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园林艺术的珍品,起源于中国唐代,大约有1300余年历史。中国盆景的流派分类
中国盆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地域特色为基础的众多流派。目前主要流派有苏派、扬派、海派、川派、岭南派等五大流派。以下是对这五大盆景流派的详细介绍:
1.岭南派
起源与特点:以广东为中心,遍及珠三角地区,因地处武陵以南故称岭南派。岭南盆景的特点是浑厚自然,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力求自然美与人工美的有机结合。岭南盆景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创作主题要么模仿自然,要么源自图画。
主要树种:有九里香、榕树、朴树、三角梅等。
独特技法:造型方法以修剪为主,主要技术是截蓄枝。注重景的造型和盆的选择,注重盆与景的协调。
2.川派
起源与特点:以四川为中心命名,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造型特色。川派盆景的特点是古朴严谨,虬曲多姿,在造型和制作上注重韵律感,以棕丝的卷曲为主,常通过剪接结合,表现出巴蜀山水的特色。
主要树种:有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提根海棠、梅花等。
独特技法:造型以掉拐、对拐、方拐、滚龙拐等规则式为主,同时也有自然式。
3.扬派
起源与特点: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南通、如皋、盐城等地,地处江苏北部,故又统称苏北派。扬派盆景的特点是严谨庄重,采用棕丝造型手法,精装精剪。由于扬州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扬州盆景与扬州园林一样,北有建筑雄伟,南有美景如画。
主要树种:有松、柏、榆、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梅、山茶等。
独特技法:应用11种棕法组合而成的扎片艺术手法,使不同部位寸长之枝能有三弯(简称一寸三弯或寸枝三弯),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如同漂浮在蓝空中极薄的“云片”。
4.苏派
起源与特点:以江苏的苏州为中心命名,历史始创于唐宋,盛于明清,盛于当代。以其独有的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闻名于世,是中国盆景主要流派之一。苏派盆景的特点是古雅苍劲,制作精细,讲究意境。布局简洁,构图严谨,将江南风情再现得淋漓尽致。
主要树种:有迎春、海棠、石榴、梅花、火棘、三角枫、红枫、黑松等。
独特技法:摆脱传统的造型手法,采用“粗扎细剪”的技法。对主要树种,如榆、雀梅、三角枫等,均采用棕丝把枝片修成中间略为垂斜的两弯半“S”形片子,然后用剪刀将枝片修成椭圆形,中间略隆起呈弧状,犹如天上的云朵。
5.海派
起源与特点:以上海为中心命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学习研究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海派盆景的特点是明亮流畅,以其自然的形状和不受限制的形式而闻名。形式有直干、斜干、临水、断崖等多种形式。
主要树种:有黑松、五针松、马尾松、真柏、榔榆、雀梅、三角枫、六月雪、黄杨等。
独特技法:采用金属丝缠绕杆之后进行弯曲造型,以粗扎、细剪、剪扎并用的特点进行造型。
除了上述五大流派之外,中国盆景还有许多其他重要流派,如历史悠久的通派盆景(以江苏省的南通、如皋为代表)、徽派盆景(以安徽省歙县为代表)、大气磅薄的浙江盆景、形神别具的湖北盆景,以及以榕著称的福建盆景、以柽柳见长的中州盆景、以果树闻名的徐州盆景、风格雄浑苍劲的台湾盆景等,均有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
综上所述,中国盆景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流派众多且各具特色。这些流派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造型技法和艺术风格,共同构成了中国盆景艺术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