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瑶族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91 回复:2

[宗教民俗] 少数民族——瑶族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aamaio

ZxID:14175459


等级: 素材组
庸俗的懒人ᓚᘏᗢ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05-01 0


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
中国瑶族共有2796003人(2010年),分布在中国南方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六省(区)的130多个县里,其中以广西为最多,有1471946人,约占全国瑶族总数的百分之55.8%。居住在湖南省的有704564人,广东省有202667人,云南省有190610人,贵州省有44392人,江西省有1198人。 [1]
根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瑶族总人口为3309341人,其中男性1722586人,女性1586755人。 [35]





族 称






瑶族名称比较复杂,有自称28种,他称近100种。
有的自称为“勉”(“人”的意思),也有的自称为“布努”、“金门”、“瑙格劳”、“拉珈”、“炳多优”、“唔奈”、“藻敏”等等。过去又因其起源传说、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而有“盘瑶”、“过山瑶”、“茶山瑶”、“红头瑶”、“花瑶”、“花蓝瑶”、“蓝靛瑶”、“白裤瑶”、“平地瑶”等30余种不同的称呼。
按照语言、习俗和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瑶族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大支系:操勉语的盘瑶支系,又称瑶语支系;操苗瑶语族苗语支的布努瑶(包括布努瑶、白裤瑶、花蓝瑶、花瑶和部分红瑶),又称苗语支系;操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茶山瑶和那溪瑶支系,又称侗水语支系;汉语方言支系 [1]。


发展历史



民族迁徙

瑶族的先人传说,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后往湖北、湖南方向迁徙。
到了秦汉时期,瑶族先民以长沙、武陵或五溪为居住中心,在汉文史料中,与其他少数民族合称“武陵蛮”、“五溪蛮”。
南北朝时期,部分瑶族被称为“莫徭”,以衡阳、零陵等郡为居住中心。《梁书•张缵传》说:“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这里的“莫徭”,指的就是瑶族。
隋唐时期,瑶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湖南大部、广西东北部和广东北部山区。所谓“南岭无山不有瑶”的俗语大体上概括了瑶民当时山居的特点。
唐末五代时期,湖南资江中下游,以及湘、黔之间的五溪地区,仍有较多的瑶族居住。
宋代,瑶族虽然主要分布在湖南境内,但已有一定数量向两广北部深入。
元代,迫于战争的压力,瑶族不得不大量南迁,不断地深入两广腹地。到了明代,两广成为瑶族的主要分布区。
明末清初,部分瑶族又从两广向云贵迁徙,这时,瑶族遍及南方六省(区),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的分布局面,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明中叶以后,部分瑶族由广西、云南进入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成为他国居民 [1]。








反抗斗争

早在东汉时期,包括瑶族先民在内的“长沙武陵蛮”曾反对汉王朝的统治。《资治通鉴》说:“武陵蛮精夫相单程等反”,“长沙蛮反,屯益阳,零陵蛮寇长沙”。唐宋以来更多次地爆发了反抗斗争。
唐末,黄巢农民军经过广东北部和湖南南部时,当地包括瑶族在内的“诸蛮”群起响应,或在乱世中据瑶山“完垒自守”,保境安民,或与农民军相呼应,互为倚仗,大败官军。
宋代,湖南桂阳、宜章、靖州等地瑶族人民不堪忍受宋王朝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与民族压迫,相继起兵反抗,转战岭南,有力地打击了宋朝统治,迫使统治者作出让步,并对民族政策作了一定的调整。
元代瑶族人民反抗元朝统治的斗争达四十余次之多。
明代广西地区大藤峡瑶民起义,从明洪武四年(1371年)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斗争此起彼伏,烽火绵延各地, 是瑶族古代史上规模最大、反抗最激烈、影响最深远的一次起义。
清代,瑶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接二连三,持续不断。顺治、康熙年间,广东的韶州、连阳、连南,广西的富川、恭城,湖南的兴宁,先后燃起了斗争的烈火。道光年间,赵金龙领导的瑶民起义,蓝正樽领导的瑶民起义,雷再浩领导的瑶民起义,以及咸丰年间李天参领导的瑶民起义,光绪年间黎水保领导的瑶民起义,都给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清王朝没落和灭亡的进程。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冯云山在起义前,长期在瑶、壮杂居的广西桂平市紫荆山秘密活动,在瑶、壮人民的掩护支持下,积聚和壮大了革命力量。当时广西大瑶山的高秀、奔腾、花炉、横冲、落田、王田等村屯半数以上瑶族群众参加“拜上帝会”,携带猎熗前往金田参加起义。罗香的龙坪村那历屯至今尚有两处地方保留“上帝坪”的称呼。从金田起义始,瑶族人民就积极投身于太平天国起义,作出很大的贡献。瑶族人民踊跃参加太平军,随军北伐。到达南京后,还有瑶族军士三千人。瑶族战士英勇善战。如忠王李秀成的五千人卫队,在上海之役以前从未打过败战,或背对敌人逃炮,他们全部来自忠王的故乡广西,其中有很多是瑶族。瑶族女兵,攀援岩谷,如履平地,勇过于男子,南征北战,为太平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鸦片战争以后,瑶族人民积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光绪初年,法帝国主义觊觎两广和云南,频频派出传教士深入到一些瑶山,建立教堂,充当据点,勾结官府,欺压瑶族人民,并进行间谍活动,刺探军情。中法战争爆发之际,法国派兵侵占云南麻栗坡县、马关县一些地区,强行征丁派款,实行殖民统治,又暗中偷移界碑,企图侵吞我国疆土。这些侵略行径激起了瑶族人民的义愤,光绪三年(1877年),云南麻栗坡、马关地区瑶、壮、苗人民以刀、矛、弩、箭、火熗等武器,与法国侵略者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迫使法国侵略者在九年之后将猛洞一带7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归还中国。宣统元年(1909年),广东连南瑶族人民在李观梅领导下,联合人民,捣毁了三江教堂和教会学校,表现了瑶族人民爱国主义斗争的精神。
19世纪末20世纪初,瑶族人民踊跃参加辛亥革命运动,参与了孙中山亲自布署发起的“上思战役”、“河口战役”。广西恭城瑶族人李苍霖,早年加入同盟会,成为积极分子,参与了广西同盟会的组织与活动,柳州起义失败后,到广州寻找孙中山,后被捕牺牲。瑶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一道,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辛亥革命胜利后,为了谋求民族解放,掌握民族命运,瑶族继续进行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1926年12月,在毛泽东亲临指导的湖南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个《解决苗、瑶决议案》,指出要帮助苗、瑶族人民的解放。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瑶族聚居的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区,曾经是红七军的革命根据地。瑶族人民踊跃参加了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设。邓小平、张云逸领导成立的红七军,还组建了大部分由瑶族子弟参加的独立连。红七军主力北上后,红七军第二十一师师长韦拔群曾带领该师特务连留守右江,很快又扩大到三个团。他的师部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就设在今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1933年,在桂北灌阳、全州、兴安等县的瑶民,举行反对政府残暴统治的武装暴动,给桂系军阀以很大的打击。
在解放战争中,各地瑶族人民纷纷参加当地的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在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老革命根据地,瑶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壮、汉等人民一起组织革命武装,举行万冈起义,配合东兰、凤山的起义队伍,于1947年攻下了万冈县城,坚持不懈的斗争,并于1948年在西山成立县人民政府,组织以瑶、壮族为主的西山主力大队,主动出击,先后解放了万冈(今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山两座县城,迎接解放军的到来。桂北自1945年成立抗日游击队后,经常活动在兴安、全州、灌阳、灵川等瑶族地区。1948年10月,队伍扩大到1300多人,成立桂北人民解放总队,总部就设在全州县东山瑶族地区。瑶族人民除大力支持游击队活动外,还派出了自己的优秀子弟参加游击队伍,并传送情报、站岗、放哨、供应粮食、掩护伤病员等。其它地区,如十万大山、桂中、桂东、粤北、云南文山等地的瑶族群众地纷纷组织或参加游击活动。1949年冬,随着人民解放军大举南下解放两广、湖南,各瑶族地区的游击队配合行动,使解放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1]。


