西京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很快攻占了东都洛阳。安禄山看到洛阳宫阙尊雄,心情急欲僭号。第二年正月便僭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封他的儿子安庆绪为晋王,安庆和为郑王。任达奚殉为左相,张通儒为右相,严庄为御史大夫,还设置了百官。潼关失守后,安禄山还没有到长安,士民就逃入山谷,宫嫔哭着散匿逃亡,将相府第之家委弃的宝货不可计数,不逞之徒成群结队争抢财物,一连几日都抢不完。又剽掠政府盈库,百司帑藏,抢完便放火烧毁其余的财物。安禄山到长安,大怒,便大规模搜索了3天,民间的财产也全部进行抢掠,百姓更加骚动不安。安禄山怨恨他留在长安的儿子安庆宗被杀。便取皇帝的近属霍国长公主、诸王的妃妾、子孙姻婿等100多人全部害死,用来祭祀安庆宗。朝中群臣随从天子走的,诛灭其宗族。

  京城长安是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洛阳是陪都,在政治和军事上也很重要。叛军占领长安、洛阳后,整个局势急转直下,朝廷危在旦夕。收复两京对挽救危局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肃宗即位后,便图谋收复两京,诏令郭子仪班师。八月,郭子仪与李光弼率领步兵骑兵5万人从河北来到灵武。这时,新的朝廷刚建立,军兵少而且弱。及郭子仪、李光弼全军来到皇帝的行在,军声遂振,兴复之势才形成,人民才觉得有所希望。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依旧兼任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军节度使。肃宗检阅六军,到彭原郡时,宰相房珀请求领兵1万人,自己任统帅去讨伐贼兵收复长安。皇帝平常就很重用房官,同意了他的请求。军队开到陈涛时,被贼兵打败,丧师殆尽。刚要进行讨伐,军队就丧失一半,只有依靠郭子仪的朔方军作为国家的根本了。

  唐肃宗求胜心切,以“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吊、女子皆归回纥”的无耻条件,向回纥借兵15万。并且任命自己的儿子李做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他深知李椒也只配当个挂名元帅。恳切地嘱托郭子仪要全力以赴。郭子仪答道,自己准备破釜沉舟,不消灭叛军,以死谢罪。

  郭子仪从房官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认为要收复两京,必须先夺潼关,攻入陕州(今河南陕县),击溃潼、陕之间的叛军,截断叛军的后路,然后才能直取长安。唐肃宗同意这个意见,命令唐军按照郭子仪的军事部署去奋勇雄斗。

  贼将崔乾柘据守潼关。郭子仪在潼关大破贼兵,崔乾柘退到蒲州据守。这时,永乐尉赵复、河东司户韩曼、司土徐炅、宗子李藏锋等人,被贼兵关押在蒲州,四人密谋等王师来到时为内应。及郭子仪进攻蒲州,赵复等人杀死守城的贼兵,打开城门迎郭子仪进城。崔乾祜逃到安邑,安邑的百姓假装投降,崔乾枯的军队进城门快一半时,城上的悬门落下,打击贼兵,崔乾柘没有进入城门,才得以脱身东逃。郭子仪遂收复陕郡的永丰仓。从此潼、陕之间不再有贼寇抄掠。

  公元757年,安史内讧,安禄山被帐下李猪儿杀死。李猪儿幼年时就开始侍奉安禄山。成为阉人后,对他更加亲敬。安禄山反叛后,由于着急上火眼就瞎了,不久又得了疽疾,更加急躁,左右侍奉的人,稍不如意,即被鞭挞。李猪儿被侮辱的次数更多。严庄虽然是亲信,也时常遭到鞭笞奚落,所以二人非常怨恨安禄山。安禄山僭号后,宠幸段夫人,爱她的儿子安庆恩,欲立他为太子。安庆绪颇有所闻,很是畏惧。严庄也怕变难一起对自己不利,便私下对安庆绪说:“君听说过大义灭亲吗?自古就有不得已而为者。”安庆绪暗中晓示说:“对。”严庄又对李猪儿说:“你侍奉君上的罪可数吗?不行大事,离死没有多少日子!’’遂与他定谋。至德二年正月初一,安禄山诏见群臣,疮痛很重,草草罢朝。这天夜里,严庄、安庆绪手持兵器在门外把守,李猪儿进入帐下,用刀捅了安禄山的腹部。安禄山眼睛看不见,摸不着佩刀,手击幄柱呼道:“是家贼!”一会儿肠子溃流在地,随即死了。矫称安禄山传位给安庆绪,仍伪尊他为太上皇。

  安禄山死,朝廷想要大举进攻。诏令郭子仪率军直趋京师。军队在谲水西,与贼将安太清、安守忠战斗,唐军失利,部队溃败。郭子仪退保武功,来到朝堂请罪。九月,随从广平王李做(即李豫)率蕃汉军队15万进攻长安。回纥派遣叶护太子率领J~000骑兵帮助唐朝讨贼。郭子仪与叶护太子在宴会上亲近修好,共同发誓要平定国难。郭子仪与贼将安守忠、李归仁在京西香积寺之北战斗,从午时至酉时,斩首6万级。贼将张通儒放弃长安,逃到陕郡。第二天,广平王李叔进入京师,城中老幼百万人,夹道欢呼,流着泪说:“没有想到今天又见到官军。”肃宗在凤翔听到捷报,群臣称贺。

  郭子仪收复了都城长安后,又奉命率军乘胜东进,攻打洛阳。洛阳守将安庆绪听说唐军前来攻城,慌忙派大将庄严、张通儒带领15万大军前去迎战。叛军在新店(河南省郏县西)与唐军相遇。新店地势险要。叛军依山扎营,居高临下,形势对唐军非常不利。

  郭子仪趁叛军立足未稳之机,选派2000名英勇善战的骑兵,向敌营冲杀过去,又派了1000名弓箭手埋伏山下,再令协助作战的回纥军从背后登山偷袭,自己则亲率主力与叛军正面交战。战斗打响之后,郭子仪佯装败退。叛军倾巢出动,从山上追赶下来。这时,突然杀声如雷,唐军埋伏的弓箭手像神兵一般从天而降,万箭齐发,无数的箭簇像雨点一样射向敌群。郭子仪又杀了个回马熗。这时,叛军的背后又传来高呼声:“回纥兵来了,快投降吧!”叛军前后被围,左右遭打。在唐军和回纥军的夹击之下,被打得一败涂地。庄严逃回洛阳,同安庆绪一起弃城北走,官军一举收复洛阳。

  郭子仪因功封为代国公。不久,郭子仪入朝,肃宗慰劳他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郭子仪顿首感谢。

  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节度使王思礼、北庭行营节度李嗣业、襄邓节度使鲁炅、荆南节度使季广琛、河南节度使崔光远、滑濮节度许叔冀、兴平节度李奂等九节度使60万军队围攻相州,讨伐安庆绪。皇帝因郭子仪、李光弼都是国家的元勋,难以相互统属,所以不设立元帅,只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

  从洛阳逃到相州的安庆绪,明知已被唐军困于死地,便以让皇帝位为代价,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率5万精兵杀来。

  以九节度使的兵力本来可以一举灭敌,但群龙无首,诸将各自为战,互不统属。鱼朝恩是监督和操纵九节度使最高官职人员,但他根本不懂兵法,不知用兵。这次联军战斗唐军损失严重,战马万匹,只剩三千,刀熗十万几乎全部丢掉。

  宦官鱼朝恩一向忌妒郭子仪,便把相州失利的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唐肃宗不明是非,信以为真,便削了郭子仪的兵权,以李光弼代替郭子仪的职务。

  上兀三年二月,河东发生叛乱,杀死统帅李国贞,太原节度邓景山也被部下所杀,朝廷对此很忧虑。而后辈的将帅没有能力弹压,势不得已,遂起用郭子仪出镇绛州(今山西新绛)。三月,郭子仪辞朝赴镇,肃宗身体不适,没有见一个朝臣。郭子仪请求说:“老臣受命,将死于外;没有见到陛下,是会死不瞑目的。”皇帝将他引到卧室内,对郭子仪说:“河东的事情,全都委托给卿了。”郭子仪呜咽流涕而出。郭子仪来到绛州,擒拿杀害李国贞的贼首王元振数十人,将他们处死。太原的辛云京听说郭子仪诛杀王元振,也将杀害邓景山的人诛杀,从此河东诸镇将帅皆遵奉国法。

  公元762年四月,李豫即位。内官程元振当权,认为郭子仪功高难制,巧行离间之计,奏准罢免郭子仪副元帅之职,让他充任肃宗的山陵使,督工皇陵的建造。

  史思明在相州替安庆绪解了围,自认为立了大功,要和安庆绪平分兵权。安庆绪不答应,史思明就把他杀了,吞并了他的军队,回到范阳,自称大燕皇帝。他听说郭子仪被夺去兵权后,于759年五月,从李光弼手中,夺取了洛阳,占据洛阳不久,就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杀死了。

  陷于内忧外患之中的唐代宗李豫,在危亡面前,不得不启用郭子仪,他任命雍王李适(即后来的德宗)为统兵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又向回纥借兵10万,攻打洛阳。史朝义败走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史朝义的部下田承嗣、李怀仙等见大势已去,遂率部向官军投降。公元763年正月,史朝义看到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便上吊自杀。至此延续了7年零3个月的安史之乱才算完全平定。

  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国力虚弱。由于讨伐北方叛军的需要,西部的军队,大部被撤走调离。吐蕃乘虚深入内地,大举攻唐,占领了陕西凤翔以西、邻州以北的10几个州。763年十月,又占领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很快打到长安城下,吓得代宗逃到陕州避难。于是,吐蕃兵占领了长安。他们把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立为皇帝,当自己的统治工具。纵兵焚掠,长安洗劫一空。

  朝廷在没有什么别的御敌之计的情况下,急忙下诏拜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郭子仪接到诏书时,只有骑兵20人。他从洛阳到武关,才收拾散兵游勇4000余人。到达陕西蓝田时,各路勤王之师才相继到达。为了共赴国难,共雪国耻,收复京城,各路大军都表示愿意接受郭子仪的统一指挥。

  郭子仪分析了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形势后,采取声东击西、虚张声势之计。他派羽林军大将长孙全绪,带领200轻骑,到蓝田城北面,白天擂鼓呐喊,夜晚燃起火把,牵制吐蕃兵力。佯作向蓝田城东进军的姿态。暗中亲率主力杀向蓝田城西。与此同时,他又派遣禁军将领王甫潜入长安,暗中连结京城中的少年豪侠作为内应。郭子仪迅速集中兵力,奋勇攻击,打得吐蕃措手不及。吐蕃兵直向蓝田城东冲杀,扑了空,方知中计,吓得惊惶失措。这时,京城中的内应,此起彼伏高喊:“郭令公(指郭子仪)亲率大军来了!”吐蕃兵陷入四面楚歌之中,不战而走,慌忙逃离。

  长安陷落15天,又被郭子仪收复。

  自吐蕃入侵后,皇帝的车驾东逃,人们皆归咎于程元振,谏官多次参奏他。程元振心中惧怕,又因郭子仪重立战功,他不想让天子回京,劝皇帝暂且以洛阳为都来避开吐蕃的侵寇,代宗同意了。下诏书多日后,郭子仪听说了,他极为不安,上书代宗,奏疏中说:

  长安之地,古代称为天府,右面控制陇、蜀,左面扼守崤、函二关,前有终南、太华的险峻,后有清渭、浊河的坚固,是神明的腹地,王者所都的地方,土地方圆数千,里,带甲之兵十余万,兵强士勇,雄视八方,有利则可以出击,无利则可以退守。近来,因吐蕃的侵逼,銮驾到东部去巡行。是因为六军之兵,向来就不是精练的部队,全都是些市肆屠沽之民,他们只是挂个虚名,来逃避国家的征赋,等到驱赶他们去打仗时,百人中没有一个能够胜任。也有的人暗中输献财物,以此请求免去军籍。另外宦官掩蔽各地的实情,致使各种政务都荒废了。遂使陛下振荡不安,退居于陕郡。这些都是因为委任的失当,怎么可以说是秦地不好呢!

  陛下所忧虑的是京师遭到剽掠,粮食不足,国用缺乏。依臣之见,只要轻征薄敛,抚恤百姓,简选贤才,托付老臣练兵御悔,中兴之功,旬月之间就可有所希望。

  代宗看过上表,流着泪对左右侍官说;“子仪尽心于国家,真正是社稷之臣。朕要急早回京师。”公元764年十一月,皇帝的车驾从陕州回宫,郭子仪伏地请罪,皇帝将车停下来慰劳他说:“朕没有及早用卿,所以才到这种地步。”便赐给他铁券(免死牌),在凌烟阁为他画像,以表彰他的兴唐之功。

  亲说回纥 大败吐蕃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社会内部矛盾重重,真是一波末平,一波又起。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叛变,屡引回纥、吐蕃攻唐。

  唐朝将领仆固怀恩是铁勒族人。安史之乱时,从郭子仪、李光弼作战,屡立战功。曾与回纥兵击败过史朝义,官至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等职。因没有得到封官加爵,对朝廷不满,妄图反叛。他的母亲得知后,骂他忘恩负义,还举刀要砍杀他,以绝后患。

  仆固怀恩与朝廷猜疑日深,终于背叛朝廷,顿集军队于汾州,寇掠并州、汾州下属各县作为自己的封邑。

  广德二年十月,仆固怀恩招引吐蕃、回纥、党项数十万部众南下,京师惶恐。皇帝召见郭子仪,问抵御戎兵之计。郭子仪说:“据臣所见,仆固怀恩不能有所作为。”皇帝问其原因,回答说:“仆固怀恩虽然号称骁勇,但他平素不得土心。仆固怀恩本是臣的偏将,其下边的人皆是臣的部曲,臣的恩信曾施及他们,今天臣为大将,他们必然不忍心以锋刃相向,因此知道他不能有所作为。”戎虏侵寇分州,郭子仪让他的长子朔方兵马使郭曜率军援救邻宁,与分宁节度使白孝德闭城拒守。仆固怀恩的前锋来到奉天,在城外挑战,诸将请用兵击之,郭子仪制止他们说:“客兵深入,其利在于速战,不可与他们争锋。他们都是我的部曲,缓之必然会叛离;如果逼迫他们,是加速他们战斗,开战则胜负不可言。敢言战的人,斩!”便加固城墙以待之,果然不战而退。

  仆固怀恩第一次人寇就这样被粉碎了。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八月,仆固怀恩不甘心失败,又勾引吐蕃、回纥、吐谷浑以及山贼等30万军队,先出兵侵掠同州,约期从华阴趋赴蓝田,直取长安。京师震恐。代宗急召郭子仪从河中回来,屯驻长安北面的泾阳城,抵御贼兵。

  郭子仪一军仅1万多人,被敌重重包围在泾阳。他命令部将四面坚守,自己亲率骑兵出没于前后左右侦察敌情。这时仆固怀恩在行军途中暴病已死,群凶无首,分营扎寨,各自为战。郭子仪心中暗喜。但敌众我寡,仗还是不好打。尤其是回纥兵,骁勇善战,又多于唐军5倍以上。不可一世的回纥王骄吟道:“威风凛冽气昂昂,塞外称雄无人言;鼓角声起催战马,诸蕃兵力我为强。”

  战则必败,退则被歼,如何是好?足智多谋的郭子仪决定智取,放弃力敌。他派自己的得力牙将李光瓒前去回纥大营游说。回纥王听说他是郭子仪派来的,疑惑地说:“令公还活着吗?仆固怀恩说天可汗(指唐朝皇帝)已经抛弃四海,郭令公也已谢世,中国无主,我们才随同他来的。如果他老人家健在,我们倒要见一见。”

  郭子仪深知只有争取回纥和唐军联合,重点打击吐蕃,才能取得这场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错过这个机会,战争的胜负,京城的安危不堪设想,他立即决定,亲自到回纥军营走一遭。

  郭子仪将要出去会见回纥将领,诸将劝谏说:“戎狄之心,不可相信,请不要去。”郭子仪说:“虏寇有数万之众,今天依靠实力无法相敌,况且至诚能感动神灵,何况是虏寇之辈!”诸将说:“请选铁骑500卫从。”郭子仪说:“那样适足以招致祸害。”说完只带几名亲随准备上马出发。这时他的儿子急忙赶来,拦住马头哭道:“回纥像虎狼一样凶狠,您身为国家元帅,怎么能冒这个危险呢?千万不能去送死!”郭子仪说:“现在国家更危险,我以至诚相待,亲说回纥退兵,国家转危为安,别的还有什么可顾惜的。”他的儿子还是拦着不放,郭子仪扬起马鞭,照儿子的手上打去,纵马奔驰。

  回纥首领药葛罗,怕唐军用计,赶紧叫部下摆开阵势,自己也搭弓上箭,准备射击。郭子仪远远看见这场面,干脆脱下盔甲,把熗也扔了,继续接近回纥。回纥首领看清后,赶忙上前迎接郭子仪。

  郭子仪两次从安史叛军手里收复两京时,曾经带领过借来的回纥兵,同他们可以说有过并肩战斗的情谊。他在回纥人中有很高的威信,回纥人一向称他为郭令公,表示对他的尊敬。郭子仪来到回纥营寨,他们一齐向他跪拜。郭子仪将他们扶起,与之痛饮叙谈,又派人送来罗锦,欢言如初。

  郭子仪对回纥说:“吐蕃本是我朝舅甥之国,朝廷没有辜负他们,而他们到这里,是不再为亲了。如果乘其不备倒戈一击,如拾地芥那样容易。他们的羊马遍野,长达数百里,这是天赐,不可失此机会。今天能驱逐戎兵战胜敌人,与我朝和好而凯旋,不亦善乎!”他们遂答应下来。

  郭子仪派遣朔方兵马使白元光与回纥会师。吐蕃知道他们的计谋,当天夜里逃跑。回纥与白元光穷追不舍。郭子仪率大军继其后,在灵武台西原大破吐蕃,斩首5万,生擒上万人,收取他们所虏掠的士女4000多人,缴获的牛羊驼马,300里内接连不断。

  高山景行 功德圆满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仪刁难他,曾想调到别的方镇去。这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以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以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让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从。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赴死心甘,只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好吗?”郭子仪听到他冤枉自己的话后,流着热泪对他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手扶手相对跪拜,前嫌尽释。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可是盗贼却没有抓到。人们怀疑是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并向皇上屡进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郭子仪对于祖墓被毁的原因心里也是明白的。他人朝时,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仪哭奏道:“臣长期主持军务,不能禁绝暴贼,军士摧毁别人坟墓的事,也是有的。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满朝的公卿大臣原来都很忧虑,怕郭子仪闹出事端,听了他的回奏后,都对他无限钦佩。郭子仪想到的是国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稳远比自己私事重要。

  郭子仪功德越高,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安庆绪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

  郭子仪处处做士兵的榜样。他领兵打仗从不侵犯百姓的利益。当时,连年战争,农村经济破坏,农民生活困难,负担很重,筹集军粮确实不易。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他不顾自己年迈力衰,亲自耕种。在他的带动下,官兵在休战时,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农业劳动。动乱时期,他的驻地丰收的庄稼到处可见。

  郭子仪不仅得军心民心,事奉圣上也很忠心勤谨。无论是手握强兵,还是方临戎敌,诏命他何时入朝,他从未迟延过。在他被幸臣鱼朝恩谗毁,削去兵权后,仆固怀恩率10万大军进逼京师,正当用人破敌之急,朝廷恢复和加封他为太尉,分宁、泾原、河西及朔方招抚观察使,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等一系列虚职和实职。郭子仪从不把打仗破敌当作升官发财的敲门砖,他坚决要求辞去太尉之职,只保留招抚观察使一职即可。他上奏说,自兵乱以来,纲纪破坏,时下与人比高低、争权势已成风尚流行,他希望朝中兴行礼让,就由自己开始实现。他还说,自己早巳懂得知止知足的道理,心中惧怕盈满之患。等到秩序安定,仆固怀恩被擒,往昔的官爵决心一无所受。经过他再三恳让,才辞掉了太尉之职。但这位四朝柱石,卫国功臣,理应受到宠遇。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德宗尊他为“尚父”。他既富贵而且长寿,后代繁衍安泰。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要官员。孙子有数十人之多,当孙子来问安,他都无法分辨谁是谁,只是颔首而已。有一出戏《打金枝》,反映了他家兴旺热闹的场面。戏的故事是,郭子仪70大寿,全家的人全来拜寿,只有他的六儿媳升平公主没到。儿子郭暖气愤之下打了皇帝的金枝玉叶,还斥责道:“你依仗皇父就不来拜寿,我父还不愿意当皇帝呢!”郭子仪知道儿子打了“金枝”以后,带着儿子就去向代宗皇帝请罪。代宗对郭子仪说:“儿女闺房琐事,何必计较,老大人权作耳聋,当没听见这回事算了。”郭子仪谢过皇恩,回家后把儿子痛打一顿,小两口又和好如初了。

  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日,郭子仪以85岁的高龄辞世。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日,郭子仪以85岁的高龄辞世。德宗沉痛悲悼,废朝5日,下诏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他。按律令规定一品官坟墓高1丈8尺,特下诏给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还到安福门临哭送行。生前死后,哀荣始终。[/td][/tr][/table]

[table=600,#ffffff,#205867,1][tr][td][color=#205867][b]【李光弼】[/b][/color]
李光弼
  (708~764) 唐中叶名将。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父楷洛,本契丹酋长,于武则天时附唐。光弼少善骑射,历任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北)、河西(今甘肃武威)将校。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次年,光弼被子仪荐为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节度使,又加河北采访使,领朔方兵五千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收常山(今河北正定),会合郭子仪军大破禄山将史思明,河北十亲郡复归唐。光弼欲攻安史巢穴范阳(今北京),值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失守,长安陷落,乃返军据守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肃宗至德二载(757),史思明、蔡希德以十余万众围攻太原。太原只有河东兵约万人,光弼鼓励士卒,多方备御,思明不能得逞。后安庆绪(安禄山子)杀父自立,思明归范阳,留蔡希德继续攻城。光弼乘其懈怠,出兵反击,大败叛军。乾元元年(758),子仪、光弼等九节度使联兵围安庆绪于相州(今河南安阳)。二年,史思明自范阳来援庆绪,唐诸军战败并溃,唯光弼军不散。代宗命光弼代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入洛阳。时史思明已杀安庆绪,称大燕皇帝,遣军攻河南诸州。光弼以洛阳城大难守,遂撤出官吏百姓,弃空城,率全军扼守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东南)。思明入洛阳,于河南掘沟筑月城,与光弼相持。次年,光弼大败思明于河阳,乘胜收复怀州(今河南沁阳)。上元二年(761),宦官鱼朝恩、大将仆固怀恩奏称叛军不难扫除,肃宗乃促光弼速攻洛阳,光弼被迫进军,战于北邙(今河南洛阳北),唐军大败,河阳、怀州均陷。光弼退守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入朝,肃宗不加罪责,命其以太尉充河南副元帅,都统河南等五道行营节度使,镇临淮(今安徽盱眙北)。此时,史思明已被其子史朝义所杀,朝义遣军南侵申(今河南信阳)、光(今河南潢川)等十三州,自领精骑围宋州(今河南商邱南)。光弼移镇徐州(今属江苏),击败叛军,宝应元年(762),进封临淮郡王。当时浙东袁晁起义,光弼遣军镇压。

