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星星、太阳、银河的别称
天空的别称
天空 太空 天宇 太皇 大区 大皓 碧落 天穹 穹冥 苍穹 太清 太虚
●太阳的雅称
白驹 旸乌 踆乌 赤乌 阳乌 灵乌 织乌 乌阳 乌轮 乌焰 金虎 金鸦 金虎 金钲 金乌 金轮 火轮 赤轮 红轮 圆轮 晷景 奔晷 大明 明光 光朱 曙雀 三足 飞鸟 飞金 飞辔 天阳 天晷 红日 日车 日母 日头 日驭 日色日阳 日轮 一轮 丹灵 九阳 阳景 六龙 火伞 火精 火镜 东君 白日 白景 玄晖 老火 老阳
朱明 朱炎 朱雀 阳日 阳乌 阳婆 阳精 赤日 赤龙 赤羽 赤轮 赤帜 赤鸦 赤萍 赤盖 利眼 规毁 炎精 赵盾赵衰 素日 热头 翔阳 毁炎 朱曦 赪轮 赫熹 赫曦 曦和 羲驭 羲阳 羲轮 羲御 羲曜 曜灵 曦车 三足乌 太阳爷 太阳星 日头公 日头爷 日爷儿 丹砂毂 老爷儿 赵盾儿 圆光蔚 赪玉盘 濯耀罗 白玉盂 三足老鸦 日头旸儿紫金毕逋
春天的太阳―――春晖
夏天的太阳―――骄阳
早晨的太阳―――朝阳、朝曦、朝暾、朝光、朝晕、初旭、初景
黄昏的太阳―――夕照、夕曛、夕晕、夕阳、残阳、斜阳
太阳:夕照、羽蛇、若木、白驹、曙雀、奔晷、赤轮、夕曛、火镜、东君、玄晖、规毁、赤羽.
太阳别名50例
1、白日:太阳。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丙火:丙通炳,明亮。特指太阳。唐谢良辅《秋雾赋》:“及夫丙火方驰,腾蛇欲飞;三辰被汩,五星霏微。”
3、宝镜:喻日或月。唐 崔护《日五色赋》:“晕藻绘于金轮,聚云霞于宝镜。” 宋 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4、赤盖:喻太阳。唐 李为《日赋》:“及将暮也,烁乎而低,澹乎而颓,忽乎变容,赤盖下空,埃尘濛笼,浑浑黄黄,渐无精光。”
5、赤乌:代指太阳。《初学记》卷三十引三国 薛综《赤乌颂》:“赫赫赤乌,惟日之精。”白居易《劝酒》:“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到了那赤乌当午的时候,一轮火伞当空,无半点云翳。” 清 赵翼《毒暑》:“毒暑今年甚,当空煽赤乌。”
6、金乌: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用为太阳的代称。汉 刘桢《清虑赋》:“玉树翠叶,上栖金乌。” 唐 李涉《寄河阳从事杨潜》:“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点蓬莱光。” 元 武汉臣 冯玉兰》:“看东溟渐升玉兔,早西山坠尽金乌。” 清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绝句》:“烛影摇红人未散,金乌腾彩已三竿。”
7、赤鸦:指太阳。唐 聂夷中《往京寄同志》:“白兔落天西,赤鸦飞海底。”
8、踆乌:古代传说有三足乌居于太阳中。《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 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后因以“踆乌”借指太阳。唐 黄滔《秋色赋》:“踆乌减赫,顾兔添明。”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 胶州法南墅尝偕一友登日观…既而踆乌涌上,南墅谓其友曰:‘太阳真火,故入水不濡也。’” 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壮哉劲气亘天,踆乌退舍。”
9、大明:指日。《易·乾》:“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李鼎祚集解引侯果曰:“大明,日也。” 白居易《为宰相贺赦表》:“大明升而六合晓,一气熏而万物春。” 文天祥《发陵州》:“大明朝东出,皎月正在天。”
10、丹景:红日。李白《送梁公昌从信安王北征》:“祖席留丹景,征麾拂彩虹。” 王琦注引杨齐贤曰:“丹景,日也。” 唐吴筠《游仙》:“凌晨吸丹景,入夜饮黄月。”
11、丹灵:指太阳。明 夏完淳《寒灯赋》:“丹灵已匿,素魄未升。”
12、丹曦:红日。南朝梁萧统《铜博山香炉赋》:“吐圆舒于东岳,匿丹曦于西岭。” 唐 刘知几《史通·书志》:“丹曦素魄之躔次,黄道紫宫之分野。”
13、东曦:古代传说中的日神东君,借指太阳。《聊斋志异·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14、红轮:喻红日。唐 李咸用《晓望》:“碧浪催人老,红轮照物忙。” 元 白朴《恼煞人》:“又是红轮西坠,残霞照万顷银波。”《西游记》第三六回:“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
