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传统节日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9 回复:1

[宗教民俗]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anjell13140

ZxID:86039913


等级: 明星作家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5-13 0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哈尼族简介

哈尼族人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红河与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其中哀牢山区的元江、墨江、红河、元阳、金平、绿春、江城等县,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占当地人口的一半以上,占哈尼族总人口的76%,其余分布在无量山区、红河以东各县。
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乐山之间地区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等县。
哈尼族有自已的语言,并有三种方言,彼此差异很大,不能互相通话。过去一直没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村寨大多建在海拔1000米到25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住房一般是土木结构的楼房,土墙木,屋顶有平顶、双斜面和四斜面几种。
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还善于种茶。哈尼族种植茶叶的历史久远,哈尼族地区的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
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同源于南迁的古代北方的羌人。羌人原来游牧于青藏高原,后逐渐向南迁移。公元前3世纪,其先民已经居住在今四川大渡河南岸及雅垄江以东的沼泽地带。7世纪已居住于今哀牢山、无量山区一带。唐、宋时隶属南诏、大理国,以后又先后被元、明、清封建王前所统治,其间一些首领曾被授予世袭封建土司官职。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阿玛施
阿玛施,哈尼语意为祭寨神树,云南省哈尼族民间祭祀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属龙日举行。相传,远古时,人鬼是兄弟,后因不合而分家,鬼住草木丛中,人住杂草不长处。鬼常跑去扰乱人,于是人到天神处告状,天神同情人类,遂让女儿变作树木给人类作护寨神,并叫人每年此日到鬼住的地方敲锣打鼓,生火烧灰盖住草木,以镇恶鬼。久而久之,便成了祭祀节日。祭寨神树以家族为单位,各个家族都有各自的神树,届时,巫师先挥舞长刀,在寨内转游,意为将村里的火神、瘟神皆赶出去,然后将涂有狗血的木刀、木棍悬挂在村口,称为断路,认为这样鬼魂就无法进寨,外人见状也不能进褰。然后,巫师带领寨人修理水井,各家取来清水冼净祭品,各户去一男子,大家一起在神树前杀一头纯黑毛大猪,用头和脚献祭,其余则平分给各户,意为与神共享。如有不生育妇女,可到神树前抱抱供祭的猪脚,人们认为这样可以得子。

昂玛吐扎
昂玛吐扎,哈尼语意为祭祀保佑村寨的山神。云南省绿春一滞哈尼族支系稠定人的传统节日。在每年扎勒特节(农历十月)之后的属虎日举行,历时一天。稠定人认为他们的祖先因得到了山神的保护才得以生存,所以每建立一个村寨,都要在村寨的附近选择一株枝繁叶茂的树为“昂玛阿波”(山神树)。“昂玛阿波”旁的树木不得砍伐。“昂玛吐扎”这天。所有人家都要舂糯米杷粑,全村集资买一头猪、两只鸡,另准备一个蛋和九块糯米粑粑,各家出一人,到“昂玛阿波”处,杀鸡宰猪祭供。祭祀仪式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莫罢”主持。凡参加者要共餐一顿,剩余的肉由“莫罢”平均分给各户。然后把蛋和一碗米埋在“昂玛阿波”边,以此表示全村人一心祈求山神保佑村寨安宁。

宝瑞瑞
宝瑞瑞,哈尼语意为祭龙,云南省哈尼族祭祀节日。每年农历二、三月间举行,节期为一天。哈尼族认为龙是人的保护神,故每个村寨都有龙林或龙树,关于祭龙,有这样的一个传说:古时候,当哈尼族祖先来到哀牢山时,有个山魔天天到村里骚扰,还要村里每年二月为它送一个姑娘。后来有个叫碑娘的寡妇,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打扮成姑娘送给山魔,当山魔被酒灌醉后,两个儿子同时拔刀刺杀山魔,山魔被杀,两个儿子也力竭身亡。“宝瑞瑞”这个节日便是纪念这两兄弟的。节日这天,全寨杀牲祭祀,并选出两个小伙子打扮成姑娘,在人们簇拥下游寨子一周。这天,青年人还要骑磨秋,这是一种把两根圆木连接成“丁”形的娱乐器械,横木可以旋转,竖木深埋在土中,高出地面七十至八十厘米,游戏者分坐横木两端。此外,还要举行赛歌、跳舞等活动。

