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朱元璋四处“烧钱”打仗,拿什么撑起如此庞大的开支?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24 回复:1

[人文通史] 明初朱元璋四处“烧钱”打仗,拿什么撑起如此庞大的开支?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久川颯

ZxID:18438013


配偶: 久川凪
番外不补❌完结请+1通知❗️求书请到寻书求文版块发帖❤️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2-01 0
明初,承丧乱之后,国家百废待兴。而朱元璋不断向四方用兵,多次北征漠北、稳步经略东北、西部战事没有停歇、云南战场更是进入泥潭状态,兵力动辄十数万,投送距离数千里。这放到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难以完成的任务,相信强如汉武帝也自愧不如。更关键的是,在朱元璋当政的几十年里,国家各项数据指标是蒸蒸日上的。清代的顺治、康熙推崇朱元璋的原因或许就在这里。明初开支有多夸张?这种不差钱的情况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频繁的军事行动


兴师十万,日费千金,千里馈饷,士有饥色。古今中外,战争从来是最烧钱的“艺术”。因频繁战争而导致政权衰亡的案例不计其数。

汉武帝时期,大规模的战争持续不断。而频繁的开边作战需要大量的开支,聚敛之臣桑弘羊等通过各种方式为汉武帝筹集军费,导致天下户口减半,豪强从此演化发展。隋炀帝的频繁远征、好大喜功,更是把王朝推向了覆灭的境地。

明朝立国后,战事比起汉武帝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1367年底,徐达、常遇春率明军北伐,先后作战近一年,取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

1369年,明军在西北、北部两个方向出击。明军主力同元军在庆阳进行会战。

1370年,明军主力在徐达率领下与元军在沈儿峪进行会战,东线李文忠出塞。

1371年,明军分两路进取明夏,平定四川。

1372年,明军分三路北伐,徐达、李文忠两路深入漠北,败绩,未能一劳永逸解决草原问题;冯胜、傅友德部取甘肃。此战规模胜于卫青、霍去病远征漠北。

1381年,傅友德率30万明军平定云南,前后作战两年之久。

1387年,冯胜率20万明军北征纳哈出。

1388年,蓝玉率15万明军出塞外千里,取得捕鱼儿海大捷。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以上都是明朝开国后,关乎国运的大军事行动,至于在各地几万人几千人的小军事行动更是不计其数。而每场战役都会对农时、民力产生影响。

《孙子兵法》讲: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将几十万人投送至千里之外,随军的后勤人员就会超过作战士兵人数,关于粮食筹集、装备制造等等,会有更多的脱产人员服务于战争,对国家财富的消耗不亚于天文数字。

朱元璋是拿什么撑起如此庞大的开支?

明晰的国家数据


数据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自古已然。没有清晰的数据,一切都是白搭,可以说,清晰的数据是国家治理的前提。

萧何在进入咸阳后,第一时间即前往国家数据库,拿到了大秦积累的资料。在楚汉战争中,萧何用这套数据叠加秦的治理系统,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向前线,使得刘邦在多次大败后依旧可以起死回生,而项羽失败一次就一蹶不振了。

元代治理相对粗疏,虽说“元无制度”比较夸张,但元对整个国家基层的了解程度与治理程度都比较浅显也是事实。在此背景下,国家在应对危机时连动员力的前提都没有,只能通过靠放权豪强来应对,而这也更进一步瓦解了元的统治基础,使得元朝皇帝在向汉献帝的路上一路狂奔。

朱元璋很重视基础工作,“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标准的政权建设指南。这意味着朱元璋在一匡天下之前,就有了有效的动员体系。至于田地、人口的了解和治理,负责后勤的李善长在开国前应该在江南一隅已经初步实现,如此才做到了“转调兵饷无乏”。

开国后,对于新增加的行政区,朱元璋要求各地收集旧的户口田地数;对于原有的行政区,要求部分地方一顷田(100亩)地摊派一个壮丁,去南京服役。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完善并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1370年,经过比较足的试点和准备,朱元璋发下了著名的白话圣旨: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只)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作)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们)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做(作)军。钦此。”

简单明了,任务是户口不清楚,朝廷缺乏详实数据;安排户部制作户帖发下去,明确需要填写的信息;人手就是回朝的大军,下到地方协助统计。填表变成军令,且没有地方利益,军队的落地效率显然要超过文官政府。

户帖类似今天的户口本+固定资产,有家庭地址、户别、家庭人口、性别、年龄、房屋、土地等信息。比如张三,潞州府某县某乡某里民户,全家三口人,其中男子两口,张三是成年人,40岁,儿子张四,12岁,媳妇李某39岁。家里有三间房,地有民田六亩官田一亩。

有了每家每户的户口、田土信息,全国的人力资源基本就有了谱,全国的土地资源也有了谱。大军去某个地方,当地能调发多少民力负责工程建设、后勤运输,能就地征发多少物资,大体就能有个谱。
明朝前期疆域政区概貌。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1381年,朱元璋开始更新数据库。试点十年的黄册登上历史舞台。这次的数据量就比之前增加了很多,黄册在户帖基础上,展现了动态,“旧管”指的是上次造册的人口和事产数字,“新收”指本次造册新增数,“开除”指本次造册减少数,“实在”是本次造册时的现有数字。