社  会



在宋、元、明、清时代,广西西部和云南的瑶族地区都曾受土司制度的统治。清朝曾在瑶族聚居地区设置“瑶长”、“瑶练”等职。民国政府统治时期,设立相当于县、区一级的“化瑶局”、“安化局”和“设治局”。后来又改设区、乡、村,建立保甲制度。除此之外,在一些瑶族聚居区还残留若干带有原始特点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社会组织形式有“巴引”、“油锅”、“瑶老制”和“石牌制”等等 [1]。

巴引组织

“巴引”组织是广西金秀茶山瑶的一种血缘组织,意为“血缘亲族”或“血缘家族”。其规模不大,一般以三、五户为多,十户以上的极少见。
每个村有多个“巴引”组织。“巴引”组织大都共同占有山林、山场和河流,供大家狩猎、捕鱼和耕种。成员之间关系密切,在生产、生活方面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尤其是在处理丧事和本组织成员与他人发生械斗时,“巴引”各户成员定会鼎力相助,绝不袖手旁观。
到了20世纪40年代,随着民国政府在大瑶山实行保甲制度, “巴引”组织开始走向松散。新中国成立后,巴引组织很快瓦解了。但巴引组织的一些优秀传统,如扶危帮困,互助合作等精神,在瑶族中还广泛存在 [1]。


油锅组织

“油锅”组织,瑶语称“委腰”,是广西南丹县白裤瑶的一种以地域血缘为纽带的同姓父系宗族组织,由同一锅吃饭的,即同一祖宗的父系大家族组成,大家互相帮助,共御外敌,以免本族人被排挤破灭,或被外族歧视。也有少数“油锅”经过全体成员商定同意之后,才吸收极个别外姓人加入。
每个“油锅”都是一个单一的整体,都有自己的疆界和领域,最小的由三户组成,最大的有十五六户。姓氏大的可以分为多个“油锅”。“油锅”与“油锅”相互平等,没有特权。每个“油锅”都有一个男性长者为头人,有集体的田和地。
“油锅”有不成文的传统规约,内部成员不得婚配,也不能与其他民族通婚,要齐心团结,自觉服从头人的指挥 [1]。



瑶老制

“瑶老制”是瑶族固有的一种带有原始民主性质的社会组织形式,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酋长制度。“瑶老”是一种总称,在各地分别有“庙老”、“寨老”、“村老”、“目老”、“社老”等不同称呼。不同称呼的瑶老制,其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在称为“庙老”、“寨老”的地区,每个村寨都有一个瑶老,瑶老一般由神判决定,而非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负责选项择农时,调解各家族、各家庭纠纷,主持全村性的宗教祭祀活动和组织领导村人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平时参加劳动,无偿为公众办事,不享有特权。在这类地区,一个村寨内通常居住多个不同姓氏的血缘家族公社,每个家族公社各有其头人,村寨土地归个体家庭私有、家族公社公有,或村寨公有。在称为“村老”、“目老”的地区,瑶老一般由选举行产生,有两个或三个。“村老”、“目老”组织村社生产生活、主持宗教祭祀、指挥作战,无偿为村社成员服务,不称职的随时都有可能被罢免。土地一般属于村社公有,分给个体家庭耕种。个体家庭对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
新中国成立前,广东连南县的八排瑶还存在着一套比较系统的“瑶老制”。瑶老有“天长公”、“头目公”、“先生公”、“烧香公”、“掌庙公”、“放水公”、“户长公”。天长公是这一瑶排的最高首领,由各姓、各房的老人通过民主选举出任,一年一换,一个人一生只能担任一次,主要负责调解纠纷、处理盗窃事务和对外作战时的指挥。头目公两年一换,是天长公的副手,协同先生公负责选择农事活动日期,并在排内高声通知大家。烧香公和掌庙公负责宗教活动。放水公负责掌管灌溉和食用水道的分派。户长公负责催收赋税。每排(村寨)都有自己的公共墓地、公共大庙和共同的宗教活动。各排平时各自为政,遇有外敌入侵,可以召开各排“瑶老”联席会议,商议共同行动。所有这些瑶老,一般都不脱离生产,但每年需由每户凑一、二斤米给他们作报酬。这种瑶老制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农村公社组织 [1]。


石牌制

广西金秀大瑶山和贵州荔波等地的瑶族山区,还存在“石牌制”政治组织形式。
所谓石牌制,即是把一些经过大家共同议定维护生产和社会秩序的原则,订成若干具体条规,然后将条文刻于石牌上,立于公众集会的场所,要求全体寨民共同遵守的习惯法,又叫石牌律(法)。后来还出现将石牌条文写于木牌上或纸上的,分别称为木板石牌和纸石牌。
金秀大瑶山的一个小石牌,由一至数个村寨组成;数个小石牌联合而成“大石牌”,最大的是1911年形成的是由“三十六瑶七十二村”组成的“总石牌”。执行“石牌律”的人叫“石牌头人”,也有大小之分。
石牌头人既非宗教领袖,亦非生产头人,而是在保护生产、调解纠纷、防止偷盗、制止坏人骚扰和防御土匪等方面发挥作用。
石牌组织的重要活动是“会石牌”,即召开石牌会议。如有违犯石牌律,石牌头人有权对违犯者实行罚款、罚酒肉、鞭打,甚至处死,故过去金秀大瑶山有“石牌大过天”的说法。对外发生械斗或有土匪入侵时,他就负有指挥“石牌丁”进行战斗的权力。后来,石牌又往往兼任民国政府的乡长、村长、甲长。
石牌头人虽然有很大的权力,但他办事必须公道,合乎“石牌律”。如办事不公,失去群众的信任,甚至其本人严重犯法,引起公愤,也会被罢免,甚至被逮捕或处死。到1933年前后,大部分石牌组织都被取消了,只有小部分石牌组织一直保留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1]。