彩他阿牟
彩他阿牟,哈尼语,一瘟疫鬼名。云南省勐海县西定一带哈尼族民间祭祀节日,每年旱季末举行。当地哈尼族认为,人和牲畜得病传疫,都是由于瘟疫鬼“彩他阿牟”在作怪,故每年此时,都要在追玛(祭师)的主持下,举行咒瘟疫鬼彩他阿牟的仪式。届时,各户人家先用泥捏成马、牛、羊、猪等各种牲畜送到追玛家,并放进一个用竹片和芭蕉叶编成的小筐中,小筐四角插着木棍,上扎红、白布。人们边把泥捏的动物放进筐中,边对它们吐唾沫,大声咒骂,以示对疫鬼的憎恨,然后抬至村外,扔进深沟里。去送瘟疫鬼的人还要用熗弩对沟里任意射击,意为驱跑疫魔,人畜平安。

车实扎
车实扎,哈尼语,意为“新米节”。哈尼族民间农祀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属龙日举行。在这一天的黎明前,各家主妇们都前往田里,连根拔回一捆稻谷,将其栽于自家水井或菜地边,作为地神的象征。天明后,将稻谷拿回家中,舂成新米,用一部分做成米饭,用另一部分炸成米花。在傍晚食用新米饭前,用新米饭、米花祭袓祀神,再用新米花喂家中所养的狗。当地民间相传:过去哈尼族不会种田,又没有谷种,天神之女俄玛见哈尼族以野果为食,顿生怜悯之心,恳求其父摩咪将天上谷种送给哈尼族,而摩咪不同意,后来俄玛将一袋谷种偷送到人间,并教会人们耕作方法。天神摩咪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怒,将俄玛关押起来。俄玛设法逃出天牢,又将天上七十七种稻谷带到人间,此事又被摩咪发现,就将俄玛变成一条母狗发配到人间。哈尼族不忘俄玛的功德,遂形成用新米花喂狗的习俗。哈尼族在此节日前后,常常邀请亲朋好友聚饮,庆祝丰收。

厄厚扎米厚玛阿耶
厄厚扎米厚玛阿耶,哈尼语,水神名。云南哲勐海县哈尼族爱尼人民间宗教节日,每年春天播种前举行。在祭厄厚扎米厚玛阿耶时,还祭厄扎米格扎,后者也是水神,届时,迫玛(巫师)率各位家族长到村中的水井边杀鸡,再把其它祭品也摆放在水井边,祭毕,大家一起在井边把祭品都吃掉。然后毎户去一或两个人,打一筒水回家饮用。当地哈尼族认为,只要祭祀了水神,一年中就能风调雨顺,秋后五谷丰登。

姑娘节
姑娘节是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哈尼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四举行。相传古时碧播寨的一个美丽的姑娘与一个英俊骠悍的青年猎手相爱,但父母又把她许给了土司的独眼儿子,姑娘悲痛欲绝。二月初四这天,姑娘上山砍柴,遇见三个在婚姻上也遭不幸的姑娘,她们互诉苦衷后,一起跳崖自尽。事后,哈尼族人觉得很痛心,认为再也不能干涉姑娘小伙的婚姻了,要让姑娘自由地选择意中人,于是订二月初四为“姑娘节”。这天清早,未婚小伙子向情人借来漂亮衣裤,打扮成姑娘的模样,翩翩起舞陪伴情人,直到太阳偏西。各家已婚的男人这天要特别勤快,清早起来要先担一担水,再砍回一捆柴,烧好洗脸水给妇女端去,还要做饭、喂鸡鸭。干完这些活后,男人们又急忙赶到寨中的娱乐场所,以先到者为勤劳利落。回家后,继续服侍妇女到深夜。

郭修节
郭修节是云南省景洪县哈尼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三月择日举行,节期三天。第一天,家家舂糍粑送鬼,人人喜气洋洋,心情愉快,敲锣打鼓以示庆贺。第二天清晨,家家户户都抢先到池塘里汲水,声音要尽量放小,意在不让祖先听见。哪家汲水为第一名,哪家在这一年里就最有福气。过郭修节时,各家各户还要杀猪,有的富裕之家则杀牛,不为祭祀鬼神和祖先,全由自己享用。节日期间不劳动,人们尽情游戏取乐。