15、毁炎:太阳的光炎。柳宗元《天对》:“燬炎莫俪,渊迫而魄。”
16、火精:太阳。汉 王充《论衡·说日》:“夫日,火之精也;月,水之精也。” 唐 韩鄂《岁华纪丽·日》:“日,火精。” 李白《上云乐》:“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王琦 注引《淮南子》:“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
17、火轮:太阳。韩愈《桃源图》:“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18、皦日:明亮的太阳。多用于誓辞。《诗·王风·大车》:“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孔颖达疏:“谓我之言为不信乎,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后汉书·郎顗传》:“絜白之节,情同皦日。” 元 王恽《玉堂嘉话》:“呜呼!谓予不信,鉴时人皦日之辞。”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朴诚自表,切矢皦日。” 王国维《罗君楚妻汪孺人墓碣铭》:“藐是孤生,终於灭性,皦日之信,匪石不回。”
19、金虎:指太阳。南朝梁 刘孝绰《望月有所思》:“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五代 谭用之《江边秋夕》:“吟期汗漫驱金虎,坐约丹青跨玉鱼。” 明 何景明《后白菊赋》:“金虎兮屏舍,白帝兮徂驾。”
20、金轮:喻太阳。北齐 萧悫《和崔侍中从驾经山寺》:“云表金轮见,岩端画栱明。” 宋 陈允平《扫花游·雷峰落照》:“看倒影金轮,溯光朱户。” 清 姚鼐《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地底金轮几及丈,海右天鸡才一唱。”
21、金鸦:指太阳。唐韩愈《送惠师》:“金鵶即腾翥,六合俄清新。” 韩醇注:“金鵶,日也。” 杨万里《早入东省残月初上》:“金鸦飞上天,吐出红龙麟。” 清 姚鼐《新城道中书所见》:“大雾被野天为遮,海东遏不翔金鸦。”
22、金钲:喻太阳。苏辙《黄楼赋》:“金鉦涌於青嶂,阴氛为之辟易。” 黄庭坚《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一宫》:“便面犹承坠露,金鉦半吐东墙。” 范成大《新岭》:“曈曈赤帜张,昱昱金鉦上。”
23、九阳:太阳。《后汉书·仲长统传》:“沆瀣当餐,九阳代烛。” 李贤注:“九阳,谓日也。” 明 刘基《淮南王》:“虹蜺缤纷夹采斿,上窥九阳下六幽。”
24、九曜:日的别称。《云笈七籤》卷八:“皇上四老真人在日中无影,呼日名为九曜。”
25、闿阳:太阳。《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享昊天乐》:“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闿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唐祀圆丘乐章》:“闿阳播气,甄耀垂明。”
26、利眼:指太阳。《文选·陆机<演连珠>之十三》:“臣闻利眼临云,不能垂照。” 吕向注:“天有日月,如人有眼,故以日为利眼也,此喻君也。”
27、六龙: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羲和为御者。汉 刘向《九叹·远游》:“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于扶桑。” 晋 郭璞《游仙诗》:“六龙安可顿,运流有代谢。时变感人思,已秋复愿夏。” 王安石《休假大佛寺》:“六龙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效阮公咏怀》:“六龙匿西山,蒙汜扬颓波。”
28、南流景:指太阳。《文选·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张铣注:“南流景,日也。”
29、乾曜:太阳。《元史·后妃传一·顺帝后答纳失里》:“月之道循右行,明同贞于乾曜。”
30、日车:太阳。太阳每天运行不息,故以“日车”喻之。亦指神话中太阳所乘的六龙驾的车。《庄子·徐无鬼》:“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 汉 李尤《九曲歌》:“年岁晚暮时已斜,安得力士翻日车?” 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好》:“桥峻通星渚,楼暄近日车。” 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谭涤生诗》:“ 羲和鞭日车,欲去不得恋。”
