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河南三门峡】冬临崤函,邂逅黄河岸边的千年故城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95 回复:0

[旅行游记] 【转】【河南三门峡】冬临崤函,邂逅黄河岸边的千年故城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暨风至

ZxID:10847604


等级: 派派文编
配偶: 挽风鱼
周年2.19生日6.3结婚10.28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0

转自马蜂窝
─────────────────◈──◈─────────────────
河南三门峡
─────────────────◈──◈─────────────────

【河南三门峡】

【黄河·三门峡】
三门峡 古称陕州,位于 河南 西部, 陕西 、 山西 、 河南 三省交界处,境内的崤函古道是古代连接东都 洛阳 与西京长安的必经 通道 。多年以前,我曾经设计过一条从 洛阳 到 西安 ,为期十四天的沿黄路线。在那份没来得及实现的计划中, 三门峡 只是其中不太起眼的一站。可当我翻开这座城市的历史,却意外发现,我所预留的时间好像远远无法满足这座城市带给我的期待:点亮华夏文明第一缕曙光的仰韶文化,烽烟际会、战马嘶鸣的战略要塞秦函谷关,留下“唇亡齿寒”千古遗训的西周虢国,“万里黄河第一坝” 三门峡 大坝……这个初冬,我突然想起那个未完成的计划。那么,今年的黄河之旅就以这座黄河岸边的宝藏小城作个结尾吧。

【三门峡大坝】万里黄河第一坝

沿黄之旅的第一站,必定要选择与黄河息息相关的 三门峡 大坝,这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相传大禹治水时疏浚河道,斧劈高山,在黄河中游形成神门、鬼门、人门三道峡谷, 三门峡 由此得名。工程就选址在 三门峡 谷处。从市区到大坝可以乘坐“角东古小镇旅游专线”在 三门峡 大坝站下,票价5元,门票30元。旅游专线首班车8:00,每小时一趟且沿途并没有站牌;建议在崤山宾馆站上,与其他公交车同一个站点。大概每个半点到达崤山宾馆站。

从市区到大坝大概半个多小时,看到这列“沿黄时光列车”便知到达了目的地。现今的 三门峡 市成立于1957年,因 三门峡 水利工程的需要而建。而历史上的陕州 故城 就位于现在 三门峡 的湖滨区陕州风景区内,从先秦时代一直延续到 三门峡 大坝修建之前,因为处于高坝深库设计的淹没区才放弃使用,转而修建 新城 区,也就是现在的 三门峡 市。

“一步跨两省”截流石, 三门峡 大坝的标志性景观。 三门峡 大坝连接了 山西 和 河南 两省,以主河道中轴线为界。地下有两个脚印模子,可以体验一脚踏在 河南 的土地,另一脚踏在 山西 的土地上。

【虢国博物馆】“唇亡齿寒”的千古遗训

周朝八百年历史,邦国林立,诸侯相争。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威名赫赫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为后世留下了不少千古传奇。相比之下,史书对于虢国的记载则寥寥无几,大多数人甚至对“虢”这个字都感到陌生。我能想到的只有《左传》中“假道伐虢”“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还有“烽火戏诸侯”的始作俑者佞臣虢石父。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位于 三门峡 黄河岸边虢国墓地的发现,这座消失古国的神秘过往才被逐渐揭开。

【陕州地坑院】千年古民居,地下四合院

陕州地坑院离市内相对较远,但在虢国博物馆门前有旅游直通车,每天四趟,票价4元。发车时间为8:30,10:30,14:30,16:30,返程时间为9:30,11:30,15:30,17:30,车程大概1个小时左右。我坐的是下午14:30这趟,乘末班车返回,时间刚刚好。陕州地坑院大概是 三门峡 最像景区的景区了,游客络绎不绝。门票70元,在网上提前2小时购票56元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 中国 北方的“地下四合院”。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据说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带,其中 三门峡 境内特别是在陕州区 高台 平原地带保存较好,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里。

