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时人严保庸十九岁即考中解元,后又赴京城参加会试。试罢出京,到山东时盘缠却已用尽。打听得泰安知府是好救济寒士的徐树人,严保庸径直让人送上一副对联:
千里而来,徐孺子可容下榻;
一寒至此,严先生尚未披裘。
上联中的徐孺子即东汉名士徐稚,当时的南昌太守陈蕃不接待一般宾客,而专为徐稚准备了一张坐榻。徐稚来,就放下让他坐,徐一走就将榻重新挂在壁上。联语在徐太守与徐稚同姓上做文章,意为你徐家的名士当年受到陈太守的礼遇,今天你这太守能否像陈蕃那样厚待我这才子呢?下联中的严先生用的是与自己同姓的东汉初年严光的典故,其意为当此天寒地冻之时,自己却未能如严光那样“披裘”。全联语气委婉,讨要钱物的用意却十分明白。徐知府读联赏识不已,将其迎入府内盛情款待,临走又以五百两银子相赠。
晚清时,有一浪荡江湖的文人到时任两江总督的左宗棠处乞讨。左宗棠给了十二文钱后见对方意犹嫌少,便口吟半副对联相示:
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时,凡游士给钱十二。
出联表明给十二文是常例,任何人概莫例外。岂知此人反应极快,左宗棠话刚落音,他立即对出下联:
孔子三千徒,孟君三千客,请先生再赏三千。
这已不是乞讨,简直就是索要了。左宗棠非但不以为怪,其人之才反而令他刮目相看,果然就遂了他的愿,再添上三千文。对方也就毫无愧色地纳之而去。
清乾隆时人汪中以治经闻名于世,一生未做官,只是给官员做幕客,却恃才傲物,不把高官大员放在眼里。时任陕西巡抚的毕沅奇其才,久欲一见。一日忽收到汪中送来一副对联:
天下有中,公无不知之理;
天下有公,中无穷乏之理。
毕竟是名士,索要钱财口气之强硬远在那位要求再添三千文者之上。毕沅也是性情中人,读罢对联不禁哈哈大笑,立即以五百两银子送上。
文人乞讨不同于职业乞丐,其目标明确,或是对准朋友,或是有可能惺惺相惜者。弹无虚发的概率自然就高,所得馈赠也就特别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