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千份判决书中的职场酒局:共同饮酒人也需担责,工伤认定成难点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回收鲜花鸡蛋
银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天赐良缘
万年历
管理操作原因
工资领取
邀请码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大富豪3
清宫无间斗
皇上吉祥
魔灵军团
妖怪宝可梦
崩坏手游
派派小说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手机触屏版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派派小说论坛
学习&职场
【转】千份判决书中的职场酒局:共同饮酒人也需担责,工伤认定成难点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阅读:228 回复:
1
[职场之道]
【转】千份判决书中的职场酒局:共同饮酒人也需担责,工伤认定成难点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流寇。
ZxID:49993723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4-06-12
最后登录
2025-01-21
在线时间
6955小时
发帖
38226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派派币
67669
威望
13982
鲜花
8953
鸡蛋
0
在线时间
6955 小时
访问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查看作者资料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8953
鲜花
0
鸡蛋
等级:
派派网购组
612周年,r7776253撸章记录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8-15
0
千份判决书中的职场酒局:共同饮酒人也需担责,工伤认定成难点
久被诟病的“职场酒桌文化”,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新京报记者梳理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公开判决发现,与“劝酒”关键词相关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高达3430件。其中,因职场应酬酒局带来的人身伤害不在少数,包括酒精中毒、醉酒诱发其他疾病致死、醉驾车祸、溺亡、性侵等,但都难被认定为工伤。
根据《民法典》相关法条规定,喝酒过程中有严重劝酒、灌酒等行为,饮酒者过度饮酒陷入危险状态、同饮者没有尽到法定注意义务等情况下,共同饮酒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酒局造成的人身伤害案件相关纠纷中,虽然法院判决中很少认定同饮者存在“劝酒”行为,但同饮者的注意义务是案件判决的重要标准。
“职场酒局”引发诸多人身伤害
据脉脉公司发布的《2019年中国职场社交报告》显示,酒局和饭局是职场人选择最多的职场社交方式,占比40%;而酒局饭局的数量又与职场压力有关,随着职场压力值的升高,对饭局/酒局的选择也就越高。
新京报记者梳理公开判决书发现,职场应酬酒局的人身伤害多发生在一些商务合作洽谈、招工、年会聚餐等场合,其造成的人身伤害包括酒精中毒、醉酒诱发其他疾病致死、高空坠落、醉驾车祸、溺亡、强奸、猥亵等等。
商务合作洽谈是最常见的应酬酒局。四川广安市广安区人民法院一份2018年的民事判决书,记录了一个典型的商务酒局。山东男子曾某是婴幼品生意人,他在四川广安出差期间参加了一个酒局,因饮酒过度导致急性酒精中毒死亡。有同饮者称,曾某在当天中午就喝了一斤白酒。而在当天晚上的酒局上,多位同饮者表示,曾某提议“要按照山东规矩,每人先喝三杯白酒,再走酒轮”。据称,喝酒的杯子是啤酒杯,一杯能装一两多白酒,酒局一共有十来个人,仅喝酒就喝了一个多小时。饭局结束后,一群人又去往KTV歌城,曾某在包厢中熟睡后就再也没能醒来。
酒量有时还成了一些招聘的“潜规则”。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法院2017年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榆阳区读书郎托管学校招募托管教师,负责人冯某春对受害人龚某面试后询问她是否能喝酒应酬。龚某表示自己能喝五六瓶啤酒,冯某春承诺如果能喝五六瓶啤酒,就给她每个月再加500元钱。为了测试龚某的酒量,冯某春立刻去买了酒。喝到第三瓶时,龚某想离开却被冯某春强行阻止,随后龚某被冯某春强奸,法院最终判处冯某春有期徒刑五年。
公司的团建和年会也是职场酒局的重灾区。2020年年初,OPPO公司年会“醒酒区”现场照片流传网络,刺痛职场人对于年会酒桌文化的敏感神经。图片上,多人躺在担架床上输液,几乎每个人的床边都摆放了用来呕吐的垃圾篓,几位穿白大褂的专业人员往来照料。
