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乐器——马头琴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35 回复:1

[物品器具] 蒙古族乐器——马头琴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久川颯

ZxID:18438013


配偶: 久川凪
番外不补❌完结请+1通知❗️求书请到寻书求文版块发帖❤️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9-14 0
马头琴




中文名马头琴别    名潮尔乐器类型弦乐器起源民族蒙古族







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为怀念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此得名。
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背景介绍



马头琴,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可知,马头琴原来也有龙首。此早在《元史》卷71《礼乐志》有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据岩画和有些历史资料中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
当前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勺形胡琴当时最长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鸣箱比较小,声音也就小多了。至今蒙古国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
当时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鳄鱼头、鳖甲或龙头等,此外还有人说,这种琴的琴头有呈猴头或玛特尔头的形状。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据有关学者考证,马头琴一名大约得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纪初,琴首是由龙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头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琴类,如:皮胡、锹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当时的流行乐器。元朝时期随着宫廷生活的逐渐富裕宫廷内有专门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员,马头琴也就慢慢地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叫法。
除内蒙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乐器起源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载,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
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民间艺人和牧民们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从山林狩猎文化时期至草原游牧文化初期,蒙古人所使用的乐器,不是马头琴,而是火必思、托布秀尔等弹拨乐器且多用于娱乐性歌舞与舞曲伴奏。从《蒙古秘史》、《元史》中的记载来看,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时期,蒙古民族乐器尚以弹拨乐器为主,元代的蒙古军人和牧民,善弹火必思,喜跳集体踏歌。
当草原游牧音乐迅猛发展之后马头琴这件拉弦乐器便脱胎而出,得到广泛普及,并且最终取代弹拨乐器的地位,成为蒙古民族最具草原特色的民间乐器。显然,拉弦乐器取代弹拨乐器,火必思逐渐衰退,马头琴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蒙古乐器的主角。
马头琴是适合演奏蒙古古代长调的最好的乐器,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如: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的牧歌等。与此相关,元代的蒙古民族乐器总体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仅是用于舞蹈和歌曲伴奏,而且还产生了纯器乐曲,诸如《海青拿天鹅》《白翎雀》等,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
到十八世纪初,马头琴的外观及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马头琴琴体的革新,马头琴的演奏技巧也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涌现出不少民间说唱演奏家。


乐器传说

传说,马头琴最早是由察哈尔草原一个叫苏和的小牧童做成的。苏和是由奶奶抚养大的,婆孙俩靠着二十多只羊过日子。苏和每天出去放羊,早晚帮助奶奶做饭。十七岁的苏和已经长得完全像个大人了。他有着非凡的歌唱天才,邻近的牧民都很愿意听他歌唱。
一天,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越来越黑。可是苏和还没有回来。就在人们十分焦急的时候,苏和抱着一个毛茸茸的小东西走进蒙古包来。人们一看,原来是匹刚出生的小马驹。苏和看着大伙惊异的眼光,对大家说:“在我回来的道上,碰上了这个小家伙,躺在地上直动弹。我一看没人收拾它,怕它到了黑夜被狼吃了,就把它抱回来啦。”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小白马在苏和的精心照管下长大了。它浑身雪白,又美丽又健壮,人见人爱,苏和更是爱得不得了。一天夜里,苏和从睡梦中被急促的马嘶声惊醒。他想起小白马,便急忙爬起来出门一看,只见一只大灰狼被小白马挡在羊圈外面。苏和赶走了大灰狼,一看小白马浑身汗淋淋的,知道大灰狼一定来了很久了,多亏了小白马,替他保护了羊群。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白马汗湿的身子对它说:“小白马呀!多亏你了。”
一年春天,草原上传来了消息说,王爷要在喇嘛庙举行赛马大会,因为王爷的女儿要选一个最好的骑手做她的丈夫,谁要得了头名,王爷就把女儿嫁给谁。苏和也听到了这个消息,邻近的朋友便鼓动他,让他领着小白马去参加比赛。于是,苏和牵着心爱的小白马出发了。赛马开始了,许多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扬起了皮鞭,纵马狂奔。到终点的时候,苏和的小白马跑到最前面。王爷下令:“叫骑白马的上台来!”等苏和走上看台,王爷一看,跑第一名的原来是个穷牧民。
他便改口不提招亲的事,无理地说:“我给你三个大元宝,把马给我留下,赶快回去吧!”“我是来赛马的,不是来卖马的呀。”苏和一听王爷的话,顿时气恼起来。我能出卖小白马吗?他这样想着,不假思索地说出了那两句话。
“你一个穷牧民竟敢反抗王爷吗?来人哪,把这个贱骨头给我狠狠地打一顿。”不等王爷说完,打手们便动起手来。苏和被打得昏迷不醒,还被扔在看台底下。王爷夺去了小白马威风凛凛地回府去了。苏和被亲友们救回家去,在奶奶细心照护下,休养了几天,身体渐渐恢复过来。一天晚上,苏和正要睡下,忽然听见门响。问了一声:“谁?”但没有人回答。门还是碰碰地直响。
奶奶推门一看:“啊,原来是小白马!”这一声惊叫使苏和忙着跑了出来。他一看,果真是小白马回来了。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箭,跑得汗水直流。苏和咬紧牙,忍住内心的痛楚,拔掉了马身上的箭。血从伤口处像喷泉一样流出来。马因伤势过重,第二天便死去了。
原来,王爷因为自己得到了一匹好马,心里非常高兴,便选了吉日良辰,摆了酒席,邀请亲友举行庆贺。他想在人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好马,叫武士们把马牵过来,想表演一番。
王爷刚跨上马背,还没有坐稳,那白马猛地一踹,便把他一头摔了下来。白马用力摆脱了粗绳,冲过人群飞跑而去。王爷爬起来大喊大叫:“快捉住它,捉不住就射死它!”箭手们的箭像急雨一般飞向白马。白马虽然身上中了几箭,但还是跑回了家,死在它最亲爱的主人面前了。
白马的死,给苏和带来了更大的悲愤,他几夜不能入睡。一天夜里,苏和在梦里看见白马活了。他抚摸它,它也靠近他的身旁,同时轻轻地对他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开你,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苏和醒来以后,就按照小白马的话,用它的骨头、筋和尾做成了一只琴。
每当他拉起琴来,他就会想起对王爷的仇恨;每当他回忆起乘马疾驰时的兴奋心情,琴声就会变得更加美妙动听。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草原上牧民的安慰,他们一听到这美妙的琴声,便会忘掉一天的疲劳,久久不愿离去。



