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上常常有这种段子,在中国职场要混得好,就必须先学会给领导敬酒,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在中国职场是混不下去的,人情世故是咱中国的国粹,就是霍金来了,也得先站起来给领导敬酒。
这话逻辑上肯定有问题,因为就算是瘫在轮椅上的霍金,人家也是玩人情世故的,哥们可是上过爱泼斯坦小岛上的嘉宾,声色犬马什么场面没见过?绝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单纯清白情商低下的科学家,霍老师比寻常中国人玩得花多了,把霍金比喻成道德模范,完全找错了对标人物。 因为我常常要写当代名人传记,看多了资料就发现,人的本性是一样的,哪个国家的人都一样,不要把任何国家、任何个人描绘成白莲花(包括我自己),哪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是阶级的附属品,只要阶级一直存在,谁都免不了卷进人情世故。
但人类根本消灭不了阶级,从古至今都消灭不了。
如果我只是从道德角度分析人情世故,很容易变成中国跟西方互相泼脏水的局面,大家相互泼得又脏又臭还扯不清高低,而且泼脏水就没意思了,道理讲不清了,所以我还是想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这个有趣的话题。
这个世界上各个行业,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人,一种叫规则破坏者Rule breaker、一种叫规则操控者Rule mainpulator、还有一种叫规则跟随者Rule follower。
一般规则破坏者都是特别强大的人,有的人生来就是天才,他们擅长挑战这个行业的传统和权威,能重建行业游戏规则,只要挑战成功,哪怕小有成就,就有可能混成这个行业的小中大佬,当中特别有代表性的是乔布斯和马斯克。
美国这种人特别多,不是说美国人天生就比别人聪明,而是他们站在物质世界的高地,更容易催化天才,他们创业时通常在家里的车库东弄弄西弄弄,创业后又极容易在华尔街融到钱。
其实我相信巴基斯坦的聪明人也很多,但“在车库创业”听起来很平民,其实是只有极高物质基础的国家才会出现的事情,不信你看看哪个中国人是“在车库创业”,中国现在的创业大佬,小时候写作业,都是趴在家里床上当书桌写完的。
有强烈创业倾向的人,很多都是规则破坏者,他们命中注定只能带团队、开公司,不开公司他们心痒难耐,跟人汇报工作不能指挥团队,跟要杀了他一样难受,手里头有钱不做事他们恨不得拿刀捅自己,往死里亏也要创业,撞了南墙跳进黄河也绝不回头。
比如雷军说自己“最落魄时,卡里只有冰冷的40亿,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这个真不是在大众面前装逼,是他发自肺腑的言论,因为他不仅仅追求赚多少钱,内心对创业干大事更无比饥渴,钱财会流动,但影响社会的成就感是不会流动的,成就是会凝固在历史的河流中的。
极端的创业者是打不了卡的,他们那股子闷骚劲,你非摁着他在公司上班,他连董事长都敢顶撞,开会开着开着能跳上会议桌,去揍对面那个他觉得蠢得像猪一样的上级。
Rule breaker比较少见,帅气的人往往不多嘛,我们常常遇到的是Rule mainpulator和Rule follower,说人话就是一种是高级打工人,一种是普通打工人。
全世界的老板都比较凶狠,不狠活不下去,这个没什么大区别,职场文化常常是这两种类别开始的,霍金要不要站起来敬酒,跟这两波人所处的环境有关。
Rule mainpulator常常是公司高管、老板们的代言人,他们熟悉游戏规则,最有代表性的是周受资和唐骏,以及印度人在欧美公司的高管们。
周受资跟我差不多年龄,人生之路跟我完全相反,我是珠三角草莽江湖小老板路线,每年勉强养活公司发工资,周受资则是新加坡顶尖精英高管路线,毕业后就一直在全球大公司任高层,年收入一亿美元。
一般情况下是老板强于高管,但我算是创业人里的底层,就是在街边支个摊卖酱板鸭的那种,而周受资是Rule mainpulator的顶尖人物,打毕业就没创过业,一直在国际上最好的公司任职,干得特别出色。