在裁判文书网中,以“年会”“醉酒”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189篇公开判决书,剔除一些无关案件,其刑事案由多与醉驾、酒后强奸等相关,而民事案由大多涉及生命权、健康权、身体纠纷。
职场应酬酒局往往也成为滋生性侵害案件的温床。某公益平台发布的《2018年中国职场性骚扰调查报告》曾指出,25.3%的性骚扰发生在工作应酬场所(KTV、饭馆)等地,这一比例仅次于办公室。
通过梳理多起与职场应酬酒局的性侵案件可以发现,大多数案件多是由熟人(同事、客户)作案,利用受害女性醉酒不省人事,将其带往私人场所实行性侵。受害者因为“断片”无法准确回忆事发过程、迫于心理压力未及时报警以及私密场所的监控缺失,在举证方面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工伤认定难
江苏徐州女孩刘亭(化名)在苏州一家科技公司工作。2019年8月12日,公司以邮件形式通知研发系统及测试部门全体员工组织团建活动,并要求所有员工不得缺席。
当天的团建包括蹦床比赛和聚餐,蹦床结束后,一群人来到一家烧烤店聚餐喝酒。刘亭也喝了酒,觥筹交错间,她感觉到身体不适,呕吐、意识不清,同事们将她送往医院,还是没能抢救回年轻的生命。医院出具的证明显示,刘亭死于急性酒精中毒。
刘亭的父母不服苏州工业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然而最终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刘亭参加用人单位组织聚餐活动后出现突发病状,根据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文件规定,用人单位组织的聚餐活动不能作为工作原因,故园区劳保局作出不予工伤认定并无不当。
类似的判决并不少见。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职场应酬酒局造成的人身伤害很难被认定为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应当被认定为工伤。而与工作有关的应酬酒局能否被认为是“工作原因”,一直备受争议。
四川绵阳一男子文某是一家酒店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工作应酬较多。一次工作应酬中,文某随酒店总经理陪客户用餐,酒后食物逆流至气管及支气管,导致窒息死亡。绵阳市人社局认为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是工伤认定的基本因素。工伤中所指“工作”应当限定为劳动者运用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完成工作成果,不能无限制地扩张“工作职责”的范围。
但在二审中,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撤销了此前的行政判决,认为文某工作职责是负责酒店日常事务管理,而酒店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需要应酬客户。陪客户用餐“属正常工作应酬,应认定是在履行工作职责。”
“工伤认定的程序比较严格,工伤赔偿是根据国家要求进行赔款。对于不符合条例规范的情形认定的话,会对社会秩序形成很大的冲击。”北京存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胡胜利表示。
胡胜利认为,对于职场酒局造成的人身伤害,如果是为谈工作的应酬性质酒局,公司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如果是公司聚餐团建类的酒局,公司的初衷是给员工带来福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一定要承担责任。
劝酒者存在担责风险
新京报记者梳理相关判决书发现,法院判决中很少认定“劝酒”行为。胡胜利分析认为,“酒局中难以录音,一些场合没有监控,没有证据,只能依靠同饮者的口供进行分析,这些都是劝酒行为难以被认定的原因。”
在前述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法院发布的案例中,法院审理认为,14位同饮者因业务往来相识,聚在一起吃饭、饮酒、唱歌属于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并无证据证明他们中有人知道曾某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中-重度脂肪肝,在吃饭、唱歌过程中均没有故意灌酒、强行劝酒的行为,故同饮者对曾某死亡不能认定为过错。
