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赏石文化发展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259 回复:1

[人文通史] 中国赏石文化发展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笙歌醉

ZxID:926118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燕燕。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0
第一章 中国石文化历史

第一节 中国石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一体的一门边缘科学,涵盖面既广又深。总之,古今一切应用、研究石头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构成了石文化的基本内容。人类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纵观一部浩如烟海的社会发展史,早期阶段就是一部石文化史,从原始人的以石穴而居、用石头做工具,到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无一不反映先人对石头的依赖、迷信和理想。他们含辛茹苦,经历了漫长的石器时代,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石文化。

石头是地球的骨架,世界上山体构成的主要成分是岩石。无石不成山,无奇石灵石,更难以成名山。其他星球又何尝不是充斥着石头的世界?月球如此,火星也如此。美国火星探路者在火星着陆,发回一批令人惊叹的图片,向世人展现的是一幅幅石头遍野的沙漠景观。同时,火星上还存在红、蓝、白三种颜色的石头,以及形体庞大、如汽车乃至房屋般巨大的卵石。当火星尚无生命之时,石头亦忠实地记载着火星的历史。石头先人类出现在地球上,陪伴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石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地球上几乎无所不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石头又几乎无所不包。石头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从远古而来,陪伴人类一直走到现在、走向未来。

石头感悟自然,忠实记录着大自然的历史;石之千姿百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石之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是大自然的印记;石之美妙音韵,是大自然的音符;石之奇巧无比的纹理,沉淀着大自然的信息。如果说一座座大山是一部大自然的百科全书,那么一块块石头就是大自然的词汇和文字。石头是使者,它超越时空传递宇宙信息;石头是文明之神,它敲开了人类文明之门。读石如读史,人类的历史应从石头写起。

第二节:石头敲开人类历史之门。石器是人类诞生的标志。

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也就是人类的童年时代,就被命名为石器时代。众多的考古发现和科学证明,人和猿具有共同的祖先。往远古时代由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迫使一部分类人猿从大山、森林中走了出来,为了生存不断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奋斗,同时在劳动过程中,手、脑也得以不断进化发达,并逐渐地学会了用石头打制工具,最终进化为人类。

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一l万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蒙昧时代。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使用打制的石头工具,比较简单粗糙,就质地而言,早期以易于加工、质地较松软的砂质岩为主。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距今40一50万年),石器原料多为石英岩,也有绿色砂岩、燧石、水晶石等。早在3万年前,峙峪人所制作的一件石墨饰物提供了目前所知最早的实物例证。距今1.7—1.8万年山顶洞人,石器加工比较精细,且已经出现装饰品,如钻孔石坠、穿孔小石珠、砾石等。同时还发现一枚骨针,说明已懂得用兽皮缝制衣服。距今7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存有选料和加工具有相当水准的玉块、玉环、玉璜等各种玉器。大量的考古发掘证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除了个人使用的简陋劳动工具和贴身装饰品外,还有生产用品、装饰品和祭器。

石器是人类对自然石形态改变的结果,石器时代是石文化的重要实践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地、能动的与自然抗争的过程。石器的制造经过了由简而繁、由单一到多样,进而到定型化、艺术化的过程。旧石器时代,石器外形简单粗糙,多为利用天然石块或河滩软石稍加打制就用于生产。后来随生产的发展和所需的不同,种类繁多的石器相继出现。石器在材料选择上由自然石块到普通石材,由软质石料到硬质石料,由单一石种到多石种,由普通石种到优质石种,直到玉石、宝石。并由重外形到重质地、重色彩,各种优质石种相继被发现、被应用。不难看出,石器的多功能、多样化与定型化,石料选择由就地取材到多方寻觅石材,是经过长期选择和实践的结果。同时,“石器的多样化与定型化,是历经亿万次实践而形成的最佳外观形式,这种最佳的外观形式萌生美的雏形”(崔俊岭等著《鉴赏美学》)。因此可以确定,石器时代是石文化的奠基阶段,是赏石文化的实践阶段。

第二章 新石器时期是中国赏石文化的启蒙时期一一石头由应用到审美

第一节:原始的大山崇拜一一山是神的化身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浅到深逐步深化的,而人类的精神追求,也由感性直观逐步进入理性思索,慢慢积淀升华变成精神财富。先人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由追求实用,进而追求美观,乃至后来发展到工具崇拜。新时期出土的一些玉器,有的根本没有被使用过,是工具形状的装饰品。工具的性质已经被赋予全新的内容,由实用型转变为装饰性。

“从制造成工具到制造成装饰品,无疑是美的观念的一大飞跃,装饰纯属一种形式,是形式美。它表明,此时美已经开始独立的存在”。考古发现为赏石文化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大山崇拜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过程。费尔巴哈说过:“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一切民族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的。”原始自然物崇拜很多:,但在自然崇拜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莫过于大山崇拜。

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在大山(泰.山)上燃柴祭天的记载。在甲骨文中发现有“二山”、“五山”、“十山”等称谓及祭祀山岳的记述.中国为多山国家,有“三山、四水、一分田”之说,且水亦发源于山,又从属于山,山是水的母体。《山海经》就反映了原始;时代由野蛮向文明过渡时期的人山关系。《尔雅》:“土高有石曰山。”《释名》:“山产地?言产万物。”《论语》:“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春秋天命苞》:“山者,气之苞,所以藏精含云,故触石而出。”

远古人们对自然现象不可能做出科学地解释,故而把自然现象看作至高无上的东西,变幻莫测,从而神化自然,给自然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孔子日:“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宗为神。”山为神仙所居,并把山视为沟通天地的途径。文学家茅盾说:“原始人对于高山有一种莫名奇妙的迷信,以为顶上必是神仙所居住。”

人们对大山无比敬仰,以山作为神的化身,而大自然中存在一种主宰一切的神灵,神灵居住在大山之上,大山也就更加至高无上了。泰山是大山崇拜的典型代表,是大山崇拜的载体,泰山也是中华东方崇拜信仰的典型范例。泰山是中国的神山、圣山,为历代所崇敬。《泰神文化》:“世界上古老文明的民族,大都有自己的神山,例如,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古印度的须弥山,日本的富士山。神山是人类童年时代思想意识的产物,往往能集中体现该民族文化之源的原始状态,并对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态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泰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几乎是一部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列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卢考斯先生考察泰山后,高度赞赏了泰山文化,他说:“文化源于自然,泰山文化源于泰山,从自然遗产的角度看,自然环境带来了文化和其他很多东西,泰山具有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三重价值,这是个好的特点,这意味着中国贡献了一种特殊的独一无二的遗产,他为我们开拓了一个过去从未有过,也从未想过的新领域。”

