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给职场人的身心健康养护指南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77 回复:8

[职场健康] 【转】给职场人的身心健康养护指南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蜜桃豚豚

ZxID:24187500


等级: 派派版主
9.10转正/番外不补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7-11 0
转载自知乎


我们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问题,其实都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解决:锻炼,社交,以及良好的作息。这句话多少有开玩笑的成分,但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为什么呢?因为这三种方式,可以帮助你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而这种状态,可以极大地增强你的抗压能力和复原力。

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到的压力,很多时候,其实都并非来自于问题和挑战本身,而是来自于什么呢?我们内心深处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的恐惧。

而这些恐惧又来源于什么呢?源于我们对自己的不自信。我们不认为我们能够抵抗它们、克服它们,因此当面对挑战时,会更加容易把威胁放大,从而让自己采取回避的策略。

更深一层挖掘,这种不自信,很大程度上又来自于我们对自身状态的认知和理解。

神经科学家 Antonio Damasio 认为:我们的身体会不断综合肌肉和骨骼的状态,获取全身运动能力的信息,这些信息会构成我们对“自己能做什么”的内在认知。而这种内在认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因此,Damasio 认为:如果一个人缺乏锻炼,导致他身体孱弱、不够健康,那么这种状态可能会造成压力、焦虑和低自尊 —— 而这是无法通过思考和心理的调整来弥补的。相当于说,它决定了你“心理状态”的上限。

所以,一个具备更佳身体状态的人,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总是能够比一个状态不佳的人,拥有更强的主动性、进取心、自信心,以及毫不懈怠的毅力。

实际上,这个时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压力、焦虑以及心理问题?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世界在加速,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和复杂;而另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大家无暇放松、锻炼,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之中,从而使得我们的抵抗力变得低落,更加容易产生种种问题。

很多人看到“健康”,会认为,只要自己不生病,体检状况正常就好,反正慢性疾病和死亡离自己还很遥远 —— 但其实不是的。

先不提近几年的种种猝死事件,身体状态的低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使得我们更加难以抵抗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降低幸福感。

另一方面,身体状态的低落,又会极大地限制我们的精力状态。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精力管理”。有朋友问,那么我们的精力上限是否可以提高呢?答案是:精力上限跟身体状态是密切相关的。

假设一个足够健康的人,他的精力上限是100%;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么健康,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的精力上限,很可能只有50%、60%。

因此,提升我们的身体素质,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对于我们的认知能力、生产效能,也会有巨大的提升。

那么,对于平时已经十分忙碌的职场人来说,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可以如何提升我们的身体状态呢?

这里,我想跟你聊聊身体与大脑的联系,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1

首先,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久坐。

大家可以想一想:你每天坐着的时间有多长?8个小时?10个小时?甚至,超过10个小时?

我们的身体并不是设计用来久坐的。从漫长的进化史来看,我们在上百万年的生活中,一直是在保持活动,行走、奔跑、跳跃、劳作……这种需要长时间坐着的生活模式,只不过短短一两百年。

因此,“坐着”其实不是一个最佳的状态,对身体来说,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是不断改变它的活动,不断地切换各种姿势,不要让某一部位的肌肉持久地紧张,承受负荷。

生活中,很多让你舒服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健康。糖分是如此,即时反馈和刺激是如此,长时间的坐着(包括躺沙发)也是如此。

挪威一个研究小组调查了超过 36000 人的数据,进行了平均超过 5.8 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当每天持续坐着的时间超过9.5小时后,死亡率就会显著增加。(Ulf Ekelund et al., 2019)

2021 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全球大约1.6%的高血压、2.2%的膀胱癌、2.8%的乳腺癌、2.8%的子宫内膜癌、2.9%的结直肠癌、4.5%的2型糖尿病、5.0%的冠心病、5.0%的中风、6.9%的胃癌、7.2%的抑郁症、7.2%的食管癌、7.2%的肾癌,以及8.1%的痴呆症,都可以归因于缺乏运动,也就是久坐。(Katzmarzyk et al., 2021)

2018 年的一项研究着重研究了久坐跟认知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久坐会降低大脑的认知能力。原因是,久坐不利于心脑血管循环,而这会显著降低大脑的思考与认知能力。(Bakrania et al., 2018)

你必须树立起这么一种观念:坐着其实并不是一种休息。对身体来说,真正的休息,其实是站立、散步、坐下这三者的不断切换。保持任何一种姿态过久,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对身体和大脑都是一种损害。

但是,由于工作的缘故,我们可能很难做到“不久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尽量降低久坐的危害呢?