文  化



信仰

瑶族人民的信仰属于多神崇拜。过去,瑶族认为万物有灵,对自然虔诚膜拜,祭礼寨神、家神、水神、风神、雨神、雷神、树神、山神等,每逢年节都要上香。对生产中的每一个过程,诸如狩猎、砍山、采集、耕地、播种、插秧、收割、建谷仓、吃新米等等,都要请师公占卦选吉日,举行祭祀。盘瑶和山子瑶主要在山岭上耕作,他们认为山都由山神掌管,必须敬奉山神才有收获,故在围猎野猪、山羊、黄猄等糟踏农作物的野兽时,先由师公或道公喃神,祈求山神保佑他们猎得野兽,以保护农作物,获得猎物后,必须先用兽头祭过山神,而后方能分配。
在瑶族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图腾崇拜。盘瑶、山子瑶、坳瑶崇拜盘瓠图腾,禁吃狗肉;广西南丹大瑶寨瑶族“母猴妈妈”的故事流行了千百年,从中可以看出瑶族存在着图腾崇拜。盘瑶、山子瑶、坳瑶不仅相信盘瓠是他们的祖先,繁衍出十二姓瑶人,还认为在十二姓瑶人迁徙的渡海途中遭遇大风巨浪而得以幸免于难,是祖先盘瓠保佑的结果。因此他们都要世代相继地在一定时间进行“还愿”——跳盘王,歌颂始祖的功迹,激励人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并祈求始祖保佑人丁兴旺。
古代时候,瑶族认为人死后有三个鬼魂:一个在墓葬地里,一个在家里,一个在扬州十八洞。因为敬畏鬼魂,崇拜鬼神,所以瑶族对死的处理很讲究,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葬礼葬法。瑶族的祖先崇拜是伴随着鬼魂崇拜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始祖和一些氏族部落首领死后成为人们共同崇拜的祖先神。跳盘王和清明扫墓是瑶族祖先崇拜的典型表现。
盘瑶、蓝靛瑶和部分茶山瑶青年成年时,必须举行一次“度戒”仪式,其意义与成丁礼相同。举行仪式时,据说要翻云台(从一丈多高的台上向后倒下),上刀山(赤脚爬上插有利刀的梯子),过火海(赤脚走过炭火通红的火塘)等节目,历尽艰苦考验。只有经过度戒,才能结婚成家,和具有参加社会活动或进一步接受道公、师公传授法术的权利,并相信死后可以升天做官。其它支系瑶族大多只有以下两种人需要度戒,一是师公,二是道公,前者驱邪赶鬼,后者超度亡魂。无论哪里的度戒,都要招待大批客人,欢宴数餐,有的仅猪肉就要耗费上千斤。现在各地的度戒仪式一般都比以前有所简化,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已大为减少。一些坏的习俗已被革除,好的习俗则被保留下来,并赋予新的内容,促进人们的生产,丰富群众的生活。度戒仪式中一些内容,如上刀山、过火海等,已经成为一些瑶族地区民族风情旅游表演的保留节目。
宋、元以来,道教、佛教相继传入瑶族地区。清代道教在瑶族地区广泛传播。鸦片战争后,大批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进入瑶区,在一些山区建立教堂,进行传教活动。因此,在广西十万大山、永福和金秀等地瑶族中也有部分群众信仰天主教 [1]。




瑶族耍歌堂





瑶族耍歌堂,流行于广东省清远市的民俗活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瑶族耍歌堂活动是一项涉及到八排瑶艺术、八排瑶文化和八排瑶宗教等的活动,是一个集八排瑶民间文艺展演、民族服饰展览、宗教信仰演习、民俗习惯体现为一体的民族文化综合体,既能纪念祖先、崇拜英雄,又能娱乐群众、传授知识、加强交流,具有良好的社会功用。瑶族耍歌堂传诵的瑶经为排瑶的族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为瑶划分的定型时间以及研究排瑶的民间信仰与瑶经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材料。此外瑶经还反映了古代岭南的征战,具有很高的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历史研究价值。另外,瑶族耍歌堂中瑶胞佩带的精美头饰、配饰,绚丽的服饰,独特的长鼓舞、师爷舞,以及所用的牛角、铜锣、唢呐、芒笛、五月箫、长笛等民族民间乐器,有很强的民族艺术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服饰



瑶族男女,喜蓄长发。古籍中就有瑶人男女蓄发,盘结头顶,名为“椎髻”的记载。据汉文史籍所述,早在《后汉书》中就有瑶族的先人“好五色衣服”的记载。以后的史籍也载有瑶族人民“椎发跣足,衣斑斓布”。


头饰










女性
但有相当一部分过山瑶妇女,过去则剃尽发蒂,戴上黄腊制成的角帽,用布帕遮盖。妇女的头部装饰十分讲究,异彩多姿,有的戴竹箭,有的竖顶板,有的戴尖帽,有的用精美鲜艳刺绣而成的“帕铳”遮盖。
广西金秀大瑶山茶山瑶妇女戴有三条弧形大银钗,两头上翘,重量达一市斤左右。
坳瑶妇女喜欢戴用崭新雪白的嫩竹壳折制而成的梯形状竹壳帽,帽四周插上5支银质发簪,两侧各绕上一条银光闪闪的链条。红头瑶是云南瑶族中服饰甚为华丽的一支,男孩和女孩均戴布制的圆形平顶花帽。金平县马鞍底乡一带的红头瑶妇女剃去全部头发,用红布盘成重达两三公斤的大包头,故又被称为“大红布包头瑶”。
桂北、粤北及云南等地一部分瑶族妇女过去还戴一种支架高耸、上蒙黑布、下垂红色缨络的帽子,具有独特的风格。

男性
广东省连南部分瑶族男子蓄发盘髻,包以红布,并插有几支野雉毛,十分英武壮观。

服装

男性







到近代,瑶族服装样式也还是十分丰富多彩。男子上衣有对襟及左大襟两种,一般均束腰带。裤子长短不一,有的长及脚面,有的却短至膝盖,大都以蓝、黑色为主。
广西南丹县大瑶寨男子却穿裤脚及膝的白色灯笼裤,故被称为“白裤瑶”。这种白色灯笼裤侧面有五公分宽的红边,上绣四条交叉的黑白线,构成六条花纹,再在花纹上绣五条红色直线,形成红白鲜明对比,特别醒目。男子穿这种大裤裆的裤子,便于爬山越岭,短而紧腿的裤管,便于狩猎。
广西田林县木柄瑶男子左衽短衣,白布带束腰,下穿长裤,裤角镶白边,外围百褶裙,小腿扎绑带。
广东连南八排瑶男子盛装时,下着黑色红边花裙。






女性
瑶族妇女服装,各地也不一样。有的上穿无领短衣,以带系腰,下着长短不等的裙子;有的着长可及膝的对襟上衣,腰束长带,下穿长裤或短裙。有的在衣领、衣袖与长裤裤脚上还绣有各种美丽的彩色图案。





盘瑶各支系妇女上衣为对开襟,有长有短,以带系腰。
布努瑶妇女基本形式上是上衣下裙,但因与汉、壮族杂居,有的地方已改穿长裤,个别地方仍穿长衫。
南丹白裤瑶妇女有夏装与冬装,冬衣为右衽短衣,夏衣别致独特,胸前为一块黑白土布,背后是一块白底蜡染布,上绣回形纹、正字纹、卐字纹等几何纹饰的方形图案,胸前背后两块布不缝合,只用布带系紧。
瑶族各支系服饰色彩尚青,惟独广西龙胜红瑶妇女尚红。红瑶妇女上衣为玫瑰红交领无扣短衫,以鲜红色彩带束身,衣脚左右开衩,袖长及腕。不少瑶族妇女除上衣饰有银牌外,还戴银手镯及耳环、项圈等。
当代的瑶族人民,多数喜着易于穿戴洗涤的现代服饰。


鞋履

古代瑶族男女老少皆跣足不履。
清道光《庆远府志》记庆远府瑶人事说:“瑶人素不著履,其足皮皱厚,行于棱石丛棘中,一无所损。”近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始穿草鞋。
新中国成立前后,部分生活较富裕的男性和妇女穿厚底翘头的龙头鞋和青布做的布鞋。
20世纪60-70年代中青年人逐渐穿胶鞋,如广西金秀大瑶山的瑶族人民喜穿适于翻山越岭、经久耐磨的解放鞋。
时至今日,穿鞋的人日益增多,打赤脚的现象越来越少,各色各样的皮鞋和运动鞋为瑶族年轻人所喜爱 [1]。


瑶族枫脂染




瑶族枫脂染:枫脂染因以牛油和枫香油混合染而得名,是瑶族世代传承的一种蜡染手工艺品。此工艺的制作主要分布在麻江县龙山乡河坝中心村。 该村位于贵州省麻江县东南部,总面积24平方公里,有30个自然村寨,总人口3450人,瑶族占88.98%,是该县最大的瑶族居住地。河坝中心村的枫脂染工艺有别于其它地方的蜡染,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贵州省古老传统工艺之一。