尽管如此,由于当时《民法典》尚未出台,法院依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该案最终认定由原告方曾某的家人自行承担55%的损失,其他人由于负有同吃同歌者的关照义务,虽无过错,但依然酌情分担责任,补偿原告。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实施,其中第1165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法研究所教授刘智慧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劝酒者在劝酒的过程中以强迫的方式要求他人喝酒,为强迫性劝酒。明知或者应知酒后容易导致伤害行为而仍进行强迫性劝酒,具有过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她表示,如果饮酒者明知自己不能承受酒量仍然饮酒,除非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否则其对自己的饮酒行为也存在过错。根据《民法典》第1173条的规定,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因此被劝酒者本人也应承担部分责任。
同饮者的注意义务影响判决结果
酒局造成的人身伤害案件相关纠纷中,同饮者的注意义务也成为案件判决的重要标准。
2018年8月25日,重庆盛海公司员工刘某花在与同事就餐时喝醉,两名同事将她扶进酒店房间后离开,刘某花不慎从卫生间的窗户坠亡。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指出,同饮者在刘某花喝醉后离开房间,没有留下来照顾她,对于刘某花的坠亡负有一定责任,法院判定刘某花两名同事各承担5%的赔偿责任。
此外,在共同饮酒人喝醉的情况下,同饮者如果没能及时地阻止其酒后驾驶导致发生伤害事故的,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019年3月,河南一王姓男子在参加公司聚餐后醉驾,撞上了一对骑电动车的夫妻,造成丈夫当场死亡,妻子被截肢。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认为,王某超的同事作为共同饮酒人,未阻止王某超酒后驾驶行为,需承担责任。
上述案例法院均认为属于同饮者可以预见醉酒者可能发生的情况,而一些难以预见的风险则被排除在外,不予追责。例如,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人民法院于2019年公布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受害人邵某因在公司聚餐中醉酒后回到宿舍休息,后在驾驶电动车回家过程中发生事故身亡。法院判定邵某聚餐结束回到宿舍,其他人有理由认为她已经处于安全状态,无法预料其在之后的酒后驾驶行为,无须担责。
多起判决书都曾指出,“在同饮者没有劝酒、赌酒等不良行为下,同饮者仅负有共同饮酒人的一般注意义务,即对酒后发生的现时危险,如醉酒、跌倒损伤、突发疾病、酒后驾驶等情况时,及时对处于危险的饮酒行为人予以劝告、劝阻、照看、护送、通知等安全保障。”
刘智慧告诉新京报记者,同饮者相互之间负有适当的提醒、劝阻、照顾、保护、通知等注意义务。因此,如果同饮者未对酒后驾驶、游泳、剧烈运动等行为加以劝阻,或者在同饮者醉酒失去控制能力的情况下没有尽到照顾、保护等保障义务,发生“酒后跌伤”等情况,可以推定劝酒者存在过错。故此时同饮者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刘智慧解释说,当然,此时的责任认定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醉酒者本人也应承担部分责任;二是如果同饮者已经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或者同饮者已经尽到了力所能及的保障义务但仍然未能避免损害的,则同饮者不应承担责任。
胡胜利特别指出,邀请女性参与酒局的同饮者有义务保证其安全,尤其是女性处于绝对少数时候,如果女性因参加酒局遭遇性侵害,邀请者需要承担责任。
新京报记者 李照 实习生 韩梦 郭莉莉
那些在酒桌文化里周旋的人:因为拒绝陪酒,我被公司辞退了
作者 | 于松叶
编辑 | 潮声
阿里女员工疑似被侵害事件让职场酒桌文化再度成为舆论焦点,这并不是职场酒桌文化第一次以极致丑陋的形态展示在大众面前。
职场酒桌文化积弊已深,仅在过去的一年内,由职场酒桌文化引发的负面事件就屡见报端。2020年8月,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一事引发大众热议;今年6月初,五粮液旗下公司销售员酒局饮酒身亡一事再度引爆大众情绪。
这几起事件,分别是职场人在面对领导酒局、客户酒局时的负面事件。实际上,职场酒桌文化正是基于上下级关系和甲乙方关系而诞生并发展壮大的。
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开始反思职场酒桌文化。
一部分观点认为,在职场关系里,酒桌文化是一种变相的职场霸凌,是领导对员工的PUA和服从性测试,服从的下属在酒局中则是媚俗媚上的角色。在生意场中,热衷于酒桌文化是契约意识差的表现。当人们不习惯于公事公办的时候,便只能通过酒局这种非公开、非正式的活动来达成合作关系,是一种打擦边球的“走后门”。
也有中立观点认为,酒桌文化是一种调节剂,是职场同事之间、生意伙伴之间增进感情的手段。人类天然有社交的需求,在职场环境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戴起面具,做一个体面的人。这种严肃的背景下,人们需要一个宣泄口,破除人与人之间的壁垒,以加强了解,促进更高效率的合作。不仅关乎职场酒桌文化,这也是争议颇多的“破冰文化”诞生基础。