2021 年的一篇论文提出了一条计算公式:1:3:12 左右的比例是比较合适的。也就是:每久坐1小时,最好搭配进行3分钟的中等或剧烈运动,或者12分钟的轻度运动。(Chastin et al., 2021)

论文提出了几个相对比较有效的建议,可以极大缓解久坐带来的健康危害:

55分钟的中等或剧烈运动+4小时的轻度运动+11小时久坐;
13分钟的中等或剧烈运动+5.5小时的轻度活动+10.3小时久坐;
3分钟的中等或剧烈运动,6小时的轻度活动+9.7小时久坐。

这里的轻度活动主要是指散步、站立、做家务等等。更加详细的内容,下面会讲。

我个人一般会建议:每工作半小时左右,站起来活动3~5分钟,可以是倒杯水,伸伸懒腰,到处走走。你也可以换算成1小时活动10分钟,等等,按照自己更适合的节奏来。

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结合保护视力的 20-20-20 法则。亦即每工作20分钟,起来活动20秒,眺望起码20英尺远(6米远)的地方。

一定不要让身体长期地处于某种状态里,这是一种损耗,而不是休养。

2

锻炼不仅是降低久坐的危害,它也会带来无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

锻炼可以增强全身的抑制作用,减少炎症反应,调节激素水平,减弱身体对压力的生理反应,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抵御压力;

有氧运动可以提升大脑的血流量。据测算:当我们跑步或快走时,大地对脚掌的反作用力会在血管中形成微小的湍流,提高约15%的大脑血流量,增强大脑的活跃。

2016 年的研究发现:当我们进行强度较高的锻炼时,会促进身体释放一种叫做骨钙蛋白的激素,这种激素会影响海马体的神经元连接,从而影响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因此,在中年时期身体素质更强的人,在10年后往往会有更加优秀的记忆力。(Steves et al. 2016)

锻炼,尤其是需要全身各部位协调的活动,会刺激大脑对全身的控制力,锻炼大脑对大量涉及平衡、导航和运动的信号的协调能力,有效提升大脑的认知储备,避免大脑老化。

简而言之,身体跟大脑的联系是极其密切的。许多我们的传统观念,比如“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等等,也许都要做一个全新的修正了:

身体素质不但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会极大地影响大脑的运作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和锻炼强度呢?

这里,需要聊聊前面提到的轻度、中等和剧烈运动。

我们一般把一个人静息状态下(也就是什么都不做)的耗能称为一个“代谢当量”,写作 MET,大约相当于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消耗1千卡能量。也就是说,一个80公斤的人,在完全静息情况下的基础代谢,大约是每天 1920 千卡(80x24)。

当然,实际情况中,由于不可能什么都不做,所以真实耗能肯定会高于这个数字,并且男性和女性也会有差异。

轻度运动是指强度在 1~3 METs 的活动,比如散步,打扫卫生,演奏乐器;中等运动是指强度在 3~6 METs 的活动,比如疾走,跳舞;剧烈运动是指 6 METs 以上的活动,比如跑步(速度越快耗能越高)、无氧训练,以及大多数体育运动。

那么,每天采取多大的运动量比较合适呢?

2018 年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进行25分钟的中等或剧烈运动,与完全不运动的人相比,死亡率可以下降25%;而每天进行100分钟中等或剧烈运动的效果是最好的,可以降低80%的死亡率。再往上就不显著了。(Saint‐Maurice et al., 2018)

美国 CDC 的建议是:每天至少进行25分钟中等或剧烈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则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至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至150分钟的剧烈运动。

如果你需要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的话,我个人会建议: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的剧烈运动,比如跑步、骑单车、无氧力量训练。除此之外的时间,能多站起来就站起来,能多散步就多散步。

2019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步行5000~10000步,就能有效增加脑容量,提高认知储备,降低大脑衰老的程度。

无论你是开车还是地铁上班,最好保证有一段步行的路程,中午吃饭时也可以到附近散散步,晚上亦然。平时工作过程中,每半小时或一小时起来活动一下。每天最好加起来能有3-4小时的站立和步行时间。