在黄册基础上,朝廷还开始推行鱼鳞图册。通过这一次普查,朝廷掌握了纳税土地的土地四至(地籍上每宗地四邻的名称)、土地肥瘠、产权,理想上可以做到精准征税。如果从精致规范到每个细节来看,这个数据库还不完美,但若和其他朝代或者同时期的其他政权比较,已经相当精细了。

有了全国人口结构数据和全国土地详细信息(并配图),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源就非常清晰了,剩下就是怎么用,用哪的问题。

军事动员导向的赋役体制


正如叶伯巨所言“有户口而田野辟,田野辟而后赋税增”。清晰的数据库是要服务国家战略的。而明初,正如年号“洪武”一样,整个赋役体系是典型的军事导向。

明初虽然是两套治理体系,即一套是自上而下的军政体系,从五军都督府到各地卫所,卫所从事一定生产,尽可能在平时做到自给自足;一套是民政体系,从中书省到地方里甲。但从职能上,后者要保障前者,前者在许多时候具有优先性。

在最基层,朱元璋推行了里甲制,一百户为里,十户为甲,里甲长都为轮换制。国家治理可以深入到每一里每一甲。在军队,这个层面是总旗、小旗。朱元璋不信任郡县吏,让户部按照一万石粮为准,划分区域,选中粮长,通过“良民治良民”,做到“无侵渔之患”。
“洪武十八年”款城砖。来源/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数字博物馆


关于地方上的仓储,有所在地的卫所负责,到了仁宣时期,才移交地方。加上朝廷有大量的官田,自己直接做地主,又有一份较高的收入。

在州县层面,州县的衡量等第就是以纳粮为准:

“定各县为上、中、下三等:税粮十万石之下者为上县,知县从六品、主簿从八品;六万石之下者为中县,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主簿从八品;三万石之下者为下县,知县从七品。”

洪武十四年,确定考核官员标准:

“在外府以田粮十五万石以上,州以七万石以上,县以三万石以上,或亲郡王府、都司、布政使司、按察司并有军马守御、路当驿道、边方冲要供给之处俱为事繁;府粮不及十五万石,州不及七万石,县不及三万石及僻静之处俱为事简。”

可见,从府县定等、官员考核到仓储、粮长、里甲,核心就是粮食。明初,粮食是最大的硬通货。

到了中央层面也是这样,这时候的户部是全国赋役的会计单位,他本身并没有多少管理赋税的权限,与明中叶、尤其是与晚明差别巨大;兵部是军事行政部门,两部的共同点是保障军事作战。这也符合“血比汗值钱”的原则。整个国家的赋役体制导向就是军事战争。

宝钞铺出来的胜利之路


大明宝钞以通胀而出名,传说明朝百姓用它来当窗户纸。作为纸币,宝钞并不特殊;作为通胀的纸币,宝钞也不特殊。宝钞特殊之处是在和平时期实现了超级通胀。至于为何通胀?显然是发行量太大。这些并不复杂。

按照学者分析,明代早期国家每年发行宝钞的能力在“490-730万锭左右”。关于宝钞的支出有常规性和临时性两种,常规性的主要在宫廷开支、宗室俸禄、官吏俸禄、军费,比较固定。临时性支出才是大头。

宝钞的临时性支出主要是军事支出。1382年、1383年的军事支出占临时性支出的90%以上,这时候明军主力投放在云南。1386年、1387年的军事支出占临时性支出的70%以上,这时候明军重点是在对纳哈出作战。1388年、1389年、1390年明军主力又远征大漠。对应的是,1384年,朱元璋因“国用既充,欲纾匠力”,决定停造大明宝钞。1385年复造,1391年复停造。

可见,在朱元璋这几次重大行动中,纸币的发行量都很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纸币铺出来的胜利之路。
明“洪武通宝”铜钱。来源/永春县博物馆


当宝钞发到军队、官员等人的手上,他们会以各种方式获得等价物资,最终传导到消费末端就只剩下通胀了。正如黄阿明教授所言“大明宝钞实质上是一种单向可兑换纸币,对民间而言是不可兑换性纸币,对国家而言却是可兑换纸币”,宝钞的印制、发行、流通、使用,完全依赖于国家政治权力的强制推行。宝钞的快速贬值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却为国家获得了巨量的财富,一里一外的差价,洪武时期朝廷通过发行宝钞获得了大量的铸币税。

在“金融炼金术”(现代融资)出现之前,财政无非是开源节流两途,开源即汲取,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朱元璋掌握了最详实的国家土地、人力数据,又大量发行“军用票”,手里有了大量财富可以使用。而朱元璋本身又比较节约,要求卫所从事生产,整个社会奢靡程度降低,做到了全方位节省支出。如此能把巨量的物资投放到战争中,创造了明初财政“不差钱”的“神话”。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2-05 0
已审核


相关推荐:
朱元璋的统一之路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