文化传承



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大规模移民,将马头琴在内的蒙古文化传到了欧洲,俄罗斯也就有了马头琴,并受到人们的欢迎。经过多年的传承,马头琴也随着时代发展,进行了多项改革。在二十一世纪初马头琴演奏的形式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从以前呆板的演奏变成了视觉表型的艺术。
经过多年的改良渐渐形成了一套完美演奏形式。而随后有许多马头琴演奏员渐渐模仿变为站立演奏,使得马头琴的流传更为广泛。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4月,蒙古族马头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布林为蒙古马头琴继承人。


乐器造型



马头琴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呈正梯形,也有极个别的做成六方形或八方形,琴箱框板多使用色木、榆木、花梨木、红木或桑木等硬杂木制成,上下两框板的中央开有装入琴杆的通孔,左右侧板上分别开有出音孔,琴箱正背两面蒙以马皮、牛皮或羊皮,皮面上彩绘民族图案为饰,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木板的。琴头、琴杆多用一整块色木、花梨木、红木或松木制作。琴头呈方柱形,顶端向前弯曲,造型为雕刻精细的马头,既有奔马的马头,也有立马的马头,有的是在琴杆上端直接雕出,也有的是雕好以后粘上去的。弦槽后开,多有槽盖,两侧横置两个弦轴(左右各一)。
弦轴又称把子,采用黄杨木或琴杆木料制作,轴杆为圆锥体,轴柄呈圆锥形、八方形、瓜棱形或扁耳形,圆锥形轴柄外表刻有直条瓣纹,便于拧转,有的轴顶为圆球形。琴杆为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上端设有山口,下端装入琴箱上下框板的通孔中。皮面中央置木制桥形琴码,张两条马尾弦,两弦分别用140根(里弦)和160根(外弦)左右长马尾合成,两端用细丝弦结住,上端缠于弦轴,下端系于琴底的尾柱上。琴弓用藤条或木料制作弓杆,两端拴以马尾为弓毛。
传统的马头琴,多为马头琴手就地取材、自制自用,故用料和规格尺寸很不一致。通常分为大、小两种,分别适用于室外或室内演奏。大者,琴体全长100厘米~120厘米,琴箱长26厘米~30厘米、下宽22厘米~28厘米,宜室外演奏使用;小者,琴体全长70厘米左右,琴箱长20厘米、下宽18厘米左右,宜室内演奏使用。马头琴是属于指板类型的拉弦乐器,不设千斤,从山口到琴马的一段琴弦为有效弦长。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琴箱的面、背两面都蒙皮膜,这和一般拉弦乐器只正面(筒前口)蒙皮、背面(筒后口)设音窗或呈开口式是不同的。用马尾弓摩擦马尾弦,发出的声音甘美、浑厚、悠扬、动听,这在中外拉弦乐器中都是极为独特的。

演奏方法



坐姿:演奏马头琴时,通常采取坐姿,将琴箱夹于两腿中间,琴杆偏向左侧。
指法:左手虎口自然张开,拇指微扶琴杆,在低把位上,用食指、中指的指甲根部顶弦,无名指、小指采用指尖顶弦,小指在演奏中非常重要,它常从外弦下面伸进去顶里弦;在高把位上,由于音位距离很小,各指都以指尖按弦。右手执弓时,以虎口夹住弓柄,食指、中指放在弓杆上,无名指和小指控制弓毛。
运弓运弓中,弓毛和琴弦要保持直角状态。马头琴的定弦有多种,因较细的琴弦张在里弦,较粗的弦张在外弦,所以常以反四度关系定弦为g、c1,有时也以正四度关系定弦为d1、a,正五度关系定弦为d1、g。拉奏方法也与其它拉弦乐器不同,琴弓的弓毛不夹在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擦奏,所以它具有独特的音色,柔和、浑厚而深沉,拉奏起来,特别洪阔、低沉而豪放,富有草原风味。
右手弓法有长弓、半弓、短弓、跳弓、连弓、连跳弓、顿弓、打弓、击弓、碎弓和抖弓等,左手指法有弹音、挑音、颤音、打音、滑音、双音、拨弦、揉弦和泛音等技巧,许多装饰音都是由小指奏出的。马头琴的演奏特点是以指甲从弦侧触弦发音,所以音色清晰、明亮,宜于奏出丰富的泛音,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








鉴别方法



马头琴的木料是色木(枫木,也叫五角枫),不管是再好的马头琴,她的主要木料是色木。但色木分很多种,常用的马头琴木料有四种:南方普通色木,东北普通色木及东北花色木。南方色木(普通色木和花色木)因成长速度快而木质软,但白净。用它做的琴外观比较白(没有着色的部分)但音质不是很理想,高档马头琴不选用南方料。
北方色木(普通色木和花色木),一般生长时间为几百年(直径45cm以上,有的达到80cm)在严寒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坚硬的木质,但恶劣气候使年轮或颜色有了不一致的特点。用它做的马头琴音色悠远浑厚,尤其东北花色木做的马头琴外观漂亮为马头琴之珍品。花色木(也叫虎皮纹色木)是做乐器的高档木料,尤其东北花色木是做马头琴的最好木料,用它做的马头琴表面有立体感,极为高贵。但他对音质没有直接影响。
所以木料角度首选是东北色木,再就是南方色木,如今市场因色木(乐器专用料)的涨价,出现了很多花木或其他木料做的马头琴,这种琴从用料角度说不算正规的马头琴。马头琴不是谁都能做的,她有着蒙古族的独特风格,所以蒙古人做的马头琴才是正宗的马头琴,如今旅游点或一些场所出现有着类似玉雕形状马头的马头琴,虽然外观是马头,但绝对不是真正马头琴的外观。工艺精细度也有很大差异。尤其网上销售的马头琴没有高清晰大图片效果的马头琴绝对不能买。
不能买经销的,必须了解做琴师的情况,产量和信誉度。经销中间必有利(尤其是网上),越便宜越不能买,真正马头琴的材料和工艺不会太低廉。马头琴的指板通常是红木或乌木做的,乌木的档次较高,用其他木料做的均属非正规。面板为桐木或白松(鱼鳞松)。
共鸣箱的背板,一些厂家为了盈利把马头琴共鸣箱的背板用胶合板代替或整个共鸣箱洋胶合板做,鉴别这种琴的办法是从面板孔看共鸣箱的里面结构。胶合板做的共鸣箱背板里面有贴层,很容易识别。