春节
哈尼族过春节,村村寨寨锣鼓声不断,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家家杀猪宰鸡,舂糯米粑粑,宴请宾客。哈尼族支系堕塔人在年节里还要举行一项奇妙的“资乌都”活动。从年节的第三天起到第五天内,各村按户分成三大组,每组轮流做桩一天,负责承办每天下午的“资乌都”活动。“资乌都”意为全村人同饮团结幸福酒。当太阳偏西时,承办组各户的当家男子将做好的酒菜抬到街心摆在铺好的篾笆上。由众人推举两个“阿窝”坐在宴席上方,其他人按顺序坐定。“阿窝”举杯念诵几句简短的祝词后,众人便发出一阵呼喊声,表示辞旧迎新。于是,长辈男子敲起牛皮鼓、铓锣,两个“阿窝”离席尽情欢舞,其余人边吃喝,边畅谈农事,商讨当年的生产计划。当“阿窝”绕席跳完一周后,其他人均离席跟着“阿窝”翩翩起舞,直至尽兴方散。

祭天
祭天是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七月虎日举行。届时,在村外不远处一固定地方,浦松枝为坛,摆上三桌祭品,每桌上都有九碗饭、九碗水、九碗酒、九碗茶和火钳等,祭天时妇女不得参加。参加祭祀的男性成员按年龄大小排列,依次向每一祭桌叩头三次,口念:“上天保佑。”之后,大家就地分食祭品。这天,全寨不准劳动,并不许外人入寨,违者要受到全寨人的谴责。

祭祖节
祭祖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哈尼族支系爱尼人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八月举行。所祭的祖先,多可上溯七至十代。届时,男家长捉一只大红公鸡,先拔一撮毛分别插在前后门口,再放一撮在屋中,同时还念着祭词,然后,由女家长将鸡煮熟,再由男家长端到家中的祭祖台上,并在进家的路上和火塘中抛洒一些各种各样的食物,以示敬送往返路上的祖先。祭祀时,还需三个盛水用的竹筒,一个饭盆;三个竹筒做的酒杯,一张竹桌,一个小葫芦瓢,三个专供盛清水洗祭器细陶罐。

老人节
老人节是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卡多山区哈尼族节日,每年农历冬月十五日举行,节期一天。节日早上,寨子里的小伙子们要到山上去砍青松,妇女们则在家中备办佳肴。当太阳偏西时娱乐场地要栽满青松,全寨男男女女穿戴整齐前来欢度节日。当主持人宣布节日活动开始后,一声铓锣,青年男女端着热气腾腾的米酒、茶水,中年男女端着香喷喷的糯米饭、鸡蛋等食物,敬献给坐在青松下的老人们。接着,小伙子们弹起小」弦,姑娘们唱起动听的歌,而老人们则和着琴声歌声跳起“阳猛套”舞。舞毕,主持人请老人们轮流讲述一年来子女们对他们的孝敬情况。并当场对尊老的晚辈给以表扬。对不孝的晚辈则进行批评教育。

哈基节
哈基节是云南省景洪县哈尼族民问宗教节日,每年陪马节(六月)后第十三天开始,节期三天。届时,全村寨人要凑钱买一头猪,由管宗教祭祀活动的阿巴和老开宰杀,然后祭祀鬼神和祖先。次日,由老人带着一些壮年人到村外挖土,意为接祖先回来,返回时带些野草。这天,家家户户还要杀一只鸡祭龙树,以供祖先享用。节日期间,人们不再劳作,安心休息,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

哈其麦节
哈其麦节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保安族传统节日。每年伊斯兰教历斋月选一吉日举行。届时,各家各户据经济情况宰杀牛、羊和准备鸡油香到寺院舍散,每人还交点乜贴。穆斯林去寺院念经。这天的一切纪念性活动均由妇女们主持。相传,穆哈默德的女儿哈其麦与阿里成婚时,阿里一贫如洗,家中只有一升大麦、一个手推小石磨和一床破旧的被盖。哈其麦异常伤心,哭着向穆哈默德诉说,而穆哈默德却不以为然,耐心开导女儿说:人生在世,要知足,有这点家当,就应该感谢真主。哈其麦听罢,转忧为喜,高高兴兴与阿里结了婚。因哈其麦在保安人民心目中有崇高威望,故形成这一节日,缅怀其高尚品质。现在保安族姑娘出嫁时,均以哈其麦为榜样,很少讲究彩礼。

