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 币---------------
普遍认为的最早的货币是一种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的贝类货币。
货贝出产于印度洋和中国南海沿海和乌礁附近。贝的输入、主要通过纳贡、俘获、交易三个途径。但是,这种外来的货币材料总是难以满足需求,特别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交易行用范围的扩大,海贝不效应用,便出现各种仿制贝:仿贝的材质主要为石、玉、骨、蚌壳等,这类贝币形体都较小,其长度约1.2厘米至2.4厘米左右。在商代晚期又出现了铜质货币,形制也仿海贝形式。铜贝堪称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了,其中有一种表面包金的铜币是作为大额货币使用的,现存世量极少。蚌贝因一出土就容易损坏,现保存完好的不多。
目前存世的普通天然贝币大多呈乳白色,表面无光泽,由于天然贝币出土很多,现基本上没人作伪。在钱币交易市场里,一枚天然贝币的价格约10余元,石贝、骨贝的价格约20元至40元左右一枚,绿松贝和铜贝的价格要高许多,一些品相上好的铜贝要价上百元甚至更高。
我国贝币以“环币”和“紫币”为主,“环币”长约26毫米,背部有黄色环纹,所以也称虎斑币,占贝币的绝大多数。为方便使用,大部分贝币的背部都打磨成孔,以便用绳穿成串。它们洁白光亮,大小划一,不易腐朽,在远离大海的地区,这种美丽的货币稳定可靠,深受百姓欢迎。
环币
商周时期,贝币以“朋”为单位计数。据郭沫若先生考证,“一朋”为十贝。云南用贝币始自春秋晚期,止于清初,流通时间超过2000年。据《云南通志·风俗篇》记载:“昔多用贝,俗名曰巴子,一枚曰庄、四庄曰手、四手曰苗、五苗曰索”参考其它书籍,贝币计数方法和单位比较接近,1枚曰庄、4枚曰手、16枚为苗、80枚为索、20索为袋。80枚用绳串起来的1 索。与铜钱的贯或缗相似,最为常用。这种以4为进位的计数方法,同海贝来源于波斯湾的阿拉伯人有关,他们习惯以4进位。贝币的价值在元初为2000枚兑银1两,到明初时要8000枚值银1两,相当于1枚铜钱兑8枚贝币,明中叶以后贝币继续贬值。
中原经济发达地区,商后期有人制作石贝、木贝、骨贝、蚌贝,补充天然海贝的不足,青铜冶炼技术日渐成熟,又出现了青铜仿贝。仿贝制作并非易事,特别是玉、蚌等材料,划齿打孔费工费时。铜贝制作不但神形皆似,而且轻薄省料,用今天的标准来看,是运用当时的高科技才能铸出如此小巧精致的仿铜贝。
铜贝制作工艺复杂,成本很高,青铜易锈蚀,出土铜贝数量很少,多数品相不好。还有纯金、银贝就更加稀罕。用泥土烧制的贝币也称陶贝,是殉葬使用的冥币。
包金青铜贝币,数量更稀少,多数书籍介绍的实物残缺不全。包金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之一,现代已很少应用,其工艺更少有人知。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介绍比较清楚:“凡包至于金,为人间华美贵重,故人工成箔而后施之。凡金箔每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粘铺物面,可盖纵横三尺。凡造金箔,即成薄片后,包人乌金纸内,竭力挥椎打成……”手工打制的金箔厚度仅几微米,7厘重的黄金可打造纵横3尺的金箔,老尺1尺约合现在的7寸,这样折算1分黄金可制金箔1平方米,1克黄金约可以打制3平方米金箔,这种金箔,吐口气就能将它吹去。黄金具有非常优越的延展性,一个圆弧形表面,包上金箔后,看不到丝毫的皱褶。包金贝币无论拱起的表面还是中间齿状开口,金箔与之吻合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3000年前的包金贝,至今依然金光璀璨。金箔经不起流通的磨损,所以包金贝不是日常流通的普通货币。可能是作为赏赐或者大宗交易时使用的大额货币,其流通一定不频繁,不然,我们就没有如此眼福了。