乐器收藏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中,珍藏有马头琴多件。其中有一支来自东蒙民间的马头琴,系用当地所产的松木制作,琴箱正梯形,箱长29厘米、上宽23厘米、下宽26厘米、厚9厘米,正、背两面蒙以马皮,背面皮面中央开有一个金钱眼状出音孔,孔径7.8厘米。琴头琴杆用一根柴木制成,全长108厘米。琴头长方柱形体,顶端雕以马头为饰,弦槽后开,槽长10厘米、宽1.5厘米,两侧各置一个弦轴。弦轴色木制,呈八方形锥状体,轴长12.8厘米,轴顶圆球形。琴杆呈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上端雕有龙面装饰,下端插入琴箱通孔中。
皮面中央置木制桥形琴马。张两束黑色马尾弦,两弦由龙面鼻孔中穿出,系于琴底尾柱上。琴弓的弓杆木制,两端拴以一束黑色马尾为弓毛,弓长76厘米。此琴制作精细,琴箱四框外表雕刻出民族图案花纹,通体髹以深棕色漆,马头、轴顶涂黑色漆,琴头和琴箱正背两面油漆彩绘云头、花卉和富有民族风格的图案纹饰,古色古香,雅致大方。此琴原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藏品。已被载入大型画册《中国乐器图鉴》中。在这个博物馆里,还珍藏有两件蒙古国制作的马头琴,其中一支共鸣箱呈正梯形,箱框用四块硬木板拼粘而成,两侧板上开有音窗,琴箱长33厘米、上宽22厘米、下宽31厘米、厚10厘米,正面蒙以马皮,背面蒙以薄木板。琴头、琴杆用一块松木制作,全长108厘米。上端雕刻向前弯曲的马头,弦槽后开,两侧各置一轴。
弦轴云杉制,轴长18厘米,轴柄扁而长,形如马耳。琴杆为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上端设有弦孔通向弦槽,下端装入琴箱中。皮面中央置木制桥形琴马,马长6厘米、高3.2厘米、底宽1厘米。张两束黑色马尾弦,两弦由弦孔中穿出,下系于琴底尾柱上。琴弓为木制弓杆,两端系一束黑色马尾而成。琴头、琴面髹以淡绿色漆,琴杆、弦轴为橙黄色漆,通体彩绘富有蒙古民族风格的云头、花卉和图案纹饰。此琴为20世纪50年代初蒙古人民共和国音乐代表团访华时送给中国人民的礼物,它是中蒙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研制改革

另外,乐器制作者还研制出了中型马头琴和大型马头琴,这两种马头琴的演奏方法相当于西洋拉弦乐器当中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样一来,马头琴“家族”就形成了一个高、中、低音俱全的完整乐器组,充实了中国民族乐队。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改造和创制的新型马头琴在外表装饰上仍然保持了蒙古民族的特点,在琴身上绘有民族特征的图案,风格古色古香,雅致大方,从外观上看,不失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马头琴的琴杆用梨木、红木制,大者全长124、小者全长70厘米。音箱呈正梯形或倒梯形,也有六方或八方形。框板用硬木制,两面蒙马皮、牛皮或羊皮,并绘有图案。也有背面蒙松木薄板的。两侧开有出音孔。琴杆上部左右各置一弦轴。弓用藤条作杆拴以马尾。张两条马尾弦。正反四度或五度定弦。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改革制成数种马头琴。一种全长100厘米。蟒皮蒙面或木板面,张尼龙弦。反四度定弦d1、a,音域a—a3。另一种全长128厘米,音箱膜板结合,面板中央挖椭圆形洞框,蒙以蟒皮。增置弧面指板,张三条金属弦。定弦A、d、a。音域A—c2。

现存状况

在辽阔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族聚居的省、区,人们喜爱马头琴,除作为独奏乐器外,常用于说唱(蒙语说书)、民歌和舞蹈伴奏或与四胡等乐器合奏。传统的马头琴音量较小,只适于在蒙古包和室内演奏;经过改革以后,马头琴的艺术造型更加完美,音量和音域得到显著扩大,已完全适于在舞台或室外演奏,它不仅能够拉奏,还可拨弦弹奏,已成为出色的独奏乐器。
还经常参加民族乐队演奏,并成为内蒙古乌兰牧骑(文艺宣传队)的主要乐器,最擅长演奏柔和细腻的抒情曲调,特别适宜演奏悠长辽阔的旋律和为长调民歌伴奏。柔和与幽静的时候听,感觉很美,很清新。欢乐的时候听,又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起来……



