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后到台前,科普不再成为减分项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06 回复:1

[趣味科普] 从幕后到台前,科普不再成为减分项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xhjuan

ZxID:14283575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1-18 0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王大鹏 2023-12-27
1992年,由美国科学家斯坦利·米勒牵头的一个小组,提名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进入美国国家科学院。萨根也顺利地通过了最初的投票并进入了前60名(当年有120位候选人)。如果没有人提出异议,他就能顺利进入美国国家科学院。尽管历史上进入这一阶段的1000位中被提名者中,只有一个人遭到过反对。不幸的是,萨根成为第二个遭到反对的人。这也就意味着,他要想进入美国国家科学院,必须增加一场专门的投票。

投票前,美国国家科学院举行了一场公开辩论。尽管萨根发表过100多篇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出版过大量书籍,并且在天文学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场辩论中,很多院士猛烈地抨击萨根,诋毁他是个“轻量级的”科学家。德州农工大学化学家弗兰克·阿尔伯特·科顿提到,萨根参与的科普工作是“没有能力开展科学研究的表现”。

最终,萨根被美国国家科学院拒之门外,由此也诞生了一个以萨根命名的效应——萨根效应。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一些人看来,做不好科研的人才去做科普。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一些科学家对待科普以及科普从业者的态度。

实际上,萨根并不是唯一一个由于从事科普工作而遭受轻视的科学家。朗塞洛得·霍格本曾经写过一本名为《大众数学》的数学科普书,与萨根的遭遇类似,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科学家做科普往往不被同行所重视,甚至有可能会成为减分项。此前,某些机构还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他们认为向外行普及科学有损知识分子的名声,并以此“排挤”某些做科普的人,为此也导致许多科学家撤出了科普的阵地。伯纳姆在《科学是如何败给迷信的》一书中就认为,科学之所以战败就是因为科学家撤出了自己的阵地。

实际上,霍格本对科普很重视,比如他曾经写过这样的一段话:“在维多利亚时代,像法拉第、赫胥黎和廷德尔这样的科学巨人,从未因为书写一些简单的事实而感到有失高贵,他们确信可以引导读者……法拉第与赫胥黎创作这些雄文所用之笔,是他们对于人类可教育性的坚定信心。”然而,霍格本在1928年不得不隐藏自己做科普的“锋芒”。

1928年,霍格本面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提名,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提名,他让同事海曼·利维装作是《大众数学》的作者。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后来《大众数学》一跃成为畅销书,霍格本则差点失去了署名。

时过境迁,如今科学家做科普的政策环境和内在动力越来越强,科学家也逐渐走到科普的舞台中央,站到“聚光灯”下,这是对“萨根效应”最明显的扭转。我们更加期待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玩转”科普,做强“科普之翼”。

个人感想:现在很多年轻人对科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随着环境问题、健康问题等社会问题的凸显,人们越来越依赖科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科普工作逐渐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科普不再成为减分项,意味着科学知识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这也为科普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33

挽风鱼

ZxID:11058007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暨风至
2023.10.28结婚;2010.3.4注册; 9.28生日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1-30 0
现在真的越来越普及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