  唐代宗李豫即位后,信任宦官程元振、鱼朝恩,两人皆与光弼不协,力图中伤。光弼自镇临淮,二三年间不敢入朝。他历来治军严肃,发布命令时,诸将不敢仰视。至是,朝廷屡次征召,他皆迁延不至,诸将因此不听指挥,光弼羞愧成疾,广德二年(764)卒于徐州。[/td][/tr][/table]

[table=600,#ffffff,#205867,1][tr][td][color=#205867][b]【苏定方】[/b][/color]

苏烈,字定方,生于公元592年,冀州武邑(今属河北省)人,后迁居始平(今陕西兴平以南)。历任唐朝左武侯中郎将、左卫中郎将、左骁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之职,封邢国公,加食邢州、巨鹿三百户。他从一员普通战将,靠战功累迁为禁军高级将领,并以其先后灭三国、擒三主的非凡战绩和正直的为人而深受太宗和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屡委以重任,是唐初朝廷的一员得力干将。

  少年悍将

  隋炀帝大业末年,黄河流域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苏定方之父苏邕率乡里数千人组成地主武装,协助当地郡守镇压农民起义军。其时,还只是一名少年的苏定方便以作战悍勇而闻名乡间,史载“定方骁悍多力,胆气绝伦,年十余岁便随父讨捕,先登陷阵”。苏邕死后,苏定方奉郡守之命指挥起这支队伍,“讨捕”之事很快便有了起色,“定方领兵破贼首张金称于郡南,手斩金称;又破杨公卿于郡西,追奔二十余里,杀获甚众”。其后,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英雄逐鹿中原,隋朝统治土崩瓦解。苏定方又先后投于窦建德和刘黑闼的帐下,为建德部将高雅贤之养子,斩将夺旗,“攻城陷阵,定方每有战功。”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消灭了割据势力,刘黑闼兵败身死,苏定方遂回归乡里,过起了隐居生活。

  从征东突厥

  贞观初年(公元627年),苏定方被人所说动,离开家乡,效力于朝廷。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苏定方随李靖出征东突厥。两军大战于碛口(碛,音器,今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之西南),“定方率二百骑为先锋,乘雾而行”,离敌军一里许,突然雾散,定方当机立断,挥军掩杀,歼灭突厥数百骑,突厥首领颉利(颉,音鞋)及隋公主狼狈逃走,余众皆伏地而降。由于在此次征服东突厥的战争中,苏定方表现突出,班师后即被提拔为左武侯中郎将。高宗永徽年间又迁为左卫中郎将。

  初战西突厥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苏定方随左卫大将军程知节征讨西突厥贺鲁部,苏定方任前军总管。此次战争,西突厥出动了大批精锐骑兵。唐军至鹰婆川,“突厥有二万骑来拒,…突厥别部鼠尼施等又领二万余骑续至”。两军展开恶战,唐军前锋苏海政部受阻不进。此时苏定方正率部在山间休整,无意中发现突厥主力就在对面山岭上,便“率五百骑驰往击之,贼众大溃,追奔二十里,杀千五百人,获马二千”,突厥人马遭受突然袭击,死伤惨重,所弃军需物资“绵亘山野,不可胜计”,战况出现了转机,开始变得对唐军有利起来。但是由于副大总管王文度的嫉妒和大总管程知节怯敌,致使唐军没有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而是整日在原地操演,致使“马多瘦死,士卒疲劳,无有战志”。对此定方心如火焚,进言道:“本来讨贼,今乃自守,马饿兵疲,逢贼即败,怯懦如此,何功可立?”最终唐军无功而还,大总管程知节、副大总管王文度等人皆因胆怯畏战和参与杀俘谋财被撤职查办,唯苏定方却因主战有功而被提升为行军大总管。

  再征西突厥—俘贺鲁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与西突厥的战争再一次爆发,擢升为行军大总管的苏定方总督唐军,“自金山之北指处木昆(西突厥将领)部落,大破之。”唐军攻势如潮,给各部突厥以极大压力,逼使其中一部共万余帐来降。苏定方一面安抚降众,一面继续挥军深入。突厥首领贺鲁率十万人马来拒唐军,而此时定方手下仅万余人,据《旧唐书·苏定方传》记载,当时情形十分险恶,

  “贼轻定方兵少,四面围之,”面对这以一比十的形势,苏定方临阵不乱,沉着指挥,他命步兵列阵据守中央开阔地,集中所有长兵器向外;他亲率精锐骑兵,排阵予北面高坡。突厥大军先冲击唐步兵阵,三冲末动,于是“定方乘势击之,贼遂大溃,追奔三十里,杀人马数万”。在这次战斗中,苏定方发挥了高超的战术指挥水平,扭转了局面,使唐军从气势压倒了对方。第二天,苏定方未给敌人以喘气的机会,率唐军又起攻势,逼使贺鲁手下众将纷纷来降,唯贺鲁带亲兵数百骑逃脱。唐军乘胜追击,所过之处蕃邦部落莫不归附,追至伊丽河(今新疆伊犁河),又与贺鲁残部发生激战,贺鲁残军几乎遭到全歼。但是贺鲁却再一次逃脱,于是苏定方“遣副将萧嗣业追捕之,至石国(今苏联塔什干一带)擒之而还。”

  这次击败西突厥,苏定方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了唐高宗的赏识,为此在京都长安举行了盛大的仪式以庆祝唐军的胜利,史载“高宗临轩,定方戎服操贺鲁以献”。当时苏定方真可谓是八面威风,他因功升迁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其子苏庆节也被封为武邑县公。

  平定葱岭之乱——俘多曼

  不久,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昆仑山等一带)三国复叛,叛军首领多曼自恃兵勇城坚,以马头川为据点,不断侵扰。苏定方受诏为安抚大使,率兵讨伐。这一次作战,苏定方改变战术,“选精卒一万人,马三千…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到天明时,唐军离城只有四十里了,由于唐军出乎意料地直捣其老巢,“多曼大惊,率兵拒战于城门之外”,两军交战,叛军大败,退守城池,苏定方指挥军队将城门死死堵住。等到晚上,各路唐军纷纷赶到,四面围困,并伐木制造攻城器械,遍布城下。多曼自知不免,只得出城投降。这次由于苏定方派出快速部队长途奔袭,直插叛军心脏,完全打乱了叛军的计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兵贵神速’这一军事原理得到出色运用的战例。

  待凯旋回朝,唐高宗在乾阳殿又一次召见了苏定方,“定方操多曼特勒献之”。从此葱岭以西平定,苏定方因功“加食邢州钜鹿三百户,转左卫大将军”。

  东征百济——俘义慈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坐镇太原,授苏定方为“熊津道大总管,率师讨百济(今朝鲜)”。大军至熊津江(今朝鲜南部锦江)口时,百济军队早已据江为天险,与唐军对峙。此年苏定方已69岁,但仍身先士卒,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他率决死队强渡大江,靠山布阵,与百济军队激战,为大批唐军登陆争取时间,百济人抵挡不住,死数千人而溃。而苏定方“于岸上拥(指挥)阵,水陆齐进,飞楫鼓噪…”,可以想象当时唐军在苏定方的调遣之下势如破竹,一泻千里,场面极其壮观。待离敌都城20里时,“贼倾国来拒,(唐军)大战破之,杀虏万余人,追奔入郭(城)”,逼使百济王义慈及太子隆弃王位而“奔于北境”。唐军遂继续进军,围困其皇城。此时由于城内百济王之次子泰自立为王,引起皇室内讧,百济王嫡孙文思引本部向唐军投降,唐军趁势加紧攻城,迫使泰开门投降,随后百济大将称植又押百济王义慈来降,接着太子隆又率各城守将来降,于是百济平定。

  史载:“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作为一员战将,苏定方与历代将领一样,为朝廷东征西战,征战一生,但其所创建的战功却是少见的。

  正直的一生

  苏定方征战一生,所得赏赐无数,但他为人正直,不义之财分文不取。据《新唐书·苏定方传》记载:永徽年间,他随程知节第一次征西突厥,军至恒马城时,有突厥部落来降,副大总管王文度出主意要把降兵统统杀死,私分其资财。定方日:“如此自作贼尔,何成伐叛。”文度不从。及分财,唯定方一无所取。也正由于苏定方为人正直,因此深得皇帝的信任,当他平定葱岭叛乱,得胜还师,受到高宗召见时,一旁有官员请求高宗依法处罚被俘的叛将,而苏定方却顿首日:“意许不死,原丐(饶)其命。”帝日:“朕为卿全信”,于是饶了叛将多曼等人的性命。

  苏定方卒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时年76岁,高宗闻讯极伤惜,下诏追赠幽州都督之职,谥日:“庄”。

  由于唐初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关系比较复杂,突厥贵族为扩充实力,经常派军队南下掠夺人口和牲畜。唐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发动战争进行报复,苏定方正是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表现得极有生色的人物之一。虽然唐对外发动的每次战争都造成少数民族人员的大量伤亡,但从历史的观点上看,适度的征伐确实对国家的统一起到了保障作用,也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加速、巩固盛世的形成,这也就是当时唐朝对外所采取的征讨与安抚并重,软硬兼施的政策。苏定方作为唐初朝廷的一员大将也为巩固唐朝作出了贡献。[/td][/tr][/table]

[table=600,#ffffff,#205867,1][tr][td][color=#205867][b]【张巡】[/b][/color]
张巡,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关于张巡籍贯,《旧唐书》本传载为蒲州河东,《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旧唐书》早出,应以为准。后人也多采《旧唐书》所载,如《全唐诗》、乐史《太平环宇记》即是)他生于唐中宗景龙二年( 708年),卒于唐肃宗至德二载( 757年)。

  张巡少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为文不打草稿,落笔成章,长成后有才干,讲气节,倾财好施,扶危济困。

  张巡开元(713——741年)末中进士第三名,初仕为太子通事舍人。天宝年间(742——755年),调授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令,政绩考核为最高等,任期满后回京。当时,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志执掌朝政,权势显赫,留京待迁的官员纷纷走杨国忠的门路。这时有人劝张巡去拜见杨国忠,但被他拒绝了。因不愿阿附权贵,尽管他政绩突出也未能迁升高官。不久,他调授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

  真源地处中原,豪强地主很多,他们与官府相勾结而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其中以官僚豪强华南金最为横暴,当地人称“南金口,明府手”。张巡到真源之前对华南金即有所耳闻,及他一上任即将华南金关押起来,然后依法惩杀。之后,赦其党羽,威恩并施,从此人人向善,莫敢违法。张巡为政简约,人民安居乐业。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755年),安史兵兴。次年正月,安史部将张通晤攻陷宋(今河南商丘)、曹(今山东曹县西北 70里)等州。谯郡(今安徽毫县)太守杨万石慑于叛军威势欲举郡迎降,逼迫张巡为其长史(副职),并以此身分迎接叛军。张迎接到委命后,却率属部哭祭皇帝祖祠,誓师讨伐叛军。当时,单父(今山东单县)县尉贾贲也起兵拒叛,击败了张通晤后,进兵至雍丘(今河南杞县),与张巡会合,共有兵二千人。

  雍丘县令令狐潮想投降叛军,率军击败北上抗击叛军的淮阳(今河南淮阳)军队,并将所俘将土捆于庭院准备杀死。值此,令狐潮因故出城,被捆士兵乘机解开绳索,杀死看守,闭城拒纳令狐潮,同时召贾贲、张巡入城。贾贲、张巡入城后杀令狐潮妻子,据城自守。当时吴王李祗为灵昌(今河南滑县)太守,奉诏统率河南抗叛军队,他得知贾贲、张巡进占雍丘后,即授贾贲为监察御史。不久,令狐潮引叛军攻雍丘,贾贲率军出城抵御而战死。此后,张巡领导军民继续英勇杀敌,从而赢得了军民的信任。张巡将战况上报李祗后,李祗即委命张巡率雍丘军民抗击叛军。

  令狐潮在初攻雍丘失败后,又引叛将李廷望率众四万攻城,一时人心震恐。但张巡沉着冷静,布置一些军队守城,其余分成几队,亲自率领向叛军发起突然攻击。叛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次日,叛军建造与城同高的木楼百余座从四面攻城。张巡命人在城上筑起栅栏加强防守,然后捆草灌注膏油向叛军木楼投掷,使叛军无法逼近。张巡又寻机进击叛军,致使叛军木楼攻城之策失败。之后,敌攻我守,相持60天,大小数百战,令狐潮终于被击败退去。

  令狐潮经过休整后又一次进行反扑,在其大兵临城后先劝诱张巡投降,但遭到张巡严词拒绝,令狐潮羞愧而去。当时张巡固守孤城,又无朝廷消息,所部将领六人劝张巡出降。张巡表面许诺,次日,张巡于府衙设皇帝画像,率全军将士朝拜,然后将劝降六人责以大义斩首,这样更坚定了将士守城的决心。

  由于长期守城,雍丘存粮已经不多,正在这时,张巡得知令狐期将从睢阳渠(沟通汴淮二河之渠)运米数百船经过雍丘城,于是派兵夜间出战。叛军猝不及防,纷纷逃命。张巡不仅缴获上千斛盐米,还追杀叛军无数。

  到当年七月,令狐潮又勾结叛将崔伯玉围攻雍丘。这次令狐潮先派四名使者入城劝降,张巡杀掉四名使者,然后将其随从押送李祗。至此,张巡率千人之众,坚守孤城四月,抗击敌众几万人,每战克捷。当时,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屯守彭城,特命张巡为抗叛先锋。

  此后,形势更加恶化,迫于形势,张巡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及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县令姚阎合在一起。之后,他们派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领兵北上抗击叛军,并在宁陵北击败杨朝宗,斩叛将20人,杀敌一万余人,投敌尸于睢阳渠中,渠水为之不流。杨朝宗幸免一死,连夜逃去。这次战后,张巡接到朝廷诏书,被封为主客郎中,兼河南节度副使。

  睢阳地当睢阳渠要冲,位置非常重要。至德二载( 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与杨朝宗合,共十几万人,进攻睢阳。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上固守,从早至午,接战20余次,土气不衰。许远自以才能不及张巡,推张巡为主帅,而自己管筹集军粮和战争物资。张巡任主帅后首先清除了内部叛将田秀荣,然后率军出城主动袭击叛军,将叛军打得大败而逃,并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张巡把这些战利品都分给了将土,自己分毫不要。这次大捷之后,朝廷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待御史;姚(门言)为吏部郎中。

  到了五月,正是麦熟时节,叛军在城外收麦以充军粮,张巡在城上看到后,集结士兵,擂鼓作出欲战的样子。叛军见状立刻停止收麦待战。这时,张巡止住擂鼓,让军士作出休息的样子,叛军见状放松了警惕。张巡抓住时机命南霁云率军大开城门突然冲出,直捣尹子琦大营,斩将拔旗。与此同时,有叛军大将率一千余骑兵直逼城下招张巡投降。张巡在城上一边与敌将答话,一边暗命勇士几十人手持钩、陌刀、强弩从城上吊下潜入无水的护城壕中,趁城外叛军依仗人多势众并不戒备时,勇士们奋勇杀出,叛军猝不及防损伤了很多人马。

  到了当年七月,叛军再次围城。这时士兵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饥了只好吃树皮和纸。守军也只剩千余人,瘦弱得拉不开弓,而且外无救兵。叛军了解情况后决定强攻睢阳,他们先用云梯爬城。张巡命士兵用钩杆将云梯顶翻,随即又从城上投火焚烧云梯,这样,叛军用云梯攻城就失败了。之后,叛军作了一番整顿,又用钩车、木马攻城,但当他们靠近城墙时,又被城上投下的石块砸得七零八落。叛军见状停止攻城,又围城挖壕,壕外再加筑栅栏,以作长期围困。这时城中守军很多因饥饿而死去,留存又大多伤残疲惫不堪。这时,张巡杀其爱妾,煮熟犒赏将士。许远也系其奴僮给士兵吃。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铠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来吃了,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巡还对接近城墙的叛军将领晓以忠义,劝其反正。而被张巡策反的李怀忠等许多人,都能死心扬地的帮助张巡守城。

  为了加强睢阳守卫,张巡派部将南霁云从城东门杀出搬请救兵。但拥兵临淮的贺兰进明,驻守彭城的许叔冀、尚衡等都观望不肯发兵。只有驻守真源的李贲援助战马百匹;宁陵守将援助兵三千,但这些士兵由南霁云率领杀开敌围进到睢阳城后,只剩下一千多人了。

  叛军得知张巡请援无望,又加紧攻城,至此城已很难坚守了。守城将士商议突围而去,但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如果失守,叛军会大举南下,蹂躏江、淮。再说守城士兵已饥惫不堪,弃城而逃,必无生理,所以最后仍决定坚守。直到当年十月,当叛军再次攻城时,守城士兵已无战斗能力,睢阳城终于被叛军攻破,张巡、许远及以下将上都成了叛军的俘虏。张巡毫无惧色,非常镇定。叛军主帅尹子琦劝他投降。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于是,尹子琦将张巡及其部将南霁云、姚(门言)、雷万春等36入同时杀害。张巡终年49岁。许远也在押送洛阳途中被杀。

  张巡坚守睢阳,与占优势的叛军前后进行了 400余战,杀死敌将 300人,士兵12万人。当时战斗进行得非常残酷,张巡督战时“大呼辄齿裂血面,嚼齿皆碎”,及“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睢阳血战是安史之乱时期最惨烈的战役。张巡、许远死守睢阳,有力地阻止了叛军的南下,江淮及江汉的保全对战争的最后胜利,赢得了丰厚的经济来源。

  张巡在抗击叛军中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以战略而言,他认识到坚守睢阳可屏障江淮的重要意义;以战术而言,他“用兵未尝依古法,勒大将教战,各出其意。或问之,答曰:‘古者人情敦朴,放军有左右前后,大将居中,三军望之以齐进退。今胡人务驰突,云合鸟散,变态百出,故吾止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上下相习,人自为战尔。’”表现了不泥古法、灵活多变的战术思想。张巡还能赢得部下的尊敬、信赖和拼死相助,每次战斗,张巡都“不亲临行阵,有退者,巡已立其所,谓曰:‘我不去此,为我决战。’士感其诚,皆一当百。待人无所疑,赏罚信,与众同甘苦寒暑,虽厮养,必整衣见之,下争致死力,故能以少击众,未尝败。”[/td][/tr][/table]

[table=600,#ffffff,#205867,1][tr][td][color=#205867][b]【薛仁贵】[/b][/color]

 薛仁贵,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生于隋大业九年(613年),卒于唐永淳二年(683年),主要事迹在唐太宗、高宗时期。

  薛仁贵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长成务农,娶妻柳氏。

  唐贞观后期,唐太宗想亲征高丽,从贞观十八年( 644年)秋开始,即调集军资粮草和招募军士,积极进行战争准备。薛仁贵就到将军张士贵处应募,被收为部属。不久,唐太宗亲征高丽,张士贵军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骑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从此,薛仁贵名闻三军。

  贞观十九年( 645年),四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六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这时,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即穿上异于众人的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败。站在高处观战的唐太宗望见,战后特召见薛仁贵,赐马二匹,绢40匹,生口10人为奴,并提升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职守皇宫玄武门(北门)。及唐征高丽还军,唐太宗还特对薛仁贵说:“朕旧将皆老,欲擢骁勇付之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虎将。”并加封薛仁贵右领军郎将。

  征高丽后到唐高宗时期,薛仁贵一直守卫玄武门。永徽五年( 654年),唐高宗行幸万年宫(在今陕西麟游县西),第一天夜里就遇山洪暴发,直冲万年宫北门,卫士们见水势凶猛各自散去。而薛仁贵登门向宫内呼叫水至,唐高宗听到喊叫,急忙出宫跑到高处。当唐高宗回头看时,大水已经涌进了他的寝殿。躲过大难,唐高宗感激薛仁贵,特赐薛仁贵御马一匹。

  显庆三年( 658年),唐高宗命程名振征讨高丽,以薛仁贵为其副将。薛仁贵于贵端城(位于今辽宁浑河一带)击败高丽军,斩首三千余级。第二年,薛仁贵又和梁建方、契必何力等,与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当时,薛仁贵手持弓箭,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所射者无不应弦倒地。接着,又与高丽军战于石城,遇善射敌将,杀唐军十余人,无人敢当。薛仁贵见状大怒,单骑突入,直取敌将。那个敌将慑于薛仁贵勇武,来不及放箭,即被薛仁贵生擒。不久,薛仁贵与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将土,战后他因功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

  龙朔元年( 661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回纥。临行,唐高宗特在内殿赐宴,席间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唐高宗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

  郑仁泰、薛位贵率军赴天山后,回纥九姓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回纥大败,所降全部坑杀。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人。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土长歌入汉关。”从此,回纥九姓衰败,不再为边患。

  乾封元年( 666年),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死,其于泉男生继位,但为其弟泉男健驱逐,特遣使者向唐求救。唐高宗派庞同善、高品前去慰纳,为泉男健所拒,于是,唐高宗命薛仁贵率军援送庞同善、高品。行至新城,庞同善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得知后,率军及时赶到,击斩敌首数百级,解救了庞同善。庞同善、高品进至金山,又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闻讯后,率军将高丽军截为两断奋击,斩首5000余级,并乘胜攻占高丽南苏、木底、苍岩二城,与泉男生相遇。对此,唐高宗特下诏慰勉薛仁贵。接着,薛仁贵又率两千人,进攻高丽重镇扶余城,这时,部将都以兵少,劝他不要轻进。薛仁贵说:兵“在善用,不在众”,于是率军出征,这次战役,他身先士卒,共杀敌万余人,攻拔扶余城,一时声威大振,扶余川40余城,纷纷望风降附。这时,唐又派李绩为大总管由他道乘机进攻高丽。薛仁贵也沿海继进,与李绩合兵于平壤城,高丽降伏。之后,唐高宗命薛仁贵与刘仁轨率兵二万留守平壤,并授薛仁贵为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兼安东都护。薛仁贵受命后,移治平壤新城。他任安东都护期间,抚爱孤幼,存养老人,惩治盗贼,擢拔贤良,褒扬节义之士,高丽士民安居乐业。

  薛仁贵任安东都护时,吐蕃渐趋强盛,击灭了羌族建立的吐谷浑,又侵略唐西域地区。为此,唐高宗调任薛仁贵为逻婆道行军大总官,并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将,率军十余万人,征讨吐蕃。

  薛仁贵奉命西行,军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今青海湖西布哈河),将趋乌海(今青海光海县西南苦海),薛仁贵对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说:“乌海地险而瘴,吾人死地,可谓危道,然速则有功,迟则败。今大非岭宽平,可置二栅,悉内辎重,留万人守之,吾倍道掩贼不整,灭之矣。”郭待封自愿留守,薛仁贵又嘱咐他千万不可轻举妄动。

  薛仁贵安排好后,率部前往乌海,及至河口,遇吐蕃守军数万人,薛仁贵率军一阵冲杀,斩获殆尽。薛仁贵收其牛羊万余头,鼓行而西,直逼乌海城,然后派千余骑兵回大非川接运辎重,但这时郭待封已被吐蕃击败。薛仁贵因无辎重接济,退军大非川。至此,吐蕃调集40万大军前来进攻,唐军抵敌不住,大败。但吐善并不穷逼,以唐军不深入为条件与唐议和,薛仁贵不得已应允,然后率败军东归。战后,他因败绩被免为庶人。

