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永嘉之乱
发生时间:311年5月27日
发生地点:洛阳
主要人员:怀愍二帝;刘渊
影 响:西晋灭亡,五胡乱华开始、衣冠南渡
胜利一方:刘渊、刘聪、刘曜
失败一方:晋怀帝、司马越、晋愍帝
永嘉之乱,是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军队在刘渊之子刘聪率领下击败西晋京师洛阳的守军,攻陷洛阳并大肆抢掠杀戮,更俘掳晋怀帝等王公大臣的一场乱事。 及后导致西晋于316年灭亡。
西晋八王之乱,政权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尖锐,蛮族趁机发动战争。永兴元年(304年),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省离石县)起兵,建立汉赵政权。永嘉三年(309年),汉赵两次进攻洛阳,被击退。永嘉五年(311年),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宁平城之战中歼灭晋军主力,杀晋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攻破洛阳,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十万余人。
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被杀死,司马邺于长安即皇帝位,改元建兴。 [4]后建兴四年(316年), 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318年初,晋愍帝被杀死。
永嘉之乱使得中国北方经济完全崩溃, [49]中国再次走向分裂。中国北部进入战乱不休的五胡十六国;南方则建立起东晋政权,史称“衣冠南渡”。
1、背景政治八王之乱晋武帝灭亡东吴政权,统一天下,但是,他完成大一统之后就开始纵情声色,又无远大眼光,拒绝徙胡,反接受大批匈奴归附。“及永宁以后,盗贼群起,州郡无备,不能禽制,天下遂大乱”。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即持这种观点。 同时,武帝以宗室屏藩而行封建制,却引致持续十六年的大混战八王之乱,令晋朝实力严重下滑。 八王之乱战火东起河南邺郡,西至长安,范围不限于中央,导致生灵涂炭,盗贼四起。中原地区虽然经由曹魏及晋初数十年的整饬,但尚未完全重建,逢此变故,人民战死饿死百万以上,令晋室国力大减。八王之乱后期,晋室分裂,匈奴刘渊占据平阳、氐人李雄占据成都。羯人石勒、王弥等率军队乘虚流窜,转战大河南北。房玄龄等编纂的《晋书》,将八王之乱视作永嘉之乱的一个主要原因。
政治腐朽西晋政治黑暗,士大夫虽身系国家要职,为求明哲保身,崇尚清谈,相率鄙弃政事俗务,以此为清高,如王戎、王衍、乐广等,位居三公,平日不论世事。
钱穆《国史大纲》谓西晋由君主至世族皆无气节。因此钱穆评谓:“君臣男女,无廉耻节,犹不如胡人略涉汉学,粗识大义。”
权臣擅权在永嘉之乱已露端倪时,八王之乱的胜利者司马越着意于晋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晋惠帝中毒身亡后,司马越拥立司马炽、杀司马覃,借以打压羊皇后的势力; 不久司马越与晋怀帝司马炽又矛盾激化,于是他在外安插党羽、在内威逼晋帝,结果既因所托非人使洛阳失去屏障,又因心怀不臣加剧晋廷内部矛盾,并且未能及时对刘渊和石勒进行有效打击,对永嘉之乱的扩大起到推动作用。
民族汉魏以来胡人内徙两汉以来,不断与西北外族作战,战后基于“柔远人也”的观念,把投降的部落迁入塞内,与汉族杂居。如汉文帝时,晁错建议用重赏厚酬招胡民实边;汉宣帝时,纳呼韩邪“保塞内附”;东汉光武亦曾徙南匈奴数万人居西河。凡此种种,都是“容胡”的措施,即使曹操也将降附的匈奴分为五部;分别居於山西汾水等地,也不能挽回局势。到晋武帝的时候,郭钦指出“西北诸郡,皆为戎居”。 [8]惠帝时的江统也强调关中百多万人口中,“戎狄居半”,并州匈奴五部之众,人至万万。随时会引发变乱。
