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商王朝是一个企业的话……“大家好,我是商王武丁,亚长的老板,是的没错,我又重生了。”
“对于重生这件事,我已经可以坦然接受,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但是谁能告诉我:‘大商集团’是什么鬼?‘董事长’又是个啥玩意儿?我庞大华丽的商王朝哪里去了啊!!!”
“好在,我有一只庞大强悍的秘书部,再一瞅,好家伙,都是熟人——我的贞人们,也被打包送来了!经过他们的火速科普——当然是以占卜的方式——让我终于大概了解了这次重生是什么情况:我们商王朝居然变成了现代社会里的一个企业?公司?单位?虽然但是,我堂堂商王,怎么会变得如此没有排面呢?贞人的说法我有点半信半疑,毕竟他们也不跟我完全一条心。总之,根据现代人的做事方式,我得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才是。”
“秘书部还说,我马上要参加董事会了。这又是个啥东西哦!完全不懂!跟着小秘的带路,我来到了会议室,董事们已经列为就坐了。好家伙,又是一群熟人——我的大臣们,还有周边方国的代表,他们共同组成了我们大商集团的董事会!嗨呀,这不就是又把我的王朝照搬回来了么!”
“今天这会议的主题就是怎么扩展我们大商集团的版图,也震慑对我们的业务虎视眈眈的周边宵小们!按我的想法,那就一个字:打!但董事会说了,这是文明社会,不能随随便便就喊打喊杀。真的吗?我不信。但大家都这么说,难得他们的意见能够如此一致。哦,那行吧,就派我最得力的属下——销售部部长亚长去为我开疆拓土、征战四方吧!”
“肮脏啊!家人们!这商战也太肮脏了!我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按规则行事,对手可不这么想!可怜我的亚长,骁勇善战,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端的是我大商的第二位战神,却在这场肮脏的商战里被对方搞死了!都说我们玩政治的心都脏,我看你们这群搞商战的也不遑多让!”
“亚长是董事会成员之一,按规制应当厚葬。加之他是在为我们集团做事的过程中阵亡的,理应算因公牺牲。因此,我嘱咐秘书部,也就是我的贞人们,暗中操作一下,拿来烧好的龟甲请我解读的时候,我装模作样看了一番,说上天的旨意是,给亚长以军礼厚葬。对此,董事会没什么意见。嗯,真好,重生之后大家都懂事了不少嘛!”
“厚葬之事定了,但亚长的亲友,也是集团高管之一,说按照他们家乡的葬礼习俗,亚长身下得铺满花椒才行——这小瘪犊子!知道花椒多贵么!唉,但亚长是我们大商集团威名赫赫的战神,用就用了吧,咱也尊重人家的乡俗,这可是笼络人心的好办法!而且,重生之后的我,还知道可能就是因为这些花椒,让亚长的遗骨能在3000多年后的现代社会,还能保留一部分!我现在真有点后悔,当初为啥不给我的爱妃妇好也用上这种黑科技呢?”
“忙活完亚长的事儿,这一天又过去了。说真的,能再见天日很不错,但还是别让我重生了吧!我再也不想面对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了啊喂!”
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出土,信史千年在之前的游记里,我们讲过了一些甲骨的内容。在这里我们不再赘述,但本环节我们要讲的是YH127甲骨窖藏坑的故事。在讲述之前,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甲骨的用途,在商王朝存续期间,它们基本只有一个用法,那就是占卜。或者说,不论什么用法,都是以“卜辞”的形式出现的。
比如说,商王田猎这事儿是否顺利,当时的人不会写记叙文,而是以占卜-得到结果-记录在案的方法保存下来。这也是给后人研究甲骨文造成了一些小小的困难,毕竟如果一件事反复来问,结果很可能都不一样,所以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发生、发生的过程和结果是什么,都要经过多方比对才能知道答案。
而我们第一段提到的商王“秘书部”,也就是贞人集团,则是主持祭祀的官员,社会地位很高,可能还会有“神职”的部分。不过在武丁时期开始,贞人的占卜解读权就过渡给了商王,他们只能起到主持祭祀活动的作用。兆纹产生之后,是吉是凶,如何解读,这权力回归到了商王的手中。而在武丁的儿子,祖甲时期,他改制成功后,贞人的解读权进一步弱化。这也是祖甲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象征和表现。
甲骨在使用之后不能随意丢弃,而是要妥善安置。这就引出了我们本节的主题——YH127甲骨窖藏坑。可以说,这是武丁时期的“国家档案馆”,出土的17096片甲骨,事无巨细的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征战祭祀等事情。并且,这个窖藏坑只有一具骸骨,看来这位就是当时的“档案管理员”了。
时间回到1936年,当时在民国政府组织的殷墟“抢救性发掘”的过程中,有一组志同道合的年轻考古学家,名为“考古十兄弟”。他们在殷墟探查考古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一人名叫“王湘”,在当时的考古周期的最后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窖藏坑,里面除了一具人的尸骨外,满满的都是甲骨片,这就是殷墟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YH127甲骨窖藏。