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正方或长方形的坑,然后在四壁凿窑洞,在小院的一角再挖出一个斜向弯道通向地面的 通道 。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来自西伯利亚的朋友

黄河为 三门峡 带来了什么?每年秋冬时节都有数以万计的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经过长途迁徙,到此栖息越冬。
三门峡 有好几处天鹅观赏地,我选择了离市内最近的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乘车在陕州公园站下,乘免费接驳车到二号码头站下,按照指示步行前往公园北门。这个接驳车没有固定的发车时间,基本上属于有人就出发。在终点站二号码头站下车后,按照指示沿着黄河边一路走到北门,不要进入公园里,直接走到大坝上,那里就是天鹅聚集区。
整个园区非常大,步行根本走不完,只看天鹅的话沿着青龙大坝走到召公岛就可以返程了。
九曲黄河奔腾而来,被 三门峡 大坝拦腰截断,形成了一片沼泽湿地。在广阔清澈、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成群的天鹅时而自由飞翔,时而结伴嬉戏,构成这一幅生态和谐的画面。


【黄河故事主题公园】以山川为幕的拍照地

坐完游轮下船,沿着来黄河岸边一直向东大约1000米,走到彩虹步道上。
下方是人行栈道,上方是车行公路,沿黄一途,山水做伴。
冬日的黄河岸边一个人都没有,天色也更加纯净。总是很喜欢在冬季去海边溜达,还被朋友戏称“很有想法”。
黄河故事主题公园其实就是建在黄河岸边的一个开放式公园,设置有许多打卡地,非常适合拍照。
远眺对岸,与 山西 省 平陆 县隔河相望。
要不是当天风力太强,我想我可以对着这水草丰美、山川秀丽的景色发呆一下午。
几乎每隔一段就设置有一处这样的人造景观。景观本身并不具特色,但当背景变成黄河与山川,质感立刻就不同了。

【三门峡博物馆】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从黄河故事主题公园出来,回到下车处,可以乘接驳车返回 三门峡 博物馆,也可以步行;路程不远,一站的距离,步行大概10分钟左右的时间。
博物馆不大,需要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一下,主要展示的是 三门峡 从仰韶时代起的历史发展进程。 三门峡 博物馆的布展比较简单,虽然是仰韶文化和虢国文化的发源地,但因二者都建有单独的专题博物馆,反而显得市级博物馆有些简陋。
我想即使不热爱历史的人,也不会对“仰韶文化”这几个字感到陌生。作为 中国 分布地域最广的史前文化,由于首次在 三门峡 渑池 县仰韶村被发现,因此被命名为“仰韶文化”.
由于闭馆整修,没能去参观位于 渑池 县的仰韶文化博物馆,也是这次旅途的遗憾之一。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征。
铜蒜头壶,秦人的发明,秦文化的象征。

【陕州故城】“消失了”的千年古城

宝轮寺塔就在 三门峡 博物馆的斜对面,不收门票,也无需预约。该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金大定十七年,由僧人智秀重建。因其塔内回声类似蛤蟆的叫声,俗称“蛤蟆塔”。
从宝塔苑出来,在公园的石凳上歇脚,这里曾是陕州 故城 的土地。历史上有名的甘棠遗爱、假虞灭虢等典故均发生在此,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文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
那位女士的问题仍在我脑中盘旋。当我沐浴在工作日的暖阳中,看着公园中嬉戏休憩的游人,想起那句自豪地“从 西安 到 三门峡 只要50分钟”,还有一座座联通黄河两岸的公路铁路大桥……我们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我想这就是答案。

