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形体的演变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9356 回复:3

[人文通史] 汉字形体的演变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朽木夜翼

ZxID:2448383


等级: 文学之神
配偶: 懿轩°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10 0
汉字形体的演变
— 本帖被 天若舞 执行合并操作(2010-04-18) —
[backcolor=#FFFFCC][table=85%][tr][td][color=#6666CC]

[b]汉字的起源[/b]

        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一大进步。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汉字起源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

  《世本》、《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许慎《说文解字》试图作出比较圆通的解释,认为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终于不能满足。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颉,,“见鸟兽蹄选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仓颉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经过长期演迸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元命苞》则说,仓颉仰观星象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甚至手掌纹路等,都是他据以创作文字的基础。在近代文字学建立以前,《说文解字》有关汉字起源的学说,无疑是最权威的。’

  然而,《尚书孔传》和《拾遗记》则说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文籍也在他那个时代兴起,这显然要比黄帝时代早得多了。 ·

  在疑古思潮的影响下,《经学六变记》提出另一种看法,认为汉字实际上是孔子亲手制定的。幸好此书流传不广,而且用—骨文的发现迅速粉碎了这种神化孔子的说法;甲骨文韵设现也动摇了《说文解字》有关文字起源酌传说:对传说的“六书”理论也提出了各种质疑。

  随着仰韶文化陶器记事符号的发现,不少专家认为那是具有汉字性质的符号。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中出土了一大批带有记事符号的陶器,有些确实非常接近于文字,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陶符等图形被释读为斤、戌、炅、炅山或斧、锛、旦等,于是人们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陶器刻符。然而,平心而论,现有陶符接近汉字的还不多,而且能释读的更少,汉字起源于陶刻符号的结论似乎过早,不过陶刻符号的发现和释读,毕竟使人们看到了解决汉字起源问题的曙光,人们寄希望于有更多的出土资料和更多的研究成果。


[b]汉字的形体虽然从古到今都是呈方块形,但在这数千年中曾发生过多次的变革,才成为今天通行的字体。具体地说,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过以下六个阶段: [/b]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其中有先用笔写好后再刻的,也有刻好后填朱的,但大部分是直接用刀在甲骨上刻写的。甲骨文是清光绪二五年(1899)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代都城遗址中被发现的,所以也称“殷墟文字”。1904年孙诒让著《契文举例》(甲骨文也称契文),始作考释。

    1928年以后进行了多次发掘,先后出土的甲骨文达十余万片。这些文字都是商王朝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故也称它为“卜辞”。据考证,甲骨文是商朝第二十代君王盘庚迁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至纣王亡国这一时期通行的字体,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大约有四千五百字左右,其中能认识的仅一千七百字(据《甲骨文编》)。文字结构不但已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已经产生了大批的形声字,是一种相当进步的文字,但多数字的笔画和部位还没有定型。它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古的汉字体系。甲骨文有以下一些特点:

不标音的字占绝大多数,标音的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大量使用了假借字,被借字包括不标音的象形、指事字、会意字和标音的形声字。
形体结构未定型,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多一笔少一笔无所谓,正写、反写、侧写、倒写也很随便。笔画都是细长的“瘦笔”和“方笔”,“肥笔”很少见。
下面举几片甲骨文的例子: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891]
[attachment=11326892][attachment=11326893]  [/align]


二、金 文

    金文是指西周时期刻铸在钟、鼎及其他青铜器上的文字。在出土的青铜器中,以钟、鼎占多数,因此也称为“钟鼎文”。后来大家又感到“钟鼎文”不能包括所有青铜器上的文字,于是又改称“金文”。古人谓铜为金,所以“金文”也就是“铜器文字”之意。金文内容,有记作器人姓名的,有记作器原因和用途的,也有记载重要文献的。字数少至一两个,多至几百个不等。它是西周时期通行的字体。

    金文有以下一些特点:金文与甲骨文是属于同一个体系的文字,金文是甲骨文的继承和发展。大部分铭文都是范铸的(把字先刻在范上),可以细细加工,所以笔画宽而粗,用的是“肥笔”和“圆笔”。只有少数用刀子直接刻在器物上在文字,笔画才是细细的线条。跟甲骨文一样,形体结构还没有定型化,一个字往往有各种各样的异体,但笔画已趋向简单。形声字大量产生,并开始在造字方法上取得优势。
下面举些金文的例子: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894]  [attachment=11326895]  [/align]



三、篆书

  篆书是春秋战国到秦朝时期通行的字体。它的特点是每笔都要引长书写,所以称为“篆书”。(《说文·竹部》:“篆,引书也”。)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两种。大篆又包括“籀文”和“石鼓文”。
“籀文”就是指《史籀篇》里的文字,它是从春秋到战国初年所使用的“大篆”的一种。我们从《说文解字》所引的“籀文”里可以看出,繁复的结构是它最显著的特点。
例如:[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897]
[/align]

        “石鼓文”也是大篆的一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在十块鼓形的石上,每块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都是歌咏秦国国君游猎的情况,因也称“猎碣”。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898] [/align]


    “小篆”也叫做“秦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实行了“书同文”的政策,以当时秦国通行的“小篆”统一六国的文字,废掉“不与秦文合”的各种异体。方块汉字经过这次大改革以后,不仅异体字大大减少,而且笔画渐趋简化,结构也从此固定下来了。可以这样说,汉字的定型化是从小篆统一六国文字之时开始并且又是在那个时候完成的。自从秦朝创制的小篆通行以后,就把以前的籀文称为“大篆”。

      小篆可以秦刻石的文字为代表。它跟甲骨文、金文相比,其优点是整齐、简单和容易书写。这可以从《说文解字》所收小篆以及琅邪台石刻、泰山石刻上的文字中看出来。

      小篆是从大篆省减笔画而成的。《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所谓“省改”,实际上就是笔画结构的简化。我们只要拿小篆与籀文作一比较,这种简化的迹象是看得十分清楚的。
如图: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896]
[/align]