西晋王朝未能徙胡西晋初年,不少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势如弧形,包围晋都洛阳,形势极不利。武帝太康初年,侍御史郭钦请求徙胡族于塞外,并让汉人充实边境以对抗外族的祸患,然而晋武帝并没有采纳。晋惠帝元康元年,江统作《徙戎论》,讲述胡人的隐患,主张徙胡。晋惠帝也没有采纳。当时形势已积重难返,即使要他们“各附本种,还其旧土”,也不可能,因此徙胡的论述到最后都成空谈。加上政府容许胡人移入,最终只能加深胡汉两族的矛盾。
胡族武装逐渐强盛东汉末年,朝廷与州郡为挽救战乱的颓势,于是招募胡兵,如汉灵帝以南匈奴兵助平黄巾。魏晋也继承这“用胡”政策,曹操用氐族兵,又将匈奴编入军队,增强战斗力。晋武帝任命匈奴人刘渊为北部都尉、惠帝任命刘渊为五部大都督。“用胡”的策略在八王之乱时更为普遍,如王浚,司马腾用鲜卑人,成都王用匈奴。然而用胡的同时,胡人也知道了晋王朝的虚实,只要时机一到,一呼百应,便能起兵作乱。
与此同时,胡族的军事实力也逐渐显现出来。晋武帝时发生的秦凉之变中,秃发树机能屡败晋军,动乱持续十年。晋惠帝时又有齐万年起事,晋廷主帅昏庸,折损大将周处。
军事据《晋书》当中记载称:"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 司马炎吸取前朝教训,罢除州郡的郡兵,削弱收回了州郡刺史太守的募兵统兵权力。同时又加强宗室的权力,《晋书·地理志》描述“武帝泰始元年,封诸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 [15]地方势力间兵力差距巨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因此当战乱起,地方无兵可守,城池迅速沦陷。"元海至左国城,刘宣等上大单于之号,二旬之间,众已五万,都于离石。"而地方却无力阻止这些异族的的迅速壮大入侵。
地缘并州(河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缘环境成为汉武帝“制天下命”的基地。至“(东)汉末大乱,匈奴侵边,云中、西河之间,其地遂空,迄于魏晋,不立郡县”。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的伏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中,有南匈奴、诸部鲜卑和羯等三个胡族是从并州入塞或发迹的,其余的氐、羌二族也曾进入并州,因而使并州很自然地成为民族大熔炉及中转站;另一方面并州的地缘环境和情势,决定了并州在地缘政治地位中的重要性。并州兵骑虽然在东汉末年失去北假养马之地,但是魏武帝在东北方面北征乌桓与公孙康缔约;在西北方面稳定凉州。是时,三北中西汉断匈奴左右臂的东夷校尉、戊己校尉皆在魏武帝手中得以保全。但司马懿联合慕容鲜卑、乌丸、高句丽在魏灭燕之战后,屠戮辽东士人,又内迁辽东民众,导致幽州东北诸郡人口大减。随后司马懿以其军威建立西晋,仅五十余年,时至华北并州、东北幽州同时震荡,西晋无险可依逐灭亡。
自然西晋自武帝太康二年(282年)开始的十年间,每年都有干旱、饥荒发生, 以致“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此后又发生蝗灾瘟疫,引发大规模的灾民流徙。西晋王朝对天灾应对乏力,对天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应对失当,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包括李特起义在内的一系列反抗运动 ,进一步削弱了晋王朝的统治。同时,北方大范围的饥馑也造成关中和晋都洛阳粮食紧张,削弱了其抵抗外部进攻的能力。
经济晋武帝废除屯田制,实施占田制及荫客制,并以课田法课税。占田制及荫客制使世族占田有法可依,平民也拥有一定大小的土地,但世族大量并购土地的问题并未解决。由于被荫庇的农民只需向荫庇者交租即可,国家税收得由其他编民齐户承担,这使更多的农民转荫至大地主名下。最后政府税收短缺,世族获得经济特权。再加上西晋战乱灾害不断且频繁,对中国的小农经济打击极大,频繁的灾难摧毁了社会财富,均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的生存环境,削弱了政府和人民的承灾能力,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
