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改“随”为“隋”,后世为何嘲讽他没文化?真相在隋字本意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0 回复:1

[人文通史] 隋文帝改“随”为“隋”,后世为何嘲讽他没文化?真相在隋字本意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多罗明溪

ZxID:10430355


等级: 派派版主
越来越好!9.3日上任!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0-30 0
在中国的历史里,好多王朝或者皇朝的国号啊,有一些被反复用了好多次呢。这影响可不小,连中国境外都被影响到了,那些国号都成了国外对咱们国家的别称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呢,隋这个国号那可是独一无二的。以前虽说有点承继的关系,可字不一样,意思也有差别;往后就没有啥继承它的了。隋作为天下共用的国号,时间是从589年正月到618年五月;隋朝建立的时间呢,还要稍微早一点,是581年二月。

在《周书·静帝纪》里,大定元年(581年)二月的时候:

甲子年的时候,跟着杨坚称王的王气,皇上就搬到别的宫殿去了。隋朝那边把皇上奉为介国公。

瞅见杨坚从“随王”变成“隋”帝了没?照前面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好多“禅让”故事形成的规矩,禅让之前和之后,爵名和国号是连贯一致的。可这儿呢,却有从“隨”到“隋”的变化,这是为啥呢?

【1、弃“随”取“隋”】

杨坚拿“隋”当国号,史家照着禅让故事的老规矩看,觉得是因为杨坚他爹杨忠是北周的“隋国公”,杨坚继承了他爹的爵位,后来又升成“隋王”了。

就像《隋书·高祖纪》里说的那样:杨忠呢,他的官位做到了柱国、大司空,还被封作隋国公。杨坚先是被派出去做隋州刺史,之后就继承了隋国公这个爵位,再之后又被进封为隋王,很快就接受了北周的禅让。还有《北史·隋高祖文帝纪》也提到:武成元年的时候,杨忠被进封成隋国公;杨坚先是出去当了随州刺史,然后继承隋国公的爵位,再然后就被进封成王了,把隋州的崇业等二十个郡都变成了隋国,很快也就接受了北周的禅让。

按前面提到的《隋书》、《北史》来说,“隋州”应该是“随州”才对。随州呢,是西魏在554年设立的,治理随郡的随县。随郡是晋在288年设立的,也治理随县。随县呢,关于它啥时候设立的有三种说法,楚(先秦的时候)设立、秦设立、汉设立都有人说。《汉书·地理志》里写着南阳郡下面有随县,还说“随,是以前的一个国家”,这个随县就在现在湖北的随州市。“随,是以前的一个国家”,先秦的时候是有随国的。

嗨,您知道吗?随县、随郡、随州那可是一脉相承的,为啥叫这个名儿呢?都是因为先秦时候有个随国,就跟着得名了。这就好比有样学样似的。相应的呢,杨忠和杨坚的封爵,那应该是“随国公”、“随王”才对呀。可是您瞧《隋书》、《北史》里写成“隋”了,这可就不符合事实喽。

《隋书》和《北史》里头有失实的地方,咱们翻翻《周书》还有《资治通鉴》里对应的内容,就看得更明白了。

《周书·杨忠传》里说,武成元年的时候,杨忠进封成了随国公。《周书·静帝纪》里讲,大象二年十二月,随国公杨坚的爵位升成王了。转过年来二月,随王杨坚自己当了皇帝,静帝就搬到别的宫室去了。隋氏把静帝奉为介国公。还有啊,《资治通鉴·陈纪四》光大二年七月记载,周随桓公杨忠死了,他儿子杨坚继承了爵位。《资治通鉴·陈纪八》太建十二年十二月有记录,周把大丞相杨坚封为相国,让他总管百事,还把他的爵位升为了王,把安陆等二十个郡划成随国。《资治通鉴·陈纪九》太建十三年二月提到,隋王开始接受相国、百事总管、九锡这些东西,开始建立台阁设置官员了。