洪皮牙冲
洪皮牙冲,哈尼语,即地神。云南省哈尼族民间祭祀节日,每年春天播种前举行。在清除了树木杂草,开出一片新地后,都要在地面搭一小棚,即当作地神,称为“洪皮牙冲”。播种前,先由家长在小棚前种三塘稻谷,但要留下一点谷种装入竹筒放在小棚内,待其它土地都已播种完毕,再来种这一竹筒谷种。如果新地开在老地旁边,小棚就要搭在两块地之间,用一只小鸡献祭,祭时口念祭词,边念边抓三把老地里的泥土撒到新地里,再抓三把新地泥土撒到老地里,表明新地已得到了老地神的保佑。

洪西洪米祭
洪西洪米祭是云南省勐海县西定山一带哈尼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三月第一个属牛日开始举行。节期为四天,前两天是洪西祭,后两天是洪米祭。节日头天夜晚,赛里的祭司要向全寨人宣布各条禁忌,违禁者罚酒一壶。节日的第一个早上,先由祭司到专供祭祀用的水井里汲水,各家才能随后汲水来供奉袓先,之后,主妇们用专供祭祀用的容器装好生食,男主人手持活鸡举行生祭,祭毕,主妇将鸡和别的生食做熟,再祭一次,然后全家静悄悄开始吃饭,吃完饭要鸣锣告知邻里,人们相互贺喜,主人家则要给来贺喜的客人们送一点祭品。洪米祭主要是用汤圆,而汤圆面要在洪米祭的第一天凌晨舂出。祭祀仍分生祭和熟祭,届时男子要鸣熗示意。从第三天开始,凡是前来做客者,不得离开主人家,朱进村寨者也不得进村寨,直到节日结束。过这个节日意在告诫人们一年的农事生产和祭祀禁忌从现在开始,并向神祈求人畜平安,兴旺发展。

活舍节
活舍节,哈尼语新年之意,是云南省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节日。每年农历三月择日举行,历时五天。节日的第一天,家庭主妇要准备好糯米饭、黄豆和芭蕉叶,老年人烤酒、晒草烟,青年男子则到山上打猎。当晚成年人通宵不眠。待雄鸡报晓时,人们争先恐后地敲起竹桶,舂粑粑,簸豆,意在祈求天神降雨,保佑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第二天,全村集体杀牛分肉,妇女们在家把煮熟的鸡蛋染成红、黄、白、绿、黑、紫、青七种颜色。吃饭时要先吃彩蛋。从第三天开始,中老年人用芭蕉叶包好茶叶、草烟、干笋、蛋等礼品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到各村的娱乐场所“颠哈”举行吹竹笛等活动。

祭罗节
祭罗节又称“祭倮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一带彝族支系花腰人传统节日。时间在春节后的第一个属马日。届时先挑选八个人去村寨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挑水,再选两个人去捡拾各种树叶,并把树叶塞进芦苇里给每家送一个,同时还送给各家一个饭团,一小块鸡肉和一小块猪肉。然后,从挑水、捡树叶的十人中选出两名有妻的、三年中没送过丧的男人替放在村寨龙树上的鹅卵石(阿罗的化身)洗身。之后,进行祭龙仪式。祭龙时,妇女不得参加,而且每户只参加一个男子。凡生有男孩子的人家,祭龙时要到龙树旁放炮,而且要备一桌酒席和糖果供祭龙的人吃喝。祭龙活动结束后,男女老少举行耍龙、耍狮子、踩高跷、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当地“花腰人”传说:从前,花腰人中有个叫阿罗的英雄,杀死了作恶多端的七个女妖。天神轻信七个女妖母亲的诬状,派天兵天将把阿罗的头、手、脚一样一样地砍了下来。为了花腰人的幸福,阿罗的头变成了森林,脚变成庄稼,手变成猪、鸡、鹅、鸭。阿罗遇难的那天是马日,后人便在春节后的第一个马日举行祭罗活动。慢慢地,祭罗变成了祭龙,有些地方又把“祭罗”称为“祭倮”。云南省新平一带彝族祭罗节在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牛日。

祭山
祭山是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属蛇日举行。届时,在家备办好羊、酒和米饭等祭品,来到固定地点,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主持人祭祀典礼,先点上长香,再行叩头之礼,还一边叨念着“保佑山火不来烧”。这一天,全寨人都不进行农事生产。据老人们说,祭山的目的在于免除山火以及山火燃烧村寨。