制作大师



张纯华





1922年生于山西定襄,祖上为官宦人家,到父亲时家道衰落,充任乡间教师,母亦识文断字。幼年时母、父、祖母先后去世,9岁入村国民小学读书,两年后因家庭穷困辍学。1936年,为了谋生,沿着前人走西口的道路,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投奔在绥远平市官钱局任职的伯父,伯父与当地有名的“德余泉”商号大掌柜兰银余是相与(挚友),遂介绍他到德余泉学徒,伺候大掌柜,吃住在兰家大院。
1947年,德余泉老店员苏全与他在津合资另开字号,经营两年歇业。1949年夏,他回到归绥(今呼和浩特市),经常给教会、一些乐器班子修风琴等民间乐器。1952年,在旧城大什字街租一处二层楼铺面,创办归绥第一家乐器店“和声文艺工业社”,组织了一些工人从事修理配制和经销各种乐器,生产少量板胡、四胡等产品。服务范围,东至大同,西至包头。此后,经1954年公私合营、1956年合作化以后,他始终与乐器打交道,尤其与蒙古族弦鸣乐器马头琴的研制结下不解之缘,情有独钟。1950年,内蒙古文工团进京参加建国一周年活动演出。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各省区艺术团体表演,其中内蒙古民间艺人协会主任色拉西演奏一首《朱色烈》乐曲(由民歌改编,喻爱情像朱色烈山峰永恒),当时是坐在舞台上的一张桌子上面进行演奏,声音又有别于一般乐器。毛泽东于是问旁边的乌兰夫:这是什么乐器?声音很好听,就是音量有些低。为什么要坐在桌子上演奏?乌兰夫回答:这个乐器叫潮尔,也叫马头琴,一般是在蒙古包或室内演奏,如在舞台上演出,没有桌子帮助扩音,前面的人能听到,后面的人就听不到了。毛泽东说:能不能改进一下,走进音乐大堂。
领袖的嘱托,也是对民族音乐的希冀。乌兰夫随后让秘书在京城寻访修理制作乐器的厂店技师,几经试制,都不理想。1952年,有人建议在马头琴的故乡想办法吧,于是内蒙古文化局成立了专门研制马头琴小组,遍访能人,自然找到了张纯华。最初,潮尔音箱的蒙皮传统用料为羊、马、牛、蟒等皮,北方气候干燥,一般不影响发音,但气候潮湿时发音沉闷且跑调。20世纪50年代初,色拉西到广州演出,尽管事先准备了理发吹风机,在后台烘烤好鼓面蒙皮再上场,仍然大大影响了发挥水准。其后,张纯华试用牛马驴骡及野兽动物各种皮,变换多种做工技艺,虽然取得全国首家成功改革制成的复音筒四胡,并将低音的四胡形制统一的成绩,但对提高马头琴声音并不十分明显。这样,以后在制作传统蟒皮马头琴、旅游小马头琴时,用料开始由皮改木,试用杨柳松楸枫等多种木料,采用多项加工技术,终以枫木作共鸣箱,取代了定音皮面。又采用鱼鳞松、梧桐木作腹板,音孔由侧板改在腹板正面,弓杆由普通树枝改为弹力大韧性好的木料制作,琴轴改为机械轴,琴杆由直杆改为带有弯度,琴弓由二索马尾改为金属弦再到尼龙丝弦,琴杆顶部统一为马头造型。
经中国音协和北京乐协专家、马头琴演奏家鉴定,1962年基本定型,1983年试制生产乌木主体马头琴、木面中音马头琴,音域从原有两个8度变为三个8度,不仅可以演奏二胡、小提琴的双音和弦传统曲目,还能演奏创作曲中的6、5、4、3度等双音和弦,音量音域大为提高和拓宽,马头琴改革有了根本性突破。其声音柔和、浑厚、明亮、力度强,音质纯净、清晰,音色悠扬动听,保留了传统马头琴的特色。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场合的演出,并可独奏、合奏、伴奏、重奏、协奏,与交响乐团同台演出。马头琴改革大获成功,让马头琴走向殿堂,走向世界。张纯华老人是中国乐器学会会员、中国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马头琴协会理事、中国北京乐器协会特邀会员,内蒙古政协第五届委员,被内蒙古民间文艺协会授予“研究制作马头琴大师”称号。
2009年3月,桑都仍的弟子、中外著名的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在内蒙古卫视节目上动情地说:张纯华老人是汉族,用大半生心血研制蒙古族人民喜爱的马头琴,痴心不改,一直为马头琴走向世界作贡献。当人们演奏马头琴的时候,不要忘了有这么一位制作大师。

旺·额尔德尼



旺·额尔德尼,男,蒙古族,1960年10月6日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11岁开始接触马头琴。第一次看到马头琴,就被那优雅的造型所吸引,轻轻抚摸马头琴的琴身,看着马头的形象,爱不释手.当琴声响起时,他义被那悠扬而沉郁的曲调所打动,并成为他也许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不久,由于”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的需要,被迫离开了居住地,离开了他能见到的马头琴。马头琴那美妙的旋律又冈此响在了他的梦中。
他不甘心生活在没有马头琴的世界,想有一把马头琴的愿望成了他的心事。他终丁按捺不住,找了块木头,刀劈斧砍地做了一把马头琴,高高的琴杆上还刻了个马脑袋。他拿着这把琴到处打听剑处问,终丁找到了锡林郭勒草原上拉马头琴很山名的老人——诺尔布仓。当他拿着这把自制的马头琴恭敬站地在老人面前说明来意时,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立刻答应教他拉马头琴。他拜老人为师,开始学马头琴,老人又教他做琴,这一年他16岁。
1978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他以坚实的专业基础,考上了内蒙古艺术学校(现在的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专修马头琴演奏。在学习期间刻苦用功,系统的学习了音乐理论知识,接受了马头琴演奏技法的训练,毕业前,以优异的成绩向全校师生作了汇报演出,赢得大家一致好评。1981年,他被分配剑赤峰市歌舞团,担任马头琴独奏演员,在这一干就是八年。在这八年里,他经常随团下乡演出,走遍了赤峰的山山水水,把他的马头琴也送剑了千家万户。他潜心研究马头琴的演奏指法,创造性地改进演奏方法,使自己的演奏水平不断提高,在草原上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而独树一帜。
在演奏之余,他还研究马头琴的造型,寻找新的制作材料,对马头琴的制作进行大胆的改革,在1997年第一个制出电声马头琴,解决了因场地不佳而降低演出质量的问题。
1998年他的工作调到了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乌兰牧骑(文工团),仍担任独奏演员。除了演奏,制作马头琴,还办了马头琴培训班,为内蒙西部培养新的马头琴手。他培养的学生纷纷考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两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等学校。在这期间,他还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去演出,香港、澳门、台湾等地都留下了他的马头琴声,把蒙古族特有的乐器向全国传播。
1994年甘肃省肃北蒙古族白治县乌兰牧骑准备山访蒙占国,缺一个马头琴手,就把额尔德尼借了过去。他到那以后竟发现在这个民族白治县里,没有一个会拉马头琴的人,马头琴在这里断档已有二二百年的历史。这个事实让额尔德尼痛心,他决定留下来,发展马头琴事业,传播马头琴文化。除了参加文工团的正常演山外,他还办起了马头琴厂,亲白担任厂长。这个厂不大却被国家民委定为马头琴定点厂家,生产的马头琴两次获得全国制作特等奖。
为了马头琴声重新响起在这一方十地上,他选择了比较有条件的学校——青海石油二小(在敦煌),成立了马头琴培训班。就这样,演出,做琴,教琴,排练使他每大忙忙碌碌的奔走在肃北与敦煌之间,把满腔热情全部献给了肃北的草原,沙漠,戈壁滩,终于使肃北有了马头琴手,现在他的学生已经能教学生了。随着马头琴的传播,他的名声也越传越远,被朋友们戏称为“大西北的小名人”。
他还经常代表肃北县、酒泉市、甘肃省参加各种文艺比赛及人型展览,先后获国家级大奖六项,省市级奖励十余次,成为一名功底深厚的国家二级马头琴演奏员。
额尔德尼的先进事迹曾被内蒙古电台、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赤峰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先后做成节目报道过。