31、日魂:道教语。指阳神。语本《参同契》卷中:“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亦指太阳。唐 皮日休《早春以橘子寄鲁望》:“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 唐 司空图《注愍征赋述》:“日魂惨澹,鬼哭荒丛。”
32、日轮:太阳。日形如车轮而运行不息,故名。北周 庾信《镜赋》:“天河渐没,日轮将起。” 韩愈《送惠师》:“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 钱仲联集释:“《列子》:‘日初出,大如车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东方大明,日轮红焰焰钻将出来了。” 茅盾《一个够程度的人》:“早就该是阳光普照的时候了,然而,除了江左一带山峰的上空,那本来应当是挂着日轮的地方,稍微见得明亮,此外整个天宇可以说是铅色。”
33、日驭:太阳。日形如轮,周行不息,故称。隋 卢思道《从驾经大慈照寺》:“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 前蜀 韦庄《立春》:“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清 金农 《憩王屋山后十方院》:“大椿灵饵话尧年,鍊液升烟日驭前。”亦指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黄澜《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
34、天阳:指太阳。《法苑珠林》卷七:“日为天阳,火为地阳,地阳上升,天阳下降。” 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颔。”
35、外景:指太阳。以其有光外照,故称。《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
36、乌轮:太阳。苏轼《辨道歌》:“乌轮即晚蟾影斜,吾时俱覩超云霞。” 元 许谦《春城晚步》:“红楼鼓歇乌轮堕,浅水横舟弄渔火。” 元 谢应芳《送李彦明归高邮》:“ 吴船鼓棹渡江去,乌轮正挂扶桑树。”
37、乌焰:红日。唐 罗邺《冬日旅怀》:“乌焰才沉桂魄生,霜阶拥褐暂吟行。”
38、乌阳:指太阳。亦喻昌明盛世。《旧唐书·李密传赞》:“乌阳既升,爝火不息。狂哉李密,始乱终逆。”苏轼《李太师墓志》:“无疆之休,以来本世…如谊 、 仲舒 ,乌阳是逢。”
39、玄晖:指太阳。《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玄晖峻朗,翠云崇霭。” 吕延济注:“玄,天;晖,日。”《云笈七籤》卷九八:“良德映玄晖,颕拔粲华蔚。”
40、炎精:指太阳。《宋书·武帝纪下》:“近炎精亢序,苗稼多伤。” 唐 萧颖士《游马耳山》:“我来疑初伏,幽路无炎精。”
41、阳灵:太阳。唐 吴筠《游仙诗》:“阳灵赫重晖,四达何皎皎。”
42、阳曜:指太阳。刘禹锡《谢门下武相公》:“回阳曜于肃杀之辰,沃天波于蹭蹬之际。” 唐孙樵《龙多山记》:“阳曜始浴,彻天昏红。” 明 刘基《步虚词》:“东溟升阳曜,西海生阴灵。”
43、阳宗:指太阳。《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 孔颖达疏引汉 蔡邕曰:“日为阳宗,月为阴宗。”
44、阳乌:太阳。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的三足乌。《文选·左思〈蜀都赋〉》:“羲和假道于峻歧,阳乌迴翼乎高标。” 李善注:“《春秋元命包》曰:‘阳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乌者,阳精。’” 南朝陈 徐陵《丹阳上庸路碑》:“阳乌驭日,宁惧武贲之弓;飞雨弥天,无待期门之盖。” 李白《上云乐》:“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因用以借指太阳。《艺文类聚》卷七六引南朝梁元帝《郢州晋安寺碑铭》:“落霞将暮,鲜云夕布,峰下阳乌,林生阴兔。”