  不久,高丽地区相率叛唐。唐高宗起用薛仁贵为鸡林道总管,以经略辽东。任内,薛仁贵因事违法,贬象州,后遇赦免而还。

  薛仁贵晚年,吐蕃势力向北发展,阻断瓜(治今甘肃安西东南)、沙(治今甘肃敦煌),同时,突厥也不断侵扰唐北境。这时,唐高宗念及薛仁贵功劳而召见他,之后,任用他为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兼代州都督,率军前往云州(今山西大同市)击突厥。突厥闻薛仁贵复起为将,都非常害怕,不敢当其锋,一时奔散。薛仁贵乘势进击,大破突厥,斩首万余级,俘获两万人,及牛马羊三万余头。

  薛仁贵于永淳二年( 683年)去世,终年70岁。死后,朝廷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府还特造灵舆。护丧还归故里。

  薛仁贵为唐朝名将,勇于力战,长于用兵,深于谋略,建立了赫赫战功,从而为唐前期的强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不过他在战争中有时治军不严,纵兵掳掠,收受赂贿,又往往斩杀过多,失之残酷。薛仁贵还忠于职守,从他任安东都护时的情况看,也有一定的理政才能。[/td][/tr][/table]

[table=600,#ffffff,#205867,1][tr][td][color=#205867][b]【尉迟恭】[/b][/color]
尉迟恭(公元585年 ——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乡里,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并和宋金刚率军南下,陷唐晋阳、浍州,大败李渊军队,俘虏了永安王李孝基及独孤怀恩、唐俭、于均、齐世良等 5名唐将。公元 620年被李世民战败于美良川,复被围困在介休,经劝降,他和刘武周的另一将领寻相归附了唐朝。李世民让他当右一府统军。时隔不久,寻相等又相继反叛李世民,一些部将对尉迟恭也产生了怀疑,把他囚禁起来,并对李世民说:“敬德骁勇绝伦,今既囚之,心必怨望,留之恐为后患,不如遂杀之”。世民笑着说:“如果尉迟恭真要叛变,他那能在寻相之后呢?”于是令人释放了他,引入室内,赏赐了不少金银财物,并说:“大丈夫处世以义气相投,小小误会你不必介意,我怎能听信那些谗言相害于你呢!请多体谅。如果你真的想走,这些东西就算我送给你的,也不枉我们交往了一场”。

  当时,李世民正与王世充交战。有一天,他带了 500骑兵观察地形,王世充率步、骑万余突然把他们包围起来,世充猛将单雄信挥熗直刺李世民。尉迟恭见情况危急,不顾一切,大喝一声,把单雄信刺于马下,保护李世民冲出重围。这时,正好大将屈突通带领大部队冲杀过来,合兵攻击,王世充大败,被斩获6000多人,其冠军大将军陈智略也被俘虏。从此,李世民对尉迟恭更加信任,尉迟恭亦对唐一片忠心,跟世民屡战沙场,败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立下了汗马功劳。

  尉迟恭善于避矛,又能夺敌矛返刺。齐王李元吉知道后,请去掉矛头与之较量。元吉多次突刺都不能中,反而被敬德夺走 3次,内心感到莫大耻辱,但也发现尉迟恭确实是员战将,为了和他兄长李建成共同对付李世民,他们用重金收买不成,决计铲除李世民这个羽翼,派人多次行刺。尉迟恭知道后,索性大开门户,安然而卧,刺客数次入室,始终不敢下手。继而元吉又在其父李渊面前诬陷尉迟恭,被下狱问罪。经世民多方面周旋,才免于被害。

  武德九年(公元 626年)六月初四,历史上发生了“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针对兄建成、弟元吉联合争夺皇位的情况,在群臣的参谋下,率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伏兵于玄武门。那天,建成、元吉照例上朝,走到临湖殿,发现有变,拨马急走,建成被李世民射死。这时,尉迟恭率70骑继至,射元吉坠马。世民坐骑跑入林中被树枝所挂跌倒,元吉很快赶到夺下弓,扼住了世民喉头,在这危急关头,敬德驰马赶到,元吉拔腿便逃,被一箭射死。

  当时,李渊正在宫苑海池泛舟游玩,李世民今尉迟恭前去“警卫”。尉迟恭披甲持矛直奔那里,李渊见后大吃一惊,喝问:“今日乱者为邪?卿来此何为?”尉迟恭回答说秦王以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这时,建成、元吉部下已杀进宫来,尉迟恭请李渊下道手喻,命令所有部队归李世民指挥。李渊见大势已去,只得依从。事变结束之后,不少人主张把建成、元吉死党 100多人处死,并没收其家产,尉迟恭坚决反对,他说:“罪在二凶,既伏其诛;若及支党,非所以求安也!”李世民采纳了他的意见,对建成、元吉余党不再过问。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尉迟恭官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这一年突厥犯境,李世民今尉迟恭前去迎敌,他率轻骑直入敌阵,杀其大将,突厥败走。贞观十一年(公元 637年),李世民大封功臣,以尉迟恭为宜州刺史,改封鄂国公。贞观十三年(公元 639年)二月的一天,李世民问尉迟恭:“有人常说你反,这是什么原因”?尉迟恭回答说:“我能反吗?我从皇上征讨四方,身经百战,能够幸存,实在是锋镝余生。今天下已定,还疑我反叛吗”?说罢脱衣扔地,露出身上熗箭伤疤。世民感动地说:“请你赶快穿上衣服,正是由于我不怀疑,才对你说这番话哩”。不久李世民又想把女儿嫁给他,尉迟恭叩首:“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为了褒彰功臣,李世民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恭等24名功臣像画在凌烟阁上,他还常去观赏,以表对功臣的赞赏和纪念。

  尉迟恭晚年闲居,学延年术,修饰池台,谢绝宾客。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 658年)二月去世,享年74岁,李治亲为他“举哀”,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前去哀悼。[/td][/tr][/table]

[table=600,#ffffff,#205867,1][tr][td][color=#205867][b]【刘武周】[/b][/color]
刘武周,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德五年(622年)。祖籍河间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迁居马邑(今山西朔州)。

  刘武周出生于豪富之家。年轻时骁勇善射 ,喜结交豪侠 ,后离家前往洛阳,投奔隋太仆杨义臣。大业八年至十年(612至614年),隋炀帝杨广曾三次进攻高丽,刘武周应募东征,因军功被提拔为建节校尉。东征师还,刘武周返归马邑,担任鹰扬府校尉。

  大业十三年( 617年),刘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赈贫,驰檄境内,得兵万余人,自称太守。为了立稳脚跟,他派遣使者依附于突厥。隋雁门郡丞陈孝意、虎贲将王智辩合兵征讨刘武周,将他围困于桑乾镇( 今山西山阴南 )。刘武周援引突厥骑兵共击隋军,王智辩兵败被杀,陈孝意奔还雁门。刘武周趁势袭破楼烦郡,进取隋炀帝的行宫汾阳宫。为了取得突厥进一步的扶持,刘武周将俘获的隋朝宫女献给突厥,突颜始毕可汗以战马回报他。刘武周如虎添翼,兵威益振,攻陷定襄,又回军马邑。突厥为了扶植地方割据势力,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刘武周自称皇帝,改元天兴,之后,引兵围攻雁门,围城百余日。陈孝意悉力拒守,粮尽援绝,其部下张伦将他杀死,举城投降刘武周。时易州起义军领袖宋金刚,原与魏刀儿联合,因被窦建德打败,引4000余众投奔刘武周,更壮大了其声势。刘武周素闻宋金刚善于用兵,得之甚喜,封宋金刚为宋王,委以军事,并分一半家产给他。宋金刚休去原妻,聘刘武周的妹妹为妻。

  唐武德二年( 619年)三月,刘武周接受采金刚“入图晋阳(今山西太原),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率兵 2万南侵并州(治所晋阳),四月,联合突厥,驻扎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北),兵锋甚盛。唐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率步卒抵御,至则覆没。刘武周遂袭破榆次(今山西榆次)。五月,刘武周攻陷平遥。六月,占领介州(今山西介休)。唐高祖派遣太常少卿李仲文为行营总管,与左卫大将军姜宝谊率兵救援并州,被刘武周的将领黄子英击败于雀鼠谷(在今山西介休境)。唐高祖又派右仆射裴寂为晋州道(今山西临汾)行军总管,督军抗击刘武周。八月,裴寂至介休,宋金刚据城拒之,双方战于索原度(在介休介山下),唐军全军溃败,裴寂只身逃回晋州。刘武周势如破竹,进逼晋阳;李元吉连夜携其妻妾弃州奔还长安。刘武周在旦夕之间占据了李唐王朝的发祥地晋阳。十月,刘武周又派遣宋金刚南下攻陷晋州,进逼绛州(今山西新绛),占据龙门(今山西河津),攻占浍州(今山西翼城)。与此同时,夏县吕崇茂起义,自号魏王,与刘武周相呼应;隋朝旧将王行本据蒲坂(今山西永济北),与宋金刚相联合。至此,山西大部尽归刘武周统辖,唐在黄河东岸只剩晋西南一隅之地,关中大震,甚至唐高祖都惊慌失措,颁发了“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的手敕。

  武德二年十一月,唐高祖命秦王李世民率军征讨刘武周,不到两年,就将刘武周全军击溃。刘武周大势已去,亦率 500骑弃并州北走投奔突厥,不久,因欲谋归马邑,事情泄露,被突厥杀死。

  在隋末群雄竞起的纷乱形势中,刘武周率先起兵,依附突厥,图谋帝业,进而“率军南向以争天下”,占据了有充足食粮和库绢的晋阳,攻陷河东大部地区,威逼关中。但是,在当时人心厌乱思定,天下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情况下,刘武周“军无蓄积,以虏掠为资”,在并汾一带没有取得地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建立起巩固的统治基础;加之他的对手又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李世民,这就决定了他必然败亡的定局。[/td][/tr][/table]

[table=600,#ffffff,#205867,1][tr][td][color=#205867][b]【刘仁恩】[/b][/color]

刘仁恩,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隋朝大将。

  刘仁恩的事迹少见于史书,《隋书·刘仁恩列传》中说他“倜傥有文武干用”。刘仁恩最初为徐州刺史。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六月,相州(今河北省临漳西南邺镇)总管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公开起兵反对杨坚(参见杨坚平尉迟迥之战)。尉迟迥派其将毕义绪据守兰陵,刘仁恩奉源雄之命将其平定(此事见《隋书·源雄列传》)。

  后刘仁恩为毛州刺史,因治理有方,政绩号称天下第一。隋开皇四年(584年)四月,又升为刑部尚书。

  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隋文帝为统一中国,开始了灭陈的战争(参见隋灭陈之战)。是月上旬,隋行军元帅杨素按隋灭陈作战部署,首先率舟师自巴东郡(今四川奉节东)东下三峡,在长江上游发起攻势作战。军至流头滩(今湖北宜昌西北),陈将戚昕率青龙战船百余艘、战士数千人坚守前方狼尾滩。狼尾滩地势险峭,水流湍急,易守难攻。刘仁恩(时为大将军、荆州刺史)奉杨素之命率甲骑自江陵(今属湖北)西进,沿长江北岸进击陈军白沙(今宜昌东)要点。隋军水陆配合,于次日拂晓,一举击败戚昕所部。戚昕逃走,部属全部被俘(参见狼尾滩之战)。

  随后,杨素率水军顺江东下。陈荆州刺史陈慧纪派南康内史吕忠肃率军屯守歧亭,在两岸岩石上凿孔,系三条铁索横截江面,阻遏隋军战船。开皇九年(589年)正月,杨素分兵一部与刘仁恩军相配合,猛攻陈军岸上栅障营垒。陈将吕忠肃率军据险抵抗,激战40余次,隋军伤亡惨重,死5000余人。陈军尽割死者之鼻以邀功求赏,激起隋军愤怒,拚死力战,多次获胜。在隋军猛烈攻击下,吕忠肃被迫放弃营栅,连夜逃走。此后,隋军进展顺利,长江上游皆为隋军所控制,阻止了上游陈军的东援,保障了下游主力的渡江作战(参见歧亭、延州之战)。

  隋军在长江上游作战获胜后,行军元帅杨素一面率主力沿江东下,与秦王杨俊会师于汉口,一面派兵南下略地,扩大战果。二月初又遣别将庞晖率部略地湘州。陈新任湘州刺史、岳阳王陈叔慎等拒不投降,派人送假降书给庞晖。庞晖信以为真,率数百人前往湘州,结果被陈叔慎所设伏兵全部斩杀。陈叔慎征兵5000,抗拒隋军。衡阳太守樊通、武州刺史邬居业等都举兵相助。于是,隋派刘仁恩、薛胄率军进击湘州。刘仁恩一举击败出城迎战的陈湘州助防遂兴侯陈正理和樊通军,薛胄等乘胜入城,俘陈叔慎。刘仁恩再破邬居业于横桥(今湖南常德),擒邬居业等。湘州等地的平定,为隋进军岭南准备了前进基地。

  后刘仁恩被升为上大将军,甚有当时之誉,显名于当世。但此后却沓无消息,绝迹于史书。[/td][/tr][/table]
[ 此帖被慕若涵在2013-09-24 00:4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慕若涵

ZxID:14387487


等级: 总版主
配偶: 时不予
爱就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9-24 0
【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3.21—976.11.14),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宋朝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中国这块宁静的土地上发生了安史之乱。

  唐王朝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杨贵妃养子安禄山和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以诛宰相杨国忠为名,率所部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兵15万,号称20万之众,发动兵变。一时间狼烟四起,战争的阴云笼罩着中国大地,久久不能散去。

  唐王朝为平息叛乱,守住祖业,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代皇帝,竭尽财力人力,组织围剿,方于763年(唐广德元年)驱散狼烟,使难民重归故里。

  安史之乱是平定了,但唐王朝的局势却似“按下葫芦浮起瓢”,一发不可收拾。安史之乱中,全国户籍由900万户锐减至193万户。加之,为平息叛乱,河两(今陕西合阳西南、黄河西岸)、陇右(今青海乐都)、朔方(今内蒙古乌审旗南)之军奉调中原,边防空虚,吐蕃乘机侵吞西域,攻占长安,逼迫代宗皇帝离陕东迁。更甚者,从安史之乱至907年(唐天佑四年),由于唐王朝的盘剥、地方藩镇势力的压榨,逼得百姓透不过气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907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朱温率部废掉唐昭宣皇帝李税,建立大梁(史称后梁),自封为王,宣告唐王朝灭亡。瞬时间农民起义军力量不及的地方,亡唐将领、地方官吏、地主豪强纷纷揭竿而起,乘隙招募散兵溃卒,组织“土团”、“乡兵”,扬旗举幡,各霸一方,称王称帝,直把一个原来名义上统一的唐王朝,瓜分成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的封建王国。

  地处中原的梁、唐、晋、汉、周(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兄弟相杀,父子反目,权臣篡位,军校拥立,闹得世人目不暇接。其命长者一二十年,命短者仅有四年。在中原周围的汉民族聚居地区,也先后出现了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前蜀、后蜀和北汉等十国。战乱使人民生灵涂炭,统一成了历史的总趋势。

  927年(后唐天成二年)3月21日,后唐都府洛阳夹马营赵家出生了一个面方耳大、眉清目秀的婴儿,取名匡胤。这个大胖小于的出生,乐得全家合不拢嘴。赵氏“累代仕官”,匡胤的祖父做过营州、蓟州、涿州刺史。父亲赵弘殷武弁出身,擅长射击,跟随晋王后,奋勇冲杀,战功赫赫,遂被晋升为飞捷指挥使(为中级禁军头目)。晋王夺取后梁帝位建立后唐,定都洛阳,赵家也随迁而至。

  新朝新主新韬略。后唐明宗李嗣源为了稳坐中原,登台后采取“休兵息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使中原地区出现了短暂的“兵革相息,年屡丰登"局面。赵匡胤就是在这个难得的安定环境中出生并渡过童年的。

  赵匡胤七八岁时,根据官宦人家的习惯,开始接受传统的封建教育,以便子承父业,走上仕途。不料,中原的安定日子没过几年,又出现政局动乱。赵弘殷怕误儿子的学业,请来一位姓辛名文悦的同乡,给匡胤当业师,讲习五经。辛老先生是饱学宿儒,勤于治学,对学业抓得很紧,但赵匡胤受着时代的熏陶,耳濡目染,干戈扰攘,哪里有心思苦读嚼蜡似的“之乎者也”。

  在武力决定一切的思想支配下,他神不守舍,口念经书,实则心飞旷野。当一听先生说放学,他就像离弦的箭,拔腿而出,伙同孩子们玩起作操演打仗的游戏,很快就成了孩子王,只要他一声令下,没有一个不听话的。从学塾归家,他命令孩子们排队,自己押在队后喝令,队伍好生整齐。

  赵匡胤10岁时,后晋灭后唐(参见后晋灭后唐之战),迁都汴梁(今河南开封),赵弘殷也举家随迁,住进汴梁龙巷。从洛阳到汴梁,赵匡胤也逐渐长大,生就一张紫红的大脸,魁梧的身躯,雄伟英俊,十分洒脱。他稳重深沉,善于思索,决心弃文习武,走武力统一的道路,用战争平息战争。

  赵匡胤弃文习武后,凭着天生的聪明练骑术,学射箭,长进飞快。一次,他选择了一匹无笼头缰勒的恶马习骑,恶马不甘被役使,当他刚上马背正欲鞭策时,恶马猛地狂嘶一声四蹄乱踢,朝城内疾驰。赵匡胤猝不及防,一头撞在城门楣上,甩下马来。观骑的人吓得倒吸一口凉气,判定赵匡胤的头颅准被撞碎。谁知,当人们赶去抢救时,他却出乎意料地慢慢站起来,接着拔腿追上去,从马后纵身一跳,飞上马背,抓鬃夹裆,硬是征服了恶马。就这样,赵匡胤刻苦砥砺,学得了娴熟的骑术和武艺,为后来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

  赵匡胤18岁时,娶了贺景思将军的女儿作妻室,但在仕途上却并不得意。不久,契丹军攻入汴梁,赵家先遭叛将张彦泽军的抢掠,继遭契丹军的抄劫,加上叹增人添口,多了三弟光义,四弟光美,生活更艰难。

  946年(后晋开运三年),后晋为后汉所灭。20岁的赵匡胤为寻求出路,毅然离别结发三载的娇妻,沿黄河西行。他先浪迹到今陕西、甘肃,一无所获,转而往东折向汉水,到湖北投靠复州(今湖北天门)防御使(由刺史兼任的州军事长官)王彦超。王彦超见他一副落魄相,不肯收留。他又投奔到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董宗本麾下,董宗本碍于曾同赵弘殷同殿当臣的面子,收留了他,结果董宗本的儿子董遵诲见赵匡胤谈吐不凡,马术超人,大为嫉妒,仗势凌人,百般刁难,要赶他走。赵匡胤生性耿直,不愿过寄人篱下、忍气吞声的生活,便告别董宗本,又长途跋涉,来到汉水边的重镇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他无亲无友,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乞食于僧舍。老和尚害怕赵匡胤长住不走,与自己争食吃,便佯装相面,将他仔细看了一遍,未了惊奇地说:“赵公子有福相,往北走,一定会有知遇。我送你盘缠。”

  赵匡胤从懂事起,就常听人夸他方面大耳,眉清目秀,仪表堂堂,必有洪福,他从不当一回事。跟下足迹辽远,落难日久,忽听夸赞,倍觉温暖,不禁暗自思忖,莫非我好运就在前头了于是向老和尚拱手告别,满怀信心地踏上通往北方的古道。

  数日奔波,赵匡胤来到商丘。正当他忙着寻食填肚之时,见路旁有一高辛庙,不由眼前放亮,跨进庙门,虔诚地取过摆在香案上的杯较(唐宋时求神问卜之具),一面晃动杯玫,一边默默祈祷神灵保他当个小校。“哗”杯玻落地,不是吉兆。他觉得是自己祈祷的官职太小,神灵不允,于是又第二次、第三次反复摇动杯咬,从小校、钤辖、承宣使一级高一级,一直祈祷到能否当节度使都不应验。他焦虑,也气急,但仍觉得是祈祷的官职太小,最后一回,他孤注一掷索性祈祷能否当天子。“哗”,杯较落地,大显“灵光”,应了一俯一仰的“圣琰”。日后要当天子?!赵匡胤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肚子好象也不饿了,人也好象比以前更精神了。

  用科学的观点看,“圣玟"未足凭信,然而作为信奉“天命”的赵匡胤,在愁困潦倒心灰意懒之时,求神问卜,测试自己的命运,也是在情理之中。“天命”使他踏上了寻觅北方知遇的道路。

  948年(后汉乾佑元年),赵匡胤来到邺都(今河北大名县东北)。他眼看这个与契丹接壤的后汉北部边陲的重要军事基地,耕耘繁忙,买卖兴隆,兵强马壮,心中十分感慨:同是汉室之地,东京、邺都两重天,看起来镇守这里的枢密使郭威治国有术,安民有方。难道这就是老和尚给我指的北方知遇?恰巧,郭威也正野心勃勃,招兵买马,企图一统天下,武艺非凡的赵匡胤前来投募,自是高兴不已,连忙收于帅幕之下。是年,赵匡胤22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经过数年的坷坎流亡,遇上恩主,决计好生追随郭威干出一番事业来。他或许还没有想到,日后创立宋朝,统一中国之路,正是由这里开始的。

  五代是武人的天下。郭威也同所有武人一样,正在觅寻以强制弱,走马上得天下之途。

  后汉高祖刘知远的二儿子汉隐帝,为了巩固父辈的统治,先后杀死权臣杨那、史弘肇,王章。随之,便把刀锋转向郭威头上。948年(后汉乾祜元年)十一月,后汉皇帝刘知远突然驾崩。郭威以忠汉室,忠先孝之名,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后汉的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成了事实上的当权者。不过,郭威不同别的武人,他请太后(刘知远的妻子)临朝听政,迎立刘知远之侄刘赟进大梁,继位做皇帝,装出一副毫无取代之心的样子,蒙蔽了文武百官,很得朝野的夸赞和欣赏。正当太后失却惧色,心平气顺听政时,突然传来契丹进攻后汉北方边境的战报。大敌当前。不可或缓。十二月,郭威奉旨引兵,北上,力拒契丹。兵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西南),郭威授意赵匡胤等亲信,鼓噪军中将士,撕开一面黄旗,披在郭威身上,接着,便在赵匡胤及众将士的簇拥下,回师汴梁,废除后汉,建立后周,帝号周太祖。

  郭威当了后周的开国皇帝,自然要犒劳和提拔拥立有功的将土。赵匡胤在拥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出力非小,遂被擢升为东西班行首,成为禁军军官。