饮食

瑶族以玉米、稻米为主食。
岭南四季温暖,适宜蔬菜生长,园圃冬夏常青,人们终年都可以吃到鲜嫩的蔬菜有芥菜、白菜、萝卜、辣椒、茄子等;瓜豆类有南瓜、黄瓜、冬瓜、豆角、黄豆、饭豆等;肉类主要有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等;油类有猪油、花生油、茶油、火麻油、向日葵籽油等。











桂北地区的一部分瑶族盛行“打油茶”,即以油炒泡开的茶叶后煎成浓汤,再加食盐调味,然后用以冲泡炒米花及炒黄豆等物,具有特殊的风味,有的以此代替午餐。吃“肉山”是广西金秀瑶族为小孩做“三朝”时招待客人的特有吃法。肉山一般由九层菜肴组成,底层由竹笋、香菇、青菜、猪肠、猪肉等组成;第二、四层是瘦肉、猪肝、猪肚等,每块都大如巴掌;第三、五层是肥肉片;最上层则用一块重约两斤的肥肉覆顶。整座“肉山”重达20多斤,装在一个大簸箕里,客人围“肉山”而坐,各取所需。
大部分瑶族有忌食狗肉的习惯,即使煮食,也必须在屋外进行 [1]。


瑶家腊肉




瑶家腊肉,是瑶族同胞日常享用和宴亲待客最上乘的佳肴美食。据瑶族史书《过山榜》记载,瑶族始祖盘王(又名盘瓠),原居大西北黄河源头,育六男六女,由于洪荒加战乱,盘王遂率族人向华南地区转移,其长子一系便定居于现瑶山境内,繁衍。千百年来,此处的盘王后裔们赖以生存的地盘是崇山峻岭、陡坡峡谷,良田本就稀少,再加上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又非常落后,其主食杂粮红薯、苞谷、芋头、小米等产量不高,难以果腹,于是狩猎野兽飞禽以补食用。每次狩猎后倘分食有余,则腌渍处理后悬挂于火塘上方,让烟熏火燎使之不断干化,以备日后食用之需,谓之烘腊肉。所熏的动物,从前皆是猎获的飞禽走兽,往后逐渐演化为家庭饲养的动物牲畜与家禽,再往后定型为农历冬至日宰杀的肥猪。由于历代相传用此法制作的腊肉系瑶族始祖盘王首创,故名瑶家腊肉。


建筑







瑶族是个山居民族,其村落大多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密林中,一般建在山顶、半山腰和山脚溪畔。
新中国成立之前,边远山区瑶族大部分住竹舍、木屋和茅屋,相当一部分还住“人字棚”,只有很少部分住砖瓦屋。
瑶族房屋建筑主要有四种形式:横宽式、杆栏式、曲线长廊式和直线长廊式。广西金秀大瑶山坳瑶的传统房屋富有特色,房屋正门有阴阳二门,平时只开阳门,供人出入,阴门紧闭。遇有丧事和家内祭祀时,阴门方打开,供出殡和亡魂进出。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瑶族人民越来越多地建造砖瓦结构房屋,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楼房也不少。2001年,金秀瑶族自治县罗香乡罗运自然村(坳瑶村)修通公路后,两年之间,几乎全村旧屋都换成了新房,很多房屋设计之精良,装修之豪华,甚至可与都市别墅相媲美 [1]。


语言


瑶族有60%以上的人所操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他们自称为“勉”(或优勉、标敏、标曼、澡勉、交公勉)或“门”(金门、甘迪门)。有三分之一瑶族说的话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他们自称“布努”、“努努”、“布诺”、“东诺”、“瑙格劳”、“努茂”、“炯奈”、“优诺”等)。自称“拉珈”等少数瑶族说的话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此外,还有一些人只讲汉语。由于长期与汉、壮等民族大杂居和频繁接触,所以各地瑶族一般都兼通汉语,部分人还兼通相邻少数民族和瑶族其他支系的语言。
学术界普遍认为,历史上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瑶族在古代曾使用过“刻木记事”,叫做“木契”,或 “打木格”。新中国成立前,广西南丹县大瑶寨和大瑶山(现金秀瑶族自治县)还使用过“刻竹记事”。广西西部一些地区的瑶族用小石子、黄豆粒、玉米粒,“以物记事”。瑶族社会普遍采用做标志的办法来传递信息,叫做“打标记事”。瑶族使用汉字刻碑文、记录歌词和抄写经书的时间比较早,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至今还保留有明代的手抄歌本和经书。





学术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瑶族有自己的文字,即瑶族师公、道公、民间歌手在学习并熟练地使用汉文后,在抄录民族典籍时,仿造一些字与汉字并用或者以汉字为基础仿造一些文字,通过对汉字进行增减或者重新组合的办法,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并用以记录自己的语言。这种文字被称为古瑶文,其字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汉语借词,即汉语音义与瑶语音义相同或相似的,多直接采用汉字的音形意;二是借用汉字字义而读瑶音,这一类字占多数;三是借用汉字读音而表瑶字字义;四是借用两个汉字或者汉字偏旁部首重新组合成新字。这些古瑶文,主要是道公、师公、民间歌手在用汉字抄录经书和歌书等民族典籍时搀杂使用,以弥补不足。道公、师公、民间歌手是古瑶文的创制者和传播者。
1982年7月,北京部分瑶族学者联合有关单位,初步设计了一套以勉语为基础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的《瑶文方案》(草案)。这种文字由30个声母、130个韵母、8个声调组成,先在两广部分地区展开试验推广。1984年,又结合旅美的美籍瑶族华人约瑟•候博士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中美瑶文方案的统一 [1]。


文学






瑶族的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多靠口耳相传,部分用汉文传抄。其形式多样,有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谜语、说词等。
神话以《盘古》、《密洛陀》、《伏羲兄妹》、《盘瓠》最为著名,反映了天地万物起源和人类起源。瑶族的传说,如《长鼓的传说》和《跳盘王的由来》、《祝著节的传说》都是为了纪念其始祖而创作出来的。《漂洋过海的传说》和《千家垌的传说》则反映了瑶族遭遇重大事变并不断迁徙的历程。瑶族民间故事以明清时期居多,题材有爱情故事、魔法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童话、寓言、笑话等等。
唱歌是瑶族人民普遍的爱好,很多民间歌手见物编词,出口成歌,留下了众多的歌谣。男女之间的对唱,往往通霄达旦。这种无伴奏的歌谣,取材广泛,有叙述洪荒时代天地万物变化的“创世歌”,有叙述本民族历史的“立传歌”、“历史迁徙歌”,有男女谈情说爱的“爱情歌”,有关于生产劳动的“生产歌”,有反映反抗民族压迫的“历史斗争歌”,有反映传统习俗的“风俗歌”,有互相盘问对答的“盘歌”,有带有幽默内容的“滑稽歌”,有以歌代信的“信歌”,以及师公和道公做法事时唱的“娱神歌”。明清两世瑶族人民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在“官有万兵,我有万山”、“金龙出大洞,海马归池塘”的歌谣中反映出来 [1]。



瑶  医




瑶族世居深山密林,气候多变,瘴气弥漫,又常与猛兽、毒虫及各种瘟疫疾病作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医治伤筋断骨、虫螯伤害和防治各种疾病的经验与技术,形成了独特的瑶医瑶药。






