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数九,游在川中天府,论剑麻辣江湖
不知不觉,2019年已经过去了,连个再见都没来得及说,就这么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掉了,决绝却又漫不经心。
回首望去,年初做的计划大多还停留在纸面上,真正付诸实施的寥寥无几。我在风中紧了紧领口,忽然有种焦灼和无力感涌上心头。感慨良久,我决定寻个地方去舔舐伤口,美食温暖肠胃,熊猫治愈人心, 成都 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寒冷的冬季里,有两种东西最是能驱散寒意,一是绵软的酒,一是火辣的菜。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了, 成都 难得下雪,可这火辣辣的美食与酒,倒也从来不缺。水煮 江山 ,麻辣江湖, 满城 飘香的辣子味里,莫说酒,一杯竹叶青就能让我醺醺欲醉。
正所谓“万丈红尘千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成都 最令人着迷的地方,莫过于这悠哉悠哉的市井气息。
原汁原味的川人码头文化—鱼夫鱼仔关于 四川 火锅和 重庆 火锅,一直存在争论,起源于何地?谁更地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直没有一个定论。
十年前,还有场夭折的官方“火锅辩论赛”想一统起源,虽然最后不了了之(我觉得夭折实在是因为闲的慌),但在图书馆翻翻文献,得出的几个推测中,大多是和码头、纤夫和船工文化有关,区别无非是在 重庆 、 泸州 还是 自贡 罢了。
扯来扯去,毋庸置疑的是:火锅起源于川渝的长江沿岸,被纤夫和船工所钟爱,后经发展渐渐登上了大雅之堂。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是长江之滨的码头文化,最初涮的东西自离不开长江里的东西了。
畅想下在那古老的岁月里,忙碌完的纤夫与船工,聚在一起,将血旺、下水等便宜食材和河鲜煮在一锅,升腾的热气里,是市井中为数不多的美味与欢乐。
火锅在川渝之地盛行的如今,鱼火锅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今天的午饭想体验一把川蜀的码头文化,地点就选在了必吃排行榜上,致民路上的鱼夫鱼仔火锅餐厅。
在这座美食之都,每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的文艺气质。餐厅室内的装修很有特色,看得出来,这种气质是属于川人的码头和老 成都 的市井。渔网、斗笠、蓑衣、小船,虽略显古旧,却有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回忆里的温馨,仿佛走进了江滨的小渔村,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围在炉边,亲切又热闹。
锅底铺满了鹅卵石,外周一圈设计成了木制的转台。这鱼火锅和鹅卵石有什么关系,你别说,他们家的味道之所以出名,关键就在这鹅卵石上了。
服务员将新鲜的鱼肉平铺在锅底鹅卵石上,然后倒入滚烫的火锅底料,鹅卵石300℃的高温会将鱼肉迅速烫熟,保留下鲜嫩多汁的口感,再加上火锅醇厚的口感,让我瞬间倾倒在这鹅卵石“法宝”下,一片片鱼肉滑落腹中。
随餐还有许多小菜,可口的蜜汁小番茄,鲜美的凉拌鲫鱼,香酥的紫米糍粑,清口解腻的泡菜萝卜和糕点,筷子拿起就不想放下,是个标准的吃货没跑了。
马路边边麻辣烫将这热闹的红尘下锅,入口的就是串串了—马路边边麻辣烫
从锦里钻出来,逛了一下午又是饥肠辘辘,在里面只喝了一杯酒酿醪糟于事无补,只得又打车回到了致民路。
为什么又回到致民路?这条灯红酒绿的九眼桥旁的小路,虽然略显冷清,却充满着老 成都 社区的感觉,虽不及 玉林 路、祥和里名气大,却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美食街。
这条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民国时期,八年抗战期间,那一年,是1938年。