  953年(后周广顺三年),郭威派赵匡胤到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充任副指挥使。此时正赶上郭威的养子柴荣被封为晋王,担任开封府尹。柴荣和赵匡胤曾在军中共事数载,深知赵匡胤英武,机灵,很有才能,就把赵匡胤留在身边,让他改任为开封府马直军使(府属骑兵指挥官)。赵匡胤守卫于柴荣左右,如同柴荣的一条臂膀。柴荣对赵匡胤的文韬武略极为赏识,每逢出征必要将其带在身边。这种风云机遇,对赵匡胤的升迁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954年(后周显德元年),周太祖郭威去世,养子柴荣继位,帝号周世宗。北汉主刘旻(刘知远之弟)认为周主换人正是灭周兴汉的千载难逢之机,遂向契丹乞师,联合入侵中原。

  北汉是后汉的残余势力。后周开国时,河东节度使刘旻在太原称帝,割据今山西大部和陕西东北部,史称为北汉。河东兵微将寡,力量远不能与中原王朝相比,刘旻主动投靠契丹,与契丹王约定为叔侄之国,企图借契丹势力恢复昔日版图。这次刘旻求助于契月正遇上契丹也有并吞中原之意,即令大将杨衮领兵南下晋阳(今山西太原南),与刘旻合兵,直逼潞州(今山西长治)。

  周世宗得到北汉进犯的消息,决定亲自领兵,前去御敌。皇帝亲征的消息传出,众朝臣纷纷反对,其中反对最力的是有名的长乐老冯道。冯道是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颇有才学,初时做幽州军阀刘守光的参军,刘氏失败后,到河东做李存勖的掌书记,以后历任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宰相,虽没有什么实权,但地位一直很高。他侍奉过十多个君主,从来没有据理力争过什么,这时已73岁,抱着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的处世哲学,竭力反对周世宗亲征,归根结底,是被契丹军吓怕了。周世宗不理睬这些议论,自带赵匡胤等将士出征。

  是年三月,两军在高平(今山西晋城东北)遭遇,拉开了大战的序幕(参见高平之战)。北汉主刘旻亲领中军,大将张元徽领左军,契丹大将杨衮为右军,阵容严整,杀气腾腾。开战之初,周军因后续部队没有赶到,处于劣势,一部分将土在众敌面前产生畏惧情绪。周世宗却毫不示弱,立即命令将领白重赞、李重进为左翼,樊爱能、何徽为右翼,向训,史彦超领精骑在中央,赵匡胤与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各领牙兵1000跟世宗柴荣保驾。

  刘旻见周军兵微将寡,已生轻敌之心。杨衮见状提醒刘旻不可轻敌。赵曼自恃自己是北汉主,不仅不听建议,反而训斥杨衮不识相,气得杨衮在攻战中,任凭刘旻金鼓催促,依旧按兵不动,袖手旁观。

  北汉军开始进攻,左军先向后周军右翼冲击,气势凶猛,杀声震天。后周军右翼将领樊爱能,何徽慑于汉军人多势众,交锋数合,便率几千骑向南溃逃,并鼓惑民众,声言战争完全失败。

  在这关键时刻,荣柴赶忙率亲兵策马上阵,左拚右搏,力挽败局。赵匡胤迅即跃马出现于阵前,地位比他高的禁军将领张永德建议说:“现在贼气方骄,将军的部下一向能射,可以从西面登高而上,我带骑兵从左翼策应,两面夹击,必定可以取得胜利!”赵匡胤答允。张、赵两人各自领兵出战。只见赵匡胤一面指挥兵马迅速占领有利地形,稳住阵脚,一面亲自带领勇土向右方冲杀,阵斩北汉大将张元徽。汉兵失去大将,纷纷后退。契丹大将杨衮因对刘旻不满,见状也自行撤走。战斗以北汉失利而告结束。

  柴荣是一个赏罚分明的君主,高平之战后,他将樊、何两人及其部将70余人斩首。赵匡胤因在关键时刻力挽败局,赢得周世宗的欢心,也搏得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等禁军将领的嘉许,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跨进禁军高级将领的行列,并负责整编禁军。

  五代的禁军,历代相承,不加淘汰,老弱很多,纪律不严,一遇劲敌,往往非逃即降。相反,各地藩镇都拥有骁勇之士,实力都在禁军之上。要想巩固皇权,维护统一,就必须提高禁军的战斗力。赵匡胤奉旨在整顿禁军过程中大规模点验部队,裁汰老弱,升精锐者为上军。同时,叉广募天下壮土,把其中身强力壮、武艺高超者编为殿前诸班,加以严格训练,使之成为后周的精锐部队。禁军战斗力的增强,使赵匡胤声望日隆,同时也为他日后依靠禁军夺取后周政权奠定了基础。

  后周经郭威、柴荣两代皇帝励精图治,严惩贪官污吏,招抚流散农民,治理河患,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国力迅速强大起来。有了充实的国力,周世宗柴荣统一天下的心思也便日臻明确。这对他本人来说,真目的是扩大统治范围,但从历史发展的潮流看,顺应了时局,符合了人民想过安定日子的要求和全国统一的意愿。

  为了把得民心的事情付诸实现,柴荣十分重视正确战略方针的选择,955年(后周显德二年)初春的一天,他为了征询朝臣们对统一天下的方略,特召集文武众臣进朝计议。比部郎中王朴首献《平边策》,明确提出“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的进军原则,主张把南唐作为第一个兼并对象。为了说明其方略的正确,王朴还在《平边策》上对后周之外的各国之政治、经济、国力、兵力进行了中肯翔实的分析和比较。

  柴荣听罢,频频点头,并于是年五月,首先发动了夺取后蜀的秦(治今甘肃秦安西北,宋时移今天水)、凤(治今陕西风县东)、阶(治今甘肃武都东),成(治今甘肃成县)等四州的战争。

  秦,风、阶、成四州,原系中原政府管辖,自契丹兵进攻河南之时才被后蜀吞并。但是当地地形复杂运粮困难,加上蜀军顽强拒守,周军久攻不下。对此,许多本来不愿意用兵的后周文官,更振振有词,主张偃旗息鼓,收兵回朝。

  周世宗欲罢不忍,特命赵匡胤速到前方视察,弄清进军不快根由。

  赵匡胤策马到了前方,细心勘察地形,了解军事形势,断定只要坚定信心,收复四州是稳操胜券。

  柴荣听罢赵匡胤报告,遂按其建议调整部署。闰九月,秦、成、阶三州眼看后周大军兵临城下,先后投降,驻风州的蜀军负隅顽抗,也只多支持了二个月(参见秦凤之战)。

  956年(后周显德三年)春,赵匡胤马不停蹄,又随柴荣南下进攻南唐(参见后周攻南唐之战)。当时后周诸军正在日夜进攻寿州(今安徽寿县)。南唐守将刘仁瞻遵照唐主旨意,坚守城池,并不断以小部队出击,咬住后周军,以待驻淮河下游的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等地的南唐军万人来援,以便水陆两路夹击后周军。柴荣为解除威胁,命赵匡胤带一支兵马前去攻打从淮河下游来援的唐军。赵匡胤奉旨,率百余轻骑偷袭敌营,然后边打边退,将对方诱进后周军伏击阵地。南唐军将骄轻敌,不知是计,以为后周军人少力单,穷追不舍,误入后周军伏击圈内。忽听得后周军战鼓紧擂,号角齐鸣,伏兵四起,杀声震天。南唐军猝不及防,未及拔刀张驽即被杀死不少,余部溃逃,唐将何延锡在涡口(今安徽怀远东北)战死,弃战船50余艘。  

  攻寿州后周军的威胁解除后,赵匡胤又奉命攻打淮河一线的军事要地滁州(今属安徽)。要攻打滁州就要途经清流关,而清流关易守难攻,且有南唐军两员大将把关,如若强攻不仅徒劳,还会损兵折将,恰好这时赵匡胤闻知附近村中有一幽州(今北京)人,姓赵名普,教书数年,为人学识渊博,多智善谋。赵匡胤欲求万全之策,微服出访。赵普见赵匡胤到来,十分欢喜,赶忙说:“我有奇计,可以转败为胜,求祸避福。”“何计?”赵匡胤问。  

  赵普方说清流山背后,有一条小径可通到滁州城,素来无人行走,连南唐军士都不知晓,如果从此绕道而出,趁着涧水大涨之期,浮水而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滁州唾手可得。赵匡胤大喜,要求赵普引路。赵普欣然允诺。  

  周军连夜誓师,由小径悄悄而行,突然出现于山后,断南唐军退路,守将皇甫晖等人大吃一惊,想立即退兵撤回滁州城。断桥自守,但为时已晚。皇甫晖无奈整列队伍,拥众复出,赵匡胤手抱马颈,突入敌阵,连声喊道:“单要捉拿皇甫晖,别人不是我们的仇敌!”说着闯至皇甫晖面前,抽出利剑,一下砍中他的头部,将其擒获。南唐大将姚风跃马出战,又被赵匡胤生擒,后周军很快拿下滁州城。  

  经过这番大战,赵匡胤的军事才能更为世人所知,连他的劲敌皇甫晖也说:“臣向日屡与契丹战,未尝见兵精如此。”  

  南唐主不甘滁州战败,连连失地,遂命陆孟俊率军万余渡江反攻泰州。驻泰州后周军不战而退。陆孟俊乘胜向扬州进军,后周军驻守扬州的大将韩令坤怯战,认为寡不敌众,想放弃扬州后撤。为保住扬州,柴荣命赵匡胤带骑兵2000人,屯驻扬州外围六合(今属江苏),策应韩令坤,制止军队后退。  

  赵匡胤一到六合,见韩令坤部兵心浮动,即下令:“扬州兵有过六合者折其足!”韩令坤被迫立志坚守,众军土也知赵匡胤治军严厉,不敢怠慢,只好拚死向前,方才打败南唐军,俘其统帅陆孟俊。  

  后周、南唐两军正在扬州鏖战时,唐主又命李景达统兵2万,进犯六合,并在距六合20公里处设营布阵,企图聚歼后周军(参见六合之战)。赵匡胤恐暴露虚实,否定了部将出兵进击的意见,采取斩头截尾,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伏击战法,以2000人战胜了十倍于己的敌人。作战中,他不仅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还对作战不力的士兵,先用剑在其皮笠上斫下一个印记。战斗结束后检阅队伍,对英勇善战者加功晋官,对笠有剑痕者一一斩首。  

  赵匡胤在激烈的征战中有勇有谋,屡建奇功,遂被提升为同州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名位高,威望盛,自五代以来不少野心人物都通过这个阶梯“飞黄腾达”,成为天子。赵匡胤以赫赫战功,得到周世宗这般宠信,实在是他政治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  

  957年(后周显德四年)春,南唐将李景达从濠州(今安徽风阳东)派救兵进至寿州城外紫金山上,结营寨十多座,并筑成通往寿州的甬道,接济城中粮食。为断绝寿州唐军外援,柴荣命赵匡胤率军登山破寨。  

  赵匡胤接旨后,分析敌军部署,决定采取中间突破的战法,切断甬道。南唐军自以为城内城外互相照应,可进可退,不料,后周军在赵匡胤的率领下突然拥入甬道,中间突破,斩南唐军首级3000,使其首尾不能相救。战败的南唐军沿河向东溃逃,柴荣率军乘胜追击200余里。寿州南唐军对外联系切断,只好向周军投降。后周军还京,赵匡胤因功改领义成军节度使。  

  957年(后周显德四年)冬,柴荣再度南下,征伐濠、泗(今安徽蚌埠以东、江苏盱眙北)二州,赵匡胤任前锋。南唐军在潦州城东十八里滩上设立营栅,旌旗招展,威风凛凛,满以为后周军无水军,战舰,其阵三面临水,万无一失。不料,柴荣派数百名甲土,骑着骆驼渡过淮水,赵匡胤领骑兵截流而渡,烧焚南唐战舰70多艘,攻破水寨。随之,后周军水陆齐进,攻陷泗州城。赵匡胤领禁军一部乘胜追击,俘虏南唐濠、泗海水陆都应援使陈承昭,接着又配合柴荣率领的禁军于958年(后周显德五年)正月,攻克楚州(今江苏淮安)。南唐主穷途末路,只好遣人媾和,划江为界,献出江北十四州,赵匡胤在这次征战中,虽然功绩突出,但并不因功骄纵,盛气凌人,傲气十足。相反,他处事待人更加谦虚谨慎。后周军班师回京,周世宗赏淮南作战有功者,赵匡胤再度擢升更重要的官职,改领忠武军节度使。  

  后周军南征频频获胜,周世宗柴荣又打算利用日渐雄厚的物力财力,转兵北伐,收复契丹占领的幽州。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三月,北方大地刚刚解冻,周世宗便率领亲兵踏上北伐的征途。四月,契丹宁州(今河北青县境)剌史王洪投降。接着,益津关(今河北霸县)守将佟廷辉也举城投降。赵匡胤随柴荣北伐进军行至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西南)时,守将姚内斌闻知是赵将军来战,魂飞胆颤,赶忙出关迎降。随之,莫州剌史刘楚信、瀛州刺史高彦晖也先后迎降。周军所至如同秋风扫落叶,进军42天,兵不血刃,便收复了3州7县之地。谁知,周世宗在几天以后的进军途中却捡得一块木牌,长约二三尺许,上题“点检作天子”5个大字。当时任殿前都点检(禁军最高统帅)一职的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张永德。  

  柴荣看罢题字,不由得心里犯嘀咕,罢除张永德的想法,总像鬼怪幽灵一样时时缠绕着他的心。对张永德欲罢不忍,欲留又怕。恰好在周军刚刚收复淤口关、瓦桥关、益津关(今河北雄县,霸县以南)时,他突然暴病,生命垂危,赶忙罢战,率三军匆匆回朝。  

  眼看自己病重,太子年幼,谁能辅佐儿子保住周氏帝业代代相传?周世宗遍视满朝文臣武将,最后决定起用赵匡胤。他认为赵匡胤能知恩相报,大义拒亲,忠于皇室。956年(后周显德三年),他父赵弘殷累官至检校司徒,父子同典禁军。柴荣亲征淮南,赵弘殷做前军副都指挥使,领兵先入扬州,不久在前线染病,先行北返。赵弘殷夜半行经寿州时,得知儿子赵匡胤率军守城,便传呼赵匡胤开放城门,入城住宿。赵匡胤不但不给开门,还在城头上说:“父与子虽然是至亲,但城门的开闭是王事,更为重要。城门开不得,按规定得等天亮才能开门。”赵弘殷本已抱病在身,又听了儿子这番绝情话,更装进一肚子气,但碍于“忠孝难以两全”的臣子之道,未敢发作,只好在城外冻到天亮。待次日进城后,便卧床不起,两月后不治而死。周世宗得知此事,感到赵匡胤如此忠实王室,非常感动。按古代丧礼,父母故,得免官守丧三年后才能复用,但周世宗为了重用赵匡胤,打破常规,在他守丧几天后,即由殿前都虞候擢升为定国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赵弘殷死后不到两年,赵匡胤不到30岁的贤慧妻子跟着也因病去世,遗下两女一男,儿子取名德昭,年仅8岁。贺氏夫人死后,赵匡胤续娶王饶将军的女儿敞继室。虽然他的名位渐高,但因做官廉洁,不时需要好友、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接济。这次续弦,张永德又赠送他帛几千匹。淮南战事结束,南唐中宗李璟慑于赵匡胤的文韬武略,骁勇过人,施离间计,遣密使送书信和白银3000两给赵匡胤,以破坏周世宗对他的信任,诋毁赵匡胤在后周的声威。赵匡胤当众揭穿来者意图,收下银子输入内府,大得柴荣赞赏。赵匡胤破寿州城后,有人在周世宗柴荣跟前诽谤说:“赵某在攻克寿州城后,掠取宝货甚多,装了好几车。”说得真真切切,不由柴荣不信,便立即派人去查看,翻箱倒箧,除搜出数千卷书外,并无金银宝货。周世宗惊讶、疑惑,召赵匡胤进宫问:“卿正为朕任职将帅,扩张疆土,理当以治戎装磨刀剑为急务,用这些书做什么用?”赵匡胤叩头回答说:“我没有奇谋可以帮助皇上,既受重任,常感到力不能胜。因此广购书藉,以广博见识,增加智谋。”柴荣解除误会,倍觉赵匡胤才是他的臂膀,从此更加器重。  

  周世宗柴荣越想赵匡胤的为人、处事,忠君之好处,越觉得赵匡胤是最好的辅佐小太子的人选。于是,在他弥留之际,为了保住周氏王室,果断撤掉张永德官职,擢升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从此,后周的军权落入赵氏一人之手。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六月,周世宗柴荣在开封去世。年仅7岁的儿子宗训继位,他还是无知稚童,不能处理任何事务,军国大政只好由大臣决断。  

  “主少国疑,”政局不稳。此时,赵匡胤掌握军队大权已达6年,在禁军中势力大,威望高。他还把一些重要将领拉拢到自己的身边,与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韩重赞、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等结为“义社十兄弟。”其幕下,弟弟赵光义,幕僚赵普,李处耘等,也不是甘于寂寞的人,正在加紧酝酿一个巨大的政变阴谋。

  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正当朝野上下沉浸在欢乐之中,镇(今河北正定),定(今河北定县)二州剌史在赵匡胤集团的授意下,派员进开封向朝廷送来紧急战报,诡称契丹与北汉联合大军掠境,请求朝廷出兵御敌。宰相范质、王溥未核实军情,便通过小皇帝柴宗训之口,仓促派遣赵匡胤率领宿卫禁军前往抵御。  

  正月初二,身为禁军最高统帅兼归德(今河南商丘南,治宋州)节度使赵匡胤奉诏带兵出征,兵变正式开演。  

  原来赵匡胤出兵,是利用北伐的名义,乘机集结自己的力量,选择有利地点起兵。况且抵御契丹入侵,其事本身符合人民利益,既可以民族的保卫者自居,又可骗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可惜,“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无论赵匡胤和他的拥护者伪装得如何周密,纸总包不住火。赵匡胤率领的大军还未出发,京城内“将以出兵之日,册点检为天子”的谣言已传遍大街小巷。当年郭威发动兵变,攻入开封纵兵“夯市”(劫掠都市)的情景,市民百姓仍记忆犹新。一时间满城上下,搬家的,逃难的,乱作一团。唯独深居宫城的最高当局还蒙在鼓里,连最有力量制止事变发生的侍卫;亲军副指挥使韩通,也很麻痹。韩通的儿子韩橐驼因对赵匡胤素有不满,无意中向父献计,趁赵匡胤入府辞行时将他杀掉。韩通不依,还是放赵匡胤安全返回家里。  

  赵匡胤参与了拥立郭威当皇帝的活动,深知纵兵“夯市”的恶劣影响,为安抚百姓,稳定民心,他在率兵出发前,对军队约束很严。市民们见军纪肃然,也便渐渐地放下悬起的心。  

  大军进至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安营扎寨,住足不前。晚上,赵匡胤的许多亲信,分头在军中串 联和鼓动。不多一会儿,众军校纷纷云集到驿门下叫喊:“主上幼弱,未能亲政。今我辈出死力,为国家破贼,谁能知之。不若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未晚也。"五代以来,牙兵悍将动辄拥立主帅。因此,这些话果真把一些将土的情绪煽动起来,要求拥立赵匡胤。赵匡胤闻声出来劝阻,众军校越发高呼。赵匡胤为感激众军校拥戴,把大家请入驿门内设宴以安抚,”再次表示不能从命。酒席间,赵匡胤佯装酒醉,让人挽到寝阁休息。  

  赵匡胤退出宴席后,其弟赵光义,节度掌书记(节度使僚属,总理节镇文书,对节度使负责)赵普等,见火候已到,便紧急部署赵匡胤夺取帝位的方案。为了控制住京师可能出现的反抗,赵光义、赵普派军使郭延强连夜驰返京城,秘密串通赵匡胤的“义社兄弟”、宿卫皇宫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审琦开后宫门,  

  翌日,东方刚刚出现鱼肚白,突然茸中响起“嗷嗷”的欢呼声,声震原野。接着,一部分将土握弓持剑,全副武装,纷纷汇集到赵匡胤门前,扣门呼唤。  

  赵匡胤听到呼叫,表情惊异,赶忙披起衣裳走出卧室。将士们一见赵匡胤到,自动环立于庭,高声地说:“诸军无主,愿奉太尉(对高级军事长官的尊称)为天子!”赵匡胤未及回答,一军校不容分说便把早已准备好的绣龙黄袍披在他身上。在场的将士不约而同一齐跪下,高呼:“万岁!”营寨军士顿时响应,声闻数里。这一场面与郭威代汉,将士“裂黄旗以被帝体”何其相似!不过黄旗还像是仓促所为,而现成的黄袍则表明事件是有预谋的。  

  赵匡胤明白,兵变的帷幕既然已经拉开,就不能老是躲在幕后。于是,他在众人的簇拥下,半推半就地骑上马,踏上回汴京的道路。  

  归途中,众将士呼前喊后,谈笑风生。突然赵匡胤踩蹬立马,对左右说:“汝辈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吾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也。”  

  众将士知道这是赵匡胤要以“帝王之尊”发号施令了,便纷纷下马齐声高呼:“唯命是从!”  