第二节:巨石文化一一自然崇拜到山石崇拜

巨石文化以巨石构成文化主体,大气磅礴,具有阳刚之气,体现阳刚之美。世界上中国、英国、法国、墨西哥、智利等国家都有巨石遗存。巨石文化赋予山石宗教色彩。泰山磨山五女圈石、英国的巨石阵、智利复活节岛、法国布列塔尼石阵,都是远古的遗迹,它们都充满了神秘的气氛,反映着古人类的文明,也是千古之谜。

《泰山道里记》:在泰山“东北八里为磨山,为五女圈石。”在这里用巨石垒成的石圈被描绘得非常神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一处祭祀的场所。《礼记.祭法》讲:“燔柴于太坛,祭天也。”证明古吋确有在泰山燃柴祀天的原始礼俗。更为巧合的是,1957年在山东菖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一陶尊,上面刻划有特殊的符号,是中国最古老的图像文字,是4800年前出现的陶文,上有太阳的象征,中部为燃烧的火,下部代表泰山,以此而论,整个图形如实反映了在泰山燃火祭天的情景。

人类居住在同一星球上,人类文化本身是息息相关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尽管发展状况不尽相同,表现出文化的多元性,但众流归海,基本发展规律是相同的。以巨石文化为例,它是全球性的。如英国的巨石阵,始建于新石器晚期,距今有4000多年,由19块巨大青石板竖立在索尔兹伯平原形成巨石阵,又叫索尔兹伯里石环。复活节岛是智利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居住在这里的波利西尼亚人,以制成巨大石雕而著称于世,巨大石像近千尊,高5—10米,重几吨至上百吨,石像生动古朴,大鼻子,深眼睛,远望大海。这些神秘的石像从何而来、有何寓意虽经多方考证,至今仍然是不解之谜。

智利伊斯特岛有1000多尊巨石雕像,最高达20米。法国不列塔尼地方的列石则由天然石块排列,最大者高达6.4米,共2730块,分三组排列,蜿蜒达3公里之远。而类似巨石文化的神庙、城堡建筑等虽然已脱离了史前巨石文化时代,但其磅礴的气势仍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巨石文化的出现,是远古人类由自然崇拜逐渐过渡到山石崇拜的重要历史阶段。其特征是以巨大的岩石构成石圈、石阵、石环等,以石之巨大无比显示自然的威力和崇高,并以石构成祭祀中心,成为早期人类崇拜的对象,巨石已被赋予了宗教色彩.巨石历经沧桑,巍然屹立,它的原始形象和神秘意味具有无比的魅力,极近禅意。

第三节:岩画是石头写成的书、刻成的画

岩画是用石头写成的书、刻成的画。石头的坚硬和永久,寓意永恒。先人们把历史和理想写在石头上,岩画记录下远古人类生活历史和山石的关系,传递着千古信息。“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画最能直接表达自然风貌和人的精神信念。岩画是古代先民创造的一种原始造型艺术,是记录在石头上的历史和史诗,是古人镌刻于石崖的艺术杰作,为研究远古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已对岩画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记载岩画的人。据报道,目前我国已发现岩画数万幅,如内蒙古阴山岩画、甘肃岩画、伊犁岩画等,尤以贺兰山岩画著名。远古岩画中大部分同新石器中晚期文化器物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有共同点,其中大量的是自然崇拜的内容,如太阳、山川、土地,所画内容和环境本身就有威严、神秘氛围,也可看作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第四节:玉器时代一一赏石文化的深化和发展

中华民族开发利用玉石历史悠久,源渊流长。玉石的发现起源于石器制造,早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一7000年),先民们就将硬度为5.6—6的玉石精心打磨并钻成各种孔径,雕刻出优美图案。玉是人格精神和阶级地位的象征,是美的极至。由于玉比一般石头坚硬,还具有温润、细腻的质感,美丽的色泽和清脆的声音,所以特别受到钟爱,便从石头中分离出来。玉是石的一种,《说文》:“玉乃石之美者。”

玉器在制作中需要一些技术,如刨、磨、琢、碾、钻等。在制作石器的长期劳动中,古人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术和制作方法,同时对玉的认识也在制作石器时逐步获得。这一切都为玉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诗经.淇澳》中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古人制玉不像现代一样用工具直接雕刻,而是使用一些硬度大的砂石等去琢磨,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玉器应用十分广泛,上至国君下至庶民都以佩玉为幸事。国家庆典等各种礼仪无处不用玉。玉不但有实用、观赏价值,还演化成为部落的图腾、徽号、氏族首领的标志和祭天地神灵的礼器用品,为原始宗教所利用。其后,成为权贵人物的装饰品和权力的标志,又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相传,黄帝乃我国首用玉者,“黄帝之时以玉为兵”。舜曾把一块天然墨玉制成玄圭送给禹。玉器收藏,最晚始于夏商代。

《越绝书》讲,周武王伐纣时,浮获玉器数以万计。《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玉被作为最古老的仪礼祭品。古人对玉十分迷信,认为玉有灵性,玉乃山川之精英。帝王用玉,意在通天意。佩玉可以防身避险,保平安。玉还具有护尸的作用,一直延续到汉代都有死者含玉。新石器时期,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墓葬中女性“口含卵石”。

龙山文化时期,胶县三里河墓中出土玉含,即死者口中含玉。有的手中握玉,或以玉护尸,如金镂玉衣。考古发现在辽东、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有一个广泛的用玉地带,先后出土成分不同、质地不同的玉器,经专家论断很多好玉产白昆仑山。故而推断早在5000年前,中国就出现了玉石之路。并且有专门的采玉人把昆仑山之玉辗转曲折运到沿海。同时专家指出,在6000一7000年前中国有一个玉器时代,先后出现兰田、独山岫岩,昆仑、和田等玉的产地。以和田玉矿为例,自商代一直开采到清代,长达3000多年的开采历史。此时玉已广泛流行,广泛应用。

玉坚垂,其质细腻,其声悦耳,清润光泽,晶莹端美。中国在几千年的赏玉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精美的雕琢工艺,而且赋予玉以深厚的社会内涵。玉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将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其小巧玲珑、质地温润、精雕细刻显示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并追求意韵,突出展现温柔之美。而巨石文化则崇尚力度,展现阳刚之美,二者相辅相成,对于赏石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玉主要以软玉为主,是一种质地坚硬的天然矿石,质感温润,具有光泽,呈半透明状态,硬度4.5—6.5。远古对玉的选择以颜色为主,但发展到后来,辨玉“首德而次符”,德即质地,而符即颜色。说明在新石器晚期,赏石审美以质地和色彩为主。《礼记》云:“君子比德于王。”儒家将人格精神与玉的物理、化学性能相比,认为玉具有高尚的品德,为君子所必佩之物。即以异物同构的方法,赋予物以人格精神,是物的人化,也是人的物化。这是中国玉器审美的最重要标准。在自然美、工艺美中,首先见其社会美的内涵。

