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冬日盛装:古人的保暖秘诀,古代冬装揭秘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91 回复:1

[宗教民俗] 千年前的冬日盛装:古人的保暖秘诀,古代冬装揭秘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闲过清宵

ZxID:12593744


等级: 素材组
借我孤绝如初见 借我不惧碾压的鲜活 借我生猛与莽撞不问明天 借我一束光照亮黯淡 借我笑颜灿烂如 ..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1-03 0
岁暮天凉,万物诉寒。穿什么衣物御寒成了头等大事。

今天的我们可以穿着羽绒服、大棉袄、冲锋衣、雪地靴过冬,但是棉花在宋代才传入中国内地,真正的普及要到元代。所以,在棉花传入中国以前,古人是没有棉衣的。那中国古人会穿什么度过寒冷的冬日呢?

裘皮


人类最早用来保暖的“冬装”是兽皮,到春秋时期,“裘皮”取代了“兽皮”,成为古人冬季保暖的常见服饰之一。

新制布裘

白居易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如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但在古代贫富不同,穿的裘皮也不同。在古代有钱人会穿狐裘、貂皮等。穷人只能选鹿、羊和狗做的皮袍。

作为王公贵族在冬日的标准装束,《礼记·月令》中就规定“孟冬,天子始裘”,《周礼》中,裘冕更是天子祭天时的礼服。《诗经》中经常提及当时所用的裘皮衣服,用得较多的是羊羔皮和狐狸皮。

《诗经》里的郑风、唐风、桧风各有一首以《羔裘》为题的诗,其中的《桧风·羔裘》中有“羔裘逍遥,狐裘以朝。”闻一多的解释是:“大夫平时穿羔裘,入朝穿狐裘。”

另一首《豳风·七月》中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说的也是一种狐裘。

这种裘皮衣服也有图像的描绘,在山西太原北齐徐显秀墓里的壁画上,就画着墓主人穿着银鼠裘衣的形象,整个衣身是有多个银鼠皮毛拼接制成,黑色的鼠尾整体排列在在外侧,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北齐徐显秀墓中男主人画像


唐代时,皇族与官宦到了冬天通常可以穿上动物皮毛制成的裘衣,比较华贵的有狐裘、貂裘、豹裘、兔裘等,一般士人和百姓中富有者则多穿羊裘、犬裘。

羽毛缎斗篷


冬至雪落,大观园内的众姐妹们也“争奇斗艳”起来。

“只见宝琴来了,披着一领斗篷,金翠辉煌。”“探春围着大红猩猩毡斗篷,戴着观音兜”,又“远远见贾母围了大斗篷,戴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拥轿而来。”

宝玉也不甘示弱,“见外面下雪,便要人去取斗篷”,一条大红猩毡披在身上,衬着雪景,美不可言。


▲87版《红楼梦》剧照


在清朝,斗篷是富贵人家的御寒首选。其实早在晋朝,就有了斗篷的雏——“鹤氅”。它是由鹤羽制成的较为宽松的对襟外衣,腰处有一根束带。

明朝,斗篷又称“月衣”,《长物志》中将其描述为“铺地如月,披之则如鹤氅。”

到了清代,斗篷大规模流行起来。它穿戴后的廓形像一个倒扣古钟,所以又称其为“一口钟,一裹圆”。

无论男女老少,在冬天出门皆喜披着斗篷。这些斗篷的形制各异,有的镶金绣花,有的内衬皮毛,颜色不胜枚举。

如《红楼梦》中提及的,“翠兰泥斗篷”“着绿泥斗篷”“玫瑰紫哈喇斗篷”,清人邹韬《海上尘天影》中着墨描写的“鹅黄绉纱粉红边小狐皮斗篷”“秋香色地、桂杏连玄湖当大斗篷”,以及《花月痕》中的“采秋披件大红哆罗呢的斗篷”。