  赵匡胤环视了一下跪在地上的将士,严肃地说:“少帝及太后,是我所臣奉过的;朝中大臣,都是我的同僚,你们不得惊犯宫室,凌辱朝贵。近世帝王起兵举事,都放纵军卒大掠京师,今不许你辈劫掠都市和抢劫府库财物。听命者,有重赏,不听命者,立斩!”“唯命是从!”众将士高呼。  

  午后,部队入城,秋毫无犯。宫门之内早已等候的石守信、王审琦,看见大军归来,连忙命令部属打开宫门,出迎兵变之师入宫。  

  反对势力在这场兵变面前并没有太大的作为。禁军高级统帅韩通,听说赵匡胤率师回京,立即组织留守京师的部队抵抗,不料早被赵匡胤的心腹王彦升识破,伏兵于韩通左右。韩通从内廷飞奔回家,王彦升立即跃马追逐,跟踪至韩通家中,大门还没来得及掩闭,就被王彦升追上杀死。韩通之子韩橐驼奋起反击,也一并被杀。  

  准备上朝的宰相范质、王溥,闻变失色。范质气急败坏,抓住王溥的手说:“匆匆忙忙地派将出兵,是我辈之罪啊1”  

  赵匡胤进入衙署,正欲稍事休息,忽见范质、王溥等后周宰相,大臣被将校们拥逼进来。他突然呜呜咽咽地哭起来。范质怒目。赵匡胤假装为难地说:“我受世宗厚恩,今日为六军所迫,到了这步田地,使我感到惭愧。”  

  范质直立堂前,鼓起勇气,正想说话,军校罗彦环见状,拔剑上前,厉声喝道:“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1”  

  “无理。"赵匡胤连忙叱责罗彦环。罗彦环毫不让步,继续斥骂范质。在一旁窥视事态的王溥,见势不妙,赶快下阶,倒身下拜。  

  大势已去。范质无可奈何,亦只好跟着下阶叩拜,并连连呼称:“万岁。”至此,大臣降服,登基障碍扫平。  

  当机立断,事不宜迟。赵匡胤收起眼泪,登上崇元殿,召集文武百官举行禅代礼。  

  因小皇帝即位时,对赵匡胤有归德节度使的任命,归德节度使的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现在他当了皇帝,便定国号叫“宋”,史称北宋。当年,赵匡胤34岁。  

  杀掉韩通,降服在朝百官,并不等于全部消灭旧的反抗势力。相反,宋太祖赵匡胤面前摆着3个致命的矛盾:新朝廷与后周旧臣的矛盾,皇帝与功臣宿将的矛盾,皇权与节镇的矛盾。  

  为了处理好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使新政权在激烈的对抗中站稳脚跟,赵匡胤这个顺应时代朝流的封建政治家,采取的是笼络与弹压相结合的方针。  

  对郭氏、柴氏宗室,他极力予以优待,封后周末代小皇帝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宫,并特别交代臣下,要尽力给他们安排好养尊处优的豪华生活。对郭氏、柴氏的后代,分别予以封官加爵。对后周的文武百官,只要不是死心塌地的反抗者,都照原职录用,从而使后周旧臣僚释除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恐惧心理。  

  录用了旧臣僚,拥立赵匡胤的功臣勋贵却大为不快。对此,赵匡胤一面对这些贪图富贵的功臣勋贵封以高官,授以实权,一面严加防范,决不姑息。后周京城巡检官王彦升留任后,自恃追杀韩通,拥立有功,意气骄横。一日午夜,王彦升率兵卒巡检,途经宰相王溥门前,上前扣门,要宰相接风慰劳,企图乘机敲出一笔厚赏来。王溥见是王彦升,吩咐家人将烫好的酒递上,连敬了王彦升几杯后,随即撤饮,分文不给,逐王彦升出门。翌日,王溥上朝即向赵匡胤告状。赵匡胤听罢,立即罢了王彦升的职务,以示惩罚。由于赵匡胤秉公办事,不放纵功臣勋贵,留用的旧臣人人感到政治地位有保障,对新政权由狐疑观望转为积极拥护,忠心效力。  

  后周地方藩镇势力中有的人也想另立山头,伺机登上中原政治舞台,乘赵匡胤政权立足未稳之机,发兵征讨。昭义节度使李筠,就是其中的一个。李筠(本名荣,避周世宗讳改)出生于太原,年纺勇健有力,擅长骑射后唐时应募为禁卫军,乘秦王李从荣之难,离去,在潞王王从珂为帝时,复应募为内殿直,迁控鹤指挥使。后晋开运末,契丹攻汴京(今河南开封),为其将赵延寿召置帐下,乘契丹主北归死于栾城,逐契丹,汉高祖刘知远极为欣赏,将李筠升为博州刺史。周太祖郭威镇大名,为北面沿边巡检。在郭威发动兵变,以周代汉时,李筠因积极拥立郭威,成为开国功臣。柴荣继郭威当后周皇帝后,狐疑满腹的李筠,自恃其盘踞上党(今山西长治地区),辖有潞州(今山西长治),泽州(今山西晋城),沁州(今山西沁县),居太行之脊,地理位置重要,锁河北河南之安危,历为战略要地,加之有天井关和关南的太行山羊肠坂道等易守难攻的险要作屏障,专事截留中央赋税,招纳亡命。柴荣念他是养父郭威的旧臣,只好忍让。赵匡胤废周立宋后,李筠觉得赵匡胤要他屈身听命,是对他的奇耻大辱。故一方面当着宋使的面表示忠于周室,悬挂周世宗画像,为后周灭亡涕泣不已,另一方面勾结北汉入援,要与赵匡胤一争天下。对赵匡胤高官厚禄的笼络收买毫不理睬。恰好这时图谋反宋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派亲信翟守珣北上,找李筠商谈共同向宋进军之策。翟守珣是个深明大局的人,心中向往统一,途经开封时,向赵匡胤告密。赵匡胤即遣翟守绚回扬州(今属江苏),劝说李重进“养威持重,未可轻发,”以延缓其采取军事行动的速度,使宋军避免在乎定李筠反抗时,南北两面同时受敌。  

  赵匡胤深知平定李筠的反抗,关系到后周地方势力对新政权的屈服与否,决定亲率大军出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李筠势力。李筠则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信心十足地说:“我是周朝宿将,与世宗(柴荣)义同兄弟,京师禁军多是我的同僚或部下,必将倒戈来归。”  

  960年(宋建隆元年)四月,李筠在潞州(今山西长治)率先树起反宋旗帜。他发布宣战檄文,数说赵匡胤篡周的罪状:十四日,又将监军周光逊等遣至北汉纳款称臣,请求派遣援兵。同时袭破泽州(今山西晋城),杀死剌史张福。北汉王刘钧见李筠来书,便喜悠悠亲自率兵南下。行至太平驿(今长治西北),刘李两人相遇,李筠见刘钧仪卫寡弱,没有帝王气象,十分懊悔。刘钧与周世宗有世仇,见李筠口口声声不负周氏旧恩,心里也不痛快。十七日(二说二十日),宋太祖赵匡胤根据枢密使吴延诈关于“潞州岩险,贼若固守,未可以岁月破。然李筠素骄易,无谋,宜速引兵击之,彼必恃勇出斗,但离巢穴,即成擒矣”的建策(《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建隆元年四月丙戍。),决定于十九日,由石守信,高怀德为前军;西向洛阳,从孟津(今属河南)以北渡河,经怀州疾进,先扼三井关之险,五月初二,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彰德军留后王全斌,白东路西向潞州进行策应,与石守信、高怀德形成夹击之势。同时命宣徽南院使昝居润赴澶州(今河南濮阳)巡检,以固京北河防。五月初三,以洛州团练使郭进与知邢州(今河北邢台)李继勋,防北汉军之东出,又遣永安节度使折德扆出兵攻北汉进行牵制(参见宋平李筠长平之战)。  

  五月初五,守军在赵匡胤指挥下首战告捷,破李筠军于长平(今山西晋城东北),斩首3000一十九日,赵匡胤为防李筠败退至泽州(今山西晋城),率大军亲征,倍道兼行。太行路窄石多,不便大军行动,赵匡胤便边走边将道路上的石头放在马背上搬运开,群臣,六军见状,也积极仿效,很快拓窄路为大道。二十九日,赵匡胤与石守信、高怀德会师,对李筠部形成夹击之势。经激战,李筠在泽州南大败,所部3万余众死的死,伤的伤,生者被俘。同时,宋军又在激战中杀北汉援兵数千人,斩监军使卢赞,擒河阳节度使范守图。李筠率一部突出重围,退至泽州;宋军乘胜追击,于六月一日进至泽州城下。十三日,赵匡胤组织敢死队登城,李筠投火自焚而死。十七日,赵匡胤又攻潞州(今山西长治),李筠之子李守节投降。至此,李筠的反抗辽告平定。

  盘踞在淮南的李重进,是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周世宗时曾与赵匡胤分掌内外兵权,后来出镇淮南。虽拥有淮南十一州之地,但周世宗整军后,精兵皆调集中央,州镇已无强壮之兵。想起兵反宋,由于兵弱,也不敢轻举妄动。宋王朝建立后,赵匡胤对李重进有所防范,即命令韩令坤接替他的马前军都指挥使一职,将他移镇至青州(今山东益都)。李重进对此极为不满,拒绝调动,欲起兵讨伐宋太祖。李筠失败后,他失去了讨宋的同盟军,赶忙向南唐求援,要求共同起兵攻宋。南唐主慑于赵匡胤的力量,不敢盲动。李重进只好孤注一掷,在“内令资储,外无救援”的情况下,单独起兵,要拚个鱼死网破。  

  十月,赵匡胤在乎定李筠反抗之后,遂命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王审琦副之,率禁军先发,命李处耘为督监,宋延渥为都排练使,以安友规为滁州刺史兼前军。二十四日,赵匡胤乘舟顺汴河东下,在泗州(今安徽泗县)登陆,直抵扬州(今属江苏),进至大仪镇时接石守信遣使驰奏,说扬州破在旦夕,请车驾临视。十一月,宋军石守信,王审琦等部包围扬州,赵匡胤也亲赴前线督战,一举攻破扬州,李重进及家人自焚而死(参见宋平李重进扬州之战)。  

  平定了地方藩镇势力中危害最大者,其它地方藩镇势力虽对赵匡胤代周不满,也不敢与中央抗衡,重蹈二李覆辙。成德节度使郭崇,对后周的倒台“时或涕泣,”监军陈思海向宋政府报告后,赵匡胤便遣使侦察。郭崇闻知,赶忙表示拥护宋王朝,以释去宋廷疑虑,保义节度使袁彦,此时“日夜缮甲治兵”,图谋反宋,当赵匡胤派潘美去做监军后,他只好乖乖地单骑入朝,听候差遣,建雄军节度使杨庭璋与后周皇室是近亲(他的姐姐是郭威的妃子),李筠起兵时曾与之联系,因此,赵匡胤对他不放心,“疑有异志,”派人伺察。他未敢反抗,被调任为静难节度使。  

  就这样,赵匡胤利用李筠轻举之狂,李重进犹疑之病,以分化瓦解,速战速决,各个击破的方略,经大约一年的时间,基本上稳定了局势,取得了集权斗争的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得人心者得天下。  

  赵匡胤从历代的兴衰中领略了振兴的哲理,“布声教”与民休息,大得各民族的支持,保证了统一战争顺利进行。  

  布者,广施恩德也。声者,乃严威也。布与声,恩与威,相成相济,成为赵匡胤进行统一战争带有战略性的指导思想。他知道纵兵掳掠必将引越广大民众的反抗,使自己的统一战争受阻。所以听说宋将王全斌在乎蜀战争中杀人较多,就深感不安,并在曹彬围困金陵对,三番五次传旨:“勿伤城中人。”金陵城破,曹彬严格遵守命令,大大夫赖以保全身家性命,各得其所,亲属为军士所掠者,及时遣还。平定江南的胜利消息传到朝廷,群臣欣喜若狂,连声称贺,赵匡胤却一反常态,泣谓左右:“宇县分割,民受其祸,思布声教以抚之。攻城之际,必有横罹锋刃者,此时可哀也。”当江南州城垂破之时,赵匡胤立即遣使持诏给宋军先锋都指挥使曹翰,要他破城后“禁止杀戮。”不料,使者途中为大风阻渡,耽误时间,赶到江州,城已被屠。为此,赵匡胤十分不安。  

  “布声教"作为一个战略指导思想,赵匡胤不仅把它贯穿于统一汉民族区域的征战中,而且也广泛运用于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  

  宋廷西北边陲有个叫定难(今宁夏)的地方,居住着党项族,其节度使李彝兴向与中原政权通好。一次,李彝兴遣使向宋廷贡马300匹,赵匡胤对此非常重视,立即命玉工赶制一条玉带回赐李彝兴。为制玉带,赵匡胤特询问党项来使:“彝兴腹围几何?”使者:“彝兴大腰腹。”  

  “汝帅真福人。"赵匡胤言罢,即命玉工打造一条“大如合抱之木”的玉带。  

  李彝兴得到玉带后十分感动,决心效力宋廷。后来,宋军进攻北汉时,李彝兴果然予以大力支持。  

  宋边境多与少数民族接壤,为了保持边境安宁,赵匡胤对那些凡不能“悉心绥抚,”遵旨办事的边臣,不论功劳大小,都予以撤换。高防知秦州,辟地数百里,岁·获大木万根,“于是西戎酋长尚波于率众来争,颇杀伤戍卒。”赵匡胤不愿边境生事,调枢密使吴廷祚代高防,以息边事。  

  相反,对在戍边中视事突出者,他则采取多种办法予以奖励。他常对近臣说:“安边御众,须是得人。若分边赝寄者能禀朕意,则必优其家属,厚其爵禄,多与公钱及属州课利,使之回图,特免税算,听其召募骁勇,以为爪牙。苟财用丰盈,必能集事。朕虽减后宫之数,极于俭约,以备边费,亦无所惜也。”灵武节度使冯继业,“时出兵略夺羌夷羊马,戍人不服。”赵匡胤罢免冯继业,改用段思恭知灵州,“思恭既视事,矫继业之失,悉心绥抚,夷落安静”,很受赵匡胤称赞。  

  “安静”的民族关系,必须通过。悉心绥抚。实现。赵匡胤对较小的少数民族能费尽心血,予以“绥抚。”同样对待大的少数民族也能做到“绥抚,”以使其“布声教”的思想贯穿于处理各民族间关系的始终。  

  辽国,是宋廷北方的劲敌。它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契丹是我国古代民族,原系鲜卑族的支裔,长期游牧于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二带,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强盛。907年(后粱开平元年),其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并用武力征服了女真,室韦,吐谷浑,党项等部族。916年(辽神册元年),耶律阿保机称帝(辽太祖),建都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辽太宗耶律德光时,后唐叛将石敬瑭为了夺取后唐政权,向辽求助。他称辽太宗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并答应事成之后,把今北迄长城,东至遵化,西到山西神池,南到天津和河北河闽、保定及山西繁峙,宁武一线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辽取得燕云十六州后,疆土扩大,辖境东起渤海,西抵阿尔泰山,北至西伯利亚,南界雁门山、滹沱河,变成北方最强大的政权。北宋建立前后,正是辽穆宗耶律璟统治时期(951—969年在位)。因穆宗昏庸残暴,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都比较突出,宫廷政变、部族反抗、佣人(奴隶)暴动十分频繁,客观上使辽无暇南下,给北宋的统一战争带来了有利时机。  

  然而,赵匡胤清楚地看到,辽的实力、依旧雄厚,是宋廷不容忽视的劲敌。为此,赵匡胤对辽在军事上坚持“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原则。在政治上与民休息,欢迎归附。  

  961年(宋建隆二年)九月,契丹解利归附,—宋廷大肆欢迎。966年(宋乾德四年)六月,契丹横海节度使桑进兴来投,赵匡胤立即任命他为左千牛卫将军。969年(宋开宝二年)十月,契丹舍利、丁鲁等十六族来入籍,宋封其大首领罗美等4人为怀德将军,另8人为怀化郎将,封次首领诺尔沁旺布等15人为归德司戈。974年(宋开宝七年),契丹军器库刟使石重荣、东头供奉官刘琮要求收容,赵匡胤当即委石重荣为茶酒库副使,刘琮为西头供奉官。“布声教”声名远播,契丹军民深受感召,纷纷背井离乡,拖儿带女,远途跋涉,来宋归附。赵匡胤则对前来投奔的庶民百姓,置其田地,让其安居乐业。  

  军事打击是政治斗争的继续。赵匡胤在与契丹的角斗中始终坚持先礼后兵,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原则,就是在不得不采取武力抗击时,也能以局部服从全局为基点,不忘掌握分寸,以求对方能够接受。965年(宋乾德三年)十一月,契丹发兵侵扰易州,略居民,赵匡胤派监军李谦升率兵也进易州。双方在交战中,各自都有兵卒被对方俘虏,且人数相当。战罢,契丹释放俘虏,宋廷也释放俘虏。966年(宋乾德四年)一月,契丹再侵易州,被宋廷监军任德义赶走。随之,赵匡胤又命关南兵马都监及雄、霸,瀛、郑等州剌史指挥其部下兵士行猎于幽州境上,以眩耀武力,警告对方。970年(宋开宝三年)十月初,契丹以6万骑兵至定州,宋朝判四方馆事田钦祚领兵3000御之。田钦祚出征时,赵匡胤指示他:“敌至即战,勿与追逐”。田钦祚忠实执行赵匡胤的指示,结果以3000人打败了契丹的6万人。纵观当时对辽的军事打击,不难看出宋廷虽有力量制服契丹,但为了不乱大谋,态度是相当克制的。正如易州刺史贺惟忠于973年(开宝六年)六月在易州葺治亭障时所云,抚士卒能得其心,“每乘塞用兵,所向无敌,名震契丹,十余年不敢扰边,民皆赖之。”  

  友好往来,广泛接触,不断发展宋与契丹的和睦友邻关系。975年(宋开宝八年)三月,契丹遣克妙骨慎思出使宋廷,赵匡胤亲自接见,赠送大量器币与名贵衣带,并在长春殿设宴招待。克妙骨慎思离宋时,赵匡胤再一次召见,又赠送许多礼物。并高兴地说:“自五代以来,北敌强盛,盖由中原衰弱,遂至晋帝蒙尘,亦否之极也。今景慕而至,乃时运使然,非凉德能致。”为了答谢辽使的采访,赵匡胤派郝崇信等回访契丹。此后一年之中,宋辽间的友好使者络绎不绝。不过,赵匡胤对辽从石敬瑭手中占去的燕云十六州,总抱着收回的希望。平蜀时,宋廷特别设置封桩库,并年复一年向库内积蓄。众臣不解,问及。赵匡胤悄悄对近臣说:“石晋苟利于己,割幽蓟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市约,苟同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金帛充其赎直。如同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抄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赵匡胤解决民族争端,不以势压人,而是采取先礼后兵,礼兵并举的方针。兵骄则逐将,帅强则叛上。这是五代以来的恶习。  

  赵匡胤行伍出身,久掌禁军,靠兵变夺取政权,自然防止别人故伎重演。如何确保全国统一,集中军事权力,抑制地方军隅抬头?摆在面前的难题使他坐卧不宁。  

  一天,他在会见赵普时,诚恳地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午时,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赵普静听未答。  

  赵匡胤迫不及待地接着说:“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忠心的赵普对这十悠关国家社稷生死存亡的大事也思考良久,胸有成竹地说:“陛下之盲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匡胤未等赵普讲完即说:“卿无复畜,吾已喻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建隆二年七月戊辰。)  

  赵普之盲恰好指出症结所在,并为赵匡胤解决难题道出韬略。从此,这个策略便成为赵匡胤实施集权的行动纲领。  

  谁知,要对禁军将领动真格的,赵匡胤却陷入了权力和友谊的矛盾之中。禁部的高级将领,慕容延钊、韩令坤、石守信、王审琦等人,有的是过去的好友,有的是义社弟兄,有的直接参加了拥立阴谋,个个都是圈子里面的人物,自己有今日,全靠大家的拥戴,怎么好下手?不动真格吧,他们中却有一些人自恃有功,已经出现了“偃蹇难制”的迹象,不由让人内心戒惧。赵医胤犯难,犹豫不决。对此,赵普相劝道:“我也不怕他们反叛,不过这几个人都没有统御能力,恐怕不能制服部下。万一军队里有人作孽,他们到时也不得自由罢了。”一席话说得赵匡胤哑口无言,点头称是。就这样“杯酒释兵权”便紧锣密鼓地开始。  

  961年(宋建隆二年),春天,赵匡胤乘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入朝,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返京之机,召集义社兄弟进宫。这些把兄弟与赵匡胤是生死之交,建宋朝后,各得其所,有的掌握节镇大权,有的典掌禁部,个个权势显赫。人到齐,赵匡胤发给众兄弟每人一弓、一剑、一匹御马,撇开侍从,独自率领众将帅驰出固子门(今开封城西门之一,又称金辉门),来到城郊森林里开怀畅饮。大家都是结义兄弟,不分君臣,行令猜举。酒饮方酣,赵匡胤突然起身严肃地问道:“此处别无外人,你辈之中谁想当官家(皇帝)的,方便得很,动手将我千掉便成了。”诸将帅一听,收住欢笑,纷纷跪在赵匡胤面前,伏地求饶。  

  赵匡胤看了看众兄弟,语气缓和地追问:“你们真的是要我当皇帝?”众兄弟一听赶忙拜呼:“万岁!万岁!”  

  赵匡胤说,“你辈既然真的拥护我为天下主,丛今后,必须尽臣子忠君之节,不得无礼犯上。”  

  经过这次预演后,赵匡胤于闰三月,迈出了改革禁部的第一步,罢去慕容延例殿前都点检职务,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使,罢去韩令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职务,改任成德节度使,从此,宋廷去掉了禁军中最高统帅职们殿前都点检,禁军即由皇帝直接掌握。  

  万事开头难。赵屋胤在禁军中“丢块石头问水深”,投有引起波澜,便决定加快改革禁军步伐,正式演出“杯酒释兵权”。  

  七月的一天,赵匡胤传旨召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入宫赴宴。酒酣、赵匡胤把侍从人员打发出去,无限深情地对出席酒会的功臣宿将,义社兄弟说:“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尔曹之德,无有穷尽。”忽然他口气一转,感慨万端地说:“然天子亦太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石守信等人不解其意地忙问:“何故?”“是不难知矣,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  

  赵匡胤言罢,顿时宴会气氛紧张,石守信等人惶恐万分,赶忙离开席位,叩头表白:“陛下何为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敢复有异心。”  

  “不然。汝曹虽无异心,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贵者,一旦以黄袍加汝之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盲真意切。石守信等人被吓得大哭起来。一个个乞求:“臣等愚不及此,惟陛下衷矜,指示可生之途。”

  赵匡胤长叹一声,安慰道“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谓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我且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时,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建隆二年七月戊辰。)众将帅恍然大悟,连连称谢而退。  

  第二天,石守信等禁军将帅一个个称病告假,请求解去兵权。赵匡胤十分高兴,很快当众宣布免去高怀德殿前副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职务,改作归德节度使,免去王审琦殿前都指挥使兼义成节度使职务,改任忠正节度使,免去张令铎侍卫都虞候兼镇安节度使,改任镇宁节度使。皆罢军职。石守信虽名义上还兼着侍卫都指挥使,军事实权已被免除。  

  随后赵匡胤又对耆旧宿将也采取了同样手段。969年,(宋开宝二年)冬天,赵匡胤约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等入朝,到后苑宴会。王彦超等人都是赵匡胤的老前辈,多在晋汉两朝时就“建立功业”,显赫一时,根基很深。宴会上,酒喝得差不多时,赵匡胤便开口说:“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开宝二年已亥。)  

  前风翔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彦超是个明白人,赵匡胤落魄时投奔他,他没有收留。赵匡胤建宋当皇帝后不思旧怨,依旧留用他,而今在稳定朝政上自己已失去作用,便知趣地顺着赵匡胤的意思说:“臣本无勋劳,久荣冒宠,今已衰朽,乞骸骨,归邱园,臣之愿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开宝二年已亥。)  

  前安远节度使兼中书令武行德,护国节度使郭从义、定国节度使白重赞、保大节度使杨廷瑾等人,不赞成王彦超的说法,争着陈述自己的功劳。赵匡胤摇着头不耐烦地说:此异代事,何足谕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开宝二年已亥。)武行德等人讨了个没趣,怏快散去。  

  翌日,宋廷降旨罢免王彦超等人的节度使职务,任命以闲散宫职,留在京城居住。至此,压在赵匡胤心头的石头,又放下一块。  

  为了巩固皇权,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保证禁军不产生新的实力人物,集禁军最高指挥权于君主一人之手,赵匡胤必须从军事制度上铲除滋生新的实力人物的土壤,消除对皇权的潜在威胁,所以在“杯酒释兵权”后,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禁军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改革。  

  禁军殿前都点检职位显赫,实力最大,赵匡胤由此夺得帝位,深怕别人也加以仿效。他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重组禁军最高领导机构,将原禁军殿前、侍卫两司之一的侍卫司一分为二,改作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同殿前司合称“三衙”。同时,撤销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和侍卫马步军指挥使,从而使禁军中原来职位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和步军都指挥使,变成禁军的最高将领。“三衙”首领互不相隶,直接由皇帝统领。为了使“三衙”首领相互牵制,他又在宋廷中设立最高军事行政机构一枢密院,设枢密使和抠密副使,规定“凡天下兵藉,武官选授及军师卒戍之政令,悉归掘密院”,把过去集于“三衙”一身的统兵权和调兵权一分为二。宰相不再过问枢密院的事情,枢密院直归皇帝管辖,以形成“三衙”虽有握兵之权,却无发兵之权,枢密院虽有发兵之权,却无握兵之权的局面。同时,又明确规定禁军的后勤供应归宋廷最高财政机构“三司”(盐铁、度支、户部)管辖:这样“三衙”、枢密院,“三司”三足鼎立,互相牵制,共同管理。皇帝自上而驭,利用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统帅、指挥禁部,禁军从此一扫五代以来飞跋扈的风气,乖乖听命于皇帝。  

