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欣赏作者的一点是,他对自己的每一次旅行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比如去复活节岛之前,他阅读了大量有关复活节岛古代文明崩溃的文章和著作,并给读者分享了研究者们的三种不同观点,一是《复活节岛,地球岛》和《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认为复活节岛的生态危机来自于人类的破坏(主流观点);二是格兰特·麦考尔、奥利亚克夫妇和罗莎琳德·亨特-安德森提出的,是气候变化导致的复活节岛森林的消失;三是保罗·雷恩伯德的观点,他认为,以生存为目的而改变环境,并不意味着一定导向生态灾难,与欧洲人的接触,才是改变复活节岛社会文化命运的关键。在与复活节岛本地考古学家拉普见面时,作者还就此问题与之进行了探讨,只是没想到拉普站在了主流观点的一方。我能感受到作者对此的诧异。可能是对复活节岛古文明的着迷,作者在写完本文后又集中阅读了挪威学者托尔·海尔达尔(海尔达尔的书市面上有好几种,《孤筏重洋》、《复活节岛的秘密》和《乘风破浪》,期待之后能有空阅读)有关复活节岛的著作、纪录片和电影。作者的这种治学态度,让我很是佩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如是也!
与同类书相比,本书的信息量更大,蕴含丰富的历史地理及人文知识。在读有关乌兹别克斯坦的几篇文章时,我几乎一直拿着笔做笔记,有的地方甚至还需要借助网络来查询一些周边知识,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梳理作者所描述的内容,比如粟特人具体指的是哪些人?他们从哪里来,后来又去了哪里?帖木儿是谁?阿拉伯帝国的疆域几何?莫卧儿王朝与如今的印度有何关联?等等。
总之,本书虽然有些许烧脑,但是很值得一读。近期,除了魏晋南北朝方面的历史书,我也想读一读与中亚相关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