白苏古郎



白苏古郎出生在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在他的记忆深处,耳旁常常响起的是父亲拉着自制的民族乐器,自编自唱自伴奏的歌声。在父亲的熏陶下,从小他就对蒙古音乐艺术情有独钟,凭着这份执着的追求,2001年春,18岁的他毅然告别故乡,独自一人踏上漂泊他乡拜师学艺的征途。古郎为了学习,特意在呼和浩特市某马头琴厂打工,他下定决心努力钻研马头琴制作工艺,求学之路很苦也很累,但他都默默承受下来,用他的话说是不混出人样来决不回故乡!功夫不负苦心人,2005年冬,他学有所成,选择了来到马头琴之乡——吉林前郭尔罗斯制作马头琴,从事了他所热爱而又让他值得骄傲的事业,有幸能用自己这双勤劳的双手,来弘扬本民族文化。
那么这只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1步,古郎制作的马头琴和蒙古族原始马头琴与众不同,因为远古马头琴只有马头,没有其他雕刻,而古郎制作的琴,马头下还有一个龙头,中国有句老话,龙马精神就体现在古郎的马头琴上,古郎今后的目标是更加完善马头琴制作技术,更加努力能把自己的品牌更一步卓越性的改革!
懂行的人都知道,要做好一个品质优良的马头琴,制作所经过的程序非常复杂,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工艺要求也很精细,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完成所有的工序靠的就是一双手。传统的马头琴只有马头,没有其它雕刻,古郎制作的马头琴有所不同,经过他不断创新,马头琴的马头下还刻上一个龙头,中国有句老话,龙马精神就体如今古郎的马头琴上。他制作的马头琴声音纯正浑厚,能够赋予它民族的灵魂,曾得到过齐峰、容中尔甲,赛音吉雅等歌唱家的高度赞赏,远销各地,常常是供不应求。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成绩,但他深知这才只是刚刚起步,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他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充实自身文化素养和提高技艺,更加完善马头琴制作工艺,打响自己的品牌,在探索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开创事业,留下自己奋斗的足迹。
古郎为人善良淳朴,有着草原儿女坚韧、热情、豪爽的性格,同他结交的朋友很多,他也希望通过宣传,能够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切磋技艺,将民族艺术发扬光大。


白苏古郎参加世博会


在世博会吉林周“三民”展示区,除演示马头琴制作外,白苏古郎还不时拉上一曲,“我要寓教于乐。”白苏古郎是个蒙古族小伙,今年29岁,但制作马头琴已有10年。这一次,他将25把大小不一的马头琴带到了上海世博会。
选择前郭 选择马头琴之乡
马头琴是蒙古族历史上较为悠久的一种弓弦乐器,因琴首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叫它“潮尔”。白苏古郎出生在呼伦贝尔大草原。2001年,20岁的他为了学做马头琴,在呼和浩特市一马头琴厂打工。2005年冬,学有所成的他选择来到我省前郭县制作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乐器,而前郭是我国的马头琴之乡,这里的氛围好。”白苏古郎说出他选择在前郭制琴的理由。 目前,他已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制作的传承人。
要3年以上自然干燥木料
马头琴不好做,尤其是选木料。 白苏古郎说,制作马头琴至少需要白木、枫木、梧桐木、缅甸木、红木等5种木料。而这些木料产地又有不同,有长白山、河南兰考、越南和巴西。 其中,琴头、琴杆和琴箱对木料要求最为严格。“必须是3年以上,自然干燥的木料。”白苏古郎说,出一把琴至少需要一块长1.5米,4厘米米高,16厘米宽的木料。那制作一把马头琴需要多长时间? 白苏古郎说,以中音琴为例,需要半个月,“这是纯手工做。”但现在,一些加工已改用电器,诸如刨板、找平等,这能节省两天时间。
弦丝改用尼龙丝
“现在弦丝都是高强度尼龙丝的。”白苏古郎用手指捻了一下弦丝向游客们示意。 “不都是用马尾制的么?”这一下勾起了游客的兴趣。 他说,原先的弦丝确实是由马尾制成的,需要250根~300根马尾,每根要达到0.7米长。“这就限制了马头琴走向专业舞台。”白苏古郎说,用马尾制弦的马头琴与其他乐器和音,一旦调到标准音,马尾就会受力不住断掉。 而采用高强度尼龙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也让马头琴从蒙古包走上了专业舞台。 他制作的马头琴,两根琴弦分别用120根(里弦)和160根(外弦)尼龙丝做成的,两端用细丝弦结住,上端缠于弦轴,下端系于琴底的尾柱上。 “但琴弓还必须用马尾。”白苏古郎强调。这是因为马尾上有小刺,马头琴就是靠这小刺拉动风箱,发出悠扬的声音。
独创马头琴雕有“龙头”
传统的马头琴,在琴头部位只有马头,而白苏古郎所制的马头琴,在琴头的马首下,还雕有龙头,取意“龙马精神”,“更体现中国风。”白苏古郎说。 马头琴音乐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马头琴制作工艺在我省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没啥问题,它很快也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苏古郎很兴奋。他说,从去年6月开始,马头琴制作工艺就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示期。 “这次世博会,也给了马头琴一个全面向世界展示的机会,我得抓住。”在展示期间,只要有游客到展区,穿着蒙古族服装的白苏古郎就会热情地讲述马头琴的故事。讲到制作专业处,他会拿起工具为游客们演示,还会拉上一段,低回宛转、热情奔放的琴声让大家在兴趣中认识了马头琴。