斗篷的材质从羽纱、哆罗到动物皮草,无奇不有。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披上斗篷,搭配上一顶风帽,打一把青绸油伞,缓步走在白雪覆盖的小道上,便是冬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羽毛缎是一种古代西方国家使者进贡给清廷的面料,它的原料其实是生羊毛,经过织造和处理后,羽绒缎光亮挺括,不会像寻常织物一般吸收雨水,而是可以将雨水抖落。由于这个特性与鸟羽极为类似,所以以前被误以为是羽毛制作的,非寻常人家可以轻易得到。“毡”本是一种由动物毛制作的非纺织物,密实平整,对御寒有奇效。

毛褐


毛褐是用毛纤维(较多的是羊毛纤维)纺织而成的较为粗厚的织物,也可以用来御寒,在新疆早期出土的墓葬中十分常见,如小河墓地、洋海墓地、五堡墓地、扎滚鲁克墓地等。虽然其御寒效果不如裘皮,但也为大量普通百姓所用。


新疆洋海一号墓地M16出土毛褐上衣


《豳风·七月》中有:“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说的就是用粗毛织品做成衣服来保暖过冬。在南方不是很冷的地方,也可以用这种粗毛织物御寒。

陶渊明生活在江西,他在天冷风寒时仅靠饮酒披褐抵御。

《饮酒(二十首之十六)》

陶渊明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丝绵衣


唐代人冬日所穿的绵衣,主要是“袍”“袄”两种,两类衣服都有夹层,可以在其中填充棉絮,不同的是“袍”一般能覆盖到脚面,常用作外衣;而“袄”则主要是上身穿着,有时也会作为里衣。

宋代以前,棉花主要出产于岭南一代,尚未在中原广为种植,因此绵衣中的填塞物以丝绵为主。快到冬天的时候,人们会从箱篋中取出袍袄,将丝绵填入其中,称为“装绵”。

一般老百姓最为常用的冬衣是复衣,即把衣服做成有表有里的夹衣,当时称为“袷”,再在里面填充保暖材料,当时称为复衣,或写作“複”。

这是不产皮毛之地发明的御寒衣服,其中又可以根据填充材料的不同或是等级的高低分为几类。填充材料的大类是丝绵。当时对丝绵的称呼有绵、絮、纩等多种,可能是因为质量的不同所致,但也很难区分。最好的丝绵是直接用茧子做成的。

第二等的是用茧子的下脚料做的丝绵,质量可能稍差一些。第三等是用过的旧丝绵。

我们今天的丝绵衣穿过数年之后也需要重新翻一翻,拉拉松,再填充到夹衣中去。如果这旧丝绵质量实在不行,就再添加一些新丝绵进去。所有这些用丝绵进行填充的衣服,都可以称为绵衣、絮衣或是纩衣。

中国古代社会从汉代开始同时征丝绸和丝绵作为赋税,说明在实用的服装中,丝绵与丝绸的地位不相上下。丝绵用于取暖的考古实物自战国时期就有。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凤鸟花卉纹绣绵袍


从湖北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一位等级不高的女性服饰来看,墓中共出衣衾19件,计绵衾3件、绵袍8件、绵袴1件,正是穿的丝绵被、丝绵袍和丝绵裤,占了一半以上。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印花敷彩纱绵袍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情况也类似,其中有大量的丝绸绵袍,如朱红菱纹罗绵袍、印花敷彩纱绵袍、信期绣黄绮绵袍等。

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绵衣也非常多。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有一首五言诗《新制布裘》写道: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这就是一件用丝绵做成的绵衣,可令在冬月里肢体暖如春。唐代的时候,朝廷发给边防守军有春、冬两季的衣服,根据敦煌发现文书中的记载,其中的冬衣中有长袖、袄子和绵裤三种,应该都是用丝绵填充的。