45、耀灵:太阳的别称。亦喻指皇帝。《楚辞·远游》:“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 南朝梁 江淹《拜中书郎谢表》:“仕通物任,官登郎掾,此实耀灵之私照,而微臣之厚幸也。” 明 吴承恩《广寿》:“ 嘉靖甲寅朱夏仲月,纤阿既望,耀灵再阅,阴阳辨而欲宁,天地交而成节。”《后汉书·张衡传》:“淹栖迟以恣欲兮,燿灵忽其西藏。” 李贤注:“燿灵,日也。” 三国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燿灵匿景,继以华灯。”
46、幽阳:指初升的太阳。因阳光微弱,故名。陈子昂《感遇》:“微月生西海,幽阳始化升。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一说指月。明 杨慎《丹铅总录·诗话·幽阳》:“ 陈子昂诗:‘微月生西海,幽阳始化昇。’月本阴也,而谓之幽阳;三五阳也,而平明已缺。此语亦道家説,坎为月而中满,女本阴也,而为婴儿之理也。”
47、圆光蔚:道教语。指太阳。晋 陶弘景《真诰·协昌期一》:“扶晨始晖生,紫云映元阿,焕洞圆光蔚,晃朗濯耀罗。”《云笈七籤》卷八:“九天真人呼日为濯耀罗,三天真人呼日为圆光蔚。”
48、朱明:太阳。《楚辞·招魂》:“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王逸 注:“朱明,日也。” 三国魏 阮籍《咏怀诗》:“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 明 王世贞《天门开》:“朱明曜以东起,纤阿迫以西垂。”
49、朱羲:太阳。古代称日为朱明,而羲和为日御,合而为“朱羲”。《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 蓐收清西陆,朱羲将由白。” 李善注:“朱羲,日也。”
50、朱炎:太阳,烈日。《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开建阳则朱炎艳,啟金光则清风臻。” 刘良注:“朱炎,日也。” 杜甫《雨》:“白谷变气候,朱炎安在哉。” 清 黄景仁《客斋偶成》:“到处蜗庐感滞淹,晓凉差喜失朱炎。”
51、朱阳:太阳。阮籍《大人先生传》:“左朱阳以举麾兮,右玄阴以建旗。” 王勃《益州夫子庙碑》:“是以朱阳登而九有照,紫泉清而万物覩。” 清黄鷟来《雨中感怀》:“朱阳蔼江郭,首夏渐和柔。”
52、天晷:太阳。《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协风傍骇,天晷仰澄。” 李善注:“言日澄清也。” 李周翰注:“晷,日也;仰澄,谓无薄蚀也。”
五、大行星的别称
木星:岁星,太岁。
火星:荧惑。
金星:启明,长庚,太白。
土星:镇星。
银河的别称
在我国古代的诗文中,银河有不少富于诗意的的别称。现辑之部分,与读者共赏。
一、以“汉”字为标志的别称
河汉: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星汉: 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天汉: 陆机《拟明月皎夜光》: 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
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结,相期邈云汉。
银汉: 秦观《鹊仙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斜汉: 窦常《七夕》:斜汉没时人不寐。
清汉: 陆机《拟迢迢牵牛星》:昭昭清汉晖
二、以“河”字为标志的别称
天河: 王建《秋夜曲》: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星河: 韦应物《新秋夜寄清弟》: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绛河: 杜审言《七夕》: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沿河: 唐敬括《七月流火》: 沿河丽景浮。
明河: 欧阳修《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秋河: 蒋士铨《万年桥觞月》:秋河上下横天影。
银河: 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以“银” 字为标志的别称
银湾: 李贺《溪晚凉》: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银潢: 蒋士铨《秋河曙耿耿诗》:秦宇初邻曙,银潢正见秋。
银浦: 李贺《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银河: 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其它别称。如:
无梁: 于尧臣《秋至最分明诗》:如埽光逾洁,无梁影自横。
天津: 张嗣初《春色满皇州》:轻黄垂辇道,微绿映天津。
自然界七大雅称(有日、月、春、夏、秋、冬、雪)
一、太阳的雅号别称
太阳有许多别致有趣的雅号。
人们称春天的太阳为春晖,夏天的为骄阳;早晨的太阳为朝阳、朝曦、朝光、朝晖、初旭、初景,黄昏的太阳为夕照、夕曛、夕晖、夕阳、残阳、斜阳。
朱明亦为太阳的别称。又因传说羲和为“驾日之神”,所以太阳又被称为“朱羲”。在晋·郭璞《游仙诗》中,就有“蓐收清西陆,朱羲将由日”句。
唐太宗在《赋得白日半西山》中诗曰:“红轮不暂驻,鸟飞岂复停”;韩愈在《桃园图》中诗曰:“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人惊”;李贺在《六月》中诗曰:“炎炎红镜东方升,晕如车轮上徘徊”;宋·苏拭在《韩太祝送游太山》中诗曰:“恨君不上东峰顶,夜看金轮出九幽”,可见太阳还有红轮、火轮、红镜、车轮、金轮等雅称。
金乌亦为太阳的另雅号。相传日中有一只叫金乌的足鸟,故得此名。唐·韩愈在《李花赠张十一署》诗中云:“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太阳的别号“朱辉”亦由此而得。又,西晋·左思《蜀都赋》中有:“羲和假道干峻歧,阳鸟回翼乎高标”句,故太阳又得“阳鸟”这一雅称。《汉书·孔光传》中说:“臣闻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孔颖达疏:“日为阳宗;月为阴宗。”这便是太阳“阳宗”别称的出处。
太阳还被雅称为“黄袄”。这在元·周密《齐东野语·曝日篇》中有记。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亦有记,曰:“伺斯举(简)云:壬寅正月,雨雪连旬,勿尔开霁。闾里翁媪相互贺曰:黄袄子出矣,因作歌以记之。”清·王夫之在《刘庶仙五十初度即同唐须竹》中亦诗曰:“但祝羲和留万转,长被黄袄到三竿。”
另外,太阳还有阳景、太明、曙光、朱雀、白驹、金虎、晷景、奔晷、赤金盘等雅称别号。
二、月亮称谓十七趣
皎洁的月亮是美丽诱人的,在我国历代诗文中,出现不少富有浓郁趣味的月亮称谓,饱人眼福,以启迪丰富的想象。主要有:
阴、素娥——《幼学琼林》中写道:“月乃太阳之象。”古代以日月对称,日为太阳,月为太阴。该书中又说:“素娥即月之号。”古传说素娥就是神话里的月中嫦娥,因此又以素娥借代月亮。
金盘,金兔——杜甫有诗云:“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盘。”卢全有诗云:“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绝。”诗中以金盘、金兔作喻,都是视月亮如黄金一般的珍品。
冰轮、冰镜——苏东坡诗:“夜畔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孔平仲诗曰:“团团冰镜吐清辉”诗中所言冰轮冰镜,意为月圆白如冰。
蟾蜍、蟾兔、蟾宫、玉蟾——贾岛诗吟道:“闽国扬帆去,蟾蜍云复团。”《古诗十九首》中“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李俊民诗吟道:“蛟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方千诗吟道:“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古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上述之名词为代称。
玉兔、玉盘、玉轮、玉环、玉羊、玉弓、玉钩——贾岛又有诗句:“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这里所言玉兔,是因为古传说月中有玉兔捣药而代表月亮。李群玉有诗句,“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李贺有诗云:“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白居易有诗句:“高星粲金粟,落日沉玉环。”这玉盘、玉轮、玉环,皆指月圆而白。刘孝绰有诗句:“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李贺又有诗句:“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鲍照有诗句:“纤纤如玉钩。”这玉羊、玉弓、玉钩,系指象羊角、弓、钩的弯月。
三、春天的美妙别称
自古以来,人们给了春天多种多样的美妙别称。