《周书》和《资治通鉴》里的记载,那可就明明白白地证实了《隋书》跟《北史》相关地方是不真实的。还有个得注意的事儿呢,《周书·静帝纪》大定元年(581年)二月甲子的时候,“随”王杨坚都已经称帝了,过了五天,二月己巳的时候,“隋”才把周帝奉为公爵。再就是《资治通鉴》陈太建十三年(581年)二月,突然就管杨坚叫“隋王”了,还下了个“周主……禅位于隋”这样的结论。

这么看来,咱们就能知道了:杨忠的爵位是随国公;杨坚呢,开始是随国公,后来成了随王。还有啊,随王杨坚把北周给取代了之后,国家就叫“隋”了。这个国家正式叫“隋”的时间,是581年二月甲子那天。

581年二月甲子那天,杨坚41岁了,在长安忙得不可开交:

从相府穿着平常衣服进了宫,接过9岁的周帝宇文阐转递过来的册书、玉玺,然后把衣服换成纱帽、黄袍,进到御临光殿,穿上衮冕,接受众官员朝拜,众人三呼万岁,就当上皇帝了。之后在南郊设了祭坛,派人烧柴祭天,还进行了“祭告宗庙、大赦天下、改换年号”这些事。

新国家有了个大号,就在这一天正式开始用起来了,还老用呢。这个大号啊,就是突然冒出来的“隋”。

【2、杨坚的斟酌】

问题是,杨坚是凭着随王这个身份当上皇帝的;都当上皇帝了,为啥又把国号改成“隋”了呢?

在《隋书》、《北史》、《周书》这些史籍里,都没对这事作出说明。唐末的李涪是较早留意到这个问题的,《李涪刊误》卷下“洛随”条是这么说的:

魏、周、齐老是不得安宁,文帝瞧着这个“随”字不顺眼,因为它带着个“走”字儿,就把“走”字去掉,只写“隋”字了。

再看南宋徐曾《能改斋漫录》卷二里的“古无隋字”这一条:

隋这个字啊,古时候是没有的。文帝接受禅让之后呢,他寻思着魏、周、齐这几个朝代老是不安稳,他挺厌恶这种情况的,于是就把“隋”字里带着“走”的部分给去掉了,就只写现在这个隋字了。

后来呢,元胡三省在给《资治通鉴·隋纪一》做注的时候也说了:

杨忠跟从周太祖,立了功被封作随国公。他儿子杨坚承袭爵位,接受了北周的禅让,就拿“随”当作国号。又因为北周、北齐老是打仗不得安宁,“随”字去掉“辵”字旁变成“隋”,这是因为“辵”有奔走的意思呢。

上面那三家的解释呢,大体上都被后来的人照着做,一直传到现在。现在再仔细分析分析,还能有下面这些认识:

其一,杨坚觉着吧,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这几个皇朝都没活多久,国运分别就17年、23年、28年、25年。他可不想自己新建的皇朝也这样,没个安稳的时候,没几年就完事儿了。再说这个“随”字啊,它不光有跟着那些短命前朝的意思,哪怕是暗着这么个意思也不行啊。更要命的是,“随”字带个“辵”字偏旁呢,就好像是站不稳,慢慢运气就没了,这可太不吉利了。这大概就是杨坚在登基前铁了心不用“随”字的根本缘由了。

其二,杨坚对新皇朝的另一个政治“符号”,也就是年号,那可相当在意。杨坚接受禅让后,年号是开皇。查《魏书·释老志》可知:道教“还提到劫数,跟佛经挺像的。像延康、龙汉、赤明、开皇这些,都是劫数的名字”;再看《隋书·经籍志》道经部分说:“不过这劫数的开始,可不止一回,所以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这些年号,它们之间相隔了四十一亿万载呢。”