南京 沦陷, 中国 人刚刚从这当头一棍中醒过神来,有人投笔从戎,有人避祸海外,而誓与 南京 共存亡的蒋委员长早已跑到 重庆 ,涮起了火锅。
普通老百姓却逃不到海外,他们只能拖家带口的逃向大后方, 云南 、 贵州 、 四川 成为理想的避难所。大量难民涌入 成都 ,让古老的蓉城混乱不堪,当局为了缓解压力,沿河开辟出了一处复兴门,取“致民以治”之意,建设了致民路。
几十年兜兜转转,这条老街没落过,又重 新兴 盛过,最终变成了一条不起眼的老街区,在 成都 逝去的年华里渐渐老去,少人问津。
也不知从几时起,这条路突然就变成了 新兴 的美食街,一夜间人气爆棚,本地老饕外地吃货纷至沓来。寻觅 成都 美食,如果没去过致民路过几家店,怕是要遭人嫌弃的。
说了这么多,晚饭的餐厅是一家传统老 成都 苍蝇馆子风格的热门串串—马路边边麻辣烫,以前来过几次,一眨眼分店都已经开遍了全国, 杭州 家门口都能找到。
虽然家门口有分店,但味道还是这里巴适啊。串串香是 四川 地区的传统美食,和火锅一样是草根饮食文化的代表,也是火锅的另一种形式,外地人常吃的麻辣烫和小火锅,便是串串香的变种。
其实说起来串串香要比火锅划算得多,毕竟锅底和小料统统都是免费的,选菜过程类似于北方的麻辣烫,不过一根串串才几毛钱,换言之你可以花火锅一半的价钱品尝到好几倍的菜式。
作为致民路人气最火爆的餐厅之一,一到饭点门外等位的小板凳上坐满了食客,放眼望去都是爱得深沉的吃货。
店内装修主打80,90年代的风格,跳房子、跳皮筋、丢沙包,壁画上刻画的是多少八零九零后共同的童年记忆。置身其中恍若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街边的老爷爷仿佛在贩卖着5分钱一根的冰棍,一时间视线竟变得模糊起来,多少如烟往事在心头翻涌不休。
服务员给我们准备了花生碎+香油+蒜泥的蘸料组合,放着串串的冰柜就在前方不远,食客可以拿着竹编的筐筐自行选菜,无论荤素,一律五毛。菜品种类很多,肉类和蔬菜各自塞满了一大冰柜,不用顾忌够不够吃或者点了不喜欢的会不会浪费,随心所欲才是吃货本性嘛。
除此之外还有特色菜品诸如牛肉、兔腰、冒土豆、冒脑花、红糖糍粑、香辣巴沙鱼等,质朴的瓷碗再配上一瓶北冰洋,穿越感顿时更为强烈。
串串的辣度正好比火锅轻一个档次,不能吃辣的食客就当先小试牛刀一把,为之后的火锅提前热个身。
得劲儿闷烤肉串路过一家烧烤店—得劲儿,嗯,啤酒配烧烤就是很得劲儿嘛。
行走江湖多年,经常听到这么一句传言:“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儿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前一阵子,《人生一串》第二季刷爆朋友圈,强势收割了多少吃货半夜流淌的口水,大家就着屏幕体验了一把“云撸串”。正如视频中所说的那样,生活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程。
烧烤,从人类钻木取火的那时起,成为了最原始的烹饪方式,千万年的传承与创新,各种食材的挖掘与香料的运用,这种原始古老的烹调不仅没有落伍,反而成为很多吃货的夜宵最爱。
上来是颜值在线的抖音鸡爪,鸡爪中的网红Plus款,爽口有嚼劲的脱骨鸡爪,搭配酸甜的口感,胃口全开。
不同于 重庆 烤完撸下拌调料再摆上桌的烧烤,也不同于 西昌 火盆烤肉,这里的烧烤还是更近于北方的烧烤—一根根的竹签上挂着香喷喷的烤肉,再沾上 四川 特色的辣椒干碟,看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
几串分量实在滋滋冒油的黑胡椒牛腹条串下肚,再灌上几大口,整个人瞬间就感觉塌实了。牛肉选用的是 新疆 优质牛肉,腹条嘛,就是牛肚子上的牛乳部分,捎带一点牛筋,吃起来嫩滑劲道,口感安逸得很。果然能在这座美食云集的蓉城脱颖而出,确实有着几把刷子。
又来了一款Plus版美食— 阿根廷 红虾,服务员细心地帮忙剥皮,细嫩Q弹的口感真真是一发入魂,对于嗜好吃虾的人来说,实在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在北方人眼里,馒头片怕是每顿烧烤必点的美食了,他们家的烤馒头片绝招是搭配炼乳,香酥可口,奶味十足!