从1928年开始到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考古学家一共对殷墟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发掘, YH127甲骨窖穴的发现是一次性发掘甲骨最多的一次,共出土刻辞甲骨17000多片。
由于这坑甲骨片太多,而且当时的天气是6月份,炎热,容易下雨,再一个社会治安不好,经常有盗匪出没。这样石璋如和王湘他们商量了一下,就把一坑甲骨连土带甲骨片一块儿套箱,弄了一个很大的木箱,把他们套出来,再把整体出土,拉到南京在室内进行仔细的清理。
在对YH127这坑甲骨转运南京的过程中,运输成为一大难题。人民群众的智慧确实是无穷的。有个人叫李绍瑜,他想了一个办法,做了一个64人抬,用了64个身强力壮的人就像抬轿子一样,硬是把它抬到了安阳火车站。殷墟到安阳火车站直线距离不足3公里,但在运输工具匮乏的30年代,没有卡车,牛车与滚木运送,震动又过于厉害。于是这台大轿足足抬了2天2夜运到火车站。
甲骨片当时在南京,在董作宾的指导下,花了八个月的时间把他们经过剥离、清理、拼合、编号、绘图,一万七千多片都清理完了。甲骨经过研究,他们是武丁时期的,主要记载了包括占卜,包括战争,包括祭祀,还有日常生活的林林总总,可以说堪称商朝一个档案馆,武丁时期的一个档案馆,内容非常丰富。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前,还未等董作宾、梁思永、胡厚宣等人将它上胶、黏合和编号,匆忙中将分离的甲骨装箱,辗转长沙、桂林,再到昆明。随着中央研究院迁到台湾,这坑甲骨也被运到了台湾国立博物院。
YH127,从发掘以来,经过不断搬运,龟板的分裂无可避免。但经过甲骨研究专家的缀合及拓片将它们编辑成册、出版发行,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YH127,这一空前绝后的甲骨发现,不只大大地提高了甲骨的数量,它丰富的内容,扩大了殷商史研究的视野,也让我们见识到三千多年前古人的真迹。
通过研究甲骨文,发现四千多个字,非常集中地说明当时的甲骨文也已经成为一种文字体系。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甲骨文到现在的汉字,它一脉相传,让我们后人能够解读出来,能够知道我们的文明是从哪里来,怎么发展到现在的,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由于原来的甲骨文已经在民国时期被整体迁移出去,现在留在殷墟博物馆的是复制品。但甲骨文的解读和研究还在继续,甲骨文也见证了中华文字的发展、中华文明的流传,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最后,我们来讲讲“一片甲骨惊天下”的那片甲骨。它是一块牛肩胛骨,大概也就是成年人的手掌大小,但上面有94个甲骨文字,记录了商王武丁在38天内占卜11次的事情,这事儿就是在反复询问田猎是否顺利。它记录的文字之多、信息之广,堪称殷墟和甲骨文的“镇馆之宝”。
长从何来?殷商的第二位战神我们第一段小故事里面提到的“亚长”,也就是武丁最为倚重的第二位战神(第一位是他的妻子妇好),也是商王朝高级贵族墓中,在几千年的猖獗盗墓活动中幸存下来的墓葬。而且,相比于妇好墓中,妇好的“尸骨无存”,亚长还是留下了一些骨骸的。而通过研究这些残骨,我们能得知亚长的一些基本信息和人生经历。
和妇好一样,亚长并非这个人的名字(当然现在是他的名字了)。“亚”是商朝高级军事将领的官称,而“长”则是代表了此人的部族。
亚长墓在殷墟考古的编号叫M54号大墓,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遍地的珍贵文物,包括青铜戈、青铜矛、青铜钺等。而与1964年发现的王后妇好墓相比,M54号大墓的青铜钺数量更多,达到了7件。更令人惊喜的是,大墓内的尸骸却相对完整。经过进一步的检查,考古学家们发现墓主人是一位战死的大将军,这与商朝的“俯身葬”葬制相符。
为何推测亚长是战死的呢?考古学家通过检测残存的尸骨发现,亚长是男性,35岁左右,身高在一米六至一米七之间,身体共有7处创伤,6处集中于身体左侧,多为刀斧类锐器砍伤。据此专家推测,战斗中,亚长右侧先受伤,又将身体左侧暴露给了敌人,被蜂拥而上的敌人一顿乱砍而丧命。
亚长是哪里人?亚长指的是商王朝南部“长”国的部落首领,专家们通过“锶同位素”检测等方法,推测出亚长很有可能是一位“异乡人”,可能来自现在的河南东南部一带,大致是周口地区。
除了墓主的尸骨外,墓内还有殉人15人、殉狗9条。54号墓出土随葬器物极为丰富,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竹器、象牙器、金箔、贝等各类遗物共570余件(铜泡与铜镞以及贝大部分未统计在内)。其中,最重要的两件青铜器,就是“亚长牛尊”和“青铜手”。
