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经历了在K车硬卧8个小时的折磨之后,我们终于顺利落地安阳。安阳作为一个四线小城(没有说四线小城不好的意思),老城区的范围并不大。起码在我们一开始订酒店的时候就发现,美团或百度地图上的快捷酒店,距离都很近,而且基本在“文峰区”这个地方聚集。在反复纠结与衡量之后,我们选择了老牌连锁快捷酒店——锦江之星。
在地图上看,它距离安阳站不远。我和我那怨种闺蜜出站之后才发现,原来“不远”指的是走两步就到。亏得我俩还用百度地图导航大半天呢!哼!顺利找到酒店之后就是check in环节。原来我们担心,到的太早酒店会没有房间,或是要额外算一天的费用,但四线小城也有四线小城的好处——这个时间段基本没啥人来旅游,空房很多,所以不用担心会没房or额外加钱。此外我贪便宜定的是大床房,出发之前已经做好了我们两个女生同床共枕一夜的准备,但前台小姐姐很nice,问我俩要不要换成双床房,就是标间,价格一样。居然还有这种好事?那必然一定务必要换啊!
此外我们在美团定的是特价房,按理说应该给一个位置不咋地的房间。但还是那句话,四线小城也有四线小城的好处——我们提出要求,希望可以换个高层房间,也很容易就被满足了!嘻嘻嘻嘻,我感觉这是我旅行以来,订房要求最多也是最顺利的一次啦!
在房间洗漱和收拾了一波之后,其实已经快9点了,而此时我们还没吃饭。第一天来嘛,虽然有一颗用于尝试和探索当地美食的心,不过考虑到接下来的行程非常重要,所以我俩没敢作死,找了个1公里开外的包子店吃饭。这一段儿路就没必要打车了,我俩趁着体力还可以,走路过去的,顺便浏览一下街景。这四线小城的老城区吧……emmmmmmm也就那样,而且我感觉他们的生活节奏很慢,9点左右很多店家都还没开门,在徐州这是很少见的情况,只能说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特色。
关于早餐,以及其他在安阳吃的食物,我会单独讲,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吃完早饭之后,我们打了个车去殷墟博物馆(新馆)。我们来安阳最重要的目的地,马上就要到达啦!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要讲殷墟,就不能只讲殷墟……在踏入殷墟之前,我想先聊聊殷商。作为中国信史的开端(信史就是可考据的、确信的历史),殷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反而是神话一般的存在。想必提起“殷商”这两个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封神榜》,尤其是纣王酒池肉林、炮烙之刑、与妲己残害忠良等等。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故事有一点真实性,比如纣王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但剩下的,可就不好说的。
而纵观中国的影视剧、文艺作品,我们会发现,从周朝开始,到现当代,基本上每一个朝代都有反应它历史的作品出现,除了殷商。《封神榜》是神话故事,我们在这里忽略不计。没有什么电影电视剧,是专门讲殷商的故事和历史的。这也代表着,殷商距离我们实在太过遥远了,遥远到历史变成传说,传说变成神话,而神话最终稀释成为我们那点不甚准确的印象。
在《诗经》里有一部分内容叫做“商颂”,这是距离殷商比较近的时代的人记录和传颂下来的,关于殷商最早的记载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标题: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当然,我们听过最多的其实是前两句,最后那一句不是特别出名。这也反馈了殷商的信仰与图腾:玄鸟。关于这种鸟,现代考证是燕子,也有说是别的鸟类的,咱不是专家,也不在此纠结。但“鸟”这个形象在殷商很多文物,包括甲骨文记载中出现很多次,我们后面会慢慢讲到。
如果对神话传说有一点了解的小伙伴会知道,玄鸟不是直接把殷商的祖先给生出来的,而是得有个“代理人”。这个代理人就是简狄,帝喾的妻子。帝喾距离我们更遥远,是神话中三皇五帝之后,算神仙了,咱也姑且不计。简狄吞了鸟蛋之后,有感而孕,生下了契(qi,第四声,也有读xie的)。这位才算是正儿八经的殷商始祖。而且由于甲骨文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传说中的“仓颉造字”的“仓颉”,现在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契。可别说,这读音是有点像,不怪现在有这么一种说法。