如从江盘瑶的药浴比较有名。药浴药水用几十味瑶山上草药配制而成。草药的挖取、泡制等还有一整套技术,须掌握草药生长方位、挖取季节时令、泡制的火候气温、熬制及洗浴时间长短等等。常用药浴洗澡,能驱除疲劳、舒经活络,防治感冒伤风,治疗皮肤病、疮疖肿瘤、风湿、关节炎症、妇科病等。瑶族民间草医,大多用单方、验方,一般一种单方治一种或数种疾病。技术多为祖传、父传子、子传孙,且多为单传,有的则传媳不传女。
历史上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瑶医药的传录方式全靠口耳相传、指药传授、指症传经,在采药与治病实践中逐渐掌握各种草药的名称、形态、功用,学习各种秘方、验方和使用方法 [3]。


艺  术




音乐

瑶族音乐曲调有20余种,富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如布努瑶的《酒歌》,歌词粗犷、高亢、浑厚,短小而精悍有力,令人精神振奋。坳瑶的《大声歌》,是一种集体祭祀的歌曲,曲调庄严、沉重,由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大合唱时,其势排山倒海。
乐器除有汉区传入的唢呐、锣、钹、鼓外,还有独具民族风格的长鼓,据传这种腰鼓早在宋代就已流行于瑶族地区 [1]。

长鼓  

长鼓常见的有福州狼串、朝鲜族长鼓、瑶族长鼓。
福州狼串,也称为福州长鼓,是福建民间传统打击乐器,多用于福建民间音乐。
朝鲜长鼓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鲜族聚居地区,又名伏鼓。
瑶族长鼓于宋代已流传,多以燕脂木制作,工艺精细,主要用于舞蹈伴奏。


黄泥鼓





瑶族的民间乐器
黄泥鼓属于长鼓中的一种,是居住在大瑶山上瑶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这种鼓最特别的是要用大瑶山特有的黄泥浆来糊鼓面才能定准鼓音,所以人们便称黄泥鼓。用黄泥浆糊过的鼓面,由于鼓面湿润,增加了厚度,敲打起来发出“空央、空央”的双连鸣音,特别宏亮、动听,音传数里之外。黄泥鼓是用木质软韧而轻便的泡桐树木镂空两头制成。有公鼓、母鼓之分。公鼓腰长,母鼓腰短,鼓头两端呈喇叭形。

独弦胡琴



琴形、结构与二胡相似,演奏者自制自用,故用材和规格尺寸不一。琴杆多使用桐木制作,常见者45厘米~50厘米。上端琴头呈方柱形,平顶无饰。

口弦



口弦又称口弦琴、口蔑、口簧、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很流行,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音乐、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口弦是一种古老的簧片乐器,主要流传于中国四川、云南和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口弦是一种古老且外形较小的民间乐器,有其独特的音阶,曾流行于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口弦表演用于当地的婚丧礼俗与民俗节日中,其演奏音乐来自民歌、小调乃至即兴诗歌,演奏内容包括宗族历史、古代传说、日常劳作等。中国近20多个民族有口弦这件乐器,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独特称谓,在具体形态上也有铜制、铁制、竹制、单片、多片等不同。

牛角



牛角起源于原始狩猎的巫觋等活动有密切关系。在史前及夏商时期,无论牛角还是陶角,均作为信号器具使用。秦汉时期,角已在军中仪仗和鼓吹乐中使用,除动物的天然角以外,还出现了用竹、木、皮革、铜等材料制成的角。从《汉代鼓吹乐队图》中可以看出,汉代所用的角很大,已不是牛角等天然的角,而是人工制作的角了。

牛角多用天然生长的黄牛角或水牛角制作,常就地取材,规格大小不等,一般全长40厘米~70厘米,将牛角尖端锯平,在锯口中心钻一细孔,与角的内腔相通,圆孔上端扩孔并呈钝角状,与号嘴相似。有的还在角的上端装置一个竹或木制吹嘴。

演奏时,角体较小者,双手持角身吹奏;角体较大者,用左手托抱角底置于胸前,右手持角身吹奏。角无按音孔,也无固定音高,依靠口形变化和气息控制,可以吹奏出不同的音高。小者音色高亢、尖锐;大者音色浑厚、悠扬,可用于独奏或合奏。在湖南一些地区还流行有《玉皇甫》、《老君甫》、《山羊过坳》等牛角曲调。吹奏时用锣鼓伴奏。


芦笙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汉族的竽。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芦笙作为一种乐器,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芦笙分为轻音芦笙和重音芦笙两种,其调式为“561235”和“612356”,重音芦笙的曲调深沉而洪亮,轻音芦笙则轻盈而高亢,其音乐曲调的使用是很严格的,大体分为《祭祀》、《抒情》和《叙事》等三大部分,《祭祀》部分主要用于丧葬祭祀,曲调共有三百六十首,《抒情》部分主要用于踩花山等吉庆场面,但文山苗族芦笙婚礼音乐因历史上的不断迁徙而失传;《叙事》部分主要叙说苗族历史、故事传说等。


舞蹈





瑶族舞蹈多与宗教祭祀有关,其中最著名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长鼓舞主要流行于盘瑶支系的瑶族地区。
1996年广西金秀坳瑶到日本演出长鼓舞,大获好评 [1]。


纺织




早在汉代,就有瑶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的记载。到宋代,瑶族人民已以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精美细致的花纹,称为“瑶斑布”。这种精巧技术,曾在国内享有盛誉。织绣的花纹图案主要有挑花、织花和绣花三种。明清之际,有“用五色绒,杂绣花卉”的记载,它是瑶族比较精美的手工艺品。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更好地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和进行民族风情旅游开发,有些地方政府拨出专门资金,让年轻人向老人学习包括传统的织染刺绣在内的传统手工艺技术。瑶族的编织工艺,主要有竹筐、竹篓、竹箩、竹帽、藤箱、藤夹等 [1]。

花瑶挑花





花瑶挑花,是湖南省瑶族女子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瑶族因女子筒裙上装饰有艳丽的挑花而被人称为“花瑶”。



历史溯源

花瑶挑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代以前,花瑶挑花就已兴起。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花瑶祖先“积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唐代魏征在《隋书》中记载:“长沙郡杂有夷蜒,名曰莫瑶。”“其女子蓝布衫,斑布裙,通无鞋履。”这种描述与今天隆回花瑶女子的服饰正好相同:头缠五彩斑斓的挑花头巾,上着蓝色圆领衣,腰系挑花彩带,下穿彩色挑花筒裙,腿扎挑花绑带。
明洪武元年(1368年),花瑶从洪江迁往龙潭定居隆回后,一天,瑶族姑娘在岩壁上玩耍,突然发现岩壁上丛生绿色花朵,十分漂亮,她们便模仿挑刺成挑花服饰,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花瑶挑花基本图案“杯干约”(《湖南瑶族百年》载)。从此,挑花制作水平和技法已日益成熟,能以简练生动的手法,表现出复杂的自然形象和抽象的人类思维理念,且不用描图设计和模具绣架。
解放后,花瑶翻身做了主人,对美更加珍惜热爱。没有文字,他们就用挑花表达美好的心愿。“文化大革命”时期,花瑶服饰差点被当作“四旧”破除,花瑶女子改穿汉装,挑花艺术一度受到制约。改革开放后,花瑶独特的挑花服饰和民风民俗、传统文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几年,瑶山被县委、县政府作为重点扶贫区和旅游开发区,花瑶传统文化得到了有力的挖掘、保护和发展,独特的挑花艺术被逐步推出山门,搬上了媒体、荧屏,并登上了国家、国际艺术殿堂。
花瑶没有文字,挑花便成为记载该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中国美术馆、民族博物馆列为珍品收藏,我国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称其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1994年花瑶挑花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中获得铜奖,2003年又获"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大展"金奖,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因此被湖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


