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地地道道农民出生的皇帝。
越是出身低微,越能够体现朱元璋功绩的伟大,他从一介布衣走上人生权利的巅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朱元璋这个名字是他参加起义军之后改的,“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元璋的寓意就是克“元”。
也代表了朱重八的远大理想,那就是消灭元朝,重新夺回汉人天下。
在一帮文臣武将的帮助下,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成为元末起义军中当之无愧的霸主,也成为唯一一支可以和元朝对抗的武装力量。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顺应天意”,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立大明。
明朝的建立给元朝统治致命一击,明军志气大振,一鼓作气消灭了北逃的元顺帝,完成了一统华夏的使命。
话说朱元璋在各路起义军中崭露头角之时,他也开始学习文化,也为有朝一日能当皇帝做准备。
虽然过了而立之年,朱元璋学习的兴致一点不减,很快就能写得一手好字。
说起话来也时不时可以引经据典,到他称帝之时,已经完全摆脱了“大老粗”的形象。
有了文化的朱元璋,首先想到的就是为后世子孙取名字,他不想后世子孙和自己一样,没有像样的名字。
于是他绞尽脑汁,制定了一套取名字的标准。
规定朱家后人名字最后一个字必须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按照“金、水、木、火、土”的顺序一代代循环下去。
由于朱家子孙众多,以至于后来无字可用,只能自己造字。
定都南京后,朱元璋又在帝位合法性上做起文章,为此他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将南京改名“应天府”,将上朝的大殿定名为“奉天殿”。
在自己的玉圭上镌刻“奉天法祖”四字等等。
他还通过文化渠道扩大影响,命人撰写《御制记梦》一文,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如何梦游天宫,如何与三清、紫衣道人论道等等故事。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在口语以及官方用语上进行改进,甚至发明了一句流传至今的话,那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句话我们在古装剧中时常能听到,也因此被我们所熟知,正是因为影视剧的误导,导致我们读到这句话时开口就出错。
这句话的断句不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中国古代王朝及天子权力的获得,都认为是天命,历代皇帝都以“天子”自居。
认为自己是天命的承担者和执行者,朱元璋也不例外,他自称“奉天承运皇帝”。
其诏书大多也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这个诏书套语就延续了下去,一直沿用至清朝灭亡。
朱元璋如此注重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发明的这八个字,经过五百多年的演化,竟然被后人误读。
不得不感慨劣质影视剧的影响力。
还有一点我们要特别说明,很多古装剧不仅读错了,而且只要拿起圣旨,开篇必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这也是一种常识性错误。
因为明清两代的诏书,还有相当一部分开头用的是“皇帝诏书”或“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