优秀曲目


马头琴的优秀曲目很多,传统的琴曲风格多样,富于草原特色,曲调委婉,多是描绘自然风光或对马的歌唱。如《朱色烈》、《凉爽的杭盖》、《四季》、《牧马人之歌》、《青松》、《朝霞》、《叙事曲》、《蒙古小调》、《鄂尔多斯的春天》、《清凉的泉水》、《走马》、《马的步伐》、《干杯》、《蒙古小调》、《草原连着北京》、《赞歌》、《森吉德玛》、《蓝色摇篮曲》、《奔驼》、《初升的太阳》、《回旋曲》、《万马奔腾》、《欢乐的草原》、《牧马人》、《苏和的小白马》、《敖特尔青年》、《命运》、《鄂尔多斯高原》、《安和桥》等。《朱色烈》是根据同名民歌改编的,“朱色烈”是山峰的名字,乐曲用它来比喻男女爱情的坚贞。
《凉爽的杭盖》是描写水草丰美的山林和牧场的夏日风光。《四季》是根据同名民歌改编的,曲调悠扬流畅,描绘了锡林郭勒大草原一年四季自然景色的变化和牧民对家乡的热爱。
赞颂新时代、新生活的优秀创编乐曲,有巴依尔的《朝霞》、《牧场之春》,布林的《欢乐的草原》、《叙事曲》、《美丽的戈壁高原》、《怀念》,达日玛的《草原新歌》、《新春》,齐·宝力高的《草原赞歌》、《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在鄂尔多斯草原》、《蒙古胡琴赞》和辛沪光的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等。《草原新歌》取材于锡盟、呼盟民歌,是一曲草原和牧民的赞歌。
《草原连着北京》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身在草原、心向北京的炽热豪情。《万马奔腾》描绘了内蒙古千里草原的壮阔建设图景。
有人曾经说过: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曲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这话十分贴切,当一首悠扬的马头琴曲在人们耳边奏响时,你随着那旋律闭目冥思吧……

演奏名家
蒙古族有许多杰出的马头琴演奏家,他们在继承、发展马头琴艺术上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较著名的就有色拉西、巴拉干和桑都仍等。

色拉西



色拉西(1887—1968),蒙古族。 中国民间音乐家,蒙古族潮尔大师。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贫苦民歌手家庭,1968年7月14日卒于呼和浩特。是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中国民间音乐家,蒙古族潮尔大师,哲里木盟(今通辽市)科左中旗人;



6岁从父学琴,善奏马头琴、四胡、三弦及演唱民歌。
16岁起成为草原流浪艺人,在内蒙古东部名声卓著。
1946年参加内蒙古歌舞团,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演出。
1949年加入内蒙古文工团。
60年代初赴京讲学、录制唱片,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音乐资料。
1968年7月14日卒于呼和浩特。
生前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主席、内蒙古文联副主席;代表曲目有《朱色烈》、《乌拉盖河》、《本宾希里》、《海龙》、《碧斯曼姑娘》、《满都拉》等。

1950年,色拉西随同内蒙古文工团进京,参加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庆祝活动,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为毛主席、周总理演奏了他的名曲《穆楚烈》,并拍摄了电影。色拉西在公演中,以高超独特的马头琴艺术轰动首都舞台。从此,他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也更加热爱自己的马头琴演奏艺术。他努力探索、刻意求精、不断总结、积极进取,把马头琴演奏艺术技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使马头琴演奏这朵奇苑以更加绚丽的姿态绽开在文艺百花园中。
1954年,色拉西受聘到当时的东北音专任教1年。在此期间,他曾经用潮尔为德国、法国音乐家的钢琴、小提琴演奏配器。同时他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中国乐协理事、音协内蒙分会主席。
在同年,他到伊金霍洛参加成吉思汗陵园奠基仪式演出,他接触到了马头琴演奏艺术的又一重要流派“土儿扈特提演奏法”,使自己的演奏技巧更加成熟。他演奏的优秀曲目主要有3部分:民间器乐曲,如:《巴谱》、《荷英花》;古老宴歌,如: 《天上的风》、《雁》、《穆楚烈》;抒情民歌,如:《诺力格尔玛》、《兄嫂》、《韩秀英》。
在1955年的内蒙古文艺会演上,他演奏和录制了《穆楚烈》、《巴言林》、《海龙》等29支民间乐曲,荣获演奏一等奖。
1957年9月,70高龄的色拉西到内蒙古艺术学校任教。他在教学工作中满腔热情,严肃认真,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独特的马头琴演奏技巧“科尔沁演奏法”传授给下一代,而且还传授了马头琴“泛音演奏法”“单音演奏法”和“土儿扈特提演奏法”,为祖国培养艺术人才,尽职尽责,深受学生和同志们的好评和尊敬。在他的悉心努力下,培养出了内蒙歌舞团桑都冷等一批年轻的优秀马头琴演奏艺术人材。
1960年11月,经内蒙党委研究批准任色拉西为内蒙文联副主席,内蒙音舞协会主席。
1962年5月,是色拉西从事马头琴演奏艺术生涯65周年,同时又是他75寿辰。为了进一步体现党对文艺界,特别是对卓有成就的民间艺人的重视和关怀,肯定色拉西65年来从事马头琴演奏艺术活动的成就和贡献,内蒙古音乐界为他举行了祝贺会。
色拉西是深受蒙古族人民热爱的艺术大师,是科尔沁草原马头琴流派的杰出代表。他祖父和父亲都是演奏马头琴的好手,母亲又是歌唱能手,从小接受音乐洗礼和熏陶,九岁学琴,十岁就能独立演奏一般民歌,十九岁拜有名的马头琴手仁钦为师,勤学苦练,技艺精进,形成自己的独特演奏风格。色拉西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钻研琴艺上,直到六十一岁才结婚。旧社会,他背着马头琴在草原上流浪,历尽千辛万苦,奏出人民的心声;新社会,他演奏的是绚丽多彩的颂歌,有些乐曲还录了音、灌制成唱片。