即便认为职场酒桌文化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中立派也认同,作为增进感情的手段,酒局并非唯一选择。在女员工疑似被侵害事件发生后,阿里巴巴于8月9日和12日两次发声,分别对公司内部和外界声明,阿里无条件支持员工拒绝劝酒等行为。
但依然有网友见缝插针地表示,允许拒绝的潜台词是允许存在,阿里的倡议有治标不治本之嫌。在互联网上,有关职场酒桌文化的讨论也此起彼伏,如何与职场酒桌文化抗争,职场酒桌文化能否被根除,成了萦绕在无数职场人心头的议题。
「新熵」接触了多位有着典型经历的职场人,面对职场酒桌文化,他们或周旋、或隐忍,但受伤总是难以避免。在职场酒桌文化面前,无论你选择哪种应对方式,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你是甲方还是乙方,都有可能成为被狩猎的对象,成为权力和欲望的祭品。
01 拒绝陪酒,惨遭辞退
陈茹 丨 女 行政职员
去年我入职了一家保理公司,公司负责人和大部分高管都是某系统出来的领导。我原本以为,这些履历光鲜的领导都比较有学识和素质,后面才发现是我天真了。
入职大概一个月后,公司组织聚餐。这家公司男女比例失调,四五十人的公司,算上我也只有6个女性。6个女性中,财务大姐将近50岁,人事经理怀孕9个月,所以在场只有4个女生能喝酒。
我酒量不好,也不喜欢喝酒,其他三个女生情况也差不多,大家都不想喝酒,但是领导和男同事们都在疯狂劝酒,我们几个女生碍于面子,也只能回应几杯。
我喝了几杯之后,就坚决不再喝了。但不是谁都能在酒局上做到适可而止,和我差不多同时入职的一个男同事,别人一劝酒他就喝,结果喝吐了,大家只能给他家人打电话把他接走。
酒局尾声,在场的人已经是丑态百出。公司一个40多岁的男同事,喝得面红耳赤,紧紧抓着一个年轻女同事的手说话,活脱脱一个油腻大叔的形象,我不禁一阵恶寒。
聚餐结束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但领导又提议稍后去KTV唱歌。财务大姐和怀孕的人事经理无法熬夜,她俩就说不参加KTV了。还有一个女同事,第二天早晨需要提前到公司处理事情,所以就跟领导和人事经理打好招呼回家了。我看女生里只剩下我和另外两个女同事,就随口说家里有事,赶紧请假跑路了。
我有点庆幸自己先溜了,因为他们当晚在KTV里继续喝酒。没走的那两个女同事就蛮惨的,陪着30多个男人在KTV包厢喝到将近凌晨4点才回家。
那天聚餐临了,我向领导和人事经理请假时,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不悦,但是没想到,这为我被辞退埋下了伏笔。大约一周之后,人事经理找我谈话,告诉我没有通过试用期。我回想了一下工作情况,感觉没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只想起了聚餐请假的事情。
我直接问人事经理,辞退我是不是因为聚餐那晚我先走了,没有陪领导他们去KTV喝酒。她沉默了一下,算是默认吧,然后还对我说,踏入社会要多适应这种场合。和我一样没有通过试用期的还有另一个男同事,这个男同事聚餐那天提前请假了,压根就没去酒局。
离职之后,身边的朋友都庆幸我离开了这种有恶臭酒桌文化的公司。当然了,最让我失望和无法理解的是人事经理,同为女性,而且即将为人母,她居然无法理解女同事抗拒陪酒,反而成为不良现象的帮凶,劝人接受职场酒桌文化。
02 员工花式拒酒,领导见招拆招
宋凛 丨 女 互联网行业从业者
性格原因,我从来不会躲避酒局,但会和领导周旋,想办法拒酒。前几年拒酒还算得心应手,但现在发现,面对劝酒是越来越难拒绝了,因为我们玩的这些小把戏,领导们早就心知肚明了。而且许多领导早就跳出了常规的劝酒手段,他们见招拆招,总有办法让你喝酒。
领导们的第一个绝招是先发制人。
记得有一次公司年会上,我一个男同事直说自己酒精过敏,喝不了酒。然后一个隔壁部门的男总监就阴阳怪气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可真娇弱啊,个个都酒精过敏。”此话一出,在场员工没有一个人敢拒酒了。
说酒精过敏已经成了烂大街的借口,酒局上吃头孢也未免太过做作(备注:服用头孢之后,再喝酒会出现中毒反应,所以很多人用吃头孢躲避喝酒),这两个通行的拒酒手段已经不好用了。我近两年供职的几家公司的领导都热衷于给员工灌酒,除非你拿出病例,领导才会相信你真的不能喝酒。
领导们的第二个绝招是道德绑架。
以前领导们的道德绑架比较低级,比如什么“不喝就是看不起我”,现在的领导不会这么尬了,而是会抛出一个高大上的理由,让下属无法拒酒。比如说“干了这杯,为了我们XX公司的美好未来!”那作为员工的我们怎么拒绝?拒绝了是不是等于否认公司会有美好未来?一旦领导们为喝酒套上了高大上的外衣,那这个酒就不得不喝了。
实际上我真的很想吐槽一句,公司的美好未来,或许就葬送在这种恶臭的酒桌文化上。
我很认同大部分网友的观点,领导劝员工喝酒,本质上是一种PUA,表面上是喝酒,内里却是在树立个人威信,也是对员工的服从性测试。我觉得,职场酒桌文化是职场官僚主义的衍生物,现在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强调破除官僚主义,什么花名、什么扁平化管理搞了一堆,到头来,没发现职场酒桌文化才是最应该破除的么?