唐骏则在去微软前创业过三次,三次都没成功,老实上班反而爬到了高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态位,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不合适,周受资和唐骏去创业,大概率翻不出什么水花,而在高管的位置上,他们如鱼得水,因为他们的体质就适合干这个。
就像小孩子一生下来,有的就是勇敢,有的就是柔弱,这些是天生的基因,人各有所长,站在适合自己的位置,就是最好的社会选择,不要强求一定要做老板、做大官。
我还测试过自己,玩《英雄联盟》的时候我就天生擅长玩辅助,特别擅长拉克丝,上单中单打野我就是玩不开,我要是生在乱世,就只适合干谋臣,但估计是最蠢的那种,没活两集就被看不惯的武将当着主公的面,给砍死在会议室桌子上。
印度人体质和基因,就很适合干Rule mainpulator,目前谷歌、微软、百事、摩托罗拉、诺基亚、软银、Adobe、SanDisk、联合利华等国际巨头高管都是印度裔。
说穿了是他们更了解欧美老板的需求,又刚好在学业阶段就有抱团做项目的传统,常常可以抱团击杀华人竞争者。
在欧美世界,华人常常玩不过印度人,其实我们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清华玩不过印度理工,清华毕业后去硅谷混的有两万多人,但就是玩不过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通常人印度理工的能混到清华的上司。
印度理工在全球影响力是不如清华的,但人印度人穷,极度重视工科,一切以实用性为主导,而且印度人多少年服务于欧美人,他们打小用的课本都是英文,虽然喜欢摇头晃脑地说话,带着股浓浓的咖喱味,欧美人祖祖辈辈用他们,从擦皮鞋到管公司,用起来就是亲切。
咱在欧美世界竞争不过他们是正常的,竞争得过才不正常。
华人精英在欧美,常常被印度人逼到码农跟对冲基金两个角落,也有少部分散落在管理岗。
华人精英在欧美世界用不着站起来给领导敬酒,是因为基本被印度人干翻了,码农这种纯技术工种,收入高,又犯不着勾心斗角,好好过自己的营生就行,而且在海外干码农,他没有人才过剩,没有35岁就得被淘汰这码事,能一直干到死,不闹心,特别适合一生求个小安小稳又讨厌社交的人。
华人精英也有部分被逼到玩对冲基金的,因为这是份纯靠业绩说话的岗位,没有“用习惯的奴才”和“按政治正确分配岗位”这两大欧美企业的臭毛病,而且对冲基金很吃天赋,下图这位叫jian wu的哥们就是清华的,没被印度理工压制,第一年干对冲就赚到了385万美元,后面几年陆续赚到了500万、420万、275万、2350万美元。 北京和上海的投行券商,有大量的捞女靠陪人睡觉上位,但对冲基金就没有这回事,这个是睡不出来的,真的靠天分。
有一部分华人精英,他就是不适合国内这种土壤,在国内他无法将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
比如英美能提供的金融岗、码农岗,这个真的适合他们,国内没有这个金融资源让他们起飞,技术岗竞争也过于残酷。
精英的体质也各有不同,有些人就适合在海外做码农跟对冲基金,在国内他可能就奄奄一息振奋不起来。中国人口太多,分流一部分出去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也不是什么坏事,要尊重他们选择,不要相互显摆、相互唾弃。
当然啦,国外这种岗位供应量也相当有限,杀出来已经是人精中的人精,你别读到上面这段就提起箱子往机场冲,再说华人在国外是很容易被封顶的,一般各行各业混到中层就轻易不会让你再往上爬了。
对冲基金真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多少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在这行混不过半年的生命周期,能跑上两三年才说明稳住了,哥们在某一个产品线上跑出来了。
英美的金融产品极其复杂,都已经玩出花来了,金融衍生品的复杂程度超乎常人想象,设计出各种乱七八糟的游戏规则,或者抓原来规则的漏洞从中套利,从中搞钱你还抓不住他,一些中国人天生喜欢玩这个,所以他也只能在英美圈子里混。
这种生态中国大陆还没有出现,但最好有个预防,别把中国二十年后,搞得跟英美一样让金融发展成一头吸食实业的怪兽。
我们平时都混国内网站,只听闻国内女性不太好嫁的情况,其实在海外的华人女性也一样,婚恋市场极其激烈,海外华人女性最想嫁的是金融华男,搞钱快社会地位高人脉广,其次是华人码农,基本盘稳但没金融男那么刺激,高段位的海外渣女,懂得一边找金融男一边养一条码农舔狗当备胎。