新石器时代,先人对石头由应用、崇拜而发展到鉴赏,并赋予深厚的社会内涵。中国赏石文化是赏玉文化的深化和发展,说明了新石器时代中国赏石文化已进入启蒙阶段。

第三章 先秦时期是中国赏石文化的形成时期。

石头成为审美对象,怪石成为贡品。

4000多年前,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一一夏朝,标志着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诞生。夏朝的建立和青铜器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玉器的广泛应用和加工技术的全面提高,为赏石文化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夏朝划分九州,铸九鼎,产生文字,进入文明社会

《左传》:“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夏将全国划分为九州,设九牧以统治国民。夏王朝的奴隶制社会,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开创了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夏商周诸氏族相继崛起,先后完成了从部族到民族的发展,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为汉民族文化的基础。而以汉民族为中心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又为传统中国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传“禹铸九鼎”,并把国家大事铸在上面。《汉书.郊祀志》:“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禹在九鼎的鼎面上,分别铭刻着天下九个州的山川草木、禽兽的图像。夏代青铜器的出现,说明人类已经跨人文明社会的门槛。洛阳二里头文化遗址被确认为夏王朝的都城遗址,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是中国最早的青铜饮酒器,也是夏代使用铜器的最好例证。

夏商周三代在科学文化、社会礼仪、发明文字、运用货币及艺术等方面,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功绩。在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兵器、礼器、生活用器、工具、车马具及数以万计刻有占卜记事的甲骨,文字数目达4000个以上。另以商王墓为例,修建十分豪华,四壁文彩斐然,并嵌以宝玉,其间还堆放着青铜、美玉、雕石等,一件件制作精美,都是艺术珍品。

在人类文明史上,每个社会形态的文明都必须借鉴和吸收以前社会形态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只有如此,社会方有新的创造和进步。赏石文化也是经过了这样的传承方式。赏石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的,起初重视实用性,渐渐发展到重视色彩、质地,进而发展成为装饰品和饰物,成为审美对象.原始人类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美丽的小石子作为装饰物,虽处于萌芽状态,但已成为赏石文化的早期行为。

第二节:神山灵石的神话传说

远古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自然山石、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生动反映。它积淀了一定的历史真实,寄托着先民对宇宙奥秘的认识、理解和对自己命运的追求。它是集体创造的最初形态的原始文化意识,在文字出现后逐渐被记录下来,虽有一定的加工和附会,但仍能反映出朴素的原始风貌。

一、女娲补天、女娲石一一中国最古老、最理想的奇石

“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记述远古时代天有空缺不能周覆大地,女娲氏练五彩石,把天补全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女娲是中国神话中创造万物的女神,她创造了人类,是人类的女始祖。当天崩地裂,人类生存受到威胁吋,她又以大无畏的精神,练五彩石把残缺的天补起来,挽救了人类,后人因此把彩色异常之石叫做女娲石。《

南康记》记述:“归美山山石红丹,赫若彩绘,峨峨秀上,切霄邻景,名曰女娲石。”女娲石同女娲一样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它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奇石,也是人间最理想的观赏石。曹雪芹先生以其丰富的想象和浪漫主义的手法,描述了女娲氏在青梗峰下遗留一块五彩石变成通灵宝玉,来到了人间,演出了一场“红楼梦”(《石头记》)。

二、昆仑神山仙境.中国园林中理想的环境模式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相应也有其理想的环境模式,昆仑山是中国人追求的神山仙境,它被描绘成无比高大奇特,拔地而起直上青天,是一可望而不可及的仙境,同时又被视为西王母居住之地,很多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先秦古书《山海经.海内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百神之所在。”《海内十州记》将昆仑山描写得富丽辉煌:“金台玉楼,相鲜如流精之阙光;碧玉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锦云烛曰,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也,真官仙灵之所宗。”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则描绘了周穆王驾八骏渡沙漠,万里西游至昆仑,与西王母瑶池欢宴的盛况。这些神奇的神话传说,自然引起人们的极度憧憬。


三、灵石人格化被赋予生殖功能,启母石是大禹的生母石,是古老的风景名胜石

随着社会的进步,灵石由神秘化进而人格化,被人类崇拜祭祀。如关于“禹生于石”“启母石”的传说,就是原始灵石崇拜的写照,传说将灵石人格化并将石赋子母性的特征。石头具有生殖功能,是原始时代“万物有灵论”世界观导生出来的一种象征的观念。

《淮南子.修务训》:“禹生于石”。<随巢子》:“禹产于昆石”。明确提出禹是昆石所生。在《遁甲开山图》中记述禹是其母女狄“得石子如珠,爱而吞之”,感石受孕而生。二者都反映一个事实,禹因石而生,石是禹产生的根本。禹不仅生于石,而且还是社神。《淮南户.汜论篇》:“禹劳天下,死而为社”。认为禹是社神,是“名山川的主神”。《书.吕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河南嵩山南坡有一巨石,高十余米,传为启母石。《辞源》:“古代神话谓禹娶涂山氏女生启,母化为石”。灵石非但有灵,还具有生育能力。大禹由灵石所生,“禹生于石”,而中国第一个王朝统治者夏启,也是石头所生,“石破北方而生启”,夏启之母涂山氏也由人变成石头,而石头又生了启。禹、夏启、涂山氏三人的生存均与石头息息相关,组成一个由灵石衍生出来的家庭,最典型最生动地反映出夏代对灵石的敬仰和神化。人和石具有不解之缘,人类的祖先是石头所生,那么人类也就成了灵石的后代,从远古就结合在一起,所以对石头的信仰和崇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对灵石崇拜的礼俗也应运而生。这一切为中国赏石文化的产生,从实践和理论上都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三节:赏石文化与灵石的祟拜、石头公、石神、石头皇帝

灵石崇拜与大山崇拜几乎同时发生,互有叠压现象,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灵石由神秘化进而人格化。考古发现,云南元谋人已开始用石块作为随葬品。

石,大者为山,小者为石,石是山的浓缩和升华。《物理论》:“土之精为石。石,气之核也。”在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思想支配下,山是有灵性的,石为山之局部当然也有灵性,就出现了灵石。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有一处被称为狩猎图的岩画,画中间一巨石耸立,两边安放着小岩石。这是氏族部落崇拜灵石的宗教场所。

石为自然生成之物,虽世间沧海桑田,天苍地老变化无常,而石头巍然屹立、坚硬、耐久不变。人类认为石头有灵,从而产生了敬仰心理,产生了石崇拜和有关石头的传说。

石祖崇拜是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一种原始信仰,它起源于远古时代,但影响颇深,至今有些民族和地区依然保留着原始崇拜的遗俗。石祖是一种崇拜形态,一般将石柱、石塔、石洞、孤立石等作为性器官的象征,成为崇礼和膜拜的对象。