艺术特色

花瑶挑花主要体现在女子服饰上。她们的头巾、衣领、袖口、绑腿、小孩背带和筒裙都是挑花。除筒裙后片以外,其他地方一般是彩绣。筒裙后片则是在藏青色的直纹土布上用白线挑出各种图案。由于筒裙后片面积较大,一般长100厘米左右,高50~60厘米,其挑花纹样题材,有上千种之多。
花瑶挑花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形态多样,有上千种之多。主体图案的题材可分为四类:一是动物类,以蛇、龙、鸟、鹰、虎、狮最为常见。二是植物类,以花草树木为主;三是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类,主要表现瑶族先祖抵御外族侵略的历史故事;四是日常生活类,如反映花瑶传统习俗的"对歌定情""打蹈成婚"等。
花瑶挑花主体图案的材料都用平粗深蓝布作底,白色粗线挑成,花纹古拙粗犷。以布的经纬纱交叉呈"十"字形为"坐标",对角插针成"×"形,通称"十字花",或作"一"字形。基本上是几何图形,它的基本形式是几根平行长线并列,其中有在双根平行长线之间加横线而成若干方格的,有折作"U"形的,有作单线或双线菱形的,有大方格套小方格而呈"回"字形的,有作多根直线交叉成网状的,等等。各种形式中间如有较大空隙时,即挑小花填满。小花常见的有:×、#、十、口、回、V、和小圆点、旋涡等。
花瑶挑花的花纹种类很多,使用最多的纹样有:太阳纹、万字纹、灯笼纹(也叫南瓜纹)、铜钱纹、牡丹纹、蕨叶纹、勾勾藤等。还有一种用得最多的被称为"干杯约"的像花的纹样(汉语叫花路岩),这是模仿生长在岩石上的一种生物菌体的图案。据说,每到年成好时,这种花路岩石的图案特别显露。花瑶姑娘便把这种美丽而又预示吉祥的图案做为挑花的一种基本纹样。
花瑶挑花工艺非常精致,挑花时行针的长短、用线的松紧,均需一致。繁密处针针相套,不现底色,简练处仅一支花,几条线。在主体图案两边,配以用红、黄、绿等七彩丝线挑绣的彩色花饰。整件挑花画面黑白分明,疏密有致,动静相济,色彩对比鲜明,"远看颜色近看花",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花瑶挑花在工艺上独具一格。与机绣、湘绣截然不同。不用描绘设计,也不用模具做刺绣架,全凭挑花女灵巧的双手和娴熟的技巧,以自己心中的构图和对美的理解,循土布的经纬线进行徒手操作。每位姑娘将绣品针线随身携带,利用劳动的间歇时间进行挑花,吊脚楼前,溪边石上,古树林里,到处都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挑花姑娘们。有人曾统计过,一件筒裙挑花约有30多万针,累计需180余个工日才能完成。
花瑶挑花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在许多以动物和花瑶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挑花中,充分反映了花瑶民族的宗教信仰、独特的节庆和婚嫁习俗。在大量以动物为题材的花瑶挑花中,蛇图案最为丰富,有盘蛇、交体蛇、昂头翘尾蛇、无尾双头蛇、蛇缠图腾蛇等,多达上百种。且蛇的形态各异,充满奇思妙想。如训子蛇、比势蛇、吐信蛇、群蛇聚首、双蛇戏珠等,花瑶挑花对这些蛇都赋于了灵性。这是因为花瑶长期生活在山深林密,湿热多蛇的环境中,对蛇的习性十分熟悉,而蛇又具有游水、上树、钻地、长寿、耐饿等能力,是早期人类力所不及的,因而视之为灵物,成为花瑶部落的图腾,有类于汉族对龙的崇拜。
"对歌定情"、"打蹈成婚"是花瑶挑花中的珍品,表现场景宏阔、人物众多,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花瑶独特的风俗。可惜的是,由于这些挑花技艺难度很大,已濒临失传,留存下来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幅作品,已难得一见。
花瑶挑花脱形写神,简练传神,以少寓多,主题鲜明,极富装饰性。在造型上大胆地夸张,大胆地取舍,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从自然物中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情真意浓的神似形象,体现出丰富的神韵,产生出违理合情与谐美怪诞趣味,表现出朴实的美感。瑶族妇女在绣挑动物时,常在动物体内再绣以小动物和花草,如在一只母虎体内又绣有花草和小虎。或问为什么要这样挑花?就会得到风趣而朴实的回答:老虎要怀崽,还要吃东西,这样绣出来的才是只活老虎。这种解剖思维的方式大胆而浪漫。
花瑶挑花将不同视觉的物象做奇妙的艺术处理与组合,构图均衡或对称。如用树木花草变化的图案组合并按几何排列做主体图案,显得整齐大方;有时在一块绣片中要挑几十种花纹,自由、不规则地组合成主体图案,或花中藏花,或把几只鸟、昆虫等自由组合成花;或几只鸟共一个翅膀。这样的精巧构思,使整个图案具有丰满富丽的充实感,形成热闹气氛,使主题得到充分揭示,并获得良好的装饰效果。
花瑶挑花不但讲求实用,而且更追求色调装饰美观。"远看色彩近看花",她们喜欢用强烈的刺激色彩,鲜红色的头饰笠(瑶语称"派特典")和头巾(瑶语称"笑童"),深蓝色的上衣(夏装为雪白色),五彩缤纷的腰带(瑶语称"特档"),灰白色的统花裙(瑶语称"顿")前沿以两叶红艳艳的裙边(瑶语称" 补")接连映衬,墨色的的绑腿(瑶语称"扣烘"),使整个服饰形成黑白相间、冷暖协调、鲜艳夺目,令人感觉到花瑶女子把所有的色彩匀称地打扮在自己身上。若头饰笠和统裙以灰白色为主,色彩暗淡,那是守孝穿戴的服饰。


传承意义

传承谱系
花瑶挑花为何人所创已无从考证,只知自汉代兴起以来,挑花就成为所有花瑶女子一生的必修之课(男人不挑花),并以挑花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女子的才智,不会挑花的女子很难找到男人。因此,花瑶姑娘从七、八岁起就在长辈的口传身授下学习挑花,需几年功夫才能掌握基本的挑花技艺。花瑶女子个个学挑花、爱挑花、穿挑花,一代传一代,挑花技艺就这样不断延续和发展至今。传承过程中,都是大家在一起互学互教,不要拜师,更没有具体的师徒关系,师承谱系。
瑶族挑花全凭瑶族妇女一双慧眼和巧手,循土布的经纬进行徒手操作。其立意巧妙,布局合理,图案古朴繁杂,左右对称,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加之针法精细,极具收藏价值。
但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民族服饰不断被外界所同化,这一时期,许多老的挑花艺人去世,技艺传承出现断裂,同时挑花材料匮乏,制作面临困境。花瑶挑花工艺日渐式微,已到了濒危状态,亟待保护和挽救。


濒危状况
随着社会的变革,花瑶挑花这一传统文化瑰宝遇到了影响发展的瓶颈,已日渐式微,到了濒危状态。
1、花瑶挑花技艺全靠“口传身授”,老一代挑花妇女相继去世,一些繁缛技艺要学会需要很长的时间,年轻的瑶族姑娘大都没有去潜心学习,所学的都是一些简单的技艺。
2、 花瑶挑花中的精品多为花瑶女子的嫁妆裙,只有出嫁和盛大节日时才穿一下。女子去逝时,嫁裙要随葬,导致了挑花精品的失传,是一些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表现花瑶独特风情的挑花,已难得一见。
3、花瑶挑花主要用于瑶族妇女服饰,花瑶服饰向汉族服饰同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花瑶姑娘向往都市社会的流行时尚,除在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外,不少花瑶姑娘已不再穿花瑶服饰,对挑花更是缺乏热情。
4、花瑶挑花创作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其主要生活素材老虎、山鹰等飞禽走兽已绝迹或不多见,古树林、吊脚楼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花瑶挑花失去了创作的源泉和灵感。
5、花瑶挑花原材料匮乏。花瑶挑花的主要原材料靓蓝、或藏青平粗土布和七色丝线在市面上已很难买到,她们只好以化纤类材料来代替,这样制作出来的花瑶挑花无论质感、颜色和工艺都存在明显差异。