祭吴纠阿玛
祭吴纠阿玛又称祭水神,是云南省金平县四区一带哈尼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二月择日举行。有的村子在井旁祭祀,有的村子在河沟边祭祀。在井旁祭祀,先要搭一祭台,摆上两碗米、两碗酒和两碗茶,以一只公鸡一只母鸡作牺牲,祈求水神保佑井水清洁,人畜饮后,健康无病。在沟边祭祀,则是为了祈求灌田用水充足,庄稼苗壮成长。祭品通常也是一只公鸡一只母鸡,但为使祈求的效果更灵验,也有的村子用一对羊作祭品。

戛度度
戛度度是云南省金平县四区一带哈尼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二月择日举行。届时,各个村寨都要在各自的道路口立两根木杆,用一根草绳把两根木杆梢连结起来,然后以村寨的名义杀一条狗,宰一只鸡,把狗的四肢和尾巴,还有鸡的翅膀拴在那根草绳上,同时,还要挂一些木刀、木熗,以此来威吓鬼怪。举行戛度度是为了驱鬼邪,以求得村寨平安。

戛汤节
戛汤节是云南省景洪县哈尼族民间农祀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择日举行,节期为三天。此时田里庄稼基本上已入库归仓,一年的农事生产已基本结束。当地哈尼族欢度这个节日,意在庆贺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获得更大的丰收。首先由掌管祭祀地方神和水神的老开宰杀一头小猪作为祭品,祭祀龙树。节日期间,全寨人休息娱乐,不做农事。

觉扎扎
觉扎扎,哈尼语意即冷季尽头的节日,是云南省哈尼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底的羊日或马日举行,节期三天。届时各家要舂糯米面,做成汤元祭天,祈求上天降下大雪,好把田里山里的害虫都冻死,以便夺得下年的五谷丰收。这天还要祭祀死在外面的亲人亡灵,要给他们供上猪肉、米饭和米酒,还要供一碗姜汤和清水,姜汤供神灵祛寒,清水请他们洗脸洗手,除去一年的辛劳和尘埃。节期的每天早上和饭前,都要给天神、祖先等上供,到第三天早上,要送神灵和祖先。之后,男人们邀约亲友吃肉喝酒,妇女们则背上装有糯米粑粑和猪肉的背篓,冒着严寒,去看这一年里出嫁的闺女,以示闺女在娘家很受疼爱,以此来提高她在婆家的地位。

卡奴抽孔
卡奴抽孔,哈尼语意为吃新谷,故又称吃新谷节,是云南省红河一带哈尼族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七月的龙日举行。为期一天。节日的当天清早,人们来到田地里,按照传统规矩,先选一个穗长粒大的谷穗,搓下九粒谷子,用树叶包好挂在田里,以示田地多结谷子。然后采一把谷穗带回家中,倒挂在堂屋右后墙的蔑色边上,意在求得家神对庄稼的保护。下午,搓下一些谷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放在酒瓶内泡酒。晚上合家共餐一桌丰盛的酒菜,饭前先吃炸谷花,然后喝新谷酒。

苦扎扎
苦扎扎,哈尼语意为庄稼即将成熟、丰足的日子即将到来。又称“六月年”,云南省哈尼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节期二至五天。节日里家家户户舂粑粑,摆洒宴,吃新米饭。以新成熟的稻谷穗、青包谷、青黄豆等为供品,敬献祖宗。各村寨都要宰一头牛,用以祭祀天祌、地神、山神、寨神等诸神。祭祀后,把牛肉分给各家各户。打磨秋是节日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磨秋场上人山人海,艺高胆大的小伙子们往往争先恐后地登场表演,以博得姑娘们的爱慕。节日的最后一天傍晚家家户户都要点燃一火把,并举火把照遍屋内的每一个角落,表示驱除邪恶,然后将火把送到村边路旁,以先后顺序,排成一条火龙,朝东南方向延伸,以示将邪魔驱向远方。

里玛主节
里玛主节,哈尼语意为春天的盛会,里玛主节又称黄饭节或开秧门节。云南省红河一带哈尼族节日。每年农历四月羊日举行,节期一天。哈尼人崇奉布谷鸟,把报春的布谷鸟尊称为“合波阿玛”(布谷鸟妈妈)。山茶花盛开时节,不论谁,只要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叫声,都要报一声“我听见了”的回答,表示对春天到来的欢呼。按传统规矩,村中多数人听到布谷鸟叫声后,人们便相约在四月羊日,用一种乔木花汁水浸泡糯米,蒸出喷香金黄的糯米饭和红鸡蛋以及其他美味佳肴,敬献布谷鸟。这天,村村寨寨的青年男女还要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欢歌作乐,谈情说爱。据传,布谷鸟是受天神阿波摩米的派遣,从遥远天边的石岩洞中飞出来向人间传达春的信息的。节日过后,人们即开始下田栽秧。