春天,又称春季,由于“春为四季之始”,春天被古人称
做天端,意思是一年天时的开端。在古籍《管子》书中,春天有泰春、阳春等美称。据解释,“泰,安宁之意”;《管子·山国
轨》称,“泰春,民之工繇。”另外,《管子·地数》称,“阳春农事方作。”阳春,寓意“春季阳气上升”。
春天的别称,像青阳、发生辰等,语见《尔雅·释天》的“春为青阳”;“春为发生”;青阳,也包含春季到来阳气上升的意思,在这样的好季节“草木始青”。
汉代的时候,已有把春天称作三春的名篇。班固《终南山赋》称,“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三春,实指“春季共三个月。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
四、夏之美称
在我国 ,古人给夏季以很多异名雅称,说来饶有趣味。
三夏:夏与春、秋、冬一样,三个月中也分为孟、仲、季。四月称孟夏,五月叫仲夏,六月谓季夏,简称“三夏”。
九夏:夏季三个月共九十天,遂名。东晋陶潜《荣木》诗序有“日月推迁,已复九夏”句。
长夏:本指农历六月,亦泛指夏季,是谓夏季白昼特别长。
朱明:我国第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稚·释天》:“夏为朱明”。东晋训诂学家郭璞注:“气赤而光明。”
朱夏:《尔雅》以“夏为朱明”,后因称夏为“朱夏”。三国魏曹植《槐赋》:“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
昊天:《尔雅·释天》:“夏为昊天”。郭璞注:“言气皓旰”,亦名“中昊”、“泰夏”。
长赢:《尔雅·释天》:“春为发生,夏为长赢”,也作“长赢”。赢,通盈,谓使草木长盈者为夏。
炎节:南梁元帝萧绎《纂要》:“夏天曰昊天,风曰炎风,节曰炎节。”又称“炎序”、“炎夏”、“夏序”。
槐序:槐树夏季开花,故称夏为槐序。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夏曰槐序”。明杨慎《艺林伐山·槐序》:“槐序,指夏日也。”
五、秋天的八雅称
三秋:古时七、八、九月分别为孟秋、仲秋、季秋,简称三秋。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九秋:秋季共90天,简称九秋。张协《七命》诗:“日希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飚。”
金天:按“五行”推演,秋属金,故称金天或金秋。唐代陈子昂诗曰:“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金素:萧统编撰的《昭明文选》辑谢灵运诗:“述职期阑暑,理棹变金素。”李善注:“金素,秋也。秋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素节:又叫素秋,有时专指重阳节,有时则泛指秋天。宋朝欧阳修有诗云:“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
素商:按古代“五行”说法,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有此称。元代马祖常《秋夜》诗云:“素商凄清扬微风,草根之秋有鸣蛩。”
白藏:《尔雅·释天》:“秋为白藏。”郭璞注:“气白而收藏。”
西陆:晋朝司马彪《读汉书》云:“日行西陆之秋。”“西陆”即二十宿中的昂宿之别名。唐代骆宾王《在狱咏蝉》云:“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附录:古人根据秋的特征,常以五行(水火木金土)中的“金”、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商”、五色(青赤白黑黄)中的“白”、五方(东南西北中)中的“西”配秋,再以秋天的特色,形成秋的诸多雅称。
金天:按五行推演,秋属金,故称“金天”或“金秋”。唐·王维《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
金素:南朝·宋·谢灵运《永明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述职期阑暑,理棹变金素。”李善注:“金素,秋也。秋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素节:又称素秋,有时专指重阳节,有时则泛指秋天。宋·欧阳修《水谷夜行寄苏子美》诗:“我来夏之初,素节今已届。”
白藏:按五色、五方与秋相配,其位在西,其色为白,秋又为收获储藏季节,故称。