灵石信仰是自然崇拜的一种形式,虽然历经社会动荡和不同民族习俗及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形式发生变化,同时也加上不同时代的印记,但人们的崇敬心态还是一脉相承,并演变成对灵石的各式崇拜、众多礼拜仪式和遗俗。《悉尼先驱晨报》1993年6月25日报道,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一个不为人知的部落,仍处在石器时代,这个部落把一块大石头当神来崇拜。朝鲜仁王山上有阴阳石,又称夫妻石,即男根石和女根石。

白族,洱源县兔坪山山上有五间石屋,每间内供放着一块巨石,称“石头皇帝”.羌族人特别崇拜白石,白石是羌人社祖拜祭的神石。高山族部落供奉神石,称“石头公”。

第四节:三代时期赏石文化的物证一一出土石器、玉器、雨花石

三代时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物,为中国赏石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证,弥补了先秦文献记载之不足。如河南二里头文化(距今3500—3600年)遗址出土镶嵌绿松石铜牌,制作精美,镶嵌技术熟练,是件艺术精品。1955年在南京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出土大量磨制精细的石器工具,如石铲、石斧和石刀等。

除石器以外,还出土有玉器、玛瑙与绿松石等装饰品,说明绿松石、玛瑙已被广泛运用。南京发掘出76枚天然花石子(即雨花石),分别被随葬在许多墓葬中,每个墓中放l一3枚雨花石子不等,有的雨花石子出自死者口中。这是已知关于雨花石文化的最早实证,证明在新石器晚期的夏商时代,赏石文化已初步形成。玉器时代是石器时代的进步发展,是石头制作技术和石头应用的全面总结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光辉的玉石文化。玉器时代又是赏石文化的启始,并为赏石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全套的技术。


妇好为商王武丁之妻,其墓位于安阳小屯,1976年出土大量文物,仅铜器、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等多达1928件。尤其玉器品类繁多,玉器制造精美绝伦,集古玉器艺术之大成,象牙杯通体雕刻,并镶嵌有绿松石,是古代雕刻与镶嵌精品,同时已出现了专门从事玉器生产的人员一一王人。

第五节:中国最早有关赏石文化的记载一一“铅松怪石”,“泅水浮磬”

先秦古书《尚书》是现存最早的关于古吋典章文献的汇编,其中保留了商及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大约成书于周秦之际(约公元前770一前476年)。《尚书.禹贡》篇中把当时中国分为九州,记述各区域的山川分布、大交通、物产状况以及贡赋等级等,保存了我国古代的重要地理资料。

怪石在典籍中的最早记载应推《尚书》,其中列举九州上贡的物品,青州有“铅松怪石”,徐州为“泅水浮磐”。在《尚书译注》中王世舜称怪石为“怪异,美好如玉的石头”,产自泰山。《尚书.禹贡》:“岱丝、桌铅、怪石”。《名物大典》上“泗水浮磐”即磐石。孔安国《尚书.传》:“泗水涯水中见石,可以为磐”。《枸椽篇》:“泅水之滨多美石”。战国齐国孟尝君“以币求之”,以美石分给“诸庙以为磬”。

磬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打击乐器之一,起源于石器时代,起初是一种能发声的石制工具或石块,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逐渐演化成磐的早期雏型。磐在远古时期也称作“石”或“呜球”,《尔雅,释乐》:“大磐谓之馨。”即“球”字。《尚书.益稷》:“戛击鸣球”“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记述先人们化装后模仿自然界各种鸟兽的形象和动作在击石拊石的节奏声中,“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追逐嬉戏的生动场面。

《诗经》(公元前六世纪,周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不仅在文学艺术,而且在赏石文化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诗经》记述了先人对美石的歌颂和以石为信物、以石为礼品相互赠送的情景。《诗经.齐风》:“尚之以琼华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琼华、琼莹都是指美石,记述齐国新娘出嫁,要在婚礼上赠送新郎美石为信物。秦国士子交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琼瑶也是美石,已作为士子之间的礼品。《诗经.栖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以石托物明志。

《山海经》是一部古代神话总汇,非一时之作。从其内容推论,有的认为记述仰韶文化状态的神话(距今5000一.7000年)。书中记述先秦时代华夏美石、奇石、采石、文石、泰山玉石、乐石、蚨石、冷石等石种,同时还大量记述了各地山神。

一、中国古代最具影响的石迷一一阚子

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石迷,亦可称为奇石收藏家,当属“阚子”。相传阚子得燕石于梧台。梧台,即梧宫之台,故址在山东临淄(齐国故都)西北。

阚子得石后十分珍惜,秘藏起来,不轻易示人。《太平御览》中作了较详细的记述,宋人得一块燕石,视为珍宝,便用帛包了十层,放在一个里外有十层的华美箱子里。由于审美观点不同,同一燕石出现了不同评价,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弃之如粪土。而阚子虽被讥讽,但矢志不改,“藏之愈固,守之弥坚”,真石迷也。通过这亦庄亦谐的故事,说明先秦时代不仅以怪石作为贡品,而且民间已有怪石的收藏活动。

二、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奇石一一和氏璧

和氏壁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奇宝,《史记》称“天下所共传宝也”,历史上前后辗转相传达1700年之久,无论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可称谓奇迹。据《战国策》记述,中国历史上有四宝名器,“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黎,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壁。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他在《韩非子.和氏》中记述了和氏璧的传奇历史。春秋时期,楚国有叫卞和的采玉人,在楚山(今灵宝县,又称荆山)采到一块璞玉(就是未加工的宝石,亦可称为赏石),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但二人均无识宝之慧眼和容人之胸怀,反而轻信小人之言,颠倒是非。卞和被诬为欺君,砍去了双脚。但他不屈不挠,当楚文王即位时再度献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玉人理璞而得宝石,遂命名为和氏壁。韩非子认为和氏璧之珍贵,是由其本质特征所决定的,贵在天然,“和氏之壁不饰于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


一块宝石历三位君王,废卞和二足方被人认识和接受,它的出世可称为世界之奇,同时和氏壁也触发了众多历史事件。如秦王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壁,导演了蔺相如“完壁归赵”的故事。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得和氏壁。命玉工孙寿将丞相李斯手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镌刻壁上,始成国玺,并雕成“方四寸兽纽,上交五蟠螭”。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得之成为传国之宝。

《录异记》:“岁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和氏壁是块宝石还是块玉石自古说法不一,据近代学者分析,有的认为是蜡长石,有的认为是月光石,尽管不能定论,这历史之谜有待于人们探讨研究,但是2400年前和氏壁的出现,对于宝石、玉石和赏石文化的认识和应用,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对后代的赏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六节:山水比德,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历史的长河中,道与儒对中国赏石文化具有深远影响。道家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和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都可归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天即大自然,人们由畏天到敬天,进而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

山水比德学说是早期的山水美学思想。对自然山水的崇拜,孕育了我国早期的美学思想,借山比君子之德,借水比智士仁人,将山和水的某些自然特征和规律性比作仁智者的优良品德,自然山水被人格化。孔夫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说,就是基于山水之美与人的品德视为同一美德,彼此可以相比、相视、相互交流,融为一体,赋予无知觉的自然山水以某种人的品格。