2、背景刘渊立国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于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率部众起兵反晋,建立汉赵,定都离石。 后进据河东,攻占蒲阪,入蒲子,并将它作为都城。石勒、王弥等人前来归附。
晋怀帝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改年号为永凤。后太史令宣于修之进言,迁都平阳,改年号为河瑞。
连攻洛阳壶关之争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年)夏季,刘渊让王弥与楚王刘聪一起进攻壶关,以石勒任前锋都督。晋将刘琨派遣护军黄肃、韩述救援壶关,刘聪在西涧打败韩述,石勒在封田打败黄肃,把他们都杀了。司马越派遣淮南内史王旷、将军施融、曹超带兵抵御刘聪等人。王旷不听施融劝阻,贸然进军,在太行与刘聪遭遇,在长平地区交战,王旷的军队惨败,施融、曹超都战死。刘聪于是攻陷屯留、长子,一共斩获一万九千首级。上党太守庞淳交出壶关投降。
首攻洛阳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年)秋八月,刘渊命令刘聪等人进兵攻打洛阳,这是刘渊政权首次进攻洛阳。晋廷派平北将军曹武等人抵御刘聪,都被刘聪打败。刘聪长驱直入到达宜阳,自己倚仗着已经多次取胜,懈怠而不进行防备。九月,弘农太守垣延假装投降,夜间突袭刘聪的军队,刘聪大败而归。
与此同时,王浚派遣祁弘与鲜卑人段务勿尘在飞龙山攻打石勒,石勒大败,撤退到黎阳驻扎。
再攻洛阳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年)冬十月,刘渊再次派遣刘聪、王弥、刘曜、刘景率领五万精锐骑兵进犯洛阳,派呼延翼带领步兵作为后续军队。十月二十一日(丙辰),刘聪等人到达宜阳。晋廷因为刘聪刚刚失败,没有料到他们这么快又来了,大为恐慌。
十月二十六日(辛酉),刘聪屯兵西明门。北宫纯等人带领一千多勇士趁黑夜突袭刘聪营垒,杀了他们的征虏将军呼延颢。次日,刘聪向南到洛水驻扎。不久,呼延翼又被部下杀死,部众溃散。刘渊下令让刘聪等人撤兵回来。刘聪上奏表,坚持要留下来进攻洛阳,刘渊同意了。而司马越也环城防守。
不久,刘聪自己到嵩山祈祷,留下刘厉和呼延朗代理指挥留守的军队。司马越采纳太傅参军孙询的建议,乘虚出兵袭击呼延朗,果然取胜,杀死了呼延朗,刘厉则跳入洛水而死。王弥劝刘聪撤军,刘聪不敢自行撤兵。后刘渊在宣于之的劝说下再次下令召刘聪等人回来,刘聪这才撤军。 [26]
围困洛阳汉赵政权两次进攻洛阳失败,遂调整策略。
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年),汉赵政权第二次撤兵前,王弥曾议亲自“在兖州、豫州之间招募兵士,收聚粮食” [26]。于是,在刘聪等撤回平阳时,王弥则向南出兵。王弥出身世家大族,有号召力。在颍川、襄城、汝南、南阳、河南的流民几万家,一直被当地土著居民欺扰,纷纷放火烧城焚邑,杀掉郡守、长史等官员,响应王弥。
永嘉四年(310年),刘和接替刘渊为君,不久被其弟刘聪夺位。同时,由于王弥等切断粮道,洛阳发生饥荒。司马越派遣使者带着插羽毛的檄文征召全国军队,让他们来救援京城。怀帝对使者说:“替我告诉各征、镇,还可以援救,迟了就来不及了!”然而,征南将军山简的救兵被王如打败,荆州刺史王澄亲自带兵援助洛阳,闻讯而部众不战自溃,也只好回师,其他藩镇作壁上观,终究没有军队到达。晋廷商议,多数人想迁都逃难,王衍反对。
这时,石勒已南下渡过黄河,屡屡取胜。司马越在朝中丧失人心,在外担忧石勒,于是请求亲自讨伐石勒,并且屯兵镇守在兖州、豫州。
永嘉四年(310年)十一月十五日,司马越率领四万兵士向许昌进发,除留下必要的监视力量外,几乎搬空了洛阳朝廷。宫廷缺少守卫,饥饿日益严重,宫殿中死人交相杂横,盗贼公然抢劫,各府、寺、营、署,都挖掘壕堑自卫。
洛阳失守宁平城之战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刘聪派刘曜率兵四万攻洛阳。当时晋王朝仍处于内讧中,晋怀帝派苟晞讨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病死。王衍决定秘不发丧,以襄阳王司马范为大将军统令其部,回到东海国安葬。