桑都仍



是色拉西的得意门生,他严格地继承了老师的技艺,吸取传统演奏法的优点,创立了一套新型的演奏技法。左手中指的运用为快速演奏提供了方便条件,不仅能演奏传统乐曲,更擅于演奏现代乐曲。他还在马头琴的改革上做出卓越贡献。


在科尔沁地区“四度定弦演奏法”的基础上,又向巴拉根学习察哈尔“五 度定弦演奏法”,后留学蒙古人民共和国,向马头琴演奏家扎米扬学艺。博采众长,刻苦钻研,终于创立了一套新型的演奏技法。音色明亮圆润,干净利落,演奏风格含蓄细腻,意境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 造诣。对于蒙古马头琴艺术新流派的形成,演奏技巧的系统化、规范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创作 了许多独奏曲,其代表作品有《蒙古小调》《鄂尔多斯的春天》(与他人合作)《四季》《走马》《怀 念》等,这些乐曲已成为蒙古族马头琴艺术的保留曲目。
在马头琴的改革方面,桑都仍大胆探索,勇于探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他与马头琴技师张纯华合作试 制出多种型号的木面共鸣箱马头琴,组成80人的马头琴乐队,60年代初晋京演出,受到首都音乐界高度 赞扬,为后人的成功改革奠定了基础。生前曾任内蒙古歌舞团乐队队长、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 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





布林巴雅尔

布林巴雅尔,内蒙古自治区著名艺术家,原内蒙古电视台副台长,在电视编导和配乐合成领域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著名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2009年4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潮尔马头琴大师。代表作有《牧马人之歌》、《叙事曲》、《怀念》、《在戈壁高原上》等。


1959年就业于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民族民间演唱队任马头琴演奏员。在此期间曾先后从师于潮尔大师色拉西、蒙古四胡一代宗师孙良,著名马头琴艺人巴拉贡、桑都仍等艺术大家学习马头琴、潮尔、四胡等民间乐器。
从事音乐工作20多年间先后创作并演奏发表过马头琴独奏曲《牧马人之歌》《叙事曲》《怀念》《在戈壁高原上》等,广泛流行。1980年初曾发表过<<马头琴的渊源及其各流派艺术特色>>等学术论文和文章,提出马头琴三种定弦五种演奏法理论体系,广泛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马头琴独奏曲<<在戈壁高原上>>于1984年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评比中获鼓励奖,同年获首届内蒙古艺术创作”萨日纳”奖。
上世纪80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数民族音乐家”专栏以马头琴演奏家专题介绍过布林及所演奏的曲目。同一时期在内蒙古师院艺术系讲授马头琴专业课。自2006年开始被内师大音乐学院聘为马头琴研究生指导老师。
1981年调内蒙古电视台从事电视编导业务,1987年被评定为新闻系列主任编辑。到2000年退休的20 年间,曾组织、策划、编导、监制了数以千计电视节目。其中策划指导并监制的专题艺术片《回归草原》被中国广播学院收纳为教学片。
布林编导的系列片《鄂温克风情》获1981-1984年全国国际交流优秀片三等奖;音乐艺术片《草原的孩子》和风光艺术片《祖国啊,请接受我的哈达》分别获1987年全国青少年节目展播三等奖。导演的六集木偶电视连续剧《马头琴的传说》获全国骏马奖二等奖。布林执导的电视综艺晚会《情满草原》、大型系列片《骏马追风》《兴安大地》等三部片子均获自治区一二等奖。
布林先生退休前曾任内蒙古电视台副台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电视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音乐学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2009年4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Ⅱ-35)

巴依尔(1942年—1993年)





达斡尔族,新中国解放后的第一位国家颁发一级职称的专业马头琴演奏家。他把大小提琴的跳弓,顿弓和琵琶的轮指运用在马头琴演奏上。他发明了拨弦演奏,把古老的弓子改良成今天先进的弓子,把过去普通的琴木改变为如今的晒木(虎皮纹),为现代马头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代表作品有:《朝霞》《青松》《草原春色》,马头琴协奏曲《达斡尔民歌主题协奏曲》《萨茹娜盛开的时节》等。




1962年开始从事音乐创作,创作了马头琴独奏曲、协奏曲、舞蹈音乐、歌曲等大量作品。广为流传的有马头琴独奏曲《朝霞》《青松》《草原春色》马头琴协奏曲《达斡尔民歌主题协奏曲》《萨茹娜盛开的时节》等。并著有《马头琴教程》一书。


作为杰出的马头琴教育家,他在1983年出版的马头琴教程至今仍被业内人士视为至宝。他的学生有中央民族歌舞团国家一级马头琴演奏家玉龙、资深马头琴教育家鄂雪松、呼伦贝尔市艺术学院优秀马头琴导师赛音吉雅等。他的儿子伊敏也由他亲授琴艺,虎父无犬子,伊敏现为国家一级马头琴演奏家。
作为著名的马头琴演奏家,他把民间的马头琴改良成专业演奏琴,把古老的琴弓改良成先进的琴弓,把普通琴木改良成“晒木”。他创造了许多马头琴史上的“第一”,第一个在国家级专业舞台上独奏。第一个跟交响乐合作协奏曲。他在演奏技法上也不断创新,将提琴的跳弓,顿弓和琵琶的轮指运用在马头琴演奏上,他发明了拨弦演奏,并将其运用在独奏曲《青松》中。他曾任中国马头琴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理事。巴依尔先生将毕生的心血倾注在马头琴上,是一位在马头琴发展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大师。