契建立起了商族,并非商王朝。它目前只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部族,真正管事儿的老大是夏朝。当然了,由于夏朝目前没有什么特别可信的遗址和文物出土,所以算不得信史开端。商族一开始也很惨的,经历了多重打击,先公八迁等等一系列的猥琐发育,终于!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人物——成汤!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商汤灭夏,建立商王朝,中国信史由此展开。
前面扯了这么多,好似跟殷墟没啥关系。别急,这一段马上就要讲到了。商汤此人,打仗治国都有两把刷子,尤其是还有个能臣叫“伊尹”,《老子》里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最早就是来源于伊尹,因为他是个厨子,因此在“贤臣”美名之外,他还是厨神(……)。总之。开国皇帝一般都比较厉害,臣子也靠谱。但商汤去世之后,事情变得复杂起来,经历了非常混乱的继位混战,有“九世之乱”之称。原因无他,因为商汤没把他死后的事情想明白,没形成完善的嫡长子继承制。因此在继位的时候会出现“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甚至叔叔传给侄儿的情况,总之就是一团乱麻。加上那时候的人寿命普遍比较短,所以……
在这混乱的时代,有的商王觉得不行,太乱了,我得重新开始,好好治国。这咋重新开始呢?就是迁都!大家知道最出名的迁都,可能是明代的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所以迁都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工作量太庞大了。但这是已经非常成熟的封建王朝的迁都,跟还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商代不是一个概念。商代迁都跟玩儿似的,时不时就迁一下,总计一共五次(跟商族的先公八迁不一样),而且迁的也不远。我看了地图,包括博物馆里也有五次迁都的地点跟路线,基本上就围着河南省和山东那一小块地方打转转,可能几次加起来的路程长度,都不如朱棣南京到北京长呢!
先王们总迁都,也不是个事儿。终于,在盘庚这一代商王(第20代,算上开国之君成汤),迁都到“殷”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古籍《竹书纪年》里说: “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可见这个地方风水之佳、环境之稳,让商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了200多年,再也没有离开过。而后世也从此把“殷”作为商代最重要的活动地点,合并称之为——“殷商”!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壮哉!大邑商!既然定都于此,那必然要建设城邦,形成一个当时世界级的、首屈一指的都邑。此时又要翻开我们的《诗经》了,它的“商颂”也有一句话可以描述当时的都城,那就是我们的小标题“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意思是商朝的都邑很庞大很先进,如鸟翼一样到处伸展,达到了四方的极点。这也是目前可考证的商代都城遗址中,规模最大、最为完善的一处。其他的三处按时间顺序分别是:偃师商城(洛阳)、郑州商城(商王朝起始的都城)、洹北商城(距离殷墟很近)。
由于200多年后,西周灭商,再经历叛乱、平叛等战火的洗礼,大邑商被逐渐荒废,沦为一片废墟,因此我们现代才把它称为“殷墟”。殷墟都有啥?这就是我们来此参观的原因。作为一个都城,殷墟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王室宫殿、宗庙区、祭祀区、墓葬区、平民生活区、手工作坊区,以及农田。再往细处划分,还能看到甲骨文窖藏、水井、排水管等细节所在。可以说这是当时商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一个体现。
商朝人无疑是热爱自己的家乡和都邑的,因此会骄傲的称之它为“大邑商”。而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名字也很霸气,它的建筑上并没有写“殷墟博物馆”,而是直接用甲骨文写了这三个字。所以殷墟博物馆的馆长在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会很骄傲的说,来到这里的游客至少学会三个甲骨文字,那就是“大邑商”。
当然,由于象形的原因,“大邑商”这三个字,也可以被叫做“天邑商”,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如果我们在网上,或是哪里见到了这三个字,也可以很明确的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啦!