  军队的基础在兵士。赵匡胤的另外一招就是大力整顿禁军,从根本上提高禁军素质,使其在征战中攻必克,战必胜。宋立国时其禁军从晋、汉、周以来,留下兵甲几十万人,其中老弱病残者居多,健壮兵卒极少。要增强禁军的战斗力,就要对禁军进行彻底清理,“案藉阅之,去冗其弱”。960年(宋建隆元年)赵匡胤下令殿前,侍卫两司,检阅所属军士,骁勇的拣选为“上军”,老弱的淘汰为“剩员”。因剩员失去战斗力,便派去做掌符,看仓、守护、清洁等杂役。接着赵匡胤又于965年(宋乾德三年)遣使分赴各地挑选精兵,把地方藩镇中才力、技艺过人者,统统选入京来,交军头司复验后分隶诸军。这样二来,既加强了中央,又削弱了地方藩镇势力,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为了确保禁军兵士的质量,赵匡胤先在禁军中挑选了一批健壮兵卒,个个都是琵琶腿(大腿粗壮)、车轴身(肩宽腰细),高度适中,体力强健者,作为兵样,分送各道。地方官鳏照“兵样”选拔兵员,招募训练,待训练到技术精熟后,送往开封,。编入禁军。  

  收入禁军中的兵土经过层层精选,道道把关,可以说已具备了军人的素质,但赵匡胤仍觉不够,还把选送入京的兵士集中起来,进行严格的复训。从962年(宋建隆三年)始,他亲自到讲武殿校阅操演,还依据禁军作战的地域、对象,及时区分兵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当时宋国的敌手主要在南方,而南方作战,受着江河湖泊的影响,赵匡胤在指挥宋军袭占荆湖(今湖南、湖北)后,便从荆湖两地的军队中,选择了一批精通造船技术的人员,送至汴京,分配在造船务里,负责训练由数千个军人子弟编成的“水虎捷”军。此后,随着统一战争的不断深入,依靠造船务训练水军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他又命令在汴京朱明门外,开凿“讲武池”供水军训练。赵匡胤并亲临水池检阅水军演练,传授水军战法,仅974年(宋开宝七年)就检阅水军演习5次之多。训教中,赵匡胤还始终贯彻赏罚分明,褒贬有据的原则,进一步激发了禁军将土的训练热情。966年(宋乾德四年)十二月,赵匡胤在后苑检阅殿前诸军武艺时,发现有300多名兵士武艺不强,即予革职。相反,对那些武艺高超者,则当场大加奖励,委以重任。  

  刻苦耐劳是军队在困难情况下打胜仗的先决条件,而刻苦耐劳又靠着平时的作风养成。赵匡胤为培养禁军的刻苦耐劳精神,规定:营舍附近商贩不准向士兵出售酒食,士卒不得穿着花彩民服,驻扎在城西的军队到城东的仓库请领粮秣,城东的军队到城西请领,以使兵士在挑负军粮的路途中“习其筋力,戒其骄惰”。  

  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纪是武装集团强悍的尺度。五代时兵骄将悍,士兵不服从长官,甚至拥立将帅,劫掠横行。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军事权力,使禁军成为集权专制政府的支柱,十分注意健全军队的各种制度,严格阶级编制,使法制号令能顺利贯彻,“小有违犯,罪皆诛死”。在“陈桥兵变”时,他告诫官兵打破“夯市”的恶匀,进得汴京,不准大掠京师,发兵攻蜀时,他戒谕众将:行营“所至,毋得焚荡庐舍,欧略吏民,开 丘坟,剪伐桑柘,违者以军法从事”(《续资治通鉴》卷四,太祖乾德二年甲戍。);平南汉时,他要求口城陷之日,慎无杀戮”;攻南唐耐,他以匣剑一具给曹彬时说:“副将以下,不用命者斩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五,太祖开宝七年丙戍。)凡此种种,都体现了赵匡胤严格的治军思想。  

  赵匡胤在整顿禁军的基础上,又推行“强干弱枝"之策,将全国的军队分为4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  

  禁军,宋中央直接掌管的正规军。宋初约22万人,和平时“列营京师,经备宿卫”,同时也“分蕃屯戍,以捍边围。”为了防止禁军犯上作乱,在具体部署上,京城驻10多万,外地军事重地驻10多万。京师禁军和外地驻军“内外相制”,如驻外地禁军谋反,京师之军足可控制外地驻军。反之,如京师之军叛乱,外地驻军也能抵挡住京师禁军。禁军俸禄从优,特别对出外戍边的禁军,还加发各种钱物,有的增加“月俸真”,有的按季加发艮鞋(比较坚固的鞋),天寒或给棉袄,有的另给“装钱”。戍守部队,一般一二年换一次,至多不超过三年。每当戍卫回京,赵匡胤都亲自接见,并设备食物慰劳。为了防止禁军将领哗变,禁军出外作战,多临时指派将帅,以便割断“亲党胶固”的官兵关系。  

  厢军,宋地方长官掌握的军队,总领于侍卫司。其精锐选入禁军,留者多为老弱:有的在皇家军器库,弓弩院,造作所,染院,绫绵院,修内订、牛马司,从事手工业其它劳动,有的分配在地方性的造船坊、作院、钱监,铁作、竹匠营、木匠营、马监……,担任各式各样工作,有的被派遣去修治黄河,给本州修葺仓营城池,甚至挑负行李杂物,为新旧官员往来送迎。实际厢军不务正业,有名无实。  

  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由招募来的地方兵,经过训练,加强地方上的统治。  

  蕃兵,是边区少数民族组成的军队,数量很少,必要时可以配伞禁军作战。  

  厢军、乡兵,蕃兵为地方军,由于待遇低,训练差,士气不高,故无法与中央禁军相抗衡。对此,司马光说过:“各地方镇,都自知兵力非京师禁军精锐之对手,不敢再生异心。这都是由我太祖能强干弱枝、拨乱致治的结果。”(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禁军通过全面改革和严格训练,战斗力倍增,每举皆胜。正如南宋吕祖谦作太祖皇帝阅武便殿颂,追记当时的情景时所说:“至于三年,乃屈銮辂,御便殿而阅武。陛戟百重,彤廷如砥,扛鼎翘关之雄,落鹃穿杨之拔,影缨鸣剑之锐,并效其能。……视其勇怯,以为殿最。罚春赏秋,风动营垒,用能东征西伐,显有丕动。一举而平荆湖,再举而平蜀汉,三举而平刘鋹,四举而平李煜。兵锋所向,如雷如霆,如摧枯,如破竹,无不陨灭者,盖艺祖阅习之功,有以先之地”。(《东莱吕太史文集·外集》卷4)此言颇为夸张,但也道出禁军严格训练后,确确实实是一支勇于南征北战,完成统一战争的素质较高的武装集团。  

  战略方针的正误决定战争的成败,而战略方针的拟定又受着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因素的制约。驾驭者胜,背弃者败。  

  赵匡胤在改革禁军,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同时,开始制定统一中国的计划。他认真总结中国自安史之乱以来分裂200多年的历史教训,决心励精图治,用战争制止战争,用战争创造统一局面。当时,中国南方有南平、武平、南唐、吴越、南汉,后蜀、漳泉等割据政权,北方有北汉及契丹。各自为政,四分五裂,既严重地阻碍着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威胁着刚刚站稳脚跟的宋王朝的安全。社会要发展,人民要统一,经济要繁荣,是民心所向。  

  但是由谁来完成这统一大业呢?就力量对比而言,以宋朝和契丹为强。而宋与契丹比,契丹不论在经济力量上,还是军事力量上都优于宋。契丹立国40余年,国土幅员广阔,“城廓相望,田野益辟”。加之,契丹王悉心治理,境内五谷丰登,人口增长,这就在经济力量上远比深受五代战乱之害,元气未复的赵匡胤政权要强大得多。就军事力量而言,契丹拥有军队四五十万,擅长骑射,很容易在平原旷野作战中形成强大的突击力量。宋建国时禁军不过20万,且以步兵为主。如双方在交界地带——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之中原旷野作战,契丹军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兵种和质量上,都居于优势。  

  赵匡胤为了一举统一中国,审时度势,周密设计,广听众臣意见,以求选好战略突破口。正确的决策可以弥补条件的不足。早在宋建国之前,赵匡胤跟随周世宗征战时,就很佩服比部郎中王朴在《平边策》中提出的先南后北的方针,“攻取之道,必先其之易者”,先并吞江南,再收复燕云十六州,最后消灭北汉。可惜,此方略周世宗采纳不坚决,取得南唐国的江北之地后,便掉头北上,直指幽蓟,后因中途患病方才罢兵。赵匡胤即帝位后,王朴故去不能再得,但在制定统一战争的战略方针时,他却深受王朴战略思想的影响,只是心中总打消不了先攻北汉的念头。为了不致。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他多次召集众臣上殿共议进行统一战争的方略。


【周法尚】

周法尚(555—614年),字德迈,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县)人,隋朝大将。

  周法尚出身将门世家,祖父周灵起,历任梁朝直阁将军、义阳太守、庐桂二州刺史等职。父亲周炅历任为定州刺史、平北将军。周法尚少年时便“果劲有风概”(《隋书·周法尚列传》),好读兵书。十八岁时为陈朝始兴王中兵参军,寻加伏波将军。父亲周炅去世后,周法尚监定州事,督率其父本部兵将。后因屡立战功,迁使持节、贞毅将军、散骑常侍,领齐昌郡(今山东济南附近)事,封山阴县侯,邑五千户。以其兄武昌县公周法僧代其为定州刺史。

  时周法尚与长沙王陈叔坚互有成见,陈叔坚遂向陈宣帝诬陷周法尚要谋反。陈宣帝于是将周法尚之兄周法曾拘禁起来,同时准备派兵攻打周法尚。周法尚本无反叛之意,其部下劝他北逃,归降北周,但周法尚仍然犹豫不决。这时长史殷文则说:“乐毅所以辞燕,良由不犹已。事势如此,请早裁之”(《隋书·周法尚列传》)。于是周法尚遂归顺北周。周宣帝见周法尚来降,十分高兴,给予优待,拜开府、顺州刺史、封归义县公、邑千户。赐良马五匹、女妓五人、彩物五百段、加以金带。

  陈将樊猛率军渡江讨伐周法尚,周法尚派部将韩明假装背周归陈,并诈称:“法尚部兵不愿降北,人皆窃议,尽欲叛还。若得军来,必无斗者,自当于阵倒戈耳”(《隋书· 周法尚列传》)。樊猛信以为真,率兵急进。周佯装畏惧,自保于江曲。暗中派轻舟埋伏于浦中,同时在古村之北以精兵设伏。当樊猛引军来战时,周法尚自举旗帜站在下游的船上,逆流迎战,未战几个回合,周法尚便退却上岸,撤往古村。樊猛遂弃舟登岸急追周法尚。走数里,周法尚与与伏兵同时杀出,樊猛不敌,欲撤回船上,但战船已被浦中之兵所得,并插上了北周的旗帜,樊猛于是大败,仅以身免。此战周法尚灵活用兵,俘敌8000人,颇有韩信之风。

  时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权,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因不满杨坚专权,遂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起兵反杨。司马消难暗中派上开府段珣率兵至周法尚所守之城,名义上是援助守城,实际是欲夺其城。周法尚察觉其中有诈,闭门不纳。段珣遂将城围住。由于事出仓促,军队尚未集中,散于各地,周法尚只好率领城里的500官吏坚守城池。20天后,由于外无救兵,周法尚估计无法再守,遂选拔了一些人弃城突围而走。但周法尚的舅舅及家属300余人被俘,司马消难将这些人交给了陈国,以报复周法尚。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周法尚拜巴州刺史,并于铁山击破三鵶叛蛮,又随柱国王谊击退陈军。迁衡州总管四州诸军事,改封谯郡公,邑二千户。

  隋开皇五年(585年)九月,隋文帝至洛阳,召见了周法尚,并赐金钿酒钟一双,彩五百段,良马十五匹,奴婢三百口,给鼓吹一部。周法尚推辞不肯接受,隋文帝说:“公有大功于国,特给鼓吹者,欲令公乡人知朕之宠公也”(《隋书· 周法尚列传》)。周法尚只得接受。

  开皇六年(586年)十月,周法尚转任黄州总管。并降密诏,让其经略江南,上降密诏,使经略江南,关察动静。

  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隋发起灭陈之战。周法尚以行军总管归秦王杨俊节制,率舟师3万进至樊口(今湖北鄂州西),击破抗拒的陈城州刺史熊门超,并将熊门超俘获。

  开皇九年(589年)十二月一日,隋文帝以周法尚为永州总管,安集岭南,赐缣五百段,良马五匹,仍给黄州兵3500人为亲兵。命其率军前往安抚岭南。周法尚遂率3500人南进。周法尚凭自己的威信先后使原陈桂州刺史钱季卿、南康内史柳培、西衡州刺史邓暠、阳山太守毛爽等降隋,加速了战争的进程。定州刺史吕子廓占据山洞,拒不投降。周法尚率军越过五岭,进击吕子廓部。吕部散逃,吕引千余人走保山险。其左右斩吕子廓,归附于隋朝,岭南地区得以安定。周法尚因功被赐彩五百段,奴婢五十口,并银甕宝带,良马十匹。

  开皇十年(589年)十月,周法尚转任桂州总管,仍兼岭南安抚大使。  

  数年后,周法尚入朝,以本官宿卫。赐彩三百段,米五百石,绢五百匹。

  开皇十七年(597年)二月,俚族首领李光仕在桂州(治始安,今广西桂林)发动叛乱,隋文帝派周法尚和上柱国王世积率军讨伐。周法尚遂急赴桂州,发岭南之兵而讨之。王世积出岳州,征岭北军,二人会于尹州。时王世积军遇瘴疫,无法前进,顿兵衡州(治衡阳,今属湖南)。周法尚遂率军独自进讨,击败李光仕军。李光仕率其精锐退保白石洞(在今广西桂平南)。周法尚俘虏了其弟李光略、李光度和许多部属的妻子儿女,李光仕部下前来归降者,周法尚皆归还其亲属。十日内,降者数千人。周法尚令隋军列阵,以阻李光仕,自率奇兵埋伏于密林中。两军刚交战,周法尚便率军猛攻其营栅,营栅中人不敌,全部溃散。李光仕由此大败,李光仕被官军追斩,叛乱遂平。周法尚因功被赐奴婢百五十口,黄金一百五十两,银一百五十斤。

  仁寿(601—604年)中期,遂州獠人叛乱,周法尚以行军总管出兵平定了叛乱。不久巂州乌蛮也聚众叛乱,并攻陷州城。周法尚奉诏进兵,叛军闻周法尚将至,弃城而逃,隐藏在各处山谷间。由于敌军分散隐藏,难以全部抓获,周法尚于是便派遣使者予以招抚,假封官号,而后佯装退兵。走出二十里后便停下来,派人暗中返回查看敌情,得知乌蛮首领已全部回到营栅中,并饮酒相贺,周法尚遂率步骑数千人奔袭而至,大破乌蛮兵,俘其首领以下数千人及男女万余口。周法尚因功赐奴婢百口,物三百段,蜀马二十匹。回军后,检校潞州事。  

  仁寿四年(604年),晋王杨广继王,是为隋炀帝。周法尚转云州刺史。三年后又转定襄太守,进位金紫光禄大夫。时隋炀帝巡游至榆林,周法尚前往行宫朝见。适逢内吏令元寿向炀帝进言:“汉武出塞,旍旗千里。今御营之外,请分为二十四军,日别遣一军发,相去三十里,旗帜相望,钲鼓相闻,首尾连注,千里不绝。此亦出师之盛者也。”周法尚立即表示反对:“不然,兵亘千里,动间山川,卒有不虞,四分五裂。腹心有事,首尾未知,道阻且长,难以相救。虽是故事,此乃取败之道也。”隋炀帝听后,心中不悦,便问周法尚:“卿意以为如何?”周法尚说:“结为方阵,四面外距,六宫及百官家口并住其间。若有变起,当头分抗,内引奇兵,出外奋击,车为壁垒,重设钩陈,此与据城理亦何异!若战而捷,抽骑追奔,或战不利,屯营自守。臣谓牢固万全之策也”(《隋书· 周法尚列传》)。隋炀帝听罢觉得有理,且为其忠心所感,拜其为左武卫将军,并赐良马一匹,绢三百匹。

  大业四年(608年),黔安(今四川彭水)夷人向思多反叛,并杀死将军鹿愿,围攻太守萧造。周法尚与将军李景分路讨之。周法尚于清江击败向思多,斩3000人。回军后,又参加了攻打吐谷浑之战,周法尚出松州道,追捕逃亡的吐谷浑兵,直达青海。因功被赐奴婢一百口,物二百段,马七十匹。出为敦煌太守,寻领会宁太守。  

  大业八年(612年)正月,隋炀帝发兵113.38万人攻打高丽(都平壤)。周法尚时任水军副总管,随水军总管、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水军由东莱海口出渤海海峡横渡黄海,从溳水(今朝鲜大同江)进入高丽。在距平壤60里的地方,与高丽军相遇,双方交战,高丽军大败。来护儿被暂时的胜冲昏了头脑,不顾周法尚的劝告,挑选精锐甲士4万人,直趋平壤城下。高丽军在罗郭(外城)的空寺中设伏兵,出城交战,佯败,退入缄中,来护儿纵兵入城大肆抢掠,队伍乱不成军。高丽的伏兵趁机杀出,隋军大败,伤亡惨重,来护儿仅率残兵数千逃出城外。高丽军追杀至隋军船队停泊处,多亏周法尚率军严阵以待,高丽军始退。此后,来护儿率众后撤,屯扎于海边,以待北路隋军。不久宇文述所率的北路隋军战败撤军,周法尚与来护儿只得率水军而还。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再次发兵攻打高丽。周法尚仍随来护儿仍出沧海道,准备由海路进攻。军至东莱(今山东掖县)时,忽闻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隋,随即进攻洛阳。随军立即停止进攻高丽,还师西进,最终平定叛乱。周法尚因功进右光禄大夫,并赐物九百段。  

  由于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因此暴发了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  

  大业九年(613年),邹平(今山东邹平北)人王薄率领的农民军与齐郡(治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孟让率领的农民军会合,军力达10余万,活动于长白山(今山东邹平西南会仙山)一带。周法尚与义军作战,多次打败义军,因功赐奴婢百口。  

  大业十年(614年)七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兵攻打高丽。周法尚已随来护儿至海边,正准备出生时,周法尚在军中得了急病,他对长史崔君肃说:“吾再临沧海,未能利涉,时不我与,将辞人世。立志不果,命也如何”(《隋书· 周法尚列传》)!说完便带着无限的遗憾去世了,时年五十九。周法尚被追赠武卫大将军,谥曰僖。周法尚共有六子。长子周绍基为灵寿令,少子周绍范最为知名。


【长孙晟】

 长孙晟(551—609年),字季晟,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军事将领。

  长孙晟“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矫捷过人”(《隋书·长孙晟列传》)。北周时崇尚武功,贵族子弟交游皆以武艺相夸相敬,每次共同驰射,同辈皆在长孙晟之下。长孙晟十八岁时为司卫上士。起初没有名气,别人也不知其才能,唯杨坚一见,深赞其异才,携其手并对人说:“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隋书·长孙晟列传》)?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突厥首领沙钵略可汗(即摄图)求婚于北周,周宣帝以赵王宇文招之女许之。娉娶时,北周与沙钵略可汗各自炫耀本土能事,并精选骁勇之士充为使者。因此长孙晟被派遣为使者,做汝南公宇文神庆的副手,送千金公主至沙钵略可汗处。北周曾先后派数十名倒使者前往,但沙钵略可汗多轻视不礼,却独喜爱长孙晟,并常与长孙晟游猎,以至长孙晟留住其处竟达一年之久。一次出游,遇二雕飞而争肉,沙钵略可汗给长孙晟两枝箭,并说:“请射取之”(《隋书·长孙晟列传》)。长孙晟驰马而奔,正遇双雕相攫,遂一箭而贯双雕。沙钵略可汗大喜,命诸子弟贵人皆与长孙晟亲近,学习其射箭的本事。当时沙钵略可汗之弟处罗侯(号突利设)甚得众心,结果遭到沙钵略可汗的猜忌,处罗侯便暗中托心腹之人与长孙晟结盟。从此,长孙晟在突厥乘游猎之机,察知突厥山川形势及部众强弱。长孙晟归来后,杨坚已为北周丞相,长孙晟便将突厥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杨坚,杨坚闻后大喜,遂将长孙晟迁为奉车都尉。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并改元开皇。十二月,沙钵略可汗因隋朝对其礼薄,说:“我周家亲也,今隋公自立而不能制,复何面目见可贺敦乎”(《隋书·长孙晟列传》)?遂借口为其妻北周千金公主的宗室复仇,与前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联兵攻陷临榆关(今河北抚宁东,一说今山海关),并约同各部落准备大举攻隋。时隋朝新立,隋文帝因此心中大惧,遂下令于北方边地增筑亭障,修缮长城,命阴寿镇幽州、虞庆则镇并州,加强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并州(治晋阳,今太原市西南)、乙弗泊(今青海乐都西)、临洮(今甘肃岷县)、武威(今属甘肃)等地守备。

  长孙晟深知沙钵略可汗及其叔侄兄弟达头可汗、阿波可汗、突利可汗各统强兵,俱称可汗,分居四面,内怀猜忌,外示和同等诸多情况,认为对付突厥难以力征,易可离间,于是上书隋文帝:“臣闻丧乱之极,必致升平,是故上天启其机,圣人成其务。伏惟皇帝陛下当百王之末,膺千载之期,诸夏虽安,戎场尚梗,兴师致讨,未是其时,弃于度外,又复侵扰。故宜密运筹策,渐以攘之,计失则百姓不宁,计得则万代之福。吉凶所系,伏愿详思。臣于周末,忝充外使,匈奴倚伏,实所具知。玷厥之于摄图,兵强而位下,外名相属,内隙已彰,鼓动其情,必将自战。又处罗侯者,摄图之弟,奸多而势弱,曲取于众心,国人爱之,因为摄图所忌,其心殊不自安,迹示弥缝,实怀疑惧。又阿波首鼠,介在其间,颇畏摄图,受其牵率,唯强是与,未有定心。今宜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通使玷厥,说合阿波,则摄图回兵,自防右地。又引处罗,遣连奚、霫,则摄图分众,还备左方。首尾猜嫌,腹心离阻,十数年后,承衅讨之,必可一举而空其国矣”(《隋书·长孙晟列传》)。文中长孙晟详细分析了突厥内部的情况,并针对此情况提出了“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提议。隋文帝览表后大悦,召长孙晟面语。长孙晟“复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写其虚实,皆如指掌”(《隋书·长孙晟列传》)。隋文帝听后深感新奇,遂采纳了长孙晟的提议,即遣太仆元晖为使者出伊吾首至西面的达头可汗处,特赐狼头纛,故意表示钦敬,礼数甚优。达头可汗回访时,隋文帝又故意将其使者引于沙钵略可汗的使者之上。反间计实施后,沙钵略可汗与达头可汗之间果然发生了猜疑。隋文帝又授长孙晟为车骑将军,出黄龙道,携带大量钱财、赐予奚、契丹等部族。长孙晟至处罗侯处,广布心腹,诱其内附。这样一来,突厥内部被分化,沙钵略可汗变得孤立起来。