先秦时候,各地区因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从而形成了蚁鼻钱、布币、刀币和圜钱,四个各具特色的铸币体系。
蚁鼻钱是南方楚国的铸币,是直接由贝币演化而来,是贝币发展的高级形态。其上多有阴刻铸就的钱文,所以又被称为“文字贝”。根据它们的外貌形状和文字特征,又被人们称为“鬼脸钱”和“蚁鼻钱”。
布币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源于农具铲。春秋以后渐渐成为专用通货。早期的布币有装柄的銎(音qióng),即空首,所以称为空首布。形制接近实用工具,流行于春秋时期,最晚至战国早期消失。空首布到战国时逐渐演变为布首扁平,无法装柄的平首布。平首布是布币中的先进形制,流行于整个战国时期。布币除了可以分成空首、平首两大类型外,每类中根据首、肩、足部的变化,又可以细分为许多类型。
(银实首布 春秋战国时期,铸于楚国和韩国,呈铲形,圆銎,平肩,平足,分短型,中型和长型,通长10--15.7cm,重162.7克--188.1克,罕见。)
布币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重要的阶段,就是铲形阶段,这是第一个阶段,首空可以纳柄,所以称为空首布。第二个阶段,布首已不空,变成平实,所以又叫平首布。
到了战国时期,布币的形制发生很大的变化,由空首变为平首、由大变小;这时的布大致在可分为四类: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和杂形布。这些布的流通地区不同。
尖足布上都有文字,以两个字为最多,常常都是地名,如甘丹、武安、晋阳等,尖足布一般在北方的赵国与魏国流通。
春秋战国小尖足布
方足布是最通行的一种布,形状比尖足布小,铜质比尖足布坚韧,普通方足布布首有一道纹。
圆足布的种类和数量都少。它的特点是圆肩圆足裤裆。铸造的地方有晋阳、大阴等。一般圆足布首是没有竖纹的,而晋阳、离石、大阴铸的圆足布有两道竖纹。圆足布以?字布为最多。圆足布有在布首和两足上各开一个圆孔,所以又叫三孔布。它的背面也有特点。普通圆足布背面多有数目字,而三孔布的背面却有纪重或纪值的文字。
(无终三孔布 战国时期,铸于赵国,流通于三晋等地.背文"十二朱",一般通长5.4cm)
刀币起源于东方的齐国,后逐渐遍及齐、燕等地。刀币又称刀化,是由手工工具刀削演变而来,由刀首、刀身、刀柄、刀环几部分组成。刀首是划分刀币类型的主要依据,可分为针首刀、尖首刀、截首刀、圆首刀和平首刀。齐国是使用刀币的主要国家,齐刀可分为春秋与战国两大时期。春秋时期的一般都较长大,出土很少,价格昂贵,俗称“齐大刀”。如“齐返邦长法化”、“安阳之法化”等。战国齐刀主要是“齐法化”和“齐明刀”。燕国刀币始于战国早期,流行尖首刀、针首刀,战国时发展成截首刀与燕明刀。赵、中山等地的刀币铸于战国晚期,以形体较小且直背的直刀为主,如“甘丹、柏人”等。
圜钱形制的由来是古代玉壁或纺织工具纺轮,最早出现在战国时的三晋地区,最早的圜钱是魏国所铸的“共”、“垣”、“共屯赤金”等,圜钱主要流行于三晋两周地区。圜钱是战国时期最为进步的一种金属铸币形态,它体积小、便于携带,铸造工艺简单,因此战国中期以后,各国的铸币都有圜形化的趋势。