《礼记》君子比德于玉:“望之温润,近之栗理,声近徐而闻远,折而不挠,阙而不刿,有瑕必示于外是以贵之”。君子比德思想盛行于春秋战国期间,表现出人们从自然界获得美的感受,同时大自然的形象特征又与人的高尚品德相类似。基于“人化自然”的哲理,更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第七节:中国园林起源于先秦。

中国赏石文化最早在园林中实践,苑内筑丘、设台,布置山石。

中国园林最初叫囿,起源于殷商。囿最初是帝王奴隶主放养禽兽以供畋猎取乐和欣赏自然界动物生活的一个审美享乐场所。先秦由于经济的发展,生产资料有了剩余,猎取的一些动物,能成活的,便圈围起来人工饲养,以后随范围扩大和种类的增多,渐渐发展成为园林的雏形。《史记.殷本记》:“(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韧宫室,益广沙立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乐戏于沙丘。”

春秋之际,各国王侯为娱乐享受,竞相经营宫苑,争奇斗胜.吴王夫差筑“姑苏台”,《说苑》:“楚庄王筑层台延石千重,延壤百里。”足见当时园林已初具规模,并且院内有地形起伏变化和山石、奇物、鸟兽、层台等。

总之,三代时期人们对山水的审美,是起源于山水自然崇拜和人与自然的实践和认识,自然审美则是人们对自然的一种高尚的精神文化需求。赏石文化具有可视、可听、可触、可乐多种艺术性能。人可与山石为伍,以石为乐,它又是一种跨越多门类、多学科的综合艺术,与文学、历史、哲学、绘画、考古、地理、地址、园林等姊妹艺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社会历史直接相关。所以说,赏石艺术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财富;赏石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它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受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诸多因素的制约。

先秦时代,由于奴隶制国家的建立,经济发达,科学进步,为赏石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基础和科学实践。神奇的神话传说为赏石文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鉴赏理论。同时,出现最早的赏石文字记载、最早的石迷、最具神话色彩的奇石一一和氏壁、出土最早的雨花石,以及精美绝伦的玉器、绿松石、美石和神奇的启母石、女娲石等,都雄辩地证明,三代时期是中国赏石文化的形成时期。


第四章秦汉时期一一中国赏石文化的发展时期

秦朝(公元前22l一前20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王赢政一统天下后,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尊称合二为一,称为皇帝。秦为了巩固封建大帝国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措施,尊崇法学思想。

汉在承袭秦郡县制的基础上,确立了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统治,儒学逐渐获得正统地位,封建礼制基本确立。汉武帝时,国势强盛,封建秩序日趋巩固,建立起了一个幅员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封建集权国家,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中国封建割据的局面。东汉随着佛教的传人和道教的创立,自然山水由崇拜对象转变为宗教场所和修身养性的地方,这为园林和赏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一节:从自然崇拜到神灵观念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向阶级社会过渡,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日益深化,原来作为自然崇拜的某些对象,渐渐被赋予某些社会属性,使自然神演化为人格神,如山神、日神等。以后又进一步被统治阶级宣扬、利用,而成为真正的宗教形式。

秦始皇幻想使江山永固,又想长生不老永享人间富贵荣华,所以神灵、仙山、长生不老药,对他具有强烈的诱惑力。他不辞跋涉之苦到全国各地巡狩名山大川,访道问仙,登峄山、琅琊山、成山头、芝罘蓬莱等,并封禅泰山,宣示功德。海上仙山,是一个理想的境界,由于方士的渲染,给它涂上了一层虚幻、奇妙和神秘的色彩,为历代人们执著追求。海市蜃楼和蓬莱三仙山,则成为中国传统神话中仙岛、仙域景观的典型代表。

秦汉以来,方士盛行,他们迎合秦始皇的迷信心理,极力鼓吹仙山之说,方士徐市(福)终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以长生不老药为诱饵,说服了秦始皇。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El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干人人海求仙人。”

秦始皇派徐福人海寻找仙山神仙,但是泥牛人海无消息,徐福一去不返。而庙岛群岛的奇丽景色,却真有仙山之风貌。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海边奇景。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作了生动描绘:“登州海中时有云气,为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谓之‘海市’。”海市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幻景。当天气晴朗之吋,天上漂浮着白云,海风微微吹拂,风和日丽波浪不惊,朦朦胧胧的海面上,忽然出现群峰耸立,阁楼隐现,有蓊郁苍翠的大山,也有道路、小桥、小岛,亦有城市和车水马龙的街道……虚无缥缈,忽隐忽现,霎那间又自然消失,“真神仙所宅也”。

庙岛群岛不仅有海市奇观,其海蚀地貌景观也十分奇特迷人。奇峰怪石或雄浑粗犷,或古朴清幽,或玲珑剔透,有的突兀群聚,有的孑然孤立,有的像宝塔挺拔,有的像宝剑直插云霄,还有的象雄狮,有的像玉女,栩栩如生斗8韵各具。

第二节:泰山封禅是神化自然的集中体现。

山岳崇拜是自然崇拜中最集中最典型的崇拜之一。远古时期,山不仅是神的象征,也是神仙的居宅,还是通天之径。山岳崇拜伴随着天地崇拜而来,对大山的崇拜最初为在山上祭天,这时还属于自然崇拜范畴。后期则发展为人化自然、神化自然,增加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后世“七十二君”封禅之事,是人们对远古意识与仪式的象征性追忆。而大汶LI文化中发现的陶器图像文字,则为“燔柴祭天”之礼的原始记录,是中国最早的图像文字,也是大山崇拜的最早记载。说明5000年前的先民们就在泰山上烧柴祭日,后发展为祭天大典。远古先民对大山的崇拜,转变为自然神灵崇拜,也就是原始宗教信仰。

封禅是泰山文化中独有的现象,它起源于大山崇拜。泰山自古被视为神山、圣山,成为天的象征和大山崇拜的典型代表,具有至高无上形象。泰山封禅已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人文肯定。然而唯泰山为五岳之宗,由于泰山雄伟高大,雄峙东方,被视为通天拔地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更以其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及人文景观的烘托,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汉武帝面对泰山,佩服得五体投地,赞曰:“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

自先秦七十二君,到中国封建社会封禅活动上下相继达4000多年,无数帝王或使者前来朝拜祭祀,宣扬“受命于天”、“功德卓著”,祈求“泰山安,则四海安”,即国泰民安。郭沫若说:“自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封禅,也就是向泰山朝拜。比帝王还要高一等,因而谁也不敢藐视它了。”于是,经过神化的泰山成为古老昌盛的民族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大好河山的代表,是大山崇拜的典型化和具体化。封禅活动也成了一种旷世大典。

