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现在可以为自己的未来或你的孩子投资,你会把时间和精力投资在哪里呢?
在千禧一代中,有个调查“生活中,你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超过80%的人回答说是要有钱,还有50%的人说另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要出名。
我们总是被灌输,要投入工作,要加倍努力,要成就更多。我们被告诉,只有做到这些,才有好日子,还算成功。但真的是这样吗?做到这些真的能保持幸福、健康吗?
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从头到尾,纵观人的一生,来看看究竟什么让人们保持快乐和健康?
真的有!!!
哈佛大学进行的一项关于成人发展的研究,应该是史上最漫长的“幸福人生”跟踪研究。它在近80年的时间里,跟踪研究了724个人的一生,年复一年,了解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健康状况,试图寻找“幸福”的诀窍。
什么样的人最幸福呢?研究结果颠覆想象,但又十足的温暖和令人振奋。今天的文章,就来深度剖析下这个研究,无论是育儿,还是爱自己,都能给你很大的启发和力量,不要错过哦!
01
史上最漫长的“幸福人生”研究
“从一开始,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成功的前提条件。”
乔治·维兰特(George Vaillant)如是说。他是哈佛成人发展研究的第三任主持者。从1972年到2004年,整整32年间,他为这项研究找资金,整理资料。
退休后,他把这项研究的总结成书,也就是《Triumphs of Experience: The Men of the Harvard Grant Study》,翻译到国内,书名有点鸡汤,叫《那些比拼命努力更重要的事》。
这项研究始于1938年,迄今已经近80年,花费超过两千万美元。如今,这项研究已经被交到第四任主持者,精神病学家罗伯特·瓦尔丁格(Robert Waldinger)手中。
最早的研究对象是268个哈佛本科生,此后又并入了456个来自波士顿贫民区的、平均智商大概95左右的青少年。追踪哈佛生的格兰特研究,加上追踪穷小子的格鲁克研究,总称为哈佛成人发展研究。
这724个人里,许多已经逝去,人生可以“盖棺论定”。不过,他们的妻子、儿女又陆续加入了研究。
这是为了破解“幸福人生”“成功诀窍”之谜而做的,史上最漫长的跟踪研究。
研究者们发现,哈佛人与穷小子身上总结出的“成功诀窍”其实并无区别,无论你出身哪个阶层,无论你的人生开局是抽中彩票,还是一塌涂地,有些诀窍是适于每个人的。
穷小子跟哈佛人真正的最大区别是,穷小子会问“为啥你们还在研究我?我的人生平平无奇啊。”
而哈佛人从不问这个问题。
到底什么是美好人生?说到“美好人生”,你会想到什么?
绝大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金钱、名望和成就。
不是说这些不重要。拿金钱来说,富人往往比穷人长寿,也更容易幸福快乐(虽然富到一定程度后,幸福曲线就走平了)。明智地使用财富,人就可以拥有更多自由更多选择。
哈佛成人发展项目并没有把幸福视为不食人间烟火的飘渺感觉,在定义完美人生时,金钱正是“成就指标”之一。
以下就是哈佛认定的“人生赢家十项指标”,主要评定人的晚年成就:
关于事业、声望和金钱,两项——
①60岁之前入选《美国名人录》,得1分。
②收入在受研究对象里排名前20%,得1分。
关于长寿和身心健康,四项——
①心理压力小,具体来说,就是既不需要频繁进行心理治疗,也不需要服用缓解精神痛苦的药物。
④65岁~80岁之间,工作状态良好,能从情感和业余爱好里找到幸福。
⑤75岁时仍然可以身体健康地做许多事。
⑥80岁时不会酗酒、抑郁、长期焦虑,同时自认为健康快乐。
关于人际关系,四项——
⑦达到人生里的“传承”阶段,不仅能关爱并帮助自己的子孙后代,还能关照到其他青少年和年轻后辈。
⑧60~85岁之间的大部分时间里,拥有夫妻双方均感幸福的婚姻。
⑨60~75岁之间,与子女关系亲厚。
⑩60~75岁之间,除了妻子儿女外,还拥有其他良好的社会联系(知己、前同事、球友、牌友等)。
以上10项指标在受研究对象里排名前25%的,每项得1分。达不到前25%,或者在某项指标评定之前就已去世,则记0分。
最后有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总分大于等于4分,哈佛研究者把这群人定义为“十项全能”的人生赢家。
下一步,就是研究这些人是怎么赢的。
先剧透一下——
①最好有童年温暖。
②要找到爱,要以接纳爱的方式来行事。
③千万不要酗酒。
童年有温暖是好的,但童年不会决定你的一生
在研究的最开始,哈佛研究者们真的没想熬鸡汤。
到底哪些早年因素会影响晚年的幸福安康?