即使我们现在无从知晓他们的真实姓名,甚至,他们究竟有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姓名”都很难说,但有了殷墟考古的发现,有了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的佐证,“妇好”与“亚长”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专属姓名,再也不会被别人夺走,更不会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来自亚长墓的殷墟博物馆镇馆之宝之前我们已经提及了“一片甲骨惊天下”是镇馆之宝,亚长墓同样出土了很多宝贝,没被国博等其他博物馆瓜分走,留给了殷墟博物馆,成为了镇馆之宝。这些就是我们在上一节提到的“亚长牛尊”和“青铜手”。
青铜手:这件青铜手造型非常逼真,很明显塑造的是一只右手,但形状却比成年人的手稍小一些。整体呈现半握状,手心内凹,手背微凸。手指的比例适中,指关节清晰可见,指尖圆滑,甚至清晰地表现出了指甲的细节。
每根手指上有两条竖向凹槽,手背之上装饰饕餮纹,目前仅存一半的兽面,其中目字形眼睛格外突出,饕餮纹之下有卷云纹装饰。而手腕的截面呈现椭圆形,下部柄腔之内残留有碳化木柄痕迹,整个手掌通长13.03厘米,最宽处5.61厘米。
这样一件青铜手形制怪异,在殷墟乃至于同期的其他遗址中也尚属于首次发现,这意味着它是一件有着特殊功用的青铜器。联系到墓主亚长军事将领的身份、出土时位于左小腿处、以及青铜手上精美纹饰这几个关键点,很多人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推测,而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不少有趣的脑洞。
但很显然,这些脑洞缺乏合理的理论依据、实物例证。目前准确性比较高的一种说法,是说这可能并不是一件实用器,而是某种祭祀的礼器或者权威的象征物。从亚长随葬的大量兵器以及7件带有铭文的青铜钺看,这位亚长身份尊贵,虽不及比邻而葬的王后妇好,但其军事权威或许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这种安装木柄的青铜怪手,可能更像是一把权杖的杖首,用于昭示身份、象征权威。虽然华夏民族向来不是以宗教权柄统一国家,而是以宗族和王权的结合来稳固政权,殷商所发展的“权柄”或“权杖”,便并不像西方那样具有极强的宗教意义。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用手掌而且还是右手?可能是因为殷商有尚右之习俗,而手则是人体部位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手中虚握的是看不见却又强大的权柄,所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其实也是在用手掌来象征权力。
最后,有细心的网友更是发现,这件青铜怪手的正中不还有一只生动形象的大眼睛吗?或许“手眼通天”这是四个字放在此处来形容,也是再合适不过了。当然,目前对于这件特殊青铜器的研究并无定论。
亚长牛尊:亚长牛尊是目前为止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器,它的原型是已经灭绝的一种古代牛种——圣水牛。牛尊整体呈体态健壮的牛形,头前伸,嘴微张,面额下凹,目字形眼,两耳外展,头上有扁三棱状、向后弯曲的双角。背微下凹,上有一长方形盖,盖中部有半环形钮,盖与器身为子母口扣合。牛腹丰肥,四肢粗壮。臀部外鼓,短尾下垂,尾端呈纺锤形。只见牛角弯曲有力,四足粗短壮实,牛头前伸,双目大睁,牛口微张,栩栩如生。该器造型奇特、纹饰精美,是商代晚期青铜器中的精品。
在亚长牛尊的身上,各种动物形纹饰交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牛的腹部两侧雕有老虎纹饰,牛身上还有鸟、鱼、夔龙等20多种动物纹饰。那龙纹盘旋,如游龙戏水;那鸟纹展翅,如凤凰涅槃;那虎纹凶猛,如猛虎下山。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商代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与崇敬。
亚长墓中也出土了7件大青铜钺,这是礼器与权力的象征,实际应用在战争中的场景很少。此外玉器也值得一看。最后我想说的是一点其他的小文物,也是体现出亚长这个人物立体丰满的一面。一个是调色器,上面还有依稀可辨的颜料,比如红色、黑色等等。这些颜色都提取自天然材料,比如矿石和植物。可见商朝的时候,人们的精神生活已经非常丰富了,对于“美”也有自己的追求和理解。
第二件则是一种乐器。在殷墟出土了好几件石磬,花纹音色各不相同,说明当时的音律音乐也有所发展,这也为后期“周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此,殷墟博物馆的逛展我们已经基本结束,各镇馆之宝也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下一篇我们会讲讲在博物馆的文创和餐饮,也是又惨又搞笑的行程啊!请大家继续期待吧么么哒!
PS:昨天我和我那怨种闺蜜去了徐州的宝莲寺,也是非常值得游览的景点。等整个安阳游记结束之后我会写一写。但昨天玩过之后我已经先发了小红书,关注我的朋友可以先看一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