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在秦汉时期泛指一种叫腰斩的法定刑,我们熟知的丞相李斯就是被处腰斩之刑。到汉朝时期,“斩”被区分成“腰斩”和“斩”两种不同的概念,一直发展到隋朝刑犯的处决一般都是通过腰斩来完成,而隋朝之后衍生出绞刑与斩首之刑,腰斩渐渐被斩首取代。
腰斩,反正也是切断主要器官使人丧命,比较起来,腰斩死得慢一些,更痛苦一些。先秦秦汉时,所谓的斩都是专指腰斩,斩首在当时叫做枭首。腰斩是一种极度残酷的死刑。第一个被腰斩的名人是秦相李斯,最后一个是雍正年间的福建学政俞鸿图,他被腰斩成两段之后,在地上乱滚,一手蘸血,在地上一连写了七个“惨”字才断气。雍正皇帝听闻此事后,即下诏废除了腰斩之刑。
当一个刑犯要被执行腰斩时,刑犯会把上衣脱下,裸露出腰部。紧接周就趴在木或铁的砧板上宛如砧板上的肉一样任人宰割,然后侩子手会从刑犯的腰部用钝器把人砍成两半。我们都知道人的重要器官一般分布在上半身,倘若刑犯想要死得痛快点,侩子手会收到来自犯人家属的红包,然后在刑犯腰部以上的部位动刀,给刑犯来个痛快。若是犯人家属没有给侩子手送红包的话,侩子手会从腰部往下一点的地方开始动刀,这样刑犯就凄惨点了,要一直忍受非人的痛苦并且久久不能断气。
俞鸿图是浙江人,康熙年间进士,雍正年间出任河南学政(主管一省教育的官员),平日为官不算很清正,公元1734年(雍正十二年),俞鸿图主持河南科举考试,有学子为了中举,贿赂他的仆人,他的仆人与他的小妾林氏串通,林氏把与考试有关的材料贴在俞鸿图的官服里面,俞鸿图穿出去脱下后,仆人撕下来传给参加考试的学子,以此收受贿赂,高达万余两白银,俞鸿图主持过多次科举,一直没出过事,所以对此作弊情况他全然不知。
来此事被曝光,闹得满城风雨,河南巡抚王士俊弹劾俞鸿图收受贿赂,俞鸿图拒不承认,雍正皇帝派户部侍郎陈树萱下令彻查,最终找到俞鸿图贪污受贿的证据,他的小妾和仆人也承认了考试作弊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俞鸿图只得认罪,他曾经有将劣等试卷当作合格试卷来接受贿赂的事情,陈树萱上报刑部,刑部上报雍正皇帝,被雍正判以腰斩处置。俞鸿图的上半身在地上打滚触目惊心,他用手指沾血接连在地上写了七个“惨字”才断气死去,雍正觉得这种刑罚太过于残忍,于是乎下令让这种刑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