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秉笔太监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36 回复:2

[人文通史] 明朝的秉笔太监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rainlxsh

ZxID:3206502


等级: 素材组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5 0


引言:

明朝,一个神奇的时代。

宦官为祸甚烈,但却不像汉、唐宦官那样能有实力撼动至高无上的皇权(行废立、弑君之事),反而成为皇权的牺牲品。

明代很有名气、排得上号的宦官基本上都是揽权干政、欺君蠹国,如明英宗时王振、明武宗时八虎之首"立皇帝"——刘瑾、明熹宗时"阉海第一枭淫"——魏忠贤、明崇祯帝时"煤山上的忠魂"——王承恩。

这些宦官除了是“一般的”太监外,其实还有一个独特的身份——"秉笔太监"。

秉笔太监是明朝特有的宦官名称,其职责是代替皇帝批复奏章,从而为宦官乱政提供了契机。下面就让我们走入明朝,一窥宦官中的“文字工作者”——秉笔太监。


秉笔太监是怎么产生的?

"秉笔太监,官名。明代司礼监制,无定员。参予。"

司礼监是明朝宫廷内官二十四监中的一种,根据职务的不同,分为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这些不同的称呼代表着不同的工作,秉笔太监之名就是从这里化生出来的。

"秉笔"一词,根据考证,意味着具有对事务的裁决权,是执笔以文事服务于君王之意。只不过后来,却有了"柄笔"之意,代表权力。

明朝宰相制度被太祖废除后,从狭义上讲便不再存在所谓的"相权"。明成祖时,内阁官为顾问,是朝廷决策机构,其中的领首官员为首辅,对朝廷大事有"秉笔"裁定之权,以至于有时皇权也受其制约。


按明代制度,内阁只是对国家大事提出票拟意见,以供皇帝参用。皇帝基本上会遵从内阁票拟意见,以朱砂红笔批示后实行,故阁臣权力甚大。

但自成祖后,继位皇帝基本上过于懒散,便有以近侍内臣司礼监太监帮助批红之事。由此,司礼监太监取得代皇帝批红之权。从性质上来讲,司礼监"秉笔"太监正是借此擅权干政,将"秉笔"转为具有权力象征意义的"柄笔"了。

对比其它内侍机构,司礼监不但成为内官二十四衙门中"第一署",司礼秉笔太监"照阁票批朱",其权力之大可想而知。

那么,"秉笔太监"是明朝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根据研究发现,明正统时期太监王振擅权乱政是重要源头。明英宗亲政时,王振在政治上逐步呼风唤雨,施展淫威。这一时期,王振备受皇帝宠信,代皇帝批红之事很有可能发生。只不过,此时还尚未出现"秉笔太监"之名。

继王振后的太监刘瑾更是嚣张跋扈,其完全窃取批红之权而把持朝政,被称为"立皇帝"。但需要明白的是,此时仍然没有"秉笔太监"的称谓。


实际上,最早冠以司礼监秉笔太监者是大宦官冯保。明世宗当政之初还能亲力亲为政事,到了后来则停止早朝,依靠批复奏章来对国家大事做出处理。由于国事繁多,不得不依靠近侍太监帮助处理。为明确责任,在司礼监中选择比较固定的太监帮助批红,因此专职的"秉笔太监"产生了。

由此可见,"秉笔太监"的出现不仅显示了君王贪图享乐而无作为的懒惰形象,同时也让"秉笔太监"承担着职务风险,一旦批红有误或国家机密泄露,会招致杀身之祸。由于有重大责任在身,司礼监太监一时也无重大的作乱行为。

因秉笔太监责任重大,所以不是随便一个太监就能“秉笔”的,能“秉笔”的一般是皇帝亲信的大太监,并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识字、写字水平。按现代教育来讲,也就是双基"读写算"中的"读、写",要求不高。

实际上,明初太祖时期,严格禁止内官干预朝政,也严厉禁止宦官读书写字("内侍毋许识字")。但成祖"靖难之役"之所以成功,宦官在其中做了贡献。因此,成祖以后的历代皇帝对宦官颇为重用、依赖。


明中期始设内书堂,专门以文人教授宦官读书写字。这也是被很多人误认为是秉笔太监等乱政的根源。内书堂学员教材是一些识字、写字的基本启蒙文,如《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及《内令》等。

秉笔太监是如何工作的?