麻辣江湖的顶尖高手—成都吃客作为 成都 最火的人气餐厅之一,无论打开哪个美食榜单, 成都 吃客都是绕不开的那家店。 作为川菜两大根据地之一的 成都 ,不同于 重庆 江湖菜的天马行空, 成都 厨师向来以严谨出名,单单一道寻常的回锅肉,便能就食材,刀工,火候等方面写一本书。
而作为 成都 川菜热门榜排名第一的 成都 吃客,主打保留川菜精髓之余,博采各大菜系之长融合而得的新派川菜,既保留了麻辣鲜香的特点,又吸取了其他菜系的烹饪技法和装盘方式,色、香、味俱全,令食客不禁食指大动。
奎星楼的那家 成都 吃客已成为诸多老饕常去之地,致民路这家店开了也有一段时间,人气嘛,每到饭点店门口便会排起长龙,可见吃客在美食圈的影响力。店内空间汇聚了 成都 的风景—宽窄巷子、春熙路、九眼桥、望平街、鹤鸣茶社,精致而典雅的装饰布局蕴藏着老 成都 的文化底蕴。
装修再好,味道才是关键。那就点一单他家的招牌菜吧,菜肴大多一片鲜红看起来颇为诱人,隔着图片仿佛就能闻到辣椒的香气。
值得表扬的是鸳鸯水煮牛肉,一种牛肉两种味道,红汤的辣和藤椒的香,搭配的很完美。正所谓水煮三国,泡椒江湖,在川菜的世界里,水煮和牛肉一向是绝配。
对于川渝两湖的小伙伴来说,这道箜(孔)饭一定不能错过,熟悉的土豆腊肉腊肠豆角米饭,一碗下去,有木有回到童年的感觉。
难得打卡网红餐厅没一道菜踩雷,服务态度也是十分热情耐心,不像很多高人气的餐厅服务员总是一脸爱搭不理。
海鲜、椰风和阳光,融化在冬阴功汤的香气里海鲜、椰风和阳光,融化在冬阴功汤的香气里——集渔泰式海鲜火锅(太古里)
成都 和 泰国 很远,离 曼谷 近两千公里的直线距离,17°的纬度差,中间不仅隔着3个小时的航程,还隔着语言和假期。
成都 和 泰国 又很近,近到我路过太古里,不经意间闻到一丝熟悉的地道的冬阴功汤的味道,香茅、柠檬叶和新鲜的大虾碰撞在一起,掺杂着椰子的香气。闭上眼睛,熟悉的阳光与大海,仿佛触手可及。
上次来 成都 曾匆匆品尝了一次集渔的美味,怎奈何当时要赶飞机,只能说囫囵吞枣吃了个大概,不甚了了。这次就把集渔泰式海鲜火锅放在了第一位,拿出一晚上的时间来吃个尽兴!
川渝之地酷爱火锅,作为火锅的两个大本营之一,牛油汤底 满城 飘香的 成都 ,对于吃惯了老火锅的当地人而言,外来火锅美食要想在这里站得住脚跟,没有几把刷子可是不成的 。
你只要翻翻大众点评,就会发现这家竟然是 成都 江湖热度第一的火锅店,看着那让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的各式海鲜和甜点,五脏庙早已翻江倒海揭竿而起。
特地早早从宽窄巷子出来,避开熙熙攘攘的排队大军,提前奔赴战场占据制高点,合理安排时间可是成为一个称职吃货的必备修养(没办法以他家的味道和知名度,饭点排队的人确实有点多)。
集渔内部的空间分上中下三层,虽是在寸土寸金的太古里商圈却一点不显拘束,通体采用全透明玻璃房设计,专门从 德国 定制的温控灯光,据说设计灵感源自 巴塞尔 艺术展的LOGO升级
这是一家将餐厅安置于丛林里的火锅店,三层楼的空间内,绿植将透亮的玻璃房紧紧包围。置身其中,仿佛身处爱丽丝梦游的绝美仙境,忽然有种时空穿越的恍惚感。
就餐空间十分宽敞,每个区域只有寥寥几个餐桌,让食客能安享私人空间不受外界打扰。餐厅的照明装置独具匠心,皆是由设计师为集渔专门定制,不仅和整体空间更为搭配,其柔和的光线还能为拍照补光哦。
说一千道一万,餐厅设计得再好,还是要靠菜品来说话的,他家提供的各种套餐搭配的种类十分齐全,价格也比单点划算得多。
先上来的是一份超大的海鲜集合,很多人会觉得在远离海岸的大西部吃海鲜,要么不新鲜要么贵的要死。集渔却打破了这种固有观念,会呼吸的超大号鲍鱼,伸缩活动着的虾须虾脚,他家的海味新鲜得好像刚从海里捞上来一样。 北京 话中的“全须全尾”这里已经不够用了,现在是“活须活尾”,比“新鲜”更新鲜的是什么?嗯,是“鲜活”
