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长到大,很少有人没丢过东西的。可以说,自从古代的人们有了“不想丢”的东西开始,就有丢东西的时候。如果是自己遗失也就罢了,最恨的是被人偷走的时候。今天的我们,为了防小偷,用上的办法也不少,但有这么一种办法,虽然在今天看来很难立刻想到,但在中世纪的时候,却是很多僧侣们防范小偷的最终防盗手段。
图片来源:pixabay
那就是,防偷书诅咒。
为啥中世纪的书这么宝贝?
在中世纪的修道院里,僧侣们终日修行,倒不会在庙里藏个黄金屋。他们需要防小偷的宝物是书。虽然书在今天已经是随处可见的读物,但如果把历史往前倒推几百年,书的制作成本和今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一本书的每一个字全靠手抄,抄写员需要长期坐在一个毫无人体工程学可言的小凳子上长期伏案,借着自然光来抄书。尽管那个时候也有蜡烛,但火烛给书籍带来的风险让抄写员们宁可选择在白天工作。在14世纪写成的一本《圣杯的历史,圣杯的任务和亚瑟之死》中,有一幅图清楚描绘了抄写员的工作环境。抄写员一手拿笔,另一手拿刀——用来随时将笔头削尖。长期这样工作的结果必然是眼瞎、腰酸、背痛,绝不是什么轻松的工作。
工作中的抄写员,出自《圣杯的历史,圣杯的任务和亚瑟之死》,1300-1325年。图片来源:大英图书馆
这些耗费人力巨大的书籍,往往也会配上精美的装帧。《林道福音书》的封面即便放在人类的整个历史上,也可谓极尽奢华了。它是在查理曼大帝的宫廷作坊中制作完成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形象由黄金制成,周围环绕着珍珠和各色宝石。那个时代的大量书籍都或多或少采用了黄金或珠宝进行装饰,偶尔还能见到以象牙装饰的书。这些装饰一方面是起到美化作用,同时也以罕见的“珠光宝气”唤起人们对于书中所载内容的神圣感和仪式感。
《林道福音书》封面,约880年。图片来源: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珍贵的书,要如何防小偷呢?
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将它装在柜子里锁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容易联想到的方案,如果这再不保险,那就给每本书加上铁链,作为进一步保险。事实上,的确有很多地方——尤其是图书馆——都至少会这么做。不过,倘若面对的是一个会撬锁、带着钳子的小偷,那怎么办呢?
中世纪的图书制作者,选择了一项今天的我们意想不到的终极解决方案——为图书施加诅咒。
让我们欣赏几个诅咒范文
简洁明了型
希波的奥古斯丁著,圣安德鲁小修道院的汉弗莱抄录,基督的教诲、真信仰和忏悔录,1100-1125年。图片来源:大英图书馆
这份原收藏于英国肯特郡罗契斯特市的圣安德鲁小修道院抄本,可谓一个中世纪图书诅咒的典型代表。图中这一页是这份抄本的第三页,位于标题和图表之后。这一页内容可以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原书正文开头、索引信息、诅咒和附注,其中后三个部分是修道院的图书管理者加上的。在倒数第二段,它的诅咒部分写着:
“这本书属于罗契斯特市的修道院,如果任何人将其带走、藏匿或蓄意抹去这段内容,愿他受到诅咒。”
除了这句诅咒,这一页上还提到了这本书的内容、原作者以及对抄录者的致谢,按现在的书来看,起到的大约是一本书开头或者结尾处的版权页的作用。至于诅咒的部分写得相当克制而概括,但另一些书中的诅咒就要来得真切得多。
豪华套餐型
左上方的红色图案是巨大的花体字母“A”。圣经(阿恩施泰因圣经),1172年。图片来源:大英图书馆
图中这一页取自普雷蒙特雷修会的圣玛利亚和圣尼古拉斯大修道院旧藏《圣经》,该修道院位于德国阿恩施泰因,这套《圣经》故此得名。它制作得非常精良,可惜现已不全,只剩前两卷。它以每篇开头精美的花体首字母出名。图中所展示的是旧约圣经《但以理记》的开头,花体的“A”组成了首句“Anno tertio regni Ioakim regis Iuda(犹大王约雅敬在为第三年)”的第一个字母。如此耗费心力写成的《圣经》,倘若有人偷走,那遭受的诅咒也是十分严重的,在第二卷最后附上的诅咒中写道:
“如果任何人拿走这本书,
愿他不得好死;
愿他在油锅里炸;
愿他身染重病、高烧不退;
愿他被车轮碾过、筋骨寸断,
最后,上吊而亡。
阿门”
激情澎湃型