这么着,开皇这个年号啊,其实是从道家话里来的,有能存在好多好多年的美意呢。还有啊,开皇那时候,设了隋康、隋兴、隋化、隋昌、隋安、隋建这些个县,也是出于差不多的心思。年号、地名都这么讲究,杨坚作为新皇朝的当家人,国号的事儿他肯定得好好琢磨琢磨啊。

话虽这么说,新皇朝的国号可不能瞎选一气。到了这个时候,历史已经形成了这么个习惯,就是禅让前朝、建立新朝时,沿用前朝封爵当国号。就像有人说的,“根据所封的爵邑来定国号,这都是顺着百姓习惯来的,是一时权宜之计,从公正的大方面看,多少有点不太好”。可不是嘛,在杨坚之前,像曹丕的魏、司马炎的晋,南朝刘裕的宋、萧道成的齐、萧衍的梁、陈霸先的陈,北朝高洋的齐、宇文觉的周,都是这么干的。具体到杨坚这儿,大概他也不想背离这个传统,省得弄出些没必要的乱子。

这么看啊,杨坚对新皇朝的国号,没多少可选的。他就只能顺着原来的封爵名号来,要么在这名号上捣鼓捣鼓。杨坚最后捣鼓出来的结果呢,就是不要“随”字,用了“隋”字。

把“随”扔掉,采用“隋”,这有好处,好处在哪呢:

首先呢,杨坚觉得“辵”旁晦气,就给避开了。其次啊,“隋”和“随”在字形、字音上没多大差别,并且“随”字本来就能简略地写成“隋”。第三点呢,“隋”跟“随国公”“随王”的封爵能联系得上,这么一来就符合当时“始皆诸侯,及圣德既隆,万国宗戴,称号随本,不复更立”的老传统习惯了,还能表明这个新皇朝也是有根有源的呢。

这么着,咱们能觉着,“隋”这个国号是杨坚精心琢磨出来的,这里头可有讲究呢,是为了改变国运短促这种命数的。

【3、后人的嘲讽】

杨坚怎么也想不到啊,他精心琢磨出来的新国号“隋”,到后来被好多文人学者冷嘲热讽呢。

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卷三六“去妄”里一开始就说:

隋文帝嫌“随”字里有个“走”,就把“走”去掉,弄成了“隋”字。“隋”这个字啊,有裂肉的意思,多不吉利呀。可他不知道“随”字里的“辵”,“辵”就是慢慢走路的意思,他就胡乱把“走”给去掉了,这难道不是因为没学问吗?要么就是老天让他变糊涂了吧。

徐锴的这种说法呢,宋、元、明、清时候的好多学者都挺认同的,还做了些发挥。

就像宋王观国在《学林》卷十“孙休四子名”那一条里说的:“按照字书来讲,隋,念徒果切,它的意思呢,是落啊,懈怠啊,还有裂肉啊。……隋文帝没仔细琢磨这字形离合包含的意义,就轻易地给字增增减减,这只能被后世笑话了”;南宋罗泌写的《路史》卷三五“氏姓之牒”条也说:“隋呢,是祭祀鬼神时用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杀牲裂肉的名字。最后呢,国家因为隋这个字里有裂的意思就完蛋了,这取名字里的兆头啊,它的灾祸就是这样的”;明焦竑《笔乘》卷一“随误改隋”条也说:“杨坚定的国号,把随改成隋,意义不一样了,读音也不一样了。王应麟说:‘随,是安稳走路的意思,没有比这更吉利的了。隋呢,是裂肉的意思,没有比这更不吉利的了。却胡乱改,这就是没学问的过错啊。’”诸如此类的,就不多举例了。

“安步也”就是走走停停、闲庭信步的意思,这和“辵”是一个意思。可“随”不能当成“安步”,也说不上有啥“吉莫大焉”。不过能确定的是,打五代十国起,大家就都觉得杨坚把“随”改成“隋”是“妄改”、是“不学”,这观点都挺一致的。

徐锴讽刺杨坚“不学无术”,大概也是这么个事儿。为啥呢?杨坚弄出个“隋”来当国号,这“隋”字有“不祥莫大”的意思,特别晦气,就这么个国号,国运咋能长久呢!