这样,才能使得你的身体与精力状态保持在一个更好的状态。

3
上面讲了锻炼的强度,下面讲讲锻炼方式。

先聊聊跑步。

跑步也许是最普及、最常见的锻炼方式。相对而言,也有比较多的研究。

比如:跑步可以促进血液中一氧化氮的产生,可以修复血管,保持血管弹性。跑步可以刺激 BDNF 的合成,提高大脑的运作效率。等等。

不过最有趣的可能还是这个:2014年,韩国科学家 Duck-chul Lee 等的一项研究表明:比起不跑步的人,跑步的人通常可以多活三年左右,即使他们有其他的不良生活习惯。

这项研究发出来之后,引发了很多来信讨论。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需要跑多久呢?有没有可能我花在跑步上的时间比我增加的寿命还要多?

(大家果然都非常务实)

于是,2017年,Duck-chul Lee 的团队又公布了一项后续的成果:

(1)数据表明,不论速度快慢、里程长短,跑步都可以降低约40%的死亡率。即使剔除了吸烟、饮酒以及高血压、肥胖之类等因素后也是如此。

(2)据估算,平均每跑步1小时,大约可以延长预期寿命7小时。

不过,这种延长预期寿命的效果,封顶就是3年。那么平均算下来,每周跑4小时也就差不多封顶了,再多也没有提升了。

而对于完全没有运动经验的人来说,每周1小时可能是一个性价比比较高的节奏。

那么,是不是只有跑步才能延长预期寿命?其他运动方式可以吗?

理论上也是可以的,因为原理是对冲久坐所带来的健康危害,以及提高身体的有氧适能。所以只要是达到一定强度的锻炼方式应该都可以。

那性价比更高的锻炼方式是什么呢?

2011年,一项针对中国台湾地区数十万人的研究发现:对从不运动的人来说,每天进行约15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就能降低约10%的死亡率;而如果进行剧烈运动(如跑步),想要达到相似的效果,只需要5分钟。(Wen et al., 2011)

2013 年,一项研究发现:跟步行的人相比,跑步者患高血压的风险降低了 38%,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 71%。(Williams & Thompson, 2013)

那么,是不是跑步一定更好呢?并不是。如果让步行的人把他们的耗能量控制在跟跑步相似的水平,那么两者的差异就被抹平了。

也就是说:锻炼的方式并不是特别重要,锻炼所消耗的能量才是最关键的。

所以,一个可能性是:锻炼带来的效果主要跟单位耗能相关。单位时间内耗能更高的活动,理论上会具备更高的性价比。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活动是 HIIT(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因为 HIIT 的理念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加大运动负荷,达到近似极限值,然后休息,再运动,再休息,让身体来回处于高强度负荷-放松-高强度负荷-放松的循环之中。

当然,真正意义上的 HIIT 难度很高,METs 数可能在 10 以上,甚至在 15 以上,那就不需要半小时了(大多数人也做不来),5-10分钟就差不多了。

简而言之,一个简单的结论是:单位时间内越剧烈的活动,效果越好。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锻炼身体的适应力,另一方面性价比也会更高。当然,务必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因为越激烈的活动也就意味着越高的心脏负荷,千万不要发生意外。

4

讲了这么多关于锻炼的内容,最后,简单点一点其他几个部分吧。

(1)社交

社交本身就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如果被动缺乏社交的话,短期来看,会引发大脑类似饥渴的反应,加重焦虑、不安、恐惧;长期来看,会对大脑的神经元连接造成损害,使得大脑加速衰老,提高罹患阿兹海默症的风险,提高死亡率。

比如:针对300多万平均年龄为66岁的人的元分析显示,社会隔离和孤独增加了高达30% 的早期死亡风险。(Holt-Lunstad et al., 2015)

比如:长期缺乏社交联系对大脑造成的危害,跟肥胖或每天抽烟超过15支等同。(Holt-Lunstad 2017)

所以,我一直建议大家:一定不要把生活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每天就是家和公司两点一线,这样很容易让自己陷入“越来越窄”的怪圈里面。

一定要主动走出去,多认识一些人。譬如,在网上加入一些志同道合的社群,认识一些聊得来的小伙伴,节假日约出来一起做一些活动,比如运动、娱乐、聚会,都是非常好的模式。

再比如,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参加一些培训班、俱乐部,或是密室逃脱、剧本杀,既可以学到一些技能,接触未知的领域,又可以认识新朋友,一举两得。