西陆:晋·司马彪《读汉书》:“日行西陆之秋。”古代指太阳运行在西方七宿的区域,为二十八宿中昂宿之别称。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劲秋:指肃杀的寒秋,因秋风劲吹,故名。晋·陆机《文赋》:“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爽节:以其天高气爽,故称。唐·虞世南《秋赋》:“观四时之代序,对三秋之爽气。”
泰秋:秋之美称。泰,物丰,谓其时安泰吉祥。《管子·山国轨》:“泰秋,民令之所止,令之所发。”
商秋:因晚秋寒风凄厉,故以商音相应,故名。晋·潘尼《安石榴赋》:“商秋授气,收华敛实。”
六、冬之别名考
据南北朝时梁元帝萧绎的《纂要》上记载:冬季的别名有玄英、玄冬、三冬、九冬等。
玄英作为冬的别称,始见于西汉。东晋的郭璞为“玄英”这种说法注释:气黑而清英,故亦名之曰“清冬”。玄冬的说法见于东汉,
“玄冬季月,天地隆烈”,它的解释是“北方色黑,黑为玄,故称为玄冬”关于三冬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特指农历的十二月;另一种是指整个冬季的三个月。古称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合称三冬。而这三个月一共有九十天,所以又称为九冬。
除此之外,冬季的别名还有因为气候寒冷而称的“寒冬”、“寒辰”,有因为冬是一年最后一个季节而称的“岁余”,还有目前仍然在沿用的隆冬、严冬、玻璃世界、玉乾坤、素国等。
七、雪的美称
古代文人雅士在咏雪诗文中,多以雪的形态、物候及赞喻之词称之,因而出现了许多的雅称、誉称和别称。
如誉雪似琼花的有:
“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诗:“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琼花”:宋·杨万里《观雪》诗:“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琼瑶”:宋·辛弃疾和《廓之雪》词:“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琼英”: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诗:“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以“玉”喻雪的:
“玉蝶”:元·华幼武《春雪》诗:“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玉花”: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诗:“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玉龙”: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玉鸾”:宋·杨万里《早朝贺雪呈龙延之》诗:“雪妃月姊宴群仙,珠阁银楼集玉鸾。”
“玉蕊”:金·元好问《续夷坚志·虞令公早慧》:“虞令公四岁时,赋《雪花诗》:'琼英与玉蕊,片片落阶墀。’”
“玉絮”: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诗:“开门枝鸟散,玉絮堕纷纷。”
雪花六角,故其别称有以“六”称之者。
“六出”:南朝·陈·徐陵《咏雪》诗:“岂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三农喜盈尺,六出舞崇花。”
“六出花”:元·白朴《天净沙·冬》曲:“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
“六花”: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诗:“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
以形态等称之的。
“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寒酥”:明·徐渭《梨花》诗之三:“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
“凝雨”:南朝·梁·沈约《雪赞》诗:“独有凝雨姿,贞蜿而无殉。”
“瑞叶”:宋·范成大《雪后雨作》诗:“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碎琼”:宋·张宪《咏雪》诗:“微于疏竹上,时作碎琼声。”
“仙藻”:唐·张说《喜雪》诗:“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