关于边防戍卒的绵衣,唐朝开元时期还发生过一个故事。据《全唐诗》载:当时给边军的丝绵衣(原文称为“纩衣”)有一部分是由宫女做的。有一位士兵在袍中无意发现了一首诗(《全唐诗》卷797开元宫人《袍中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这位兵士就把此诗交给了军官,军官又把此诗交到了朝廷。当时唐玄宗将诗出示给宫中,查找写诗的宫人。结果有一宫人认罪,但唐玄宗忽生怜悯之心,非但没有处置宫女,反将宫女嫁给了那位士兵。边军将士在西北寒冷之地均穿绵衣,说明当时的绵衣是人们御冬的主要服装。

麻絮缊袍


由于养蚕的不易和丝绵的昂贵,虽然它是当时人们的主要冬衣材料,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穿着的。

较丝绵更次的是用乱麻填充,这种乱麻称为缊(yun)。

《说文》云:缊:绋也,是乱麻的意思。用乱麻填充的衣服称为缊袍,《论语·子罕》中说:“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邢昺在疏注时说:“缊袍就是“杂用枲麻以著袍也。”孔子说,有谁穿缊袍,敢跟穿裘皮大衣的站在一块儿而不脸红,恐怕只有子路。这里所说的缊袍是很差的冬衣,同时也说狐貉是很好的冬衣。

说到缊袍的还有陶渊明,他在《祭从弟敬远文》中说:“冬无缊褐,夏渴瓢箪。”这里正是说明在南方冬衣的常用材料是缊和褐两种较差的材料,都不是很暖,但相对较为适应南方的气温。

北魏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的序言里也有过关于麻絮保暖的记述:“茨充为桂阳(今湖南境内)令,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枲头贮衣。”

纸衣纸被


如果拿现在又轻又脆的纸做一件衣服,一套被子,你肯定会严重怀疑它的可用性,更别提保暖了。可那时的纸不一样,多为以树皮为原料的皮纸,坚韧敦厚,特别是宋代纸衣、纸被用料,主要为拉力强,耐折耐磨的楮树皮纸,只要控制好一定的厚度和打浆度,就可制成既便宜、又能挡雨露风寒的纸衣。

纸,发明于汉代,到东晋时取代了简帛,成为书画的载体。到南北朝开始制纸衣,唐宋时期,制纸衣、穿纸衣更为流行。唐代用麻纸,纤维强度高,抗老化,防蛀虫。宋代用树皮纸,拉力强,耐折磨,所以麻纸衣、皮纸衣耐穿。

唐宋时期,造纸业和造纸技术大为发展,用于取暖的纸衣、纸被相继出现。这种专门有加强御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纸衣,称为“纸裘”,原料一般采用较厚而坚的楮皮纸缝制而成,质地坚韧,揉皱之后不但耐穿,还可以抵挡风寒,透气性也相对较好,加上造价便宜,简直是贫民士子出门必备首选之物。

据史料记载,“人悉以纸为衣,或有衣经者”“方冽寒,人皆连纸褫书为裳褕”。

当时贫苦百姓遭受战争,流离失所,由于没有布衣,便就地取材,制作纸衣御寒。纸原料成本低,容易获取,故能大范围普及。故而成为当时的流行穿搭。

时及宋代,除了普通百姓和修道僧侣,文人也加入了“穿纸衣”的行列。陆游曾作诗云:

扫园收槲叶,掊地甃塼炉。

幸有藜烹粥,何惭纸作襦。


在一个萧瑟的寒夜,诗人独扫枯叶,挖土做炉,刨一点藜草充饥,裁一件纸衣保暖。

宋代,制作纸衣已成为专门的行业,有一套完整的工序:首先为处理纸衣料,“每一百幅用胡桃、乳香各一两煮之,不尔,蒸之亦妙,如蒸之即恒。洒乳香等水,令热熟阴干”。然后将纸卷在箭杆上,通过各种方式让它变得柔韧。

接着才是剪裁缝补,增添衬里等各种工序。纸衣里纳麻絮,便成纸袄。再往大了做,就成了纸被。

宋之后,纸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那洁白轻软的纸衣,曾在无数寒夜为窘迫的人们,抵挡过风霜雨露,增添一丝温暖。