哪怕你是一个社恐患者,也不妨试着让自己迈出舒适区,打破自己的旧模式。

(2)睡眠

良好的作息主要指两点,一是睡眠,二是饮食。

关于睡眠主要注意做到三点即可:

睡得好:睡眠过程中避免一切干扰。遮光窗帘,防噪耳塞,等等,能用的就用起来,尽量保持把光线和声音降到最低,气温适宜。睡前也不要留有焦虑和负担,可参考我在前文中讲到的方法。
睡得长:每天需要保持至少7.5小时的睡眠。否则有可能会影响记忆力、认知能力、思考能力,提高罹患阿兹海默症的风险。
睡得稳:每天保持稳定一致的上床和起床时间,周末和节假日也不要改变,否则会造成睡眠紊乱,容易导致失眠。

(3)饮食

饮食这一块,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东西,叫做“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段时间内正常进食,一段时间里完全不摄入能量,让身体分解储存的肝糖原和脂肪供能。

最常见的间歇性禁食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做 16/8:也就是每天在8小时内正常吃饭,剩下16个小时里不摄入能量(可以喝茶、水、咖啡等);

另一种叫做 5:2:也就是每周5天正常吃饭,剩下不相邻的两天,每天只摄入 500-600 千卡的食物。

我自己是长期 16/8 践行者 —— 在我还不知道这个方法之前就开始了,至今可能已经有十几年了。也就是不吃早饭,每天只吃午饭和晚饭。当然,最好按照膳食金字塔来。

目前关于间歇性禁食的好处,一般集中在这几方面:

刺激细胞启动修复过程,修复和清除失调的蛋白质;
改变激素水平,提高身体的代谢率约3%~14%,保持体重匀称;
减少炎症,降低心脏病、癌症的风险,降低死亡率;
促进、调控免疫作用,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

很多人可能会问:不吃早饭,胃不会难受吗?就我个人而言,完全没有感觉。其实身体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只要你养成了习惯,它就会调整其他的各种细节来适配你的习惯。

所以,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未必天生就是理所当然的,只不过是因为我们习惯了而已。

但是,这里要强调一下:

目前关于间歇性禁食的研究还不算多,且有一些争议,所以未必适合你,未必适合每一个人。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了解一下,或者尝试一下,看看是否适合。切忌一味模仿。

另外,如果你的身体有一些小问题,也未必适合间歇性禁食,可以咨询医生和相关专业人士。

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可以帮到你。

身体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一定要好好善待它。




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员工,而员工的心理状况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企员工一直都被外界评价为“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国有企业员工的心理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新形势下,加强国企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进行合理激励、注重人文关怀、建立预防网络三个方面阐述如何管理员工心理健康。

  关键词:国有企业 员工 心理健康 合理激励 人文关怀 预防网络

  一、员工心理健康对国有企业发展的意义

  员工心理健康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企业的发展需要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哲学上讲,人的行为是由意识所支配的,因此,什么样的心理状况也就决定着员工在工作中有什么样的行为。

  曾有企业管理专家做过实验,员工在和谐健康的心理状况下的生产能力比在心理不健康和谐状况下的生产能力高出数倍。员工有健康和谐的心理,才能有成就感、归属感,才能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的财富是员工创造的,而员工的创造则来源于其心理。健康的心理储存智慧和能力,并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员工健康的心理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稳定的客观需要。试想,如果某企业的员工心理扭曲,寻衅滋事,挑唆离间,甚至泯灭理性,放任报复,这样日积月累,不仅会导致恶性不稳定事件,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一直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就是指确保人健康发展。健康发展不仅包括身体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因此,关注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也是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进一步理解。

  我国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始终起着领军、主导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覆盖面逐渐扩大,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相应的,国有企业员工在思想观念、心理行为上也发现了诸多变化,他们的心理也日趋细密、复杂,甚至难以捉摸,而由此产生的一举一动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员工心理状况是企业发展稳定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决不能掉以轻心。而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无穷的效益,首先能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和工作热情,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员工;其次,通过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使员工压力处于最佳水平,身心更健康,精力更充沛,由此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再次,通过对员工的压力水平进行即时性监控,并推荐适当的指导建议,促进员工随时调整身心状态,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国有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国有企业员工一直享受着“工作稳定,福利好,薪水高”的待遇,但是目前一份企业员工敬业度调查却显示,民营企业、外资合资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员工的敬业度较高,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敬业度最低。近几年,国有企业员工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以及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也日渐受到广泛关注。