圣经(阿恩施泰因圣经)卷尾诅咒,1172年。图片来源:大英图书馆
在这个诅咒中,施咒者对小偷的威胁主要停留在花样繁多的肉体折磨上,仿佛最初的一句概括性的“不得好死”不够有说明力,一定要额外加上具体的各式惩罚上才行。不过,下面一条诅咒不但将惩罚描述得绘声绘色,甚至还生动地替偷书人写好了受罚的惨状:
“这本书仅仅属于我一个人,
因为书上清楚写有我的名字。
如果你要是敢偷我的书,
那你的喉咙将被高高吊起。
乌鸦们会聚在你面前,
找到你的眼珠,再把它们叼出来。
当你痛得大喊:‘喔!喔!喔!’的时候,
记住了,你活该。”
或许是生怕偷书人看不懂,这份诅咒是以拉丁语和德语这两种语言写成的。
不过,在另一些诅咒中,却对借书不还者网开一面,只要愿意还书,就还有救:
“致那些将这本书偷走或怀有恶意地带离圣则济利亚教堂之人,愿他永生受到诅咒,直到他还书赎罪之日。”
《礼拜的仪式》(诅咒位于红字上方黑字段落),11世纪。图片来源:耶鲁大学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
现代人也能试试
最后,附上一份由近代人仿写的诅咒,它告诉我们,这门手艺在中世纪后并没有失传,反而老树开新花,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被人们错当成一份真实的图书诅咒:
“对于将这本书从主人处偷走或借走不还者,
愿这本书在他手中变成一条大蛇,将他咬住;
让他的身体麻痹瘫痪、‘弟弟’爆炸,
让他在痛苦中油尽灯枯,哭求宽恕,
让他的苦痛无休无止,直到他重归尘土;
让书虫进入他的身体,令他肝肠寸断,
当他最终迎来最后的审判时,
愿地狱的火焰将他永远吞噬。”
伪书《老图书馆员日志》第9-10页,这个诅咒显示于右下角段落。图片来源:纽约公共图书馆
这个诅咒的作者是美国图书馆员艾德蒙·皮尔森,他在1907年出于恶作剧,伪造了一份古代图书馆员日志里的段落,他的同事和朋友们看到后觉得非常有趣,便鼓励他再接再厉,最终将其丰富成一份长达34页的假文献,并以《老图书馆员日志》的题目出版。在前言中皮尔森称这是一份在1773年出版于纽黑文的稀有出版物,被他发现并再度出版。皮尔森的技术颇高,甚至在日志中编造了假的气象日志,从气温到月相一应俱全,这令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严肃媒体都信以为真。直到1927年,图书馆研究者才发现其中的瑕疵,但里面的部分桥段,直到今天都还有被人错当成真实文献引用的情况。
伪书《老图书馆员日志》扉页。图片来源:纽约公共图书馆
尽管中世纪图书里的诅咒写得别出心裁、五花八门,但对于它是不是真的能够起到作用,至今仍是个谜。在这些诅咒写成的年代,拉丁文远不是一门通俗易懂的语言,如果偷书贼根本看不懂诅咒的含义,诅咒是否还有用呢?不过,这倒不意味着中世纪僧侣们的做法纯属白费功夫,对下咒的人来说,就算书丢了,只要想到偷书的人会遭到报应,心里还是会舒服一些。
这种心理安慰,就好比今天的人会在笔记本上写上一句“这个本子是张三的,如果发现,请致电XX,必有重谢。”之类的话,万一把本子落在星巴克或是自习室,也许真的还能找回来。至少在写的时候对物主是个安慰。当然,有了中世纪的人们带来的灵感,或许下次可以在怕丢的东西上附一句更恶毒的咒语,如果被小偷惦记上了,就算他把东西偷走,这份“美好祝愿”也能伴随他好一阵子。(编辑:vicko238)
参考文献
Basbanes, N.A. A Gentle Madness: Bibliophiles, Bibliomanes, and the Eternal Passion for Books. New York: Henry Holt & Co., 1995
Drogin, Marc. Anathema! Medieval Scribes and the History of Book Curses. NJ: Allenheld & Schram, 1983
Lerner, Fred. The Story of Libraries: From the Invention of Writing to the Computer Age. New York: Continuum, 1998.
感想:知识也是财富的一种啊,没想到古人为了防盗也是费尽心思,感谢工业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让我们能轻易获取知识,不用像古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