03 酒文化成企业文化,无法适应毅然离职
尹凌 丨 女 互联网行业从业者
毕业后,我入职了某互联网租房平台,虽然不是销售岗,但仍没能逃过酒局的洗礼。因为酒桌文化,已经成了这家公司的一种企业文化。
当时我所在的部门,把喝酒叫做“通关”,通过名称的变换,把喝酒变成了一种员工必须执行的合理化行为。
我入职的第一天,部门领导就告诉我他们有个规矩,即新人来了必须要“通关”。具体操作是新人来了之后的第一次聚餐,他们会向饭店要一个店里所能找到的最大的盆,通常是装水煮鱼的那种盆。领导和老员工们会把这个盆倒满啤酒,不管你会不会喝酒,能不能喝酒,都必须全部喝掉,过了这关,你才算融入了这个公司。
那么大一盆啤酒放在我面前,光看着就够难受的了。我之前是滴酒不沾的,但是刚毕业的时候年纪小胆子也小,只能隐忍。在领导和同事们的起哄中,我喝完了那盆酒。
我至今还记得喝完之后的感受,很难受,整个人都晕得不行。因为刚入职,和同事们都不是很熟悉,再加上我们部门男多女少,所以很怕晕倒了之后出什么事,只能强撑着让自己保持清醒。后来我趁着间隙去了趟洗手间,猛吐一通,才好受些。
但是恶心的事远不止于此,本来他们所谓的规矩是新人必须“通关”,后来变成了转正要“通关”,升职要“通关”,过生日要“通关”,庆祝业绩也要“通关”。总之无论大事小事,他们但凡找到一点由头就会拿盆逼人喝酒。
部门聚餐上,除了“通关者”要喝酒,其他不喝酒的人也不能幸免于难,因为有一群男同事会挨个劝酒。所以在那个公司的时候,只要是部门聚餐,就避免不了被灌酒。
也有不想“同流合污”的,当时有个新来的男同事,无论领导和男同事们怎么逼他喝酒,他都一口不碰,结果就是,几乎整个部门的人都排挤他。这位男同事离职后,每次聚餐时还有同事提起他,拿他作为反面案例,胁迫新员工喝酒。
在这家公司待了半年我就离职了,除了007的工作强度我受不了,酒桌文化也是离职的重要原因。总的来说,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我是真的一点都无法理解。
04 即便身为甲方,女性依然难逃骚扰
殷乔 丨 女 工程师
看见阿里事件,我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参加商业酒局时的情景,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三年,但是这段记忆仍然很深刻。
由于从事工程行业,我工作中接触的90%的人都是男性。那次和乙方人员的酒局上,乙方两个男职员为表诚意,当着我们甲方人员的面,猛给自己灌酒。我并不认可酒桌文化,就试图劝他们不要喝了,有事好好谈就行,但是根本劝不住,仿佛是喝得越多,诚意越大。
喝到半晌,一个乙方员工开始疯狂咳嗽,我定睛一看,他居然喝吐血了!我哪见过这种场面,赶紧望向另一个乙方人员。剩下的还在劝酒的这个乙方人员是项目经理,没成想他居然视若无睹,完全不管自己吐血的同事,可见喝到吐血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了。
接下来,乙方项目经理居然还嘲笑了吐血的这位员工,最后还是我方的领导看不下去了,找了我们两个同事,把喝吐血的这位送去医院了。
乙方项目经理的酒量确实很好,之后还不停地劝我方人员喝酒,扬言要把我们都喝倒。最后没人陪他喝了,他就自己喝,喝得上头了就开始吹牛,说自己是全市最牛的项目经理,还坐到我这边来,拉着我的手让我跟他处对象。
在我明确表示自己有对象之后,他依然不依不饶,说我还是太年轻了,是“有眼不识泰山”,硬要逼我就范。幸亏我的几个同事替我解围,我的部门领导也顺势拉开项目经理,让我有机会逃离这个酒局。
我经历的这个酒局反映了两个事实,一是部分乙方企业已经习惯了用酒局解决一切事情。哪怕甲方觉得酒局毫无必要,乙方也会坚持喝酒,习惯性地用劝酒和自行灌酒来表示诚意。
二是女性是职场酒桌文化中的绝对弱势者。虽然我是以甲方身份参与酒局,处于一个需要被讨好的位置,而且没有喝酒,但仍然陷入了被骚扰的处境。
经过酒精的麻痹之后,人的道德底线被无限降低,因此酒局场面处于一个不可控的状态。出于商业合作目的,多数女性即便清醒,也不会将场面弄得太难看,这恰恰让酒品不好的男性有了欺辱女性的机会。
所以我认为,女性面对职场酒局,在局面失控之前,及时逃跑是唯一选择。或者干脆多一个心眼,提前搜集信息判断酒局的危险指数,指数高的酒局坚决不去。
05 戕害健康、遇潜规则,男性也是受害者
贾一鸣 丨 男 制造业销售人员
销售岗避免不了酒局,但我这两年恰恰开始讨厌喝酒了。酒量这个东西其实和遗传有关,我爸酒量很好,所以我酒量也很好。读大学的时候逞能,愿意和学生会的兄弟们组酒局、喝通宵,自以为掌握了成年人世界的社交密码,等到真的进入了社会,才意识到酒真的不是个好东西。