  据国内权威机构调查,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有企业员工中,有25.04%的被调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是说每四个被调查者中就有一个人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同时,2.24%的被调查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有22.81%的被调查者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被调查者经常频繁地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精神上的压力;感觉不开心、郁闷;觉得自己在事情中不能担当着有用的角色;精神萎靡,工作积极性不高。以国有企业中的供电企业为例,由于工作环境单一、恶劣,人际接触面窄,还时常背负着安全生产压力等,员工经常出现四类心理问题:一是生理耗竭,具体表现为身体的不适,职业病缠身;二是心智枯竭,表现为空虚感明显、心力不足,自我评价下降;三是情绪衰竭,表现为激情的丧失、情感资源的干涸,烦躁易怒,悲观沮丧,深感无助,或有极度的自尊和敏感,焦虑症、抑郁症和孤独症等;四是价值枯竭,主要表现为工作的无意义、无价值感,工作效率低下,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工作压力,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职位变迁,福利、薪水的差异,家庭的和谐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其内在因素主要是国有企业员工比较浮躁,对本职工作的投入度比较低,很多人不甘于现在的工作,急于寻求事业的成功。而外因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国企的计划执行体系和模式,与员工受到的激励、创造型教育产生了矛盾,很多年轻人不适应国企的工作环境,导致工作投入度低;而且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观念、信息都对年轻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三、如何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员工心理健康,就是员工有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五大心理状态,职业压力感、职业倦怠感、职业方向感、组织归属感、人际亲和感都是积极均衡的。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循序渐进。

  (一)进行合理激励

  在现代工业管理中,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仍是一种重要手段。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会产生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从低到高排列,只有在前一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才会产生后一个需要;在前一个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会显示出激励的作用。合理激励,能有效激发员工的精神与物质欲望,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和谐发展。很多国有企业相继建立了以员工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仅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制度的保障,更为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了支撑。

  1、分析员工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激励

  同样的激励手段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要。按照需要层次理论,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需要,所以,企业对不同的人必须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也应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要想激励员工,必须了解其动机或需求,找到激励他们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2、完善制度,实施科学的、公正、适当的激励

  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企业必须系统地搜集、分析与激励有关的信息,不断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激励必须公正。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会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通过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

  (二)注重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人文关怀是一个大范畴,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个人感受和需求,营造和谐温暖的人文环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员工心理问题,充满人文关怀的员工心理管理,能够减少员工对组织的`抱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促进各部门、各层次员工间的沟通;提高员工士气,改善组织气氛。

  1、开展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是目前国有企业管理者经常采用的方式,其成本低,方式多样,而且有时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开展心理疏导,首先应当对员工心理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判断员工心理属于哪种失衡状态。要了解员工的心理状况,必须建立良好的员工诉求表达机制。国有企业应充分发挥职工代表、职代会的作用,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凝聚力。有的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设立了总经理信箱,或者聘请了总经理联络员,为员工与管理者沟通搭建了桥梁。有的企业开办了自己的博客、微博,为员工发表意见看法也提供了平台。总之,充分给予员工表达想法、袒露情感的机会和空间。这样,员工在经过了一个发泄不良情绪、释放压力的过程之后,接受疏导时就会比较冷静。其次,要善于运用技巧,灵活开展心理疏导。要抓住各种易于被其接受的观点和有利的因素,进行疏通引导;要以坦诚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帮助分析现实问题,避免对方猜测怀疑;不能空洞地劝慰,更不能敷衍搪塞,要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给予不同的启发和支持,如果当事者抱有敌意和采取攻击行动,应采取适当回避的态度,尽可能地忍耐、克制,让其他人员先去进行缓解工作。疏导过程中,还要注意通与员工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相互鼓励的关系,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巩固心理疏导成果。

  2、开展亲情帮扶

  有的国有企业建立了定期慰问制度和跟踪帮扶制度,积极为员工妥善解决困难和矛盾;在重要节假日走访慰问困难员工,发放困难补助;在遇到国家社会各种灾情、难情和急需帮扶的患病员工,组织各级组织带领员工捐款捐物,伸出大爱之手,把阳光和温暖送给需要帮扶的群体。通过这些制度和举措,使公司员工在帮扶中倾情奉献,在奉献中学会了爱与感恩,不断提升心灵品级,养成了爱心奉献、感恩报效的良好心态。