立寨门祭
立寨门祭,哈尼语叫“勒坑度”,是云南省勐海县西定山哈尼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三月或四月择日举行。节日前夕,祭司宣布各项禁忌。当地哈尼族寨子,都有三道寨门:正门、后门和侧门,他们认为寨门是保护人们免受鬼怪伤害的屏障,而且寨门越多越保险,所以,人们每年都要在各道门内再立一道,寨子的历史越长,寨门通常也越多。哈尼族立寨门极为讲究,立寨门的每一道工序都必须先由祭司动手或示意,大家才可动手。立完后,还要在门两边各插一根雕花纹的木桩,先立供人们出入的前门,再立抬死人出寨的后门,,最后立侧门。届时,每家出一男劳力,大家一起上山砍来所需木料。村中如有不测之祸,可临时更换寨门并举行祭祀9相传司寨门的神是一个美丽的姑娘,这个节日是专为祭祀她的,以求得其保佑。

铓鼓节
铓鼓节是云南省建水县咪的一带哈尼族节日,每年正月间的属龙日举行。节期两天。铓鼓节的主要活动就是跳铓鼓舞。节日的早上,人们穿着盛装来到村中央的广场上,由村民们推举三个最有威望的长者举行祭神仪式,仪式完毕,便开始跳铓鼓舞。跳铓鼓舞根据年龄大小,围成几个组。表演时,由两男性居人圈之中,敲鼓表演,其他人左肩挎鼓,右手执锤击鼓,并沿圆圈行进起舞。据说谁跳了铓鼓舞,谁家种的粮食就颗粒泡满,当年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因此,哈尼族人家,都要去跳这种舞。两天的铓鼓节,鼓声从不间断。

磨秋节
磨秋节又称“五月年”,云南省哈尼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择日举行。磨秋是一种娱乐工具,先在地上固定一根碗口粗一米多高的木桩,顶端呈圆锥形,到节日这天,小伙子们上山砍来一根五、六米长的栎树,在正中间凿出一个大凹眼,然后将凹眼对放在木桩的圆锥形顶端。磨秋杆两端各匍匐一个人,互相推着一高一低旋转,如果磨秋发出的吱吱声越大,则认为越吉利,相传古时山里有两兄妹,十分乐于助人,那时太阳月亮出没不定,庄稼收成非常不好。兄妹俩就转着磨秋,飞到天上,去办说太阳和月亮,可是,哥哥被太阳烤死,妹妹被月亮冻死。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便每年过一次磨秋节。

牛纳纳
牛纳纳,哈尼语意为“牛歇气”,云南省哈尼族民间农祀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其间,春耕已经结束,为了表示对劳累一春的耕牛的谢意,而形成节日。届时,各家各户用煮过紫泽兰草的水,煮糯米饭,并用这种紫色的饭祭祖敬神。人们于当天清晨用紫水洗脸擦身,以示洗去一春的疲惫。再洗净一套衣服,以示洗去插秧期间放纵唱情歌的习气。祭袓时,将一只公鸡和一碗紫色糯米饭置于香案上。祭毕,以鸡肉、肉汤和糯米饭喂牛,并告诉耕牛,春耕已结束,可以上山啃青。

欧拉拉
欧拉拉是云南省勐海县西定山一带哈尼族民间农祀节日,每年农历八月上旬举行,节期两天。此时正值稻谷扬花,人们惟恐发生各种自然灾害,遂举行隆重祭祀,祈求祖先保佑。当地哈尼族支系鸠为人用各种祭器盛祭品祷告于祖先,而坐地支人则由巫师主持,在寨外举行剽牛仪式,届时要诵剽牛词,大意是:这条牛足献给袓先的,请祖先领去,我们的稻谷正扬花,祈求你们保佑它们能顺利结实。为使祈祷灵验,他们至少要请七代祖先。