  开皇二年(582年)二月,隋文帝下令撤回准备进攻江南陈朝的军队,集中兵力抗拒突厥。四月前,突厥大军进犯隋边。四月,隋上柱国李充部击破突厥于河北山(今绥远包头西黄河以北)。大将军韩僧寿部击破突厥于鸡头山(今甘肃干凉西)。五月,高宝宁引突厥兵攻平州(治今河北卢龙)。突厥悉发40万骑兵,突入长城,分路攻隋。

  六月,李充部再败突厥于马邑(今山西朔县)。达头部攻兰州,在可洛峐(今甘肃武威境)为凉州总管贺娄子干击败。十月,杨坚因关中形势紧急,派太子杨勇屯兵咸阳,十二月又命大将军虞庆则屯兵弘化(今甘肃庆阳)。时沙钵略率军10余万进到周槃(今甘肃庆阳境),隋行军总管达奚长儒率部2000人迎战,杀伤其万余人。柱国冯昱屯兵乙弗泊、兰州总管叱列长叉守御临洮、上柱国李崇屯兵幽州,皆为突厥所败。于是,突厥纵兵自木硖、石门(今宁夏固原西南和西北)分两路进击,尽掠武威、金城(今兰州)、天水、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上郡(今陕西富县)、弘化、延安(今延安东北)等地。沙钵略可汗欲继续南进,达头可汗不从,引兵退走。长孙晟乘势用计,让沙钵略可汗之侄染干告诉沙钵略:“铁勒(居突厥以北游牧族)等反,欲袭其牙”(《隋书·长孙晟列传》)。沙钵略可汗恐老营有失,遂撤兵出塞。

  此战,沙钵略可汗乘隋朝新立,实力尚不够充实之机,依靠大骑兵集团的快速机动,全面攻掠隋北方要地,迫隋进行战略防御,处处抗拒,或作有限还击,败多胜少。隋在加强各地守御作战的同时,施用分化突厥,削弱和孤立沙钵略的策略,终于遏制了突厥大规模攻势的发展,长孙晟可谓居功至伟。

  经过此战作战,隋文帝深知突厥危害之大,为使隋立于不败之地,隋文帝暂时实行战略防御,同时加强反攻准备,充实国力、军力。至开皇三年(583年)四月,隋文帝乘突厥内部矛盾加剧与灾荒严重之机,命杨爽、河间王杨弘、上柱国豆卢勤、秦州总管窦荣定等并为行军元帅,率军分道反击突厥。

  五月,窦荣定率9总管、步骑兵3万出凉州(治今甘肃武威)道,在高越原(今甘肃民勤西北)数败阿波可汗军。正在窦荣定军中任偏将的长孙晟,乘机离间突厥,派人对阿波可汗说:“摄图每来,战皆大胜。阿波才入,便即致败,此乃突厥之耻,岂不内愧于心乎?且摄图之与阿波,兵势本敌。今摄图日胜,为众所崇,阿波不利,为国生辱。摄图必当因以罪归于阿波,成其夙计,灭北牙矣。愿自量度,能御之乎”(《隋书·长孙晟列传》)?阿波可汗使者到后,长孙晟又对使者说:“今达头与隋连和,而摄图不能制。可汗何不依附天子,连结达头,相合为强,此万全之计。岂若丧兵负罪,归就摄图,受其戮辱邪”(《隋书·长孙晟列传》)?阿波可汗接受长孙晟的建议,留在塞上,派人随长孙晟入朝。

  时沙钵略可汗与卫王军战于白道,沙钵略可汗败走至碛,闻阿波可汗心怀二意,加上平日素忌阿波可汗骁悍,沙钵略可汗一气之下抄略了阿波可汗所据之北牙,尽获其众并杀其母。阿波可汗还无所归,遂西奔达头可汗,达头可汗闻讯大怒,遂借兵十余万与阿波可汗,东击沙钵略可汗,复得故地,收聚散卒数万,与沙钵略可汗对垒,阿波可汗频胜,势力益增。沙钵略可汗则从此由强变弱。于是又遣使向隋朝贡,并言公主自请改姓,乞为隋文帝女,隋文帝许之。

  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遣长孙晟以副使职随虞庆则出使沙钵略可汗,赐公主姓为杨氏,改封大义公主。沙钵略可汗奉诏时不行跪拜之礼。长孙晟劝说道:“突厥与隋俱是大国天子,可汗不起,安敢违意。但可贺敦为帝女,则可汗是大隋女婿,奈何无礼,不敬妇公乎?”沙钵略可汗这才笑着对左右官员说:“须拜妇公,我从之耳”(《隋书·长孙晟列传》)。于是乃拜诏书。长孙晟还朝后授仪同三司、左勋卫车骑将军。

  开皇五年(585年)七月,沙钵略可汗向隋请和称藩。从此北部边患基本消除,解除了隋朝南下灭陈的后顾之忧。

  开皇七年(587年)四月,沙钵略可汗卒,其部众立其弟处罗侯为莫何可汗,请隋廷承认。隋廷遣长孙晟持节前去祝贺,并赐以鼓吹旗幡,拜其弟处罗侯为莫何可汗,其子雍闾为都兰可汗(即叶护可汗)。处罗侯趁机对长孙晟说:“阿波为天所灭,与五六千骑在山谷间,伏听诏旨,当取之以献”(《隋书·长孙晟列传》)。当时隋文帝正召集文武官商议此事,乐安公元谐认为:“请就彼枭首,以惩其恶”(《隋书·长孙晟列传》)。而武阳公李充则认为应“请生将入朝,显戮以示百姓”(《隋书·长孙晟列传》)。隋文帝问长孙晟:“于卿何如?”长孙晟回答说:“若突厥背诞,须齐之以刑。今其昆弟自相夷灭,阿波之恶,非负国家,因其困穷,取而为戮,恐非招远之道,不如两存之”(《隋书·长孙晟列传》)。隋文帝纳其言。莫何可汗随即率部打着隋所赐旗鼓西击阿波可汗。阿波部下以为莫何已得隋兵助阵,丧失斗志,望风归降。莫何可汗遂生擒阿波可汗。

  开皇八年(588年)十一月,莫何可汗继续西击邻国,中流矢而死,都兰可汗继位。长孙晟奉命携带陈国所献宝器的前去吊唁。

  开皇十三年(593年),流民杨钦流亡至都兰可汗处,谎称彭国公刘昶与宇文氏女共谋反隋,特遣其来密告于大义公主。对此,都兰可汗深信不已,从此不向隋朝进贡。为探听突厥动向,长孙晟奉命出使突厥。大义公主见到长孙晟后,言辞不逊,并派心腹安遂迦与杨钦计议,煽动都兰可汗反隋。

  长孙晟回京后,将此事俱奏。隋文帝再次派长孙晟出使突厥,向都蓝可汗索要杨钦。都蓝可汗不愿交出杨钦,便谎称:“检校客内,无此色人”(《隋书·长孙晟列传》)。长孙晟遂便买通其帐下达官,探知杨钦之所在,趁夜将其抓获,并带到都蓝可汗面前质问。结果公主谋反之事被揭露,突厥人闻后大为耻辱。都蓝可汗不得已,只好将安遂迦等人拘捕,交给长孙晟带回。回京后,隋文帝大喜,为长孙晟加授开府,并遣其再次入藩,诛杀大义公主。

  是年,都蓝可汗又向隋朝上表请婚,朝廷准备答应时,长孙晟上奏说:“臣观雍闾反覆无信,特共玷厥有隙,所以依倚国家。纵与为婚,终当必叛。今若得尚公主,承藉威灵,玷厥、染干必又受其征发。强而更反,后恐难图。且染干者,处罗侯之子,素有诚款,于今两世。臣前与相见,亦乞通婚,不如许之,招令南徙。兵少力弱,易可抚驯,使敌雍闾,以为边捍”(《隋书·长孙晟列传》)。隋文帝准其所奏,并派长孙晟告知突利可汗(即染干)许配公主之事。

  开皇十七年(597年),突利可汗派500骑随长孙晟来迎娶,隋以宗女封安义公主妻之。突利可汗依长孙晟之说,率众南徙,居度斤旧镇。此时都蓝可汗气怒,常率部抄略隋境。突利可汗察知其动静,即派人报隋。因此都蓝可汗每次入边,都因隋边境都先有防备而未能得逞。

  开皇十九年(599年)二月,突利可汗奏报都兰可汗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击大同城(在今内蒙乌拉特前旗东北)。隋文帝命汉王杨谅为元帅(实际未亲临前线),以尚书左仆射高颎出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尚书右仆射杨素出灵州(治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上柱国燕荣出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三路进击突厥。

  都兰可汗得知隋军来攻,大惧,遂与达头可汗结盟,合兵掩击突利,双方在长城下展开激战,突利可汗大败。都兰尽杀突利的兄弟子侄,然后率部渡河进入蔚州(治灵丘,今属山西)。突利与长孙晟独率五骑趁夜南逃,天明时行约百余里,并收集数百名散骑。此时突利可汗却对长孙晟说:“今兵败入朝,一降人耳,大隋天子岂礼我乎?玷厥虽来,本无冤隙,若往投之,必相存济”(《隋书·长孙晟列传》)。长孙晟闻后,知其有二心,遂暗中派人入伏远镇(今山西大同西北),令镇中速举烽火。突利可汗见四处烽火俱燃,便问长孙晟:“城上然烽何也?”长孙晟谎称:“城高地迥,必遥见贼来。我国家法,若贼少举二烽,来多举三烽,大逼举四烽,使见贼多而又近耳”(《隋书·长孙晟列传》)。突利可汗闻后大惧,对其部众说:“追兵已逼,且可投城”(《隋书·长孙晟列传》)。入镇后,长孙晟留其达官执室以领其众,自带突利可汗于四月入朝。隋文帝闻后,大喜,进授长孙晟左勋卫骠骑将军,持节护突厥。同月,

  四月,高颎命上柱国赵仲卿率兵3000为前锋,大破突厥,都兰可汗败逃,后被其部下所杀。杨素军在灵州以北地区与达头可汗部遭遇,也大败突厥,达头可汗带着重伤逃跑,其众死伤不可胜数。
  十月,隋册封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并赐射于武安殿。隋文帝选善射者十二人,分为两队。启民可汗说:“臣由长孙大使得见天子,今日赐射,愿入其朋”(《隋书·长孙晟列传》)。隋文帝同意。启民可汗给长孙晟六支箭,发发皆中,结果启民可汗一队获胜。时有群鸟飞过,隋文帝对长孙晟说:“公善弹,为我取之”(《隋书·长孙晟列传》)。结果十发皆中,鸟应丸而落。是日,百官得赏,其中长孙晟居多。

  随后长孙晟率5万人(此处《隋书·长孙晟列传》记载为5千人,而《北史·长孙晟列传》和《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八》记载为5万,这里以后者为准)在朔州西北筑大利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给启民可汗驻守,令其招抚突厥其它部落。从四月至此,前后归附者万余口,其中包括都蓝可汗之弟都速等。长孙晟将归附之人全部安置妥当,从此突厥归附。可以说长孙晟为分化瓦解突厥,促进民族融合起了重要作用。时安义公主已卒,隋文帝又派长孙晟持节送宗女义成公主嫁给启民可汗。

  长孙晟又上奏说:“染干部落归者既众,虽在长城之内,犹被雍闾抄略,往来辛苦,不得宁居。请徙五原,以河为固,于夏、胜两州之间,东西至河,南北四百里,掘为横堑,令处其内,任情放牧,免于抄略,人必自安”(《隋书·长孙晟列传》)。此举得到隋文帝的同意。

  十二月,突厥都兰可汗被部下所杀(都兰可汗被杀的时间《隋书·长孙晟列传》和《北史·长孙晟列传》均记载为开皇二十年,有误,这里以《隋书·高祖纪》《北史·高祖纪》及《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八》中的记载为准),其部落大乱。为挽救突厥颓势,达头可汗自立为步迦可汗。

  长孙晟乘机上奏说:“今王师临境,战数有功,贼内携离,其主被杀,乘此招诱,必并来降,请遣染干部下分头招慰”(《隋书·长孙晟列传》)。隋文帝许之,都兰部果然尽来归附。

  步迦可汗得此消息后,大为恐怖,遂于开皇二十年(600年)四月率兵进犯隋边。隋文帝命晋王杨广、尚书右仆射杨素出灵州(治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汉王杨谅、柱国史万岁出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合击步迦可汗。文帝诏长孙晟为秦川行军总管,率突厥归附各部为前锋,随与晋王杨广出征。时步迦可汗正与杨广对峙不下,长孙晟由于熟悉突厥民俗风情,知其人马均需饮用泉水,便献计说:“突厥饮泉,易可行毒”(《隋书·长孙晟列传》)。于是命人在泉水上游撒放毒药。突厥人、畜饮水后很多被毒死,人心惶惶,在惊道:“天雨恶水,其亡我乎”(《隋书·长孙晟列传》)?遂连夜遁逃。长孙晟率部追击,斩杀突厥千余人,俘百余口,六畜数千头。杨广大喜,遂引长孙晟入内帐,把酒言欢。时有突厥达官来降,坐在帐内,说“突厥之内,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杨广笑着说:“将军震怒,威行域外,遂与雷霆为此,一何壮哉”(《隋书·长孙晟列传》)!凯旋回京后,授长孙晟上开府仪同三司,并再次还大利城,安抚新归附之众。

  步迦可汗逃至大斤山(即今内蒙大青山)时,与史万岁一路隋军相遇,结果大败,慌忙引军回撤。不久,步迦可汗又派他的侄子俟利伐从沙漠东面攻打启民可汗,隋文帝再次发兵协助启民可汗防守军事要道,俟利伐只得退入沙漠。启民可汗大为感动,表示愿千世万代永为隋臣。

  仁寿元年(601年),长孙晟上奏说:“臣夜登城楼,望见碛北有赤气,长百余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谨验兵书,此名洒血,其下之国必且破亡。欲灭匈奴,宜在今日”(《隋书·长孙晟列传》)。隋文帝诏令杨素为行军元帅,长孙晟为受降使者,援助启民可汗北击步迦可汗。

  仁寿二年(602年)三月,军至黄河,正值突厥思力俟斤(官名)等率部渡过黄河,袭扰已经归降隋王朝的突厥启民可汗,掠走男女6000人、牲畜20余万头。长孙晟与上大将军梁默奉杨素之命率轻骑追击,转战60余里,大败突厥。长孙晟又教启民可汗分遣使者,往北方铁勒等部招抚归附。

  仁寿三年(603年),有铁勒、思结、伏和具、浑、斛萨、阿拔、仆骨等十余部背离步迦可汗,降于启民可汗。步迦可汗部溃不成军,西奔吐谷浑。长孙晟送启民可汗安置于碛口(今呼和浩特北),启民可汗于是尽得步迦可汗之众。随后多年,启民可汗与隋一直保持亲善。

  事毕,长孙晟回朝,时为仁寿四年(604年),适遇隋文帝被隋炀帝所杀,炀帝匿丧未发。由于隋炀帝和长孙晟有过旧交,加上要拉拢长孙晟,遂以长孙晟为内衙宿卫,知门禁事,即日拜左领军将军。

  不久,汉王杨谅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起兵反对其兄杨广称帝。杨谅系隋文帝的五子,曾任并州总管,统领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北达燕门关,南距黄河的52个州,长年据守在当时天下出精兵之地。杨谅对杨广夺取杨勇的太子地位心怀不满。及蜀王杨秀得罪,尤不自安,恐殃及己身,暗中准备起兵。及隋文帝死后后,杨谅更感到安全难保,遂起兵反炀帝。

  由于綦良、余公理等各路隋军出师不利,节节败退。隋炀帝采纳了杨素的推荐,以前江州刺史李子雄为上大将军,并以长孙晟为相州刺史,征集山东兵,与李子雄共同配合镇压谅军。由于长孙晟的儿子在杨谅部下,所以长孙晟推辞说:“有男行布,今在逆地,忽蒙此任,情所不安。”隋炀帝说:“公著勤诚,朕之所悉。今相州之地,本是齐都,人俗浇浮,易可搔扰。傥生变动,贼势即张,思所以镇之,非公莫可。公体国之深,终不可以儿害义,故用相委,公其勿辞”(《隋书·长孙晟列传》)。长孙晟奉命出兵,破杨谅,回军后转为武卫将军。

  大业三年(607年),炀帝欲北巡至榆林,欲出塞外,陈兵耀武。因怕启民可汗惊惧,便先派长孙晟到启民可汗部喻旨。启民可汗闻后,便召所部奚、室韦等数十个部落的酋长齐集迎帝。长孙晟见此处杂草丛生,欲令启民可汗亲自除之,并让各部酋长看到,使之明白天子之威重。于是长孙晟手指帐前之草说:“此根大香。”启民可汗闻后说:“殊不香也。”长孙晟又说:“天子行幸所在,诸侯躬亲洒扫,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中芜秽,谓是留香草耳!”启民可汗这才悟其本意,说:“奴罪过。奴之骨肉,皆天子赐也,得效筋力,岂敢有辞?特以边人不知法耳,赖将军恩泽而教导之。将军之惠,奴之幸也”(《隋书·长孙晟列传》)。遂拔佩刀,亲自除草。其余各部族长见后,争相效之。启民可汗又发命举国就役开御道,西起榆林,东达于蓟,长3000里,宽百步。隋炀帝听到此事,对长孙晟的办法非常赞赏。后长孙晟除淮阳太守,未赴任,复为右骁卫将军。

  大业五年(609年),长孙晟去世,时年五十八。隋炀帝深表悼惜,赐赠甚厚。少子长孙无忌嗣。同年,诚心归顺隋朝的启民可汗也去世。大业十一年(615年)八月,隋炀帝出塞北巡,于雁门为突厥始毕可汗(启民可汗可汗之子,名为咄吉)所围,隋炀帝慨叹道:“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至此”(《隋书·长孙晟列传》)!

  长孙晟长子长孙行布,也多谋略,有父风。后汉王杨谅起兵,长孙行布奉命守城,遂于豆卢毓等闭门拒杨谅入城,城破遇害。次子长孙恒安,以兄功授鹰扬郎将。少子长孙无忌为唐朝贞观名臣。其女嫁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立其为皇后,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孙皇后,为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因此在唐贞观中期,长孙晟被追赠为司空、上柱国、齐国公,谥曰献。

  点评:长孙晟“好奇计,务功名。性至孝,居忧毁瘠,为朝士所称。”“晟体资英武,兼包奇略,因机制变,怀彼戎夷。倾巢尽落,屈膝稽颡,塞垣绝鸣镝之旅,渭桥有单于之拜。惠流边朔,功光王府,保兹爵禄,不亦宜乎”(《隋书·长孙晟列传》)!

  长孙晟在其一生中,同突厥交往达20余年,虽未指挥过大的作战,但凭其出众的谋略,为分化瓦解突厥,保持隋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一个强大的突厥帝国,从根本上就是毁于长孙晟之手,此功非常人所能及也!


【张须陀】

 张须陀(565—616.12.1),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乡)人,隋朝大将。

  张须陀“性刚烈,有勇略”(《隋书·张须陀列传》)。隋开皇十七年(597年)二月,昆州(治在今云南昆明市西郊马街附近)刺史、羌族首领爨翫举兵反隋,张须陀随行军总管史万岁前去进讨。因功被授仪同,赐物三百段。

  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感到安全难保,遂于晋阳(今太原市西南)起兵反炀帝。张须陀又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素平定叛乱,因功加开府。

  大业六年(610年),张须陀为齐郡(治历城,今山东济南)丞。时值隋炀帝数次用兵高丽,致使百姓失业,再加上饥荒,粮食的价格飞涨。张须陀决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官属都认为:“须待诏敕,不可擅与。”张须陀则说:“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隋书·张须陀列传》)。遂先斩后奏,开仓放粮。隋炀帝知道后,并没有责备张须陀。

  由于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因此暴发了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

  大业七年(611年)三月,邹平(今山东邹平北)人王薄率领农民群众,以长白山(即今山东邹平西南会仙山)为根据地,首次举起了反隋义旗。王薄自称知世郎,表示自己是通晓当今世事之人。他创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在民间传唱,号召民众不去辽东为隋炀帝打高丽送死,拿起刀熗造反。躲避征役的老百姓主动聚集在王薄义旗之下,达到数万人。经常在齐郡境内活动,官军多次围剿都被打败。时任齐郡丞的张须陀带兵征讨,王薄引军南下,转战到鲁郡(治瑕丘,今山东兖州)。张须陀穷追不舍,追至岱山之下时,王薄恃其骤胜,未设防备,张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而击之,大败义军斩首数千级。王薄收拢被打散的部下万余人北上渡黄河,又被张须陀追至临邑(今济南市北)击败,斩首五千余级,获六畜万计。

  时天下太平日久,百姓多不习兵,地方官吏每与义军作战,或弃城逃跑,或开门出迎。唯独张须陀勇决善战,同时又长于抚驭,所以甚得军心,当时号为名将。

  大业九年(613年),王薄又联合起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义军十余万人攻打章邱(今山东章丘西北)。张须陀遣水军断其水运,自率2万步骑击之,义军大败,散军溃至津梁时,又被水军所拒。张须陀水陆夹击再次大败义军,获其家累辎重不可胜计,露布以闻。隋炀帝闻讯后非常高兴,褒奖了张须陀,并派人画其相貌而奏之。

  同年,裴长才、石子河等率2万义军攻至历城,纵兵大掠。张须陀当时没来得及召集士兵,遂亲率五骑与义军作战。义军为其所吸引,遂引兵围攻。张须陀身陷重围,身上多处受伤,勇气弥厉。时城中援兵至,义军稍退。张须陀督军再战,大败义军,裴长才败逃。

  三月二十六日,北海郡(治今山东益都)郭方预聚众3万,自号卢公,攻陷郡城,率部起义。郭方预又与秦君弘等义军联合围攻北海郡,兵威强盛。张须陀对部下说:“贼自恃强,谓我不能救,吾今速去,破之必矣”(《隋书·张须陀列传》)。于是遂精兵倍道而进,义军果无防范,隋军趁机发起进攻,大败义军,斩数万人,获辎重3000辆。司隶刺史裴操之为其上书请功,隋炀帝再次派人犒劳隋军。

  时齐郡人左孝友起兵反隋,并占据蹲狗山(今山东招远东北),队伍发展至10万人。大业十年(614年)十一月,张须陀统兵进剿起义军,隋军列“八风营”紧逼左孝友部,又分兵扼守要害。左孝友被迫率众出降。其部将解象、王良、郑大彪、李畹各拥兵万余,亦均被张须陀镇压。张须陀一时威振东夏,因功迁齐郡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

