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大海道》:极限体验下的丝路回响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47 回复:1

[影视资讯] 【转】《大海道》:极限体验下的丝路回响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芙蓉帐暖渡心鱼.

ZxID:61183013


等级: 热心会员
自闭咸鱼一条:重度拖延症、偶尔游戏狗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4 0
来源:文汇报     作者:高漪 王敏



当前以“摩托”“赛车”等极限体验为题材的国产影视作品不在少数。它们利用视觉冲击力强的运动画面来传达人物角色内在的热血与力量,并以此作为影视作品的重要表现内容。

然而,以中国陆上丝绸之路为拍摄背景的《大海道》在此类题材中诠释了更深的主题意义。通过历史和现实的交相辉映,《大海道》传递了饱含丝路特色的、人类勇气与生命的永恒价值。


地域印记:历史与现代的交响

大海道作为中国陆上丝绸之路新疆段的中道,位于新疆“东大门”哈密市境内,是中国古代敦煌—哈密—吐鲁番之间最近的一条道路。其中噶顺戈壁是全线的主要路段,也是我国石质戈壁(石漠)分布最广的区域。这里降水量极少,广漠无垠,在唐代被称为“大沙海”,“大海道”因此而得名。

据中国古代文献资料所载,大海道的艰险曾被记录于裴炬的《西域记》里,其中有云:“并沙碛,乏水草,人难行,四面茫茫,道路不可准记,惟以六畜骸骨及驼马粪为标验,以知道路”,由此可见大海道的广袤与寥廓。

时至今日,电视剧《大海道》中的大海道风光依旧。沙漠落日在镜头中展现出永恒的美学魅力,雅丹地貌经过长时间的自然作用形成了鲜明的轮廓特征,而连绵广阔的沙丘则记录了千年的地质变迁,共同构成反映人物命运变迁的环境奇观。镜头穿梭,带领观众穿越回千年前的丝绸之路,感受磅礴浩瀚的丝路风貌。这是属于《大海道》的镜头美学。



的确,全剧的镜头不乏史诗性,在塑造主人公坚强性格的同时,也让观众身临其境般感受壮美景致,更在深邃的美景冲击中,聆听遥远的历史回声。

《后汉书》记载:“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可见彼时陆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传播的繁荣。即使大海道在北宋后已废弃,商旅往来逐渐匿迹,仅剩下广阔的无人区与些许绿洲,《大海道》仍展现出此地“活”下来的东西。

大堡镇是紧挨着大海道的村落,村中的传统仍是陆上丝绸之路留给大海道的文化印记:红枣节上的剪纸作品、剧中频频出现的新疆刺绣和艾德莱斯绸,以及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背景音乐,无不将观众带入充满文化韵味与历史底蕴的世界中,使其得以一窥中国陆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积淀与延续;通过剧集刻画的居住在大海道周边,一心推动戈壁小镇建设的郝强书记、满怀抱负的新疆姑娘西琳以及努力生活的村民等人物群像,观众能从中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涌动的活力与焕发的生机。


极限体验:生命力量的迸发

依据唐代典籍《西州图经》之记载:“大海道……常流沙,人行迷误,有泉井,咸苦,无草”,古人在广阔的大海道经历了艰难环境的试炼,凭借蓬勃的生命力量开辟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剧中,哈里克、林浩驾驶摩托车驰骋于荒漠,进行极限体验与挑战,延续了丝路上的生命力量,在两千年后继续书写生命故事。

在探讨极限体验的内涵时,摩托车运动作为一项充盈着挑战与刺激的极限运动,是极具说服力的研究样本。同时大海道以其广袤无垠的沙石山丘、高沙区等地理条件,构成了更具极限性的环境考验。在这里,“油门拧到底”不仅是对摩托车性能极限的探索,更是在突破摩托车手运动能力的极限,激发出人物更为蓬勃的生命力量。

一如剧中林浩所言:“我特别怕死,但我更怕活得没价值,骑摩托是我觉得唯一有价值的事。”作为摩托车手,林浩的每一次加速、每一个飞跃都在挑战体能的极限,以此来转移家庭不睦和童年失爱所带来的情感创伤,全情享受生命力量爆发所带来的确认自我存在的体验。