一、东岳大帝是泰山神的人格化

封禅是封建统治者祭山神的政治大典。泰山神由一般自然神而演变为具有人格化,且有帝王之尊的神灵。统治者开始自觉地利用泰山,借泰山神而设教,故使泰山的政治色彩更浓烈,称泰山为:“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之孙,神灵之府”。从以上封号人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对泰山崇拜真可谓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在世界山川中也是空前绝后的。

二、碧霞元君是源于象形石崇拜

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俗称泰山老母、泰山奶奶。按道家之说,男子得仙称真人,女子得仙称元君。《岱览》载,秦始皇封泰山时,丞相李斯在岱顶发现了一个女石像,遂称为“泰山姥姥”,并进行了祭奠。到了宋真宗东封时,因疏浚山顶泉池发现损伤了的石雕少女神像,遂令皇城使刘承硅更换为玉石像,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泉池则称为玉女池。不难看出,碧霞元君是源于一个象形石,因怪石酷似女子,便以其形而赋予神女的内涵,并命名为“神州姥姥”,以后又进一步神化,赋予灵性,并进行祭奠。

三、无字碑、五车石、四维距石、石阙

无字碑是我国最古老的巨型立石,立于岱顶之上。此石为一长方体,下宽上窄,四边稍有抹角,上承以方顶,中突,高6米,宽约1.2米,顶盖石与柱石皆为花岗石,石柱下无榫,直接下侵于自然石穴内,无基座,无装饰,通体五色彩,无文字,粗犷浑厚。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虽无字胜有字,蕴藏着大量信息,为后代留下了不尽的话题,有深刻的审美底蕴。

明代张岱《岱志》:“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无字碑的造型质朴厚重,本身就是泰山精神的象征。同时,以巨大的山石为美,也体现出当时在山石的欣赏上,不是崇尚玲珑剔透,而是以大为美,以壮为美,以阳刚为美的审美观点。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块巨形立石,也是我国立石的鼻祖。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置石,就是源于秦汉的立石形式。就内容而言,由规正石转变为自然石,以观赏为主,突出自然之美。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10一前89年,曾先后8次去泰山,也曾在岱顶立石。

四、“泰山石敢当”是灵石崇拜的遗俗

“石敢当”起源于自然崇拜中的灵石崇拜,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逐渐被人格化。此神并无具体形象,只是以石碑、石条刻上“泰山石敢当”五字,立于交通要冲,或于道转角处,或立于道旁或嵌于墙壁,以驱邪镇妖。“石敢当”源于“丸石镇宅”习俗。

五、刻石是石文化的延续

秦汉时期,由于皇帝不断巡视天下名山,多次登泰山,封禅,祭天告天,并立石刻石,以记其功德。文人学士也喜欢游山玩水,登高胜,因而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碣、摩崖石刻,成为中华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鼓文系唐初在陕西陈仑发现的秦代石刻,称为我国“石刻之祖”.习称石鼓实为石碣,距今已有2700多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多次巡视名山,留下众多刻石,除泰山外,还有峄山、琅琊、芝罘、碣石、会稽、东观等。由于受秦立石、刻石的影响,刻石到汉时已十分盛行,并由立石刻字演化为碑。这些石刻艺术品是文化珍品,是天然书法展览,极大地丰富了石文化的内容,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第三节 自然山水园林初步形成——宫苑中以奇石造园,掇山,一池三山布局手法成为传统园林特色

[table]


自秦汉以来,随着经济日趋繁荣,造园业得到很大发展,久居城里因“不能置身岩下”享受大自然的景致,便在苑中堆山叠石,再现自然景观。从皇家到官吏竞相造园,有的则穷奢极欲。
《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周驰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在咸阳作长池,引来渭水,池中堆蓬莱山,以求神仙降临,同时用天然奇石装饰宫殿和庭堂,愿以石为伴,得天然之乐。
汉武帝在长安章宫内挖太液池,池中作蓬莱三山。自秦汉以来,对海上仙山的追求在中国园林中影响很大,一池三山的布局手法已成为传统园林特色,并历代相沿成习。现存园林如北海公园、圆明园等,依然沿用这一手法。另外,上林苑为秦旧苑,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营建朝宫于苑中,阿房宫即其前殿。汉武帝扩建,周围达100多公里,有离宫70所。苑中放养禽兽,以供皇帝射猎。富豪梁冀的“花园”等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绵数里形成山石奇观。这些点缀的孤赏石和假山,不仅再现了大自然的景观,也使人们崇尚自然的要求得到满足。
《史记.秦始皇本记》:“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说明秦汉时期玉器已被广泛运用。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文物中发现我国最精美、最大的玉壁,体形大,直径为43.2厘米,厚1.6厘米,孔径ll,5厘米,玉璧上雕刻有精美的装饰。玉璧上的兽面,生动逼真。另外,在玉璧上发现当时生产同类玉器的编号“六百六十”,说明秦汉之际玉器生产规模很大。玉玺为皇帝的玉印。《辞源》:“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秦汉以后,以玉为玺,为皇帝所专用,因此指喻皇位。”
西汉张骞于公元前2世纪出使西域,探明了亚洲内陆交通,沟通了东西方文化和经济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并从西域带来玉石、石榴等特产。相传张骞在天河畔发现一怪石,便拣了回来,让东方朔欣赏。东方朔十分聪慧,幽默的对张骞说,这不是天上织女的支机石吗?怎么会被你拣到?将怪石视为天上仙女之物,那自然也是具有灵性的神石了。支机石身价倍增,成为珍品。张骞将带回的几块玉石,献给了汉武帝。武帝因寻找不到昆仑山,便把生产美玉的新疆于阗命名为昆仑,从而了却对昆仑的渴求心愿。

汉留侯张良,在济北谷城山下发现一块黄石,十分珍爱。他生前虔诚的供奉它,死后连同黄石一统人葬。其后人节令祭扫,祭张良,也祭黄石。张良对黄石的热爱真是到了痴迷的程度。黄石据说是仙人的化身,当初在邳圯向张良赠送《太公兵书》的老翁,以后变为黄石,这就更增加了神奇色彩。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述:“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父老与《太公兵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蜡,祠黄石。”
秦汉是封建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时期,也是中国赏石文化由自然崇拜向自然神灵转变的时期,赏石除自然属性外又被赋予一定的社会属性。同时,由于海市蜃楼的神秘莫测,引起了人们对仙山灵药的追求,致使海上仙山被定为一个理想的仙境,并在园林中可以追求,通过堆山叠石、模拟、浓缩,再现海上仙山的自然奇观,这样也为中国传统自然山水园林奠定了基础。一池三山的园林构图形式在中国逐步形成,赏石文化也成为园林中一门专门的艺术,形成专门学科,奇石作为艺术品在园林中被广泛应用。