第一批哈佛研究者猜了6条因素,分别是:是否善于社交、是否体态匀称又有肌肉(所谓的“中胚层体型”[mesomorphy])、身材是否倒三角、耐力如何(跑步机上测得)、家庭出身是否富裕、是否擅长运动。
后面的哈佛研究者又猜了7条:家庭社会阶层(上层或蓝领)、母亲学历、父亲学历、家族中有无酗酒史、家族中有无抑郁症史、祖父与父亲是否长寿、童年时性格好坏。
这些都是研究者寄予厚望的影响因素,比如家庭阶层——即使同样身为哈佛生,出身的阶层也可以悬殊。
出身上层的哈佛生家里,往往有车、有佣人、有多套房,按现在的美元价值算,每个家庭成员年收入达到22.5万美元。而出身下层的哈佛生,则往往靠助学金和半工半读来支付学费,每个家庭成员年收入为5200美元。
然而,这13条早年因素里,有9条跟晚年总分不相关,3条“相关”,仅有1条和晚年总分“显著相关”。
与晚年相关的3条,分别是家庭出身富裕、童年时性格好、耐力佳。13条里唯一“与晚年显著相关”的1条,是擅长运动。
总而言之,“四肢发达”很重要!相比起来,是否含着金汤匙出生,反而不是影响最大的决定性因素。
在那以后,研究者才开始注意“人际关系”这个方向。在将“童年是否温暖”纳入分析后,四项和晚年总分“显著相关”的因素出现了。
童年是否温馨?显著影响十项指标总分。
大学时的整体状态——能不能正常应对问题,能不能与人正常交往,会不会特别不合群,有没有明显的情绪波动?显著影响十项指标总分。
20~35岁之间面对逆境的心理应对机制是否成熟?最差的应对机制是精神病型防御,比如对外界事实的强烈否认和扭曲。好一点的是不成熟的应对机制,比如多疑病、被动攻击。再好一点是普通的应对机制,比如压抑,情感隔离。最好的是成熟的应对机制,包括利他主义、幽默、坚定的自制等。采取怎样的应对机制,显著影响十项指标总分。
30~47岁之间人际关系如何?有没有相伴超过十年的伴侣?和原生家庭关系好吗?跟子女关系好吗?有好朋友吗?显著影响十项指标总分。
这四项人际关系因素不仅显著影响成为人生赢家的概率,而且彼此极其相关,说明这四项并非独立变化。
研究者总结说,这四项的共性就在于——形成并维持良好关系的能力。
良好关系不仅限于爱情,还有友情、亲情……良好温暖的关系就像安全网,这样的关系越多,一个人身边就像有着越多层保护网。即使在攀登途中失足摔落,这一层层网也会一次次承托住他,他可以在网中养伤休整,然后再度出发,继续攀登。
而温馨有爱的童年,正是许多人最初的安全网。
在哈佛研究里,还出现了这样的数据——
* 来自温馨家庭的人,年均工资比来自不和睦家庭的人高出66000美元。(按2009年美元价值来算)
* 受母亲关爱的人,年均工资比不受母亲关爱的人高出87000美元。
* 年少时与兄弟姐妹关系良好的人,年均工资比与兄弟姐妹关系不好的人高出51000美元。
* 有着最好童年的受研究对象里,一半达到了“最佳成人发展”。童年最坏的人里,只有八分之一达到同样的最佳发展水平。
假如你幼年得到过爱与温情(不一定来自父母),长大后就更容易交到朋友,也更容易建立稳固的亲密关系。你的处事和应对,也更容易让别人选择靠近你而非疏远你,于是你就更容易事业成功,得到高薪——研究者承认,这结论听起来有点“责备受害者”,毕竟没有人自愿选择在幼小时就经历风霜。
然而,用乔治·维兰特的原话说,“残酷的现实是,吃饱肚子(包括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的人更能为别人着想,遭受饥饿(包括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之苦的人更容易采取自我保护的策略,更容易在受到伤害时发动攻击。”
温暖的童年就像一剂疫苗,可以保护你在成长过程里免受许多疾病的侵袭。
但童年糟糕的人,也有翻身的机会。
长大成人意味着一件事,你可以学着去爱他人,学着去信任他人。
你可以自己织网。
绝对不要酗酒(酗酒是不幸的起因,而非结果)
人人都知道酗酒不好。但哈佛成人发展研究第一次明确指出,酗酒是生活里问题和不幸的起因,而非结果。