【4、隋字本意】

哎,“随”和“隋”这俩字,到底是啥意思呢?

查那些典籍,“随”和“隋”这俩字的意思可不少呢。就说“随”吧,除了作为专门名称的“随”(像国名、地名、姓氏之类的)可以先不聊,它还有跟着、顺着、依从、由着之类的意思。

“隋”这个字有不少义项呢。就说祭祀吧,在《周礼·春官·小祝》里提到“大祭祀……赞隋”,东汉郑玄的《注》里说:“隋啊,就是尸之祭。”再看形状方面,《诗·豳风·破斧》里有“既破我斧”,西汉毛亨的《传》里讲:“隋銎的斧子就叫斧。”这“隋銎”呢,就是那种孔的形状又狭又长的,隋还能通椭呢。还有啊,隋表示垂下的意思,《史记·天官书》里有“廷藩西有隋星五”,唐司马贞在《索隐》里就说:“隋就是垂下的意思。”隋也通堕呢。

不过呢,相对来讲,“隋”这个字最常有的意思还真就是“裂肉”,啥叫“裂肉”呢?就是祭祀剩下的那些祭品,也可以说是祭祀完了要埋掉的残肉剩食。就像《周礼·春官·守祧》里说的:“既祭,则藏其隋”,还有《说文解字》也讲了:“隋,裂肉也。”

这么着看啊,徐锴说出那番议论,王观国、罗泌、王应麟、焦竑他们跟着附和,也是有根由的。恐怕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隋”这个国号在后来确实不被待见,有个证据就是,没哪个皇朝乐意接着用这个国号。

这里头的关键呢,恐怕不在隋朝那短命的样子或者滥用民力的坏名声上。为啥呢?秦朝不就更短命,也更滥用民力嘛。关键是杨坚“瞎改”的这个“隋”国号,在后来的帝王将相、文人学者眼里,真的是太没文化了,这就是个失败的事儿。“隋”这个国号啊,甚至被觉得是可怕地预示了隋朝要分裂、要灭亡呢!

可问题是呢,杨坚不用“随”而用“隋”,肯定不是因为“隋,裂肉也”这个意思。更有可能的是,“随”能简化成“隋”,杨坚就直接把简化后的“隋”拿来当国号的正字了。

考“随”字能省笔写成“隋”。《淮南子·说山训》里讲:“故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出于山渊之精。”《淮南子·览冥训》里也说:“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这么看来,那宝珠“随珠”也能写成“隋珠”。还有啊,“随”国、“随”县,在古籍里有时候也被写成“隋”国、“隋”县呢。

《淮南子·览冥训》里的“隋侯之珠”,东汉高诱注解说:“隋侯呢,是汉东那边的一个国,姓姬的诸侯。隋侯瞧见大蛇受了伤,身子都断了,就用药给它敷上。后来这蛇在江里叼着个大珠子来报答他,于是就有了隋侯之珠这说法。”汉朝的《水经》说:涢水“往东南流过隋县西边”。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写着:“这个县啊,以前就是隋国。”

你看啊,先秦时候的“随”国,还有汉朝的“随”县,是能够写成“隋”国、“隋”县的呢。

隋朝以前啊,“随”字因为笔画省减就能写成“隋”,这样的例子可不少见呢。杨坚这人啊,他还特别迷信,觉得“随”字那个偏旁“辵”不吉利,就这么着,杨坚就不要“随”字了,选了“隋”字来当新皇朝的国号。

有意思的是,杨氏的“隋”朝,国运虽说也辉煌过一阵儿(589年正月灭陈之后,“隋”就成了天下共号),但它接着北朝周、齐之后,也没能消停,很快就“随”着没了,然后分崩离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0-30 0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