对于另一位摩托车手哈里克而言,他的极限体验则更加复杂且深刻。在驾驶摩托车疾驰的人生中,哈里克经历了兄弟克里木因摩托车拉力赛去世的巨大冲击,内心的创伤无法平抚。同时,家人的期待与付出、村民的舆论压力等种种因素也动摇了他对极限运动的热爱和追求。加之林浩在最终的环疆拉力赛因伤被迫退赛,更是差一点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此时,剧中呈现出大海道的日出盛景:天际泛起橘红,沙漠的轮廓在朦胧中逐渐清晰,大海道里旭日东升,空镜头借助对大海道环境的强调指涉人物焕发新生的渴望,呼应歌颂顽强生命与意志力的主题。

哈里克说林浩“被日出照到了”,也是在暗示日出对自己的照耀。大海道的环境似乎成为人物的第二人格,是人物性格的一种空间延展。最终,哈里克在环疆拉力赛的最后一站——大海道完成了极限考验下生命力量的回归,摆脱一切既存的顾虑,成功获得冠军。大海道似乎又是哈里克觉醒与蜕变的见证者,重新赋予他生存价值,激励其继续勇敢追寻由大海道上的极限体验所表征的生命力量。

在这部剧中,大海道不仅是人物地理意义上极限体验的背景,更指向中国陆上丝绸之路上一直绵延的生命传递与情感联结。它感染着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点燃他们的生活热情,照亮他们的生命意义。


丝路传辉:生生不息的勇者赞歌

谈到中国陆上丝绸之路,不得不提张骞。他凿空西域,被梁启超称为“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这份勇气与不屈历久弥新,也是大海道所表征的人文精神之所在。《大海道》剧中的人物在大海道开展极限运动和竞赛,似乎也是在致敬张骞等先辈,更是在传承中国陆上丝绸之路所蕴含的丝路精神。

恰如该剧最后一集中郝强书记所说:“大海道从地理上来说是荒漠,是戈壁,但是它的力量、宽广和无法被征服,会成为大海道车队的精神象征。”这既是个体勇于挑战极限、不懈超越自我的生动写照,也是对中国陆上丝绸之路深厚底蕴的现代性诠释。

《大海道》的结尾,林浩成为车队经理,带着以“大海道”命名的车队走出大海道,走向更远的世界,哈里克也在达喀尔拉力赛中打破了亚洲车手的纪录,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这群青年人生在丝路中道、长在丝路中道,最终也在丝绸之路精神的滋养下焕发新生。




大海道是陆上丝路中道的具象背景,是丝路青年内心的精神外现,更是车队凝聚力的符号命名,象征着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通过叙述剧中人物的生命轨迹,观众得以窥见在中国陆上丝绸之路生活的年轻一代,即便历史变迁,仍继承着丝绸之路的人文精神,有着挑战生命极限、传承人类文明的不屈勇气。

由此可见,该剧并不止步于对剧中人物生活经历的浅描,更突破了对主人公人生轨迹的单一叙述,而是激荡出穿梭时空的精神回响。无论是追溯致敬中国陆上丝绸之路上先辈的英雄伟迹,还是着眼刻画剧中人物追求极限体验的时代精神,都意在彰显剧中人物所持有的对梦想矢志不渝、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索的主体精神,也必然会打动屏幕前的同龄人。

因为他们一样拥有不断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意志。大海道,无论剧中剧外,这片看似荒漠实则内蕴着蓬勃生命力的土地,生发出当代青年在成长道路中所需展现出的坚韧品质与非凡勇气。

总之,影视作品《大海道》成功地讲述了包括大海道在内的中国陆上丝绸之路上关于勇气与生命的故事。它的结束不是故事叙事的终章,反而以言说极限体验下的丝路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生长于斯的生命力量,启发观众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



文:高漪 王敏(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邵岭
宸章

ZxID:48395933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月昭
2023.6.24回归;2019.08.28转正;2019.06.21【影视天地】实习;2016.05.21结婚;2014.05.08注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10-15 0
【转】《大海道》:极限体验下的丝路回响
已审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