泰山封禅是山岳崇拜和神化的集中体现,泰山亦被推向至高至尊的位置,泰山在被神化的基础上又被进一步人格化,致使天人合一。碧霞元君是象形石崇拜的典型化和演变;无字碑是现存巨型立石的鼻祖;张骞的支机石、张良供奉的黄石则开供石之先河。从以上大量资料可以得出结论,秦汉时期的中国赏石文化已进入了发展时期。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赏石文化的转折时期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一580年)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政治腐败、政局动荡的时期。由于群雄割据,相互对峙,造成经济极大的破坏,官僚机构臃肿不堪。人民生活在战乱和贫困之中,对黑暗的政局十分不满,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情绪,然而在政治思想上却呈现出多元化。人们思想活跃,向往田园生活,纵情自然山水,追求潇洒飘逸的情趣。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一定的社会形势、经济基础产生出一定的艺术形态,魏晋南北朝的特殊社会形态,决定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转变,成为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就自然山水而言,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成为审美对象和山水诗、山水画、山水盆景等山水文化的创作源泉。
玄、道、佛学的普遍影响,崇尚自然之风的形成,社会审美意识的变化,都推动了文学、艺术、园林、赏石走向自觉发展阶段。中国观赏石文化在文学艺术、绘画、园林艺术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完善,自成体系,进而从园林艺术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品类。其内容和形式也都发生了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赏石文化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是转折时期。

    第一节:寄情山水,崇尚隐逸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意识形态方面,已突破了儒家独尊的正统地位,思想解放,诸家争鸣.以“竹林七贤”为代表人物,被称为“魏晋风流”。他们反对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寄情于山水,崇尚隐逸,探索山水之美的内蕴,其特点就是崇尚老庄,旷达不羁。此为魏晋以来形成的一种思想风貌和精神品格,表现形态上往往是服式奇特,行为上随心所欲,有时借助饮酒,纵情发泄对于世事的不满情绪,以达自我解脱,并试图远离尘世,去山林中寻求自然的慰藉,寻找清音、知音,陶醉于自然之中;或者“肆意遨游”,或者退隐田园,寄情山水。这一切为赏石文化的转变打下了理论基础。

    
第二节:自然山水审美观念的转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崇尚自然和山水情绪的发达时期。由于对山水的亲近和融合,逐渐把笼罩在自然山水上面的神秘面纱掀开,由作为神化偶像转变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由对山水的自然崇拜转变为以游览观赏为主要内容的审美活动,从而促进了文学、艺术、园林、赏石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和转变。描绘、讴歌、欣赏自然山水成为时代的风尚,在向大自然倾注真感情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山水美的内蕴。诗人、画家进入自然之中,将形形色色的自然景观作为审视对象;独立的山水画也孕育形成,陶醉于自然山水欣赏,体悟形而上学的山水之道。

宗炳是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家,在公元440年写成《画山水序》。他一生钟情自然山水,以静虚的心态去审美山水,主张“山水以形为道”。宗炳以名山大川作为审美和绘画对象,如《画山水序》云:“身所盘桓,曰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强调写意、绘形,借物以言志,状物以抒情。先秦时代儒家以自然山水比拟道德品格,山水被赋予一种伦理象征色彩,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完全冲破了“比德”学说的范畴,全面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美认识的深化和普及,形成这个时期的审美特点。
    山水诗和绘画一样蓬勃兴起。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山水籍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他在《泰山吟》中写道:“岱宗秀维岳,崔嵬刺青天。咋愕既险献,触石辄迁绵。”诗中从游览角度出发,写出了具有神话色彩的咏泰山诗。


第六章隋唐时期为赏石文化的昌盛时期,供石广泛运用,出现赏石专著。

隋唐时期(公元58l一960年),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兴盛发达时期,也是继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昌盛时期。到了唐玄宗时期经济繁荣,国家富强,科学、文化、艺术等都有很大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整个社会安定、充满活力,在意识形态方面,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儒、道、佛三教并举,互补互尊,并为自然山水审美创造了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

第一节:游山赏石蔚然成风,品评奇石诗文大量出现。

隋唐文人学士十分活跃,名山成为文人游赏和宗教活动场所,游览之中“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记为诗文以激千古,从而促进了诗歌、音乐、绘画、园林、山石的发展,也涌现出李白、白居易、柳宗元等一批著名诗人、文学家和赏石者。众多的文人雅士参与赏石活动,提高了艺术品位。他们刻意追求自然意境,争相觅石、品石、藏石,并重金购石。据《李商隐集》载:荣阳望族郑瑶外任象江太守三年,所得官俸六十万钱用于购买象江奇石之用。
唐代宰相李勉(公元717—788年)藏有两块奇石,放置在书房文案之上,朝夕相共,细细品赏,并命名为罗浮山和海门山。这种小中见大,浓缩自然山水的艺术手法,成为供石的鉴赏特色。

五代南唐国主李煜(937—978年)收藏有“宝晋齐研山”石、“海岳庵研山”石。诗人杜甫曾得石一方,石不大而奇峰突兀,意境深远,以南岳的祝融山而名之,取名曰“小祝融”,意蕴深远,具有诗情画意。

第二节:赏石研究的深入发展,山石专著出现,太湖石划分等次,品级。

唐代白行简《望大石赋A咏道:“最坚者石,最灵者人,何精诚之所感,忽变化而如神。”将奇石人格化。奇石,闲居独处,不攀不附,不媚不俗,故而文人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以石喻人,以神韵感人,形成了风格独具的山水文化,收藏奇石已成为当时一种时尚,皇帝亦将奇石列入贡品。
唐代阎寺本《职贡图》中描绘以山石作为贡品进贡的画面,画面上一人手托浅盆,盆内矗有玲珑剔透的山石。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仅精于权术,也十分喜欢观赏石艺术,在洛水得一瑞石,封号为“宝图”,并虔诚地供于殿堂之上。当时,士大夫以玩石为时尚,许多文人雅士如牛僧儒、李德裕、王健、白居易等都十分爱石,并广泛收集怪石,致使观赏石品种增加,有关山石的著作也相继出现。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772—846年),在《太湖石》诗中咏道;“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诗人生动地描绘了太湖石的形成原因、形状特征,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石比作大山的缩影,视为华山的儿孙,既寓意深远又形象生动,不仅是赏石的评价标准,也是我国盆景艺术小中见大、缩龙成寸手法的具体体现,将赏石文化从大山崇拜中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同时提出了赏石的评价标准和赏石的价值。
诗人对山石的评价既全面又具新意,他在《双石》中写道:“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明确提出怪与丑的赏石标准。在世俗的人眼里是弃之不取,而在赏石专家看来,则如获至宝。诗人颂道:“万古遗水滨,一朝人吾手。担舁来郡内,洗涮去泥垢。孔里烟痕深,罅青苔色厚……,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诗人还进一步将山石人格化,视石为友。