保护措施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奉雪妹被誉为瑶乡挑花之王,其与徒弟共同创作的《狮啸山林》,曾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中获得铜奖。2007年6月5日,湖南省隆回县的奉雪妹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挑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溆浦县文化馆、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花瑶挑花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雕刻




雕刻艺术,主要有门匾、烟盒、吊楼,以及神像、神龛,以茶山瑶的水平为最高 [1]。



习  俗



生产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瑶族地区,他们的生产习俗有所差别。在湖南、广东、广西的一部分自然条件较好、受汉族影响较多,占瑶族人口大多数的瑶族地区,以农业为主,兼营林副业,其生产习俗与当地汉、壮族相近。耕种旱地与水田,犁耕已占有较大的比重。生产工具全为铁制,基本都是瑶族自己制造的,只有少量从外购进。种类有弯刀、镰刀、扁刀、柴刀、砍刀、挖刀、锄、梨、耙、斧、禾剪、括子、石磨、水碓等。镰刀主要用于砍茅和收割稻谷,弯刀用于砍地,挖刀用于刨窝点种,锄用于刮土、除草和挖地,犁和耙用于耕田,石磨和水碓用于碾谷脱壳。
在广西西部某些石山区、十万大山中心区和云南边疆上的某些保留原始氏族残余的少数瑶族地区,有“刀耕火种”的生产习俗。所谓“刀耕火种”,指在每年阴历十、十一月份, 同一个共耕单位的瑶族群众,上山用刀斧把选定要开垦的荒山上的草木砍倒,等到第二年春砍倒的草木已被晒干时,选择一个晴朗天气放火烧山,留下厚厚的一层草木灰作为肥料,然后男女配合,男子打洞,女子点播。这种耕种方式是一种靠天吃饭的游耕方式。当山地肥力下降,不再适合作物生长时,就必须重新寻找另外一块山地进行刀耕火种。

狩猎

唐代诗人杜甫游湘江时,写了一首《岁晏行》,其中有“莫徭射雁鸣桑弓”的诗句,反映了那时湖南瑶族用弓箭狩猎的情况。诗人刘禹锡在广东连州写了题名为《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的诗篇,描写了广东北部地区瑶族进行烧山猎兽的情景。瑶族人民善于打猎,所有的飞禽走兽都是他们猎取的对象。狩猎全年均可进行,但集体出猎一般多在阴历二、三月,部分在七月农闲时。集体狩猎时以围猎为主,其他猎法还有诱捕、设陷阱、张网、设套、设铁夹、伏击等,方法很多,不一而足。
近代,火熗是瑶族主要的狩猎武器,此外还有弓箭、鸟笼等。出猎一般先要祭山神,祈求山神保佑整个狩猎活动。全体猎手分为两组,一组负责赶兽,即注意查看兽迹,一般从山下向山上呼喊而上,发现野兽后放出猎犬追赶;另一组负责围攻。猎到大猎物,一般要先祭过神,感谢山神的恩赐,然后才能分配。

采集

采集作为一个生产部门,其作用仅是对经济的一个补充。瑶族人民主要采集木耳、香菇、菌类、竹笋、野菜、能食用的植物根茎和果实等,或作粮食的补充,或作禽畜饲料。既可供自己食用,也可出售,换取生活必需品。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瑶族地区的工农业持续快速发展,采集已经失去作为一个独立生产部门的经济地位,在瑶族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中无足轻重 [1]


节日







瑶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小节几乎每月都有,各地过得也不尽相同。大节日有春节、清明、社节、盘王节、“祝著节”、“耍望节”等。
春节期间,瑶族人民举行唱堂歌、打铜鼓、赛陀螺、射弩、围猎、抛绣球、斗画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
盘王节又称“做盘王”、“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盘瑶纪念始祖“盘王”的盛大传统节日,20世纪80年代前一般在秋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1984年将全国瑶族过盘王节的日期统一定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
祝著节是广西布努瑶纪念始祖母密洛陀生日的节日,非常热烈隆重。人们以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为正日,敲打铜鼓,欢庆三天。耍望节每三、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十月十六日前后举行,是青年男女对歌求爱的日子 [1]。


婚姻









瑶族婚姻形式主要是嫁女,其次是招郎入赘。
新中国成立前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他们的婚姻一般先由青年男女通过节日唱歌或其他途径建立感情,自由恋爱,征得父母同意后结婚。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政策,消除了民族隔阂,瑶族与外族通婚的现象不断增多。据《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6》一书的数据表明,2000年瑶族与其它民族通婚率达26.46﹪。结婚时女方往往要收一定数量的钱财和猪肉作聘礼。婚后居住方式既可以是女子从夫居,也可以是夫妻在双方父母家庭轮流居住,还可以是女子婚后先住娘家,等到生了孩子或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再随夫回婆家居住。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坳瑶有一种叫做“顶两头”的婚俗,如果婚配双方都是独生子女,那么婚后夫妻在夫家和娘家轮流居住和劳动,所生子女第一个随父姓,第二个随母姓,子女少时随父母两地居住,长大后分别留在祖父家和外祖父家。舅权在瑶族中很受尊重。
广西南丹大瑶寨和龙胜同乐、盘胖等地瑶族,过去,姑母之女必须嫁给舅父之子,只有舅父无子时,才能嫁给别人。作为一种近亲通婚的陋习,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已革除 [1]。


丧葬


大部分地区的瑶族实行土葬,广西金秀县六拉的茶山瑶盛行火葬,贵州荔波县瑶麓乡的青瑶实行岩洞葬,白裤瑶也实行过这种葬式。
广东连南八排瑶人死后,将尸体绑于椅子上,出殡时,抬轿似地将尸体送到墓地,称为“游尸葬”。
过去广西金秀的茶山瑶、花篮瑶和坳瑶认为小孩来到人间,是一个管理生育的“花婆神”送来的,如果小孩在五、六岁之前死亡,就用破絮、破衣服、棕皮等物将尸体包裹起来,装入竹筐,挂在深山老林的树上,实行挂葬,以便让他的灵魂回到“花婆神”那里,再次投胎转世。这种小孩的葬式叫“挂葬”,现在已经很少见。
随着时代的发展,瑶族的丧葬习俗不断发生变迁。如广西金秀县古陈和罗运的坳瑶,其葬式原为“停棺烧骨捡灰葬”,后受花蓝瑶影响,发展为“停棺捡骨葬”,再发展为现在的“埋棺捡骨葬”。在当代的广大瑶族地区,农村通行土葬;在少数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送往殡仪馆火化的方式逐渐为人们接受 [1]。



