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算是一篇"日记".现在还记得寒冷冬夜里一边记录一边回忆一边温馨一边掉眼泪的复杂心情,那个文中的好友却仍然不知不觉就断了联系......一次次的分离接着一场场的初遇,却只想问一句,旧友们,如今可好?
冬天,不知不觉中,又是冬天了。 树叶枯黄跌落的冬天,阴雨连绵不绝的冬天,寒风吹彻的冬天。
是的,寒风吹彻。今天在搬瓶子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冰箱间里阵阵的冷风,不知怎么,我就突然想起刘亮程了。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他简直是我们最崇拜的作家之一。在那段忙碌、紧张却清纯如水的日子里,我和小纯,坐在操场边的长廊里,或者跑道角落的双杠上,头顶是盛放中美丽的紫藤花。然后我们讨论“多年前冻坏的一跟骨头”和“比我更熟悉墙上的每一道细微裂缝”的风。我们背诵“狗追咬一朵像狗的云,在沙梁上狂奔”,想象着苍凉的沙脊、苍老的犬以及沧桑的云。我们畅想着一个人的村庄,也许是寂寞,也许是平和。
我们肆意的用风花雪月来形容高雅,觉得不妥,便嬉笑成一团。这时,吹来一阵风,紫藤便如雨般飘落,于是,我说“零落成泥”,她接“惟香如故”。
端的是高洁典雅,端的是风花雪月。
我们随便闲聊,也能引发分歧,那非常容易,因为我们是如此不同,但很快,她或者我,会笑着说“这是原则问题,我们再不讨论”,然后,轻而易举的,重起话头,相谈渐欢。
对,我和她,都承认,我们是如此的不同,我喜欢的她几乎全不喜,反之亦然。但她说,朋友就是要互补才好,对此,我表示非常赞同。
就像我听她唱歌,赞为天籁。
她听我讲笑话,笑的几乎仰倒。
我们也有相同之处,在每一个周末,课后,便背着重重的书包,走一站路,去书店闲逛。只是闲逛,聊天,偶尔看见心动的书,便拿笔记下书名。
她上课总是睡,似乎总也睡不够,我笑她是否走路也能睡着,在老师故意抽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偷偷告诉她答案,在每一次考试后感叹她聪明的头脑。
我们第一次见面,她就拆坏了自己的文具盒和我的书包带,让我怀疑她是个有多动症的孩子。我已经不记得是怎样与她渐渐熟悉,成为好友,却忘不了换座位时,因为被拆开,我们手拉着手去找班主任“理论”。
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大获全胜,老师被我们缠的无语,最后只得无奈的笑“行了行了,不分开你们,可以不用再这么牵着手。”
到了高三,换了新班主任,我们还是被分开,她坐在我后面,看我和新同桌言笑晏晏,便气了一个月,怪我对她话少,却不知我心里也正有同感。
再往后,我们毕业了,她的妈妈对我说,你们一定要一直都做朋友,一直都这么要好。我点头,但渐渐还是越见越少了 。
大学里,我有了新的朋友,我们也会在操场上一圈一圈的散步,我们也会在星光下讨论有关风花雪月的琐事亦或是尚不成熟的理想。我想,她的生活,也许也是这样。
她来我们学校玩,差点迷路,跟我说怀疑要被我拐卖,我大笑,其实我去她们学校,也有同样的感觉。
我介绍我的新老朋友给她认识,她们似乎相处愉快,我在欣慰中也有着小小的嫉妒。
我们相约一起去旅游,四个人,她们是通过我而结识,也是在寒冷的季节,也有寒风吹彻,我们围坐在临安农宅暖暖的火炉前,喝茶,嗑瓜子,聊天。风找不到墙上的裂缝,我们的身心都无比温暖。
渐渐的,我们都毕业了,工作了,更加不常见,连旅游也很难凑在一起。但见了面,她会对别人的某些习惯气愤不满,对我同样的举动却仍充满宽容。她说:“我可以容忍你迁就你,但其他人,我凭什么”。我面上微笑,在心里轻轻回应,“我心亦然”。
也许以后,我们各自成家,联系更少,但十年来的情谊,是难以褪色的吧,我们,应该不会变。
屋子外面,风还在呜呜的吹,夜深了,我却在往事的回忆与未来的畅想中,感受不到,寒风吹彻。