它是由纺轮或璧环演变而来,呈圆形圆孔。至战国中期以后,秦国把圆孔改为方孔。进而,齐、燕地区出现了方孔圆钱。
春秋战国时期
1.楚国-----爰金
南方的楚国在货币铸造上独辟蹊径,与别国不同,共铸了四类货币:蚁鼻钱、黄金爰金币、银布币、釿布币。
蚁鼻钱为仿龟形或仿贝形铜质货币。主要出土于楚国境内,现为湖南、湖北、河南、江苏、安徽以及邻近的山东、陕西等省。它是楚货币中最小的货币。
楚国的黄金铸币共有无文和有文两大类:有文者分方戳和圆戳二种。出土最多的为安徽省临泉县、阜南县、六安县、寿县、五河县、江苏的盱眙县。楚国最主要的黄金铸币为爰金,爰金分为两类。一类为平版,呈长方形或菱形;其中少数平面内凹呈弧形,类似旧式的青瓦;还有一部分四角突出,状如龟甲。一类圆饼状,面微凸而背微凹。其含金量基本在90%以上,最高达到99%。
楚国的银布币为空首和实首两类。以往在古书中从未发现有关银布币的记载,1974年8月,河南省扶沟古城村出土了十八枚,其中只有一枚空首布,其余皆为实首布。它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银布币。
楚国的釿布币有大小两类,其形状有别于三晋地区的布币,特征是钱体狭长缩腰。大布面文殊布当釿(亦有释沛钱当釿),背文十货,意为此一枚大布可当十枚蚁鼻钱使用。小布面文四钱,背文当釿,意为四枚小布当一枚大布。
2.越国---戈币
越国有无货币史书无记载,以前亦无出土报导先例。近年在浙江省境内的绍兴等地多次出土铜戈器,数量很大,地域均在古越国版图内。依此分析,这种戈体薄小、轻重悬殊的微型戈不具备实用戈的条件,亦不为冥器,鉴此,此类戈应为越国的货币--戈币。
-------------钱币与民间习俗-------------
婚姻嫁娶
经考证,中国民俗钱币的起始在西汉时代。这一时期,方孔圆钱的形制已经定型,钱币广泛流通,使中国自古就有的佩带习俗,加入了钱形饰品,成为了民俗钱币的起源。
与婚嫁书关的民俗钱币包括:(1)撒帐钱,也称抓福钱,为结婚典礼后分送宾客之钱。《东京梦华录》卷5“娶妇”记曰:“新郎新娘行拜礼,拜毕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妇女以金钱采果散掷,谓之撒帐。”〔2)陪嫁钱,也叫压福钱。用于新娘陪嫁作压箱钱、包袱钱等。如上海曾报道过一套10枚由清末民间银梭手工制作的竖台铜钱,其钱正面均为“太平通宝”四字,背面为四字吉语,如”日月同庚”、”和合干年”、“夫妇齐眉”、“百事如意”、“早生贵子“等,面背外缘均刻有缠枝花纹、文字、图案,象征婚嫁吉利。。因为此类钱常以”天下太平”、“太平通宝”为钱文,所以义叫“太平钱”。(3)垫床和坠帐钱。男方在布置洞房时,要用钱币垫床脚,直到另迁新居方可取出。同时在被角和帐门两角、帐帘四角坠系钱币,俗称“角钱”。这除了起垫平和重坠作用外,也有辟邪的意义。所用钱币,可以是普通铜钱,也可以是特制的体大厚实、带有吉语钱文的钱币。
与为数众多的。夫妻和台”、“琴瑟永倍”、“夫荣子贵”、“妻财子禄”等等反映世俗的钱相对照,有一种极为罕见的“七夕钱”,特别显得情深义切。所谓“七夕钱”,乃由牛郎和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演化而来。据说古时候每逢阴历七月初七,刚出嫁的女子要回到娘家过夜,以防科班的王母娘娘看到夫妻的同居生活而将其拆散。其钱图案为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并饰有花草祥云,并铸“日升月恒”、“同心永远”等钱文,当为夫妻或情侣别离时相赠以寄情愫之物。