  3、解决员工各种具体困难

  企业不仅要认真倾听员工心声,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员工各种具体困难。对于员工的实际困难和合理的需求,要及时积极地进行协调,帮助职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收入分配、医疗住房等实际问题,对干部职工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精神上鼓励,积极为干部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增强大家的归属感、认同感。企业管理要用情感纽带把全体员工团结起来,倾听职工所言、关心职工所困、了解职工所思,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把感恩之情化作回报企业的热情。党团组织要关心员工及其家庭成员遇到的紧急医疗救治、婚丧嫁娶、助学帮困以及日常生活出现的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等各种实际困难,要采取有效手段,及时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制定完善配套的机制,使职工的合理诉求得到切实落实。这样才能真正替员工着想,从而化解矛盾、减少冲突、维护稳定。同时,还要结合本企业的文化和现状,以具体的事例和榜样来教育和引导员工,帮助员工改正自己的不良心态,达到内心的平衡。

  (三)建立预防网络

  在较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下,员工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是必然的,此时,就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建立健全员工心理健康预防网络,做到防患于未然。

  首先,可以建立企业家庭联动机制。在工作的班组设置心理健康员,组织参加外出培训和企业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心理健康员的职责就是检测所在班组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主动沟通,自己解决不了的求助于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工作部门,并跟踪反馈受干预者的心理疏导效果,直至问题的解决。同时,加强与员工家属的沟通,对员工家属反映的员工心理、行为异常,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次,要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积极健康、融洽和谐的内外环境,对提高职工控制和调节不良心理的能力,巩固心理教育成果,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开展读书创作、知识竞赛、职工论坛、歌咏比赛、体育健身、摄影书法、美术绘画等各种活动。优美、舒心的生活和人际环境能有效疏导员工心理,使员工内心趋于健康。

  再次,要大力普及心理科学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是搞好心理教育、培养职工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性工作。目前,不熟悉、不了解心理科学知识,不能正确认识和解释心理现象和问题,不善于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员工的心理潜能等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组织专家编制针对本企业员工的心理测试题库,放在企业网站上,使员工可以随时对自己进行测试,以检测自己心理健康的程度,或者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对企业员工做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开展一对一帮扶,使员工及时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总之,只有员工心理健康了,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才有保障。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加强对员工心理健康的管理,帮助员工筑牢心理防线,培养健康情绪,这样,国有企业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才能在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屹立不倒,稳步向前。


职场精英们为了工作经常加班熬夜,顾不得吃早餐,外出应酬喝酒,亦或者久坐不动,他们的身体状况可想而知。那么职场人应当如何保持自己的健康呢?一,关于饮食。
职场人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饮食不规律。表现为不吃早餐,夜宵不断,应酬喝酒。
1、不吃早餐。
早餐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因为经过一天的工作,运动和生活,人的所有营养被吸收消化。早上急需要补充能量和营养。而很多职场人由于加班熬夜,早上醒不来,也赶不住吃早餐或者应付一下,嘴里头嚼个鸡蛋灌饼或者面包挤公交或者地铁,经常就噎住了。不吃早餐不但工作无精打采,而且长期下去很容易得各种疾病。
早餐一定要吃,而且必须营养,要以蛋白质为主,适当碳水。要吃奶,蛋,如果实在赶不住做,其实有很多的半成品,直接加工一下,健康营养又方便。
2、夜宵不断。
其实晚饭要少吃一点,不然会加重胃的负担。如果晚餐吃得过多,还容易得糖尿病等疾病。而职场人的饮食偏偏是夜宵丰盛,早晚颠倒。早饭要像皇帝,午饭要像大臣,晚餐要像平民。
如果晚上要加班,实在没有办法,也可以适当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而不要吃方便面等垃圾食品。
3、应酬喝酒。
为了拿下订单,很多职场人不能不去喝酒应酬,而喝酒很容易引发脂肪肝。在渴酒的时候吃点菜,或者喝点牛奶,保护胃粘膜。
二,关于工作。
1、加班熬夜。
职场上加班熬夜少不了,但是注意尽量提升工作效率,早点完成工作,争取空余出时间让自己睡觉休息。
2、久坐不动。
职场上工作起来废寝忘食,通常会久坐不动。久坐不动不但对脊椎颈椎不好,而且不利于血液循环。尤其是女性,如果久坐,盆腔积液各种妇科疾病通通找上你!
如果有可能建议多动动,可以伸展一下筋骨,对大脑骨骼血液心肺都大有裨益!
三,关于压力。
职场上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有工作本身,有上级领导,有竞争对手,有团队协作,所以能释放压力,放松自己的情绪也很关键。
1,找到释放压力的方法。
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或者跑步,或者听音乐,或者蹦迪,或者其他。只要能把压力释放出来就好。
2,把压力化为动力。
其实,职场中有压力很正常。职场人要学会把压力转化为动力,那些打不倒你的,会让你更坚强!
最后,真诚祝愿所有的职场人事业鹏程万里,职场如鱼得水,同时健康常伴左右!