上面讲了这么多,我们其实只说到了“商邑翼翼”这四个字,“四方之极”我也想讲一下。商代的统治疆域肯定没有我们现代中国这么大,但它的统治范围和影响力或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位于武汉的盘龙城,是殷墟同时代的大城。因为周边盛产铜矿资源,因此被商王朝特别授予了冶炼青铜、制作青铜器的资格。这也是商王室在大邑商里进行直接统治的“直辖市”形态;此外还有一个地方,虽然不是商王朝的统治地域,但与商王朝的文化交流非常密切和频繁,那就是三星堆。实际上,三星堆出土的很多青铜器,包括玉器、金器等,纹饰造型与商代的有很多相似,甚至一样的地方。还有商代当时的一般等价物,就是贝壳,也发现与东南沿海地区的贝壳是一样的,说明商代不论是征战还是贸易,都与着四方有着密切的交流。
武丁中兴、祖甲改制: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刚才我们讲了商代发家史,讲了大邑商。实际上商代比较重要的帝王和人物还有不少,比如妇好,比如纣王。除了耳熟能详的名人,我觉得也不能忽略这两位。武丁是妇好的丈夫,妇好是武丁的三位王后之一。武丁中兴,就是说在商代发展快不行的时候,他又给强行续上了一口气。实际上武丁就是盘庚迁殷的盘庚的孙子。等到了妇好墓那一段儿的时候,我们再细讲。
而祖甲则是不太出名的一位,名气比武丁还不如。但我觉得他的功绩也可以提一提。重点来说,就是他改变了商代的祭祀规制,让祭祀和殉葬变得规范化、标准化和减少化。大家可能也听说过一句话,叫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果说武丁以武为本,专注于“戎”,那祖甲就是拿“祀”开刀了。在祖甲之前,祭祀非常混乱,该怎么祭祀、祭祀谁(神灵和先祖等),都是乱七八糟的状态,而且殉人、殉物也很多。而祖甲则是把祭祀改成了“周祭”,次数少了、殉葬也少了,把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奴隶战俘用于农业生产、城市建设方面,又给商代续上了一口气,使得商代迁殷之后的273年,就这么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一片甲骨惊天下:殷墟,现代考古的摇篮即使有武丁和祖甲的强行续命,但时代的滚滚浪潮不可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总是会爆发出来,而爆发的结果就是,商代亡国,周朝兴起,更加适应生产力的一种新兴生产关系诞生了!大邑商在经历了千年的遗忘之后,逐渐被历史和尘土掩埋(字面意义上的掩埋),变成了殷墟,然后又变成了一块普普通通的农田。
历史会遗忘它,但它总有一天会重见天日。1899年,正值清代末期,当时的国子监祭酒,也是金石学家王懿荣,因为患了痢疾,要去药铺抓药。其中一味叫做“龙骨”,就是乌龟或牛羊的骨头。但很巧的是,有一些龙骨上面有刻痕,这触发了他身为金石学家敏感的雷达。经过研究,王懿荣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甲骨文。正所谓“一片甲骨惊天下”。后来,在1908年,号称“甲骨四堂”之一的罗振玉考证出来,甲骨的出土地就是在河南安阳小屯村一代,从此甲骨和殷墟一同被发现,也一同遭遇到了战乱波及。
1928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为“史语所”,开始了对殷墟的科学考古。从那时候开始,历经百年,殷墟考古出了妇好墓、亚长墓、宫殿宗庙区、王陵区等几个重要大发现。而正是由于殷墟和殷墟考古的存在,才使得我们中国的考古迈入了一个新纪元——田野考古。须知我们国家之前的考古,一般都是钻研古籍,很少有官方的、在实地进行保护性发掘考古。你说曹操?那是官方盗墓,贪图的是金银财宝,而不是保护遗址,从文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所作所为。