按明朝太监刘若愚《酌中志》记载,关于"秉笔太监"的人数、班守制度、批红程序等方面有详细记录。

关于"秉笔太监"的人数。为确保完成任务,按照分配比例,"秉笔"(批红者)宦官为六七或三四员。实行昼夜班守制度。每班下午3点到5点交接,以"象牙小牌"为交接班的凭据,也是提取文本、接送文件、批红办事的信符。由此可见,要求比较严格。也不是宦官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毕竟是国家大事嘛。关于批红程序。首先,皇帝亲自示范批阅书本后,秉笔太监再照样分工批红,按照正常规定,应该是在皇帝监督下进行。"遵照标本字样"。所谓"阁中标本",即内阁阁臣的票拟意见。正常情况是宦官直接按照票拟朱书,不能随意改动,只是当有笔画错误,才可以略加纠正。以上都是正常情况。当皇帝不再负责监督,而居高临下拥有批红权力的"秉笔太监"禁不住权力、利益的诱惑时,会使用批红决策权把持着朝政事务。


明代中后期,内阁权柄逐步增强,皇权为平衡和掣肘内阁,时常将批红权假借于宦官,以制衡内阁之权。

皇帝唯恐大臣专擅,结党乱政;唯恐官僚士大夫图谋不轨,有害于自己的统治。正是出于这种对官僚士大夫的不信任,皇帝必然依靠所谓的亲信——宦官,即利用宦官去监视内外臣僚,使得宦官成为了维护皇权的有力工具。正如谈迁所说:

"人主深居宫禁,中外悬隔,常疑吏民之怨诅,奸顽之欺悖也。恨无术以笼之。官洞察,耳目密布,不啻神镜。"

这正是明代宦官(尤其是秉笔太监)揽权干政的契机。


由于"批红"权的特殊性,使得外廷阁臣屈服于内廷宦官,如明万历时期权倾一时的张居正也不得不依附、结交大宦官、秉笔太监冯保。

明代嘉庆、隆庆时期,太监冯保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神宗即位,冯保凭借李太后势力夺得了司礼监掌印职位并"又矫遗诏令与阁臣同受顾命"。从此,冯保内侍李太后,外与张居正"联盟",兼总内外,权倾一时。

秉笔太监的政治地位

太监由于与皇帝的特殊关系(近距离接触最高权力),内官一旦成为"秉笔太监",极有可能一步登天,地位日隆。

实际上,秉笔太监为获得政治经济利益,大多兼任他职。其兼职情况与明代内阁兼职相似。自内阁设立后,内阁阁臣只是备顾问,无宰相之职,但后来却兼任六部重要官员,即成了真正的宰相。明代中后期秉笔太监具有非常特殊的权力以及优越的待遇,是宫廷中最为荣耀的宦官,甚至在政治上可以成为顾命大臣,如前述权宦冯保。

但无论秉笔太监如何显耀、尊荣,都只不过是皇权的附属品、派生物。


也正是由于秉笔太监权势的诱惑,宦官之间产生不断的权力斗争和倾轧,而皇帝居中调节——坐山观"虎"斗,从而确保皇权不旁落。也就是说,即便秉笔太监如何如何揽权干政,但就是不能像汉唐时期可以颠覆皇权。

这是明代极端专制的集权体制所决定的——宦官只能是做一个忠实的奴才,在宦官权力膨胀以至威胁皇权时,宦官便成为了捍卫皇权的牺牲品。

明代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它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的集权程度。无论政治制度、军事制度还是法律思想意识方面,都保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保证了皇帝"乾坤独断"。


为维护皇权而设立的锦衣卫和东、西两厂都是相互监视、互相牵制的,以保证皇帝大权独揽。明代皇帝在防范任何机构、任何人的权力过于膨胀以至威胁皇权这一点上,是考虑得相当周密的。正如何乔远所说:

汪直、刘瑾、冯保、魏忠贤之辈虽然专横跋扈,但是"令臣子不得执法,则己亦不敢有所坏乱"。

他们只能打着皇帝的旗号,凭借"皇帝的威灵"才能肆虐一时。

结语:

明朝特有的制度决定了“秉笔太监”虽然权势很大,却也只能做个有权势的奴才,而绝不是做主子。既然是奴才,一旦秉笔太监的权力膨胀到威胁皇权时,就不得不成为皇权牺牲品。明代秉笔太监虽然异于一般的太监,可同样也是要“寄宿在皇权的屋檐下”。




liumeiling

ZxID:3002419


等级: 派派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12-15 0
已审核。
                

zise330530

ZxID:3796792

等级: 热心会员
何解咯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3-12-18 0
感谢楼主的分享了啊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