四月,石勒率轻装骑兵追击太傅司马越的灵车,在苦县宁平城追上,把晋朝军队打得大败,又放开骑兵包围并用弓箭射击,十多万晋朝官兵互相践踏堆积如山,无一人幸免。太尉王衍、襄阳王司马范、武陵庄王司马澹、西河王司马喜、齐王司马超、吏部尚书刘望、廷尉诸葛铨、豫州刺史刘乔、太傅长史庾铨等人都被擒获。当夜,石勒派人推倒墙把这些人压死了。石勒又剖开司马越的灵柩,焚烧了司马越的尸体。
洛阳之战宁平城之战后,洛阳已岌岌可危。苟晞建议迁都,但群臣因贪恋洛阳财物而劝阻。其后洛阳饥荒加重,百官逃亡,晋怀帝决心迁都,却连必要的警卫队都没有,未能成行。而呼延晏已经率领二万七千名兵士进犯洛阳。晋军连败十二仗,死三万人。
永嘉五年(311年)五月二十七日,呼延晏先于刘曜、王弥、石勒等到达洛阳。二十八日,攻打平昌门。三十日,攻克平昌门,焚烧东阳门以及各府寺等房屋建筑。六月初一日,呼延晏因援兵未到,掳掠后撤退。晋怀帝在洛水安排准备了一些船只,准备向东逃难,呼延晏都将之焚烧。而王弥和刘曜也赶到了。
永嘉五年(311年)六月十一日,王弥、呼延晏攻克宣阳门,进入南宫,登上太极前殿,放纵士兵大肆抢掠。怀帝出华林园的门,想逃奔长安,敌军追上把他抓住,囚禁在端门。刘曜从西明门进城到武库驻扎。十二日,刘曜杀死晋太子司马诠等人,士人百姓死了三万多人。于是又挖掘各个陵墓,把宫庙、官府都焚烧光了。刘曜纳娶惠帝羊皇后,把晋怀帝以及皇帝专用的六方玉玺都送往平阳。
永嘉六年(312年),安定太守贾疋迎立秦王司马邺为太子,却传来怀帝遇害消息。司马邺遂登位为愍帝,改元建兴,都长安。
3、结果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刘曜再度攻入关中,进围长安。长安城中粮食匮乏,出现了同类相食的景象,死者过半。
建兴四年十一月,长安城破,愍帝出降,被掳至平阳,西晋亡。
建兴五年(317年),晋愍帝在平阳被杀,琅琊王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史称东晋。
晋武帝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到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灭亡,西晋国祚仅历五十余年。
4、评价历史学家劳榦在编纂的《魏晋南北朝简史》中分析,五胡之乱(五胡乱华)由于八王之乱,深层原因包括∶诸王相争,兵财并竭,以致洛阳饥荒,而兵源亦无法作有效的补充;巴蜀叛变,河内盗起;据守江南的人勤王不力,对京师不作有效的援助。
据《世说新语·轻诋》描述,桓温进入北地,远眺中原大地,曾说“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即神州陆沉,永嘉之乱,王衍(字夷甫)等臣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刘祁在《归潜志》中说晋朝士人好谈玄,不务实事,官员们(王衍兄弟等)也是竞相追求名声而不务实,导致国家破亡。
东晋史学家干宝评论西晋灭亡原因,“李辰、石冰倾之于荆杨,元海、王弥挠之于青冀,戎羯称制,二帝失尊,何哉?树立失权,托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干宝认为西晋末年两位皇帝被杀的原因在于朝政不宁,臣属多苟且,最终导致出现东晋十六国的混乱局面。
作为《晋书》的作者,房玄龄在《晋书·卷五 帝纪第五·孝怀帝 孝愍帝》一篇中,评价说“樊阳寂寥,兵车靡会,岂力不足而情有余乎?喋喋遗萌,苟存其主,譬彼诗人,爱其棠树。夫有非常之事,而无非常之功,详观发迹,用非天启,是以舆棺齿剑,可得而言焉。”
晋朝官员陈頵曾给东晋权臣王导写信,说国家之所以倾覆,弊端主要在于取材不公,士人追逐名望远扬,互相推崇,士人又好谈玄,追求弘雅,当权的不务正业,法令也失去效用。
历史学家田余庆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对于西晋末年的乱事评论说,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导致了西晋朝廷的灭亡,同时也毁灭了一大批忠于晋朝皇室的士人。