作为泰式火锅,集渔的招牌自然是那一锅冬阴功汤,这可是让多少吃货念念不忘,从科华路一路追到太古里店的宝贝。锅底的颜色是浓郁的白,看上去仿佛丝滑的牛奶一般,凑前一嗅却是一股鲜香扑鼻,侍应生介绍说汤底是由鲫鱼配老汤熬制而成。
然后将秘制香料包、馥郁的冬阴功汤和椰子汁依次倒入锅中,稍候片刻,一股熟悉的香味飘了出来,我轻轻一嗅,和我在 泰国 本土餐厅里闻到的一般无二,那是香茅、柠檬叶配南姜的香气,被椰汁完美地烘托了出来。
再者就是他家的蘸料十分齐全,有招牌柠檬薄荷、传统泰式风味、秘制小米辣、香辣海鲜、鲜香椒麻、花生酱和川香干碟等,无论嗜好何种口味的食客想必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款。
等锅底沸腾了以后侍应生帮我们把鲍鱼和虾烫熟,然后再帮忙剥好,剥完之后的虾竟然是全身完整,这技术甩我十条街。超大号的新鲜鲍鱼十分肥美,虾的味道鲜甜,再到传统泰式酱料里滚上一滚。放入口中的那一刹,这熟悉的美味,闭上眼,我仿佛回到了 曼谷 的街头,回忆与现实交错,有种曼妙的感觉。
然后就是海鲜盛筵,青口、生蚝、虾滑鱼滑、各式贝类轮番上场,侍应生将其涮得恰到好处,重点提一下这里的服务水平相当棒,上菜、介绍、涮菜有条不絮十分耐心,还有侍应生推着小车供应免费的甜点和饮料,虽然是免费味道却一点不含糊,布丁、酸奶非常棒。
除了正餐外他家的小吃、饮料和甜点也值得大书特书。我点的是柠檬薄荷味的饮料,那一口的清新,仿佛 东南亚 灿烂的阳光。压轴的是集渔的各式甜点,有醇香奶油布丁、西米露、杨枝甘露、椰香奶冻等等等等,不仅味道甜美,颜值也是无可挑剔,很适合喜欢拍照的小仙女。
最后的最后,我出门打量了一眼,排队时有免费供应的小吃,也有手机叫号系统,想来等位也不会很枯燥吧,而且身处太古里商圈,等位的时间完全可以去逛逛街嘛。
在江湖,于生蚝烧烤大战一场—蚝英雄民政府的陆军上将,更别提还有贺龙与刘伯承参加革命前的上峰,建国后的人大常委熊克武。
而在山头林立的 成都 的美食江湖,近些年又冒出一位 大名 鼎鼎的好汉—蚝英雄。
从太古里通往致民路的路上,一抬头就能看到这位好汉, 凉山 好汉与蚝英雄并肩而立,不过不是同一家餐厅哦,他们是对门的邻居。
这也是一家人气火爆的网红餐厅,宽敞的就餐区域、整齐的桌椅、一目了然的透明厨房、干净整洁的厨房环境,看得放心才能吃得安心嘛。
既然叫蚝英雄,店内主打自然是个大饱满,鲜嫩多汁的生蚝了,这年头内陆生蚝的价格年年攀高,这家自助餐厅的价格在美团点评上只需要每人96元,算得上业界良心了。
这里的生蚝有两种吃法,第一种是蒜蓉烤生蚝。个人感觉这才是生蚝最美味的吃法,新鲜的生蚝配上蒜蓉,烤出的汤汁也十分鲜美,每一滴都不想浪费。还有一种就是蒸生蚝,成锅的生蚝被服务员直接端上桌,拿工具为你剥开,蘸着自己搭配的调料直吞入腹,无限量供应果然一本满足。
除此之外还有琳琅满目的各种海鲜、烤肉、蔬菜和水果,海鲜粥、酒酿圆子和各式点心应有尽有,抛开招牌生蚝,作为一个自助餐厅也是非常合格的。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家的排风系统非常优秀,大快朵颐之后身上一点油烟味都没有。
浣 花溪 畔,不期巴山夜雨的归途。信步一程,期许一程,回望一程, 成都 虽然是座大都市,却有着小城的安逸与悠闲。或许正如赵雷在歌中所唱的那样,这种感觉,很微妙,却又刚刚好。
本文转载自马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