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教育--宋代
机构设置
宋代置太医局设太医院开展医学教育。除此之外,自公元1061年以后,各州、县都仿效太医局开办医学教育(当然包括针灸教育),普遍设立医学教育机构,并从现任官员中选拔精通医术与文章者,兼任医学教师,一切制度均仿效“三舍法”。
教材
在教材选择上,针灸科开设有《素问》、《难经》、《诸病源候论》、《本草经》、《千金要方》、《针灸甲乙经》等课程。
《难经》
《千金要方》
教学方法 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宋神宗时(1068—1107年),医学教育分为三大科,即“方脉科”、“针科”、“疡科”。设有医博士、针博士、按摩博士、咒禁博士等。采取“三舍升试法”分级教学,学习期间参加临床实践,轮流为太学、律学、武学的学生及各营将士治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
创立实验教学方法:王惟一在完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编纂的同时,为了便于学习针灸,铸成针灸铜人腧穴模型两具,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医疗和考核之用,成为针灸实验教学的开端,对后世影响很大。
王惟一像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
考试方法
学生常于春季应试。崇宁间(1102—1106年)考试分三场:第一场考三经大义五题(相当于今之中医基础理论);第二场考脉证、运气各二题;第三场考假令治病三题(相当于病案分析)。至于考试的实际情况及其水平的高低,史书中缺乏详细的记载。而《四库全书》所载之《太医局诸科程文》九卷(该书系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出)汇集了大量的宋代医学试题及其答案。试题分六类:墨义、脉义、大义、论方、假令、运气,共八十道题,其中针灸科考题存有八道:大义五道,论方一道,假令二道,为我们具体考查宋代医学教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太医局诸科程文》
《太医局诸科程文中试题的记载》
《太医局诸科程文》辑录的是宋代太医局考试医学生的考题及标准答案。所录针灸试题都具有相当高的难度,考生要想获得高分,除了精通针灸专业外,还必须具备相当的脉诊、运气、病候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有相当好的文笔,每一道题实际上都是一篇水平很高的学术论文。通观全部试题,可以看出,宋代医学对运气学说比较重视,这不仅表现在当时考试设专场考运气学说,同时在其他考题中也或多或少包含了运气内容。总之,《太医局诸科程文》一书真实地反映了宋代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侧面,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值得广大医史研究人员,特别是医学教育史研究人员深入研究。
官方教育--明代
机构设置
明代的针灸医学发展较快,明代政府相当重视针灸医学教育。明承袭元制,设立专门的教育与管理机构,中央有太医院,各府、州、县设置医学,促进了针灸医学教育及医政管理,明太医院中仍有针灸一科。
明代所设立的太医院是国家级的医药教育机构,据《明史•职官志》载:“太医院掌医疗之法。凡医术十三科,医官、医生、医士专科肄业。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接骨、曰伤寒、曰咽喉、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凡医家子弟,择师而教之,三年五年一试再试三试乃黜陟之。”上述史料表明,明代太医院设十三科,针灸仍为其中一科。
教材 规定学习的教科书为《素问》、《难经》、《脉诀》和各科紧要方书,医学生必须熟读详解。但这些书不易读懂,因此,刘纯于洪武二十一年著有《医经小学》,其中包括本草、脉诀、经络、治法和运气共六卷,将医学知识撮要编成韵语,便于初学。万历四年李梴编《医学入门》,也仿照《医经小学》编成韵语,并且在下面还加以注解。首先是释方,其次为历代医学姓氏、诊断、针灸、本草、内科、女科、小儿科和外科。虽然《医经小学》和《医学入门》并非作为太医院学习的教科书,但当时一般医生都乐意采用它作为入门的教本。
《医经小学》
《医学入门》
教学方法
明代医生的教育,主要是家传世业,凡属医家子弟,选入太医院学习,推选堪任教师的二或三人,教习医术。
考试方法
明代似乎并无医学入学考试制度,学生的来源,可从医家子弟中挑选,但每隔三至五年要举行考试,三试不及第者即予淘汰之。
明代各府、州、县均设置医学,掌执地方医学教育,针灸学也列入其中。但对于地方医学教育,明代不如元代重视,只设考官,主持考试。明代无论中央和地方设立的教育机构,都从考试来选拔医官,并作为量材取用的标准,如《明史•凌云传》就有“孝宗闻云名,召至京,命太医官出铜人,蔽以衣而试之,所刺无不中,乃授御医”的记载。
官方教育--清代
机构设置
清代受清政府废止针灸科及西学传入的影响,针灸教育受到严重摧残,这一时期的针灸教育与管理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公元1644年~1822年是一个相对稳定和有所发展的时期,公元1822年,清政府下令“太医院针灸一科,着永远停止”,从此之后,针灸医学便处于日趋衰落的境地。
清政府虽然不如前朝历代政府那样重视针灸,但在公元1822年以前太医院中仍设立针灸科。医药教育(包括针灸)则分内教习与外教习两种。内教习为教授内监之习医学者,外教习为教授普通平民及医官子弟之习医学者。太医院开始有十一科,包括针灸科在内,公元1797年,太医院将十二科缩减为九科,其中仍有针灸科。清朝前半期的针灸教育仍有官方教育的成份,各府、州、县设置医学,主管地方医学教育。公元1822年以后,由于清政府下令太医院废止针灸科,故针灸教育之责完全流入民间。 清太医院
清太医院印
清道光皇帝禁针诏
教材
清代与明代要求大致相同,但实际上所习课目主要是《医宗金鉴》、张景岳《类经》及《类经图翼》、《本草纲目》,而至晚清考试则多从《医宗金鉴》出题。从清代的针灸文献看,也是受《医宗金鉴》、《类经图翼》影响最大,许多针灸书实际上就是此二书化裁而来。
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公元1742年吴谦等撰《医宗金鉴》,其《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不仅继承了历代前贤针灸要旨,并且加以发扬光大,通篇歌图并茂,自乾隆14年以后(公元1749年)定为清太医院医学生必修内容。
《医宗金鉴》
《类经图翼》
教学方法
清代医学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太医院使(最高行政官)张仲元奏请开办太医院医学堂,以培养新型的中西医高级人才。学生分为“中学班”、“高等班”两班,每班各六十人。其中中学班五年制,学习科目以中医传统课目为主,兼学西医基础知识;高等班为八年制,主要学习西医课目,兼学中医临床及中医基础。并且制定相应的《太医院开办医学堂章程》,明确提出“智育、体育、德育三者并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提出培养智、体、德并重的中西医学结合通才的培养模式的确是一个创举。不过从时间上看,恐怕第一届学生都没能毕业。
考试方法
凡到太医院学习者,通常要经六品以上同乡官员推荐,满人要经该管佐领推荐,并由本院医官作保,由首领官而试,粗知医理,且通晓北京话,合格者方可入学,称之为医生。入院学习后,称为肄业生。一般肄业生学习3年期满,由礼部堂官来主持考试,合格者标为医士,不合格者继续肄业,以待再考。凡肄业一年以上,经季考3次,名列一等者,遇粮生有缺,可呈报礼部递补,不再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