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现就是晚期,生存率极低!胰腺癌为什么这么可怕?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2 回复:0

[趣味科普] 一发现就是晚期,生存率极低!胰腺癌为什么这么可怕?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陌峥

ZxID:6991100


配偶: 黑白纪
开摆。9.28广播剧,1.2求书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1-03 0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因胰腺癌逝世,享年 60 岁。大家痛惜和哀悼之余,也深感胰腺癌的凶险。

胰腺癌素有“癌中之王”之称,生存率极低,预后差,严重威胁着公众健康。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胰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 1.5~2:1。

想要改变目前这种不乐观的现状,当然需要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但作为普通老百姓也要主动加强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胰腺癌的认知,从而更好的防控胰腺癌。


长在胰腺的肿瘤就是胰腺癌?

说到胰腺癌,我们要明白不是长在胰腺的肿瘤就一定是胰腺癌。

胰腺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胰腺的恶性肿瘤(癌症),很多人会想当然认为长在胰腺的肿瘤肯定都是胰腺癌。但其实暂不论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即便是发生在胰腺的恶性肿瘤也未必都是胰腺癌。

我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是指来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原发胰腺的肿瘤还有一类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源于胰腺多能神经内分泌干细胞的一类肿瘤,原苹果CEO乔布斯得的其实不是胰腺癌,而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两者无论是生物学特性(“脾气性格”)还是治疗和预后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决不能混为一谈。


胰腺癌为什么是“癌中之王”?

癌症有那么多种,为什么胰腺癌会被称为“癌中之王”呢?理由主要有三点:

1、恶性度高,生存率低

胰腺癌是高度恶性的肿瘤,发病凶险,侵袭性强,进展迅速,容易扩散转移,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效果都很不理想,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复发率或转移发生率高,总体5年生存率不到 15%,而晚期更是连 5% 都不到。患者诊断后的生存期总体很短,未接受任何治疗的胰腺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往往仅约 4~6 个月,多数病人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

2、起病隐匿,难早发现

胰腺癌之所以可怕,除了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难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的关键,但胰腺在腹膜后的位置,位置隐藏在很深处,而且周围被其他多个器官组织包绕,很难被目前常见的检查方法检查发现,早期也常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属中晚期。

3、晚期难治,预后极差

胰腺癌早期病例少,而晚期治疗手段又很有限,治疗效果不好。虽然近年来,胰腺癌诊疗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仍然远不够理想。


哪些人群容易得胰腺癌?

和大多数癌症一样,目前为止,胰腺癌的确切病因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了和胰腺癌发病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其中就包括:吸烟。

说到吸烟,很多人只想到与肺癌相关,其实吸烟和很多癌症相关,吸烟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吸烟导致的胰腺癌占 20%~30%,而戒烟可以降低得胰腺癌的风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被动吸烟同样增加胰腺癌的发生风险。

除了长期吸烟之外,胰腺癌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过量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体重指数超标(肥胖)、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遗传易感性因素(家族史)、慢性胰腺炎史、胆囊切除史、职业因素等。

年龄也是多数恶性肿瘤的天然高危因素,大多数胰腺癌发生在 40 岁特别是 55 岁以后。另外,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似乎要高于普通人群,但两者之间是否明确相关,还没有明确结论。


如何预防胰腺癌?

要预防一种疾病首先得知道它发生的病因,但由于确切的病因不明,胰腺癌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不过针对胰腺癌的一些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可采取一些措施尽可能降低发病风险,比如:戒烟,远离二手烟,控酒,尽量做到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饮食,要避免高脂高热量饮食,坚持运动,提倡户外有氧活动,控制体重,避免超重肥胖。

另外,对胰腺的一些良性病变,比如胰管结石、导管内黏液乳头状瘤和囊性腺瘤等应及时就医诊治;慢性胰腺炎和糖尿病也要及时诊治和监控。


如何尽可能早期发现胰腺癌?

在病因没有完全弄清楚之前,以上所说的“预防”措施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降低风险,目前来说,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尤为重要。但前面说过,由于胰腺癌位置较深,位于腹膜后的位置,胰腺癌在早期没有特异的表现,胰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也并不是说我们就无所作为,只能听天由命。只要重视,还是可以尽最大可能早发现早诊断从而早治疗。那该如何做呢?

①一方面,高危人群要主动进行筛查。

对胰腺癌高危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建议每年一次抽血查 CA199、CA125、CEA 等肿瘤标志物,并结合腹部 CT 或磁共振检查,有时也可考虑配合B超检查。发现异常视情况定期随访复查或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高危人群指:40 岁以上(特别是 50 岁以上),有胰腺癌家族史或已证实携带胰腺癌易感基因者,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者,长期吸烟和饮酒的人,有高脂高蛋白饮食习惯的人,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主胰管型黏液乳头状瘤、黏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等患者有血清 CA199 升高。

②另一方面,不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得了胰腺癌会有什么征兆提示我们吗?前面说过,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而且没有特异性,首发症状取决于肿瘤部位和范围,比如胰头癌早期就可能出现梗阻性黄疸的表现,而早期胰体尾部肿瘤则一般没有黄疸的表现。

胰腺癌早期的一些症状往往容易混淆为一般的胃肠疾病,需要我们足够警惕,提高识别能力,可能的临床表现包括:

上腹部不适或隐痛是常见的首发症状;

消化道症状(厌食、恶心、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腹泻特别是油花样脂肪泻等);

黄疸,可伴皮肤瘙痒、深茶色尿和陶土样便等;

多数胰腺癌患者在初期就可能有消瘦、乏力、体重减轻等;

部分患者可伴低热或有血糖异常。

总的来说,对于生存率极低的胰腺癌来说,越早发现,生机越大。胰腺癌的早期识别和诊断,除了需要患者自己足够重视,还需要初次接诊的医生提高警惕,尽可能减少漏诊和误诊。


转自:科普中国

——————————————————————————————————————————

感想:胰腺癌一直有听说,真的是危险性极大的。胰腺癌不好发现也造成了死亡率高,还是还是日常需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有不舒服还是得去医院看看,每年的体检也是必须的,我们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33
  • 风霁。

    派派币 +33 2023-11-04

    趣味科普主持人奖励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