四、隶 书

      隶书是汉代通行的字体,故也称为“汉隶”。隶书产生于秦代,开始时只在徒隶之间使用,因名隶书。最早的隶书和小篆非常接近,实际上只是小篆的一种潦草写法。传世的秦权量铭文(始皇二六年和二世元年下的诏书)中比较潦草的都是属于这一类早期的隶书,故也有“秦隶”之名。
如图:[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899]  [/align]

    到了汉代,因为它书写方便,于是稍加改革,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更简单、更容易书写的字体,这就是“汉隶”。早期的汉隶又叫做“古隶”,古隶虽然已有了“波折之势”,但多少还带着点篆书的意味。古隶可以汉宣帝五凤二年(前56)刻石。
如图:[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900] [/align]

晚期的汉隶,结构比较整齐,每一个字都用“挑法”,字字有棱角,这是它不同于古隶的明显区别。《魏正始三体石经残石》(正始是魏齐王曹芳之年号,240~249)的隶书。
如图: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901] [/align]

可作为晚期汉隶的代表。
隶书把篆书的圆曲线条改为方折笔画,结构也由长方变为扁平,从此方块汉字完全失去了象形的意味,进一步符号化了。总之,隶书的产生,标志着今文字的起始,使汉字形体演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902] [/align]


五、楷书、草书、行书

    楷书、草书、行书是在汉、魏、晋时期形成并逐渐通行起来的几种字体。楷书滥觞于汉代,约在西汉宣帝年间已有萌芽,至东汉末年渐趋成熟。三国时代的钟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楷书书法家。东晋王羲之则更是楷书书法家的杰出代表。楷书结构方正,笔画平直,书写简便,容易认识。较早的楷书还保存着隶书的笔法。
晚期的楷书则完全没有“波磔之势”。
如图: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903] [/align]

从此它成了应用汉字的主要形体。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是直接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张怀瓘《书断》引王愔的话说:章草是“解散隶体粗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的一种书体。其特点是还存隶书的“波磔之势”,带有明显的“隶意”。章草可以三国吴·皇象书《急就章》为代表。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904] [/align]

  今草从章草演变而来,已完全失去隶意,每字笔画连写,上字与下字之间,也往往可以互相勾通。张怀瓘《书断》概括其特点说:“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王羲之书的《游目帖》可以作为今草的代表。

  狂草属于后起,是唐代张旭等人所创的一种字体。它随意钩形,笔画万变,且字字相连,很难辨识,因而完全失去实用价值,只能作为一种艺术品供人欣赏。

  行书,就是用草书笔法写楷书。它保存楷书的形体,又受今草的影响,具有草书书写速度快的长处,又无草书潦草难认的缺点。东晋王氏父子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行书名家。脍炙人口的《兰亭序》(帖)作于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可以作为行书的代表。
如图:[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905] [/align]

晋宋以来,行书一直成为我国人民最喜爱最通用的一种字体。



六、简化字

简化字也叫简体字,是简化汉字笔画而成的一种字体。其实简化字并非今日所独有,方块汉字由甲骨文发展成为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就是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解放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广泛搜集、整理了群众创造的简化字,并对繁体字进行了简化,于1956年公布了第一个汉字简化方案共三个简化字表。它包括:㈠十四个简化偏旁,㈡一三二个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㈢三五二个不得作偏旁使用的简化字。由于偏旁得到了简化,所以这个方案实际上已涉及到数以万计的汉字了。接着1977年又公布了第二个汉字简化方案,但没有正式推广使用。


  汉字在三四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有两点最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是汉字形体从形、义结合到形、义相离,并朝着表音的方向发展。篆书之前,汉字的形和义是结合的。如“龟”字,甲骨文作 ,有正侧两种写法,金文作,画的都是一只龟的形状。小篆作,也仍象龟的侧面形。隶书以后,字的形、义便相离了。现在通行的简化字“龟”,就很难从形体上看出它的意义,而成了一个纯粹的符号。然后随着形声字的不断出现,汉字又逐渐朝着表音的方向发展。

  第二是汉字的发展虽经历了繁化、简化交互作用的曲折过程,但形体的简化在任何时期都处于主流的地位。一个纯粹的表意字,原来没有标注音符,后来标上音符成为形声字,这就是“繁化”。如是“鶏”的象形字,后来标注意符变成。形符后来又演变成,就成了字。小篆作,隶楷作“雞”(异体作“鶏”),现在写成“鸡”。这又是“简化”。繁化、简化、互相消长,推动着汉字不断地向前发展。而简化始终是主流。所谓简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简化汉字的笔画,使形体由繁杂到简易。例如“龟”字,笔画从十八画减至七画,便于认识和书写。二是精简汉字的数目,淘汰异体字,使文字由分歧到统一。“脈、衇、脉、”四字,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6年2月1日公布实施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只选定一个“脉”字作为正体,而把其余三个作为异体字一律停用。










[/color][/td][/tr][/table][/backcolor]
[ 此贴被朽木夜翼在2010-04-10 14:2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灬千ヽ

    派派币 +10

    我很赞同+基础分

BuBu布

ZxID:10071219


等级: 文学大师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4-18 0
解读汉字七体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书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行书代表作 《兰亭序》局部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cooleunice

ZxID:1668221


等级: 文学大师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2-11 0
以前的字更加象形啊,越演变越多比划,然后到现在又都简化了
kisskim

ZxID:5532602


等级: 禁止发言
配偶: 大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2-11 0
以前的字挺好看的 不过应该还蛮难写的。而且很多都看不懂。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