欧玛楼
欧玛楼,哈尼语意为祭谷王,是云南省勐海县西定一带哈尼族民间祭祀节日,每年从谷子成熟到收割完毕,要举行五次祭谷王仪式。第一次在谷子基本成熟时,大家选择吉日摘下三穗稻谷悬挂在家中祭台上,并由家长诵祭词,意为感谢祖先和谷王的庇护之恩。第二次在收割前,届时找出一株分叉两枝长出两穗的稻谷,把它当作谷王,由家长在谷王前杀一只鸡,在地边煮熟后,对着谷王双手把鸡恭举至顶三次,然后将谷王割回家供在祭台上。第三次在收割后,如果堆起的谷堆倒塌,那是得罪了谷王,家长要肃立谷堆前,敲死一只小鸡,丢一些鸡毛在谷堆周围,谷堆扎在谷苗上部,将鸡蛋放在谷苗下,祭者将谷魂塘的谷子捆成一捆,用力一刀割下,将谷穗装入包内,鸡蛋也收回。谷魂塘的谷穗要挂在谷仓内的梁上。第四次祭祀过程中,在场人谁也不能说话,以把谷魂顺利叫回仓。第五次在稻谷入仓前,家长先要在仓里放好祭品,再用箩装些新谷,用衣服盖好,背进背出重复三次,每次背进,都抓一把新谷撒在仓内。上述祭仪都完毕后,人们才开始把新谷人仓。

蒲哈枯
蒲哈枯,咍尼语意为祭寨神,云南省哈尼族民间祭祀节日,每年农历二月举行。届时由巫师主持,人们在淸晨雾浓时,带上荷包鸡蛋、炒黄豆、酒、姜和蒜,来到寨边的三岔路口,把所带的东西摆放好,巫师开始念驱赶扰乱寨子安宁的“哈神”,然后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叫寨魂,叫时,旁人要用三弦、巴乌、铓锣奏乐相伴,两个男青年要男扮女装表演。叫魂内容多半为叫寨魂不要在外游荡,不要在浓雾中迷失方向,又叙述在寨外流浪日子太清苦,独自寂寞又孤单,寨内有吃有喝,有衣有屋,还有歌有舞。人们认为,经过这番诱导,寨魂就必定会回来保护寨子。不向北方叫魂,是因为哈尼族认为袓先乃自北方迁来,北方为祖灵居处,不必叫魂,故到三岔路口,则不论寨魂流浪何方,都能听见他们的呼唤。

奇拉胡西
奇拉胡西,哈尼语意为正月节。云南省哈尼族民间祭祀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届时,各家要杀鸡,再准备好汤圆、酒、姜汤,祭祀天地日月和风雨雷电之神,一般不用猪。鸡要整只煮熟,把头扳向天空,嘴要张开,然后在火塘头首摆桌供祭。哈尼族认为,这样献祭,天神才能看见人间的生活,并赐福下来。张开的鸡嘴可以把太阳神叫得早起,把月亮叫得更亮,庄稼就会早熟,寨子也便获得安宁,还能叫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求丰收
求丰收是云南省金平县四医一带哈尼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插完秧后择日举行。届时,各家家长挑选一根竹杆,上面砍九道刀口,插在自家稻田的水口处,然后杀一只白公鸡,在竹杆每道刀口上放一片白鸡毛,竹杆梢上系一根白线,线的另一头也栓一片白鸡毛。主妇则负责把糯米饭染成红、黄、绿几色,再把它献到田头,祈求秧苗顺利成长,结出丰硕的稻穗。献祭之后,全家用祭品会餐。

竖龙巴门
竖龙巴门是云南省哈尼族宗教祭祀节日,龙巴门是村寨的大门,竖龙巴,门一般在每年农历三月中旬由村子里的龙巴头择日举行,故各村寨时间不一定一致。届时,在全寨主要出入的大道口要竖龙巴门。
龙巴门上的龙和木头人由龙巴头亲自制做,龙表示风调雨顺的年景,三月正是农忙季节,一对木头人是告诫青年男女农忙时不准走村串寨谈恋爱。这天,寨子里的所有男人,不论大人小孩,每人都要用木头制作一件东西。故竖龙巴门又是男人们显示手艺的机会,也是姑娘们暗中选定未来伴侣的好机会,手艺高的小伙子往往得到姑娘们的青睐。竖龙巴门时,龙巴头要念祭词。竖完后,全寨人鸣熗祝贺,然后各家把准备好的酒菜抬来会餐。竖完龙巴门后,便开始春耕大忙。第二天,全寨人在龙巴头的带领下到地里撒种子,从此后,除了有特殊事情外,禁止任何人串寨子。