【庙底沟博物馆】中国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说到庙底沟文化,就不得不提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确切来说应该叫“庙底沟类型”,距今约6000——4800年,是仰韶文化最繁盛的时代,以彩陶为标志性器物,影响力遍及大半个 中国 ,因首先发现于 三门峡 庙底沟而得名。
庙底沟博物馆建立在庙底沟遗址之上,前一站就是庙底沟遗址公园。如果时间足够,建议去公园内转一转。两站步行约3分钟左右。
博物馆免费,但需要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
庙底沟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展示仰韶文化彩陶数量最多,类型最全的史前文化展览;也是我去过最冷清的博物馆,除了一个十几人的团体,我是这个时段唯一的参观者。
贾湖龟甲。裴李岗先民使用的“摇响器”,相当于现在的沙锤。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6件或8件为一组。龟甲旁有一件贾湖骨笛的复制品,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乐器,也是 河南 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有缘在2019年的 河南 博物院、今年的 辽宁 博物馆见过两次。很多时候,许多相隔千里但又有一定文化联结的器物,总会在一定时间再次相遇,这也是都属于旅行的一种浪漫吧。
月牙纹彩陶罐。国家一级文物,腹部绘制有一周月牙纹饰,是庙底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庙底沟遗址第三次发掘出土的唯一一件完整的彩陶罐。
弧线三角纹彩陶盆。弧线三角和圆点纹组合的图案,是庙底沟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的唯一一件完整器物。陶釜灶。由釜和灶两种器具组合而成。上部为釜,下部为灶,很像现在的火锅。
庙底沟遗址发现了20多座陶窑,这是其中一个陶窑窑体的原物。庙底沟出土的彩陶虽多,但完整的却很少,这些白色的部分都是石膏。
陶甑。放置于鼎、釜等上面蒸食物用,是最早的蒸锅。以绳索或皮带系住石球组成流星索,用来捕获野兽。
小口尖底瓶,用来造酒酿酒。
庙底沟彩陶以红底黑彩为主,主要绘彩于曲腹盆、钵和罐,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重复排列,纹饰繁复绚丽。
点击玻璃上的互动装置,可以看到上面纹饰的动态放大版,科技感十足。
庙底沟彩陶最常见的纹饰是花瓣纹,影响范围遍及大半个 中国 ,被称为“庙底沟之花”,很可能与“华夏”的得名有着密切的关系。
玻璃道路底下满是遗址中无法拼凑完整的陶片。
庙底沟博物馆的展品本身并不吸引人,没有独特的造型,更没有靓丽的 光泽 ,但这里的每一器物都仿佛在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从何而来。

【黄河公园】寻访曾经的黄河古渡

黄河公园,名字简单直接,就是一座建在黄河岸边的公园。在 三门峡 的前几天温度适宜,来到黄河公园的当天不但温度骤降,寒风凛冽甚至还夹杂着阵阵细雨,可为了探访曾经的黄河古渡,我还是顶着风雨一路走到了这里。
黄河公园一共有三个门,我选择中门进入。来之前只当这里是一座普通的沿黄公园,没想到却经过精心设计。园区为下沉式,沿着公路逐渐下行就能走到黄河岸边。路上还设置有观景台,这处景观名为“芦荡微雨”。
虽然路上一个游人也没有,整个公园显得空旷又寂静。但这样的景致,配上这样的天气,实在太过应景了。
行走在黄河岸边,很难想象,这样雅致秀美的景观,竟是建立在奔腾豪迈的黄河之上。

会兴古渡位于黄河公园的东部,与对岸的茅津古渡隔河相望。因古代 平陆 属于陕州,故统称为茅津渡。作为黄河三大古渡之一,沟通关中与中原地区的咽喉地带,茅津渡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豫西、晋南物资交流的黄金要道。
每当来到古渡口,仿佛能见到舟船击楫、商贾往来的热闹景象。然而九十年代初,随着 三门峡 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这座千年渡口也同其他黄河渡口一般,逐渐破败废弃,再不复昔日的繁华时光。

旅途很短,思绪却很长。自大禹挥斧劈山成峡,从庙底沟时代到西周焦虢,从崤函古道到沿黄公路,从茅津古渡到 三门峡 大桥。黄河席卷着千年时光滚滚东去,这座南岸的小城,早就在岁月史书中留下了浓重又灿烂的一笔。

河南三门峡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8
  • 海笑0126

    派派币 +18 2023-12-30

    感谢转载,图片精美,表格优化,文字流畅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