养儿育女
在古代中国,尤其重视子女的养育和子孙的昌盛,“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早生儿子早得济”的观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现在所能见到的民俗钱币中,有一些就体现了析求多子的意思。如钱文“多子多孙”、“百子干孙“、“五男二女”、“子孙万代“、“红梅结子、绿竹生笋(孙)”等等。古人有佩钱求子的习俗,相传王莽所铸布泉,女子婚后佩戴,可生男孩。
与生子养育相关的民俗钱币大体有以下几类:(1)洗儿钱。为贺人得子时赏赐或馈赠所用。古代习俗,婴儿出生第三天要进行沐浴,俗称“洗三”。一些富贵人家还要举行隆重的“洗儿会”。宋人吴自枚《梦粱录》育子篇中记述:“至满月,则外家以彩画钱或金银钱杂果,及彩缎珠翠固角儿食物等,送往其家,大展洗儿会。亲朋俱集,煎香汤于银盆内,下洗杂果彩钱等…“尊长以金银钗搅水,名口“搅盆钗”。来宾亦以金钱银钗撤于盆中.渭之‘添盆’。据《资治通鉴》载:杨贵妃收安禄山为干儿子,令人用锦缎把他包裹起来,称是“洗儿’。唐玄宗“自往视之,喜,赐贵纪洗儿金银钱”,并以洗儿的名义,大摆金钱会。唐王建有诗云;“把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宋朝宫廷中除奖励功勋外,也用金银钱作为庆贺婚典的“撒帐”钱、生子满月的“添盆”钱,赏赐嫔妃、宠臣。”以后这种风气逐渐流传到民间,形成多种贺诞习俗。(2)压岁钱。这与年节贺岁略有不同,是在子女出生周岁时,取铜钱或银钱,用红线穿系,挂于颈项,用以驱邪祈福。特别重视的,还要向亲邻讨钱,一家一个,用红线交错穿入钱孔,编成辫形钱链.叫做“百家锁”,佩在幼儿身上,以防天折并求长命,所以又叫“长命钱”。吉语钱中大量的“长命百岁”、“长命富贵”、“长生保命“、“平安如意”等钱,部属此类钱。(3)缀饰钱。这里指缀于幼儿襁褓、衣帽上的钱形饰物,多数为银片,较薄,打制或缕刻而成,也作祛病消灾用。钱文除上文提到的外,还有“天仙送子”、“天降磷儿”、“日月同庚”、“代代荣华”等。据说在西南边疆地区,这些作为饰物的银片,远行或急需时也可随时取下作货币使用。”
生肖钱应当也是与生子有关的民俗钱币,与上述多种吉语钱一起,用于幼儿级饰、佩戴。但它有自己的起源,即渊源于古代巫术,反映古人的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并且有更为广泛的用途和含意。十二生肖的出现,最早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书《日书》。
到唐代,开始把十二生肖铸于铜镜和铜钱,特别是生肖钱得到广泛流行。这类钱大体有如下几类:(1)十二生肖铸于一钱,往往并铸十二地支和八势图形、文字等,钱形较大,可能是道士作法的法器;(2)单枚或成套属相钱,一钱只铸一种生肖,多数并铸对应的地支文字,钱形较小,用于佩带;(3)十二生肖背有龙凤、花卉、人物、及“本命元神”、“本命星官‘、“福德长寿”等字样,钱形有大有小,大概是本命年或生日时用于赠送、佩戴;(4)十二生肖背有天师、钟馗驱鬼图.及道家符文、咒语等,钱形较大,应为道士作法用具,或化缘时作回赠的礼品,有辟邪镇恶的意思。此外也有一些钱,仅铸地支文字,没有十二生肖图形,楼空雕花,习称“通花钱”。
[ 此贴被空丶瞳在2010-01-19 21:0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