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是建文帝朱允炆朝御史大夫景清之女,女主孙若微的妹妹。她为了能够获得太子妃、皇后之位,可谓是处心积虑,在讨好太子妃张妍的同时,不惜结交汉王朱高煦,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反观姐姐孙若微则要善良许多。
但事实上,在历史上的胡善祥与电视剧中的胡善祥却是判如二人,就如同高澄之流、多尔衮之辈、多铎之徒都能被洗白一般,她却被生生地抹黑成了此般模样。
历史上她是一个生性善良的女子,更是因为善良在成为皇后三年后,便被朱瞻基无过而废,当起了道姑,42岁便郁郁而终。
与电视剧中的父亲身居高位不同,她的父亲胡荣只是一个锦衣卫百户,而且颇为惨淡的是,就在朱棣靖难成功,荣登皇位之后,一朝天子一朝臣,他父亲就这样与前几日某公司公开宣读解聘书一般,被下岗了。
不过,还未等他启程回老家,一日晚上胡荣便如同诸多前人如刘邦之母梦交大蛇、朱温生时,红光满屋一般,梦见了一位头戴元冠身着羽衣的神祗,来到他面前对他说:不要慌,你家合着该显贵。
第二天,胡荣之妻便生下了胡善祥。虽然在胡家众多的子嗣中,胡善祥只列第三,但生性贞一,又举止庄重,因此她也打小便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这孩子该大富大贵,贵不可言(既然是女子,这明摆着就是指皇后)”——十数人如此说到。
岁月如梭,转眼便到了永乐十五年(1417年),这位生下便有传奇傍身的姑娘也出落得亭亭玉立,正逢此时朱棣下诏为皇太孙朱瞻基选妃,又恰逢司天监一类部门官员启奏,这“后星”出自山东,“星气见奎娄,当在济河间求之”。于是,朱棣便命太监黄琰赶往山东济河,16岁的胡善祥也便参选了。
胡善祥能够参选得益于朱元璋为大明王室在《女训》中立下的祖训:“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而能够当选则靠的却又是另一番神迹了。除了司天监的预测以外,据记载在胡善祥独具小楼之后,打开窗户便有红白之气溢出,数月不散,这也正验证了她出生时之语。在朱高炽登基之后,朱瞻基成为皇太子,胡善祥也自然被封为皇太子妃。而后,在朱瞻基登基之后,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后。
但是,她的皇后位其实在册封伊始,便受到了挑战。那就是《大明风华》之中的孙若微,历史上的孝恭孙皇后。
在朱瞻基选妃中,孙皇后也一样出自山东,颇有姿色,她最大的优势便是和诚孝张皇后张妍是老乡,因此十余岁时便得以入宫,受教于张妍。这也使得她与朱瞻基算得上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但是在选妃这等国家大事上,讲究的自然是上应天和,司天监的话语权显然更重,于是便有了胡善祥为后,孙若微为嫔的结果。
可是性格善良、沉稳的胡善祥,却又善良得让人无所适从。她对于朱瞻基唯唯诺诺,对于朱瞻基专宠孙氏,也是听之任之。而当孙氏诞下皇子(朱祁镇),朱瞻基对于这位居于中宫三年,只生下2个女儿的皇后,动了废立之心。
尽管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大臣都不同意皇帝提出的废立之举,但是最终还是杨士奇出了谋划,她授意明宣宗朱瞻基暗示胡皇后主动退位,最终善良的胡皇后,只得上交辞表,以多患病疾、无有子嗣理由被废而后明宣宗朱瞻基便将她迁居长安宫为道姑,还美其名赐号静慈仙师,孙氏也得偿所愿,成为新任皇后。
对于 无过被废,丈夫朱瞻基显得冷血无情。反倒是婆婆张太后,很是同情,在宴饮之时,都以她为首,居于孙皇后之上,这也让孙皇后颇有微言。但是纵使张太后能庇佑一时,也庇佑不了一世,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崩逝,次年 胡废后也郁郁而终,年42岁。即便如此,她的葬礼都只能以嫔礼,还未能葬入明宣宗陵寝。就连皇后之号,也是在孙皇后去世之后,由明英宗的钱皇后多次提出才被上尊号。得失之间,是非公论,也终究淹没在历史之中,却成就了黑白颠倒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