往往是酗酒先出现,然后才出现了失业、离婚和穷困潦倒。
而不是悲剧先发生,然后人们才开始酗酒。
偶尔社交饮酒是正常的,然而,一旦常常在压力和沮丧下饮酒,每天都想喝酒,越来越迫不及待想喝到今天第一杯酒,喝酒喝到失去意识或者失去记忆,酒醒后会后悔一些自己酒醉时的言行,开始对喝酒这件事有点罪恶感,家人或亲近的朋友开始表达对你喝酒的担忧,你开始偷偷背着家人喝酒,尝试过戒酒,喝不到酒时有难受的戒断反应……这些症状如果符合好几条,就不属于正常饮酒,而属于酗酒了。
一个开始酗酒的人,很快会被酒精改变的面目全非,他的性格变得神经质、好斗、反社会,他的判断力严重下降,于是参与更多的高风险行为(比如赌博斗殴),放纵自己对其他东西上瘾(比如吸烟)。
最终,酗酒者的身心受到酒精的严重伤害,他的事业、财务、人际关系都急速恶化,他周遭的家人也会因此变得不幸。
在哈佛长久的跟踪研究中,一次次地出现这样的模式—— 一个人先酗酒,然后变得反社会。一个人先酗酒,然后变得抑郁。不是先抑郁,然后为了缓解抑郁而去酗酒。而是开始酗酒导致了抑郁!
许多酗酒者本来的心理状况和非酗酒者并没有显著差别,然而,一旦开始酗酒,他的人生之旅就开始脱轨。
是什么导致了酗酒呢?
①遗传因素。
家族成员有酗酒史的话,本人成为酗酒者的可能就会翻倍。
另外,基因也会导致“天生能喝”,而善饮者变成酗酒的机会也更大。比别人能喝下更多的酒而不会宿醉、呕吐,不一定是好事。
②文化习俗容忍儿童和少年饮酒。
研究显示,如果周遭环境不反对儿童和少年喝到醉酒,甚至会鼓励这种行为或者以此为乐,就更容易培养出酗酒者。爱尔兰就是这样的情况。
如果周遭环境允许青少年有节制地喝点低度酒,但谴责醉酒,就不容易培养出酗酒者。意大利就是这样的情况。
哈佛研究里,在排除了其他因素干扰后,爱尔兰裔比意大利裔更容易变成酗酒者。
研究者提出,应该把酗酒看做一种需要治疗的慢性疾病。就像糖尿病一样,酗酒往往与一个人的性格无关。就像糖尿病一样,酗酒受基因影响。就像糖尿病一样,酗酒不会自动改善,需要长期治疗,而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就能大大改善自己的人生。
我觉得,酗酒不仅仅是一种疾病,它还是一种“刺”。身上长出的“刺”,不但令你自己痛苦,还会划破你周围的安全网。
酗酒导致离婚,即使伴侣没有离开,婚姻也往往不幸。酗酒导致易怒和反社会行为,这会驱逐身边的朋友,让身边的支持变得越来越少。
安全网一张张被划破,于是,当酗酒者坠落时,就没有可以承接住他的网。一次失足,别人掉落一两米,酗酒者可能就直坠数十米,甚至落入难以爬出的深渊。
除了酗酒,还有一些其他的刺,比如遗传的精神疾病,比如毫无温情的童年……
有些刺,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但酗酒不同。
只要你在成年后,遇到低谷时不借酒浇愁。只要你在有酗酒的兆头时,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和戒酒治疗。你就有希望拔掉自己身上这根刺。
哈佛成人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是,人是可以终身成长的。
即使是在中年时仍然苦闷的人,也可能拥有十分幸福的晚年。
促使每个人成长的动力不同,每个人的成长方式也都不同。相同的一点是,每段人生里,都经历过痛苦和挣扎。
来源丨养个智人(id:yanggezhiren)
===================================
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一生很短,一生也很漫长。时间会慢慢治愈曾受过的伤。但曾经得到的爱,却不会在时间里褪色,而是能持续照亮一个人的一生,加油陌生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