  十二月,涿郡(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人卢明月率军10余万屯祝阿(今山东禹城西南)。张须陀统兵万余进击之。双方相距6—7里设营栅相持,经10余日,隋军粮尽将退。张须陀不想丧失战机,便对部下说:“贼见兵却,必轻来追我。其众既出,营内即虚,若以千人袭营,可有大利。此诚危险,谁能去者”(《旧唐书·秦叔宝列传》)?众人莫有应者,唯独罗士信和秦叔宝请战。张须陀遂令二人各率千人,伏兵葭苇中,自引兵弃营而退。卢明月率众逐击,罗士信、秦叔宝乘机领伏兵攻入义军营寨,放火焚烧30余栅,营中守卒大乱,卢明月率部迅速回救,遭张须陀回师夹击,起义军溃败,被斩杀无数,卢明月仅以数百骑突围。此后张须陀双相继击败了吕明星、帅仁泰、霍小汉等义军。还率兵拒翟让的瓦岗军,前后三十余战,每皆败之。

  大业十二年(616年),瓦岗军在翟让领导下已发展成为河南地区最强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十月,曾随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隋的李密投靠翟让后,即建议瓦岗军席卷二京(长安、洛阳)、诛暴灭隋。时瓦岗军粮食供给不足,仅靠截取隋廷漕运来维持军需。于是,翟让采纳李密的计谋,决定先取荥阳(郡治今郑州),夺取粮仓,进一步壮大力量,然后再图进取。据此,翟让率军由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西进,相继攻占金堤关(今河南荥阳东北)和荥阳郡大部县城,进逼荥阳城。

  隋炀帝即命张须陀为荥阳通守,率其精锐万余前往镇压。翟让多次为张须陀所败,闻其率兵来剿,大惧,欲避之。李密劝阻道:“须陀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公但列阵以待,保为公破之”(《隋书·李密列传》)。李密预先派兵千余人(一说数千人)埋伏于大海寺(今河南荥阳东北)北树林内,而以主力从正面迎敌。十七日(即公元616年12月1),张须陀军以方阵进击,翟让率军接战后退,张须陀趁机追击十余里,至大海寺附近,瓦岗军伏兵骤起,翟让、李密及义军将领徐世勣、王伯当将隋军合围。张须陀力战得已突围,但见部下仍然被围,遂再冲进包围圈救之,如此四次,其部下皆败散。张须陀仰天道:“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隋书·张须陀列传》)?遂下马战死,时年五十二。所部官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张须陀死后,隋朝再无良将矣。


【宇文述】

 宇文述(?—616.11.20),字伯通,鲜卑族,本姓破野头,代郡武川人,隋朝名将。

  宇文述本姓破野头,其先因在鲜卑族俟豆归当仆人,便随主人改姓为宇文氏。其父宇文盛,北周时因有战功而位至上柱国。因北周时期尚武,所以宇文述“少骁锐,便弓马”(《隋书·宇文述列传》)。十一岁时,有个相面的人对他说:“公子善自爱,后当位极人臣”(《隋书·宇文述列传》)。周武帝时,其父因军功,起家拜开府。宇文述性格“恭谨沈密”(《隋书·宇文述列传》),掌握北周实权大冢宰宇文护对其甚是喜爱,宇文述因此以本官领宇文护的亲信。周武帝除掉宇文护,自己掌握政权后,召宇文述为左宫伯,累迁英果中大夫,赐爵博陵郡公,寻改封濮阳郡公。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杨坚为预防北周宗室生变,稳固其统治权力,以千金公主将嫁于突厥为辞,诏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因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位望素重,恐有异图,遂以会葬宣帝为名,诏使其子尉迟惇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取代尉迟迥。

  六月,尉迟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公开起兵反对杨坚(参见杨坚平尉迟迥之战)。时杨坚挟幼帝以号令中外。结好并州李穆,送千金公主与突厥和亲,以消除北方之患;加强洛阳守御,作为进讨尉迟迥的战略基地;并令计部中大夫杨尚希先发精兵3000人镇守潼关,防其偷袭。七月十日,杨坚调发关中兵,令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军讨伐尉迟迥。宇文述以行军总管率步骑3000,从韦孝宽击之。

  七月末,大军自洛阳进驻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尉迟迥部将李俊正围攻怀州(治野王,今河南沁阳),宇文述奉韦孝宽之命将其击破,遂率军东进至永桥镇(今河南武陟西南)东南。随即宇文述又与诸将在武涉之战中击败尉迟惇,宇文述在作战中冲锋陷阵,俘敌甚众,每战有功。平乱之后,宇文述被破格拜上柱国,进爵褒国公,赐缣三千匹。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并改元开皇。开皇初,宇文述拜右卫大将军。

  为击灭陈朝,统一南北,隋文帝于开皇八年(588年)十月集中水陆军51.8万,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为8路攻陈。宇文述任行军总管,领兵3万准备南渡。

  十二月,隋军发起进攻(参见隋灭陈之战)。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十七日,宇文述率所部3万人渡江,当时韩擒虎、贺若弼两军夹攻丹阳,宇文述进占石头(今南京城西清凉山),以为声援。二十日,隋军攻入建康(今南京),俘陈后主,陈朝灭亡。

  隋军攻占陈都建康、灭掉陈朝后,陈吴州刺史萧瓛拒不降隋,拥兵自立,吴地人共推他为主。东扬州刺史萧岩也据州拒降。二月初,隋文帝杨坚派字文述统行军总管元契、张默言等率军讨伐,水陆并进。隋青州刺史落丛公燕荣率水军从东海赶来,亦归宇文述指挥。隋文帝下诏说:“公鸿勋大业,名高望重,奉国之诚,久所知悉。金陵之寇,既已清荡,而吴会之地,东路为遥,萧岩、萧瓛,并在其处。公率将戎旅,抚慰彼方,振扬国威,宣布朝化。以公明略,乘胜而往,风行电扫,自当稽服。若使干戈不用,黎庶获安,方副朕怀,公之力也”(《隋书·宇文述列传》)。

  时陈永新侯陈君范自晋陵(今江苏常州)投奔萧瓛,与其合军共拒宇文述军。见宇文述军至,萧瓛惧,遂在晋陵城东立栅设营,又绝塘道,并派部将王褒守御吴州(治今江苏吴县),自率大军进入太湖,欲从背后袭击宇文述军。

  宇文述率军击破晋陵城东敌军营栅,随即回兵攻打萧瓛,大败萧瓛所部,斩萧瓛司马曹勒叉。另派兵一部袭陷吴州,王褒弃城逃走。萧瓛收拾余部退保包山(今太湖中洞庭西山),又被燕荣率水军击破。萧瓛带领左右数人藏于民家,被人抓获。随后,宇文述率军进至奉公埭(今浙江绍兴附近),萧岩、陈君范以会稽(今浙江绍兴)降隋。萧瓛、萧岩被送往长安斩首。宇文述平定三吴(今江苏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等地)之地,为日后统一岭南奠定了基础。宇文述因功拜一子开府,赐物三千段,拜安州总管。  

  杨坚称帝之后,按惯例将其长子杨勇立为皇太子,同时将其余四子封为藩王:次子杨广为晋王,三子杨俊为秦王,四子杨秀为蜀王,五子杨谅为汉王。时晋王杨广镇扬州,与宇文述交往密切,为进一步拉拢宇文述,便奏请其为寿州刺史总管。杨广此时已有夺太子之位想法,便请请宇文述为他出谋划策。宇文述说:“皇太子失爱已久,令德不闻于天下。大王仁孝著称,才能盖世,数经将领,深有大功。主上之与内宫,咸所钟爱,四海之望,实归于大王。然废立者,国家之大事,处人父子骨肉之间,诚非易谋也。然能移主上者,唯杨素耳。素之谋者,唯其弟约。述雅知约,请朝京师,与约相见,共图废立”(《隋书·宇文述列传》)。杨广闻后大喜,当即让宇文述带了大量财宝进京。时为开皇二十年(600年)。

  杨约当时为大理少卿,杨素凡有所为,都先与他商量,然后再去做。宇文述回京后,多次宴请杨约,酒酣之际,宇文述拿出所带珍奇宝玩,让杨约观赏。杨约为人贪财,见如此多的珍宝,爱不释手。宇文述提出与杨约赌博,乘机将珍宝输与杨约。杨约所得既多,便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回请宇文述吃饭。席间提起诸多珍宝来,宇文述说:“此晋王之赐,令述与公为欢乐耳。”杨约大惊道:“何为者”(《隋书·宇文述列传》)?宇文述说:“夫守正履道,固人臣之常致,反经合义,亦达者之令图。自古贤人君子,莫不与时消息,以避祸患。公之兄弟,功名盖世,当途用事,有年岁矣。朝臣为足下家所屈辱者,可胜数哉!又储宫以所欲不行,每切齿于执政。公虽自结于人主,而欲危公者固亦多矣。主上一旦弃群臣,公亦何以取庇?今皇太子失爱于皇后,主上素有废黜之心,此公所知也。今若请立晋王,在贤兄之口耳。诚能因此时建大功,王必镌铭于骨髓,斯则去累卵之危,成太山之安也”(《隋书·杨约列传》)。杨约然其说,随即找到杨素,杨素也有此意,闻后大喜。从此,杨素常与宇文述密谋策划此事。

  宇文述的京都之行,为杨广夺取太子铺平了道路。从此杨广与宇文述的交情远胜于他人,并将长女南阳公主许配给宇文述的次子宇文士及,前后的赏赐给宇文述的财物不可胜数。在宇文述与杨素兄弟的划下,终于同年(600年)十一月,隋文帝下诏册立晋王杨广为皇太子。杨广随即以宇文述为左卫率。按规定,率官在当时为四品,文帝因宇文述已有高位,遂将率官提升为三品,足见文帝对宇文述的重视。

  仁寿四年(504年)七月,杨广杀隋文帝自立,是为隋炀帝。大业元年(505年)正月,隋炀帝拜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改封许国公。大业三年(507年),又加开府仪同三司,每冬正朝会,辄给鼓吹一部。

  大业四年(508年)七月,黄门侍郎裴矩游说铁勒进攻吐谷浑。吐谷浑战败,可汗伏允率部退入西平郡(治湟水,今青海乐都)境内,遣使向隋王朝请降求救(参见隋击吐谷浑之战)。隋炀帝令宇文述兵屯西平临羌城(今青海湟源东南),观德王杨雄出浇河(郡治河津,今青海贵德),以接应吐谷浑降众。伏允可汗见隋军强盛,惧不敢降,又率众西逃。宇文述遂引鹰扬郎将梁元礼、张峻、崔师等追之,在曼头城(今青海兴海北)大败吐谷浑,杀其众3000余人,乘胜又攻占了赤水城(兴海东南)。吐谷浑残部再次退守丘尼川,隋军继续追击,在丘尼川再次大败吐谷浑,俘虏其王公、尚书、将军共200人,部落前来归降者有10余万口,伏允可汗南奔雪山(今青海鄂陵湖南)。吐谷浑东西4000里,南北2000里的疆域,皆为隋朝所有,隋在此设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

  大业五年(509年),宇文述又随隋炀帝西巡至金山(今托赖山),登燕支山。由于地处戈壁,为防止发生意外,宇文述每次都亲自率侦察兵出巡。时吐谷浑攻张掖,宇文述又率军将其击退。

  回到江都宫后,隋炀帝敕宇文述与左光禄大夫苏威常典选举,参预朝政。宇文述当时飞黄腾达,地位与苏威平等,而且更受隋炀帝的亲爱。隋炀帝每收到各国的贡品或美食,便立即派人送往宇文述府中与之分享,以致往返送礼的人常常在路上相遇。同时宇文述也善于迎逢,“俯仰折旋,容止便辟,宿卫者咸取则焉”(《隋书·宇文述列传》)。宇文述还善于精巧的构思,“凡有所装饰,皆出人意表。数以奇服异物进献宫掖,由是帝弥悦焉”(《隋书·宇文述列传》)。传说长安城的格局,其最初的构想亦始于宇文述。

  此后,宇文述更得隋炀帝的宠爱,一时权倾朝野,隋炀帝对他的话也是言听即从。时任左卫将军张瑾与宇文述官职相同,曾评论宇文述,偶然说出他不中听的话时,宇文述便张目叱之,使张瑾惶惧而走,文武百官也莫敢与之相违忤。宇文述为人还贪婪卑鄙,以至“知人有珍异之物,必求取之”(《隋书·宇文述列传》)。一些富商大贾和陇右诸胡人的子弟争相送金银宝物,宇文述皆将其封官进级,并呼之为儿。从此这些人更争相贿赂宇文述,以至金银财宝堆积如山,数不胜数。宇文述自家后庭的宠妾美女也有数百人,家僮更达千余人,同时还养着许多良马。宇文述荣华富贵之盛,在当时无人能比。

  大业七年(612年)二月十九日,隋炀帝巡幸至涿郡(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二十六日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参见隋与高丽战争),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于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

  大业八年(613年)正月,应征士兵全部集中于涿郡,共113.38万人,号称2百万,运输粮饷的民夫加倍。初二,炀帝下诏命左12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余、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12军出粘蝉、含资、浑弥、临屯、侯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带方、襄平等道,分水、陆两路向高丽发起进攻(参见隋炀帝第一次攻高丽之战)。宇文述被任命为扶馀道军将。临行前,隋炀帝对宇文述说:“礼,七十者行役以妇人从,公宜以家累自随。古称妇人不入军,谓临战时耳。至于营垒之间,无所伤也。项籍虞姬,即其故事”(《隋书·宇文述列传》)。宇文述遂携带家眷出征。

  三月,隋军强渡辽水,在辽水(今辽河)东岸大败高丽军,死者万计,并乘胜进围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五月,高丽军几次出战受挫,乃婴城固守。每当情况危急、城池将陷时,守军便声言请降。因炀帝在出征前曾下令:“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一)。是故诸将只得停止进攻,派人驰报隋炀帝。待炀帝旨令传回军中,高丽守军已将城池加固,防御调整完毕,即拒降,隋军不得不重新开始攻城,如是者再三,炀帝仍不醒悟,致使辽东城久攻不破。隋军长期顿兵坚城之下,人困马乏,士气和战斗力大减。

  六月十一日,隋炀帝亲至辽东城南观战,斥责诸将不肯效命,亲督诸军继续攻城,同时命宇文述、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左屯卫将军辛世雄、右御卫将军张瑾、右武侯将军赵孝才、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升等率9军共30.5万人,自怀远镇(在今辽宁辽中附近)渡辽水,越过高丽诸城,向鸭绿水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

  宇文述等9军自怀远、泸河二镇出发时,令全军士卒携带百日粮秣,加上排甲以及衣资、戎具、火幕等器具,每人负担3石以上,无法承受。军卒们不敢违背“遗弃米粟者斩”的命令,在晚上宿营时,于幕帐中挖坑掩埋。待9路军马行至半路时,粮草已所剩无几了。宇文述欲还师,诸将多异同,宇文述又拿不准隋炀帝的心思,犹豫不决。  

  时高丽大臣乙支文德来诈降。出征前,宇文述与于仲文曾领受密旨捉拿乙支文德,二人准备将其扣压。但于仲文等听了尚书右丞刘士龙的话,放跑了乙支文德,既而又反悔,害怕炀帝怪罪,便决定以精锐追乙支文德,可以立功。宇文述坚决不同意。于仲文怒道:“将军仗十万之众,不能破小贼,何颜以见帝!且仲文此行也,固无功矣。”宇文述也厉声说:“何以知无功?”于仲文又说:“昔周亚夫之为将也,见天子军容不变。此决在一人,所以功成名遂。今者人各其心,何以赴敌”(《隋书·于仲文列传》)!当初隋炀帝因于仲文长于谋略,便派其为诸军咨禀节度,所以才有此言。宇文述闻后,内不自安,不得已而从之,隋军乃渡过鸭绿水。

  乙支文德见隋军将士面带饥色,遂继续采取疲敌战术。每与隋军交战,一触即退,使隋军一日之内连获7次小胜。隋军为暂时的胜利所迷惑,被高丽军诱渡过萨水(今朝鲜清川江),深入到距平壤只有30里的地方,依山为营。

  乙支文德又遣使诈降,声称:“若旋师者,当奉高元朝行在所”(《隋书·宇文述列传》)。宇文述鉴于将士疲劳已极,不可再战,平壤城又险固难攻,便顺其诈,答应还师。后撤的隋军编成方阵行进,沿途不断遭到高丽军的四面袭击,只得且战且退。七月二十四日行至萨水,高丽军乘隋军半渡时,即向后军发起猛攻,担任后卫的辛世雄战死,其余诸军皆溃,仓皇逃窜。高丽军乘胜追击,宇文述等退到辽东城,仅剩2700余人,物资器械损失殆尽。隋炀帝见大势已去,乃于七月二十五日率军撤退。在平壤附近海域待机的来护儿水军,亦急忙从海路退回。

  因此次攻作战惨败而归,隋炀帝大怒,遂将宇文述下狱。宇文述因平时得宠于隋炀帝,并且其子宇文士及娶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所以隋炀帝不忍诛杀宇文述。十一月,隋炀帝将宇文述与于仲文等皆除名为民,并斩刘士龙以谢天下。

  隋炀帝不甘心第一次征高丽的惨败,于大业九年(613年)正月,下诏再征天下兵集于涿郡,并募民为骁果,置折冲、果毅、武能、雄武等郎将率领之。并命刑部尚书卫玄等辅佐代王杨侑留守西京长安。

  隋炀帝为派得力的将领出征高丽,遂于二月下诏,将宇文述官复原职,待之如初。诏曰:“宇文述以兵粮不继,遂陷王师;乃军吏失于支料,非述之罪,宜复其官爵”(《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二)。不久又加开府仪同三司。

  三月初四,隋炀帝从洛阳出发,再次御驾亲征高丽(参见隋炀帝第二次攻高丽之战)。行至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留礼部尚书杨玄感于此督运粮草。四月二十七日,隋炀帝的车驾渡过辽水。二十九日,隋炀帝命宇文述和上大将军杨义臣率军由北路疾趋平壤。炀帝亲率主力进围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并派左光禄大夫王仁恭领兵出扶余道进攻新城(今辽宁抚顺北)。由于隋军兵强马壮,计划周密,准备充分,所以作战非常顺利。正当辽东城指日可下之际,杨玄感忽然在黎阳起兵反隋(参见隋平杨玄感之战),隋炀帝大惊,乃于六月二十八日夜二更密令诸将撤军,并令宇文述率军急赴河阳,发诸郡兵讨杨玄感。

  杨玄感是杨素之子,好读书,善骑射,为官严正,甚得时人尊敬。杨玄感目睹隋炀帝的暴政激起全国人民的不满,农民起义蜂起云涌。而隋炀帝又率隋军主力远在辽东前线,后方兵力空虚。于是,便抓住取隋代之的这一良机,于六月起兵反隋。

  由于杨玄感采取了长期屯兵坚城之下的失策战略,使隋军得以及时回军。宇文述和右侯卫将军屈突通 驰援东都。在东莱的来护儿也停止进攻高丽,还师西进,对包围洛阳的杨玄感形成反包围态势。杨玄感军处于四面受敌的不利局面。杨玄感知隋军援军将至,心惧。七月,屈突通引兵屯河阳,宇文述继之。二十日,杨玄感接受李子雄、李密的建议,解除了对东都的包围,率军西进,准备夺取关中。至弘农宫(在今河南陕县),被弘谷太守杨智积用计牵制,耽误了宝贵的三天时间。及杨玄感军到达阌乡(今河南灵宝西北文乡)时,宇文述与刑部尚书卫文升、左御卫将军来护儿、右侯卫将军屈突通等各路隋军将其追上,杨玄感且战且退,一日内三败。

  八月初一,隋军与杨玄感在皇天原(即董杜原,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北)列阵决战,宇文述与来护儿列阵当其前,遣屈突通以奇兵击其后,大破之,杨玄感仅率10余骑逃往上洛(今陕西洛南东南)。杨玄感自知大势已去,乃命杨积善将其杀死,杨玄感起兵遂被镇压。宇文述因功被赐物数千段。

  隋炀帝镇压杨玄感叛乱后,不顾内外危机四伏,于大业十年(614年)二月二十日,炀帝下诏再次征召全国军队,百道俱进,三征高丽(参见隋炀帝第三次攻高丽之战)。宇文述又奉命东征,但军至怀远而还。

  大业十一年(615年)八月,隋炀帝出塞北巡,于雁门为突厥始毕可汗(咄吉)几十万骑兵所围(参见雁门之战),时隋雁门守军仅1.7万人,隋炀帝大惧。宇文述劝隋炀帝率数千精锐轻骑突围,但此举遭到了众人的反对。纳言苏威说:“城守则我有馀力,轻骑乃彼之所长,陛下万乘之主,岂宜轻动!”民部尚书樊子盖说:“陛下乘危徼幸,一朝狼狈,悔之何及!不若据坚城以挫其锐,坐征四方兵使入援。陛下亲抚循士卒,谕以不复征辽,厚为勋格,必人人自奋,何忧不济!”内史侍郎萧瑀认以:“突厥之俗,可贺敦预知军谋;且义成公主以帝女嫁外夷,必恃大国之援。若使一介告之,借使无益,庸有何损。又,将士之意,恐陛下既免突厥之患,还事高丽,若发明诏,谕以赦高丽、专讨突厥,则众心皆安,人自为战矣”(《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二)。由于众人的一至反对,隋炀帝没有听宇文述之言,最终得以解围。

  九月,隋炀帝车驾至太原,大臣们多劝隋炀帝回京师,隋炀帝面有难色。唯独宇文述善于察颜观色,便说:“从官妻子多在东都,便道向洛阳,自潼关而入可也。”隋炀帝从之。十月,隋炀帝至东都。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江都新作龙舟成,送至东都,宇文述看出隋炀帝还想巡游,便提议去江都游玩,隋炀帝闻后大悦。是月,隋炀帝至江都,在此尽情玩乐。

  不久,宇文述一病不起,隋炀帝不断派人探问病情,并打算亲自去看望,后被大臣苦劝乃止。隋炀帝遂遣司宫魏氏问宇文述:“必有不讳,欲何所言?”时宇文述二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都因罪被削职为民,闲在家中。宇文述此时对魏氏说:“化及臣之长子,早预籓邸,愿陛下哀怜之。”隋炀帝闻后潸然泪下,道:“吾不忘也”(《隋书·宇文述列传》)。

  十月初六(公元616年11月20日),宇文述去世,隋炀帝为之罢朝,并赠司徒、尚书令、十郡太守,班剑四十人,辒京车,前后部鼓吹,谥曰恭,隋炀帝令黄门侍郎裴矩祭以太牢,鸿胪监护丧事。
  点评:“宇文述以水济水,如脂如韦,便辟足恭,柔颜取悦。君所谓可,亦曰可焉,君所谓不,亦曰不焉。无所是非,不能轻重,默默苟容,偷安高位,甘素餐之责,受彼己之讥。此固君子所不为,亦丘明之深耻也”(《隋书·宇文述列传》)。



[ 此帖被慕若涵在2013-09-24 00:42重新编辑 ]
细。

ZxID:10690886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凉卡就木
最近内心受到了无比严重的深层次打击 勿念 勿问 就当此人已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10-03 0
已审。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