作者:甜丁-小徐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促进职业心理健康工作业绩、人际关系…职场人总是要承受各个方面的巨大心理压力,其心理健康状态很难保持稳定,于是职场抑郁症、职场焦虑症蜂拥而至,给职场人的身心健康极大的打击,同时也影响了大家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那么职场人怎样才能心理健康呢?  心理专家表示,讨论职场人怎样才能心理健康,不外从三方面着手,即坚强自我内心、提升应对能力、调适不良情绪。这三点说的容易,但真正做到却很难,需要职场朋友重视起来。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正确对待工作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困难和挫折,对外界环境产生适当的行为反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其次,要及时调整不良心理。  职场人应学会自觉调整和克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形成正确适度的行为反应,维护心理健康。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对克服不良心理,维护身心健康大有好处。  然后,要确定适度的抱负水准。  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抱负与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力求在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最后,要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职场人怎样才能心理健康,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人际关系是否良好。只有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宽容待人,乐于合作,才能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工作很可能有续集的续集,工作将是一场可怕的持久战,看似拼的是脑力其实拼的是体力。


怎样打好职场工作这场持久战呢?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学会在工作中科学养生,养成健康的身体,保持充沛的体力非常重要。




01

不过度操劳,别生病受伤








现在,过劳死显然不是什么大新闻。人不是机器,不能长时间工作。长时间工作,往往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当项目工作一结束,就容易爆发生病。


就拿感冒举例,一个晚上就可以着凉,但完全康复则需要好久。这样来回一算,因为疲劳生病反而损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当然,最可怕的无形的心理疾病,长期高负荷的工作,往往会使人抑郁。


这就类似体育比赛,当长时间让脑神经处于紧绷状态,脑神经会受伤,就像抽筋或者肌肉撕裂。


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心理的疲劳或者疾病,往往需要更长的康复期。


而且,在康复期,身体的工作状态很差,甚至大伤之后,就难以恢复以往巅峰。


超时工作,过度使用身体,必然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只可惜,我们并不像汽车,有良好的报警系统,没办法及时提醒自己。


不管年龄,一天最好工作不要超过10个小时,一周至少休息1天,及时休息保养,千万不能熬夜,避免生病受伤。




02

按时吃饭,吃点有营养的








人是铁,饭是钢。吃饭对人体非常重要,食物为身体提供人类活动必要的营养。但,怎么吃就很讲究。


前阶段,张文宏说到稀饭没有营养,孩子早上不要喝稀饭,要多喝牛奶,吃鸡蛋和三明治。引起很多网友的抨击,特别是老人家。


但,张文宏是对的,他说的是都是医学的新研究,而不是父辈的旧经验。有点健康常识就知道,米饭热量高,营养少。


简单来说,饮食要少吃多餐。这样肠胃消化压力比较少,提供的营养比较均衡。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


食物以高蛋白和高纤维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足量蛋白质,少吃热量高的食物。


在工作日,可以在上午和下午进行补充能量,吃点零食和水果。零食不是薯片之类的垃圾食品,而是蓝莓、草莓、坚果之类。


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者,开发了ONQI(Overall Nutrilonal Quality Index)的体系,用综合营养质量指数来表示食物营养价值。并且按照1-100,进行排序。


有兴趣可以百度查阅一下,总的来说:
1、ONQI最高的食物是深绿色的蔬菜,像菠菜、西蓝花、芝麻菜
2、其他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坚果ONQI指数比较高
3、加工过的食物,尤其是饼干、薯片一类ONQI比较低
4、白米、白面、甜食基本上全部是热量,营养含量低,要尽可能少吃。