由于金融男被人追得太多,把许多海外年轻妹子钓成了翘嘴,海外年轻妹子就常在TIKTOK上玩段子嘲讽金融男,学金融男约会时说话,比如博主AllyWoo就模仿得很好:
“下班也还是挺累的,我们这行market close还是会看大量report,判断市场走势嘛。”
“我们omakase吃点?还是speakeasy喝点?之前跟我们high profile客户常去的whiskey bar也不错的。”
“啊我嘛?我就投行随便做做了,不过我觉得我们这行一个一个MIL(百万)还是蛮正常的。毕竟像我们这种,就只做亚太区大客户的。”
其实金融男也并不全是这么浮夸,很多顶尖级别的华人金融男性格怪异,全身心投入工作,赚了很多钱但常常在感情上被人PUA。
简单来说,部分精英圈层的华人脱离中国大陆经济圈,在海外找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说穿了技术岗居多,管理岗还是蛮少的,不涉及到深层次政治斗争,所以他们不用给领导敬酒。
另外一种就更好理解了,就是极普通的海外华人,大部分其实是英美世界的工具人。
这种人是最爱说“海外生活没有勾心斗角”的,因为他们参与的社会分工太基层,社交面又极窄,根本拿不到勾心斗角的游戏资格。
你要是跑去英美开Uber、送外卖、在工地砸水泥、在超市收银、在餐厅端盘子、开开卡车,这就是典型的工具人,白人都不会特别搭理你,你上了桌子都找不到敬酒的对象。
好一点的有家中餐馆、做做企业技术岗,也很少能深入他们的经济政治生活。
有很多做移民中介的,前些年特别喜欢吹他们那的快乐教育,孩子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这几年资讯发达,皮也被扒了个干净,什么快乐教育?就是弱智教育,在公立学校孩子一把年纪了加减乘除都算不清,天天跟着老墨老黑的娃娃在那鬼混,一个不小心就被拉去吸毒。
上次写英国金融城时,英国人就直言不讳对我讲过,华人极少极少能接触到他们真正的高层框架,所以搞不清楚英美到底是怎么运行的,只能从最基层的表象去猜测英美。
目前在美国的华人,能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的,仅占8.2%,从事管理工作的,仅占5.1%,绝大部分还是基层工具人,离有资格让参议员写介绍信这个阶层还差十万八千里。
跑去欧美也没什么不对,那边有先发优势和汇率优势,同样做蓝领和小生意、码农什么的,还是可以找到自己的舒适区,这就凭各人喜好了,谈不上对错,还能帮忙消化部分国力的就业压力。
讲完海外,也得讲讲国内。
首先我们要正视一个问题,国内是不是不会给领导敬酒,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肯定不是。
我在中国职场混了15年,我这种铁憨憨就从不给领导敬酒,照样从流水线工人混到了电商总监,后来我自己开公司,我也从不让同事给我敬酒。
我们聚会不仅不敬酒,常常连酒都不喝,同事们个个喝椰汁,个个喝得又白又嫩。
你好好工作就行了,你敬个毛线酒,人第一重要的是自我能力,其次才是跟领导的关系什么的。
你要有能力,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谁会因为你没敬酒私下记仇?谁会你敬了酒就高看你一眼?也太小瞧领导的心胸和格局了。
你真以为和绅是靠拍马屁拍上去的?人和绅熟练掌握满蒙藏汉四门语言,你怎么就下不了这种苦功夫?就只会盯着人家会拍乾隆马屁。
说穿了是你自己心态有问题,以为别人的成功都是捡来的,你没成功是你屈才了。
这是一种怨妇心理,该治得治。
只有极特殊的情况,才会出现敬酒关乎职业生涯的事情,酒桌上的事情,说白了就是个润滑剂,工作中有情绪的处理一下,有不方便沟通的了解一下,小酌一杯化恩怨而已,别把这事拔得太高,真正的大事,上酒桌前早谈得差不多了,甚至还是在茶馆谈的,上酒桌后只是助个兴而已。
所以动不动说霍金来中国,也得先学会站起来给领导敬酒,那是分不清生活的本质,也不熟悉海外生活,自己臆想出来的美好世界。
中国有一些很独特的东西,是中国从上古时期的山川河流,影响到我们的经济文化形成的,英美也有一些很独特的东西,是英美从上古时期的山川河流,影响到他们的经济文化形成的,各个国家也许有一些区别,但人的本质是一样的。
人的本质,就是经济动物,在适应不同的经济社会,只有适不适应,没有高不高低,所以既不要看贬自己,也不要拔高别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