晚唐文人徐夤曾写过一首《纸被》诗,诗中说上好的纸被“披对劲风温胜酒,拥听寒风暖于绵”,可见纸被在防寒防风上的效果是相当不错的。

除了纸衣,还有“纸被”“纸帐”。陆游的好友朱熹曾在过冬时以纸被相赠,为此他作诗感谢道: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绵。

而纸帐,则是文人雅士喜欢的床具,印着梅花,所以又叫“梅帐”,既御寒,又风雅。

由于纸衣、纸被的最大问题在于不透气,所以古代冬天防寒还得将布衣、纸衣换着穿。

雨天绝配·蓑衣


古代冬天有多冷?大概可以用唐代诗人岑参的一句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形容。

在那个没有暖气的年代,北风席卷大地,冰冻万里,如若再遭遇雨雪侵袭,出行举步维艰。然而,只需要一件“蓑衣”,便能实现柳宗元所说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究竟是何等御寒神器?

早在诗经中,就有了蓑衣的影子。《诗·小雅·无羊》中写道:“尔牧来思,何蓑何笠”它最早由蓑草编织而成,这类植物表面光滑,有较好的防水性。


▲明|项圣谟《雪影渔人图》(局部)


后来蓑草被棕麻代替,在防水的同时,能够挡风遮雨,保暖功效更为显著。

古代蓑衣一般分上衣与下摆两个部分:上衣颇像古代妇女穿的坎肩,圆领口,对开襟,两翼略向上翘;下摆较为蓬松,上窄下宽,整体形状犹如蝴蝶。江上独钓的老翁,因穿着这件保暖的蓑衣,而抵御了呼啸而过的狂风,自如地垂钓。

在宋代油纸伞出现以前,人们冬季雨天出行最依赖的便是蓑衣。

想象一下:在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里,系上一件厚实的蓑衣,再搭配上一顶斗笠,冒着绵绵的雨,泛舟湖上……那不正是“既有温度,又有风度”的最佳诠释吗?

古人在头部保暖方面也有很多巧思,最常见的就是“抹额”。

汉代就出现了在元代,上流社会的女性会带上一种叫做抹额的保暖头巾进行保暖,还会为衣服搭配不同花色的抹额。


▲冷枚《婴戏图》(卧兔儿)


明清时期,抹额是女性最喜欢的保暖物品,区别是,富人的抹额会镶嵌很多珠宝,用的材质也更好一些。富家的女人也有“卧兔儿”或“昭君套”。

“昭君套”是一种没有包住头顶的皮质帽子,是有钱家提供的女子常见的冬天保暖装扮。

它在明代称为“卧兔儿”,“卧兔儿”是一种由动物毛皮制成的女性装饰品,冬天戴在她们头上,看起来像一只躺在她们头上的小兔子,因此而得名。

用海獭皮做的就称“海獭卧兔儿”,用貂鼠皮做的就称“貂鼠卧兔儿”。旧日唐山、丰润一带老年妇女冬日常戴一种黑色大绒做的帽子,大约就是这种“卧兔儿”或者“昭君套”的遗制,不过多了一个顶而已。

除了衣服之外,绵帽和靴子同样是御寒的必备衣装,绵帽和绵袍一样,都设有夹层,其中可以填充丝绵,称为“夹帽”。

白居易在《岁暮》诗中说自己年末的衣装是“夹帽长覆耳,重裘宽裹身”,可见这种夹帽是可以覆盖到耳朵的。

至于靴子,则主要是兽皮制成,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自述“裘轻被白氎,靴暖蹋乌毡”,就是绵裘皮靴的搭配。

由于古人的斗篷并不像古装剧里那样有兜帽,所以头部需要另外的部件,有斗笠,也有民间脑后带披拂的棉帽,能够将发髻和一部分后背遮住。

这种雪帽常见于观音像,因此也叫做“观音兜”。

除此之外,还有史湘云的“风领”,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鹤氅”,贾宝玉的“雀金裘”......古人御寒的智慧远没有挖掘完。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1-03 0
已审核。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