最近网上都在讨论职场酒桌文化,并认为女性是职场酒桌文化的最大受害者,这话不假,但是男性也是职场酒桌文化的受害者。
职场酒桌文化对男性的戕害主要在健康方面和家庭生活方面。
两年前,公司的一位前辈突发脑溢血。我们去医院看望前辈的时候,他妻子还哭诉,说医生诊断是经常喝酒造成的,我心里陡然一惊,觉得这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后来没多久,前辈去世了,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快到三十五岁了,我也觉得自己年纪大了需要养生,不能再继续喝下去了。而且我上有老下有小,哪里敢出现意外。两个月前五粮液下属公司员工猝死,让我再度考虑是不是应该转岗或者离职。
喝酒应酬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更不用多说,你说喝完酒吧,是不是要安排客户去一些夜场、KTV之类的地方。经常烂醉如泥地回家,甚至彻夜不归,妻子自然是积怨颇深,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也很少,家庭关系更是一团糟。
在酒局上,不只女性会成为被狩猎的目标,男性亦然。记得有一次我带两个公司新人出酒局,半夜在KTV里,一个男生跟我说他不舒服先走了,我很生气,第二天把他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后来这个男生几乎快要哭了地跟我说,KTV里有个醉酒的男客户对他动手动脚,还要拉他去过夜。
所以说,面对职场酒桌文化,男性不应该是一个旁观者的态度,也应该站出来抗争。
总有人觉得,如果能在酒桌上牺牲一点健康和尊严,就能获取更大的利益,何乐而不为?正是生意场上无数人的这种侥幸心理,培育出了畸形的职场酒桌文化。
我是85后,本以为职场酒桌文化会被90后、00后们所终结,但没成想,已经晋升至领导层的一些90后也已经被酒文化所浸染,并不想改变现状。看来进了社会,大家都一样,很难指望谁能改变什么。
所以我认为,根除职场酒桌文化还是很难很难的,因为生意场是人的物质欲望的缩影,而酒是实现一些低级欲望和打破道德底线的借口。但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动物,是因为人具有克服欲望的能力。如果企业和职场人依然没有反省和自觉,那么阿里事件绝不会是最后一起由职场酒桌文化造成的悲剧。
(文中陈茹、宋凛、尹凌、殷乔、贾一鸣均为化名)
年轻人有多反感酒局文化?包里常备头孢,分享“耍赖”技巧
近日,一家互联网企业发布公司全员信,将“不得强迫饮酒、劝酒、陪酒”写入《员工手册》。一时之间,有关职场上畸形的酒局文化的话题引发热议。记者近日采访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90后、95后群体对“变了味”的职场酒局选择了拒绝。
■调研数据
近日,一项关于“年轻人有多反感酒局文化”的问卷调查,共计有69.3万人投票,其中,有58.3万票表示“极其反感并不能接受”,10.1万票则表示“现实中难以拒绝,身不由己”;而剩下的9571票则各有各的观点,不少人表示“反感酒局文化的不止年轻人”。
在评论中,不少年轻人具体表达了厌恶酒局文化的原因,如“酒不好喝”、“伤身体”、“容易滋生性侵等犯罪”、“职场酒局等同于变相加班”等。
态度1
无奈
“那种氛围不得不喝”
“不喝就是不给面子!干了干了!”坐在公司领导身边的小王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指着坐在对面的李勇。李勇为难地站起身来,有些小心地看着别人的眼色,说道:“我就喝一口吧,真不太会喝。”“咱们部门的人怎么能不会喝酒?”“就喝一口,感情不深啊!”“兄弟这就不够意思了吧!”……一时间,围坐在圆桌前的七八个同事一齐起哄,这场面,让本不会喝酒的李勇闷头干了整整一杯。
李勇向记者回忆起第一次遭遇劝酒的场景,语气里满是无奈。他是一家建材公司的普通员工,这场酒局是所在部门年底的庆功宴。“现在比以前能喝多了,遇到需要设酒局、陪客户的时候,还会提前准备护肝片。”李勇接着说,“少饮怡情、大饮伤身,谁也不想为了应酬牺牲身体健康,我个人是很讨厌别人劝酒的,但更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王明也有相似的感受。他对记者说,公司总部劝酒、陪酒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出差接项目的时候还是会经常遇到。“我印象深刻的酒局是公司长沙项目的启动会,当时各个级别的老板都在,大家就得一个个端着杯子给老板敬酒。”