第七章 两宋时期是中国赏石文化的鼎盛时期 (公元960一1367年)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发展的时期,园林和赏石文化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达到很高水平。宋代造园艺术和技术都达到了成熟的阶段,造园规模虽不及隋唐宏大,但设计规划则趋于清新、精致、细腻。尤其“文人园林”的兴起,集中反映了园林的新水平,写意山水画与写意园林充分表现出士大夫对可望、可行、可游、可居自然景观的追求。宋代造园刻意追求意境,不拘泥细节,强调神似,自然山石已成为普遍使用的造园之材。一代名园“寿山艮岳”,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性质的园林作品,尤其是置山石、挖池、叠山等的规模和技艺均为全国造园之典范。
宋代国力虽不及汉、唐强盛,但是工商业十分发达,科学技术进步,文学艺术非常繁荣。中国最早的建筑理论专著一一李诚的《营造法式》也应运而生,它是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极大地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

第一节:两宋造园活动的辉煌成就。宋徽宗修建的寿山艮岳,集园林之大成。

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寿山艮岳为典型代表。此外,京城四周有宜春苑、玉津园、琼林苑及金明池、瑞圣园等,均范山模水引水人园形成自然山水特色。延福宫建于1113年,宫内楼阁相望,引水人宫,凿池为海,输泉水为湖,并于海中置亭,湖上建堤,筑山叠石,形成“岩壑幽邃”的园林景观。

宋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皇帝,虽疏于政务,但在书画、园林、赏石等方面却有独到之处。他写字自成一体,世称“瘦金体”,其写意花鸟亦独树一帜。他深厚的书画功力表现在造园和赏石文化上亦超凡脱俗,具有独到的鉴赏力。他是我国观赏石的最大收藏家,不惜人力、物力广泛搜罗奇花怪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花石纲”。人民对此怨声载道,元代郝经有诗曰:“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
宋徽宗酷爱山石,嗜石误国,的确对宋的灭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由此断定以石亡宋也是有失公正,倒是从客观上对观赏石的发掘、收藏、陈列、题名、品赏等起到了推动作用。上至皇帝,下到文人,都以收藏、品评、欣赏奇石为乐事,积极参加文人园林的兴建,并广泛收藏自然山石,对中国赏石文化作出了贡献。
宋徽宗于政和七年命户侍郎孟揆在京城东北面景龙门内筑山,称为“寿山艮岳”。周围十余里,峰高90余步,其规模和内容集园林之大成,景点丰富,园内形成不同景区,东半部以山为主,西半部以水为主开成左山右水的总体格局。

寿山艮岳是中国山水园林中运用假山的最典型例子之一。假山仿造自然界景观,以土为主、以石为辅相堆而成。首先以土堆筑主体,主峰高达90步,成为全园制高点,上建介亭以纵观全园景色,沿湖、河、山峦运用自然山石(主要是太湖石)进行堆叠,山的南坡以叠石为主,形成独特自然山石景观。巧妙利用山石叠成瀑布,“得紫石滑净如削,面径数仞,因而为山,贴山卓立。山阴置木柜,绝顶开深池。车驾临幸,则驱水工登其顶,开闸注水而为瀑布,曰紫石壁,又名瀑布屏。”
不但有峭壁假山,还形成瀑布景观,具有很高叠石艺术水平。同时在寿山艮岳内大兴土木,搜集天下名花奇石,仿造自然山水,以达“放怀适情,游下赏玩”之需求。为此还下令设“应奉局”于平江(今苏州),凡被选中的奇峰怪石、名花异卉,不惜工本精心搬运,“皆越海、渡江、凿城廓而至”。运奇石的船,曾以十船组成一“纲”,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花石纲”。
[table]
第九章 近代为中国赏石文化的全面系统、科学发展时期(公元1912年至今)

近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代,是全新的信息时代,人类借助高新科学技术,从宏观到微观积极探索宇宙的奥秘,极大地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以天然奇石为载体的赏石文化也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时代呼唤艺术,时代造就艺术,一个时代必然产生具有时代特征和时代文化精髓的艺术品,而赏石文化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成为新时代的宠儿和使者,她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她是永恒的艺术,她代表了新时代的审美追求,也伴人类从远古走来,同时要伴人类返璞归真,促成自然回归,她理所当然地要成为时代的艺术,成为2l世纪的典型代表艺术。

第一节:赏石著作、赏石团体大量涌现

辛亥**以来,中国人民处于求生存、求解放时期,国民经济受到极大破坏,赏石文化进入低谷,但仍有不少文人、画家、收藏家爱好奇石矢志不改,有的以石自喻,爱其坚贞“孤高介节”,并和民族气节相联系,与以坚强不屈之精神。
近代中国的赏石专著章鸿钊的《石雅》和三四十年代王猩酉《雨花石小记》、张轮远《万石斋大理石谱》最为著名。其中,章氏《石雅》首次应用了近代科学的一些观点,对我国传统赏石文化与西方赏石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比较和分类论述。 张轮远的《万石斋大理石谱》,虽然主要论述的对象只限于雨花石和大理石两类石种,但其“灵岩石质论”、“灵岩石色论”、“灵岩石文论”、“灵岩石象形论”,以及其等次、品级划分及理论等,实为各类观赏石中所普遍使用的原则。张轮远在收藏中感悟石头形体之万变千奇,天然纹色之美妙,赞曰:“可谓兼人之至色,备天地之神奇。”钟爱其“坚贞沉静,孤高介节”,“故乐而忘倦,愿与之终身游”。其友崔酿泉赠诗曰:“藏书藏石两兼之,石可呼兄亦可师,坐距书城容啸傲,孤综那许俗流知。”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赏石文化也有长足发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古老赏石文化,植根在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华文化沃土之上,日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人们越来越重视赏石的审美价值。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赏石热浪一浪高过一浪,我国也出现了全国性的赏石热,最主要的标志是各种赏石展览、专业展馆、学术团体和专著、报刊的大量出现,其势如雨后春笋,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专门经营石头的生意也应运而生,并空前繁荣起来,在许多地方还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产业。赏石团体组织完善,逐渐形成完整的组织体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是全国性赏石组织,下设全国赏石专业委员会,在各省市(自治区)设相应赏石学会,全国各地现有各种爱石、赏石、奇石、石玩、石艺、山石、雅石、盆景方面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大大小小在1000个以上。许多省(市)还形成了省(直辖市)、市(地区、州)和县(区)三级学术团体网络。北京、上海等100余个城市都有专业石展馆,其中尤以南京中华奇石馆、武汉中华奇石馆、柳州八桂奇石馆、山东省奇石艺术展览馆等30余家专业石展馆最有影响。 民间石馆更是星罗棋布,不可胜数。赏石文化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赏石理论的指导,并逐渐建立完整的赏石理论体系,这是中国赏石文化成为独立学科的基础,也是作为赏石文化发源地的中国不可推辞的历史重任。



[/td][/tr][tr][td=2,1][/td][/tr][/table][/td][/tr][tr][td=2,1][/td][/tr][/table]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0-10 0
已审。很论文。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