殷墟考古,除了精美的青铜器之外,十几万片甲骨的出土,才是最重要的考古成就,因为它们的存在,才把我们中国的信史一口气往前推了一千年左右。但这十几片甲骨,应该只是殷商甲骨的很小一部分,毕竟在未发现它们之前,不知道有多少被当做药材磨成粉吃进了肚子里,也不知道有多少被贪婪的文物贩子和外国偷盗者弄走。
目前来看,十五万片甲骨,只有很小一部分留在了大陆,还有一些留在了台北的史语所(史语所也几经搬迁),还有一些流落海外,甚至藏在了不为人知的地方。但不论如何,它们证明了商代存在的真实性,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故事。据说,百年考古,殷墟也只是被探查了不到5%。想来也是,毕竟它是存续了200多年的,当时的一座世界级的大都城,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挖的地方还很多。直到现在,考古工作还在继续,我们这次也见到了考古工地。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重要发现,为解开殷商的历史和谜团提供线索和例证。
走进殷墟博物馆: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千年前哀与愁这次扯了大半天,其实我们还没有真正走进殷墟,但是没关系,好饭不怕等,下次我们就可以真正聊一聊殷墟博物馆了。在进门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图片看到,殷墟博物馆整体造型类似于青铜大鼎,旁边是两片黄色的土坡,这也与诗经的那句“宅殷土芒芒”相呼应;而道路上有一排石板,上面用甲骨文刻下了商代历代先王的名号。关于盘庚、武丁、祖甲等等,这些只是商王的“代号”,而非名字。实际上如果我们看一下现在考证出来的商王世系表可以发现,基本上名字后面都是“甲乙丙丁”什么的,只是天干的排列组合而已——商代人对先王一视同仁,都给起代号,方便祭祀。
而帝辛,也就是纣王的名字,叫“受”,这个应该是确定的,但他应该也不叫“殷受”,因为我们前面啰嗦了这么多,实际上想说明的问题就一个,那就是“殷”只是个地名,不是姓氏……唉。
进入博物馆,大厅非常空旷,抬头可见天花板上悬挂一只鸟的装饰。它的原型就是来自于妇好墓出土的“玉凤”。而正对面的几个甲骨文文字,实际上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它的来源与商汤有关。商朝建立者商汤在天天对之盥(guàn)洗的盥洗盆上,刻上这句铭文警示自己。意思是诚然如果有一天能够获得新的进步,就要一天一天都有新的进步,而且还要再继续天天有新的进步。这个也被做成了冰箱贴,在殷墟文创店有卖,我买了俩,一个自留,一个送给了同事,她儿子明年高考,正好这句话有劝学的祝福,很应景。
还有一个石磬,也是殷墟出土的文物的……复制品,就这么摆着,可以摸。就这样我知道,肯定不是真品!谁家好人敢把真的文物放空气里,让人随便摸啊!而且孤零零的摆着,就这一个,看着也有点孤单。不过如果仔细看的话,可以发现上面的装饰花纹还是非常精美的,我觉得也是个打卡拍照的点吧!
虽然说殷墟来头这么大,但其实游客还是很少的,体验感很不错。因为空旷,加上人不多,所以服务也算到位吧?一楼服务台有一个馆章可以免费盖;服务台那边还有宣传手册和资料可以免费拿,数量还不少呢!我们各自拿了一份,我又给阿蛇拿了一份——看看我多善良,走到哪里都想着朋友们!顺便一楼文创店还有6个章子,也是免费盖的,墨非常之充足!当时就有点洇了QAQ!
一楼的展厅叫“探索商文明”,基本就是商族-商王朝的发展史,以及殷墟考古发展史。我们在前面都讲过了,在此处不再赘述。从下一次游记开始,我们会真正进入殷墟博物馆,探索车马坑、青铜器、甲骨文、墓葬坑(复制品)、镇馆之宝等细节,全方位游览博物馆,敬请期待哦!
[ 此帖被岚歌雅望在2025-01-11 11:0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