达日玛




达日玛是国家一级演员、为中国马头琴协会副会长,是著名马头琴艺术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民族乐器改革家。1944年出生在伊克召盟杭锦旗。1959年他14岁时,以出色的艺术才华被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录用,成为一名乌兰牧骑队员;1965年调入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工作,并成为草原上的红色轻骑兵。
他是鄂尔多斯草原走出的第一位马头琴艺术家,是名副其实的鄂尔多斯第一代老一辈马头琴演奏家。在达日玛六十余的艺术生涯中,创作马头琴独奏、重奏、合奏作品280多首,歌曲和舞蹈音乐作品100多首,其中50多部作品获得国家和自治区各类奖项。达日玛没上过专业学校,凭着自己过人的音乐天赋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经过多年的勤奋努力,自学成才。从鄂托克草原到自治区首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致力于民族音乐事业中,直到花甲之年,手中的马头琴依旧奏响着美妙的琴音。
他创作了马头琴独奏、二重奏、五重奏等曲目30多首,舞蹈曲、歌曲70多首。代表作有《草原新歌》、《新春》、《赛马》、《吐尔扈特青年》、《神骑》、《白色的骏马》等。他在国际马头琴艺术节上荣获组委会颁发的“马头琴艺术杰出贡献奖”。


李波



马头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成立李波马头琴基金会,先后出版了英文版《马头琴的故事》《李波马头琴独奏曲集》等著作。代表作有,《遥远的敖特尔》《荒城之月寄相思》《亚洲抒情李波风》《天、地、生命的祝福》等。
1955年1月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原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独奏演员。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北方民族艺术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日本著作权协会会员,内蒙古马头琴专修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日本马头琴基金会理事长。

齐·宝力高



齐·宝力高,男,1944年2月2日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蒙古族,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
演奏风格热情奔放,雄浑沉实,是内蒙古新一代马头琴学派的杰出代表。1986年组建了马头琴乐团,培养出许多青年马头琴演奏人才。代表作有《草原连着北京》、《草原赞歌》、《万马奔腾》、《回想曲》、《初升的太阳》等。

在从事马头琴艺术创作的50余年来,在蒙古民族传统马头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起到了杰出的贡献。也吸取了西方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成功的改制了传统马头琴的琴体以及其声源。
(1)、统一了其弓法和指法。为把马头琴艺术推向世界的舞台创造了更科学、更先进的条件,并仍不断的努力创新。
(2)、为马头琴艺术的传承多次在国内外举办过马头琴培训班,弟子达到了50000余人。在马头琴艺术历史上首次创建了马头琴乐队——野马乐队,结束了马头琴只有独奏和伴奏的局限性。多年以来一手培养了若干马头琴艺术人才,弟子们今已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为蒙古民族瑰宝之马头琴艺术发展、为中华民族的音乐走向世界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做为世界马头琴大师,在国内外举办了数百场音乐会。至今为止走进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专场马头琴音乐会的唯一中国演奏家。



仟白乙拉



仟·白乙拉,国家一级演员、马头琴演奏家,1959年12月30日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现任中国马头琴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野马”马头琴乐团成员。音乐作品有《剪马鬃》、《回忆》等。

他自幼受蒙古族音乐的熏陶,1980年拜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为师,他创作了《剪马鬃》、《回忆》、《腾飞》、《衣襟上的三个钮扣》等许多马头琴曲,其中 《腾飞》已成为马头琴精品曲目,做为内蒙古艺术学院专业教材曲目。
30多年来,仟·白乙拉全身心地投入到马头琴的演奏与创作之中,他认真钻研马头琴的演奏技巧,将大小提琴的跳弓、顿弓、快弓运用到马头琴演奏中,大大丰富了马头琴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为丰富和发展马头琴这一蒙古族民族艺术瑰宝做了有益的探索。他的演奏技巧被同行们誉为“飞弓白乙拉”。他演奏的马头琴独奏曲《牧歌》,于2002年8月由中央电视台三套“国乐飘香”栏目播出,并于2002年11月27日、28日由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他曾荣获1996年全国首届 “色拉西马头琴大奖赛”特别一等奖;1996年全区首届马头琴大奖赛二等奖;2000年全区第二届马头琴大奖赛三等奖;并于1990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文化部的春节晚会、1991年参加中央电视春节晚会现场直接的演出、2002年参加中央电视文化部春节晚会、2004年参加蒙古国和内蒙古的春节晚会。1991年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演出、1991年参加第二届《中华之声》音乐会。 他积极从事马头琴的教学工作,多年来他培养过的学生已达300余人。
仟白乙拉是一位出色的马头琴表演艺术家,是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他出生在阿鲁科尔草原,他赋予了马头琴全新的生命,他将自己对草原感情完美的融入了马头琴的表演中。由他创作的马头琴独奏曲《腾飞》获得了很多大奖。代表作《腾飞》以马头琴为主旋律,时儿深沉时儿激昂,舒缓与激烈并存,悠扬和粗犷同在。当悠扬的马头琴曲奏响时,你应该做的就是认真倾听,在音调的起伏中,随着那旋律闭目冥思,去勾勒辽阔草原上奔腾的骏马,创作任何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都无法描述的画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草原之子”仟·白乙拉正在用他的辛勤和汗水,执著地追寻“琴弦上的艺术世界”用马头琴这个古老的民族乐器,拉响自己精彩的艺术人生。




[ 此帖被周深在2023-09-14 19:41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0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9-15 0
已审核

相关推荐:
【民间乐器】关于中华民族传统乐器的素材
https://www.paipai.fm/read.php?tid=5889684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