名人




李涛,瑶族。1905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汝城县延寿乡新坡村,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33]
江华,瑶族。1907年7月生于湖南省江华县鹧鸪塘村。1975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是中共第八、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1987年在中共十二、十三大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34]
陈为人(瑶族):革命烈士,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时57名党员中的早期党员之一,五四运动时期同张太雷等人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任中共满洲省委第一任书记。
李启汉(瑶族):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最早的党员,著名的早期工人运动领袖,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长,省港罢工委员会委员兼干事局长,为中国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6]
何孟雄(瑶族):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全国最早的53名党员之一,先后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中共唐山市委书记、南京市委书记等,曾三次上书中共中央批判“左倾”错误,一生五次遭囚禁,坚贞不屈。 [7]
汪直: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明代权宦之一,自幼入宫,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明朝西厂提督。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
侯大苟(瑶族):明正统年间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领袖。正统十一年(1446年)瑶族义军拥兵数万,先后控制了柳州、浔州、梧州三府十多个县,随后分兵进击,一路攻广东肇庆、罗定、石康、廉州、茂名、化州诸城、湖南江华、宁远各地。部分水军还进攻福建、浙江一带。侯大苟义军此后连破广东的高州、雷州、廉州,直逼广州,义军的胜利,震惊了明王朝。 [8]
周渭:大宋开国贤臣,监察御史。广西恭城瑶族人,周渭是执法如山、公正严明的贤臣,他的官声政绩连包拯也非常推崇并引为楷模。
孝穆纪皇后:大明王朝瑶族皇后,本名李唐妹,明朝中叶励精图治的明君朱祐樘皇帝的生母。 [9]
盘瓠:瑶族先祖,娶帝喾的三公主(汉族)为妻,是帝喾的女婿,黄帝(汉族祖先)的孙女婿,三皇五帝中尧帝和嫦娥的妹夫。 [10]
王璨(瑶族):2010年湖南省高考理科状元。 [11]
莫凡人(瑶族):2013年广西高考理科状元,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人。
李忠明(瑶族):2015年广西高考理科状元,广西全州县东山瑶族乡人。 [12]
孟笛萧(瑶族):实名孟笛箫,2016年广西高考文科状元,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
罗美珍(瑶族):中国最年长寿星 [13],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人,生于晚清1885年农历7月9日于2013年6月4日去世,横跨三个世纪,享年128岁。在中国老年学会2010年发布的第三届《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上,以当年125岁的高龄名列榜首。 [14]
赵廷光(瑶族):曾任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会会长。 [15]
赵乙生(瑶族):曾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委、组织部部长,南宁市委书记。 [16]
余益中(瑶族):曾任广西大学副校长,广西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广西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 [17],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18]
郑军里(瑶族):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19]
宋克慧(瑶族):怀化学院院长(校长),主要从事量子物理的教学和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及高等教育等研究,是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研究成果2000年获湖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
邓有志(瑶族):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政协副主席。 [21]
金宝生(瑶族):曾任中国支援加蓬共和国农技组组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22]
大军(瑶族):新一代农民工歌手,代表作《哥是农民工》《想在城里安个家》《最美是家乡》等,湖南省江永县人。 [23]
郑军健(瑶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24]、广西书法家协会主席 [25]。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 、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党组书记。 [26]
蓝怀昌(瑶族):曾任广西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史诗《密洛陀》获全国第二届民间文学作品一等奖,《达努节之夜》获广电部、文化部创作奖,《这里有静悄悄的爱》获中国检察部创作奖,论文集《瑶族歌堂诗述论》获中国少数民族研究成果优秀奖,歌词《挑着好日子山过山》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 [27]
彭祖意(瑶族):曾任中央候补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28]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人。
奉恒高(: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兼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29]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人。
毛汉领(瑶族):广西大学副校长(正厅级),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广西大学组织部长,广西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通过省级鉴定的科研成果四项,获得国家专利四项。 [30]
王明娟(瑶族):湖南省江永人,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48公斤级冠军。
蒋惠花(瑶族):1998年出生,2008年开始练习举重,经过多年的训练,获得了全国锦标赛冠军,随后在2013年南京亚青会上,她以183公斤的总成绩轻松夺金,2015年11月22日,在201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女子48公斤级比赛中,蒋惠花以198公斤的总成绩夺冠。 [31]
李知宝(瑶族):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画院副院长,中国岩彩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化部侨联徐悲鸿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文化部重彩岩彩画高研班教授,陕西教育学院、西藏大学客座教授,西藏书画院副院长,西藏美协副主席,拉萨市美术摄影书法家协会主席,拉萨市文联主席,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32]




参考资料
1瑶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 [引用日期2016-05-12]
2“美国瑶”点赞“世界瑶都”.新华网 [引用日期2016-08-8]
3瑶族.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引用日期2017-07-31]
4欧美瑶族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瑶族网.2011-05-18 [引用日期2013-10-20]
5瑶族发展历史述略.中国瑶族网.2009-08-19 [引用日期2013-10-20]
6李启汉.上海虹口党史网 [引用日期2016-06-19]
7炎陵中村龙潭何氏三杰.株洲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6-07-16]
8侯大苟与大藤峡起义.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引用日期2016-06-27]
9广东连山谋划修复.华夏经纬网.2014-07-09 [引用日期2016-05-10]
10盘瓠神话的历史价值及其在武陵的源起与流传.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12-23 [引用日期2016-05-10]
11湖南理科状元花落师大附中 瑶族女孩考第一.腾讯网.2010-06-25 [引用日期2016-05-11]
12全州瑶族学生李忠明在高考中荣获广西理科状元.桂林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2015-07-06 [引用日期2016-05-11]
13中国最长寿老人:广西巴马126岁老人罗美珍.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6-05-17]
14世界最长寿老人117岁 中国最长寿老人罗美珍128岁去世.深圳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6-05-17]
15《云岭骄子》续集出版 励志故事再续新篇.新华网 [引用日期2016-05-18]
16赵乙生.金秀地情网 [引用日期2016-05-18]
17余益中.广西大学校友网 [引用日期2016-05-18]
18广西任免一批干部 檀庆瑞任环保厅厅长.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6-05-18]
19郑军里院长.广西艺术学院网 [引用日期2016-05-21]
20湖南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红网 [引用日期2016-07-15]
21邓有志同志逝世.新浪网 [引用日期2016-05-21]
22瑶族人的骄傲——金宝生.中国民族宗教网 [引用日期2016-05-21]
23央视春晚走出来的农民工歌手“大军”.搜狐网 [引用日期2016-05-21]
24郑军健.广西文学艺术联合会网 [引用日期2016-05-23]
25广西书法家协会历届主席团成员.广西文学艺术联合会网 [引用日期2016-05-23]
26郑军健.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门户网站 [引用日期2016-05-23]
27史诗《密洛陀》获全国第二届民间文学作品一等奖,《达努节之夜》获广电部、文化部创作奖,《这里有静悄悄的爱》获中国检察部创作奖,论文集《瑶族歌堂诗述论》获中国少数民族研究成果优秀奖,歌词《挑着好日子山过山》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中国作家网 [引用日期2016-05-23]
28彭祖意同志简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6-06-30]
29简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奉恒高.中国人大网 [引用日期2016-06-30]
30毛汉领.广西大学校友网 [引用日期2016-05-31]
31月薪900元父母泥瓦工 蒋惠花需奥运改变生活.腾讯网 [引用日期2016-05-31]
32李知宝.中国国画家网 [引用日期2016-05-31]
33李涛上将.人民网 [引用日期2021-05-20]
34江华.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2015-08-20 [引用日期2021-05-20]
35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统计年鉴 [引用日期2021-11-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此帖被aamaio在2024-05-02 13:3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0


liumeiling

ZxID:3002419


等级: 派派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05-06 0
已审核

相关推荐:
瑶族的传统节日_写作素材_派派小说论坛
https://www.paipai.fm/r7633051
                

易璟涵

ZxID:10849657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灭酱
佛系肝章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4-05-31 0
说到瑶族。想起了前段时间抖音火过的抬手变身,瑶族那几位女士的变身太让人惊艳了,征战的女祭司感觉,酷飒神秘。了解一下瑶族的文化,感觉好多少数民族都有点相似的地方,好喜欢他们艳丽多彩的服饰风格,能一直传承下来真好。希望汉服也能慢慢复兴起来,让更多人接受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