思鱼扎勒特
“思鱼”,哈尼语,意为在冬月捏制糯米面团子。思鱼扎勒特节是云南省红河一带哈尼族节日,每年农历冬月第一个辰龙日举行,节期—天,节日期间,严禁杀生、请客,而且不理农事。节日当天,各家捏制三个重约三至五两,大小不一的精米团子,最大的叫“纠”,标志人丁;第二大的叫“卡”,标志五谷,最小的叫“遮”。标志家禽家畜。把三个糯米面团子放到锅里煮,看哪个团子先浮起来。若“纠”先浮起,则全家老小无病无灾;“卡”先浮起,则今年庄稼丰收,瓜果累累;“遮”先浮起,则表示家禽家畜要大发展。哈尼族认为,“纠”、“卡”、“遮”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托资
托资是云南省哈尼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选择昼夜时间相等的一天举行灭害虫保庄稼的祈求仪式,这一天还要推算一年的节气,以便安排生产活动。“托资”这一天,各家各户都不做任何农事。每一家的男主人,要在大清早露水未干时,到野外去捉几只各种各样的有害昆虫回来,放在碓窝里,口里念道:“白霜降,害虫死;害虫死,人种活;害虫死,牛马壮;害虫死,庄稼旺。”每念一句,女主人就踩一下木碓,如此反复数次,以示田里的害虫都已被消灭干净了,庄稼树木和人畜都可以免受它们的伤害了。之后全家杀鸡宰鸭供祭祖宗。男人们在老人的带领下,安排这一年的生产活动。

仰阿纳
仰阿纳,哈尼语意为众人休息娱乐,是云南省哈尼族支系叶车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插完秧后的属牛日举行,节期一天。仰阿纳是叶车人聚集结友,寄托祝愿、增进团结和情谊的传统盛会。节日清晨,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盛装,姑娘们撑着素雅别致的阳伞,小伙子们背着月琴、三弦,一队队,一群群沿着山茶花掩映的崎岖小路,会聚到宽阔的草坪上,弹弦、唱歌,寻伴求友,谈情说爱,情歌声呢喃缠绵。相互有意者,便悄悄钻进树林,相互倾诉爱慕之情,赠以绣花手巾、阳伞和银手镯等信物。直到太阳偏西,人们才带着余兴慢慢散去。

扎勒特
扎勒特,哈尼语意为“捏制糯米团子”,又称“十月年”。每年农历十月辰龙日举行。哈尼族民间相传:古时有一阿妈,生有三子,他们分别变成豹、凤和龙。长子、次子无意赡养老人。一日三子送给老阿妈三包东西,这三包东西分别变成稻谷、家畜和三对夫妻,使老阿妈得以安度晚年,老阿妈想起三子龙儿的孝心,于是将此日定为龙日,以后演变成节日。届时,各村寨都打扫一新,各家各户舂制糯米粑把,做黄米饭,酿制香甜的“闷锅酒”。在节日期间早晚饭前,举行敬祖仪式,各家各户用一小簸箕,内盛一杯酒和三个糯米团,送至村口倒掉。随后,将三个糯米团子和一些熟肉送到同宗辈份最高的人家去,以示不忘亲宗。节日清晨,各家各户在天井中宰杀一只大红公鸡,就地煮食,不得将其拿入室内,当地俗称“当欧奇”。各村寨还举行街头酒宴“资八夺”,人们聚在一起饮酒联欢。有的村寨于正午举行荡秋千仪式。称为“奠叭”的主持人,手持一碗,内盛三个白团子,三个用黑芝麻裹着的黑团子,先说一番辞旧语,将黑团子抛在身后地上,再讲一通迎新话,将白团子掷于前面的地上,顿时火熗、锣、大鼓齐鸣,莫叭用双手将秋千往上送三送,宣告荡秋千活动开始。夜晚,各村寨草坪上燃起篝火、青年男女在篝火旁载歌截舞,尽兴方散。在墨江一带,头一年出嫁的新妇们,聚集在村外迷说着自己的新婚体验,严禁男人偷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5-14 0
已审核
  • 际遇之神

    奖励 2019-05-14

    偶遇猪GG,传授猪头大法,获得1猪头术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