苏辙曾评论魏晋南北朝社会风气相比之前偏于“虚无放荡”,而这股风气从魏文帝开始,到了晋朝,士人、朝廷都是这样,“天下小人便之,君臣奢纵于上,男女淫佚于下,风俗大坏”,导致中原化为废墟。
5、影响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后,北方便成为胡族活动的大舞台。自匈奴刘氏兴起,五胡便展开连串的建国运动,彼此混战不休,令中原人民流离失所,死伤无数,史称“五胡乱华”。加上战争阻碍生产,使开发近千年的中原沦为白骨蔽野之地。《晋书》记载“及惠帝之后,政教陵夷,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此亦为异族首次成功入主中原。
永嘉之乱后,北方五胡民族相继建国,匈奴早有夺取中原的野心,酋长刘宣谓:“自汉亡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尺土之业,自诸王侯,降同编户,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因此八王作乱期间,刘渊及刘聪建立汉国,后来刘曜攻陷长安,灭了西晋,在长安建立前赵;山西、山东则为羯人石勒所占据,国号为后赵。鲜卑本来游牧塞外,日渐强大;酋长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划为三部,继匈奴之后成为较强民族,包括:慕容氏居于幽州、段氏居辽西、宇文氏居辽东、拓跋氏居漠北。后来,慕容氏与拓跋氏相继入主中原,分别建立前燕及代国(北魏)。至于氐、羌,氐人李雄于惠帝末年建“成”国,后改国号“汉”;不久,氐人苻健一族建前秦,定都长安。羌人建国较后,主要有淝水之战后的后秦。
南北对立永嘉之乱时,琅琊王司马睿担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出镇建康(今南京),听闻愍帝遇害,在北方大族王敦、王导的帮助下,又拉拢了江东士族如顾荣、贺循、陆机等的拥护,于建康(今南京)即位,也就是晋元帝。 从此东晋建立,下开宋、齐、梁、陈之局。北方则自刘渊称号建国,到鲜卑拓跋氏统一北方,前后136年间皆陷纷乱状态,先后兴起很多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 此后南北分裂达270余年,南北对立因分裂日久而加深,有“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之论。 同时导致了南北士人的不同,“南方简约,得其精华;北方深芜,穷其枝叶”,而这种现象直到唐初才消失。
衣冠南渡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衣冠仕族臣民南渡,史称“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大量士族从华北,南下江南一带,在江南落地生根。华北士族南渡,号称侨姓, 后代还有“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的传说。 “衣冠”是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晋朝迁都建康(今南京)。
人口迁移两汉以后,多次大乱与外族入侵,导致大量北方人移居江南。永嘉之乱后,中原地区的移民规模增大。第一条线路是南迁,越过淮河到长江中下游流域,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衣冠南渡,带来了政治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文化的南扩。第二条线路是向辽东地区,投奔当时盘踞幽州的王浚、平州刺史崔瑟、辽西的鲜卑段部和慕容部等。慕容廆专设冀阳郡、成周郡、营丘郡、唐国郡,分别安置冀州、豫州、青州、并州等地流民。此外,还有从中原到北方的并州及南方的荆襄地区。这些自发的移民加上因战争等大规模的、频繁的政府强制移民,不但促进了民族融合,而且扩大了中国的文化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