在一家工程咨询公司上班的张凯对记者说,建筑工程行业一般男性居多,饭局大部分喝点酒氛围会比较好。“陪酒是正常的,我们属于审计方,一般和业务方吃饭比较多,大部分是开发商还有国企开发公司。”谈及喝酒的原因,他说道:“吃饭喝酒可以联络感情,感情好了才好协商谈判,酒是活跃气氛的好工具,喝酒好办事。”
曾在某央企施工单位就职的袁先生告诉记者,“工程单位一般喝酒会比较多,那种氛围下你不得不喝,在招待甲方的饭局上,领导有时候还会带上几个酒量比较好的去陪酒。”
态度2
躲避
“每次包里常备头孢”
从事金融行业的徐女士告诉记者:“我一般碰到酒局都会拒绝,我很害怕需要敬酒的场合,感觉会很不自在。工作还是要自己舒服,该拒绝就会直接拒绝。”被问及是否会担心因为拒绝喝酒给工作带来影响时,徐女士表示:“不担心,本来就不在我工作范围以内。”
在某互联网公司上班的娄女士则表示,会想办法躲掉职场酒局,“我会直接拒绝说我不喝酒,态度坚决点也没人会强迫。和朋友喝酒可以,但是职场的酒局我一定会躲掉。”
对于职场酒局,年轻人从内心来说是比较抵触的,有的会直接拒绝,有的会委婉对付。在知乎上就有大量关于“酒桌上如何拒绝喝酒”的提问,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应对方法。回答中有的根据酒局情况来分析策略,有的分享自己的借口大全,还有的则回答了具体的喝酒“耍赖”技巧等。
在某公关公司上班的高女士向记者分享自己躲酒局的窍门:“我每次包里都会常备头孢,有时候遇到要喝酒的局就会拿出来说自己在吃药,不能喝酒。”
态度3
拒绝
“碰到劝酒就会婉拒”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敢于对变味的酒局文化大胆说“不”?同样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刘莉说:“我们部门女生多,只要我们不想喝就没人会强制。”谈起能够在饭局上获得“饮酒自由”的原因,她说,这是因为“酒桌放得开完全不等于职场吃得开”,公司聚餐最重要的目的是拉近和领导之间的距离,加深同事们之间的感情。“在一些和领导吃饭的场合中,或许‘能喝’会得到领导的注意,但绝不会仅因为‘能喝’就受到重用,工作能力依然是第一位的。”刘莉表示,这一代的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拼的都是实力,而并非人情关系。
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工作的孟辉说,作为创业公司的一员,陪领导拉投资、做项目免不了饭局应酬。“因为对酒精过敏,我很少喝酒,在饭局上碰到有人劝酒就会婉拒。”孟辉却从未因为拒绝喝酒就遭受领导的冷遇。“我口才比较好,而且公司的项目我都非常了解,能给客户讲清楚、说明白,客户明白我们的能力自然会选择我们,而不是因为明白我的酒量而选择我们公司。”
同样,也有年轻人担忧,在职场饭局上拒绝饮酒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工作业绩。曾在互联网公司从事业务前端工作的王洋说,在某些职场饭局上,喝酒的目的就是商业谈判。为了维护和客户或者主管部门的关系,公司会在饭局前做好充分准备,往往会“找几个能喝的来陪酒”。王洋表示:“在这种饭局上,喝酒就是任务,怎么敬酒、倒酒、提酒,座位如何安排都有讲究,参加这种饭局压力是很大的,根本不可能少喝。”可见,当喝酒变成工作任务,似乎拒绝喝酒就和拒绝工作一样严重。
王洋表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希望公司能够对类似酒局进行正面的引导,将工作业绩与酒桌表现完全区分开,“起码要在《员工手册》里告诉员工,我们不需要用喝酒的形式维护客户、维护领导。如果公司不主动地正面引导其实就相当于认同,因为这种场合是不可避免的。”
释因
本质是强化权力支配
中国人民大学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潘桐博士表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职场酒局文化陋习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待。
一方面,这是一种职场权力身份的强化方式。一些职场酒局通过酒桌上那些看似“礼貌”、“懂事”的行为,实际上强化了上级对下级的支配。