03

早睡早起,睡得饱








最近有个有趣的新闻,搜狐老板张朝阳,鼓励推广1天只睡4个小时。我建议不要模仿。


《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斯·埃里克森的研究表明,天才的平均睡眠时间8小时36分钟。


当然,现实中也有人像张朝阳那样,有短睡基因,只需要短时间的睡眠,也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


但就像NBA一样,不是人人都是詹姆斯,都是铁打的精钢,有非常好的体力和体质。我们曾经的篮球巨星姚明,就脆很多,30岁就因伤退役。


睡眠是人体最重要的休息形式,特别是夜间还是重要的排毒时间。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专家的共识,成年人需要7-9个小时睡眠。


睡眠以1.5-2小时为一个周期,分为5个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动眼期。


在入睡和浅睡期容易醒来,在熟睡期和深睡期会雷打不动,如果这段时间被叫醒,容易感觉疲劳。


在快速动眼期,醒来会恍恍惚惚,因为这是在做梦,回忆白天的经历,有助于记忆。


综合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时间计算出自己的周期,选择在浅睡期起来,不要赖床。


随着手机的使用,大家多少会有熬夜、失眠的问题。大部分人可以通过调整,修正休眠习惯。


简单来说,白天要积累足够的睡意,晒点太阳,没事别上床。睡觉前半个小时离开手机,可以看书或听音乐帮助进入睡眠准备。设定叫醒闹钟,固定时间起床,形成良好作息习惯。


特别提醒,有条件,中午一定要午休。有个段子:中午不睡,下午崩溃。通常中午休息20-30分钟的效果最好。




04

劳逸结合,休息不能少








看过足球和篮球比赛,就知道人是非常容易疲劳。足球分为上下半场,中间休息15分钟。NBA的节奏更快,除了中场休息15分钟,还有每节130秒休息和暂停时间。通过及时休息,球员才能有精彩的表现。


我们日常的工作也是这个道理,学校上学每隔30-45分钟就有10分钟的课间休息,而我们的工作强度要更大,所以可以选择更短时间的工作时长,更高频的休息的模式。


最流行的方法是番茄工作法,每30分钟为一个番茄钟,25分钟专注工作,5分钟休息。通过效率提升来完成繁重的工作。


此外,建议在下午比较困的时候,可以进行10-15分钟的锻炼,比如,爬楼梯或者八段锦等保健操,很多精英会用冥想的方式来调节精神状态。




最后总结一下文章的要点。工作是一场马拉松,不仅考验你的脑力,长时间来看更是体力的考核。


第一、不要过度操劳,别生病受伤;
第二、按时吃饭,吃点有营养的;
第三、早睡早起,睡得饱;
第四、劳逸结合,休息不能少。
[ 此帖被白日夢。在2023-07-17 19:0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8
  • 司凌。

    派派币 +8 2023-07-14

    感谢您的分享O(∩_∩)O~



anenxi

ZxID:21264941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7-12 0
嗯,说的有道理。早睡早起身体好!
JJ55555J5

ZxID:12580589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3-07-13 0
心情好什么都好了
↑↑↑看上面个性签名↑↑↑
司凌。

ZxID:9742737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此微夜
原名:独爱穿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3-07-14 0
已审核,感谢分享。


屹翼。

ZxID:99740253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3-07-15 0
支持一下,每天坐太多,办公室空调太冷,下班感觉太累又不想动,现在越来越胖了
DrRavenclaw

ZxID:99740453

等级: 热心会员
论文和财总得发一个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3-07-15 0
上班时间太长,回到家完全不想运动了
午夜蝉

ZxID:3603988

等级: 专栏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3-07-15 0
道理都知道 但我只是一个打工人啊 我觉得更应该让老板们知道员工也是有生命和生活的!
霜镜

ZxID:83650833

等级: 文学之神
愿期待之事终有一天实现,所念之人必将相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3-07-16 0
一进入工作状态就不想出来了 平白被打断超难受的有接不上的感觉
但为了健康还是尽量定时走走吧
愿每一日都更好
惦念62e0f

ZxID:60931785


等级: 热心会员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3-07-18 0
没想到久坐危害那么大,真的是卖命钱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