另一方面,酒桌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职场权力秩序在私人空间的渗透,职场酒局往往存续于非工作时间,而这种酒局的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密切团队关系的作用,但同时也会使职员的私人生活被裹挟进职场的权力空间,从而完成组织对个体生活的支配。
建议
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
潘桐建议,避免酒桌陋习需要三方面主体的努力,首先是职员应该勇于表达拒绝的意愿,避免自己成为酒桌陋习的拥趸;其次,公司应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最后,有关部门需要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竞争环境,不要让酒桌成为滋生权力滥用的“灰色地带”。
北京市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卢尧选分析,避免职场酒局文化的副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
第一,可从企业目标的角度下手,改变组织以及组织领导者的注意力关注角度,不妨把企业内部的非正式社交换一个场合,换到运动场、羽毛球馆、茶馆等,这种企业文化的改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是一蹴而就。
第二,企业群的制度文化也是影响每个企业的重要因素,这包括和企业经常打交道的上下游合作单位以及同领域、同生态位的企业。所以,从根本上扭转职场酒局文化陋习,还需要从企业群这个大生态下手。
(本文中李勇、王明、张凯、刘莉、孟辉、王洋均为化名)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1
条评分
派派币 +6
司凌。
派派币
+6
2023-08-16
感谢分享
隐藏
收藏
新鲜事
相关主题
【转】大学生反向背调雇主:用自我表达倒逼职场环境改变
【转】95.8%受访职场人士觉得“入对行”对职业发展重要
【转】送给职场新人的干货大合集
忍不住来吐槽一下脑子有坑的领导
【转】职场中的礼仪
【转】面试能为自己争取到高工资的人,都是怎么做到的?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顶端
司凌。
ZxID:9742737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09-11-19
最后登录
2025-01-21
在线时间
29563小时
发帖
91342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派派币
17982
威望
38709
鲜花
2435740
鸡蛋
36
在线时间
29563 小时
访问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查看作者资料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2435740
鲜花
36
鸡蛋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此微夜
原名:独爱穿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8-16
0
已审核,感谢分享。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0
条评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顶端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隐藏
快速跳转
小说相关
品书推荐
广播剧Pai之声
书友联盟
写作素材
派派杂志区
TXT相关工具
手机资源下载
寻书求文
原创文学
原创小说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学习专区
学习&职场
English Corner
oversea
软硬兼施
娱乐生活
♥ 聊天&心情涂鸦
回忆纪念
生活家居
图片展示
体育沙龙
自曝区
音乐无极限
影视天地
趣味乐园
动漫剧场
旅游摄影
网购交流
站务专栏
派派活动区
勋章申请
问题反馈
派派周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